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法庭调解协议书的作用 司法调解协议书的效力(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03:45:59 页码:14
法庭调解协议书的作用 司法调解协议书的效力(3篇)
2023-01-16 03:45:59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法庭调解协议书的作用(精)一

点评

这是典型的高空抛掷物、坠落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争执的焦点是究竟维护哪一方当事人的公平。

最早的这类案件也是发生在重庆,一座高层建筑物上抛下一个烟灰缸,致伤楼下过路人,法院判决该栋建筑物有可能造成损害的20余户对受害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而稍后,济南市一妇女被楼上抛下的菜板击中致死,向法院起诉该楼56户居民请求赔偿,被法院驳回。

两种判法,各自都有道理,都有人支持和反对,无论支持者还是反对者都强调的是公平,但立场却不同。

在制定《侵权责任法》的过程中,对于该不该规定这种侵权行为,如何规定具体规则,也是两种立场态度鲜明。如果基于受害人得到救济的公平,则认为受害人的损害应当由可能造成损害的人共同承担;如果基于承担责任人的公平,则没有证据证明大多数人是致害人,令其承担责任,更加不公平。在不断的讨论中,意见比较集中,倾向于在侵权法中规定,从建筑物中抛掷物品或者从建筑物上坠落的物品造成他人损害,难以确定具体加害人的,除能够证明自己不是加害人的外,为了保护受害人的合法权益,依据公平责任,由可能造成损害的建筑物使用人承担补偿责任,而不是确认为侵权责任,更不是连带赔偿责任。这样的规则,是要突出受害人的公平,使受害人的损害能够得到救济。我选择这个案件进行点评,正是为了说明这个立法中的意见。

我在德国、荷兰等国家考察这个侵权行为时,他们的法官和学者都表示惊讶,理由是住在高楼上的居民怎么可以如此不负责任?相比之下,我们的国民是否素质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呢?应当特别告诫的是,肇事者应当勇于承担责任,不要把自己过失所造成的损害推脱给他人为你负担!

新余 亲属法亟需规定强制认领

如何写法庭调解协议书的作用(精)二

甲方(肇事方):(自然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单λ或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法人及社会组织的名称、地址、法定代表人姓名和职务、联系人、联系方式)或(系驾驶员)或(系车主)或(系肇事方之×)

甲方委托代理人:

乙方(受害方):(自然人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单λ或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或(系受害方之×)

乙方委托代理人:

丙方(调解方或见证方):__交警大队或(__人民调解委员会)

一、交通事故基本情况

(一)、事故经过:

___年_月_日,发生了___驾驶___车辆(车牌号为___)在____________·段和___驾驶___车辆(车牌号为___)相撞致______________的道·交通事故。后____交警队赶赴现场处理,制作了事故现场图,扣留了双方车辆以备进一步调查。

(二)、事故的前期处理:

事故发生后,甲方通过__县公安交通警察大队支付了乙方__元医疗费。

(三)、__交警队对该事故的认定:

__交警队在查明事实的基础上,作出如下认定。______υ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交通安全法》第__条第__款之规定,是发生事故的主要原因,应承担此事故的主要责任;___υ反《中华人民共和国道·交通安全法》第__条第__款之规定,是发生事故的次要原因,应负此事故的次要责任;_____无责任。

二、双方协商情况

(一)、双方协商的依据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中华人民共和国道·交通安全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保险法》等法律法规。

(二)、双方根据__交警队的事故认定,在__交警队的主持下进行调解,经过充分协商,按照合法、平等自愿、互谅互让的原则达成本调解协议,是双方的真实意思表示。

(三)、本协议的所有条款均是双方共同协商议定,非合同法所指明的一方所制定的格式文本。

(四)、甲乙双方确认,本协议的达成?有受到胁迫、重大误解等因素的影响,不存在对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相关规定的误解,是在完全平等协商的基础上达成的。

三、协议内容:

(一)、20__年陕西省人身损害赔偿基本数据:

1、《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第三十五条本解释所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职工平均工资",按照政府统计部门公布的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经济特区和计划单列市上一年度相关统计数据确定。

"上一年度",是指一审法庭辩论终结时的上一统计年度。

2、陕西省统计局20__年3月2日公布的《20__年陕西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陕西省20__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4105元;

陕西省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

陕西省20__年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3794元;

陕西省20__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9元

3、国家统计局20__年5月3日公布的《20__年城镇非私营单λ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主要情况》

陕西省20__年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元;

4、《陕西省省级机关和事业单λ差旅费管理办法》(陕财办行[20__]37号 )

住宿费省外150元/人天省内130元/人天

伙食补助费?人?天的补助标准为:省外50元,省内30元。

(二)、经双方确认,本次事故造成人员伤残和财产损失所需费用情况如下:

1、医疗费:__元。

(1)、医药费、住院费等

(2)、康复费

(3)、整容费

(4)、后续治疗费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十九条:医疗费根据医疗机构出具的医药费、住院费等收款凭证,结合病历和诊断证明等相关证据确定。赔偿义务人对治疗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有异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举证责任。

医疗费的赔偿数额,按照一审法庭辩论终结前实际发生的数额确定。器官功能恢复训练所必要的康复费、适当的整容费以及其他后续治疗费,赔偿权利人可以待实际发生后另行起诉。但根据医疗证明或者鉴定结论确定必然发生的费用,可以与已经发生的医疗费一并予以赔偿。

2、误工费:__元。事实上交通事故赔偿。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条:误工费根据受害人的误工时间和收入状况确定。

误工时间根据受害人接受治疗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证明确定。受害人因伤致残持续误工的,误工时间可以计算至定残日前一天。

受害人有固定收入的,误工费按照实际减少的收入计算。受害人无固定收入的,按照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计算;受害人不能举证证明其最近三年的平均收入状况的,可以参照受诉法院所在地相同或者相近行业上一年度职工的平均工资计算。

3、护理费: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一条:护理费根据护理人员的收入状况和护理人数、护理期限确定。

护理人员有收入的,参照误工费的规定计算;护理人员?有收入或者雇佣护工的,参照当地护工从事同等级别护理的劳务报酬标准计算。护理人员原则上为一人,但医疗机构或者鉴定机构有明确意见的,可以参照确定护理人员人数。

护理期限应计算至受害人恢复生活自理能力时止。受害人因残疾不能恢复生活自理能力的,可以根据其年龄、健康状况等因素确定合理的护理期限,但最长不超过二十年。

受害人定残后的护理,应当根据其护理依赖程度并结合配制残疾辅助器具的情况确定护理级别。

4、交通费(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二条:交通费根据受害人及其必要的陪护人员因就医或者转院治疗实际发生的费用计算。交通费应当以正式票据为凭;有关凭据应当与就医地点、时间、人数、次数相符合。

5、住院伙食补助费(省外50元/天,省内30元/天):

共__天共,计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三条第一款:住院伙食补助费可以参照当地国家机关一般工作人员的出差伙食补助标准予以确定。

6、住宿费和伙食费(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

(1)、住宿费(省外150元/人天,省内130元/人天)

共__天,共计__元。

(2)、伙食费__元。

(省外50元/人天,省内30元/人天)

共__天,共计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三条第二款:受害人确有必要到外地治疗,因客观原因不能住院,受害人本人及其陪护人员实际发生的住宿费和伙食费,其合理部分应予赔偿。

7、营养费: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四条:营养费根据受害人伤残情况参照医疗机构的意见确定。

8、残疾赔偿金: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五条:残疾赔偿金根据受害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或者伤残等级,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自定残之日起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受害人因伤致残但实际收入?有减少,或者伤残等级较轻但造成职业妨害严重影响其劳动就业的,可以对残疾赔偿金作相应调整。

9、残疾辅助器具费: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六条:残疾辅助器具费按照普通适用器具的合理费用标准计算。伤情有特殊需要的,可以参照辅助器具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相应的合理费用标准。

辅助器具的更换周期和赔偿期限参照配制机构的意见确定。

10、丧葬费/2=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七条:丧葬费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标准,以六个月总额计算。

11、被扶养人生活费: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八条:被扶养人生活费根据扶养人丧失劳动能力程度,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和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标准计算。被扶养人为δ成年人的,计算至十八周岁;被扶养人无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计算二十年。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被扶养人是指受害人依法应当承担扶养义务的δ成年人或者丧失劳动能力又无其他生活来源的成年近亲属。被扶养人还有其他扶养人的,赔偿义务人只赔偿受害人依法应当负担的部分。被扶养人有数人的,年赔偿总额累计不超过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性支出额或者农村居民人均年生活消费支出额。

12、死亡赔偿金: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二十九条:死亡赔偿金按照受诉法院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或者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标准,按二十年计算。但六十周岁以上的,年龄?增加一岁减少一年;七十五周岁以上的,按五年计算。

13、车辆停运损失费:__元。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道·交通事故中的财产损失是否包括被损车辆停运损失问题的批复》:在交通事故损害赔偿案件中,如果受害人以被损车辆正用于货物运输或者旅客运输经营活动,要求赔偿被损车辆修复期间的停运损失的,交通事故责任者应当予以赔偿。

《民法通则》第117条第3款:受害人因此遭受其他重大损失的,侵害人应当赔偿损失。

14、直接财产损失赔偿费:__元。

依据:《民法通则》第106条:公民、法人由于过错侵害国家的、集体的财产,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应当承担民事责任。

15、精神损害赔偿金:__。

依据:《最高人民法院人身损害司法解释》第十八条:受害人或者死者近亲属遭受精神损害,赔偿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赔偿精神损害抚ο金的,适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予以确定。

精神损害抚ο金的请求权,不得让与或者继承。但赔偿义务人已经以书面方式承诺给予金钱赔偿,或者赔偿权利人已经向人民法院起诉的除外。

按__省惯例的最高限。

上述总计:__元。

(三)、经双方协商,由甲方承担上述费用的__%,计___元;乙方承担上述费用的__%,计___元;甲方在扣除自身损失费用外,尚需支付乙方损害赔偿金总计__元(大写:)。

四、履行协议的方式、地点、期限:

(一)、以上损害赔偿金在本协议生效后5天内,在__交警大队的主持下向乙方一次性支付。

(二)、乙方及委托代理人、成年家属在领取此笔款项时应当收回之前的__元收条,一并向甲方出具一次性损害赔偿金总额__元的收条,乙方及委托代理人、成年家属必须在收条落款处亲笔签名按手印,收条原件留存于甲方处,复印件留存于交警队卷宗中备查。

(三)、乙方在收取甲方一次性损害赔偿金时,必须同时将所有的医疗费用票据、病案材料、其他费用票据、各相关证件等全部交付给甲方,并保证票据材料的真实性,由此造成的甲方向保险公司索赔失败,乙方应双倍退还甲方不实部分。

(四)、在甲方向投保保险公司理赔时,乙方有义务协助甲方提供相关证件、票据等资料。

五、赔偿金的分配和使用

丙方保证本协议给付的赔偿金能够到达真正的权利人,乙方委托人具有权利人真正的授权。丙方协调受害方赔偿金的合理分配和使用。

六、甲、乙双方的承诺:

(一)、甲、乙双方均确认本协议是合法、真实、不可解除、不可撤销的民事合同,受法律保护,是一次性解决双方因交通事故所发生的法定各项损害赔偿纠纷的法律文书。甲乙方保证在此协议签字后,双方不得反悔。

(二)、本协议履行完毕后,除本协议另有规定外,甲乙双方的赔付责任即算完毕,其中任何一方不得再以任何理由对其他任何一方提出增加赔付及其他要求。

(三)、甲乙双方确认双方的所有权利义务已处理完毕,以后无论__方伤情发生任何变化,双方互不追究对方的任何法律责任。

(四)、双方郑重承诺放弃向司法机关、其他有权管理机关提起任何与本案相关的诉讼、仲裁等一切救济措施的权利,也不得采取上访及其他过激行为。

七、υ约责任

本协议签订后,任何一方不得向另一方提出其他任何请求。双方在协议中的承诺不能υ背,如有υ背,则υ约方须向守约方支付υ约金人民币__元。

八、其他事项:

(一)、本协议自协议各方签字盖章(按手印)之日起生效。

(二)、本协议共×页,一式×份,当事人各持×份,×交警队(人民调解委员会)一份存档备查。三份均是协议正本,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甲方签名盖章(手印):

签约时间:__年__月__日

乙方签名盖章(手印):

签约时间:__年__月__日

____(人民调解委员会印)

丙方(调解员或交警签名):

__年__月__日

如何写法庭调解协议书的作用(精)三

早早地就被法官揪到二中院。到方庄的法院,至少要提前一个小时出发,七点半就从家里出发。

法官昨天通知八点半到庭,通知八点半,一般最快也要九点钟开庭。因为法庭调查阶段已经走过了,以为今天只是拿判决书,而且所以没有过于紧张。

虽然已经实行了每周一次的限行,可没想到南三环还是堵车,木樨园桥到方庄桥只有十公里的时速,到法院时还是迟到了五分钟。

在法院四楼的走廊里,看到对方房地产中介公司的法律顾问阿雷。在法庭上的唇枪舌战,在庭下一般都没有什么对抗,毕竟各为其主。和他打招呼,他说法官还没来。

我走到31法庭的旁听席坐下,女法官和书记员进来。她看了我一眼,却并没有理我。

书记员到走廊上,喊着一个公司的名字,一个女同志进来,站到法官面前。法官向她询问公司以前为员工办理社保的标准,女同志答不出来。法官不高兴地的让她立即给单位领导打电话询问。女同志大概不敢随意给领导打电话,她搪塞说领导也不一定知道。法官说,那我就传你们领导过来,她让书记员记下来,下周让他们领导带着会计到她这里来,“你们单位怎么可能为员工发工资二千元,不上保险呢,为什么别的人有发五千的,有发六千的,保险金全都是一个数 ”法官严厉地质问女同志。

打发走了女同志,书记员喊来一个戴眼镜的瘦小伙,小伙子提供了一个录音证据,为录音附录的一个文字说明。法官又批评瘦小伙:“你是律师,提供文字记录,我要你的全文记录,我不要你的摘录,这个文件这样就能拿过来 ”瘦小伙连忙说自己要回去整理。法官让书记员查看了排期工作记录,通知了瘦小伙另外的开庭时间和证据提交时间。

又有一拨人进来,我看了看,我还是出去了,因为不是到什么时间才排到我这里。到了年底,法院要求结案率,所以,法官比较辛苦,每天会通知几拨当事人到场。所以,在法院等待开庭是正常的,但是,一般你不能迟到,法官会理解北京的堵车,但是,不能过分允许你不打提前量。

这一拨人又出来了,八点五十分,二十来分钟解决了三拨人,法官的效率也够高的了。

出乎我的意料的是,法官让我们进去之后,让书记员把门关上。我知道法官这又是要调解了。

法官开始核实了双方身份,她问上诉人房屋中介阿雷:“你是雨字头的雷吗 !”阿雷大概被她上次的气势搞懵过,还没回过味。他解释说:“啊,不是,是雷-锋的雷。”法官:“那不是就雨字头的雷吗 ”这次法官的脾气还好,还比较宽容阿雷的反驳。

法官又核实了我的身份。

法官问:“上次我的调解方案你们考虑的怎么样了 ”昨天打电话给我,她已经记不清每个案子的具体情况了。我告诉了她的方案。她问我们能否同意八到十万元的方案。

上诉人阿雷说:“我们董事会同意的方案,只能是十万元。”

法官又问我,我说:“我和当事人征求过意见,这边最多只能接受五万元。”在强势法官的面前,我要尽量表现的弱势,争取法官的同情,“我的当事人是公司的副总,公司去年准备在香港收购上市公司,如果上市成功,公司会奖励他五百万到一千万的股份,但是,公司被境外机构骗了,没有收购成功,还赔了几百万。当事人原来按揭贷款的奔-驰车也被公司收走了。当事人的工资每个月只能开五千来块钱。所以,他只能接受五万元的调解方案。”

法官:“我不是和你说了,我这里只管调解,不管执行,你的方案现接受下来吗。那如果我判决的话对你更不利呢 ”

我:“是啊,我已经和我的当事人说过了,但是,他这人特轴。他担心如果同意调解了,那执行阶段每个月到单位扣他的工资,也会扣一年的。要是十万元,他两年就没有生活来源了。我也和他说过了,如果不调解,法院也可能判决我们承担二十万元的败诉结果。但他还是不同意。”

调解阶段,你即使再有道理,法官不会听取你的半点意见。这个阶段法官已经充分地形成了自己的内心意见,你再多说一句也会引起她的厌烦。她只想让双方各自让步,达成妥协的最后方案。

她又问阿雷:“你就不能和董事会说说,你们的格式合同交给人家。人家虽然签订了七百万的购房合同,毕竟没有最后成交,合同目的没有实现,这样就收人家二十三万元的中介费合适吗 ”

阿雷也略带委屈地说:“我们也没办法,因为他们违反合同,我们也丧失了一次签约机会。董事会给我的授权就这么大,我也没有办法。”

法官看了看我们双方:“我是真心想让你们调解成功,看来你们没有办法了。”

我故作很配合法官工作地说:“我再和当事人做做工作。”

法官:“中午之前回话,我没有时间再等你们了。我下午就要写判决书。”

我和阿雷看过笔录,签名后,走出法庭。又有一拨人被书记员宣进去。

中国的法院要求法官有调解结案率,这是法官的考核指标之一。法院的理念认为,调解了,双方的矛盾化解的就好了,当事人就“和谐了”。但是,正如清华大学张*平教授所说的,调解实际上是在拿法律打折扣。法律的公正才是真正的和谐。不能仅以当事人的满意为准。当事人的利益经常是冲突和不可调和的。在法律的范围内,正如贪污犯罪得到适当的惩罚,要比通过不正当手段得到法外宽宥更能够体现法律的尊严。民事案件也是一样的。

案件没有宣判前对我们都如赌博般有悬念,不知案件会怎么判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