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林场离岗退养申请书 离岗退养申请书范文(二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6:29:03 页码:12
林场离岗退养申请书 离岗退养申请书范文(二篇)
2023-01-17 06:29:03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林场离岗退养申请书(推荐)一

承包方: (以下称乙方)

为了改变林场的经营现状,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全面种速生丰产林树种,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和《福建省森林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本着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经公开竞标,并报社口镇党委、政府研究同意,甲方将坐落于坑里坑的林场所属的林地、林木等发包给乙方经营,经双方充分协商,特订立以下合同:

第一条,承包的林地、林木地点、面积、四至

甲方将坐落于坑里坑的社口镇林场所属的林地、林木等发包给乙方经营,承包总面积_______亩,(以林权证面积为准),其四至范围:东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为界;西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南起___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____为界;北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至_________________为界(均以附图界限为准)。四至权属清楚,无任何纠纷。其中原生态林部分由甲方负责变更为用材林。

第二条,承包期限

林地、林木等经营权属承包期限为叁拾伍年,即自公元20______年月号起至年月号。承包期内由乙方自主经营,承包期满合同自行终止,如乙方需要继续承包,需提前伍年续签合同,在同等条件下乙方有优先承包权。

第三条,承包金金额及缴款方式

1、林地使用权承包金及缴款方式。乙方使用林地的承包金,按承包面积每亩每年人民币壹拾伍圆的标准计算,按合同签订对应日,每年向甲方一次交清。乙方另付给甲方保证金陆万元,到承包期满时返还乙方。

2、林木所有权承包金及缴款方式。乙方所承包该场的现有林木按照公开招投标中标价人民币117万元(大写壹佰壹拾柒万圆正)为承包金总额。在合同签订后先付给甲方80万元,待甲方负责办理林权证业主为"福建盛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后再付20万元给甲方,余下17万元待林场生态林部分变更为用材林后即予付清。合同签订后林木所有权归乙方,由乙方自主经营。

第四条,双方责任

1、甲方发包给乙方经营的所有面积、四至必须清楚,其山林权属没有争议,如果发生山林权属纠纷由甲方负责处理。因山林权属给乙方造成的损失由甲方负责赔偿。

2、乙方经依法承包取得该场林地承包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后,甲方应负责向林业部门以乙方的名称申请办理林权证,并将甲方所属的林地使用权和林木所有权进行变更登记(有关办证费用由乙方负担,甲方应积极支持办理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甲方保证所发包给乙方的林木、林场没有用于其它抵押。

3、承包者在承包期间,必须以经营林业为目的,不得改变林场用途,不得从事采石,开矿等与森林经营无关的经营行为。乙方需要对所承包的林木进行采伐前,应依法上报相关部门审批办理手续,对采伐后的林地必须及时更新造林,否则造成对林地荒芜按有关规定甲方有权收回发林地。

4、乙方对所承包的林地应及时完成20______年市里下达的荒山造林任务455亩,并确保造林成活率达85以上,20______年验收达100%,上级补助政策资金归乙方所有。承包期间所造林木和原有林木归乙方所有,承包期满后要保持林地完整归还甲方所有。

5、乙方承包期间必须切实做好护林防火工作,消除火灾隐患,一旦发生火灾,应积极采取灭火措施,并及时向镇政府报告。

6、乙方承包前甲方及林场的一切债权债务和原林场的干部、职工的人事、经济关系和

村民入股等均由甲方自理,如有林场与各村签订的收益分配由甲方负责处理,与乙方无关。甲方(林场)的人员安置由甲方负责安排,乙方不负连带责任。

7、乙方承包期间,甲方同意林场的场部供给乙方使用,在使用期间应做好场部修理,期满后腰修缮完善归还甲方。(如:场部变压器、水电、道路、防火设施等)。如果乙方对林场内的基础设施进行修建和改造时需占用林地的,甲方应给予协调与支持,投资由乙方负责,承包期满后其固定物不得拆除,无偿归属甲方。

8、在承包期间,因国家政策性建设需要征占用林地时,乙方必须无条件服从配合,其林地地面物赔偿按有关规定赔偿金归乙方所有,其他如林地补偿金等均归甲方所有。

第五条,其他事项

1、甲、乙一方如有违约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等有关法律、法规处罚或赔偿。

2、本合同在执行过程中如有未尽事项,应由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

3、本合同不因双方代表人的变更而变更。

4、本合同自甲乙双方共同签字盖章后即生效。

5、本合同一式五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鉴证单位、市林业局、林业站各存一份。

甲方(发包人):

法定代表人:

开户行:

账户名:

账 号:

乙方(承包人):

法定代表人:

开户行:

账户名:

账 号:

鉴证单位:

经办人:

公元贰零壹年 月 号在 签订

林场离岗退养申请书(推荐)二

党的“”以来,在财政部、农业部、水利部和国家林业局的大力支持下,在自治区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相关部门的支持配合下,我区各级财政部门全面学习贯彻系列讲话精神,特别是考察内蒙古期间重要讲话精神,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积极筹措资金,调整优化支出结构,支持推进林业重点生态建设、草原生态补奖等一系列重大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森林覆盖率和草原盖度持续提高,生态环境状况明显改善。

一、农牧林水生态建设工作开展情况

(一)林业生态建设保障工作成绩斐然。

一是支持林业重点工程建设。我区是唯一被国家林业“六大生态治理工程”全覆盖的省区。以来,全区共落实中央和自治区林业专项和基本建设资金600多亿元,完成营造林面积5735万亩,年均建设面积1150万亩,占全国的十分之一强。同时,按照自治区党委推进重点区域绿化工作的部署,20xx年以来,自治区本级财政每年安排近3亿元,专项用于重点区域绿化。截至目前,连同社会投入累计筹措近700亿元,完成绿化面积848万亩,打造各级各类重点区域绿化示范项目442个。内蒙古是我国荒漠化土地最为集中、危害最为严重、防治任务最为艰巨的省区之一,今年9月,全世界的目光聚焦鄂尔多斯市,《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在鄂尔多斯市召开。来自196个缔约方、20多个国际组织的20xx多人参会。汪洋副总理宣读了致大会高级别会议的贺信并发表主旨演讲。他指出,经过几十年、几代人坚持不懈的努力,我们不仅实现了从“沙进人退”到“沙退绿进”的转变,还培育出一大批各具特色的防沙治沙产业,荒漠化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据20xx年第七次森林资源清查结果显示,我区森林面积居全国第1位;人工林保存面积居全国第2位;活立木蓄积量居全国第5位;森林覆被率21.03%,居全国第21位。据20xx年第五次荒漠化和沙化土地监测结果,全区荒漠化土地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分别减少4300万亩和1800万亩。我区生态环境实现了“整体遏制,局部好转”的重大转变。

二是国有林区林场改革取得重大突破。20xx年2月,内蒙古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管理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内蒙古国有林区改革取得重大阶段性成果,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实现了汪洋副总理提出的“先行一步,作出表率,成为全国林区改革示范”的要求。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大兴安岭林区经济社会发展高度重视,从20xx年起,出台《内蒙古森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总体方案》,全面启动了内蒙古森工集团剥离教育、广电、卫生、森林等社会职能,共计约3万名林业职工交由呼伦贝尔市、兴安盟属地管理。自治区财政千方百计筹集资金,支持森工集团剥离办社会职能改革,每年投入在10亿元以上。森工集团承担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剥离移交属地政府,所属78户经营性企业全部进行了分类划转,基础设施建设逐步纳入属地规划。从20xx年4月1日开始,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同时将与木材生产相关的1.3万名职工转岗安置到森林管护、抚育、防火等岗位。目前,林区剥离办社会职能已全部完成,企业划转工作有序推进,“三供一业”(供电、供水、供暖和物业以及市政环卫)全部移交属地政府,林区社会保持基本和谐稳定。20xx年初,汪洋副总理在视察大兴安岭林区时,对我区解决森工企业剥离办社会改革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赞扬。20xx年12月,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印发了《内蒙古自治区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将全区国有林场主要功能定位于保护培育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按照国家和自治区部署,我区国有林场改革稳步推进。

三是惠民措施深入落实。20xx以来,中央和自治区累计投入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95亿元,惠及44万农牧户、350多万农牧民,聘用公益林管护人员4.7万人,1.3万国有林场职工和3.4万农牧民实现转岗就业。退耕户人均获得钱粮补助4000多元。天保工程年提供就业岗位14.28万个,工程区就业方式呈现多元化,工程区社会保障体系逐渐完善,林业职工“五险”实现全覆盖。

(二)草原生态环境保护恢复工作成效显著。考察内蒙古时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据统计,20xx-20xx年,全区累计投入草原生态补奖资金414.66亿元,其中,中央财政资金314.16 亿元,自治区本级安排 100.5亿元,在中央财政的大力支持下,我区草原生态补奖工作成效显著。

一是草原生态恢复速度明显加快。随着禁牧和草畜平衡制度的深入落实,全区草原“三化”(沙化、退化、盐渍化)面积比20xx年减少了871.29万亩。据草原监测数据显示,20xx年自治区草原植被盖度达到44%,比20xx年提高了6.92个百分点。

二是补奖区内农牧民收入保持稳定增长。在草原补奖机制政策实施的五年中,全区每年发放各类奖励补贴近50亿元,政策性补贴收入已占到全区牧民人均纯收入的35%左右,成为牧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

三是草原畜牧业生产经营方式加快转变。在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推动下,草原畜牧业正逐步向建设型、生态型的现代化草地畜牧业转型,草原畜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明显改善,牧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补奖区贮草棚和牲畜棚圈面积分别比政策实施前增长了66.8%和52.8%;牲畜舍饲比例达到65%,比政策实施前提高了22%;现有各类草原畜牧业合作社1.3万家,比20xx年增加了8049家,入社牧户124万户,比20xx年增加8万户。

(三)支持水生态文明建设,水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据统计,以来,全区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水利发展资金493亿元。在治理水土流失、优化水资源配置、强化水资源管理、地下水保护、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重点河湖治理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是积极推进水土流失治理。20xx-20xx年,我区组织实施了国家5大类水土保持重点工程。累计安排水土保持重点工程投资18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3.22亿元,地方配套4.78亿元,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762.62平方公里,新建淤地坝20座,除险加固淤地坝80座,保护黑土区面积150平方公里,专项治理黑土区侵蚀沟道194条。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被水利部授予全国首家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示范县。

二是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水权制度建设及相关实践。20xx年自治区水权收储转让中心注册成立以来,累计批复水权转让水量4.5亿立方米,解决了60多个大型项目的用水需求,可支撑约1600亿元工业增加值的水资源需求。全区累计为灌区筹措节水改造资金50多亿元,通过水权转让,不仅解决了国家重点项目的用水需求,还带来了巨大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实现了“多赢”的效果。走出了一条干旱缺水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的新路子。

三是强化节约用水。截至目前,全区新增节水灌溉面积366万亩,已超额完成新增350万亩节水灌溉面积的年度目标任务,其中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84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32,为自治区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和经济社会健康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今后农业生态建设工作思路

结合全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精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治理,以建设生态文明为总目标,以构建祖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为总任务,以深入实施国家重点林业工程和贯彻落实新一轮草原奖补政策为依托,坚持深化改革,绿色惠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丽内蒙古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一)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扩增林业资源总量,巩固和共享发展成果。一是坚持以大工程带动大发展,继续积极筹措资金,支持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三北防护林、天然林保护等国家林业重点工程和重大生态修复工程。二是继续支持推进大兴安岭重点国有林区改革,到20xx年全面完成国有林区改革任务。全面深化国有林场改革,不断创新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按时完成国有林场改革主体任务。三是认真落实中央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支持建立和完善地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四是支持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积极探索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分置,引导林地经营权有序流转。

(二)加强资金监管,实施好新一轮草原生态补奖政策。一是切实加强草原补奖政策资金使用督查工作,实行各项资金兑付周报制度,采取报表筛查与问题旗县集中整治相结合的办法,确保用足用好各项资金,切实解决一批草原补奖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二是根据国家有关要求,开展试点旗县草畜平衡评价工作,开展草原补奖政策草畜平衡示范县的评比工作,推进政策效益的发挥。

(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速构建科学完善的水生态文明体系。一是支持配合有关部门严格用水总量控制,强化用水强度管理,提高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全面推进落实河长制。二是积极筹措资金,继续大力支持推进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重点工程建设。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