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采访考研学长新闻稿范文简短 对考研学长的采访问题(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1:25:30 页码:9
采访考研学长新闻稿范文简短 对考研学长的采访问题(二篇)
2023-01-17 01:25:30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书写有哪些要求呢?我们怎样才能写好一篇范文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范文,欢迎大家分享阅读。

精选采访考研学长新闻稿范文简短一

走进玲珑书画室,立刻就被浓浓的的艺术气氛所感染,淡淡的墨香,古色古香的桌椅,桌上的毛笔砚台以及那墨迹斑斑的毛毡,一切都使人感觉来到了艺术的王国。环顾四周,大大小小的书画作品有二十几幅,这些都是张老师和他弟子们的得意之作,潇洒飘逸的行书,厚重朴实的隶书,横平竖直的楷书,都深深吸引着大家的眼球。

不过最令大家惊叹不已的是那幅挂在墙台的《吞云吐雾山水间》,硕大无朋的山水画,看上去蔚为壮观,描写的是祖国的大好河山的壮丽,流畅的线条,明暗的处理恰到好处,看着这幅画,我仿佛能听到清脆悦耳的鸟鸣声和呼呼的风声擦耳而过。几座山峰,高耸万仞,像一把锋利的宝剑直播蓝天里去,险绝异常。沿岸山色空濛,犹如笼上了轻纱一般。挺拔翠绿的柳树更是栩栩如生真是令人身临其境,好一幅诗意盎然的水墨画。

张老师见我们对这幅画很感兴趣,便向我们进行介绍。于是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张老师,张老师文质彬彬,鼻梁上的眼镜以及优雅的言谈举止,让我们都觉得他才华横溢,全身上下都充满了艺术气息。刚一坐定我便迫不及待地向张老师提问了:“张老师您每天坚持帮同学们训练,值得吗?”

只见张老师沉思了许久,抬头看了看大家:“没有所谓的值得与不值得,我只是觉得和喜爱书法的同学们一起训练,一起学习,一起探究书法的奥妙是一件令我和所有人愉快的一件事。”张老师的一番回答深深的打动了我,也打动了在场的每一个同学,四周一片静默,都被张老师不追求名利,只追求自己喜爱书法的精神所折服。

接下来周子腾迫不及待的向张老师提出了自己的疑惑:“张老师您办书画室的初衷是什么?”

“问的好!”就连张老师也这么夸赞道:“让更多的喜爱书法的同学,学习书法,了解书法,融入书法的世界,拥有一个好的环境。”

之后钱天琪又提出一个问题“张老师,如果你想放弃时怎么办?”

“当我放弃一段时间后,不经常练习手都生疏了,又会时时刻刻想着书法。就会情不自禁的挥笔题字。”我恍然大悟:这应该就是梦的执着吧!

很快我们的采访就接近尾声,张老师为我们挥毫题字,在他的眼睛里好无杂念,看到的只有对书法的挚爱,“修德悟道”这四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出现在我们的眼前,每一笔一划都充满对我们的勉励。

我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依依不离开了书画教室,心中又油然升起敬佩之情。

精选采访考研学长新闻稿范文简短二

埃德加·斯诺、法拉奇、霍默·比加特、威廉·劳伦斯、乔恩·富兰克林这些知名记者的背后故事有很多,这些日子在网上细细浏览了他们的资料,心中感触很大。其实对于一名记者,我理解的层面还是停留在中学时代那就是为人们呐喊。单纯的理想让自己报了这个专业,在学习中我曾经徘徊过,也曾经骄傲过,记者是一个“杂”家,更是一个需要勇气和智慧的事业。

暑假实习的时候,开始的时候是自信满满,觉得终于可以把自己的潜力发挥出来了,终于可以实现自己最初的梦想。就这样带着七分兴奋和三分胆怯走进了报社,走出了自己的第一步,后来就有了我的第一次采访,第一次感动,第一次开始思考自己的专业,第一次开始有感于新闻采访,有感于记者这个职业。

记者,这个被冠于“无冕之王”的角色,是一个在社会上有很多争议的职业,在面对一些涉及信仰涉及利益甚至是涉及生命的时候,记者这个角色就有了很大的发挥空间。

法拉奇这个传奇女子,采访了著名的越南战争、印巴战争、中东战争和南非动乱,采访过邓小平,采访过基辛格,每一次的采访都作为了现代采访界的典范永久被珍藏。这个被称为“世界政治采访之母”人物无论是在采访战争还是在采访政坛风云人物的时候,她的智慧、她的立场、她的视角,总是那么闪耀和无法企及。记得暑假实习那会总是会遇到不知从何采访起的尴尬场面,有时候草草的收场,以至于收集不到好的新闻线索写稿子的时候无从下手。

采访前充足的资料准备,是取得采访独立性的“敲门砖”。法拉奇采访基辛格的时候正是有这种充足的准备才在采访的过程中不畏不惧,尖锐提问,态度上保持独立性。欣赏法拉奇的人都知道她采访的个性,讲究的是独立和现场。法拉奇的独立是她看问题的角度。新闻的真实性也正是以这种方式得以实现的,只有在现场才能真正的见证事实,就如威廉·劳伦斯搭乘携带原子弹轰炸日本长崎的飞机,写下了著名的空中目击记《长崎投弹记》。有了真实的体验在能够把自己的新的体会写在新闻报道中让人们去体会。

想起了我在暑假实习的时候采访一个聋哑的清洁工,不会说话更是听不懂别人说什么。采访的那天天气很热,因为开始之前有一个采访,采访完之后就已经快中去了,想到采访这个肯定又要花很长时间不说采访未必会成功,于是就回家了。在网搜上果然有一篇类似的稿子于是投机取巧,自己又重新编了一篇稿子给了老师,后来老师打电话来说这个稿子没写好,并一直说不要以为是聋哑人就采访不到信息,说了一大堆批评自己的话,于是心中很是后悔过意不去。这件事是在实习的时候犯的一个最大的错误。

做新闻就是讲究的是一个真实,失去了真实,还有什么资格称的上新闻。霍默·比加特能够走进《原子弹轰炸下的广岛》,那种恶劣的环境,那种时刻会丢掉生命的环境,都能够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我们还有什么值得去畏惧。没有亲身体验过是无法去体会一种责任,一种义务。一个前辈记者告诉我,亲身经历的东西会感受更深,会更有东西写。这句话是真理,是一个值得大家去理解和记住的真理。

还有就是一个人的信仰,记者的信仰很重要,因为一个记者的信仰关乎着这个记者的道德品质,埃德加·斯诺是我最欣赏的记者之一,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能够一直坚持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努力着,为世界的和平努力着。作为一名美国记者、作家,斯诺把二十世纪上半叶中国人民的苦难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的革命真实展现在世界人民面前,是多么的伟大!

记得实习的时候老师经常给我们讲到《楚天都市报》的记者陈世昌,是一个很具有正义感的、敢于说真话的记者。心中很是敬佩,觉得这个记者真正是个能干的人,或许这种记者就是自己未来心中向往的那种。

采访写稿子这些都在不断的交替之中,实习中记忆就是问路采访然后回家抓紧写稿。写稿子是一个对采访的验收吧,暑假里面老师不停的告诉我们要抓新闻点写,要在一件事情中挖东西写,要注意细节……写稿子不是我的专长,我是一个理科生,经常会被班上学文科的同学调侃说“在文学的地盘上面滥竽充数”。其实写新闻高并不是要多大的文采,但是却要有自己独到的创新和不错的文笔,这个是我欠缺的。乔恩·富兰克林的《凯利太太的妖怪》这是一篇新闻稿,写的像小说一样,但是它确实像描写一样把一个手术给活化了,细节抓的也恰到好处,这行新闻界值得借鉴的。

以上是我对新闻采访的一点感悟,其实不仅是这些大家记者,更是这个暑期实习给我的。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