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实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5:38:45 页码:12
2023年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实用14篇)
2023-11-20 05:38:45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发现自身的优缺点,以便更好地提升自己。写一篇完美的总结要注意客观、真实,避免主观感情的干扰和夸大。4.希望通过这些总结范文的阅读,能够对大家的总结写作有所帮助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一

文天祥,南宋末年杰出的民族英雄和爱国诗人。官到右丞相兼枢密使。蒙元入侵中原,马踏长江,南宋政权风雨飘摇。文天祥本来是个文官,可是为了反对蒙元侵略,保卫国家,他勇敢地走上了战场。他对大家说:“救国如救父母。父母有病,即使难以医治,儿子还是要全力抢救啊!”祥兴元年,即公元1278年,文天祥不幸兵败被俘。在元兵押送北京路上,文天祥挥笔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正气浩然的诗句,遂成一曲千古不朽的壮歌。元世祖忽必烈以高官厚禄劝降,文天祥宁死不屈,慷慨赴难。多少年来,文天祥的爱国精神,代代相传,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财富。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二

10年前,周岩担任哈尔滨地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办公室负责人,始终将百姓的安危与需求放在第一位,哪里有险情和需要,哪里就会出现周岩的身影。

木兰大桥工程是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重点建设项目,它是国道三莫公路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工程全长20.135公里,其中松花江特大桥2750米,特大桥主跨采用5孔160米预应力混木兰大桥虽采用常规设计桥型,但施工难度极大。年过八旬的原哈尔滨市建委主任著名桥梁专家李成栋在应邀踏查木兰大桥施工现场后曾感慨地说:“我修了一辈子的桥,木兰大桥是我见到的施工难度最大的一座桥”。

面对挑战,周岩毫不气馁,再一次呈现出铁娘子“花木兰”的英雄本色!凝土连续箱梁,其单孔跨径长度为全省同类型桥梁之最。在木兰大桥连续两年的冬期施工过程中,周岩始终带领工程技术人员顶风冒雪坚守在工程一线。为了给同事们鼓劲,每次外业检查她都坚持亲自带队,手冻肿了,脚也冻烂了,严重的时候连鞋都穿不进去。2016年4月,为确保大桥安全渡过松花江冰凌期,周岩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昼夜奋战,研究探讨冰凌期上游水位及流量控制事宜,科学调整破冰工法,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带队24小时巡视巡查,密切关注江面冰情变化,饿了啃点干粮,困了就在巡视车上打个盹,经过5天4夜的连续鏖战,木兰大桥上游冰凌全部安全通过桥区,施工单位财产未受任何损失。木兰大桥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周岩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及个人休息时间。她办公室的灯光每天总是最早亮起又是最晚熄灭,时常还会通宵达旦。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三

英雄王锋的故事,要从5月18日凌晨的一起火灾事故说起。

那天夜里,在南阳市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二十多位熟睡的人不曾预见,危险正一步步逼近。凌晨1点多,因一楼电动车短路失火,继而引发大火。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带着女儿第一时间跑了出去。

“失火了!”王锋一边大声呼喊,一边折回头冲进火海,救出了妻子和儿子。

“你打电话报警,招呼好孩子,我得去救人,楼里还有很多人。”王锋安顿好妻子潘品后,便转身第二次冲入火海。这一次,挽救了住在一楼东间的两名学生和一名托教老师的生命。

此时,楼内已火光冲天,还不时响起爆炸声。“里面还有人,我还要去救人。”说完这句话,他第三次冲入火海。

这一次,他挨门挨户敲门示警。邻居听到咚咚的敲门声,赶忙起床逃生。楼里二十多个人得救了,而原本是第一个逃出去的王锋,第三次从火海中出来时,已被烧成了“炭人”,全身乌黑,神志已经不清醒,就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依然边跑边喊,奔走呼号。住处巷口五六十米的路上,留下了王锋带血的脚印。

整栋楼的邻居无一伤亡,但王锋全身的烧伤总面积达到98%,命悬一线。

虽经多方救治,但因严重感染,在顽强坚持了136天后,王锋于月1日因多脏器衰竭不幸离世。

英雄王锋当选为“感动中国”年度人物,是对他英勇事迹的.高度认可。

如今,王锋事迹已在全国发酵,关于他事迹的电影也感动了无数观众。

就像“感动中国”评选委员会给予王锋的颁奖词写的一样,高贵的灵魂浴火涅槃,在人们的心中永生。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四

事迹介绍:

廖明,北京地铁运营三分公司回龙观乘务中心的一名地铁司机,工作30多年,一直秉承“安全行车每一刻,永远追求零风险”的工作信条,安全行车100万公里无事故,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以及“国企楷模北京榜样”等荣誉称号。

说地铁是北京的交通命脉,一点也不为过。很少有人在意,安全、便捷、准点出行背后,还有一群默默奉献的地铁司机。廖明自1985年走上地铁司机岗位至今已32年,至3月,已经安全行车超过25000小时,1500000余分钟的安全驾驶,创下了手动驾驶安全行车100万公里无事故的世界纪录。在30年的工作中,累计防止了10余起安全事故,他用最平凡的坚守,书写着一名地铁司机的骄傲。

廖明工作的13号线是北京地铁第一条全地面线路,风霜雨雪受天气影响较大,同时作为老线,需要乘务员手动驾驶。驾驶列车在13号线往返行驶一圈,需要进行64次开门、关门作业,近100次的主手柄操纵,同时行驶过程中还要密切关注网压表、风压表、综合数据显示屏以及车内各种车辆状态显示灯等十余种行车设备,并密切关注线路情况,随时处理运营过程中的车辆故障和突发事件。

安全行驶100万公里,是廖明紧握列车手柄一公里一公里跑出来的。就像他说的:“乘务员如果工作中出现一点失误,哪怕是延误运营5分钟,不管你跑了几十万公里,这个纪录就归零、从头开始了。所以,只有自己的本领过硬,责任心强,才能开得起放心车。”多少个不眠之夜,廖明总是反复钻研,不断提升自己的驾驶技术。多年来,廖明对列车的构造和部件非常熟悉,已经与地铁成为彼此的‘知音’,达到了‘人车合一’的境界。

从业32年以来,廖明将薪火相传,带出了不少徒弟,其中有一些已经在车组里面成了佼佼者,徒弟们大都像他一样:对地铁感情极深,业务过硬,辛劳并快乐着。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五

她是今年春运伊始南航空姐“爱心抱抱”的主人公,她是全国青年文明号“木棉组”组长,她从业7年多来从未收到任何投诉,她带班的航班上从未发生过不安全不正常事件,她总结形成的“五心”“3s”工作法成为南航乘务长培养新乘务员的教程……南航空姐庄雪丹以其扎实的业务知识、温和的服务态度、美丽的职业笑容,赢得了广大旅客和同事的认可和赞誉。

“五心”“3s”是她对自己的基本要求——致力于为每一位旅客献上她的“五心”: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自信心,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3s”:smile微笑、smart聪敏、speed速度。凭借自己扎实、过硬的业务知识,飞行不满一年,她晋级为两舱乘务员,其灵活的工作方式和优秀的两舱服务经历获得了众多乘务长的点赞,并把她的工作经验作为培养新乘务员的教材。在之后的工作中,庄雪丹又担任全国青年文明号“木棉组”组长。

“你放心,我不走,我会一直陪着你,你肯定不会有事的,别怕。”在深圳飞往西安的航班上,一名旅客因为害怕而呼吸急促、浑身发抖、大汗淋漓,手指蜷缩无法伸直并伴有剧烈呕吐。虽然乘务组努力安慰她,但该旅客仍然惊恐不已,紧紧拉着庄雪丹不停地说“姐姐救救我”。飞机即将降落,庄雪丹决定让其他乘务员都回原位就座,自己留下陪伴该旅客。在飞机落地前的15分钟里,庄雪丹始终保持半跪姿势,右手抱住旅客不停抚摸其后背,左手穿过其安全带尽量固定住自己并不停轻声安慰她。这一幕被同机乘客拍下传至网络后引发热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深圳卫视、江西卫视、安徽卫视、辽宁卫视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爱心抱抱”传递出空乘职业的魅力,“最美空姐”是她多年积累应得的称号。2016年,她获评南航股份客舱系统十佳“感动之星”、五一巾帼标兵,以及南航集团“职业道德模范”。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六

事迹介绍:

她是今年春运伊始南航空姐“爱心抱抱”的主人公,她是全国青年文明号“木棉组”组长,她从业7年多来从未收到任何投诉,她带班的航班上从未发生过不安全不正常事件,她总结形成的“五心”“3s”工作法成为南航乘务长培养新乘务员的教程……南航空姐庄雪丹以其扎实的业务知识、温和的服务态度、美丽的职业笑容,赢得了广大旅客和同事的认可和赞誉。

“五心”“3s”是她对自己的基本要求——致力于为每一位旅客献上她的“五心”:细心、爱心、耐心、责任心、自信心,做到心到、眼到、口到、手到;“3s”:smile微笑、smart聪敏、speed速度。凭借自己扎实、过硬的业务知识,飞行不满一年,她晋级为两舱乘务员,其灵活的工作方式和优秀的'两舱服务经历获得了众多乘务长的点赞,并把她的工作经验作为培养新乘务员的教材。在之后的工作中,庄雪丹又担任全国青年文明号“木棉组”组长。

“你放心,我不走,我会一直陪着你,你肯定不会有事的,别怕。”在深圳飞往西安的航班上,一名旅客因为害怕而呼吸急促、浑身发抖、大汗淋漓,手指蜷缩无法伸直并伴有剧烈呕吐。虽然乘务组努力安慰她,但该旅客仍然惊恐不已,紧紧拉着庄雪丹不停地说“姐姐救救我”。飞机即将降落,庄雪丹决定让其他乘务员都回原位就座,自己留下陪伴该旅客。在飞机落地前的15分钟里,庄雪丹始终保持半跪姿势,右手抱住旅客不停抚摸其后背,左手穿过其安全带尽量固定住自己并不停轻声安慰她。这一幕被同机乘客拍下传至网络后引发热烈反响,中央电视台、深圳卫视、江西卫视、安徽卫视、辽宁卫视等多家媒体争相报道。

“爱心抱抱”传递出空乘职业的魅力,“最美空姐”是她多年积累应得的称号。20,她获评南航股份客舱系统十佳“感动之星”、五一巾帼标兵,以及南航集团“职业道德模范”。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七

事迹介绍:

12月28日,是王劲达最激动的日子,他驾驶的云南第一列飞驰电掣的高铁动车正式载客运营。从米轨、准轨开到高铁,王劲达磨一剑。车型变,精准开车不变;标准变,安全责任不变;速度变,行稳致远不变,他始终把练就匠心开好车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王劲达是一名“铁三代”,外公和母亲都在铁路工作。,王劲达从学校毕业,成为了一名滇越米轨铁路内燃机车司机。在列车平稳操纵上,他下的功夫超越常人,记录列车运行状况的司机手账,王劲达总是比别人记得细、写得多、换得勤,如果某次停车对标有误差,他就会“记恨”自己,这样的坚持为其工作的卓越奠定了监视的基础。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高铁对标停车以厘米为单位。王劲达是铁路系统路局第一批能够精准对标的司机之一。大家给他取了个雅号“精准王”。他一丝不苟,下的功夫超越常人,只要遇到不懂的、不会的,他就抽空学、认真记、反复练,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每次停车他都能做到零标停车。

在沪昆高铁联调联试期间,他60天没有回过一次家。他驾驶的高铁动车“裸跑”跑出了云南第一速度。事后,车间用王劲达的“裸跑”操纵与列控限速数据一比较,数据几乎一致!动车运行是以秒计算的,王劲达总结出了动车操纵通法“提前预想、平稳加速、匀速行驶、精准停车”十二字令,动车速度与列控限速始终能保持一致,旅客在车厢里几乎感觉不到晃动,正点率百分之百。

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他在毫厘之间追求卓越,用“匠心”铸就安全路,并将“绝技”无私相授,体现了高铁时代的“工匠精神”。如今,身怀绝技的王劲达已是局里动车专家组的带头人,培训出上百名胜任岗位的高铁司机,在机务信息台负责接收和整理全局动车组运用中的非正常信息,为全局的动车组司机提供非正常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八

2016年12月28日,是王劲达最激动的日子,他驾驶的云南第一列飞驰电掣的高铁动车正式载客运营。从米轨、准轨开到高铁,王劲达15年磨一剑。车型变,精准开车不变;标准变,安全责任不变;速度变,行稳致远不变,他始终把练就匠心开好车作为自己的人生追求。

王劲达是一名“铁三代”,外公和母亲都在铁路工作。2001年,王劲达从学校毕业,成为了一名滇越米轨铁路内燃机车司机。在列车平稳操纵上,他下的功夫超越常人,记录列车运行状况的司机手账,王劲达总是比别人记得细、写得多、换得勤,如果某次停车对标有误差,他就会“记恨”自己,这样的坚持为其工作的卓越奠定了监视的基础。

“差之毫厘,失之千里”,高铁对标停车以厘米为单位。王劲达是铁路系统路局第一批能够精准对标的司机之一。大家给他取了个雅号“精准王”。他一丝不苟,下的功夫超越常人,只要遇到不懂的、不会的,他就抽空学、认真记、反复练,练就了过硬的基本功,每次停车他都能做到零标停车。

在沪昆高铁联调联试期间,他60天没有回过一次家。他驾驶的高铁动车“裸跑”跑出了云南第一速度。事后,车间用王劲达的“裸跑”操纵与列控限速数据一比较,数据几乎一致!动车运行是以秒计算的,王劲达总结出了动车操纵通法“提前预想、平稳加速、匀速行驶、精准停车”十二字令,动车速度与列控限速始终能保持一致,旅客在车厢里几乎感觉不到晃动,正点率百分之百。

秉持生命至上安全第一,他在毫厘之间追求卓越,用“匠心”铸就安全路,并将“绝技”无私相授,体现了高铁时代的“工匠精神”。如今,身怀绝技的王劲达已是局里动车专家组的带头人,培训出上百名胜任岗位的高铁司机,在机务信息台负责接收和整理全局动车组运用中的非正常信息,为全局的动车组司机提供非正常情况下的解决方案。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九

事迹介绍:

前,周岩担任哈尔滨地区农村公路危桥改造办公室负责人,始终将百姓的安危与需求放在第一位,哪里有险情和需要,哪里就会出现周岩的身影。

木兰大桥工程是黑龙江省及哈尔滨市重点建设项目,它是国道三莫公路的重要控制性节点工程。工程全长20.135公里,其中松花江特大桥2750米,特大桥主跨采用5孔160米预应力混木兰大桥虽采用常规设计桥型,但施工难度极大。年过八旬的原哈尔滨市建委主任著名桥梁专家李成栋在应邀踏查木兰大桥施工现场后曾感慨地说:“我修了一辈子的桥,木兰大桥是我见到的施工难度最大的一座桥”。

面对挑战,周岩毫不气馁,再一次呈现出铁娘子“花木兰”的英雄本色!凝土连续箱梁,其单孔跨径长度为全省同类型桥梁之最。在木兰大桥连续两年的冬期施工过程中,周岩始终带领工程技术人员顶风冒雪坚守在工程一线。为了给同事们鼓劲,每次外业检查她都坚持亲自带队,手冻肿了,脚也冻烂了,严重的时候连鞋都穿不进去。204月,为确保大桥安全渡过松花江冰凌期,周岩组织工程技术人员昼夜奋战,研究探讨冰凌期上游水位及流量控制事宜,科学调整破冰工法,不顾个人安危坚持带队24小时巡视巡查,密切关注江面冰情变化,饿了啃点干粮,困了就在巡视车上打个盹,经过5天4夜的连续鏖战,木兰大桥上游冰凌全部安全通过桥区,施工单位财产未受任何损失。木兰大桥工程开工建设以来,周岩放弃了所有节假日及个人休息时间。她办公室的灯光每天总是最早亮起又是最晚熄灭,时常还会通宵达旦。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十

晚上,我坐在电视机前,收看一年一度的《2012年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颁奖典礼。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转眼2012年就悄无声息地到来,而2011年又成为了充满收获的一年。在这一年中,涌现出了一个个令人肃然起敬的英雄人物,这些平凡的生命编织出一篇篇感人的故事,上演着一幅幅和谐的画面,谱写出一首首动人的歌曲。

然而,最让我受感染的,是那位90后的女孩——孟佩杰。5岁那年,父亲遭遇车祸,母亲将她交给别人领养,在新的家庭里,她不仅没能得到幸福,生活反而更加艰难。她的养母卧病在床,养父承受不了生活的压力而一走了之,母女只能相依为命。她弱小的肩膀不得不支撑起这个家庭,担当起重任。当别人家的孩子在撒娇,享受宠爱时,八岁的孟佩杰早已独自上街买菜,放学回家给养母做饭。“那时的她个头没有灶台高,她就站在小板凳上炒菜,摔了无数次却从未喊过疼”听着孟佩杰养母含着泪感激地回忆,我脑海里仿佛浮现出一个柔弱的小女孩站在板凳上,顶着脚尖吃力地拿起锅铲翻炒的情景,心里不由得阵阵酸痛。孟佩杰每天起早贪黑,帮养母穿衣、洗漱、换尿布、为早饭,然后才安心地一路早跑着上学。晚上回家后,一大堆家务活等着她,服侍养母睡后,他才开始学习功课,那时已经九点了。就这样,孟佩杰在艰苦的生活中勤奋学习,考上了山西师范大学临汾学院。由于放心不下养母,她竟下定决心:带着养母上大学!

命运对待孟佩杰是残忍的,无情的,而她却从来没有抱怨过命运的不公,以灿烂如花的微笑回报这个世界。她面对逆境,任劳任怨,乐观开朗,用青春的朝气驱赶种种不幸,硬是打败了厄运的痛苦。她的存在,成为养母生存的勇气。当人们对她惊叹不已时,她淡淡地说了一句:“我只不过做了每个女儿都会做的事。”

而我,同为学生,常常抱怨作业太多,考试太多,学习累人,玩得太少;同为儿女,我又常常和妈妈顶嘴,总是看到妈妈生气又失望的表情,我也不想这样啊,却老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坏脾气冲撞妈妈。妈妈那因为我长出几根的白发,是那么的刺眼。今后,我也应该想孟佩杰姐姐学习,做个恪守孝道的女孩,不让父母生气,好好学习,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十一

今天开学的第一天,学校举行了观看“2012感动中国人物故事”,怀着激动的心情看完这部视频后,我的眼泪止不住留下来,几位普普通通的人物,却能创造出传奇的实例;几位普普通通的人物却写下了自己一生不朽的诗篇;几位普普通通的人物,却能用自己善良与坚强唤醒一代代迷茫的我们。

“2012感动中国人物--张莉老师”,一个年仅28岁的年轻女孩,牺牲了自己的双脚,就是为了让天真烂漫的孩子们能如往常般的'正常上课,更好的学习,在危难来到孩子们的那一刹那,她毅然决然的用自己的性命,换回孩子们的安全,但自己却只能永远永远地坐在轮椅上,她虽失去了自由,失去了从前的朝气,但她那双眼睛流露出的一丝丝含泪的目光,却不是她的难过与悲伤,而是满眼渗透着对学生的关爱与更多的期待!那双眼睛是那么明亮,是那么清澈,是那么闪耀,嘴角还挂着微笑!我想正是因为张老师那勇于奉献,临危不惧的精神才能成为一代感动中国的人物吧!

“别哭,孩子,老师永远爱你们!”这句话一直挂在张老师的嘴边,却一直会回想在我的耳边,铭记在我的心里!多么温暖人心的话语啊!是那么亲切,那么悦耳,那么响彻校园,孩子们一句句回荡着:“老师,我们大家也永远爱您!”

“2012感动中国人物--何h”,一个生活在农村的小姑娘,12岁,身穿一件红色衣服,个子不高,很朴实,双眼美丽,很漂亮,更美的是她有一颗高尚纯洁的心,在临死前提前无私无畏捐献了自己的器官,看着这位年龄和我们相仿的小女孩,却是多么坚强的一位小姑娘啊!年龄虽小,但她内心却无比强大!何h同学,你是好样的!你的奉献精神是当今值得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感动中国人物”,他们都是用热血写下了一部部壮丽的诗篇,成为我们一代又一代中国人的骄傲,他们都是用顽强的精神唤醒我们一代代炎黄子孙,牵引着中国上下五千年的魂!我爱你们--中国英雄!!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十二

1987年退伍后,孙卫东成便为阿盟公路管理局养护大军中的一员,扎根无人区30年。

大漠深处,想见到人影那是一种幻想,满眼只有无穷无尽苍茫和荒凉。更为严重的是边防公路遇风沙阻,逢雨水毁,常常是一日大风,公路上石料踪影全无,一夜沙尘,沿线沙丘连绵。

赛汉陶来养护站成立以来,为保障一线连队的.安全和畅通,每一次刮路都需要十天左右。有一次,孙卫东和自己的徒弟在刮路途中,因为拖拉机水箱意外破裂,边防线手机没有信号,无法进行求救,他们不得不将自己带的水加到水箱加快速度前往距离自己100公里的牧民家中求救。但是,在距离他们50多公里的时候车就停在了途中。在没有办法的时候,孙卫东将仅剩的水和食物留给了徒弟,自己徒步去找牧民。但是因为天气的炎热,他晕倒在了戈壁滩。最后,幸亏是过往的牧民在途中救了他,这样他们师徒二人才得救。

“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一名中共党员,一名养护站站长,他把党员的带头作用充分体现在实际工作中。有一次,在边防路处理坑槽和波浪搓板病害的时候,由于任务重,时间紧,原本预计是10天的工期,孙站长带领大家仅仅用了5天的时间完成了工作任务。大家都对超前完成任务感到惊讶。在看见孙卫东眼睛通红充满血丝的时候,大家这才知道孙站长是不分昼夜在刮路,听说只有在机器休息的时候人才休息,饿了也没有将车停下休息吃点东西,渴了也只是喝冰冷的矿泉水。

长年累月、积劳成疾,铁打的身体也会垮,2000年以来他先后患上了严重的高血压、心脏病,但是工作起来就什么都忘了。他总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我要坚持,只有这样才能让同志们早点回家,边防线上生活条件太艰苦了,同志们太辛苦了”。听见他说这样的话,大家内心被触动了,他的这种精神感染了站里每一个人。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十三

亡有亡国与亡天下之分,崖山一战,亡的却是天下。崖山海战,作为宋朝与元朝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存亡,乃至于华夏民族的存亡,另人扼腕的是,实力上的巨大悬殊,最终的结果,就是亡了天下。以“宋末三杰”为代表的南宋民族英雄们,却在这一战中,发出了历史上最为悲壮的吼声。这一仗虽然南宋军队惨败,但是十万宋朝军民,却在目睹了陆秀夫抱着年幼的小皇帝蹈海殉国后,齐齐的跳入大海。据《宋史》记载,崖山之战七日后,十余万具尸体浮海。张世杰希望奉杨太后的名义再找宋朝赵氏后人为主,再图后举;但杨太后在听闻宋帝昺的死讯在后也赴海自杀,张世杰将其葬在海边。不久张世杰在大风雨下溺死于平章山下。传说,张世杰在风雨中问天求卜,若天亡大宋,则让船沉于此海。最后,果然在风雨交加中,船沉,人死,国灭,天下亡。

岳飞勇抗金兵、保家卫国的事迹,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然而可叹这南宋一代名将没有战死在疆场,却惨死于自家朝廷的牢狱之中,这里以岳飞作为悲壮英雄的代表,实际上在他的身上集中了历代以来冤死于自家朝廷手里的名将贤相,类似这种自毁长城的行经,人们在愤怒之余,更多的只有唏嘘叹息。

感动人物故事范文手写篇十四

2月3日,农历初七,立春万物生。

广袤的中原大地上,麦田无边地绿着,一如“平民英雄”王锋的精神之光,在中原大地蔓延与传承,焕发着新的生命力。

英雄王锋,走了!在南阳的那场大火中,王锋舍己救人,义无反顾地三次冲入火海。在他的救助下,20多名邻居无一伤亡,而王锋全身有98%的面积烧伤。四方捐助,仍没留住英雄。月1日,王锋因多脏器衰竭,不幸在北京离世。

英雄王锋,还在!立春时节,大河报记者回访英雄身后事。他的“善良基因”在儿女身上得以传承,他的“侠肝义胆”在四乡八邻得以弘扬,他的“舍己为人”已从中原腹地感动整个中国。

昨日上午,记者从南阳市委宣传部获悉,三入火海救人的方城籍青年王锋,荣膺“感动中国”十大年度人物。颁奖晚会将于今晚8时在央视一套首播,2月9日央视新闻频道9时30分重播。

[回忆]。

即便再回那天她还是“拦不住丈夫救人”

潘品清楚地记得,她的丈夫王锋,已经离世120多天了。

为方便女儿上学,潘品在南阳新租了房。这里距丈夫“火海救人”的地方不远,但潘品几乎再也没有回去过,那是一段不愿启封的回忆。

去年5月18日凌晨,卧龙区西华村一栋民宅突发大火,楼上住了25口人。

租住在一楼的王锋最先发现火情,卧室正对着的一楼大厅内浓烟滚滚,停放的10多辆电动车熊熊燃烧。

“失火了,救人啦!”呼救的同时,王锋抱起10岁多的女儿,冲到了楼外。

第一次冲进火海,王锋先到一楼北间的卧室,护送出妻儿。

第二次冲进火海,王锋救出一楼东间的一名托教老师和两名学生。

火更大了,烟更浓了。

可是王锋没有犹豫,他迎着烈焰和浓烟,第三次冲入火海。这次,他跑上二楼、三楼,使劲儿地敲打邻居房门:着火了,着火了!

几分钟后,再次冲出火海的王锋被烧成了“炭人”,他赤脚跑到近百米外的张衡路口倒下,留下一串带血的脚印。

全楼的邻居无一伤亡,而王锋全身有98%的面积烧伤。2016年10月1日,王锋因多脏器衰竭,不幸在北京离世。

在丈夫离世后的日子里,潘品曾假设了无数次,“如果那天我拦住他,现在我们是不是还有一个完整的`家?”说完,潘品又自言自语:没用的,我知道我拦不住他,看着大火不救人,就不是他了。

[梦想]。

孩子们长大了想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王锋9岁的儿子王玉金,梦想是长大了要成为“爸爸那样的人”。

怎么才能成为“爸爸那样的人”?王玉金低着头,沉默。片刻,他抬起头回答:帮别人修电视机、修电脑、修电动车——这些都是王锋曾经常做的。

“不管多累,不管在干啥,只要别人开口求助,王锋总是搁下手中的活就去帮忙。”潘品说,她总能在儿子身上找到王锋的影子,善良又细腻。

采访中,儿子依偎在潘品旁边。当谈起丈夫时,一向坚毅的潘品忍不住落泪,王玉金赶忙伸出小手,轻轻地给她擦了又擦。

儿子帮自己擦泪的小动作,让潘品心疼又感动,“俩孩子长大了,更懂事了”。

“昨天晚上,我还帮妈妈用盐水热敷腿。”年前,潘品意外遭遇车祸受伤,每晚要用盐水热敷两三个小时。王婷说,能帮忙照顾妈妈,她很开心。

“女儿有三个梦想,第一个是成为一名教师,第二个是成为一名外交官,第三个是成为一个科学家。”

在“感动中国”候选人物投票时,王婷认真看了每一位候选人的事迹。她多了一位偶像:物理学家、中科院院士潘建伟。她央求妈妈到北京录节目时,一定要和偶像合影。

1月15日,潘品到北京录制《感动中国》时,见到了潘建伟,顺利帮女儿完成了心愿。得知王婷对科研感兴趣,潘建伟的助手专门电话联系上潘品,“他要了我们的地址,说潘教授想给孩子们寄些科普读物”。

两个孩子的变化和成长,是潘品最大的欣慰。把两个孩子抚养成才,也是潘品最大的希望。

今年过年,女儿王婷给王锋写了信:“爸爸,我们过年了,我会照顾好妈妈、弟弟和奶奶,好好学习,不惹妈妈生气。”弟弟紧跟着写道:“爸爸我想你了,我会好好学的,我会保护一家人的……爸爸我爱你。”

[期许]。

新租了房子她的微信名字改成“希望”

潘品娘仨在南阳新租住的屋子,收拾得温馨、洁净。女儿王婷在屋里养了十多盆花草,阳台上的一盆水仙长了半米高,一串串米白色的花,吐着芬芳。

客厅里放着两张小书桌,将近两米高的四层书架,塞满了孩子们的书。客厅电视机旁,最显眼的位置贴着两张“奖状”。

一张是属于女儿王婷的“学习标兵”奖状,在上学期的期末考试中,王婷拿了全班第一。一张表彰潘品是“优秀家长”。

新的一年,潘品把微信昵称改为:希望。

名字孕育着两层含义,一层是希望自己可以更加坚强、振奋,担起家里的责任。另一层含义是,希望能把两个孩子培养成才,为社会做贡献。

关于未来,潘品也有了新的打算,她想继续当老师。这不仅是潘品的梦想,也是她选择回报社会的一种方式。“社会上那么多好心人帮助我,我不知道该怎么回报。”潘品觉得,把知识传授给学生,把爱传递给孩子,这也算是一种感恩。

出租屋的鱼缸里,4条红色的小金鱼结伴相游,自由自在。“这4条小金鱼代表着王锋、我、儿子、女儿,我们一家四口人永远不分离。”潘品说。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