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大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9:19:09 页码:11
2023年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大全8篇)
2023-11-20 09:19:09    小编:ZTFB

阅知一方,学而思事,总结是我们努力的成果。可以适当提供建议和改进方案。在阅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试试以下的阅读技巧,或许会有帮助。

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篇一

xx,襄城区余家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丈夫郭思朦,襄城区重点项目服务中心工作人员。全家人勤于学习、工作踏实、尊老爱幼,勤俭持家、崇尚科学、遵纪守法、积极进取、乐于助人,深受邻里和社会的好评。

疫情暴发后,xx主动放弃休假,奔赴抗疫一线。大年初一阖家团圆的时候,她作为卫生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第一时间参与到襄城客运站等场所开展体温检测工作,向乘客宣传疫情防护知识。为了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保障家人和周围人员的安全,尽管社区医院的居住条件艰苦,xx还是主动选择吃住在医院。工作中,她不顾个人安危,总是冲锋在前,用实际行动践行了一名医护人员的职责及担当。生活中,xx也是个热心人,她帮助周围邻居和群众解决实际困难,从饮食搭配到居家事务,再到常见传染病预防,她耐心、细致地为居民们答疑解惑,为他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疫情来袭,丈夫郭思朦作为一名志愿者,积极参与到单位包保的襄城区文昌门社区的疫情防控工作工作,积极做好配合社区人员入户宣传、协助配送蔬菜等工作,为抗击疫情议工作贡献了一份力量。

疫情在前,白衣天使逆行,疫情不退,志愿卫士不休。面对疫情,夫妻二人有着共同的目标、共同的使命,他们携手并肩,同心战疫。以实际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篇二

xx,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医务科主任。妻子张志琴,襄阳市襄州区人民医院感控办主任。新冠肺炎发生以来,这对夫妻主动放弃了与远方亲人团聚的机会,选择了奋斗在抗击疫情的临床一线,以医院为家园,以患者为亲人,以同事为战友,以尽责为使命。

1月22日,襄州区人民医院召开紧急会议,部署防疫工作。xx和张志琴夫妇原本约定年前回恩施老家看望、陪伴父母的愿望落空了,答应陪伴孩子的承诺也无法兑现了。在接到疫情防控工作通知后,xx立即给家里打了个电话:“爸、妈,今年过年我们不回来了。”夫妻二人对家人的愧疚难以言表。

xx因常年劳累,膝关节经常疼痛肿胀。尽管患有腿疾,但xx和张志琴夫妇一直驻守在医院,积极参与新冠肺炎的诊断救治和防疫工作,一直在临床一线奔波忙碌。作为防控专班组成员、专家组成员、重要部门负责人,xx、张志琴夫妇深知自己身上肩负的重担。从辖区内医疗机构进行全员救治防控培训、医护人员授课、专家会诊,到各种数据分析上传、医护人员心理安抚、患者关爱等,事无巨细,不论什么工作都要亲力亲为。工作期间,xx的身影时常穿梭在发热门诊、发热病区、传染病区,不管在哪儿,总是能看到他的手机连着充电宝,边走边通话指挥各区工作,忙地不可开交,他索性以医院为家,困了直接躺在办公室的躺椅上休息。

妻子张志琴自负责院感工作以来,每天奔波、穿梭在几个发热病区里,监控院感情况,负责审批防护物资的发放等工作。

xx从业25年以来,他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兢兢业业、任劳任怨的品行,丹心仁术、精益求精的医德,在整个襄州区医疗行业内已深入人心。他坚持以全心全意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宗旨,恪守救死扶伤、治病救人的神圣职责,以高尚的医德、精湛的医术,极不平凡的光辉业绩和对基层医技服务术疗工作的执着追求与奉献,赢得了患者的信赖、同行的尊敬和社会的广泛赞誉,展现了新时期基层医务工作者的崇高风范。并先后获得过“襄阳市卫生系统医政管理先进个人”“襄阳市医院管理学会医院管理先进工作者”等光荣称号。

这对夫妇,曾经在2003年抗击“非典”中主动请缨,冲锋在前。17年后的今天,他们又一次背起行囊,当起了“排头兵”,冲在前线,成为了最美“逆行者”。

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篇三

xxx,中共党员,枣阳市中医院妇产科医生,枣阳市第四届政协委员、第七届人大代表,枣阳市“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丈夫江宏兵,中共党员,中国电信枣阳分公司吴店分局局长。女儿张诗蕾,中共党员,中国电信枣阳分公司员工。雷珉一家3名党员,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共同抗击新冠肺炎疫情。

2018年8月作为湖北省第七批援疆专业技术人才的雷珉,为了完成组织交付的援疆任务,顾不上自己有孕在身的女儿,义无反顾的远赴新疆。今年年初,刚刚完成援疆任务的她,正准备好好地补偿陪伴家人时,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一切。

枣阳市中医院是第一批被列为“新冠肺炎”防治的定点医院。大年初二,因为医院发热门诊缺少医生,雷珉第一时间向医院党组织请缨,申请返岗,她说:“我是一名医生、一名党员,大疫当前,救死扶伤,是我的职责,我怎能在家安心休息呢?”

新冠肺炎病毒很“狡猾”,不仅传染性强,还有潜伏期,为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她每天三班倒,工作时长6至12个小时,吃住在医院,与家人隔离,避免交叉感染。为了节省防护服,她坚持上班期间不吃不喝,甚至穿着尿不湿。工作中,她把病人当亲人。有一次,她自己的午餐送给了一位患者,自己在一旁泡面充饥。休息时,她常常只是在椅子上打盹,想家人时,只能拿出手机看看。她敬业的态度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感动了身边的同事和患者,同时,增强了大家战胜疫情的信心。

大年初三,江宏兵第一时间返回工作岗位,投入到抗击“新冠肺炎”工作中,连续奋战近50天。

疫情初期,他所在的乡镇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共26例,而他负责值守的小区就有18例,还有2例疑似病例,是全镇疫情最严重的小区。虽然防控风险大,但他每天早上7点到晚上21点,都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岗位上。当时,超市、商店全部关门,生活物资紧缺,他每日逐户走访、测量体温、配送生活物资,尽可能保障辖区居民的基本生活。江宏兵的膝盖有旧疾,医生建议少运动、少爬楼梯,但小区每栋楼都没有电梯,为了保证完成工作任务,他强忍病痛,克服重重困难,坚持入户走访,努力完成组织交办的各项任务。

女儿张诗蕾深受父母抗疫一线的影响,在了解到医院缺少防护服、护目镜等防护物资的情况下,她立即和朋友们通过网络发起募集活动,短时间内从日本募集到200套防护服、20副护目镜等医疗防护物资,全部捐献给枣阳市中医院,为抗疫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战场上,雷珉一家人面对不可预知的疫情,不可预测的后果,毫无畏惧。他们只有一个共同的愿望:战胜病毒、战胜疫情!

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篇四

xx,中共党员,襄阳市中心血站质管科主任,副高级职称。妻子黄杨,襄阳市疾控中心核酸检测实验室工作人员,主管技师。疫情期间从事核酸检测采样收样工作。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后,夫妻二人连续奋战在防控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党员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1月28日至3月16日,xx一直值守在第136号新冠肺炎防控点(市中心血站防控点),为确保疫情期间血液质量安全,避免内部交叉感染,他起草制定了《市中心血站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业务工作场所清洁消毒及人员防护要求》和《单位工作场所在疫情防控期间清洁消毒计划》,并监督实施。根据省、市新冠肺炎防控指挥部的要求,xx参与了襄阳市中心血站新冠肺炎康复期患者血浆采集筹备工作,主导完成了新冠康复者血浆采集场所布局、清洁消毒及人员防护相关工作规程,并于2月21在现场参与、指导了襄阳市首例康复期新冠肺炎患者血浆采集工作。同时,他还参与制定了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血浆的制备、检测、包装入库、出库、运输,以及样本送检(至武汉)的操作规程,并定期监督,确保新冠肺炎患者康复期血浆符合相关质量要求。疫情期间,他还承担起各大医院送检疑难配血应急值班工作,解决临床输血疑难问题21人次。

此外,他每周两天在单位工作地和家属区的防控点开展值守工作,为进出的小区人员量体温、登记信息、劝返非必要外出人员,统计上报单位职工家属发烧咳嗽、场所清洁消毒等情况。

自1月25日起,妻子黄杨便每天穿梭在各县(市、区)医疗、隔离病区等特殊场所与核酸检测实验室之间,采样、收样、送检……直至把新冠肺炎标本牢牢封锁在a类生物安全运输箱中,第一时间送进实验室。黄杨主要负责采集病人的鼻咽拭子,此项工作看似简单,但风险性大,但她从未退缩,没有一句怨言,默默地坚守着。她不畏风险、不分昼夜,马不停蹄地奔波在“样本快递”的路上,她采样收样送检新冠肺炎标本1.5万余份,采集市急救中心、高速路口执勤点、隔离观察定点酒店等重点场所一线人员和病例标本3600余份,帮助实验人员掌握准确详实的核酸检测数据,为我市抢得疫情防控主动权赢得宝贵时间。

由于工作繁忙,她无法抽身照顾家庭,只能把家中两位70多岁的老人和正在上初一的孩子托付给丈夫xx一人照料。xx克服疫情防控的诸多不便,尽力保障一家人的正常生活和孩子的学习辅导,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同时,全力做好家庭的后勤保障,让妻子无后顾之忧。

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篇五

xx,在襄阳市中医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工作。丈夫陈世波,中共预备党员,土家族,湖北恩施人,2005年9月在宜城市中医医院工作至今。

1月21日,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陈世波主动向医院提出坚守发热门诊。随着疫情的发展,新设立的感染性疾病科成为医院专门收治新冠肺炎疑似患者的病区,是前线最危险的科室。2月6日,他又主动请缨,要求到感染性疾病科工作。面对艰巨而繁琐的抗疫任务,陈世波与同事们白衣执甲,兢兢业业,不仅承担着患者的治疗工作,还兼顾病人的心理疏导工作,因为在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被医院提拔为内二科副主任职务。

作为一名中共预备党员,陈世波视疫情如命令,视岗位如战场。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把风险留给自己,把安全留给他人。他忘我工作,竭尽全力发扬白衣战士的救死扶伤精神,发扬共产党员的无私奉献精神,把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了第一位。他立誓“病毒不灭、誓不还家”,他用实际行动践行共产党员的初心与使命,用自己的双手擦亮胸前的党员徽章,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充分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责任与担当。

妻子xx在疫情期间主动要求到专门收治危重患者的隔离病房工作,一干就是三十多天。危重患者的隔离病房是襄阳中医医院最危险、最繁忙的科室,密闭的防护服、厚厚的手套、不透风的口罩、护目镜,是她们的标配。防护服十分厚重,穿脱起来费时费力,工作时往往要坚持一天不吃不喝不去厕所;戴上双层手套,手指被紧紧束缚;戴上双层口罩,时常呼吸不畅;架上护目镜,耳朵会压得很痛,为了防止护目镜起雾,要用胶布把口罩粘得严严实实,不仅呼吸困难,一天工作下来,脱下厚重密闭的口罩和防护服,满身满脸都是淤青,汗水早已浸透衣服。

因长时间在一线,夫妻两人只能在短暂的休息时间里通过电话互报平安。为了专心工作,他们还将9岁的儿子和不满1岁的女儿送到岳父母家中照看。岳父母年事已高,虽然担心,但也还是支持女婿女儿的工作。“做好防护,注意安全。”这是家人时常对他们说的话,简单的叮嘱,饱含着对儿女无限的关心与支持。

陈世波、xx夫妻二人在事业上相互扶持,在生活上和谐相伴。他们舍小家为大家,用实际行动阐释了“敬佑生命、救死扶伤、甘于奉献、大爱无疆”的奉献精神。

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篇六

按照上级防控部署,xx街道设立x个疫情防控卡点,xx担任xx大道/xx公路路口卡点值班长。第一天xx值夜班,由于物资还未到位,现场仅简单搭了一顶四面透风的帐篷,xx跟一线工作人员一起在寒风中检查车辆、登记人员、清点物资,虽然寒冷,但内心火热。

走进办公室,同事们跟xx开玩笑说:“你终于舍得从一线卡点回来了!”是的,xx从年初二复工以来,没有回过办公室一次。“一来确实没有时间,二来我从一线回来,怕身上不’干净’影响他们。”xx担心自己传染给同事,但他从来不提自己因为生病抵抗力差容易被感染的事情。

那是去年10月份,xx负责处理一宗开发商纠纷案件,案件已经跟踪了八个月,在最关键的一次会议时,xx突然心脏绞痛,为了不影响工作进度,xx吃了一颗速效救心丸稍微缓解一下,坚持把事情处理完才去医院,心绞痛缓解之后xx又坚持上班,但没过几天又连续发高烧住院,医生诊断是因为长期疲劳免疫力下降感染不明细菌导致发烧,此后长期吃药以提高免疫力。

xx曾当兵xx年、当警察xx年,且在武汉读书x年,对湖北话有很强的辨别能力,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因此他对物资管理、查车方式、后勤保障等方面提出了很多建设性意见。由于部分一线检查人员从各部门抽调,大家很积极但经验不足,检查时秩序混乱。xx建议要明确分工职责、分批轮换岗位,并且做到岗前培训、岗后总结,确保秩序井然、手法专业、安全高效,做到“逢车必查、逢人必检”。

为了节省使用口罩和防护服,只能满足一线检测人员4小时换一次口罩,并且防护服消毒后重复穿,虽然物资紧缺,但大家绝不后退。“从设置疫情防控卡点以来,我们没有一个人迟到!不管是不是党员,我们每一名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毫无怨言。所以,我觉得我还要做得更好,才对得起大家的付出。”xx坚定地说。

打赢这场疫情防控狙击战,离不开千千万万坚守一线岗位“负重前行”的人儿,他们每一个人的付出让我们信心倍增,我们坚信最终一定能够取得胜利,守护好我们的家园!

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篇七

万莉莉家庭是一个平凡的三口之家。夫妻俩在各自的工作岗位上爱岗敬业、勤奋向上;上八年级的儿子阳光自律、好学多艺。一家人用和睦温馨、相敬相爱谱写着文明健康、和谐向上的动人乐章。2020年,他们被省妇联、省文明办联合授予“荆楚抗疫最美家庭”称号,被宜昌市委、市政府授予“宜昌市文明家庭”称号。

万莉莉是兴山县人民医院放射影像科的一名主治医师。2019年底,腊月三十的晚上还坚守在工作岗位上。新冠疫情肆虐时,兴山县组建专门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昭君发热门诊和感染病区。她主动请缨,从2020年的正月初一开始,辗转到距家20多公里外的昭君发热门诊和感染病区专职负责ct诊断工作,连续54天没有回过家,直至疫情得到有效控制。

在昭君发热门诊和感染病区,她作为唯一一名能够出具诊断报告的ct医师,24小时坚守岗位,24小时随叫随到,每天都在超负荷工作。疫情不同于其他疾病,早一分钟确诊、早一分钟对症治疗,也许就能挽救一个人的生命。于是,她在ct诊断室搭了一个简易的床铺,累了就合衣眯上一小会儿,饿了就啃上几口快餐面,只为ct诊断能够争分夺秒。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她一天做过60多个ct检查。

日常工作中,她注重个人能力的提升和培养,先后在行业核心杂志上发表多篇论文,拥有3项医疗装置国家发明专利,受聘为《实用医学诊疗技术影像学》副主编,有两个医疗项目先后获“兴山县科技进步奖”的二、三等奖,多次参与和主持市级继教项目讲课,系市放射介入分会第一届委员,多次被兴山县人民医院表彰为“先进工作者”,并通过考评取得了副主任医师资格。

万莉莉的丈夫黄星河在兴山县公安局交警大队工作,由于单位人手紧张,“五加二”“白加黑”是他的工作常态,从2020年1月10日,他一天都没有休息过,承担四个卡点执守人员的一日三餐、全队各类后勤保障,并参与卡点值守任务。妻子坚守在昭君发热门诊和感染病区时,他独自一人带着12岁的孩子,每天早出晚归。每次给几个卡口送完一顿饭,就要四五十分钟。为了让战友吃上热饭,他总是将各卡点人员饭菜送到位后,自己才吃。

同时,他还负责疫情防控宣传,常常凌晨还在赶稿。疫情期间,在中新网、湖北日报、人民法治网等多家媒体发稿十余篇次。黄星河负责的各项工作,在上级业务部门的考核中,年年名列前茅。每年,他撰写各类材料达数十万字,在各级媒体发表各类宣传稿件上百篇,多次受到上级表彰。

“我想要一支马良的神笔,我要将那万恶的病毒一笔抹去;咱家三口早日团聚,那说明阻击疫情的战役已经取得了胜利……”这是万莉莉和黄星河的儿子黄今哲在新冠疫情期间12岁生日时许下的愿望。爷爷、奶奶早已因病去世,外公、外婆年迈多病,疫情期间,他成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留守儿童”。

虽然宅在家里,年仅12岁的他该干的事儿可一件没落下。他为自己制作了一张表格,课外阅读、寒假作业、锻炼身体等等,一目了然,完成一件就画上勾,打个卡。疫情期间,他吃得最多的“美味”就是盒饭和泡面。生日虽然缺少妈妈的陪伴,但董事的他却电话告诉妈妈:“妈妈,我很好,你不用担心我,你要照顾好自己,特别是要做好个人防护。”他和爸爸两个人用西瓜子在桌上拼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八个大字!

随时加班、出警、出诊,这是父母再平常不过的事情,黄今哲也在这看似无序的家境中理出了头绪,从小便养成了自律的习惯,跆拳道、书法、吉他、钢琴……他爱好广泛、成绩优异、阳光活泼,先后被授予“兴山县新时代好少年”“兴山县抗疫好少年”称号,多次被学校评为“善雅明星”“优秀学生干部”“学习标兵”。

抗疫最美家庭写作范文范本篇八

xx,襄阳市妇联退休干部,儿子陈杨,张家港市刑警大队干警。2020年岁末年初,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肆虐武汉,让春节有了不一样的味道。而市妇联退休干部xx的家里,伴随疫情而来的还有其母亲的病危。

1月23日,xx的儿子陈杨一家三口,正在火速回家的路上,带大他的外婆生命垂危,为见外婆一眼,他向单位告假历经十几小时的奔波回到襄阳。为让老人安度春节,xx顶着疫情带来的不便,为母亲进行了3天输液给氧的不懈抢救。大年初一早上,老人病情恶化,全家人立即拨打120。此后他们与死神抢时间,冒着被传染的危险,日夜守在病床边。恐惧和焦虑,期盼和伤心,家事国事无一不是尘土飞扬。遗憾的是,经医生八天八夜的抢救,初八早上老人闭上了双眼。特殊时期,丧事从简,没有送别,没有哀乐,甚至没有一分钟的停留,老人在肃穆和安静中离开了。

1月27日,疫情形势日趋严重,原准备假期后回江苏的陈杨一家人,被滞留在襄阳。湖北是重灾区,襄阳也未能幸免,一场没有硝烟的攻坚战正在打响。一方有难,八方支援,陈杨单位的领导和同事们,每天通过微信了解襄阳情况,从日常生活、精神状况等各方面给予陈杨极大的关心和支持。陈杨所在单位张家港市刑警大队全体干警也积极捐款,支援他们度过难关。

非常时期,唯一能通达的是抗疫用品。经一家人商量,由陈杨负责向张家港市公安刑警大队领导汇报襄阳情况,争取支持。xx则负责联系市妇联,通过妇联组织的影响力、宣传力,为受助搭建平台和桥梁。当刑警大队领导得知襄阳市妇联在发动全市妇联组织和广大女性积极参与一线抗疫但缺少物资后,立即用这笔捐款,购买了医疗防护物资,并在“三八”妇女节期间,将5000个防护口罩、10个额温枪、20副护目镜和600双一次性手套,通过市红十字会定向捐赠给了市妇联,以解大家的燃眉之急。

身为党员,xx和儿子陈杨也积极捐款,以实际行动为社会尽一份自己的绵薄之力。xx还发挥自身特长,通过“抖音”“全民k歌”“新浪博客”“美篇”“微信”等网络媒体,以文字和音乐图片的艺术形式,讴歌英雄,赞美祖国,为全民抗击疫情释放了满满的正能量。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