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汇总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7:09:25 页码:13
2023年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汇总19篇)
2023-11-11 17:09:25    小编:ZTFB

总结是一个宝贵的学习过程,通过总结,我们可以更好地发现自己的问题并加以改进。要注重总结的逻辑性和条理性,使读者能够易于理解。如果大家有任何关于总结写作方面的问题,都可以随时向我提问,我会尽力给予帮助和指导。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一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飞快发展,给所有教育的教学模式带来了巨大变化。目前网络技术的飞快的普及,最重要的是多媒体技术的形成,为当下教学手段的现代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因此开展信息技术教育一些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信息处理基本能力,计算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都是不可替代的,计算机、教育是信息技术课题的主要组成部分。但计算机教育不同于信息技术教育。

1.引导式教学,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加之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說本来就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授“认识计算机”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并没有事先就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给学生讲解,而是先从计算机的功能入手,向学生提问:你们心中的计算机都能够做些什么?这时候学生们都积极的举手回答,“看电影”、“玩游戏”、“听音乐”、“看网页”……之后我再利用计算机为学生播放了一些有趣的动画,演示了他们刚才提到的种种功能,学生们都对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顺势将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动态图片在多媒体上播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还讨论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内容转变为生动直观的知识,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到了知识。

2.任务驱动式教学,所提到的任务驱动式教学表达的是在教授知识点前,老师安排一些和学生平常学习生活有关的一些作业,从而让学生能在实际学习当中更方便掌握学习内容。比如说笔者在讲授word文档这一内容之前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作业,要求学生每个人或者每两个人为一组制作电子报纸,报纸内容可以是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一节内容学习完之后进行评比并颁发奖励。在每一节课的教学时,我又将这个任务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例如学习到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其中包含了图片插入、艺术字等方面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电子报纸上加入这些内容。正如我所愿,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将学习当成了一种乐趣,不断的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对于我所教授的内容也能很快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但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快的掌握计算机技能,真正的让学生学到了东西。

3.组织引导式教学,在某些时候,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组织和引导教学能力比实际教学能力还要重要得多。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式的教学方法,必须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能任由学生玩游戏、聊qq、上网页,如果教师无法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课堂就是涣散的,是无法顺利展开教学活动的;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例如将信息技术知识理论做成一个网页,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点击相关链接进行学习。这一点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好,绝大多数初中信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自己去网上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初中信息技术所占的课时并不是很多,学生能够自己去学习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因此将涣散的知识点做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我们的主要教学任务并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习和理解知识,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4.作品展示,学习成果评价,由于初中信息技术课教学的主要内容是应用软件的.使用,因此,作品是初中信息技术课学习成果之一。如,“电脑发展简史”这个活动就是通过制作一份介绍电脑发展史的电子杂志,学习使用文字处理软件和电脑发展历程。各小组成员合作完成本组的作品后,各组的发言人在全班介绍作品制作过程及其特点,介绍在作品制作过程中最大本组成员最大的收获,同时,也要指出作品存在的不足之处。然后,其余组的同学对作品进行打分评比,评比时必须要求指出作品好的地方与不好地方,对于不好地方必须给出纠正意见。最后,每小组分别讨论,评比“最好作品”,命中率高的小组可以获得“优秀奖”。教师为获奖小组颁发奖品和加分。这样的评价方式有助于学生学习正确认识自己和正确认识他人。当他们公正地评价别人时,自己也可以得到应该的奖励。

与初中其他课程比起来,信息技术还没有系统完善的教学经验供我们直接使用,如果我们要发挥出初中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就必须要从教师自身出发,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善于借鉴其他课程的好的教学经验,将一些可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加以利用,同时按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1]王坦,高艳.合作教学理念的科学创意初探[j].教育探索,1996(1).

[2]张卫平.江苏省金坛市河头小学[j].新课程理念下合作学习的新取向.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二

在课堂上,老师在讲课的同时,可以采用发问式的`教学方法,与学生一起对课堂上的问题进行分析讨论然后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仅提高学生的上课注意力,同时能够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当进行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讲授时,老师可以提前对学生提出一些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认真听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老师讲课的时候,学生带着对问题的思考,在课堂上集中精神听课,大大增加了听课的效率和提高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待老师将理论内容讲完,可以与学生一起探讨问题的答案,使学生对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并且锻炼学生的课堂表达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

3.2讨论式互动教学。

适当的开展学生间的小组讨论,有利于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知识的共享。例如,在讲授三相异步电动机直接起动的问题及解决问题的途径时,可以让学生四人一组进行讨论。通过学生自己的思考认知,组员之间的交流讨论,加上老师的引导与补充,可以加深对所讲问题的印象,提高教学质量。

3.3师生互换角色。

在课堂上,老师可以适当采取第二课堂的形式,给学生提供讲课的机会。例如,在进行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这门课的讲解之前,让学生充分预习与准备后,做成ppt的形式,上台进行演讲,不作时间和讲课技巧的过多要求,给学生提供一个充分发挥的空间。当然,这也可以作为平时成绩考核的一项内容。通过师生互换角色,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预习积极性,使学生体验了当老师的感觉,同时锻炼了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很大程度地提高了教学效果。

4结语。

互动式教学模式,有效促进了师生的互动,使得学生在夯实理论知识的同时,锻炼了动手实践的能力,提高了综合素质水平,对于他们以后的工作以及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应根据实际的教学内容,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用于“电力拖动”教学中来,以更好地挖掘学生的潜能,提高教学质量。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三

一、联系生活实际,凸显实践性。

实践性是综合实践活动最突出的特点。实践能开发学生无限创意和智慧,教师也可以从中获得意外惊喜。学生的大脑不是空白,而是一个巨大的宝藏。实践是打开学生大脑宝藏的钥匙,是点击学生思维的鼠标,是学会走向创新的基石。

《设计运动场》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选取了学生每天都会看到的运动场作为载体,通过在设计运动场平面图及建造运动场中运用学生已经掌握的周长、面积、体积、比例尺等知识,使学生充分享受课堂生活,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在活动课上我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各方面的实践活动资源,积极创设有利于学生学习实践的环境,让学生在活动中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如“我是预算师”、“起跑线我设计”、“我是策划师”三项活动,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具体的实践活动,正确计算运动场占地面积、建筑材料及造价,体会数学知识和方法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学生通过一系列观察、思考、讨论、计算、调查、合作等学习活动,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从而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数学成为学生与生活联系的一种思维模式。

二、注重创设情景,彰显综合性。

综合性是综合实践活动基本的特点。强调的是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超越严密的知识体系和学科界限,着眼于学生整体素质的发展,所以要求学生要综合运用多方面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多种途径和手段,解决活动实施中的问题。

例如在设计运动场的跑道时,“最内侧跑道直道的长、弯道的直径”学生出现了多种设计方案。那种方案合适?许多学生都产生了疑问,我暂时不评价而是借助于多媒体,把图形放大,帮助他们理解半径的变化,并提供以下资料:“如果直道长的数据较大,那弯道半径的数据就会较少,那么运动员在过弯道时,不便于加速,如果弯道数据较大,直道数据较小,那么不便于在这个运动场内的直道上设计短跑跑道,也不利于运动员发挥水平,当直道和弯道的长度大致相等时,才能兼顾到以上两方面的问题。”学生通过观察课件演示、分析网上信息资料后,综合考虑场地限制、实际生活的需要,运动场美观实用,一致认为“长是50米,直径是32米”方案比较合适。

数学与其他学科有着广泛的联系,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信息技术课学生已有电脑的知识,正确引导,发挥网络的作用。例如一个学生质疑“运动场为什么要设计成椭圆形?”由于课上我无法做出科学解释,就建议学生上网查询。课后许多感兴趣的学生自动上网查找资料,并在班级群展开热烈讨论。利用网络资源所提供的丰富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学生体验到现代信息技术给我们学习提供的方便。这样就充分发挥了现代教学技术手段在教学中的作用,也可以使学生形成在课后利用现代信息网络去解决数学问题的习惯。同时学生上网查询资料,在收集信息、分析信息活动中也充分体验数学本身的魅力,这对学生的思维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

张扬学生个性,显现探究性。

探究性是综合实践活动又一重要特点。实践活动本质上是一种解决问题的活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大胆设想,合作探索,勇于实践。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自主性,让学生在探索中掌握思维的方法,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动手能力、合作意识和创新能力。

形的宽和圆的直径都是容易出错的地方。计算跑道面积,学生应该可以想到两种不同的解决方案,即分割为圆环和两个长方形或者用运动场的面积剪掉最内圈的面积。这些都需要学生集思广益,相互点拨才可以达成一种正确的认识。所以,小组合作探究有助于学生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同时在不断的补充和争论中形成一套完整的思维,使问题的结论更加准确和明朗;同时还可以取长补短,彼此之间相互借鉴好的方法,起到共同进步的作用。

四、激发学生思维,体现开放性。

开放性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一个重要特点。学生探究的问题不局限于书本、或学科课程中的问题,而更多的是学生生活和现实社会中的实际问题。由于这些内容本身具有高度的开放性,而且结论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探究过程和途径也因人而异。所以,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这个开放体系,在教学过程中提供参与机会,努力诱发学生积极思维,鼓励学生大胆创新,为学生创造开放的个性发展空间。

例如画运动场平面图,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各种比例尺后、由于学生准备的白纸大小不同,教师没有规定比例尺大小,而是引导学生分组计算,自主探索出每组认为最合适的比例尺后再画出最美的平面图。这一设计任务,由于确定比例尺作为一个开放题目,学生可以自己自由选择,每组画出的平面图各不相同。评选最佳设计奖时,教师还营造“问”的机会,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交流“这幅作品好在什么地方?”学生在自己开放性的操作、实验中,去观察、去思考,去感受,体会数学的价值。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互相质疑、互相争论、各抒己见中,学生对比例尺知识或平面图设计内容的理解更丰富,更全面,思维会实现质的飞跃。

总之,综合实践活动在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综合运用知识等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活动的引导者,希望在未来的实践活动中能引导学生大胆地探索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让孩子能在多元化的实践活动中乐学好学,能引导学生进一步实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有效开展。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四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规定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并作为必修课程。我校从2002年参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虽然对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进行了探索,但由于种种主客观方面的原因,存在这样哪样的问题:实施中对尊重每一个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不够;体现学校的特色不够。

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不够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仍然是个薄弱环节,制约着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课改整体质量,也影响到学校的特色建设,不利于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利于学校教育质量全面提高。

因此对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研究,特别是综合实践活动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势在必行。为此,我们从2004年起对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进行了研究。

一、研究的指导思想。

在研究中,我们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通过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使学校教育办学体制从传统的单一性、平行性朝弹性化、自律性的方向发展,力求克服注入式的教学方式,课程的实施从学校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广泛地发挥校内外的教育资源。

二、开发利用课程资源的原则。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坚持以下原则:

一是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与特长。学生不是为学科而存在,它应植根于学生的生活课题。应帮助学生确定自己的课题,应用体现其个性特征的自己的方式展开探究。

二是体现学校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的选择应立足于学校的特色,并使其成为特色学校建设的重要环节。

三是反映学校所在社区的特色。综合实践活动要善于挖掘社区中的课程资源,引导学生把自己成长环境作为学习场所,在与社区持续交互作用中,在不断理解社区中,健康发展。

三、研究目标确定。

在制定研究方案时,我们确定了以下研究目标:

一是构建符合我校实际、有特色的综合实践课程资源体系,开发具有特色的师生活动辅助用书、活动教材,建立一些实践活动基地场地。

二是在综合实践活动实施过程中,培养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

三是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

四、积极探索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

(一)从组织建设、人员建设和制度建设等方面着手,加强综合实践过程的管理。

学校建立了以分管副校长为组长,德育主任、教导主任、教研组长、少先队大队辅导员为成员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领导小组,以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实施;在教师量化考核方案中确定了教师工作量和获奖奖励规定,给综合实践活动一定的政策支持。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学校仍挤出经费,为此项研究提供物质保障。

(二)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

一是通过走出去,组织教师参加江津、重庆市级培训;二是组织教师学习《活动课程研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解读》、《综合实践活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等理论书籍和文件资料,帮助教师转变观念,同时鼓励支持教师研究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规律,提高开发与实施综合实践活动的能力;三是注意发展校外指导教师队伍,请油溪农场和四维瓷业技术人员、盘古村领导担任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教师。

(三)开发利用教育资源。

学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改变仅依靠教科书开展教学的做法。充分开发利用校内资源、社区资源和学生家庭中的教育资源,落实课程计划的要求。

课程资源的开发首先开发利用好具有油溪地方特色的物资源,依托油溪的“山”(华龙山)、“水”(长江、津壁河、吴油河)、“洞”(熔洞)、“厂”(四维瓷业、杜拉维特等)、“场”(油溪农场)、烈士陵园等,开发研究柑桔、花生,了解地方文化遗产、伟人、名人、古迹等,调查了解三峡移民生产生活情况,了解长江防护林工程开发及利用。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以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注意在指定领域的利用,又注意在非指定领域的利用。

在开发和利用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我们立足于面向学生的生活世界和社会实践、帮助学生体验生活的理念,中心校、华龙村小学侧重对“山”、“水”、“洞”、“厂”、“场”、烈士陵园等课程资源进行了开发和利用,永竹村小学、联合村小学侧重调查了解三峡移民生产生活情况。

五、师生、学校在综合实践活动探索中一道成长。

(一)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后,学生知识、技能、情感、价值观的变化。

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课程资源中,依托油溪的“山”“水”、“洞”、“厂”、“场”、烈士陵园等,开发研究柑桔、花生,调查了解三峡移民生产生活情况,使学生在实践中开阔了眼界,学到了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学生对家乡的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绩更认识深刻,增强了学生对家乡的感情。同时通过实践活动,学生的学习方式呈现出多样化:课题探究的研究性学习,社会考察、调查、访问、参观的社会体验性学习,设计制作的应用性学习,社会参与的实践学习等,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团队精神得到培养。

(二)参与课题研究后,教师队伍素质得到提高。

通过课题研究,教师们更新了观念,对课程的理解更深刻,积极转变教学方式,教学的合作意识和对课程资源的开发意识增强,培养中青年教师,促进他们的专业发展。有1名教师获江津市综合实践活动赛课二等奖,有15人次获江津、重庆综合实践活动论文、教学案例等级奖。

(三)课题研究促进了学校的改革与发展。

我校在课题研究中,通过对油溪的“山”、“水”、“洞”、“厂”、“场”、烈士陵园等具有油溪地方特色的物资源的开发,调查了解三峡移民生产生活情况,同时开发具有地方特色的现代信息资源、师生经验和人文资源。以上资源的开发利用,既注意在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中指定领域的利用,又注意在班队活动、节日系列活动等非指定领域的利用。在开发利用具有地方特色的课程资源中,建立了华龙山、四维瓷业、油溪农场、油溪烈士陵园等实践基地。

推进学生对自我、社会和自然之间内在联系的整体认识与体验,改变学生单一性的知识接受性的学习方式或生活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探究和创新精神以及社会责任感,并为学生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形成良好的情感和态度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实施的形态上,从学校扩展到广泛的家庭和社区社会,使学校教育的课程组织形态由封闭性走向开放性,广泛地发挥了校内外的教育资源作用,特别是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注意了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学校被江津市教委命名为“三结合”教育特色学校。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五

一个国家的兴衰在于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信息技术是基础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初中阶段所教授的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从本质上来看应该属于一个过渡的阶段,因此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专业能力,才能够培养出更多的适合时代发展的综合性人才。

一方面,要具备较高的教学水平信息技术和初中其他课程存在较大的差别,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很多问题,加之信息技术教师还要辅导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践,参加学校组织的一些计算机比赛之类的活动。同时,信息技术课程的教学内容有时候会涉及到很多知识领域,这就要求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和综合素质,做到与时俱进,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共同进步;另一方面,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在初中信息技术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和学生打成一片,但是注意必须要有一个度,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并不是说必须要牺牲教师自身的威信来构建的。如果教师在学生心中没有威信,那么教师是不能有效的控制好课堂教学的节奏的。因此教师必须要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所谓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威信正是来源于此,要让学生能够心服口服的跟你学习,就必须要在学生心目中树立一个好的榜样,这样才能够让课堂教学氛围在不失活泼的同时也保持良好的纪律性。

众所周知,初中信息技术应该是整个初中学科中实践性和创造性最强的课程之一,它属于一门具有时代特征的新兴科学,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依旧是选择过去的那种填鸭式教学方法,不仅会让本来直观生动的信息技术知识变得非常抽象,而且还会让学生感觉不到信息技术课程的乐趣,从而对课堂教学效率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要选择科学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一)引导式教学。

一般来说,初中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都比较强,加之初中信息技术这门课程对于初中生来说本来就有很强的吸引力。所以教师可以结合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帮助和引导学生对教学内容进行学习,从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例如笔者在教授认识计算机这一内容的过程中,并没有事先就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的发展历史给学生讲解,而是先从计算机的功能入手,向学生提问:你们心中的计算机都能够做些什么这时候学生们都积极的举手回答,看电影、玩游戏、听音乐、看网页之后我再利用计算机为学生播放了一些有趣的动画,演示了他们刚才提到的种种功能,学生们都对计算机的起源和发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我顺势将计算机发展历程的动态图片在多媒体上播放,学生看得津津有味,有的学生还讨论了起来,课堂气氛一下子就被调动了起来,教学效果非常好。通过这种引导式的教学方法,将枯燥的理论知识内容转变为生动直观的知识,学生在非常轻松的状态下学习到了知识。

(二)任务驱动式教学。

所谓任务驱动式教学指的是在教授知识点之前,教师布置一些和学生日常学习生活相关的任务作业,从而让学生能够在实际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掌握学习内容。比如说笔者在讲授word文档这一内容之前事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任务作业,要求学生每个人或者每两个人为一组制作电子报纸,报纸内容可以是任何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一节内容学习完之后进行评比并颁发奖励。在每一节课的教学时,我又将这个任务分成很多小的部分,例如学习到word中的图文混排时,我先给学生展示了一幅图文并茂的word文档,其中包含了图片插入、艺术字等方面的内容,然后让学生在自己制作的电子报纸上加入这些内容。正如我所愿,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就被激发了出来,他们将学习当成了一种乐趣,不断的进行各种新的尝试,对于我所教授的内容也能够很快的掌握。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但能够很好的培养学生的艺术特长,还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更快的掌握计算机技能,真正的让学生学到了东西。

(三)组织引导式教学。

在某些时候,对于初中信息技术教师而言,组织和引导教学能力比实际教学能力还要重要得多。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式的教学方法,必须要对课堂进行有效的控制,不能任由学生玩游戏、聊qq、上网页,如果教师无法有效的组织教学,那么课堂就是涣散的,是无法顺利展开教学活动的;此外,教师还应该引导学生,让学生学会学习,初中信息技术教师必须要指导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例如将信息技术知识理论做成一个网页,让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需求点击相关链接进行学习。这一点很多教师都没有做好,绝大多数初中信息教师使用的教学方法是要求学生自己去网上搜索相关的学习资料,但我们应该认识到,初中信息技术所占的课时并不是很多,学生能够自己去学习的机会也不是很多,因此将涣散的知识点做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会起到更好的效果。对于教师来说,我们的主要教学任务并不是一味的传授知识,而是帮助学生如何自己去学习和理解知识,让学生的综合能力得到切实的提高。

和初中其他课程比起来,信息技术还没有系统完善的教学经验供我们直接使用,如果我们要发挥出初中信息技术的学科优势,就必须要从教师自身出发,积极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善于借鉴其他课程的好的教学经验,将一些可取的先进的教学手段加以利用,同时按照初中信息技术课程的特点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六

摘要: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因而英语成为人际交往中一种重要的交流方式。对于当前的初中生来说,初中这个阶段是他们人生中的转折点,也是他们知识积累和迈向人生的第一步。因此,教师对原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也是刻不容缓的,致力于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这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在新课改的影响下,把教学方式创新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但由于在传统教学的影响下,教师只注重对学生进行知识方面的传授,忽略了学生兴趣等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使学生不能够完全地将所学的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来。对原本学业负担就过重的初中生来说,这不仅挫伤了其学习的积极性,还在一定程度上增添了学生排斥英语的心理。

1.学生的学业负担重,课堂气氛不活跃。对于初中生来说,自身本来就存在着叛逆的心理,如果教学课程中没有充分符合学生的意愿,学生就很难对英语这门学科产生兴趣。再加上其他学科思想包袱重,对英语又没有兴趣,课堂气氛不够活跃,这也是课堂效率没有得到提升的原因所在。

2.高科技下对学生带来的影响。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手机、电脑大量地被中学生使用,加上自身抵抗力不足,抵制不住游戏的诱惑,使学生上课的效率大大地降低,这也是导致英语创新实践效率低下的一个原因。

1.师生之间互动,调节课堂气氛。例如,教师可以先设置一个问题,如,ifyouhave1million,然后要求学生对这个问题进行探讨,师生也参与到其中去,这样课堂的氛围就更加地活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环境,也为教师树立了一个良师益友的形象,拉近了学生之间的距离,更好地提升了课堂效率。

2.英语教学要注重生活化。教师要让学生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过程中去,让学生通过教学的引导不断地去实践,如,同学之间goodmorning,一句亲切的问候,一个简短的对话,在无形之中口语能力得到了提升,对英语的排斥能力也渐渐消失,这样教学创新形式的效率得到了提升。

总之,初中英语教学组织形式的创新,只有充分地把握学生各方面的特点,才能够更好地制订出符合学生发展的计划,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社会提供综合性能力强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玉玲。教学组织形式与学生语文学习兴趣的相关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七

互动式教学,顾名思义,就是通过创造多边互动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与老师互动,交换各自不同的观点和看法,共同探讨、进步的教学模式。旨在激发学生和老师的主动性、探索性,提升教学效果,进一步适应时代的发展和潮流,为社会培养出新时代具有创新、团结协作意识的复合型人才。

在目前的教学中,多数学校的教育活动仍是课程教学,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则是与传统的教学方式相区别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主要包括四种形态:教师与教材之间的互动、学生与教材之间的互动、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可以营造出一种和谐、愉悦的课堂氛围,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积极主动地将自己的所思所感表达出来,与老师和同学间进行沟通交流,及时地将老师课堂所讲的内容反馈出来,有利于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仍然是引导者,学生则出于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诱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渴望,引导学生成为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要参与者,使学生学会独立思考与探索,并且将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甚至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去。当然,所有的教学活动必须以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基础,并结合实际的课程需要,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积极参与,从而提高其整体素质,使其成为社会上需要的人才。互动式教学模式的特点为:

(1)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相比于传统的教学模式,互动式教学更注重传授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以老师为引导者,学生为主体。在互动式教学模式下,不再是以往老师灌输式教学,学生一味听课的方式,而是学生与老师地位平等,可以互相进行交流沟通。这样,有利于老师更深入地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及知识理解的程度,为学生提供一个舒适愉悦的学习环境,在改善了师生关系的同时,也收到了不错的教学效果。

(3)互动式教学模式与实际生活更贴近。互动式教学需要老师与学生共同参与,在教学活动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更有利于学生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的培养,这更贴近于现实生活,对于学生以后的工作生活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八

摘要:文章基于当前发展形势,从学生分层设计、教学目标分层设计、课堂分层设计、教学评价分层设计四个方面对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设计进行了简要介绍,并探讨了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实践。

初中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而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在经济条件、接触计算机的时间、自身兴趣等方面存在着差异性,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学生学习这门课的效果。分层教学能将学生的个性考虑在内,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优化教学过程,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分层目标的设计强调以学生主体,在充分了解学生个体性差异的基础上,将学生科学合理地划分为若干层次。教师要依据学生在课堂上的实际表现、阶段考核成绩、学习态度等因素,将学生划分为不同小组。例如,将学习成绩较差的、自制能力较低的、对基础技术的把握和理解有所欠缺的划为基础组;学习成绩良好的、基础能力处在中等水平的、有积极主动和自觉性的划分为提高组;将那些学习成绩优秀的、具备对知识有良好把握能力的、接收能力强的学生划分为拓展组。同时,每位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周期性测验,对状况发生改变的学生进行调整,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学习的环境和位置。

教师在备课期间要根据课堂的教学内容制定不同的教学目标,根据学生的具体问题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对基础组来说,可以采用强化基础知识练习的方式,达到独立操作的目标;针对提高组的学生,要在前者的基础上进行拔高训练,不仅要求把握基础知识,还要求学会对一个类型题延伸扩展,学会举一反三;对于拓展组来说,教师可以对其严格要求,在完成基础知识的学习后,对延伸知识进行讲解,强调在实际操作中的运用。

课堂分层设计是基于对场地和班级人数的考虑,对课程进行合理化的设计。信息技术课程是一门实践度较高的学科,要求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教师可以先进行课程的理论知识讲解,学生把握后进行实际操作,利用合理化的课堂时间分配,对不同组的学生进行指导和答疑[1]。对于基础组学生,要求他们熟练运用课堂讲授的基础知识,并做强化练习,巩固知识;对于提高组来说,对基础知识熟练把握的同时,要求进行一定的变化训练,提升能力;对于拓展组的学生,可以为其准备一些特殊的、具有提高意义的难题,用来开阔思维,锻炼能力。

由于进行了分组教学,评价标准自然也不能相同,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该避免采取统一的标准。评价标准的设置既要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又要考虑学生课堂的实际表现和作业完成状况的'因素。在活动中,针对基础组的学生,以激励式的鼓励为主,肯定他们的能力,对他们的进步给予肯定和支持,激发信心,调动兴趣。对于提高组来说,要在给予正面评价的同时,指出他们能力的不足,敦促其改正缺陷,提出合理化建议,达到进一步提高;对于拓展组的同学要采取高标准严格的教学理念,要求学生严格要求自己,更加谨慎和仔细的运用技能,不断打磨他们的能力,激发竞争性,提高自身素质。

第一,对学生进行层次划分时,要遵循公平原则,教师应该充分考虑每位学生的个性和特点,进行科学合理的小组分配。教师对层次的划分要依据各个学生的能力和日常表现等因素制定,并不断地依据课堂实际情况设计教学内容和方法[2]。

第二,学生层次的划分需要有流动的变化,教师要密切注意小组人员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分组情况调整,将学生安排到适当的位置,实现教育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并依据不同的小组设置差异化评价标准,另外,不要进行隔离教学,避免对学生造成伤害。

第三,分层教学是教师主导下的教学设计理念,并不意味着将教学活动完全交给学生,教师需要实时注意学生间的交流,对反馈的情况进行正确的评价和指导,给出中肯的意见,引导学生改善学习方法,建立良好师生的关系。同时,在正确看待学生性格和个体化差异的基础上,利用他们性格和能力等方面的差异进行资源整合,做到真正的因材施教,实现班级内部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提高,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主动学习的欲望,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收获学习的喜悦。

学习初中信息技术课程,要求学生务必掌握一定的计算机操作技能和操作技巧。因而,教师必须采用分层教学法,根据每一位学生的能力差异,因材施教,进行资源合理化分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提升教学成效。

参考文献。

[2]杨晓宁。浅析新课程改革下的初中信息技术分层教学[j]。学周刊,20xx(9):49—50。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九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不少初中语文教师在讲课时仍然延续着陈旧、落后的教学方式,导致课堂教学死板、单调,学生学习兴趣泛泛,学习效率低下。作为老师,我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充分的探索,总结了以下经验和看法。

一、情境教学,使学生更容易理解。

情境教学是指教师有意在课堂创造一种与教学内容有关的场景,场景要能充分贴近生活,引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并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课堂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达到优化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效果。

我在日常的语文教学中,就非常重视情境教学的重要性,利用情境教学来实现我预想中的课堂效果。比如,在学习“皇帝的新装”时,我会给学生充分的自由,让他们在课堂上进行话剧形式的表演。利用话剧表演,不但大大激发了学生提前预习课文内容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并且还使学生在兴趣的诱导下更加认真、努力地吸收我讲解的知识,对文章的主旨也有了更好的了解和把握,课堂教学效果自然不言而喻。

二、良好的课堂气氛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课堂氛围是指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的整体状态。研究表明,良好的课堂气氛往往活跃、融洽、积极向上,能在最大程度上活跃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视野,使学生能更积极主动地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相反,如果课堂气氛糟糕而压抑,又拿什么来吸引学生很好地投入到学习中去呢?活跃、融洽的课堂气氛对于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具有非同小可的影响及意义。因此,我力求每节课的课堂氛围都要达到最高的水平。例如,在学习“中国石拱桥”“苏州园林”“故宫博物院”等内容时,我会在课堂上利用多媒体、投影仪等教辅工具,让学生好好欣赏这些古香古色、具有独特韵味与魅力的古建筑。这样的话,不但能使学生如身临其境一般,流连于我国的传统建筑文化中,更能激起学生胸中强烈的民族感和自豪感,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主旨。

总之,不管教师采用何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其目的都是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语文知识的学习。随着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我们教师不能再墨守成规地沿袭传统的教学方法,而应该努力适应不断变化着的形势,为更好地培养社会主义新一代人才贡献我们自己的力量。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

1.1传统教学模式弊端明显:

多数学校甚至不少老师,都认为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和升学过关率是教学的最终目标。这种应试思想普遍存在,也衍生出了题海战术和填鸭教学。初中语文也难免无比,老师在课堂上一个劲的讲解,学生在下面听的不知所云甚至昏昏欲睡。这样的语文教学课堂互动不足,教学效率也很低,学生和老师都觉得很费力。

1.2语文课程自身特点需求:

基础学科之一的语文课程兼具人文载体和交流工具两大功能,具体可分为以下三大特点:

1).语文教学是老师对学生进行的人文培育熏陶;

2).学生个体在语文的学习过程的体验独立性;

3).语文实际使用作用较强和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这些特点都使得初中语文的实际教学过程中必须要加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人感知。老师不仅要坚定学生为主的教育定位,更需要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语文的学习过程中。互动式语文教学就是一个解决这些问题的良策。

1.3教学相关理论综合运用:

教学过程是个复杂的交互作用的过程,需要运用到诸如教育心理学、哲学认识论等相关理论。马克思主义学院指出,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事物来源,认识的进一步发展和深化离不开实践。具体到语文学习中,就是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人的认识需要在一定的真实环境中,积极地与环境进行系列的信息同化和归类处理。语文知识的学习,不是单纯的接受灌输或者进行模仿就能实现的,需要学生自己对周围环境的一切因素进行判断和分析,经过系列尝试慢慢定性为具体学识。教育界关于终身学习、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新型教学观点的提出,也一一从侧面验证了学生自主参与教学活动过程的必要性。这些理论都为互动式教学模式的诞生打下了基础,并提供了理论支持。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一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早就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理论,实践能力不是通过书本知识的传递来获得发展,而是通过学生自主地运用多样的活动方式和方法,尝试性地解决问题来获得发展的。从这个意义上看,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过程,就是学生围绕实际行动的活动任务进行方法实践的过程,是发展小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基本“学力”的内驱。

进入新一轮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综合实践活动这一门新的课程,以其全新的理念,独有的形式,全方位的要求,无可避免地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面前。如何去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挖掘教育资源,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呢?首先我们要明白综合实践活动课要坚持以综合为特征,以实践为核心,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让学生了解社会、深入社会,适应当今社会环境,使学生得到生动、活泼、主动的发展。要本着综合实践活动以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素质为原则,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得到全面的、和谐的、充分的发展为宗旨。

在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根据自身的特点,紧扣现实生活,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方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趣味性、创新性为主要特征的综合实践活动,让综合实践活动课充满生命活力。

第二,综合实践以活动为形式,以实践为环节,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设计”、“制作”、“想象”、“体验”等一系列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进而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发展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从而密切联系学校与社会,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坚持以人为本,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培养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注重让学生掌握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搜集和加工信息的方法、表现和创造的方法、交流与合作的方法,使学生终身受益。活动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性、独立性、创造性,发展了学生个性,并注重培养学生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及互帮互助的团队精神。例如我们要组织一个有关垃圾的调查活动,那么课前我们要组织组织搜集有关垃圾的一切资料,要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自由组成小组,选一个责任心强的同学作为组长,落实组员的任务。每个小组给自己取了个响亮的名字,并制定简单的小组计划,使学生有目的、有计划地去搜集资料,统筹安排,提高效率。同时对学生外出进行了安全教育等。通过活动,以增强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参与社会生活的意识,让学生学会观察周围环境,说出环境的变化,并了解当今社会人们是如何处理垃圾的,并通过写观察日记、心得体会、调查报告,培养学生归纳概括、整理提练的能力还要让学生感受垃圾给人们带来的危害,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保护美丽的地球。通过活动以达到锻炼学生分析问题、提炼观点的能力,并通过社会调查、参观访问、实践探究等生活情境,让学生自己能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主动去探索、体验、交往、重演、亲身亲为获取解决现实问题的真实经验。过设计、创作、想象等一系列活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第三,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过程中还要注意一些问题: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对信息的获取、传递和处理问题;信息查询面不够广泛的问题;学生居住分散,结伴外出调查时的安全问题;得不到家长的支持问题,学生面临问题会退缩的心理辅导问题等。面临种种困难,在教学中要尽量做到让学生自主参与,从不同的角度、采取不同的方法、通过不同的途径、去发现、去感悟,在获得体验的同时,获得自尊与自信,让学生能够自觉地反思自己、认识自己,不断完善自己的个性品质,同时并与教师做好信息沟通,尽最大努力扩大学生搜集的信息途径、范围、和速度,利用家长会时机与家长取得联系,与家长讲清综合实践活动的益处,争取得到家长的支持等。

只有真正做到了实践加活动,让学生走出去,亲身体会,亲自动手,亲自动脑,逐步形成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萌发创新意识,让课程落在实处,才能真正体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价值,让这门新课程展现出独有的魅力。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二

只有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才能把环境教学完美地融入美术教学过程中,然而就目前而言,我国在美术教学中融入环境教学的认识相对较晚,且美术教学拥有特殊的独特性,在基础理论上,仍然处于借鉴与不断摸索阶段。根据初中美术课程的特点,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广泛地吸取多方面的独到见解,不断地与实地探究,最终达到教学目标。

在初中时期,美术课程基本要求学生要有一定的审美意识,在学生原有的艺术素养上对学生进行综合培养。所以这一阶段就是美术教育与环境教育相结合的重要阶段。在美术教学过程中渗透环境教学,并不是只把环境教育加入到美术教育的过程中,而是要深入探究美术教学对环境教学的作用,才能做到两者有机地融合。

贯彻环境教学的实际意义,在美术教学的基础上进行适当的扩展与研究,为美术教材提供素材与资源,让学生在学习美术的过程中懂得如何保护环境。此外,美术教学是以美术的课程目标为基础,以要求与准则为载体,扩展学生的思维。在美术教科书中渗透环境教学,使其充分发挥环境教学的实际意义,培养学生重视周边环境,主动亲近自然,爱护自然的态度,让学生从根本上明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结合生活实际,加强环境教育。

现如今,虽然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对环境教学有一定程度的涉及,但是,在美术教材中对环境教育的篇幅过于分散与局限,所以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中学美术教师应当适当地选择一些身边的、有针对性的例子,把环境教学有机地融入美术教学中,让学生从自身的感受来体会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我国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给生活以教育,用生活来教育,为生活向前向上的需要而教育。”所以,在生活中树立环境教育是十分必要的,要充分认识到环境与艺术的关系,有针对性地把艺术与环境结合起来,让美术实际化。

(三)采用新的教学模式,强化美术教学。

游戏对于学生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所以,美术教学中适当地加入游戏教学,让学生在游乐的过程中进行学习。寓教于乐也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法。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提供全新的学习理念。在进行游戏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其中,让学生对游戏中的环境教学内容有了基础的认识,且通过游戏进行教学,能够在无形中培养学生对环境的认识,从而改变学习态度,让学生明白自然界的构架与环境中各种相辅相成的因素。如在进行角色游戏时,教师根据环境教育的目标让学生通过游戏了解环境对生命的意义,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周边环境的能力。

在实际生活中,积极鼓励学生研究环境与人之间的相互联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态度与价值观,由教师引导,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自然,不断地观察,在观察的过程中体验环境的重要性,让学生通过学习美术,来保护现有的生活环境,并付诸行动,从而达到将美术与环境完美切合。在美术课程中渗透环境教学,让学生在环境教育中了解环境,走进环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提高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所以在采用新型的教学模式上,充分挖掘美术教材中的实际内容,从教材中发现美术的本质,通过科学合理的办法,将美术教育与环境教育进行有机的融合,从而实现美术教学的实际意义。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三

企业管理教学模式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显然是一种更高级别的教学模式,如果不能够超越传统的管理模式,就很难为企业培养出合格的管理人才。在传统管理模式下,更多采用的是一种灌输式的教学,学员只需要死记硬背,套用公式,对于学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思维很少去关注培养,这必然会严重影响到学员的教学效果。而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更多去借助互动来达到教育的目的,为了更好地培养学员创造性思维,通过构建互动、平等、无权威的教学环境来激发学员的学习主动性,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员的综合素质。

企业管理教育者和学员这个受教育群实现和谐相处,这样才能够产生良好的教学环境,只有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结合成一个共同体,就能够很好地构建一个互动式的教学环境。对于企业管理的教学,需要注重体现大我以及大爱的意识,而构建这种共同体,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优化所产生的互动式情境,才能够产生较佳的教学效果。从教育哲学层面来看,企业管理教育模式的共同体的形成基础就是具有良好的师生关系,并充分突出教育者的主体特性。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的实现需要将诸多组织机构进行互动,让企业管理教学模式进行社会生活化,让企业管理的具体实践紧密地贴合学员的生活实际,而不能够仅仅限制在课堂上,更要将其纳入至广阔的社会空间。通常而言,构建良好的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应该需要从规范、情境(context)、互动、共识这些层面开展。

(一)创设情境。

创设情境是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的重要要素,想要提升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效果,就需要创设可以互动的教学情境,对此培训老师需要紧密地结合教学内容,通过设计合理的互动情境来激发学员参与互动。当然培训老师也可以鼓励学员在课后根据教学内容进行自我导演相应的情境,并在课堂上进行展示,这种方式能够有效地激发学员的学习的主动性。当然让学员进行情境的创设,培训老师在其中要起到引导作用,因为部分学员可能对教学内容理解不够透彻,那么就有可能不能够很好地阐述这种情境,自然就难以深入领悟这些知识和内容。

(二)加强规范。

根据交往行为理论,也就是说,利用交往理性来置换工具理性。任何交往活动中的个体在实施任何语言行为时,都必须要满足下面三个具体要求:第一,能够说出可被理解的`东西;第二,可以提供相关的东西去帮助理解;第三,因此使之个体自身成为可理解。这是实现良性互动的重要前提。从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来看,就需要科学应用互动式理性观来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要据此形成一种规范,能够让教学内容充分反映出社会的现实,通过这种交往理性理论来让整个互动式教学变得更加规范。

(三)加强交往互动。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从本质上来说是延伸至对人的教育,无论是培训老师还是学员都会长期处于这个互动的共同体之中,进而形成一种互动式的情境。培训老师和学员的交往互动除了基于教学内容的互动之外,同时在课余以及课后,同样也可以产生良好的互动性。另外,交往互动的形式可以实现多元化,除了传统的电话、对面交流之外,还可以基于互联网加强培训老师和学员的交往以及互动,通过这种交往互动让培训老师和学员这个共同体变得更加牢固,进而为进行互动式教学提供重要的基础。

(四)企业管理的共识。

在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中,应该将共识纳入进来,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形成和人的思想发展、精神共识等层面密切相关。而通过企业管理的互动式教学,其根本的目的就是为了促进人的共识,进而不断提升自我。互动式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也就是基于互动,让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形成一种共识,进而让学员产生一种感悟或者体悟,并最终可以实现受教育者和教育者之间的心灵对话,引发学员和培训老师的思考,进一步还可以上升至精神家园的构建以及回归。

由于企业管理有着自身的特点,更加注重做人的教育和培训,如果采用传统的灌输式教育,很难让学员产生良好的体悟,进而达到教育的目的。虽然互动式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员学习的主动性,但是在互动教学方面不知道紧密结合时代进行创新,那么也很难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下面就从以下三个层面来分析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优化及创新:。

存在着差异,因为传统的教学模式更多注重外在性,而互动式教学模式则能够将准则、规范、知识和学员的内心世界进行了紧密的联系。

(二)主体之间积极互动实施体验教学。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充分证明,在参与这个教学的主体在受教育过程中会有两个重要的培养内容:一个是理论教育;另一个是实践教育。对于理论互动式教学模式而言,更多体现出主体之间的互动式的理性教学,此时培训老师进行教学的主要平台为课堂。而且在理论教学时,同样要充分体现出互动式教学的精髓,注重实效性的提升,让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主体的认知环节可以受到良性的影响和作用。从互动式技能实践教学层面来看,此时更多体现在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主体的自我践行,互动式教学模式存在着重性特征,需要中长期的累积演示,特别是学员主体之间的互动式。学习企业管理只有充分理解和把握管理人的思想和方式,在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过程中,人与人之间的管理关系可以当成主体间的关系,此时不能简单地等同于师生和学员之间的关系,而是要将其当成管理主体之间的关系。

(三)促进讲师和学员合作信任基础的形成并进行合理的互动式教学。

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主体是通过互动过程而形成的,其更深的层面体现在进行互动式教学时,能否将理解、尊重、对话和协商等行为体现出来,让学员进行主动性的学习,并构建相应的管理知识和获得相应的管理技能。而形成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的原则和方法则是基于学员的内化思想以及外化行动。在培养管理人员时,外在的人际关系实效性较强,企业管理教学模式则是将互动式教学思想充分渗透至整个企业管理教学模式中,并让学员能够如沐春风地从新型的人际互动环境中接受企业管理教学模式,进而产生相应的信任感和依赖感,并以真正的企业管理人员的层面上升至思想上的共识以及情感上的共鸣。只有培训老师和学员充分构建了信任基础,并进行科学合理的互动式教学,才能够更好地体现出互动式教学的优势,并提升教育的效果。

四、结语。

总而言之,企业管理互动式教学模式的核心就在于互动,而形成互动的关键就在于学员和讲师之间、学员之间的相互信任,而且能够基于教学内容进行科学合理地创设互动情境,培训老师在其中要充分发挥引导的作用,积极地开展多元化的互动式教学,包括从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这两个层面,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激发学员在企业管理学习过程中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进而达到最佳的文秘站:教学效果。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四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中强调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思维能力和学习数学的兴趣。创新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个发展方向,在数学教学过程必需体现创新,数学的学习不应成为简单的背概念、公式和熟练的过程,数学的学习更应该具有探索性和思考性。使学生享受学习数学的过程,从生活中体会数学,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自己的想法。对一个问题的解答可以用不同的方法,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去探索问题和思考问题就是一种创新。所以,创新意识的培养并不是高深莫测的,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完全可以体现。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使学生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了解数学、认识数学,在运用数学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的真正价值和自我价值。思维能力的培养拓宽学生思维的空间,使学生在思考和解题的过程中富有联想,好于假设、怀疑、判断。而互动式教学就能为学生提供创新意识的环境、实践能力得以实现的空间以及为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打下基础,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实践:

一、改变“灌输式”课堂教学环节。

传统的课堂教学环节为复习——新授——练习——小结——作业,这是单一的教学过程。新的教学环节应是情境导入——学生探索——学生思考——解决问题——巩固——小结,使学生由学会变成会学。可采用以教师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讲授——听讲、示范——模仿;师生共同活动为主的教学方法:提问——回答、激发——思考;以学生活动为主的互动教学方法:组织——讨论、指导——练习,或是学生讨论-----学生提问----教师回答。

二、课堂引进小组讨论,扩大学生参与面,增加学生知识。

小组讨论学习是课堂教学中扩大学生参与面的一种有效方法和为学生增加各方面的知识提供一个相当好的.机会。小组讨论学习前,教师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小组交流;小组讨论学习时,教师作为参与者深入各组交流,善于交流的小组及时作出表场,从而提高小组讨论学习兴趣;小组讨论学习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汇报结果和展示结果,组织评讲。通过小组讨论学习使每个学生都有自己明确的学习任务,将五花八门的想法进行相互交流,最大限度地扩大了学生的参与面,充分发挥了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交流。促进师生间,学生间的感情,培养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回家作业引进“学已仿照,举一反三”

让他们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关系,这样至少可以激发他们用“数学眼光”看社会的问题,培养他们的数感和观察能力,进而激发他们我学数学,学好数学,我快乐。下面是一些学生写的几道仿照题,可能有些幼稚,但我觉得这些学生已经在用数学了,我感到很欣慰。

3、今天,妈妈带我去买菜。每千克青菜2.5元,买了3.5千克,我们付10元够吗?

生活实例很多,如果有效地选择数学信息,就培养了学生观察、收集、分析和整理数学信息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信息交流能力呢?我们认为,学已仿照就是一种较好地表达数学信息的媒介,同时学生之间可以通过互相阅读、相互讨论甚至质疑争辩学已仿照中的内容,从而更加举一反三,明辨是非,融会贯通,数学作为交流对象的教育目的自然得以实现。

通过学已仿照,学生还可以知道哪些内容是会,哪些内容还需要老师再讲的,这样可以及时的捕捉教学中学生的反馈信息,提高教师自生的素质。其实我觉得这也是一种互动教学模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交流、观察等能力,也可以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在哪些课堂教学环节处理得不好,须及时改进。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五

互动式教学模式主要是指在日常教学课堂中,教师和学生能够彼此交流沟通,相互之间进行探讨活动,解决具体的问题。相比于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方法,互动式教学模式在动态发展过程中避免了枯燥乏味的任务式教材讲解,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成为主动接受知识的主体,教师教学则从管控性变成指导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接受知识的主观能动性,培养积极的学习习惯。

一、结合学生兴趣,营造互动学习氛围。

小学生年龄小,对一些未知事物感到好奇,对于知识的渴望程度也比较高。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可充分利用学生的这一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中营造互动学习氛围,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可将具体教学内容和学生喜欢的事物相结合,通过多媒体技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于所学知识的记忆力,达到良好的教育教学目的。如教师在上课前可根据具体课程内容找到与之相对应的影像资料,让学生们能够更直观地了解教学内容,在形象生动的影像中产生如临其境之感,从而实现有效的生境互动。比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五年级上册课文《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时,教师如果只是对诗歌内容进行口头翻译表述,会使课程过程变得枯燥乏味,没有新鲜感。对此,教师应当根据课文具体内容,利用影像和音乐资料将学生们的思绪都集中到对课文的思考上来,让学生仿佛感受到李白与孟浩然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通过情境化的创设,营造轻松的教学氛围,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加集中,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释放了学生更大的学习潜能。

二、加强学生相互交流,促进生生互动。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让学生之间相互交流讨论,使课堂形成开放、互动的教学氛围,教师从主控者变为指导者,对学生在讨论中遇到的问题进行解答。因为小学生好奇心强,比较喜欢争辩和发问,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为学生营造讨论环境,如通过网络平台让学生畅所欲言,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寻找到问题的最佳答案,获取更多知识。教师还要根据不同教学内容引导学生产生不同观点的争论课题,比如在学习苏教版语文第六册《恐龙》一课时,教师查找到有关恐龙的一些资料和图像,在给学生展示的过程中讲述恐龙的基本种类,并提出问题:“恐龙是在怎样的环境中生存?恐龙是如何灭绝的?为什么会灭绝呢?”这一问题引起学生们的争论、交流,学生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了解到更多有关恐龙的知识,最后再由教师为学生们具体阐述恐龙灭绝的原因,提醒学生要爱护环境,由此提升了学生的文化知识,形成了互助合作的教学氛围。

三、不断改善师生关系,建立师生互动。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育活动应由师生双方共同参与,教与学两类活动在时间上具有共时性,并随时产生交互作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积极能动的参与者,教师是学生知识学习的引导者,也是提升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鼓励者,语文课堂就是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在网络环境资源的基础上,互动式的教学模式摒弃了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增加学生对未知事物的认识,促进学生向教师提问题的概率,从而拉近教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两者的关系不再是机械的教授和被动的接受,而是主动的接受和对应的指导。如在文本赏析的教学中,笔者引导学生自我品评文本的字词句章,大家分享自己的心得体会。学生多角度与文本对话、与教师对话、与同学对话,与自己的经验、情感和价值观对话,活跃了师生互动,在提升学生学习效率和教师教学质量的同时,有效推动教学工作的发展进步。

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是一种新型的课堂教学模式。在互动式语文课堂教学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更充分的体现。教师只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应“蹲下身子”与学生平等对话、交流、讨论,使学生产生语文学习的亲近感,从而高效地参与到语文课堂教学中,以多种多样的互动形式去践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六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我们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实行素质教育和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与传统教学相比较有一个质的飞跃。传统教学注重的是知识技能的传授与掌握,而新课标注重的是人的智力、情感、态度、身体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尤其是新课标强调让学生学会生活,关注现代社会,跟上科技发展的步伐,注得学习兴趣的培养和经验的积累,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提供必备的基础知识与技能,从而使教学过程是个多目标的过程。“互动式教学”强调了教学过程既发挥教师主导作用又充分体现学生认知主体作用的过程。它既强调学生认知主体的自我学习和潜能的发挥,同样强调老师应对学生学习的指导、帮助和点拨的作用。尤其,重视在讲授新知过程,教师侧重于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自主去发现、探索学习,把教学过程变成是师生思维交替,情感交流和方法技能的学习过程。

新课标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观察、收集、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探索、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重点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使教学过程变成是一个探索知识的过程。因此,教学方式应服从于学生的学习方式。新课标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互动过程,教师要改变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研究、实验等多种教学形式,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学习成为教师引导下主动、富有个性的过程。教师的职能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教师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服务者和参与者。互动式教学强调的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尤其是突出学生间互动学习的过程,以及重视学生各自经验方法的个性化介入,允许学生自主学习和各抒已见,放开了学生思维的翅膀,使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和创新意识有了发展的时空。

参考文献:

1、《数学课程标准》[m],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小学教学新课程教学设计》[m],王祖琴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

3、杨小微,课堂变革中教师智慧的成长[j],中国教育学刊;

4、明庆华,程思辉,论和谐课堂的构建[j],中国教育学刊;

5、周日南,有效的数学学习策略探索[j],小学数学教育。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七

食用蘑菇(双孢蘑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或多功能食品,它营养丰富,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维生素c、尼克酸等含量高。此外还有钠、钾、锰、铜、锌、氟、碘、酪氨酸和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d、维生素e、维生素k、5-磷酸腺甙以及多种氨基酸,如苏氨酸、天冬氨酸、亮氨酸、丙氨酸、羟基赖氨酸等,并含有非特异性植物凝集素等。

它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欧洲人把蘑菇誉为"植物肉",美国人甚至把蘑菇誉为"上帝的食品"。据有关资料报道,成人每天吃25克鲜蘑菇就能满足一天所需要的维生素,一个体重70公斤的成人每天吃100-200克干蘑菇,就能够维持营养平衡。蘑菇除营养丰富外,还有明显的药用保健价值。祖国医学对蘑菇有一定认识。医学入门称蘑菇能"悦神、开胃、止泻、止吐"。本草纲目说蘑菇"益肠胃,化痰理气"。

我校所在地洮西镇,2006年拥有大棚蘑菇1400万平方尺,种植户236户,平均每户近6万平方尺,其中最大的户32万平方尺,最少的也达8000平方尺,蘑菇产值达3650万元,亩均效益2。5万元,仅此一项,在全镇农民人均收入中就占1587元,占全镇压农民人均收入的20%。洮西已成为我省最大的双孢蘑菇生产基地,“中国食用菌之乡”和“国家标准化委员会食用菌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食用菌协会被认定为省级50家重点考核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和市10余家重点示范协会之一。“银湖”牌子双孢蘑菇通过全国无公害农产品论证,并荣获常州市“第五届名优产品”称号。

2007年又有20多农户加入蘑菇种植的大军中,新增面积300多万平方尺,使总量达成1760万平方尺。村头、路边、学校附近到处可见一排排蘑菇大棚,它已经成为洮西乡村一道亮丽的风景。不少学生的家长本身就是蘑菇种植大户,学生们已真切地感受到蘑菇种植对当地的经济带来的巨大变化。然而,学生对蘑菇本身的营养价值、经济价值及对蘑菇的种植过程、种植技术还了解甚少,且劳动观念淡薄,不善于发现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独立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有必要开展一些综合实践活动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我校决定将蘑菇的生产、销售等有关内容与学科教学结合起来,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对蘑菇的生产、加工、销售情况的了解,让学生知道蘑菇生产对当地经济的影响,关心当地经济发展情况,使学生更加热爱自己的家乡。立志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

2、树立学生的劳动观念,发展学生的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积极意识和实践能力。

3、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探究性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在实践中,让学生感受到学有所用,在应用中体验学习的乐趣。

三、活动内容设想。

以蘑菇的栽培、加工、销售等方面的内容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载体,将各教学渗透到活动中去,让学生在活动中主动发现问题,用所学的知识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使学生觉得学有所用,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由于该活动内容具体方案设想切实可行,对教师具有很大的吸引力,的利于提高教师综合实践课的教学能力,同时也能为教师写论文、评职称、调动积累资料和创造条件。活动内容初步设想如下:

1、语文:我们可以通过学生实地观察、听讲座和开展实践活动,写关于蘑菇生产、加工、销售等调查报告、写蘑菇的说明文、对蘑菇展开想像的议论文。蘑菇种植大户他们三五户,几十个大棚聚集在一起,生活上独立,生产上相互协作,休息时常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相互交流生产生活情况,已形成了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因此,我们可以让学生写调查访问记,了解他们生产的艰辛,生活的艰苦,开展我和他们子女(同龄人)比童年等活动。

2、数学:让学生实地去计算每个棚蘑菇的栽种面积,搭建一个蘑菇大棚需要多少竹木、多少稻草,计算蘑菇棚架几何图形的面积、数量等。测量蘑菇大棚高度(让学生自己想办法利用投影、相似三角形、勾股定理、每层棚架之间高度和层数等)。

5、化学:蘑菇对土壤的酸碱度有一定的要求,让学生测试蘑菇营养土的酸碱度。通过调查访问了解蘑菇从育菌种到栽培、加工需要用到哪些化学试剂?如何使用这些化学试剂,初步学会操作方法。

6、政治:通过听报告、调查、访问,研究农村多种经济的发展规模化、产业化对传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及农村经济的影响,让学生学会用学过的知识对一些简单的社会经济现象进行分析。

7、信息技术:为了把蘑菇产业做强做大,更好更快地推向世界,及时的把信息传递出去。让学生学会制作“洮西蘑菇信息网”页。教师设立有关的资源信息库,把与蘑菇生产、加工、销售有关资料,及学生自身实践活动的有关资料、照片存放到资源库中让学生进行制作操作时选用。

8、生物:通过课堂学习蘑菇栽培知识、听讲座、参观访问等,了解蘑菇的生长过程,利用蘑菇种植大户的子女在校读书的有利条件,对蘑菇生长所需要的温度、湿度进行定时测定,找出温度、湿度与蘑菇产量的关系,让学生从中领悟到事物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

9、营养与健康:通过学生查阅资料等手段,了解蘑菇的营养价值,药用价值。如何识别可食用的菌和有毒菌等。

以上各学科教师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分工不分家,有些活动可合并在同一次活动中完成,整个系列活动是一个整体。

四、活动总体计划:

1、组织有关教师对蘑菇大棚进行参观考察。

2、请镇政府有关领导来我校师生开讲座,介绍我镇的蘑菇生产、加工、销售情况。

3、学科教师组织教学研究活动,结合蘑菇生产、加工及本学科相关内容,拟定综合实践活动内容,编写学科综合实践活动教案。

4、教研组协调各学科活动内容,制定总体活动计划。

5、根据活动计划及时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6、各组之间定期开展交流总结。

7、及时做好活动过程的材料收集整理工作,便于今后活动的进一步开展。

8、设立专项活动基金,对在活动中业绩突出的教师给予一定的经济奖励。

9、建立专门的网上信息资源库,供教师、学生查用。

五、活动实施情况。

2007年3月以来,我们已开展了以下活动:3月26日请金坛市食用菌协会会长袁留照教授作了《食用菌科普知识讲座》;四月份,开展了《对外来蘑菇种植户的一次采访》、《让蘑菇走向世界》;五月份,我们开展了《我为菇农搞测算》活动。《食用菌的营养知识知多少》、《蘑菇棚的图纸设计》等活动方案已确定,活动开展已处于准备阶段。

六、活动过程中的几点体会。

1、确定开展活动的主题、设计具体的活动方案时,我们教师首先要做大量的调查研究工作,研究主题和方案的可行性,是否切合实际、反映时代特征、主题是否鲜明等,同时要研究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结构、知识水平等,不能闭门造车,纸上谈兵。

2、教师对开展活动的内容所涉及到的科学知识和技能要熟悉,要首先去进行研究。在学生活动前加强这方面的知识技能学习和研究。这是开展好活动的前提。

3、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活动方案,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处于起步阶段,大家都在摸着石头过河,开始设计的方案在实施中会发现存在许多问题,因此,这就要求我们不断地实践中加强改进完善。

4、在活动中我们要多给学生独立或合作开展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独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想办法去解决问题。但由于我们现在的学生已习惯于给予的教学模式,学生独立或合作完成某项工作的能力较差,因此我们在设计活动过程,设计问题时不要太大、太繁、太多,让学生摸不着边际,活动过程、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教师在活动中要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八

摘要:学讲计划就是通过采取行政手段,倡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进去、讲出来的一种教学模式。基于此,本文着重探究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的教师角色定位。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讲计划;角色定位。

所谓学讲计划就是倡导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学进去、讲出来的一种高效教学模式,广泛应用于各个学校的教育过程中。通过采取学讲计划能够让学生逐渐由排斥学生转到愿意学习,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创造生动有趣的课堂。因此,探究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教师角色定位,能够有效强化课堂教学效果。下面笔者就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教师的角色定位进行具体分析。

一、教师定位为课堂的规划者。

在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将老师的角色定位为规划者,主要是控制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并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顺序。其中,老师应该在课堂教学之前,明确要讲解的内容,并且结合实际情况准备好教学工具,就如同电影一样等待演出。一部电影的灵魂在于剧本的内容,课堂教学过程也是如此。老师选择合理的教学内容对保障课堂教学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之前,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进行备课,从而为打造精彩课堂创造条件。同时,在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下,老师在备课过程中应该切实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以往照搬教参进行讲解的习惯,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以第一人称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突出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坚持站在学生的角色思考问题,从而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例如:在学习“等腰三角形”的内容时,老师应该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采取何种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通常情况下,老师可以从日常生活中选择学生熟悉的物品,如:三角板、红领巾等,以便帮助学生深入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方法。然后,在解题过程中应该让学生自主完成,老师在一旁进行引导,从而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

二、老师定位为课堂操作者。

在整个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定位为操作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老师只顾自己的意见,而是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需求,合理调整课堂教学内容。同时,老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够只是扮演管理者,还需要扮演知识专家的角色,通过实施学讲计划引导学生学习,并给予学生留足独立思考的时间,从而让学生在相互学习中掌握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知识。例如:在学习“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内容时,老师便可以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观察,举例说明哪些图形是轴对称;然后让学生在纸上绘出不同的图形,老师在一旁观察学生是如何进行判别的,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身于课堂学习中,从而有效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

三、老师定位为课堂演员。

在学讲计划中,其核心为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一切以学生为中心设计课堂教学流程。其中学生是学讲计划这部电影里的主演,而老师则扮演的是配角。其中在初中数学学讲计划模式的应用过程中,老师应该走下讲台,走入学生,或让学生站上讲台进行讲解。例如:在学习“三角形内角和计算”时,老师可以将讲台交给学生,让学生上台展示操作方法。然而,老师则只需要认真倾听,并根据学生讲解的内容提出合理建议,指导学生参与小组讨论,及时处理学生讨论过程中遇到的数学知识性问题。

四、老师定位为倾听者的角色。

在初中数学课堂的实际教学过程中,老师并不只是向学生传授基础知识,更重要的是需要主动倾听学生的诉求。其中,在学讲计划下,倾听者的身份并不只是班主任的工作,数学老师也需要扮演倾听者的身份,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中老师绝对权威的观念。一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时,老师应及时站在学生旁边,认真倾听学生心声,从而及时帮助学生解决所遇到的问题。老师定位为倾听者的角色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其主要表现为:第一,老师通过倾听学生的心声,加强与学生进行沟通交流,让学生在不断学习过程中提高自己的理解能力。同时,有利于老师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方案,从而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水平;第二,让学生感受到老师的爱。在老师倾听学生心声的过程中,让学生真心感受到老师的爱,从而更尊重、信任老师,这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在学习“反比例函数”的内容时,由于知识点较抽象,学生在理解过程中有一定的难度性,这便要求老师将自己定位为倾听者的角色,深入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以便及时调整课堂教学内容,从而帮助学生深入掌握反比例函数的概念。同时,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结合实例引导学生了解所讨论的函数的表达形式,形成反比例函数概念的具体形象,从根本上提高初中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总之,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其关键点在于老师的教学观念、教学行为和教学方法是否进行了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老师应该对自己的角色进行准确定位,以便改变教育教学现状,为全面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效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朱鹏飞。初中数学“学讲计划”中教师角色定位研究[j]。数理化学习,(2)。

[2]靳希永。数学课堂:“学讲计划”中教师角色新定位[j]。数理化解题研究:初中版,(7):31—31。

精选初中综合实践论文范文通用篇十九

摘要: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可以让课堂教学变得精彩纷呈,可以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目标。为此,本文从初中数学教学实际出发,对课堂教学策略进行了探索和研究。

初中数学教育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阶段,这一时期的学生正处在思维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因此,我们教师要发挥自身的主导作用,创新教学策略,为深入学习数学知识打好基础。以下是我对此问题的几点探索研究,仅供参考。

一、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增进师生间的感情,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对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至关重要,因此,我们教师要展现自身的道德风范,多与学生沟通交流,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增进师生感情的方式有很多,如一个娴熟而简单的动作、一句关心的话语、一个充满深情的眼神都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和谐融洽的师生关系,唤醒学生求知的欲望和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生的自尊心强,都希望证明自己,得到教师和同学的认可,所以,教师的鼓励会大大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让学生产生愉悦感,减轻学习带来的压力和负担,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将压力转化为学习的动力。反之,如果教师一味指责学生会使师生之间的关系非常僵硬,影响学生的学习心态,从而对教学活动的开展造成消极的影响。

二、创设有效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有质疑才能变通和创造,学生如果不会质疑,就很难学好知识。大量的教学研究表明:很多学生成绩差的原因不是不够努力,而是缺乏质疑精神。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可创设质疑式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矛盾状态,质疑教材知识,并最终获得新知。如在教学“有理数的乘法”内容时,教师可先领着学生复习一下前面学过的有理数乘法:8×5=8+8+8+8+8,也就是说8×5表示的是5个8相加。同学们觉得正确吗?”学生立刻回答“正确。”然后继续提问:“那么8×(-5)又表示的是什么呢?可以认为是-5个8相加吗?很明显这是不对的,那到底应该怎样表述呢?”提出这个问题后,同学们感觉茫然不知所措,不知怎么进行回答。这时就我们需要加以引导:“同学们可曾记得我们前面学过正数与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两个量。另外,我们是通过数轴进行有理数加法学习的。如向东走8米,再向西走3米,相比起点一共向东走了5米,可以用8+(-3)=5米来表示。同样的道理,有理数乘法可不可以也通过数轴来表示呢?如此引导,学生就能很容易弄明白,后面的教学就会更轻松了。

三、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促进教学的生活化。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脱离生活的高效教学是不存在的,所以,我们的教学要立足于生活,从课堂走向生活,挖掘生活中的数学元素,探索生活中的数学奥秘,只要我们的教学贴近学生生活,课堂教学必定会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让学生体会数学知识的价值和趣味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当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价值时,就会拥有学习的动力和欲望,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使自己产生紧迫感。为了加深学生的对数学概念的理解程度,提高他们知识应用能力,我们要从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经验出发,联系生活实际,实现课内课外的结合,促进教学生活化,进而提高他们的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学习效率。例如,在学习“合并同类项”内容的时候,结合生活案例进行导入:2个本子+3个本子=5个本子;4支铅笔+1支铅笔=5支铅笔;5个本子+4支铅笔=5个本子+4支铅笔;让学生观察然后猜想2y-3y+1-6y=?2ab+5ab=?接着再引入合并同类项这个数学概念。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联系学生已掌握的知识内容,比如在4y+2b-5a+3b-2y-a+3y这个题目中就包含了乘法分配律、加法结合律、加法交换律等之前学习过的知识,通过新旧知识间的关联,可以让学生了解新旧知识间的区别和联系,能加深学生对新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四、注重开发学生潜能,全面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开发,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注重心智技能开发,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和捕捉学生思维的灵感,找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诱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不同的建议和看法,激发学生的奇思妙想,鼓励学生提出别出心裁的想法。同时,面对学生所提出的奇妙想法,教师要及时收纳,并巧妙运用,将发生在课堂上的不经意事件改变成为可以活学活用的教学资源。此外,教师要平等对待每一位学生,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肯定学生的真知灼见,对学生有宽容和理解,注重触发学生的思维火花,让他们成为快乐的发现者,充分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实际上,问题的新颖有趣来自于善于观察的眼睛,因此,数学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和观察的眼睛,能够对隐含条件进行深入挖掘。因此,数学教师要着眼于这一目标,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联想和想象,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并指导学生总结规律,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提高学生的质疑能力,让他们提出有效问题,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以新课程标准教学理念为指导,不断创新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注重开发学生潜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吕世虎,石永生主编.新课程学科实用教学法[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马复明.浅议如何认识新课程意义下的数学教材和教法[j].数学教育学报,2005(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