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申论范文通用 社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申论(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4:01:46 页码:9
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申论范文通用 社区工作者为人民服务申论(4篇)
2023-01-17 04:01:46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范文很难写?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申论范文通用一

(一)抓好组织发动。为确保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顺利开展,上海市金山区成立了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部门牵头抓总,制定方案、精心组织、积极协调,切实提高了在职党员进社区的到位率,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的工作得到了扎实推进。各所属单位党组织切实履行对在职党员的督促、教育、管理和考核职能,积极引导在职党员进社区当先锋、做表率、讲党性、扬正气。各社区党组织根据要求纷纷组建工作班子,制订好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的年度计划,做到任务目标、责任权力和工作标准“三明确”。金山工业区党工委成立了“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并下发了实施意见,通过部署发动、集中报到、检查汇总和日常管理等四大阶段,有序推进在职党员进社区工作。活动开展以来,金山工业区在职党员共有275名,已到社区报到224名,报到率达81.5%。枫泾镇党委组织部门在深化“三访”工作的基础上,积极将“党员回娘家”活动作为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的有效载体,切实给予业务指导和组织保障,全镇应报到在职党员1387名,已报到1349名,报到率为97.26%。

(二)规范活动流程。首先,实践单位普遍印制了规范统一的党员联系表格。石化街道党工委向社区每一位在职党员发放了《社区在职党员联系册》,积极推进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工作规范化、制度化。金山工业区党工委统一下发《在职党员居住区服务承诺书》、《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表》、《在职党员居住区报到回执》,广泛动员在职党员到居住地党组织报到。其次,实践单位要求居民区党组织精心做好在职党员报到接收工作,及时将报到回执单反馈给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并根据报到情况,对在职党员进行梳理分类、整合编组、设岗定责。再次,实践单位党委(党工委)对在职党员在社区活动结果有一个合理的运用。枫泾镇党委定期做好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记录,定期向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反馈情况。各所属党组织则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整体情况定期反馈镇组织部门,镇党委组织部门采取例会和推进会等形式通报此项工作的进展情况,肯定激励好的单位,对于组织不得力、活动不积极的单位提出督促整改意见。另外,镇组织部门还将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情况作为优秀党员评选的重要依据,并将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作为对单位党组织考核的内容之一。

(三)创建活动载体。一是组织在职党员参与社区管理。金山工业区党工委开展了“践行宗旨、履行承诺、共建和谐”为主题的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并提出了“五个带头”(带头倡导社会公德,带头帮扶困难群众,带头协调邻里纠纷,带头维护社会稳定,带头创建社区文明)、“五个一”(当好一名信息员、做好一个表率、当好一名志愿者、帮好一家困难户、提出一条好建议)的工作要求。朱行居民区党组织在职党员开展对社区管理献计献策活动,共收到建议95份,参与率达到了80%以上,赢得了广大居民的赞誉。二是开展在职党员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朱泾镇钟楼居民区摄影爱好者马建勇开设“摄影培训讲座”,为社区居民讲述变焦、成像等一些常用的摄影知识。钟楼居民区在职党员伍朝霞在社区开辟了“朝霞健康热线”和“百姓健康诊所”,已医疗服务1万多人次,共接待来电来访达2000多人次。三是开展在职党员结对帮困活动。工业区党工委搭建党员社区关爱慰问平台,每个在职党员的党小组分别与1-2名贫困学生进行结对帮困,建立定期慰问困难家庭子女制度。朱泾镇上海顶新箱包在职党员徐庆国为来自20多名特殊家庭的孩子送上了书包。

虽然,金山区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工作没有全面推开,但是经过部分单位的探索和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是整合了党建资源,区域性党建工作格局逐步形成。在职党员在社区报到,纳入到社区党组织的统一管理,不仅使本社区内的党建资源得到充分整合,而且为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开展共驻共建活动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平台,使党建运作方式从各自为阵的“封闭式”向区域化的“开放式”转变,逐步形成了区域化党建工作格局。二是延伸了党员教育管理,党员自律意识明显增强。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使在职党员“八小时以外”能够受到社区党组织的监督和管理,为党员教育管理的连续性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手段和载体,使在职党员的党员意识进一步明晰,宗旨观念进一步增强,维护党员形象的自觉性进一步提升。三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社区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在职党员进社区,近距离地接触群众、了解群众、服务群众,使在职党员在形式上更加“亲民”,在意识上更加“忧民”,在行动上更加“利民”,在情感上更加“爱民”,“文化素质高、专业技能强、社会资源丰富”的优势得到了充分发挥,为社区服务的形式也更加多样化,水平明显提升,效果日益凸现。

(一)在职党员方面,参与社区建设的主观能动性还有待于进一步增强。目前,由于长期受单位党组织垂直管理的观念影响,部分在职党员的“单位党员意识”比较清晰,而“社区党员意识”却相对模糊,对进社区发挥作用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总的来说,概括为“四个字”:一是虚,认为这项工作没有实际意义,无非是过过场子,做做表面文章,不必太认真,在思想上没有把它作为一名党员实现价值的高度来理解;二是怕,怕到社区去参与活动有失身份,因而放不下架子;三是忙,认为现在工作竞争这么激烈,本职工作都忙不过来,还要在休息日或业余时间挤出空来参与社区活动,实在应付不过来;四是忧,也有些党员会担心社区对自己提出过高的要求,心理上压力很大,如解决不了又很失面子,自然而然地产生厌烦的情绪。

(二)社区党组织方面,为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搭建的平台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一是在双方关系的定位上,还不能准确把握社区党组织与在职党员之间有机协调、合作统一的关系。有些社区党组织简单地将这种关系定位于领导者和被领导者、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主动方和被主动方这样一种不对等的关系。在工作方法上和工作过程中,就容易造成社区党组织和在职党员之间的矛盾。二是管理还不够规范,缺乏系统完整的活动机制。管理形式比较单一,管理手段比较传统,管理方法也比较简单,仅仅在组织活动时才把在职党员纳入管理范围,没有建立起凝聚在职党员的有效机制。三是社区党组织在提供给在职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上还不够丰富。虽然有些社区根据在职党员的特长进行分类,组建了一些志愿者队伍,有选择性地开展了一些为民服务的活动,但也往往只停留于设计一些简单的活动载体,如环境整治、捐物助资等,很少从如何创新载体、最大化地运用在职党员的资源和优势,在解决社区建设与发展等一些深层次问题的层面上去组织活动。

(三)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方面,对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有待于进一步健全。一是双方缺乏稳固的沟通协调机制。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没有隶属关系,都是按照各自的工作特点开展实际工作。部分党组织由于缺乏主动与社区党组织协调联系的意识,将此项工作当作是短期的任务,“共建”意识淡薄,只停留在应付上,致使这项活动出现了“剃头担子一头热”的状况。二是活动结果没有得到合理运用。由于部分单位党组织与社区党组织的沟通协调不够通畅,制度不健全,没有明确的责任人和联系方式,没有定期向社区党组织征询在职党员在社区的活动和表现情况,造成在职党员进社区的表现结果与其政治、经济待遇挂钩等在制度上没有很好的落实,在单位进行考评时没有很好的体现,干好干坏一个样。正是由于对这项工作的监督管理和约束机制上的不健全,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随意性较大的问题。

(一)创新载体,丰富内容,为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提供舞台。一是开展设岗定责活动。社区党组织要从社区建设实际和居民需求出发,根据在职党员年龄、特长、工作性质、身体状况等因素,通过一人一岗、一人多岗、多人一岗等方式,采取自愿申报与组织推荐,科学合理设置在职党员服务岗位。二是开展“亮身份、树形象”活动。要通过党员佩戴党徽、党员家庭挂牌、设立党员先锋榜、党员承诺公示牌等有效形式,努力增强在职党员的身份意识、责任意识、先锋意识,真正做到“管好自己事,关心楼组事,参与社区事”,以党员的模范带头行动,为社区群众作出表率。三是开展社区志愿奉献活动。要充分整合社区志愿服务资源,组织在职党员定期开展“党员志愿者奉献日”活动,长期开展党员家庭与社区贫困、孤寡家庭结对子,党员与下岗职工交朋友,与孤寡老人、残疾人“一助一”等义务奉献活动。四是开展“我为社区建设作贡献”活动。要以开展党员奉献日、社区邻里节、青年文化节等主题实践活动为依托,广泛征求在职党员对“一居一品”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积极组织党员参与到社区管理监督、环境卫生整治、文化宣传等具体创建活动之中,为“一居一品”建设多作贡献。通过这些活动,逐步实现在职党员在发挥作用上由程式化的、被动式的向自动、自发、自助式的方向转变,提高“在职党员进社区”活动的效率,充分发挥在职党员思想政治工作的“宣传员”、社情民意的“调研员”、矛盾纠纷的“调解员”、社区党建工作“联络员”、文明新风的“传播员”等“五员”作用,真正营造出“社区是我家,建设靠大家”的良好氛围。

(二)健全制度,强化落实,构建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的长效机制。一是建立在职党员报到、回执制度。各单位党组织要向社区党组织提供党员花名册,督促本单位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登记,接受社区党组织的管理。在职党员持《在职党员社区报到单》和《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到所在居住地党组织报到,由社区党组织登记造册,并及时将《在职党员进社区回执联》按规定反馈给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党组织以做存档。社区党组织根据《在职党员基本情况登记卡》,全面掌握在职党员情况,建立基本信息库和台账。二是建立活动记录制度。社区党组织根据基本信息库和台账,细化服务类别、服务项目和服务对象,切实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同时,及时将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社区服务及遵纪守法、公共道德及邻里关系等情况记录在《在职党员社区活动记录卡》上。三是建立表彰激励制度。各社区党组织对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活动情况要适时进行评比表彰,对表现突出的通过授予荣誉称号、发表扬信、电视报纸宣传等,大力宣扬在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先进典型,激励广大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四是建立信息反馈制度。单位党组织和社区党组织要加强双向联系,由社区党组织将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活动的表现情况,定期向在职党员所在党组织进行反馈,以激励和约束在职党员参与社区活动的自觉性和积极性,共同促进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五是建立结果运用制度。单位党组织要把社区党组织反馈情况纳入党员目标管理、民主评议和年度工作的考核内容,作为评选优秀党员、年度评优、党员干部提拔晋升的依据。对于部分在职党员参与活动不积极,效果不明显的,党组织要及时督促其整改。

(三)实事求是,明确原则,让在职党员进社区发挥作用工作更具可操作性。一要坚持“适时、适宜、适度”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在职党员的实际情况,开展活动只能以号召为主,以强求为次。在活动的内容、次数、形式上,在追求实际效果的同时,不应当成为在职党员的负担。二要坚持多样化原则,不能一刀切。在组织在职党员开展活动的数量和规模上不能强求一律,不能搞攀比。同时也不能把党员发挥作用片面理解为只是讲奉献、作贡献,开展一些文体娱乐活动同样也是发挥党员作用。三要坚持统筹兼顾原则,正确处理这项活动与已有活动、已有制度的关系。把发挥在职党员作用与发挥社区在册党员作用统筹起来考虑,把这项活动的开展与党代表联系社区等已有制度兼容运作。要避免出现基层党建工作顾此失彼、单兵突进的情况。

有关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申论范文通用二

法律援助是一项新的法律制度、是一项社会系统的工程。我街道党工委、办事处领导对“法律援助进社区”工作高度重视、把全面开展“法律援助进社区”深化基层社区法律援助服务工作纳入街道工作的重中之重,为我街内的法制宣传和法律援助进社区的工作奠定了基础。首先,我街道各社区的律师纷纷到所服务的社区义务开展法律咨询服务,免费接受居民的法律咨询。各社区根据各自实际,开展了不同内容的法制讲座。xx年8月31日在迎新社区的院内,开展了一场法律援助的咨询活动,辽宁欣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们第一次走进了居民的身边,为居民提供免费的咨询服务,他们不怕累、不怕烦的为居民解答提出的各类问题。如:家庭矛盾纠纷、房屋拆迁、回迁问题、劳动合同争议纠纷案件等。辽宁欣合律师事务所的律师承诺对迎新社区的居民诉讼费只收50%。在迎新社区法律咨询活动中,居民们说:“希望法律咨询经常的开展下去,让我们懂得更多的法律。”通过法律援助进社区活动的开展,使法律援助这项工程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更加密了与各法律援助部门的协调配合。

我街道通过展板、发放宣传资料、各社区定时以黑板报的形式为广大居民群众提供法律方面的知识。努力营早良好的舆论氛围。社区设有“法律服务志愿者岗”定期与律师事务所联系,律师到现场为居民群众解答法律咨询的问题。

各社区形成社会法律保障体系,开展法律援助,积极维护青少年、妇女、老年人及残疾人的合法权益;建立纠纷调解室、及时调解居民的纠纷;成立一个帮教小组。落实帮教对象和帮教措施。

我街道严格按照《法律服务和法律工作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主题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案》的精神,建立健全的组织制度、内部工作制度、民主监督制度,要与文明城市创建活动相结合起来,努力创出特点,抓出成效,我街道各社区都配有一至两名律师,各类相关法律服务宣传咨询开展的轰轰烈烈。我街道共举办法律咨询21场、解答各类法律咨询36件、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5件,法律进社区的律师、基层工作者、志愿者26人。

通过半年法律援助工作的展开,我街道开辟了司法工作的新领域、新舞台,形成了为民办实事具体窗口、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大力推进法律援助事业,为促进社会稳定和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有关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申论范文通用三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批转的市残联等七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强本市残疾人康复工作的意见》(*政府办发[****]8号)中提出的到20xx年实现本市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目标,按照市残康办的工作要求,坚持以政府为主导,各有关部门分工协作,社会广泛参与的社会化工作方式,开展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的工作。积极探索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目标的服务内容、工作模式和评价指标体系,不断满足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康复需求,保障残疾人参与社会活动的权利。

在对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摸底的基础上,区残联和卫生部门共同协作,制定和实施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镇卫生院)为服务主体,对社区内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提供以医疗康复、知识普及、健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康复服务计划。服务形式为根据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残疾人签定的“社区康复服务约定书”,实行每月一次上门服务,提供简易的健康体检和康复知识咨询,并指导残疾人进行生活技能、自理能力、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功能康复训练,为残疾人康复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有康复需求的持证残疾人。

㈠、准备阶段。(1月------3月)

1、开展残疾人康复需求调查,了解和掌握全区残疾人康复基本信息,为推进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提供依据。

2、通过二个试点镇工作情况的分析,制定实施方案,明确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制定工作目标、措施和方法。

㈡、实施阶段。(4月------11月)

1、组织培训,明确工作任务。

组建一支思想素质、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好的社区医生和志愿者队伍,对他们进行上岗培训,使他们明确康复服务的对象、服务的内容及服务的要求。

2、签订协议,提供康复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残疾人签定康复服务协议,明确服务内容、时间、形式等,医生和志愿者要按照协议要求进行服务,做好服务记录。

3、制订标准,加强督促检查。

根据康复服务的内容,制定相应的服务标准,区卫生和残联等部门按标准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医生和志愿者的服务工作进行检查,使“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能正常、有序、稳步地开展。

㈢、总结阶段。(12月)

对实施“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服务的内容、标准、措施和做法。

1、***年1月起***、***镇开展试点工作。

2、***年3月--4月听取各方面对试点工作的意见,研究起草工作方案。

3、***年4月召开区残疾人康复工作办公室会议,通报试点镇情况,讨论确定工作计划。

4、***年6月份召开专题会议,在全区推开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

5、***年12月份进行工作总结。

“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一项全新的工作,我们要在***区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做到残联、卫生分工不分家,逐步形成区残联、区卫生局抓管理,基层残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抓落实,村、居委干部、社区医生抓实效,残疾人协会、社会工作者、志愿者等社区各界广泛参与的工作格局。

1、区残联、区卫生部门要加强协作,精心指导。一要根据上级要求和本区实际,研究起草“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的各类工作用表、评估验收标准。二要发挥区残疾人康复专家技术指导组的作用,加强对残疾人康复需求工作的指导和康复服务医生的业务培训,要求区对镇、镇对村进行层层培训。经过培训,建立一支素质好、技术稳定的社区康复服务员队伍,为残疾人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教育于一体的社区服务。

2、基层残联、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紧密配合,形成合力。要依托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整合家庭资源、社区资源和社会资源,实现资源共享,为广大残疾人提供就近就地、经济实用、覆盖面广的康复服务。

签约前基层残联要对残疾人家庭进行一次入户康复需求调查,摸清残疾人的家庭基本情况、健康状况、征求是否需要康复服务。

具体实施中残联、卫生要做到“五个定”即一定服务对象,凡居住在本行政区域的所有残疾人,包括三瘫一截病人、精神病人及重残人员;二定服务内容,对服务对象建立健康档案,对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落实社区医生进行康复指导;三定服务方式,采取上门服务方式,方便残疾人;四定服务时间,按照康复服务约定书实行每月一次上门服务,特殊情况随叫随到;五定服务()人员,每个康复对象指定医生负责。

3、社区医生要有爱心,真诚服务残疾人。康复医生一要加强业务学习和培训,熟练掌握康复训练与服务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二要工作中充满爱心、真心,耐心为残疾人服务;三上门服务时要带好服务记录表并按实填写,服务后请受助人(或监护人)签字确认;四无法在约定的时间开展服务,应事先告知服务对象,另约时间进行康复服务;五要在服务中加强与残疾人的沟通,增强其战胜残疾的信心和勇气。

4、要建立检查、考核制度。区卫生局要把“人人享有康复服务”工作纳入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考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纳入到对医生的考核,年中、年终各组织一次考核。具体为区残康办组织卫生、教育、基层残联等有关人员按照评估标准进行工作考核,通过随机抽查、入户调查、填写反馈表等形式,对康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服务质量及康复服务记录情况进行检查验收,根据考核情况,下拨任务经费。

有关推进社区志愿服务申论范文通用四

为了更好地推进社区矫正工作,进一步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达到强化责任需要。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中,根据县综治办的要求,我乡认真开展对社区服刑人员中的脱管人员、涉嫌重新犯罪和重新犯罪案件进行自查工作,认真对社区矫正对象进行有效监管。

一、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省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推动我乡社区矫正工作全面开展,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召开机关干部、村社区干部专题会议,传达文件精神,并安排部署、落实责任、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加强对矫正对象的后期监督管理。加大对矫正对象的后期监督力度,是规避治安风险、降低矫正对象再犯罪率的有效手段。对矫正对象的后期监督,采取 “多方协作、联合布控、周闻其声,月见其人”的办法,防止矫正对象脱管漏管和再犯罪,维护社会治安稳定。

二、强化责任、落实措施

加大对走访工作的人员投入,努力构建以司法所为领导,村委会、社区矫正工作小组为参与主体的联合矫正工作机制,加强同各级单位的联系,做到信息畅通、行动一致,拓宽同矫正对象的联系渠道,及时掌握矫正对象的思想动态,积极寻找同矫正对象进行思想交流的机会和平台,通过电话、当面、汇报等相结合的方式详细掌握矫正对象动态,方便对矫正对象进行得当的思想教育。

同时,密切监督,严防死守,避免因信息反馈不及时而引发的矫正对象再犯罪情况。在矫正工作中,我们做到以情感人,以理服人,以法育人,坚持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的原则,以真情感动矫正对象,以此搭建相互信任的桥梁,大大的增强了矫正成功率。

通过宣传发动,组织了社区、配合公安派出所、综治部门为主的工作机构,营造了良好的工作氛围。一是了解矫正对象最新工作情况、生活情况和思想状况,掌握他们的改造效果和改造中存在着的问题。二是通过自查自纠,严格社区矫正工作要求,查找矫正执行期间矫正工作存在的不足。三是针对以上不足,切实整改,通过开展活动提高矫正工作水平和矫正质量。

截至目前,社区矫正对象共6人,没有1人脱管、漏管,没有1人重新犯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