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精选诗词朗诵选拔赛总结范文通用(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5 20:46:09 页码:11
精选诗词朗诵选拔赛总结范文通用(7篇)
2023-01-15 20:46:09    小编:ZTFB

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怎样写总结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总结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精选诗词朗诵选拔赛总结范文通用一

1、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1、2、3、大家好!

1、中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2、从《诗经》到《楚辞》,

3、从陶渊明到“建安七子”,

1、从唐诗到宋词再到元曲,

2、高潮迭起,名家辈出,精彩纷呈,璀璨夺目。

3、游子思乡,壮士悲国,征人思妇,亲人怀远。

1、思无尽,诗无尽。

2、因为思念,中华民族的灵魂深处多了一处永远的精神家园!

3、因为深情,使我们的血管里澎湃了一种潜藏的浪漫!

1、今天就让我们伴着纯美悠扬的乐音,来共品一杯古人为我们酿了千年的美酒。

2、今天就让我们踏着碎玉落珠之声,一起走过那灞桥岸边,流连在浔阳江头,共赏那轮照耀古今的明月。

3、今天就让我们和着这早春的清风流水,一起吟哦,一起咏叹,属于我们共同的一份情感。

1、2、3、合:高二xx班诗词演讲会正式开始!

(二)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上午好!

男:今天,我们欢聚在xx民族学校,诵读千古美文,传承华夏文明。

女:今天,我们登上这多彩的舞台,共读中华经典,聆听诗词书韵。

男: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孕育了底蕴深厚的民族文化。源远流长的经典诗文,是历史长河中经久不衰的瑰宝。

女:它就如夏日的繁星,闪烁着夺目的光彩;它又如春日的百花,散发着馥郁的芳香。

男:从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实际出发,为展现xx民族学校中小学生的精神风貌和良好素质,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真挚情感。今天,我校迎来了“传诵经典红色经典”演讲大赛。

女:下面请允许我为大家隆重介绍担任本次大赛的评委: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和评委老师表示最衷心的感谢!

精选诗词朗诵选拔赛总结范文通用二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朝代:唐朝|作者: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拼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这首诗共十六句,每四句一韵,每一韵又是一个自然段落。第一段写桃源玩月,有月之景,有玩之情;第二段写八月十五夜色,以月光朗照下的`天地山水反衬中秋之月;第三段浪漫畅想,写欲仙之感,由景及情,生发自然;最后一段从畅想中曳回,写日出月落,更就"绝景良时"抒发情感,略出桃源别后,难再重游一意。全诗景物随时而变,情调随景而移,有起伏跌宕之感。

这首诗表面上可以归入游仙诗,把中秋之夜写得如梦如幻。尤其“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一句已经成为中秋时节人们常用的佳句。至于其他欣赏者怎么理解,可以说百人百解。有联系刘禹锡仕宦失意,解释后半部分是以仙宫比喻朝廷,盼望早日回归;也有把前半部分解释为用“寒露坠”代指人生祸福无常,说这是刘禹锡对人生的感慨之作。也许这种种理解,正好体现了“诗豪”作品多彩的艺术魅力。

永贞革新失败后,刘禹锡被贬谪到朗州(今湖南常德),桃源县就位于这里。在这里他不免悲凉之感,所以写了许多诗词以排遣愁绪。的《竹枝词》《浪淘沙》都写于这一时期。关于桃源他还写有五言诗《游桃源一百韵》七言诗《桃源行》等。更巧的还有一首《八月十五日夜玩月》是五律,是不是写于桃源就不可知了。从《游桃源一百韵》中“彩云迎蹑履,遂登顶”等诗句看,和这首诗“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山”是同一回事。

精选诗词朗诵选拔赛总结范文通用三

诗词朗诵大赛策划书 -策划

一、活动目的

为庆祝祖国60华诞,感受建国60年来的风雨历程以及其伟大成就,在广大青年学生中大力弘扬爱国精神和增加主人翁意识,院团委决定在全院举办“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

二、主办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团委

承办单位: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学生会学习部

三、活动对象

全院在校学生

四、活动时间及实施办法

大赛分初赛、复赛和决赛三个阶段。

(一)初赛。定于2009年10月16日进行,由各系负责组织。在广泛开展初赛的基础上,各系组建代表队参加全院复赛。

(二)复赛。定于2009年10月23日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三)决赛。定于2009年10月30日举行,具体时间、地点另行通知。

五、活动流程

初赛由各系自定

复赛为3―4分钟的个人朗诵

决赛由三个部分组成

(一)形象展示和自我介绍:选手自备服装上场,展示个人风采,并做自我介绍,限时3分钟。

(二)朗诵:个人朗诵,限时4―5分钟,篇目自定,要求内容符合主题,健康,格调高雅,富有时代性和创新精神,可自带配乐光碟或电子文件。

(三)即兴朗诵:共有10题目,每位参赛者抽一个。每一位选手在前一个选手登台时抽题,前一个朗诵时做准备(第一位参赛选手在第二轮结束后评委打分时抽题做准备)。限时4分钟。

六、活动报名

(一)初赛各系自行组织报名

(二)复赛由各系选出的人员参加。共30人,会计系6人,金融系6人,工管系4人,国贸系4人,法艺旅系4人,外语系3人,计信系3人。

(三)决赛是在复赛中选出10人参加。

七、活动奖项设置

一等奖1名,二等奖2名,三等奖3名,优秀奖4名

八、活动可能存在问题

1.在保证现场气氛的同时要维持好现场秩序。

2.若光盘等出现问题,主持人应做灵活调整。

3.其他紧急情况发生,由后勤协调其他各项目组进行处理。

附:

一、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决赛规则

二、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评分标准

三、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评分表

四、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预算

五、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各部门人员安排

附件一: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决赛规则

(一)三环节共100分,形象展示和自我介绍环节20分,朗诵环节50分,抒发感想环节30分。

(二)各环节不能超时,从选手开口时计时,超时要扣一定的分数。

(三)各轮比赛顺序抽签确定,顺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四)参赛选手必须在开场前15分钟进入赛场并签到。

(五)选手上场比赛须佩带比赛顺序号码牌。

(六)参赛选手的主持人宣布上场后未能及时上场,即视为自动弃权。如有弃权,由后面选手依次递进。

(七)参赛选手的得分需要当场公布,

策划

附件二: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评分标准

(一)   朗诵环节评分标准

评分指标

评分要求

普通话水平10分

吐字清晰,语音标准,无方言痕迹

朗诵水平与技巧20分

语气、语调、语速与朗诵内容相协调,表达顺畅,感情真挚,富有韵味和感染力;体态语恰当,自然大方。

朗诵形式10分

脱稿,配以适当的伴舞或配乐,或以其他富有创意形式朗诵。

主题与内容10分

关于建国60周年,主题鲜明,内容与其相符

(二)形象展示和自我介绍环节标准

主要考虑新颖、大方、有感染力等因素。(20分)

(三)即兴朗诵环节

主要考虑主题鲜明、内容与主题相吻合、普通话水平、感情真挚、流利程度等因素。(30分)

附件三: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评分表

形象展示自我介绍 (20)

朗诵・      (50)

即兴朗诵・   (30)

附件四: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中华颂”诗词朗诵大赛各部门人员安排

学习部:负责整个比赛的策划安排,联络各系的通知、开会以及规则的说明,每场比赛赛场统分。联系每场比赛的评委和嘉宾。

实践部:负责决赛时同各嘉宾的接待工作

办公室:负责每场比赛的签到以及比赛记录,以及制作横幅、海报等事宜。

组织部:购买决赛时使用的气球、每场比赛评委所需的水及笔,和现场秩序的维持。

宣传部:负责决赛时会场的布置以及活动宣传板及进程板的制作。

体育部:负责每场比赛的赛场监督和公证

文艺部:负责半决赛、决赛的主持人选工作

劳生部、女生部:机动。

一、活动主题:风采畅想 策动激情

二、活动目的:拓展知识领域,丰富校园业余生活,锻炼逻辑思维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三、活动对象:全院大一新生

四、活动地点:凌峰楼c21

时间:各兄弟院系在接到宣传单后于11月8日晚七点到凌峰楼炮楼三楼领取参赛题目及参赛顺序。

五、活动宣传

由社团部干事与其它社团部干事深入院系下班级,在活动宣传日起到10月29日前参赛团队有任何问题都可打电话或通过qq等方式联系负责的干事对比赛事项进行询问。同时宣传部也将通过板报对大赛进行宣传。

六、会场安排:

大赛主持人由播音与主持专业的学生担任,大赛开始前由新闻协会辅导老师周小松致开幕词。安排提问的记者坐在指定位置进行提问,会场人员不得交头接耳,大声喧闹。纪律维护由社团部干事和其它部门调配人员。

协会摄影部负责现场拍摄。现场迎宾两名,两名评委及嘉宾接待并收取比赛得分表,两名负责参赛人员安排及比赛团队记时。会场内所有手机调成静音或振动状态。

七、比赛形式:

一个团队由4人组成(一人讲解会场布置,一个主持人,两个新闻发言人)

每个团队限时20分如超时由工作人员报停结束发言。

八、邀请评委

周小松  罗懿  陈陶   韩凝   张艳辉  (尚有人员待定)

主办单位:人文学院社团部

协办单位:人文学院新闻协会

九、奖项设置;

一等奖:一个团队4人。

二等奖:两个团队8人。

三等奖:三个团队12人。

精选诗词朗诵选拔赛总结范文通用四

1、东风夜放花千树。——《青玉案·元夕》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3、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4、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清平乐·村居》

5、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6、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7、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

8、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9、楚天千里清秋,水随天去秋无际。

10、唱彻《阳关》泪未干,功名馀事且加餐。——《鹧鸪天·送人》

11、忆对中秋丹桂丛。——《一剪梅·中秋元月》

12、为范南伯寿。——《破阵子·掷地刘郎玉斗》

13、晚日寒鸦一片愁。——《鹧鸪天·晚日寒鸦一片愁》

14、一轮秋影转金波。——《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15、淳熙己亥,自湖北漕移湖南,同官王正之置酒小山亭,为赋更能消、几番风雨。——《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

16、醉里且贪欢笑,要愁那得工夫。——《西江月·遣兴》

17、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18、绕床饥鼠,蝙蝠翻灯舞。——《清平乐·独宿博山王氏庵》

19、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

20、老大那堪说。——《贺新郎·同父见和再用韵答之》

21、邑中园亭,仆皆为赋此词。——《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22、别茂嘉十二弟。——《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23、疏疏淡淡,问阿谁、堪比天真颜色。——《念奴娇·梅》

24、百花头上开,冰雪寒中见。——《生查子·重叶梅》

25、中秋饮酒将旦,客谓前人诗词有赋待月无送月者,因用《天问》体赋。——《木兰花慢·可怜今夕月》

26、老来曾识渊明,梦中一见参差是。——《水龙吟·老来曾识渊明》

27、渡江天马南来,几人真是经纶手。——《水龙吟·甲辰岁寿韩南涧尚书》

28、清溪奔快。——《清平乐·题上卢桥》

29、黄花谩说年年好。——《醉花阴·黄花谩说年年好》

30、风前欲劝春光住。——《玉楼春·风前欲劝春光住》

31、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32、快上西楼,怕天放、浮云遮月。——《满江红·中秋寄远》

33、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西江月·堂上谋臣尊俎》

34、好个主人家。——《南乡子·好个主人家》

35、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36、淳熙丁酉,自江陵移帅隆兴,到官之三月被召,司马监、赵卿、王漕饯别。——《水调歌头·我饮不须劝》

37、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木兰花慢·滁州送范倅》

38、枕簟溪堂冷欲秋。——《鹧鸪天·鹅湖归病起作》

39、山前灯火欲黄昏,山头来去云。——《阮郎归·耒阳道中为张处父推官赋》

40、溪边照影行,天在清溪底。——《生查子·独游雨岩》

41、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

42、叠嶂西驰,万马回旋,众山欲东。——《沁园春·灵山斋庵赋时筑偃湖未成》

43、樽俎风流有几人。——《鹧鸪天》

44、近来何处有吾愁,何处还知吾乐。——《念奴娇·赋雨岩》

45、烟迷露麦荒池柳,洗雨烘晴。——《采桑子(书博山道中壁)》

46、陈同父自东阳来过余,留十日。——《贺新郎·把酒长亭说》

47、老去惜花心已懒,爱梅犹绕江村。——《临江仙·探梅》

48、宝钗分,桃叶渡,烟柳暗南浦。——《祝英台近·晚春》

精选诗词朗诵选拔赛总结范文通用五

刚接到《古诗词三首》的精品课任务时,心里多少有些惶恐。古诗的教学一直是我的软肋。在以往的古诗教学中,我存在着不少问题,尤其突出的是自己对于年段古诗的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直接导致了教学环节设计不够合理,从而使得课堂教学生硬,学生对古诗的理解不深入,难以真正走入诗歌的情景中去。

先学后教。通过查阅资料,我明确了四年级学生对于古诗的学习应该达到理解诗意,会用自己的话表达诗歌的含义,并体会到古诗所蕴含的思想情感。明确这一点后,我自己认真的将古诗词三首反复朗读几次,从整体上来说,三首诗都是描写的田园风光,然而侧重点却各有不同,表达的思想情感也同中有异。定好目标以后,我认为教学策略也就清晰了起来。在课堂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一、以读为主。

诗歌是用最凝练的语言表达丰富情感的一种语言形式。中国古诗

尤其如此。古诗的教学应以读为主。先读准读熟,再读深读透。通过一遍又一遍的朗读,去理解诗歌的内容,想象诗歌的画面。而我们老师,则应相机指导,无论是诗歌的朗读方法,还是通过朗读体会情感,都是在学生有一个自己的感悟的基础上进行的。没有读懂读透的讲解只是灌输式的,达不到好的教学效果。

二、想象画面。

古诗往往重意境,可以说一首诗就是一幅画。当诗人把具体

的图画用抽象的文字展现在我们面前时,我们要进行还原和加工。枯燥的讲解是最要舍弃的。特别是这三首描写田园风光的古诗。由于孩子大多生活在城市,对乡村的生活缺乏了解,所以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应通过种手段,创设情境,让孩子走入美丽的乡村画卷当中,那么古诗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

三、学会比较

这三首古诗放在一起,是有一定规律的。虽然同是写乡村田园,但各有不同。《乡村四月》由景到人,《四时田园杂兴》则通篇写人,《渔歌子》以景为主。表达的情感也有差异,如果说前两首表达的是对乡村生活的赞美喜爱。那么最后一首则是表达的“不须归”的隐逸情怀。在教学中,可简单点拨,不宜详细比较。比较的目的是为了加深理解。

课前对文本的解读即是如此,效果还得由课堂来检验。

精选诗词朗诵选拔赛总结范文通用六

1、 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

李清照的作品中,有很多都被喻为婉约经典之作。主要在于她的语言清新简美,善用倒装,赋予物诗意。在这些看似轻描淡写的语言中,往往能体会到一种高雅之韵。比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挣渡,挣渡,惊起一滩鸥鹭。”词中并没有加以精雕细琢,但在意境与心情上却拿捏得准确而到位。只有寥寥几笔便勾勒出一幅动静结合的场景,清秀淡然。其中“溪亭日暮”这仅有四字之言,便在读者面前铺开了一幅美妙的画面:天边的晚霞与水中的倒影交相辉映,清澈小溪环绕着古老的亭子静静地流淌……这样简约的语言留给了人们很大的空间去想象,反而比细致刻画的方法要好得多,再看下文的“藕花深处”也是如此,她并没有说明藕花怎样多,怎样密——个“深”字便把荷塘之景展现得一目了然。从而也为她“惊起一滩鸥鹭”作了铺垫。然而,这里的“鸥鹭”不是“一群”而是“一滩”,虽仅有一字之差,却使语言更加雅致。一滩白色的鸥鹭从碧绿繁茂的荷叶中起飞,似有一种云烟升空之感,从而使得本句的语言没有破坏前面创造出的意境,体现了自然之美。这正是“其淡语皆有味,浅语皆有致”的独具匠心。

在李清照的词中,也常常见到倒装句式。比如《醉花阴》中的“瑞脑销金兽”, 瑞脑是一种香料,“金兽”是兽形的香炉,应是“金兽销瑞脑”;“帘卷西风”,本是“西风卷帘”。然而这样不仅压了韵脚,而且给人一种特别的诗句韵味。又如《新荷叶》中的“绕水楼台”与“东山高蹈”都赋有倒装色彩。

2、 表达真挚感情

李清照的词,不论前期还是后期,都是以抒发感情为主,而她的语言在这方面起了绝对重要的作用。在众多李清照的词中,体现出了她的语言功底颇深,她擅长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将她缠绵的情感表现得淋漓尽致。

(1)表达闲适之情(早期)

李易安早期的作品,几乎全是以闺情为题材。她以女子的身份自言闺情,自然情真意切,这一时期的词作,往往体现着天真烂漫,无忧无虑的少女情怀,时而豪放洒脱,时而活泼开朗,时而乖巧可爱。先来看看她的《点绛唇》:“就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汉轻轻衣透。见客人来,袜刬金钗溜。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上片写荡过秋千的小憩场面。从“蹴”字可以想象出,少女时的李清照用力踏秋千,全身心投入,玩得痛快淋漓的高兴样子。“纤纤手”是说自己的手柔美,说明她还在满意地自我欣赏。“露浓”既说花上沾有露水,又比喻“薄汉轻衣透”的少女好似花娇嫩的花瓣,沾了露水一般,格外美丽。下片“袜刬金钗溜”,客人突来引起的慌乱场景,却又“倚门回手”以嗅青梅作掩护看看客人是谁,活泼而好奇的顽皮少女在此笔墨之间勾画出来了。显然,她此时的心境充满了快乐与欢笑。

再看《浣溪沙》中的“眼波才动被人猜”,这是易安情窦初开之作,“眼波”绘出了她柔情似水的眼神,从那晶莹的眸子里泻出。表达了她对情人预掩不得的喜悦、激动,又带有一些羞涩与腼腆的神情,从而充分表现了一位纯情少女复杂而细腻的内心世界。

(2)表达叹息与伤感(后期)

至于后期,李清照的诗词语言往往是冷色调的,笔墨浓重而深沉。她在《醉花阴》中写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其中“消魂”形容了日日相思,以致于神思恍惚,仿佛魂魄要离开躯体一样。而“帘卷西风”更加烘托了离愁与相思的凄凉之意。在这瑟瑟秋风中,菊花似乎也已失去许多,但人比这菊花还要消瘦,以花喻人,写出了她断肠的思绪,可使读者同她一起黯然神伤,一起盼着故人的归来。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这是《声声慢》的首句,开篇便把“镜头”引入了一个萧索而凄惨的画面:一个略显憔悴的女子孤零零地伫立在空寂的院中,寻找着爱与温暖,但迎来的只有失落、伤心与孤独。从而形成了较大的心理落差。运用“迭词”巧妙地将意境、心情,环境交织在了一起;写出了国破家亡时发自内心的悲痛,定下本词感情基调而且字与字之间融入声韵,颤动人心,倍显凄凉孤寂。在此时的。词赋中为罕见佳句。接下来“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晓来风急?”天气忽冷忽暖,自己虚弱的身体已经适应不了“晓风来急”此处晓风也比喻当时的时局繁乱多变。“雁过边,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又借归雁之哀鸣表达自己的沦落异地,思乡之情。下片“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守着窗儿,独自怎得生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其中“憔悴损”借花喻人,一写花在秋风中的凋零,一写人在乱世中度日如年的苦悲;雨打梧桐,淅淅沥沥,似心中之泪,悲凉顿显。“怎一个愁字了得!”将所有的情感一泻而出,倾吐了人生曲折凄惨和苦难时的痛心疾首。这首词以高超的语言手段细致刻画了人物的心理,将意境、心境融为一体,乃千古佳作。

3、 采用口语

在李清照的词中,常有口语熔炼其中,这也是她比较突出的特点之一。这种语言对于当时华贵典雅的词风无疑形成了独树一帜的风格,但这种语言的通俗使词的情感表现得更亲切而直白。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红肥瘦”(《如梦令》)这几句语言简单朴素,却十分写实,表现了女主人与侍女的一段间断应答,“却”字生动地表现了李清照对侍女漫不经心的回答的失望与质疑。海棠花怎么会依旧呢?于是,“知否,知否”,“绿肥红瘦!”,这一句对侍女的反语,乃十分平实的家常之言,却生动地使得情景再现,两个人似乎已浮现了眼前,读词的人就像看着她们在说话一样。这就是运用口语的妙处——把生活中的场景表现的惟妙惟肖。这样的作词手法也可以使思想感情一目了然,正如《临江仙》中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这十分直白的俗语,了无雕饰,却一笔绘出了她的心情。坦然地,李清照将她所有的思绪都缚在这简单到了极点的两句上,是那么豪爽,那么毫无顾忌,她只想表现自己的心情,然而正是这种表达方式,毫无折扣地叙出了她面对人生曲折、世态炎凉的心境。又如“金尊倒,弁了尽烛,不管黄昏。”这是《庆清朝慢》中的叙情之笔。在整首词赞喻花之后,用如此帅真而不加修饰的言语,表现了她尽情赏花之后的畅快。其中“弁了”与“不管”又体现了她已陶醉于繁花之中,希望自己能同这荣华淡雅、自然纯真的牡丹在一起。这也正是李清照南渡前的少女情怀的流露,然而只用此句一笔勾出。所以用这样的语句,虽无多少雅趣,但十分传神。除李清照这样“以寻常语度入音律”的词人的确少有,因此突出了别具一格的词风。

精选诗词朗诵选拔赛总结范文通用七

今天晚上,也就是星期五,我看了一个家喻户晓的节目——《中国诗词大会》。

我和爸爸妈妈早早地坐在了电视机前。等待节目的开始!

这次参赛选手有宋浩、王泽南、夏昆、王欢、石继航。

在答第一题时,我和爸爸妈妈一起答题,比比谁答的准!答得快!呀!时间快到了,我绞尽脑汁,冥思苦想。终于想起来了!可是却是错的?我简直不敢相信这是真的。我费尽心思想的答案是错的,我非常失望。要是平时多背诵多积累就好了。真是书到用时方恨少啊!

我和爸爸妈妈在答题的时候,许多我是不会的,但也有些会的,比如: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最后,夏昆进入了擂主争霸赛。与上期擂主李四维较量,最后领先两分,成为了新的擂主!

看完了这期《中国诗词大会》,我有了很大的感受:我要多背古诗词,向他们那样的诗词达人学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