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实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8:10:01 页码:8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实用9篇)
2023-11-20 18:10:01    小编:ZTFB

分析是对问题进行细致剖析和研究的过程,它可以帮助我们找出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完成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我们系统地梳理和总结过去的经验和成果。"下面是一些著名学者的研究成果和见解,希望能够给您一些新的认识和思考。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篇一

2011年12月。

单蕊。

1少先队活动同“红领巾”一起前行。

铜山区单集镇詹湖小学单蕊。

在我的心中,红领巾的事业是托举未来的神圣事业,是崇高而美好的事业。而作为少年儿童的亲密朋友的我们,不仅是他们人生追求的引领者,还是他们实践体验的组织者和健康成长的服务者。实践经验告诉我:活动是育人的有效载体,开展活动是少先队工作的生命和活力所在。没有活动,少先队工作就会形同虚设,因此作为少先队辅导员的我们就必须在工作中因地制宜,精心策划具有特色,符合儿童发展规律的活动,以实现“育人为本”的教育目标。下面是我的一些工作经验和体会:

(一)夯实常规,创建生动活泼的平台。

“春泥护花须新土,秋实累累赖有心”,少先队工作要闪光,就必须不断注入新鲜血液,使其富有时代性、社会性、人文性,我校处处把少先队员放在第一位,树立服务意识。

基本工作经常化:升旗仪式是学校德育活动中深化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形式。我校每周举行的升旗仪式规范而隆重,从组织升旗仪式到升旗仪式结束,从升旗手、护旗手的基本动作到主持人的口令,从全体少先队员敬队礼到全体教师、少先队员唱国歌,从合唱国歌的指挥到领导、教师在国旗下献词,都做到了规范化。规范的升旗仪式,使全体师生受到了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

少先队在举行大、中主题队会时,都必须有队会仪式。规范的队会仪式能给少先队员一种庄严、隆重的感觉,使他们更加尊重和热爱自己的组织,增强队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是向队员进行组织教育的有效形式。

为展现队员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树立更多的优秀典型,激发他们积极向上的竞争意识,学校每学期评选一次“班级之星”和“校园之星”,此活动意义深远,让每个队员都学有榜样,行有规范,有效地促进了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

阵地文化更新化:阵地是少先队工作的基础,是少先队员展示才华的舞台。我校不断强化少先队的大、中队阵地建设,让红领巾文化无时无刻潜移默化影响和熏陶队员。

理念,针对出现的问题,交流商讨。每学期做到“四个一”,摘录一次“队知识”经验卡,设计一次“队活动方案”,观摩一次“队活动”,开展一次班主任暨中队辅导员经验交流会。

队干部合作竞争化:适应社会需要,队干部经过演讲和才艺表演进行轮换竞岗,大队委员一学年竞选一次,中队委员一学期竞选一次,平时尽量多设置些服务岗位,让队员人人有岗位,事事有人管。少先队大队委员会全面有序参与学校日常管理,培养了学生自理、自律、自治的意识与能力。新学年六年级和一年级结成“友谊班”,大哥哥、大姐姐拉起小弟弟、小妹妹的手,力所能及帮助他们,队干部还为一年级小朋友上“队课”。在入队时,六年级老队员亲手做礼物送给一年级的新队员,鼓励他们时刻为红领巾增添光辉,起到传帮带作用。

(二)突出主题,搭建丰富多彩的舞台。

主题活动是少先队组织对少先队员进行自我教育的行之有效的好形式。实践证明,设计好的主题队会,对于陶冶队员的高尚情操,培养队员的语言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提高队员的思想觉悟,有着不可低估的重要意义。如以“红领巾节俭大行动”为主题的少先队活动,引导队员从身边做起,从点滴小事做起,养成节约资源、爱护环境的环保意识和良好行为习惯,做一个具有良好的节俭习惯的品质少年;“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少先队主题活动,通过开展“颂父母”“老师颂”演讲比赛,“缅怀革命先烈,感恩幸福生活”扫墓活动,“诵名句,承传统”读书活动,“学榜样,正气节”讲故事活动,“定标准,辨是非”主题班会,教育队员热爱家人,尊敬老师,感恩社会,珍惜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

(三)利用节日,营造积极健康的氛围。

“节日文化”中蕴藏着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以极具亲和力和吸引力的节日活动,激发学生的兴趣,增长学生的见识,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指导他们的休闲生活,营造出一种积极、健康、有益的文化氛围。如以深受小学生喜爱的“读书节”、“体育节”、“科技节”、“艺术节”等活动为核心,开展多姿多彩的学生活动,为队员提供更多锻炼才能的舞台,利于他们特长的培养与水平的提高。

(四)开拓创新,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

特,意味着妙;妙,衬托构思上的特。特就特在胜人一筹,特就特在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上。特色化的少先队活动不但能给队员营造良好的德育环境,产生显著的教育效果,而且还能为队员们提供更多施展才华的机会。

3、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活动。

作为少先队辅导员,在开展活动时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心愿:那就是让队员自己在活动中创造快乐和享受快乐,做到快乐参与、快乐玩耍、快乐思考、快乐成长。是啊,小雏鹰要展翅飞翔,少先队活动就是一片蓝天,而我们少先队辅导员就是撑起这一片蓝天的人。因此,我们一定要高度重视开展好少先队活动,让丰富适宜的少先队活动调动队员参与的积极性,激发队员对活动的热情,也增强活动的效果。让精彩、丰富、新颖的少先队活动来装饰我们的校园,使我们美丽的校园更加耀眼、璀璨吧!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篇二

为进一步落实德育工作在素质教育中的首要地位,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结合我校德育工作的实际情况,将德育工作与“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和“科学管理提升年”活动结合起来,并以此为导向和契机,狠抓落实,为改进我校德育工作,全面提高未成年人思想道德素质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实现全员德育、全过程德育,完善德育工作考评机制,开展系列德育教育活动,掀起“学规范守则,讲文明礼仪”高潮。

2、大力评选表彰“五好学生”。通过学校德育组和班级管理,评选出一批真正符合条件的“五好学生”。

3、通过加强德育常规管理,评选出一批班风好、学风正、行为习惯好的校级:“行为规范示范班”。

4、通过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使我校的校风在期末能有一个比校大的提高。

三、具体工作措施。

“加强德育常规管理,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系列德育活动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为了将此项活动持久有效地开展下去,学校开好了专项研究会,对此项工作作了较为精细的安排,方案如下:

(一)成立领导小组。

成立由校长任组长,各班主任为成员的领导小组,统一布置“学规范、争五好”活动的开展。

(二)加强宣传、提高认识。

学校将此项活动立入学校的工作计划,新学期对全体教师进行活动精神的宣传,使每位教师了解县教育和我校对此项工作的要求。

在本期教育教学中,强化班级管理,建立健全各项班级规章制度,努力将自己的班级打造成一个班风好,学风正的优秀班集体,从而为争创县级“行为规范示范校”打好坚实的基础。

(三)规范德育常规管理制度,确保活动顺利有效的开展。

今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我校将紧紧抓住“科学管理提升年”这一重要契机,强化管理、规范制度,加大检查,及时考评,努力使我校的'德育工作步上一个新的台阶;同时使我校“学规范、争五好”活动起到真正的教育功效。

1、制定班级卫生量化考核制度。

2、制定课间操、眼操量化考核制度。

3、制定课间文明礼仪量化考核制度。

4、制定集队、集会和路队量化考核制度。

通过上面的各项具体的量化制度,加大德育常规管理,促进学校和谐发展。

(四)作好规划、一一落实。

我校将高度重视,改变观念,积极研究,努力实践,遵照“学规范、争五好、创示范”要求作如下布置:

1、一开学,学校将认真组织师生学习《守则》和《规范》,在学校掀起新一轮的学规范高潮,熟记“学规范、争五好、创示范”的内容。

2、及时印发“学规范、争五好、创示范”的宣传内容,让学生和家长充分了解活动内容和要求。

3、充分利用“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三月文明月”、“公民道德宣传周”、“安全教育周”等,开展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

4、加强对争创工作的考核、评比工作。我校将紧紧按照县教育局的精神,制定出切实可行、有效的评估标准,形成班级常规天天查,课间行为班班比,文明之星月月评。

5、学校将在学期末总结表彰“五好”学生,并在此基础出评选出“行为规范示范班”,推荐镇级,县级优秀学生、文明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篇三

摘要:本文主要对发展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进行分析,探讨农业产业化对农村经济的影响,并提出促进农业产业化形成的有效途径,以此来提高农村生产水平,实现现代化农业经营,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进而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关键词:农业产业化;农村经济;影响。

中图分类号:f320文献标识码:a。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农业经济也不断地发展。为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必须建立现代化农业生产。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形势下,我国农业经济必须突破传统的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以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是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其有利于增加农民的收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业效益最大化,对农村经济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在越来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农业生产为寻求生存,必须推进农业产业化,提高农业生产的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综合效益的提高。农业产业化,力求将我国农业发展成为现代化产业,充分利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科学技术,采用标准化的生产,以大力发展农业,进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1实现农业产业化的重要性。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为促进我国农业的发展,我国开始致力于推动农业产业化,以实现农业生产、产品加工和销售一体化。在这种情况下,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优化配置。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能促进农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增长,从而使农民获得更多的收入,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村城镇化。实现农业产业化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促进我国城市现代化的前提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只有不断地探索和创新农业产业化道路,才能实现农村经济发展战略的转变。

我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对农村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重视,为使我国农业的发展更具国际化,能在激烈的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转变以往的农业经营模式,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形成。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突破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将市场作为农业生产的导向,充分利用农业生产资源,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基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扩大农户的经营规模,以满足现代农业的发展要求。

2.1农业产业化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

农业产业化是发展新农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使农业的发展更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加快农业粗放型经营模式向集约型经营模式的转变。实现农业产业化后,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优质产品数量增加,促使农业生产走向专业化,实现规模化经营。在农业产业化的推动下,农业开始慢慢转型,注重企业内部管理,形成产业链,以增加农业经济效益,推动农村经济发展。

2.2农业产业化是农民增产增收的重要保障。

农业产业化打破了传统小农经济模式,让农民的生产更具有导向性,能满足市场的需求,以使其生产更具有针对性。农业产业化将农业与其他产业有效的结合,将小农户团结在一起,减少风险指数。通过产业链的形式,让龙头企业带动农户的发展,进而保障农户的收益不受到损害。农业产业化需要科学技术的支持,以提高农业生产中的技术含量,减少农业生产劳动时间,提高农业生产劳动率,创造更多的利润。其主要是通过企业和农户或是股份合作制等形式来进行农业生产,以使企业和农户共同承担生产过程中的风险,一同享受所获得的利益,以实现产业经营一体化,扩大农业的收入来源,进而提高农民的收入,保障农民的生活质量。

2.3农业产业化是加快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重要手段。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能加强农村与城市之间的交流,将农业与市场相结合,以实现城乡结合,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促进农村经济的增长。由于农业产业化是将农业与工商业融合在一起的新道路,其能促进农村工业化的形成,进而推动我国城市化的发展。

3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形成的有效途径。

3.1由龙头企业带动农村农业生产的发展。

农业产业化发展中最为重要的前提便是拥有专业的生产基地,以形成区域化生产。生产基地的建设要结合当地的农业生产特点和基本情况,要以当地的市场需求为依据,以此发展特色的农业产品,开拓产品市场,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农业生产要重视龙头企业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大力发展龙头企业,以通过龙头企业来带动农业生产的发展,促进农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2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将先进的技术引入农业生产中。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在农业的发展中也不例外。为实现农业产业化,必须不断地创新科学技术,尤其是精加工技术和降低耗能的技术。深入农业改革,创新农业生产模式,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以保障农业生产能与时俱进,具有现代特点。要做好农业技术示范工作,教会农民如何利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来进行农业生产,大力宣传科学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保障农业产品的高质量,促进农业产品市场竞争力的提高。

3.3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

农业产业化的实现,要依靠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政府要做好指引工作,制定科学的相关政策并贯彻落实;要在各地区之间做好桥梁工作,加强协调作用,以保障各地间农业生产活动的顺利开展;要建立健全的信息网络服务体系,以为农业生产提供重要的技术指导,进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4结束语。

促进我国农业产业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只有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才能使我国农业在新时期下获得发展机遇,推动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带来更好的生活。农业产业化并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其对农村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为实现这一目标必须转变陈旧的农业生产观念,创新农业生产模式,以促进农业生产效益的提高。

[1]史继红.论农业产业化与农村经济的发展问题――以商丘市农业产业化经营为视角[j].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09(25).

[2]王玉锦.加速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2(20).

[3]徐文亮.浅析农业产业化面临的问题及对策[j].经济视野,2013(13).

[4]唐本政.农业产业化――发展新农村经济的必要途径[j].北京农业,2011(30).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篇四

小学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学生们为人处世的价值观主要就是在这个阶段形成的。要更好地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就必须开展积极有效的德育工作,帮助学生们培养出正确的价值观与行为准则。但就目前小学教育的发展状况来看,小学德育工作依旧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如教育功利化、德育发展滞后等。要想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要发挥小学班主任的关键作用,使德育工作可以更加合理有序的开展,最终实现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下文中,笔者将对目前小学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结合这些问题谈一谈小学班主任如何更好地开展德育工作。

1.教育功利化。

目前,小学德育工作中存在的最主要的一个问题就是教育的功利化,在升学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环境之下,家长与学校对学生们成绩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对道德品质的关注度反而降低了。比如,我之前教过的一个姓王的学生,学习成绩很不错,但就是为人比较刻薄、锱铢必较,凡事都不能吃亏,和同学之间也经常闹矛盾,甚至发生过在课堂上直接摔文具盒的状况,而起因仅仅是因为同学不小心碰到了正在写字的他,而导致他在作业本上画了一道。后来经过家访发现,原来这位同学出生在双独家庭,家里六个大人全部围着他转,从而养成了他自私的性格。另外,家长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成绩不好了,家里人会很紧张,但是和同学闹矛盾的事情家里人则不太在意,只是一味的偏袒自己的孩子。而像这样的例子在我之前教过的班级里还有很多。面对这一问题,就必须要加强与家长之间的沟通,帮助家长认识到孩子道德养成的重要性,从而实现家庭与学校的双保险。

2.德育方式单一化。

小学德育工作当中存在的另一个主要问题就是德育方式的单一化,许多学校所谓的德育工作仅仅就是指思想品德教育课或者是学校偶尔召开的德育大会。这些单一死板的德育工作难以让学生们真正的理解到思想品德教育内涵与意义。在学校召开的这些德育会议之上,其所宣传教育的德育目标大都是一些类似于“做好社会主义接班人”“我的理想”这类的大而空的目标,难以真正的触动到学生的心灵,达不到激发学生们积极努力的去做一个思想品德健全的人的目的。另外在德育工作的正式开展上,学校与家长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沟通的缺乏使得一些家长难以理解学校开展德育工作的意义,在学校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时参加的热情不高,影响了德育工作开展的效果。

班主任是小学德育工作的核心组成部分,因此要做好相关的`德育工作,必须要以班主任的工作为核心。下文中,笔者将结合上文中提出的问题以及笔者的工作经验,谈一谈小学班主任应当如何开展相应的德育工作。

1.转变教学观念。

要更好的开展德育工作,首先需要班主任转变以往过于功利化的教学观念,将素质教育贯彻到实际行动当中去,促进学生们的全面发展。不仅要关注学生们的学习成绩,还要关注学生们的思想品德,帮助学生们养成健全的人格。比如,可以在班级设立好人好事榜、道德标兵等荣誉头衔,激励学生们去做好事,并给做好事的学生一定的精神鼓励。在此基础之上,还要加强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帮助家长理解德育工作的意义,让家长多支持学校开展的德育工作。从而实现家长、学生、学校三位一体,互相交流,共同促进学生们思想道德品质的提高。

一方面,通过丰富德育工作的开展渠道,可以激发学生们参与德育工作的兴趣;另一方面,也可以加深学生们对德育教学工作的理解,从而实现德育教育的目的:“提高学生们的思想品德素质”。

具体实施起来班主任可以通过多媒体播放一些中华传统美德小故事,并让同学们谈一谈看完这些影片的感受,说说自己在实际生活中应当如何践行这些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除播放德育影片之外,班主任还可以通过举办小型辩论会的方式,让同学的讨论一下美好的品德在现实生活当中的重要性。这样,在多渠道的德育教育方式之下,既激发了学生们参与德育教学的热情,也有助于学生们理解德育工作的内涵,更好的去践行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3.培养班干,协调工作。

仅仅凭借班主任一个人的工作是无法照顾到班里的每一位同学的,因此班主任还应当学会放权,培养一些能干的班干部,帮助老师处理一些相关的工作。比如,可以成立美德互助小组,任命小组长,让各小组之间互相监督互相竞争,比赛谁做的好事多。同时班主任也要加强与各小组长之间的沟通,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情况。并且要对学生发展当中出现的问题作出及时的反应,保证每一个学生都全面健康地发展。

参考文献:。

[2]林娟.小学班主任德育之我见[j].新课程,2015,(04):16-17.。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篇五

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农业发展由过去只注重粮食产量向重视产业链的方向发展,使其单一的粮食进行深加工,变为多元化,以多种商品进行上市,全国各地都有各自的农业产品特色,都在将特色注册为商标。因此我们在农村开展的水利工程、水资源和水环境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1.1水利工程需要现代化理念与高标化建设相结合。

(1)在改革开放前,由于生产力相对落后,农业生产主要以追求粮食产量,解决温饱为主,同时也建造了大量的水利工程,但大多数工程都为“三边工程”、“人海工程”,工程质量得不到保障,因溃堤垮坝使人民群中的生命财产遭受严重损失的案例举不胜数。

(2)改革开放的春风吹暖了整个中国大地,我们的生活水平是提高了,同时我们的森林也没了,水井干枯了,大地变的千穿百孔,土地、水、大气受到严重污染。

(3)如今的农民、农村、农业都发生巨大的变化,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粮食生产与蔬菜基地、果木花卉与传统旱作物对灌溉、排涝降渍和抗旱的要求及标准与原来有的设施大不一致,传统的灌溉模式与现代农业理念发生冲突,小农经济与农业的集成市场化相矛盾给农村水利工程的建设带来了相当大的困难。

(4)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由过去的一家一口塘演变为一村一大片水产养殖基地,对水源水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但是随着工业的发展、矿山的乱采乱挖严重污染了水源水质。

(5)节水配套型水利工程的建设与抗旱防洪的体系网格相结合日显重要。

综上所述:农村水利工程建设必须具有现代化理念与高标化建设相结合的设计、施工、管理。

1.2加强对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1)大力推进农村规范化建房,统一建造村庄的生活排水排污系统,加强对水污染的预防和治理。

(2)加大对水流域内工厂、矿山的巡查、检测、管理的力度,该改造的改造,该取缔的取缔。

(3)在开展植树造林的同时,要做好保护生态平衡,防止水土流失的相关工作。

(4)做好果园基地的草皮绿化工作,在丰收的同时,请不要让我们的土地长期裸露。

随着国家经济的不断增强,对农村水利建设力度的不段加大,今后农村水利建设重点是:防洪除涝、节水灌溉、河道清淤、圩区治理以及农村水污染防治、水资源保护,推广有效的技术项目,搞好技术示范工作。

2.1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随着水资源日显匮乏,搞好农村节水灌溉工作尤为重要。加大农业节水力度,减少灌溉用水损失,扶持节水灌溉典型,完善防渗系配套,合理发展喷、滴灌溉工程,对中心样点灌区的主干渠进行衬砌、防渗和加固。

2.2建立各职能部门的.协调机制。

现如今,我国对水利工作的重视程度,想必大家都清楚,从事水利工程建设的主要部门有:“农业综合开发部门、水利部门、农业部门、烟草部门、国土部门”等,每年国家下拨用于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都相当可观,但各部门都各搞一套,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导致项目不集中,资金分散等现象的发生。

2.3做好田间沟渠工程,提高农田排灌标准。

过去的农田沟渠大都以泥渠为主,且弯弯曲曲,排涝设施落后,只要我们将其裁弯取直,修建一条排灌相结合的渠道,不但提高农田排灌标准,还增加了土地使用面积。随着农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在同一片农田里,有粮食生产、蔬菜大棚、水产养殖、花卉基地等农业项目,这就对农田灌溉、排涝、降渍水平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加强灌排降技术标准的研究,是提高供水保证率和排涝能力的有力保障。

2.4小城镇的防洪排涝与小流域工程建设相结合。

随着农村小城镇化的不断推进,人口居住相对集中,迫切需要解决农村小城镇防洪排涝的问题,小城镇一般座落在小溪流旁,因此,在小流域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把小城镇的防洪排涝问题加以规划建设。

2.5强化水利工程的管理。

国家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水利工程建设,但管理工作仍不到位,强化水利工程的管理迫在眉切。大中型水利设施一般都有管理机构,只要稍加投入,管理就没有问题。其它的农村水利工程由于资金的缺乏,管理自然就跟不上。

第一,样点管区的管理由于受到地域的限制,一般各乡镇、村委都是各自为战,没有统一的管理机构,造成该收的水费收不上,该维修的没人管,建设好的沟渠没过两年就杂草从生,淤积严重,因此对样点灌区必须成立“管理站点”,由专业机构,专职人员进行管理,政府拨付少量经费,把该收的水费收上来,那样点灌区的管理自然就跟了上去。

第二,农田渠系的管理相当混乱,无人问津,农民只知道用水,出了问题是政府的事,思想意识淡薄,有的人为了自己的方便,随意在建好的渠道开口,损坏渠道,没过几年建设好的水利工程更恢复了原样。因此对农田渠系的管理,必须成立管理“中心户”,由用水大户统一管理,合理调配水资源,并收取少量水资源费用,用于水利工程维修。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篇六

摘要:小学德育工作是校园教育的重要环节,承担着指导学生思想政治发展的重任,是学生成长的重要环节。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小学德育工作在教学组织形式、教育内容、教学思路等方面都发生了转变,整体而言,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既面临着机遇又存在着挑战。网络的发展对小学德育工作带来了丰富便捷的资源、快捷的教学方式、有力的多媒体辅助以及便捷的交流平台等,为德育工作的发展起到推动作用;从另一个方面,网络信息的良莠不齐、开放平台的无屏障性等都为德育工作产生了影响。在这样的环境中,教师只有不断更新教学观念、利用网络工作,开拓网络教育新思路。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时代已经毋庸质疑的到来,在这样的背景下,教育信息化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以思想品德教育为载体的德育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当网络融入生活之后,人类接触网络世界的年龄也相应的提前了,然而对于热爱新鲜事物却尚未形成判断能力的小学阶段学生而言,网络世界带来的更多的是风险。小学德育工作主要有思想品德课程承担,要培养学生具有基本的文明礼貌、道德素质,是帮助学生树立良好品德的教学,对于学生日后的过程具有深刻影响。本文通过对网络时代德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行分析,并有针对性的做出策略性思考,以期对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做出有益启示。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篇七

一、评价机制重“智”轻“德”

现在学校德育工作得不到落实,德育工作“说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要改变这种现象,只有在评价机制中加入德育的成分,才是合理的评价。这就意味着学校培养出的是德才兼备的人才,这才是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有用的人才,这才是我校教育的真正目的。

二、家校教育不能协调一致,甚至相互抵触。

目前农村的情况是:大部分家长外出打工,孩子或由爷爷、奶奶看管或寄养亲戚家等情况较为普遍,家校联系、家庭教育这一块相当薄弱。一些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儿童缺少情感和心理关怀,缺少倾诉和寻求帮助的对象,与外界不愿意接触或接触太少,一些留守儿童表现出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个性特征,不同程度地存在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缺乏道德约束,一些留守儿童没有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道德品行,出现行为偏差,留守儿童违法违纪案件呈现上升趋势。德育工作的开展,是需要家长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的,虽然说绝大部分家长是配合的,但这仅仅停留在口头上。行动上他们实际上是力不从心的,因为他们大部分时间没有和孩子生活在一起,父母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对孩子终生起作用的德育教育就是一片空白。于是,有人形象地得出学校的德育工作中一条奇怪的“等式”:5+2=0,即五天的学校教育与双休日两天的家庭教育相互抵消,效果等于零,这是学校德育工作步步维艰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着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日趋复杂化,价值观趋向多元化,而现代社会在思想文化领域上又达到前所未有的自由。因此,许多价值观都为自己找到合理存在的理论或事实根据。价值观多元化,对于判断是非能力较弱的农村中小学生影响是多样的,我们尤其要注意到它的负面影响。譬如:权位、财位、拜金、迷恋网络等,都使青少年对学校教育产生怀疑和迷茫,很多孩子已经把金钱看得比自己的学习重要。举个例子说:有同一所农村学校的两个老师同时另一所农村学校参加县教育局举办的全县优质课竞赛活动,他们的情况是其中一个老师的课,平时深受学生欢迎和同行的好评,另一个老师平时好投机取巧,不大钻研自己的业务,自然他的课就上不好,别说学生喜欢。但是这两个老师竞赛的结果却大大出人意料,前者什么也没拿到,而后者得到的是“全县优质课竞赛一等奖”的荣誉证书。据后者自己介绍,他在竞赛前不但找相关的领导送红包、吃饭,还通过班主任给他授课班级的班长送红包,目的是让班长发动全班学生在课堂上积极配合他。从这个事例可见,“权”、“钱”交易已进入青少年行列。这些不良社会现象使中小学生在确立学习目标时产生了怀疑和迷茫。迷恋网络是青少年受到不良诱惑,思想混乱的原因。学生经常有些标新立异、轻知识淡学问的网络语言挂在嘴边,许多人认为这只是小孩的信口开河,不当回事,但正是这种掉以轻心的思想使许多孩子在不经意中形成一些不正确的价值观。正是因为这些不良社会风气的负面影响,我们在开展德育工作时要面对学生思想中既有多种价值观又有很多不稳定趋向,尤其是一些与工作方向相背离的趋向,这些使我们的工作一开展就面临重重困难。

四、教师的社会地位低,削弱教师对学生人格魅力的影响。

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快速发展,同时拉大了收入的差距。有的行业、有的人下海经商,搞第二、第三产业,或利用职务便利搞权钱交易。在人们的价值观逐渐物质化的今天,仅仅依靠工资维持自己及家人生活的`农村教师,其经济收入相对低下。他们工作勤奋、生活简朴,社会地位也随之大幅降低。当教师光荣,已经变成当教师无能,师道不再尊严。目前的中小学在校生,主要是所谓的“90后”,受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在他们心目中,收入是衡量一个人地位和能力的重要指标,因此,收入较低的教师无疑是没有地位的,是无能的,是不值得信任的,是不必听他们教导的,甚至是可以随意侮辱的,教师用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教育学生,这一传统的重要的教育方法,无法施展,这给教育带来的麻烦是无法估量的。

五、城镇化发展,使农村学校形不成规模化教学,也影响着德育教育。

近几年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同时有大批农村孩子涌入城市读书,农村在校生人数骤减。有的教学点只有一两个学生,由一个教师任教。该开的课程开不起来,该搞的活动无法开展,同样也使德育工作无法较好地进行。

六、“读书无用”论在农村又有了新市场近几年部分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有的人被这种片面的现象迷惑。

特别是农村很多家长本身就没什么文化,就根据这一点,片面地认为现在孩子读书没前途。如有一个老师向家长反馈学生在校的学习情况,谁知那家长直接当着老师和学生的面说:“让娃混着去,混着初中毕业,有力气了我领着去打工。大学念出来还是一样打工的,何必花那么多的钱去读大学?”殊不知,大学生打工和初中生打工是不一样的。但家长的错误观点影响了孩子,使孩子在校学习不认真,纪律不遵守,对这样的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就很难。农村学校德育工作要面对的困难是层出不穷的,但路总归是人走出来的,困难越多的工作就越富有挑战性,我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作为农村一线的教师一定要勇敢地担负起党和人民交给我们的光荣任务,以更坚定的信念,更博大的爱心和宽容心,面对农村、面对农民、面对农村的孩子,面对困难,给党和人民交出一份满意的答卷。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篇八

据悉,目前大部分学校的德育工作都只停留在口号上,如何抓好学校德育工作,充分发挥德育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呢?我提出以下建议。

一、学校要将德育工作放到学校工作的首要位置。

合理构建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和德育工作网络模式,制定相应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制定学生德育教育序列化实施方案,把德育工作摆到学校工作的日程上来,通过合理安排德育和智育活动的时间和空间,形成多渠道、多途径、多方式的德育合力网络,优化学校德育环境,注重对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通过校园环境文化向学生传递正确的德育教育信息。只有通过领导重视,才能保障学校德育教育的首要地位和多渠道途径的实施,才能体现学校德育教育的实效性。

二、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全面提高教师思想素质。

教师的道德观念、道德行为和道德品质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为此,必须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尤其是注重师德师风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并把它放在队伍建设的核心地位。当作学校德育工作的基本点来抓实抓好,不断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努力建立一支具有爱岗敬业、求真务实、开拓进取的'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必须要全面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具体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加强政治学习,通过学习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提高教师的思想素质和大德育观念意识。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价机制,把教师的育人水平、以及师德行为作为评价教师绩效工资的一部分,在注重教学成绩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德育教育成果,而不是单一的以学生成绩评定教师的优劣。树立教师正确的教育观和人生观,提倡教师的无私奉献精神,树立教师中的典型形象,并以此作为教师和学生学习的典范,体现教师的表率作用。

三、学校要积极发挥在德育教育中的主阵地作用。

充分利用校会、班队会和品德课,着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质量,开展各种健康有益、生动活泼的课外实践和教育活动,使校内教育和校外教育两条渠道得以拓宽,德育工作呈现生机勃勃的局面。针对学校不同阶段的不同实际情况,经常性的开展主题活动,如组织学生参加一定的社会实践和生产劳动,这是帮助学生接触社会、开阔视野、掌握技能、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也是德育能否落到实处的关键。因此,在德育工作中,要有计划,有组织地组织学生走出校门,走向社会。要充分利用烈士陵园、文化古迹等爱国教育阵地,引导学生缅怀革命烈士的先进事迹,学习先辈们不怕流血牺牲的精神,增强爱国情感;要以育残院、敬老院、孤儿院作为学生社会实践服务基地,引导学生开展助孤寡,送温暖的活动,培养尊老爱幼意识。使良好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在学生身上扎下根来,成为他们自觉和内在的要求,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把德育教育渗透于各种教学活动中。

从各学科的特点出发,把学习各学科知识和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统一起来,贯穿与整个教学过程中,才能使二者相互促进,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我们在谈及加强各科教学中的思想教育时,不仅要重视德育,也要重视美育。因为各科中的思想教育不是干巴巴的空洞说教,它是建立在形象、情感基础上的渗透感染。只有重视审美教育才有利于从小培养学生对美的爱好,养成爱美的习惯,培养辨别美丑善恶的能力,提高道德修养,使其与社会达到和谐的统一,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重视搞好班风、学风、校风建设,创建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

优良的班风、学风和校风,可以营造健康向上的德育氛围,使学生对集体充满信心,增强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做好优良班风、学风、校风的建设工作,努力创建一个优良的育人环境。一要认真执行和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强化到班组织管理的功能,抓好学生日常管理,规范学生的行为;二要建全学生德育考核制度和学生奖惩制度,开展创建文明班级活动,定期评选,表彰“三好学生”“优秀学生干部”和“先进班集体”,营造一个催人上进的氛围;三要大力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积极向上的文体活动,通过定期举办各种知识竞赛、演讲比赛、文艺表演等活动抵制低级文化趣味的影响,引导校园文化气氛向健康高雅方向发展;要美化、绿化、净化校园环境,设置学习园地及文化走廊,定期出版板报等,保证学生学得舒心,学有所获。

六、学校和家庭及时沟通,发挥家庭在德育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学校要指导家长正确教育下一代,让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抓好家长学校建设,做好学校与家长的协调沟通工作。通过家长与学校的沟通,互相了解学生在学校的表现、在家庭的情况,有利于学校实施德育的针对性教育,也有利于家庭针对学生出现的特定情况进行专门的教育与沟通,从而促使学生改正错误。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中来。充分调动家长的积极性,让家长主动参与到对学生的教育工作中来,是德育工作实效性得以保障的基础。要调动家长的积极性,就要让家长参与到学校的德育活动中来,协助学校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组织教师定期进行家访,使家长了解学校的教育要求,也使学校了解家庭的教育情况等。通过学校、教师、家长的督促,促进了学生的自控能力、自理能力的提高。总之,抓好学校的德育工作是一项艰巨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也需要家长的密切配合,还需要我们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更新教学和育人理念,不断开拓创新,讲究德育工作的方式、方法。

参考文献:。

[1]杨晓刚.道德教育心理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2]爱因斯坦.培养独立思考的教育.中学语文..02期.

农村违拆工作论文范文通用篇九

[论文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小学德育的弊端日益凸显,德育工作大而化一、脱离实际、缺乏实效性。其危害性、严重性已经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探讨当前中小学德育问题有利于促进学校德育课程的健康发展,切实提高中小学生的道德水平。

1.中小学德育教学目标的滞后性。

现行的学校德育,教材形式单调,呈现方式简单、德育课程讲的都是好人好事,宣传的都是真、善、美,回避了生活世界中的矛盾与丑恶现象,其目的就是让学生无条件接受某种固定的价值、标准或具体的道德规则和纪律条文,而始终没有从人的存在、人与道德的本性关联的角度来认识德育,学生的德育现实多半是“例行公事”。德育目标大而化一,缺乏针对性;教育交流主体单一,缺乏协作力;情感体验荒芜,道德实践匮乏。

(一)德育目标缺乏层次性,针对性较弱。

道德认知遵循事物发展的一般规律同样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无律到他律、自律阶段的发展历程。人的思想道德的提升就其本质而言,是一个“内化”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觉悟的过程,所以即使同样是中小学生,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一年级的学生、六年级的学生、九年级的学生所能理解所能达到的道德要求是完全不同的。即使是同一年级的学生,城市和农村学生的德育追求又存在很大区别,学校德育的目标却没有形成一个较细致的层次性序列,对不同的教育对象没有区分不同的道德要求。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学德育工作中提出的目标过高,过于理想化,没有形成循序渐进的目标过程,在德育实施过程中,又盲目追求“高大”的目标,教师对学生道德要求大多脱离现实,虚且空,而忽视了对学生基本的道德要求教育和引导。大而划一的德育目标和没有层次的德育要求在一定程度上就造成当今我们的中小学生会说不会做,应试高分品德低下,知行脱离的尴尬境地。

(二)德育目标主体单一,学校、家庭、社区缺乏协作。

不可否认,中小学的德育目标基本上是以国家决定和颁布的方式确定,教育部门响应积极并贯彻落实,学校同样把德育工作视为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然而在我们的社会,一些家长根本不懂得“成才先成人”的道理,从小学开始,只知道要求孩子把成绩考好。在他们眼里,“只要成绩好,什么都好,孩子将来肯定会有出息”,平时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和思想品德不闻不问,而家教也只是看着是文化课的补习,忽视德育教育的成分。凭心而论,中小学生的品德教育应该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的职责,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是在学校、家庭和社会多方面综合影响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德育工作想要取得成效,学校教育必须与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配合,同步进行。现实中,基于各种原因我们所谓的德育仅仅只是针对学生群体,而忽视了其他方面的作用。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协调不紧密,配合不默契。学校不重视家庭教育或者根本没有这种意识,致使家庭教育滞后,家长没有真正发挥应有的作用。学校没有承担起培训家长、向家长宣传家庭教育知识和提高家长科学教育子女能力的责任——很少有学校给家长提供书面德育资料加以具体指导,开办家长学校进行系统引导,建立家校联系簿用于交流沟通,通过家访加深对家庭德育的了解,举办家长经验交流会和咨询会以探讨德育问题等。

(三)德育目标不重视情感体验和道德实践。

道德在本质上是人对自身的精神需求不断提升的结果,它主要用情感满足与否及用什么方式满足和表达来表征自身的精神需求,德育的基础和深层核心在于人的情感。而长期以来,中小学道德教育主要局限于课堂教学,这种道德教育方式虽然有助于学生形成道德认知,但对道德情感、道德意志和道德行为形成的影响十分有限。造成了学生们说起来一套一套,做起来一概不知道的窘态。“道德是为人而设的,应当顾及大众的需求与实践的意愿,这样才能有恰当的可行性。中小学德育内容要力求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所理解、所接受。在德育过程中向学生传授的道德价值应当是有用的,与他们的生活有关并能指导他们生活的,有助于解决他们所面临的道德问题的;在道德教育实践过程中,就是要发展批判性思维和自主意识,而德育方式方法必须是理性的.在全部教育过程中应坚持对学习者自由、自治的尊重,体现自律道德教育精神。

二、中小学德育教育形式的滞后性。

从道德的组成因素看,道德主要由认知、情感、信念、意志、行为等多方面构成,学校德育教育形式上只是注重道德认知和道德信念的灌输,而往往忽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的影响。德育教育模式陈旧、僵化生硬灌输式的“口头德育说教”;大而化一固定式成人化的教育。笼统、含糊、超现实的德育要求;德育目标脱离现实理想化,过于抽象化现象,片面强调政治性,缺乏层次性、忽视德育对象的个体差异性,这些使得我们的德育倍受冷遇,造成了当今中小学生道德思想中长期存在的“知”与“不知”“信”与“不信”“言”与“行”的矛盾现象。

(一)“知”与“不知”

传统的德育以思想品德课的课堂教学为主,更多的是政治理论、德育知识的灌输,就其过程而言,莫过于口头上渲染美化的空洞说教,成人化、抽象化、划一式、灌输式、强制性、片面性的教学形式,从根本上遏制了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参与性,成人化:即德育以成人的观念、成人的标准来要求中小学生,使德育不切实际,脱离了学生的年龄特征,既空且虚。抽象化:即德育只存在于书本神话般和教师虚拟化的讲述中。划一性:即按同一模式、同一标准、同一内容、同一方式来要求、教育所有的学生,忽视了学生接受能力的多样性、层次性。片面性:即德育要求单一化,注意道德知识的灌输和行为的机械训练,而忽视了学生情感体验、意志磨练和道德判断能力、选择能力的引导。强制性:即无视学生的兴趣、愿望和需要,一味想当然地从主观愿望出发,通过肯定某些道德价值或否定某些道德价值来规定学生的思想和行为。德育课程中一味凭主观意志施以德育教学而很少让学生主动参与、独立判断和选择,完全忽视学生的道德情感体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只是在被迫地接受教师传教士般的.布道,缺乏切实的亲身体验与感悟。那么无论是出于多么美好的愿望,也无论传授的是多么高尚的思想观念,都将不可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二)“信”与“不信”

无论是从社会需要出发,还是从人的完善发展的需要出发,道德教育都应该注重道德引导的一致性,重视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选择性、能动性,从而提高他们的道德审辨能力和道德选择能力.可谓“亲其师,信其道”。而在中小学德育中,道德认知、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很大的个体矛盾性。如某一天,某学生忘记做值日,第二天,班主任给他的处分是罚他做一个星期的值日以让他长记性。而我们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已经接受到了“热爱劳动”“劳动最光荣”等道德教育,但是此时,学生体会最深的恐怕是像值日这样的劳动成了一种惩罚手段,从客观上说学生的思想中一定会出现道德信任的疑滤,类似这样的事件在中小学中可以说比比皆是。再如学校德育宣传集体主义,家庭、社会却存在个人主义与利己主义的思想。尽管至今为止,占主导地位的教育观念仍然坚持学校教育是学生道德发展的“主渠道”,但这样的观念在事实面前却越来越多地受到挑战,尤其对尚未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人生观的中小学生影响颇大。

(三)“言”与“行”

众所周知教育以德为首,而在现行教育中实际上却存在许多差异性,教育的地域差异、学校办学条件的差异、师资队伍水平的差异、教育思想实施的差异等等。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中小学德育教育面临巨大的挑战,德育实施也是力不从心。教育中经常出现“理通情不通、情通理不通、情理都不通”等现象,学校德育很难与学生的心灵产生共鸣。此外,学校德育存在家校不同步的问题。虽然我们反对那些书本上的抽象的、远离生活的僵化的道德教条,但又不能排斥学生在生活中获得和改造的直接道德经验和知识。在当今市场经济条件下,一些道德规范准则出现模糊,甚至多元化现象,统一、明确、公认的标准道德评价进一步流失,的道德评变得模棱两可,价值取向出现混乱。道德思维由一元趋于多元,道德接受的主体意识明显增强,对常规的道德控制的反应也相对疲弱,言行不一、知行相悖已是常态。与此同时家庭教育、大众媒体以及各种各样的社会团体活动,也深刻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道德、价值观念和行为方式。社会多元价值观特别是功利型的价值观和学校的道义型价值观的突出矛盾的出现往往使学生尤其是中小学生学生陷入一种无所适从的境地。学校德育也因此失去原有的价值而流于形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现行的中小学德育工作只满足于大方向的说教,而忽视细微之处的培养,满足于外部行为的塑造,而忽视思想品德的内化。不太关注学生的道德需要状况,各种各样的德育活动既不是出于学生的德性需求,也不适合学生的德性层次、与学生的生命缺乏深刻的联系,而学生只是采取应付、表演的态度,不能真心实意地、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中。学生的需要与他的生活之间被人为地造成错位,德育,教育的百年大计是年年提,年年搞,但收效甚微也就可想而知了。

[参考文献]。

[1]王晓春.《今天怎样做教师》(中学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2]王晓春.《教育智慧从哪里来》(小学卷)[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3]范梅南·马克斯.《教学机智-教育智慧的意蕴》[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年版.

[4]陈成国.《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德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