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高职学生考学申请书如何写 职高入学申请书怎么写800字(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01:28:34 页码:11
高职学生考学申请书如何写 职高入学申请书怎么写800字(三篇)
2023-01-16 01:28:34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推荐高职学生考学申请书如何写一

1充分认识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的重要性

近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国家经济社会的发展,对高职院校思想政治工作发生着重要的影响,使其思想政治工作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加强师德建设始终是高职院校思想工作的重点。“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遵循规律,为人师表,严谨治学,探求创新,热爱学生,保护学生的合法利益”构成了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的基本内容。师德师风是高校校园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具体体现。因此,新时期加强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既势在必行,又是人心所向、众望所归。

1.1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推进以德治校的需要

教育整个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把立德树人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学校发展以教师为本,教师素质以师德为先。教师是以德治校的主力军,是素质教育的实施者,是人才成长的引路人。因此,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落实以德治国方略和推进以德治校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高职院校教师的自身修养和职业实践的状况,是衡量是否“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尺度;另一方面,通过言传身教,能够带动广大学生遵守“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勤俭自强、团结友善、敬业奉献”的道德规范,提高道德水平。所以,落实以德治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高校责无旁贷的使命,也是高职院校教师义不容辞的任务,还应该走在时代的前列。

1.2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加速实现高职院校办学目标的需要

我国的现代化建设,需要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要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作出艰苦努力。其中也包括树立良好的师德师风,建设一支思想过硬、业务精良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师德师风不是空泛和抽象的,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价值观念、道德水平、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并在教师的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显示出来。要想真正培养出批高素质的技能型专门人才,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师德师风也要与时俱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只有这样,才能保持一所学校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实力,才能保持学校不断发展的生命力。

1.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带动校风学风整体建设的需要

大学是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高职院校教师的思想水平、敬业精神和个人修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教师素养的提高和学生素质的培养是一种相互联系和相互促进的互动关系,这就是教学相长的作用。教师通过他们的崇高思想行为和精神境界来言传身教,实施灵魂塑造工程,把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思想渗透到教学科研活动中,承担起培养政治立场坚定,价值取向正确,精神状态昂扬的高素质、全面发展的大学生。高校教师要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导地位有正确的认识,热爱教育事业;要自觉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维护教师形象,为人师表,爱岗敬业;要严谨治学,精心施教,对学生既严格要求又关心爱护;要能够顾全大局,团结协作等等。当前形势下,高校教师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是主流,是值得充分肯定的。

然而,市场经济所诱发的一些不良倾向,也导致了教师领域的一些道德失范。我们也看到高校师德师风建设中存在不尽人意的现象。主要差距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放松和忽视理论学习,政治观念不强,提出一些不利于学生成长的言论和观点,导致负面影响;(2)人本意识淡泊,对学生缺少关爱,不愿意与学生沟通和交流,思想政治工作乏力;(3)缺乏进取精神,不钻研业务,得过且过;(4)学术道德修养不够,科研意识不强;(5)整体协作精神不强,把个人的利益看得过重等。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影响了高校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建设,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2新时期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中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高等职业教育既有高等教育的属性,又有职业教育的特色,肩负着大批量培养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使命,在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的人才培养中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高职院校的办学时间还不长,我国高职院校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迫切需要使高职教育先进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制度,我们高职院校教师教育的主题是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根本问题,不但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教会学生如何做事、如何做人,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质修养。因此,这种特殊性对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提出了不仅是新的而且是更高的要求。如何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过程,我们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2.1要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是师德师风的灵魂。我们每一个教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首先是思想上要过硬。所有教师都应当认真学习科学理论,联系实际,改造思想,不断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关心国内外大事,紧跟时代,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不断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更新教育观、人才观、质量观和发展观;自觉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增强整体观念和了解全局,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2.2要具有敬业精神

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主要内容。教师的敬业表现在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高职院校的老师大多是“双师型”的,都有特定的专业技能,容易在校外找到兼职的工作,但是不能因此影响本职工作。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要沉得下来,钻得进去,意志坚定,淡薄名利:要加强业务学习,努力提高业务素质;要敢于挑重担,在教学与科研工作上面作出表率,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要对学生负责,要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要认识教学的特点、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把握教育的规律、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让全体学生健康发展。同时,敬业还表现在勤于学习、善于创新。创新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高职院校的教师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教学方法的创新,去引导和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使之“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2.3要言传身教,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

教师有教师的行为规范,一言一行,对学生都要起表率作用。要注重个人修养,以“德”感人,尊重学生,关爱学生,体现人文关怀。要设身处地为学生着想,时刻记住自己的身份,把言谈举止、仪态仪表与内在的教养、涵养和修养联系起来思考,意识到老师的言行会对学生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只有教师自己是一个人性丰满的人,有人文素养的人,才可能去影响学生。

3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要落实的几个环节

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持续进行大量的深入细致的工作。特别要抓住以下几个环节。

3.1要在全体教师中形成共识。领导要带头,妻大力倡导领导干部和共产党员带头实践。在此基础上,全员参与,鼓励先进,循序渐进,推动师德师风建设的深入开展。

3.2要抓好典型示范。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要注意挖掘师德师风建设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大力宣传师德师风先进典型的好思想、好经验,经常开展优秀教师的评选活动,努力营造尊重先进、学习先进、争当先进的校园氛围,进而带动校风学风的全面建设。

3.3要抓好机制建设。在师德师风建设中,思想工作固然重要,但必须要与管理相结合,有一套有效的机制作保证。一是要建立和完善激励机制,对教书育人成绩突出者,要予以表彰和奖励。二是建立和完善考核机制,把师德师风建设作为各部门精神文明建设及教育教学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落实到师资管理的政策导向中去。三是建立和完善监控机制,制定规范的教学管理制度,对违反师德的教师要进行必要的批评和相应的处罚。

总之,师德师风建设重点在“建”,新时期高职院校师德师风建设工作在高校政治思想工作中依然有着重要的地位。高校教师要在思想上高度重视,严格要求自己,要能够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树立新时期高职院校教育者的崭新形象。通过扎实的工作,不懈的努力,进一步开创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推荐高职学生考学申请书如何写二

但现在个别教师队伍最大的问题是敬业精神严重缺失。而且敬业精神的缺失又严重制约我县教育质量的提高,我们就以学校年度考核情况看,各校的教育质量这一块差距很大,形势不容乐观。从xx年学年质量考核和小学抽测抽考情况看,高中段最高分是22.65分,最低的只有3.23分;初中段最高分是21.7分,最低分9.26分;小学最高分是19.9分,最低分是9.1分。其中个别学校低分率超过50%,达53.85%,这是极不应该的。从这些数据上看差距是明显的,有些校长可能会说学校之间本身就存在着差距。我想,虽然各校在办学水平、基础设施、师资、生源等客观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会导致学校教学质量水平的高低,但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教师敬业精神缺失的一种表现,也可以说,师德师风比业务水平更重要。所以,在教师队伍建设上,要以培养敬业精神为重点,师德师风和业务能力齐头并进,着重解决好四个突出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师德建设。要高度重视教师职业道德建设,坚持思想教育与制度管理相结合,激励广大教师潜心钻研、精心教学,用高尚的师德情操、无私的奉献精神、崇高的人格魅力,用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学科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教育、熏陶和影响广大学生。目前,我们学生的感情处于饥渴状态,比如上百度贴吧进行人身攻击等,逃学、厌学、顶撞老师现象固然原因很多,但也可以说是学生情感世界的匮乏之一。作为校长要引导教师潜心研究“爱”的艺术,学会尊重、理解、宽容、沟通。同时要建立符合实际、易于操作的师德激励、考核、监督机制,进一步规范教师的师德行为。在教师职务评聘、评先评优、资格认定、年度考核等活动中,实行师德一票否决制。要对责任心不强、教学水平一般、师德不高的教师,加强教育和管理,对品行不端、影响恶劣的要严肃处理。

其次,要完善评价机制。积极探索按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和效果实行高职低聘的动态管理模式,充分发挥职称评聘的导向作用。要不断完善教学考核和评价机制,将教师的教学质量与职务晋升、岗位确定、评优树模等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干事创业、教学质量优异的教师得到荣誉和待遇,逐步拉开贡献突出岗位、在岗与不在岗人员的收入差距。让工作平庸、教学质量低下的教师有危机感。满腔热情地关心教师的发展和成长,千方百计地为教师办实事、办好事,切实帮助教师解决工作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充分调动起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要严格执行坐班制。要认真落实教职工“坐班制”,让教师能沉下心来,做到学生在,教师在。尤其是45岁以上的教师,不能因为他们自己资格老、职称高就可以不用坐班,当然,校长要以身作则,用行动带动、影响教师。

第四,要落实好末位交流制。我们既然试行了教职工考核末位交流制,各校就应该把他用好,不要一方面有了制度而舍不得或不敢用,另一方面又要说,我们学校有多少老师是不适合这个岗位的,后勤队伍是多么臃肿的,等等。但真正做起来,有些校长又碍于情面不敢下手,像学科超编、后勤超编,都分流不了,这样,你这个学校就永远解决不了这个问题。当然,一下子大换血是不可能的,但一年消化一个、两个总是现实的,像玉城中学就末位交流了4名教师(其中1名离岗退养),打破了城区学校只进不出、不流动的局面,进一步增强教师的责任感、使命感和危机感。所以,校长一定要落实好末位交流制度。

三、着眼关键,切实提高校长队伍的自身素质

在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校长也在追求学校管理水平和管理能力的不断提高。特别是近年来,在强调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同时,相应又提出了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说,校长专业发展应该显得更为重要。在教育不断现代化的今天,研究校长专业发展的问题,探讨校长专业发展的内涵和途径无疑十分重要。

我认为校长专业发展应该体现在一个信仰,两个意识,三个能力。

一个信仰是指对教育的信仰。校长是学校管理者,更是一位办学者。校长对教育必须有虔诚的信仰,甚至要有为之付出毕生的信念。就像画家一生以画为生,作家毕生以写作为生一样。有了对教育的信仰,我们自然就会有坚定的教育信念,就会有不把学校办好就寝食难安的感受。我们现在只是制定三年规划或者五年规划,却很少有校长去想十年、二十年后我们学校要成什么样子,并且去设计一幅远景蓝图。客观原因是工作的变动或者哪一天组织上的另有任用,可能使我们没有想过终身去从事教育工作。但主观上也是由于缺少对教育的信仰,有的校长甚至根本不想在校长岗位上呆那么长时间。校长应该做个职业教育家,身体力行的实践者。所以,树立对教育的信仰是不容易的,但却是十分必要的。

除了内心有对教育的信仰,思想上还应该确立两个意识。

一个是科研意识。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而教科研强校、兴校则是一所学校发展的不竭动力。校长要勤于实践。只有不断探索实践,才能有所作为。校长在实践中,要不畏艰难、勇于探索、真抓实干,结合本校实际,找出问题所在,研究对策方法,制定措施策略。要深入教育教学第一线,研究课堂教学,及时了解反馈课改的信息,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并以此做为指导学校教改科研、作出决策的最重要依据。其次,还应经常深入课堂进行“诊断”,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施教情况,提出修正意见和建议,指导教师的教育教学工作。再次,要积极组织教师开展教研活动,加强课题研究,以问题为课题,以课题带动课改,推动课改有效实施。

推荐高职学生考学申请书如何写三

摘 要:高职高专培养对象的特点要求应用文写作的教学有更强的应用性,让学生获得应有的身份意识是解决教学困难的重要突破点,分析学生缺乏身份意识的原因,通过实例教学帮助学生获得身份意识,学生才能有所收获和拓展。

关键词:高职高专;应用文写作;身份意识

应用文写作课程是高职高专层次学生的一门公共必修课,在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的高职教育中,肩负着培养学生未来岗位工作所必需的文书写作和书面沟通能力的重要任务。但在具体教学中,因为学生自身在社会常识、言语表达和逻辑思维等综合素质上的欠缺,传统侧重文体学知识介绍的教学模式显得过于枯燥,特别是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经过文种的文体学特征介绍、文种结构和例文示范后,学生的习作依然会出现千奇百怪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使后一步的习作修改环节很难有效展开——教师被各种问题弄得手足无措,学生也失去修改的方向和信心,使得学生的独立习作常常只能停留在对例文的照抄或替代性改写上,无法满足应用文书针对具体问题寻找解决途径的根本要求。鉴于此,在实际教学中,以任务指导的教学模式替代知识介绍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的身份意识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任务。

高职高专的学生,虽然毕业后的出路和本科学生最大的不同

就在于其更强的实践性和应用能力,但在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上,大多数学生却和接受本科教育的学生起点一样——之前仅通过语文课程中的小应用文写作获得应用文书的基本概念,在进入高等教育前基本缺少踏入社会获得书本外的灵活应用能力。虽然相对本科生而言,他们未来接触到更强调逻辑性和规范性的行政公文的机会相对较少,理性思维上的缺乏不是主要的障碍,但是在分析应对具体问题中所需要的应对能力的欠缺就显得亟待提升了。而中学阶段强调个人自我观点和情感表达的写作训练,以及应用文照搬格式的教学模式已经给学生打上深刻烙印,一旦动笔,就要自动把自己置身于一个评论员的角色中,以自以为很正式的语气使

用些自己都不明所以的“大词”开始洋洋洒洒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写出一大篇无关解决问题的主观情绪极强的“废话”还自我感觉良好,面对这样的习作,教师基本上是无从改起。更有甚者是有些学生甚至提出范文过于枯燥没有文采、没有感染力的观点,这些都是没有充分认识应用文书写作和个人写作区别的谬见,要改变这些固有的错误印象,首先就要让学生具备身份意识的观念,学会从特定的社会角色身份角度进入文书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场景,以积极的态度面对、有效的解决问题,而不是随意地大放厥词。

为了强调实践应用性,教学中要安排更多设定情境的实例训练,特别是身份意识,必须在具体的情境中让学生体会文书应用者的处境和目的,以下就举一实例来说明身份意识训练的必要性,此案例来自美国宾夕法尼亚社区学院的《商务写作》课程:情境是文书应用者所负责的工作项目的数据在公司会议上被同事错误地引用,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情境给该同事发一封邮件来澄清这件事。

在要求学生进行习作前,通过视频形式将原课程里的例文给学生演示一次,然后要求学生把自己带入到这个职场人的身份里给同事写这封邮件。和过往知识介绍模式相比,这种具体情境下的写作练习学生的积极性更大,写作时对范文的依赖程度更小,更有自主发挥的主动性。但也因为学生会有意无意地想当然,对范文的优点常是很难自觉领悟的,在具体训练中发现,在学生自己动笔之前对范文的优点进行点评效果并不好,而等到学生写完后,对他们出现的问题进行典型分析后,再总结范文的优点学生收获更大。

学生的初次习作中出现的最集中的问题就是身份意识的吻合度不够,主要有以下几种偏误:

(1)重点放在对数据出错这一事件会引发的后果不断推演,强调对方的这一行为会给自己带来一系列的负面影响。

(2)重点放在回忆两人私交、强调友谊至上、批评对方不应为蝇头小利损毁感情。

(3)重点放在表明严正抗议,表示对对方的诋毁行为没有惧怕,表示要通过上报领导甚至诉诸法律来维护自身的利益。

学生出现上述可笑幼稚的错误都是他们现有社会常识和情商的反映,而这些,也正是未来可能妨害他们工作进步的因素,这些细节都是岗位要求的综合能力的内容,却也是理论课堂里很难涉及的层面。在实际教学中,针对这些想当然的错误进行分析矫正,也是很受学生欢迎的环节。接下来对上述三种主要的错误身份立场进行以下点评:

针对第一种,向学生强调应用文书写作的出发点是为对方考虑,因为如果对方看过后发觉与自己无关要么不会看完要么可以完全的置之不理。不断地强调对自己的影响,对读者而言既无利也无害,只会让对方觉得你头脑简单;而第二种则是学生人际关系模式简单化的直接投射,在他们的观念里除了长辈外基本就是朋友关系,友谊至上几乎是他们唯一的价值标准,让他们明白社会生活中的友谊关系其实并不是主体,更多情况下是竞争关系或是竞合关系,他们也就能理解和同事攀亲谈感情是多么行不通的想法了;第三种应对方式看起来很有保护自我利益的意识,也很强硬,但小题大做动辄上纲上线也是无能软弱的表现,还是会被人小视,更无助于问题的解决。最后归结下来,这三类看似各自不同的错误其实有着共同的思维出发点——还是强调个人,强调情感因素,还是过往个人文字表达留下的习惯。

再强调应用文书解决问题而非发泄情绪、强调组织身份淡化个人恩怨的基本原则后再向学生分析范文的优点,学生就能体会到范文的老道和理性。

范文从头至尾都在强调整体利益,谈到错误数据可能对公司策略的错误影响,谈到同事应该有为公司发展努力的共同目标,这就跳出了个人恩怨的小圈子,而是一个理性的职业人形象,也没有负面委屈的情绪,而是提供详尽资料证明对方在会议上使用资料出现偏差,并积极约谈弥补错误数据可能带来的失误和损失。

对范文优点点评后,再把范文以word形式板演,要求学生再次修改之前的习作,学生基本上就能把握这封邮件的写作要点了。

通过强调身份意识这一写作任务,在教学中最直观的收效是对学生的习作可以进行有针对性的有效更正和点评。通过之前学生自己想当然写出的错误例子对照,学生对看似简单的范文有了更深的理解,对应用文书言简意赅的客观表述有了真切的体会。对应用文书写作的目的和困难也有了更细腻的认识,认识到好的应用文并不是简单的能有规范的格式、能使用规范用语或者专门词语,更重要的在于应景,能找到当时的根本问题是什么,而最直接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角度是什么,当事人又能通过怎样符合身份的途径来解决具体的问题。

此外,对应用文的一些基本常识,学生能够通过实际身份带入的方式来理解,而不是以往的死记硬背了。针对身份意识而言,在行文方向上的错误明显少了。以往对每一文种的行文方向,学生都是采取死记硬背的方式,在使用时仍然无法避免诸如在上行文中使用命令要求的语气的错误,强调身份意识后,学生在写作时心里就会有一个明确的沟通对象,哪些话该说、该怎么说才更有效,这些过去必须教师反复强调的问题就能被他们自己应对解决了。

当然,身份意识的获得绝不是课堂几次案例分析就能达成的,它需要是一贯理性积极地面对问题、解决问题的态度和习惯。课堂上帮助学生了解当时、当地、当事人的处境和根本矛盾要花去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而且哪怕一样的矛盾,身处不同角色要在文书中强化和弱化的要素也不尽相同。身份意识的训练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训练中也有学生表现出畏难情绪,甚至认为授课教师故意把本来依葫芦画瓢的应用文复杂化。作为教师,能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多地、见缝插针地提示学生进行身份意识的代入训练,哪怕课堂上没有办法给予更深入的分析,对培养学生自主自觉地在实践中体悟该有的身份意识都是意义非凡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