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汇总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2:40:35 页码:10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汇总14篇)
2023-11-20 02:40:35    小编:ZTFB

回顾过去的学习经验,总结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更有效的学习方法。如何将科技创新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呢?下面是几篇值得一读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和启发。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一

数学知识的抽象性、系统性很强,小学生是以形象思维为主,数学中利用生活中的感性材料,把抽象的东西以生活中原有状态呈现,让学生在交流生活经验之中加以理解与提炼,这种知识是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学生能轻松自然地理解与掌握,并能自觉地转化为一种生活的技能。在新课下,伴随课堂教学活动进一步开展,学生由于长时间集中注意,在下课前的十几分钟左右,注意力便开始逐渐减退,学习情趣明显变弱。

教学时,我注意设计针对性强、形式多样、难易适中的生活练习题,创造让全体学生经过一番努力后,都能获得成功的机会,巩固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教“分数的意义”时,我设计了一道生活性的习题:6个苹果、5个梨、4个桔子、3个桃、1个草莓,让学生说出谁的个数是谁的几分之几。学生经过一番动脑后,争先恐后抢答,中下生也能说出三四种答案,优等生得出的答案则更多,把整节课推向了高潮。这样生活情境,给全体学生都创造一个表现的机会,让他们都尝到成功的喜悦。

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让学生体会知识的应用价值。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的是让学生学会这种知识,而学生往往也只知道去“做”数学,而不懂得去“用”数学。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从生活实际引入新知识有助于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让学生觉得所学的内容是和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是生活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学生主动从数学的角度去分析现实问题、解决现实问题提出了示范。

如:在一年级教学统计的初步认识时,我就这样设计:首先通过课件出示一个动物园的画面,画面里有猴子,大象,小鸟,长颈鹿,狮子等等动物若干只,要求学生数出各种动物的只数,由于动物种类多,只数也多,学生们数出的结果也不一致。这时让学生讨论数的方法,最后达成一致意见,分小组数,每小组只数一种动物,最后得出了结果。这样不仅使学生在现实情境的体验中经历了统计的过程,还使学生感到统计就在身边,统计是很有用的。数学源于现实,寓于现实,并用于现实。

2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

要求学生动手操作,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有着形象和具体的特点,能够让学生创建表象,激发学生的各种感官参与,从而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总而言之,就是要求学生在快乐的操作过程中学习和理解比较抽象的数学内容,最终实现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与思想能力的发展。

例如,教师在为学生讲解如何计算三角形面积这一部分内容的时候,首先要求学生准备两个大小相同的钝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以及锐角三角形,要求学生动手操作拼接图形。这样,学生非常积极和充满兴趣,有的学生拼接成了正方形,有的学生拼接成了长方形,还有的学生拼接成了平行四边形。然后,要求学生对自己拼接好的图形进行认真的观察,看看拼接成的图形的高、底、面积跟单个三角形的高、底、面积之间的联系性,最终学到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方法及其公式。事实表明,要求学生动手操作,会比教师一味地教授与学生单纯地听讲要好,动手操作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加深了学生的理解和学习印象。

课堂教学讲究艺术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学是一门艺木,一旦一堂课的教学内容被确立,就应当有一个最适合本节教学内容的教学方法。无论是课堂上、时间安排上以及传授知识的先后顺序上都必须做到心中有数,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所以要求教师了解大纲,吃透教材,熟练无误地进行教学。在整堂课的教学上,教师就像一个导演,把课堂有步骤、有计划地安排好,同时注意突如其来的问题。小学生的心理尚处于发展阶段,常常会出现各种过失行为,教师应学会表扬性提醒或“柔声细语的批评”,帮助纠正,切不可指责、挖苦、呵斥,使儿童心理造成难以愈合的创伤。在整堂课的教学中,教师要力争做到语言准确、简练、幽默,传授知识正确,由浅入深,例题选得精当,切合实际。这样才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从而吸引学生全神贯,主地听讲,寓教于乐,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接受知识。在学生回答问题时,教师应坚持鼓励,循循善诱。为了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对于好的发言、争辩、质疑、解法可用鼓掌、赠红花(五角星),或采用热情表扬的方法予以褒奖。通过这些手段达到调动学生积极性的目的。

另外,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是极其重要的。因为好奇心是产生兴趣的起点,是一切智慧的基础,许多大科学家的发明创造都是从好奇心开始的。小学生对什么都感到好奇,对什么都感到新鲜,喜欢问这问那,教师也有可能被问得张口结舌,回答不出来,可能会显得很尴尬,在这种状况下,千万不能显得不耐烦,或是用一句“不知道”来搪塞学生。这样的话,会使许多的发明创造有可能就此夭折了。爱因斯坦小时候的故事就充分说明了这一点。这就要求教师有十足的耐心,有不厌其烦的良好的性格,保护好孩子的好奇心,不要把孩子们丰富的想像力过早地束缚起来。

1.从生活经验入手,创设情境调动课堂气氛。

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是有密切联系的,新教材中也给出了许多例子,教师要尽量用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或生活经验入手引出学习内容,这样学生乐于接受。也可以让学生例举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小学生有着好奇心、疑问心、爱美心强和活泼好动的特点。数学教师要从这些方面多去思考,充分地发挥小学生非智力因素在学习中的作用,在课堂中创设出学与“玩”融为一体的教学方法,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例如,在教学《轴对称图形》一课时,我运用事先准备好的漂亮的图片创设情境,讲故事引入:夏季的一天,一只小蜻蜓在草地上飞来飞去捉蚊子,忽然飞来了一只美丽的小蝴蝶,绕着小蜻蜓飞来飞去,小蜻蜓生气了,小蝴蝶却笑着说它们是一家人,小蜻蜓不相信,小蝴蝶带着小蜻蜓去找它们家族的成员,它们找到了树叶,小蝴蝶说在图形王国里它们三个是一家人。同学们,为什么小蝴蝶要这样说呢?这样引入新课,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兴趣浓厚,注意力集中,主动去探究对称图形的共同特征。

2.善用课件、激发兴趣。

现代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学习有了兴趣,就肯全副精神去做,学与乐不可分。可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学生学习成绩的好坏,往往是受到学习兴趣制约的。因此,我们数学教学要注意激发、培养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把多媒体引进数学课堂。计算机多媒体是集声、光、色、效为一体的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变抽象为直观、变静为动、动静结合的功能,使静态的知识动态化,向学生展示形成过程,提供了丰富的感情认识,不仅为学生思维活动的展开提供了可靠的感性依托,而且有利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

3.教师要不断总结教学经验。

对于任何一名教师来说,都不可能一开始就把教学工作做得完美无缺,都是在一次次地教学中不断地吸取教训、总结经验,教学能力才得以慢慢提高。教师在教学中应当总结出:哪些经验适用于所有的教学情况,哪些经验适用于哪种特殊情况。有了这些经验,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才更能把握小学数学教学的方向。在总结自己经验的同时,也要借鉴其他教师的方法和经验,尤其是那些有着丰富教学经验、取得过出色教学成绩的教师,他们身上着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作为一名教师,不但要教学生,同时自己也要不断学习、反思,这样才能够让自己的教学能力不断进步,让学生也跟着自己一起进步。新时期采取的素质教育,对教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适应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小学数学教学也应当不断地进步,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接受专业的培训、认真研究教学资料;丰富自己的知识储备,并且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做好课内和课外各方面的工作;积极参加教育科研,总结教学经验,从各个角度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并且让这种教学能力在实际的教学中得以运用。在教学中取得更显著的成就,让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并且为学生进一步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也是素质教育对教师基本的要求。

4数学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培养。

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创设学生勇于思考的环境。

1、教师要与学生进行平等的对话和交流。其前提是要相信和尊重每个学生,看到他们都有在某一方面成材的潜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全与孩子心灵相通的教学情景就使我们很受启发:“教学中,他不断地鼓励大家:'谁来说一说,说对了表扬,说错了也表扬,表扬你的勇气。'而对孩子的错误解释,也给予肯定的评价:'因为你的错误才使我们全班都能正确,失败乃成功之母。'而对孩子出色的回答,他更是毫不吝啬对学生给予夸奖和赞美:'真好,你有发现的眼睛。'当孩子不够自信而不敢举手时,他鼓励学生:'举起手来就是英雄,就是高手!'学生在他的鼓励下,越来越多的小手举了起来。”在课堂上学生是“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小手直举,小嘴常开”,这是一种多么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2、教师要善于敏锐地发现学生思考的“激发点”,及时地给予点燃。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有错误时,正是点燃他思考的大好时机,决不能轻易错过。一要鼓励学生答错背后反映出的独立思考和不人云亦云的勇气;二要肯定蕴含其中的正确因素;三要着力地把学生的错误开发成课程资源,与学生共同找出错误的原因;四要引导学生通过深入思考找出正确答案。再如当学生回答问题“拿不准”时,这说明他的头脑正处于困惑状态,教师这时就要“拉他一把”,但决不要直接给出答案。

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1、抛砖引玉法。抛砖引玉法就是在课堂讲授时,教师讲关键点、要害,把线索思路抛出去,然后留一定时间让学生思考出事物的本质特征。例如在讲数列的简单应用时,用到了单利和复利,我没有告诉学生怎么做,只是解释了单利和复利的定义,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找出问题的解决方法。整个问题解决过程中,我是引导者,问题的讨论分析、结论的得出都由学生来完成,既增长了学生的知识,又培养了动手能力、交流能力、独立思考能力。

2、发散思维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的提高往往表现在发散思维方面。发散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角度、多方位寻求问题答案的思维方式。它具有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立性等特征。教学中,给学生充分提供思考问题的机会,创设一些能激发学生发散思维的情境,引导学生从多方向、多角度去认识事物,养成不局限于通过一个途径、运用一种方法去解决问题的习惯。在具体做法上,可以利用开放性题型,采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方式来训练学生。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二

论文摘要:当代影视动画是数字技术、创意思维和文化内容相融合的产物。随着数字化时代的来临而日益渗透到我们的生活中。影视动画怎样为促进教育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探讨的热点。基于此探讨“影视动画”对“中小学生课件”的影响,以及如何才能通过协调发展传承与创新,使影视动画促进中小学生教育教学的发展。

论文关键词:影视动画中小学生课件影响。

一、影视动画在中小学生课件中的应用现状。

(一)影视动画在中小学课件中的虚拟构造。

作为一种富有表现力的现代视听艺术,影视动画追求的不是逼真写实,而是夸张、变形、奇幻、意趣和理想的艺术世界,具有高度的虚拟性。

(二)影视动画在中小学课件中的丰富表达。

影视动画有三大造型艺术元素,即线条、色彩和光线,任何一部影视动画,无论是二维动画还是三维动画,在造型上都离不开这三大元素。场景的线条的造型风格要与角色的造型风格相统一,这样才能使角色和场景统一起来,使它们能融为一体。

(三)影视动画在中小学课件中的全新手法。

动画的艺术本体是绘画和影视的联姻,影视语言尤其是蒙太奇的运用是决定动画片质量的关键,同时它也使动画片的画面获得了全新的视觉内涵。在中小学课件中应用蒙太奇使角色的运动与场景空间具有交融性,二者共同构成了动画片的画与影的很好结合。

(四)影视动画在中小学课件中的文化传递。

动画是一种文化,也是一种特有的人们喜闻乐见的文化,代表着国家民族精神的文化。影视动画在中小学课件中很好的引用,能够非常容易地打上某种文化精神的烙印,它是文化精神展示舞台的重要支柱。

二、影视动画在中小学生课件中对学生的影响。

影视动画在中小学课件中的应用,已经深入到众多学校,而且应用的手段和方式也更加丰富多彩。但对影视动画在课件中的影响却仍然有不同的意见。

1.影视动画在中小学生课件中对学生的积极影响。

(1)影视动画在课件中教学图文并茂,能够优化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影视动画在课件中表现形式和组织形式灵活多样,使知识点容易前后相关联。

(3)影视动画在课件中教学可以增强课堂信息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根据需要事先把教学内容预先存储在电脑中,在课堂上直接提取,使大量的信息优化处理,而且动画和图形更容易加深印象,提高了教学效果。

(4)影视动画在课件中教学有助于改善教师的能力结构,提高教师素质。

2.影视动画在中小学生课件中对学生的消极影响。

中小学生由于身心正处于成长发育阶段,影视动画中多彩的画面,能够吸引它们的目光,如果不好的利用影视动画,可能带来消极影响:

(1)影视动画以其丰富的动画、视频应用到教学中,色彩,音像,动作等综合使用,而更多学生则被屏幕上精美图像所吸引,学生对课堂的教学内容和知识点的注意力难以集中。

(3)影视动画在课件中可以呈现更多的信息,可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散,抑制学生思维。这样影视动画对学生知识的学习和信息的丰富反而又不好的影响。

(4)影视动画在制作过程中,为了使给学生呈现更多精彩的知识,然而在呈现知识中,缺乏了老师更学生交流的机会。老师在一定程度上也忽视课堂内学生的反馈,这样忽视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教师忙于屏幕与鼠标之间,老师和学生之间缺少必要的交流与互动,良好的教学效果难以实现。

三、影视动画在中小学课件中对学生的有效运用的策略。

(一)创设问题情境,诱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影视动画不仅为教师和中小学生的学习带来方便与乐趣,同时也为教师创设问题情境诱发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提供了机会。

(二)根据中小学生心理,转化观念突破定势思维。

中国影视动画片创作一直秉承“寓教于乐”的宗旨,就是把影视动画作为一种辅助工具让学生学到更快更好,这一方法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在这一过程中,出现了偏离,“教化”意义被过分强调。娱乐性的丧失使动画由大众走向小众。影视动画在课件中的运用应该秉承给学生劳逸结合的功效。使中小学生更能够充分接受知识和信息,能够很好的掌握并消耗老师所教的内容。

(三)根据中小学生特点,想像创造能力的拓展。

我国影视动画题材多是充满童趣、动物故事、神话传说。动画片是化无形为有形,是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观念的转化还需有非凡的创造力、想像力与之相匹配,才能使中国的动画业蒸蒸日上。例如在中小学课件中红对截面是三角形、正方形、梯形、矩形的学习,学生对抽象的图形很难想象。利用影视动画课件,通过演示其过程,学生能真正感受截割的过程。这样通过影视动画课件的演示,不断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逐层参与新知识的构建过程,最终完成由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

(四)促进教学效率,高科技手段的合理运用。

科技的进步为影视动画的创作提供了便利和更好的表现手段。影视动画在中小学课件的应用。不仅直观、形象、准确,而且速度快,效率高,而且它能调动中小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知识的认识活动,能激发全体中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适应中小学生思维发展的水平和认识事物的心理特征。它调动全体中小学生参与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思考,自我发现,自我探索,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薛锋.动画发展史[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吴宏波,孙萌.动画教学的几点思考[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三

时间过得好快啊,不知不觉本人从事新人教版的数学教学工作已经三个年头了。回顾走过的这三年,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本人一直是摸着石头过河,虽然到处碰壁,走了不少的弯路,但在不断的摸索中也的确沉积下了不少的教训和感悟。现就本年度教学工作谈一谈我的认识。

小学三年级是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 我们作为教学第一线教师,如何在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培养创新意识和能力、提高小学生整体数学素质,特别是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心理特点把创新教育理论运用到我们的数学教学中去,提高数学教学成绩,是我们应该研究的一个重要措施。我主要有三点体会:

一、克服学生的不稳定情绪,培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三年级学生的年龄阶段一般是九到十周岁,这时,学生开始进入发育期,个性开始占重要地位,自制力弱、活泼好动、易受影响,使注意力分散。心理学告诉我们,注意力是一种基本能力,它是学生顺利学习的必要前提,是获得其它一切能力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就应该培养少年儿童注意力方面的良好的素质。良好的注意力素质有助于数学的学习;反过来,数学的学习有助于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学生就是在相辅相成的过程中既学习了数学知识,又培养了这一基本能力。

(一)自然引出,水到渠成。

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发挥其无意注意是培养学生注意力的第一步。从心理学角度来看,凡是学生完全不熟悉的东西,或完全熟悉的东西都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因此,只有结合学生熟悉的知识经验引出他们不熟悉的知识,才能提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的注意力。

获得了新知识。

(二)合理组织,张弛相间。

由于儿童的注意力持续性还较差,根据这一特点,我们可采用三个环节组织课堂教学:首先是自然的引入才能使学生兴奋的情绪得以稳定,注意力有明确的方向。在此基础上,讲授新课成了中心环节,教师应抓紧时机在上半节课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内,讲清重点,突破难点。最后一个环节是巩固阶段,让学生对新知有一个完整、准确的把握,师生可以在一种较为轻松的理解和运用。正是因为张弛并用,学生才能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合理而有效的学习知识,充分地利用了课堂。

二、从直观教学入手,促使学生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 小学一、二年级的学生主要借助直观形象理解知识,并通过反复练习记忆知识。对待三年级学生不能依然停滞于这样的水平。但是,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于从具体的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这一特点又决定我们的教学不能操之过急。为此,我采取由直观教学入手,并且逐步培养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方法。比如,在讲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时,教师板书例题:

通过这种方法计算结果的比较,得出乘法时,三个数相乘,结果不变;除法时一个数连续用两个数除,每次都能除尽的时候,可以先把两个除数相乘,用它们的积去除这个数,结果不变的结论。由直观演示到抽象概括,学生掌握了知识,并强化了思维能力的训练。

三、突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促进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

学生原有的知识可以促进新知识的`掌握,这是知识的正迁移;也可以干扰新知识的学习,这是知识的负迁移。我们在教学中注意利用迁移规律,促进学生知识的正迁移发展,防止负迁移的干扰,做法是:

(一)温故知新。

可能抽出整段时间帮助学生复习旧知识,我的做法是把一、二年级学过的进退位加减法,一位数乘二位数,试商等内容编成口算、听算训练题目,有计划的安排到各节课,作为课前练习。使旧知识对学习起着正迁移作用。

(二)运用比较。

当新旧知识技能十分相似,学生在接受新知识时往往会受旧经验

不变的规律,进行除法简便计算时,对题目:51600÷700=73……500 往往有一些学生算错为:51600÷700=73……5,对此我便启发学生用验算的方法发现错误。进而说明余下的“5”是被除数的百位上,应该是“500”的道理。最后教师帮助学生与以前的有余数的除法做比较:被除数和除数消去相同个数的“0”之后,按以前学过的方法求商和余数,这是相同点;不同点在于,如果有余数,应该在余数后面也添上被消去的“0”的个数。当然,这只是指法则的记忆而言,在算理上是完全统一的,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就能记住了。

《小学三年级数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创新教育》全文内容当前网页未完全显示,剩余内容请访问下一页查看。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四

做好心理准备,指的是使学生很快进入到学习概念的最佳思维状态。比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教师先让学生观察两组数,这两组数都是两位数,而且个位顺序分别都是1、2、3……。但是第一组数都能被3整除,第二组数都不能被3整除。这时学生会产生疑问,为什么个位分别相同的两组数,一组能做3整除,另一组却不能被3整除,到底什么样的数能被3整除呢?学生会产生一种强烈的求知欲望。做心理准备的目的在于发学生的情趣,在学习概念之初,引发学习动力,从上课升始就使学生进入最佳学习状态。

做好知识准备,就足为学生提感性卡于料,也为了克服数学概念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的矛盾。直观手段的运用,能训动学宅的各种感官,帮助学生获得有关课题的表象,既符合认识规律,又符合学生好幼、好胜的心理特征,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例如“分数意义”的教学。教帅先出示一块蛋糕,把它平均分成2份,指着其中中的一份说“这是一块蛋糕的二分之一,可以用“1/2”表示。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说出:把一个圆形纸片平均分成3份,其中的一份是这张纸的三分之一,用“1/3”表示;把一根棍子平均分成四段,其中一段是四分之一,用“1/4”表示,三段是四分之三,用“3/4”表示……,”以上这种做法,可使学生在学习分数这一概念前,形成有关分数的表象。

强化抽象概括过程。

我们知道,慨念是通过分析和综合,求同和求异、抽象和概括一系列的思维活动形成的。数学概念教学中的抽象是将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抽取出来,使之区别于其他属性;概括就是将事物的数量关系或空间形式的相同属性结合起来形成一定的数学概念。一般地,学生接受数学概念时,容易满足于直观演示与操作的热热闹闹,他们不善于深刻思考,所以他们数学概念的概括水平不高。优化概念教学的根本任务恰恰是提高数学概念的概括水平。这就要求我们抓住主要矛盾,在思维的转折处和问题和关键处设问,引导学生研究、讨论,积极思维,才能使学生深刻理解概念的,抓住本质特征。从而使学牛正确地、全面地理解概念,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这样学生所学到的结论就不单纯是文字的结论,而是对概念全面的理解和掌握。

比如,对分数意义理解的三次飞跃。第一次是大量感性直观的认识,结合具体事物描述分数是什么样的数,例步理解分数是平均分得到的,理解谁是谁的几分之几。笫二次飞跃是由具体到抽象,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1份或几份……从具体事物中抽象出来,然后概括出分数的定义,这是感件的飞跃。第三次飞跃是对单位“1”的理解与扩展,单位“1”不仅可以表示一个物体、一个图形、一个计量单位,还可以是一个群体等,最后抽象出:分谁,谁就是单位“1”,这样单位“l”与自然数的“l”的区别就更加明确了。这样三个层次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展现出知识的发展过程,引导学生在知识的发生发展中去理解分数,这个过程不是一个结论所能代替的。

2创建高效数学课堂。

教师要因材施教,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一)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把学生当作认识和发展的主体,让全体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给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尤其是学习困难的学生都有成功的体验。(三)创造性地运用有利于学生主体参与到学习过程中的系列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兴趣,调动积极性,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四)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设必要的精神心理条件。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教学气氛。(五)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思维方法,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学习,善于学习。

教师要建立一套完整、科学的评价制度。

重视课堂教学评价,用发展的观点评价学生,关注每位学生的课堂表现,并给予一定的表扬和鼓励。(一)评价内容要全面。既重视数学知识、技能、能力的考查,又重视学习情感、兴趣、动机、态度、意志品质、习惯等的评价。(二)评价的方式、途径要多样化。既重视书面考查,又重视口头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的评价;既重视定期评价,又要在复习检查、新知识讲授、巩固练习、独立作业等教学活动的各个环节中,随时随地对学生进行评价;把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和课外活动、家庭作业中的表现结合起来评价。(三)诊断性、形成性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四)把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他评相结合。(五)以等级制代替百分制,同时写出诊断性、指导性和鼓励性评语。

教师要注重加强自身综合业务的提高。

素质教育对教师提出了教育专业工作者的要求。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不仅要自身具有扎实的数学专业知识,还应努力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知识,掌握一定跨学科的知识,这样才能更好突破自身教学的瓶颈,把握素质教育的精髓,为轻松的驾御教材和课堂教学提供强有力的保障。

3怎样让学生喜欢数学。

全面解读课标。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是我们教学的风向标,是我们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我们教学的纲要和法典。而课标的学习不能老抱着一个老本子,要随时关注新的修改稿。老师在备课前,要认真解读和分析课标对整个小学数学阶段和本年度、本学期学生的具体要求,做到心中有数。例如课标在基本理念方面,“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修改稿已经这样叙述:“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在课程目标方面,以前强调的是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修改后加了2个,一个是基本思想,一个是基本活动经验,成为四基。以前强调2个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改成: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课程内容方面,第一学段增加“能进行简单的四则运算”(两步),把“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垂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和“能在方格纸上画出轴对称图形”放到第二学段;在第二学段删掉“两点确定一条直线和两条相交直线确定一个点”。增加“通过操作,了解圆的周长与直径的比为定值”。

认真解读教材。

教师对教材体系要熟悉,也就是不要只关注自己所教的那一册和那个年段,要熟悉1到12册的内容和编排顺序。要了解每课知识的前卫知识和后续知识。对教材的丰厚理解,体现在把教材由厚读薄,这个过程,要理出教材的知识体系和主干知识,再把书由薄读厚,这个过程中,要读出自己的思考,读出自己的思想,读出自己的感悟,要注意教材的特点,新旧教材的变化,教材的重难点,教材的考点和疑点等。

例如,四年级在学习了《乘除法的一些简便算法》后,让学生计算36×25=?有的同学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乘积,再用乘法结合律进行计算,于是36×25=9×(4×25)、36×25=2×25×18、36×25=6×25×6或者36×25=36×5×5等;有的同学说,可以先把一个数分解成两个数的和(或差),再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于是36×25=(30+6)×25=30×25+6×25或者36×25=(40-4)×25=40×25-4×25;有的学生说,可以根据积的变化规律进行计算,把36缩小到原来的4倍,把25扩大到原来的4倍,积不变,于是36×25=(36÷4)×(25×4)。

学生得到这么多的简便算法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交流哪一种方法最好?后进行总结点拨:你们探索的每一种方法都很好,但我们大家要根据计算的实际,选择适当的,你最容易懂的简便算法进行计算。鼓励学生勤于探索算法的最优化。让他们从小感受“多中选优、择优而用”的数学思想方法。

4引导学生主动地学习数学。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让学生想学。

同学们试一试,像16、23、59这些数能不能被3整除。显然这不是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这时,教师凭借已有知识报出一些是3的倍数的数,然后,确定一个数,调换各数位上的数字如234交换位置342、324、423、432让学生检验交换后的各数还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经过检验惊奇地发现它们仍然是3的倍数,这说明能被3整除的数与其每个数字所在数位无关,那么这里边有什么奥秘呢?不等教师提问,学生自己便会积极思考急于想找到答案,诱发了强烈的学习兴趣,所以学生兴趣是学生自觉性和积极性的核心。

优化过程,教会方法,让学生会学。

优化教学的核心问题是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师生以最少的时间和精力耗费,去获得尽可能大的教学效果。优化教学过程,就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主动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学会有根据、有条理地思考,注意利用知识迁移、勤于动手、善于用脑、注重实践、强化技能,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方法,学会学习。

例如:在教学“行程问题”时,先复习提问有关行程问题的知识,明确行程问题基本的数量关系,速度×时间=路程。然后出示准备,在教师引导下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来认识相遇问题,使学生准确地理解题意及“两地”、“同时”、“相对”、“相遇”等关键词语,把静态的数学知识变为直观形象的动态数学问题。利用表格来说明什么是相遇问题,在此基础上出示例题,学生根据前面所学知识和方法,就可有步骤地进行分析和思考,再让学生说一说是怎样解题的,讲一讲自己是怎样想的。通过议论,使问题明朗化,并进一步看书学习,对两种解法进行比较,加深对第二种解法的理解,总结说明两种思维过程和解题方法的不同点,然后,巩固新知,灵活运用新知,拓宽新知,并且使知识系统化,这样的教学过程把教落到学上,学生不仅学到知识,并且掌握了学习方法,学会了学习。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五

所谓创建教学情境,指的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实际生活中的情况与数学知识的教学进行有机关联,让学生能够意识到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运用,同时也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一般创建教学情境的方式有两种:一种是通过教师的语言来创建教学情境,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带领学生一步步进入学习的过程,简单但效果并不是特别明显,例如,在进行“24时计时法”的教学时,教师可以这样创设教学情境:“大家都知道1~12点,我们的表盘上也只有12个数字,那么过了中午的12点应该是几点呢?我们生活中常常说下午1点对不对,那么12之后应该是什么呢?”教师利用自己的语言来创建教学情境,引发学生的思考,从而让学生意识到下午的1点实际上就是13点。

另一种创设教学情境的方法是教师通过多媒体来进行,近年来,网络技术不仅走进了千家万户,也越来越多地运用到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如何利用多媒体创建教学情境呢?我们拿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举例,如果教师一味地给学生用黑板画出来,可能学生理解起来并没有那么容易,但是如果教师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那么要想求图形的周长肯定更容易一些,它可以把图形的四个边展开成一条线,让学生通过测量线的长度来计算周长。自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利用教学情境提升教学效率的方法已经普遍运用到小学各科的教学中,三年级数学教学也是如此,利用它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保证教学的质量。

帮助学生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做好合理引导和有效纠正,从课前预习、课上表现、课后训练等多个角度进行规范,促使小学生由外而内改正以往作业马虎应付了事、抄袭作业、甚至不完成作业等不良习惯,并且及时获得学生在家完成作业的具体表现,与家长进行积极交流,从而形成一种约束合力。数学教师应对学生的作业情况进行面批,严格把关,耐心讲解,促使学生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六

1、保证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都应提倡“学生学习为主,教师辅导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使生生之间、师生之间形成平等、友好、合作的氛围。

2、精心设计课堂教学。

首先,应引导学生养成提前预习和课后回顾的良好学习习惯。提前预习课文,有助于使学生找到自己学习的薄弱环节,在课堂中就能有针对性的提问;课后回顾有助于使学生巩固一天所学的知识。然后,应精心准备和设计好每一堂课,课前仔细参阅教材和教学资料,适当运用多媒体网络资源等。再者,在激趣导入、课堂流程、课后辅导、作业布置各环节都应注重学生乐于学习和学到知识技能。

3、充分利用课堂40分钟。

充分利用小组合作的机会,使每个学生都有实践和自我表现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都发表自己的心声,也养成倾听别人意见的良好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启迪、互相帮助,以便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在课堂上,努力为学生创设自由、民主、和谐、安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要学、想学、乐学,并积极有效地参与到学习中来,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地活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和谐、乐学中利用好每一分每一秒。

4、注重引导学生的素质教育的发展。

主要是通过抓习惯养成教育,使学生在文明礼貌、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和安全防范等方面都有明显的提高。

5、及时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特别是后进的同学,这些学生总希望能得到同学和老师的肯定。面对这样的孩子,要解决他们身上问题,就得充分地尊重他们的情感需要,对症下药,方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比如请他们回答问题,并及时进行表扬;让他们在喜欢的活动中看到自己优秀的一面,重获自信。只有相信和尊重他们,才能教育他们、改造他们。

6、认真抓好后期复习。

在后半期的学习中,带领学生认真、切实地做好复习工作,加强后进学生基础知识的掌握。争取后进学生能在复习中有一个大的进步。按照不同层次和目标对学生进行扎实有效的复习,努力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把好最后一关。

二、努力提高教师自身素质和业务水平。

1、用三颗心去感化学生、去教育学生。

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它是教师的基本职业道德要求,也是搞好教学的关键所在,教师应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孩子。放心,让每一位学生都有强烈的主人翁意识,放手让学生充分张扬个性,发挥积极性和创造力,以促进学生个体的知识发展,带动群体知识的发展。耐心,由于各自家庭、各自际遇的不同,在生活中、集体中,每个学生的需求是不一样的。教师应善于发现、耐心辅导。

2、重视远程教育网上资源的利用。

网络资源丰富多样,经常从网上查阅资源,老师增长知识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生增长了见识,也通过文字、图片、视频等激发了兴趣。

3、培养和建设师资队伍。

主要是通过抓教师的分流、整合,使师资结构有明显的改善;抓教学、教研,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抓师资培训,提高教师的学历层次和现代教育教学技能。

4、建立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制度。教师教学常规工作制度,对教师的行为起着指引作用。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规定教师的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时间、工作方法、工作标准。常规工作制度要符合本校实际,要能为教师所接受,对教师既要有约束性,又要有激励性和鼓动性。教学常规工作制度要涉及到教师的进修培训、教学行为、教学研讨、师德表现等方面,有了制度,就有了方向。5、落实量化考核方案,严格检查。制度要落到实处,必须严格检查督促才能得以实现。工作制度重点起指引方向的作用,还应针对工作制度,制定相应的考核方案或标准。考核方案或标准应做到细化和量化。这样的方案便于检查和操作,以便使每一位教师的工作得到客观、公正的衡量。对教师工作进行检查时,严格按考核方案进行,以保证制度的实现。三、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是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根本1、教师是教学工作的主导者,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起主导作用。教师的作用极其重要,发挥的教师积极性也是学校工作的难点和关键。

2、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学质量的高低,最终要在学生身上体现,因此学生积极性的调动也非常重要。学生积极性的调动,是学校育人氛围的创造、学校激励制度的建立、教师启发诱导等多方面努力的结果。

总之,运用了正确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习,提高了教师的专业技能水平,建立了合理的教学常规工作机制,调动了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我们就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我们完成“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任务也就指日可待了。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七

摘要:以小学数学教学为主要研究对象,围绕现代化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思路展开探讨,以期与同行交流互促,更有效地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实现教学创新,增强数学教学成效。

关键词:现代化教育技术;多媒体;小学数学;智慧课堂。

1前言。

现代化教育技术环境是指利用多媒体设备、信息网络技术、智能操作系统等,将教育教学主要信息资源转化为数字化模式,并以数字化信息管理的方式实现沟通和传播,形成高度信息化的人才培养环境。随着现代化教育技术的引入与广泛应用,不仅丰富了教学资源,拓展了教学形式,提升了教学效率,也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注入一股新的生机。

2灵活运用多媒体录播功能,展示数学学科魅力。

多媒体技术将图片、文字、声音、动画等媒介载体以直观媒体资料的形式交互传输,使抽象难懂的数学知识能够以更为生动、新颖的影像或动画的形式出现,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声形并茂,使学生能够眼见其形,耳闻其声,有效改善数学课堂教学的沉闷气氛,突出数学教学中的动态启发,亦有助于学生丰富感性认识,展开深度思考。如在讲解时间单位“秒”这一知识点时,教师可以事先选择“每年春节联欢晚会迎新倒数”为素材录制教学课件,运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再现春节联欢晚会上主持人迎新倒数时段的情景,带着学生跟随影像中的主持人一起数“10、9、8、7...3、2、1”,以此将无形的时间变成具体可感的场景,在加深学生对数学基础知识理解、活跃课堂气氛的同时,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参与度,让学生更深刻地体会数学元素与生活周遭的紧密关联性。除上述外,教学中教师还要注意把握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基于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来设计兼具生动、形象、有趣等特征的多媒体课件,有意识地设置数学活动的场景,在改变学生被动学习状态的同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如在指引学生认识“圆形”相关知识时,即可借助多媒体演示画面:“小云要去找小明玩,但他坐了一辆轮子是方形的汽车,车开不动;于是,小云换了一辆是椭圆形轮子的汽车,车能开动,但颠簸得厉害;后来,小云又坐了一台是圆形轮子的汽车,汽车快速奔跑,坐着很舒服。”此时,提出问题:“方形、椭圆形、圆形三者之间有什么不同呢?”“为什么只有圆形轮子的汽车才能转动自如呢?”在多媒体演示的真实情境面前,不仅吸引到学生的注意,还能促其在画面的演示中自主思考,产生“想一探究竟”的好奇心,加深学生对不同数学图形的认识和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在制作多媒体课件时,要明确其教学辅助作用,助力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既要有利于教师的教,又要有利于学生的学。这就要求教师不仅要考虑多媒体课件的教学价值,判断其与传统教学方式的利弊,还要注意选取没有演示实验,或不容易做演示实验的教学内容。同时,要在“点拨”学生方面大下功夫,要选择学生能够理解的、简单化形式;而对于难点部分,不能全盘演示,要给学生留有思考的余地,课件界面设计应贴合实际,切忌华而不实。

3巧用实物展示台投影功能,培养学生空间观念。

实物展示台是指以光电转换技术为基础,通过ccd摄像机将文稿、图片、实物、操作过程等信息源转换为高清晰度的图像信号输出在投影幕、监视器、电脑显示屏等显示设备上展示出来的一种信息采集设备,有着播放放映普通投影胶片、实物投影、实验演示等一系列丰富功能,将其与数学教学相结合,能够使得单一化的口述教学模式变得具象化。尤其是在数学图形教学中,实物展示台的应用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动手操作能力和创造能力,进一步锻炼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等方面均大有裨益。如在进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等图形教学时,可以利用“七巧板”与实物展示台来结合教学,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教师示范:取两个大三角形,拼一个正方形,用展示台展示拼摆过程。第二步,学生示范:取两个大三角形,请一名学生在展示台上自由拼图,可以是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任由学生发挥。第三步,自由拼图:教师指定一种图形,利用七巧板中有的材料自由拼接,记录能够有多少种拼法;再在展示台上简要展示,让学生直观感受不同的图形拼接思路,进一步巩固对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及平行四边形的知识。需要注意的是,通常实物展示台投影展示的实物图片或简单的模型教具,其放映时要将灯光处理转换开关调整为“armlighton”状态,并适当地旋转,调整到最佳角度,以增加实物的光线,此举可有效改善投影图像的清晰度。

4综合运用教学硬件与网络技术,构建数学智慧课堂。

基于现代化教学发展的整体需要,先进的信息网络技术备受推崇,除前文论述的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台等外,互联网信息时代下打造智慧课堂也成为现代教育的重要辅助要素。打造智慧课堂是一种新的教育理念,也是对现代化教学手段的`综合运用,其基于多个互联网教室节点,通过“互联网+”技术对教室内多媒体设备进行智慧感知和移动互联,能够极大地推进课堂教学信息化应用程度,将传统课堂讲授转变为移动式、开放式的教室形态;能够充分体现“教”与“学”的互动,让课堂气氛更活跃、知识更容易理解;能够促使学生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激发其独立思考能力。将其应用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不仅能够为课前、课中、课后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和管理,还能够更全面地发挥多媒体设备、实物展示台等教学硬件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教育信息化的应用水平,真正意义上实现“教学做合一”理念的践行,使学生不仅是看到、听到数学知识,还能亲身参与,体验数学知识在实践中的魅力。

与传统教学模式不同,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都能够通过基于“互联网+”技术的个性化教学平台完成。在这个平台上,小学数学题目中涉及的角色变成深受小学生喜爱的卡通人物,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题目变成了“闯关型”或“任务型”的游戏,学生通过闯关、积分等形式完成相应课程的课后练习;而在“完成闯关”或“完成任务”后,学生将获得不同类型的奖励和称号,如果长期不关注、不温习已“闯关”的课程,其所获得的荣誉称号和奖励勋章就会失去,由此不断提醒学生“重返”,进行二度复习。

借助互联网平台的高效性,不仅能够督促学生产生强烈的自主学习意识,同时有助于教师通过平台监测选项来时刻关注、跟进学生的学习和复习进度,进而灵活调整授课进度和教学内容。国内学者认为,互联网技术从根本上改变了学习者和教育者的关系,为学习者提供了无限的信息通道和资源,可以满足人的无限认知的能力。对此,笔者也予以赞同。“互联网+”技术与教育结合的发展趋势,不仅是实现“终身学习”教育目标的根本途径,也是符合当下师生需求的先进教学手段,是时代发展的大趋势。除上述外,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还可采取多信息点交互模式,为师生创造灵活方便的交流环境之余,也为学生开展自主学习提供资源支撑。

如将班级学生划分为等额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让教师与各组学生之间通过多媒体大屏幕进行沟通交流,将学生即时的操作过程和课堂练习的情况,用平板与电脑直接切换,马上投影,不仅可以实现“一对一”针对性辅导和有层次的个性化学习,同时亦有助于提高“点对点”教学反馈的有效性,及时攻克数学难点解析。又如在讲授“轴对称图形”相关知识点时,教材上仅平面展示了天秤、蜻蜓、枫叶,依靠这种图示来进行抽象图形教学,效果显而易见。而即时采用互联网搜索轴对称图形相关图片,则可轻松解决这一问题,同时可另行搜索更多的非对称图形、对称图形来进行对比,加深学生对不同图形的概念认识,再基于此引导学生自行列举生活中的相关图形,进行思维拓展训练。

5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的注意事项。

基于前述可知,推动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相融合,能够有效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提高教师教学效率。但在其广泛运用过程中,仍有几个问题值得引以重视。首先,在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数学教学的实践中,大部分教师倾向于将重点放在“如何更有效地利用信息技术,生动、形象地呈现数学内容”“如何进一步扩大数学课堂教学的容量”,而不同程度上忽略了对于“到底采用哪一种教学方法,才能保障学生学到最适合的内容”等问题的研究。从历史的发展角度看,技术并非全部都代表先进生产力,教师的“教”必须是为学生的“学”服务,而不能一味地教,不顾“学”是否有效。其次,在现代教育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融合中,广大一线教师应从关注“教”向关注“学”转化,将以“学”为中心的思想,渗透到每一个教学设计、教学模式中,进一步探讨如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数学站,如何利用在线会话来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如何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帮助学生获得更多的数学学习资源,如何指导学生掌握最适合自己的有效学习方法,高效率地完成学习目标等问题,以保障“教”的技术与“学”的技术相辅相成,形成教学过程整体。

6结语。

新课改中明确提出小学数学教学要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将现代化教育技术与数学教学相结合,以激发学生数学学习的积极性,采取各式新颖有趣的现代信息技术来改变传统单向、被动的教学模式。因此,在传统教材与现代信息技术重组的背景下,在整合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广大教师应充分理解新课改要求,以培养小学生创新精神为目标,以“创新教育+素质教育”的共同认知为指导,来开展和推进现代教育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整合,尊重学生实际,以此进一步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3]成艳杰.浅谈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教学的有效整合[j].学周刊,(27):43.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八

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方面着想。

1.教学目的要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提问法、探究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

4.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5.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

二、课堂教学中的创新

课堂教学的关键就是要拓展学生的心理空间,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促使学生积极主动思维,充分发挥其创造性和智力潜能。

数学学习过程是一个不断地探索和思考的过程。在数学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探索和思考,以便发挥其潜在能力,这是数学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的机会,给学生留有充分的思考余地,让学生根据自己对问题的理解和思维发展水平,提出自己对问题的看法,不同学生的不同方法反映出学生对一个问题的认识水平。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为学生创造更多的思考机会,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努力发展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认识所学的知识、理解所学知识的同时,智力水平也不断提高。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用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开拓、创新的精神。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而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使其学会了创造性思维。

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学科,在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实施创新教育,课堂教学是主渠道。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实施创新教育,是广大小学数学教师探索的主课题。

一、领会创新教育的思想内涵

创新教育,是指在基础教育阶段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创新教育要求在注重基础知识教学的同时,高度重视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即不仅向学生提供“黄金”,更要使他们掌握“点金术”,即不仅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从某种程度上说,创新教育不是一种具体的教育模式或者教学方法,而是一种意义深远的教育思想。创新教育思想是时代发展的产物,是知识经济时代对教育指出的必然要求。

谈到创新,常常有一种高不可攀,望尘莫及之感。其实,这是认识上的差异。创新,其实质是创造性,按照马斯洛的说法,创造性可以分为特殊才能的创造性和自我实现的创造性两种。前者是天才、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特殊人物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这可以产生出新的有社会价值的事物,如瓦特发明蒸汽机,爱迪生发明电灯。后者是开发人的潜能,自我地潜在能力这一意义上的创造性,这是谁都具有的。对于旁人也许不是新的,虽然没有公益价值,但能产生出他自身特有的个性活动的创造性,即一个人对某一问题的解决是否属于创新,不在于这一问题及其解决方法别人是否指出过,而关键在于这一问题以及解决方法对于这个人是否新颖。就小学生而言,只要是由学生自己观察、思考、归纳所得到的,都可以理解为知识创新。有一次在数学晚会活动中,我给班里的学生出了一道算术题,要求学生们计算1+2+3+4……+99+100的和,绝大部分学生按顺序计算,我想:要加的数目那么多,可得费多少时间啊!而且稍不小心,答案就会弄错。但是,我意想不到我把题目说完十多分钟以后,有一位学生就举起手来,报出了这道题的答案是5050。

同学们听到这位同学这样快得到结论,都带着惊奇与怀疑的目光看着他。他站起来告诉同学和同学们:他发现1到100这一百个数,有一个特点,那就是:依次把头尾两个数加起来都等于101,而这样的数刚好50对。这也就是说,在1到100中有50对101,因此,这一百个数的总和应该是101x50=5050,这种方法与200年前的数学天才高斯的思想方法是完全相同的。就他而言,表现了思维的新颖性和独创性,完全是一种创新。

二、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

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既然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战场,当然也是开展创新教育的主渠道。因此,大力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是进行创新教育中一项迫切需要解决的任务。在课堂教学改革实践中,应着重解决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设计创新教育的教学目标。

创新教育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变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的过程为创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除了有知识技能目标以外,还要设计培养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目标。

例如,“角的初步认识”一节的教学目标是:

1、知识能力方面

(1)使学生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的名称。(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直尺画角。(3)培养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

2、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方面

(1)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做角、拆角,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2)通过组织学生观察、操作、讨论、交流。培养学生探索新事物的能力,即创新能力。

(二)创设情景激发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

首先,因为小学生好奇心强,对新奇的事物容易产生兴趣,因此在导入新课要创设新奇的情景或者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疑点,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勇于探索,乐于创新。

例如教学“能被2、5整除的数的特征”时,让学生任意说出一个数,教师不用计算都能很快说出能否被2、5整除。学生通过验算证明老师说的正确。这时学生很想知道老师用的是什么方法,兴趣很浓厚,思维活跃起来,这时教师放给学生,让学生自己探索,在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学到新知识、学到新方法、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其次,教师要及时评价和鼓励,使学生经常有一种成功的感觉,从而保持创新精神。

(二)培养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的发散思维。

发散思维是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任何发现和发明,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首先是建立在发散思维基础上的,没有“发散”,就无所谓创新。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选择一些发散点,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如应用题教学中有这样一题:从甲城到乙城的铁路长760千米,一列火车3小时行285千米,照这样计算,从甲城到乙城需行多少小时?教学时,在学生弄清题意和数量关系之后,让大家展开思考,用不同的方法解答。有的用算数解(算数解中又用多种方法解),有的用比例解(比例解中又有多种解法),有的用方程解(方程解又有不同解法)。这样,大家的思维就非常活跃,解题思路相当广。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改革中,教师应解放思想,大胆尝试,积极进行探索和创新,努力使数学课堂成为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广阔天地。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九

1.创设情境,激发探究欲望。首先,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实际,启发学生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也就是说要把生活中的现象演变成具体、明确的数学问题。这样一方面使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知识积累去思考和探究,另一方面还可使其感受到自身知识的局限性,激起其强烈的探究欲望。

其次,教师要尽可能设计一些开放型题目,以留给学生探究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去体验、感受、实践。探究开放性题目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激发学生独立探究问题的能力。

2.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推动作用,因此创造和谐、民主的课堂教学环境对于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在和谐、民主的氛围中,学生的思维最活跃,能够很好地发表自己的看法。一些学生也可能受其他同学的影响而迸发出思维的火花。

3.选择合适的探究学习方式。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教师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探究学习方式。

首先,活动是人认识事物的基础,智慧是从动作开始的。动手操作过程是学生学习的一种循序渐进的探究过程。小学生的思维带有具体形象性,他们更容易接受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通过学生亲自动手实践,可以找出物体的特征,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深刻。因此,在教学中通过动手实践,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知识特点与学生思维特点之间的距离,从而有效地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十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是产生学习内在动力的关键因素。没有兴趣也就没有学习的主动性,也就无法源源不断地给予学生探究知识的动力。小学生好奇心较强,对于那些自己不知道的事物有强烈的探究欲望。小学生一般都比较顽皮淘气、活泼好动,他们大多喜欢无拘无束的玩耍,而对于比较难的数学学科则兴趣不足。

爱因斯坦说过“我没有特异天赋,有的只是浓烈的好奇心。”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注意在教学导入阶段就激发学生思考兴趣,有效引发学生兴奋点,那么学生就不会在课堂上昏昏欲睡,东张西望,而是跟随着教师的引导,积极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过程中,从而逐渐改变数学教学低效的局面,为小学生数学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引导学生积极探究学习内容。

在数学课堂上,小学生学习动力主要来源于自身,对于知识的吸纳和理解,也主要依托于自身的主动学习行为,因为教师的讲授如果到学生那里变成被动接受,那么学生的思维便不会被调动起来,也就无从建构起高效课堂。如在学生对“圆”面积计算方法有了初步了解之后,引导可依托之前讲授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归纳总结梯形、三角形、长(正)方形、圆面积的计算方法。然后教师鼓励学生利用皮尺、4米长绳进行自主探究活动,分析“相同周长的图形,哪种图形的面积最大”。

引导学生分小组开展合作学习,由一根绳子围成不同的长(正)方形、三角形、圆等,记录其面积,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分析并得出相关规律。在学生画一画、量一量、算一算,以及讨论后,总结出“相同周长的图形,圆围成的面积最大”的结论。教师应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分析、互助合作、交流讨论,增强学生学习参与度,提升数学学习素养。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十一

五一”劳动节作为全世界劳动者共同的节日,对幼儿来说,是一个重要的教育资源。为了让幼儿了解劳动的意义,懂得尊重他人的劳动,从小培养热爱劳动的意识,4月29日宁阳一中幼儿园全园幼儿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争当劳动小能手”系列主题体验教育活动。

活动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和接爱能力进行了充分准备。由老师或来园助教的家长向幼儿介绍五一劳动节的来历,介绍了各行各业不同行业的劳动者的事迹与贡献,让幼儿认识到他们的辛苦与伟大,相信最光荣的事情,潜移默化地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在此基础上,组织幼儿开展形式多样、幼儿力所能及的劳动体验活动。如帮助伙房叔叔阿姨摘菜,学习叠被子、穿衣服,资金整理玩具,擦桌椅、楼梯栏杆、大型玩具等。孩子们还以感恩的心情向幼儿园的老师、阿姨、门卫等表示感谢,并祝他们劳动节快乐。

此次劳动体验活动,使孩子们渡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劳动节。不仅增添了丰富的教育内涵,而且让每个孩子懂得了劳动的艰辛和光荣,培养了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情感。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十二

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适当开展学习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有研究表明小学生在竞赛条件下比在平时正常条件下往往能更加努力学习,学习效果更加明显。在竞赛中,由于强烈的好胜心、好奇心驱使,他们总希望争第一,总想得到老师的表扬,我们利用这种心理可以使学生学习兴趣和克服困难的毅力大增。教学中可以组织各种比赛,如“看谁算得快又对”,“看谁的解法多”,“比谁方法更巧妙”,“看哪一组算出来的人多”等,都能使学生“大显身手”。比赛形式多种多样,可以全班比赛;可以分男女同学比赛;可以分小组比赛;还可以将学生按能力分组比赛,这里没有什么分组原则,总之要使每个学生在各个层面上获的成功,想办法让每个学生体验学习成功的快感,这样对小学生的激励作用将会更大,他们参与学习的热情就会更高。

一、培养认真审题的习惯。

认真审题是正确解题、准确计算的前提。小学生因审题不严而导致错误的现象较重,原因是一方面学生识字量少,理解水平低;另一方面是做题急于求成,不愿审题。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认识审题的重要性,增强审题意识。同时,还要教给学生审题方法,建立解题的基本程序如审题—列式—计算—验算—作答等,把审题摆在解题过程的第一位。

二、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

在解题过程中,要培养认真验算的习惯,这是保证解题正确性的关键。教师在教学中要把验算作为解题过程的基本环节之一。加强训练,严格要求和督促学生去做,要向学生讲清什么叫验算以及验算的方法、意义等。

三、培养认真估算的习惯。

估算是保障计算准确的快捷手段,但现在不少教师认为估算很少作为考试内容而不予重视,这是十分错误的。教师要抓住各种时机,有意识的让学生掌握估算方法,引导学生发现一些和、差、积、商的规律。如2040÷40,估算时将2040看作,把2040÷40看作2000÷40来估算,可用来检验计算的最高位是否正确,让学生明白估算的重要性。

四、培养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

小学数学课堂作业较多,一些能力强的同学做的快、算的准,他们做完后便迫不及待的报出解题方法和结果。这使得一部分做题较慢的同学不假思索的照抄他们的结果,时间长了,这部分同学就养成了懒于思考的不良习惯。因此,培养学生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是学生学好数学的前提。

五、培养质疑问难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要多动脑筋,勤于思考。对概念、公式、定律等不要满足于会背诵,更要力求理解。质疑问难是一种可贵的学习品质,能使学生在学习中刻苦钻研、勤于思考、主动进取。遇到不懂的问题主动请教,不耻下问,和同学展开讨论,不弄清问题决不罢休,当问题得到解决时,学生就会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

六、培养自己发现错误的习惯。

学生在学习中,必然会出现差错,对此,老师不能等闲视之。因为学生出现差错的地方,正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薄弱点,并且可能是典型的、普遍的。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错误,用自己学到的检验方法去找出错误。在对比中把握问题的关键,力求自己发现并改正错误,提高解题技巧。

总之,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可以使学生受益终身。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应常抓不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完成教学任务。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十三

在我们30班,课堂是活跃的。但在一节课40分钟里,不仅涌现出一位位优秀人才,也存在着一个个课堂捣蛋鬼。不信?我为你们介绍介绍他们吧!

“教棍”老师。

田老师是我们的数学老师,他大概四十岁内外罢,体型中等,脸上总是洋溢着笑容,高高的鼻梁上架着一副眼镜,柔情似水的眼神从他那温柔的眼镜流露出来。“教棍”老师?他会打学生吗?不!教棍是他上课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为他总是拿着一根教棍在黑板上演示指导。这节课他要讲“多边形的内角和。”首先他在黑板上平手画了几个多边形,太标准了,可见他的画图水平有多高。他细心地为我们讲解多边形的内角和,不小心说错了一个词(普通话不太标准造成的)同学们哈哈大笑起来,他也笑着说:“这是数学课,我普通话说的不好,多理解理解。”先生问:“杨泽源,从五边形的一个顶点出发,可以引发多少条对角线?它们将五边形分为几个三角形?五边形的内角和又等于多少?”刚一说完,同学们都争先恐后地回答,先生大声说:“我让杨泽源回答,其他人不要多嘴!”顿时,教室里鸦雀无声,杨同学不慌不忙的回答了问题,先生又接着讲公式,小组讨论时,他开出条件:“待会儿我抽到哪位同学,如果没有回答,哪一组就扫地啊!”(扫地是先生的招数)于是,大家都激烈的讨论起来。而先生呢?四处巡逻,助一些小组一臂之力。呵,不管走到哪儿,那根教棍都是他的好伙伴啊!他在抽问小组时,总是死缠烂打,除非山穷水尽,他才肯放手。下课啦,他布置完作业,才放下他那根心爱的教棍,抱着书本,笑呵呵的走向办公室。

举手达人。

一周创四十次举手佳绩的李国鑫同学,当然也不会放过任何一次回答问题的机会,数学课也是挣机会的好彩头啊!别看他小小的个儿,脑子可灵活了,刚一提问,就高高的举起他的手。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望着黑板,机灵的.耳朵认真听着老师说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字。老师的问题来了,他立即举手,但老师没有抽他,他并没有像其他同学一样叹息。第二个问题时,他再一次举手,但还是未抽中。小组讨论时,我看见他细心地为小组内的同学讲解(他坐在我的前面,所以我比较清楚)老师让小组汇报时,他还是举着手,并真诚的望着老师,这一次,老师终于抽中了他,他也汇报着小组的成果。他的坚持不懈真让我佩服,我们是应该向他看齐哦,学习他的品质哟!不知为什么?他回答问题时,身体总是颤抖着,我好几次笑着问他:“为什么回答问题时身体要抖呢?”他只是笑了笑,并没有回答我。还有,他回答问题时,眼睛不觉就会眯成一条缝,从中射出墨一样的黑光。总之,在这节数学课上甚至所有课上,一定会有他回答问题的身影,他的积极有时也带动了我,我心想:也许只有李国鑫同学才能配得上“举手达人”着个称号吧。

起哄高手。

不起哄觉不罢休的童瞳同学,是我们班出了名的起哄高手。除了语文课,每节课都能听见他起哄的声音。他的个子高高的,皮肤白白的,四肢很灵活,是我们班的体育委员。他也是一个名副其实的捣蛋鬼。他虽然上课举手也挺积极,但是总喜欢钻空子,找茬。就说这节数学课吧,这小子又不安分了。老师的问题:还有哪种办法能证明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540°呢?”“把五边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四边形的内角和为360°。”田老师笑着说:“你怎么知道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呢?要证明!”他对着老师叫到:“老师,这是公理,全世界人民都知道!”田老师皱了皱眉,说:“我没学过,我不知道!”童瞳同学又来一句:“田老师一句不知道就把我们打击惨了。”后来一直在嘀咕嘀咕,害的我课都没上好,唉!苦恼!别的小组汇报时,他又在那起哄“扫地!扫地!”他的喊声带动了全班,一些人野跟着起哄,让讲的同学都没办法讲下去了。田老师招呼到:“谁在吼,就跟着他们扫地啊!”童瞳就立马停歇一会儿。作为一名小组长,我也经常转过头去提醒他,可他的回答却是:“又不是我一个人在起哄!”天啊,把我气得够呛。现在,我已经对他无可奈何了,我一定采取“法律”(班规)来制裁他!

以上就是我们班三个代表性人物。异界数学课下来,太多太多的人物形象深深刻画在我心上。总的来说,我们班也是卧虎藏龙。我坚信,在我们的努力下,一定能让那些不法分子绳之以法!耶!

重庆铜梁县重庆市铜梁巴川中学校初二:暖暖201330。

小学数学劳动教育简报范文如何写篇十四

斯托利亚指出:数学教育是数学活动的教育,也就是思维活动的教育。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引导学生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数学,是当前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课题。我们认为,实施创新教育,就是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每个学生注定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为每个学生提供创造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使他们获得成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创新能力。下面就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谈点看法:

一、教师备课要创新

实施创新教育,作为教师,首先要转变观念,建立真正的创新教育的理念,所备的课要与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生的生活实际相适应,要从提高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品质着想。备课时一般做到:

(1)教学目的要创新。要根据教材内容但又不拘泥于教材内容制定具体的目的和要求。

(2)教学过程要创新。设计时可不循旧规,对如何导入新课、如何讲授新课、主要环节如何处理进行创新设计。

(3)教学方法要创新。可以采用提问法、发现法、联想法、操作法等等,方法不固定单一,思维不封闭僵死。

(4)教学程序要突出创新。

(5)师生合作要体现创新性。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着,而是学生学习过程的引路人,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究知识。

(6)课堂提问要有实践创新性等。

二、课堂教学要创新

课堂教学中实施创新教育,主要是要体现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实践证明:学生的学习过程越开放,思维就越活跃,思维发展也就越充分。

教师让大家想一想谁能吧平行四边形转化为长方形,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比一比谁的方法最新颖、独特、有创造性。学生们在这样的情境中创新,边思考、边讨论、边操作,得出了多种推导方法。 引导自主学习,激励学生探索创新。美国心理学家杰斯认为:“数学不同于外部控制人的行为,而应该用于创造条件能够促进人独立自主和自由学习的条件。”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通过学生实践活动发展起来的.。思维研究认为,每个人都蕴藏着无限的潜在创造力。教师要尽量创造条件给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动笔尝试、动口表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自己去发现规律,变学习过程为探索创新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了分数的认识后,教师让学生取一张正方形纸,把它折成面积相等、形状相同的四块,同学们很快想出四种折法。这时教师并不急于告诉学生其他折法,造成了悬念,激发了学生积极探索的欲望,既促进他们进一步思考尝试、探索,又得出了多种折法。

运用问题解决,启迪学生开拓创新。小学生好奇心强,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扶持学生的创新意识,满腔热情地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各种各样标新立异的问题,使学生从求异发散向创新推进,从探索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启迪,从多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开拓、创新的精神。现在,教师已不习惯课堂上鸦雀无声,他们从不指责学生在老师讲课时插嘴,常鼓励学生:“谁想到了什么?”“谁灵感来了?”“谁的方法有新意?”“谁的解法最多?”“不用举手就可以说”。课堂上有时争得面红耳赤,教师反而会鼓励学生:“就应该这样,有多种看法,才会有相互启发。”种种不同的看法,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活跃性。教师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增强了学生的主题意识,而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也就是激发了学生的创造欲望,学会了创造性思维。

加强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协作创新。合作学习是发挥学生集体智慧、让学生参与、交流信息、互相学习、相互促进、主动求知、共同提高的一种学习方式。一个人要有所创造,除了个人努力钻研和具有开拓精神外,还要有善于与人合作共事的精神,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充分发挥小组群体的活动功能,给学生较多讨论分析的机会,使学生在知识方面相互补充,在学习方法上互相借鉴,善于合作,集智取长,协作创新、努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

三、作业设计要创新

社会调查等。4、综合作业。将学科知识汇总、联网,锻炼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等。5、开放性作业。设计一些如一题多解、一题多变、一题多问的开放性题、多题一解总结规律等等,可以较好地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思考从各种设想出发,不拘一种形式,不局限于一种途径,尽可能地作出合乎条件的多种解答,培养学生思维的流畅性、变通性和独特性,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四、评价体制要创新

评价是教学的一个组成部分,贯穿于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评价的功能不仅仅是甄别与选拔,而是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以及发展的不同需求,促进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评价内容也更全面了,不仅关注学业成绩,还重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尤其是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方面的进步与变化。评价的方法也多种多样,不仅有书面作业,还有行为观察、问题研讨、研究性学习、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对于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不在于看学生的分数、平均分的高低,重点要看教师的教学过程,比如看教师的教学设计上是否有创新思想,是否能适应时代和学生发展的需要,是否符合小学数学的发展规律,课堂上是否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是否运用多种方法的优化组合,看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得是否扎实灵活等等。在平常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主要实行激励性评价,不论是课堂提问、做作业,还是其他教学活动,教师要善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的积极性,注意保护学生创造的火花。激励学习评价会使学生产生喜悦的情绪,激励学生不断创新的欲望和需要。这种体验能促进学生向激励的方向努力,追求再一次的成功。激励性学习评价是促进学生创造性的催化剂,是挖掘学生潜能的有效武器。

上坝田小学

刘安飞

2017年3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