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文化研究所年会致辞范文如何写 在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辞(六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4:06:04 页码:8
文化研究所年会致辞范文如何写 在文化研讨会上的致辞(六篇)
2023-01-17 04:06:04    小编:ZTFB

范文为教学中作为模范的文章,也常常用来指写作的模板。常常用于文秘写作的参考,也可以作为演讲材料编写前的参考。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这里我整理了一些优秀的范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吧。

精选文化研究所年会致辞范文如何写一

大家下午好!

今天,我校在这里隆重召开第_次研究生代表大会,我谨代表校党委和行政,代表_,对大会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

近年来,在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在校团委和研究生工作部的悉心指导下,我校研究生会开展了一系列主题积极、实效显著、影响深远的活动,成为引领学风建设、投身科研实践的优秀学生组织,成为团结凝聚人心、建设和谐校园的一支重要力量,研究生会在我校建设发展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校领导和各职能部门历来重视研究生工作,给予研究生工作极大的支持。在此对一直支持我校研究生工作的学校有关领导和部门,对我校所有关心支持研究生会工作的老师表示最衷心地感谢!

第_届研究生会成立以来,以服务学校建设和服务全校研究生为根本宗旨,秉持“内强素质、外塑形象、立足服务、打造精品”的工作理念,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求真务实,带领全校研究生在提高思想素质、促进学校建设、营造学术氛围、推进学术科研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研究生会还针对我校研究生就业和生活等方面的问题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深受广大师生的好评,为我校的和谐发展和又好又快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第_届研究生会是一个团结、能战斗、令师生满意的集体,在此我代表学校对你们的辛勤工作表示诚挚的慰问和感谢!

今天在座的各位代表是由全校研究生民主推荐产生的,代表了全校研究生。你们以及你们代表的全体研究生是我校各项研究生工作的主体,没有你们的支持,研究生会的工作就没有如此出色,研究生教学科研工作也不能顺利展开。你们的大力支持和积极配合,极大地推动了我校各项工作的开展,我校取得的一系列骄人成绩离不开你们的艰辛努力,在此也特别向你们表示诚挚地慰问和感谢!

今后,我们将深入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丰富多彩的学术及文体活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全面提高我校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在此,我提出三点希望和要求:第一,希望校研究生会增强服务意识,完善自身建设,努力成为研究生利益的忠实代表者和坚定维护者;第二,希望全体研究生干部弘扬创新精神,营造学术氛围,力争成为校园文化风尚的积极促进者和优秀领航者;第三,希望广大研究生同学紧扣时代脉搏,立足长远发展,坚定成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自觉拥护者和努力开拓者。学校希望全校研究生在学习期间,勤奋学习,勇于创新,多出成果,出好成果。

此次研究生代表大会的召开是我校研究生会工作的新开端、新起点,希望校研究生会以本次大会为契机,团结和带领广大研究生同学锐意进取、发奋图强、追求卓越,进一步响应_市研究生协会的号召,积极努力,开拓创新。同时强化“为学校分忧,为同学服务”的意识,拓展为同学服务的深度和广度,开创工作新局面。为构建和谐校园;为把我校建设成为西南有特色的综合师范类高校;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使命,谱写出更加辉煌的篇章。

最后,预祝本次大会获得圆满成功!

精选文化研究所年会致辞范文如何写二

一、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1、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政策环境

电影产业的政策环境整体趋好,部委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逐渐增多,文化部、广电局出台的政策,得到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和实施条件补给。

20xx年9月,国务院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旨在提升文化产业水平、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电影行业由行政法规监管转向专门法监管。《(草案)》提出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便利市场主体、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首次对社会资本投资电影摄制等业务不做限制。同时减少了行政审批,强化了备案制在电影摄制、放映和对外展销环节的运用,有利于减少行政审批缩短投资周期;在信息公开方面也强调主管部门及时公布电影基本情况和放映环节经营单位的情况,利于减少行业重复投资。《(草案)》在专项基金、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将助力全产业链全面均衡发展。

《电影产业促进法》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

政策覆盖全产业链

经济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需求会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时就会出现井喷式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20xx 年中国人均 gdp 约为7485 美元,文化需求被迅速激活,人均gdp增长为其电影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20xx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推动了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身,在初期为了吸引客流,影院配套不可或缺。商业地产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影院投资的增长,20xx年底,中国影院数量达到5700家,银幕数量2.36万块,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

资本、互联网经济和影视产业化布局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环境因素。20xx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中涉及影视行业并购事件已超过30件,平均一周一件并购案,而去年a股涉及影视行业的并购案件为54件。20xx年以来资本对电影产业的渗透,延续了 20xx 年的资本热度和景气,运作模式包括影视基金、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并购等。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和商业主体开始影视业务布局,分别成立爱奇艺影业、百度影业、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等公司,通过互联网功能和平台优势,挖掘电影产业链存量市场,并开始探索电影后产业环节的增量部分。同时上市影视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以丰富互动娱乐业务为目标,如华谊兄弟领投手游发行商咸鱼游戏a轮融资。

社会环境

观影人群快速增长,90后成观影主力。20xx年上半年中国电影总观影人次再次高速增长,同比增长46%。从观众年龄分布来看,90后已经成为观影主力,占比从20xx年的52%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7%,其中,95后观影群体迅速扩大,占比从20xx年的仅4%窜升至今年初的15%。从学历分布看,大学本/专科占到8成,高知白领成为中国核心电影观众,该群体对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代表了主体电影观众的意见。

中国电影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新晋、跨界导演作品以及话题性、粉丝电影显著增加,这些电影打破固定模式,受到年轻主流和核心观众的喜爱。随着影院终端的发展,观众可接受的内容和信息愈加广泛,观众对电影内容的需求会趋于定向和精细。

2、电影产业规模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整体在高速增长,国内票房收入占比逐年增高,从20xx年的61.8%攀升到20xx年的81.4%,国内票房增速除 20xx 年低于产业规模增速之外,20xx-20xx 年都以高出 10%的速度增值,但 20xx 年差值缩窄到 5%以内,电影产业规模增速的动力开始部分转向到国内非票房和海外销售的拉动上,20xx-20xx 年二者的平均增速分别为32.1%、32.8%,可以预见后续几年二者将逐步保持稳定增速,共同带来产业规模的增加。不过,参照北美电影业的发展情况,中国电影产业成长的动力,在未来都需要借助多元盈利渠道来拓展。

电影市场票房收入方面,20xx年1月-6月,中国大陆市场票房总计202.4亿,同比增长48.9%。20xx上半年新片158部(1月1日-6月30日上映),其中国产影片117部,票房86.7亿,单部平均票房7410万;进口影片33部,票房107.1亿,单部平均票房3.2亿;特殊影片8部(纯港片和纯台片),票房6105万,单部平均票房763万。

纵观过去几年的票房趋势,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贡献净差在 20xx-20xx 年大致维持在 8-12%比例,20xx 年被后者反超为-4%,20xx年恢复反弹后拉大到 18%,20xx 年实现回归,恢复到平均范围内。在国产片和排片保护政策,以及引进片审查机制背景下,预计后续几年国产片和进口片的贡献差值将继续维持在平均范围内。从国产片、进口片票房增速对比来看,二者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37%、40%,前者对中国电影总票房的贡献度要低于后者,国产片需要进一步提高票房竞争力。

20xx年上半年国内票房过亿的影片总计42部,其中国产影片22部,票房81.1亿,吸引2.3亿人次观影;进口影片20部,票房104.9亿,吸引2.8亿人次观影。国产过亿影片票房集中在2-5亿区间,进口过亿影片则在1-2亿区间及9亿以上区间占较多数量。

全球范围内,20xx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增速与20xx年相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北美市场放缓所影响。艺恩咨询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电影票房仍将保持5%的平均增速。

继20xx年票房出现负增长后,20xx 年北美电影票房增速再次掉入负增长,延续了20xx 年票房增速放缓之后的颓势,导致110亿美元大关的票房预期成为泡影。缓速增长甚至下降将成为未来北美票房市场的一个特点,原因包括观影人次增长乏力、票价压力、其他发行窗口分流、续集表现不佳、全球发行问题等因素。事实上,这种下降趋势还发生在日本、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数国家。

不过,20xx年北美、亚洲、西欧仍为全球重要电影票房市场,其中中国电影票房占全球电影总票房总额突破10%,相较于20xx年增长2.5%;相应地,北美由20xx年的30.4%占比下降了2.7%,北美的市场总额进一步被分摊;中国与北美之间的总额差距由20xx年的20.4%,缩窄为20xx年的15.2%,但是中国票房仍不及北美的一半。

3、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链延伸、跨界经营和互联网化并购潮将会持续

影视公司的跨界行为是以围绕产业链的细分领域而进行,具备清晰盈利模式的手游业务成为诸多影视公司参投的重要对象;宣发部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最为直接,因而也成为影视公司加强产业链整合力度的关键节点,通过对外并购、产品研发等手段覆盖在线购票相关业务。

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联姻表现在跨界和互联网化过程,产业链中的内容制作、终端和衍生品节点成为互联网化的重要实施方向,如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参与华谊20xx年36亿定增方案,华谊以此接入阿里电商和腾讯社交娱乐资源,并有针对地进行项目合作与计划执行。

20xx-20xx年影视公司跨界与互联网化分析

在线票务高速发展,电影发行去中介化

20xx年到20xx年是在线票务高速发展阶段,根据易观智库数据,20xx年第1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包括传统线上团购和在线选座)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3.42%,具有市场先发优势的猫眼电影、格瓦拉排名一二,bat旗下的微信电影票、淘宝电影、百度糯米也在奋起直追。电影在线票务主要把握的是电影的发行、营销环节,利润主要来源于票务服务费、宣传发行费。近期,参与联合出品的电影,票务网站参与出品的电影可以最终进行票房分成,票务网站盈利模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线票务网站已经部分具有发行功能,未来这一趋势会被进一步强化。

电影营销进入移动互联时期

电影产业的互联网化最先开始于营销领域。早在门户网站时期,电影互联网营销主要表现为在新浪、搜狐等门户的娱乐版块发布电影上映信息以及相关新闻报道,这实质上仅是纸媒、电视等传统媒体电影宣传内容向互联网的迁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社交网站时期,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蓬勃兴起,20xx年《失恋 33 天》迎合了这种传播趋势,在社交网站发布预告片,进行病毒式传播,在票房冷清的11月创造了 3.5 亿元的佳绩。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营销以其精准性高、互动性强等优势迅速获得广告主认可,20xx 年中国移动营销市场规模达到134.3亿元,20xx年达到472.2亿元,未来电影营销移动化的趋势将会加强。

院线集中度提高、影院建设城市层级下沉

目前我国院线行业集中度较低,而院线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上游物业租赁的议价能力,降低成本,与上游采用更为灵活的分账比例及合作形式,提高盈利能力。万达院线的上市刺激了院线市场的资本集中和市场聚集,院线行业将从充分竞争阶段过渡到规模和品牌竞争阶段,大地院线、金逸院线、上海联合等将加速 ipo 步伐;国内院线或将在资本市场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的兼并收购,形成 5—8 条主力院线拥有80%左右市场份额的格局,使得院线市场真正地成熟起来。届时,电影产业链上的放映环节发挥终端优势,在影院银幕数的增长之下带动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扩张。

随着一线城市影院建设的逐渐饱和,影院投资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流动,城市层级下沉。20xx年新增1234 家影院,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之外,二、三线城市共建设803家影院,占总影院数的 65%,一线城市仅占 10%,这表明一线城市对新建影院不再具有吸引力,二、三线城市正式成为院线竞争的主要阵地。除一线城市影院建设市场的相对饱和之外,二、三线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也是重要的原因,它们的人口规模都在百万以上,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相对合理化的成本投入,诱使影院投资公司纷纷将目光锁定二、三线城市。

二、电影行业产业链分析

1、电影行业产业链

从传统的产业链来看,电影行业主要分为制片商、发行商、院线和影院四个环节。其中制片和发行处于产业链上游,而院线和影院处于下游。后续几个部分我们将按此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电影产业链

20xx年以来,以bat为主体的互联网公司加速进入影视产业,他们以技术、平台、用户思维重塑影视产业链,带来影视产业格局新发化,并在颠覆影视产业链中寻找利润空间。 bat从视频平台和渠道端定位,逐步向上游内容环节和终端用户延展,分别通过宣发、ip孵化、众筹投资,以及大数据分析、在线票务、在线点播等手段,介入内容制作和观众营销,影视产业链节点更趋多元,利益市场化带来新模式和新商业机会,影视内容、互联网模式与城镇经济、居民娱乐消费的连接更加紧密。我们将在企业介绍章节中更为详细的介绍bat在电影方面的业务布局。

互联网化影视产业链

互联网的进入为电影融资、项目筹备提供了一些便利。融资方面,对于大额资金而言,各种影视线上创投平台层出不穷,直接对接电影片方和资金方,并在项目筛选、评估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使更多的业外资本能够更加便捷、更加专业的分享电影产业发展的红利,避免了投资的盲目性;对于小额资金而言,众筹在电影产业开始兴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类众筹产品投资门槛已降至100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电影的投资人。

项目筹备方面,电影项目决策一直以来较为盲目,缺乏理性数据支持。传统电影产业无法记录的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上沉淀下来,如用户视频网站电影观看数据,影院用户观影行为数据,票务网站电影购票数据等等。通过对这些海量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制作方可以得出有效的项目目标观众属性数据,观影行为数据、ip 舆情数据等等,为项目编剧、选择演员提供重要依据,大大降低电影投资风险。

以猫眼电影、格瓦拉为代表的电影在线票务平台蓬勃兴起,对传统电影发行产生了剧烈影响。在线电影票务网站绕过院线和影院,连接观众和座位,并且依靠观众向片方要营销费用,向院线争取排片,打乱了传统的发行、放映体系。三四线城市是目前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这些区域单个影院或城市的票房产出有限,而传统的电影发行公司渗透成本高。线上发行边际成本低,可提升这类城市的发行效率。

互联网已经成为观众获取电影营销物料的主要渠道,占比 92.25%。其中从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获得电影上映信息的人群占据43.77%,从视频网站贴片广告、预告片获得信息的人群占据 13.35%。微博重传播、视频网站重内容,两者结合成为电影片方进行营销宣传的主要平台。

整体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主要以票房分账来实现。从目前来看,除去电影基金(5%)和营业税(3.3%)以外,剩下的分账制片方+发行方占到了43%,院线+影院占到了 57%,且无论是国产片还是海外片,院线+影院的分成比例大约都在 55%-60%之间,十分稳定;发行环节则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类型影片分账比例

注:(1)分账大片是指按照票房分账的形式引进的电影,分成比例为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及营业税后,制片方获得25%,发行方分成比例 18,其余为院线和影院;分账片来自美国好莱坞,影片质量优良,上映时间一般与北美基本同步或滞后一个月以内;

(2)批片是指直接买断国内发行权而不需和制片商分账的电影,电影不局限于美国,发行权购买金额从几十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整体质量和分账片有差距;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及营业税后,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 43%,院线及影院分57%。

票房的分账按照层层抽取方式进行:

1. 影院收到票房收入后,扣除电影基金和营业税,按照合约收取应得部分的分账,然后交给院线(如有)或发行方;

2. 院线扣除分账后将剩余部分交给发行方;

3. 发行方收取发行代理费、服务费或按比例收取分账收入,扣除代垫的宣发费用(如有)后,将剩余部分交给出品方;

4. 出品方收到分成后确认收入或缴纳指标管理费(进口片)等相关费用。

除影院缴纳的3.3%营业税外,其它各方不需缴纳营业税;上映后至票房结算至发行方至少需要3个月;结算至出品方需要3到6个月。

2、制片市场分析

以 20xx 年为分界点,国产故事片产出总部数开始从稳步增长转为减量减速,国产片从数量竞争开始步入到单片产出效果和票房竞争阶段,提高产能利用率成为关键。作为电影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院线上映成为衡量影片投资回报的基本要素,国产片上映比例已从20xx年的低谷改善至目前已跨越 60%,但对于电影投资制片方,还需关注除上映比例之外的票房总数、票房增长潜力、周票房占比及增长速度等最终产出结果。

20xx 年各类型电影中动作、科幻、爱情影片累计票房贡献比例高达 66.3%,此三种类型基本上各占 22%的市场总额,成为电影市场主流细分类型;相反,战争、剧情、纪实等近期观影市场缩小或偏小众的类型影片,累计票房贡献不到5%,相比于魔幻类型的有市场但供给偏少的特点,此三种类型属于市场虚火性质;另外,惊悚类型与魔幻类型一样,存在票房增长和产量优化的提升空间。单片票房占比产出上,科幻、魔幻、动作居前三甲。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57.87%的被调研人群青睐科幻电影。就科幻片而言,国内影市的供给远远落后于中国观众们迅速增长的观影需求。中国科幻片起步正面临“内外困境”。一方面在好莱坞大片的连年轰炸下,国内观众已经被培养出“好莱坞科幻片适应症”,好莱坞影片的优势在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贴切。另一方面,好莱坞科幻大片代表了美国先进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剧情、技术与思想都是国产科幻发展的软肋,可以说国产科幻几乎还没有真正的积累。但是好莱坞科幻片的成功意味着国内影市的潜力,并会刺激国产科幻加快进步。

国产片中,喜剧、爱情类影片受欢迎程度最高,其中喜剧类型收获超7成受访人群的青睐。《泰囧》、《致青春》和《心花路放》等喜剧和校园爱情片获得巨大成功,致使这类中小成本的电影逐渐受到业内重视。但是,这类影片作为类型片的一种,仍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目的和原则,这些影片开创了电影商业资本的时代,让场外资金看到了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而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对市场需求的贴切把握。

目前“ip”概念被热炒,由文学作品催生出热门ip,进而改编成电影的链条式产业逐渐受到行业重视。从调研结果来看,由小说、游戏及动漫转化而来的观影意愿合计达到75.27%,其中“非常强”观影意愿的人群占据37.19%,这意味着优秀的ip在改编电影前确实已经拥有了大量粉丝,而这些粉丝也是电影最直接的受众。但是转化率问题一直是片方的痛点,尤其反映在网络ip上,根据网文改编的影视作品,在人物关系对应、核心情节设计等方面仍然较为薄弱,导致很大一部分改编电影票房未如理想。

电影是动漫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国际化以及衍生性兼备。日本和美国是公认的动漫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动漫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经历数十载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整个电影市场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美国,动漫电影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优秀的动漫电影延伸至全球市场,并借助脍炙人口的动漫角色向其他领域拓展衍生。

20xx年国内动漫电影票房达到30.5亿,同比增长88%,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11.3亿,同比增长85.2%。具体来看,华强动漫的熊出没票房达到2.48亿人民币,但大部分电影票房在 4000-6000 万之间,整体格局非常分散。

据艺恩咨询统计,国产动漫电影除了 11 亿的国内票房之外,还涉及到相关版权收入(海外版权、网络版权、电视版权、商品化授权等)约 6.2 亿,但与海外的著名ip相比,商品化率明显偏低。

20xx年动漫电影《西游之大圣归来》累计票房突破9亿人民币,击败《功夫熊猫2》获得国内动漫电影票房冠军,与此同时《大圣归来》获得了业内良好口碑,仅700多万元的宣发费用依赖口碑营销逆袭市场。《大圣归来》的成功点燃了国产动漫电影的热情,预计后续与海外动漫电影的竞争中,国漫电影的竞争地位将不断提高。

在制片市场竞争格局方面,20xx年电影制片机构top15 合占约 30%的市场总额,平均占比2%,市场较为分散,主体间的差距区分度不够,行业龙头实力有限。传统电影制片机构中,中影凭借数量优势继续取得的领先地位,万达影视加码电影制作环节,跃居民营公司首位;光线影业主力宣发,华谊兄弟实施去电影化战略,导致二者总额占比下降。一九零五网络作为电影频道子公司,在《变形金刚 4》高票房的助推下,市场上升最快,进入年度前五。文化投资公司华盖映月参与年度国产票房冠军《心花怒放》出品,分得1.27%总额;以电视剧为主业的中联华盟、华策影视、唐德国际在电影产业利好、影视联动效应作用之下,纷纷进入前十名。

上游制片环节竞争格局分散,究其原因,是新的主创力量和资本不断进入,且电影制片风险共担制度的普及,制作环节新晋力量参与制片市场的空间仍然很大;来自新人新作的优秀内容供给仍在爆发中。以 20xx 年现象级国产影片为例,《捉妖记》参与的制片机构达 11 家,《煎饼侠》参与制片机构为 4 家,《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参与制片机构 11家,且 3 部影片的主创团队均为新晋团队。

近三年票房前十影片制作方

3、宣发市场分析

20xx年中国电影发行企业市场总额,发行市场前十机构总份额接近 90%,其中中影、华夏由于垄断分账片发行,两家发行市场份额超过 50%。中影基本与20xx年持平,继续坐稳头把交椅;华夏以超二成的比例独居第二阵营。光线、博纳和万达跻身top5,影联传媒、福建恒业和安石英纳异军突起,传统豪强华谊兄弟表现较为颓势。

值得关注的是,光线传媒、万达影视、乐视影业均为纵向整合经营特点突出的公司,在20xx年之后快速崛起。光线传媒从发行环节切入制片,品牌及份额快速扩张;万达影视与万达院线具备“制片-发行-放映”纵向一体化经营基础;乐视影业长于发行,并有乐视网作为新媒体院线渠道支撑。

如果仅考虑国产片市场,光线、博纳、万达、乐视、华谊几大公司发行份额在 60%左右。

20xx-20xx中国电影发行市场集中度top10

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20xx年中国电影营销费用从20xx年的11亿元增至20xx年的36亿元,增速从 20xx 年起稳定在 20%至 25%之间。从营销手段和方式上看,新的营销模式层出不穷,有视频营销、整合营销、大数据营销、跨ip营销、移动营销等。影片要素方面,影评和口碑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也远超其他基本要素,这意味着ugc模块价值所在,用户参与并完成整个观影流程的闭环,使得影片再次传播。

4、院线、影院市场分析

我国的“院线制”是在国家行政引导下起步。最初,电影到达观众主要是按照行政区域供片,采取省市县逐级层层发行放映的模式,为了提高发行效率,引入市场化机制,20xx年1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正式确立了院线为主体的发行放映体制,由院线直接对接发行制片单位,成为我国院线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xx年6月我国首批30条院线正式成立运营,大多是由当地省市电影公司转制而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xx年底,全国共有院线47条,国有院线占主导,但民营院线快速成长渐成主力。

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院线及影院处于中下游,主要涉及电影的院线发行和放映部分,按照现行的票房分账制度,在扣除了 8.3%电影发展基金和税金的净票房中一般可占52%的比例,确保了较好的现金流水平。院线的经营模式主要分纯资产联结、资产联结为主加盟为辅和签约加盟为主三种模式。纯资产联结以万达院线为代表,能够实现旗下影院的统一品牌和统一管理,海外对标院线也大多是这一模式。以资产联结为主加盟为辅的模式以广东大地和金逸珠江为代表,而中影星美、北京新影联和上海联合则是以签约加盟为主、资产联结为辅。

我国现有城市院线的经营模式

截止到 20xx 年底,中国城市院线数为47条,农村院线252条,二者双双增长,但是由于实际上很多农村院线采取得合并运作,因而实际的农村院线数量为231条。未来国内城市院线将在整合、并购之中实现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运营效率的提高,形成 5-8家规模较大的龙头院线;另外,农村院线数量则在政策性扩展保护下缓慢增长。

20xx 年城市院线总票房为 294.21 亿元,国内47条城市院线中过亿院线达33条,同比增长4条。突破 10 亿院线较 20xx 年增加 4 条到 10 条,主力院线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维持“一超多强”局面。根据院线年度总票房及增速、市场总额等维度,院线前三梯队为:第一梯队,年总票房在40亿元以上,目前只有万达院线属于此区间,为格局中的“一超”;第二梯队,年总票房在 20-30 亿元之间,分别是中影星美、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广州金逸珠江、中影南方新干线5条院线;第三梯队是年总票房在10-20 亿元之间,分别是浙江时代、中影数字院线、横店院线、北京新影联4条院线。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xx年我国排名前五的院线产出了45.35%的票房份额,低于北美前五大院线53.7%的份额,且远低于韩国和香港的80.00%以上,因此相较成熟市场,我国院线市场的集中度有待提升。

20xx年全球院线集中度情况

在电影院方面,20xx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影院600家,新增银幕数为2449块,平均每日新增13.5块,全国累计银幕26244块,银幕增长率同比下降6%。

新增影院数增长缓慢与影院上座率普遍低下不无关系,20xx年全国影院上座率不足16%,影院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而20xx至20xx年全国影院平均上座率仅为13%~16%,85%的产能被闲置,这意味着提升上座率与观影频次将大有作为。

5、在线票务市场分析

在线票务服务在智能硬件普及和人口红利的因素下,迅速发展导致市场扩充,但是竞争同质化严重。截止到目前,全国至少80%的影院已经支持线上售票。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预计到20xx年底,支持线上售票的影院比例将至少提升至85%。

在线票务业务有多方切入,包括影评网站、院线、社交平台、入口类app、团购网站、专业票务网站、电商网站等。下面简单对各类参与方作简单介绍:

影评网站:豆瓣、时光网等以影评、电影评分为重要产品的网站,用户以电影发烧友为主。这类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高,观影频次高,购买转化潜力大,此类网站线上电影用户资源优势强。但一般不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进行线下影院拓展。影院资源的掌控能力,以及未来对二三线城市的深耕是其未来发展瓶颈。

院线:院线系票务网站建立的初衷在于方便影院会员购票,提高观众的忠诚度。由于直接把控影院资源,院线系票务网站在价格,与制片沟通效率方面,占据优势。院线系票务网站以自己旗下影院为主,影院数量较少是用户不愿意购买的直接原因。

社交平台:由于社交平台已成为电影片方进行电影宣传的重要阵地。口碑作为观众观影前重要的考量指标,对观影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社交关系相对封闭平台,微博在话题发酵,观影舆论形成、影片造势方面均成为其优势体现。

入口类app:入口类模式主要是在超级app中嵌入直接支持购票的入口,依托本身的用户优势及产品属性(比如地理属性、支付属性等)关联电影票务。百度入口为: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糯米、微信入口:app钱包+微信上的院线公众号、支付宝入口:支付宝app的淘宝电影入口。从bat三家入口对比来看,百度覆盖更全面,而微信的入口较深、影响购票体验,但是其朋友圈的广告价值意义重大。支付宝的购票导引主要借助低价票推送,竞争手段单一,用户形成习惯购票意识较难。

团购网站:团购网站拥有成熟的o2o商业模式,且目前同时支持在线选座和团购电影票业务。团购类网站线上拥有多年积累的海量生活服务用户和线下全国各线城市的地推、商家资源布局,三四线城市已充分渗透。目前团购的电影票业务开始分化:一类是细分业务,垂直电影发展,以美团为例,单独成立猫眼电影独立运作,目前在在线选座市场占据35.9%的份额。另一类是以百度糯米和大众点评为主,以构建多场景生活消费,给电影票业务做增量。

专业票务网站:专业票务网站成立时间较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综合类的票务网站,如格瓦拉、蜘蛛网,还售卖运动场馆等其他票务;一类为电影票专营网站,如卖座网、抠电影。专业化程度高,善于线上、线下活动的策划、实施,专业票务网站有自己的用户社区进行观影评论、互动,用户粘性高,体验性好。

电商网站:京东类电商网站的电影票在线售票业务,由于具有流量优势以及健全交易支付体系,电影票导流即可正常运营。由于线下影院资源布局严重不足,在实际业务中,此类票务公司以与专业电影票务公司合作模式为主,接入网票网、抠电影等网站平台。

20xx年中国电影票房线上出票135.7亿元,占到该年总票房的45.8%,同比上涨179.07%。20xx年1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市场收入为60.8亿元,占据63.42%市场份额,其中在线选座占42%,传统线上团购占21%,总体同比增长95.6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线票务市场资源进一步集中,体现在猫眼、格瓦拉等垂直票务厂商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大,由此也拉动在线选座占比快速提升

精选文化研究所年会致辞范文如何写三

男: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女:亲爱的同学们

合:大家晚上好!

男:一把把黄土塑造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城,动脉是黄河,五千年文化是生生不息的脉搏

女:我们生长在辽阔广袤的国土,群山记载着中华民族不朽的历史,江河流淌着神州儿女心中的热血。

男:敲响那一排铜质的编钟,浑厚而清亮的左音右韵由远及近,穿越五千年悠悠岁月

女:在河之洲,水之湄,山之阳,海之滨,泛起层层涟漪,响起阵阵回声,在亿万炎黄子孙的心中凝结为一个主题:民族一家亲

男:为丰富大学生校园文化生活,弘扬农大精神,增强校园文化氛围,深化学术之风。激起广大同学对民族文化的热情,加强各民族间的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使各民族和谐相处,增进彼此间的尊重和爱国主义情怀。在本次活动中学习民族文化,提升自身修养,同时做到“启益人生”。也给少数民族的同学提供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让中国的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能够尽情传扬,我们特意在此隆重集会共同庆祝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节。

女:在近一个月的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节里,我们用心灵去细细品味中华文明的魅力,用青春去传递那穿越千古声音,共同全是我们五十六个民族神圣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男:好的,现在我宣布 由山东农业大学南校区学管部主办、南校区文艺部承办的“弘扬农大多元文化 细品民族特色风情”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节现在开始

首先,请允许我介绍出席本次活动的领导及嘉宾,他们是

让我们再一次以热烈的掌声对各位领导及嘉宾的到来表示欢迎

结束语:

男:今夜,我们相约在这里,一起聆听穿越千古历史的声音

女:今夜,我们相约在这里,一起感受中国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男:本届民族文化艺术节即将拉下帷幕,她将成为我校历史的一页

女:民族艺术节的时间虽然短暂,但艺术的空间却是无限的,让我们将参加民族艺术节的热情转化为动力,用知识开启理想之门,用才干塑造艺术人生。在启益人生的进程中提升历练自己。

好的,现在我宣布“弘扬农大多元文化 细品民族特色风情”第二届中国民族文化艺术节 现在结束

再次感谢各位领导老师同学们的光临!

祝大家 晚安。

精选文化研究所年会致辞范文如何写四

一、电影产业发展概况

1、电影产业环境分析

政策环境

电影产业的政策环境整体趋好,部委之间的互动和协作逐渐增多,文化部、广电局出台的政策,得到国务院办公厅、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等主管部门的配套支持和实施条件补给。

20xx年9月,国务院通过《电影产业促进法(草案)》,旨在提升文化产业水平、促进电影产业健康发展,推动电影行业由行政法规监管转向专门法监管。《(草案)》提出要降低市场准入门槛,便利市场主体、社会资本进入电影产业,首次对社会资本投资电影摄制等业务不做限制。同时减少了行政审批,强化了备案制在电影摄制、放映和对外展销环节的运用,有利于减少行政审批缩短投资周期;在信息公开方面也强调主管部门及时公布电影基本情况和放映环节经营单位的情况,利于减少行业重复投资。《(草案)》在专项基金、税收优惠、基础设施改造升级等多方面都做出了详尽的规定,将助力全产业链全面均衡发展。

《电影产业促进法》降低了行业准入门槛

政策覆盖全产业链

经济环境

发达国家经验表明,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文化需求会进入快速发展期,人均 gdp 达到 5000 美元时就会出现井喷式发展。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最新经济数据,20xx 年中国人均 gdp 约为7485 美元,文化需求被迅速激活,人均gdp增长为其电影消费奠定了经济基础。20xx年中国城镇化率达到54.77%,城镇化推动了商业地产的快速发展。商业地产集购物、休闲、餐饮、娱乐于一身,在初期为了吸引客流,影院配套不可或缺。商业地产的发展直接带动了影院投资的增长,20xx年底,中国影院数量达到5700家,银幕数量2.36万块,为电影产业发展提供了基础设施。

资本、互联网经济和影视产业化布局成为电影产业发展的重要经济环境因素。20xx年上半年,上市公司中涉及影视行业并购事件已超过30件,平均一周一件并购案,而去年a股涉及影视行业的并购案件为54件。20xx年以来资本对电影产业的渗透,延续了 20xx 年的资本热度和景气,运作模式包括影视基金、借壳上市、上市公司并购等。bat 为代表的互联网经济和商业主体开始影视业务布局,分别成立爱奇艺影业、百度影业、阿里影业、腾讯影业等公司,通过互联网功能和平台优势,挖掘电影产业链存量市场,并开始探索电影后产业环节的增量部分。同时上市影视公司寻求多元化发展,以丰富互动娱乐业务为目标,如华谊兄弟领投手游发行商咸鱼游戏a轮融资。

社会环境

观影人群快速增长,90后成观影主力。20xx年上半年中国电影总观影人次再次高速增长,同比增长46%。从观众年龄分布来看,90后已经成为观影主力,占比从20xx年的52%上升至今年上半年的57%,其中,95后观影群体迅速扩大,占比从20xx年的仅4%窜升至今年初的15%。从学历分布看,大学本/专科占到8成,高知白领成为中国核心电影观众,该群体对电影的消费和需求代表了主体电影观众的意见。

中国电影新力量正在快速崛起,新晋、跨界导演作品以及话题性、粉丝电影显著增加,这些电影打破固定模式,受到年轻主流和核心观众的喜爱。随着影院终端的发展,观众可接受的内容和信息愈加广泛,观众对电影内容的需求会趋于定向和精细。

2、电影产业规模分析

中国电影产业规模整体在高速增长,国内票房收入占比逐年增高,从20xx年的61.8%攀升到20xx年的81.4%,国内票房增速除 20xx 年低于产业规模增速之外,20xx-20xx 年都以高出 10%的速度增值,但 20xx 年差值缩窄到 5%以内,电影产业规模增速的动力开始部分转向到国内非票房和海外销售的拉动上,20xx-20xx 年二者的平均增速分别为32.1%、32.8%,可以预见后续几年二者将逐步保持稳定增速,共同带来产业规模的增加。不过,参照北美电影业的发展情况,中国电影产业成长的动力,在未来都需要借助多元盈利渠道来拓展。

电影市场票房收入方面,20xx年1月-6月,中国大陆市场票房总计202.4亿,同比增长48.9%。20xx上半年新片158部(1月1日-6月30日上映),其中国产影片117部,票房86.7亿,单部平均票房7410万;进口影片33部,票房107.1亿,单部平均票房3.2亿;特殊影片8部(纯港片和纯台片),票房6105万,单部平均票房763万。

纵观过去几年的票房趋势,国产片和进口片票房贡献净差在 20xx-20xx 年大致维持在 8-12%比例,20xx 年被后者反超为-4%,20xx年恢复反弹后拉大到 18%,20xx 年实现回归,恢复到平均范围内。在国产片和排片保护政策,以及引进片审查机制背景下,预计后续几年国产片和进口片的贡献差值将继续维持在平均范围内。从国产片、进口片票房增速对比来看,二者的平均增长率分别为 37%、40%,前者对中国电影总票房的贡献度要低于后者,国产片需要进一步提高票房竞争力。

20xx年上半年国内票房过亿的影片总计42部,其中国产影片22部,票房81.1亿,吸引2.3亿人次观影;进口影片20部,票房104.9亿,吸引2.8亿人次观影。国产过亿影片票房集中在2-5亿区间,进口过亿影片则在1-2亿区间及9亿以上区间占较多数量。

全球范围内,20xx年全球电影票房收入增速与20xx年相比下降3个百分点,主要原因是受到北美市场放缓所影响。艺恩咨询预计,未来几年内,全球电影票房仍将保持5%的平均增速。

继20xx年票房出现负增长后,20xx 年北美电影票房增速再次掉入负增长,延续了20xx 年票房增速放缓之后的颓势,导致110亿美元大关的票房预期成为泡影。缓速增长甚至下降将成为未来北美票房市场的一个特点,原因包括观影人次增长乏力、票价压力、其他发行窗口分流、续集表现不佳、全球发行问题等因素。事实上,这种下降趋势还发生在日本、英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多数国家。

不过,20xx年北美、亚洲、西欧仍为全球重要电影票房市场,其中中国电影票房占全球电影总票房总额突破10%,相较于20xx年增长2.5%;相应地,北美由20xx年的30.4%占比下降了2.7%,北美的市场总额进一步被分摊;中国与北美之间的总额差距由20xx年的20.4%,缩窄为20xx年的15.2%,但是中国票房仍不及北美的一半。

3、电影市场发展趋势分析

产业链延伸、跨界经营和互联网化并购潮将会持续

影视公司的跨界行为是以围绕产业链的细分领域而进行,具备清晰盈利模式的手游业务成为诸多影视公司参投的重要对象;宣发部分受到互联网的影响最为直接,因而也成为影视公司加强产业链整合力度的关键节点,通过对外并购、产品研发等手段覆盖在线购票相关业务。

影视公司与互联网的联姻表现在跨界和互联网化过程,产业链中的内容制作、终端和衍生品节点成为互联网化的重要实施方向,如阿里、腾讯两大互联网巨头参与华谊20xx年36亿定增方案,华谊以此接入阿里电商和腾讯社交娱乐资源,并有针对地进行项目合作与计划执行。

20xx-20xx年影视公司跨界与互联网化分析

在线票务高速发展,电影发行去中介化

20xx年到20xx年是在线票务高速发展阶段,根据易观智库数据,20xx年第1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包括传统线上团购和在线选座)市场份额已经达到63.42%,具有市场先发优势的猫眼电影、格瓦拉排名一二,bat旗下的微信电影票、淘宝电影、百度糯米也在奋起直追。电影在线票务主要把握的是电影的发行、营销环节,利润主要来源于票务服务费、宣传发行费。近期,参与联合出品的电影,票务网站参与出品的电影可以最终进行票房分成,票务网站盈利模式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在线票务网站已经部分具有发行功能,未来这一趋势会被进一步强化。

电影营销进入移动互联时期

电影产业的互联网化最先开始于营销领域。早在门户网站时期,电影互联网营销主要表现为在新浪、搜狐等门户的娱乐版块发布电影上映信息以及相关新闻报道,这实质上仅是纸媒、电视等传统媒体电影宣传内容向互联网的迁移,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营销。社交网站时期,以微博为代表的社交网络蓬勃兴起,20xx年《失恋 33 天》迎合了这种传播趋势,在社交网站发布预告片,进行病毒式传播,在票房冷清的11月创造了 3.5 亿元的佳绩。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移动营销以其精准性高、互动性强等优势迅速获得广告主认可,20xx 年中国移动营销市场规模达到134.3亿元,20xx年达到472.2亿元,未来电影营销移动化的趋势将会加强。

院线集中度提高、影院建设城市层级下沉

目前我国院线行业集中度较低,而院线集中度的提高有利于加强对上游物业租赁的议价能力,降低成本,与上游采用更为灵活的分账比例及合作形式,提高盈利能力。万达院线的上市刺激了院线市场的资本集中和市场聚集,院线行业将从充分竞争阶段过渡到规模和品牌竞争阶段,大地院线、金逸院线、上海联合等将加速 ipo 步伐;国内院线或将在资本市场的帮助下进行一系列的兼并收购,形成 5—8 条主力院线拥有80%左右市场份额的格局,使得院线市场真正地成熟起来。届时,电影产业链上的放映环节发挥终端优势,在影院银幕数的增长之下带动中国电影票房市场的扩张。

随着一线城市影院建设的逐渐饱和,影院投资逐渐向二、三线城市流动,城市层级下沉。20xx年新增1234 家影院,除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之外,二、三线城市共建设803家影院,占总影院数的 65%,一线城市仅占 10%,这表明一线城市对新建影院不再具有吸引力,二、三线城市正式成为院线竞争的主要阵地。除一线城市影院建设市场的相对饱和之外,二、三线城市的建设和经济发展也是重要的原因,它们的人口规模都在百万以上,拥有一定的居民消费能力,巨大的市场潜力和相对合理化的成本投入,诱使影院投资公司纷纷将目光锁定二、三线城市。

二、电影行业产业链分析

1、电影行业产业链

从传统的产业链来看,电影行业主要分为制片商、发行商、院线和影院四个环节。其中制片和发行处于产业链上游,而院线和影院处于下游。后续几个部分我们将按此分别进行分析和讨论。

电影产业链

20xx年以来,以bat为主体的互联网公司加速进入影视产业,他们以技术、平台、用户思维重塑影视产业链,带来影视产业格局新发化,并在颠覆影视产业链中寻找利润空间。 bat从视频平台和渠道端定位,逐步向上游内容环节和终端用户延展,分别通过宣发、ip孵化、众筹投资,以及大数据分析、在线票务、在线点播等手段,介入内容制作和观众营销,影视产业链节点更趋多元,利益市场化带来新模式和新商业机会,影视内容、互联网模式与城镇经济、居民娱乐消费的连接更加紧密。我们将在企业介绍章节中更为详细的介绍bat在电影方面的业务布局。

互联网化影视产业链

互联网的进入为电影融资、项目筹备提供了一些便利。融资方面,对于大额资金而言,各种影视线上创投平台层出不穷,直接对接电影片方和资金方,并在项目筛选、评估方面提供增值服务,使更多的业外资本能够更加便捷、更加专业的分享电影产业发展的红利,避免了投资的盲目性;对于小额资金而言,众筹在电影产业开始兴起,以余额宝为代表的类众筹产品投资门槛已降至100元,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电影的投资人。

项目筹备方面,电影项目决策一直以来较为盲目,缺乏理性数据支持。传统电影产业无法记录的数据可以在互联网上沉淀下来,如用户视频网站电影观看数据,影院用户观影行为数据,票务网站电影购票数据等等。通过对这些海量大数据的挖掘、分析,制作方可以得出有效的项目目标观众属性数据,观影行为数据、ip 舆情数据等等,为项目编剧、选择演员提供重要依据,大大降低电影投资风险。

以猫眼电影、格瓦拉为代表的电影在线票务平台蓬勃兴起,对传统电影发行产生了剧烈影响。在线电影票务网站绕过院线和影院,连接观众和座位,并且依靠观众向片方要营销费用,向院线争取排片,打乱了传统的发行、放映体系。三四线城市是目前中国电影票房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但这些区域单个影院或城市的票房产出有限,而传统的电影发行公司渗透成本高。线上发行边际成本低,可提升这类城市的发行效率。

互联网已经成为观众获取电影营销物料的主要渠道,占比 92.25%。其中从微博、微信等社交网站获得电影上映信息的人群占据43.77%,从视频网站贴片广告、预告片获得信息的人群占据 13.35%。微博重传播、视频网站重内容,两者结合成为电影片方进行营销宣传的主要平台。

整体产业链的价值分配主要以票房分账来实现。从目前来看,除去电影基金(5%)和营业税(3.3%)以外,剩下的分账制片方+发行方占到了43%,院线+影院占到了 57%,且无论是国产片还是海外片,院线+影院的分成比例大约都在 55%-60%之间,十分稳定;发行环节则存在较大的差异。

各类型影片分账比例

注:(1)分账大片是指按照票房分账的形式引进的电影,分成比例为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及营业税后,制片方获得25%,发行方分成比例 18,其余为院线和影院;分账片来自美国好莱坞,影片质量优良,上映时间一般与北美基本同步或滞后一个月以内;

(2)批片是指直接买断国内发行权而不需和制片商分账的电影,电影不局限于美国,发行权购买金额从几十万美元到几百万美元不等,整体质量和分账片有差距;扣除电影专项资金及营业税后,发行方票房分成比例 43%,院线及影院分57%。

票房的分账按照层层抽取方式进行:

1. 影院收到票房收入后,扣除电影基金和营业税,按照合约收取应得部分的分账,然后交给院线(如有)或发行方;

2. 院线扣除分账后将剩余部分交给发行方;

3. 发行方收取发行代理费、服务费或按比例收取分账收入,扣除代垫的宣发费用(如有)后,将剩余部分交给出品方;

4. 出品方收到分成后确认收入或缴纳指标管理费(进口片)等相关费用。

除影院缴纳的3.3%营业税外,其它各方不需缴纳营业税;上映后至票房结算至发行方至少需要3个月;结算至出品方需要3到6个月。

2、制片市场分析

以 20xx 年为分界点,国产故事片产出总部数开始从稳步增长转为减量减速,国产片从数量竞争开始步入到单片产出效果和票房竞争阶段,提高产能利用率成为关键。作为电影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院线上映成为衡量影片投资回报的基本要素,国产片上映比例已从20xx年的低谷改善至目前已跨越 60%,但对于电影投资制片方,还需关注除上映比例之外的票房总数、票房增长潜力、周票房占比及增长速度等最终产出结果。

20xx 年各类型电影中动作、科幻、爱情影片累计票房贡献比例高达 66.3%,此三种类型基本上各占 22%的市场总额,成为电影市场主流细分类型;相反,战争、剧情、纪实等近期观影市场缩小或偏小众的类型影片,累计票房贡献不到5%,相比于魔幻类型的有市场但供给偏少的特点,此三种类型属于市场虚火性质;另外,惊悚类型与魔幻类型一样,存在票房增长和产量优化的提升空间。单片票房占比产出上,科幻、魔幻、动作居前三甲。

根据调研数据显示,有57.87%的被调研人群青睐科幻电影。就科幻片而言,国内影市的供给远远落后于中国观众们迅速增长的观影需求。中国科幻片起步正面临“内外困境”。一方面在好莱坞大片的连年轰炸下,国内观众已经被培养出“好莱坞科幻片适应症”,好莱坞影片的优势在于对市场需求的把握贴切。另一方面,好莱坞科幻大片代表了美国先进的电影工业化体系,剧情、技术与思想都是国产科幻发展的软肋,可以说国产科幻几乎还没有真正的积累。但是好莱坞科幻片的成功意味着国内影市的潜力,并会刺激国产科幻加快进步。

国产片中,喜剧、爱情类影片受欢迎程度最高,其中喜剧类型收获超7成受访人群的青睐。《泰囧》、《致青春》和《心花路放》等喜剧和校园爱情片获得巨大成功,致使这类中小成本的电影逐渐受到业内重视。但是,这类影片作为类型片的一种,仍是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作为目的和原则,这些影片开创了电影商业资本的时代,让场外资金看到了电影市场的巨大潜力,而其成功的原因主要是对市场需求的贴切把握。

目前“ip”概念被热炒,由文学作品催生出热门ip,进而改编成电影的链条式产业逐渐受到行业重视。从调研结果来看,由小说、游戏及动漫转化而来的观影意愿合计达到75.27%,其中“非常强”观影意愿的人群占据37.19%,这意味着优秀的ip在改编电影前确实已经拥有了大量粉丝,而这些粉丝也是电影最直接的受众。但是转化率问题一直是片方的痛点,尤其反映在网络ip上,根据网文改编的影视作品,在人物关系对应、核心情节设计等方面仍然较为薄弱,导致很大一部分改编电影票房未如理想。

电影是动漫产业中的重要环节,国际化以及衍生性兼备。日本和美国是公认的动漫产业最为发达的国家,动漫电影作为类型片的一种,经历数十载的发展历程,已经形成了较为成熟的体系,在整个电影市场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特别是在美国,动漫电影是动漫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通过优秀的动漫电影延伸至全球市场,并借助脍炙人口的动漫角色向其他领域拓展衍生。

20xx年国内动漫电影票房达到30.5亿,同比增长88%,其中国产电影票房为11.3亿,同比增长85.2%。具体来看,华强动漫的熊出没票房达到2.48亿人民币,但大部分电影票房在 4000-6000 万之间,整体格局非常分散。

据艺恩咨询统计,国产动漫电影除了 11 亿的国内票房之外,还涉及到相关版权收入(海外版权、网络版权、电视版权、商品化授权等)约 6.2 亿,但与海外的著名ip相比,商品化率明显偏低。

20xx年动漫电影《西游之大圣归来》累计票房突破9亿人民币,击败《功夫熊猫2》获得国内动漫电影票房冠军,与此同时《大圣归来》获得了业内良好口碑,仅700多万元的宣发费用依赖口碑营销逆袭市场。《大圣归来》的成功点燃了国产动漫电影的热情,预计后续与海外动漫电影的竞争中,国漫电影的竞争地位将不断提高。

在制片市场竞争格局方面,20xx年电影制片机构top15 合占约 30%的市场总额,平均占比2%,市场较为分散,主体间的差距区分度不够,行业龙头实力有限。传统电影制片机构中,中影凭借数量优势继续取得的领先地位,万达影视加码电影制作环节,跃居民营公司首位;光线影业主力宣发,华谊兄弟实施去电影化战略,导致二者总额占比下降。一九零五网络作为电影频道子公司,在《变形金刚 4》高票房的助推下,市场上升最快,进入年度前五。文化投资公司华盖映月参与年度国产票房冠军《心花怒放》出品,分得1.27%总额;以电视剧为主业的中联华盟、华策影视、唐德国际在电影产业利好、影视联动效应作用之下,纷纷进入前十名。

上游制片环节竞争格局分散,究其原因,是新的主创力量和资本不断进入,且电影制片风险共担制度的普及,制作环节新晋力量参与制片市场的空间仍然很大;来自新人新作的优秀内容供给仍在爆发中。以 20xx 年现象级国产影片为例,《捉妖记》参与的制片机构达 11 家,《煎饼侠》参与制片机构为 4 家,《西游记之大圣归来》参与制片机构 11家,且 3 部影片的主创团队均为新晋团队。

近三年票房前十影片制作方

3、宣发市场分析

20xx年中国电影发行企业市场总额,发行市场前十机构总份额接近 90%,其中中影、华夏由于垄断分账片发行,两家发行市场份额超过 50%。中影基本与20xx年持平,继续坐稳头把交椅;华夏以超二成的比例独居第二阵营。光线、博纳和万达跻身top5,影联传媒、福建恒业和安石英纳异军突起,传统豪强华谊兄弟表现较为颓势。

值得关注的是,光线传媒、万达影视、乐视影业均为纵向整合经营特点突出的公司,在20xx年之后快速崛起。光线传媒从发行环节切入制片,品牌及份额快速扩张;万达影视与万达院线具备“制片-发行-放映”纵向一体化经营基础;乐视影业长于发行,并有乐视网作为新媒体院线渠道支撑。

如果仅考虑国产片市场,光线、博纳、万达、乐视、华谊几大公司发行份额在 60%左右。

20xx-20xx中国电影发行市场集中度top10

根据艺恩咨询的数据,20xx年中国电影营销费用从20xx年的11亿元增至20xx年的36亿元,增速从 20xx 年起稳定在 20%至 25%之间。从营销手段和方式上看,新的营销模式层出不穷,有视频营销、整合营销、大数据营销、跨ip营销、移动营销等。影片要素方面,影评和口碑在传播力和影响力方面也远超其他基本要素,这意味着ugc模块价值所在,用户参与并完成整个观影流程的闭环,使得影片再次传播。

4、院线、影院市场分析

我国的“院线制”是在国家行政引导下起步。最初,电影到达观众主要是按照行政区域供片,采取省市县逐级层层发行放映的模式,为了提高发行效率,引入市场化机制,20xx年12月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文化部联合颁发了《关于改革电影发行放映机制的实施细则(试行)的通知》,正式确立了院线为主体的发行放映体制,由院线直接对接发行制片单位,成为我国院线发展历史上的里程碑事件。20xx年6月我国首批30条院线正式成立运营,大多是由当地省市电影公司转制而成,经过十多年的发展,20xx年底,全国共有院线47条,国有院线占主导,但民营院线快速成长渐成主力。

在整个电影产业链中,院线及影院处于中下游,主要涉及电影的院线发行和放映部分,按照现行的票房分账制度,在扣除了 8.3%电影发展基金和税金的净票房中一般可占52%的比例,确保了较好的现金流水平。院线的经营模式主要分纯资产联结、资产联结为主加盟为辅和签约加盟为主三种模式。纯资产联结以万达院线为代表,能够实现旗下影院的统一品牌和统一管理,海外对标院线也大多是这一模式。以资产联结为主加盟为辅的模式以广东大地和金逸珠江为代表,而中影星美、北京新影联和上海联合则是以签约加盟为主、资产联结为辅。

我国现有城市院线的经营模式

截止到 20xx 年底,中国城市院线数为47条,农村院线252条,二者双双增长,但是由于实际上很多农村院线采取得合并运作,因而实际的农村院线数量为231条。未来国内城市院线将在整合、并购之中实现市场集中度的提升、运营效率的提高,形成 5-8家规模较大的龙头院线;另外,农村院线数量则在政策性扩展保护下缓慢增长。

20xx 年城市院线总票房为 294.21 亿元,国内47条城市院线中过亿院线达33条,同比增长4条。突破 10 亿院线较 20xx 年增加 4 条到 10 条,主力院线规模进一步扩大,市场维持“一超多强”局面。根据院线年度总票房及增速、市场总额等维度,院线前三梯队为:第一梯队,年总票房在40亿元以上,目前只有万达院线属于此区间,为格局中的“一超”;第二梯队,年总票房在 20-30 亿元之间,分别是中影星美、大地院线、上海联和院线、广州金逸珠江、中影南方新干线5条院线;第三梯队是年总票房在10-20 亿元之间,分别是浙江时代、中影数字院线、横店院线、北京新影联4条院线。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20xx年我国排名前五的院线产出了45.35%的票房份额,低于北美前五大院线53.7%的份额,且远低于韩国和香港的80.00%以上,因此相较成熟市场,我国院线市场的集中度有待提升。

20xx年全球院线集中度情况

在电影院方面,20xx年上半年全国新增影院600家,新增银幕数为2449块,平均每日新增13.5块,全国累计银幕26244块,银幕增长率同比下降6%。

新增影院数增长缓慢与影院上座率普遍低下不无关系,20xx年全国影院上座率不足16%,影院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而20xx至20xx年全国影院平均上座率仅为13%~16%,85%的产能被闲置,这意味着提升上座率与观影频次将大有作为。

5、在线票务市场分析

在线票务服务在智能硬件普及和人口红利的因素下,迅速发展导致市场扩充,但是竞争同质化严重。截止到目前,全国至少80%的影院已经支持线上售票。在移动互联网的大趋势下,预计到20xx年底,支持线上售票的影院比例将至少提升至85%。

在线票务业务有多方切入,包括影评网站、院线、社交平台、入口类app、团购网站、专业票务网站、电商网站等。下面简单对各类参与方作简单介绍:

影评网站:豆瓣、时光网等以影评、电影评分为重要产品的网站,用户以电影发烧友为主。这类用户对平台的忠诚度高,观影频次高,购买转化潜力大,此类网站线上电影用户资源优势强。但一般不具备充足的资金实力,进行线下影院拓展。影院资源的掌控能力,以及未来对二三线城市的深耕是其未来发展瓶颈。

院线:院线系票务网站建立的初衷在于方便影院会员购票,提高观众的忠诚度。由于直接把控影院资源,院线系票务网站在价格,与制片沟通效率方面,占据优势。院线系票务网站以自己旗下影院为主,影院数量较少是用户不愿意购买的直接原因。

社交平台:由于社交平台已成为电影片方进行电影宣传的重要阵地。口碑作为观众观影前重要的考量指标,对观影转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为一个社交关系相对封闭平台,微博在话题发酵,观影舆论形成、影片造势方面均成为其优势体现。

入口类app:入口类模式主要是在超级app中嵌入直接支持购票的入口,依托本身的用户优势及产品属性(比如地理属性、支付属性等)关联电影票务。百度入口为:百度搜索+百度地图+百度糯米、微信入口:app钱包+微信上的院线公众号、支付宝入口:支付宝app的淘宝电影入口。从bat三家入口对比来看,百度覆盖更全面,而微信的入口较深、影响购票体验,但是其朋友圈的广告价值意义重大。支付宝的购票导引主要借助低价票推送,竞争手段单一,用户形成习惯购票意识较难。

团购网站:团购网站拥有成熟的o2o商业模式,且目前同时支持在线选座和团购电影票业务。团购类网站线上拥有多年积累的海量生活服务用户和线下全国各线城市的地推、商家资源布局,三四线城市已充分渗透。目前团购的电影票业务开始分化:一类是细分业务,垂直电影发展,以美团为例,单独成立猫眼电影独立运作,目前在在线选座市场占据35.9%的份额。另一类是以百度糯米和大众点评为主,以构建多场景生活消费,给电影票业务做增量。

专业票务网站:专业票务网站成立时间较早,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综合类的票务网站,如格瓦拉、蜘蛛网,还售卖运动场馆等其他票务;一类为电影票专营网站,如卖座网、抠电影。专业化程度高,善于线上、线下活动的策划、实施,专业票务网站有自己的用户社区进行观影评论、互动,用户粘性高,体验性好。

电商网站:京东类电商网站的电影票在线售票业务,由于具有流量优势以及健全交易支付体系,电影票导流即可正常运营。由于线下影院资源布局严重不足,在实际业务中,此类票务公司以与专业电影票务公司合作模式为主,接入网票网、抠电影等网站平台。

20xx年中国电影票房线上出票135.7亿元,占到该年总票房的45.8%,同比上涨179.07%。20xx年1季度中国在线电影票务市场收入为60.8亿元,占据63.42%市场份额,其中在线选座占42%,传统线上团购占21%,总体同比增长95.69%,增长的主要原因是在线票务市场资源进一步集中,体现在猫眼、格瓦拉等垂直票务厂商的市场份额在逐渐增大,由此也拉动在线选座占比快速提升

精选文化研究所年会致辞范文如何写五

汉字我们天天都用,可汉字是怎样来的呢?好奇心驱使着我们,使我们想查出这个问题。

上网查阅资料

秦子翔,贺子辉以及四组全体成员

汉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今日所能见到的最古老的文字是商代刻在甲骨上和铸在铜器上的文字。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之久。

汉字的变化好像路的变化一样。路是人们走出来的;路走出来之后,人们隔一段时间就得修缮一次;修缮之后,路又渐渐发生一些变化,如变宽、变直、损毁,或者出现新的分支,需要再次修缮。此外,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前的路渐渐不能满足时代发展的需要,需要建设新的道路,如铁路、高速公路等等。修路相当于汉字的改革,而路渐渐自然变宽、变直、损毁、分支等变化,相当于汉字的自然流变。这两种变化过程有着不一样的性质、趋势、规律和作用,所以过去我们笼统地把这两种变化放在一齐讨论汉字的历史演变。

古代汉字的演变大致分为:从甲骨文→金文→大篆→小篆→隶书→草书→楷书→行书的过程,下头我就这些不一样时期的文字进行简单介绍:

1.甲骨文:古代用写或刻的方式,在龟甲、兽骨上所留下的文字。此刻发现最早的甲骨文是商朝盘庚时期的甲骨文。甲骨文大部分也是象形字或会意字,形声字只占20%左右。甲骨文象形程度高,且一字多体,笔划不定。

2.金文:古代称铜为金,故铸刻在青铜器上的文字叫做金文,又叫钟鼎文、铭文。金文始见于商代二里岗的青铜器,可是商代二里岗发现的青铜器有金文的仅有少数几件。殷墟出土的青铜器上金文增多;至西周时,青铜器上金文已经较为普遍。商代金文多为象形字以及由象形字合成的会意字。这些字像一幅幅图画,生动逼真,浑厚自然,有的呈团块状。

3.大篆:大篆是西周晚期的一种文字,形体与金文大体一致,具有笔画繁多的特点。在原有文字的基础上进行了改革,因刻于石鼓上而得名,是流传至今最早的刻石文字。

4.小篆:小篆是由大篆简化而成。相对于大篆而言,小篆的形体结构简明、规正、协调,笔势匀圆整齐,偏旁也发生必须的变异和合并。与大篆相比,小篆的图画性已经大大减弱,每个字的结构已经比较固定。相传小篆是战国时期秦国宰相李斯负责整理出来。如果小篆的确是在短时期内整理出来的,则在秦国国内必然有一个主动推广小篆和主动摒斥包括大篆在内的古字的改革过程。

5.隶书:隶书相传为秦未程邈在狱中所整理,去繁就简,字形变圆为方,笔划改曲为直。改"连笔"为"断笔",从线条向笔划,更便于书写。"隶人"不是囚犯,而指"胥吏",即掌管文书的小官吏,所以在古代,隶书被叫做"佐书"。隶书盛行于汉朝,成为主要书体。作为初创的秦隶,留有许多篆意,后不断发展加工。打破周秦以来的书写传统,逐步奠定了楷书的基础。

6.草书:草书,是为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章草笔划省变有章法可循,代表作如三国吴皇象《急就章》的松江本。今草不拘章法,笔势流畅,代表作如晋代王羲之《初月》、《得示》等帖。狂草出现于唐代,以张旭、怀素为代表,笔势狂放不羁,成为完全脱离实用的艺术创作,从此草书只是书法家临摹章草、今草、狂草的书法作品。

7.楷书:楷书也叫正楷、真书、正书。从隶书逐渐演变而来,更趋简化,字形由扁改方,笔划中简省了汉隶的波势,横平竖直。《辞海》解释说它"形体方正,笔画平直、可作楷模。故名楷书。始于汉末,通行至今,长盛不衰。楷书的产生,紧扣汉隶的规矩法度,而追求形体美的进一步发展,汉末、三国时期,汉的书写逐渐变波、磔而为撇、捺、且有了"侧”、"掠"、"啄"、"提"等比划,使结构上更趋严整。如《武威医简》、《居延汉简》等。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所以称为楷法,一向沿用至今。

8.行书: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所以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综上所述:汉字经过六千多年的变化,发展成七种不一样的结体方式。“甲金篆隶草楷行”称为“汉字七体”。我们能够看到:汉字字形的总体发展趋势是由繁到简,汉字在不断趋于定型化、规范化。

由于发展的需要,繁体字简化为简体字。简体字一般是指中国现代中文的法定标准写法。繁体字的简化,减少了汉字的笔画数和汉字的数目,因而降低了汉字学习的难度,同时加快了书写速度,有利于普及教育。

经过这次研究性学习,我们了解了汉字的演变、中华民族文字的辉煌历史,也使我们对中国古代源远流长的历史充满了好奇心,让我们想不断去探索和追求;从中使我们获得更多关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的知识,让我们受益匪浅。同时也增进了四组成员的合作本事,使我们能互助互利,体现团结的力量。

精选文化研究所年会致辞范文如何写六

1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企业文化品牌建设

 第一篇: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

天津工业大学 《企业文化》结课论文

姓名学号 88学院工商学院专业工商管理成绩 2014年12月22日 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建设

摘要:现代企业当中,企业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现代企业当中,企业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一旦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使全体员工在企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沟通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品牌与文化对于企业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两者间不仅是企业内外的形象展示,而且更是企业的巨大无形资产。只有重视品牌文化,形成强势的品牌,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关键字:企业文化; 品牌文化; 管理手段; 品牌建设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企业的经营管理哲学、企业所处的社会经济环境和市场营销环境,在长期的经营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为全体员工所 2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认同、接受的思想、作风、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是企业为争取更大发展的一套非正式规则,具有企业个性的信念和行为方式。它表明企业奉行什么样的经营哲学,以及企业通过完善和健全现代企业制度要达到的目标,企业文化意味着公司的价值观,是现代企业品牌经营的重要内容之一,具有约束、导向、融合、凝聚、娱乐和辐射等作用。因为,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竞争,将越来越多地渗透文化理念,全球企业竞争的革命,已由规模效益竞争转向企业文化和品牌文化的竞争。

在现代企业当中,企业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为什么能促进经营业绩? 1.企业文化能够带动员工树立明确的目标,并在为此目标而奋斗的过程中保持一致的步调。在今天专业化程度很高、分工复杂的环境中,做到这一点极为不易。

企业文化是一种柔性的管理手段,现代企业当中,企业文化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企业文化所具备的柔性特点很好的补充了企业制度刚性的弱点,有效地消除了员工对制度控制的抵触,提升了员工的贯彻执行力,是企业管理的辅助工具。企业文化一旦被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后,它就会成为一种黏合力,使全体员工在企

3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业的使命、战略目标、战略举措、沟通合作等方面达成共识,从而产生一种巨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企业文化强调以人为中心。企业文化建设要强调关心人、尊重人、理解人和信任人,企业文化所体现的人不仅是指企业家、管理者,更要包括企业的全体员工。企业价值观念只有被企业的全体成员共同认可,才能形成企业的向心力,才能将企业凝聚成为一个具有战斗力的整体。

企业文化构建要注意以下问题:

企业文化属意识形态的范畴,要通过企业员工的行为表现出来。建设企业文化必须首先从员工的思想观念入手,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在此基础上形成企业精神和企业形象,防止出现企业文化体现的内涵与企业员工表现不一致的现象,也就失去了企业文化应具有的特质。

特色是企业文化的一个重要特征,企业文化本来就是在企业组织发展的过程中形成的。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特点,企业文化建设要充分利用这一点,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文化。只有具备了企业自己特色企业文化,而且被认可,才能体现企业文化带来的竞争优势。

企业首先是一个经济组织,企业文化是一个微观的经济组织文化,本应具有经济性。企业文化必须为企业的经营活动服务,要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有利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其中企业精神和企业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

4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这里的价值观不是泛指企业管理中的各种文化现象,而是企业或企业中的员工在从事商品生产与经营中所持有的价值观念。

企业的品牌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象征,它是产品、服务、声誉、效益、消费群体及社会形象等等的无形总和;企业形象是企业自身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地位和价值的体现,是企业在长期经营中形成的消费者对企业的评价或口碑。良好的企业品牌和形象是各企事业单位的一项重要的无形资产,它不仅代表了一组忠实的顾客,形成了稳定的消费群,还由于知名度、信任度和美誉度使企业的营销成本减

少,使销售额稳定,利润的上升;综观现在的企业,我们也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业绩突出的企业往往具有优秀的企业文化,企业文化最终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绩效。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品牌与文化对于企业有着同样重要的作用。这两者间不仅是企业内外的形象展示,而且更是企业的巨大无形资产。一个品牌的成功与否,不是靠单纯的某个方面的突出表现,而是要看一个企业综合水平的体现”,品牌发展的最高境界就是在传递着一种品牌文化,这才能够成为企业巩固无障碍的一种巨大价值体现。如果对于企业来说,这个企业给消费者的心理感受和心理认同,就是品牌文化或者叫品牌内涵,他是联系消费者心理需求与企业的平台,是品牌建设的最高阶段,目的是使消费者在消费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时,能够产生一种心理和情感上的归属感,并形成品牌忠诚度。

5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都是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都是一种亚文化现象。企业文化与品牌文化都脱离不了文化,他们的形式和内容与文化都密切相关。企业文化的塑造可分成三个层次,核心理念、制度与行为、文化群体;品牌文化也包括品牌精神、品牌传播、目标消费者三个方面,可以说正是对企业文化的不断丰满,让企业在市场上树立起了一个比较良好的形象。比如,当我们提到麦当劳,就会想到那个和蔼可亲的麦当劳叔叔,就会想到他明窗静几的就餐环境,还会记起那句充满个性的“我就喜欢”广告语,这些都是麦当劳品牌文化的具体体现,是一种便捷、清洁、舒适、活力的美国文化的代表,也是其企业文化的体现。

在品牌文化建设中,有许多问题值得去注意:

在结识一个人的过程中,我们往往是先了解对方的行为、态度与价值观,当认同对方的行为与价值观之后,就会相信对方,喜欢对方,并保持长期的交往。接触一个品牌的过程也是这样,品

牌的知名度,让我们知道这个品牌;品牌的联想度,让我们了解这个品牌的行为与价值主张;在此基础上我们认同、喜欢、信赖这个品牌,从而就建立起了美誉度和忠诚度。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市场的权力已经有生产者转移到了消费者手中,在消费者主权时代,品牌文化的建设自然不能“曲高和寡”,自己唱歌自己听。品牌管理理论认为,生产者拥有的是品牌名称,品牌资产,消费者才是真正的品牌拥有者。因此,品牌文化的后面站的是消费者,品牌文化一定是要代表特定消费群体的价值观、社会地位、风格和气质。

6

---真理惟一可靠的标准就是永远自相符合

品牌文化建设的定位首先要分析产品的目标消费群体的性格特征,这应该从该群体的性别,年龄,知识结构,文化背景,心理状态,收入层次,消费观念,消费偏好和消费能力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评价。找出其共性,并以此共性为依据,确定产品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要保持这两者之间的一致性,即:该品牌所代表的精神文化是目标消费群乐于并且是易于接受的。只有让消费者首先接受产品和服务当中所承载的文化精神,消费者才会对产品和服务产生感情认同,这样能够被动之以“情”的消费者,最终成为了该品牌的忠实用户,其忠诚度也最高,同时也成为了该品牌和服务的口碑宣传媒介。

做好了品牌定位,也选用了品牌代言,还要着力于媒介传播,即通过何种媒体向消费者传递品牌个性信息,用何种方式演绎和表达品牌个性,同时也要注意品牌个性与传播媒介的一致性和共通性。

总之,品牌是竞争的产物,为竞争服务,而品牌的内涵是文化,文化起着凝聚和催化的作用,使品牌更有内涵;品牌的文化内涵是提升品牌附加值、产品竞争力的源动力!如果在实践中陷入品牌文化建设误区的企业不能自拔,则会失去竞争力,断送自己的前途。因此要善于利用品牌的文化优势,将无形的文化价值转化为有形的品牌价值,把文化财富转化为企业竞争资本,使品牌的文化内涵带给品牌更高的附加值和市场价值,才能利用企业文化更好地打造自己的品牌,真正地视品牌为生命,在市场的激烈角逐中立于不败之地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