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大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5:52:50 页码:10
2023年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大全10篇)
2023-11-20 15:52:50    小编:ZTFB

方案的制定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和可能的影响,以确保其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案的制定应该遵循科学性和系统性原则,从整体上考虑问题和解决方案。这些范文是广泛征集和整理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实用性。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一

为了保证在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我市各级财政部门能及时提供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保障各项处置工作顺利开展,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财政部关于印发《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的通知(财预[20xx]328号)精神,特制定本预案。

1.2工作原则。

1.2.1集中领导,统一指挥。在市委、市政府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发生,分级成立财政应急保障工作指挥机构,统一指挥财政应急保障工作。

1.2.2分级负责,协调配合。各级财政部门应按照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统一部署和财政管理体制规定,落实各自的应急保障责任,并与各相关部门相互支持、协调联动,切实保障应急保障工作的正常进行。

1.2.3反应及时,保障有力。坚持预防为主的工作方针,加强预警监测和前瞻性研究。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财政部门应按统一部署,立即启动应急保障预案,确保各项处置工作及时、有序开展。

1.3适用范围。

2.1市本级。

2.1.1市财政局作为全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综合协调主管部门,负责及时了解突发公共事件进展情况,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研究提出财政应急保障政策措施建议并组织落实。

2.1.2市财政局(地税局)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财政资金应急保障协调小组,由局长负责。成员单位包括办公室、预算科、基建财务科、资金管理科、综合行事科、农业财务科、企业财务科、财政监督科、政府采购办、会计核算中心及税务有关科室等。局外联系单位包括市人大财经委、市政府办公室、市发展和改革局、人民银行××市支行、市国税局及其他相关部门。

2.1.3市财政局应急保障协调小组的日常工作由预算科承担。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各有关科室根据局领导部署,立即启动应急保障协调小组,在职责范围内具体执行规定的任务。

2.2乡镇(街道、开发区)。

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财政部门的应急指挥机构,比照市财政局应急指挥机构的组成、职责,结合本地实际情况设定,市财政局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3.1预警监测。

市财政局应实现与市级各部门应急监测预警和指挥调度系统的有效衔接,综合分析、科学判断监测数据和动态信息,加强应急保障措施和决策机制的超前研究,提高处置效率。

3.2报告。

3.2.1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需要市财政给予应急保障的,相关市级部门或乡镇(街道、开发区)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应及时向市财政局报告。

3.2.2报告内容应包括:事件的基本情况,包括发生时间、地点、原因、影响程度和损失程度;已采取的主要措施、事态发展预测及控制程度;相关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情况,需要市财政解决的突出问题等。

3.2.3报告一般应为纸质文件。紧急情况下也可先电话报告,随后报送纸质报告。

3.2.4局内处理程序:报告由局办公室承接,局办公室接到报告后,立即按局内职责分工,通知到相关科室负责人或财政应急保障政策协调小组联络员。如相关业务科室首先接到报告,可以先行处理,再通知局办公室。(局办公室联系电话:、)。

4.1响应程序。

4.1.1市财政局主管科室接到相关的市级部门或乡镇(街道、开发区)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报告后,立即着手进行信息收集等基础工作,对事件进行初步评价和判断,研究提出具体建议,会预算科后报局领导。

4.1.2市财政局领导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成立突发公共事件财政资金应急保障协调小组,启动本预案。

4.2启动标准。

4.2.l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可控性、严重程度和影响范围,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全局性和局部性两类。

4.2.2对造成全局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同时采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快速拨付等应急保障措施;对造成局部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只采取部分财政支出政策或资金快速拨付等应急保障措施。

4.2.3相关市级部门或乡镇(街道、开发区)人民政府(办事处、管委会)根据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实际情况,提出需要市财政应急保障的事项。市财政局研究提出应急保障措施建议,按规定程序报批。紧急情况下,市财政局可根据市领导的指示精神,先采取安排支出或拨付资金等措施,再按程序补办相关手续。

4.3财政收入政策。

4.3.l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和个人,市财政局会同市级税务部门,及时研究提出税收优惠政策建议,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批。

4.3.2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市财政局应及时会同有关部门拟定临时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建议,并按规定权限和程序报批。其中,属于中央或省批准的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政府性基金,由市财政部门会同有关市级部门报告中央或省有关部门,提出减免政策建议。

4.3.3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优惠(减免)政策到期后,突发公共事件对相关行业、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仍然较大的,按原审批程序报经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优惠(减免)政策期限。

4.3.4因执行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优惠(减免)政策而减少的。财政收入,原则上按照现行财政体制由同级财政负担。

4.4财政支出政策。

4.4.1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单位、个人以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机构,市财政局应会同有关部门及时提出财政支出政策建议,报市政府审批。乡镇(街道、开发区)财政部门根据财政支出政策,结合各自实际情况,及时提出当地财政支出政策建议,报本级政府审批。

4.4.2财政支出政策包括: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单位、个人的损失,由相关责任人给予补偿,没有直接责任人或责任人无力承担的,政府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救助和支持;在一定时期内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其他财政支出政策。

4.4.3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需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属于市级政府事权的,经费由市级财政负担;属于乡镇(街道、开发区)事权的,经费由乡镇(街道、开发区)财政负担。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乡镇(街道、开发区),市财政适当给予帮助和支持。

4.4.4军队、武警应地方政府请求,支援地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经费,由当地政府负担。

4.4.5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财政负担的经费,已在年度预算中专项安排且项目确定的,财政部门应及时拨付资金;需要由部门预算进行调剂的,财政部门在保证人员工资和必要支出外,可要求各预算单位调整部门预算的支出结构。部门预算调剂工作应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4.4.6年度预算安排和调剂不能满足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需要时,财政部门可提出动支预备费、超收使用安排等方案,报同级政府批准后,及时追加相关部门的预算和对困难地区的补助。紧急情况下,财政部门可根据同级政府的指示,先安排资金,再按程序补办相关手续。

突发公共事件对财政经济影响特别严重、年度预算难以平衡时,各级财政部门可提出压缩财政支出,以及调整财政预算的方案,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4.6资金拨付。

4.6.l各级财政安排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资金,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原则拨款。

4.6.2对同级主管部门的拨款,应在接到拨款申请后一个工作日内办理完审核和拨款手续。

4.6.3对下级财政的资金拨付和调度,原则上应在一个工作日内办理完审核、拨款和调度手续。

4.6.4紧急情况下,市财政局可根据市委、市政府的指示,先办理拨款,再补办相关手续。

5.1监督检查。

5.1.1各级财政部门应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

5.1.3对于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5.2总结评估。

5.2.1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结束后,各级财政部门应及时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进行清算,对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评价。

5.2.2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财政部门应按照市财政局的要求,及时将本地区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拨付情况等报市财政局。市财政局及时对应急响应过程、应急措施的效果等进行综合评估。

5.3信息发布。

突发公共事件财政资金应急保障措施及实施情况等信息的发布,坚持及时、准确、客观、全面的原则,具体按照国家和省、市有关规定执行。

6.1预案管理与更新。

6.1.1本预案依据有关法律规章要求和应急工作实际需要,对相关内容进行动态管理,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每一次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或者经一定年限,由市财政局组织一次评审,补充、修订和调整相关内容,在征求相关部门意见并经局长办公会议讨论同意,并报市政府审查批准后实行。

6.1.2各乡镇(街道、开发区)财政部门可以根据本预案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地区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或实施细则,并报市财政局备案。

6.2制定与解释部门。

本预案由市财政局制定并负责解释。

6.3预案生效时间。

本预案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二

为营造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使师生的身体健康得到应有的保护和增强,预防和控制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和及时实施应急处理救援工作,就成为当务之急。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具有起病急、传播迅速等特点,对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定会造成一定影响。为确保疫情能够得到及时、迅速、高效、有序地处理,保障师生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依据上级有关法规及规定,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传染病疫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等的处理工作。

1、负责每天对本班学生健康状况的'动态观察,发现与某些传染性疾病相关的症状或因病缺课情况,应询问学生健康状况并做好相应记录,如病例数超过正常值时,应及时报告校医。

2、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应提供本班学生的基本情况和学生当时的身体状况。

3、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后,对本班学生的发病情况作动态了解后,每天2次报告。

1、学校组建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领导小组,明确分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理的领导和职能处室,负责统一组织、协调应急工作。

2、当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学校根据疫情波及范围和流行的情况,停止进行集体性活动,避免发病班级学生进入集体活动场所(微机教室、语音教室、实验室和食堂等),对发病较多班级的学生,相对限制活动区域,必要时使用备用教室,防止发病班级之间的交*感染。疫情严重时,报请相关部门后,考虑全校停课。

3、学校加强同市疾控中心的联系,保持信息通畅,密切关注学生的发病状况。

4、学校正常开展健康教育宣传,利用健康教育课、晨会、班会、广播、电视、板报等多种形式,坚持正面宣传,避免不必要的恐慌情绪,使之自觉配合学校做好传染病预防控制工作。根据不同季节传染病发生特点,宣传传染病的危害与防控知识,增强疾病预防的意识和能力,帮助养成良好的公共卫生习惯,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

5、学校发生传染病流行时,对发病班级教室进行彻底消毒,保持教室、宿舍内空气流通,要经常开窗通风。对食堂、厕所进行消毒,以切断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6、学校发现传染病疫情后,迅速向全体师生公布疫情感染源及其采取的防护措施,让广大师生了解情况,安定人心,维护学校稳定,树立战胜传染病的信念。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三

为做好通达运输集团运输有限责任公司旅客运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生命财产的损失,根据上级有关规定,结合企业实际制定本预案。

(一)发生突发事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指挥系统,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实事求是”、“及时、准确和逐级上报”的原则。

(二)应急事件报告范围、时限。

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或涉外籍人员死亡的交通事故必须在2小时内上报上级主管部门。发生其它重大交通事故或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事故,于事发后6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1)事件突发的时间、地点、事件类型、经过,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情况,以及事发的环境、道路状况等因素。

(2)事件现场抢救、救治及其他需要报告的情况。

(3)事件发生的原因、性质、责任、教训及采取的措施。

发生突发事件后,立即启动应急指挥系统,组织指挥抢捡救援行动,准确掌握事故与事件的情况变化,及时调配、部署、协调应急行动,组织好各组之间的协调、配合行动,提高应急事件处理能力和效率。

公司所有的工作用车(含小轿车、专用备班客车),作为应急车辆储备要随时听从指挥奔赴现场,必要时,总指挥、副总指挥可随时根据需要调动线路待班车(含正常营运的短途客车),参加应急事件处理与救援,考虑因旅客运输车辆中途故障等原因,又很难在中途在较短的时间内排除故障,除及时增派备用车辆运输中途旅客外,应配备必要的机械设备(如托拉车辆的硬型拉杆,易移动的机械式手动吊车、千斤顶、安全保护固定支架等设备),必要时可请示公安交警,车辆保险机构的故障施救车辆与设备及时参加救援,保证旅客、车辆及时得到救助。

(一)救人高于一切。

(二)施救与报告同时进行,逐级报告,就近施救。

(三)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分级负责,密切配合。

(四)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防止和减轻人身伤亡。

总指挥:是应急事件实施的指挥者,对上级应急组织负责,在紧急情况下有权做出应急事件的实施决策和统一指挥。

副总指挥:在总指挥的领导下工作,协助总指挥做好应急救援的指挥工作,在总指挥离位的情况下,履行总指挥的职权。

应急通讯组:负责日常和应急状态下的信息收集、传递以及各种指令的接收和下达。

应急抢险组:负责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对应急现场的抢救,配合有关部门对事件原因调查处理。

应急保障组:负责应急状态下的物资运输和后勤保障。

应急救护组:负责组织应急状态下的人员疏导,协助医疗部门对受伤人员进行救护。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四

上半年对辖属的38家托幼机构进行了监测监督,监测项目有: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工作人员手等。其中:室内空气合格合格率94.1%;物体表面合格率92.7%;与水、饮食接触物体表面合格率94.1%。工作人员手合格率xx0%。工作中发现,托幼机构的保健医全部卫校以上学历,懂专业素质好,保健教师均反复接受疾控中心消毒灭菌技术培训,达到了《**省感染控制重点行业预防性消毒质量管理规范》中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管理的要求:保健教师能够全面负责本园(所)消毒隔离工作和相关的消毒技术指导。幼教中心管理严格工作流程严密,舍得投入。通过此次监测我疾控中心反复对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力求杜绝传染病流行在消毒环节上的传播。以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和消毒意识。并完成了辖区内幼教中心38家托幼机构有关消毒监测结果的卫生学评价。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五

为有效预防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及时提供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保障公民的生命和财政安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

1、2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规章以及《云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临沧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结合我县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1、3适用范围。

1、3、1本预案适用于我县行政区划内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以及发生在外县区域或境外对我县可能造成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和处置的财政应急保障。

1、3、2本预案所称突发公共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重大财政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社会安全事件等各类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

1、3、3根据突发公共事件的性质和影响程度,将突发公共事件分为四级。具体分类标准按《云县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相关专项预案的分级标准执行。

1、4工作原则。

1、4、1县乡两级财政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工作,应当贯彻预防为主,以人为本,常备不懈的方针,遵循统一领导、分级负责、协调配合、反应及时、措施果断、保障有力的原则。

1、4、2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措施,包括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快速拨付办法等方面。根据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程度,确定采取相应的财政应急保障措施。对造成全局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同时采取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快速拨付办法;对造成局部性影响的突发公共事件,可采取财政收支政策或资金快速拨付办法。

1、4、3加强应急保障措施和决策机制的超前研究,提高处置效率。

2、组织指挥体系及职责。

2、1应急机构及职责。

2、1、1领导机构。

在云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委员会(以下简称应急委)的领导下,设立云县人民政府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领导小组),负责统一领导、组织、安排全县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分管财政的副县长担任,副组长由与分管发生突发公共事件对应的主管部门的副县长、政府办公室主任、联系财政的副主任和县财政局局长担任,成员由县财政局、县发展局、县国税局、地税局、人民银行云县支行、县审计局、县监察局和突发公共事件相应主管部门的主要领导组成。领导小组的主要职责是:在县应急委的。领导下,认真贯彻执行国家和省、市有关应急工作的法律、法规和政策,随着县政府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的启动,相应决定启动和实施县级财政保障预案,并组织领导财政应急保障工作。

2、1、2日常工作机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以下简称办公室),负责综合协调财政应急保障工作,办公室设在县财政局,办公室主任由县财政局局长兼任,成员由县财政、发展改革局、国税、地税、人民银行云县支行、审计、监察和突发公共事件相应主管部门的有关负责人组成。办公室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县应急委和领导小组的要求,认真研究应急资金保障措施和相关财政政策,并组织实施;及时安排、拨付财政应急资金,确保落实到位;做好相关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检查,确保应急资金使用安全、高效。

2、2组织体系与应急联动机制。

2、2、1领导小组决定启动本级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后,各成员单位立即按照各自的职责,快速反应,沟通信息,密切配合,按以下分工及时开展工作。

(1)资金保障组。

由县财政局、发展改革局、人民银行云县支行、突发公共事件相应的主管部门组成,负责安全和筹措应急保障资金;紧急调拨资金并落实到位;安排对征用的设备、物资和场地等进行补偿的资金;向上级财政提出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资金补助申请。

(2)政策拟定。

由县财政、发改局、国税、地税、人民银行云县支行、突发公共事件相应的主管部门组成,负责根据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影响,对受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单位和个人以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机构,在财权范围内研究地方财政收入和支出政策的调整,并组织落实;对影响较大的突发公共事件,报请县政府或市政府作相应的政策调整。

(3)监督检查组。

由县财政、审计、监察、突发公共事件相应的主管部门组成,负责对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2、2、2各成员单位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工作的内部运作流程由各单位另行制定。

2、2、3各乡镇人民政府应在县人民政府应急预案框架下设置相应的财政应急保障组织指挥体系,并明确各自的职责。

3、应急准备。

3、1为了维护经济社会稳定,保护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安全,保证突发公共事件发生后及时提供财政政策和资金支持,各级财政保障应急机构在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启动后,及时协调各相关部门,筹集与应急工作相适宜的应急资金,提供相关的政策支持。

3、2应急资金的来源。

3、2、1设置应急专项经费。按照《预算法》的规定,在当年的预算编制中,按本级政府预算支出额的1%至3%设置的预备费,优先用于处置当年预算执行中的突发公共事件。

3、2、2年度预算调整。在必要时,财政部门在保证人员工资和必要支出的前提下,协调预算单位调整优化预算支出结构,优先保证应急支出。

3、2、3申请上级补助。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发生时,财政部门和相关部门要积极向上级财政部门和对口管理部门申请,获得资金支持。

3、2、4社会捐助资金。社会各界对重大突发公共事件的捐助资金应该用于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捐助者有捐助意愿的,严格按捐助者意愿安排;捐助者无捐助意愿的,由接收捐助的同级民政、财政部门提出初步意见,报政府批准后统一安排。

3、2、5其他资金来源。必要时,突发事件相关单位和主管部门要优先动用责任人和保险公司赔款、历年结余、临时贷款和其他单位自有资金参与突发公共事件的处置。

4、应急响应。

4、1分级响应程序。

4、1、1县内发生突发公共事件:由县乡两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根据本预案的规定分级响应。

(1)发生一般(iv级)突发公共事件,由县(乡)人民政府启动本级预案负责处理,县(乡)财政应急保障预案随之启动。县财政应急保障指挥机构可根据工作需要对乡镇的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工作进行指导和帮助。

(2)发生较大(iii)突发公共事件,经县应急委批准启动县级突发公共事件预案时,县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随之启动。在接受县级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办公室对本县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工作指导的同时,根据县应急委和县政府领导批示,由领导小组领导和成员随县应急委领导率领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挥处理工作。同时,请求市财政局给予帮助、支持。

(3)发生重大(ii级)突发公共事件,经县应急委批准启动县级突发公共事件预案时,县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随之启动。在接受市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领导小组对本县处理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工作进行指导的同时,根据县应急委和市政府批示,由领导小组或成员随市应急委领导率领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挥处理工作。同时请求市财政局给予帮助、支持。

(4)发生特别重大(i级)突发公共事件,经县应急委批准启动县级突发公共事件预案时,县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随之启动。在市县应急委的统一指挥下,由领导小组领导和成员随市应急委领导率领的工作组赶赴现场指挥处理工作。同时请求市财政局、省财政厅给予帮助、支持。

4、1、2上级财政保障预案启动,下级财政保障预案随之启动。

4、2财政收入政策。

4、2、1对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和公民,领导小组按照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的有关规定,及时研究提出税收优惠政策,按审批权根上报国务院和省政府。

4、2、2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和企业,领导小组及时拟定临时性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减免政策,按相关审批权限报批后执行。

4、2、3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优惠(减免)政策到期后,突发公共事件对相关行业、企业和个人的影响仍然较大的,按原审批程序报经批准后,可适当延长优惠(减免政策)期限。

4、2、4因执行税收、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优惠(减免)政策而减少的财政收入,原则上按照现行财政体制负担。对减收影响重大而地方财政特别困难的,按程序积极向上级反映,争取上级财政给予适当补助。

4、3财政支出政策。

4、3、1对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单位、公民以及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机构,由领导小组及时提出财政支出政策,报县政府批准执行。

4、3、2财政支出政策包括: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公民个人、行业、企业、单位的损失,由相关责任人和保险公司给予补偿,没有直接责任人或责任人无力承担的,政府可根据情况给予适当救助和支持;在一定时期内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的行业、企业流动资金贷款给予贴息;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给予经费支持;其他财政支出政策。

4、3、3处置突发公共事件需财政负担的经费,按照现行事权、财权划分原则,分级负担。属于中央政府事权的,按程序积极向中央反映,经费由中央财政负担;属于省政府事权的,按程序积极向省政府反映,经费由省财政负担;属于市政府事权的,按程序积极向市政府反映,经费由市财政负担;属县(乡)政府事权的,经费由县(乡)财政负担。对受突发公共事件影响较大和财政困难的地区,上级财政从财力和资金调度上适当给予帮助、支持。

4、3、4处置突发公共事件所需财政负担的经费,已在年度预算中专项安排的,财政部门应及时拨付资金。需要由部门预算进行调剂的,财政部门在保证人员工资和必要支出外,应及时协调各预算单位调整预算支出结构。预算调整工作按照规定程序办理。

4、3、5年度预算安排和调整不能满足处置突发公共事件工作需要时,财政部门可提出动支预备费、超收使用安排等方案。特殊情况下,经领导小组批准,可先安排资金,再按程序补办相关手续。

4、4资金拨付。

4、4、1财政部门对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资金拨付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建立紧急预案拨款和用款的“绿色通道”。

4、4、2对县本级部门或预算单位突发公共事件的拨款,由县级财政部门以文件形式下达应急资金预算后,用款单位接到有效通知,即可从本单位现有账户中支用资金;财政部门应在当日或次日上午10点前办妥相关拨款或下达“财政授权支付额度”手续,确保应急资金及时拨付用款单位。

4、4、3对乡级财政部门突发公共事件的拨款,由县级财政部门将应急资金预算及时下达相关乡(镇)。乡(镇)财政部门在接到有关预算执行依据后于当日或次日上午10点前办妥相关拨款手续,确保应急资金及时拨付。

4、4、4乡(镇)财政部门收到县级财政部门应急资金预算后,如国库存款不足以支付的,要确保应急资金到位,并及时向县级财政部门申请增加资金调度额度,县级财政部门在两个工作日内,办妥下级财政的专项资金调度工作,补足库款,保障应急资金的预算执行。

4、4、5人民银行和商业银行要积极支持和配合财政部门、用款单位做好应急资金调度和款项拨付工作,建立健全特别是节假日的应急资金调拨保障机制,保障用款单位对应急资金的支付,提现等工作。

4、5应急采购。

4、5、1因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导致的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采购,可以不适用《政府采购法》的有关程序和规定。

4、5、2除严重自然灾害和其他不可抗力事件以外的其他突发公共事件的紧急采购,经政府采购管理部门批准,可采取竞争性谈判方式和单一来源方式进行采购。

4、6应急结束。

4、6、1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理结束,财政应急保障预案相应结束。由领导小组宣布解除应急措施,恢复正常工作。

4、6、2财政部门应及时将本地区支持突发公共事件的财政收入政策、财政支出政策、资金拨付情况等报同级人民政府和上级财政部门。

5、应急资金的管理和监督。

5、1财政、监察、审计部门应加强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的管理和监督,保证专款专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5、2各级财政部门和突发事件主管部门要根据突发事件的处置特点及应急资金管理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应急资金管理办法,规范资金管理。

5、3应急资金的管理、使用,实行专人、专账管理,保障资金的安全、有效。

5、4县(乡)财政部门、县级各有关部门要定期向县财政部门报送应急资金使用情况报告;县级各相关部门要定期向上级对口部门报送应急资金使用情况报告。上级各相关部门对下级对口部门应急资金使用进度和执行情况进行定期不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5、5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处置结束后,各级财政部门应及时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资金进行清算,对资金使用进行绩效评价。

5、6对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资金管理和使用中的违法、违纪行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并追究有关责任人的行政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6、附则。

6、1根据实际情况发展变化,由县财政局适时对本预案进行修改和完善,并报县政府批准实施。

6、2各乡(镇)财政所,应根据本预案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制定本乡(镇)突发公共事件财政应急保障预案实施细则,并报县财政局备案。

6、3本预案由县财政局负责解释。

6、4本预案自公布之日起实施。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六

20xx年3月接手消毒监测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在疾控中心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标准系统开展工作。按照年初。

工作计划。

于20xx年3月17日开始对全区16所医疗机构及38所托幼机构进行了消毒效果监测现总结如下:

(一)、监测内容:包括使用中消毒剂(含灭菌剂)污染菌量及浓度,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紫外线灯强度,无菌器械,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透析液,医院污水xx项内容。

(二)、监测方法及判定依据:本次监测采样方法及结果判定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三)、存在问题:本次监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医院未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或监测项目不全。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但目前许多医院未开展此项工作,或监测项目不全。原因是: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短期内又很难看到经济效益,因此,私利医院领导不愿意增加医院感染工作的投入,造成医院的监测设备短缺,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不能开展正常的自身监测工作。例如,多数公立医院及全部私立医院不能开展高压锅的生物监测工作;部分医院不能开展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多数医院化验室不能开展菌培养检测——各单位既不纳入日程又不主动委托他院。

2、私立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固定,严重影响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医院感染工作都是由兼职人员承担,部分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固定,经常更换,严重影响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工作中的脱节,加上消毒业务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也不能很好地开展针对其他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中新的内容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落实。

3、部分医院的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工作缺乏责任心。

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包包装不合理的问题,本次检查中部分医院出现,更值得提醒的是曾经因消毒方法不当、消毒设备不合格导致的湿包现象仍然存在,例如,现代女子医院无菌柜中存有全部湿包和过期的器械包;**医院口腔科无菌柜中的手机未消毒早晨上班时间竟无一把无菌手机,不难得出内在必然的联系;部分医院医护人员仍未养成处置病人前后要洗手的习惯,有些医院不具备洗手的条件。以上问题如不及时改正,将成为医院严重的医疗不安全隐患。

4、医院污水处理存在严重问题。

对16家医院污水余氯的抽查结果显示,只两家合格,合格率为12.5%;说明医院污水的处理很难达到卫生标准。另外,部分医院都没有合格的污水处理设备。所以,目前我区医院污水处理存在着问题。

5、消毒剂未完全按操作规程配制和使用,消毒方法仍有欠缺。

本次检查中我们发现私立医院消毒剂未完全按操作规程配制和使用,消毒方法仍有欠缺。例如部分医院在戊二醛、氯制剂的使用上存在一些误区,防腐剂没有按照。

说明书。

的要求现用现配,造成了器械的腐蚀;多数医院仍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消毒技术规范中已明确提出的对凡士林等油类应采用干热灭菌方法,目前大多数医院仍使用压力蒸汽灭菌;部分医院个别科室的器械在用消毒药浸泡时未完全被浸没,因此达不到消毒效果。个别医院,高压灭菌物品由铝饭盒密封后打包灭菌,这种方法不能达到灭菌效果。

(四)、改进意见: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消毒监测工作中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工作:

1、适时举办医院消毒知识统一培训,对重点医院、科室、重点部门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供各种资料及信息动态明确统一标准,争取医院的理解、支持。

2、督导各级医院必须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器材、消毒设备和相应指示的检测。如紫外线强度监测仪、3m胶带、戊二醛浓度指示卡、余氯比色器或余氯测定试剂盒、高压锅灭菌指示卡等。高压灭菌要每包包内放置指示卡,包外放3m胶带,同时标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期。每月必须对高压灭菌器用生物法监测一次,确保高压灭菌效果。

3、督导各医院加强手术室、供应室、婴儿室、产房、口腔科等重点部位的消毒管理工作,口腔科手机一人一用一灭菌多数医院仍为神话,要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同时建立一整套消毒隔离工作惯性运行机制及奖惩机制,使执行消毒管理办法成为每个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

4、不定期的抽查各医院的污水处理状况。要加快医院污水处理站和消毒供应室的建设,尤其是私立医院。

(五)、制定档案管理。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贯彻《**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消毒业务管理工作规定》要求,补建了各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档案,上半年理顺了相关工作。建立健全了所需的有关消毒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和相应指标的检测,完成了有关消毒监测结果的卫生学评价情况。上半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医源性感染工作在监测的同时进行了16家医院的督导。发现的问题给予督导单建议整改。

上半年对辖属的38家托幼机构进行了监测监督,监测项目有:空气、物体表面、餐饮具、工作人员手等。其中:室内空气合格合格率94.1%;物体表面合格率92.7%;与水、饮食接触物体表面合格率94.1%。工作人员手合格率xx0%。工作中发现,托幼机构的保健医全部卫校以上学历,懂专业素质好,保健教师均反复接受疾控中心消毒灭菌技术培训,达到了《**省感染控制重点行业预防性消毒质量管理规范》中托幼机构消毒质量的管理的要求:保健教师能够全面负责本园(所)消毒隔离工作和相关的消毒技术指导。幼教中心管理严格工作流程严密,舍得投入。通过此次监测我疾控中心反复对托幼机构的预防性消毒工作提供技术指导,力求杜绝传染病流行在消毒环节上的传播。以进一步提高消毒质量和消毒意识。并完成了辖区内幼教中心38家托幼机构有关消毒监测结果的卫生学评价。

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标准系统开展以下工作。

(一)完成预案体系完整率。

1、配齐国家下发的有关单病和专项。

应急预案。

13个。

2、分卷归档省级制定的有关应急预案,疾病预防中心制定的应急预案,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级制定的有关应急预案。

3、制定本单位制定的相应技术方案或技术预案:

依据预案涉及事件类别数——按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其它中毒、环境因素、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预防接种或服药、医源性感染、意外辐射照射、高温中暑、流感样病例暴发、其它公共卫生事件等12类别统计及预案涉及传染病病种数——包括甲、乙、丙三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及其它类传染病。制定本单位有关技术预案17个,已经过主管领导补充修定成文。

(二)模拟演练方案。

拟定了甲型h1n1流感模拟演练方案、让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记录表、让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业务知识考评内容,待领导择时安排。

(三)相关表格配备。

配备了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相关信息表11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损失统计相关信息报告卡。

以上是上半年主要工作。任职工作期间,虚心系统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体现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预期目标、未尽事宜、部分工作完成有待组织协调,以平和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七

[xx]215。

号)文件精神,规范基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对工作,依法规范、科学有序、及时有效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最大限度地减少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与生命安全。结合辖区实际,制定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1

)政府主导、社会参与。

街道办事处在上级人民政府的统一领导和指挥下,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基层卫生组织、社区居委会、驻辖区单位、企业等共同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

2

)预防为主,常备不懈。

定期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的调查,及时发现各类危险因素,制定并落实相应的监测预警和预防控制措施;普及卫生知识,提高居民自救、互救、逃生技能,提高各类组织和居民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和应对能力;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物资和设备的应急储备工作。

3

)快速反应,依法处置。

加强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系统建设;做到早发现、早报告、及时正确处理;普及法律知识,加强执法监督,保证各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措施依法得到严格执行。

4

)群专结合,科学防控。

应明确社区组织与专业防控机构的职责分工,发挥社区优势,广泛动员社区各种力量,培育志愿者队伍,积极配合,协助专业防控机构,依法、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强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属地管理的原则,实现条块间的有机结合。

第二部分组织机构。

成立。

**。

**。

担任,副组长由街道办事处副主任。

**。

副调研员。

**。

同志担任。成员包括街办各职能部门相关人员以及社区居委会主任(领导小组成员名单附后)。

领导小组下设。

**。

街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负责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指挥、组织和协调;监督检查各部门、各单位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中履行职责情况。

办公室下设。

4

个工作组。

1

综合协调组:

由党政办、综治办负责协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现场处理和控制过程中的有关工作;协调做好社会稳定和安全保卫工作;负责社区内外联络及日常事务,及时汇报防治工作的动态。

2

应对防控组:

由社会事务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协助卫生部门落实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控、救治,信息的收集、分析及上报等工作;组织和动员居委会力量,开展自救和互救,参与群防群治。

3

宣传动员组:

由党政办、社会事务办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的社会宣传、新闻报道、普及防病知识。

4

后勤保障组。

:由会计核算中心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防控制工作的需要,做好物资供应、经费筹集和后勤保障等项工作;并做好物资和资金使用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三部分日常工作措施。

各社区、单位应有相应的部门承担本单位的应急处理日常管理工作,组织对辖区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危险因素的调查和隐患排查;组织技术培训;监督检查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重点做好学校、建筑工地等高危场所防控措施的落实工作;组织应急物资准备工作。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技术机构负责本单位专业人员的技术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协助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监督、检查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情况;协助上级医疗机构开展病人的初诊、转诊和应急医疗救治工作。

1

监测。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按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和《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建立、运行、维护好法定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监测报告网络;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的日常监测;接受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和专业防治机构的业务指导,保证监测质量。

2

报告。

: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权向国务院卫生行政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其隐患,也有权向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不履行或不按照规定履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职责的部门、单位及个人。具体报告内容、程序、方式及时限,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国家救灾防病与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管理规范》、《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试行)》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

3

通报。

: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按照上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指挥机构的授权,及时、准确、客观、全面地向辖区居民和单位通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警信息和应对措施,保障各项应急工作顺利开展。

第四部分疫情应急响应。

1

应急反应原则。

接到上级政府发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预警时,街道办事处按照分级响应的原则,作出相应的应急响应,组织做好应急处理所需的人员与物资准备,采取必要的预防控制措施,服从上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构的统一指挥和调度,支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社区的应急处理工作。

2

应急反应措施。

1

)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需要,组织本辖区各有关单位、社区居委会,协调人员、物资、交通工具、相关设施和设备,参加应急处理工作。

2

)配合专业防治机构,对辖区内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开展流行病学调查,提供相关信息;协助卫生部门做好病人的隔离、医学观察工作。

3

)辖区内发生疑似食物或职业中毒时,及时向上级政府和相关部门报告,并协助卫生、安监及其他相关部门做好中毒样品的采集及其他各项公共卫生措施的落实工作,配合做好现场保护工作,组织群众疏散,协助专业机构开展中毒原因调查。

4

)根据政府发布的信息和宣传要求,在辖区内做好宣传贯彻和解释工作;组织相关单位和个人开展健康教育和应急知识、技能的培训工作。

3

应急反应的终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应根据上级政府做出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终止决定,确定本辖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终止。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结束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领导小组配合上级部门,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对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预防、报告和处理过程中,有玩忽职守、失职、渎职等行为的,依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第五部分保障措施。

各社区、单位应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报告系统,为上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救治机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与监督机构提供相关信息。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应承担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并按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的规定,设置隔离和留观病床;承担或协助技术部门开展相应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医疗救治和运转工作。

街道办事处应配合相关部门,落实社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的财政补助政策。各社区、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做好相应的应急物资储备工作。

街道办事处负责并组织社区、单位、群众组织,开展广泛的卫生宣传,充分动员社会和群众的力量,利用广播、电视、报刊、宣传材料等各种形式对社区居民广泛开展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知识的普及教育,宣传卫生科普知识,指导群众依法、科学应对突发卫生事件。

**。

街道办事处。

2015。

11。

3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八

按照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绩效考核操作标准系统开展以下工作。

(一)完成预案体系完整率。

1、配齐国家下发的有关单病和专项应急预案13个。

2、分卷归档省级制定的有关应急预案,疾病预防中心制定的应急预案,市县两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同级制定的有关应急预案。

3、制定本单位制定的相应技术方案或技术预案:

依据预案涉及事件类别数——按传染病、食物中毒、职业中毒、其它中毒、环境因素、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预防接种或服药、医源性感染、意外辐射照射、高温中暑、流感样病例暴发、其它公共卫生事件等12类别统计及预案涉及传染病病种数——包括甲、乙、丙三类法定报告传染病以及其它类传染病。制定本单位有关技术预案17个,已经过主管领导补充修定成文。

(二)模拟演练方案。

拟定了甲型h1n1流感模拟演练方案、让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记录表、让区甲型h1n1流感防控应急演练业务知识考评内容,待领导择时安排。

(三)相关表格配备。

配备了突发公共事件相关信息报告卡,(相关信息表11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经济损失统计相关信息报告卡。

以上是上半年主要工作。任职工作期间,虚心系统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力求体现一个医务工作者的职业操守。预期目标、未尽事宜、部分工作完成有待组织协调,以平和的心态去做好每一件事。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九

为保障自然灾害、事故灾害、突发公共卫生、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事件的联防联控应急工作,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梅河口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梅河口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方案。

按照。

高度重视、积极应对、联防联控、依法科学处置。

的原则,全面做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及时有效应对可能发生的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提高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能力水平和公众自我防护意识,采取综合防控措施,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联防联控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市卫生计生局。各成员单位分工负责、协调配合,共同落实好相关防控措施。

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联系成员单位及相关部门,贯彻落实联席会议精神和领导指示,制定应急预案、工作方案和防控计划,建立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防控相关人员、物资、技术保障机制,收集、分析、汇总并上报有关信息,提出应急处理建议,向成员单位通报有关情况,组织人员培训、物资储备、后勤保障、社会宣传等工作,提出适时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的建议。

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下设综合、疫情、医疗防治、保障、宣传、社会治安等。

6

个工作组,分别承担综合协调、疫情分析研判、医疗救治准备和后勤保障等工作。

综合组:由市卫生计生局牵头,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广播电视台、市科技局、市住建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交通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沈铁驻梅单位、驻梅部队等相关单位和专家委员会组成。联防联控领导小组成立指挥部后,由市政府办公室、市卫生计生局共同牵头。

职责:负责综合协调各部门日常事务工作;负责会议的组织和重要工作的督办;负责信息的管理工作;负责专家委员会的联系和协调;承办省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事项。

疫情组:由市卫生计生局牵头,市财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住建局、市交通局、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水利局、市商务局、驻梅部队等相关单位组成。

职责:负责制定和实施各类传染病应急预案及相关的动物疫情监测与防控技术方案;组织动物流感防控应急物资储备及相关技术培训;负责各类传染病防控相关的信息管理;承办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事项。

医疗防治组:由市卫生计生局牵头,市公安局、市教育局、市人社局、市民政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交通局、市红十字会、驻梅部队等相关单位组成。

职责:负责组织制定和修订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救援预案及相关诊疗防控技术方案,统一组织实施医疗救治和防控应急措施,并组织对落实情况的督导检查;提出完善应对策略和措施的建议;承办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事项。

保障组:由市财政局牵头,市卫生计生局、市人社局、市工信局、市商务局、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民政局、市红十字会、沈铁驻梅单位、驻梅部队等相关单位组成。

职责:负责统筹和协调防控应急和医疗救助物资保障工作;评估和协调防控应急等物资供需、生产、储备、运输等事宜;协调安排防控应急和医疗救助物资保障专项资金;督促和检查各项保障措施落实情况;监测和保障生活必需品等市场动态及供给,维护市场秩序;负责保障工作信息的管理;承办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事项。

宣传组:由市委宣传部牵头,市广播电视台、市农业局、市林业局、市公安局、市财政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局、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相关单位组成。

职责: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宣传报道和舆论引导工作;跟踪我市内外舆情,及时澄清事实;协助相关部门宣传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知识;承办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事项。

社会治安组:由市公安局牵头,市广播电视台、市住建局、市教育局、市工信局、市发改局、驻梅部队等相关单位组成。

职责:密切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动态和社会动态,及时依法处置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有关的社会治安突发事件,维护社会稳定;协助有关部门依法落实强制隔离措施;承办联防联控领导小组交办的相关事项。

市卫生计生局:承担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日常工作;负责组织实施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指定本市定点救治医院;负责卫生应急事件分析、研判、评估;对全市各医疗卫生单位进行安排和部署,开展医疗救治的准备工作;储备应急药品、医疗器械和防护用品、消毒药品、消杀器械;负责公共场所卫生监督管理;根据情况适时提出启动和终止应急响应建议。

市政府办公室:负责组织编制市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和审核专项应急预案及操作手册,协调指导应急预案体系和应急体制、机制、法制建设,协助市政府领导处置特别重大突发公共事件,协调指导突发公共事件的预防预警、应急演练、应急处置、调查评估、信息发布、应急保障和救援等工作。

市委宣传部:负责组织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及应急处理情况的对外信息发布,必要时组织新闻发布会或新闻媒体采访;跟踪舆情及时澄清事实,加强网上信息发布的管理和引导。及时监测网络舆情,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妥善处置虚假信息。

市工信局:负责组织、协调通信运营企业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包括报告)提供通信保障工作。

市教育局:负责与卫生计生部门密切配合,组织实施全市各类学校、托幼机构联防联控措施的落实,做好学生晨检、午检以及学生和教职工的宣传教育和自我防护工作。

市民政局:负责指导城乡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参与群防群治。帮助紧急转移、安置受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协调做好死亡人员火化工作。根据实际需要,适时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和社会组织开展捐助工作,做好款物管理和发放工作;负责组织毗邻疫区群众的紧急转移、安置工作,负责制定实施生活救助措施。

市公安局:负责密切注视与疫情有关的社会动态,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开展跟踪调查,依法、及时、妥善地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维护社会稳定,依法落实各项强制隔离措施。

市财政局:负责安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工作所需经费,并做好经费和捐助资金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交通局:负责协助有关部门做好汽车站和交通检疫、查验工作,防止传染病通过车辆传播,确保通过道路运输时,应急防治物资、器械和标本的运送,配合卫生计生部门做好相关工作。

市商务局:在发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期间,负责组织生活必需品的市场供应,保持市场供应稳定。

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负责流通领域食品安全体系建设;负责应急处置药品、医疗器械的监督和管理;负责加强市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市发改局:负责协调做好突发公共卫生应急事件相关药品、中药材、卫生材料等医药用品价格的监管工作,适时疏导价格矛盾,确保市场及时供给。

市农业局:负责对兽医及相关人员的自身防护;协助卫生计生部门加强对家禽(畜)养殖、运输、扑杀(屠宰)、加工等高风险人员的检测和医学观察,做好疫情应急处置工作;开展防控传染病科普知识的宣传,提高相关人群的自我防护意识。

市林业局:负责开展野生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基础调查和样品采集及保存;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期间,组织快速隔离控制、病样采集,组织专家分析和提出有关陆生野生动物活动范围和趋势等预警信息。

市水利局:负责水生动物疫病的防治工作,开展水生动物相关传染病的监测和管理工作。

市住建局:负责对自来水水源、出厂水的监督管理,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并提供安全饮水;及时发布旅行安全提示,部署旅游防控措施,组织做好旅游团队及人员的宣传、登记、观察工作,及时收集主要客源地的相关信息。

市广播电视台:负责及时报道卫生计生部门发布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信息,并积极主动地正确引导舆论,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的宣传报道,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危机心理干预和防病知识普及等工作。

市科技局:根据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防治技术研究方案,组织科研力量开展应急防治技术科研攻关,统一协调、解决检测技术、药物、疫苗研发和应用中的科技问题。

市人社局: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会同有关部门落实好参与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伤待遇政策。

市红十字会:负责组织群众开展现场互救和自救,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具体情况,向省内外发出呼吁,依法接受社会组织、个人和国际捐赠,提供急需的人道主义援助。

沈铁驻梅单位:负责配合卫生防疫部门对进出火车站和乘坐火车的旅客进行检疫、查验工作,对发现的疫情及时通知指定的医疗机构,防止传染病通过铁路运输环节传播。确保铁路安全畅通,确保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人员以及防治药品、器械等急用物资和有关标本的运送,做好疫区的铁路交通管理工作。

驻梅部队:负责驻梅部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工作,调集军队卫生资源,支援我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各成员单位制定本部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方案,并按照方案要求和职责分工,切实抓好各项措施的落实。各成员单位联络员及联系方式(办公电话、手机、电子邮箱)需报送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备案。

由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牵头负责定期召开市联防联控工作联席会议,遇有重大事项市政府有关领导参加,各有关部门汇报工作开展情况,研究部署下步工作重点。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及时整理会议纪要并发送有关部门。

各成员单位之间要加强沟通、协调、配合,及时互通疫情监测信息,做到分工协作、信息共享、密切配合。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的需要,由联防联控领导小组办公室部署启动日报告制度。

在市委宣传部的统一协调指导下,各成员单位在各自领域适度开展正面宣传,科普知识,提高公众卫生意识和个人防护意识,做好公众心理疏导,避免出现社会恐慌,共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

各成员单位要高度重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工作,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做好物资人员准备,保障经费支持,加强督促检查,确保工作落实。

突发公共事件消毒方案范文范本篇十

(一)、监测内容:包括使用中消毒剂(含灭菌剂)污染菌量及浓度,压力蒸汽灭菌器生物监测,紫外线灯强度,无菌器械,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医护人员手,透析液,医院污水xx项内容。

(二)、监测方法及判定依据:本次监测采样方法及结果判定依照《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

(三)、存在问题:本次监测中也发现了一些需要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1、医院未定期开展消毒、灭菌效果监测,或监测项目不全。

按照医院感染管理规范要求,医院必须对消毒、灭菌效果定期进行监测,但目前许多医院未开展此项工作,或监测项目不全。原因是: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需要投入相当的人力、物力、财力,而短期内又很难看到经济效益,因此,私利医院领导不愿意增加医院感染工作的投入,造成医院的监测设备短缺,专业人员配备不足,不能开展正常的自身监测工作。例如,多数公立医院及全部私立医院不能开展高压锅的生物监测工作;部分医院不能开展紫外线灯强度监测;多数医院化验室不能开展菌培养检测——各单位既不纳入日程又不主动委托他院。

2、私立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固定,严重影响医院感染工作的开展。

目前,绝大多数医院的医院感染工作都是由兼职人员承担,部分医院的医院感染管理人员不固定,经常更换,严重影响了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开展,造成工作中的脱节,加上消毒业务知识的掌握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也不能很好地开展针对其他人员的业务培训,使《医院感染管理规范》和《消毒技术规范》中新的内容不能及时、有效地传达、落实。

3、部分医院的医护人员无菌观念不强,工作缺乏责任心。

压力蒸汽灭菌的无菌器械包包装不合理的问题,本次检查中部分医院出现,更值得提醒的是曾经因消毒方法不当、消毒设备不合格导致的湿包现象仍然存在,例如,现代女子医院无菌柜中存有全部湿包和过期的器械包;**医院口腔科无菌柜中的手机未消毒早晨上班时间竟无一把无菌手机,不难得出内在必然的联系;部分医院医护人员仍未养成处置病人前后要洗手的习惯,有些医院不具备洗手的条件。以上问题如不及时改正,将成为医院严重的医疗不安全隐患。

4、医院污水处理存在严重问题。

对16家医院污水余氯的抽查结果显示,只两家合格,合格率为12.5%;说明医院污水的处理很难达到卫生标准。另外,部分医院都没有合格的污水处理设备。所以,目前我区医院污水处理存在着问题。

5、消毒剂未完全按操作规程配制和使用,消毒方法仍有欠缺。

本次检查中我们发现私立医院消毒剂未完全按操作规程配制和使用,消毒方法仍有欠缺。例如部分医院在戊二醛、氯制剂的使用上存在一些误区,防腐剂没有按照说明书的要求现用现配,造成了器械的腐蚀;多数医院仍使用石蜡油等非水溶性的产品作为润滑剂;消毒技术规范中已明确提出的对凡士林等油类应采用干热灭菌方法,目前大多数医院仍使用压力蒸汽灭菌;部分医院个别科室的器械在用消毒药浸泡时未完全被浸没,因此达不到消毒效果。个别医院,高压灭菌物品由铝饭盒密封后打包灭菌,这种方法不能达到灭菌效果。

(四)、改进意见:根据以上出现的问题,我个人认为消毒监测工作中应采取措施进一步做好医院感染工作:

1、适时举办医院消毒知识统一培训,对重点医院、科室、重点部门要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提供各种资料及信息动态明确统一标准,争取医院的理解、支持。

2、督导各级医院必须配备必要的监测仪器、器材、消毒设备和相应指示的检测。如紫外线强度监测仪、3m胶带、戊二醛浓度指示卡、余氯比色器或余氯测定试剂盒、高压锅灭菌指示卡等。高压灭菌要每包包内放置指示卡,包外放3m胶带,同时标明灭菌日期及失效期。每月必须对高压灭菌器用生物法监测一次,确保高压灭菌效果。

3、督导各医院加强手术室、供应室、婴儿室、产房、口腔科等重点部位的消毒管理工作,口腔科手机一人一用一灭菌多数医院仍为神话,要不断强化医务人员的无菌观念,同时建立一整套消毒隔离工作惯性运行机制及奖惩机制,使执行消毒管理办法成为每个医务人员的自觉行动。

4、不定期的抽查各医院的污水处理状况。要加快医院污水处理站和消毒供应室的建设,尤其是私立医院。

(五)、制定档案管理。

在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贯彻《**省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消毒业务管理工作规定》要求,补建了各医疗机构消毒管理档案,上半年理顺了相关工作。建立健全了所需的有关消毒方面的法律法规文件;依据《医院消毒卫生标准》及《医院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感染管理规范》等进行现场调查、采样和相应指标的检测,完成了有关消毒监测结果的卫生学评价情况。上半年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医源性感染工作在监测的同时进行了16家医院的督导。发现的问题给予督导单建议整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