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范文(优秀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1:26:26 页码:13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范文(优秀10篇)
2023-11-11 01:26:26    小编:ZTFB

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瑰宝,我们应该传承和弘扬。怎样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是学生们共同探索的问题,我们可以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以下是一些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法,供大家参考。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一

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典型表现如下:1.幼儿教育中,智力教育被列入教育的主要目标,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则放到了次要地位;2.幼儿教师在日常教学中更多采用的是知识传授的方式,而忽略了幼儿自学能力的培养;3.幼儿教师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给未来的考试教育打基础,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教授,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

一、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根本原因。

(一)家长的原因。

在当下的教育模式下,应试教育被国内大力推广。这种教育模式在小学教育、初中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中渗透极深,如今甚至蔓延到了幼儿教育中。应试教育的核心是:让学生学习各类知识,学校对学生所学的知识以考卷形式进行检测,得分优异的学生则有机会接受更好的教育,得分低的学生则可能失去良好教育的机会。应试教育的理念已渗透到了每位家长的心中,家长为了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优异的学生,遵循“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从幼儿教育开始,便一味要求幼儿园给孩子灌输更丰富的知识。由此,小学化倾向在幼儿教育中逐步形成。

(二)幼儿园的原因。

目前,公办幼儿园越来越少,民办幼儿园却随之增多。民办幼儿园几乎都是将盈利作为开办幼儿园的唯一宗旨。因此,为了谋取高额的利润,幼儿园会尽量迎合家长的`心理需求。由于幼儿园深刻了解家长们“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理倾向,又深刻了解当今的教育模式。因此,幼儿园会刻意在幼儿教育中加入小学教育内容,让幼儿从小便接受更多的知识教育。此外,幼儿园为了节约成本,对外招聘的幼儿教师也是一些素质偏低的教师,这些教师对幼儿教育的本质没有深刻的理解,也是单纯地认为幼儿教育就是给未来的考试教育打基础,在教学中侧重于知识传授,忽略孩子的身心发展。

(三)教育机制的原因。

教育部现有的教育机制中规定: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在衔接的过程中,小学学校要遵循自然过渡的方式,不得以成绩为核心来择优录取。但是,现实中依然有不少小学学校为了获取更加优质的生源,私下出考试题依据成绩高低录用学生,并依此给学生进行分班。在这种现实背景的影响下,幼儿园不得不注重幼儿的知识教育,让幼儿能更好地升入小学学校。

(一)家长需做的改善工作。

家长要充分意识到两点。第一,成绩并非评判孩子好坏的唯一标准,家长既要看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又要关注孩子身心在成长中是否正常发展;第二,幼儿阶段是一个孩子最无忧无虑的阶段,孩子接受知识也应该是自然而然的过程,而不是强行灌输,这样会让孩子从小就承受过多压力,将来的学习和生活都会受不良影响,家长要关注孩子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同伴交往等综合层面的发展情况。

(二)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

幼儿园需做的改善工作侧重于三方面内容。首先,幼儿园要从意识上进行彻底的改变,不只是关注自身的盈利问题,而是要将教育视为己任,对幼儿进行合理化、科学化的教学。其次,幼儿教师要与幼儿家长做好日常的沟通工作,沟通过程中,幼儿教师不仅要告知家长孩子的学习情况,还要告知家长孩子其他方面的发展情况,让家长对孩子有一个综合性的了解,同时要将应试教育的不足之处告知家长,让家长慢慢转变观念。再次,幼儿教师要在日常教学中转变模式,不可将知识强加给幼儿,而是要以兴趣引导的方式让幼儿自然接受,同时关注幼儿在同伴交往、身体健康及性格发展等各方面的表现,逐步改善目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不良现象,完成幼儿教育到小学教育的自然过渡。

(三)教育部门需做的改善工作。

教育部门需做的改善工作也包含三方面的内容。第一,教育部门要对目前的小学进行整顿,严禁小学入学考试,对违反规定的学校要予以重处。第二,教育部门要对当下幼儿园的教育模式进行具体的要求,包括教育形式的要求、教育内容的要求和教育目标的要求,让幼儿园依据要求来办学。第三,教育部门要对当下的幼儿教师提出要求,规定幼儿园招聘幼儿教师的门槛,对幼儿教师的学历、素质和教育观念等各方面认真进行考核,只有合格的幼儿教师才能够加入幼儿园进行教学。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二

幼儿教育一直是人们非常关注的,幼儿是祖国的未来,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接班人,幼儿教育所面临的责任是巨大的。但是,近年来幼儿园中普遍出现了“抢跑”现象,也就是所谓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幼儿教育的管理、教学模式及内容偏重于小学阶段,它强调向幼儿“灌输”知识,忽视幼儿在游戏中主动的、探索性的学习。家长都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给幼儿教育“小学化”提供了契机。教育部明确规定严禁幼儿教育“小学化”,学前教育机构应当遵循学前教育规律开展教育活动,注重培养孩子的天性,为幼儿提供游戏条件和时间,满足幼儿的需要,不得教授小学内容以及布置家庭作业。

现在的一些幼儿园为了吸引家长的目光,在幼儿园里开设小学英语课、数学课和语文课等,要求幼儿掌握小学基础知识,尤其是即将升入小学的大班孩子必须像小学生一样进行学习和做作业。幼儿园里失去了孩子的欢声笑语,教师只注重教授幼儿小学知识,在讲课时又没有掌握一定的方法,知识枯燥的进行重复性的灌输,缺乏演示和案例,缺少游戏的衬托,使幼儿对幼儿园失去兴趣。幼儿园为了兑现当初招生时候的承诺,往往会要求幼儿服务教师安排,不准顶嘴和辩解,上课不准溜号,必须按时完成教师安排的任务,坐姿端正,回答问题要举手,课间游戏的时候要有秩序的做游戏,不准打闹。过分的要求幼儿做到小学生的水平,严重的限制了幼儿的个性发展和心理健康,是不符合幼儿教育规律的。

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其他孩子强,在各方面都占据优势,所以就会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去学习各种技能,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其实对于幼儿来说需要的是在玩中成长,过多的学习反而会阻碍他们的成长。幼儿园就是抓住了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夸大幼儿园的教学范围,宣称幼儿园里可以让幼儿掌握很多小学课程,孩子在上小学时就会非常轻松等错误的言论,许多幼儿家长把孩子上幼儿园混同于“上学”,认为要学知识,这也迫使幼儿园为了生存而走上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道路。幼儿园办园宗旨不端正、不科学已经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大部分民办幼儿园和许多自负盈亏的公办幼儿园其办园宗旨并不是真正的要把幼儿培育好,促进幼儿的身心健康,而是只把招生当作第一要务,一切都是为了“钱”。幼儿园为了满足家长的虚荣心以及提高吸引力和竞争力,违背教学规律,将会受到严惩。

幼儿教育“小学化”严重扭曲了幼儿的天性,使幼儿失去了童年的乐趣和游戏的权利,完全变成了学习的工具和家长炫耀的工具,影响幼儿发展。幼儿的天性就是爱玩爱动爱思考,他们对于幼儿园里的事物都非常感兴趣,幼儿教师应该做的是给幼儿提供更多发挥的空间,让幼儿在玩中提升自己的能力和思想。面对铺天盖地的学习任务和作业,幼儿的游戏时间被大大缩减,给幼儿带来的负担是巨大的,最终培养出来的幼儿也是发展不完善的,不具备综合竞争实力。在幼儿园教育阶段进行小学教育也会对小学教学产生影响,过分的追求教学效果,使得幼儿根本没有完全学会小学知识,成为了“夹生饭”,也就是虽然懂一点,但是又不完全懂,影响幼儿的思维习惯。同时,幼儿园里进行授课也使幼儿对学习产生压力,甚至厌烦。当幼儿学会了小学一年级的知识以后,他们再上课的时候就会不认真听讲,不利于教学的开展,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另外,过度的学习会导致幼儿成为“书呆子”,没有朝气和活力,与社会的需求严重脱节。

要改善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就要从幼儿园管理入手,幼儿教育虽然要和小学进行衔接,但是并不能小学化。要加强对幼儿园的立法管理,发现私自开设小学课程的幼儿园给予严肃处理,选出在教育方面做的比较好的幼儿园进行通报表扬,树立典型。幼儿园必须按照规定开展教学,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杜绝“小学化”倾向。同时,号召社会各界对幼儿园进行监督,当发现问题时及时进行举报和投诉,严肃整顿幼儿园。只有这样进行综合改革,才能从根本上减轻幼儿的学习负担,有利于幼儿教学工作的正常开展。正确调整家长对幼儿的评价标准,并不是幼儿学的越多就越好,要根据幼儿的发展规律进行教育,要让家长懂得孩子在幼儿园并不是要学习多少小学知识,而是要通过幼儿教师的引导,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三

很多家长并不懂幼儿教育规律,又受到了社会攀比风气的影响,于是在孩子回家后,问得最多的就是:吃饱了没有?吃的什么饭?学什么了?认识几个字?学了几个单词?背了几首诗?家长这种对幼儿园教育的盲目、错误需求,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

很多民办幼儿园或是承包性质的公办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错误需求,更为了自身的经济利益,违心地去搞幼儿教育小学化。比如,凸显幼儿的外显行为,多学习语言、识字、英语、速算等知识,让幼儿看起来掌握了很多知识,显得幼儿园的素质很高,很负责任,让家长对幼儿园更加信任。但是,这些外显行为都是经过短期培训就能看出效果的,而幼儿的良好习惯、智力潜能等却需要长期培养,也不容易看出效果。这种功利性较强的办园目的导致幼儿教育逐步小学化。

幼儿教师是幼儿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他们的教学理念、教育素养对幼儿园教育有着直接影响。但是,一些幼儿教师没有受过系统、专业的培训,理论素养不高,还有一些幼儿教师甚至就是从小学退休老教师中返聘的,他们的教育理念比较传统,教学方法不灵活,使得小学化倾向非常明显。四是监管不到位。教育部门对幼儿教育的师资要求比较宽泛,培训较少,监管力度不到位,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的出现。

首先,不利于幼儿的身体发展。幼儿的身体处于发展期,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学习导致幼儿的大脑容易出现疲劳。而且,幼儿的眼睛比较娇嫩,容易对视神经系统造成一定伤害,出现近视等眼科疾病。幼儿的骨骼发育还在进行中,如果不注意,长时间的规范性学习容易导致出现驼背、消瘦等身体问题。其次,不利于幼儿的心理发展。对幼儿园的幼儿实施小学教育是不符合幼儿心理发展水平的,因为他们还不具备系统学习的能力。教师提前对幼儿进行超前教育,幼儿的学习可能会很吃力,导致幼儿不愿意学习,甚至产生抵触、畏惧心理,对以后的学习不利。再次,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发展。在幼儿园时期就进行专项教育,不仅幼儿的非智力因素得不到有效发展,对幼儿的全面发展也是不利的。

我们要多宣传幼儿教育的宗旨,让社会对幼儿教育有比较充分的了解,扭转家长的错误认识,让大家都认识到,幼儿园的教育,学习知识只是其中一个方面,重要的是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具备集体意识、自理能力,形成健全的人格,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

一方面,对幼儿教师的聘任要严格把关,保证期素质、水平达到相关要求才能进入幼教领域;另一方面,对现有的幼儿教师要加强培训力度,促使他们继续接受相关教育,更新教育理念,提升业务水平和综合素质。

教育部门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对幼儿园加大指导、监管力度,对幼儿园的考核评价标准、教师职称评定、教学用书和玩具的管理等进行指导,禁止幼儿园随意增设课程,强化评估年审机制,并对幼儿园教师的资质进行考评,以便更好地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

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是不利于幼儿教育长远健康发展的,必须要进行严格的纠正,按照教育规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好幼儿教育,保障幼儿健康成长,快乐学习。

作者:张力云单位:河北省迁安市夏官营镇包官营完全小学。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四

目前我国在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缺少良好的衔接机制,部分小学校为了提高办学质量、获得良好的生源而违规举行入学考试,在小学入学时根据学生的分数进行分班,因此将幼儿园置于家长和社会的压力之下,为了使孩子们能够进入更好的小学,接受更好的教育幼儿园不得不提前进行小学教育。

2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相关对策。

幼儿教育作为幼儿身心成长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的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最重要阶段,因此应当摒弃传统的幼儿教育观念,有关教育管理部门应当做好幼儿教育宣传工作,纠正片面强调文化知识的功利化、应试化的错误教育思想,须知过分追求智力教育会在很大程度上忽略掉其他方面的发展,幼儿教育是人生教育的基础所在,只有夯实了基础才能使日后的教育更加有利于人生规划和发展,科学的幼儿教育应当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教育,因此,为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趋势,树立正确的幼儿教育观念是关键所在,在幼儿教育中,应当将幼儿视为教育的主体,尊重其个性化特点,因材施教,使其既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接受到适合的文化教育,又能够促进其健康、快乐的成长。

政府对幼儿教育的导向性作用直接影响幼儿教育的整体走向,当前之所以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这一现象,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政府相关部门的不作为造成的,为端正幼儿园的教学宗旨和目的,政府应当首先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幼儿教育实施细则,对幼儿教育的教学形式、教学内容等各个方面做出相关规定,并督促各幼儿园遵照执行;其次政府应当对当地教育机构的教育行为进行监督,防止幼儿园违规开设各种小学课程,防止小学校在招生时开设各种入学考试,对违反规定的行为要坚决处罚。

2.3提高幼师队伍的素质。

幼师是幼儿教育的主要实施者,因此只有使幼师树立正确的`教育思想、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才能抑制并纠正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因此在实际工作中应当做到以下几点:首先,要对所有在职幼师进行培训指导,端正幼师的教学思想,使其将幼儿的身心发展置于日常教学的首位。其次,严格幼师从业的资格准入制度,适当提高从业准入门坎,将幼师对幼儿教育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作为考核的重点。另外,对于在职的幼师,应提倡其对幼儿教育的钻研能力,使幼师能够根据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出发,研究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学方法,摒弃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幼儿教育水平的观念,研究全面的、科学的幼儿成长评价办法,顺应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使幼儿得到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

2.4完善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机制。

一方面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具有较为密切的联系,另一方面幼儿教育又不等同于小学教育,因此一定要处理好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之间的关系,使幼儿教育为小学教育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幼儿教育使孩子具备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健康的体魄以及健全的人格,为迎接即将到来的小学教育做好准备。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给幼儿的成长带来很大危害,为此社会各界人士应当共同努力,相互配合,采取有效措施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成长。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五

在传统教学以及经济发展的影响下,我国现代幼儿园教育趋向于小学化发展,使得幼儿在成长过程中没有较多能够展现自身特点的机会,并且小学化教育容易导致幼儿不能正常发育生长,对幼儿有一定程度的危害。本文主要就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危害进行简要的分析,并且提出针对性的对策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情况的产生。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危害现代幼儿园教育注重发展幼儿的自我个性以及对其感知能力的培养,而很多家长还是希望让幼儿在初始阶段学习一些小学化知识,以提升孩子在同龄人中的竞争力,但是对幼儿进行教育的主要目的应该是让其在与同龄人相处的过程中能够得到天性的释放,并且能够结交到朋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而不是学习知识。目前我国幼儿教育小学化越来越严重,对幼儿的身心发展造成不良影响,幼儿园教师和家长应该认识到这种情况对幼儿的危害,并且采取有效的措施杜绝这种现象的产生。

幼儿接受幼儿园教育的本质是让幼儿在自己能够接受的范围内进行活动和一定程度的学习,而当代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主要就是指幼儿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学习了一些在小学阶段才要求学习的知识,很多教师在教育幼儿的过程中经常会将幼儿的学习能力进行比较,以此判断幼儿在幼儿园当中的表现能力,教师经常会将教幼儿认字、算术等内容,并且给其布置作业,在教育过程中对幼儿提出严格的学习要求,让幼儿按照教师的要求进行学习,并且在很大程度上以小学化形式来管理学生。

1、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受阻。

幼儿在幼儿园接受教育的过程中,本来应该学习一些良好的生活习惯以及正确对待事物的观念,但是幼儿园教育小学化使得幼儿接受一些不在自己承受能力范围之内的.知识,对其没有较好的理解,教师本应该组织幼儿进行游戏活动但是却对其实施小学化教学,使得幼儿的身心发展不符合科学规律,导致其身心发展严重受阻,不利于幼儿的正常成长。

2、导致教师教育观不正确。

教师的教育观是影响学生进行正确学习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幼儿园教育小学化模式下,很多教师的教育观也受了很大的影响。很多幼儿园都会组织教师去比较有名气的幼儿园进行观摩教学,而这些有名气的幼儿园大多受教育观念的影响对幼儿实施小学化教学,提升幼儿在同龄人中的竞争能力,这又使得观摩的幼儿教师被这种教育行为所“感染”,导致自身的教育观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3、扭曲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家长一般都对孩子有很大的期望,这自从孩子出生就一直存在,导致家长在让幼儿进入幼儿园的时候就想要选择教育效果较好的幼儿园让幼儿进行学习,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在很大程度上会增强家长对幼儿的期望。很多家长会将幼儿与同龄人比较,希望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孩子更加优秀,小学化的幼儿园教育则使得家长的这种感觉更加强烈,让家长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中,扭曲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

1、树、立正确的教育观。

幼儿园对幼儿的教育是为幼儿以后的学习打下基础的阶段,而教育好幼儿的根本就是教师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这样才能让幼儿在正常的环境下接受教育。教师不能为了让幼儿在同龄人之间有较大的竞争力就让幼儿学习一些小学才会接触到的知识,在对幼儿进行教育的期间,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只有让幼儿的天性得到解放才能发掘出幼儿自身的特点并且对其进行更好的教育,在幼儿园期间教师应该注重的是对幼儿的生活习惯的教育并且教育其具备正确的思想观念,让幼儿享受应有的童年,这样对幼儿的发展才能起到正面的促进作用。

2、结合幼儿特点进行教育。

幼儿本身是具有很鲜明的特点的,教师在进行幼儿园教育的过程中,应该结合幼儿的特点对其进行针对性的教学。幼儿的思维还没有形成具体的模式,并且对外界的事物也没有明显的感知能力,判断是非的能力也比较弱,教师应该首先教育幼儿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然后对其思维进行一定程度的启发式教学。在进行教育的过程中,教师要选择幼儿乐于接受的方式,与其一起做游戏参加一些有趣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学到一些基础的知识与道理,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

3、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

教师作为幼儿教育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部分,其教育能力对幼儿的整体发展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幼儿教师并不具备专业的教育能力。教育部门应该加强幼儿园教师的队伍建设,幼儿园相关负责人可以组织教师进行经常性的培训,让教师能够了解幼儿的需求,并且通过相互之间交流经验寻找最适合幼儿的教育方法。

幼儿的整体发展应该从小抓起,但是决不是让其在幼儿阶段就学习一些小学化知识,教师在对幼儿进行教学的过程中,要避免幼儿接触小学化教学知识,让幼儿享受童年的乐趣,防止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对幼儿进行科学合理的教学,促进其身心全面发展。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六

在当前经济利益的驱使下,社会、家长和幼儿园的自身理念出现了扭曲。一方面,一些幼儿园为了广泛招揽生源,扩大办园规模,将儿童掌握知识的难度和数量作为办园的特色和商业宣传的亮点,忽视了儿童基本成长和幼儿教育规律。另一方面,一些家长及幼儿教师急于求成,秉持“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重成绩、轻素养,重外在表现、轻内在心理感受,以识字、写字、背诗、背英语单词、掌握数学运算的多少和难度来衡量评价孩子是否优秀和进步。

一些家长在幼儿教学内容上为“提前准备,打好基础”,将小学的学习任务加给幼儿,造成应试教育和上学压力的前移。一些培训机构也为了迎合家长的迫切需求,积极创办幼升小的培训班。为了追求知识的多与高,逐年增加教材难度,很多小学的学习内容都以各种离奇的方法、手段,融进了当前幼儿教育之中,超越了儿童年龄特征的学习难度和水平。

在课程设置安排上,幼儿教师授课满堂灌,忽视了儿童生理和心理发展特征。在偏远地区,幼儿教师多数没有经过专门训练、无专业资质,他们本身教育经验缺乏,再加上受教学设施和条件的限制,只能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在一些城区,幼儿教师的资质和水平都很高,但有的幼儿园教育的规模巨大,幼儿教师无法开展各方面的教学工作,忽视游戏式、生活式的幼儿教育,从而产生小学化的倾向。

一些幼儿园为彰显自我实力广招生源,在行业之间展开了教育水平的激烈竞争,幼儿教育和教学难度不断加强。很多家长受思想偏见和升学考试压力的影响,不对孩子的发展作整体长远考虑,急于求成、揠苗助长、望子成龙式的超前教育需求所形成的竞争意识错位思潮,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整个幼儿教育的科学健康发展。

由于地域差异、城乡差距、城市居民子女与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间的差距,各地经济发展速度的快慢,使幼儿教育的分布、配置、待遇等依然不平衡,特别凸显的问题是围绕城乡二元户籍体制和偏远山区乡村留守儿童众多,很多幼儿园师资匮乏,教育设施和教育水平根本无法达到幼儿教育的基本要求。

当前,由于还没有形成一个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估体系,家长和学校对幼儿教育的评估主要是单方面的,他们更重视获取掌握知识的难度与数量,将计算、单词、拼音、字词字义、笔顺笔画等作为全部幼儿教育的评价标准。这种底层基础的评估体系如果不能改变,“治标又治本”就成了一句空话。

一些幼儿教师对幼儿教育的理论理解肤浅,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忽视幼儿教育的娱乐生活性特征,缺少教学实践的锻炼,有些教师只通过简单学习和培训就直接从教,常以小学生的标准教育幼儿,简单粗暴地处理日常教育工作。

要大力引导家长、教师树立科学幼教观念,正确对待幼儿教育的思想和途径,打破“赢在起点”的狭隘竞争意识,明确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丰富和拓展儿童的成长成才渠道,把儿童的身心健康和长远发展真正重视起来。要在全社会强化科学幼教观的认知,注重从幼教的管理和教育实践中引导规范,减少教师、家长对幼儿之间的竞争性比较的错误认识。尊重和提倡适龄儿童的性格差异和个性发展,让科学促进儿童成长发育自然规律的教育方式和途径在全社会不断推广,让科学幼教理念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要持续深化当前幼教体制改革,使各级各类教育方式向多元化方面拓展,成长成才的途径和渠道更加丰富。要逐步消除淡化幼入小、小升初、中考、高考的不良因素和前移影响,彻底改变和破除以应试教育和升学目的为中心的教条化、功利化的教育格局。要把幼儿教育的基础性作用真正重视起来,科学构建幼儿教育评价体系,严格规范幼儿教育机构的办学宣传和招生制度,杜绝以单纯的知识储备为标准和应对入学为目的的幼儿教育,避免幼儿教育机构盲目给孩子超前的知识,形成恶性竞争,从而使幼儿受到生动活泼的、以寓教于乐、游戏为主的素质教育。

各级部门要加大幼儿教育的投入,促进幼儿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进一步开拓和繁荣幼儿教育市场,严格准入管理制度,使公办幼儿园与民办幼儿园相互协调,相互补充,加强队伍建设,提升师资水平。要特别关注幼儿教育的社会公益性,在政策、资金、师资上对偏远、贫困、落后的地区和幼儿园给予倾斜,解决实际问题,提供有效支持。要积极、大力改善幼儿教育机构的基础设施、配齐配全合格的师资队伍,使幼儿教育的基本条件得到最大限度地满足,让适龄儿童在符合科学规律的幼儿教育的环境里茁壮健康成长。综上所述,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各级政府部门要作为的主导,学校、教师、家长等各方面要改变观念,提高认识,相互支持,密切配合,进一步推动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切实关照儿童身心健康的成长,避免幼儿教育小学化。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七

3—6岁的幼儿正是培养好奇心、想象力、创造力丁性品质以及良好行为习惯最佳时期,幼儿教育工作者应该遵循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规律,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教育原则,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活动和学习环境,引导幼儿在生活和活动中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应该重视幼儿的个别差异,为每一个幼儿提供发挥潜能,并在已有水平上得到进一步发展的机会和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发展。

1、教育部门监控力度不足。

面对日益严峻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教育行政部门所起的作用微乎其微,没能及时对这种错误倾向予以制止和纠正,更有甚者,还从活动组织、评奖、职称评定等方面不自觉地为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进行推波助澜。

2、办园宗旨不端正。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家长们对幼儿园提前学习写字、算算术等呼声较高,特别是以营利为目的的民办幼儿园,为了吸引生源,迎合家长的需要,教授一些小学的学习内容。向幼儿提出过高的水平要求,以求幼儿拿出学习成绩来,满足家长的要求,并以此作为“办园成绩”向社会炫耀、提高幼儿园的吸引力和竞争力。

3、家长把学前教育单纯的理解为智力开发。

使幼儿家长对可以“看得见摸的着”的知识、技能的关注度远高于量化的,良好的性格、行为习惯、审美、情绪等非智力因素。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幼儿时期良好的教育是一个人性格、习惯、能力、自我意识等的初步形成阶段,如果这一时期能够接受规范的学前教育,形成良好的性格、习惯将会有利于他一生的发展。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问题必须做好“三个转变。

一是必须转变办园理念。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归根结底是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的“小学化”,而园长是幼儿园课程的领导者,对幼儿园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起决定作用,园长有什么样的办园理念就会选择什么样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式。因此,园长首先要转变自己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观以“幼儿发展为本”,用发展的眼光看教育,不能只注重办园的功利性,更不能因迎合家长的错误需求而违背幼儿身心发展规律。

二是必须转变幼儿园教师的教育理念。加强教师对《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甘肃省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等政策、法规的培训学习,把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关注个别差异,满足幼儿多方面的发展需要,让孩子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让每个孩子富有个性的发展。同时,开展遏制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专题研讨活动,组织教师共同分析造成幼儿园“小学化”倾向的原因,及带来的危害。

三是必须转变家长的错误认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心理和需求加大了幼儿园办园压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开设一些不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课程,因此,家长对“起跑线”错误认识是学前教育“小学化”的一大助力。作为幼儿园,可以通过召开家长座谈会、家教知识讲座、请家长走进课堂等多种活动,帮助家长了解《指南》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各阶段幼儿的培养目标和班级教育教学计划、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带给孩子一生发展的危害性等知识讲座,使幼儿家长懂得幼儿教育的基本规律和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赢得家长对幼儿园工作的支持和配合。

一是早期阅读策略。为幼儿提供丰富的图文并茂的阅读材料,创造良好的环境,使幼儿能潜移默化地接受书面语言,获得全方位的早期阅读的经验,从而知道文字的具体意义。

二是数学教育策略。在生活中处处存在着和数有关的问题,如分类、比较、测量甚至加减运算。幼儿的数学教育的内容应和幼儿的实际生活相联系,渗透在幼儿园的一日生活和游戏中。

三是书写活动策略。幼儿的前书写活动具有游戏性、图画性、过程性、兴趣性等特点,与小学的书写活动有明显的不同,不考虑幼儿兴趣和需要的机械训练是不可取的。

四是游戏活动策略。游戏是促进幼儿进行全面发展的重要形式,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之中。通过游戏儿童能够获得情感、认知、意志、人格等方面的发展,可以培养幼儿的自信心、交往能力、合作精神、动手能力、探究精神、创造力及自我表现能力,使幼儿体验到自豪感、成就感。

五是幼小衔接策略。可采取召开“幼小衔接”专题座谈会、邀请小学校长或一年级优秀班主任给家长进行“幼小衔接”专题讲座等活动体验小学生活活动,促进幼小衔接工作,培养幼儿良好的倾听习惯、学习习惯、遵守纪律的习惯等。总之,学前教育是区别于小学教育的独立阶段教育,应本着以幼儿为本的思想,热爱每一个幼儿,接纳每一个幼儿的个性特点,采取有效的教育措施,设计趣味性浓、活动性强的、渗透于生活、游戏中的各种教育活动,让幼儿在玩中学,玩中去探索,争取把每位孩子都培养成一个活泼开朗的,有自己个性特色的儿童。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八

随着我国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社会各界对幼儿园教育的重视程度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受到传统应试教育思维的影响,有些幼儿园在组织和开展教育活动时,过分强调智力教育,小学化倾向比较严重,不太重视幼儿的情感培育和德育素质的培养,从而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影响因素的基础上,重点就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转变对策进行研究。

幼儿园教育的小学化倾向在很多学校都有存在,而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既受到传统教育思想中过分看重智力教育的因素,也受到很多家长和幼儿园教育功利化心理的影响,所以无法对素质教育理念进行很好的贯彻和落实。因此,对于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问题,必须首先实现教育理念上的积极转变,然后形成家庭、学校、社会的教育合力,共同探索更加科学的幼儿园教育范式,为幼儿的健康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

(一)幼儿园办学宗旨的功利化。

随着各地民办幼儿园的大量兴起,很多幼儿园为了快速扩大自身的影响力,存在很多盲目迎合家长传统教育思想,过分强调智力教育的倾向,加上国家教育部门的监管不到位等,致使一些幼儿园的培养方案如同“揠苗助长”,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违背了幼儿成长的客观规律。

(二)家庭及社会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

由于我国长期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唯成绩论”对学前教育也产生了一定的不利影响,尤其是在一些家长和社会机构的推动下,很多幼儿园开设的课程内容主动向小学课程靠拢,表面上看似乎有助于幼儿快速适应小学阶段的学习,实际上是一种教育资源的浪费,也影响了幼儿在幼儿园的学习体验。

(三)幼儿教师的教育素质相对低下。

在很多地区,由于幼儿园及其教师资源相对紧张,所以在师资队伍综合素质的建设上还不够完善,甚至有些幼儿园教师还没有获得从业资格证书伍,所以形成对幼儿教育的正确认识,教育教学思想相对落后,习惯于一味迎合家长的各种教育要求,在教育实践中盲目追求知识的传授数量,以幼儿智力水平的高低作为幼儿教育评价的唯一标准,无形中推动了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一)转变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

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要想解决这一教学弊病,首先必须转变传统的幼儿教育理念。传统幼儿教育理念中,幼儿教育以智力教育为主,忽视素质教育,应该采取措施转变幼儿园及家长的传统理念,在全社会形成幼儿教育的新气象。例如,教育主管部门定期开展幼儿教育新理念的宣传活动,使幼儿园的管理者、施教者和家长都能够认识到幼儿教育不能一味追求智力教育,应该以素质教育为指导。另外,幼儿园和家长应该加强合作沟通,使幼儿教育达到最好的效果。

(二)政府部门加强监督与管理。

学前教育是社会公益性事业和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政府部门需要对幼儿园教育的开展加强监督管理与引导,以保证幼儿园各项工作顺利规范的开展。针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问题,教育主管部门要明确划分职责,制定详细的监督管理细则,按照细则定期对幼儿园教育进行考核与评价,在考评过程中,一旦发现幼儿园的教育有小学化倾向,要坚决纠正和制止,这样主管部门的监督才能达到效果。在具体操作上,由于各地的幼儿园教育水平不一,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应根据自身情况,出台相关的政策规定等相关文件,规范幼儿园教育的方法、形式、内容、作息时间、评价制度等,对于违反相关规定的幼儿园要进行相应的处罚,并对社会公布,以此来规范管理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例如,对于幼儿园强制学生参加兴趣班、提高班等行为要坚决制止,只有对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全面监督管理,才能防止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

(三)加大投入力度建设幼儿园教师队伍。

要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归根结底需要幼儿教师来落实。因此,幼儿教师的培训对幼儿园来说就是重中之重的工作,幼儿园应经常性的安排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让教师能够学习到正确的幼儿教育理念,丰富幼儿教育的方式与方法。同时,不同的幼儿园之间要加强相互的交流,学习其他幼儿园优秀的教育经验,弥补自身的不足,实现各个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共同提升。此外,幼儿园不但要加强对现有教师队伍的培训提高,还要积极引进其他高素质的幼儿教师,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队伍更加优秀,结构更加优化。

(四)实现科学的幼小衔接。

禁止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并不是忽略了幼小衔接的问题。针对幼儿教育的特殊性及幼儿教育的客观规律,幼儿园应该采取适合幼儿身心发展的教学方式,体现幼儿教育的启蒙性,丰富性,基础性和趣味性。例如,在幼儿园启蒙教育中,幼儿个人主体意识的培养,学习兴趣的激发,学习及生活习惯的养成,学习和活动适应能力的培养,这些方面的学习显然比小学教育的小学化更有意义。

总之,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幼儿教育而言,要想避免小学化的教育倾向,需要对幼儿多一份关爱,少一分功利,要充分尊重幼儿成长与学前教育的客观规律,制定真正适合幼儿成长的教育模式,还幼儿一个健康、快乐、和谐的成长环境,在淡化智力教育的同时,提高对素质教育和人文教育的课程比重,以实现幼儿教育质量和水平的不断提高。

[1]吴龙。学前教育“小学化”成因分析及其对策[j]。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02)。

[2]索长清,姚伟。文化价值观视角下幼儿园“小学化”现象探析[j]。上海教育科研,2014(01)。

[3]李立新,胡耀岗,李艳丽,马晓琳。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与建议———以河北省幼儿园为例[j]。教育探索,2014(03)。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九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方式、教学和评价方面,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幼小衔接的存在、幼儿家长不合理的期望、幼儿园自身办学理念以及政府部门监控不力是造成这一倾向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幼儿园、家长、政府部门通力合作,来扭转这一不良局面。

幼儿教育主要是为儿童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活动环境,为其今后终身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1]但是,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它背离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我们应认真分析其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原因,采取措施纠正这一不良现象。

目前,人们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概念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基于不同的角度和认识标准,学者们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指幼儿教育背离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漠视或忽略幼儿学习的特点,让幼儿学习一些小学阶段范围的内容,并让他们以小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2]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仅注重对幼儿进行智力教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3]如有的幼儿园注重教给幼儿一些拼音、识字、算术等方面的知识,而忽视对幼儿诸如品德礼仪、日常生活习惯、审美和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其次就是幼儿教学内容超越了幼儿的承载量,过度开发早期专业特长。

如有的幼儿园除了每天正常的活动外,还会进行一些诸如钢琴、舞蹈、英语等兴趣活动班,使得幼儿的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从教学方式上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不以游戏为主,以纯粹的知识学习为课堂主要内容。同时忽视幼儿自主学习,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忽略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及认知特点,以及幼儿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的特点,很可能使幼儿产生厌学的情绪。从教学管理上来说,谢玉坤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用管理小学生的制度来约束幼儿的行为。[4]例如,幼儿上课时要昂头挺胸双手背后,在规定时间进出教室,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座位,随意跑动。从教学评价上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为用小学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幼儿教育。例如重视对幼儿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忽视对幼儿品德礼仪、日常生活习惯、情感的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局面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幼小衔接问题的存在、幼儿园自身的问题、家长对幼儿不合理的期望或观念、政府对幼儿教育监管不到位。

(一)幼小衔接的存在。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一般都是在幼儿园大班后期开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幼儿园大班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的教学活动时,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幼儿园小中班教师。此外,部分幼儿园采用教师轮回带班模式,带过大班的教师非常容易把她们在教幼儿大班阶段所形成的一些教学习惯用到幼儿园中小班幼儿上,这直接导致了幼儿低年龄阶段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二)部分幼儿园自身问题。

近些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促使一大批民办幼儿园发展起来,它们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这些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幼儿园园长几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系统学习或缺乏从事学前教育的经历,因此,在这样一个园长的带领下,就很难使整个幼儿园有一个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其次,有的幼儿园招收的幼儿教师质量不高。

有些幼儿教师没有学过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缺乏对我国幼儿教育目标、任务及实施的了解,认为幼儿教育主要就是教孩子写字、算术、读书,因此,就用一些简单的小学知识来教幼儿,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再次,有些幼儿园教授幼儿较多的文化知识,用他们的成绩作为噱头,来满足家长的心里虚荣,以此来吸引更多家长的目光,招收更多的幼儿,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促使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方向。另外,幼儿园硬件设备的不足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特别是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幼儿园设施水平太低,幼儿园内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适合儿童游戏与活动的教具,儿童不能进行游戏和锻炼,没有一些关于音乐,美术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具备必备的儿童教具,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家长不合理的期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一呼声使人们将知识学习提前到幼儿阶段,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天才儿童”、“神童”等事例更是刺激着部分家长的细胞,家长们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早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孩子能认识多少字,背多少首古诗,会数多少数字,以及会说多少英语而自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这种攀比、急功近利的想法使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们的这种心理,而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这条道路。

(四)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我国幼儿园办学形式主要有公立和私立两种,且私立幼儿园数量占绝对优势,成为我国幼儿园的主要办学形式。幼儿教育不在我国义务教育范围之内,政府对幼儿园的管理以及监管不严格,关于幼儿园的审批条件、考评工作等方面的机制不健全,使得幼儿教育随意性很大,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加剧。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违背教育的了国家制定的幼儿教育目标和任务。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儿童的后期学习。张云蕾就此种现象对一名小学教师进行访谈,这名小学教师认为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从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的,这对幼儿园和小学都不好。[5]因此,我们急需找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纠正这种错误倾向。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估体系。

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评价,目前我国主要是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几个文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幼儿教育专家明确幼儿教育内容的合理界限及范围,使教师们清楚地知道哪些内容适合幼儿学习,这些内容以何种形式教能促使幼儿健康发展。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把幼儿教育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进而遏制其“小学化”倾向。

(二)制定一套合理的幼小衔接课程。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专业的幼小衔接课程,使得部分幼儿学习的内容和小学低年级学习内容出现重复状况,这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降低。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一套适合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课程,明确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最适宜的课程内容,并以合适的方式帮儿童做好心理及学习上准备和过渡,使得从幼儿园到小学课程实现较好的对接,从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促使家长正确认识游戏教育的价值。

部分家长以为让孩子在早期多学点知识才能促进发展,认为孩子参加游戏、活动等只是单纯的玩,浪费时间而已,不能促进其发展。殊不知,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最主要途径。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都肯定了游戏的重要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有利于幼儿肌肉和骨骼的发展,能增强他们的体质;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感知事物的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思维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游戏使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情感发展;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增强其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四)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政府应该在以往基础上更加重视幼教事业的发展,通过投资兴建一批标准的、规范的、设施齐全的幼儿园,选拔一些优秀的幼儿教师,创建一批示范性幼儿园,带动其他幼儿园的发展。相关部门需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督导力度,不定期检查和评定幼儿园教育工作和幼儿的发展,如果发现错误地方立即指正,并督促其改正。同时,加强幼儿园审批工作的力度,应严标准高要求。

(五)加强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设立的学前教育专业也逐步发展、成熟起来,可以让该专业的学生和一些幼儿园建立联系。高等院校具有物力、人力、财力等科研优势,可以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可以把幼儿园作为自己的科研基地,把研究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幼儿教育工作之中,使学生能够到这些幼儿园进行参观、实习,以弥补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高校也可以鼓励这些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参与到自己的科研中来,发挥她们自身的优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

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其今后一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园教育对于其以后的教育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引起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采取各种措施使幼儿能快乐地度过幼儿时期,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1]佚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eb/ol].。

幼儿教育小学论文篇十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主要表现在教学内容、方式、教学和评价方面,它对幼儿的身心发展极为不利。幼小衔接的存在、幼儿家长不合理的期望、幼儿园自身办学理念以及政府部门监控不力是造成这一倾向的主要原因。为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幼儿园、家长、政府部门通力合作,来扭转这一不良局面。

幼儿教育主要是为儿童们提供一个适宜的活动环境,为其今后终身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启蒙教育。《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指出“幼儿教育应为幼儿的近期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素质基础。”,“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1]但是,当前我国的学前教育出现了非常严重的“小学化”倾向,它背离了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和特点,对其身心健康成长造成了极其不好的影响。我们应认真分析其表现形式以及形成的原因,采取措施纠正这一不良现象。

目前,人们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概念界定尚未达成共识。基于不同的角度和认识标准,学者们对幼儿教育“小学化”的概念有不同的认识。通过对相关文献进行梳理后发现,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指幼儿教育背离幼儿身心发展的趋势,漠视或忽略幼儿学习的特点,让幼儿学习一些小学阶段范围的内容,并让他们以小学生学习的方式进行学习。[2]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教学形式、教学管理、教学评价等方面。从教学内容上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片面追求知识的数量和难度,仅注重对幼儿进行智力教育,忽视德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等方面。[3]如有的幼儿园注重教给幼儿一些拼音、识字、算术等方面的知识,而忽视对幼儿诸如品德礼仪、日常生活习惯、审美和劳动习惯等方面的培养。其次就是幼儿教学内容超越了幼儿的承载量,过度开发早期专业特长。

如有的幼儿园除了每天正常的活动外,还会进行一些诸如钢琴、舞蹈、英语等兴趣活动班,使得幼儿的一天都在忙忙碌碌中度过。从教学方式上来看,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不以游戏为主,以纯粹的知识学习为课堂主要内容。同时忽视幼儿自主学习,以知识灌输为主。教师忽略了幼儿的生理特点及认知特点,以及幼儿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的特点,很可能使幼儿产生厌学的情绪。从教学管理上来说,谢玉坤认为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体现在用管理小学生的制度来约束幼儿的行为。[4]例如,幼儿上课时要昂头挺胸双手背后,在规定时间进出教室,未经批准不得离开座位,随意跑动。从教学评价上来说,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为用小学的评价标准来评价幼儿教育。例如重视对幼儿知识的掌握、智力的发展等方面的评价,忽视对幼儿品德礼仪、日常生活习惯、情感的评价。

幼儿教育“小学化”局面的形成是由多种因素共同造成的。概括起来说,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幼小衔接问题的存在、幼儿园自身的问题、家长对幼儿不合理的期望或观念、政府对幼儿教育监管不到位。

(一)幼小衔接的存在。

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存在很大的差异,我国一般都是在幼儿园大班后期开始开展幼小衔接工作。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当幼儿园大班教师在开展幼小衔接的教学活动时,这不可避免的会影响到幼儿园小中班教师。此外,部分幼儿园采用教师轮回带班模式,带过大班的教师非常容易把她们在教幼儿大班阶段所形成的一些教学习惯用到幼儿园中小班幼儿上,这直接导致了幼儿低年龄阶段教育的“小学化”倾向。

(二)部分幼儿园自身问题。

近些年来,人们对学前教育的重视促使一大批民办幼儿园发展起来,它们为我国幼儿教育的事业带来了勃勃生机,然而,这些私立幼儿园的办学质量良莠不齐,有些幼儿园园长几乎没有接受学前教育的系统学习或缺乏从事学前教育的经历,因此,在这样一个园长的带领下,就很难使整个幼儿园有一个科学的幼儿教育观。其次,有的幼儿园招收的幼儿教师质量不高。

有些幼儿教师没有学过学前教育的专业知识,不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缺乏对我国幼儿教育目标、任务及实施的了解,认为幼儿教育主要就是教孩子写字、算术、读书,因此,就用一些简单的小学知识来教幼儿,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再次,有些幼儿园教授幼儿较多的文化知识,用他们的成绩作为噱头,来满足家长的心里虚荣,以此来吸引更多家长的目光,招收更多的幼儿,实现自己的经济利益,促使幼儿教育趋向“小学化”方向。另外,幼儿园硬件设备的不足也导致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特别是农村等偏远地区的幼儿园设施水平太低,幼儿园内没有足够的活动场地和适合儿童游戏与活动的教具,儿童不能进行游戏和锻炼,没有一些关于音乐,美术的素材,“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具备必备的儿童教具,出现幼儿教育“小学化”这一现象也就不足为奇了。

(三)家长不合理的期望。

随着知识经济的到来,人们逐渐意识到知识的重要性,“教育要从娃娃抓起”这一呼声使人们将知识学习提前到幼儿阶段,社会上不断出现的“天才儿童”、“神童”等事例更是刺激着部分家长的细胞,家长们不愿自己的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纷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尽早学到更多的知识,以孩子能认识多少字,背多少首古诗,会数多少数字,以及会说多少英语而自豪,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家长这种攀比、急功近利的想法使很多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们的这种心理,而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这条道路。

(四)政府部门监管不力。

我国幼儿园办学形式主要有公立和私立两种,且私立幼儿园数量占绝对优势,成为我国幼儿园的主要办学形式。幼儿教育不在我国义务教育范围之内,政府对幼儿园的管理以及监管不严格,关于幼儿园的审批条件、考评工作等方面的机制不健全,使得幼儿教育随意性很大,导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加剧。

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不仅违背了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也违背教育的了国家制定的幼儿教育目标和任务。带来的严重后果就是不利于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更不利于儿童的后期学习。张云蕾就此种现象对一名小学教师进行访谈,这名小学教师认为让幼儿提前学习小学的知识,从长远来看,是弊大于利的,这对幼儿园和小学都不好。[5]因此,我们急需找到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方法来纠正这种错误倾向。

(一)建立科学合理的幼儿教育评估体系。

对幼儿教育工作的评价,目前我国主要是依据《幼儿园工作规程》、《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这几个文件。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应联合幼儿教育专家明确幼儿教育内容的合理界限及范围,使教师们清楚地知道哪些内容适合幼儿学习,这些内容以何种形式教能促使幼儿健康发展。一个科学合理的评价机制能把幼儿教育控制在一个合理范围内,进而遏制其“小学化”倾向。

(二)制定一套合理的幼小衔接课程。

我国目前没有统一、专业的幼小衔接课程,使得部分幼儿学习的内容和小学低年级学习内容出现重复状况,这在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会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的积极性降低。相关部门可以考虑组织相关专家学者编写一套适合幼儿园、小学低年级的课程,明确不同年级阶段的学生学习最适宜的课程内容,并以合适的方式帮儿童做好心理及学习上准备和过渡,使得从幼儿园到小学课程实现较好的对接,从而杜绝幼儿教育“小学化”。

(三)促使家长正确认识游戏教育的价值。

部分家长以为让孩子在早期多学点知识才能促进发展,认为孩子参加游戏、活动等只是单纯的玩,浪费时间而已,不能促进其发展。殊不知,游戏是促进幼儿发展的最主要途径。陈鹤琴曾经说过:“游戏是孩子的生命。”德国教育家福禄贝尔和意大利的蒙台梭利都肯定了游戏的重要价值。《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游戏有利于幼儿肌肉和骨骼的发展,能增强他们的体质;游戏能培养幼儿的观察、探索、感知事物的能力,激发其想象力和思维力,促进其智力的发展;游戏使幼儿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促进其情感发展;游戏有助于克服幼儿的自我中心,增强其合作和交流沟通能力,促进其社会性的发展。

(四)应充分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

政府应该在以往基础上更加重视幼教事业的发展,通过投资兴建一批标准的、规范的、设施齐全的幼儿园,选拔一些优秀的幼儿教师,创建一批示范性幼儿园,带动其他幼儿园的发展。相关部门需加强对幼儿园的监管督导力度,不定期检查和评定幼儿园教育工作和幼儿的发展,如果发现错误地方立即指正,并督促其改正。同时,加强幼儿园审批工作的力度,应严标准高要求。

(五)加强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与幼儿园之间的联系。

随着人们对幼儿教育的逐渐重视,我国高等教育机构中设立的学前教育专业也逐步发展、成熟起来,可以让该专业的学生和一些幼儿园建立联系。高等院校具有物力、人力、财力等科研优势,可以进行大量的理论研究工作,高等院校的学前教育专业可以把幼儿园作为自己的科研基地,把研究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幼儿教育工作之中,使学生能够到这些幼儿园进行参观、实习,以弥补和完善自己的理论知识学习。同时,高校也可以鼓励这些工作在一线的幼儿教师参与到自己的科研中来,发挥她们自身的优势,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起来,才更有利于幼儿教育活动的开展。

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其今后一生的学习、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作用,幼儿园教育对于其以后的教育也有不可磨灭的影响,我们应该时刻关注幼儿的健康发展。因此,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应引起家长、幼儿园和社会的高度关注,采取各种措施使幼儿能快乐地度过幼儿时期,为今后一生的学习和生活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