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汇总13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8:40:49 页码:7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汇总13篇)
2023-11-23 08:40:49    小编:ZTFB

生活中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我们需要总结经验教训,以便以后更好地应对。在写总结时,不要忘记对过去的经验进行总结和汲取教训。以上范文只是供参考,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范文。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一

附表2: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计算表。

附表3: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附表4:固定资产折旧估算表。

附表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摊销估算表。

附表6:投资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附表7:流动资金估算表。

附表8:利润与利润分配表。

附表9: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

附表10: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表。

附表11:财务计划现金流量表。

附表12:资产负债表。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二

依托自贡硬质合金股份有限公司、大西洋集团有限公司,形成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群。重点发展钨钼超硬、超细硬质合金及纳米材料,废硬质合金回收高品质钨、钴和预合金粉体材料,特种焊接材料,硬质合金深加工制品,新型电光材料,新型陶瓷材料,特色焊接材料等新材料产品链与产业集群;到2010年,产业群总产值达到7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21亿元,实现利税21亿元,出口创汇4亿美元。产业园区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亩。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新材料在发展高新技术、改造和提升传统产业、增强综合国力和国防实力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全球化趋势进一步加快,新材料已成为强化高新技术、经济与军事竞争的手段,为满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日益对新材料的需求,大力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加强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建设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我国十分重视新材料的研究、开发和生产,国家通过863和973计划、科技攻关、创新基金和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给予重点支持;相继建立了一批国家级新材料基地,已发展成为世界材料生产大国之一。尽管如此,由于我国是世界人口第一大国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相比,新材料总体水平与发达国家相差约10-15年。

为满足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日益对新材料的需求,大力促进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加强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建设是我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

自贡是一座中国西部的资源型老工业城市,作为成长性和高效益的新材料产业,是自贡市除盐化工、机械装备之后又一具有良好技术和产业化基础,以及巨大潜力的产业集群亮点。自贡市拥有硬质合金冶炼与加工、炭黑及特种炭黑、硅氟高分子等特色新材料等在全国占据重要地位或重大影响的公司、研发机构和集群产业,不仅有国内规模最大,品种最全的钨钼制品生产及加工基地,同时拥有国内最大的氟橡胶、氟树脂装置,以及亚洲最大的全氟丙烯装置,还有规模位居全国第五位,西部第一位的特种炭黑和产量居全国之首的炭黑生产基地。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融入全球经济一体化,自贡的材料产业已置身于全球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正面临国际竞争加剧、产品档次不够高、上下游产品配套与融合不够、技术创新能力不强、资源深度开发与利用率较低等严峻挑战。按照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要求,我们要充分认识加强自主创新的重大战略意义,抓住战略机遇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大力发展特色材料产业集群,提高整体综合竞争力等都十分必要。

(二)相关的政策支持。

1、高新区对入园发展的企业在用地指标上将优先予以安排。

2、对于入驻“川南泵阀产业园”的企业,并符合高新区产业规划要求的,项目建设期间规费按照20元/m2以下包干优惠收取。

3、对于入驻的“川南泵阀产业园”的外商独资企业,并符合高新区产业规划要求的,自贡市政府对企业土地使用税,安排财政全额扶持给企业用于扩大生产规模。

4、入住园区的企业可享受国家西部大开发政策。

项目被列为自贡高新区200xx年重点建设项目之一。

自贡高新区是1992年5月经四川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开发区,2006年3月经国家发改委规范审核,更名为“四川自贡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重点扶持的六大产业园区之一。2008年入选国家商务部授予的“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新材料)”和国家科技部授予的“国家新材料产业化基地”。位于自贡市城区南部,与老城区仅一河之隔,是自贡市公路交通的主要进出口通道。

规划和托管面积60平方公里,主要由汇东新区、板仓工业集中区和南湖生态城三部分构成,辖三街一乡,总人口16万人。经过15年的不懈努力,高新区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gdp年均增长23.49%,财政收入年均增长41.38%,为自贡经济社会发展和大城市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并以日臻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服务成为自贡的城市窗口、最具活力的经济区域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重要平台。

(三)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1、区域经济发展基础较好,投资环境优越。

位于四川省南部的自贡市,素以“千年盐都”、“恐龙之乡”、“南国灯城”闻名中外。全市幅员面积4373平方公里,其中市区面积817平方公里,辖四区两县,人口317万人,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因盐设市距今已有66年的历史。改革开放以来,自贡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事业全面进步,从一个单一产盐的古老盐都发展成为具有较好工业基础,经济、科技、社会事业协调发展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形成了“盐化、机械制造、新材料、化纤纺织、农产品加工”五大产业。2005年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365.85亿元,同比增长19.65%;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增加值79.15亿元,同比增长38.3%,实现销售收入增长48.6%;利润总量居全省第6位。

自贡市交通便利、通讯畅通、基础设施完善,地处川南腹地,通过内宜高速公路与成渝高速公路相接,高等级公路将自贡与周边城市连为一体,流经市域的沱江与长江相连,内昆铁路穿城而过,具有优越的投资环境。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自贡汇东新区经过十年的开发建设,建成区面积已达10平方公里,区内道路网络基本形成,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具备了大规模招商引资的条件。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软环境的改善工作,近年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外商投资、民营企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相继吸引了温州客商、美国南德玛珂,韩国汇维仕公司等一大批外商前来投资合作。以盐业解困、聚酯公司与韩国汇维仕公司合作为重点的结构调整项目,以及一大批传统材料企业的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项目正加快实施,经济发展后劲不断增强。

2、新材料技术优势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强。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与积累,自贡市新材料各主要企业和研究院所的技术研究开发在各自领域都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并在长期的自主创新中形成了较强的比较优势,为自贡市发展新材料产业提供了强大支撑和保障,其技术优势明显,创新能力强。

产的“长城”牌硬质合金获2004中国名牌产品称号,公司获硬质合金行业唯一的“全国用户满意企业称号和“全国用户满意产品”称号,硬质合金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近30%。

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是我国合成高分子材料的重点研究、开发和生产单位之一,尤其是对有机氟、有机硅研究、生产和塑料成型加工在国内享有较高的声誉,建有四川省有机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院以来,先后研制、开发、生产了有机硅、有机氟、环氧树脂、工程塑料等20多个大类、200多个品种牌号、上千种规格的产品,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舰船、兵器、电子、核技术及石油、化工、机械、汽车、纺织和机械等工业部门,为我国国防工业及国民经济各部门提供了大量高性能的化工新材料。已取得科研成果500余项,其中获国家级及省、部级成果奖200多项,申报国家发明专利30多项。近年来,其主要经济指标在全国化工新材料同行业名列前茅,氟橡胶行业排序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35%,氟树脂行业排序第二,国内市场占有率25%,有机硅树脂行业排序第一,国内市场占有率15%,是我国新型合成材料行业中规模最大、品种最齐、质量信誉好的企业。具备强大的科研开发实力,完善的实验设施,坚实的技术基础和高素质的人才队伍。

中橡集团炭黑工业研究设计院是中国炭黑行业唯一的科研设计单位、主要生产企业和专用炭黑生产基地。始建于1965年,经过40年的发展,培养和造就了一支多学科交叉,组织结构合理,专业齐全,能攻坚的研究开发工程设计人才队伍,造就了一大批行业的知名专家和学术、技术带头人,形成了我国炭黑工业发展的技术中坚。专业技术人员约260人,占全院职工总数的40%以上,其中获得拔尖人才、学术带头人称号以及政府津贴的科技带头人17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三段式反应炉炭黑生产新工艺技术;万吨级油炉法硬质炭黑生产技术及装置;万吨级软质炭黑生产技术及装置;气炉法炭黑生产技术;炭黑生产过程dcs控制;袋式除尘系统在炭黑生产中应用;炭黑湿法造粒技术;微米粉碎机、磁选、高温空气预热器机制造技术;炭黑尾气(综合利用)发电装置及技术等一系列具有行业先进水平的关键工业化技术,这些技术在中国的覆盖面达80%以上。

被国家有关主管机构认定为我国的炭黑技术开发中心;炭黑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炭黑及白炭黑浅色补强材料标准化归口单位;国家炭黑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炭黑行业科技信息和技术培训中心。成功地开发了“色素炭黑”;“导电炭黑”;“塑料专用炭黑”;“低滞后炭黑”等几大系列40多个炭黑(功能)材料品种,加上列入国家标准的“橡胶用炭黑”,取得外贸权和外经权,黑元牌炭黑(ccbi)荣获四川名牌产品称号,已成为具有国际知名度的品牌,使我国的炭黑产品在应用领域和特殊性能方面,与国外同行的产品保持同步发展。

四川省精细化工研究设计院精化院是从事精细化工中间体等精细化工产品的研制和生产,完成科研项目200余项,获省、市级科技成果奖24奖,有20余个产品及技术填补国内空白。设有四川省化工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在环保型阻燃剂和脱炭脱硫溶剂等方面有所突破,建有多套中试及生产装置;以无机盐、无机材料及部分精细化工产品技术开发为主要研究方向,形成了盐化工科研与设计的较大优势。

坐落在自贡市的四川理工学院是四川省重点骨干院校之一,是培养高级复合型人才的多科性大学。学院拥有一支学科齐全、结构合理、学术水平较高的导师队伍。学院基础设施齐备,现代化教学、科研设备优良、齐全。材料与化学工程是该校的特色重点学科,师资量厚,承担并完成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等国家级课题,与二十多家企业签定了产学研合作协议,研究成果丰厚,转化率较高,是自贡新材料基地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重庆大学、西华大学等一批重点大学长期与我市新材料骨干企业建立了产学研合作关系,并通过产学研合作形式进行新材料产业核心技术、关键共性技术的研发,加速成果转化。依托大学的智力、技术优势,创建一批国家和省级新材料重点实验室,组建一批新材料工程技术中心,造就一批有影响的技术创新企业,为新材料产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3、新材料产业优势明显,产业链基本形成。

自贡市在特色新材料产业领域具有四川省乃至全国其他城市所不具备的比较优势,经过三十多年的建设,形成了自贡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中橡集团炭黑工业设计研究院、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贡东新电碳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精细化工研究院、几十家中小企业等一批新材料产业企业群体,涉及自贡具有特色的新材料领域无论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还是生产能力,在西南乃至全国都名列前茅。其生产研究覆盖了硬质合金及超硬材料、高性能陶瓷材料、新型电光源材料、纳米材料、硅氟高分子材料、医药生物工程材料和特种炭黑新材料等。

尤其是在硬质合金及超硬材料、硅氟高分子材料、特种炭黑新材料领域内(如图1所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势力强大的科研开发能力,拥有一批精良的高素质科技人才队伍,具有建设特色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的资源优势和技术优势。新材料各企业间的产品存在一定的依赖关系,关联性强,有较长的产品链,这些企业的茁壮成长,成为自贡新材料产业强有力的载体,成为国家、省、市重点优势企业,为今后新材料工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基础。

目前,自贡市拥有自贡硬质合金有限公司、中昊晨光化工研究院、中橡炭黑工业设计研究院、四川鸿鹤精细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自贡东新电炭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精细化工研究院、自贡市化工设计研究院、自贡科瑞德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理工学院等一大批新材料科研、生产、教学单位及产业链的中小企业群,不论在新材料研究开发,还是生产能力,以及技术水平,在西部地区乃至全国均具有较高水平,在新材料的部分领域名列前茅。这些企业作为自贡经济的支柱企业,其新材料产品,在国民经济领域具有广泛的用途和强大的需求,这些新材料产业更是自贡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是高新技术产业重要组成部分,必将为自贡市的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起到带头作用。

自贡市新材料龙头企业在自贡的产品关联性强,多家重点企业目前已经涉足了大部分新材料领域,而且各大系列新材料产品间具有广泛的有机联系,有的还是上下游关系。自硬公司需用大量的盐酸、炭黑,其生产的硬质合金顶锤与东碳的石墨都是合成金刚石的工具和原料,四川大西洋焊接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开发的新型焊条也是以硬质合金为原料;晨光化工研究院研究开发的'有机硅、有机氟系列产品,可以带动四川省天然气和氯碱工业的发展,也可促进和带动汽车飞机及其它运输业、化工行业、电子电器行业等的产业发展,在国民经济发展中起到积极推动作用;炭研院的导电炭黑、色素炭黑、塑料专用炭黑等,可广泛用于橡胶、塑料、涂料、油墨、通讯、电子、信息、家用电器、电缆、光缆、高能电池、静电复印、感光材料、印染、造纸及冶金等许多领域,可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一)开发目标及指导思想。

坚持科学发展观,采取政府引导与市场化运作相结合,以产业聚集和自主创新为主线,以企业为主体,以项目为基础,立足自贡、辐射川南,面向全国。加强产学研结合,加快新材料技术成果转化,全面提高新材料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促进材料产业集群的形成,并逐步建立先进技术主导的规模化、基地化、外向化的区域新材料产业发展体系,把新材料产业培育成为自贡经济增长的亮点和重要支柱产业,通过新材料基地建设,大力推动自贡经济的快速、协调、可持续发展,走出一条具有自贡经济发展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根据自贡现有新材料的特色和比较优势,创建特色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并抓住这一战略机遇,构建集硬质合金、钨钼材料、硅氟高分子材料、专用特种炭黑材料、专用石墨材料、超硬材料、硬面材料、新型电光源材料、复合陶瓷材料、特种焊接材料等新材料研究和生产为一体的产业产品链和产业集群,建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材料高新技术成果孵化中心和产业化基地,使装备水平和产品档次均成为西部的龙头,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缩小与国外差距,力争达到或接近国外同期的先进水平,步入国际先进行列。到2010年,使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12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40亿元,实现利税30亿元,出口创汇5亿美元。到2020年,使材料产业总产值达到200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100亿元,实现利税90亿元,出口创汇10亿美元。

(二)总体规划布局及功能分区。

立足我市新材料企业的现状及今后的发展规划,建设自贡特色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化基地采取:以一个特色新材料基地、多个特色新材料产业园区(即“一基多园”)的运行模式,特色新材料产业园区分布如图3所示。每个产业园区内,以资本为纽带,技术创新能力为支撑,培育2~3个特色新材料的龙头企业或集团,带动一大批具有较强创新活力的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形成产业集群。创建“自贡新材料科技工业园”,探索“一基多园”的运作模式,以板仓坝工业园区为代表,积累工作经验,以“点”产生的示范效应,带动整个自贡市新材料产业的良性发展。

板仓工业园区地处自贡市区东南部,园区规划面积40平方公里,东接外南环线,西临内宜高速公路,川云公路穿区而过,园区专用铁路经内昆线通达全国,釜溪河环绕园区,使工业园区具备交通网络四通八达、自然环境优美清新的良好基础条件。是自贡市整合工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工业集约化、规模化、园区化发展的重点工程,是未来全市发展新型实用工业的集中重点布局区。结合自贡市工业布局的总体规划以及我市的产业特点和工业优势,按照资源共享、统筹布局的原则,计划在板仓工业园区设立新材料工业园、电子信息工业园、精细化工工业园以及综合工业园等4个功能区。自贡板仓工业园建成后,将有力地促进基地建设和形成自贡市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项目经营思路。

以新建工业园为“巢”,对外招商引资,逐步形成新材料产业群,组建国家级新材料研发中心。以联合建立技术中心的形式,形成紧密的协作关系,以项目的形式,形成松散的协作关系,即以新材料科技研究或产业化项目为纽带,开展和扩大科技合作。

(一)投资估算。

1、土地成本。

按国家现行文件的规定,自贡高新板仓工业集中区工业用地定位于十二类,对于特殊项目,可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确定土地出让价格。

2、劳动力成本。

自贡市最低工资标准:每月550元(每日26.19元),非全日制用工小时最低工资标准每小时6元。

元/吨公里左右;集装箱水陆联运自贡-上海港综合运价为20尺标箱5000元/柜、40尺标箱8000元/柜。

7、初步估算项目总投资约10亿元人民币。

(二)项目经济效益。

自贡区域经济发展基础好;投资环境优越;新材料技术优势明显,自主创新能力强;拥有一大批技术人才;新材料产业关联度高,产业链基本形成;产品品牌知名度高;新材料产业市场广阔,经济效益增长显著。

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为自贡市新材料产业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需求;国家实施“西部新材料科技行动”,为西部新材料产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川渝经济协作,为自贡市新材料产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三)项目社会效益。

加速自贡市新材料产业的快速发展,通过自贡特色新材料成果转化及产业基地的建设,使我市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小,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提升自贡市区域经济竞争力,实现跨越式发展战略目标。

(四)资金筹措方式。

由投资业主自行筹资或融资。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三

近年来,随着文化产业的蓬勃发展,文化项目的管理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作为一名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人员,我在实践中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在此,我将就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性、项目立项阶段的规划、项目执行阶段的控制、项目收尾阶段的总结和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挑战等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文化产业项目管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文化项目管理是指对文化创意项目进行计划、组织、协调和控制的一系列管理活动。文化产业项目的管理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风险的掌控、资源的合理利用至关重要。只有通过高效的项目管理,才能确保项目按时完成并达到预期效果。而项目管理还可以提升项目的可控性,降低项目风险,提高项目质量,提升项目管理人员的能力水平等。

其次,在项目立项阶段,规划是关键。项目立项是项目管理的起点,也是整个项目实施的基础。在项目立项阶段,我们要做好规划工作,确定项目的目标、范围、资源和时间等。同时,明确项目的背景、需求和目标,制定详细的项目计划和工作流程。合理规划的项目立项阶段,能够提前预见问题,为项目执行阶段打下良好的基础。

项目执行阶段是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中最关键的阶段。在这个阶段,我们需要掌握好项目的进展情况,及时调整项目的方向和进度。我们要注重项目的沟通和协调工作,确保各个环节之间的有效衔接。同时,要严格控制项目的质量和成本,确保项目能够按照预期达到预期效果。

项目收尾阶段是项目管理的最后一步,也是对整个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的阶段。在项目收尾阶段,我们要对项目进行全面的评估,总结项目的亮点和不足,找出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同时,还要对项目的成果进行总结和宣传,确保项目的价值得到充分体现和传播。

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首先,文化产业项目的特点决定了项目管理工作的复杂性。文化项目通常具有创新性、革新性和时效性的特点,这使得管理工作更加困难。其次,资源的调配和协调也是一个挑战。文化产业项目通常需要多方合作和协同,而资源的调配和协调往往存在一定的难题。最后,项目的不确定性也是一个挑战。文化项目通常涉及到艺术、人文等领域,难以评估和量化,项目的不确定性较大。

总而言之,文化产业项目管理是一项重要而复杂的工作。在项目立项阶段需要进行详细规划,项目执行阶段要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并及时调整,项目收尾阶段要对项目进行总结和评估。同时,也要面对多种挑战,如项目的复杂性、资源的调配和协调以及项目的不确定性等。作为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人员,我们应保持专业性和创新性,不断学习和总结,以提高文化产业项目的管理水平和效果。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四

现如今,文化产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文化项目管理的成功与否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过去的项目管理实践中,我积累了一些心得体会,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在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中,首先要明确项目目标和方向。一个好的项目管理应该从项目的起点就确定项目的目标和方向,明确要达到的效果,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项目的进展和成果。比如,如果一个项目是为了推广一部电影,那么项目的目标就是提高电影的知名度和收益,方向就是通过宣传推广等手段,吸引更多的观众。

其次,要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项目计划是项目管理的基石,也是成败的关键。在制定项目计划时,要全面考虑资源的可行性和预算的限制,确保项目能够按照计划实施。同时,还要合理安排项目的各个阶段和任务,制定明确的工作时间表,保证项目能够按时完成。

第三,要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文化产业项目一般都是由不同专业、领域的人员组成的团队完成的,团队协作和沟通是项目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项目管理中,要注重沟通的流畅和有效性,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并及时解决团队成员之间的矛盾和冲突。同时,还要注重团队成员之间的协作,明确分工,合理分配任务,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优势,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

第四,要注重风险管理。在文化产业项目管理中,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如市场风险、技术风险、资金风险等。为了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项目管理者要及时识别和分析项目存在的风险,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对于一些关键的风险,可以采取在项目开展的早期进行前期调研和分析,提前做好风险预防和控制措施。

最后,要进行项目评估和总结。项目完成后,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总结,总结项目的经验和教训,并在后续的项目管理中进行借鉴和应用。只有不断总结和改进,才能提高项目管理的水平和效率,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文化产业项目管理需要明确目标和方向,制定合理的项目计划,注重团队协作和沟通,注重风险管理,以及进行项目评估和总结。这些心得体会对于提高项目管理的效率和质量,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相信在不断实践和总结中,我们能够更好地运用这些管理方法和技巧,推动文化产业不断取得更大的发展。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五

成都东区创意产业园(简称“成都东区”)。

项目紧邻sm广场,位于成都市成华区,二环路东二段以东,建设南路以南,沙板桥路以北,崔家店北一路以西区域,及建设南路以北部份区域。

文化创意、国内外文化交流、文化产品交易和时尚文化商业。

8.54亿元。

(六)项目责任单位。

中盛万吉文化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盛万吉)。

(七)项目实施时间。

200xx年1月-20xx年12月。

(一)项目提出的背景和必要性。

1、项目建设背景历史底蕴深厚、人杰地灵的成都培育了众多艺术人才,大量优秀作品的涌现催生了本土艺术品市场多种业态的形成。成都是国家规划发展动漫游戏产业的重点地区之一,由于产业发展势头迅猛,电子竞技、游戏动漫制作等企业大量积聚。成都作为最具娱乐精神的城市,音乐与戏剧原创也走在时尚与潮流前沿。

项目位置处于成都市“二轴四片”的辐射区域范围,紧邻rbd(猛追湾——游乐园片区)旅游商务休闲区。项目规划范围内有多处旧式工业建筑,具有突出的工业时代烙印。部分旧厂房仍保留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红砖墙外观,建筑特色鲜明。整体区域能够突出代表成都这个城市的发展历史,符合当代艺术的交流展示对建筑空间和视觉外观的要求。

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项目建设是响应国家扩大内需的号召,积极发挥成都自身的优势,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大力促进节假日和会展消费,促进消费升级的重要举措。

项目的建设不仅能够带动区域会展经济、促进消费升级,并且在对工业文明遗产保留和改建的基础上,能够提升城市文明、提高成都市城市形象。

项目建设为成都创意产业发展带来的新的契机和动力。“成都东区”项目通过打造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将会对地区的文化创意产业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使包括设计、动漫、游戏、音乐、影视、戏剧等在内的多个行业获得崭新的发展平台。

“成都东区”项目对于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带动,有助于加快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并促进地区旅游的恢复,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二)国家相关的政策支持。

项目的规划依据《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四川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成都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中共成都市委、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和文化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成都市"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成都市旅游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服务业发展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中央、省、市制定的有关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和规范性文件,并服从《成华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等规划文件。

(三)项目的投资人概况(对拟引进投资商的要求)。

中盛万吉是由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中国保利集团公司联合投资控股组建的一家文化产业投资公司,其核心业务是文化产业的战略性规划与投资。其控股股东在政府间文化交流项目承办、境内外商业演出、展览、博物馆、艺术品经营等项目运作中积累了丰富经验和良好声誉,拥有跨界域整合资源的能力。

中盛万吉拟引进资金实力雄厚,致力于文化产业发展的大型企业进行战略合作,共同进行项目的开发建设。

(一)项目定位(地位及发展方向)。

当代艺术的世界博览会;。

国民文化艺术普及教育基地。

1、区域综合环境“成都东区”位于成都东郊老工业基地,东起崔家店北一路,西至二环路东二段,南以杉板桥路及其东延线为界,北至建设南路(包括建设南路以北部分用地)。项目用地主要由成都工业文明博物馆、四川制药厂、河南安彩电子厂、光明电子厂和关家堰社区4、5组集体用地等地块构成。

在成都市人民政府《关于成都市东郊工业区结构调整的思路和建议》的指导下,“东调”工程目前已基本完成,项目区域内大部分大型工业企业已经迁出,东郊老工业基地随着新一轮的城市开发已逐渐萌发生机。新城东规划体现出未来生活新城、旅游新城、人居新城和生态新城的4大亮点,城东商业价值及居住价值正在逐步显现。

2、局部环境“成都东区”项目区域内保留的建筑绝大部分属于上世纪80年代,部分建筑的外立面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坏,特别是门窗损坏情况较为严重;区域内大部分建筑为原生产车间,其中,部分建筑内仍保留有大型生产设备;区域内道路由于缺乏维护,出现轻微破损;部分房屋由于停产时间较长,已租赁转做其他用途,如红光楼周边房屋租赁给废品回收站、汽修厂等,造成目前区域内整体环境较为恶劣。

3、周边环境项目紧邻建设路商圈,周边居住条件成熟,商业设施齐备,交通便捷。目前已形成和在建的大型居住社区主要有红枫岭、河畔华苑、万科金域南湾、首创a-ztown、龙湖三千里、颐和家园等,sm广场和第五大道是区域内两大商业中心,其中sm广场是目前城东最大、商业形态最齐全的购物中心之一,拥有沃尔玛超市、万达影城等主力商业,同时区域内还聚集了国美、五星电器、好又多超市等大型卖场。

(三)项目投资的必要性。

鉴于项目的建设的重要意义,它将成为灾后重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有成都特色的灾后重建路径。自“5.12”大地震发生后,搞好灾后重建已经成为了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成都东区”项目对于区域内文化创意产业的整体带动,有助于加快区域的经济结构调整和升级,并促进地区旅游的`恢复,有利于扩大内需,带动区域经济迅速恢复和更快更好的发展。

(一)本项目开发的目标及指导思想。

“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这是十七大在关于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内容中提出的文化产业发展要求。以此为指导思想,我们设定了以下开发目标:

1、形成完整的文化创意产业链:

“成都东区”的打造将以创意产业为核心,聚集完整的创作、展示、交流、交易形态,并以此吸引上下游配套产业,逐步形成一个具有鲜明特点的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地带。

2、打造具有鲜明的特色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

“成都东区”以工业文明遗产为载体,保留其建筑形态和空间结构,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意产业链的规划和植入,形成丰富而又特点鲜明的业态,从而完成整个区域的改造与产业升级,最终形成以创意产业、工业文明遗产、文化主题商业和时尚休闲旅游为内容的、中国最具规模和影响力的创意产业新高地。

3、形成城市新的商业发展模式:

“成都东区”的打造既能够对城市的创意产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与引领作用,同时也为成都创造一个新的充满时尚活力的文化生活空间。

(二)总体规划布局。

建设内容包括旧厂房改造及新建建筑,以及绿化用地、道路及停车场等配套用地,总规划面积约为1200亩。其中,改造建筑面积约19.10万平方米,新建总建筑面积约16.35万平方米。预期项目建设未来将涵盖现光明厂。

(三)功能分区。

项目将对原安彩厂厂房和红光楼改造,并新建驻场演出场馆、艺术家工作室和配套商业设施。其中安彩厂厂房改造主要用于会展和文化创意,红光楼将改造为成都美术馆。

(四)建设周期。

该项目建设期为四年,即200xx年1月至2012年12月。

1、红光楼区域:200xx年1月至200xx年10月。完成红光楼改造,达到建成成都美术馆的要求。

2、安彩厂区域:200xx年1月至2011年12月。完成原安彩厂厂房改造和周边部分新建建筑。

3、关家堰4、5组区域:2011年1月至2012年11月。完成国际艺术村、艺术家工作室和文化创意产业区域的建设。

4、驻场演出区域:200xx年11月至200xx年12月。完成场馆建设及周边商业配套设施建设。

(五)项目经营思路。

1、项目建设管理模式:成都东区创意产业园项目建设工程采用dbb项目管理模式。即设计——招标——建造(design-bid-build)模式,是传统的一种工程项目管理模式,也是国际上最为通用的模式。在dbb模式中,由业主委托咨询单位进行可行性研究等前期工作,待项目评估立项后再进行设计,在设计阶段进行施工招标文件准备,随后通过招标选定承包商进行建设。

2、项目运营管理模式和管理体制:中盛万吉文化投资有限公司将对“成都东区”项目进行资金和资源的投入,通过对原有旧厂房的改造、相关文化设施的新建以及完整的产业链的植入,努力打造成都——威尼斯国际艺术博览会、成都国际流行音乐节等一系列艺术类会展品牌,并使创意产业企业在“成都东区”聚集,达到规模效应,使“成都东区”成为中国的创意产业新高地,使区域形象、商业价值得到全面的提升。

后期管理运营由中盛万吉文化投资有限公司组建专门的管理公司具体负责,同时中盛万吉文化投资有限公司负责对项目管理进行指导、监督。

(一)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8.54亿元。

分项目资金分配。

(二)项目收益。

1、收入:项目20年计算期内总收入22.20亿元,正常运营年份的年收入为1.40亿元。

2、营业税及附加:项目20年计算期内营业税金及附加共计2.04亿元,正常运营年份的年营业税金及附加为0.13亿元。

3、项目投资回收期:所得税后项目投资回收期为12.88年。

(三)项目社会效益。

1、响应国家战略发展要求,进行文化创意产业运营新机制的探索党的“十七大”报告把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提高到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高度,这一高屋建瓴的战略思想既是我国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的内在需要,也是国际竞争的必然选择,为文化产业的大发展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成都东区创意产业园及成都国际艺术博览会将在组织形式和运行机制上进行创新与探索,将“成都东区”的建立、艺术博览会的举办与文化交流、文化贸易、文化旅游及城市创意产业发展紧密结合起来,探索文化创意产业的创新机制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2、创建中国艺术与国际对话交流的平台,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近20年来,中国与世界各国的经济和文化交流不断增加,中国艺术品市场在国际市场中的份额逐渐扩大,并呈现持续繁荣景象。现在建设中国文化与国际的对话与交流平台是必要而可行的。

“成都东区”作为中国创意产业新高地,将引领大批文化创意产业企业在此集聚,配合其完整的产业链设置,将对文化创意产业的迅速发展起到积极而深远的影响。通过成都国际艺术博览会等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积极与国际对话,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努力提升中国文化影响力。

3、推动灾后重建,促进地区旅游恢复2008年,在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害发生后,整个四川的旅游业遭受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和巨大的损失,目前仍在逐步恢复当中。大力促进旅游恢复是灾后重建的重要内容。通过“成都东区”项目的建设,以及在“成都东区”举办大型国际艺术交流活动将重塑海内外游客对四川旅游的信心,吸引大量国内外旅游者前来观展和旅游,向世界展示我们重建美好家园的力量和成果。这将极大地推动灾后重建工作,促进旅游恢复,加快地区文化和经济的复苏与发展。

4、拉动内需,以文化交流和文化贸易促进城市与地区的发展从国际成功的艺术博览会模式不难看出,大型艺术博览会对举办城市的旅游、就业、税收等具有强有力的拉动作用,同时对国际游客的吸引也将大幅度提升城市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促进城市旅游消费和地区收入增长。

“成都东区”整体规划中的一系列大型国际交流活动将促进中国与国际间的交流以及推动我国创意产业的发展,将通过对会展业的升级以及加大国际间文化产品贸易,提高文化产品进出口贸易数量和金额,促进消费、拉动内需,并解决大量人口就业,从而促进四川经济发展。

(四)项目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期预计为四年,预计项目投资约为8.54亿元。项目建成后,随着企业的入驻,预计园区可实现年产值约10亿元,年均税收贡献约5000万元,新增就业约2.5万人。项目实施后将有力的带动成都市相关产业的发展。

(五)资金筹措方式。

项目资金来源为自筹资金、吸引战略投资及银行贷款。预计银行贷款比例为30%。

(六)还款计划。

项目自投入运营年度起,以经营收入扣除经营成本和税金后的盈余资金偿还本息,预计还款期限为7年。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六

项目单位:黄山国际石博园股份有限公司(待定)。

项目地点:慈张线休宁县城至万安一带(待定)。

(一)、丰富的自然资源我县境内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和工艺美术石材,如萤石(砩石矿)、乳石英(水晶)、黄腊石、大理石、化石等。仅蕴藏面积约10平方公里的黄山球石即可为我县打造石文化产业提供有利的资源条件。现列举黄山球石的相关品质及其用途简介如下:

休宁县黄山球石属隐晶质石英岩,富含绿泥石、铁、铜、锰等多种矿物质,在亿万年的沧桑巨变中,经过了原生形成、次生搬运和沉积砾石层这三个复杂而漫长的阶段,伴随着构造运动的强烈和岩浆活动的发生,山河易位,海洋凸起为陆地,原来沉积于海洋中的砾石随着陆地上升而出露于地表。石上七彩萦绕,鲜丽夺目,变化无穷,具有较高的欣赏价值。黄山球石的特征是:质坚、形圆、体小、肤润、色丰、纹美、意邃。

休宁县黄山球石的主要化学成分是二氧化硅,其次是少量的氧化铁和微量的锰、铜、铝、镁等元素及化合物。它们本身具有不同的色素,如赤红者为铁,蓝者为铜,紫者为锰,黄色半透明为二氧化硅胶体石髓,翡翠色含绿色矿物等等;由于这些色素离子溶入二氧化硅热液中的种类和含量不同,因而呈现出浓淡、深浅变化万千的色彩,使石头呈现出黑、白、黄、红、墨绿、青灰等色系。

主要品种为:

1、玛瑙按颜色分有红、蓝、绿、紫、青、白、酱斑、金黄以及浆水玛瑙、五色锦屏玛瑙等,其中蓝玛瑙、金黄玛瑙较稀见。

2、水晶除无色水晶外,球石中含有烟晶、茶晶、黄晶、蔷薇水晶、紫晶、鬃晶、髪晶等,后三种观赏效果较好,紫晶形端色鲜者为珍品。

3、玉髓亦称石髓,球石中常见的有葡萄状、钟乳状的,色彩以灰白、乳白居多,也有少量的呈鲜红、深红、葱绿诸色,火红极艳者,较为难得。

4、蛋白石球石中的蛋白石,质纯,色艳,极具润感,如雾如烟,扑朔迷离,有单色也有复色,色彩极具柔和感,有两种色彩的蛋白石,色与色之间浑然天成。

球石的用途:

(1)、珍贵的工艺品原料:上等的球石可用于宝玉石雕刻工艺品、如手钃、项链、饰品、挂件等。

(2)、奇石收藏品:美丽的雨花石被人们欣赏、收藏已有千年历史,近年来,古风复起,雨花石倍受国内外人士青睐,成为馈赠亲友、欣赏、收藏的珍贵礼品。隐晶质石英岩类观赏石均以水养为宜,其晶莹剔透温润的美感在水中尤显特别!

(3)、工业用球石:用于生活给水、工业给水、工业废水、生活污水的过滤处理,对水中的浊度有较好的过滤作用,同时可跟据各种粒径大小,作为瓷厂、电厂、水泥厂、耐火材料厂等作承托层使用。

(4)、文化旅游产品。开采区可作为“觅石乐”特色旅游景点供游客观光捡石。

(5)、其他用途。庭院装饰、公园假山、盆景填充材料等美化环境保健;室内水池、鱼缸、宾馆大堂等等点缀美化,让人充满回归大自然的感觉。

(二)、潜力巨大的赏石市场。

赏石市场发育程度,标志着石文化产业的繁荣程度。观赏石市场潜力如何,体现着奇石的前景如何。目前我县赏石市场正处初期阶段,但随着人们对奇石的理解和喜爱,发展潜力巨大。

(1)、国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和购买力的提高,为观赏石市场的繁荣提供了前提。从近年全国举办的赏石展销会看观赏石的成交额逐年大幅度增长,赏石爱好者的庭室几乎都有观赏石的收藏。

(2)、旅游事业的发展,给奇石市场带来巨大商机。黄山是一座美丽的旅游城市,休宁的状元文化早已成为安徽省旅游的品牌。游客云集,奇石销售面会越来越广。

(3)市场价位(原料价与艺术品售价比一般为1:10-100倍,附加值相当可观)、黄山观赏石的价位是与其艺术品位紧密相联的。虽然它的价位与品位因多种因素参与,不可能完全统一和吻合,但毕竟物有所值。一般来说,艺术品位越高,价位就越高。因受多种因素制约,价位的浮动也很大。这种现象不但说明石玩价位潜力很大并一直处于上升的趋势,也反映出目前赏石市场尚处于发育阶段。

建设石博园,打造石文化,既能提升当地的文化积淀,开发旅游资源(使游客进得来,留得住),,又能够解决大量的人员就业问题,形成产业链,还可增加财政收入。

我县在黄山市地理位置优越,祁门县、黟县、黄山区、歙县、徽州区、屯溪区距我县城区仅几十分钟车程,交通便利,绩溪县、旌德县、宁国市、婺源县、开化县、景德镇、临安市毗邻我市,交通发达。而周边省市暂无规模的奇石花鸟市场。因此,充分发挥“中国第一状元县”及状元文化的品牌作用,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逐步建立奇石、古玩、根艺、花卉、盆景、书画、工艺品市场。为我市及国内外奇石爱好者、商家提供交流展示和交易的平台,以达到聚人气、扩影响、稳市场、促发展的目的。

项目占地面积2万平米以上,其中建筑占地面积3000平米,园林及停车场占地面积17000平米。

该项目分三期工程进行:第一期建交易市场,约需资金800万-1200万元(将黄山市及周边省市的石商引进来,以聚人气);第二期为园林及配套设施约需500万元;第三期完善游乐、学校等软件配套。逐步建立融奇石、书画、古玩、木雕、砖雕、竹雕、漆雕、根艺、花卉等艺术品为一体的展销、贸易、加工、科普教育大型观赏、交易文化产业园区。

项目以徽派建筑风格为主基调,内设山水、园林、卵石铺就的小道、石板路。

可分两大区域:

第一区域主体房屋占地面积不少于2000平米,分为五层(共设摊位200个),平均层高4.5米。一楼为精品奇石和古玩展区(其中设鉴赏室、会客室);二楼为木雕、砖雕、竹雕、漆雕及书画展区(其中设会客室);三楼为茶楼;四楼、五楼为休闲活动区(含单间、标间客房);这一区域为中高档文化休闲区及展区。门票定位每人次十元至二十元。

第二区域设宝玉石精雕加工示范区、石文化科普区(含办公场所)、停车场(限轿车),非固定奇石展摊位200个、湖光山色、园林、大型观赏石、花卉、盆景,庭阁,回廊曲径。这一区域为低、中档旅游休闲区。门票定位每人次五元至十元。

项目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征地500万元,建筑800万元,园林500万元,设备200万元,流动资金及其它1000万元。项目实施后年收益500万。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七

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culture或organizational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商业教育均将企业文化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包含在内。

企业文化是在一定的条件下,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活动中所创造的具有该企业特色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它包括文化观念、价值观念、企业精神、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历史传统、企业制度、文化环境、企业产品等。其中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广义上说,文化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与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说,文化是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与制度。

而企业文化则是企业在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认同并遵守的、带有本组织特点的使命、愿景、宗旨、精神、价值观和经营理念,以及这些理念在生产经营实践、管理制度、员工行为方式与企业对外形象的体现的总和。它与文教、科研、军事等组织的文化性质是不同的。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它包含着非常丰富的内容,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社会责任、经营形象等的总和。是企业个性化的根本体现,它是企业生存、竞争、发展的灵魂。

企业文化由三个层次构成:

(1)表面层的物质文化,称为企业的“硬文化”。包括厂容、厂貌、机械设备,产品造型、外观、质量等。

(2)中间层次的制度文化,包括领导体制、人际关系以及各项规章制度和纪律等。

(3)核心层的精神文化,称为“企业软文化”。包括各种行为规范、价值观念、企业的群体意识、职工素质和优良传统等,是企业文化的核心,被称为企业精神。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八

日前,省发改委正式批复,同意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项目立项,支持该项目纳入“十三五”中央预算内资金项目库,并从省统筹资金中一次性补助项目资金1亿元。批复指出,该项目位于寿县新城区宾阳大道与明珠大道交叉口,规划用地面积200亩,建筑面积15000平方米,主要包括陈列展厅6000平方米、公共服务区2000平方米、藏品库区3500平方米、设备及配套业务用房3500平方米。

安徽楚文化博物馆项目自去年6月启动以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全力推进,成立了由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的高规格筹建工作领导组,先后分别带队赴四川、湖北、山西等地,对博物馆建设工作进行实地考察学习。目前,该项目建筑设计方案已完成招标和后续深化设计以及项目地块土地征迁、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等项工作。建成后的安徽楚文化博物馆将以寿县博物馆馆藏文物为基础,有效整合全省涉楚文物,成为全省涉楚文物收藏、展示、研究基地,力争打造成全国基层示范博物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九

**市***局:

*(公司经营状况),以积级创新、规范管理、预防为主、安全第一的管理模式进行经营,但因业务的不断发展,,因为场地的不足已经出现安全、消防隐患,期望在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企业得以更加健康、稳步的发展。现向贵局申请办理建设项目立项手续,恳请批准!

申请企业:******有限公司。

申请日期:*****-**-**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十

1、项目名称:

2、项目拟建地点:

黄山市九龙低碳工业园区。

引进电子企业租赁(或部分租赁)黄山市九龙低碳工业园区标准化厂房11600平方米(新建、两栋、两楼一底砖混结构)兴办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等电子产品生产企业。

电子产业是国家重点支持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培育和发展电子产业,配套和对接遂宁经济开发区微电子产业园的发展,完善电子产业链,对于调整优化我县产业结构,加快新型工业化步伐,促进经济社会加快发展、科学发展、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1、电子信息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是省、市、县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

道经过市域,皖赣铁路横贯二区四县,黄山机场开通了包括直达香港、澳门以及韩国、日本的20多条航线。徽杭高速、合铜黄高速、黄塔桃高速已建成通车,黄绩(扬)、黄祁(景)高速已经开工;京(黄山)福高铁、黄杭城际快铁、皖赣铁路电气化工程、新安江综合开发等开工在即,现代化立体交通网络将在我市形成,与华东、华中主要城市将进入1小时至2小时交通圈。

4、政策环境宽松,服务质量好。黄山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招商引资优惠政策措施,通过财政扶持、税收扶持、金融扶持等,使投资者降低成本,得到实惠。同时采取若干措施,通过建设合理的公共平台和便捷、高效、热情、周到的“一站式”服务,为企业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一)建设规模。

利用工业园标准化厂房投资800万元兴办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等电子产品生产企业。

(二)产品方案。

围绕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及材料、电子节能灯、电子数字产品。

等电子产品引进相关生产企业,形成电子元器件生产基地。

从国际市场看,在电子信息技术的引领下,发达国家加速进行经济结构调整,加紧在全球范围内配置资源,传统产业对外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中国将继续成为世界信息产业转移的重点区域。从国内市场看,国家加大工业结构调整,淘汰落后生产力,推动工业化与信息化融合,将为电子信息产业发展提供广阔的舞台。因此,电子产品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潜力。

(一)投资估算。

总投资1000万元以上,其中:标准化厂房投资800万元,电子生产企业投资在200万元以上。

(二)资金筹措。

1、自筹资金:700万元。

2、其它来源:300万元。

该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具有较好的实施环境,产品市场前景广阔,有充分的市场需求。该项目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好,投资风险小,具有较投资收益率。因此该项目具有较高的投资价值,项目建设是可行的。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十一

市职工住房合作社:

所报“关于天津市五一阳光养老中心项目立项的请示”(职住〔〕1号)收悉。经认真研究,批复如下:

一、为弥补市区老年养老社区不足,为社区及居家老年人提供服务,根据市民政局批转河西民政局对你社筹建五一养老机构的批复,同意你社天津市五一阳光养老中心项目立项。

二、项目选址位于黑牛城道五一阳光尊园住宅小区旁,东起立达博兰苑住宅小区,西至环湖中路,南起五一阳光尊园住宅小区,北至黑牛城道。占地面积约15400平方米,具体选址商规划部门确定。

三、项目总建筑面积27000平方米,主要建设养老院、康复医院、老年大学、地下停车场及综合服务设施。设置床位300张。

四、项目总投资2.8亿元,含土地款1亿元。项目建设资金来源为你社自筹解决。

接文后,请抓紧开展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委托有资质的设计部门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报我委审批。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十二

答案:

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构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

【相关阅读】。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企业文化是指企业全体员工在长期的创业和发展过程中培育构成,并共同遵守的最高目标,价值标准,基本信念及行为规范。它包含着十分丰富的资料,包括经营哲学、价值观念、企业精神、企业道德、团体意识、企业形象、企业制度,其核心是企业的精神和价值观。

企业文化是企业为解决生存和发展的问题的而树立构成的,被组织成员认为有效而共享,并共同遵循的基本信念和认知。企业文化集中体现了一个企业经营管理的核心主张,以及由此产生的组织行为。企业文化,或称组织文化(corporateculture或organizationalculture),是一个组织由其价值观、信念、仪式、符号、处事方式等组成的其特有的文化形象。

何谓企业文化?众说纷纭,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3。威廉·大内认为,企业文化是“进取、守势、灵活性--即确定活动、意见和行为模式的价值观。

文化产业的项目简介范文简短篇十三

全面增强我县文化软实力,加快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和培育力度,努力实现“文化名县”战略目标。

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如下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主导,以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为主线,以先进文化为统领,以“文化产业化,产业文化化”为基本理念,立足大通多元文化特点,充分发挥文化资源优势,以打造文化龙头企业、培育文化人才队伍、优化文化产业布局、完善产业发展政策、搞好产业项目建设,为全面建设 “繁荣、和谐、生态、宜居”的新大通奠定基础。

(二)总体目标:突出大通文化特色,加强民族文化、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整合发展,培育一批文化核心品牌和行业,打造一批空间布局合理、产业关联度大、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文化产业基地,文化产业保持较快增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运行质量和效益稳步提高,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不断增强,创新能力日益凸显,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的文化工作新机制。

二、重点发展领域

突出资源优势,加快推进文化与旅游、科技之间的融合,以地域文化为立足点,重点发展以老爷山花儿和河湟皮影为主的民族民间文化产业,推进工艺美术和演艺娱乐等产业,积极发展文化休闲、节庆会展、艺术培训等产业。

(一)演艺娱乐业

1、花儿 (1)以“大通世界、花儿之乡”为主题,打造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品牌,提升对外影响力和知名度。

(2)对花儿艺术从音乐、文学角度进行提炼加工,编排花儿歌舞剧、花儿情景剧、花儿影视片,提高花儿的艺术感染力,力争创作出一部以花儿为主线,展现地方民间文化艺术的综合性文艺节目,带动旅游业快速发展。

(3)组建花儿艺术团,扶持民间花儿剧团,推动花儿编剧、表演、培训、推广的市场化运作。

(4)依托老爷山花儿会,举办好每年一届的全国性“花儿盛会”,大力推介花儿艺术。

(5)加快花儿人才队伍建设,培养高层次的“花儿”艺术人才,每年举办2次花儿艺术培训班。

2、皮影戏 (1)加强大通皮影戏的传承和保护,加大皮影艺人培训力度,强化皮影戏人才队伍建设,打造高水平的皮影戏剧团。

(2)创新传统戏剧表现手法,增强皮影戏吸引力。

(3)将皮影戏与工艺美术相结合,开发大通特色皮影旅游商品。

(4)将皮影艺术渗透于城市文化景观营造,创建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物。

3、民间社火 (1)创新民间社火的演出形式,拓展其文化内涵,并融入到文化旅游当中。

(2)扩大参与度,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将其打造成为全省知名民俗文化品牌。

4、民间剧团 (1)积极争取资金,不断加大对民间业余剧团的扶持力度。

(2)加大对民间业余剧团的指导力度,创新剧团形式和提高演出水平。

(3)支持民营文艺演出团体,拓展演出市场;加快发展民族民间风情歌舞演出,创新农民文化增收、文化脱贫、文化致富的途径和手段。

(4)扶持演艺中介机构,鼓励社会资本投资节目策划、创作和举办各类营业性演出活动。

“十二五”期间,结合大通的文化产业发展,以花儿、皮影戏、民间社火、四片瓦舞、回族宴席曲、秦剧为突破口,发展歌舞厅、数字化电影等,推进演艺业做大做强,使演艺娱乐业成为大通文化产业的支柱产业,并作为旅游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工艺美术业

1、皮影雕件 结合大通皮影艺术的开发,加强大通皮影工艺的保护,积极培育皮影雕件艺术传承人,每年开设皮影艺术培训班。

引导皮影雕件艺术传承人突破皮影外在形式和表现内容,改进皮影制作、装潢和包装,打造皮影品牌,扩大销售渠道。

2、砂罐 以桥儿沟砂罐为重点,全面普查调研手工烧制作坊,建立艺人档案,培养年轻艺人,搜集整理各种资料(文字、图片、录像等),制定烧制砂罐发展规划,拓宽融资渠道,加大传承人扶持力度,扩大制作规模,积极探索新工艺,创新砂罐制作,使其工艺化、美术化。

3、大通书画 积极培育大通书画作者,组建书画创作基地,每年举办书画艺术培训班,加强大通书画的特色化、原创化,拓展销售渠道,增加经济收入。

4、刺绣、剪纸 以“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民间手工艺纪念品加工基地,通过多种渠道融资,积极争取项目资金,使其形成规模化。

重点建设好大通皮影艺术中心,民间手工艺纪念品加工基地,结合旅游、招商等渠道,扩大销路,加快工艺品人才培训,全力打造大通工艺美术品产业集群。

(三)文化休闲

1、文化旅游业。

提升国家4a级老爷山风景区、国家3a级察汗河风景区、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娘娘山风景区等重点景区档次,20xx年开始实施明长城保护工程及明长城遗址公园外围基础设施,2016开始规划实施香山文化公园建设;加强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和服务配套建设;创新旅游促销手段,加大宣传推介力度,拓宽大通文化旅游市场,进一步突出彩陶盆、丝绸南路、花儿会、明长城旅游主题,加强大通与西宁的旅游资源整合力度。

2、生态休闲旅游业。

借助独特生态造就的优美自然风光和民族开放融合发展创造的丰厚人文资源,推出高原养生牌,以生态养生为核心,以避暑和度假为主题,进一步挖掘夏都文化,打造“中国夏都生态园”文化旅游品牌。

积极开发时令性旅游项目,如高原雪景观光、高原农家风情游、自驾游、消夏旅游等。

3、休闲体育业。

依托全国十佳城市漫游地的影响力,积极打造“慢城”休闲生活。

重点建设实施鹞子沟国家健身步道、慢游道等健身项目,建设康乐山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举办山地自行车、滑雪、射箭、赛马会等特色体育项目,大力开发体育产业及体育服务项目。

(四)节庆会展

立足资源优势和现状基础,不断扩大现有的节庆会展的规模和质量,以地域特色文化为背景,进行创意设计、精心策划和项目包装,积极做好各种节庆活动,继续做大做强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察汗河杜鹃花旅游节、老爷山朝山会、鹞子沟生态暨宗教文化旅游节、特色果蔬采摘节和中国·大通“林海雪原”浪漫冰雪节等活动,并依托我县良好的生态资源,建立健全宾馆、餐饮等服务业基础设施,不断打造会议经济,加快节庆、会展的行业融合。

(五)艺术培训

以民族歌舞、曲艺、乐器的传承和开发为主题,积极开发藏族、土族民间歌舞、曲艺和乐器的系统培训,积极开展以现代舞蹈和现代乐器为主的系统培训,依托现有的美术与工艺品制作企业,加快大通书画、皮影雕刻、砂罐、剪纸、刺绣、根雕、堆绣、银铜制作器、口弦等技能人才的培养,筹建皮影雕刻、书画等工艺美术人才培训基地。

(六)餐饮文化

茶园文化 充分利用大通优美的风景和民族特色,大力发展回族风情园和土族风情园,开发提升大通茶园休闲文化品牌,大力弘扬茶园文化,营造良好的经营氛围,集休闲、观光、娱乐于一体,彰显大通民族风情魅力。

特色饮食 编制大通特色美食名录,培育特色食品企业,加快特色食品品牌创建力度,将特色食品与地域文化有机结合,改造县城小吃区、后子河餐饮区、回族风情园、土族风情园饮食,提升服务质量,将其打造成特色美食区。

重点发展沙棘饮品、绿草源牛肉干、乳制品等,积极开发回族馓子、麻花、点心、酿皮、酸奶、手抓羊肉、牦牛肉干、杂碎汤、肚丝汤、羊肠面、面片、牛肉面、“老八盘”等风味小吃和特色食品,加大宣传力度,举办各类美食展,利用节庆会展大力推销特色美食。

加快餐饮文化业的融合交流,加强茶园文化、清真美食和特色饮食的良性互动。

三、重点项目建设

(一)东部新城文化园区。

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及招商引资,筹建东部新城文化园区文化馆、图书馆、演艺中心、综合体育馆、科技馆、博物馆、标准田径场、游泳馆建设任务,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需求。

(二)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

“十二五”末,完成全县20个乡镇文化站、村文化室、健身广场建设,并配备文体设备;完成13个土族村文化室建设;实现乡镇有综合文化站,村有健身广场和文化活动室、社区有文化室的要求;实现全县多数行政村有1-2户具有示范作用的“文化中心户”目标;继续实施农村数字电影放映工程。

新建成71个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县覆盖;为长宁、朔北、塔尔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设施,为30个村文化室及业余文艺队配备器材,扩大文化惠民覆盖面。

(三)老爷山花儿艺术中心。

依托老爷山花儿会品牌,结合东部新城建设规划及牦牛山特大地质灾害整治工程,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筹建老爷山花儿艺术中心,设立花儿文化艺术研究所、花儿文化展览馆、花儿传承培训中心、花儿艺术表演厅,精心打造一个集花儿艺术搜集、整理、抢救、传承、展示、开发于一体的综合性花儿文化中心。

(四)大通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园。

结合东部新城建设规划,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筹建大通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基地,设立以皮影、书画、砂罐、剁口袋、剪纸、刺绣等民间工艺品为主,集保护、传承、培训、创作、研发、销售多种功能为一体的艺术品生产基地,设立以皮影戏、回族宴席曲、安召舞、社火、四片瓦舞、秦腔、眉户、曲艺等民间艺术表演的民间艺术展演厅。

成立“大通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协会”,形成政府指导、协会自律的民族民间工艺品生产基地。

(五)明长城遗址公园。

从20xx年开始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实施明长城抢险加固工程项目,积极筹建明长城遗址公园基础设施,高规格规划,高标准实施,精心打造集科研、教育、休闲为一体的明长城遗址公园,并在考古遗址保护和展示方面发挥示范作用,实现保护和开发双赢目标。

(六)风景区康体基地。

以丰富的旅游资源为依托,积极打造集休闲、娱乐、餐饮、健身为一体的休闲基地,从20xx年开始重点打造以察汗河国家3a级风景区、鹞子沟国家森林公园为主的康体休闲基地,建设国家健身步道、慢游道,积极开展户外素质拓展训练、山地自行车等各级各类康体活动。

(七)香山文化公园。

以牦牛山危岩体综合治理为契机,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规划筹建香山文化公园,建设彩陶广场、香山会堂、民族民居、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民俗文化展览馆、老油坊、老水磨、花儿演唱区、体育休闲区等重点景观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集历史探秘、民俗观赏、观光休闲度假和文化旅游于一体的休闲场所。

四、实施步骤

第一阶段:前期筹备阶段(20xx年1月—20xx年10月)

拟订具体工作计划、明确工作责任。

成立大通县文化产业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协调落实领导小组成员单位的文化工作责任和目标任务,形成部门协作的良好机制与合力。

第二阶段:重点实施阶段(20xx年——20xx年)

重点发展领域:每年举办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系列活动;20xx年编排一部花儿歌舞剧,组建形式灵活的花儿剧团;每年举办2次花儿、皮影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训班;20xx年开始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课程进校园,建立学校非物质文化遗产教育基地;每年举办1次民间剧团培训班,充分利用国家文化站免费开放经费扶持各业余剧团;20xx年进行桥尔沟砂罐的普查及扶持工作;20xx年组建大通书画创作基地,举办2次书画艺术培训班;20xx年成立民间手工艺协会,统筹指导大通民间手工艺业的发展;20xx年开发时令性旅游项目,如高原雪景观光、高原农家风情游、自驾游、消夏旅游等;做大做强中国青海老爷山花儿会、察汗河杜鹃花旅游节、老爷山朝山会、鹞子沟生态及宗教文化旅游节、特色果蔬采摘节和中国·大通“林海雪原”浪漫冰雪节等活动。

重点建设项目:(1)20xx年至2015年完成15个土族村文化室建设及2个村健身广场;实现全县多数行政村有1-2户具有示范作用的“文化中心户”目标;新建71个村级农家书屋,实现全县覆盖;为长宁、朔北、塔尔镇综合文化站配备文化设施,为30个村文化室及业余文艺队配备器材,扩大文化惠民覆盖面。

(2)从20xx年开始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实施明长城抢险加固工程项目;(3)20xx至2015年重点建设实施鹞子沟国家健身步道、慢游道和康乐山庄户外拓展训练基地。

(4)从2015年开始通过争取国家项目资金及招商引资,筹建东部新城文化园区项目;建设花儿、皮影艺术城市文化标志性建筑物;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筹建老爷山花儿艺术中心,筹建大通民间工艺美术产业基地,规划建设香山文化公园。

五、具体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健全体制机制。

一是建立党委领导、政府实施、相关部门配合落实的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创新管理机制,将文化产业发展摆上重要议事日程,纳入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的考核体系。

二是成立由县科技文化体育、财政、国土、广电、教育、公安、工商、国税、地税、经济等部门为成员单位的大通文化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组建文化产业办公室,从事文化产品策划设计、专利申报、品牌保护、媒体宣传、项目实施等文化产业的研究推介工作。

(二)健全政策扶持体系,提升产业发展水平。

一是简化投资兴办文化企业的办事程序,开辟“绿色通道”,积极协调文化产业用地的审报批工作,在法律、法规、政策许可范围内,文化事业、文化企业项目用地科学规划、超前选址、优质供地。

公共服务、公益性等非盈利性质的文化产业开发建设用地采取划拨方式供地。

二是放宽文化企业注册资本限制。

对现有文化产业公司及新投资创办生产性文化企业的,注册资本均按最低限额注册资本执行。

三是文化人才独资或合资开办文化企业的,可以以个人名字作为企业字号办理登记注册。

在我县申办文化企业的,均可冠“大通”字样。

四是文化企业应享受国家规定的减免税费政策。

文化企业在投资生产确有资金困难时,县各有关部门优先投放创业贴息贷款予以支持。

(三)加大财政投入,拓展融资渠道。

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建立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确保文化产业经常性投入逐年增加。

建立文化产业发展引导资金,扶植市场前景好、示范带动作用强的重大重点文化产业项目尤其是文化精品项目和文化公共服务建设。

同时,拓展投融资渠道,鼓励、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进入文化产业领域。

(四)培育文化市场主体,完善文化市场体系。

一是整合全县文化资源,以市场为导向,以品牌为纽带,打破部门分割和行业壁垒,积极培育一批具有竞争优势的文化企业,加快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建设,加强文化产品和要素市场建设。

二是加大市场执法力度,加强对网络信息、文化娱乐场所和进口文化产品管理,打击侵权盗版等非法出版活动,引导文化市场规范、有序、健康发展。

(五)建设高素质的文化专业人才队伍。

系统培养艺术、演艺、纪营管理等专门文化产业人才,加强民间艺术带头人、传承人的培训和保护,建立健全人才保护档案,加强对现有文化产业从业人员的教育培训,加大乡镇文化专干的培训教育,建立文化人才“走出去,请进来”的交流合作模式。

为了推进西安“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战略,理清文化产业发展思路,扎实完成文化产业发展的各项战略任务,不断提升城市影响力和综合竞争力,根据市委“十一五”规划《建议》,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发展现状与趋势

“十x五”时期,是西安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进程的关键时期。

积极推进西安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是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大举措。

随着西安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初步呈现出门类齐全、优势行业突出、成长态势良好、总体实力不断壮大的新格局。

形成了包括广播影视业、文化艺术业、新闻出版业、文化旅游业、健身娱乐业、信息网络业、会展业、文化用品及相关文化产品的生产与销售等各种文化产业行业文化产业骨干门类突出,20xx年,以文化旅游业为主的文化休闲娱乐服务业增加值约占全市文化产业行业门类增加值(gdp)总和18%。

按照国家制定的文化产业九大门类进行初步测算,20xx年西安文化产业各门类增加值的总和已达到62.2亿元,约占当年全市gdp比重的4.9%,其作为主导产业的重要地位逐年凸显,为文化产业的快速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条件。

从西安文化产业的比较优势和发展空间来看,文化产业已具备了更快更好发展的机遇。

西安区位优势明显,文化资源丰厚,级别层次较高,个性特色鲜明。

作为世界著名的旅游热点城市,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市场广阔,辐射能量巨大。

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云集,文化人才储备雄厚。

高新技术产业发达文化产业延伸、提升空间巨大。

人均gdp已接近2000美元,文化消费需求旺盛,市场增长潜力大。

这些有利因素,为西安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提供了后发优势、潜在动力和广阔空间。

二、发展思路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x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和西安“国际化、市场化、人文化、生态化”发展理念,按照“产业强市、文化名市”战略,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文化产业发展特点,坚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统一,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并重,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进一步加大改革创新力度,整合优势文化资源,调整布局结构,完善产业政策,不断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推动文化产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为我市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动力。

(二)发展目标

“十x五”期间文化产业发展的总体目标是:围绕全市产业结构调整和城市功能分区,科学规划布局,创新发展模式,加大扶持引导,激活产业要素,提高发展质量,培育一批具有一定规模和特色的文化产业聚集带(区、优势文化行业和龙头企业,打造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和市场竞争力的文化品牌,建设一批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的文化重点工程和项目,构建一个投资主体多元化、运营模式多样化的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一种符合文化产业发展趋势、与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协调、资源利用效率高、整体实力不断壮大的文化产业新格局,实现文化资源大市向文化产业强市的转变,努力把西安建成一个具有较强文化竞争力的全国文化产业重要基地和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确保每年文化产业的增长幅度达到18%以上,到20xx年,全市文化产业创造的增加值(gdp)达到142.3亿元以上,占全市gdp的比重逐年增加到5.7%以上。

(三)总体布局

未来5-10年,西安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按照“一带三区”的总体布局思路,创新体制,重组资源,优化结构,拓展空间,加快西安文化产业聚集带、聚集区建设,积极筹划影视、出版、动漫、会展、休闲健身等专业性功能园区,培育和壮大优势文化产业集群,着力打造一批强势文化产业品牌和文化产业集团,形成有先进的文化产业项目示范、有优势文化产业集群带动、有强大的文化产业辅助产业群支持的西安文化产业发展总体构架。

“一带三区”包括: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带;曲江文化产业核心区;老城(唐皇城)区文化、商贸、旅游产业聚集区;临潼文化产业聚集区。

通过这些文化产业聚集带、聚集区建设,加快构建我市文化产品品牌创意、设计、制作、营销等产业互动、联动的舞台,努力提高西安文化产业的行业集中度和空间集聚度,更好地发挥产业集聚和企业孵化功能,成为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亮点和示范基地。

三、发展重点

1、广播影视业

广播电视事业要通过深化“三项制度”改革,不断增强活力,壮大实力。

对国家允许的经营性资产、资源和业务逐步从事业体制中分离出来,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开拓产业运作的新途径。

尽快实现全市广播电视数字化,争取西安电视台尽早进入卫星传输,推进网络电视、移动电视等新业务,创新赢利模式,提高竞争能力。

加快西安广电中心建设,力争2007年投入使用使其成为西安的广电传播中心和影视制作中心,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发展。

以重大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人物、重要历史线索为主题,深入挖掘西安历史文化内涵。

建立重大影视题材规划机构,有重点、分层次地科学选题;设立影视产业风险投资基金,使更多社会资本进入影视业;建设中国西部电影城等影视基地,做强“西安电影长安院线,延伸产业链,巩固扩大西安影视制作的影响力。

积极发展影视动漫产业,以企业孵化、产品研发、生产制作、人才培训等为重点,逐步构建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专业功能区。

2、文化娱乐业

积极推动各级各类专业艺术表演团体整合重组,聚合各文化艺术门类协(学)会、高校人文学科及研究机构的骨干力量,通过政府引导和市场化运作相结合,有效配置文艺生产要素,多出精品、多出人才、多出效益,实现产业化发展。

大力扶持发掘西安文化资源、提升文化魅力的原创性佳作。

依托名作、名人效应,与旅游、娱乐、收藏等关联行业有机融合,促进文艺产品的深度开发,拓展增值空间。

以易俗社老剧场为基础,建立西安秦腔艺术博览院。

依托唐代梨园遗址,建设西安梨园教场主题公园。

开发利用西安地方戏曲、长安古乐、民俗文化等多种文化艺术资源,精心打造、包装一批集观赏、参与为一体的文化项目。

未来5—10年,建设与城市品位相匹配、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 标志性文化设施:西安歌剧院、西安文化艺术大厦等,构筑一批高起点、高质量的文化展示、交流、消费平台。

借助北郊体育设施和休闲健身场所比较集中的条件,推动产业聚集,并以此为特色形成休闲、健身产业功能区。

利用小寨及周边地区高校集中、文化设施项目较多的条件,培育和引导包括文化用品销售、电影超市、图书音像超市、健身娱乐、演艺展示、网络游戏、古玩名人字画市场、文化名人创意工作室、科学与文化艺术报告厅等项目集聚,构建综合性文化服务功能区,满足群众多层次的文化消费需求。

3、新闻出版业

以重要报社、出版社、期刊社为龙头,推动联合、协作或重组,对国家允许经营的部分实行市场化运作,形成集团化、规模化发展的新格局。

积极引导社会资本按政策规定进入新闻出版领域,创新经营管理机制,壮大发展实力。

加快西安新闻出版中心、西安印刷产业园、西安图书物流配送中心等基础设施项目建设。

加快市新华书店股份制改革,筹划组建西安新华发行集团。

积极进行体制创新,做大《西安日报》,做强《西安晚报》,不断提高主流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和社会影响力。

拓展《美文》办刊思路,巩固和提升其名刊地位。

积极开拓音像、电子出版等新的领域,构成新的增长点。

4、文化旅游业

围绕“世界历史文化名城”和“秦岭北麓自然风景区”两大主题,立足于“华夏源脉、千年帝都、丝路起点、秦俑故乡”的形象定位,不断提高旅游产品文化含量,满足游客文化消费,打造具有世界影响的特色文化旅游品牌。

通过文化资源挖掘和创意设计,集中打造城市中心区古都文化旅游板块、临潼区秦唐文化板块、秦岭北麓生态文化旅游板块、曲江盛唐文化旅游板块、泾渭氵产灞滨水休闲度假旅游板块以及周沣镐遗址、秦阿房宫遗址、汉长安城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等四大历史遗址板块等六大旅游板块,从而形成西安文化旅游的“金项链、新亮点,不断满足各层次中外游客的休闲、娱乐和审美需求。

采取政府引导、多方融资、民间广泛参与、市场运作、有关部门积极推介的方式,有组织地开发高品位的旅游文化产品,提供丰富的文化娱乐项目,提高旅游业的文化附加值。

5、文物及文化保护业

以弘扬西安历史文化名城特色为核心,以建设国际旅游名城为目标,加快文物及文化保护业的规模化、市场化进程,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符合国际化标准,又有西安特色的文物及文化保护业体系小雁塔历史文化公园要建成集文物展示、文化交流、旅游休闲等功能为一体的西安旅游产业新亮点;乐游塬公园要建成以青龙寺遗址为中心的宗教文化景观和自然景观相融合的历史文化旅游胜景;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含元殿御道、大明宫遗址等一批历史文化遗址保护开发工程;以顺城巷改造、含光门遗址博物馆及护城河水景等建设工程相继启动为契机,逐步形成西安城墙、护城河、环城公园三位一体、辐射带动周边的旅游景观和城市名片。

积极推动重要历史文化遗存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6、广告业

按照城市总体规划的要求和与城市景观美化相协调的原则,通过拍卖和公开招标等方式,盘活户外广告空间资源。

借助网络、移动电视等新的投放媒介,增加新的广告服务形式。

积极开展与海内外的交流合作,提升行业整体水平。

加强行业自律,规范广告业市场秩序,制止恶性竞争,使之成为我市文化产业的重要支撑点。

(二)以构建“一带三区”为核心,形成多层次、多主题、多元化的文化产业新格局

1、文化产业聚集带

依托秦岭北麓天然、密集的生态—文化资源,突出山、水、林、泉与历史文化、宗教文化相融合的区位特色,重点对骊山、王顺山、翠华山、南五台、楼观台、朱雀及太平山这“六大名山”进行整体规划设计和包装推介,完善以生态文化旅游观光和休闲度假为主的配套设施和服务功能,建设生态—文化旅游产业聚集带,实现板块式发展。

以秦岭野生动物园为中心区域,向东西两翼扩展,建设旅游观光、温泉沐浴、主题公园、度假酒店、旅游小镇等系列项目,辐射和带动这一聚集带整体快速发展。

珍惜和保护区域内的森林、河流等生态资源,加大文物及民俗文化保护力度,坚决防止过度开发建设。

2、文化产业聚集区

——曲江文化产业核心区。

充分利用大雁塔北广场、大唐芙蓉园、曲江海洋世界、盛世嘉年华等系列重大文化旅游产业项目建成后产生的巨大效应,进一步建设和完善以盛唐文化为特色的文化产业核心区。

打造中国西部第一文化产业品牌,努力争取申报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区。

加快建设曲江文化旅游、传媒、会展、娱乐、影视、创意、生态休闲等文化产业功能区和文化产业人才培育基地、旅游文化商品生产基地。

通过各种文化产业功能区和文化产业基地的建设,加快资源整合,强化市场化运营,辐射带动其它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和区域的发展,努力使曲江文化产业核心区成为可容纳就业20万人以上文化产业年产值过100亿的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发展第一高地。

——老城(唐皇城)区文化、商贸、旅游产业聚集区。

通过规划立法,有计划地稳步推进恢复唐皇城历史文化古城风貌,逐步强化该区域文化、旅游、金融、娱乐功能,形成历史文化氛围浓厚的文化产业聚集区。

实施“皇城复兴计划,使唐皇城文化街区风貌、明城墙风貌、古民居风貌等景点景区和穆斯林民风民俗、地方风味小吃及百年老店集中安置区等有机融合为一体。

按照建设文化产业聚集区和市内历史文化一日游精品线路的大思路,对碑林博物馆、湘子庙、钟鼓楼、城隍庙和西五台的周边,以及东大街和南大街商务街区等关联区域进行统一规划建设,实现历史人文景观旅游和现代都市商务观光游览的相互交融。

——临潼文化产业聚集区。

加快临潼旅游区域配套设施建设,改善周边环境,努力提升旅游产品文化品位,挖掘、培育高质量的旅游文化延伸项目,促进各旅游景点景区之间的环线联接,加强区域及省际合作,全面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以秦兵马俑、秦始皇陵、唐华清池等世界著名历史文化古迹为主体,以骊山、渭水等自然山水环境为依托,加快形成“四区一线两带五水”有机结合、旅游观光产品与休闲度假产品互补的大旅游文化产业格局(“四区”为秦文化旅游区、唐文化旅游区、仰韶文化旅游区和沐浴疗养区“一线”为沿旅游交通专线形成石榴自然生态观光旅游线“两带”为渭河滨水休闲度假及农业生态观光带和骊山自然风景观光带“五水”为发源于骊山北麓、流入渭河的五条水脉的水环境保护工程及衍生旅游项目)

1、历史文化品牌

以周、秦、汉、唐的历史遗存为依托,精心打造以秦兵马俑、秦始皇陵、秦阿房宫等为代表的秦文化品牌;打造以汉长安城遗址、汉阳陵博物馆为代表的汉文化品牌;打造以唐华清宫、唐大明宫遗址、大雁塔等为代表的唐文化品牌;打造以碑林—书院门古文化一条街,莲湖历史街区、古城墙等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散步道品牌;打造以东线一日游、西线一日游和市区一日游为代表的历史文化旅游品牌。

2、革命文化品牌

利用西安作为诸多近现代重大历史事件发生地和众多知名人物活动地的条件,与延安革命圣地紧密联结,着力打造以西安事变旧址、革命公园、八路军办事处等为代表的革命文化品牌,形成我市文化旅游新的增长点。

3、民俗文化品牌

深入挖掘和开发独具西安特色的眉户、古乐、曲艺、剪纸皮影、锣鼓社火、高跷芯子、方言歌谣以及礼俗、节会等民俗文化资源,推陈出新,继承发展,精心打造以长安古乐、户县农民画、北院门回民街坊、蓝田玉雕等为代表的独具西安地方特色的民间民俗文化品牌。

4.宗教文化品牌

挖掘西安地区的宗教文化资源,依托大兴善寺、大慈恩寺、兴教寺、华严寺、净业寺、草堂寺、香积寺、悟真寺等佛教祖庭,面向国内外佛教信徒和游客,以佛教历史文化为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旅游活动,重点推出玄奘取经归来敕封仪式等文化产品。

依托楼观台道教祖庭知名度,举办老子文化节和国际研讨会。

开发八仙宫、重阳宫等道教文化旅游活动。

以都城隍庙的复原重建,开发都城隍庙文化旅游产品。

以回坊民俗风情街和清真寺为依托,开发回族风情和伊斯兰教文化体验旅游产品。

大力开发适应市场需求的宗教文化旅游纪念品,形成一批有广泛影响和旅游吸引力的宗教文化品牌。

5、文化艺术品牌

精心编排推出大型历史舞剧《大秦帝国、秦腔歌剧《杨贵妃》和关中民俗风情舞台剧《风情长安,对《梦回大唐、《仿唐乐舞》等歌舞剧进行精加工,使其成为展示西安“秦风唐韵”魅力的艺术品牌。

精心打造西安易俗社秦腔艺术博览院、西安“梨园教场”主题公园、西安秦腔剧院等知名文化艺术品牌。

扶植壮大西安地区文学、书法、绘画、影视剧创作、戏剧表演等作家、艺术家队伍,推出一批有代表性的名剧作家、名书画家和名演员等,延续和提升“长安画派”和“文学陕军、“影视陕军”等品牌的知名度。

强化西安地区历史学、考古学、城市规划等权威学科的建设,提升西安人文社会学科影响力。

6、休闲文化品牌

充分发挥现实文化资源优势继续扶持以大雁塔北广场、钟鼓楼广场、西部电子城广场、德福巷咖啡酒吧一条街等为代表的休闲文化品牌,进一步加快大唐不夜城、大唐西市、唐诗博览园、城隍庙广场等重大休闲文化产业项目的开发建设力度努力打造出一批具有西安古城特色的休闲文化品牌。

7、自然风光品牌

加大秦岭北麓各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的建设保护力度,加大泾渭浐灞等河流水系的生态建设和治理力度,加快渭灞三角洲、浐灞三角洲等水环境生态工程建设,精心打造以骊山、终南山、楼观台、朱雀、南太白、王顺山等森林公园和泾渭湿地、野生动物园、广运潭等为代表的自然风光品牌。

8、节庆活动品牌

进一步办好西安古文化艺术节、仿古迎宾入城式、城墙国际马拉松比赛、城墙灯展、西安丝绸之路国际旅游节、曲江论坛等重大节庆文化活动。

积极创造条件,尽快开办西部电影电视节,国际文物文化艺术节、汉唐文化艺术节、曲江文化旅游节等节庆活动。

1、西安城墙景区

该项目是包括西安火车站城墙复原、顺城巷改造、城墙艺术文化活动等在内的项目建设,以政府投资和招商引资为主,总投入117亿元。

该项目的建成,将极大地丰富西安古城墙的文化内涵,使西安城墙、护城河、环城公园三位一体,交相辉映,成为展示西安魅力的城市名片。

2、秦始皇陵遗址公园

该项目以国家和省上投资为主,总投资5.5亿元。

此项目的建设,将进一步实现对秦文化资源的深度开发,成为彰显秦文化特征文化与旅游完美结合的西安文化旅游新亮点。

3、大唐不夜城

该项目总投资30亿元。

建成后,将形成重现盛唐文化特色的历史人文新景观和现代都市观光购物娱乐聚集的中国第一个“文化mall。

4、中国西部影视城

总投资30亿元,包括高科技影视公园、影视拍摄景区、休闲娱乐度假区、滨河生态别墅区、综合开发服务区和影视文化产业延伸区等子项目。

建成后,将成为集影视创作、影视科技娱乐、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影视艺术人才培训等为一体的西部最大的影视文化产业基地。

5、广运潭生态景区工程

总投资2亿元,由浐灞管委会投入。

建成后,将形成集生态旅游、休闲度假、健身娱乐等为一体的西部最大的嬉水休闲娱乐文化产业。

6、大明宫遗址公园和含元殿御道修复工程

文化产业实施策划方案--策划书文化产业实施策划方案--策划书

该项目以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和国家文物局、市政府投资为主,总投资分别为2.72亿元和1.6亿元。

该项目的实施,将形成集文、商、旅、餐为一体的较大规模的文化产业版块,从而成为西安世界历史文化名城的.一个重要窗口。

7、乐游塬青龙寺遗址保护工程

该项目以政府投资和政府贷款为主,总投资1亿元。

建成后,将形成彰显佛教文化特色,融旅游、休闲、观光于一体的典型示范区。

8、西安广电中心

该项目以政府投资和吸引外资为主,总投资5.1亿元。

包括广电世纪园、西部明珠影视城、广电科技博览中心。

建成后将成为西安广电传播和影视制作的重要基地和平台。

9、西安歌剧院和西安文化艺术大厦

建成后,西安歌剧院将成为西部地区档次最高的歌(舞)剧场和大型演艺活动中心,西安文化艺术大厦将成为集文化艺术创作、研究交流、展示展演、教育培训、消费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艺术场所,成为西安的标志性文化建筑。

10、户县农民画风情园及展览中心

该项目以招商引资和政府投资为主,总投资2.5亿元。

此项目的建设,极大地提高户县农民画的知名度,推动户县农民画尽快实现产业化、走向国际化,成为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的强势品牌。

11、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馆

总投资6亿元,包括民俗文物展馆区、古镇游览区、休闲度假区等子项目。

建成后,将成为集关中民居实物陈列、民俗文化展示展演、民俗风情体验、旅游休闲为一体的具有明清风格的民俗文化新亮点。

该项目属民营企业,资金来源为招商引资。

12、阎良区航空文化主题公园

总投资3亿元,招商引资2亿元,政府投资1亿元。

建成后,将形成以航空科技文化为主题的公园,辐射带动区域商贸旅游、观光度假、健身娱乐等行业,以科技文化为突出特色的文化产业功能区。

四、主要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强化科学决策

1、成立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领导机构,组织协调各职能部门研究制定文化产业发展目标、计划和相关政策,负责全市重大文化项目论证、布局、立项、投资、运营等的决策指导,研究解决文化产业发展进程中的重大问题。

2、成立由知名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组成的西安市文化产业发展咨询机构,为政府制定文化产业发展战略、文化产业政策等提供咨询服务,提高政府统领文化产业发展的决策能力和水平。

3、加快建立西安文化产业数据库。

按照国家《文化及相关产业分类》标准,建立完善我市文化产业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加强对全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动态分析和预测,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前瞻性和针对性。

(二)改革管理体制,创新运行机制

1、改革文化行政审批制度,清理和取消不必要的文化项目前置审批。

理顺文化市场管理体制,整顿规范文化市场秩序,营造公平有序的市场环境。

建立健全国有文化资产管理制度,加强对国有文化资产的监管。

2、全面推进公益性文化事业单位“三项制度”改革,加快推动经营性文化单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重塑文化市场主体。

整合文化资源,使文化资源的开发利用从部门所有向社会共享转变,促进文化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

3、培育、发展和规范文化产业协会和具有一定社会文化管理职能的文化中介组织,充分发挥其管理、协调、组织、监督等作用,加快形成行业自律,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

(三)拓宽投融资渠道,建立多元化市场主体

1、盘活国有文化资产存量,提高国有文化企业的运营水平和效益,更好地发挥其在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主导作用。

2、逐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拓宽投融资渠道,开放文化资本市场。

积极鼓励、引导非公有资本以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伙制及个体私营等多种形式进入文化产业领域,并可在国家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参股兼并国有文化企事业单位。

探索建立文化产业投资公司、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风险投资基金、发行文化产业发展债券、资本市场上市等,进一步提高融资能力和投资效益,努力形成国有、民营等多种所有制企业平等竞争、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

3、党报、党刊、电台、电视台等重要新闻媒体的经营部分剥离转制为企业时,在确保国家绝对控股的前提下,允许吸收社会资本;广播电视传输网络公司在广电系统国有资本控股的前提下,经批准可吸收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

(四)强化政策引导,加大财税扶持

1、认真落实国家文化产业的各项政策措施,支持文化产业发展。

对凡符合国家关于高新技术企业税收优惠政策规定的文化企业,可享受相应的待遇,并按15%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对政府鼓励的新办文化企业,自工商注册登记之日起(20xx年1月1日至20xx年12月31日,免征3年企业所得税。

对重大项目、特殊项目市政府将给予重点支持。

2、加大政府投入,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按照重大文化设施和重大文化产业项目的有关政策规定,20xx年市财政安排1000万元,从20xx年开始每年安排2000万元,以后根据文化产业发展情况逐年递增,专项用于支持发展文化产业。

专项资金的使用和管理由财政部门商有关部门制定具体办法。

支持的方式,以项目投入和政策性投入为主,采取贴息、补助等形式,用于项目启动、文化设施和信息网络平台建设、高新技术改造等。

对重大文化设施建设、重大文化产业项目实行地方配套资金补贴和项目前期经费补助。

3、允许投资人以商标、品牌、技术、科研成果等无形资产作价入股组建文化企业。

4、为生产重点文化产品引进先进技术或进口所需要的自用设备等,按现行税法规定,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

对因自然灾害等不可抗拒或承担国家指定任务而造成亏损的文化单位,经批准,免征经营用土地和房产的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五)实施“走出去”战略,开拓国内外市场

1、广泛开展文化产业的推介、交流与合作,通过主办或参与各类文化产业(产品)博览、展示和研讨活动等途径,进一步加大对精品旅游线路、地方特色文化产品以及高科技文化产品等的宣传力度。

2、鼓励文化产业开拓海外市场,文化产品出口可按照国家现行税法规定享受出口退税政策。

积极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生产合作,构筑海外营销网,利用网络、外国代理商、开发直销、合作经销等多种手段,为西安文化产品走向世界开辟途径。

(六)加快培养引进,构筑人才高地

1、制定文化产业人才计划和人才兴业战略;创新用人机制,制定优惠政策,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文化产业人才激励机制。

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中设立专项奖励基金,重奖文化产业领域各门类专业人才中绩效突出的核心人才和领军代表人物。

2、树立大西安的人才理念,充分挖掘和发挥西安地区高等院校高素质文化产业人才资源,积极引进海内外高级文化产业人才,构筑西安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高地。

3、建立文化产业人才交流中心,促进具有文化科技创新能力的智能人才、策划人才、经纪类人才等文化产业人才的良性互动、双向交流,为促进西安文化产业的后续发展提供人才保障,积蓄后发优势。

作为一种新兴的产业,文化产业的兴起和发展正在成为市场经济条件下最引人注目的文化经济现象。

随着我国加入wto和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云南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等一系列战略发展机遇的到来,文化产业的发展迎来了加快扩张、健康发展的大好时机。

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要求,结合建水的实际情况,现制定建水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实施方案。

一、建水发展文化产业的条件分析

建水是国务院公布的第三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历史悠久,人文荟萃。

其众多的古迹,丰富的旅游资源,多彩的民族风情,富有特色的文化产品在省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随着“鸡石”、“通建”两条高等级公路的即将贯通和建水“文化旅游大县”建设的实施,建水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正在逐步完善,建水旅游业不断升温,有望成为云南既丽江、大理、香格里拉等知名旅游热区之后的又一旅游热点。

省、州提出建设“建水历史文化名城区”,给建水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

从建水自身的情况看,发展文化产业既有机遇,也有挑战。

(一)主要优势及机会

1.建水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及数量众多、极富历史和艺术价值的古迹,发展文化旅游业有着良好的基础。

2.建水民族众多,民风民俗淳朴自然,民族风情绚丽多姿,民间传统文化独具特色,民间艺人颇具实力,民族资源十分丰富。

3.建水处于滇南交通网络的枢纽位置,两条高等级公路贯通后,便捷的交通将给外来者带来便利。

4.建水发展文化旅游的定位与省、州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民族文化大州的总目标一致,发展文化旅游有政策和措施保障。

5.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的重要性日益凸现,正被更多的人接受和认识。

(二)劣势及威胁

1.由于对外宣传的不足,建水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知名度远远落后于其它同类城市。

2.众多的民族民间文化资源和自然资源、人文资源未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外界对建水的认知还比较低。

3.旅游硬件设施还较薄弱,软件建设不够完善,部分文化基础设施的建设刚刚起步。

4.与省内其它地区在旅游及文化市场的竞争上后劲不足。

文化产业实施策划方案--策划书文章文化产业实施策划方案--策划书出自http:///article/,转载请保留此链接!

二、发展文化产业的指导思想、原则及目标

1.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大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关于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省的指示精神以及红河州“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产业、建设民族文化大州”的决定,围绕“新型工业强县、文化旅游大县、特色农业强县”的奋斗目标,从建水实际情况出发,解放思想,抓住机遇,突出特色,发挥建水历史悠久、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积极推进文化创新,综合开发建水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资源,实现文化转型,分阶段、分层次加快文化产业发展步伐。

突出特点,理顺机制,调整结构,合理布局,以文化旅游业为龙头,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成为建水新的经济增长点。

2.建水发展文化产业应遵循的原则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统一的原则。

文化产业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产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化市场的经济效益日渐显现,文化产业对市场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明显,文化进入市场,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因此,发展文化产业既要遵循党的文化方针,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的原则,也要遵循市场经济和文化艺术发展的客观规律,寻求与经济效益的最佳结合点,实现两者的相互统一。

发挥优势,突出特色的原则。

抓住特色,就抓住了生存权与主动权。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背景下,文化产品没有特色,文化产业就无从发展。

因此,应从自身实际出发,选择最具特色和市场前景的文化产业项目进行开发,发展优势产业。

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原则。

不同的民族和地区,都有着自己的独特文化,在发展文化产业的初期,应以自己的特色文化为重点,先在重点领域内实现突破,起到辐射和带动效应,进一步促进其它产业的良性成长,最终实现文化产业的全面发展。

遵循市场规律,恪守文艺规律的原则。

任何一个产业的发展,都应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文化产业的发展也不例外。

发展文化产业的最终目的是使大部分文化形态尤其是经营性文化产品进入市场。

因此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按市场法规运作,发挥市场对文化产业的调节作用,使文化产品适应社会的需要。

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

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要坚持对文化资源的严格保护、合理开发和永续利用,既要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又要注意保护文化生态环境和历史文化资源使其不受破坏。

以人为本的原则。

发展文化产业要以人为本,一方面是要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质量,促进人的自由与全面发展,提高人的综合素质,这是发展文化产业的根本目的;另一方面,文化产业要得到充分发展,就必须发挥人才资源优势,充分合理地利用人才这一无形资产,调动人才的积极性,用其所长,才能加快文化产业建设的步伐。

3.发展文化产业的总体目标

通过五年的努力,初步形成一个投资多元化,特色鲜明,结构布局合理,设施齐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的开放的文化形态体系,发挥文化对三个文明建设、增加全县综合经济实力的积极作用。

三、发展文化产业的主要内容

建水民族文化资源丰富,在红河州具有一定的特色和份量,在地理位置、交通等方面占有一定优势,发展文化产业有着良好的基础。

按照州委、州政府提出的建设“建水历史文化名城区”的要求,根据建水的地域特点,建水应着重发展以下文化产业:

(一)文化旅游业

建水旅游业的发展已被定位为“红河州龙头旅游城市”、“云南省重点旅游城市”和“国际旅游城市”,旅游业的发展正在逐步成为建水第三产业中的支柱产业。

建水旅游业的发展应按照“依托旅游资源,拓展文化内涵,打响城市品牌”的思路,以建水特有的文物古迹、人文习俗、民族风情和区域文化为核心,来带动饮食、住宿、商业、娱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加强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以文促旅、以旅兴文。

1.抓住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和红河民族文化大州建设的机遇,做好对文化旅游景区的区域布局规划。

利用人文这一主线,将现有资源进行整合。

在对民族文化资源进行有效保护的前提下,加大对现有资源的利用,不断推出具有建水特色的旅游产品,开辟多种内容和形式的旅游线路。

如以建水文庙、云龙山、指林寺、燃灯寺等寺庙为主的宗教文化旅游,以朱家花园、张家花园等为主的古民居旅游,以哈尼族、彝族民间节庆为主的民族风情旅游,以建水燕子洞为主的岩洞探险旅游,以建水古桥、古塔、古井、古街为一体的特色资源旅游等,以满足不同游客的需要。

2.配合旅游黄金周、节日、双休日,以曲江温泉、黄龙寺、绵羊冲等景区为主,积极创建以娱乐、休闲为主的生态旅游和短期里程旅游市场。

3.加强对旅游业的投入和支持,提供招商引资的相关优惠政策,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改善旅游设施配套建设尤其是宾馆酒店的建设,力争在近两年内建成一批新的星级酒店。

4.加大文化旅游宣传力度,利用电视、网络、报刊等媒体,积极策划多种形式的宣传活动,推出一部“斯文人家·建水故事”方言系列剧,打响“燕归古镇、斯文人家”的建水旅游形象城市品牌,推动旅游业的快速发展。

(二)民族工艺品产业

建水民族工艺品以建水紫陶和民族银饰品为代表。

建水陶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为中国“四大名陶”之一,在海内外享有一定声誉;建水民族银饰品具有民族特色。

两种艺术品均具有产业化经营的基础。

(面试网 )

(三)文化饮食业

建水有着丰富的地方名特食品:过桥米线驰名海内外;烧豆腐、草芽为建水独有;建水汽锅鸡为滇味名肴。

还有许多小吃独具特色。

发展饮食业有着良好的基础。

1.建立一座名城饮食城,使之成为建水名特食品的集中展示点。

2.过桥米线最早起源于建水,历史悠久,风味独特。

重点培植一家有实力的饮食企业,对过桥米线进行更具品质和文化品位的研究开发,将过桥米线打造成为“东方麦当劳”,拓展成为连锁企业,打入外地市场。

(四)娱乐产业

发展文化娱乐业的指导思想是要以生动活泼的、能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和喜爱的优秀文艺产品,来满足群众休闲娱乐的需要。

其思路为: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突出重点、带动一片。

政府通过制定相应的规划加强对娱乐业的管理和引导,为文化娱乐业的发展提供舞台。

1.盘活电影公司现有资产,广泛吸纳社会和外来资金,组建一个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化娱乐公司,建设大型综合性娱乐场所,使之成为建水文化娱乐业的龙头,带动全行业的发展。

2.以曲江温泉度假区、黄龙寺水上游乐场等乡村度假区为中心和重点,在现有规模的基础上建设成为大型游乐中心,提高文化娱乐和休闲度假的文化含量和文化品位,积极发展文化娱乐业,带动其它文化娱乐场所的发展。

3.探索发展娱乐业的新技术、开拓新的娱乐方式和项目,提高文化娱乐的文化科技含量,促进文化与娱乐的结合,在挖掘建水民族传统优秀文化娱乐方式的基础上,不断推出健康向上的新型娱乐项目。

(五)演艺产业

按照省委、省政府和州委、州政府关于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进一步推进文化事业单位的改革与发展,建立起较为完善的文化事业管理体制。

1.以红河彝族花灯团为试点,采取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的方式,促使其通过精品展演逐步实现自主经营和自我发展,增强活力,5年后逐步与政府脱钩。

走文化演出单位社会化、市场化、产业化发展的新路。

实现由公益性事业单位向经营性方向的过渡转型。

鼓励外来企业集团参与艺术展演产业的投资和经营管理。

2.组建一个文化传播中心,投资建设各类艺术培训基地和活动场地,开发演艺市场;以为群众提供优质艺术产品和服务为目标,开拓文化服务市场。

3.利用建水丰富的名胜古迹和自然景观,以朱家花园为主要场地,拍摄一部精品电视连续剧,打造建水滇南影视拍摄、创作基地。

4.组建一支建水芒鼓艺术表演团,在政府调控下尝试商业性演出。

(六)体育产业

1.引导和鼓励社会力量投资兴办体育经济实体,从事体育健身娱乐方面的各类经营性活动。

2.政府投资兴建体育中心,为各类体育竞赛和群众开展健身、健美、康复、娱乐等体育活动提供产地设施和技术指导。

3.鼓励社会各界和个人承办各种规格和级别的体育竞赛表演;积极开发建水少数民族体育资源。

(七)教育产业

教育是最重要的基础性产业,要确立教育的产业化意识,真正把教育和人才资源的开发作为最重要的基础产业来抓,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使其适应教育产业化发展的需要。

1.深化以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为核心的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全面推行聘用制、竞争上岗和择优选用,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办学效益。

2.鼓励社会力量办学,扶持发展民办学校,探索多种形式的办学方式,积极吸引省内外资金和设备到建水办学。

3.以建水一中为示范点,积极发展校办产业和教育服务业。

以联办等方式,使学校后勤部门从学校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经济实体,形成市场化的后勤服务体系。

(八)公益性文化基础设施建设

1.在两年内完成县博物馆、文化馆的建设,使之成为建水规模较大、功能较齐全的标志性文化基础设施,集中展示建水历史文化,弘扬优秀传统,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2.五年内建设完成县图书馆,完成后可形成公益经营兼容的文化产业运作形式。

3.四年内按照州资金配套政策完成各乡镇文化站的新建、重建和扩建任务,实现全县乡镇文化站全部达标。

四、主要措施

1.认真贯彻执行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体制改革、繁荣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的决定,将文化产业的发展纳入各级党委、政府的议事日程,纳入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城乡总体规划;文化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积极做好发展文化产业的具体组织工作。

2.加强政策扶持,广开门路,多渠道筹集资金,除积极争取国家、省、州支持外,还应争取社会多方面的支持,鼓励社会资本投资,按“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通过合作经营、土地置换等方式,引导投资文化产业设施和经营文化产业项目。

3.加大财政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投入和扶持力度,对有较大市场潜力和开发价值的文化产业项目重点给予支持。

县财政可拿出部分资金作为文化发展基金,支持文化产业的发展。

4.鼓励企业赞助文艺表演、体育竞赛等活动,充分调动和发挥社会办文化的积极性;鼓励社会力量组建国家政策许可的各种文化经营企业,在规划建设、土地征用、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优惠政策。

5.创新用人机制,搞好文化产业队伍建设。

文化事业单位要建立竞争机制,实行双向选择、能进能出的用人新机制,改革分配制度,定岗定酬,建立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

红河彝族花灯团要加快文艺尖子人才培养步伐,不断提高文化队伍的整体素质,为组建商业演出团队、发展演艺产业打下良好基础。

6.成立文化产业发展办公室,落实编制、人员、经费,明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