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范文(模板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09:35:16 页码:8
最新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范文(模板18篇)
2023-11-20 09:35:16    小编:ZTFB

完成一项任务后,做好总结是对自己和他人的负责,更是为了日后的进步和成长。常见的历史误解有哪些,如何正确看待历史事件?在下面将介绍一些成功的总结案例,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些写作的启发。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一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向城市聚集,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已为人父母,他们外出后将子女留在农村交由老人、亲戚、朋友抚养,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剖析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是我们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于生活大量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务工,这些人中有很大部分已为人父母,他们外出务工后留下子女交由家中老人、亲戚及朋友照顾。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限制和农村老人素来勤俭节约,他们在生活上因得不到精心照料而缺乏营养。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忙于农活和家务,无暇照看使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临时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不能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成长经历等方面不同程度受到一定影响。

2.1严重的心理缺陷。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亲情失落使他们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情感失去依附,看着别的孩子与父母亲密接触,内心感到无比的孤独。亲情的失落使一些留守儿童性格扭曲,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表现出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情感冷漠对他人缺少爱心,情绪不稳时常焦虑粗暴,行为极端做出过激的事情,生性多疑缺乏信任感、自私狭隘缺乏包容心等个性特征。这些心理缺陷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性格、品德形成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判断。

2.2教育缺失。

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是享受不到与城市孩子均等的教育资源。大多数农村学校与城里学校相比其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都落后于城市学校,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子女期待值不高。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认为读不了书就外出打工,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上。三是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由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四是家务活的牵绊影响了学习。有的留守儿童家庭因家里缺少劳动力不得不帮助家里承担一些家务活,因此影响了学习。

2.3监护不力。

多数留守儿童监护人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行使监护义务。一是不能很好照顾留守儿童生活。儿童阶段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育。但有的家庭因经济困难不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膳食营养,而有的家庭因监护人不懂得科学搭配膳食营养。由于缺乏父母的.精心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二是留守儿童人生安全受到威胁。在农村,由于监护人需承担农活和家务,对留守儿童疏于管护,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因溺水、车祸、打斗等导致意外伤亡的事件屡见不鲜。

2.4行为习惯较差。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监护人在管教孩子时大多不很严厉,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从而从容了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一是自控力弱。在家不听监护人教导,对监护人抵触情绪在,常常语气生硬顶撞老人,做事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服老师管理,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心胸狭窄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二是明辨是非能力差。性格偏执不能正确看待问题,一旦受社会上负面因素影响容易被不良青年拉拢利用,喝酒、抽烟、吸毒,沉溺于网络游戏,参与打架斗殴,盗窃、抢劫等。

3.1构建关爱留守儿童的长效机制。

建立有效合理、动态发展的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政府要提高对留守儿童工作的认识,引导和支持学校、社区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为留守儿童搭建亲情电话、网络视频等与家长沟通的平台,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二是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学校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统计工作,建立留守儿童电子学籍系统,实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动态管理。建立起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与监护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三是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发展。妇联、团委等社会组织及各类社会团体要其实肩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义务,通过在小区设立“心语小屋”,组建一批有责任心的农村妇女担任爱心妈妈等方式倾听孩子的心声,抚慰孩子心灵。

3.2对问题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失去亲人的关爱而出现了心理障碍,造成品德、行为等出现偏差而成为“问题儿童”。“问题儿童”是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如果引导不好就有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疾病,行为走向极端做出过激的事情,必须引起家长、学校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家长要随时保持与孩子的联系,与孩子进行交心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从精神上多给予亲情安慰。学校要注意研究“问题儿童”的品德、行为等特殊心理现象,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品德行为问题,由懂心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对问题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矫正,化解他们的心疾帮助他们走过人生的关键时期。教育部门要重视“问题儿童”工作,敦促学校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妇联、共青团等组织通过举办爱心活动为问题儿童搭建“爱心屋”,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3.3呼唤父母的回归。

父母的监护和教育是留守儿童内心的渴望,减少他们与父母的分离,让外出务工父母回到子女身边,使更多孩子能在父母的陪护下健康成长,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之策。父母在外出务工挣钱的同時要兼顾子女的感受,在不影响家庭生活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尽量让母亲留下来陪伴孩子。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外出农民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回乡创业,这样既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又照顾了家中孩子,回乡人员应把在外务工学到的技能用于自主创业。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在家乡就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特别是母亲在当地就业的机会,缓解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而造成的亲情缺失,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搭建创业平台,提供资金、政策、信息、培训等帮助。

3.4呼吁城市对留守儿童的接纳。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让农民工享受与城市人同样的待遇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应有之策,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逐渐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使留守儿童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在城市。首先要切实解决户籍问题。农民工市民化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在城市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内接纳农民工及其家庭,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其次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政府要出台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改变以往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入学的政策,农民工子女在教育上要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待遇,使农民工子女能享受教育公平就地就近入学。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二

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80%以上的留守儿童未满14岁,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留守儿童的安全状态令人堪忧。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留守儿童的人身侵害,如:殴打、勒索、欺诈等;二是,意外事故伤害,如:溺水、触电、车祸、食物中毒等;三是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事故。

二、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剖析。

1.政府层面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缺位。目前,我国已出台的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中,缺乏维护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的权益的专项法律、制度,立法不够细致,缺乏针对性、时效性与可操作性。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保护没有真正地从法律层面得到明确的表达与维护。此外,地方各教育行政部门缺乏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安全、教育等现状的开展实时调查、监管和保护工作。2.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法制教育。首先,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条件比较简陋,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化。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状态和行为表现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管理。其次,农村师资有限,很多学校重视儿童的学习成绩,缺乏对他们的关爱和心理教育。再次,学校缺乏系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训练;此外,学校缺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的沟通,使得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方面出现了家、校脱节的问题。3.家庭教育功能与监护功能严重缺失。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监护严重缺乏的表现主要包括:一是,父母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无法履行对子女的教育和监护职责。二是,代理监护人不能有效履行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4.社会监管的缺失和不良因素的干扰。首先,社会对于儿童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因素影响。譬如:“金钱万能观”、“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的社会思想,严重误导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其次,社会监管力度不足。一些娱乐场所仍然违法向对未成年开放,致使过早流入社会而又缺乏自制能力的留守儿童沉溺于色情、暴力等网络世界中,导致其违法犯罪。此外,一些社会成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所表现出的冷漠、无视、甚至轻蔑的态度,严重损害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的心态逐渐失衡,产生厌世情绪和异常行为表现。

三、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改进对策。

1.政府应加快推进专项立法,完善相关教育体制。首先,国家应积极推进立法进程,构建维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其次,加快推进户籍改革和教育改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配套体质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第三,逐步构建和完善监护人管理制度,明确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约束和监管监护人履行其职责。此外,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不断投入,优化农村学校(尤其是寄宿学校)的师资队伍、教育环境、办学条件等,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安心、安全、安乐的`家园。

3.家庭亲子关系的改进,监护人切实履行职责。亲子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农村父母必须明确自身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职责意识。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沟通手段,如短信、电话、视频等形式与子女及其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儿童成长动态并实施有效的亲子教育,随时了解代理监护人对儿童的监护情况,配合其实现保护教育的职能。最后,代理监护人应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状态和心理动向,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关爱、和谐的成长环境。

4.社会各界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多元保障体系。社会各界应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预防留守儿童的安全风险,提升他们的教育质量和安全管理。首先,社会各团体、组织要牵头共建农村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如:建立农村儿童维权中心;建立图书馆、心理辅导室等;定期招募社会志愿为农村的教师、监护人以及留守儿童普及安全教育理念与技能。其次,各大通讯企业可以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教师以及其他监护人打造一个“互联网家”的沟通平台;再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投资设计“学生电子跟踪卡”等实时监控手段,并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留守儿童,随时跟踪了解孩子的安全动向,预警各种潜在危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启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10).

[2]李新,张静.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诌议[j].人民论坛,(08).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三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无法享受正常家庭的抚养、教育和关爱,他们的特殊成长环境如亲子教育的缺失、亲密度较低、不良教育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等对他们的'学习、生活和心理健康造成了不利影响。在教育上存在着内容狭窄、监护人与儿童交流不足、教养方式不当等问题,极易产生认识、价值上的偏离和个性心理发展的异常,人格发展不可能健全,尤其是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促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需要家庭和学校以及留守儿童自身多方面的共同配合。

关键词: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农村留守儿童,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打工而需要留守在家乡,并需要成人或委托监护人照顾的年龄在16岁以下的儿童。近年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开始大规模向城市转移,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如恶劣的住房条件、昂贵的借读费用、无安全保障等),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最终形成了农民工父母与子女两地分隔的局面。下面笔者结合工作实际试从留守儿童的心理、原因分析和解决对策现状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学习困难与注意缺陷。留守儿童因为缺乏父母必要的监督和关爱,学习主动性本来就低,再加上祖辈们大多文化水平偏低,其家庭作业往往很难得到及时辅导,普遍对学习兴趣不大,学习自信心普遍较低。另外,因为心理孤单以及对父母的思念,课堂上注意力容易分散,不能全身心集中于学习,久而久之,有些便会感到学习压力增大从而厌恶学习,导致成绩下滑,有的甚至产生辍学的念头。

2.性格缺陷,任性、自私,凡事以自我为中心。在调查中,我们发现相当一部分留守儿童自私任性、霸道蛮横、以自我为中心,他们脾气暴躁,逆反心理重、有的出现暴力倾向,甚至产生憎恨、仇视的畸形心态。他们在家常和代为抚养的监护人发生顶撞,以自我为中心,稍有不满意便大发脾气,叛逆怨恨。任性、自私、以自我为中心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在后天生活中他人对其合理或者不合理的要求和欲望盲目满足造成的一种心理特征。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因长辈的过分溺爱造成儿童的任性、自私的现象尤为突出。

3.人格发展呈不健全趋势,道德现危机。留守儿童大都是与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亲友一起生活,他们主要负责孩子的吃喝问题,学习上要么不管不问,要么心有余而力不足。生活上也出现两种极端,要么过分溺爱,要么放任自流。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中,都会养成封闭的个性,古怪的性格,松懈对自己的要求,荒废自己的学业,甚至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留守儿童平时跟祖父母一起生活。祖父母过分的溺爱,使有的学生染上了爱吃零食的不良习惯。平日里,祖父母隔三差五的会给些零花钱够他们买些学习用品或早餐之用,慢慢的,随着欲望的增加,他要买更多的零食甚至是玩具,甚至还会出现偷偷拿祖父母的钱出去花的现象。

4.耐挫力差。数据显示,留守儿童群体当中出现了较严重的心理危机:感情脆弱、自暴自弃、焦虑自闭、缺乏自信、悲观消极,自卑心理加剧,喜欢自我封闭,为人处事孤僻不合群,与父母的疏离隔膜感增强。留守儿童在面临自身不适或者困难时,往往无所适从,不知所措,表现为行动迟缓,意志力不强。

1.小学阶段正是留守儿童成长发育的关键期,而父母在此阶段并不能在思想认识及价值观念上提供正确的引导和帮助,父母情感上的关注和呵护缺乏,这就容易造成他们在对事情的认识、价值观上产生偏离,个性及心理发展出现异常,有些甚至会因此逐渐走向极端。同时由于现代传媒具有极强的渗透性,可以说无孔不入,以致少数庸俗和低级趣味的作品很容易影响到不设防的留守儿童,毒害他们幼小的心灵。

2.是中国农村老人的“养而非教”监护模式。老人的教育能力与正确教育方法的缺失,在老人的传统观念里,认为只要孩子能吃饱穿暖、不出现安全问题就是尽到了责任,因此在照顾孩子过程中,要么过分溺爱娇纵,要么粗暴放任自流,很少在情感上关心孩子。孩子与老人家彼此间过大的年龄差距也是与孩子之间有效沟通的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

3.农村学校作为直接面对留守儿童的教育实施单位,很难为留守儿童提供个性化、针对性强的教育,在生活、学习上难以赋予更多的关心和爱护,即便是在教师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也往往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心有余而力不足,如师资短缺,有的老师身兼数职,要教授数学、历史、地理等多门课程,非常辛苦,已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关心留守子女。

(一)监护人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思想认识。

务工父母应树立正确的教养观念,形成正确合理的教养方式。在挣钱的同时,多想想孩子,不要无视孩子的存在,常回家看看,常和孩子谈谈,了解他们在想什么,需要什么,多给孩子关爱和呵护。同时,抚养管理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是其他亲戚应民主、平等地面对孩子,不能过分溺爱和放任,给孩子以科学的管理和引导,塑造孩子健康的心理,高尚的人格。这比挣钱,更有价值――因为有孩子才有将来。

(二)教师要讲究科学方法,促进心理健康。

1.建立“留守儿童”档案辅导。

家庭情况,父母亲务工地,临时监护人姓名、年龄、住址及监管儿童个数,留守儿童的心理品质、学生行为、生活习惯等诸多方面进行详尽地记载,作为样本材料的对照依据。

2.开展留守儿童主题活动。

健康的心理不是天生的,而是在社会环境和实践活动中慢慢形成和发展的。丰富多彩的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是培养学生健康心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因此,农村学校要创造条件,开展有针对性的主题活动。如指导留守儿童每月给父母打电话、写信,加强与家长的亲情交流的主题活动;洗脸、刷牙、洗脚,作息习惯,就餐方面的指导的挑战活动。让学生明白,虽然父母不在身边,但父母一直关注和爱他们,老师也像他们的父母一样关爱他们。

3.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

把一些留守儿童组织在一起,不定期地开展心理调查,了解存在的心理问题和困惑,从而进行心理训练和心理指导。

4.采取个别辅导的方法。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因人而异,通过团体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通过个别咨询,对个体进行指导,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和负担。“一把钥匙开一把锁”,教师要随时随地观察留守学生的心理动态,对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要对症下药,可以进行个别交谈、电话咨询、信函咨询,也可以设立“心理咨询室”或“倾诉信箱”,也可以通过写日记、周记的形式了解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引导学生走出心理误区。

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关系到下一代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也是全社会的责任,政府和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心理和社会等专业人员要积极的关注。让我们行动起来,关心、关爱和关注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共同创造幸福安康和谐的社会。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四

调查研究表明,我国农村地区留守儿童的教学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学业问题。留守儿童总体成绩较差,而且存在比较严重的偏科现象,尤其是数学科目的成绩较差。就课堂教学而言,留守儿童的听课、受教育问题在以下几个方面表现得较为明显:注意力不集中,扰乱课堂秩序,无故旷课,等等。在教学评价环节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多数留守儿童的成绩都不理想,不仅如此,作弊抄袭的现象也屡有发生。其二,思想品德问题。在一线教学当中,多数老师都有类似经历,那就是在教学中,一部分留守儿童会有拜金主义的现象,甚至还有拉帮结派、顶撞老师的现象。当然这些问题并非只是发生在留守儿童中,但是总结分析之后,不难发现这些问题在留守儿童群体中发生的概率更高。其三,心理问题。事实上,随着社会发展,心理问题成为公众越来越关注的一个焦点。在广大的留守儿童群体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些留守儿童时常打架斗殴,而另外一些则孤僻内向。然而,不论孩子们是用外放的形式还是内敛的形式表现出来,我们都可以看到留守儿童这个群体是存在显而易见的心理问题的。最后,安全问题。事实上,不管是学业问题还是思想道德问题,抑或是心理问题,归根结底,我们都希望在找到问题解决方案的基础上,使孩子们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受到正常的教育。然而,解决这些问题也不能保证孩子能够安全顺利地成长。父母在身边保护的时候,孩子们尚需面对安全风险。更何况,留守儿童长期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他们的教学知识已经明显低于正常孩子的范围,这也是留守儿童教学质量缺乏的重要。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五

留守儿童(the“left-behind”children),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到外地打工,而自己留在农村生活或不在父母身边城里的孩子们。他们一般与自己的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或与隔辈亲人,甚至父母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那么是什么导致了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出现呢?以笔者走访的喀左县为例,它位于辽西地区,地形以丘陵为主。气候大部分时候较为干旱,这也决定了该地区的土地贫瘠,矿产和重型工业偏少。春季到秋季农民忙于耕种土地,过了秋季进入农闲时节。为了补贴家用、维持生计,亦或是追求更好的生活,农民一般会选择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劳动力流动呈现季节性流动的特点。因此,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务工达三个月以上的儿童非常多,就导致当地留守儿童的出现。笔者认为,造成留守儿童出现的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从改革开放开始,生产力不断提高,相比农村而言城市经济发展较快。这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农村富余劳动力逐步向城市转移,农村也就成为留守儿童的主要分布地区。二是流向的发达城市物价高,把孩子带在身边会使得其在外的各项花费偏高,加大生活成本。三是许多进城的父母忙于工作无暇照顾和教育孩子,不利于孩子各方面的成长。四是进城务工的许多父母工作流动性强,孩子无法稳定就学,频繁地变换成长环境,对孩子的成长也有一定不利的影响。

我国《民法通则》第12、14、16条以及《未成年人保护法》第3、10、11、12、13、14、15、16条规定,未成年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他们的监护职责由父母行使。父母由于其他原因不能履行对未成年人监护职责的,应当委托有监护能力的其他成年人代为监护。监护大致分为隔代监护、单亲监护、亲属监护、同辈监护、自己监护这几种类型,但现实中往往存在很多问题。祖父母、外祖父母对留守儿童进行隔代监护,由于年事已高,他们的监护能力不足,无法对留守儿童进行有效到位的监护。绝大多数隔代监护人文化程度较低,不能对孩子进行很好的教育。有的时候隔代人容易溺爱,这也容易为日后产生心理问题埋下了伏笔。甚至有的时候隔代老人容易身体抱恙,反过来需要留守儿童去照顾他们,出现了一种监护倒置的现象。单亲监护中,由于一方缺位会造成劳动力短缺,留下来的一方要承受照顾家人和从事农业生产的双重负荷,往往忽视留守儿童,难以对被监护人的学习和心理成长提供较多的照顾。亲属监护中不利因素大致有以下两点。一是,因为留守儿童与自身没有直接的血缘关系,对他们监护相对自己的亲生子女而言比较宽松,只是注重留守儿童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等基本需求,常常忽略了他们精神层面的需求。二是,这些亲属大多育有自己的子女,他们自己的子女会对这些留守儿童产生不同程度的排斥甚至是歧视。自己监护和同辈监护的缺陷大同小异。首先,留守儿童自己在家亦或是是有兄弟姐妹在身边陪伴,在饮食方面无法做到营养均衡,对他们的身体成长发育十分不利。其次,无论是自己监护还是同辈监护,对他们来说都是过早承担责任,容易产生心理压力,不利于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最后,当留守儿童遇到困难时,没有人对他们进行指引,无法正视问题。总之,正是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受监护权保障不到位导致了孩子的人身权、受教育权、发展权等权利的损害。

受教育权是宪法所规定的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公民个人人格的形成、发展和完善,留守儿童同样应当享受这项权利。我国《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的颁布,基本保障了青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益。然而,近些年来留守儿童受教育权问题仍然没有得到切实有效的解决。留守儿童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家庭教育非常容易弱化,甚至是缺失。他们年龄小自身缺乏自制力,在遇到学习困难或是因学习受到老师批评、同学取笑的时候,回到家中无人对其进行学习上的辅导和心理教育。这就他们产生厌学心理,最终导致辍学或过早地放弃学业。在少数民族自治区域,这一现象尤为突出。以笔者走访的喀左地区为例,该地区是一个少数民族自治县,存在较多的蒙古族居民,这导致留守儿童中存在着不少蒙古族留守儿童。他们当中很多人从小接受的就是蒙语教育,不会汉语。就读的小学中大部分同学是汉族同学,由于语言存在障碍,他们本身和同学就缺乏交流沟通。学校的老师又用汉语授课,他们听不懂课程内容,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对学习失去兴趣。这种恶性现象导致一些留守儿童初中毕业甚至小学毕业即走向社会,成为新的低文化素质劳动力,其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无法得到保障。从学校教育方面来讲,留守儿童受教育权的保护困难重重。一是同城市相比,教师资源匮乏。留守儿童所处的地区大多地理位置偏僻且经济落后,无法吸引外界的人才。二是农村的教学设施不齐全、教育质量偏低、基础设施落后,无法让留守儿童与城市的孩子一样获得优质教育资源。三是教育资金的利用也存在一定缺陷,监管不到位使得资金用途不明。说到这里,同样是辽宁地区,朝阳作为辽西地区的代表城市,与辽南地区的大连相比,在教育发展上存在着不小的差异。以大连金州某所乡镇小学和笔者走访的朝阳喀左某所当地小学为例,同样是小学,两所学校在一些方面仍存在差距。一是师资力量。大连地区的师资相比于朝阳来说,要好很多。教师的文化程度相对较高。二是教师工资。大连地区的教师工资也较高,有利于吸引高素质人才的流入,促进教育发展。

(三)留守儿童的生存权和发展权无法得到很好的落实。

在现实生活中,由于留守儿童的受监护权和受教育权没有得到很好的保障,这也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他们生存权和发展权受到限制,从而无法落实到位。如果留守儿童受到的来自于父母的监护不够,他们将无法享受那些同龄孩子所享受到的父母在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等思想观念上的引导,以及情感上的关心与呵护,不利于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道德品质。同时父母和他们缺乏沟通并且对子女疏于管教,很难在他们遇到学习、生活上的困难时对他们进行适当的教育,容易使他们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对社会失去信心。而且父母不在身边,往往缺乏法制教育,走上犯罪的道路。除了精神层面的需求,孩子在生存方面的所获得的保护也不足够。经过多年的医疗改革,农村的医疗服务体系与城市相比仍然存在诸多差距,留守儿童的健康仍然受到很大的威胁。农村孩子的传染病、地方病发病率普遍比城市高,而且得不到较好的治疗。再加上没有父母有效的监管,极易引起各类儿童安全事故,留守儿童受伤、死亡事件频频发生。

(一)订立、修改、完善关于留守儿童的法律法规,切实维护留守儿童权益。

现有的法律法规中,有关留守儿童保护的条文可谓是凤毛麟角。在《宪法》、《民法通则》、《民通意见》、《刑法》、《婚姻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中,对于留守儿童权益的保护只是做了零散的规定,并不具有实质性和针对性。因此应当出台一部针对专门留守儿童的法律,同时现有的条文不符合实际情况的应当进行修改或者删减,对于那些存在争议的条文进行解释。对于法律法规的修改和完善,笔者有几点建议。一是明确并强化父母的监护责任。父母不仅应当努力为子女提供良好的物质生活,更应当注意子女的精神需求。在外出打工的时候也不应当忽视对于子女的关心和教育,应当每天与子女进行电话沟通,定期回来看望子女,尽可能地把自己不在子女身边所产生的不良影响降到最低程度。二是对于委托监护人的资质作出规定。委托监护人本身应当是身心健康的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最好具有一定文化水平,这样才能照顾好留守儿童。如果是爷爷奶奶作为监护人,首先他们的身体状况不稳定,可能出现监护倒置的情况。其次他们和时代存在一定差距,不利于教育。未成年的、未独立工作的兄姐由于经济能力等各方面尚未成熟,也无法照顾好兄弟姐妹。由于我国领土面积较大,国家制定的.法律和每个省份之间的实际情况之间仍然可能存在差异。那么各省可以在不违反国家制定的法律的情况下,结合本省的留守儿童的实际情况,制定本省的地方性法规。下属的各个市、县等行政区域也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规章制度。

(二)突出村(居)委会的作用。

村(居)委会对于辖区内的留守儿童情况应当做到了然于胸。首先,应当将所有的留守儿童情况汇编成册,并且定期更新。其次,对于留守儿童的委托监护人进行审查。审查的方面包括是否具有监护资格和监护能力,是否较好的照顾留守儿童。委托监护人最好与监护人签订书面的监护协议,明确双方的职责所在,以便审查。然后,村(居)委会应当对于一部分工作人员进行培训,使其具有指导、培训委托监护人和留守儿童的能力。这些工作人员,再对留守儿童和委托监护人进行指导和培训。最后,当发现委托监护人有违反监护职责的情形出现而致使留守儿童的权益受到损害时,应当对其进行警告并记录。如果多次出现屡教不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并通知留守儿童的父母取消委托监护人的资格。

(三)加强政府(国家)的主导作用。

留守儿童的问题不是只存在于个别家庭中,它是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在全社会产生的一种特殊现象。这就要求国家应当足够重视,并且想出对策。首先,加快户籍改革。现在我国户籍是分为农业和城镇两大类。绝大多数进城务工的父母都享受不到应有的保障,为了节约生活成本,只得被迫把子女留在乡村,这就使得越来越多的留守儿童出现。因此加快户籍制度的改革,减少对于农村户口进城工作、就学的限制。其次,完善农村和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同时还要特别关注留守儿童。可以在一定区域范围内设置一个场所对留守儿童进行集中监护,这样也解决了很多家庭无人可以照顾留守儿童的困境。同时招聘具有相关资质的人员,对他们进行培训,也促进了当地的就业和经济发展。再次,可以扶持相关公益机构。对社会上已有的相关公益机构,比如说福利院,政府应当对他们进行补贴,以表示鼓励。当然,也可以委托具有监护能力并愿意承担监护职责的社会成员和民间组织,由国家给付一定监护报酬,民政和其他部门对其监护行为进行监督检查。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六

作者简介:刘泓阳,女,民族:满族,籍贯:辽宁省本溪,所在学校:沈阳师范大学,专业:应用心理学。

摘要:留守儿童是近些年来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群体,本该是天真无忧、承欢膝下的这些孩子因为远离父母,已经出现了很多心理上的问题。且这些问题已经不仅仅存在于个别儿童,而是已成为了一种较为普遍的现象,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通过调查研究,阐述这些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产生原因,以及呼吁我们的社会、学校、家长应该如何能够改善这一现状,让孩子们能够生活的更加快乐幸福。

随着近年来我国经济的发展,大批农民加入到了劳动力转移的大军中。在他们为了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添砖加瓦的同时,他们的子女却留在了农村,由父母一方或者祖父母、亲戚等代为抚养。这些本该是由父母亲自养育的儿童长期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等共同生活,缺乏了正常的管教和亲情的沟通,许多儿童无法享受正常的学习生活,他们的性格、人格、品格以及其他方面可能存在着一些不健全甚至畸形的因素。由此引发的学习下降、心理畸形、社会问题等等都要求我们全社会尤其是教育工作者对她们进行特殊关注,使他们能够全面健康的发展。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留守儿童最容易出现的问题就是心理健康问题。普遍表现为隐性、不容易发觉,但是可能会对他们的一生都造成很严重的影响。

1、自卑心理障碍。

父母本该是孩子最坚强的保护和依靠,但是这些远离父母的留守儿童,很容易产生自卑心理。越是内向的孩子,这种问题越明显。有的父母将孩子托付给亲属,孩子的敏感纤细的心理会让他产生寄人篱下之感,只会觉得自己低人一等,说话做事思前想后、畏首畏尾,长期下去很容易给孩子造成抑郁的心理障碍。

2、孤独孤僻心理。

由于父母长期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在成长期所有遭遇的“成长的烦恼”无人关注也无人倾听,不仅如此,他们内心所产生的的一些错误的意识由于缺乏父母的正确引导也可能导致他们无法融入社会。周宗奎等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在人际交往方面表现出一定的自我封闭性,部分孩子在父母外出后有严重的失落感,一段时间内不爱与人说话交往,变得自闭而又孤僻。

3、逆反心理。

少年期儿童普遍存在逆反心理,对人和社会的对抗情绪比较严重,较为严重的还有可能出现拉帮结派、抽烟喝酒、逃学打架等“学坏”的行为。那么当出现了这些情况时,这些父母不在身边的孩子没有得到父母的关怀和劝阻,无法认识到自己的行为的错误,甚至会觉得这样的方式是引发父母关注的一个方法。由于父母长期在外,对于无法照顾孩子的所产生的负罪感,往往通过“物质+放任”的方式来补偿,留守儿童在这种高自由度的环境下根本无法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反而养成好逸恶劳、奢侈浪费、花钱摆阔等陋习。

4、厌学心理。

儿童的学习主动性是在幼年开始形成的。缺乏父母管教、长期受祖父母溺爱的留守儿童很难在这样的情况下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尤其是家里的老人文化水平较低,负责接管他们的亲人也不会生活学习面面俱到,不能为他们解决学习上遇到的问题。由此他们会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最终产生厌学的情绪。甚至有的儿童会认为,自己的父母没有很高的文化水平,也去了大城市赚钱,因此也会产生读书无用的思想。

针对留守儿童存在的诸多心理问题,我认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家庭抚养方式。

在留守儿童的父母离家打工期间,他们或者与他们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即“隔代监护”;或者与亲戚、朋友、邻居等生活在一起,即“委托监护”;再有一些大一点的孩子能够自己独立生活,甚至照顾弟弟妹妹,属于“无人监护”。那么无论哪一种生活方式,这些孩子的身心都已经在不同程度上受到了影响。首先,对于“隔代监护”这一群体,这些老人本就年事已高,操劳一辈子到了老年还要照顾这些孩子,由于身体等原因各方面都不能够像年轻人那样有精力。而且隔代人往往更容易对孙子孙女溺爱,舍不得管教也会让孩子养成不良习惯。其次,对于“委托监护”。家庭环境对于儿童的成长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这种“寄人篱下”很难让孩子从心底产生家的温暖。一些孩子在学习生活上遇到问题时,也存在与这些寄养家庭难以明说的障碍,很可能给以后留下阴影。

第二,学校教育模式。

这一代外出打工的父母大多数都是因为自己吃到了没文化的苦,他们努力拼搏的很大原因也是为了让孩子能够得到好的教育,以后不要走上自己的路。大多数留守儿童也表示自己愿意接受教育,喜欢学习,甚至学习成绩也比较优秀,但是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却缺乏校方的关注。首先,尽管学校是直接面对留守学生的教育实施单位,但是多数农村学校注重应试教育,片面强调升学率,而忽略了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及心理健康的教育。第二,学校教育的无奈和放任。据调查,留守学生中48.4%的学生成绩较差,39.6%中等偏下,10%成绩较好,仅有2%成绩优秀,还有的学生辍学。虽然教师的关注、关爱、集体的温暖可以抵消留守学生人格发展的消极影响,但由于教育理念、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多方面的制约,农村学校很少开设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缺乏专职的心理教师,也很少有组织、有计划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对问题学生学校通常施以惩罚性的教育,当教师知道他是“难以管理的”,就听之任之,难以真正走到学生的心灵深处。

第三,来自外界的影响。

留守儿童的心理较他人更为敏感,因此更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比如来自于他人的看法,一些社会偏见可能会认为,他们普遍缺乏家教,甚至影响了老师、同学对待他们的态度,这种态度会给这些孩子的心理造成很大影响。另外,网吧、游戏厅等这些游乐场所,对于缺乏父母管教、又不愿与人沟通的留守儿童来说就是一个快乐的所在,沉溺于其中影响学习、甚至结交不良朋友,都与这些场所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因此,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应该采取措施,充分重视起对于留守儿童这一群体的心理情况的重视。首先,学校应该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不仅重视知识的教育,也要关照他们的心理情况,教师对于学生应该一视同仁,对于留守儿童给予更多关注;其次,我们也应该为这些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在外打工的父母多跟孩子沟通,也让监护人注重这方面的引导。总之,我们应该从社会、学校、家庭各个方面入手,为了每个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让他们有一个健康预约的环境,成长为身心健康、积极向上的国之栋梁。

参考文献:

[1]徐群:《关注留守儿童教育与创建和谐新农村》,《现代农业科技》,第11期;

[3]方铭琳:《留守儿童的关爱教育机制》,《中国农村教育》,20第10期;

[4]田景正:《关于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思考》,《当代教育论坛》,第5期。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七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2亿左右的农民工,而且人数还将以每年10%的速度递增,由此产生的农村留守儿童人数高达5800万,父母不在身边,他们的教育面临诸多困难,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变得十分突出。

一、目前我国农村留守子女教育的现状。

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进程中,农民工的贡献是不容忽视的,但无论从哪方面来说,他们都属于弱势群体,他们子女的受教育状况不容乐观。

1、入学率偏低。

根据国务院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办公室抽样调查显示:“流动儿童中在学者占全部流动儿童的90.7%,一直未入学者占6.85%,失学者占2.45%。”调查结果还表明:在流动儿童中,达到上学年龄却不能适龄入学问题表现十分突出。

2、学习成绩差。

留守子女在受教育当中存在心理问题严重及道德偏差等问题。对文盲率高达30%的祖辈来说,引导和帮助留守儿童学习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研究发现,父母外出打工的学生成绩明显偏差。成绩排名中,留守子女只占优秀生的10%,而差生当中有70%都是留守子女。

3、存在心理问题。

心理成长关键期的`留守儿童,因不能及时得到引导和帮助,他们的性格会受到影响。测试结果显示,有30.3%的留守子女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健康问题,他们的心理问题明显多于非留守儿童。

二、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

1、劳动力转移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直接原因。

中国改革开放的三十年,是工业化迅速发展的三十年。伴随城乡一体化的深化发展,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在二元经济体制和分配制度失衡的背景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是受利益驱使,也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般规律。由于相关政策的滞后,农民工不可能将子女带在身边,从而导致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日益严重。

2、所处的环境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产生的决定性因素。

(1)家庭环境。人的社会生活意识和价值观念的形成都是从家庭环境中开始的。家庭的气氛,亲人的性格及其对子女的教育方式,直接影响到子女的生活习惯及道德观念。留守子女与父母的分离,弱化了家庭教育作用,家庭教育的主体由父母变成了祖辈及其他亲戚。显而易见,祖辈对孩子的教育往往存在很多的误区。首先,对孩子过分溺爱,很容易养成孩子任性的性格;其次,老年人大多文化程度较低,在学习方面不能给孩子很好的帮助;再次,在教育方式上缺乏畅通的交流,这对儿童的语言及创造性的发展有很大消极影响。而在亲戚的立场上,他们不便对孩子进行管束,孩子也很难在亲戚家中产生归属感,缺乏自信。

很显然,如果农民工子女继续留守,得不到很好教育的话,农民工这个阶层与整个社会的脱节就会越来越严重,这对整个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进步也是十分不利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广泛力量的密切配合。

1、政府高度重视对留守儿童教育的责任。

(1)加大投入力度,进行政策倾斜。加大农村教育的财政投入力度,提高农村学校和薄弱校教师的收入水平,提高现有农村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改善农村教育环境。

(2)加大农村公共教育资源投入,改善学校硬件设施,完善体育、文化娱乐设施;建立健全农村寄宿制校舍管理体制,实施并完善素质教育理念;普及信息化教育模式,鼓励学校积极开拓教学新方法和育人新理念。

(3)把留守儿童教育工作纳入国家和各地区新农村建设、农民工工作等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部门工作规划,置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把农村留守流动儿童工作与各级政府实施儿童发展纲要结合起来,将农村留守流动儿童的各项权益保护列入纲要实施的监测评估体系。

2、家庭和学校密切配合,高度重视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重视对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如前所述,家庭对子女的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常年在外打工的父母来说,家庭教育的内容不能仅仅停留在对孩子学习成绩的关心上,而更应该从情感的角度去关心和爱护他们,多和他们进行感情上的交流,发展良好的、亲密的亲子关系。另外,还应经常与子女的任课教师、班主任联系,了解他们各方面的表现。再者,还应十分重视孩子监护人的选定问题,应尽可能把子女寄放在有一定学习环境,比较有文化的,并且有一定责任感,能更好地监督和指导自己孩子的亲朋好友处。必须注意的是,家长对孩子的关心是至关重要的一环,缺少了这一点,任何其他措施都无助于儿童教育问题的解决。

(2)重视对留守子女的学校教育。作为对留守子女的教育实施单位,农村学校应该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职权和职能范围内,加强对留守子女的关心呵护。针对留守孩子的品德行为偏差和心理障碍问题,学校应该加以正确的引导,开展思想教育和情感教育,营造健康活泼的教学氛围。同时,要积极同留守孩子的监护人进行交流,对其做必要的培训,让其充分认识到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单一的教学形式,充分激励留守儿童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是作为教师应有的责任。

3、整合社会资源,关注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

(1)招募组建关爱留守学生志愿者队伍,推行“结对接力志愿服务”模式。采取“一对一”、“一对多”、“多对一”等多种形式的结对方式,组织志愿者队伍或志愿者与留守学生签订结对卡,针对学习辅导、生活帮助、心理抚慰和应急救助等需求,开展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志愿服务活动。

(2)整合各方力量,推动留守学生关爱行动社会化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关爱留守学生工作和主题活动的宣传活动,开展爱心募捐、义务家教、艺术培训、心理咨询等关爱活动,更大程度地动员社会各界支持关爱行动。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八

笔者认为引起上述问题的原因有很多,但是大致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家庭教育的缺失。父母对于孩子的重要性不仅仅在于父母给予了孩子生命,更在于父母对孩子成长的监护。然而,多数父母在离家出门打工之后就忘记了要常常与孩子保持联系,甚至还有一部分父母认为给了孩子钱就已经是尽了父母监护的义务。殊不知,这样的做法可能造成的后果更加严重。父母关爱的缺失不仅是孩子们学习成绩下滑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还是导致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罪魁祸首。父母长期不在身边使得留守儿童比一般孩子更加渴望爱,也因此会更加敏感,而这些可能就是之后引发更大问题的原因。第二,学校教育问题。不得不承认一点是,农村地区的学校教育存在十分严重的问题。学校师资力量差、教学理念落后、监管力度小等问题都给留守儿童教学问题的严重化提供了可趁之机。目前,农村地区的青年老师十分不足,多数青年并不愿意待在农村地区。青年老师的不足使得学校的教学理念不能够随时更新。现有农村地区的教师多数都是一些极为资深的老师,对于他们而言,监管的难度会十分大,这是由于孩子们的精力总会比年长的`老师更强。第三,社会原因。社会原因归根结底就是经济原因,农村的经济发展缓慢,城市经济发展迅速,城乡之间巨大的差别使得人们不断地向外迁移。但是进城务工的农村人因为户籍等问题又不能够顺利地将孩子也带在身边,这就使得孩子不得不在家留守。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九

留守儿童是我国社会转型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群体,主要指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并因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在一起的、尚处在接受义务教育阶段的儿童。据《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我国农村留守儿童数量超过6000万。义务教育阶段留守儿童规模为2948万,其中小学(6-11岁)和初中(12-14岁)学龄阶段儿童在农村留守儿童中分别占32.01%和16.30%,规模分别为1953万和995万,与调查结果相比较,留守儿童总体规模在扩大。留守儿童不仅集中分布在中西部地区,而且沿海发达地区如广东、江苏也分布着大量留守儿童川。留守儿童群体不仅规模庞大,而且不利处境导致留守儿童极易出现心理行为发展异常现象,如情感淡漠、情绪不稳、行为偏差、习惯不良、性格缺陷等问题川。尽管对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发展方面已有大量的研究,获得了有价值的研究结果,但与留守儿童心理行为健康成长的复杂性相比,现有研究还远远不够。

耻感心理是个体而对社会生活中的羞耻现象时自觉产生的一种旨在维护被个体内化了的社会道德承受性的最低限度时所体验到的负性情感。这种负性情感可以促使个体对可能发生的违背社会伦理道德的事件产生自觉的规避和抵制。所以,耻感心理是中国人秉持的基本伦理观念,更是一道重要的道德堤防,时刻影响着人们的言行。由于耻感心理的获得是个体在与重要他人相互作用过程中逐渐习得内化而成的,重要他人的教化及其教养方式、文化程度、亲子关系等与个体的耻感心理发展水平密切相关,社会大环境状况也影响个体的耻感心理的发展水平。目前,我国处于社会转型中,社会经济文化等发展的不平衡导致社会耻感缺失。有研究表明,青少年尤其是大学生在耻感问题上也存在诸多不良现象,如耻感缺失、耻感迷茫、耻感淡化、耻感偏差、耻感错位等现象。这些现象直接影响到青少年的言行举止,最终影响到青少年的伦理价值观等。作为正处在重要成长阶段的留守儿童,一方面因其重要他人系统教化的不足、家庭功能的缺失,另一方面留守儿童所处环境的不利,导致留守儿童耻感心理水平较低。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从江苏省扬州市郊和四川省渠县的4所乡镇小学采用整群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被试。留守儿童有效被试共537人,其中,男227人,女310人;三年级218人,四年级138人,五年级81人,六年级100人。同时,从这些留守儿童所在班级选取非留守儿童有效被试共492名作为对照组.其中.男305人.女187人;三年级174人,四年级121人,五年级112人,六年级85人。

(二)研究工具。

1.留守儿童耻感问卷叫,问卷包括关系耻感、行为耻感、个性耻感和身体耻感四个维度,共18个题项。问卷采用liken4点记分。得分越高表示耻感程度越高。问卷。系数为0.861,分半系数为0.836。通过对理论模型和数据拟合程度的检验,表明本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同伴冲突应对方式问卷。共包括问题解决、攻击、求助、退避、幻想5个因素。采用liken5点计分,1代表从不采用这种方式,5代表总是采用这种方式,各维度的题目得分相加除以该维度题目数得出各维度平均分。问卷。系数为0.932,各因子.系数在0.614-0.926之间。本研究中该量表的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29。

(三)研究程序。

通过匿名方式对被试进行由专门人员指导的集体施测。然后对全部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

三、研究结果。

为揭示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情境下的应对方式基本状况,先对留守儿童和非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各因子的平均数进行对比分析。由表1可知,留守儿童耻感心理的行为耻感因子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而身体耻感、关系耻感和个性耻感三因子差异不显著。在而临同伴冲突情境时,留守儿童在退缩、攻击和幻想三种应对方式上显著高于非留守儿童;在问题解决应对方式上显著低于非留守儿童;在求助应对方式上与非留守儿童的差异不显著。两个群体的对比考察提示我们需要进一步对留守儿童群体耻感心理和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进行深入研究。

为揭示留守儿童耻感心理与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关系,分别对耻感心理和应对方式各因子间的相关进行了分析。相关分析的结果表明,留守儿童的身体耻感与问题解决、幻想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退避、攻击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行为耻感与问题解决、幻想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退避、攻击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关系耻感与求助、问题解决、幻想三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退避、攻击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个性耻感与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正相关,与退避、攻击两种应对方式因子呈显著负相关。

为了进一步考察耻感心理对同伴冲突应对方式的影响,我们以耻感心理的四个因子为自变量,分别对5个应对方式因子进行逐步回归分析。回归结果表明,关系耻感对求助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留守儿童关系耻感水平越高,而对同伴冲突情境时越愿意采取求助方式去应对;四种耻感心理因子对退避和攻击两种应对方式有显著负向预测作用,即留守儿童四种耻感心理因子水平越低,他们而对同伴冲突情境时更愿意采取退避和攻击的方式去应对;四种耻感心理因子对问题解决应对方式具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四种耻感心理因子水平越高,留守儿童越愿意采取问题解决方式去应对同伴冲突情境;行为耻感因子对幻想应对方式因子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即行为耻感水平越高,留守儿童更愿意采取幻想的方式去应对同伴冲突情境。

四、讨论。

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耻感心理的行为耻感因子的得分显著降低,这一研究结果与关于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许多研究结论相一致。行为耻感是在与重要他人直接交往过程中慢慢内化而成的.其中.重要他人随时随地的言传身教和有意识的指导、教化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绝大多数都是与祖父母、外祖父母、叔辈或父母单方生活在一起。一方面,由于祖父母、外祖父母年龄偏大,思想相对传统,或者叔辈、父母一方承担的农活和家务过于沉重,可能导致对留守儿童的教养方式不当,对其言行举比教导和监督缺位。另一方面,留守儿童与父母空间距离大,使得留守儿童不能及时从父母那里获得社会支持去应对遇到的困境,导致负性心理问题堆积,从而出现反社会行为,如果反社会行为给留守儿童带来心理的安慰或其期待的结果,就会导致行为耻感水平降低,甚至缺乏行为耻感。与非留守儿童相比,留守儿童耻感心理的其他三因子差异不显著。可能原因是,随着全社会对留守儿童的高度关注,不仅留守儿童父母给予孩子生活上、物质上的无微不至的关心,而且定期与孩子通过电话、书信等方式关心孩子的心理成长,给予孩子有力的社会支持。政府、学校教职员工和一些社会组织也为留守儿童提供了必要的社会支持,让留守儿童在正确认识自己、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等方面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十

摘要:近年来,为了增加家庭收入不得不离开家乡,远走他乡去务工的农民群体不断壮大。随着劳动力的流动,留守儿童及其教育问题均成为相应的衍生现象。留守儿童这个群体的学习问题、思想问题以及心理问题不断凸显。为了解决以上的问题,学校、家庭以及国家都应该给予支持,做出努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留守儿童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家庭;学校;社会。

1引言。

所谓农村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长期在外的身心尚未成熟的儿童。如果必须给它加一个时间概念的话,那么笔者认为应该是少年期之前的一段时间。20世纪80年代起,我国经济进入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东南部地区的发展以及城市经济的快速增长都吸引了劳动力的大量转移。相比城市以及东南沿海之地,我国西部以及广大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则落后许多。正如前文所言,留守儿童的父母长期在外劳动,这一群体长期与家中老人相处,甚至独自相处。众所周知,对于儿童而言,父母是孩子的首位老师,教会他们成长以及做人的道理。长期的家庭温暖不够,甚至父母教育职能的缺失使得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逐渐凸显。父母不在身边已经造成了家庭教育的缺失,然而更加值得注意的是,留守儿童的学校教育问题也日渐严重。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十一

云南省楚雄市双柏县安龙堡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古村落,地处贫困山区,有丰富的彝族文化传统,土掌房和梯田是极具民族特色的当地景观。安龙堡村坐落在哀牢山山脉腹部山脊之上,面向横跨谷底的绿汁江,海拔1820m,干热河谷气候,现有人口80户,大约280人,村民主要以种植、养殖为主,生活条件较差,属于贫困村[1]。蜿蜒穿梭于哀牢山山脉的弹石路乡道,是村寨和外界联系的主要交通干道。

1.2“森林、村庄、梯田、河流”垂直生态系统安龙堡村土掌房聚落的选址综合考虑了气候、地形、水源、农牧等各方面的因素而确立,为了效的利用自然能源,形成“森林-村庄-梯田-河流”特殊的垂直生态系统。森林位于山顶,涵养的大量水资源,是村落梯田湿地形成的决定性因素,它为梯田湿地生态系统的健康提供水源保证,也是村民祭祀的重要场所。安龙堡村落位于森林之下的山腰,四周梯田层层围绕可供耕种,村后山林既可放牧,又可伐树打猎。村民可通过地表径流和沟渠形式将森林中的自然水系引入村寨中,以解决村民饮用和灌溉问题。位于森林和村庄下方为梯田湿地,广泛分布于中下山,是生态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在整个系统中,来自森林的天然水和村庄中排出的生活污水,经过梯田的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最终汇入下方河流,即绿汁江。四个要素相互独立又相互作用,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构成稳定和谐的生态系统。该垂直生态系统正是安龙堡村留守儿童所生存成长的大环境,但目前也面临严重的生态问题:森林不断砍伐,森林覆盖率不断降低,涵养水源的能力不断减弱;气候干旱,水资源不足且利用率不高,加之土掌房村落基础设施较差,导致森林、村落、梯田、河流的物质和能量交换减弱。生态系统的破坏,不仅仅造成了村民生存环境的恶化,还直接给留守儿童造成了更多的劳动负担,尤其体现在引水困难和灌溉劳作加重。

安龙堡村近些年外出务工人员人数不断增多,村内留守儿童数量也在不断增大(图2)[2]。生态环境恶化,村落基础设施较差,留守儿童的成长环境不容乐观,其身体健康与心理健康,行为与学业发展等方面均处于弱势。通过访问与研究,改善安龙堡村的留守儿童生存环境主要面临两大问题:一是如何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引水灌溉效率得以减轻留守儿童及其家庭生活和生产负担;二是如何基于当地现状和文脉创造一个直接的、生态的、快乐的、属于儿童的游乐空间。

2改善安龙堡村留守儿童生存环境探索。

2.1修复垂直生态生态系统。

修复生态系统,改善生态环境,是解决安龙堡村民的生活、生产问题的首要任务,且有利于为留守儿童创造一个更加和谐舒服的生存环境。垂直生态系统若得以恢复,劳作负担也随之降低。

2.1.1植被修复、涵养水源。整个垂直生态系统中,森林涵养的大量水资源是形成完整生态系统的决定性因素,它为村落、梯田湿地的健康提供了充足的水源保证。由于安龙堡村所处地理位置气候干旱,水资源尤其宝贵与重要。随着森林逐渐被砍伐,森林覆盖面积逐年减小,造成水源不稳定,利用率降低。要修复改善垂直生态系统,森林的保护与再生是重中之重。科学有效建立森林保育区,通过合理的绿道规划,森林、村落、梯田、河流进行有机整合连接,才能改善物质与能量交换过程。

2.1.2合理开源引水,建设高效灌溉系统。在科学保护森林水源的同时,开源引水,通过自然溪流与挖建沟渠两种形式引水下山,一利于灌溉,二便于生活。安龙堡村下的梯田拥有高效合理的灌溉系统是减轻当地村民尤其是留守儿童劳动负担的重要措施。传统灌溉体系中,地表径流是原始的.排水方式。但这不仅使水资源利用率底,还造成了水土流失。安龙堡村处于干热河谷气候,水资源不充足,因此建设高效节水灌溉系统迫在眉睫:在梯田纵向挖建主渠,并在村落挖建多个人工池塘,将人工池塘与主渠连通。人工池塘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种用来储水;一种用来积肥(栽秧时节,启动山水,搅拌肥塘,乌黑恶臭的肥水顺沟而下,流人梯田,即“冲肥”灌溉)。在梯田横向挖建支渠,与主渠相接。水流和肥料通过渠道系统由高处和村落流入梯田进行灌溉和施肥,最终形成高效的灌溉施肥系统,提高农作物生产量,也为当地村民和留守儿童减轻劳作负担。

2.1.3构建蓝绿基础设施。在提高灌溉效率的同时,水源经过村庄,为村民提供生活用水及景观用水。村内外围建设绿色廊道与村落链接并且渗透,构建纵横交错的水网系统,与绿色廊道交织,构建蓝绿基础设施,实现生态净水、高效灌溉、绿化覆盖,环境友好,从而满足生态、景观、生活、游戏、灌溉生产等多功能的需求。

2.2基于土掌房平台体系的儿童游乐系统构建创想。

修复垂直生态系统能改善留守儿童生存的大环境,但我们景观设计师也试图去探寻能够直接让儿童触摸到、直接激发释放童真的措施,更而体现景观设计师社会责任感。村落土掌房具有的显著特征给来了创新可尝试的机遇。

2.2.1特有的屋顶平台空间利用。村落的土掌房顺应着地形层层叠叠分布坐落在山体上,每座土掌房背坡面谷,且平行于等高线均匀排列。由于土掌房建筑密度较大,导致地面活动空间有限,所以灵活利用屋顶平台空间成为土掌房的空间特色。土掌房屋顶平台创造了一个与地面分离的开发空间。该空间独立于地面,即可视为第二层地面空间[3]。土掌房村寨阶梯层叠、上下相通、左右相连成片的屋顶不仅仅是当地村民晾晒生产的平台,还是人们包括青少年儿童的交流、生活的乐园。

2.2.2发达便捷的交通平台体系。土掌房各个平台由爬梯、独木桥等水平和竖向交通构件连接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系统完整的平台交通体系。竖向交通主要竹梯或者木梯,连接地面―屋顶平台空间和上下屋顶平台空间,水平交通主要独木桥,连接水平上的屋顶平台空间,且有时两个屋顶会连接在一起。土掌房村落各个屋顶平台高低叠落,犹如梯田,连接成片,形成了土掌房民居特有的屋顶平台体系。这个平台体系也是土掌房村落赖以生存的根本。

2.2.3基于平台体系的儿童游乐单元及系统设计。如上文所述,云南省彝族人民的传统住房土掌房,具有两个非常显著的特征:依山而建的跌落式土掌房平台空间和联系不同空间的爬梯、独木桥等交通构件。因此,为了改善儿童游憩环境、增加儿童的童年乐趣,在这两个因素的基础之上,结合一种中国传统儿童智力玩具“神龙摆尾”的原理和形态,生成此次设计的概念:就地取材,设计不同类型的方块形游戏单元(图3)。游戏单元将分成三种类型,分别以滑梯、迷宫和蹦床为主要游戏空间,对应0~5岁、6~11岁、12~14岁这三种不同年龄层儿童需求的差异。这些游戏单元安置在土掌房特有的屋顶平台系统上,可固定,也可自由移动,由爬梯、独木桥等交通构件将一系列游戏单元串联起来,即为安龙堡村的留守儿童创造一个位于屋顶平台上的儿童游乐设施系统(图4)。且这儿童游乐设施体系与平台系统融为一体,真正融入村民的生活之中,为当地的留守儿童创建饶有趣味的游乐环境,激发童真童趣,也让这些经历沉淀为宝贵的童真记忆,更有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有利于当地传统文化的传承。

3结语。

本文通过聚焦云南省楚雄市双柏县安龙堡乡安龙堡村极具地域特色的传统民居聚落,将目光锁定于村内大量留守儿童的现状情况和问题,从关注留守儿童成长情况角度出发,修复当地“森林、村落、梯田、河流”的垂直生态系统,并通过对当地传统民居土掌房的实地调研、研究,基于土掌房特有的平台体系为儿童创造活动游乐系统空间,提升儿童对文化传统感知。同时希望此次研究为当地的现代地域建筑的传承和再创造之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并为同类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十二

摘要:农村学前留守儿童是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背景下的客观存在,既有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方面的客观原因,也有农村家庭外出务工方面的主观考量。研究发现,农村学前留守儿童发展主要存在营养健康不良、情感交流障碍、早期智力开发受阻等突出问题。特别是智力或身体不健全的儿童,更是得不到系统的康复训练与教育。因此,应提高学前留守儿童营养保健水平,加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提高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质量,尤其关注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前留守儿童。

关键词:学前留守儿童;发展困境;学前教育;。

学前留守儿童,指的是父母双方或一方流动到其他地区,儿童自己留守在户籍所在地,由此不能和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6周岁及以下的未入学儿童。[1]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在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结构制约下,农村剩余劳动力大规模向城镇地区流动和迁徙,进城务工人员不得不将孩子留在农村老家,这些孩子由于缺乏父母的直接监护而成为“留守儿童”。

一、农村学前留守儿童的产生及其发展困境。

农村留守儿童从区域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地区。研究者走访了中部地区典型的山区y县,这里的农村留守儿童非常普遍。统计显示,y县在园幼儿规模为2850人,其中学前留守儿童有1780人,占比60%以上。实地调查发现,当地留守儿童的产生有其深刻的社会经济根源。国家实施义务教育,虽然免去了学生的学费和书杂费,而且当地不少学生享受到了农村贫困寄宿生生活补助,但广大农村家庭并没有因此就减轻了教育负担。在缺少收入来源的情况下,外出打工是当地农村家庭唯一的经济来源。由于外出务工人员文化程度普遍不高,所从事的工作不稳定,经济收入有限,无法将子女带到城里读书,只好将子女留在家里,于是当地农村家庭学前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的现象也就不足为怪。这些儿童的发展困境主要表现在生理性、心理性和成就性弱势方面。

(一)生理性弱势留守儿童:营养健康不良。

幼儿期是依恋关系建立的关键期,农村留守幼儿由于得不到足够的父母爱护,其依恋关系的建立存在更多的阻碍因素。虽然留守儿童有爷爷奶奶或其他的亲戚朋友照顾,但大多注重幼儿安全和生存的需要。由于缺乏与父母的沟通,缺乏父母爱的滋润,幼儿的认知、情感、社会性发展都会受到深刻而持久的影响。由于留守儿童长期得不得父母的关爱,其在遇到困难时不能找到感情支撑,容易出现性格缺陷和心理危机,如冷漠、自卑、敏感、缺乏自信等心理问题。这常常导致问题儿童等特殊群体的形成,使开展教育工作更加困难。

农村留守儿童作为一类特殊的群体,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形成合力,共同关爱。

(一)提高学前留守儿童营养保健水平。

(二)加强父母与儿童之间的情感交流。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与父母的互动交流是儿童情感发展的基础。心理科学表明,婴幼儿时期是人的认知、情感与意志等发展的重要时期。婴幼儿的认知主要是通过动作与外界事物直接接触的方式来认识客体,其情感的产生与生理需要满足与否有关,意志的形成则体现在对自己身体的控制,如进食、排泄等,每一方面的发展都离不开与父母的互动交流。解决问题的关键仍然是孩子的父母,让父母留在孩子身边,尽可能减少隔代教育、旁亲照顾。

祖辈和亲友要改变教育观念,重视学前留守儿童的早期教育,在家中尽量多添置一些适合幼儿阅读和观看的图书与音像制品。在农村幼儿园建设方面,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把发展学前教育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要求加快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热爱儿童、业务精良、结构合理的幼儿教师队伍。在保障合格师资的基础上,农村幼儿园教师需要着重关注留守幼儿中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孩子。完善特殊教育融合发展机制,改进特殊教育育人方式,强化随班就读,建立健全融合教育评价、督导检查和支持保障制度。对于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儿童,教师应特别注意,关注留守儿童组内差异化问题,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做到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参考文献。

[2]谈甜,杨柳,刘莉,等.农村留守与非留守儿童生长状况及营养与食品安全kap比较研究:基于对湖南、山西两省农村地区小学生的实证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8)1012-1016.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十三

摘要:农村留守儿童是社会的弱势群体。云南省双柏县安龙堡村当地“森林、村落、梯田、河流”四素同构的垂直生态系统遭受破坏,村内留守儿童面临生存环境恶劣和身心健康发展不利的问题。用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策略进行生态修复,保护地方的辨识度和文脉价值。利用村落土掌房特有的平台系统,设计儿童游乐系统,旨在为农村留守儿童创造一个充满趣味的成长空间,更重要是传承民族文化,提升儿童对传统文化的感知。

关键词:留守儿童;土掌房;生态恢复;游乐系统。

农村留守儿童是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转型而产生,并是将长期存在的一个特殊的社会弱势群体。从风景园林的角度出发,发挥学科特色,思考留守儿童这一社会问题的解决途径,不仅是风景园林学科应用的一个新方向,亦是风景园林师社会责任感的体现。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十四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向城市聚集,在这些农民工中有相当一部分已为人父母,他们外出后将子女留在农村交由老人、亲戚、朋友抚养,由此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剖析存在的问题,探寻其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对策,是我们亟待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迫于生活大量农村劳动力来到城市务工,这些人中有很大部分已为人父母,他们外出务工后留下子女交由家中老人、亲戚及朋友照顾。据2014年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全国有农村留守儿童6102.55万人,占农村儿童的37.7%,占全国儿童的21.88%。这些留守儿童大部分和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一起,由于受家庭经济状况限制和农村老人素来勤俭节约,他们在生活上因得不到精心照料而缺乏营养。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忙于农活和家务,无暇照看使留守儿童遭受意外伤害。临时监护人文化素质较低不能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由于长期缺乏父母关爱,他们的身心健康、学习成绩、成长经历等方面不同程度受到一定影响。

2.1严重的心理缺陷。

留守儿童由于长期与父母分离得不到父母的关爱和呵护,亲情失落使他们生理需求得不到满足,心理情感失去依附,看着别的孩子与父母亲密接触,内心感到无比的孤独。亲情的失落使一些留守儿童性格扭曲,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表现出性格孤僻不愿与人交流,情感冷漠对他人缺少爱心,情绪不稳时常焦虑粗暴,行为极端做出过激的事情,生性多疑缺乏信任感、自私狭隘缺乏包容心等个性特征。这些心理缺陷严重影响了留守儿童的性格、品德形成及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判断。

2.2教育缺失。

教育缺失是留守儿童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一是享受不到与城市孩子均等的教育资源。大多数农村学校与城里学校相比其办学条件、师资力量等都落后于城市学校,享受不到优质的教育资源。二是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子女期待值不高。大多数外出务工人员认识不到知识的重要性,认为读不了书就外出打工,将孩子的学业定位在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上。三是临时监护人对留守儿童学习介入过少。由于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大多年事已高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四是家务活的牵绊影响了学习。有的留守儿童家庭因家里缺少劳动力不得不帮助家里承担一些家务活,因此影响了学习。

2.3监护不力。

多数留守儿童监护人年龄偏大,文化素质较低不能很好行使监护义务。一是不能很好照顾留守儿童生活。儿童阶段是孩子身体发育的重要时期,合理的膳食营养结构有助于孩子身体健康发育。但有的家庭因经济困难不能为孩子提供必要的膳食营养,而有的家庭因监护人不懂得科学搭配膳食营养。由于缺乏父母的.精心照顾,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二是留守儿童人生安全受到威胁。在农村,由于监护人需承担农活和家务,对留守儿童疏于管护,留守儿童容易受到意外伤害,甚至成为不法分子侵害的对象,因溺水、车祸、打斗等导致意外伤亡的事件屡见不鲜。

2.4行为习惯较差。

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留守儿童和监护人之间关系特殊,监护人在管教孩子时大多不很严厉,只要不犯大错,对孩子的行为一般都采取认可态度。从而从容了孩子不良习惯的养成。一是自控力弱。在家不听监护人教导,对监护人抵触情绪在,常常语气生硬顶撞老人,做事我行我素。在学校不遵守学校规章制度,不服老师管理,迟到早退、旷课、上课不认真听讲,心胸狭窄常与同学发生冲突。二是明辨是非能力差。性格偏执不能正确看待问题,一旦受社会上负面因素影响容易被不良青年拉拢利用,喝酒、抽烟、吸毒,沉溺于网络游戏,参与打架斗殴,盗窃、抢劫等。

建立有效合理、动态发展的关爱留守儿童成长的长效机制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内在要求和关键所在。一是政府要高度重视留守儿童工作。政府要提高对留守儿童工作的认识,引导和支持学校、社区建立关爱留守儿童的机制,为留守儿童搭建亲情电话、网络视频等与家长沟通的平台,以实现农村留守儿童与家长之间的感情交流。二是学校要加强留守儿童的教育管理。学校要做好农村留守儿童统计工作,建立留守儿童电子学籍系统,实现学校对留守儿童的动态管理。建立起与留守儿童监护人联系制度,定期或不定期与监护人进行交流和沟通。三是社会关爱留守儿童发展。妇联、团委等社会组织及各类社会团体要其实肩负起关爱留守儿童的义务,通过在小区设立“心语小屋”,组建一批有责任心的农村妇女担任爱心妈妈等方式倾听孩子的心声,抚慰孩子心灵。

3.2对问题儿童进行心理疏导。

部分留守儿童由于长期失去亲人的关爱而出现了心理障碍,造成品德、行为等出现偏差而成为“问题儿童”。“问题儿童”是留守儿童的特殊群体,如果引导不好就有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疾病,行为走向极端做出过激的事情,必须引起家长、学校和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家长要随时保持与孩子的联系,与孩子进行交心谈心了解孩子的心理动向,从精神上多给予亲情安慰。学校要注意研究“问题儿童”的品德、行为等特殊心理现象,针对留守儿童的心理障碍和品德行为问题,由懂心理教育的专兼职教师,对问题儿童开展心理咨询、心理疏导、心理矫正,化解他们的心疾帮助他们走过人生的关键时期。教育部门要重视“问题儿童”工作,敦促学校把这项工作抓好抓实。妇联、共青团等组织通过举办爱心活动为问题儿童搭建“爱心屋”,让他们感受到亲情的温暖。

3.3呼唤父母的回归。

父母的监护和教育是留守儿童内心的渴望,减少他们与父母的分离,让外出务工父母回到子女身边,使更多孩子能在父母的陪护下健康成长,是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根本之策。父母在外出务工挣钱的同時要兼顾子女的感受,在不影响家庭生活的情况下尽量降低母亲的外出率,尽量让母亲留下来陪伴孩子。为了子女的健康成长外出农民工在有条件的情况下争取回乡创业,这样既能增加家庭经济收入又照顾了家中孩子,回乡人员应把在外务工学到的技能用于自主创业。政府要大力发展地方经济,鼓励和支持个体私营经济发展,为农民工在家乡就业提供更多的工作岗位,特别是母亲在当地就业的机会,缓解留守儿童因与父母长期分离而造成的亲情缺失,政府要鼓励和支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为农民工返乡创业搭建创业平台,提供资金、政策、信息、培训等帮助。

改革开放后,农民工为城市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让农民工享受与城市人同样的待遇是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应有之策,国家应尽快出台政策逐渐实现农民工向市民的转化,使留守儿童能跟随父母共同生活在城市。首先要切实解决户籍问题。农民工市民化转变的关键在于政府要加快户籍制度改革,在城市资源环境可承载范围内接纳农民工及其家庭,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其次要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问题。政府要出台农民工子女入学政策,改变以往必须在户籍所在地入学的政策,农民工子女在教育上要享受与城市儿童同等待遇,使农民工子女能享受教育公平就地就近入学。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十五

留守儿童指因父母长期外出,无法和父母一起生活,由祖父母或其他亲属代为监护,正在义务教育阶段的未成年儿童[1]。留守儿童住院时由于父母抚慰不足,再加上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缺乏,往往发生较多的情绪性问题行为如敏感、自卑、感情脆弱以及孤僻等。采用普通护理措施往往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有针对性地对患儿进行多形式、个性化以及生动的心理干预,从而缓解患儿因亲情缺失引起的紧张等心理,增强其战胜疾病的信心。本研究选择110例住院留守儿童,探讨心理护理对住院留守儿童的`落差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将110例住院留守儿童分为两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男34例,女21例;年龄:4~11岁,平均年龄7.1±0.8岁;对照组男36例,女19例;年龄:4~12岁,平均年龄7.4±0.7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临床可比性。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情感支持。

根据患者发生的情感及负面情绪,制定有关干预方法,进行心理辅导。加强与患者的沟通,采用鼓励性语言,尽可能的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强其心理承受力。

2.3做“代理家长”,给予相应关怀护理人员作为留守儿童的“代理家长”,应该做到知晓留守孩子以及监护人的基本情况,知晓其父母外联系方式。同时还应该积极主动与留守孩子沟通交流,像母亲一样关心患儿,能够明显缓解其对父母的依恋性,提高其临床治疗依从性。

2.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3.0统计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分析,计量数据采用x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两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情况以及家属满意度分析研究观察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4讨论。

随着城乡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越来越严峻。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对策执行不到位,因此政府、学校以及全社会应该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和关爱问题。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留守儿童问题成为影响我国实现城乡统筹以及缓解社会矛盾等方面的重要原因,因此应该引起重视。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患儿情绪变化、配合程度、对护士排斥性以及家属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儿科病区积极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进患儿早日康复,提高家属满意度,加强留守儿童监护人的心理学知识,从而更好地照顾好患儿,积极为留守儿童创造更好地成长环境,降低留守儿童患身心疾病的机会,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十六

根据全国妇联的调查报告显示:全国留守儿童的人数约为5800万,80%以上的留守儿童未满14岁,留守儿童占全部农村儿童总数的28.29%。而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当前留守儿童的安全状态令人堪忧。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主要包括:一是留守儿童的人身侵害,如:殴打、勒索、欺诈等;二是,意外事故伤害,如:溺水、触电、车祸、食物中毒等;三是行为失控导致的安全事故。

二、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原因剖析。

1.政府层面相关的法律、制度保护缺位。目前,我国已出台的保障未成年人权利的法律法规体系中,缺乏维护留守儿童这特殊群体的权益的专项法律、制度,立法不够细致,缺乏针对性、时效性与可操作性。农村留守儿童的权利保护没有真正地从法律层面得到明确的表达与维护。此外,地方各教育行政部门缺乏设置相关的职能部门,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生存、安全、教育等现状的开展实时调查、监管和保护工作。2.学校缺乏有效的安全管理和法制教育。首先,许多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条件比较简陋,对于学生的教育管理方式简单化。留守儿童在校期间的状态和行为表现得不到重视和有效管理。其次,农村师资有限,很多学校重视儿童的学习成绩,缺乏对他们的关爱和心理教育。再次,学校缺乏系统安全教育管理机制,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培养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的训练;此外,学校缺乏与留守儿童的家长、监护人的沟通,使得留守儿童的安全教育方面出现了家、校脱节的问题。3.家庭教育功能与监护功能严重缺失。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与监护严重缺乏的表现主要包括:一是,父母与留守儿童长期缺乏有效的交流、沟通,无法履行对子女的教育和监护职责。二是,代理监护人不能有效履行对留守儿童的监护责任。4.社会监管的缺失和不良因素的干扰。首先,社会对于儿童成长发展具有一定的消极因素影响。譬如:“金钱万能观”、“读书无用论”等不良的社会思想,严重误导留守儿童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其次,社会监管力度不足。一些娱乐场所仍然违法向对未成年开放,致使过早流入社会而又缺乏自制能力的留守儿童沉溺于色情、暴力等网络世界中,导致其违法犯罪。此外,一些社会成员对于农村留守儿童群体所表现出的冷漠、无视、甚至轻蔑的态度,严重损害着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使他们的心态逐渐失衡,产生厌世情绪和异常行为表现。

三、农村留守儿童安全教育问题的改进对策。

1.政府应加快推进专项立法,完善相关教育体制。首先,国家应积极推进立法进程,构建维护农村留守儿童权益的专项法律法规,运用法律武器加大对侵害留守儿童安全的各种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其次,加快推进户籍改革和教育改革制度,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障制度等配套体质建设,为留守儿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第三,逐步构建和完善监护人管理制度,明确监护人与留守儿童之间的权利与义务关系,约束和监管监护人履行其职责。此外,地方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应不断投入,优化农村学校(尤其是寄宿学校)的师资队伍、教育环境、办学条件等,为留守儿童打造一个安心、安全、安乐的`家园。

3.家庭亲子关系的改进,监护人切实履行职责。亲子教育对儿童成长发展发挥的至关重要的作用。首先,农村父母必须明确自身对儿童的抚养和教育职责意识。其次,充分利用各种沟通手段,如短信、电话、视频等形式与子女及其监护人保持密切联系,及时掌握儿童成长动态并实施有效的亲子教育,随时了解代理监护人对儿童的监护情况,配合其实现保护教育的职能。最后,代理监护人应关注留守儿童的成长状态和心理动向,努力为留守儿童营造一个安全、关爱、和谐的成长环境。

4.社会各界发挥资源优势,形成多元保障体系。社会各界应积极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预防留守儿童的安全风险,提升他们的教育质量和安全管理。首先,社会各团体、组织要牵头共建农村儿童教育监护体系,如:建立农村儿童维权中心;建立图书馆、心理辅导室等;定期招募社会志愿为农村的教师、监护人以及留守儿童普及安全教育理念与技能。其次,各大通讯企业可以为留守儿童和父母、教师以及其他监护人打造一个“互联网家”的沟通平台;再如,针对农村留守儿童投资设计“学生电子跟踪卡”等实时监控手段,并免费提供给有需要的留守儿童,随时跟踪了解孩子的安全动向,预警各种潜在危险的发生。

参考文献:

[1]谢启文.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j].教育探索,2008(10).

[2]李新,张静.农村留守儿童安全问题诌议[j].人民论坛,2012(08).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十七

摘要: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伴随着农村劳动力以流动而非转移的形式进城就业,这一特征直接导致了农村存在大量留守儿童。本文以家庭教育为着眼点分析农村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提出推进农民工市民化、培育农民工家庭教育意识和家庭教育能力、提升农村学校教育水平等措施解决留守儿童面临的教育问题。

关键词:流动;转移;留守儿童;教育;。

随着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本文所称农民工与其含义相同)进入城市就业和居住,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并没有带来进城农村劳动力市民化水平的相应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仍然是以流动而非转移的形式在城市和乡村间流转:农忙和春节期间返家短暂居留,然后再匆匆回到工作地点。农村劳动力的`这种流动方式导致在农村出现了大量的留守儿童,由于大量农民工无法将子女带到就业的城市,只好将他们放在家中由父母或亲戚照看,或者留守儿童父母一方外出,一方在家照顾孩子。

因为儿童性格养成和智力发展为周围家庭和社会环境所塑造,儿童幼时的教育经历对于其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以及行为模式的选择起着至关重要的决定性作用。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或者教育不力,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引发了比较突出的社会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的高度重视,许多学者和研究机构也对这一社会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组织实施的“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表明,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学习成绩较差、学习兴趣不足、心理健康问题比较突出等问题。对处于成长关键期的农村留守儿童而言,如何为他们提供充分而坚实的教育支持,成了国家、社会和家庭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本文拟就这一问题形成的原因和解决对策做些粗浅的分析。

随着我国城镇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量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这在不断提高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也给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带来了不利影响。突出的表现为:第一,教学条件与城市相比有较大差距。虽然国家对农村教育投入不断加大,但由于农村劳动力大量进城,公共品供给不足,农村生活吸引力不足,农村中小学教育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条件和城市的学校相比,还有比较大的差距。第二,留守儿童知识面狭窄,封闭内向。农村中小学教师大多也出身于农村,对外界了解不够,与城市教师交流少,日常的教学多受限于教材内容,从而导致农村儿童所接受的知识往往不能及时跟上社会的发展。农村留守儿童学习生活的环境主要限于农村,即使有部分儿童在假期中能到父母就业的城市游玩,父母也难得有充分的时间陪伴孩子,农村留守儿童知识面普遍较窄,对新鲜事物认识不够。第三,留守儿童学习成绩较差。这也是农村儿童学习中普遍存在的现象。每年高考前后,社会上都会有大量的有关寒门能否再出贵子的讨论,社会比较一致的看法是,寒门越来越难再出贵子,这里的“寒门”主要指的是农村,这也可以从每年高考重点高校录取的农村考生比率很低得到佐证。第四,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突出。农村留守儿童普遍存在厌学、缺乏耐心等问题。

显然,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仅仅关系到国民整体素质的提升问题,还对教育公平的问题提出了很大的挑战,留守儿童教育存在的困境制约着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和农村教育的发展。

(一)父母教育缺失影响留守儿童心智发展。

父母与子女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血缘关系,这一生理特征使得儿童与父母生活在一起时自然而然地存在着安全感和依靠感。留守儿童心智发育还不成熟,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也会产生很多困惑。当在生活学习中遇到困难和困惑时,留守儿童天然地会想到寻求父母帮助。对父母之外的其他人,即使是至亲长辈,他们也缺乏信任。当无法向父母倾诉而又不愿求助其他长辈时,留守儿童只能将困惑留存内心,这直接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心智发展。同时,出于信任和依赖,孩子最容易模仿父母的行为,父母正确的言行举止可以塑造规范孩子的行为举止。因此,留守儿童父母的陪伴是儿童心智健康发展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

事实上,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外出就业农村劳动力是希望将子女带到就业的城市接受教育的,但由于我国城市化自身的特殊性,很多农民工难以承担一家人在城市生活和子女教育的费用,加之农民工社会关系网络缺乏而使其难以融入城市;城市财政压力大不愿也很难为他们提供足够的如教育、医疗等公共物品供给,导致农民工只能如候鸟般在城市和乡村之间流动,无法转移成城市市民。因此,很多农村劳动力也只能在外出就业时将子女托付给父母或亲戚照顾。农民工的流动性就业导致了大量未成年子女在农村成为留守儿童,父母对留守儿童教育的缺失造成了留守儿童内心封闭、心理问题众多等社会问题,也直接导致很多已入学的留守儿童学习兴趣不够、学习动力不足等问题。

(二)隔代教育无法专注于儿童身心教育,影响了留守儿童的均衡成长。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将子女委托给父母或亲戚照管,被委托人对留守儿童的教育我们统称为隔代教育。作为被委托人,无论是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是其他亲戚,他们对留守儿童的教育缺乏足够的耐心和应对举措。这是因为他们对于留守儿童首要关注的是安全,在陪伴儿童成长过程中,他们为孩子提供丰富的衣食,以确保留守儿童父母返家时看到体格健壮的孩子。至于学习成绩和性格养成,因为血缘隔代的原因,他们要么缺乏耐心去教育,要么没有正确的教育方法。特别是隔代的爷爷奶奶和外公外婆,即使他们非常关心留守儿童的学习和性格养成,但由于他们大多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学校教育,对孙辈的教育缺少方法,能采用的方法多是简单粗暴的打骂方式,孩子表面上唯唯诺诺遵从了教诲,但由于没有真正理解错在什么地方,不明白自己的行为会有什么不利的后果,这种教育的结果也无法对孩子的成长产生正向的导向作用。更有很多老人对孙辈天然的溺爱,看到孙辈的学习成绩不理想或行为不规范,也往往不去纠正,采取听之任之的态度,这种放任的方式进一步影响了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部分留守儿童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无法形成遵守规则的社会习惯。

三、改进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的对策分析。

(一)深入进行城市化模式改革,推进进城农村劳动力转移式就业。

农村劳动力无法将子女带在身边进行教育的原因在于农民工的流动性就业方式,因此,推进农民工在城市安家落户就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重要举措,这需要政府推进城市化模式改革,清除农民工市民化障碍,引导农民工自愿转移成为城市居民。农民工如果想在城市安居,成为市民,需要政府提供一系列的保障措施。第一,加大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投入,增加公共物品的供给。政府可以将一部分预算费用转移到医疗、教育等领域,如维护市容整洁的费用等。有些城市为了城市的表面整洁,雇用大量城管禁止流动摊贩摆摊,这实际上减弱了城市的活力。这部分费用完全可以应用到其他领域。政府也可以通过适度让利引入社会资本投入到医疗、教育等领域,减轻政府的财政压力。第二,要求就业单位为农民工缴纳社会保障和医疗保险等费用,解除农民工进城居住的后顾之忧。第三,对进城就业的农民工实施社区化管理。农民工难以顺利市民化的一个制约因素是难以融入城市社区。农民工在城市生活就业,缺乏情感上的归属和社会关系网络支持,而在乡村则存在大量的熟人亲友,情感上有归属感,生活和工作中遇到困难时能得到乡邻和亲朋有效的支持。城市管理部门应将农民工纳入社区化管理,引导农民工融入所生活的社区,为他们提供与社区居民无差别的待遇。第四,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放宽农民工落户的限制。对农民工落户,可以不以购房为前置条件,也不要强制农民工退出承包的土地,等到农民工从精神和经济上真正转化为城市居民,再逐步引导他们退出承包的农村集体土地。

(二)加强农民工教育子女意识和教育方式的培训。

农民工普遍受教育程度不高,虽然大多数农民工意识到子女教育非常重要,但还是对子女教育的认识不够深入,也缺乏有效的教育方法。目前,国内很多农民工输出大省在春节农民工返乡期间,对农民工进行免费技能培训,但很少有地方政府为农民工提供子女教育方法的培训。地方政府关心的是农民工就业能力的提升,但事实上,农民工更关心子女的教育,他们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通过教育改变命运,不再重复自己的就业道路。但由于认识不深入和缺乏方法,他们往往在看到子女学习成绩不够理想时,早早放弃了子女进一步接受教育的打算。因此,地方政府可以在为农民工提供技能培训的同时,为他们提供家庭教育的培训,引导他们鼓励和支持子女的教育,指导他们科学教育的方法。对于农民工外出委托照管孩子的亲人,地方政府在平时也可以在农闲时为他们提供专门性的培训,培育他们教育留守儿童心智发展的意识和教育方法。

结语。

农村留守儿童的大量存在是我国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特有的现象,要有效解决这一关系国家全面科学和谐发展的突出问题,需要国家、家庭和社会通力协作,着重推进适合我国国情的城镇化模式变革,统筹城乡公共品供给,从制度上保障农村留守儿童能得到和城镇儿童同样的家庭及学校教育。

参考文献。

[1]张旭东,赵霞,孙宏艳.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的九个突出问题及对策建议[db/ol].

[5]杨立荣.浅谈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j].学周刊,2017(1):201.

[7]丁宇,刘春环.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的政府作用研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5(6):1-4.

留守儿童课题研究论文篇十八

[摘要]目前,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其父母都是长年在外打工,把孩子全部交托给老人或亲戚或朋友,这些父母片面的认为只要孩子不缺钱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更大的缺陷和后果却让家长们始料不及。很多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等方面得不到正常呵护和引导,造成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成了生活上的困难生,学习上的后进生,思想、行为上的问题生。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把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好。

在全球性金融危机的情况下,我们坚持构建中国式的和谐社会,这不仅仅是政府的事,更是我们每个中国人的心声,尤其是广大农民朋友的愿望――这更突出的表现在对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上了。有人称城市务工的农民朋友的子女是“无根的一代”,是因为他们既不熟悉自己的家乡,更不熟悉农村,他们不可能再像父辈一样在城市里扎不下根就回农村去,这些“无根的一代”,他们已经不满足于做城市的过客,这样就导致他们在城市中没有根,在农村也没有根,衍生了他们的困惑和迷茫,也就多了些愤世嫉俗。生活的艰难,对前途的绝望,极易使“无根的一代”铤而走险。据调查:农民工子女频频走上犯罪道路,并且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今天已经有1亿多农民进城务工,农民工第二代已是一个相当庞大的群体。如果这个群体中有1%的人犯罪的话,后果就不堪设想。然而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教育远比这些“无根的一代”更难,更欠缺,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无根的一代”,起码还有父母的关怀,能体会父母的亲情,但农村留守儿童连这最起码的情感都没有了,岂不更让人担心?因此,农村“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农村学校的教育问题了,这种现象显然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社会问题。

目前,绝大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其父母都是长年在外打工,把孩子全部交托给老人或亲戚或朋友,这些父母片面的认为只要孩子不缺钱就万事大吉。殊不知,更大的缺陷和后果却让家长们始料不及。调查显示,由于父母长期没有和子女在一起,缺乏父母的关爱、引导和教育,大部分留守儿童在生存发展中面临着以下一些问题:一是生活问题,由于没有父母的生活照顾和引导,部分留守儿童营养严重不足,生长发育得不到保证,身体健康也受到很大损害。二是教育问题,父母在外打工,一些留守儿童的自觉性不高,消极学习的现象和思想很严重,有的还产生厌学情绪,导致学习成绩下降,学业偏差,严重的甚至还有逃学或辍学的。三是心理问题,由于亲情缺失,留守儿童缺少情感沟通和疏导,情感和心理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一些留守儿童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困惑,心理极度不健康。四是道德行为问题,由于父母不在身边,发生事情得不到及时纠正,更是缺乏父母的教育引导,缺乏必要的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很差,甚至于缺乏是非观念,违法违纪案频频发生。五是安全问题,据全国妇联对农村留守儿童状况调查显示,部分留守儿童因父母不在身边,而经常受到同学、邻居的`欺负,人身安全得不到必要的保护。由于以上种种原因,使得很多留守儿童在身体发育、性格形成、观念形成等方面得不到正常呵护和引导,造成他们生理和心理上的缺陷,成了生活上的困难生,学习上的后进生,思想、行为上的问题生。为了减少上述现象的发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的齐心协力,共同合作才能把我们的孩子教育好,把留守儿童的问题解决好。

首先,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任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环境是培养青少年品质的主要阵地,因此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孩子起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家庭环境和家庭教育决定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但留守儿童不仅缺少家庭环境,有的甚至于体会不到家的温暖和父母的关爱,当然就更不要说什么家庭教育和引导了。我所知道的一个非常聪明的女学生,其父母就是长年在外打工,缺少父母的关爱和教育引导,就形成了问题学生:虽然文化学习一直不错,但行为和思想就出现了偏差。性格极度要强,经常称王称霸,对她自己来说,她看不惯的事,她一定出面干涉,干涉不听就用武力征服。对她看不惯的人,就召集她的追随者一个一个的对之进行惩罚,还不允许别人反抗。更不允许别人告诉其他人。否则就是违背了她的意愿,就会变本加厉,她自己认为她是老大,所以她自己可以早恋,但绝对不允许她的追随者也早恋,否则就是对她的大不敬。

留守儿童往往都是一些隔代教育,上代教育或自我教育,而这些教育方式往往都是一些不良的教养方式。比如:一些人一遇见孩子犯错误就简单的以体罚就完事,但另一些人则完全相反,对孩子的错误熟视无睹,听之任之。特别放纵孩子的过错;对孩子的需要上,一些人是一味的拒绝,表现为极度的冷漠,而另一些人则是创造条件满足孩子的需要,生怕孩子不够,尤其是在金钱等方面表现得尤为突出。这就使得这些农村留守儿童养成不良的行为模式和行为习惯。尤其是在缺乏感情和责任感的家庭,孩子耳濡目染,更容易形成自我控制力差,易冲动,具有攻击性,情绪不安,对任何事都漠不关心等不良人格特征。在家庭结构上,父母离异或一方亡故的家庭,使孩子缺少较全面的关爱和呵护,孩子的不良行为有时会得不到及时纠正,结果感情发展不健全,容易形成孤僻、偏激、仇视,冲突较多,对孩子的消极感情较多,这些都容易引发孩子的暴力攻击性行为。因此一个温暖而又和睦的家庭,将有利于培养孩子良好的人格特征。

家长也应该注意到,不要一味的把“忙”、“没时间回家”作为理由或是借口,一定要尽量抽出时间来和孩子沟通和培养感情,来自父母的亲情和温暖是任何人都不能够取代的,而让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是家长自身的关注和爱护,相关机构的关注和措施是治标不治本,只是辅助手段,从各个方面减少对孩子的不必要伤害。

其次,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关,学校教育是按照国家的教育方针有组织,有计划的实施的。青少年由家庭进入学校,在特设的教育环境中接受系统的教育,对青少年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是一个关键之所在,所以学校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摆正关系,让德育教育到位,片面强调哪一点都有悖于党的教育方针。在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有些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学校仍单纯的以升学率来衡量一个学校的教育工作的优劣,结果使得许多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而挤占其他副科时间,课外资料增多,忽略了思想品德的教育,家长也把眼光放在每所学校的升学率上而不注重学校的德育教育,造成教师的心理压力越来越大,也导致了学校和教师重智轻德,造成学校德育“空壳”、“失控”,留守儿童的德育教育就更不能提到议事日程上来了,造成学生不仅仅视力下降,脊柱弯曲等生理残疾而且形成了不关心政治,思想觉悟低,“高分低能”、“高分低德”等思想残疾和品德残疾。所以学校德育工作必须落到实处,真正实施,贯彻德育为首,“五育”并举的教育理念。

比如,有的学校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建立留守儿童情况登记制度。各班级对在校留守儿童进行全面登记,了解和掌握留守儿童基本情况,对留守儿童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和教育;建立校园妈妈(爸爸)代理制。动员全校党员教职工根据学校留守儿童的人数每人联系几名儿童,当好校园妈妈(爸爸),以一个家长的身份去关注儿童的成长,关心儿童的生活,密切注意儿童的心理变化情况;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让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学校这个大家庭的温暖,健康快乐的成长。开展以“感恩”、“爸爸、妈妈,我想对你们说”等为主题书信大赛活动,通过儿童发自肺腑的亲情告白,抒发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亲人的感激之情与感恩之意,以达到震撼心灵,培养健康情感的教育目的;开展“爸爸(妈妈)在外打工的故事”为主题的故事会,让留守儿童讲述自己从父母那里听来的“在外打工的故事”,或邀请中途回家的家长讲述,对儿童进行艰苦奋斗的教育、感恩教育、成人成才教育;对留守儿童进行专门的法纪教育、自理自护教育,指导儿童双休日合理休闲,安全游玩、自觉学习;结合庆祝国庆,组织留守儿童编排大型舞蹈《太阳鼓舞》,丰富了留守儿童的课余生活;学校还可以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利用网络把学生家长与这些留守儿童联系到一起,在网上面对面的谈心交流,让留守儿童在网络教室里感受亲情,去聆听家长的教诲,体会父母的关心和爱护。

再次,社会是青少年生活的最大的现实课堂,社会“大课堂”的政治、经济、风俗、习惯等无时无刻不在给青少年打上或好或坏的烙印.因此,社会环境的好坏,对青少年尤其是对留守儿童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直接的影响。特别是舆论宣传工具,报刊杂志网络以及各种文艺节目,对他们的道德品质的形成有着模范的推动作用。为了净化他们的心灵,必须治理好社会环境,有人提出应当将留守儿童纳入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体系之中,我认为是必要的;还应该加大法律保护监督力度。只有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各个部门、各个方面都一起行动起来,紧密配合,步调一致,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采取多种方法对他们进行道德教育,上好社会这堂大课,才能卓有成效的培养他们的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培养出高素质、高技能、高觉悟的一代新人。

总之,只有让所有的人,所有的机构共同努力,齐抓共管,才能把留守儿童教育好,为祖国的建设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减少犯罪,才能构建真正的和谐社会。留守儿童是一个越来越庞大的群体,让社会多一点关爱,而父母自身也要抽出时间陪孩子,用各种各样的方式给他们的世界里多一点温暖,既然给了他们生命就也要给他们一方充满阳光的世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