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初中化学个人研修规划范文 初中化学研修日志(三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09:34:48 页码:9
初中化学个人研修规划范文 初中化学研修日志(三篇)
2023-01-17 09:34:48    小编:ZTFB

每个人都曾试图在平淡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写一篇文章。写作是培养人的观察、联想、想象、思维和记忆的重要手段。大家想知道怎么样才能写一篇比较优质的范文吗?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有关初中化学个人研修规划范文(精)一

一、扎实做好教学常规工作。

⑴课前备好课。①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句话、每个字都弄清楚,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知道应补充哪些资料,怎样才能教好。

②了解学生原有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需要、方法、习惯,学习新知识可能会有哪些困难,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③考虑教法,解决如何把已掌握的教材传授给学生,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作业。

(3)课后做好辅导工作。初中的学生爱动、好玩,缺乏自控能力,常在学习上不能按时完成作业,有的学生抄袭作业,针对这种问题,就要抓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并使这一工作惯彻到对学生的学习指导中去,还要做好对学生学习的辅导和帮助工作,尤其在后进生的转化上,对后进生努力做到从友善开始,比如,握握他的手,摸摸他的头,或帮助整理衣服。从赞美着手,所有的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理解和尊重,所以,和差生交谈时,对他的处境、想法表示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还有在批评学生之前,先谈谈自己工作的不足。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1、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2、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3、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教学大纲。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钻研新课程标准,研究新课程的特点,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要在初三化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

4、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听完课后能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要好的课堂效果。

5、加强实验教学,中考试题中,实验探究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老师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这部分的力度。

6、抓好学有余力,有特长的学生,给有特长的学生创造发展个性的氛围、鼓励他们冒尖,脱颖而出,为将来培养专门人才打下良好基础。

7、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收取教训。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

有关初中化学个人研修规划范文(精)二

根据去年我们学校的中考成绩来看,化学成绩在全区的排名中下滑,出现相对偏低的现状。究其原因,有以下两点:

1.我刚从事化学教学工作,教学经验不足,对教材、教法的掌握不太熟练。2.学生基数较大,尖子生虽然突出,但学困生面积更大,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上进心。自控能力差,上课不愿听讲,甚至违反纪律,不能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针对以上这种情况,我们应如何去提高学生在会考中的化学成绩?我认为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面对学生,紧紧掌握好他们的心理特点,在思想教育上和教学教育上双管齐下,采取有效的教学管理措施,从而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具体应该做到以下几方面。

一、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求知的巨大动力,发明创造的源泉。兴趣的培养在于诱导。学生刚接触化学,开始会对化学颇有些兴趣,尤其对化学实验更会感到有意思。但当学到化学用语、元素符号和基本概念时,常会感到抽象难懂、枯燥无味,有可能会使原有的兴趣消失。如何在教学中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引导学生突破初中化学知识的分化,使原有的、暂时的兴趣转变为稳定的、持久的兴趣?

1、好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1) 搞好课前热身活动

在课堂教学热身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播放一些优美的歌曲和视屏(最好能跟课文内容有关)。这样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又能让学生在动人的旋律中有所收获。

(2) 通俗易懂而且简洁的问题

(3)适时的幽默

(4)个别学习、小组学习与讨论相结合

2、教师的优秀素质激发学生兴趣

随着教育发展的不断推进,不仅需要具备渊博的业务素质,同时也需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质、职业道德素质、心理素质和健康的身体素质。教师的心理素质是教学的

重要条件,直接影响学生的心理形成和发展,教师的心理健康对日常接触的学生有着相当大的影响。作为一名教师,如果心理失调,不仅在学习上不能很好地指导学生,而且还会对学生心理健康发展产生不良影响。因为教师工作的对象不是某一两个学生,而是整个学生群体,所以教师的心理健康与否,将直接影响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学生在学习时期就是一个模仿的时期,而教师就是学生所模仿的对象,教师的认知、情感、意志对学生有感染作用。教师的一个目光、一句话、一个表情都会影响学生,在教学时不焦不躁,能用亲切信任的目光注视学生,用热情而富有鼓励的话,用肯定表扬的手段,用慈祥的面容,都能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激起学生积极学习的情绪,产生愉快学习的心态,营造出良好的课堂氛围。在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这样可以促进师生之间融洽相处、相互尊重、相互信任的关系,有助于教师树立良好的形象与威信,从而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是学生道德行为的榜样,因此教师的职业道德素质是教学的基础。我们说教师的任务就是教书育人,作为一名教师,必须要崇高的敬业精神,要热爱本职、忠于职守。“教师首先必须有对教育事业的敬爱与热诚之心,由此才能体会到教师职业的欢乐”。能够愉快的心情进行教学,才能让学生也愉快地参与学习。同时,教师还必须对学生有高度负责的责任心,要热爱学生,以满腔热情的工作态度投入教学。“爱是学生成长和发展的基本需要,热爱学生是教师的天职”。在教学中,教师必须用真心去对待教学和学生,这样学生感受到被爱,才能更加积极的投入到学习中去。

教师的业务素质对学生的影响,因为教师是知识的传播者,学生要向教师吸取文化的养料。因此,教师的文化素质是教学的必要保证。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具备渊博的文化知识,要能够有“讲得出、讲得好”的本领。一名教师是否有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其教学的肯定。

教师的语言与肢体语言对学生的影响,教师讲得有激情,而且很有亲和力学生就更愿意与教师配合,往往更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达到对知识点的掌握。

3、作业设计激发学生兴趣

好的作业设计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作业少而且由浅入深,紧扣知识点,学生都能顺利的完成,也能达到掌握知识点的目的,那么学习的兴趣就会增加,反之,作业铺天盖地,而且难度较大,学生就很难完成,长期下去,就会让学生丧失学习的兴趣。

二、打好扎实的基础,注重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近几年中考,试卷有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注重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考查

试题设计注重对初中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实验等知识的考查。这些初中化学最基础、最核心的知识,是学生学好化学必须要牢固掌握的。

2、联系生活、关注社会,突出化学知识的应用性

这些试题涉及了化学发展史、环境污染与保护、人类健康等,具有浓郁的时代气息,充分体现了化学学科的价值。

3、精心设置探究情景,加强实验能力的考查

对比学生在考试中出现的问题:

1、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不扎实。如:不能判断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一些常见物质如:氧气、一氧化碳、二氧化碳、铁、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碳酸钠等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达不到非常熟悉的程度,化学语言掌握不到位容易错写漏写、少写等。

2、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弱,掌握的方法不全面。

综合性强的试题、读图识图、信息迁移、科学探究、实验能力的试题的得分率较低。

3.计算分析和数据处理基本功差

主要错误在,相对分子质量计算错误;质量分数不会计算;已知数据带入错误;比例式列的方法不正确,比例式计算错误;溶液中溶质分析不全,溶质质量计算错误;等。

从试题的要求和学生出现的问题分析,我们更应该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而且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三、抓好复习工作

杨进入初三,不少学科开始复习,可对于化学来说,却承担着新授加复习的双重任务。新授搞不好,复习无从谈起;复习搞不好,中考无法交待。所以,这一年,是及其紧张的一年,是节奏感非常强的一年。我们常想:280天能孕育一个生命,我们该如何在280天内做好对学生化学的启蒙教育呢?下面谈一点我们认为行之有效的做法—抓好落实 。

事实证明,无论教师如何地认真备课、上课、批改、辅导,如果学生不配合、不接受,不把教师所授知识变成自己的,一切努力都是百搭。所以我们坚持抓好落实,主要体现在:

一坚持提问。即使课时再紧张,也要在新授课前对上一节所讲重点与考点知识加以提问,这会使相当一部分学生课下及时复习;

二是全面提问。这是指尽可能地在短时间内提问到每个同学,不担心学生回答不上来,因为有下一步措施。

三是不会必纠。只要是讲过了的知识,如果回答不上来,当天放学后必须到办公室报到,直到会了为止。这种现象往往出现在初三刚开始,而后学生知道了老师的脾气,就不得不课下及时复习了。这一招可以称为鞭赶制驴,关键是老师一定要坚持,不能因为个人的私事而不落实,时间久了,形成的一定是良性循环,学生课下及时复习或不得不及时复习了,上课回答得好,就会受到表扬,心情就好,听课就带劲,两三个周一单元过去了,一考考好了,很高兴,回家一说,家长也高兴,化学在学生心里就成了它的优势学科,尤其是总成绩中下游的学生,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全面开花,上化学课成了学生的期待。这样就很容易做到第四点。

四、和学生成为朋友。这样有利于更加细致地做好查漏补缺工作,也会及时解决学生出现的学习问题与心理问题,更有利于指导我们的日后教学,做到有的放矢。希望我们的这种做法和付出会实现全面结果。

我对今后学科教学的建议

写完这个小标题时,我忽然希望领导能思考一下我的这个想法,虽然仓促之间写就,观点难免偏颇,见解难免浅薄,但这个建议却是考虑了好久的。因为初三的化学学习时间太短,无法在高度和深度上加上哪怕一点,所以每当因为某些原因,化学课被冲掉时,我真的很心痛。不过附中有自己的现实情况,也只能心痛了!只是我想,能否在每年的中考后,也就是初二的地理和生物会考结束后,由结束课程的初三或高三老师接着开始初二学生的化学课?尽管不到一个月时间,只有十几节课,但也足以讲完1.5个单元,最重要的是,化学入门了,学生可以在比较漫长的暑假里,抽时间去记忆应该记忆的元素符号等知识,我想大多数的学生都会这样做的。若果真这样做了,学生的化学学科素养一定会上一个台阶的。这仅是个人拙见,不当之处,还望见谅!

所谓的经验,就是从已发生的事情中获取的知识。所以中考经验对我们中考的成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以下是我在几年的化学教学中的一些体会,与大家交流。

一、 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学生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初中化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化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化学的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要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那种为了留更多的复习时间而在平时教学中拼命赶进度的做法,必然造成学生对知识的“消化不良”,甚至使部分学习跟不上的学生对化学失去兴趣。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化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的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和操作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

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

近几年化学试题中出现科学探究内容,对初中化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

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近几年试题涉及环保等社会热点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近年逐步加强。这就要求化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用化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四、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化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我们都已开始研究新课程的特点,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因此,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要提前在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尤其是今年远程教育对新课标的解读,把新的教学理念应用在教学中。

五、加强实验教学。

中考试题中,实验题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引起了我们的高度重视。在教学及复习中加强了这一部分的力度,就可以获得较高得分数。总之,从实际出发,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进步与成长。首先要扎扎实实抓各学段的合格率,这样才能提高初中毕业合格率,最后取得高的升学率及较好的优秀率。

有关初中化学个人研修规划范文(精)三

化学基本概念的学习,长期以来都陷入教师感觉难教,学生感觉难学的困境。既无生动有趣的实验,又无形象具体的研究对象,如何让概念学习的课堂也焕发出勃勃生机,对此我进行了大量探索,选取了“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教学作为尝试。

在教育部颁布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的指导下,我力求:“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的过程”。

1、教材的地位及其作用

本节课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化学》第一册第三章第三节《物质的量浓度》第一课时。本节教材是在介绍了“物质的量”的基础上引入的新的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

2、教学目标分析

依据教改的精神、课程标准的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确立如下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a.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b.掌握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区别与联系。

c.了解物质的量浓度在生活、生产中的运用。

能力方法:

a.通过课前探究,学会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

b.通过对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c.通过对溶质的质量分数与物质的量浓度的对比,提高运用比较、归纳、推理的能力。

情感态度:

a.在相互交流与评价中,养成团结协作的品质。

b.关注与物质的量浓度有关的生活、生产问题,体验化学科学的发展对当代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

c.通过溶液组成的不同表示方法之间的关系,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3、教学重点、难点及其成因

物质的量浓度在高中化学中具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将理解并能初步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确定为教学重点。

“帮助学生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因此将在物质的量浓度概念的构建过程中学会自主探究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方法确定为教学难点。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具有一定的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对初中接触的“溶液体积”与“溶剂体积”存在一定程度的混淆。

在本节课的学习中,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受概念、具体实例运用概念、交流评价强化概念、归纳小结升华概念,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同时消除学生对概念的神秘感和泛味感。

本节课依据主体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进行设计。

按照主体探究式学习,我在教学中力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去获取知识、应用知识和解决问题;从而在掌握知识内容的同时,让学生体验、理解和应用科学方法,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主体探究式学习的突出特点是实践性、开放性,即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学习过程不拘泥于课堂。我提前一周布置学生课前探究收集生活中各种溶液的标签,很快他们带来了自己家中的诸如复方甘草口服液、84消毒液、眼药水、枝江大曲、矿泉水等,实验室诸如硫酸、naoh溶液等标签。在课堂上我将请他们相互展示,并根据自己手中的标签归纳表示溶液组成的多种方法:v/v、m/v、n/v、m/m,从而教师引入表示溶液组成的方法之一—物质的量浓度。在此过程中,学生既学习了获取信息和加工信息的基本方法,又得到了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同时真正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探究一、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

主体探究式学习认为:学习者不是把知识从外界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经验为基础通过与外界的相互作用来获取新知识。

采用主体探究式学习,学生不再把“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从课本搬到记忆中,而是以原有的“物质的量”、“溶液的质量”、“溶液的体积”等基础通过生生间、师生间的相互协作来获取新的概念。

学生首先自主阅读课本感受概念,然后在三个具体实例的练习中运用概念。

(计算下列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

1.1mol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2.1克naoh固体溶于水,配制成体积为1l的溶液。

3.1molnaoh固体溶于1l水配制的`溶液。)

第一个练习直接运用概念的表达式;第二个练习巩固前面所学知识“物质的量与物质的质量间的换算”。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是渴望成功的,学生更是如此。两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

第三个练习看似简单,实则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学生们将在各自不同的评判与反思中,激烈的争论,我将这个“舞台”让给学生,他们尽情发挥、表演,相互解答困惑,自主进行合作探究。学生对此练习可能会有下列见解: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mol/l;溶液的体积和溶剂的体积是不相同的;此题尚须补充、添加已知条件;必须知道naoh固体的密度,则可计算naoh固体的体积,然后与水的体积相加就可求出溶液的体积;体积是不可以相加的,必须知道naoh溶液的密度,通过溶液的质量求出溶液的体积。

整个过程中,他们不仅仅用自己的脑子去想,而且用耳朵去听,用嘴巴去说,用彼此的心灵去相互碰撞。直到他们达成共识,共享成功后,我再给出练习所缺条件—溶液的密度,同学们再次进行计算,他们就不仅仅领悟了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还掌握了溶液体积的计算方法。思想汇报专题乘胜追击的几个判断题的设计在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上,启发学生总结溶液稀释和体积分割时对物质的量浓度的影响及溶液中溶质的微粒种类,即为后面的“当堂反馈”作好铺垫,又达到了升华概念的目的,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为丰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