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精选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22:05:02 页码:10
最新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精选13篇)
2023-11-20 22:05:02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培养学习习惯和自我管理能力的重要手段。如何撰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总结是在一段时间内对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加以总结和概括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我想我们需要写一份总结了吧。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总结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一

例题:将-4,+3,+4,-3分成两组。

1·将-4、-3分在一组,将+4、+3分为另一组,就是将负数分为一组,正数分为另一组。

2·我将-4,+4分在一组,将-3,+3分为另一组,就是把数是否相同作为分组的依据。

3·我把-4与+3分在一组,把+4与-3分在另一组。理由是两个数的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也不相同。

二、比较概括,提炼定义。

这就是见天我们这节课需要你学习的内容:相反数。

为什么叫相反数而不叫别的数呢?

一个正数,一个负数,表示的意义相反,所以叫相反数。

符号不同、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一个数前面添上不同的符号后得到的两个数叫相反数。

师:请你举例说明。

如5前面添上“+”“-”得到的+5和-5是相反数。

课本上说“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不同”说明其它的都相同,包含了“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只有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言外之意是“符号不同”,与课本上的说法是一致的。由此可见,同样的意思,可以用不同的语言来表达,在数学学习中,对此我们应该多加注意。需要说明的是,课本用“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符号后面的数相同”的意思,好处是使相反数的概念更精炼,同时也避免了使用“符号后面的数”这一说法容易引起的误会,关于这一点,以后我们还将看到。

师:“互”就是“相互”的意思,如+4是-4的相反数,也可以说-4是+4的相反数,即+4与-4互为相反数。请大家一起把“+3与-3互为相反数”的意思说具体一点。

课本上特别指出(板书):0的相反数是0。

口答练习:说出下列各数的相反数:

-7,-0.5,0,6,+1.5。

三、数形结合,深入讨论。

例请在数轴上标出表示+4的相反数的点。

04。

从数轴上看,相反数的另外一个特点是:表示每一对相反数的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相反数的概念中“只有符号不同”包含着其它的相同,就是“符号后面的数相同”,在数轴上就是距离相等。

掌握了老师提到的分析问题的方法。关于相反数,我们是从“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两个方面去研究的,这两方面的特点既包含在相反数的概念中,又体现在数轴上,将二者结合起来考虑将有助于以后的数学学习。

到现在为止,关于零的特殊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生众: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零不能作除数。

练习及解答(略)。

附(部分板书)。

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还是零。

符号相反相反分居原点两侧。

到原点距离相等。

通过这次七年级(三)班李红鸽老师的课,发现了自己的不足,加油!

愿所有的人开心快乐!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二

1、教学导入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2、教学中不但注重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并且较好地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的体验。教学中采用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的'方法,让学生亲身经历分数基本性质的探究过程,使结论和过程有机的结合在一齐,知识和本事得到和谐发展。

3、注重学习方法的教学。教学中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引导学生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资料,经过找关键词,在书中用重点号标注关键词等,强化学生记忆、理解和应用。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三

同课异构是一种新的教研方式,充分发挥了我们教师的创新才能,使课堂教学别开生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数学研讨课评课记录,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于是笔者对大家说:“陈老师为我们上了一堂研讨课,付出了辛劳,也收获了果实。让我们帮她总结总结课堂教学中的亮点,使之光彩夺目。”我又补充规定,每人只说自己感受深刻的一点,有理有据。教师们起先一愣,后来明白了我的用意,话匣子渐渐打开了。

“在教学课文时,提出了‘诵课’、‘品味’、‘探究’三步学法指导,每一步引导又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样的教学很扎实!”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挖掘着这堂课的亮点。渐渐地,陈教师的脸上漾起了一丝笑容。她笑眯眯地望着发言人,谦虚地说道:“没有这么多亮点,我还考虑得不够细致周全……”

“陈老师的课贯彻了新课程理念,大家发掘了许多可取之处,但我想: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面对同一篇课文,每人各有不同的教法、异样的招数吧。把你的金点子说出来,大家交流一下,相信定会开阔视野,别有趣味哦。”看到亮点多多的课堂,我又引导听课者思考自己将如何来教学本课。在短暂的沉寂后,会议室又现出了热闹的气氛。

“我要让学生边读课文边想像文中画面,而后教师再出示有关多媒体画面,这也许更能激发学习兴趣,诱导学生思维。”

“把握作者写夏天的目的,这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我引导学生要深刻理解结尾一节……”

听课教师诉说着心中的想法,滔滔不绝;陈老师静静地倾听着,一会儿点头、一会儿微笑、一会儿记着笔记。一股和谐民主的空气在会议室里流动着。看到这幅情景,我的.心舒坦了下来,陈老师也向我投来了感激的一瞥。

以往听课评课,听课教师往往对课的成败得失作出定论,要么不着边际、虚无缥缈地恭维一大堆,要么不讲情面、严肃认真地指责许多话。开课教师听到逢场做戏的恭维话,心里虽高兴,但不知成功在哪里,长处在何方,更不知课堂教学中的不妥和欠缺,茫然迷糊,这实在不利于业务水平的提高。而遇到铁面无私的听课者,开课者虽然认同有关看法,但内心往往很委屈:“我精心准备认真上课,怎么一点长处都没有呀。”久而久之,开课的积极性明显减弱,不想开课、怕开课的风气渐渐弥漫开来,这也不利于教研活动的落实。

而现在听课后挖掘课堂的亮点,使开课教师增加了信心和热情,明了自己教学中的可取之处,有一种开课的成功感和光荣感。不是客套的恭维,不是严厉的指责,使开课教师无形之中减轻了心理压力,营造了和谐的教研氛围。更值得一提的是,听课者在评议时要亮出自己的观点和招数:假设自己讲同一篇课文,准备怎么上?有什么独特的做法?让听课者亮招数,能使听课者更好地钻研课文,思考教学的重点难点,思考自己的教学设计,达成对文本的深度理解,凸出教研的性质;能使大家各抒己见,出谋划策,让不同见解磨擦,让不同思想碰撞,争论辨别,继而取长补短,共同提高,集体智慧现出成效,更能使开课者在多样化的设计和多元化的理解中产生震动,开阔视野,拓展思维,强化反思,比照提高。让听课者亮招数,大大开拓了开课者的教学思路,大大启发了开课者的教学智慧,大大促进了开课者的教学反思——“这位教师的这种做法真的巧妙,我为什么没考虑到呢?”“这位教师的理解更加全面,我的问题设计和点拨有点不对头……”“对照那位教师的设计,我的教学需要改进……”让开课者见识大家的智慧,让开课者反思自己的设计,虽没有对开课者的课堂教学作出评判,但评判寓于其中,而且激发了开课者灵活开放的思维,使开课者受益多多。这可能是“让听课者亮招数”这一做法的潜在效应吧。

有鉴于此,笔者认为,在听课评议中,要挖掘课堂教学的亮点,要亮出听课者的招数。比起和风暖阳式的恭维、暴风骤雨式的指责,这种做法实在要好得多。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四

听课是一种对课堂进行仔细观察的活动,它对于了解和认识课堂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下面小编为大家编辑整理了小学二年数学听课记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数学

:一节课

:刘素彦

:2013年2月28日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 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 生:6×7=42 7×6=42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 (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 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1、练一练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 (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

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总结环节是:复习——导入——看图找信息——口诀——加式——乘式——有一举三——总结引题目——练习。整体很完整,课堂效果很好,不过如果在举例计算时,多试几个更好。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五

新课程理念下,小学数学教学要落实和巩固知识目标外,更需要考虑能力目标、情感态度目标等。但所有这些目标的落实和实现,光凭借课堂教学的精心设计是远远不够的,需要课外的进一步落实,而作业的有效布置是落实教育目标的有效途径。如何调整作业在学生学习活动中的位置,这是摆在教师面前的新课题,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下面结合实际教学谈谈在作业布置中的具体策略。

作业是学生自主学习的主要形式,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是教学活动的组成部分,其目的在于消化和巩固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的基本能力。布置作业要体现课堂教学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学生通过练习能进一步巩固知识,使思维能力得到进一步发展。作业练习什么内容,教师要做到心中有数。对学习难度较大的内容,教师不能急于在短时间内让全体学生掌握,应合理分解难点,科学安排练习,逐步突破。有代表性、典型性、关键性的作业不要认为学生做过就过关,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安排一定程度的反复性作业,才能保证学生获得牢固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如一题多变是开放题常见的类型。这种题通过适当变换条件和问题,起到一题多用的作用。既可以提高练习的效率,又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学生通过一题多变的训练,不仅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还培养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广阔性。

新课程标准倡导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因此作业设计也应体现新颖、有趣。以不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趣味性布置作业时要针对学生的年龄特点,注意作业的技巧性,增加趣味性,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创造性。趣味性要体现出题型多样,方式新颖,内容有创造性,如选择题、填空题、作图题、改错题、操作题等经常变换,课本习题、自编习题、计算类题目互相穿插,让学生感受到作业内容和形式的丰富多采,使之情绪高昂,乐于思考,从而感受作业的乐趣。趣味性作业能使学习变得轻松愉快,能促使学生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比如,教学表示数字单词时可以布置学生收集自己家里有关数字的信息,并让其在小组里交流。学生除了收集电话号码、门牌号外,还收集了全家的生日、身高以及自己的零用钱等。有的学生甚至还调查了自己家里一个月用了多少度电和多少吨水,统计自己一天做多少道数学题。不难看出,这些联系学生日常生活而又趣味浓厚的作业,不仅达到了让学生复习了所学知识的目的,还激发了学生的智力潜能,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接受新知识和进行创造性学习。

设计层次性作业,实施因材施教。由于受文化环境、家庭背景及自身因素的影响,学生之间存在着数学知识和数学能力的差异。但传统的作业很少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往往是“一刀切”,导致“好的学生吃不饱,差的学生吃不了。为此,在作业设计时,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遵循“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与“保基础、求发展”的原则,针对学生的个性差异设计三个层次的作业,第一层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型作业,第二层是面向大多数学生的提高型作业,第三层是面向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型作业。对于后进生,要减少一些难度较大的问题;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提出更高的要求。这样做,对优生是一个促进,又能帮助差生克服“完不成作业”的自卑和消极心理。对学生练习的弹性设计,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各尽所能,都有所获,都在不同程度地享受着成功的体验。分层次布置作业,是因材施教的一种具体体现。但不等于迁就学生,不等于对学生降低要求,而是尊重学生的基础,尊重学生的发展规律。针对所教学学生实际和掌握知识的情况,对基础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作业要求,尺度不能统一。层次性作业设计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步步深入。

改变以往作业的形式,并把其中的一部分设计为专项作业——实践性作业。引导学生把数学学习同社会生活实践紧密联系起来,拓展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让实践性作业成为一座桥梁,连接学生课内、课外生活,进而向更广阔的社会生活延伸,从而促进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尽可能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知识的生活原型,让学生学习生活中的数学。而来自于生活实践中的数学作业,则是一个很好的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数学无处不在的方法,特别能激起学生完成作业的兴趣、乐趣。如学习人民币之前先让学生去超市了解各种物品的价格,从而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熟知各种物品的价位,学习了人民币元角分后,老师布置学生,到超市购物,把自己购买的物品算一算一共花了多少钱?总之,作业设置过程必须符合当前教育形势的要求,做到内容创新,形式多样,以达到培养和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确立以学生为本,新颖多样、面向全体、重视学以致用的数学作业观,要树立起新的数学作业设计理念。培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实际操作能力,感受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使每一个学生喜欢学习数学,喜欢做数学作业。并享受作业带来的成功与快乐,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的发展。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六

2、关系:大苹果每千克价格比小苹果贵3元。

第一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小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第二步 表示 大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第二种方法

第一步:假设 大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第二步 表示 小苹果每千克的价格

3、总结:

先假设字母(大胆)

再表示关系(小心)

六、回顾与总结:

1、想一想,这节课我们先做了什么?再做了什么?

2、你有什么收获?

3、还有什么问题?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七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生:6×7=427×6=42

二、新授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1、练一练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

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总结环节是:xx——导入——看图找信息——口诀——加式——乘式——有一举三——总结引题目——练习。整体很完整,课堂效果很好,不过如果在举例计算时,多试几个更好。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八

活动主题:《解方程(2)》。

上课教师:陈天海老师。

上课学时:2学时。

活动目标:

为了提高我校数学教师学科教学素养,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中的引领辐射作用,于2018年11月22日开展了此次教研活动,请陈天海老师上一节公开课。此次教研活动要求全体数学教师都积极参加,并自行调整好班上课程,于今日早上三四节课参加活动,并也作好相应的笔记,课上认真观摩,课后积极参与评课议课,使此次教研活动有一定意义及收获。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九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看书地20页“走进乡村”的画面,让学生从图画中找一找自己认识的,一方面鼓励学生从生活的空间中“发现”图形;另一方面为图形分类做准备。

二、分一分:

1、小组活动:把找出的图形进行分类。

2、汇报:分类的方法和标准。

3、对找到的四边形进行分类,并说明分类的标准。

4、分类后,找出同一类图形的共同特点,引导学生总结出和梯形的定义。

三、画一画:

让学生在点子图上画、梯形和三角形。在画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说明图形的特点,体会这些图形的特征。

四、填一填:

通过这一活动,学生了解长方形、正方形和之间的关系。

听课

评议

从情境图中找出并通过观察比较,了解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的特征,了解长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十

师:今天呢,黄老师给一(1)班的小朋友带来了一位好朋友,猜猜看它是谁呢?(课件出示)

生:机器人!

师:对了,是机器人!第一见面,我们一起来听听机器人想对我们大家说什么?好吗?

2、倾听机器人的“话”

生:欢迎!

师:好,那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机器人贝贝的到来!

1、感知分类

师:学习之前,我们得先陪机器人贝贝买一些学习用具,听说啊,小鹿文具店里的文具挺多的,而且摆放得既整齐,又美观,先让我们和机器人贝贝一起逛逛小鹿文具店吧!

师:亲爱的同学们,你们看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

(使学生明确商场物品有很多种,引导学生说出商场是把一样的物品放在了一起)

2、明确分类

师:我们知道,小鹿文具店之所以整齐、美观,因为它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了一起,

揭示概念:那么像小鹿文具店这样把一样的东西放在一起我们就叫做分类。(板书课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分类。请大家翻开课本第38页。

1、说一说

师:刚刚我们逛了小鹿文具店,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参观参观小熊文具店。

生:东西多、乱。

2、帮一帮

师引导学生把小熊文具店的文具归类。

师:那么在摆放这些文具之前,我们得先把这些文具归好类,现在请开动你们聪明的小脑筋想一想怎样分比较好呢?请一位同学来帮一帮小熊。

3、练一练(完成课本练习第1—3题)

(1)学生独立完成。

(2)组内互相交流是怎么样分的,体验分类的方法。

(3)汇报交流(每小组派一名同学汇报,请2—3组就行了)

(第1题:启发学生在书上圈一圈,并说一说是怎样圈的?为什么这样圈?第2题:指导学生独立完成,并启发学生:4辆车是同一类的。第3题:教师说明题意,同桌可进行相互交流,使生明确其中一个与其他三个不是同类。)

1、整理马大哈水果店

生:好(并说出原因)

师:真积极!那么下面请小朋友们再次开动你们的脑筋,用我们刚刚学的分类知识想一想,待会请你来回答。(指明一名学生)

总结出——相同的物品一起。

2、分小组,给平面图形归类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归类?

(总结出这些平面图形是按照形状分类)

3、整理学具盒

(2)汇报:你是怎样整理的?

(3)把学具有序地进行整理,放到学具盒里。

1、请生回答(表扬:你是个善于观察,善于总结的孩子,希望大家都能向他学习)

生:对。

生:好。

师:这节课我们就上到这里,下课。和后面的老师们说再见!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注重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引导学生全身心地投入数学学习活动中,努力使学生在这样一个生动愉悦的教学中,自主地利用已有生活积累领悟分类的含义。

整节课我围绕“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来进行教学,突出了我们数学的研究课题。如:完成教材第52页的“练一练”出示图片,板演这个环节中我把书中的图做成能活动的,让学生亲自来前面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一个分类活动的平台,这样更让学生一目了然,同时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动手动脑操作能力。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又充满数学。所以我在实际生活中寻找数学题材,让学生整理自己的书包、分小组内同学的铅笔……。进一步巩固体验分类的方法,让数学走进生活、联系生活实际学习数学。

这节课虽然经过了经心准备但在教学过程中仍有一些不足之处:如:教师在利用情境创设图时应该指导学生看图,找到与本课有关的信息,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习惯。这节课中学生只能找到图中都有什么,不能感觉到同类的商品分类放在一起,起不到导课的作用。低年级开始要指导学生看图。学生要思考和回答问题时都是可以适时点拨,指导,不应该替学生说出答案或是说出后半句,都应该让学生自己思考,哪怕是完不成教学任务也不应该教师说,教师说了不符合新课改的理念,如:学生板演时“可不可以按颜色分?”

书包内课本分类,学生如何分的应该让学生自己说出道理,不应该教师说;货架上物品的分类让学生自己说有什么规律;学生复习巩固过程中学生答错的问题应该当作错例来分析、指导如:5比3少几时有几个学生答5减2等问题。教学过程中注重了动手动脑能力的培养但让学生分学具时,学具数量和种类都单一(黑板上的分类教具种类和颜色都单一),所起作用不明显,像是个小练习。小组合作学习是教学中学生学习的重要方式之一,课堂上体现了合作、探究但教师在小组合作交流过程中不单单是了解交流情况还应该注重一下儿指导,低年级孩子还不知道如何小组学习。如:图中都看到了什么东西(发现了什么?)这一节课上下来,虽然不是十分满意,但在已有生活经验的'铺垫下,我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引导学生真正“动”了起来,思维也“活”起来。轻松地就学到了知识,感受到了学习的快乐。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十一

经过一天的精彩展示,圆满结束。纵观整个展示课,我感觉老师们的课堂教学实践丰富,数学素养深厚,每节课各有所长。反思整个展示课,我认为成功与缺憾并存。下面以宁晓英老师的《周长》一课为例,谈谈我的一点看法。我认为这节课具有以下优点:

宁老师能将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学生原有的认知、生活经验巧妙地结合起来,在此基础上构建新知是本节课的亮点之一。如:开课之初,从一个“周”开始,利用教具“树叶、正方形、长方形、半圆形、五角星等”,让学生动手描出周长,从而建立周长的概念,设计巧妙。老师能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注意创设生活情境,组织教学,密切数学与生活的关系。

本节课能在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上下功夫,教师起到设计者、参与者、合作者的作用。老师比较关注学生全程参与,让学生在玩中学数学。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探索时间。学生学的主动,学的活泼,敢于发表意见。善于动脑思考,这些都是新课标所倡导的。如:在测量周长一节中,让学生在纸上描画每个图形的周长,清晰建立“周长”的概念。

1、老师讲解过多,不敢放手让学生动手操作

在”寻找周长的测量方法“这一教学环节中,宁老师一个图一个图的带着学生尝试各种方法,讲解过多,包办过多,显得改环节显得单调冗长。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动手尝试,而是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路。和新课标的理念是背道而驰的。

2、没有注意引用对比的方法,巩固学生的概念。

如:在教学“封闭”概念时,老师仅仅限于让学生认识封闭图形。而没有设置对比图形“不封闭图形”,让学生通过对比,加深对“封闭图形”的理解。这样教学,学生的认识就比较淡薄,对封闭的理解流于浅表,削弱了课堂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十二

课记录在当时听课时需要记下重点,只记关键词等听完课后在整理的资料,下面为大家分享了小学数学下册的听课记录,一起来参考吧!

1、背乘法口诀1-7的。

2、我说你答 举例:6×7=

3、开火车,师说生答。

4、两人一组互背检查。

5、换式子。把老师说的口诀改成运算式。

例子:六七四十二 生:6×7=42 7×6=42

1、师:先看一个故事(白雪公主)

师:一共有几个果子?

生:三七二十一,21个。

师:说说里面的数学信息。

生:一共有7个小矮人,每人3个果子,问一共有几个果子。

师:那么换成运算式,怎么写呢?先说加法的。

生:3+3+3+3+3+3+3=21(个) (板书)

师:这是几个3,用到的乘法口诀是什么?

生:7个3,三七二十一。

师:改成乘法算式就是 3×7=21(个)。虽说乘法算式比较简单,但要先想清楚里面的关系。

2、那么再看看图里小矮人的盘子,数学信息是什么?

生:有汉堡和薯条。

师:好,完整地说。

生:每个小矮人的盘子里有2个汉堡。

生:2×7=14(个)

师:薯条呢?

生:7×7=49(个)

师:他们用到的乘法口诀是?

生:二七十四 七七四十九

3、师:好,你还能发现什么呢?

生:一共有几个杯子、花……

师:好,看这些式子,我们都用到了乘法口诀(板书口诀)。这样跟7有关的运算都用到了7的乘法口诀。

三、练习

第一题:

师:谁能把题目完整准确的读出来。

生:(读)

师:那一共用了多少呢?

生:用乘法算式,先看横的、再看竖的各有几块。

师:有几列、几行,那么算式呢?

生:4×7=28(块)

第二、三题 (开火车)

第四题先读题目,再找同学回答。

2、书上的习题

自己写——检查——检查好写1、2题——挑同学说答案

3、延伸

师:那么,看同学们有想到吗?一句乘法口诀能写出2个除法算式吗?试一试

4、思考题:不出声,想想什么意思——老师给解释一遍题目——自己做——做好找老师对答案。

今天,我听了陈老师上的校级公开课,课题为二年级上册数学《7的乘法口诀》。在学习7的乘法口诀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1-6的口诀,对口诀的结构及意义都有所了解,就教材而言,简单地处理成找规律,编口诀,背口诀的机械记忆的模式显得很枯燥,因此根据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赵巧老师在深入钻研与把握教材的基础上,对本课的教学目标进行了重新的定位。力求创造性地开发课程资源,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发挥学生已有的2-6的乘法口诀的基础知识迁移作用,为学生提供了很多自主探索的机会,引导学生自我完成对7的`乘法口诀的编制,在初步经历"观察、尝试、交流、欣赏"等数学活动中形成相关的活动经验,体验数学创造的乐趣,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归纳起来本节课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创设直观生动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根据低年级儿童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创设直观生动的活动情境。课的一开始,通过“用三角形拼小船”的情境,很直观的帮助学生展现了1只小船需要7个三角形,2只小船需要2个7的三角形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加法的基础上初步感知了的乘法口诀所有得数,从表象上理解1个7,2个7是14,21是几个7相加的和,28里面有几个7等等,帮助学生建立乘法算式来源,也是编乘法口诀的基础,为后面学生编写乘法口诀作了很实在的准备。

2、给学生提供充分的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机会,让学生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

在课堂中,教师能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7的乘法口诀,让学生根据表格填写的结果和以前编口诀的经验独立编口诀。学生利用旧知迁移进行新知的学习,而且教师在上一环节已为学生搭建了脚手架,根据口诀的得数学生很快就编出7的乘法口诀,然后进行小组交流,利用集体的智慧,写出所编写的口诀,从后面口诀的汇报可以看出教师这一环节的编排是非常成功的,学生主动去获取新知,激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接着教师在学生掌握7的乘法口诀的基础上,观察比较各句口诀的之间有什么联系?让学生交流讨论理清口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沟通口诀之间的联系,并说说哪些口诀比较好记,使学生明白即使忘记了哪一句口诀,也是可以凭借他们之间的关系,找出结果。在记忆口诀时教师紧密联系学生实际情况,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使口诀的记忆充满挑战和快乐。整个学习过程教师给予学生足够的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到学习是快乐的。

3、重视练习的趣味性和学生的情感体验。

教师不仅让学生在活动中不断充分、主动、积极表现自我,同时也注意用积极的语言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获得一种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在知识处理方面,能够用“摘苹果”,观察七言古诗词,以及找出《西游记》歌词的数字中隐藏的乘法口诀,算七星瓢虫背上的星星等趣味方式,让学生在生活中体验,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数学的思想和方法,从而更深刻地认识到数学的价值。

整节课,赵老师创建了一种开放的、浸润的、积极互动的课堂文化,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扎实有效,真正体验到了学习是快乐的。

最后一点小小的建议:

第一、找规律背口诀时,我觉得还是看算式找规律更清楚些,便于学生比较;

其次、自由背口诀的时间稍长了些,还可以多换几种形式背更丰富学生的记忆。

小学数学座谈会记录范文范本篇十三

20xx年4月2日我有幸听了城关小学王丽英教师的关于“问题的解决”的教学,收获颇丰。王丽英教师不仅仅关注知识和结论,更关注过程、方法与情感。努力地经过数学学习使孩子抓住数学的本质,品味数学的真谛,体验数学学习的欢乐,并带着无限的乐趣投身到更广博的数学海洋中。在“数学问题”与“生活问题”的比较与联系中,引导学生感悟数学中的生活、生活中的数学,为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热爱数学创造时空,让数学成为学生思维发展的重要动力源泉。作为一名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师,我觉得值得学习的地方还是很多的。

首先,数学教学要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趣味的情境,引导学生开展观察、操作、猜想、推理、交流等活动,使学生经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激发对数学的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其次,我们应清楚“问题是数学的心脏”,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载体,没有问题也就无从研究。在问题的解决教学中,教师从学生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思维,能够让学生体会到解决问题的过程和乐趣,激发他们对解决问题的兴趣和欲望。

其三、在教学中我们应注意几点:

1.注重学生收集信息。

从解决问题的步骤来看,收集信息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在低年级多是以图画、表格、对话等方式呈现问题,随着年级的升高,逐渐增加纯文字问题的量。在实际教学中,对于中低年级学生而言,最有效的途径是指导学生学会看图,从图中收集必要的信息。

2.引导学生提出问题。

提出问题的本事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要求是不一样的,但两者有一个共同的关键,那就是要能组合问题中供给的相关信息。仅有认识到信息之间的联系,才能提出一个合理的数学问题。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缺乏这样的意识,有时是教师有这样的意识并给学生供给了机会,但学生却不提不出来,要么提出的问题都一样。所以,为学生营造大胆提出问题的氛围,引导学生学会提出问题,显得十分必要。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实际上是在唤醒学生探索的冲动,培养学生敢于质疑。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

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让学生产生合作交流的需要。教师应根据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情景,当部分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不很清晰时或者当学生提出了不一样的解题方法,异常是有创新意识的方法时,可组织学生进行合作交流。而学生合作交流时,教师要关注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一方面鼓励他们主动与同伴交流,表达自我的想法;另一方面,要让其他学生主动关心他们,为他们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供给帮忙。从而加深对问题本身的认识和解题方法的理解,有助于解题策略的构成。

王丽英教师表现出的新思路、新设计、新观念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