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实用12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3:26:47 页码:14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实用12篇)
2023-11-20 13:26:47    小编:ZTFB

报告能够清晰地呈现信息,帮助他人理解我们的观点和想法。写报告时要注重语言的准确性和规范性,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或者误导性的词语。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报告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报告内容涵盖了销售情况分析、市场竞争对手分析、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等方面,希望能对大家的工作和决策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一

近年来,**镇妇联工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五中全会和上级妇联工作会议精神,以促进妇女发展为目标,以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为手段,最大限度地调动广大妇女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团结带领全镇妇女同志,在构建和谐社会中,为建设小康**作出新的贡献。现就我镇从1月以来《妇女权益保障法》执法工作作如下汇报:

我镇妇联组织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创造性地履行职责,更好顺应民心,创造民乐,排解民忧,赢得民意,高度重视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一、领导重视,为实施《妇女儿童权益保障法》提供组织保证。

近年来,镇党委、政府进一步加强了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领导,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任组长,党委副书记、镇长***任副组长,人大主席***、党委委员***、党委委员、妇联主席***、党政办秘书、青年干事***、司法所长***、国土所长***、农技站长***、计生办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为妇女儿童工作的开展作坚强后盾。同时,镇党委书记、镇长多次听取妇儿工作的情况汇报,并把妇儿工作重点、难点问题着重加以解决,并对妇女儿童工作的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亲自过问,督促落实,支持解决对妇儿工作经费的投入、统筹协调力度等重大问题。

二、大力开展普法宣传工作。

今年是全国妇联的法制宣传年。我们按照全国、省、市、县妇联的统一部署,加大法制宣传力度。主要是配合镇司法所制定“五五”普法规划,着重宣传妇女权益保障法、劳动法、婚姻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决议等法规,并且举办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

1、以服务“三农”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为中心,积极开展科技、文化、卫生、法律法规等“五下乡”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如镇农技站到**村开展服务“三农”的科普活动,镇司法所深入学校、村组以培训、会议形式开展的法律知识、反家庭暴力的宣传活动,等等。

2、以纪念节日为契机,大力宣传有关妇女儿童法律法规。镇妇联利用“三・八”、“六・一”等纪念活动日,大力开展《新婚姻法》、《妇女儿童权益保护法》、《未成年人保护法》、《母婴保护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镇妇联配合镇计生协利用“5・29”协会活动日举办“国策杯”文艺晚会,宣传男女平等、儿童优先原则。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对促进我镇妇女的发展和青少年健康成长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二、积极推进妇女参政议政。

根据我镇女干部指标偏低现状,镇妇联向党委作了专题汇报,引起了镇党委领导高度重视,加大了女干部的选配力度。现在全镇村级女干部20人,其中进入支委的11人。镇女性党代表15人,人大代表1人,不断提高我镇女干部参政议政能力。

三、妇女劳动就业得到优化。

我镇紧紧围绕“人才强镇”、“科技富农”、“产业兴镇”战略,狠抓妇女就业和再就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工作。今年共举办6期技术培训班,为125名妇女进行了技能培训,46人实现了再就业,有38人找到了就业岗位。通过培训,有60多名农村妇女掌握了1-2门实用技术。如**村妇女***在产业结构调整中大胆尝试,组织全村村民利用200亩稻田进行稻田养鱼近3万尾,并创办腌鱼加工厂,既有效地解决了本村广大妇女就业问题,也推动了我镇经济的发展。

四、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镇妇联配合镇司法所镇派出所加大对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犯罪案件的'监督和督办力度,使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真正纳入人大的法规监督范围,为有效维护妇女儿童权益打下良好基础。一年多来,我镇还未出现拐卖妇女儿童、贵遗弃女婴等侵犯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犯罪案件。

五、保障农村妇女土地承包权益。

我镇在农村土地承包方面坚持男女平等原则,并且与镇计生办、国土所配合,对农村两女户实行一系列优惠政策。如两女户享受双份责任田,申请住房宅基地有优先权等。近年来我镇还未出现一例妇女因结婚、离婚、再婚享受不到利益的案件。

总的来说,我镇妇联在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工作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如宣传力度不够,流动人口中妇女儿童的权益保护问题等等都是有待加强,今后我们将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着重解决涉及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突出问题,积极推进我镇妇女儿童事业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二

一是搞好土地利用规划,提高土地使用综合效益。土地是农民的生存之本,保护农民利益,首先就是要加强土地征用工作的管理,从源头抓起,严格把好征地关。要注意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搞好土地的综合规划,合理利用土地,防止和克服经济发展中的盲目而上的征用土地和重复建设占用耕地,严格贯彻土地供应政策,切实做到不符合规划要求的不供地,不达到一定投资强度的项目不供地,突破省政府最低价的不供地,确需征地的,要严格履行法定程序,坚决杜绝随意占用农民土地的现象。同时,要大力提倡集约用地,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最大限度地保护、利用现有土地,为今后的可持续发展留有足够的后续资源。

二是加强征地管理,健全完善征地安置机制。一方面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征地政策和征地工作的透明度,进一步规范征地行为,落实公平原则,尽早统一相关政策,统一征地标准,对于市政、非市政项目用地补偿的不统一、重点与非重点项目用地补偿的不统一,要尽早并轨,不能再延用多个标准。确保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资金的稳定供给。另一方面建立合理的征地补偿和利益分享机制,适当提高征地补偿标准,实施分类征占补偿办法,兼顾国家、征占主体和农民的利益,使农民真正受益。

三是在土地清理工作中,严格区分非法与合法的界限。要全面执行国家政策,最大限度地让利给失地农民,实事求是地妥善解决好历史遗留问题。进一步规范各级政府行为,约束公共权力,确保为失地农民提供长期可靠的基本保障。

对劳动年龄段"失地农民"培训的重点,应放在端正就业观念、规范职业行为和增强劳动技能三个方面。就业观念方面:积极宣传新时期的就业方针、就业政策和当前的就业形势,通过加强教育引导,使其尽快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积极主动地适应市场经济的变化,树立起市民意识、市场意识、开放意识和创新意识。让他们在失去土地后不悲观等待,而是踊跃进入市场,竞争就业。在职业行为规范方面:强化法律法规、职业礼仪、职业程序、职业职责、职业道德等内容的培训,使"失地农民"树立良好的职业观念,形成规范的职业行为。

加大政策和资金扶持力度,鼓励"失地农民"自主创业,自谋职业。对"失地农民"愿意从事个体、民营经济的,组织举办创业培训班,通过系统培训,增加他们市场经营常识,并帮助他们论证和最大可能的选准经营项目。同时,政府出资建立创业园,免费为"失地农民"提供经营场地和政策支持,使"失地农民"轻装上阵,踊跃自主创业,致富增收。

4、对待失地农民的政策要城乡统筹,一视同仁。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三

2、人大要把这一问题作为“富民”工程来抓。

毋庸讳言,征地、用地过程中产生的这些矛盾和困难,不是农民造成的,更不是农民的“无理取闹”,而是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征地用地的过程中,侵害了农民利益,有的地方甚至是层层盘剥农民的合法权益,形成部分失地农民“生产无地,生计无方,生活无着”。这种剥夺性的土地开发,不管从哪个方面讲,都是有悖于党的宗旨和“三个代表”的要求,也违背了我们党发展经济的初衷。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要“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要“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从代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按照三中全会的要求以及十六届四中全会建设和谐社会的精神出发,监督和审查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征地、补偿行为,督促本级政府采取得力措施,保证本行政区域因征地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其生活水平不下降,其经济来源比原来宽泛和稳定。

3、人大要对已往的征地工作进行一次综合检查。

4、人大及其常委会要积极运用重大事项决定权。

目前土地征用矛盾较大,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较多,地方人大有必要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就保障失地农民的权益问题,作出具有国家意志力和强制力的决议、决定。省及有地方立法权的城市,要抓紧启动这个问题的立法程序,使得这项重要工作,纳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视野之内,纳入依法办事的轨道之上,纳入“三个代表”的统领之中,真正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的根本利益,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

5

页,当前第。

5

1

2

3

4

5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四

县辖25个乡镇,727个行政村,30.55万户,113.60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05.06万人,土地面积148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45.47万亩。近几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县、乡工业园区开发,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农民失地失业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调查统计,全县因经济发展,使21036户76377名农民失地或部分失地,失地面积31657亩,有42409个劳动力失地失业。失地后的人均纯收入为1314.3元,比失地前减少296元,因失地造成贫困的农户达5140户,占失地农户的24.4%。

造成农民失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建设占地。由于发展需要,城乡基础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公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公路建设占用土地16157亩,占全部失地面积的51.0%。

2、工商业经营性用地。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引进了一大批项目,兴办了一批工业园区,加之地方新上项目,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这类用地有8391亩,占全部失地面积的26.5%。

3、地方公益性建设用地。用于发展地方公益事业的占地为12353亩,占全部失地面积的39.0%,其中文化教育事业和敬老院占地10091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占地2262亩。

4、其他用地。包括小城镇建设综合开发、机关事业单位、农民宅基地等占用土地,占用面积3216亩。

为了妥善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我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1、对失地农民给予补偿。对公路建设用地和地方公益性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标准,采取一次性补偿办法解决。对工商业经营性用地,主要采用租赁形式。一种方法是谁占用谁补偿。由用地方与农民直接协商,签订租赁合同,一般每亩补偿800—1000斤小麦(按当年市场价计算),每年支付一次。一种方法是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负担占地费用。乡村两级为了吸引外地客商来当地兴业办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无偿为前来办厂的外地客商提供生产建设用地,而占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则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承担,全县每年仅乡级政府就要支付500多万元,对本已困难重重的乡镇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这类占地的补偿也仅仅限于土地的直接收益。

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对失地农民给予补偿。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乡村财政负担大,包袱重,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运转更是困难,原来由乡村承担的占地补偿费已无力按时足额支付给失地农民,造成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地得不到补偿,不仅影响了政府在群众的形象,也影响了干群关系。目前未按合同补偿的有11149亩。

2、为失地农民就业提供帮助。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失业问题,各地千方百计开发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一是占地企业安置就业。近几年随着新上企业的不断增加,占用的土地越来越多,但不少用地企业都把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作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为政府分忧的主要措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占地村组的劳动力就业,确保失地农民不失业。二是号召农民转变观念,开创新业。有一技之长的兴办家庭工业,有的从事商业服务业,与之相关的产业也吸纳了不少失地农民,缓解了就业压力。四是鼓励失地农民搞劳务输出。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地后在外务工经商,有的还进入了白领阶层。

1、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力度。土地对农民有多方面的保障功能,包括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产生直接收益和资产增值功效等,土地一旦被征用,这些功能随之一并丧失。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则应给予农民在这些权利上的等价补偿。因此,要加快改革和完善现有土地征用补偿一次性发放货币的办法,使土地补偿费的发放与失地农民的长期生活保障相结合。对于国家重点工程、公益性建设用地,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公平补偿原则,适当提高土地补偿安置费的标准,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并为失地农民参加失业、养老、医疗保险提供一定的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征地带来的失地农民长期基本生活的风险。对于工商业经营用地,可引入竞争机制和谈判机制,在按规定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农民与用地方自行谈判确定补偿安置费数额,也可允许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出租方式参与土地的开发,分享社会进步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对目前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而负担的土地租金,应当采取措施,实行“谁占地,谁补偿”,以减轻乡级政府的财政压力。

2、开展对失地农民的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由于失地农民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普遍较低,在非农产业岗位的竞争中处于劣势。解决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根本在于提高农民自身的素质,消除陈旧思想,帮助他们树立全新的就业观念,鼓励其参加就业培训,提高就业技能。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就业培训体系,根据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职业教育和技术培训。要加强对失地农民的就业指导,建立促进农民就业城乡间无障碍流动机制,多渠道安排就业。同时,对招用失地农民的企业给予政策优惠,并鼓励扶持失地农民通过自主创业等方式解决就业问题。

3、确立社会保障机制。解决农民失地问题,没有长效的保障机制,失地农民难免近忧远愁。因为对失地农民即使一次性补偿再多的钱,也总有花完的一天。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机制,使农民失地而不失“命根子”。从目前实际出发,建议县委、县政府制定出台《建立失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的意见》,重点要建立好四方面的社会保障:家庭养老保障,解决老有所养问题;就业保障,提供稳定的收入来源;最低生活保障,为生活可能陷于困境的农民提供救助;医疗保障,确保失地农民有病治得起。建立社会保障需要的资金,可以从三个方面筹集:政府从土地出让金拿出一部分,社会筹集一部分,农民个人负担一部分,以此为失地构筑长远的社会保障。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五

x县辖xxx个乡镇,xxx个行政村,xxx万户,xxx万人,其中农业人口xx0xxx万人,土地面积xxx平方公里,耕地面积xxx万亩。近几年随着经济迅速发展,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县、乡工业园区开发,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农民失地失业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据调查统计,全县因经济发展,使xxx户xxx名农民失地或部分失地,失地面积xxx亩,有xxx个劳动力失地失业。失地后的人均纯收入为xxx元,比失地前减少xxx元,因失地造成贫困的农户达xxx户,占失地农户的xx4。

造成农民失地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公路建设占地。

由于发展需要,城乡基础建设步伐加快,特别是公路建设更是突飞猛进,全县实现了村村通油路。公路建设占用土地xxx亩,占全部失地面积的xx0。

2、工商业经营性用地。

近年来,各地招商引资力度不断加大,引进了一大批项目,兴办了一批工业园区,加之地方新上项目,占用了大量农村土地,这类用地有xxx亩,5。

3、地方公益性建设用地。

用于发展地方公益事业的占地为xxx亩,占全部失地面积的xx0,其中文化教育事业和敬老院占地xxx亩,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占地xxx亩。

4、其他用地。

包括小城镇建设综合开发、机关事业单位、农民宅基地等占用土地,占用面积xxx亩。

为了妥善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保持社会稳定,我县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对公路建设用地和地方公益性建设用地,按照国家标准,采取一次性补偿办法解决。对工商业经营性用地,主要采用租赁形式。一种方法是谁占用谁补偿。由用地方与农民直接协商,签订租赁合同,一般每亩补偿800—1000斤小麦(按当年市场价计算),每年支付一次。一种方法是乡镇政府和村集体负担占地费用。乡村两级为了吸引外地客商来当地兴业办厂,纷纷出台优惠政策,无偿为前来办厂的外地客商提供生产建设用地,而占用农民土地的补偿则由乡镇政府和村集体承担,全县每年仅乡级政府就要支付xxx多万元,对本已困难重重的乡镇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而这类占地的补偿也仅仅限于土地的直接收益。尽管各级政府采取了很多措施,对失地农民给予补偿。但由于我县经济基础薄,乡村财政负担大,包袱重,特别是取消农业税后,运转更是困难,原来由乡村承担的占地补偿费已无力按时足额支付给失地农民,造成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地得不到补偿,不仅影响了政府在群众的形象,也影响了干群关系。目前未按合同补偿的有xxx亩。

为了解决失地农民失业问题,各地千方百计开发就业门路,创造就业机会。一是占地企业安置就业。近几年随着新上企业的不断增加,占用的土地越来越多,但不少用地企业都把安置失地农民就业作为解决农民失地问题,为政府分忧的主要措施在同等条件下优先吸纳被占地村组的劳动力就业,确保失地农民不失业。二是号召农民转变观念,开创新业。有一技之长的兴办家庭工业,有的从事商业服务业,与之相关的产业也吸纳了不少失地农民,缓解了就业压力。四是鼓励失地农民搞劳务输出。相当一部分农民失地后在外务工经商,有的还进入了白领阶层。

1、改革现有土地征用力度。

土地对农民有多方面的保障功能,包括为农民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和就业机会,产生直接收益和资产增值功效等,土地一旦被征用,这些功能随之一并丧失。要保障失地农民的利益,则应给予农民在这些权利上的等价补偿。因此,要加快改革和完善现有土地征用补偿一次性发放货币的办法,使土地补偿费的发放与失地农民的长期生活保障相结合。对于国家重点工程、公益性建设用地,要在现有基础上,按照公平补偿原则,适当提高土地补偿安置费的标准,使之与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并为失地农民参加失业、养老、医疗保险提供一定的保障,最大限度地降低因征地带来的失地农民长期基本生活的风险。对于工商业经营用地,可引入竞争机制和谈判机制,在按规定土地转为建设用地后,农民与用地方自行谈判确定补偿安置费数额,也可允许农民以土地使用权入股、出租方式参与土地的开发,分享社会进步产生的土地增值收益。对目前地方政府为招商引资而负担的土地租金,应当采取措施,实行“谁占地,谁补偿”,以减轻乡级政府的财政压力。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六

但从规范的角度看,xxx市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建设中的“僵、散、冷”情况仍在部分社区不同程度地存在。

从操作层面看,突出反映在一个“僵”字上,从事杜区劳动保障工作的人员,基本上是作为xxx岗位安置的人员。此前,他(她)们中有的曾是企业干部,多数是工人。虽然上岗前都经过培训,但对有关政策规定知之甚少,各类报表统计方法不熟悉,经常出现重复劳动,拖延各类统计数据上报的现象时有发生,随意性和无序性情形同时存在。

从管理层面看,突出反映在一个“散”字上。人员的工资是由市xxx部门统一申报由xx拨款,xxxx负责发放;人员则由xxx管理,但人员工作范围却在社区,客观上形成了管理与使用的分离。在社区“一揽子”安排下,人员基本上忙于突击性的工作,如计划生育、综合治理等,很难集中精力从事社区就业工作。另外,部分社区居委会不把人员当回事,既无工作要求也不给予扶持,任其自然。有的人员至今连办公桌都没有,办公电话也不敢打,更谈不上使用居委会的笔墨纸张了。

从认识层面看,突出反映在一个“冷”字上。一方面,有些居委会对社区就业工作摆不到应有的位置上,仍然是“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对人员关心支持不够,如某些居委会过年过节分钱分实物,人员只能眼巴巴的看着。人员碰到问题,向居委会主任请示也是“爱管不管”,因而他们羞于启齿并感到很压抑。

上述问题目前已引起各级领导重视。我们认为,为了使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由基础建设进展到功能建设,充分发挥社区工作平台的作用,目前可以采取以下对策:

要明确人员不是不能做其他工作,但要确保社区就业工作。同时,人员既有投入,也要考虑给他们的回报(包括居委会的一些待遇)。另一方面,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工作经费应从xx财政中专项列支。社区劳动保障工作既是政府工作的延伸,又是社会公益事业的组成部分,无论从哪一种意义上说,其经费由xx财政负担都是理所当然的。

第二,建立规范的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工作制度,排除各种人为的障碍。其中包括工作内容、工作程序、工作标准、工作职责、工作目标以及社区内工作对象的'各种台帐等。要做到人人责任明确,事事有人负责。以社区就业工作为例,今年就要完善五个制度:一是月分析制度,每个劳动保障工作站对本辖区下岗失业人员求职、再就业和社区服务需求情况进行分析,把辖区内失业人员的情况掌握得清清楚楚;二是社区就业信息制度,开辟社区就业信息专栏,及时准确地将社区服务用工信息提供给下岗失业人员;三是跟踪服务制度,实行一人一卡管理,跟踪服务;四是健全各种台帐制度,台帐要有针对性、实用性;五是统计报表制度,要坚持按规定时间上报,以便上级及时掌握情况。

第三,加强业务培训,建立考核机制。做好社区劳动保障工作,人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继续强化人员业务培训势在必行。一方面,以xx为单位,对所有的人员每年要全部进行一次以上的专业培训或召开专题讲座学习,使他们加深对各项就业扶持政策和就业形势的认识,熟悉社区就业工作的基本台帐内容和电脑操作技能及开展退休人员管理服务社会化的措施。掌握服务工作的要点。另一方面,人员也要自觉主动钻研业务知识,增强适应工作的能力和本领,不断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与此同时还要建立工作考核制度,落实目标责任制是推动社区就业提高人员服务质量的有效手段。市一级劳动保障部门应尽快制定{社区劳动保障人员考槟办法),从政策掌握程度、业务熟练程度、台帐基础管理、工作态度和廉洁自律、任务完成情况、工作创新情况等6个大项来考核人员的工作业绩,年底由居委会根据社区服务对象评议逐项打分,肋分以上为优秀,低于60分为不称职。xx部门也要对社区劳动保障工作站的运作规范和效果进行检查评估,每年评出一些好的典型,表彰奖励,以点带面,推动就业工作的开展。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七

在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下在县劳动和保障局关心领导下我镇劳动保障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现就一年来的工作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年工作完成情况:

1、加强宣传工作,

在全县再就业工作及劳动保障工作会议后,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及时召开党政联席会议传达会议精神,并多次利用召开县、镇直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各种会议进行传达和贯彻落实通过宣传单、标语等方式及时正确宣传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国家劳动保障法律法规,营造了良好的社会法治环境,提高了广大劳动者维权意识,促进了地方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建立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2、我所全面了解、及时掌握和熟悉镇内各项劳动保障工作情况,建立和完善劳动保障工作台帐,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县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安排的各项工作,及时、正确、完整地统计和上报各项报表数据及资料。

3、及时了解和处理镇内劳动保障工作领域中的矛盾和问题,积极协助上级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对侵害劳动者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进行查处,有效预防和减少了违法案件发生,维护了劳动者合法权益。今年,通过努力,在镇、各村大力支持与配合下,妥善处理了几起劳资纠纷,为百姓追讨回3万余元血汗钱,既有效防止了事态进一步恶化,又为维护地方社会稳定做出了一定贡献。

4、加强劳务输出工作。积极做好劳务输出,提供相关服务,拓展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空间。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培训信息、就业服务及就业前培训工作,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和有序流动,主动管理好外来流动就业人员。

通过积极主动地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由于乡镇劳动保障所事务所成立较晚,现有条件还不够成熟,我们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一些问题和困难,具体表现在:

对劳动保障工作业务知识方面的学习有待加强,国家、县劳动和保障局的工作方针、政策的宣传贯彻还不够深入,为广大劳动者提供劳动保障服务的能力有待提高。

2、劳动保障内部管理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人员整体素质仍需提高,存在人员思想不稳定、有顾虑的现象,不利于镇劳动保障工作的有效开展。

3、与县劳动和保障局的业务交流与沟通有待进一步加强,镇劳动保障事务所的工作还需要在县劳动和保障局指导下逐步开展和完善。

二、20工作计划。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镇劳动保障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充分认识工作的目的和意义,加强自身业务学习,提高工作业务技能,努力掌握为劳动者服务的本领。确保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正确处理好本职工作同镇党委、政府中心工作的关系,树立爱岗敬业和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2、健全并完善县、镇、村三级就业服务网络,采用广播、有线电视、报纸等多种方式,及时为农民提供有价值的就业信息,同时提供力所能及的'免费职业指导和就业中介服务。对条件较好且剩余劳动力较多的村,采取县镇两级相互配合、适时下村组织举办劳动力市场,免费进行职业介绍,积极组织劳务输出,实现异地就业。

3、积极组织落实上级业务主管部门举办的各种劳动技术、技能的培训班,提高农民工整体素质和劳动本领。利用有线电视、印发宣传资料等多种形式相结合的方法,实施基本劳动技术、技能的培训教育,以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使他们通过培训学习能够熟练的掌握一、两门实用技术并顺利走上工作岗位。

4、加强与县劳动和保障局、技术院校及相关技术部门的联系,切实做好农民劳动技术、技能项目培训学习的合理安排,避免培训项目与生产和服务实际脱节,以求实效。

以下内容与本文。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八

土地是农民生活的最基本保障,是农村稳定的基础。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的农村集体土地被征用,失地农民越来越多。据不完全统计,7年来全国有近亿亩耕地被征用,那些“务农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份”的“三无农民”已达4000万。由于失去了赖以生存的土地,大量农民生活和保障均无着落,如何保护农民的合法权益,解除失地农民的后顾之忧,保证农民安居乐业,是目前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热点话题。九三学社2003年进行的一项调查表明,60%多的失地农民生活十分困难;有稳定经济收入、没有因失地影响基本生活的只占30%。这些困难农民多在中年,上要养老,下要扶小,生活非常艰难。在城市化加快的过程中,农民付出了太大的代价,而失地农民得到的补偿可谓微乎其微。浙江一项调查表明,农民仅占被征土地收益的5%至10%。1988年修订的土地管理法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给予补偿。十几年过去了,当年制定的补偿标准已远低于经济发展,就是这样的补偿费还常常不能全额发放到农民手中。拥有土地承包权的农民,不仅享受不到土地升值所带来的利益,在失去了集就业、养老、最低生活保障为一体的土地后,不能与城里人一样获得就业机会和社会保障,还要为转变就业方式、生活方式而付出大量的成本,这让不少失地农民不满情绪和逆反心理呈现上升趋势,对土地征用采取了抵制态度。这不仅严重恶化了干群关系,也直接影响了社会稳定的大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及各类基础设施建设的扩展,今后还得有大量农用地被征,如果在征地过程中没有合理补偿和妥善安置失地农民,必然出现旧的问题尚未解决,新的矛盾又大量发生的局面,势必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大局。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指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农业现代化,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我国的基本国情是,70%人口在农村,农村有3000万贫困人口。如果不能充分实现农民利益,全面小康的目标就难以实现。保护农民权益问题是关系我国改革发展稳定全局的关键。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代表人民行使权力的国家权力机关,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如何认真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四中全会精神,依法履行人大职权,切实保护农民权益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我市实际情况,作一初步探讨。

近期内,我们联合市有关部门对我市失地农民生活保障问题作了比较系统、全面的调查,从调查情况看,当前失地农民主要存在三个方面的问题:

1、补偿标准不一,安置费用偏低。

目前,由于政策不一,造成相邻地区、相同时间、相同面积的土地被不同项目征用时,补偿费差距很大,使被征地农民无法理解、无法接受。患寡,更患不均,是失地农民的心理写照,也是导致了众多上访、纠纷出现的重要原因。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九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证行政政法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也是今后财政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此,我们于近期对区本级行政政法单位及两个乡镇行政政法经费情况进行了专题调研。

一、我区财政及行政政法单位的基本情况。

几年来,全区上下采取多种有效措施,坚持“生财有道、聚财有方、用财有规”的原则,依法理财,制度创新,确保财政收入稳定、有效增长。

20**年我区一般预算收入完成3682万元,其中:增值税173万元,营业税546万元,企业所得税238万元,个人所得税186万元,房产税82万元,城市维护建设税422万元,专项收入242万元,罚没收入226万元,行政性收入321万元。扣除专项收入等后的经常性上级补助收入为2693万元,上解支出687万元,地区可支配财力5688万元。

一般预算支出完成10902万元,其中:

1、工资性支出3960万元。

2、公用经费支出2570万元,人均公用经费0.7万元。

3、社会保障和抚恤支出269万元。

4、离休干部医药费129万元。

5、上级专项配套333万元。

6、其他专项收入安排的支出及上级专项支出3641万元。

全区刚性支出需求情况:最低刚性支出需求6530万元,占地区可支配财力5688万元的114.8,缺口842万元。

财政供养人口情况:全区财政供养人口3609人,其中:行政政法人员948人,其中公检法司人员313人,教育人员1169人。

我区行政政法共设职能机构55个,实有人数948人(其中离退休176人),占同级财政供养人口的26。

二、行政政法单位经费安排及支出管理情况。

一直以来,我区以“从优待警”、“科技强警”为重点,本着优先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的原则,努力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及时足额到位。我区一般单位日常公用经费1300元/人,公务用车按车辆编制13000元/车。五大班子和公检法司部门日常公用经费高于一般单位,达到1500元/人,公务用车按车辆编制15000元/车。20**年我区用于行政政法经费支出1902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2,同比增长18.4,增幅明显高于收入增幅12.5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794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08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388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35。行政政法经费支出1906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0,同比增长0.2。用于人员经费支出902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004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447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5。20**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2092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1,同比增长9.7,略高于收入增幅。用于人员经费支出971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121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03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5。行政政法经费支出2750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3.5,同比增长11.4,明显高于收入增幅4.8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1468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282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17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40。20**年行政政法经费支出3007万元,占同级财政支出的27.6,同比增长29,高于收入增幅16.5个百分点。用于人员经费支出1197万元,公用经费支出1810万元,其中“人、车、会、话、招待”等方面支出533万元,占公用经费总支出的30。从20**年至20**年的情况看,特别是20**年以来,对于行政政法经费的投入呈明显增加趋势,而且经费增幅明显高于地方收入的增长幅度,最高增幅已超过收入增幅近17个百分点。充分体现出地方财政在财力增幅有限的情况下对行政政法支出的倾斜。

此次重点调查的六个行政政法单位和两个乡镇在经费投入上也有明显增长。其中***从20**年至20**年公用经费平均增长9;***公用经费平均增长40;***公用经费平均增长35;***公用经费平均增长16;***公用经费平均增长22;***公用经费平均增长8。**镇和**乡近五年来在经费投入上也有所增长,平均达到4和12。

几年来,我区财政在努力保证行政政法机关经费的同时,也确保了人员工资及时、足额发放,并尽财力可能为公检法司部门配备办公设备及各种必要的办案设施,提高了政法部门的'装备水平。20**年还为公安局和检察院新建了办公楼,改善了办公条件,极大的调动了广大公安干警的积极性,为保障我区社会稳定,维护社会治安,促进经济发展起到了积极有效的作用。

三、行政政法单位负债情况。

金需求,区财政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0**年至20**年末,行政政法单位累计负债1194万元,其中:

1、***累计欠款28.5万元,其中车辆维修10万元,工程款及管道维修6.5万元,其他欠款12万元。

2、***累计欠款20万元,其中车辆维修及燃油15万元,会议费3万元,其他2万元。

3、***车辆维修及燃油。

等累计欠款9.7万元。

4、***截止到20**年末共欠外债374万元。其中建办公楼工程款及房屋维修欠款143万元,车辆维修、燃油等其他支出累计欠款231万元。

5、***截止到20**年末累计欠款127.35万元。其中车辆购置及维修欠款14.35万元,新建办公楼欠工程及材料款50万元。其余欠款63万元。

我区涵盖五个乡镇(街),这次主要对***和***进行了重点调研。

***乡累计欠款41万元,其中人员工资29万元,公用经费9万元,其余欠款3万元。

***镇累计欠款110万元,其中建办公楼欠工程款50万元,车辆维修等其他欠款60万元。

四、我区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经济规模小,可支配财力少,满足不了事业发展需要。

2、政策性及体制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减收严重。

一是分税制体制的实行,导致地方可支配财力增长缓慢。二是我区受电厂改制影响,财政减收严重。三是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以及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增点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3、财政风险逐渐加大且明显显露,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关停并转,债务无法偿还,转嫁到财政负担,加之农民基金会借款、世行贷款等政府债务行为财政化,以及财政为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所借债务到期需要偿还。所欠债务8733万元,地方财政难以承担,加剧了财政风险。

五、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1、思想高度重视,突出保障重点。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障行政政法单位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讲在会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必须要牢记在大脑里、付诸于行动中、体现在成果上。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行政政法经费保障重点应该体现在二个倾斜上:一是向重点单位倾斜,即财政要重点保障行政执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二是向重点支出项目倾斜,要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首先保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和行政政法单位正常运转需要,在此前提下,集中财力重点保障行政政法单位重点业务开支需要,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手段,进而提高行政政法单位的整体能力。

2、强化行政政法支出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我区财力有限,在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意义更大。我们财政部门更应该勤俭节约,率先垂范,运用预算分配、财务监督检查等手段,督促行政政法单位求真务实,节约不必要的支出,坚决刹住公款吃喝、公款出差出国旅游等不正之风,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支出监管,把重心从注重资金分配转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上来,做到财政资金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监管就要跟到哪里。

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财政性资金等)全部通过财政实行集中管理,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注重抓票据管理,以票管理费,实行源头控制,防止预算外收入游离于财政专户之外。在中,凡需要保证的支出要千方百计保证,凡能够压缩的支出,竭尽全力压下来,把钱花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实行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应该本着“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原则,通盘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形成涵盖部门所有收支的细化的完整预算,以达到硬化预算的目的。要对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认真界定,并与编制部门认真核实单位编制,确定实有人数,对虚报和超编人员予以清理。要结合资产管理,积极实行政府采购,并按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公用经费。对于有预算外资金的单位,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年初给予核定项目支出,保证预算外资金按时、准确上缴,这样在有些单位的收入中既包括了一般预算收入也包括了预算外资金收入,充分体现出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4、加强对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效率,以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

金需求,区财政还是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20**年至20**年末,行政政法单位累计负债1194万元,其中:

1、***累计欠款28.5万元,其中车辆维修10万元,工程款及管道维修6.5万元,其他欠款12万元。

2、***累计欠款20万元,其中车辆维修及燃油15万元,会议费3万元,其他2万元。

3、***车辆维修及燃油。

等累计欠款9.7万元。

4、***截止到20**年末共欠外债374万元。其中建办公楼工程款及房屋维修欠款143万元,车辆维修、燃油等其他支出累计欠款231万元。

5、***截止到20**年末累计欠款127.35万元。其中车辆购置及维修欠款14.35万元,新建办公楼欠工程及材料款50万元。其余欠款63万元。

我区涵盖五个乡镇(街),这次主要对***和***进行了重点调研。

***乡累计欠款41万元,其中人员工资29万元,公用经费9万元,其余欠款3万元。

***镇累计欠款110万元,其中建办公楼欠工程款50万元,车辆维修等其他欠款60万元。

四、我区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存在的几个问题。

1、经济规模小,可支配财力少,满足不了事业发展需要。

2、政策性及体制性因素影响,财政收入减收严重。

一是分税制体制的实行,导致地方可支配财力增长缓慢。二是我区受电厂改制影响,财政减收严重。三是国家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取消农业税、农业特产税和屠宰税,以及提高增值税和营业税的起增点和国家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政策。直接影响财政收入增长,加剧了财政收支矛盾。

3、财政风险逐渐加大且明显显露,地方财政难以承担。

由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企业关停并转,债务无法偿还,转嫁到财政负担,加之农民基金会借款、世行贷款等政府债务行为财政化,以及财政为保证政府机关正常运转所借债务到期需要偿还。所欠债务8733万元,地方财政难以承担,加剧了财政风险。

五、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和管理的几点建议。

1、思想高度重视,突出保障重点。

按照财政改革的总体要求,保障行政政法单位经费是财政预算优先考虑的主要内容,我们不能只停留在讲在会上、写在纸上、说在嘴上,而必须要牢记在大脑里、付诸于行动中、体现在成果上。

今后一个时期,我区行政政法经费保障重点应该体现在二个倾斜上:一是向重点单位倾斜,即财政要重点保障行政执法单位履行职能的需要。二是向重点支出项目倾斜,要坚持“一是吃饭,二要建设”的原则,首先保人员工资正常发放和行政政法单位正常运转需要,在此前提下,集中财力重点保障行政政法单位重点业务开支需要,提高装备水平,提高技术手段,进而提高行政政法单位的整体能力。

2、强化行政政法支出管理,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

目前我区财力有限,在行政政法单位经费保障程度总体水平不高的情况下,加强管理意义更大。我们财政部门更应该勤俭节约,率先垂范,运用预算分配、财务监督检查等手段,督促行政政法单位求真务实,节约不必要的支出,坚决刹住公款吃喝、公款出差出国旅游等不正之风,加强公务接待管理,严禁铺张浪费。建立健全各项财务制度和开支标准,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支出监管,把重心从注重资金分配转向加强资金使用的监管上来,做到财政资金延伸到哪里,我们的监管就要跟到哪里。

完善收支两条线管理,将各部门的非税收入(即政府性基金、行政事业性收费、罚没收入、其他财政性资金等)全部通过财政实行集中管理,任何部门不得“坐收”、“坐支”。强化预算外资金管理,注重抓票据管理,以票管理费,实行源头控制,防止预算外收入游离于财政专户之外。在中,凡需要保证的支出要千方百计保证,凡能够压缩的支出,竭尽全力压下来,把钱花在刀刃上,使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效益。

3、积极推进部门预算改革,强化预算约束机制。

实行部门预算是财政管理体制改。

革的核心。应该本着“人员经费按实际、公用经费按定额、专项经费按财力”的原则,通盘考虑预算内、外资金,形成涵盖部门所有收支的细化的完整预算,以达到硬化预算的目的。要对实行部门预算的单位财政供养人员认真界定,并与编制部门认真核实单位编制,确定实有人数,对虚报和超编人员予以清理。要结合资产管理,积极实行政府采购,并按标准定额合理安排公用经费。对于有预算外资金的单位,严格按照收支两条线的管理要求,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在年初给予核定项目支出,保证预算外资金按时、准确上缴,这样在有些单位的收入中既包括了一般预算收入也包括了预算外资金收入,充分体现出部门预算编制的完整性。

4、加强对财政干部的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培训,不断提高自身政治和业务素质,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提高效率,以适应财政改革的要求。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十

一是政策支持。取消政策限制,对因征地转为城镇居民、符合参保条件的人员,允许、鼓励其进入城镇养老保险体系。从征地补偿费中划出一块,建立个人帐户,办理社会养老保险统筹,使他们老有所养,无后顾之忧。

二是资金保障。采用政府、村集体、农民个人三者共同承担,农民从劳力安置费中拿一点,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从土地补偿费中拿一点,政府从土地收益中拿一点的方法,多渠道筹集资金解决失地农民参加社会保障的资金问题。各级财政应努力调整支出结构,增加社会保障投入,尤其是增加用于失地农民低保的专项资金。

三是就业保障。按照城镇下岗职工的模式,把失地农民纳入再就业保障体系,让他们享受城镇下岗职工同等的优惠政策;保证失地农民在找不到工作时,能够享受到城市下岗失业职工同等的社会援助。

四是对失地农民中的特殊群体,如未满18岁的人员、“五保户”、仍为农业户的大、中专学生,要建立相应的社保基金,做好保障工作。对收入过低、经济困难的人员,要纳入城市低收入保障范围。

1、人大要把这一问题作为“防震”工程来抓。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十一

农民,是粮食的生产者,为社会提供了人们所必需的农产品。纵观新中国的历史,广大农民曾经是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浴血奋斗的主力军,为新中国的成立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才有了工农联盟的社会主义新中国。进入新时期的今天,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被抛弃在农村和城市交汇处的真空地带。面对养育我们的农民兄弟,面对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不能让农民"失地"又"失身",找不到自己的归属。因此,保障失地农民权益,构建美好和谐社会已成为当前政府的重大工作,必须抓紧抓好。

失地农民问题面临的主要问题是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如失地农民补偿标准长年偏低,土地利益被中间商和地方政府剥夺;失地农民收入减少,开支增大,自身素质偏弱难以就业,导致生活贫困;而且失去土地的农民在政府上不能享受城镇居民社会保障,生活在城市边缘。之所以引发这么多的问题,根本原因是地方政府忽视对农民利益的保护,将农民当作推进城镇化进程的牺牲品。

建设安置小区,让失地农民有"房"住。十七大报告要求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失地农民为了城镇化贡献了自己的家园,我们没有理由不安置好他们。各级政府应建设高质量、生活设施配套的安置小区,免费提供居住或仅收取少量成本,让失地农民享受比以前更好的居住条件,享受现代文明的成果。

科学合理补偿,让失地农民有"钱"拿。被征土地有着巨大的增值收益,应科学合理调整补偿标准,土地出让收益要全部补偿给农民。严厉打击在征地补偿中盘剥失地农民的现象,将相关补偿由省级人民政府直接支付到农民手中,防止层层截留,最后到农户手中所剩无几。

市场指导、技术支持等帮助他们更好创业。

纳入保障体系,让失地农民有"路"退。农民失去土地,就失去了基本的生活来源,必须将失地农民纳入城镇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为他们解决基本生存问题,这是最起码的生活底线。如果任游失地农民成为城市的边缘群体,处于城市和农村两不管的真空地带,既是对失地农民群体的不负责任,更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综上所述,解决失地农民问题是政府的责任所在、职责所系,必须采取综合措施,从政策、资金、就业等多方面扶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相信在政府的大力解决下,失地农民一定会得到妥善安置,成为和谐社会大家庭中幸福的一员。

中政申论在线批改中心老师简评:文章从农民的社会作用着手,联系了社会经济发展的历史背景,分析了重视农民权益的必要性,并结合了我国所存在的农民失地等问题,分析了保障农民权益的必要性,并从补偿机制等角度提出了相应的措施。考生对于申论有一定的认识,能够把握申论行文的整体结构,在分析问题时能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等时代背景,体现了一定的行政意识。

中政申论——唯一获得官方认证的申论批改系统,专业指导申论写作。

免费申论水平评测链接直达:中政申论。

公务员考试申论范文汇总。

2014公务员考试备战突围之关键法则。

公务员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

失地农民保障的报告范文简短篇十二

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农民只有循序从土地剥离出来,才能提高生活质量,才能加快现代化的步伐。党的十六大提出,解决“三农”问题必须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城乡统筹”就是要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提高农业的竞争力,为农村经济发展开拓新的空间,为农民增收开辟新的途径。要做到这些,就必须创造条件,让更多的农民离开土地,从而在工业化、城市化的牵引下完成人口与资源的优化组合。因此,部分农民失地不仅是历史发展的必然,也是时代进步的需要。合理地离开土地,不仅符合政府的愿望,也是多数农民的愿望和要求。城市化有利于农民富裕,而不是造成大批农民失地失业;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而不是扩大社会不公。但在具体操作中也应认识到,农民失去土地之时,便是政府引导农民建立长久生活基础的“历史性时刻”。土地是农民的命根子,大量土地被征用后必须做好补偿工作。更要考虑到失地农民今后的经济来源和生活保障问题。为此,我们做了失地农民就业和社会保障的专题调研。

一、基本情况。

(一)农村分布和农民收入情况。到2003年底,奎文区共有人口33.9万人,城镇人口27.4万人,农村人口6.5万人。其中,城中无地村15个,人均0.2亩以下的村11个,0.2亩至0.5亩的村14个,0.5亩至1亩的村12个,1亩以上的村13个。钢厂工业园区共有12个村,6652人,劳动力3463人,人均耕地面积均在1.4亩以上。2003年全区农村经济收入32.5亿元,其中来自一产的3.9亿元,占11.8%;来自二产的18.1亿元,占55.7%;来自三产的10.5亿元,占32.5%。全区农民人均收入3878元,其中工资性收入1774元,占45.7%;经营性收入1467元,占37.8%;农业收入636元,占16.5%。农民人均收入在4000元以上的村22个,最多的为潍州路街道杨家村,人均5371元;在3000元以下的14个村,最少的为钢厂工业园孙家村,人均2700元。

(二)农村劳动力就业现状。近年来,我区把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和农民就业通盘考虑,城乡统筹,优劣互补,在做好国有集体企业下岗失业职工再就业工作的同时,把街道企业、村办企业、个体私营企业和外商投资企业作为吸纳农民就业的主渠道,不断开发就业岗位,加强进城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就业能力,从而形成了城乡一体,工农一体的大就业格局,促进了全区就业再就业工作的开展,保持了就业局势稳定。到2003年底,全区共有城镇从业人口89935人,农村劳动力34101人,其中,年龄在20岁以下的占28%,20―40岁的占32%,40―60岁的`占40%。从事传统农业的0.77万人,占23.3%;在企业打工的1.28万人,占38.8%;从事个体私营经济的0.78万人,占23.6%;无业的0.44万人,占13.3%。无地村中,从村集体积累、村办企业效益等方面综合看,就业情况可分为三个层面。第一层面。部分近郊村、城中村的村办集体企业效益比较好,村中80%―90%左右的农村劳动力在本村企业工作,其余外出打工或在本村自谋职业。这些村就业问题解决得比较好,基本上无农村劳动力失业问题,生活安宁,社会稳定。如广文街道李家村,廿里堡街道南屯、廿里堡村,大虞街道东庄村等。广文街道李家村发挥集体经济优势,对自愿参与本村企业就工的村民实现全部就业。南屯村依托金宝集团公司安置本村1300名村民,占全村劳动力的73.7%。大虞街道东庄村结合旧村改造,腾出黄金地段联合开发建设了早春园市场和沿街商业房,提供就业岗位300多个。据统计,全区在本村就工的农民达5980人,占全部劳动力的18%。第二层面。部分近郊村,村办企业少,农村劳动力只有30%左右在村办企业工作,其他在外打工或自谋职业,大部分家庭比较富裕,就业压力不大。第三层面。大部分远郊村、小部分近郊村无村办企业或村办企业效益不佳,部分农村劳动力外出打工或自谋职业,还有部分无业,就业压力大。如广文街道东上虞村、廿里堡街道范家村、大虞街道刘家村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