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 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图片(七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11:42:35 页码:14
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 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图片(七篇)
2023-01-16 11:42:35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写范文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呢?有哪些格式需要注意呢?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介绍一下优秀的范文该怎么写,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如何写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一

2. 勿以官小而不廉,勿以事小而不勤。

3. 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4. 多植荷花塘自清,勤反政自明

5. 防微杜渐,勿使小节成大恶; 反腐倡廉,常将警钟鸣心头。

6. 草生峰不显伟岸,松长谷底不失高节。

7. 人生惟有廉洁重,世界须凭气骨撑。

8. 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毛泽东

9. 要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改进党的作风。 ——邓小平

10. 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陈云

11. 个人名利淡如水,党的事业重如山。 ——陈云

12. 身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善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 ——江泽民

13. 有一心为公,立党才能立得牢;只有一心为民,执政才能执得好。 ——胡锦涛

14. 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胡锦涛

15. 为政要廉,办事要公,用人要当,作风要实。 ——吴官正

16. 铁面无私,凡涉科场,亲戚年家须谅我; 镜心普照,但凭文字,平奇浓淡不冤渠。—— 清·朱圭在浙江做主考官时自署大门联

17. 两袖入清风,静忆此生宦况; 一庭来好月,朗同吾辈心期。—— 清代贵州巡抚署斋联

18.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在广州查禁时自题挂于厅堂的对联

19. 廉吏无宦乐,达人不折腰。——古格言联

20. 人谁无过,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是亦足矣;我非爱财,来得明白,去得更明白,吾何慊乎!—— 清·周凤楞再题学款经理处联

21. 仕于朝者以馈遣及门为耻, 仕于外者以苞苴人都为羞。—— 明朝某吏部自署门联

22. 心术不可得罪于天地,言行要留好样与儿孙。—— 明·袁崇焕联

23.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尊其所闻,行其所知。—— 古格言联

24. 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清·纪昀联

25. 百里才疏勤补拙;一官俸薄俭能廉。—— 清·姚步瀛撰联

26. 为政不在多言,须息息从省身克己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桂林抚署联

27. 洁廉为心,忠信为仗;文章在册,功德在民。—— 柳州侯祠联

28. 不爱钱,不惜命,乃太平根基,名将名言,贪婪者跽跪;

29. 取束刍,取缕麻,定斩徇军律,保民保国,正气壮河山。——杭州西湖岳墓联

30. 口贪得饵,终将为钓者所虐;翅缚重金,永不能振翅高飞。与声色犬马“零距离”,难免失误;同清正廉洁“长相守”,方可成才。能吏寻常见,公廉第一难。—— [金]元好问《元遗山集》

31.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 [宋]包拯《乞不用赃吏疏》

32. 文臣不爱钱,武臣不惜死,天下太平矣。—— [宋]岳飞

33. 世路无如贪欲险,几人到此误平生。—— [宋]朱熹

34. 欲虽不可去,求可节也。—— [战国]《荀子·正名》

35.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 [唐]李商隐《咏史》

36.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宋]欧阳修《五代史伶官传序》

37. 物必先腐也,而后虫生之;人必先疑也,而后谗入之。—— [宋]苏轼《范增论》

38. 财能使人贪,色能使人嗜,名能使人矜,势能使人倚。四患既都去,岂在尘埃里?—— [宋]邵雍《男子吟》

39. 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唐]王勃《腾王阁序》

40. 人只一念贪私,便销刚为柔,塞知为昏,变恩为惨,染洁为污,坏了一生人品,故古人以不贪为宝。

41. 陈弘谋《从政遗规》卷下《言行汇纂》

42. 公则生明,廉则生威。——清·朱舜水《伯养说》

43. 廉者士之美节,污者士之丑行。士之不廉,犹女之不洁。不洁之女,虽功容绝人,不足自赎。不廉之士,纵有他美,何足道哉!——宋·真德秀《西山政训》《丛书集成初编》

44. 不求不争于民,而民知逊;不求不贪于民,而民知廉。——宋·杨万里《见执政书》

45. 吏不畏吾严而畏吾廉,民不服吾能而服吾公。公则民不敢慢,廉则吏不敢欺。——《清碑·官箴》

46. 修身慎行,敦方正直,清廉洁白,恬淡无为,化之本也;忧君哀民,独睹乱原,好善妒恶,赏罚严明,治之材也。——汉·王符《潜夫论·实贡》

47. 清静无为,则天与之时;恭廉守节,则地与之财。君子虽富贵,不以养伤身,虽贫贱,不以利毁廉。知为吏者,奉法以利人;不知为吏者,枉法以侵人。——东汉·马融《忠经》

48. 廉耻事大,死生事小。——《宋史·叶梦鼎传》

49. 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夫如是,则四方之民襁负其子而至矣,焉用稼!——《论语·子路》

50. 为官长当清、当慎、当勤。修此三者,何患不治乎?——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51.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间阎话短长。——明·于谦《入京》

52. 从政不为己,掌权不谋私。清清白白做官,老老实实做事,堂堂正正做人。

如何写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二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曾经有人说过:人,一撇一捺,写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们会经常性的思考:我要成为怎样的一个人,一百个人会有一百种答案,但在每一种答案的背后都有一个基点,那就是,做人首先要做一个文明的人。

荀子日: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文明不仅仅是一个国家千百年来积淀的文化底蕴,更应该是每个人行为的体现。我们一中学子身为同龄人中的佼佼者,更应该明白人无礼不立的道理。当你收回一句溜到嘴边的粗话,当你抓住风中一片翻飞的纸片,当你认真的拧上水龙头...你已经行走在春天里,播下文明的种子,来日必将绽放灿烂的文明之花。

相信大家都听过这样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向一位老者问路程的远近,老者回答“五里”,年轻人走了五里后徒然而返,才醒悟此“五里”是“无礼”也,又改变态度,才寻得正途。这不正是“事无礼则不成”?再转而想想我们自己:在虚心求教时是否做到了谦虚恭敬,在请求同学施以援手时是否做到了真诚和善?在接受食堂阿姨和工作人员的服务后是否表现了真挚的谢意。恐怕在场的各位有一些做得还不全面。不过,我们都希望通过提醒,不久以后,文明行为会在一中校园,作为一种品质,一种修养,受到大家的尊敬和推崇。

中华民族是世界公认的礼仪之邦。温文儒雅,谦恭礼让,落落大方是代代相传的传统美德。继承传统,倡导文明,讲究礼仪,树立新风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确的要求,是我市构建文明城市的需要。文明,是城市的尊严。

我市尚处于文明城市构建的关键时期,多年的创城已将“文明”植入大多市民的心中。在广大市民的共同努力下,我市两个村镇成为全国文明村镇,这其中也不乏我们的一份力量,但距离文明城市仍有一步之遥。这一步,是需要包括我们一中学子在内的市民共同迈出的一步。我们的文明行为,直接关系到一中的校园校风,关系到淮北市的文明环境,关系到我们的创城行动。

因此,养成良好的文明习惯,做文明中学生,从小事做起:管住我们的口,不说脏话,不随地吐痰;管住我们的手,不乱扔垃圾,不打架斗殴;管住我们的脚,不践踏草坪。学做文明人,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践行者,做文明校园的建设者,做文明城市的创建者。

学校是学习之所,文明是成功之本。在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一中必将更加美丽,洋溢文明之风,遍走文明之人,校园也将处处绽放文明之花!

我的讲话完毕,谢谢大家。

如何写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三

1、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2、人是文化的创造者,也是文化的宗旨。——高尔基

3、圣人择可言而后言,择可行而后行。――《管子·形势解》

4、文化的视野超越机械,文化仇恨着仇恨。——马大·安诺德

5、为善则预,为恶则去。——颜之推《颜氏家训·有事》

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7、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

8、人孰无过?过而能改,善莫大焉。――《左传·宣公二年》

9、文化是,或者说应该是,对完美的研究和追求;而文化所追求的完美以美与智为主要品质。——阿诺德

10、不伴随力量的文化,到明天将成为灭绝的文化。——邱吉尔

11、克服民族性是文化的胜利。——爱献生

12、智慧是知识凝结的宝石,文化是智慧放出的异彩。——印度

13、俭,德之共也;侈,恶之大也。――《左传·庄公二十四年》

14、善言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15、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16、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17、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孟子·尽心上》

18、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9、在这富有历史背景、富有高度私人秘密性的社会,人类的文化应是多彩多姿的。——黑塞

20、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21、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增广贤文》

22、爱亲者,不敢恶于人;敬亲者,不敢慢于人。――《孝经·天子》

23、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24、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

25、文化开启了对美的感知。——爱默生

26、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27、取之有度,用之有节,则常足。——《资治通鉴》

28、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2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30、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31、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周敦颐《爱莲说》

32、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33、夫人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34、志小则易足,易足则无由进。——张载《经学理窟·学大原下》

35、公家之利,知无不为,忠也。――《左传·僖公九年》

36、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曹植《赠白马王彪》

37、源洁则流清,形端则影直。——王勃《上刘右相书》

38、所谓文化,比起文明开化往往不过是掩蔽蒙昧无知的最后一层裱糊板。——马洛利

39、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大戴礼记·子张问入官》

40、任何一个文化的轮廓,在不同的人的眼里看来都可能是一幅不同的图景。——雅各布布克哈特

41、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论语·宪问》

42、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

43、文化不能从上向下压,因为它应该是从下面高涨起来的。——里德

44、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45、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46、人生来本是一个蛮物,惟有文化才使他高出于禽兽。——《世俗智慧的艺术》

47、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论语·里仁》

48、有如语言之于批评家,望远镜之于天文学家,文化就是指一切给精神以力量的东西。——爱献生

49、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劝学》

50、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51、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晏子春秋》

52、才以用而日生,思以引而不竭。——王夫之《周易外传》

如何写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四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形成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支撑着中华民族历经五千余年生生不息、代代相传、傲然屹立。要求,“讲清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突出优势,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为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筑牢坚实根基。

1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道德情操、价值观念、审美品格、艺术情趣、辩证思维和科学智慧,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矿藏。指出:“中华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思想文化,记载了中华民族在长期奋斗中开展的精神活动、进行的理性思维、创造的文化成果,反映了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其中最核心的内容已经成为中华民族最基本的文化基因。”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悠久历史、灿烂文明,孕育滋养出源远流长、根深叶茂、丰富多样的优秀传统文化,塑造了中华民族的鲜明品格,滋养了独树一帜的中国精神,陶冶了勇敢智慧的中华儿女,是中华民族自立世界民族之林,绵延不绝、郁郁葱葱、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

文化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指在社会文化领域中具有精神感召力、社会凝聚力、价值吸引力、思想影响力等方面的文化精神力和竞争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重要力量源泉,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体现着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在生产生活中形成和传承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审美观,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提供了丰厚滋养,对人类文明的发展进步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指出:“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很多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不论过去还是现在,都有其永不褪色的价值。”五千多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温、良、恭、俭、让、忠、勇、孝、悌、廉等思想道德观念深入人心,尚仁重德、知礼好学、诚信守正、宽厚孝义、扶危济困的情操品格,深深地滋润着神州大地上的众生,流淌在血脉里,熔铸在精神世界之中。人类文化发展史表明,文化承担着文以载道、以文化人、思想育人、传承文明的历史使命,是指引人类社会发展前进方向的心灵明灯,能够凝聚起推动社会进步的巨大精神力量。

在中华文明五千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春秋战国时期是一个文化高峰,儒、法、道、墨、兵、阴阳、纵横、杂、名、医、农百家争鸣,“稷下学宫”辩学策论昌盛,老子、孔子、庄子、墨子、孙子、荀子、管子、孟子等思想先哲纷纷著书立说,形成了蔚为大观的诸子百家思想体系,开创了影响深远、彪炳史册的思想文化繁荣盛景,丰富深邃的思想之光历经几千年岁月时空一直影响至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汇孕育的哲学理念、价值观念、道德思想、行为规范、社会理想、美学品格、辩证思维等,构成了光耀千秋的不朽文化思想经典,造就了中华民族特有的信仰追求、价值取向、高尚品质、文明准则、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熔铸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气节、品格和气魄,构成了中华民族的脊梁、血脉和灵魂,成为维系中华民族繁衍生息、历经磨难不断强盛的精神家园和精神支柱,是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力量根基。

2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家园,核心价值观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标志,是人们普遍认同、长期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原则,广泛渗入到民族血脉、社会生活和精神世界之中。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文化软实力作为一个多要素、多层次、多维度的社会发展体系,核心价值观是其中的血脉灵魂,是决定文化软实力最重要的因素。人类社会的发展进步是一个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发挥作用的有机系统,涵盖了包括思想、精神、价值、理念、信仰、思维、美学、艺术、技术等众多文化形态的社会文化领域,而核心价值观就深藏、凝结、广泛渗透在社会意识形态和文化形态之中,在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支配地位和主导引领作用。一个民族的发展兴旺,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的方向引领;一个国家的团结和睦,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凝聚共识认同;一种文化的自信自强,离不开先进的核心价值观提供思想精神支撑。核心价值观事关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精神追求和前途命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核心价值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影响力持久深入广泛,具有独特的魅力和文化特色优势,包含着深刻的思想价值、巨大的精神活力、崇高的道德人格、辩证的科学思维、形神兼备的审美品格。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来把人的精神生活纳入人生和社会理想之中,融汇成为博大精深、底蕴深厚的文化价值理念和道德人格文化传统,世代相传,绵延不绝,深入人心,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底色、信仰支柱、精神追求,成为当代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血脉灵魂。

3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血脉里和价值追求当中,历来就有崇高的文化自觉意识和厚重的历史责任感,具有文以载道、知行合一、经世致用的优良传统,具有家国天下的博大文化情怀。“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齐治平”等思想观念,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内在的特质秉性与文化标识,充分展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追求和人格理想,奠定了中华民族的文化性格、行为方式和家国情怀,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最具生命力的精神基因。

在中华民族的血液里,始终流淌着一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崇高使命和担当意识。孔子“朝闻道,夕死可矣”,编订《六经》,儒家典籍得以传承。曾子“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的忧国为民的思想情操,孟子“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屈原“长太息以掩泣兮,哀民生之多艰”,司马迁“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正是中华民族使命担当、家国情怀的真实写照。在近代,大批进步知识分子奋力呐喊,警醒国人,用新文化运动唤醒了民族崛起、振兴中华的思想意识,让民主科学的思想萌发并不断光大,有力推动了中国现代思想启蒙运动。

在现当代,中国共产党在历史发展的大变革、大思潮、大激荡中,对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的历史使命与肩负的时代责任,一直都有非常清醒的认识、自觉的把握和坚定的实践。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神为丰厚滋养,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文传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彰显出高屋建瓴、独树一帜的文明品格,推动了当代中国社会创新发展和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当代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深刻体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融合发展之中,充分体现在创新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丰厚滋养之中,全面体现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繁荣发展之中,深深扎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之中。如果抛弃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就等于割断了中华民族的思想精神命脉,我国文化软实力就会患上“营养不良症”“贫血症”和“软骨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审美境界、人格情操、思维方式,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同时也能为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提供有益启迪,对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具有重要的文化引领价值,具有穿越历史时空的恒久文化精神力量。

如何写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五

1、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2、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荀子·劝学》

3、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4、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5、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荀子·王制》

6、学者非必为仕,而仕者必为学。

7、公生明,偏生暗。

8、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

9、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

10、人之于文学也,犹玉之于琢磨也。

11、以善先人者,谓之教。

12、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13、良医之门多病人。——《荀子·法行》

14、长幼有序。——《荀子·君子篇》

15、不知戒,后必有,恨后遂过不肯悔,谗夫多进。——《荀子·成相》

16、怒不过夺,喜不过予。——《荀子·修身》

17、天不为人之器寒也,辍冬;地不为人之恶辽远也.辍广;君子不为小之匈匈也,辍行。——《荀子·天论》

18、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荀子·天论》

19、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荀子·劝学》

20、学无止境。

21、非我而当者,吾师也;是我而当者,吾友也;谄谀我者,吾贼也。——《荀子·修身》

22、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荀子·劝学》

23、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24、得百姓之力者富,得百姓之死者强,得百姓之誉者荣。

25、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

2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荀子·劝学篇》

27、人主不公,人臣不忠也。

28、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荀子·大略》

29、居必择乡,游必就士。——《荀子·劝学》

30、乐易者常寿长,忧险者常夭折。——《荀子·荣辱》

31、怠慢忘身,祸灾乃作。——《荀子·劝学》

32、以治气养生,则后彭祖;以修身自名,则配尧舜。

33、小人其未得也,则忧不得;既已得之,又恐慌失之。是以有终身之忧,无一日之乐。

34、先义而后利者荣,先荣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

35、见其可欲也,则不虑其可恶也者,见其可利也,则不顾及可害也者。是以动则必陷,为则必辱,是偏伤之患也。

36、是谓是,非谓非,曰直。

37、兵要在乎善附民而已。——《荀子·议兵》

38、恶之者众则危。——《荀子·正论》

39、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轻师而贱傅。——《荀子·大略》

40、劳苦之事则争先,饶乐之事则能让。——《荀子·修身》

41、田野荒而仓廪实,百姓虚而府库满,夫是之谓国蹶。——《荀子·富国》

42、言而当,知也;默而当,亦知也。——《荀子·非十二子》

43、玉在山而草木润,渊生珠而崖不枯。——《荀子·劝学》

44、务本节用财无极。——《荀子·成相篇》 —— 荀子

45、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

46、与人善言,暖于布帛;伤人之言,深于矛戟。——《荀子·荣辱》

47、下贫则上贫,下富则上富。 《荀子·富国》

48、乱则国危,治则国安。——《荀子·王霸》

49、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荀子·儒效》

50、其持之有故,其言之成理。——《荀子·非十二子》

51、君者,民之源也。源清则流清,源浊则流浊。

52、礼者,人道之极也。 —— 荀子名言

53、礼者,断长续短,损有余,益不足,达爱敬之文,而滋成行义之美也。

54、君戒专欲,臣戒专利。

55、酒乱其神也。

56、天之生民,非为君也;天之立君,以为民也。

57、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58、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59、论德而定次,量能而授官。 —— 荀子名言

60、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

61、君子赠人以言,庶人赠人以财。

62、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

63、积土而为山,乘之而后高,积水而为海,积之而后深。故圣者众之所积也。 —— 荀子经典语录

64、恭敬,礼也;谦和,乐也;谨慎,利也;斗怒,害也。

65、公生明,偏生暗。

66、夫师以身为正仪,而贵自安者也。

67、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智明而行无过矣。

68、天能生物,不能辨物也。地能载人,不能治人也。宇中万物,生人之属,待圣人然后分也。 《荀子·礼论》

69、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知君子。

70、虽有戈矛之刺,不如恭俭之利也。——荀子

如何写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六

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7.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1.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2.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3.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4.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5.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4.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5.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6.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7.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8.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1.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3.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4.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5.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6.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7.,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8.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9.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0.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损,谦受益。——《尚书》

5.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7.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8.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9.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0.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1.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2.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3.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14.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5.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6.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17.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8.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9.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0.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如何写荀子文化研讨会致辞范文汇总七

中华民族历史源远流长,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它足以使中国人、海外华人引以荣耀和自豪,它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凝聚力;另一方面,近代落伍了的中国正在现代化,虽然中国人的思想观念,思维、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在发生着重大的变化,中国文化也在全方位地转换和发展,但是这种转换和发展本身就是从传统开始的。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

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

“文化”的定义,往往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据美国文化学家克罗伯和克拉克洪1952年出版的《文化:概念和定义的批评考察》中统计,世界各地学者对文化的定义有160多种。从词源上说,在西方,“文化”一词源于拉丁文culture,原意耕作,培养,教育,发展,尊重。1871年英国人类学家爱德华·泰勒在其所著的《原始文化》一书中对文化的表述:“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惯等凡是作为社会的成员而获得的一切能力、习性的复合整体,总称为文化。” 康德在《判断力批判》谈到“在一个理性生物中,一种对任意选顶的目的(因而也就是按照他的自由选定的目的)的有效性的产生,就是文化。” 黑格尔“文化是绝对精神对自我外化出的人的教化过程,也即绝对精神自我认识的过程。”日本小学馆《万有大百科事典》(1974年版)表述:“日语的文化即文明开化”。《法国大百科全书》(1981年版)表述:“文化是一个社会群体所特有的文明现象的总和。”

在我国,“文化”一词,古已有之。“文”的本义,系指各色交错的纹理,有文饰、文章之义。《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其引申为包括语言文字在内的各种象征符号,以及文物典章、礼仪制度等等。“化”本义为变易、生成、造化,所谓“万物化生”(《易·系辞下》),其引申义则为改造、教化、培育等。文与化并联使用,则最早见于《周易·贲卦》之“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最先将“文化”合为一词而用的是西汉的刘向,他在《说苑·指武》中写道:“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晋束皙《补亡诗·由仪》称:“文化内辑,武功外悠。”南齐王融《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中国古代的这些“文化”概念,基本上属于精神文明范畴,往往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它本身包含着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体现了治国方略中“阴”和“柔”的一面,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其次,古代很大程度上是将此词作为一个动词在使用,是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但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有必要说明的是,“文化”一词在中国古代不很流行,现代意义的“文化”一词源于日本。近代以来,人们对文化概念进行了多方面的探讨。梁启超在《什么是文化》中说,“文化者,人类心能所开释出来之有价值之共业也。”梁漱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文化,就是吾人生活所依靠之一切……文化之本义,应在经济、政治,乃至一切无所不包。”庞朴主张从物质、制度和心理三个层面去把握文化概念的内涵,其中“文化的物质层面,是最表层的;而审美趣味、价值观念、道德规范、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等,属于最深层;介乎二者之间的,是种种制度和理论体系”。20世纪40年代初,毛泽东在论及新民主主义文化时提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的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在观念形式上的反映。” 《现代汉语词典》则把文化定义为:“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特指精神财富,如文学、艺术、教育、科学等。”

从以上关于“文化”的概念我们可以看出,其实“文化”内涵可以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就广义而言,文化是人类生活的总和,或如梁漱溟先生所说,是“人类生活的样法”,它包括精神生活、物质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极其广泛的方面。狭义而言,文化就是人的全部精神创造活动,是意识、观念、心态和习俗的总和。一般而言,我们更多的是在狭义文化的意义上使用“文化”这个概念。

以把握不同文化形态的特征。如根据文化的不同功能,可以分为礼仪文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饮食文化、服饰文化等等;根据文化的不同形态,又可分为物态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心态文化;根据不同的地理环境,还可分为西方文化、东方文化、中国文化、美国文化、海洋文化、大陆文化等等;也可从文化的历史演变,将其分为原始文化、古代文化、近代文化、现代文化、后现代文化等等。

中国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与鲜明的民族特点。探究传统文化,首先应该全面考察中国文化生成与演进的环境。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西北深入亚洲内陆,是一个海路兼备的国家。中国传统观念上的“天下”是由四海之内的诸夏和“四夷”共同构成。《论语·颜渊》“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在传统的“四海”范围内具有多民族内向凝聚力,并且奠定了中国文化独立发展的格局。《诗经·小雅·北山》中就写道:“溥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清史稿·陶彝传》中:“普天率土,欢欣鼓舞。”中国古代历史上由于历代王朝总是以大国自居,并不重视在海洋的发展,在清朝时更是实施闭关自守的政策,从而形成了半封闭型的大河内陆文化。中国古代社会东部为农业区,西北部主要是游牧区,也由此使中国传统文化中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并存又相互补充。东部的农耕经济又占优势,这是中国传统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主要经济基础。中国古代传统农业经济占主导地位,在宏观上主要强调“以农为本”、“重农抑商”,从而也形成了辉煌的农业文明。

文化本身是一个动态的概念,是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因此,文化既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征,又具有时代特征。在历史性意义上,中国文化既包括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也包括中国文化传统发生剧烈演变的近代文化与现代文化。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主体部分,也是我们从先辈传承下来的丰厚的历史遗产。它不仅记录了中华民族和中国文化发生、演化的历史,而且作为世代相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准则、风俗习惯,渗透在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中,制约着今日之中国人的行为方式和思想方式。中国传统文化并不简单地等同于儒家文化,也不是儒家文化、道家文化和佛家文化的简单相加,而是中华民族各种思想文化的总和,包括了各种观念形态和物质形态的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然在其久远博大之中,却“统之有宗,会之有元”。若由著述载籍而论,经史子集、万亿卷帙,概以“三玄”(《周易》、《老子》、《庄子》)、“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五经”(《周易》、《诗经》、《尚书》、《礼记》、《春秋》)为其渊薮;如由学术统绪而言,三教九流、百家争鸣,则以儒、道二家为其归致。东晋以后,历南北朝隋唐,由印度传入的佛教文化逐步融入中国传统文化,释氏之典籍〔1〕与统绪因而也就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儒、释、道三家,鼎足而立,相辅相成,构成了唐宋以降中国文化的基本格局。所谓“以佛治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南宋孝宗皇帝语,转引自元刘谧著《三教平心论》),明白地道出了中国传统文化的这种基本结构特征。

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儒家何以被称为“儒”?据《汉书·艺文志》说:“儒家者,盖出于司徒之官,助人君顺阴阳、明教化者也。”就是说“儒”是旧时对学者、读书人的称呼。《后汉书·杜林传》也曾说道:“博洽多闻,时称通儒。”

儒家创始人为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人(今山东曲阜)。孔子思想里,最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礼”。所谓的“礼”只是纲常名教化的政治、社会秩序。《论语·子路》中孔子说:“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事不成则礼乐不兴,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刑罚不中则民无所措手足。”在孔子思想里,“礼”是与“德政”相结合的。在《为政》中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即主张礼治德化与政令刑罚相辅而行。另一重要内容即是“仁”。如《论语》中的“克己复礼为仁”、“仁者爱人”。“仁”既是孔子修己治人的根本原理,又是孔子实践道德的最高原理。“仁”作为一种精神品质,包含了多方面的伦理道德原则。除了是一种使人们自觉、主动地遵循礼的道德素养之外,还是一种处理人际关系的道德伦理准则。天命观,把天视为主宰一切的权威,并把它作为思想体系的终极依据,“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但另一方面,他也表现出一些理性精神,主张天人可以互相感通,强调在人事活动中去体认天命,强调人事有为。“不怨人,不尤人,下学而上达;知我者,其天乎!”(《宪问》)学习方法与认识论上也总结了不少经验。但其中有些糟粕,如知识来源,他肯定有些人“生而知之”。真正精华的是关于学习的问题,孔子认为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强调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巩固所掌握所学的知识要“学而时习之”(《学而》)“温故而知新”(《为政》)。他还主张学与思并重,“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还有就是其的“执两用中的中庸之道”,他在称赞舜“隐恶而扬善,执其两端,用其中于民”。子思,名伋,是孔子的孙子,他继承和发挥孔子的中庸之道,提出以“诚”为核心的人生哲学。孟子,名轲,子思的学生,提出了“性善”和“仁政”说。仁政里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朴素的民本主义观点。还有就是他的关于人的浩然之气即“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荀子,名况字卿,他提出的是“性恶论”,人为人性本恶。主张隆礼重法。到了汉代的董仲舒,他有以儒家为中心,吸取黄老之学以及阴阳、名、法各家。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还根据他的神学的人性论,建立起“三纲”、“五常”的道德观念,他在《举贤良对策》中,提出“独尊儒术,罢黜百家”。他所提出的这个思想文化专制方针,确立了儒家在我国封建社会意识形态中的核心地位。朱熹,字元晦,南宋徽州人。他集理学之大成,建立了理学系统。首先是“理本气末”的理本体论。“形而上者,无形无影是此理。形而下者,有情有状是此器。”其次,是“格物穷理”的认识论,即格物致知,要知道抽象的理必要通过具体的物。他在知行关系上主张力行致知,“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还有学而知新的创新理论,“新是故中之事,故是旧时底,温起来以尊德性,然后就里面讨得新意,乃为道问学。”朱熹特别强调“天理人欲之辨”,认为人性有两重性,一方面人具有仁义礼智的天命之性,这是天理,即孟子所谓性善;另一方面,人又具有饮食男女的气质之性,这是人欲,即荀子所谓性恶。二者是对立冲突的,主张“革欲复理”。

概括而言,儒家思想体系充分体现在《大学》所讲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八条目中,总的说起来就是,究天人之际,明修身之道,述治国方略,求天下为公,最终实现天人和谐的境界,即从哲学的高度认识宇宙,以伦理准则规范人生,落实到治国平天下,最终实现天人和谐。

道家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主要流派之一,它是中国哲学抽象思辨的奇葩,逍遥洒脱人生的精神资源。道家特别是《老子》的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思想外化发展影响极大,可以说,《老子》五千言,上呈古代文化,下启白代之学,中国历史上各家学派,无不从其汲取学术思想养分。例如,它的天地观,经过孔子的发挥,成为魏晋玄学,又影响到宋明理学;它的无为观,应用于西汉政治,成为历代之;它的玄德观,经孔子发挥,成为中国两千多年来德治主张的主要内容;它的用兵之道,经过孙、吴的发挥,成为变化莫测的军事理论;它的柔雌观,成为诡辩家的理论基础,造成了苏秦张仪为代表的纵横家;甚至中华武术、内家武功以及历代气功家,也无不从中受益。

什么是道家?所谓道家,最初见于汉代司马谈《论六家要旨》。司马说:“道家使人精神专一,动合无形,瞻足万物,其为术也,因阴阳之大顺,采儒、墨之善、撮名、法之要,与时迁移,应物变化,立俗施事,无所不宜,指约而易操,事少而功多”。“知变,因变,应变”可谓道家之特长。

道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老子。关于老子的姓氏与生活年代,历来说法不一,一般认为老聃即是老子,大约生活在春秋末年。“道”是老子思想体系的核心。关于“道”,《老子》二十五章中有简明的概括:“有物浑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名之曰大。”“道”的本位论,“道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所谓“道法自然”,是说“道”是按自己的样子为法则的。老子还有其朴素的辨证思想。关于对立统一方面,“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关于量变质变,“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之事必作于细”“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关于否定之否定方面,“曲则全,枉则直、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感”。以“静观”、“玄鉴”为特征的直觉认识论。还有其特有的政治哲学,包括无为而治,所谓“小国寡民”,“不得已”而用兵。“无为而治”就是统治者应该少一点欲望,少一点作为,对人民听其自然,这样,统治才能稳固。

佛教于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在中国的历史条件下,开始生根、发展,成为中国封建社会上层建筑的一部分。佛教是一种伦理道德色彩相当浓厚的宗教。佛教以人生为苦,因而它就把追求人生的解脱作为自己的最高理想,为了实现理想便提出了一套去恶从善的理论学说和伦理道德准则,形成了有关宗教伦理道德的思想体系。佛教自传入中国以后,它的道德伦理思想,尤其是它的众生平等、出离家庭和超越当前社会秩序的观念与中国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及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形成了尖锐的矛盾,引发了不断的摩擦斗争。佛教由于受到中国古代封建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制约和决定,也受到儒家传统观念的抵制和左右,从而沿着适应中国文化特点的轨迹演变和发展,形成了调和儒家思想、宣传忠孝观念的中国佛教伦理道德学说。佛教的一套心性修养途径也为唐以来儒家学者所吸取,并熔铸为儒家的道德修养方法。佛教从出世的角度论述了孝的极端重要性,从人生解脱角度阐发了禁欲主义思想,还从认识论和人性论相联系的角度提出了知、智慧是人心之体、人的本性以及一整套的修行方法。佛教以大慈大悲、利己利他作为伦理道德的出发点,这种道德训条和儒家的“恻隐之心”、性善论相通,和我国的国家本位与民本思想的文化传统相近,因而在历史上影响颇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尽管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