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兄弟房屋建设后协议书如何写 兄弟合作建房协议书范本(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6 15:53:35 页码:8
兄弟房屋建设后协议书如何写 兄弟合作建房协议书范本(三篇)
2023-01-16 15:53:35    小编:ZTFB

在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肯定对各类范文都很熟悉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关于兄弟房屋建设后协议书如何写一

全家共同协商分房情况如下:

一、房产分割:长子__________分得三家村住宅、滇滩镇新街子商铺最西边一格一直打到父母指下的界线;次子__________分得滇滩镇新街子的地作地基以及中间的那格商铺,铺面剩下的分给__________用来作新家的大门以及进家里面的一条路。

(__________和__________每年必须各拿出2500元钱给父母,直到父母双方百年归终)。

二、林产分割:将家坟、面梨树、窑洞地、打淀房、赵家地、龙塘、东家坟山等,兄弟两家平均一家一半。

如果以上土地有矿产所得利益兄弟两家平分。

老家园子里的树,__________盖房子需要用到的必须要砍。

剩下的树有父母分配。

三、田产分割:大平地山坳地秧田三块为一份以及板田三块为一份两家商量各分一份;大长田平均分成两半,__________分得上面那一半,__________分得下面那一半;大弯田分成两份,__________分得下面那一份,__________分得上面那一份;一双筷和石头田加起来平均分成两半,一家一半;达连地和麦子田分给__________抽下做地基所有,洋芋田分给__________。

四、父母的赡养协议:父母双方任何一方生病所需费用有兄弟两平均个支出一半,兄弟两各自住宅必须设置父母所住的房间,父母想什么时候去哪家住都可以。

父母百年归终兄弟两一起安葬,经济支出一家一半。

五、各家所有的房产,田地只能享有与管理,不能出售或转让。

长子、次子如有谁家不孝,父母有权收回其分得的房产。

六、长女__________分得老地基路边的树必须留给她,她想什么时候去取就什么时候去取。

口说无凭,特立此协议,兄弟不得反悔,本协议一式三份,兄弟两家和父母各执一份,并且由父母和兄弟两家签字生效。

父亲:长子:次子:

母亲:长媳:次媳:

日期:20__年6月13日

关于兄弟房屋建设后协议书如何写二

__________县__________村民__________户,因__________、__________兄弟二人均已经成婚,准备分家另过独立生活,为划清产权,避免争议,团结和睦,经父亲、母亲及妹妹__________,以及长辈__________、__________见证特立此分家协议书,以及父母今后的赡养义务。协议书条款如下:

一、房产分割:

原有房产位于前宅桥头,共计__________平方米,包括已建_____多平方米以及旧房子及空地__________多平方米。已建__________多平方米外加空地共计__________平方米归大儿子__________,房屋位置如下:东与__________房屋相邻,南是自家晒场,西边某何房屋,北靠大路(其中__________部分为__________家做正门用,不准建房,影响__________家采光)。其余的旧房子以及空地共计__________平方米归__________所有,房屋位置如下:东至__________________,南__________________,西____________房屋,北靠__________________。

二、父母的赡养协议:

1、口粮(每月所需大米)由__________承担,现有两块山地归____________管理,所得款项均由何x1支配,如果____________不能履行义务,山地归还父母管理,所得款项由父母支配。

2、父母的医药费以及其他费用由兄弟2人共同承担(在父母用去其本人所拥有的部分钱物之后不够部分),其中____________承担所需费用的,何x2承担所需费用的。

3、当父母卧床不能自理时,兄弟两人轮流照顾,轮到一方照顾时,如果需顾保姆的,费用由顾保姆方自理。

4、兄弟两人各拿出一间房子供父母居住,用于父母的养老。

三、本协议共_____页一式_____份,父和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各执一份,一经签字按手印,兄弟双方对以上协议均不得反悔。未尽事宜兄妹三人协商解决。

协议人: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关于兄弟房屋建设后协议书如何写三

1、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和家庭住址;

2、赠与人与受赠人的关系;

3、赠与的理由;

4、赠与不动产的名称、数量和不动产的坐落位置及其他自然情况

5、赠与人对赠与行为的意思表示;

6、赠与人在赠与书上签名或盖章、签名日期。

(1)房屋赠与合同是单务合同、无偿合同。

赠与人自愿单方承担将房屋无偿赠与对方的义务,但不享受对等的权利;受赠人则享有无偿接受对方所赠房屋的权利,一般不承担法律上的义务,即使受赠人在接受赠与时附有一些义务,但这些义务并非与所取得的权利互为代价。

(2)房屋赠与合同是实践性合同。

赠与人必须把赠与房屋实际交付给受赠人,受赠人接受赠与房屋后,房屋赠与的民事法律行为才完成,合同才算生效。但在实物交付后,则不得再行撤回赠与。如果因赠与人撤回赠与而发生纠纷,受赠方可请求人民法院裁决。

(3)房屋赠与合同是要式合同

房屋赠与同房屋买卖一样,都属于所有权的转移。按照《城市私有房屋管理条例》的规定,应提交各项证明办理登记过户手续。如果当事人未办理过户手续,根据《合同法》第44条、1999年12月19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合同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一)》第9条的规定,赠与合同仍然有效,但赠与的房屋所有权不能转移。

如果需要办理房产赠与合同公证,当事人需亲自到公证处提出公证申请,填写房产赠与公证申请表。并须提供下列证件:

1、赠与人与受赠人的身份证件(如居民户口本、居民身份证、护照等其他身份证明原件及复印件);

2、赠与人的房产所有权证原件;

3、赠与人必须提供赠与书或与受赠人签订的赠与合同,赠与书和赠与合同,必须详列赠与人和受赠人是何种关系,以及双方的姓名、性别、出生时间、住址以及赠与物等。赠与物要写的具体明确,如应写明坐落、结构、面积、产权证登记号码等;

4、赠与的房产属夫妻共有财产的,夫妻双方应亲自到公证处申办,或提供经公证的同意配偶赠与房产的声明书;

5、受赠人不满法定年龄的,应当由受赠人的法定监护人代为其办理;

6、公证员要求与其相关并应当提供的其他材料。

在特定情况下,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的撤销包括任意撤销和法定撤销。

赠与的任意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赠与财产的权利转移之前,赠与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思不再为赠与行为。法律规定赠与的任意撤销,源于赠与是无偿行为。即便赠与合同已经成立,也还可以允许赠与人因自身的.某种事由撤销赠与,这也是赠与合同与其他有偿合同的显著区别。尤其是有的赠与合同的订立,是因一时情感因素而欠于考虑,如果绝对不允许赠与人撤销,则对赠与人太过苛刻,也有失公允。

当然,对于任意性不加限制,则等同于赠与合同无任何约束力,既对受赠人不公平,也违背诚实信用原则,对社会道德也是一种冲击。因此对赠与的撤销应当有所限制,主要是以下几个方面:

1.赠与的财产已转移其权利的,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如果赠与的财产一部分已交付并已转移其权利,任意撤销赠与仅限于未交付并未转移其权利的部分,以维护赠与合同当事人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稳定。

2.赠与合同订立后经公证证明的,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合同订立后,当事人交由公证部门公证,表明其赠与意愿的表达已十分慎重,因此,经过公证证明的赠与合同,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

3.具有社会公益、道德义务性质的赠与合同,不论当事人以何种形式订立,不论是否经过公证,也不问赠与的财产是否已转移其权利,赠与人均不得任意撤销。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赠与,主要是指为了救灾、扶贫、助学等目的或为了资助公共设施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事业所为的赠与。此类赠与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赠与人不得任意撤销赠与。履行道德义务的赠与,由于当事人之间有着道义上的因素,如果允许赠与人任意撤销,则与道义不符。因此,此类的赠与也不得由赠与人任意撤销。

赠与的法定撤销,是指赠与合同成立后,在具备法律规定的情形时,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可以撤销赠与。赠与的法定撤销与任意撤销的不同点在于:第一,撤销赠与须依法律规定的事由;第二,只要具备法定事由,不论赠与合同以何种形式订立以至经过公证证明,不论赠与的财产是否已交付,也不论赠与是否属于社会公益和道德义务性质,享有撤销权的人均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本是使受赠人取得利益的行为,如果受赠人对赠与人有加害行为或者其他忘恩负义行为的,法律应赋予赠与人有撤销赠与的权利。赠与合同的法定撤销情形,均为受赠人的违法行为或者违反赠与合同约定的行为。赠与人依法撤销赠与的权利,是法律对赠与人加以保护的必要内容。

第一,受赠人严重侵害赠与人或者赠与人的近亲属。其要点,一是受赠人实施的是严重侵害行为,而不是轻微的、一般的侵害行为;二是受赠人侵害的是赠与人本人或其近亲属,包括配偶,直系亲属(父母、子女、祖父母、外祖父母、孙子女、外孙子女等),兄弟姐妹。如果侵害的是其他亲友则不在此列。

第二,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的。其要点在于:一是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义务。二是受赠人对赠与人有扶养能力,而不履行对赠与人的扶养义务。如果受赠人没有扶养能力或者丧失了扶养能力的,不产生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权利。

第三,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其要点在于:一是赠与合同约定了受赠人负有一定的义务。二是赠与人已将赠与的财产交付于受赠人。三是受赠人不履行赠与合同约定的义务。在附义务的赠与中,受赠人应当依约定履行其所负义务。在赠与人向受赠人交付了赠与的财产后,受赠人如不依约履行其义务,赠与人可以撤销赠与。

赠与的撤销权本应属于赠与人,但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致赠与人死亡或使其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赠与人的撤销权事实上已无法行使。而由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才能实现赠与人撤销赠与的权利与意愿。同时,也只有在赠与人不能行使其撤销权时,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才有撤销赠与的权利。因而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撤销赠与必须基于赠与人因受赠人的违法行为而致死亡或者丧失民事行为能力这一法定情形。

赠与人的撤销权,应当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一年内行使。赠与人的继承人或者法定代理人的撤销权,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六个月内行使。为了尽早确定赠与关系的去留,赠与人或者其继承人、法定代理人应当依法及时行使撤销权。赠与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为一年;赠与人的继承人或法定代理人行使撤销权的期间为六个月,自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撤销原因之日起计算。这一期间属于除斥期间,即法律对某种权利所预定的行使期间,不存在中止、中断和延长的问题。撤销权人如在法律规定的期间内不行使撤销权的,其撤销权即归于消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