手机阅读

2023年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5:09:51 页码:13
2023年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优质11篇)
2023-11-20 05:09:51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自我反思的过程,让我们更有意识地观察和思考自己的行为和思维方式。按照逻辑顺序展开,确保篇章连贯和条理清晰。请看下面一些总结范文,希望能给大家写作提供一些思路。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一

技术的发展,推动高科技产品如机器人在组织中的应用,使企业裁员成为常事。企业裁员造成心理契约的破裂或违背,严重影响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及员工的工作满意度。经济的发展,使人们的职业观、择业观发生了变化,长时间待在一个职位的现象越来越少,而更倾向于临时性的雇佣关系。因此,员工心理契约日益成为管理研究的主题。企业怎样才能吸引员工、留住员工,组建具有高凝聚力、创新力的团队,为企业发展做贡献是管理者亟须解决的问题。通过文献检索系统,检索cnki收录的国内心理契约文献,对文献进行整理、分析,从理论基础、内容维度、类型与特征等角度进行总结,以分析以往研究成果及存在的问题,对未来研究趋势做出展望,为后续研究提供一定理论基础。

1.心理契约理论基础心理契约是在社会交换和公平理论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社会交换理论和公平理论是心理契约的重要理论基础。社会交换理论认为,人类一切行为都或多或少地受到交换活动的支配,交换具有普遍的适用性,当组织员工感觉到自己对组织的付出与从组织中所得到的回报之间存在较大差距时,就会觉得与组织之间的雇佣关系是不公平的,从而破坏了与组织之间所形成的心理契约。社会交换对员工心理契约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当企业给员工提供了恩惠或使其享受到了实际的利益,员工感知到企业已经履行了自己的心理契约,就倾向于对企业做更多贡献;反之,当员工感知自己的心理契约未被企业履行,则表现出更多的消极心理与行为。

第二,社会交换关系中的“个人”是情感复杂和丰富的行为主体,个人的性格特征会影响员工对于个人-组织交换行为的期望,导致员工会产生不同强弱程度的交换意识。公平理论来源于亚当斯的《对于公平的理解》,他认为员工的工作动机,受自己所得的绝对报酬和相对报酬的影响。当员工发现自己的收支比例与他人的收支比例相等或现在的收支比例与过去的收支比例相等,便认为这是合理的、公平的;如果报酬不合理,会产生不公平感或心理不平衡的现象。

2.心理契约内容及维度。

2.1心理契约的内容。

心理契约存在广义和狭义的两种理解。广义的心理契约是雇佣双方基于各种形式的承诺对交换关系中彼此义务的主观理解;狭义的心理契约是雇员出于对组织政策、实践和文化的理解和各级组织代理人做出的各种形式承诺的感知而产生的,对其与组织之间的、并不一定被组织各级代理人所意识到的相互义务的一系列信念。对心理契约内容的真正研究起始于20世纪60年代心理契约的概念提出以后,特别是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知识经济来临背景下雇佣关系的性质发生改变之后。rousseau对心理契约的研究表明,存在着交易责任和关系责任两种类型的责任。herriot将心理契约的内容划分为组织责任、员工责任两个类型。

组织责任包括培训、公正、需要满足、协商、自由、人性化、理解、环境、公平、福利、安全、薪资十二个方面。员工责任包括忠诚、灵活、敬业、诚实、守时、爱护资产、团结互助七个方面。rousseau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的内容有至少在单位工作两年,不再到其他单位另找工作,不帮助单位的竞争对手,接受内部的工作调整,接受单位的职位变换,愿意为单位出差,愿意到异地工作,达到所要求的工作要求等十三个方面。对心理契约内容的探讨,有的学者着重对组织责任的研究,而有的则偏重于员工责任的研究,也有的从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两个方面进行研究,虽然结果各不相同,但这为心理契约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2.2心理契约的维度。

心理契约内容及影响因素的复杂性决定了每个学者分析出来的结果的不一致性。为了对心理契约有个更为概括性的了解,学者进一步对心理契约的维度进行了探讨。对于心理契约的维度,当今的研究可以划分为二维、三维及多维结构说。

2.2.1二维结构说。

rousseau认为存在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两个维度。millward通过实证研究验证了交易契约和关系契约的存在。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分析心理契约的潜在因子结构,kickul利用因素分析对其进行探索和验证,从数据中提取了外在契约和内在契约两个因素。陈加洲运用主成分法分别对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抽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并对因子进行最大方差旋转,并运用验证性因素分析对其进行验证,结果显示,心理契约组织责任和员工责任均含有现实责任和发展责任两个维度的结论。

2.2.2三维结构说。

rousseau和tijorimala的实证研究显示,心理契约由三个维度构成:交易维度、关系维度和团队成员维度。后两个维度是从二维结构中的关系维度中分离出来的,一个指向事业和工作方面。一个指向人际交往和人际关怀方面。coyle-shapiro以因素分析方法探讨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抽取了交易责任、培训责任和关系责任3个因素。李原用验证性因素分析、路径分析和回归分析对心理契约的结构进行了探索,认为心理契约的三维结构更符合中国文化背景下员工心理契约的结构,分别是规范型责任、人际型责任、发展型责任。此外,心理契约还存在多维结构说,但在这一方面的研究不多,目前国内外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基本都采用二维度结构和三维度结构说。从以往的研究可以发现,对于心理契约的结构维度,目前还没有形成一致的结论,笔者认为这主要是受到地区文化背景、调查对象的影响。

3.心理契约类型与特征。

rousseau根据雇员与雇主契期限的长短及绩效要求是否明确,把心理契约划分为交易型,关系型、平衡型和过渡型4种类。表1列出了四种心理契约类型及其特征。除了对心理契约的类型进行探讨外,学者还深入研究了心理契约的特点。何聪基于心理契约理论对民办高职院青年教师管理进行探讨,认为民办高职院青年教师的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相互性、内隐性、时代性和动态性五个特征。白帅指出,心理契约具有主观性、双向性、内隐性、动态性、效能性及时代的特点。虽然学者对心理契约的特点的表征不同,但其实质内容相同。

4.1心理契约破裂及后果rousseau认为,组织有违约、无力兑现和契约双方对承诺或责任的理解不一致是造成心理契约破坏的三大主要原因。至于心理契约的破裂、违背与行为间的联系,学者们倾注了大量的精力。在这个问题上,比较有影响的是turnley与feldman的模型。按照turnley与feldman的观点,在心理契约违背发生后,员工的反应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类:一是离职;二是降低职务内绩效;三是降低职务外绩效;四是出现反社会行为。张太生的研究结果显示,心理契约破裂三个维度均对员工绩效产生负向显著影响,对管理欺凌的正向影响显著。理契约破裂及其行为后果的研究,为管理学、心理学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理论基础,拓宽了心理契约的研究范围,加深了研究深度,为组织改善与员工关系提供了依据。

4.2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企业间竞争的不断加剧,企业兼并、重组、裁员等现象不断增多,这些做法打破了员工与组织已形成的心理契约,使员工对组织丧失信心,降低了组织的竞争力,这些问题促使学者们从变化了的心理契约入手,寻求有效的解决方法,而心理契约理论的不断发展、完善也为我们解决企业各种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角度。丁瑞的研究发现,心理契约的三个维度对离职倾向均有负向影响,心理契约履行得越好,则员工离职倾向越低。心理契约是影响离职倾向的要素之一,探讨心理契约对离职倾向的影响,对组织管理具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5.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当前心理契约的研究仍是各界研究的热点话题。纵观以往对心理契约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已经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在组织管理过程中也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由于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受到各种条件(诸如被试、方法、地域)的限制,导致心理契约的研究仍存在较多的问题,现列举如下:(1)被试基本来自同一行业的员工和组织,要么金融,要么园林,要么高科技企业,其研究结论不具有推广性。心理契约存在于任何组织的每一位员工,将各类组织的员工作为心理契约调查对象将会大大增加研究成果的适用性及推广性。(2)心理契约存在于盈利组织和非盈利组织中,以往对心理契约的研究大多以盈利性的企业员工为被试,应加大力度对非盈利组织如学校和政府等的研究。(3)基于社会交换理论、公平理论的心理契约的研究已经不足以满足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心理契约的研究及其发展将呈现多学科融合的趋势。(4)当前的心理契约研究大多停留于表面,没有实地进行调研,实用性较低。员工心理契约对组织绩效的提高具有重要意。结合组织现状开展心理契约调查研究并采取相应措施,以提高组织工作效率,是后续研究的必然走向。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二

近年来,为做好基层部队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培养官兵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心理,对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研讨成为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热点问题。现将研究中的主要问题综述如下。

一、关于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地位作用。

在这方面,研究工作者们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首先,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培养造就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官兵的基本途径。改革开放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打赢未来可能发生的高技术战争,对官兵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竞争的加剧和利益关系的调整,艰苦紧张和相对封闭的军营生活,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和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考验,使部分官兵的心理压力明显增大;青年官兵处在成人成才的重要时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冲突和失衡;官兵行为上出现的偏差,部队中发生的事故案件,许多都与不良情绪逐步郁积、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化解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要全面提高官兵的素质,就必须加快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的步伐,把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作为基本途径,在造就官兵良好的思想政治、军事、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造就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

其次,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应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挑战的重要举措。改革开放以来的利益关系调整,新旧观念的碰撞,日趋激烈的各种竞争,对官兵的心理冲击是巨大的;相对封闭的军营环境,严格的管理和高强度的军事训练,又很容易引发官兵的紧张和焦虑;优越的生活条件、独特的生活经历,使部队的独生子女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自控能力和适应能力相对减弱;日益增强的自我意识,过高的、脱离实际的、因而也难以达到的期望值,又给官兵增加了心理负担。有的学者认为,由于军人肩负的任务重、责任大、标准高、要求严,许多部队驻地条件艰苦,不少官兵常常有家庭困难之累、荣誉进步之虑、转业退伍之忧。军事职业的特殊性,使青年官兵承受着比社会同龄人大得多的心理压力。因此,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培养官兵健全的人格,提高他们的心理素质,对于应对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挑战,是十分必要的。

第三,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帮助青年官兵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必要环节。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官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基础。因此,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以培养“四有”新人为目标,结合官兵的心理接受特点,改革教育方式;结合官兵心理变化特点,捕捉教育时机;结合官兵心理成长需要,拓宽教育内容,从官兵立身做人的基本问题抓起,培养健康的心理基础。当前,要通过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重点培养青年官兵七个方面的心理素质:平常心态正确对待各种利益关系调整;健康心魄有一定的自我约束能力;良好心境一时刻保持情绪的平衡与稳定;向上心态一始终抱着积极进取的工作热情和工作态度;友爱心田一建立良好的干群关系、战友关系;爱国心愿一具有强烈的报国精神和集体观念;宽广心胸一正确对待荣辱进退和利害得失。只有这样,才能引导青年官兵一步一个脚印,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成长为全面发展的新一代军人。

第四,加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提高新时期军队思想政治工作效果的迫切需要。我军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服从和服务于军队思想政治建设的历史使命,为“打得赢”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为“不变质”提供可靠的政治保证。同时,作为心理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手段,它承担着心理障碍的缓解和调控任务;作为健康心理的指导和培育渠道,它又担负着按照官兵心理特点和变化规律,锻造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向上心态的'重要职能。因此,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是提高部队凝聚力、战斗力的重要因素,也是做好军事斗争准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关于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关系。

无论是探讨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地位作用,还是研究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对象内容,首先遇到的都是心理问题与思想问题的关系。回答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成为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理论研讨的重点。

(一)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什么是思想问题,什么是心理问题,这是回答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关系的前提。多数同志认为,所谓思想问题,主要是指现实生活在人们思想中所引起的矛盾、冲突和困惑,以及与社会发展不一致的想法和观念,往往涉及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如奋斗目标、工作态度、生活作风、处事原则等。在部队中,比较明显的思想问题主要有革命斗志衰退、理想信念动摇、事业心责任感弱化、对改革开放政策有误解、对社会看法有偏差等等。所谓心理问题,主要是指客观事物和人的机体状态的变化所引起的人的各种消极心理现象和心理疾病。按其发展程度,心理问题可分为心理失调、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三类。在部队中,官兵的心理问题种类繁多,经常出现的有人际关系紧张、失恋后的痛苦、落榜后的忧郁、工作不顺时的焦虑、受到批评或指责后的怨恨等等。

多数同志认为,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区别至少有五点。

(1)问题的性质不同。思想问题常常与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人对社会、对集体、对他人的态度相联系,带有明显的政治和道德色彩。而心理问题常常与人的生理状态、身体素质、遗传因素以及人所面临的各种压力相联系,带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这是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最显著的区别。

(2)问题形成的原因不同。思想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主要是思想认识的片面性、极端性等,它的形成大多经过了时间的沉淀、思想的碰撞、观念的嬗变,一般来说不会是突发性的,而是由于忽视学习、不注意思想改造,没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没有掌握科学的方法论所致。而心理问题产生的内在原因既有生理方面的因素,也有心理素质方面的因素。心理问题的出现大多是“突变因素”通过个体生理机制起作用的结果,因而常常会表现出“突然性”。

(3)问题的表现形式不同。思想问题是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思维活动而产生的,通常分为一般的思想问题和深层次的思想问题,其表现形式主要是立场、观点、态度等,反映了一个人的政治立场、道德观念、价值趋向、是非标准以及深层次精神问题。而心理问题常常以认知、感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形式表现出来,反映了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和心理素质,通常分为心理压力、心理障碍、心理变态、心理失调等类型。

(4)问题的影响范围不同。思想问题既可以影响个体也可以影响群体,具有明显的群体性和感染性;心理问题除了消极心理和一些遗传性的心理疾病外,一般不会影响其他人,具有明显的个体性和遗传性。

(5)问题表现的特点不同。思想问题具有社会性、内隐性、稳定性、政治性与道德倾向性等特点,而心理问题则具有生理性、外显性、自发性、情境性、易变性等特点。

(二)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的联系。研究者们大多认为,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思想问题长期郁结会导致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也会发展成为思想问题。思想问题可以加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也可以加重思想问题。其一,心理问题是思想问题的基础。心理与思想是密切联系的,思想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结果,心理活动的质量决定思想水平的高低,因此,任何一种思想活动都是以心理活动为基础的。其二,思想问题是心理问题的根源。人的思想与心理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人脑机能活动的产物。心理活动是思想形成的根源之一,一个人有了思想问题,不仅会影响到他的政治态度、思想观点、言语行为,而且会引发一些心理问题,特别严重的思想问题可能会引发特别严重的心理问题。其三,思想问题与心理问题有着共同的生理机制。无论是人的思想问题还是人的心理问题,都是人脑对客观外界信息加工处理的结果。人脑作为思想和心理的共有机制,决定了人的思想问题和心理问题的联系性,思想问题可以加重心理问题,心理问题可以发展为思想问题。

三、关于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基本环节和内容。

研究者们一致认为,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必须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官兵的心理变化规律进行,注重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其基本环节和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

(一)普及心理知识。为了全面提高官兵自我心理调适能力,必须加强和普及心理知识。针对目前部队官兵心理知识普遍缺乏的实际,要以《心理保健手册》、《心理健康指南》、《军人心理咨询》、《普通心理学》、《行为心理学》等书籍为基本教材,并通过建立保健咨询站、设立心理教育宣传橱窗、举办心理科学知识讲座、印发心理学知识手册等形式,坚持抓好心理科学知识的普及教育。通过教育,使官兵基本掌握自我安慰法、自我解脱法、自我宣泄法、自我控制法、目标转移法、他人疏导法等自我心理调节的方法,提高官兵的自我调节能力和自我疏导能力,做到时时处处保持良好的心态。为确保普及心理知识教育实效,团以上单位以及营、连都应举办心理学知识讲座,并聘请地方心理学专家常年担任心理教育顾问,为官兵讲授心理卫生常识和进行心理辅导。

(二)开展心理咨询。在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过程中,心理咨询是一个重要的环节。目前部队在做好这项工作中存在着一定的难度。首先是缺乏会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专家”,其次是官兵对“心理咨询”存在一些模糊认识。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一是要尽快建设一支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专门人才队伍。要通过外送学习、邀请专家来队培训等形式,使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骨干做到“五会”会宣传心理知识,会发现心理障碍,会开展心理咨询,会做心理疏导工作,会监护精神病人。二是要端正官兵对心理咨询的认识,毫无顾虑地参加心理咨询活动。三是要创造合适的空间。通过设立“心理热线”电话、“心里话”信箱等形式,千方百计为官兵提供敞开心扉的渠道和条件。四是要建立官兵心理档案,为适时地开展心理咨询提供依据。要在专家的指导下,对部队官兵的人格、心理、气质进行测试,对战士的性格特点、能力特征以及心理上、情绪上和行为上的每次重大变化都详细记录下来,并适时地采取相应的管理、教育和帮助措施。

(三)加强心理训练。这是开展心理教育和疏导工作的重要环节。多数学者认为,心理训练应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要从非思想问题入手,正确调适和超前防患;二是把心理教育引入军事训练,排除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三是针对未来战场的环境条件,提高对未来战场的心理适应能力。在具体操作中,加强心理训练要与战备、训练、学习以及日常生活相结合,着眼于官兵良好素质的培养与形成,把握官兵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中的心理变化,有针对性地做好心理训练工作。

(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良好的军营环境对培养官兵良好的心理素质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创造健康的心理环境,一般有六种方法:一是领导干部要公正、廉洁,对所属官兵一视同仁,公道正派地处理好官兵的切身利益问题,杜绝打骂体罚和侮辱士兵人格等不良行为。二是要加强军营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文化活动,让官兵在娱乐中思想得到启迪、身心得到调节、情操得到陶冶。三是要广泛开展学习成才活动,通过举办各类知识讲座,鼓励官兵参加各种函授学习和自学考试,满足官兵强烈的求知成才欲望。四是要巩固团结友爱的内部关系,使官兵在健康纯洁的人际关系氛围中感受部队大家庭的温暖和领导的关怀。五是要坚持科学管理,科学施训,无论是部署工作还是下达任务,都要充分考虑到官兵的心理承受能力。六是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尽量满足官兵的日常生活需求,减少军人的后顾之忧,以便全身心地投入学习和工作。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三

摘要:直至1850年,美洲大陆仍普遍存在着两种水火不容的环境理念,一方面是欧洲殖民者长期抱有的“人类独尊”思想,即人与自然并非平等共生,环境理所当然处于从属地位;另一方面则是印第安部落“天人合一”的生态传统和泛灵信仰。因而,在19世纪中叶以前,美洲大陆上的欧洲移民与印第安土著之间,基于两种截然不同的生态观曾展开过一场拉锯战——前者为了掠夺辽阔土地上的森林、动物和耕地而战,后者则为坚持其朴素的环保传统而战。

关键词:自然;环境历史;和谐共存;泛灵信仰。

众所周知,环境历史是对大地母亲过去经历的总结,关乎人类与自然环境千百年来的和谐与冲突,它为我们开启了一扇了解人类在漫长岁月中如何与自然对话的窗口。对美国早期环境史的考察,应追溯至17世纪。在美洲印第安人“天人合一”的生态观和欧洲殖民者“人类独尊”生态观激烈碰撞的历史场景中,现代人能够重新感知美洲印第安人所遵循的朴素环境观,进而明白,不管是在前工业社会,还是在后现代时期,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永远是人类社会得以存续和发展的基石。

一、“天人合一”与“人类独尊”生态观的碰撞。

关于“人从何而来”这样一个既简单又深奥的问题,印第安人族群世代流传着如下说法:天地之初,两名女婴最先从一块名叫“什卜”(shippu)的地里生长出来,“思想女神”精心呵护着这对小姐妹,谆谆教导她们要感恩赐福的太阳,并将其分别命名为“玉米部落”之母和“太阳部落”之母。[1]45由此可见,印第安神话亲近自然,贴近大地,且富于创造性地把人类生活形象地比拟为植物的生长。普埃布洛(pueblo)印第安人始终相信,不论是从地里发出的玉米新芽还是从母亲子宫里分娩出的婴孩,都无一例外地来自地下的另一个世界。难能可贵的是,普埃布洛人对待男人和女人均一视同仁,认为他们各自拥有其与生俱来的财富和神奇力量,进而构成了既独立又依存的二元微妙关系——正如玉米种子之于雨水,两者缺一不可,才使得人类得以在这个绿色星球上常住常往,生生不息。这一思想倒与我国道教的“阴阳”理念不谋而合,即一切现象均为矛盾与互补的综合体,他们尤其强调天地之间的平衡与协调,反之则不利于整个系统的和谐统一;而印第安阿科马(acoma)部落也有类似的阴阳观念,即太阳代表男性,月亮代表女性。

就美洲印第安人的迁徙史而言,其祖先约在公元前50000到200之间,涉过西伯利亚与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冰区,进入北美洲大陆;后来他们穿过由北冰洋向南延伸的无冰通道直抵现在的加拿大、美国境内。约公元前9000年,这些亚洲人终于抵达了太平洋沿岸。这些前哥伦布时代的北美印第安人把他们的居住地看作是不容置疑的神圣的宇宙中心。米克马克人(micmac)的生活地域自成一个生态系统,他们对环境生性敏感,对所有生物一并存有同情之心;在这些被欧洲殖民者斥之为“野蛮人”的印第安人眼里,植物、动物、岩石甚至遥挂天边的星宿并不是被自然规律左右的冷冰冰的“物体”,而是与他们共生、共存、互惠的自然界的“同伴”。在印第安米克马克族群中,主司祈雨的“酋长”和作为阴阳世界交流的中介——“巫师”,威望颇高,因为族人只有指望他们与天地沟通才能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天人合一,共同力促生态系统处于一个良好的平衡发展状态。

欧洲殖民者从一踏上新大陆开始就有意无意地将印第安人逼迫到了弱势地位。面对欧洲强势文化的入侵,由于缺乏有识之士对历史进行真实而详尽的记录,印第安文化日渐式微,土崩瓦解亦在所难免。起先,淳朴的印第安人还对这些远道而来的陌生人示好,教他们如何建房、耕种、狩猎等实用生存技巧以度过北美寒冷而漫长的冬季;但是,这些土著居民用良知和善意换来的却是欧洲人对自然界的肆意破坏,他们眼睁睁地看着白人倾巢而出,烧荒、伐木、狩猎、开矿,破坏植被,浪费资源,为所欲为;而印第安人自己却被驱赶到日益贫瘠的土地上艰难劳作,朝不保夕。

几经周折,英国人于16在新英格兰的普利茅斯建立了殖民地,9年之后,马萨诸塞殖民地也随之建立。17世纪的新英格兰人崇尚基于4“f”思想的“资源掠夺型”经济:即把森林(forest)、皮毛(furs)、鱼类(fish)和农场(farms)一并收入囊中,直至榨取其最后一点价值。他们是这样一群盎格鲁-萨克森白人新教徒(wasp):勤劳肯干,追求自由,我行我素,富于幻想,而美洲的大发展正迎合了他们不顾一切攫取利润的心理取向。

随着欧洲市场经济体系逐渐介入美洲人的生活,市场竞争、自我发展以及财富积累等新兴观念便迅速席卷了殖民时期的美国社会。欧洲殖民者天真地认为美洲地大物博,拥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天然资源,他们强调的“人类独尊”思想更加剧了定居者对环境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殖民经济的大发展对新大陆的环境保护而言无异于自戕——这股恶性膨胀的生态冲击波所导致的自然环境恶化、野生动物种群减少、森林砍伐量增多等恶果在东部地区日趋显现。到1800年前后,新英格兰的风光已与昔日欧洲旅游者的迷人描述大相径庭了:殖民地的重工业生产区,到处是是鳞次栉比的高大厂房,尘烟滚滚,噪声隆隆,垃圾遍地,哪里还有当年阳光、绿地和清流的影子?新英格兰良性循环的生态系统已被活生生地拖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洪流,真可谓无可奈何花落去。19世纪初的美洲见证了印第安人自发环保实践的无奈终结。

二、两种生态观碰撞所引发的环境。

纵观17、18世纪的北美大陆,狩猎,特别是对海狸、水牛和鹿群等动物的狂捕滥杀,俨然成为了美国文化的重要部分。欧洲人刚踏足美洲的时候,北美大陆约有6000万只海狸。海狸同人类一样,属哺乳动物,它们全身是宝,尤因其皮毛在欧洲备受青睐,即使远在大洋彼岸也不免招来杀身之祸。春夏季猎杀海狸时,设置陷阱即可奏效,而冬季的猎杀过程通常要繁琐一些,欧洲猎人们先是拿着利斧在事先选定的几十处海狸可能藏身的地方破冰,然后再放猎犬追赶猎物直至逮获;然而,如此肆意妄为的猎杀行动多数时候却并非只是为了充饥——人们想从中获取巨大的经济利益才是海狸数量锐减的重要原因;长期对海狸无节制的捕杀并没有引起欧洲定居者的足够重视,按照其“一切为了发展殖民经济”的惯性思维,环境所受的破坏性影响是可以忽略不计的。因此,严格控制海狸捕杀数量以及限定其狩猎季节等生态保护政策的最终出台却是19世纪初的事情了。

相反,作为北美大陆的原住民,历代印第安人却从未对海狸的种群构成过任何威胁,因为他们始终坚持这样的生态原则:人们狩猎只因果腹之需。印第安人保持着一系列世代相传的狩猎仪式,旨在与海狸等猎物有心灵的交流,这无不透露出美洲土著为保持与动物界的和谐相处,对所捕杀的动物表示敬意和祈求宽恕的良苦用心。在米克马克人心里,狩猎不是人类对动物界的战争,更不是单纯地为了获取食物或追求利润而对其进行的疯狂掠夺。鉴于此,他们从未囤积过海狸皮,够吃够穿也就满足了。米克马克部落相信有超自然的力量存在,因而断定动物能与人沟通交谈,进而心灵相通。印第安人与自然能达到如此超脱的和谐境界让我们这些奢谈环保的现代人委实艳羡不已。

水牛,同样是狩猎者的选择,当然也难逃欧洲人的掠杀。秋天是这些移民外出打猎大量捕食,以备其家庭冬日享用的日子。北美洲水牛在其繁盛时期曾数次出现迫使火车运输中断整整一天以静候这些庞然大物悠然自得地跨过铁路线的壮观场面。然而,随后被大肆捕杀,其量之大,数以百万计,难怪仅仅几十年以后,水牛便遭遇濒临灭绝的悲惨命运:1833年前后,密西西比河以东的广大地区再也寻觅不到水牛的踪影了。[2]126此情此景令人深思:白人在庆幸他们开始了新大陆迈向人类开发的第一步,而印第安人却在为此撕心裂肺地哭泣。没有了自然界的朋友、同伴,印第安人顿失生活的依靠,甚至连吃饱穿暖都成了问题;殊不知,那仅仅才是这些原本北美大陆的主人无法直面的惨淡人生的开始。

广袤无垠的森林曾被看作北美大陆扩大农业生产的一大障碍。到17世纪末,50万hm2的林地已被辟作农耕用地。诚然,移民都是新大陆土地的开垦者,他们中的大多数均以农业生产为生。以南方为例,庄园主已开始使用奴隶劳动种植适宜的经济作物——棉花。1850年前后,近一半的南方棉田由于疏于管理、过度使用、频遭棉虫危害等主客观原因,已无法再进行耕作。虽有法律条文明令要求彻查这一危及南方农业的天敌——棉虫,但收效甚微,南方棉农遭遇产量和数量上的滑铁卢在所难免,这便是那些经济作物的耕作者们对土地的无情掠夺所造成的恶果。对耕地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再次向人们昭示了19世纪北美洲的生态危机已积重难返。

在1849年的美国西部,淘金热已逐渐开始升温。印第安人的泛灵信仰终于和多数18世纪的欧洲移民关于矿业的想法有了可喜的交集,他们都相信岩石、金属是有生命的,是其生长的土地孕育了它们。按常理,人们应该更细心地呵护它们;但这一良好愿望并不能改变人们一夜暴富的畸形心理,背井离乡,蜂拥而至是他们追逐利润的最好注脚,西部从此变得满目疮痍。加利福利亚是水力采矿的重灾区,其下游居民对此怨声载道:采矿后留下的废弃物大量涌入萨克拉门托河和旧金山湾,河谷地带的农民更是深受其害,他们曾不止一次地向地方法院起诉过这些山里的水力采矿者。直至19世纪后半叶,水利采矿才被明令禁止。一哄而上的西部采矿业终于在人们的指责和咒骂声中黯然退出了历史舞台,农业生产者也随之在加利福尼亚取代了采矿者,成为创造社会财富的主力军。

尽管淘金热给整个殖民地的经济、农业及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注入了一针强心剂,但是它带给印第安人的却是深深的痛楚。西部印第安人的生活已到了绝望的地步:他们无法狩猎或捕鱼,因为几乎所有的猎物都已被驱逐出了矿区,鱼类又因水源污染而大量死亡。悲伤失望之余,印第安部落中流传着这样一则关于宿命的神话故事:一旦印第安人从地球上消失了,天神就将从北方引来滔滔洪水,所有白人无一幸免,因为这一切都是白人造的孽,需要他们自己来血债血偿;而印第安人的双手是清白的,他们无愧于大自然,无愧于心。总之,在印第安人看来,白人所到之处,无不生灵涂炭,留给土著人无尽的哀伤。

从欧洲传入北美殖民地的不仅有基督教,皮毛生意等新鲜事物,而且还有诸如天花等致命的传染病,这使对此瘟疫尚无免疫力的印第安人无法招架,因而死伤无数。面对现实社会的困境,印第安人也不得不从祖先的环保传统中蜕变出来,以适者生存的姿态被迫适应欧洲移民带来的强势文化理念。像易洛魁(iroquois)部落,后来在与欧洲人的文化碰撞中,抑或直接受聘于狩猎贸易公司,抑或自己组队驰骋于北美大陆捕杀海狸用于交易。[2]176但是瑕不掩瑜,他们为了继续在这块弱肉强食的殖民地生存下来,对自身生态传统的些许叛离或许是淡忘精神痛苦和肉体创伤的一剂良药,毕竟作为真实的“人”而活着是其生存的底线。

三、结论。

本文从历史的视角考察美国早期环境史,可以发现,19世纪中叶以前,由于欧洲移民和印第安土著都竭力坚持各自截然不同的环境理念,故在美洲大陆上曾展开过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前者为了掠夺辽阔土地上的森林、动物和耕地而战;后者则为坚持其环保传统而战,他们始终坚信,人可以通过意念与自然交流以达到和谐共存的终极目的。尽管印第安人的环境意识还处于较朦胧的阶段,但他们至少使相关学者形成了这样一种观念:人类并非是万物的中心。[3]因而,印第安人甚至被当今学者们誉为美洲历史上的“首席环保专家”。简言之,印第安人的生态观堪称美国早期环境史中的典范。

美国早期环境史启迪我们重新审视现代社会的生态观。从生物中心论的观点看,所有生命种群都是平等的,它们相互依存、共生共荣。在日趋扩大的现代经济体系中,大自然成为了人类心灵的避风港,以躲避席卷而来的商品经济大潮。不管怎样,人类终究还是大自然的子孙,无论时代如何变迁,我们都应珍视美洲印第安人所倡导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朴素生态观。

参考文献:

[1]roblemsinamericanenvironmentalhistory(documentsandessays)[m].massachusetts:ndcompany,1993.

[2]logicalindian[m].newyork:[s.n.],1999.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四

70年代中期以来组织结构理论有了新的长足发展,除了在这之前已经出现的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外,还出现了4个与结构权变理论分庭抗礼的新范式;它们是:制度组织理论、总体生态理论、资源依赖理论和组织经济学,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以下5个主要趋势。

(1)在古典组织结构理论开创的道路上继续发展组织结构理论。泰耶尔(thayer)的非层级结构模型,黑格(hage)的组织控制理论继续对组织结构的权责结构进行了更为深入的分析。

(2)在人际关系和行为科学的组织结构理论开辟的理论传统上进一步发展组织结构理论。斯梅尔斯克(smircich)的组织符号主义,费恩(fine)的组织文化理论,费古逊(ferguson)的男女平等主义组织理论,沙通(sutton)和拉发里(rafaeli)的情感主义组织理论进一步地从情感和人性复杂性的角度分析非正式组织结构的运作过程和功能。

(3)结构权变理论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结构权变理论产生于60年代,在70年代中期以后受到各种新的组织理论的冲击,逐渐失去其支配地位。尽管如此,在80年代和90年代,它仍然为许多研究者所推崇,井有很大的发展。权变要素的研究范围扩大任务相互依赖和产品生命周期被作为权变要素加以研究,对信息处理模型和网络组织的研究也取得了一些成果。

(4)社会学继续为组织结构理论的发展提供新的理论工具。在60年代和70年代,社会学对组织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最为强大的影响,组织社会学成为组织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70年代中期以来,呈现了3个新的以社会学为基础的组织结构理论,它们是汉南(hannan)和弗瑞曼(freeman)的总体生态理论,迈耶尔(meyer)和罗万(rowan)以及祖克尔(zucker)的制度理论,帕弗尔(pfeffer)和沙兰西克(salancik)的资源依赖理论。这3个理论范式的一个共同观点认为,组织环境是组织结构的主要决定力量,而不是管理者主导了组织结构的变革,因此,这3个理论范式属于环境决定组织结构理论的类别。总体生态理论认为,组织变革的主要机制并不是由单个组织进行的有目的的调整,而是一个达尔文式的自然选择过程,因此,当一个组织在总体水平上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将会被新的适应性强的组织所取代。总体生态理论的研究文献包含了一些所特有的专业词汇、数学模型和统计程序。制度理论认为,组织结构主要不是由完成一定工作任务的客观需要决定,而是迎合更大社会范围的团体关于组织形式的合法性、有效性和理性的看法的产物。因此,一个组织的组织结构就有表面结构和实质结构之分。资源依赖理论认为,组织对外部资源有依赖性,因而力求通过许多手段去控制这些资源,组织有维持独立的倾向。

(5)在70年代,经济学开拓了组织理论新的发展空间,并且在80年代和90年代,经济学对组织理论的影响进一步扩大。巴尼(barney)和大内(ouchi)在1986年出版的《组织经济学:理解和研究组织的一种新的范式》一书中,明确提出了组织经济学的概念,用来说明经济学对组织理论的贡献。经济学对组织理论的贡献,主要包括三个理论。一个是詹森(jensen)和麦克林(meckling)的代理理论,另一个是威廉姆森(williamson)的交易费用理论,还有一个是波特(porter)在1985年提出的比较优势理论。这三个理论中,代理理论对组织结构的研究影响最大,詹森曾宣称要以代理理论为基础进行“一场在组织科学中的革命”。

2、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组织结构理论发展的主要趋势。

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组织结构理论在以上五个类别的基础上得到进一步发展。20世纪90年代初英国管理学会(bim)做了一次题为“扁平组织”的调查,结果显示包括英国石油公司,英国电信电报公司在内的90%的英国企业正在进行组织结构精简和扁平化。企业的组织结构由传统的等级制发展到扁平式是信息技术和市场竞争发展的必然结果。相关的研究成果比较多,主要代表人物和他们提出的观点总结如下:

当代最伟大的管理宗师彼得・德鲁克早在十多年前就提出了基于知识经济下企业的组织变革问题。他说:“后的典型大企业,其管理层级将不及今天的一半,管理人员也不及今天的1/3。在这样的企业中,工作将由跨部门的专家小组来完成,协调与控制将更多地依赖雇员的自律意识。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根源在于信息技术。……在我的脑海里,未来的典型企业应该被称为信息型组织。它以知识为基础,由各种各样的专家组成。这些专家根据来自同事、客户和上级的大量信息,自主决策、自我管理。”(德鲁克,1988,第1、2页)。

彼得・圣吉(petersenge)认为,要使企业能适应不断变革的未来环境,就要求企业的成员和企业本身要不断的学习,成为学习型的组织。他提出通过系统思考、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和团体学习的五项修炼的融合,把企业缔造成一个学习型组织(彼得・圣吉,1990)。

关于未来企业组织结构变革具体的形式,从研究的结果看,认为未来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是战略联盟、虚拟企业(eiu,1997),大脑型组织(m・f・鲁宾斯坦,),顾客导向型的水平组织(詹姆斯・迈天,1995)。而未来这些各不相同的企业组织结构形式的共同特征是:以顾客为导向的水平型组织。

在以上理论的指导下,90年代以来,西方企业尤其是大型工业企业纷纷加强了组织结构变革的力度掀起了组织结构变革的一轮热潮。1992-1993年后;许多企业相继推出了新的组织结构变革计划.据有关资料报道:到1995年底,全球500家最大公司都进行了不同程度的组织结构变革(刘海云,1993)。这次组织结构变革具有如下基本特点:

(1)目标长远而且深刻,带有明显的战略性。90年代以来,西方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的相继回升,给企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许多企业已充分认识到,竞争优势的主要来源不再仅仅是不断研究变化中的环境以及相应的有效战略的能力,而是以不断变换的方法调动其资源以成功地实施战略的能力,即公司的组织管理能力,在今后的竞争中公司组织的灵活性和适应性将是公司成败的关键。因此,不仅是业绩不好的公司,而且包括业绩优秀的大公司也在实施大规模的组织结构变革。

(2)企业规模缩小,员工裁减成为组织结构调整的重要手段.英荷壳牌石油公司1994年利润达到创记录的40亿英磅,当年投资收益率为10.4%,尽管如此,1995年初,该公司还对内部组织进行了重大改革,将设在伦敦和海牙两个总部的职员人数由原来的3900名减少到2700名,裁员幅度为30%,取消了四个洲级地区总公司,精减了总部职能部门.1993年美国大型企业宣布裁员60万,不仅高出1991年的25%、甚至比衰退年份的总裁员量也要高.并且,裁员的对象有了质的变化80年代的组织结构变革主集中于裁减一线蓝领工人,而90代以来的解雇职员中相当一部分是白领工人.例如。福特汽车公司1991年管理阶层的职员就裁减了30%以上。

(3)管理层次大幅度减少,重心由基层移向中高层。据估计美国《幸福》杂志所列全球最大的500家企业在1990-1995年间平均减少管理层次3个左右,美国通用电器公司董事长韦尔奇于80年代中期开始致力于减少组织层次,最初通过大规模约兼并和分解,重新组合公司以业务为中心的企业单位,随后逐步取消了部门经理这一层次,并于1991年取消了生产副董事长这一层次,规定13个主要企业的主管直接向他汇报工作。1993年美国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bm)将原有的7级管理层次压缩为4级。

(4)对传统的作业流程进行重新设计和安排。从流程的角度集成职能部门,从根本上改变现有组织结构。如英荷壳牌石油公司1995年的组织结构变革中彻底打破了原来的矩阵组织结构取消地区总公司,由过去地区和产品部门的多头管理转变为按业务范围进行的直接管理,重组后的壳牌石油公司,按勘探开采、石油产品(炼油和销售)、化工、天然气和煤炭五大主要业务建立五大产品业务集团,分别管理120个国家和地区的子公司。

(5)“网络制”组织模式大量出现,“网络制”组织是指通过庞大的通讯系统将众多的部门和雇员联系起来,构成一个互相合作的网络;各网络点均听从最高决策层的指挥。这种结构彻底改变了原来由上而下的纵向信息传递方式,大大加强了横向联系,使组织更具弹性和灵活性。1993年ibm公司毅然废除了由13个事业部经理参加的经营委员会决策体制,高层主管通这公司内部电子邮件系统,并跨越组织等级链直接与项目负贵入和低层人员沟通和协调,大大提高了组织决策效率。

(6)母子公司之间的组织关系正在发生实质性变化。众所周知,80年代组织结构变革的一个明显趋势是“化大为小”,组建所谓“公司中的公司”,将总部分割成众多的独立决策单位.而如今这一趋势己经产生实质变化。许多企业只倾向于紧密控制最关键的功能公司,如研究开发以及市场营销等。而把生产活动从公司活动中彻底分离出去以分包的形式借助于众多独立的生产供应商完成.在这种组织体系下,供应商与核心企业不属于同一个公司;但在共同的战略和政策体系下运营,形成一种具有一体化效应的虚拟组织。这种组织中产品生产调整,规模的调整以及组织结构的调整都是通过对生产供应商的重新组合来完成,调整成本很低,而适应性又很强。如美国的耐克公司1993年年销售额近40亿美元,其商品生产100%实行分包,全公司只雇佣了9000名员工,而设在不同国家的独立分包商们却雇佣75000人,公司主要从事设计、开发。营销、管理等高附加值活动。

由此可见,国外在企业组织结构理论研究、组织结构方案的实际设计和管理方面积累了很多经验,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研究成果较为系统和前沿,值得我们借鉴。

来源:中人网。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五

毋庸讳言,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源自西方国家。自从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就对中小学心理教育十分重视,在理论上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观点和学术流派,在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一些学校把学生的心理行为指导列入课程,为不同年龄段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随着人们对心理教育的日益重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使心理教育介入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潮流。[3]在中国社会日益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应借鉴国外心理教育的积极做法,从中汲取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着重要思想启示的价值内涵。

(一)心理教育形式分析。

国外中小学心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2.校外心理咨询机构。由于中小学校园内心理咨询师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除了中小学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之外,许多国家还建立了校外心理咨询机构,由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师生进行咨询。例如,建立校外心理支援中心、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社区警察、少年警察队等组织机构,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有些学校规定心理辅导员必须要与学生的父母保持联系,经常与他们磋商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问题。根据美国1994年在45个州中482个社区的抽样调查,55%的社区有社会咨询专家,41%的社区有社会心理学家,21%的社区有社会工作者,他们的服务范围由学校拓展到家庭与社会等各个方面。

3.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心理教育的合力。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例如,美国为解决公立学校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德国、英国、法国、芬兰、挪威等欧洲国家,也把家校合作作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颁布法律,在制度上严格规范家庭与学校、社区合作培养学生的行为。

4.心理教育课程多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自由讨论、角色扮演、自测自评。心理教育的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打动人心,深受学生喜爱。这些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教育形式对我国道德教育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二)心理教育内容解读。

1.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卫生教育。国外中小学在招生时,会运用量表测评或运用观察法考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新生入学之后,更注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舒缓和分解心理压力,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进行自我调节。有条件的中小学还开设了校园心理健康中心,要求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咨询师或医生交流,及时化解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2.学校心理咨询。美国中小学心理咨询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个人问题。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详细的累积性档案,其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兴趣、人格、嗜好,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可以分门别类地科学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上内容在我国部分地划归道德教育。

3.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评价。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采用心理测量方法,以个体或团体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的能力倾向、人格和情绪发展、社会技能、学习环境和学校气氛等。通过测评来指导学生在职业、健康、道德、人际交往、学习、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显然,其中相当部分在我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

4.心理行为异常的矫正。当今时代,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复杂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中小学生的心理异常行为也时有发生。例如,虐待、自残、自杀、辍学、吸毒、早孕、暴力倾向等。国外中小学采用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的方式,对问题学生提供面对面的、直接的心理咨询服务和社会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行为管理策略,学会妥善处理心理危机,如父母分居、离异、亲人去世或自杀事件等。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但总体上对矫正学生的心理异常还是发挥了积极作用。

5.学习与生活指导。在学习上,欧美国家中小学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学会自己设计和研究。例如,美国的心理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对教师和权威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会停下正常教学,组织全班讨论某一学生提出的创新观点。在生活上,一些学校分门别类地建立了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或小组,针对学生的升学、就业、心理咨询、图书借阅和查询、课外学习、卫生保健、休闲、俱乐部等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指导。这些具体而细致的心理指导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保障。

另外,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有比较深厚的健康心理学理论研究作为学术支撑,而且这些研究还逐步由基础理论型向实践应用型过渡,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培训和临床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国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历史较短,研究也不够充分和深入,因此,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在加强理论研究方面还需要下大气力。

以上归纳的国外心理教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只是管窥之见,甚至是以偏概全。但毋庸置疑,国外中小学普遍重视心理教育,而且在很多方面用心理教育取代或弥补了道德教育的某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说,国外心理教育的某些做法,对我国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思想启示,心理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补益作用值得深思。

(一)赋心育以道德教育功能。

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是国外心理教育对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启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丰富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能够发掘中国古代心学的教育价值,推动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以心理发展为基础,二者共同体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道德心理结构之中。赋予心理教育以道德教育的功能,可以把心理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把道德教育作为心理教育的指导原则,从而实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心理冲突与抉择,这些问题通常不是传统德育所能解决的,而设计心理—道德教育课程,就可以借助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形式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一方面,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心态,形成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决定心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导学生心理品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是,心理教育毕竟有别于道德教育,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国当今时代,道德教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道德教育还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痕迹,是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要求。因此,道德教育就要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现实出发,努力使学生形成对中国社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增强社会正义感和抵制不良诱因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达到改善其道德行为的目的,这也是道德内化的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进而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教育中的心理异常问题,道德教育中的政治教育问题等难以在心理—道德教育模式中得到完全融通,因此,我们不能把心理问题统统归之于道德问题,也不能将道德问题曲解为心理问题。

我国学者牛端、邝学良调查了372名初中生和80名初中教师[4],结果发现,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学习指导、人际交往指导是初中生最需要帮助的内容;在情绪控制和升学择业方面,二者观点不完全一致。这项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在设计心理教育内容时,应充分调查分析学生心理需求,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人际交往技能、异性交往方法、乐观态度养成、升学择业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从帮助学生心理发展的视角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心理感召力。

(二)正能量促学生健康成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和心理思潮。其创始人塞利格曼(m.e.p.seligman)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方面的理论观点,不仅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中小学积极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5]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应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字里行间体现的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

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正能量,帮助他们学会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激发起他们的内在潜能和动机,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凝聚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从而为其人生价值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做法是:

1.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正能量的传输和启蒙,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战胜和超越当前的心理困境,重新确立心理旅程的航向。

2.传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形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尤其是掌握学习、人际关系、升学择业、社会生活、适应和发展方面的基本心理学知识。积极心理教育的方式接地气,看得见,摸得着,形式活泼多样,为学生喜闻乐见。

3.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这就要把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把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把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结合起来。只有当学生真正达到了视学习为生命价值追求时,其心理才真正驶向健康的航程。

(三)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除心理教育外,国外中小学普遍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而不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例如,英国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贯彻教育性原则,各科教学要充分体现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此教材编写首先要体现这一原则。自然科学教学也要把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结合进来,把人道主义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有机结合。在教学管理上,英国中小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体现科学和真理观念,又要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结合对教师本身言行举止的管理与评估,提高教师身教重于言教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欧美国家,教师普遍表现出较高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有令人感佩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除了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规范化管理,逐渐将这种教育精神内化为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和自觉行动准则。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305.

[2]中小学教师通识培训教材编写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研修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六

毋庸讳言,现代意义上的心理学源自西方国家。自从20世纪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就对中小学心理教育十分重视,在理论上形成了很多独具特色的观点和学术流派,在实践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例如,一些学校把学生的心理行为指导列入课程,为不同年龄段学生开设心理教育课程。随着人们对心理教育的日益重视,在中小学开展心理教育,使心理教育介入道德教育,已成为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重要潮流。[3]在中国社会日益走向国际化、全球化的今天,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应借鉴国外心理教育的积极做法,从中汲取对我国学校道德教育有着重要思想启示的价值内涵。

一、国外心理教育形式与内容的理性辨析。

(一)心理教育形式分析。

国外中小学心理教育主要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2.校外心理咨询机构。由于中小学校园内心理咨询师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因此,除了中小学自身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之外,许多国家还建立了校外心理咨询机构,由受过严格专业训练的心理教育工作者对学校师生进行咨询。例如,建立校外心理支援中心、社区心理卫生中心、社区警察、少年警察队等组织机构,协助学校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还有些学校规定心理辅导员必须要与学生的父母保持联系,经常与他们磋商学生心理发展中的问题。根据美国1994年在45个州中482个社区的抽样调查,55%的社区有社会咨询专家,41%的社区有社会心理学家,21%的社区有社会工作者,他们的服务范围由学校拓展到家庭与社会等各个方面。

3.形成学校、社会和家庭心理教育的合力。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发达国家十分重视学校、家庭和社会的教育合力。例如,美国为解决公立学校学生的心理危机问题,把家校合作作为学校教育改革的主题;德国、英国、法国、芬兰、挪威等欧洲国家,也把家校合作作为中小学教育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甚至颁布法律,在制度上严格规范家庭与学校、社区合作培养学生的行为。

4.心理教育课程多采用开放式教学方法。学生可以自由讨论、角色扮演、自测自评。心理教育的教材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打动人心,深受学生喜爱。这些灵活多样、生动活泼的心理教育形式对我国道德教育同样具有借鉴价值。

(二)心理教育内容解读。

国外心理教育内容大致包括以下方面:

1.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心理卫生教育。国外中小学在招生时,会运用量表测评或运用观察法考察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新生入学之后,更注重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引导学生舒缓和分解心理压力,学会合理安排时间和进行自我调节。有条件的中小学还开设了校园心理健康中心,要求学生定期或不定期地与咨询师或医生交流,及时化解成长中的心理问题。

2.学校心理咨询。美国中小学心理咨询关注学生在学习和社会生活等方面遇到的个人问题。学校为每个学生建立详细的累积性档案,其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业成绩、智力、兴趣、人格、嗜好,身体健康状况、家庭状况、经济条件、社会实践等诸多方面,可以分门别类地科学把握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以上内容在我国部分地划归道德教育。

3.心理问题的诊断与评价。国外发达国家普遍重视采用心理测量方法,以个体或团体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技能、学习的能力倾向、人格和情绪发展、社会技能、学习环境和学校气氛等。通过测评来指导学生在职业、健康、道德、人际交往、学习、人格、心理等方面的健康发展。显然,其中相当部分在我国属于道德教育的范畴。

4.心理行为异常的矫正。当今时代,很多国家都面临着复杂文化和多元价值观的冲击,中小学生的心理异常行为也时有发生。例如,虐待、自残、自杀、辍学、吸毒、早孕、暴力倾向等。国外中小学采用学校、家庭和社区合作的方式,对问题学生提供面对面的、直接的心理咨询服务和社会技能训练,指导学生形成合理的行为管理策略,学会妥善处理心理危机,如父母分居、离异、亲人去世或自杀事件等。尽管在具体实施过程中难免有所疏漏,但总体上对矫正学生的心理异常还是发挥了积极作用。

5.学习与生活指导。在学习上,欧美国家中小学非常重视科学研究方法的教育,教导学生在学习中善于发现问题、发现规律、学会自己设计和研究。例如,美国的心理课程和其他课程一样,强调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鼓励学生对教师和权威的观点提出质疑,甚至会停下正常教学,组织全班讨论某一学生提出的创新观点。在生活上,一些学校分门别类地建立了学生生活指导委员会或小组,针对学生的升学、就业、心理咨询、图书借阅和查询、课外学习、卫生保健、休闲、俱乐部等安排专门人员进行指导。这些具体而细致的心理指导为学生健康成长提供了有效保障。

另外,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都有比较深厚的健康心理学理论研究作为学术支撑,而且这些研究还逐步由基础理论型向实践应用型过渡,为心理健康教育的人员培训和临床服务提供了科学依据。我国心理教育的理论研究起步较晚,历史较短,研究也不够充分和深入,因此,我国中小学心理教育在加强理论研究方面还需要下大气力。

二、心理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补益性思考。

以上归纳的国外心理教育,无论在形式上还是在内容上,都只是管窥之见,甚至是以偏概全。但毋庸置疑,国外中小学普遍重视心理教育,而且在很多方面用心理教育取代或弥补了道德教育的某些不足。在某种程度上说,国外心理教育的某些做法,对我国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思想启示,心理教育对道德教育的补益作用值得深思。

(一)赋心育以道德教育功能。

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是国外心理教育对我国道德教育的重要启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重视道德教育的优良传统,把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结合起来,不仅可以丰富我国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而且能够发掘中国古代心学的教育价值,推动道德教育落到实处,提升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以心理发展为基础,二者共同体现在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等道德心理结构之中。赋予心理教育以道德教育的功能,可以把心理教育作为道德教育的基础,把道德教育作为心理教育的指导原则,从而实现心理教育与道德教育的有机融合。学生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一系列心理冲突与抉择,这些问题通常不是传统德育所能解决的,而设计心理—道德教育课程,就可以借助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形式发展学生的心理品质,进而促进学生道德品质的成长。一方面,通过心理教育培养学生积极主动的心态,形成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心理素质;另一方面,决定心理教育的发展方向,指导学生心理品质沿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但是,心理教育毕竟有别于道德教育,应当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国当今时代,道德教育是把一定的社会思想和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在某种意义上说,我国的道德教育还带有“思想政治教育”的痕迹,是意识形态教育的政治要求。因此,道德教育就要从学生的思想道德现实出发,努力使学生形成对中国社会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对传统文化的归属感,增强社会正义感和抵制不良诱因的能力,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最终达到改善其道德行为的目的,这也是道德内化的过程。而心理健康教育旨在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针对性地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帮助学生克服成长中的心理障碍,引导他们正确地认识自己、评价自己、接纳自己,充分开发他们的'潜能,培养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进而促进其人格的健全发展。心理教育中的心理异常问题,道德教育中的政治教育问题等难以在心理—道德教育模式中得到完全融通,因此,我们不能把心理问题统统归之于道德问题,也不能将道德问题曲解为心理问题。

我国学者牛端、邝学良调查了372名初中生和80名初中教师[4],结果发现,教师和学生一致认为学习指导、人际交往指导是初中生最需要帮助的内容;在情绪控制和升学择业方面,二者观点不完全一致。这项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学校在设计心理教育内容时,应充分调查分析学生心理需求,重点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和策略、人际交往技能、异性交往方法、乐观态度养成、升学择业等方面的教育和指导,从帮助学生心理发展的视角使学生切身感受到道德教育的心理感召力。

(二)正能量促学生健康成长。

20世纪90年代以来,积极心理学(positivepsychology)在美国兴起,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和心理思潮。其创始人塞利格曼(m.e.p.seligman)提出的积极心理学、积极心理治疗、积极教育等方面的理论观点,不仅在欧美等西方国家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中小学积极心理教育和道德教育具有积极的启发价值,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引领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向。[5]2002年9月,教育部印发的《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明确指出,中小学应坚持以育人为本的原则,根据不同地区、不同学段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和规律,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理论和方法,培养中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他们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字里行间体现的就是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想。

在我国中小学实施积极心理健康教育,可以为儿童青少年提供正能量,帮助他们学会从困境中摆脱出来,激发起他们的内在潜能和动机,唤醒他们沉睡的心灵,凝聚成一种奋发向上的精、气、神,从而为其人生价值的实现奠定良好的基础。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做法是:

1.根据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通过正能量的传输和启蒙,开发他们的心理潜能,战胜和超越当前的心理困境,重新确立心理旅程的航向。

2.传授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知识,帮助他们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形成积极的心理健康意识,尤其是掌握学习、人际关系、升学择业、社会生活、适应和发展方面的基本心理学知识。积极心理教育的方式接地气,看得见,摸得着,形式活泼多样,为学生喜闻乐见。

3.运用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能。这就要把知识教学和技能培养结合起来,把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结合起来,把对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人生价值观结合起来。只有当学生真正达到了视学习为生命价值追求时,其心理才真正驶向健康的航程。

(三)寓德育于各科教学之中。

除心理教育外,国外中小学普遍强调在各科教学中进行道德教育,而不是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例如,英国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必须贯彻教育性原则,各科教学要充分体现公民素质教育的内容,因此教材编写首先要体现这一原则。自然科学教学也要把人文社会科学的内容结合进来,把人道主义和国家意识形态的内容与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有机结合。在教学管理上,英国中小学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既要体现科学和真理观念,又要体现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结合对教师本身言行举止的管理与评估,提高教师身教重于言教的榜样示范作用。在欧美国家,教师普遍表现出较高的文明素养和道德水准,有令人感佩的敬业精神和责任感,除了他们自身的道德素养之外,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规范化管理,逐渐将这种教育精神内化为教师的安身立命之本和自觉行动准则。

参考文献。

[1]林崇德,杨治良,黄希庭.心理学大辞典[z].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305.

[2]中小学教师通识培训教材编写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研修读本[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七

摘要:在检索了1990年~webofscience中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这些数据的计量学特征,借助科学计量软件bibexcel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分布进行定量分析,认为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手段、知识共享模型以及知识共享绩效测度四个方面,对这四个方面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探讨了其未来发展趋势。

知识共享是指组织员工或团队在组织内部或跨组织之间,通过各种渠道进行知识交流,以扩大知识的利用价值并促进知识创新。知识共享是知识管理研究中的重点领域,国内外的研究侧重点和角度不同,本文希望借助计量学的相关理论对国外知识共享研究现状进行鸟瞰式地把握,在此基础上展望其未来发展趋势。

1数据来源与分析。

本文研究所用的数据来源于美国isi的webofscience数据库。为提高检全率和检准率,以“knowledgeshar*orshar*knowledge”为检索表达式,分别以主题检索和标题检索为检索范围,时间限定在1990年~20,通过主题检索一共检索到1868条记录,标题检索共有571条记录,检索截止日期均为年12月25日。以这些文章构成原始数据集,对国外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做了分析。

1.1发表年份分析。

按论文发表年份对原始数据集进行排列。

有关知识共享的研究呈明显的递增趋势(受检索时间影响,2009年数据呈下降状态)。图中包含两条折线,上面的一条为主题检索时检索到的文章,下面一条则为标题检索时的文章。可以很清晰地观察到,两条折线的总体走势是一致的。该图中的两条曲线可以相互印证,也为下面的具体分析奠定了基础。

在1990年~1995年这个区间内,两条线几乎重叠,可以推论在1995年之前,知识共享的研究还比较匮乏,而且研究主题也相对狭窄。以后,两条曲线的分离程度越来越大,在的时候二者间的距离达到最大值,超过了250,说明随着对知识共享研究的深入,它的研究领域和范围越来越广泛,有关知识共享的交叉研究越来越普遍。

1.2关键词分析。

利用bibexcel[1]软件,分别统计两个数据集中的关键词频数并按降序排列,如表1所示。表中左侧为按主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列出了频次超过10次的关键词;右侧为标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分布情况,列出了频次超过5次的关键词。

分析主题检索时的关键词,可以发现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集中在系统(system)、企业或组织(firm&organizations)、创新(innovationcreation)、技术(technology)、模型与框架(model&framework)以及绩效(performance)等方面。同样,分析标题检索时的关键词,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由此可以确定,国外对知识共享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知识共享系统、组织知识共享、知识共享与创新、知识共享技术、知识共享模型以及知识共享绩效等方面。其他的研究点还包括知识共享中的信任因素、知识共享网络、虚拟社区知识共享以及本体和语义网等新技术的应用。

2研究现状分析。

对上述研究重点进行归纳,分别从知识共享主体、知识共享手段、知识共享模型、知识共享绩效四个方面对国外知识共享的研究现状做深入分析。

2.1知识共享主体。

知识共享的主体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组织[2]。通过关键词分析,国内外对知识共享主体的研究集中在组织层面,也包括虚拟组织和虚拟社区,在此重点阐述组织层面的知识共享主体。

很多学者对影响组织知识共享的因素进行了分析和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影响较大的因素包括组织制度、组织氛围、企业文化、领导风格以及信任因素。虽然设计恰当的激励系统并不简单[3],但恰当的奖酬制度(rewardsystem)有助于促进员工贡献知识[4],提高知识共享度。高度关怀(highcare)的团队氛围,以及良好的沟通氛围,会显着影响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5][6][7]。开放的领导氛围,员工参与决策的程度越高,对知识共享越有利[8][9],相反,集权会对知识共享产生显着的负面影响[10]。信任因素是员工是否参与知识共享的重要决定因素,决定了个体间知识共享的方式和程度,而认知信任要强于情感信任[10][11][12]。

对虚拟组织间的知识共享研究是目前的一个热点。有学者专门研究了产学研合作中的知识共享问题[13];也有学者研究了组织联盟之间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如关系的紧密程度、信任、合作需要、合作动机、知识吸收能力与知识可获得性等[14][15];还有研究专门探讨了虚拟组织间知识共享的效率和安全问题[16]。

计划行为理论在组织知识共享中的应用是比较新颖的研究思路,文献[17]从计划行为理论出发,基于实证研究,分析了企业员工知识共享行为的决定因素。

2.2知识共享手段。

目前研究文献中涉及的知识共享手段主要包括知识共享系统和信息技术两方面,系统和技术是进行知识共享的必要条件,它们为知识共享的实现提供了强大的保证。其中,典型的代表有知识管理系统、知识专家地图、知识共享平台、智能代理系统、知识交流技术等[7][18][19],这些技术手段涵盖知识获取、知识检索、知识交流、知识表示、知识传播和知识共享等众多环节,可以减少知识共享的障碍,提高知识共享的效率和程度。

伴随web2.0的快速发展,web2.0技术对知识共享的影响越发显着,web2.0环境下的知识共享研究成为热点。yang提出利用本体方法制作网络标签以在特殊兴趣小组中实现知识共享;stock[20]分析了分众分类法(folksonomy)在知识交流与共享方面的优势和缺陷,并试图对tag的自然语言处理和相关性排名算法进行系统优化;todd(2007)[21]论述了15种基于wiki的数据内容管理途径和方法。

要注意的是,仅仅依靠技术是不能很好地完成知识共享任务的,必须与组织文化和氛围结合起来。

2.3知识共享模型。

知识共享模型的研究对于了解知识共享的本质问题有重要意义,下述研究基本上代表了知识共享模型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共享心智模型。cannonbowers和salas(1993)[22]将心智模型的概念从个体扩展到团队水平,提出共享心智模型的概念,对于理解团队绩效,特别是理解和解释不同团队的.绩效差异帮助很大。

(2)知识转化的seci模型。日本学者nonaka(1994)[23]提出了描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相互转化的seci模型,将知识共享分为4种模式,即社会化(socialization)、外化(externalization)、组合化(combination)和内化(internalization)。seci模型描述的是知识螺旋转化的过程,从知识流动、知识自组织的角度研究知识共享。

(3)动机——信任模型。kaser和miles[24]运用动机——信任模型,以3个公司为分析案例,探讨了5种知识共享动机类型——金钱交换、社会交换、导师关系、实践团体和合作关系,与模型中的五种信任类型一一对应。

(4)知识生命周期模型。nissen()[25]从伴随组织业务流程产生知识流程的角度,建立了包含六个过程的知识生命周期模型,并据此来研究知识共享过程。

(5)共享机制三维模型。hans()[26]引进了区分知识共享机制的三维模型,即现有/新增知识量维、决策者因素维和目标因素维,指出研发中的知识管理应该集成广泛的知识共享机制。

(6)行为约束模型。enno()[27]等人引进并检验了一种解释员工间知识共享行为的约束模型,从定量的角度提出管理者可以通过关注知识共享的“约束变量”提高员工知识共享程度。但该模型的建立缺乏普遍性,变量的采集会影响到模型的准确性,且变量标准化后可能失去可比性。

(7)知识访问控制模型。chen(2008)[16]设计的基于本体的知识访问控制模型,可以促进虚拟组织的知识管理和组织间的知识共享,提高知识共享的安全性和灵活性,并且改进知识共享应对组织环境变化的敏捷性。

(8)知识共享三维动因模型。hsu和lin(2008)[28]在对大量博客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包括技术支持、知识共享和社会影响的三维动因模型,将知识共享与博客应用结合起来。

2.4知识共享绩效测评。

大量研究表明,知识共享与组织绩效以及组织的创新能力存在着正相关关系[6][26][29],知识共享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组织创新能力和组织绩效的高低。然而,如何对知识进行测量,如何对知识共享绩效进行测评,是研究中面临的两个主要挑战。

很多研究者根据自己的需要,开发了相应的量表,对知识共享加以测量,如connelly和kelloway()[30]开发的知识共享文化量表包括6个指标,信度系数为0.85;lin和lee(2004)[31]开发的知识共享行为量表包括4个指标,信度系数为0.84;chowdhury()[32]开发的复杂知识共享测量量表包括7个指标,信度系数高达0.92。

以上量表都是一维的,也有学者从更广泛的角度分析知识共享。例如,zarraga和bonache(2003)[6]按知识管理环节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转移和知识创造两个维度,其中知识转移包含3个指标,知识创造包含2个指标;hoof和ridder(2004)[7]按知识的流向将知识共享划分为知识贡献和知识收集两个维度,每个维度都包含4个测量指标;cho和lee(2004)[33]按知识共享的程度将知识共享划分为共享的范围和共享的多样性两个维度。而chow(2008)等人[34]则建立了一个三维测量框架,该框架中包括社会网络、社会信任和共同的目标三种社会资本,并通过因素分析检验三者的关系,用于测量组织内部知识共享的绩效。

不难发现,目前的知识共享量表虽然能较好地满足研究者的某一方面要求,但不能从整体上对知识共享进行有效测量,而且缺乏普适性。

3知识共享的趋势展望。

从引文分析的角度考虑,知识共享的研究热度仍将继续,短期内不会衰减。基于对知识共享现状的定性分析和定量统计,笔者认为对知识共享的研究将聚焦于以下方面:

3.1知识共享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及其重要性会有所差异,不同文化背景下知识共享的结果也会不同,这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因而有必要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选取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企业及其员工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知识共享的跨文化比较研究。

3.2知识共享的风险研究。

不论是个人之间、团队之间还是组织之间,共享知识资源将不可避免地造成自身知识的流失和扩散,而知识本身的特性也在无形中促进了知识产权的形成。知识共享风险的研究是知识共享研究的重要课题,目前虽然给出了一些防范措施,但深入的研究较少。

3.3知识共享测度。

对知识的测度是知识共享研究面临的主要挑战,目前的方法是通过设计量表,测度一些相对容易的因素水平来估计知识共享的高低,但很多指标是很难量化的。进一步开发科学的量表,实现测度方法的聚焦和各种研究成果相互融合迫在眉睫,而对知识共享绩效的测度是下一步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

3.4知识共享与本体。

gruber早在1995年就发表文章,探讨了本体在知识共享中的应用[35],文章被引用次数高达4000余次。时至今日,仍有许多文章在探索本体与知识共享之间的关系,基于本体的知识共享理论和模型将随着本体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八

矿产资源对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影响作用,随着经济发展,对矿产资源的需求日益增长,而我国现有的矿产资源储备总体来说是总数可观,人均拥有数量却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近年以来,矿产资源进口的数量不断增大,对外依赖程度加大。因此,对矿产资源的有效利用开发成为了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而矿产税费制度的合理建立对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尝试梳理目前对我国矿产资源税收制度的研究的情况,寻找我国税收制度的缺陷,期望对于我国完善矿产资源税费计价模式有所帮助。

一、我国资源税费制度的研究。

我国现行的资源税费计价主要是由一税四费两价款以及两个行政事业型收费[11]组成,目前国内主要争对资源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探矿权价款,采矿权价款进行研究。主要观点有三种:

第一种观点:取消补偿费和资源税,代之以权利金。高兵,王丽艳[1]认为矿产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本质都体现了国家作为资源所有者的权益,实现了所有者的利益,故可以合并成为一种税,并且使用国际通行的名称“权利金”。李凤,汪安佑()[2]认为由于资源补偿费和资源税本质都是从量计征的,因此都是国家所有权的利益实现形式。与权利金本质相同。谭旭红等(2006)[3]认为资源税不属于矿产资源有偿使用范围,故失去其理论依据和现实基础,应改为在理论依据上更为合理的权利金。赵文杰(2010)[4]认为资源税不具备税收的强制性、固定性和无偿性;而资源补偿费作为国有资产收益应当纳入国家预算,而其实际用途不当,大多用于资源勘查支出,因此并没有体现矿产资源的国家所有权。因此,资源税和资源补偿费都是名不副实,且二者在税理上重复,故应将两者合并成为权利金。这样可以减少纳税环节,是企业和国家都得到收益。

第二种观点;将补偿费改为权利金,保留资源税。樊轶侠(2010)[5]认为资源税的设置目的是调节资源级差收入,而矿产资源补偿税费的设置目的是保证矿产资源所有者的权益,为了避免被误解为重复征税,应废除矿产资源补偿费改用国际惯例权利金,资源税进行保留,并提高资源税的税率,以此来促进节约资源,保护环境。陈文东(2006)[6]认为将现有级差地租的成分和绝对地租的成分从资源税和资源补偿税中剥离出来合并成为权利金,废除资源补偿费,对于资源税进行重新定位,从原来的级差调节中跳脱,在可持续发展观念中找到新的定位,着重体现资源开采的外部性成本的补偿。欧阳荣启()[7]提出资源补偿费在用途上与矿业权价款出现了冲突,故应废除,但是矿业权价款在矿业权去的过程中只是部分实现了国家的矿产资源所有者权益另一部分的权益要由资源税来实现,因此建议保留资源税。

第三种观点:保持现有的税费分离的高珊珊,孙超()[8]认为,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律条例,资源税和矿产资源补偿费都不属于乱收费,不应被取消,在相关法律进行修改以前,维持现在的税费分离更为合适。郭艳红(2009)[9]认为对采矿权证持有者征收矿产资源补偿费,由于其具有绝对地租性质,故可以实现资源的有偿开采;而资源税属于超额利润税,对条件优越矿征收资源税,可以调节级差收入,有利于矿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使采矿者平等竞争。干飞,贾文龙()[10]认为短期内仍会保持税费并存的制度,因为现存的资源有偿使用制度规定了资源开采过程中的利益博弈的规则,同时也制约了其发展演化。汪峰(2007)[11]认为资源税和补偿费的性质、归属和作用各不相同,各自改革的方向也不相同,两者不可偏废。在准确定义两者的.属性的基础上,发挥其应有的功能。

二、我国税制中存在的问题研究。

现行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有许多不足。主要争对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资源税无法体现调节级差收益的最初目的。资源税自1994年起实行从量征收,意味着不论企业盈亏一律征收,偏离了“调节级差收入”的初衷(李安东,2011)[12]。现行的从量计税依据与资源储量、回采率、资源价格等指标不相关,容易使企业在资源开采过程中“采富弃贫”,造成大量积压和浪费(张彦平等,)[13]。另外,税额大小不能随着资源价格的涨落而发生变化,无法反映资源的真正价值,税幅差只有几十元,不足以反映不同地区的矿产资源的级差收入(殷爱贞,李林芳,2011)[14]。

资源所有者权益,现行税费水平都远不能实现国家资源所有者权益。

第三、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利益关系换乱,理论依据模糊,税费性质不清晰(马长海,刘梦岩,2010)[18]。资源税立税的理论依据与资源补偿税相重复,并认为资源税是国家财产性收益,混淆了国家凭借政治权利征税,凭借财产权利收取资产收益“费”的界限(张应红,)[19]。赵文杰(2010)[4]认为自1994年税改把资源税征收范围扩大到所有矿种,实行普遍征收。这样,资源税不只是单纯的体现级差收入,而是根据资源所有权取得补偿收入。这样,资源税的性质发生改变,从原来的单纯的级差收入性质变为了具有“资源补偿费”性质,与资源补偿费在性质和设置目的上趋向于一致,造成税收的重复。

第四、现行的税费体制难以解决资源开发补偿问题。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过程中,对环境多少都会产生负面影响。政府应当采取一些措施,比如利用税收政策保护环境,控制污染(殷爱贞,李林芳,2011)[14]。虽然我国已提出建立并完善有偿使用自然资源以及恢复环境的经济补偿机制,但实际操作中往往难以实现。我们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补偿制度体系。(蒋健明,2007)[20]。资源是当代人与后代人是资源的共同所有者,当代人对资源的开采量超过当代人应拥有的份额时应对后代人进行补偿(蒲志仲,2010)[21]。

三、改进方法研究。

针对现行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中的不足之处,许多学者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不少改进方案。

(一)、对于现有矿产资源税费制度进行部分改善的研究。

张彦平等(2008)[13]认为应对资源税的计税依据进行改革,由原来的按销售数量或自用量计征改为按照生产数量计征,使开采企业为所开采的所有资源付出代价。许大纯(2010)[22]认为对于资源税上应当由从量征收转变为从价征收;资源补偿税费上,应适当提高费率并建立矿产资源补偿费浮动利率制度。刘次邦,王黎(2010)[23]认为资源税的计税依据采用从价计征与从量计征的复合计征法,即对于销售的矿产从价征收,而对于自用的矿产品采用从量征收。这样解决了对开采而未销售或已经开采而未使用的资源缺乏依据无法征税的问题,也使得税费可以和市场价格挂钩。

(二)、对于矿产资源税费整体进行改革的研究。

裘燕燕等(2007)[24]从有偿使用制度体系的整体框架出发,对现有的矿产资源有偿使用整体体系提出了三套解决方案。蒋健明(2007)[20]建议建立以权利金制度为主体,结合生态保证制度、资源耗竭补偿制度的矿产资源税费制度。促进合理开采和保护环境。晁坤()[25]认为整体性的重建资源税制度才是最好的方法,他主张建立以权利金为基础涵盖优质资源出让金和矿业权租金的有偿使用制度,并设计了两种过渡性的改革方案帮助新制度“软着陆”。

目前我国现行的矿产资源制度确实有很多不足之处,理论依据混乱,计税依据不合理,税率过低,未能发挥调节级差收益。而我们的学者针对这些情况研究了不少改善方案,有的提出局部的改善建议,有的则主张重新建立资源税费计价体系。而笔者认为局部的改进只是暂时的,过渡性的。长远来说,重新建立税费计价体系会更有利于国家和企业。国外在这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和理论,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外国先进的经验,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制定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具有可行性的税基计价模式。同时,要注意结合增值税和所得税,避免给企业造成过多的税收负担,降低企业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九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应用,人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和学习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网络丰富了中学生的知识,开拓了中学生的视野,但是,网络中的一些不良信息,也给中学生的心理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中学生的心理发展还不成熟,辨别能力比较弱,很容易出现沉湎于网络世界的现象,进而给中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造成负面影响。因此,了解网络对中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加强对中学生的心理教育,成为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中学生健康成长的必由之路。

一、网络时代对中学生心理造成的影响。

1.过度迷恋网络损害中学生的身心健康。中学生好奇心强,长时间沉溺于网络游戏、网上聊天、网络恋情、网络色情,对网络产生依赖和迷恋的心理,会损害个人的身心健康发展,上网时精神饱满、精力集中,而下网后则会出现脸色青黄、形体消瘦的情况。2.沉湎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会混乱中学生的价值观。网络开放性、透明性的特点,会给价值观念淡薄、自我控制力不强的中学生造成很大的影响,使得中学生在多种观念、多种思潮、多种文化的激荡、影响、交融中迷失自我,产生错误的思想观念,形成错误的价值观念。3.网络交往可能会削弱中学生对社会的信任感。网络交往具有间接性、隐蔽性的特点,让人们不再担心隐私泄露。当中学生在网络虚拟世界中获得足够的快乐和满足感时,就会用冷漠的态度对待现实世界,甚至对现实世界产生逃避、厌恶的情绪,进而从虚拟的世界中寻求慰藉、寻找安全感。4.网络自由加剧了中学生的叛逆心理和破坏欲望。网络的隐蔽性,在虚拟世界里,一些自控力较差、责任感不强的中学生,可以肆意的表现自我、放纵自我。一些中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表达或发泄心中的不满,以突出自我,实现自我的价值。例如,有的中学生通过发布虚假信息,恶意中伤他人,对他人进行人身攻击。

二、网络时代加强中学生心理教育的有效策略。

1.加强队伍建设,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变化。构建完善的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体系,需要一支思想水平高、政治觉悟高、网络知识丰富的教育队伍,以适应网络时代的发展变化。网络教育队伍应该紧跟时代的发展方向,不断更新思想观念,努力络技术和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的知识,了解中学生的具体特点,为中学生提供大量的、健康的网络信息,以引导中学生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2.重视情感教育,关注学生实际需求和切身利益。行为方式、价值理念、情感等得不到家庭、学校、社会的认可,是中学生依赖、沉迷于网络的原因之一,因此,重视情感教育,加强与中学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关注中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切身利益,满足中学生的实际需求,是提高中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方式。在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师生观念和教育方式,从学生的需求和利益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理解、认可学生的情感、行为,与学生进行平等、个性化的交流,以提高心理教育的有效性。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法制教育。网络信息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正确对待网络信息,提高中学生的辨别能力,以提升中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心理教育活动中,教师应该建立学生自我管理、自我约束机制,着重培养学生的自律意识,以增强学生的自控能力。同时,学校可以加强网络道德教育,普及法律知识,规范中学生的上网行为,充分发挥网络信息的积极作用,为中学生提供干净、文明的网络环境。4.结合网络资源,不断创新心理教育的形式。网络信息的`丰富性、复杂性,增加了中学生心理教育的难度。利用网络快捷、传播范围广的优势,设立心理咨询网站,开展心理咨询活动,普及心理卫生知识,开设在线心理咨询等,可以提高心理教育的效果。增强网上心理咨询的影响,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可以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5.加强网络建设,努力净化网络环境。中学校园是我国因特网用户较为密集的区域之一,为了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商家采用各种手段,其中不乏网络暴力、网络色情等宣传手段。因此,学校应该加强与政府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加大对校园周边网吧的整治力度,以营造健康、文明的校园网络环境。总而言之,网络时代给人们带来极大便利的同时,会影响到人们的思想观念,给人们的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在网络环境下,学校应该根据中学生的成长规律和心理特点,加强心理教育,提高学生的辨别能力,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引导中学生树立起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促使中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高尚的品质,以促进中学生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十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核心课程改革的实施,农村小学的教育教学状况也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但是在发展的同时,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教学质量低,发展不平衡,教师队伍不稳定,奉献精神差等。对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的基础教育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对农村基础教育阶段的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进行分析与总结,是十分必要的。

一、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现状分析。

农村小学尤其是偏远,交通不便利地方的农村小学,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教育教学质量低下,教学现状不容乐观,究其原因主要有:

1.来自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教师方面的因素。

(1)教育主管部门制度的摆动性。关于学校的人事、奖惩和考评制度不够完善。方案、政策天天变,年年新,致使教师人心惶惶,无所适从。

(2)教育教学的评价方式不够科学。形成性评价难以掌握和操作,学校只能看重结果,用考试成绩来评价教师。教育行政部门评价考核教师,只是认你分数。于是教师为应试而工作,提倡已久的'素质教育就无迹可寻了,学生也为应试而努力。

(3)教师队伍配置不够合理化。越是在偏远的农村小学就越落后,甚至在教师的配置上也存在一定问题。年轻教师或刚分配的新教师不愿去那些“鬼地方”,想方设法借调,只有一些年纪大的教师在那里“苦撑着”。老教师观念保守,陈旧。而小学生有记忆手脚是影响,所以学生也缺乏活力和童趣。

(5)学校现代化教学手段贫乏。农村小学教师信息获取途径少,很多学校仅仅拥有一台远程教育的电脑和投影仪,但能否真正将其应用于教学中也是个问题。鉴于此,有些学生家长受现代观念的影响,将自己的孩子不惜重金转入具备良好设施的县城小学或设施较好的中心小学。

2.来自学生和家长方面的因素。

(1)生源不断锐减。改革开放和计划生育政策实施以来,现代人的生育观发生了极大的改变,尤其是两女户可以免除教育费用,而且身为父母还有一定的优惠政策和奖励。另外,现在的农村医保政策对农民提供了切实的好处,使农民对养老无后顾之忧。因此,人口数量迅速降低,各学校的学生人数近两年都有明显减少。

(2)后进生,问题生较多。其主要是由于,父母双双外出打工,孩子多有爷爷、奶奶代管。中国有句俗话“远儿亲孙子”,祖父母辈对孩子的溺爱较重,易养成一些不良习惯。另外,一部分学生来自单亲家庭,农村自然条件差,有些孩子的母亲离家出走,父亲不顾家,孩子失去家庭的温暖和教育,性格抑郁,恶习较多,这些孩子的学校与家庭教育脱节。

二、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对策。

(1)完善管理制度和评价机制,稳定人心。更新管理理念,常规检查常抓不懈。教师队伍的配置应合理化。奖惩要有量的控制,尽量做到客观、公平、公正。不能对教师进行频繁调动,一来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有影响,另外,也不利于教师队伍的稳定性。建立科学稳定的评价体制,对教师的工作全面进行了解,注重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的结合,以评价促进教师的教学工作,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真正做到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希望实施的绩效工资制度,能真正落实到位,相信它在近年会很大程度上能促进学校的管理和评价,调动积极性。

(2)提倡创新,革除腐朽思想,最主要的是各农村小学应加强学校本身的软件和硬件设施,加强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抓好教研工作,多请名师或市级、县级优秀教师讲课,骨干上好观摩课,新手仿课,组内听评课,争取每位教师每学期都能切实的讲一堂好课,要讲出自己的风格。以教研促教学,从参与创新,资源共享。另外,鼓励教师自学或组织好培训,多掌握一些信息,促进对现代教育手段的掌握和运用。

(3)教师要端正思想和态度。农村小学的教师更应该做小学生“朋友”式的老师,多和学生谈心和交流,帮助学生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对待工作认真负责,不敷衍了事,势力终身学习的理念,活到老学到老,以适应教育教学工作的发展。

(4)真心关爱,稳定生源。教师要关注学生的生活、学习、爱好等各方面的成长,多和家长联系交流,用无私的爱去对待每一个学生,从而稳定生源,防止流失。

(5)用爱心和耐心来对待后进生。对后进生的问题要认真进行分析,对症下药,做好记录。对待“留守”和“单亲”学生要更多的爱心和耐心,多表扬,少批评,避免体罚和变相体罚,寻找他们的闪光点,用”爱”去感染他们。

总之,要使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有所提高,学校得以长足发展,还需要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以及学校、教师共同的努力,另外,家长的积极配合也是很重要的。这样教育才能走得更远,农村小学教育的情况才能更好,农村群众才能在教育中得到实惠,农村孩子才能为当地的经济服务,才能办成人民满意的教育。

经营管理国外研究现状范文通用篇十一

论文摘要: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本文从基本概念、研究价值、理论基础与相关研究趋势等方面对我国近十年来性别教育的研究动向进行了初步分析。

随着教育民主化和平等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教育的性别差异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性别教育成为教育研究中的一个新领域,其研究也在不断地变化和发展之中。理清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思路,对性别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有积极的意义,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国内近十年性别教育的研究进行一个综合动态的分析。

一、性别教育相关概念界定。

所谓性别即男女有别,它是根据男女两性之间的差异所作出的区分。了解两性之间的差异,是我们讨论教育中的性别议题的前提和基础。在现实生活中,性别差异主要表现为生理性别(sex)和社会性别(gender)。生理性别指男女两性在生理上的分化,具体表现为生理结构和生理机能两方面的差别。而社会性别则是与生理性别相对应的一个概念,主要指两性在社会文化的建构下形成的性别特征和差异,即社会文化形成的对男女差异的理解,以及在社会文化中形成的属于男性或女性的群体特征和行为方式。

研究者对性别教育概念的表述上虽不尽相同,但其实质却没什么差别。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男女学生生理与心理的差异,采用不同的教育措施,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充分、自由、平等、全面的发展。性别教育的实质不在于消除两性发展上的差异,而在于如何使受教育者两性都获得全面发展。也有学者认为性别教育是教育的一个分支,是形成性别观念和性别态度,产生相应性别行为的社会化教育过程。它是以社会和人们的性别观念为基础,通过有形和无形的方式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它影响着受教育者性别认知的发展和性别观念的形成。

二、性别教育研究价值及理论依据。

(一)研究价值。

“学校即社会”,如同复制社会阶层和社会分工一样,学校教育通过性别的学习和规划也复制了社会性别。在教育领域中引入社会性别视角,用社会性别的基本立场和观点来审视和批判教育中的性别分化现象,破除教育领域中的性别偏见。教育在某种程度上具有解放人类的力量,在教育领域中引人性别议题,不但可以提高教育工作者的性别意识,而且可以改变沿袭已久的性别刻板印象和性别偏见;同时引起人们对性别议题的关怀心、敏感度,以及使人们获取有关两性平等、互相尊重的知识和技能,把个人感性的、下意识的性别经验提升为性别群体共同的理性的自觉认识和行动。进行性别教育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解构教育中的性别不平等现象,减少甚至消除性别歧视。

(二)理论依据。

1。心理学理论基础。

性别形成的心理机制一直以来都是心理学家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形成了以精神分析理论、社会学习理论、认知发展理论和图式理论等为代表的解释性别形成的各种理论,它们试图从不同角度分析个体性别形成过程中的特征。以弗洛伊德为代表的精神分析学派认为:“生理结构就是命运。”妇女的生育角色、性别身份和性的`选择是由女性的生理特点决定的,任何不服从自然要求的妇女,在某种程度上都是“不正常的”。弗氏精神分析理论以一种“男性中心”的视角看待女性心理特征,遭到了许多质疑和批判。阿尔伯特・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认为,个体的行为方式是完全习得而来的,性别角色的获得也是大量观察和模仿同性模式的结果。科尔伯格的认知发展理论则认为,性别行为是一个内部认知发展过程,它的形成是儿童主动学习的过程,儿童在这一过程中充当着性别社会化的主体。随着智力的成熟与发展,儿童可以达到自我的社会化,自己选择与自己性别适宜的行为。同时认为,性别定型的过程也必然服从于儿童认知发展规律。马丁和哈文森的性别图式理论融合了认知发展和社会学习理论中有价值的部分,把人、特质和行为分成男性和女性两个范畴,强调社会性因素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类型发展理论的趋势。

2。社会人类学理论基础。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塔尔克特・帕森斯提出的特殊功能论,认为个人要完成社会化就必须内化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角色期待。只有经过社会化,文化模式才能被内化到个性体系,才能对个人的行为起制约作用,行动者才能使动机与角色期待一致起来,并取得扮演角色所需要的技能。性别的形成正是在个体习得文化对性别的界定及角色期待中完成的。社会文化决定论者玛格丽特・米德根据对阿拉佩什、蒙杜古马和特哈布利三个原始部落的跨文化社会的性别特征的调查,得出男性化或女性化并非传统观点那样是性别本身固有的,而是社会文化的产物。

3。性别双向化理论基础。

以性别双向化理论和性别图式理论为代表的当代美国著名性别心理学家本姆,质疑以往男女两性的分类标准,认为男性化和女性化只是同一程度上的相对两端。本姆在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性别特质双向化的理论,认为现实生活中个体的性格特征是丰富的,即可能是性别双向化的或双性化的,他/}l们既有所谓的男性化特质,又带有所谓女性化的特质。同时还认为在性别特质上非常传统的个体会抑制任何被认为与其性别角色不符的行为,表现出典型的男性或女性特质,而双向化类型的个体则会较自由地表现出男性化或女性化的行为。本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套以非性别歧视的教养方式促进儿童社会化的主张。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早期的发展和未来性别平等意识的培养都是非常有益的。

三、性别教育研究进展。

(一)性别角色教育方面。

针对“角色”一词,中西学者有过各种表述,概而言之是指在社会群体中,社会对特定人或群体的行为表现的期待。它是社会群体的组成元素,其中身份与地位是其重要的特征。性别角色是指由于男女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以及由于受到传统观念和社会文化的影响,造成了社会对不同性别的身份地位、行为表现方式等方面持有刻板印象。它是一种社会对性别群体的先验的看法与期待。在性别角色教育中,我们要认识到性别角色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是社会发展和历史积淀的产物。首先,性别角色的差异是由于生理结构和功能的差异决定的,这一因素可以说是决定性的、先天必然存在的。其次,性别角色更多是受到历史发展和文化传承影响的,是社会在历史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对不同性别的观念和期待。性别角色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外在行为和内在态度两方面。在近十年的研究中,我国关于性别角色教育专门研究的期刊论文有10余篇,主要是从双性化理论、性别角色认同、因性施教、性别角色的差异、性别角色的社会化等角度作了研究,其中关于双性化性别角色教育的文章有2篇。由于研究者立场和方向不同,其观点也不尽相同。双性化理论认为个体本身既有与其生理性别相同的性格特征,又存在着另一性别的特征,这两方面都应得到充分发展。而另一些学者则站在了相反的立场,认为应该针对个体的生理性别进行相应的、与此相符的教育,使其性别特征更加明显。

(二)性别差异教育方面。

性别差异是指男女在生理差异、内在态度、外在行为,以及社会认同、社会期待等方面的差异。在教育领域,性别差异研究除了关注上述要素外,还注重对个体学习性向、学习能力、思维方式、智力发展水平等的研究。近十年来,国内研究性别差异教育的专著有《性别差异与教育》,而其他涉及性别差异教育的研究多为期刊论文,主要从学生人学情况、教育经费使用、教育收益(回报率)、学生学习状况等方面进行了性别差异研究。从研究成果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呈现我国各级学校男女生人学比例;分析学校教育中教育经费的分布比例;比较各类学校男女毕业生就业状况;分析学习性向的性别差异状况;比较学习能力及学习优势的性别差异;寻找适合男女生的教学方法、学习方式;发现学习发展状况以及各种关键期的性别差异,等等。同时,研究还涉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性别差异,包括教师自身性别对教学过程、教学方式的影响,教师自身性别对其教师专业发展、职业上升空间、教师身份自我认同感等方面的影响;同时还包括教师由于自身性别造成的对不同性别的学生的态度、管理方式、情感表达等方面的影响,尤其是教学中性别歧视的研究。

(三)性别平等教育方面。

性别平等教育,主要指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性别学生出现的不平等、不一致的现象,包括地位上的不平等;相同情况下的不同对待;文化传统对不同性别受教育者的不同期待与看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不同性别学生的显性的差异对待和隐性的情感差异对待;教育过程及就业过程中由家庭、学校、社会等方面造成的性别歧视,等等。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很少,研究深度也基本停留在上世纪的水平。而台湾的性别平等教育起步较早,目前已做得相当完善,已经形成了系统化的课程,课程内容涉及性知识、性心理、性态度等方面,并力图破除传统文化脉络中的性别刻板印象,将课堂上所认识到的知识转化为生活实践。大陆方面,近十年来关于性别平等教育的研究主要从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就业、启蒙教育、农村入学比例、女性主义等视角进行了分析探讨,呈现了我国教育在人学制度方面的平等程度,在教育出口制度方面也有相关研究,但关注的人较少,由于在入学后的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受教育者的流失,并且在学校教育结束后,就业情况是呈现性别教育平等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这一方面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展。

(四)性别意识教育方面。

性别意识指的是从社会性别的角度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和环境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近十年来,我国关于性别意识方面的专著有《性别意识与女性形象》、《性别的革命》《性别别政治》《性别与法律:性别平等的法律进路》等。我国的性别意识教育研究主要是在学科教学、教师教学、教师意识、性别刻板印象、双性化教育等方面进行的。在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方面有较大进展,教师性别意识教育是指教师从社会性别的角度,以实现教育的社会性别公平为目的,对教育制度、学校管理、教学过程、课程教材和师生关系等进行观察、分析和规划的观念和方法。教师社会性别意识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有组织、有计划、系统的教师职前教育和职后培训,使教师获得与社会性别和教育有关的知识和经验,并将这些知识和经验运用到教育实践中,以消除教师的性别刻板印象。在这一研究方向,我们也可以看到,是坚持双性化教育立场还是传统男性化教育立场,对研究者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向都有不同的影响。

(五)性教育方面。

性教育主要是向学生传授性知识,帮助学生了解人体结构,尤其对引导青春期青少年的走出心理误区,正确看待自己及异性,妥善处理异性间关系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国内的性教育刚起步不久,对性教育的研究也大多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研究者主要是依据性教育的国际水平对国内性教育现状进行审视,从中产生大量问题,如教师不讲授让学生自己看书或粗略带过,甚至有的学校还没有开设课程,再如国内性教育的内容较为简单贫乏,并且没有一以贯之,缺乏连续性和规范性。关于这一方面还有待进行本土化的研究,并且关于性教育内容的科学性有待进一步提高,近十年来我国出现了一些生命科学研究者与教育研究者合作进行性教育研究的范例,从而推进了我国性教育内容的规范化、科学化。还有一些人文学者从人文关怀的角度出发,对于性教育方式方法的研究也进行了探索,希望能找到适合儿童年龄特点和理解接受能力的途径,从而使性教育更加切实有效。

四、结语。

首先我国近十年来关于性别教育研究的成果虽取得了不斐的成绩,但不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有待进一步提高,同时在具体研究中仍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如关于性别教育专门的本土化研究很少,大多是借鉴国外性别教育的理论和模式,以至于在实践层面上大打折扣。其次,性别教育研究的实际价值匾乏,理论和实践脱节的现象严重,许多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层面上。再次,我国性别教育研究的视角观点都比较局限,多数研究成果都是基于国外性别教育的研究成果和研究视角,很少有创新视角来重新认识性别教育的意义和价值,研究者的研究思路也过于狭隘,往往走向一个模式或一个理念的极端。最后,在性别平等研究领域,大多数研究的对象是学校教育中的学生,或是入学过程中的性别比例差异,这一差异的缩小是必然趋势,而很少有学者关注到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面临的性别差异。且性别平等研究中数量差异较多,然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隐性差异,以及其观念、文化、经济等方面的具体原因剖析深人不够,提出的建议对策可操作性不强,过于泛化,且很多都缺乏推广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