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居家安全协议书怎么签写怎么写 居家安全承诺书怎么写(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05:37:14 页码:10
居家安全协议书怎么签写怎么写 居家安全承诺书怎么写(二篇)
2023-01-16 05:37:14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关于居家安全协议书怎么签写怎么写一

20xx年度我们完成了20xx年制定的工作目。在美兰区社保局管辖内的220名孤寡老人做了全面的调查摸底,并逐一核实家庭实际情况,并签订了50位孤寡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在50位服务对象中女性26人,男性24人,最大年龄86岁,最小57岁),建立基本信息档案,在服务对象之中,有瘫痪、残疾人,也有患慢性病长期服药的。自从启动上门服务工作以来我们定期上门为服务对象讲解老年人保健知识、与老人谈心、以排解他们的心理孤寂、给他们买菜做饭、陪医送药。他们住院期间我们送去营养品和问候,使他们感受到了政府无微不至的关怀,服务员还在家里为生病的孤寡老人熬汤、包饺子,他们感受到我们的服务是那么的温馨那么的周到。他们给我们的服务最好的报答就是含泪的目光冲着服务员远去的背影挥挥手。

1)、针对孤寡老人生活孤僻的特点我们服务员充分发挥了工作时间灵活与自己的耐心不畏困难的特点,尽量选择他们在家的时间上门服务,没有因此漏掉一次约定的服务次数与缩短服务时间。

2)、在工作开展一年多里依然有部分老人不理解我们的工作性质和目的,认为只是走“过场”。我们耐心地给孤寡老人讲解政府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让他们了解政府的这项惠民工作与我们公寓的专业化队伍与机构。“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我们真心付出终于赢得孤寡老人与他们周边邻居的充分信任与赞赏。

3)、一年多的服务工作我们依然存在很多不足与困难,特别是与瘫痪卧床与痴呆的沟通时候经常都吃闭门羹或不愿意给我们服务签字确认。从事居家养老服务工作以来,我们对遇到的困难一个一个克服,让这些孤寡独居和行动不便的老人充分享受到了政府对他们的关怀。事实证明居家养老服务工作的推进,让越来越多的孤寡、高龄、空巢老人真切地体会到“爱老、助老、促和谐”的深刻内涵。这对我们未来的工作提出更高的要求。

为了让老人安心、舒心;让党与政府放心、省心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平台,不断完善工作机制,继续进行服务品质的提升,努力为更多的老人创造良好的居家养老环境和提供优质服务,不断提升老年人对居家养老服务的满意度,更加深化居家养老服务的层次,使居家养老服务工作更上一个新的台阶。现将20xx年各项服务统计数据如下:

20xx年我们总共为老人服务1932次,政府购买服务时间4464小时,我们为老人服务时间4546小时,超出82小时,20xx年传承20xx年零投诉。

20xx年工作我们将从两个方面去做:

1、狠抓服务质量、提高服务层次增加服务项目以满足不同的老人群体要求。

2、全面推广标准化管理与规范化操作,有机结合公寓养老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以形成居家养老服务为基础,公寓养老为支撑一个新的养老服务体系。

关于居家安全协议书怎么签写怎么写二

同志们:

今天的会议标志着我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正式拉开序幕,这既是全县改革试点工作的安排部署会,也是动员会。刚才,青林局长对改革试点工作做了详细的安排部署,我完全同意,请大家高度重视,认真抓好落实。下面,我再讲两点意见。

(一)充分认识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的重要意义。党的十九大作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构建养老、孝老、敬老政策体系和社会环境,推进医养结合,加快老龄事业和产业发展”重大要求。近年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我县扎实推进政府购买养老服务、鼓励支持社会力量参与、探索实践医养融合、统筹推进城乡养老服务发展,全县养老服务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随着老年人口基数大、增长快、高龄化、空巢化趋势,和养老服务压力较大、贫困老人比例较高等特点,养老服务供求矛盾日益突出。因此,通过开展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坚持政府扶持、社会力量运营、市场化运作,构建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照料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结合、多层次、多类型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来满足绝大多数有需求的老年人在家或社区享受养老服务的愿望,显得尤为重要。全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一定要进一步深化对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忠实践行“两个绝对”,以更大力度、更实措施开展好试点工作,全面促进我县老龄事业发展,增强养老综合服务功能和水平,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二)准确把握试点工作的总体要求和目标。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标准高、涉及部门多,根据市政府下发的《西宁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我县结合实际制定了《湟中县2018年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对各项工作任务进行了分解,明确了责任单位和完成时限,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一定要对照《方案》,进一步明确任务、抓好落实。一要把握总体要求,紧盯时间节点。刚才青林局长的安排,既有方向性的引领,又有方法性的指导,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按照我县试点方案要求,增强主动性和实效性,高起点、高标准完成工作任务。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虽然是3年,但国家在今年6月份将聘请第三方开展中期评估,评估成绩好的将给予奖励资金,成绩差的将取消试点资格,并追回补助资金,现在离评估只有1个多月,时间紧、任务重,各单位要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按照时限要求,倒排工期、细化责任,保各环节、各阶段任务不打折扣、按时完成。二要积极探索创新,务求工作实效。刚才,我们去了3个乡镇的农村老年之家和敬老院进行了观摩学习,各乡镇(街道)、各相关部门要以此次观摩为契机,在认真贯彻落实好既有政策措施,积极学习借鉴其他乡镇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将农村老年之家建设运营作为推动我县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破解农村养老难题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手段来抓,抓出特色、抓出亮点,充分发扬创新争先精神,大胆探索、勇于突破,创造新的经验、打造新的亮点,摸索出可推广、可复制、可持续的经验模式,切实提升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三)统筹兼顾,着力做好试点工作的重点任务。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成立了赵冬县长任组长的湟中县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领导小组,为开展好试点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一要进一步健全组织机制,各相关单位要进一步健全工作协调机制,定期听取试点工作推进情况,研究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要促进部门和乡镇的职能衔接,保证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政策的畅通实施。县民政局要发挥“试点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作用,加强对试点工作的统筹谋划、指导协调,督促落实,确保工作落实到位。各成员单位“一把手”要亲力亲为抓试点,对重要任务亲自部署、重大问题亲自协调、重点工作亲自督办,把试点作为一件大事和一项重要任务来抓好落实。

二要进一步促进工作实效。在社会参与上要优化政府职能转变,为社会组织营造健康有序的发展环境,加强政策扶持力度,提高服务机构的发展能力,打造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市场网”;在信息应用上要围绕深入我县大数据工作,整合乡镇、部门、服务商家和老人的数据资源,搭建县乡村三级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同时鼓励养老机构、医疗机构与社区居家服务机构之间的对接与流动,实现人力资源的效用最大化;在城乡统筹上要加强农村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并将村卫生室、文化站等纳入其中,满足农村老人在村中就近养老的需求,要提倡和弘扬“村民互助文化”,通过家庭自助、邻里互助、社会关爱等形式引导与整合社会力量开展为老服务,提高农村养老服务水平。

三要进一步做好宣传动员。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报纸等媒体,广泛深入宣传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的重要意义、政策措施,加强对试点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及时总结推广好经验、好做法,引导家庭和个人树立健康养老新理念,激发全社会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主动性,凝聚发展的正能量,吸引更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领域,为顺利推进改革试点工作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今年,全县的民政工作要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省市民政部门的指导支持下,坚持以推进改革创新为动力、以实施项目建设为支撑,力争实现常规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工作有所突破,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强化社会救助效能,全力做好精准扶贫工作。一是继续加强低保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的有效衔接,严格落实《湟中县2018年脱贫摘帽工作方案》,按“月动态、扶贫实时备案”的管理机制,按程序把符合条件的建档立卡户纳入低保救助范围,符合扶贫条件的低保户纳入建档立卡范围,整合救助资源、共享信息数据,全面提高救助效能,做到应扶尽扶、应保尽保。二是做好精准扶贫社会救助档案梳理工作,各乡镇(街道)要督导村(社区)建立民政救助对象档案信息库,确保对象在申请受理、入户调查、民主评议、张榜公示、审核审批、资金发放等各个环节都有章可循,信息完整。三是深入推进城镇贫困和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工作,按照《西宁市城镇贫困和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实施方案》,建立完善县乡社区三级联动工作机制,在动态管理的基础上,再排查再识别,将符合条件的城镇低收入家庭全部纳入帮扶范围,确保城镇贫困和困难群体精准帮扶工作与农村脱贫攻坚同步。四是进一步完善城特困供养、医疗救助、临时救助等救助保障政策,加强医疗救助、临时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之间的有效衔接,做好非一站式医疗机构住院的民政对象乡镇受理上报工作,为医疗救助助力脱贫攻坚提供更加高效、快捷、优质的服务。

(二)完善机制体制建设,进一步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建立“横向到部门,纵向到镇村”的救灾应急预案管理网络,进一步完善救灾应急预案和救灾物资储备、管理、调用等制度,建立以县级救灾物资储备库为主体、辐射县和乡镇储备库的全县救灾物资储备网络,积极做好受灾群众生活救助和物资保障工作,全面提升自然灾害综合防御能力。加大防灾减灾管理专业人才队伍、应急救援队伍和防灾减灾志愿者三支队伍建设,落实登记备案制度。利用“5·12防灾减灾日”、“10·3国际减灾日”等节点,积极开展防灾减灾知识宣传、“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评选创建和应急演练等活动,切实提高公众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严格项目建设程序,切实确保民政资金安全。民政基础设施是改善民生、服务群众的重要载体,堪称“民生之基”。今年我县计划投资2664万元实施民政项目3项,其中,计划投资1000万元实施20个村农村老年之家建设项目,投资750万元实施15个村农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建设项目,投资914万元实施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民政部门和各项目实施村要进一步加强项目资金监管,规范项目实施程序,坚决防止民政资金“跑、冒、滴、漏”,坚决杜绝违规插手工程项目、优亲厚友等现象,强化对项目资金使用重点领域、重点部位的监督执纪问责,持之以恒正风肃纪,着力提升安全管理服务水平,巩固和发展民政系统风清气正、廉洁务实的政治生态。

(四)夯实公共事务基础,不断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服务能力。继续做好地名、区划调整等工作,完善地名标志设置、加强地名规划编制、推进地名规范管理。认真做好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特别是做好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加快救助管理信息化、专业化建设,提升救助管理水平,基本实现城市街头无流浪未成年人的目标。加强婚姻登记信息化建设,加快历史数据补录工作,免费开展结婚登记颁证服务,强化婚姻登记工作人员管理培训,提高婚姻登记机关依法行政水平。落实惠民殡葬政策,逐步扩大基本殡葬服务惠民项目和范围,改进殡葬管理服务,加强有关殡葬法规政策宣传,树立殡葬文明丧葬新风。同时,要抓好双拥共建工作,全面落实各项优抚政策,及时足额下拨各类优抚资金,着力解决好优抚对象的实际困难;扎实开展军民共建活动,丰富双拥内容,拓展服务领域,深化军民融合发展,营造良好的双拥工作氛围。

同志们,民政工作事关千家万户,是最基本、最大的民生。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指引下,将民政工作,特别是养老服务试点改革工作作为践行“两个绝对”具体化措施,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责任担当,开拓进取、奋发有为,努力开创全县民政事业科学发展新局面,为谱写幸福西宁湟中篇章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