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范文(优秀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8:59:59 页码:12
2023年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范文(优秀16篇)
2023-11-11 18:59:59    小编:ZTFB

总结是人类进步的驱动力,是经验的提炼和积累。一个好的总结应当有清晰的逻辑结构和连贯的思路。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下面这些总结范文,或许能为你提供一些灵感。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一

摘要:本文基于企业工商管理的内容和现状,首先对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进行了整体的概述,其次分析了我国企业目前工商管理工作的现状,最后,重点指出了未来我国的工商企业管理工作该如何开展以及未来工商企业管理在我国未来的发展方向,以期对相关工作者能有所助益。

引言: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和推进。在我国也已经有了日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制。坚决贯彻和落实党中央的各项法律法规,并积极主动的采取各项措施来改变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模式已成为必然。在时代发展的背景下,企业在不断的探索转型和发展的道路上遇到的问题也越来越多,如何保证企业的健康、高效、快速的发展以成为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重要研究内容。而企业工商管理工作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日益成为了企业管理工作的焦点。

所谓的企业工商管理主要是指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根据企业经营状况、企业的管理策略、管理方法、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按照国家先进政策和法律来制定出来的企业长远发展策略。这一内容包含了企业长远的利益和长远的发展战略。在理论上指导着企业的经营管理活动。为了保证企业健康、持续、稳定的发展,企业工商管理工作要及时的处理和解决企业发展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1)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随着我国科技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也逐渐在企业工商管理中应用,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也在不断的发展。从本质上讲,要想使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就必须从理性的角度入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流程进行优化。但就目前,我国的企业工商管理工作而言,各种各样的企业工商管理问题还层出不穷,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还有待于很大的提高,这样不但对企业的管理工作造成不良的影响,而且还严重影响了企业未来的发展。

(2)企业的管理不科学。由于企业管理者科学管理理念的缺乏,加之对企业工商管理工作认识的不到位,在对企业执行工商管理工作时常常采用的是一种粗放的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必然会直接影响到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管理效果。对于一个企业而言,要想实现科学的企业管理工作,首先应该让企业的管理者充分认真到企业工商管理工作的重要性,然后要从本企业自身的实际出发,采用科学的管理理念,积极探索出适合企业自身发展特色的管理方法。

(3)企业文明建设工作的缺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发展是我国新型企业发展的目标和方向,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要学会用企业的文化精神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和激情,使企业员工从内心感受到一种归属感,有一种家的感觉,从而跟脚踏实地,全心全意的为企业服务。增加企业的文明建设工作,可以很好的促进企业的长久持续发展,并且对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有一种达到和导向的作用。所以企业的相关工商管理者一定要重视企业精神以及企业文化的弘扬和发展。

(1)要加强企业的诚信观念。要想使企业经济能够长期稳定,快速的增长,只有坚守住诚信经营的管理理念,才能使企业做大做强,同时,加强企业的诚信经营的理念,对我国良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从而使我国的市场经济朝着更加健康化的方向发展,以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不断向前发展。

(2)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资金是一个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现代竞争日益激烈的社会中更是如此,如果一个企业没有了充足的资金做周转,那么这个企业就有即将面临倒闭和破产的危险,而企业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工作中的重要内容,所以一定要加强企业的财务管理。此外,做好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对企业内部员工人心的稳定,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企业要想长期稳定的发展,一定要建立一支健全的财务管理团队,这个团队要能综合合理的配置企业内部的各种资源,比如说人、物、财、信息等,以便为企业的健康发展服务。

(3)要强化企业人员的管理。这主要表现在要对企业人员的'思想意识、业务水平以及人员的日常生活进行关心和管理。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人员要有很高的思想觉悟和素质。企业的管理人员在企业的管理工作中担当这重要的角色。因此要注重企业高素质管理人员的培养。

(4)企业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对于中国的企业而言,要朝着国际化的方向发展,尤其要体现在一些市场开放和一些竞争情况激烈的产业上,现在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下,现在很多产品在国内都处于饱和状态,如果一直守旧于固有的市场,利润必然会很小,所以一定要不断的拓展市场空间。

四、总结。

通过对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我们知道要不断的强化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才能够促进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增强企业的竞争力、制定符合市场原则的发展规则,积极吸引一大批具有高素质的人才加入到企业中去,扭转企业的落后昔理情况,从而全面的提升企业的管理水平和质量。当然在这个过程中还要注意培养企业的文化素养和员工的专业水平,对于人力资源进行充分的发挥,采用先进的理论知识和人力优势,更好的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二

据联合国贸发会议《世界投资报告》,1984—200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流出)流量年均增长13.9%。据商务部统计数据,2004年,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总额55.3亿美元,同比增长93%。中国境外企业共分布在全球149个国家和地区,占全球国家(地区)的71%。2005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122.6亿美元,首次超过100亿美元,同比增长123%。截至2005年底,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累计净额达572亿美元。

据商务部、国家统计局、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2006年度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统计公报》,2006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净额211.6亿美元,位于全球国家(地区)排名的第13位。

2007年,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187.2亿美元,同比增长6.2%,其中以并购方式实现的直接投资61亿美元,占我国同期投资总额的32.6%。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三

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企业工商管理有着重要地位,面对激烈的竞争,企业要想发展就需要工商管理的不断优化,需要各种工商管理方面的人才,运用企业工商管理的知识和科学的管理手段对企业实现有效管理,保证企业在重大发展方向上的正确性,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由于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会遇到各方面问题,造成企业管理经营不当,针对企业工商管理的`研究问题非常关键。

所谓的企业工商管理就是运用经济学和管理学的知识,对企业实现科学有效的管理,企业工商管理设计企业的方方面面,要求管理者熟练掌握现代管理的知识和管理技能,这样才能胜任企业的管理工作。要明确工商管理对企业的重要性,能够对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战略工作有着重要的保障性作用,促进企业平稳快速发展,同时还能对企业文明和形象有很大的促进效果,实现企业效益和形象的双重发展。

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背景下的有力创举,工商管理的指导思想引领我国企业从计划经济平稳向市场经济过度,引领我国企业不断向前发展,但是由于我国工商管理发展速度较慢,针对企业工商管理仍处于初级阶段,无论是理念还是制度上都存在缺陷,虽然发达国家的工商管理有丰富的理论体系,但是我们并不能照搬,而是要结合我国的国情进行创新,所以我国企业工商管理仍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进一步完善。

缺乏明确的目标。明确的工商管理目标是企业工商管理很重要的一项,它是企业今后发展的主要方向,但是我国大部分企业管理者在目标方面缺乏正确的认识,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出现盲目追求利益的现象,忽视了企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对企业员工培养,与社会的联系等方面处于逃避状态,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社会地位和影响力不断下降,严重影响企业今后的发展。缺乏国际化的眼光。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尤其是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下,任何一个企业要想强大就必须用国家化眼光进行思考,实现企业国际化发展。然而很多企业目光短浅,企业工商管理仅仅局限于本地区或者本国,忽视了国际经济发展状况,这极大程度影响了企业管理的判断力,国际经济的变化会严重影响企业地区经济的状况,从而给企业带来一定的危机,同时企业满足于以前的成绩,丧失了积极进取的意识,很难跟进社会发展状况,给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我们要肯定企业工商管理给我国企业带来的明显的变化,很多企业认识到了工商管理的重要性,招募和培养了很多工商管理方面人才,促进了我国工商管理的发展,提高了企业工商管理水平,充分利用了互联网实现了人才的培养和竞争。另一方面随着工商管理的运用,企业的管理模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实现了我国企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平稳转型,适应了经济体制的变化,随着对国外经验的吸收和借鉴,我国企业工商管理实现了由粗放的管理模式向精细化、信息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面对企业工商管理的严峻形势,我们要明确今后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首先要认识到知识管理的重要性,即注重企业人才的培养,利用现代管理知识来进行企业工商管理,敢于进行创新实践,总结经验教训,形成企业文化管理的模式,这样能够加强企业的全局观念,形成一个团结的企业氛围,有利于提高企业竞争力。其次要进行组织结构的变革,实现对企业内部和外部的变革,加快企业升级,使企业的模式更加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将企业从传统的一对多的模式转变为多对多的传递模式,实现企业管理组织层次和组织结构的升级,要注重理论和实际相联系,杜绝形式化现象的产生。最后要注重企业价值的多样化发展,认识到企业的其他社会价值,不在仅仅追求企业的经济利润,而是开发企业更多的社会价值,增强企业的社会地位,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优化我国企业发展环境,促进我国经济体系不断完善和发展。

四、结语。

增强企业竟争力,提高我国企业在国际环境中的地位是工商管理重要发展目标,面对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现状,我们既要看到优势又要明确其中的不足,把握企业工商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借鉴先进的管理经验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不断完善现阶段工商管理体系,把握企业工商管理的方向,促进我国工商管理水平的提升。

作者:刘列单位:延安大学西安创新学院。

参考文献: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四

摘要:中小企业是我国经济体系中的一个重要构成部分,而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中的重要组成内容,对企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工商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依据,也是企业经营活动与策略制定的重要参考。在中小企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提升工商管理水平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求。企业必须不断创新管理方法,完善管理体系,才能适应新形势。本文以广西中小企业为切入点,阐述当前中小企业工商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以提高中小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实现工商管理的可持续发展。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五

与土地有关的各利益主体关系尚未理顺。后,温州市“农转用”面积占全省比例、供地面积占全省比例直线下降,征地难和供地难同时存在,反映出温州市的用地环境和政策在城市化和工业化进程中已不适应投资发展要求。市场机制的先发效应使温州比其它地方早几年就遇到了土地和失地农民的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与土地有关的各种因素使温州市已比国家提早2-3年自发进行了投资调控。

外商投资总量偏小。温州市外商投资总量在全省排名第7位,与环杭州湾的城市群差距较大,行业垄断和部门垄断是温州市外商投资总量偏小的主要原因。

规划滞后设置了无形的投资壁垒。近几年来城市总体规划永远在“修编”,温州市至今拿不出一张可以公之于众供普通投资者参考的城市总体规划图。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城市总体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未能很好融合,操作层面上的控制性详细规划数量少,深度也不够,给投资项目的提炼、包装和实施带来难度。

经济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差异制约温州重化工业投资增长。以轻型加工业为主的温州市,由于没有大的钢铁厂、水泥厂,上述两行业投资约占制造业投资的6%,对整体投资增长贡献不大。辩证地看,温州市未能抓住这1-2年国内重化工投资增长的机遇,但目前也幸免了国家对钢铁、水泥、电解铝等行业叫停所带来的损失。

企业对外投资不容忽视。由于用地、水、电、交通等生产要素的制约和降低生产运输成本、利用外地优势资源、拓展市场的需要,大批温州企业纷纷从“产地销”转为“销地产”。本地一些知名或不知名的房地产公司、工业资本,在各地来温招商团组的感召下,到上海、江苏、四川、东北等地投资建设“温州商城”,参与当地旧城改造、市场建设,获取了比在温州更为高额的投资回报。与此相对应的是,由于投资主体的部分外移,温州本地的投资总量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政府投资管理有待改善。从上届政府的`《基础设施优化计划》到本届政府的《“百项千亿”工程计划》,缺少一个平稳的过渡。“百项千亿”工程的实施,不得不从前期工作做起,影响了重大投资项目的尽快上马。国有资产存量盘活太少,政府性资金沉淀严重,未能形成政府投资从“资金-资本-资产-资金”的良性循环,影响了一些需要政府资金支持的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此外,投资统计数据的科学性和透明度不够,统计政务公开和接受社会各界监督不够,在放宽民间投资管理的大背景下,投资项目的瞒报、漏报可能性增大。

对策与建议。

强化投资项目前期工作。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和报批周期较长,往往需1-2年时间,个别需上报国家审批的重大项目前期工作周期需3-5年甚至更长时间。因此,要充分认识项目前期工作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各县(市、区)、各部门都要成立重大项目前期工作班子,提前做好项目储备,以保持温州市固定资产投资的可持续发展。要扭转制造业大项目过少的不利局面,做好制造业项目前期工作,引导制造业重大项目到温州投资落户。积极创造条件,保证已签约的31个重点工程新开工项目如期开工建设。

努力提升产业结构。在继续打造“国际性轻工城”的同时,要遵循世界经济发展规律,在人均gdp逐年提高的背景下,注重发展医药、造船、化工、机电等资金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行业,延伸温州产业链,带动温州市产业升级和投资规模较快增长。

加快推进招商引资。通过扩大招商引资,达到投融资体制改革和经济发展的双重目的。招商引资是一面镜子,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个地区的政府是否有为。建议市委、市政府继续对市政、交通、教育、卫生等垄断性强的重点部门保持“高压”态势,责成其完成一定量的招商引资工作。充分发挥协作办、侨办、台办作用,将海内外温州人的力量集聚起来,投资到温州的高速公路等重大项目上来,形成资金大回流的局面。

全面盘活存量资产。充分利用现有土地、厂房,推动民营企业与国际资本进行对接,引进先进设备、技术和管理,走内涵式投资发展道路;盘活城市燃气、水务、医院、公路等优质存量资产,向社会资本开放投资,通过转让经营权、股权等方式,扩大民间投资;盘活我市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投资者参与开发。

积极实施改革创新。配套进行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单位的改制工作,以产权改革为突破口,形成一批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实施规划体制改革,注重规划在空间上的落实,逐步做到“三规合一”;积极引导企业走强强联合道路,鼓励企业组织形式再创新,大力扶持中瑞财团等一批新型投资主体参与我市重大项目的投资运作。高度重视企业上市,通过组织民营企业在境内外资本市场上市,募集资金用于我市固定资产投资和建设。创新投资管理方式,抓紧出台《温州市城市基础设施特许经营办法》,为社会资金参与政府投资项目和盘活城市存量资产建章立制、搭建平台。务要理顺与土地有关的各利益主体关系,以人为本,树立科学发展观,切实保护失地农民的根本利益。

参考文献:

2.吴成仁.义乌市投融资体制改革调查与研究.浙江经济,2004.6。

3.陈洪.经济欠发达地区贷款投向存在的问题、成因及对策.经济师,.6。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六

对外投资企业要科学地制定自己长期的发展战略,首先,必须充分掌握同行业的国际生产经营信息。在对本行业世界市场行情、各国生产经营情况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设计和开发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领域,对企业的对外投资进行准确定位。其次,要分析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投资能在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上产生怎样的优化组合效果。分析时要具有全球化的观念,应注重总体的对外投资效益,而不能只看投资于某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可能投资于某一个国家的经济效益并非理想,但却能为其他投资项目带来更新的技术和更科学的管理。因此,在规划中,要合理确定对不同区域不同国家的投资战略,不同国家采用不同的战略,大处着眼,总体布局,这样才能使企业的对外投资工作有条不紊地长期发展下去。

3.2建立支持体系。

重要的是体制支持。要进一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进行股份制改造,建立产权清晰的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境外资产的内部治理机构。同时,结合《行政许可法》的实施,简化审批手续,提高审批效率。审批要做到规范、透明,妥善解决目前在审批过程中国务院部门间的协调问题,建立良好的工作机制。应对审批制度进行改革,逐步将审批制改为审批和备案制相结合,对以自有资金或商业银行贷款进行境外投资的企业,原则上实行备案制。

3.3企业应积极进行技术创新以形成自己的核心技术。

随着科技革命的发展,加强科学研究,实现技术创新已经成为各国企业获得高额利润、争夺市场、提高竞争力的手段,而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则是企业追求技术创新和持续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随着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加剧,新产品、新技术的研制费用、难度和风险也相应增加;另一方面,产品标准化趋势则不断加强,新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即使是实力雄厚、规模庞大的跨国公司也难以单独承担技术创新所需要的巨额资金以及由此而来的巨大风险。因此,研究与开发的全球化推动了技术创新的过程。

3.4大力开发和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跨国管理人才。

发展国际化经营管理,不仅需要金融、法律、财务、技术、营销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更需要有战略思想和熟悉现代管理的经理人才。人才不足是我国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扩大国际化经营规模、提高国际化管理水平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我国要大力开发和培养符合国际化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在目前国内比较缺乏熟悉国际规则和东道国的市场法律的人才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招聘优秀的国际人才来弥补靠自身培养的不足。同时,对外直接投资企业可以通过公开招募人才、建立培训中心或者委托专业机构从事相关活动等方式,加强对人才的培养。

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高可以说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前提条件,而市场占有率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直接表现形式,是衡量企业核心竞争力强弱的一个重要指标。在市场经济日益发达的今天,名牌、品牌已成为企业竞争力、增值力、后续力大小的体现。名牌一般要具有可靠的质量,极高的知名度,从而给企业带来可观的市场占有率。假如说企业品牌决定企业当前的利润和战略,那么名牌战略则决定企业长远生存发展战略和未来持续增长的能力。比如,海尔重视品牌的打造并真诚为客户创造价值;可口可乐、雀巢等许多跨国企业为树立良好品牌形象,培育顾客的品牌忠诚度不惜重金,这也正是这些企业能够经久不衰的“秘密”;索尼公司曾宁愿放弃在美国十年的利润,也不愿将“sony”品牌转让。因此,建立保证品牌发展战略的管理体制,如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同时提高品牌价值,提高企业市场占有率,培育企业持久的核心竞争力,对于促进我国企业对外投资的发展具有相当重要的战略意义。

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应该借鉴国际经验,要以市场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投资产业。我国企业经营一些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如中式菜、中药、丝绸等,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并具有不可模仿、难于替代等特性。例如,青岛啤酒,不论中国人,还是外国人都非常喜欢,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这样的产品进行海外投资的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国际厂家的青睐及信任,并能成功吸引更多资金的注入,能够增加企业在国际的竞争力。

除了上述几点之外,应当尽快完善相关法律体系、完善监管体系、完善服务体系,加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风险的防范等等相关工作。

中国企业在整体上目前仍处于对外直接投资的初级阶段,因此,深入分析中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存在的问题,有的放矢地采取相应的措施,对提升中国企业国际竞争力,加快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步伐有着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王艳丽。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战略选择[j]。时代经贸,2007,(9)。

[2]李静萍,高敏雪。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现状、差距与潜力[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05,(7)。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七

工商管理对企业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保障。在当前激烈的经济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必须提升企业的工商管理水平。因此,工商管理反映了企业的经营情况,对企业管理方法和管理依据等均有着直接影响,甚至直接影响着企业的长远发展和战略部署等。因此,企业必须建立完善的工商管理制度,提升整个管理队伍的整体水平。在新的发展形势下,才能求得更好的生存。目前,在新经济环境冲击下,广西中小企业的工商管理暴露出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着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亟待解决。

广西三类产业结构占比为18.9%、43.9%和37.2%,第一产业比重偏重。但是,发展相对滞后,农业基础也十分薄弱,产业结构布局非常不合理,其中第二产业又偏重工业发展,产业总量严重不足,整体产业结构及素质不高,基础工业和设施也比较落后。目前,中小企业分布仍然以传统行业和劳动密集型行业为主。虽然近几年广西中小企业发展已经在逐步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但是,中小企业在管理方面还是比较落后,尤其是工商管理中暴露的问题十分严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营模式管理现状在经济体系改革的冲击下,对广西中小企业的发展和经济利益的追逐都产生了影响。目前,很多企业即时生产与零库存是主要的经营现状,这种经营在短时间内不会影响企业获取利益,但是,一旦市场开放,企业就无法适应市场的发展需求,将会被市场淘汰。并且传统的经营模式无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不利影响。在开展工商管理时,企业无法第一时间掌握市场动态,无法获取第一手市场信息与资源,生产活动也比较滞后,无法第一时间抢占先机,使得企业错过最好的发展时机。这主要是由于工商管理落后,无法第一时间适应市场,市场评估能力严重不足,生产与市场需求脱节,对市场的适应能力也十分差,最终必然导致企业的亏损,增加中小企业发展的负担,带来很大的'发展风险。2.国际化管理发展现状在经济全球化下,企业必须不断拓展发展市场,为企业发展开疆扩土。但是,广西地区中小企业的国家化发展的理念还未树立,仍然停留在局部或区域发展的边缘,国家化管理意识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当然,部分企业管理者已经认识到拓展国际市场的重要性,并且也在逐渐转变区域发展的观念。但是,在工商管理中,不仅要考虑当前的经营模式,还需要不断适应新环境和新市场,这就必须进行科学的产品生产规划和计划,才能更好实现国家化进程。但是,当前很多中小企业在管理方式上还比较落后,无法适应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管理并没有收到成效,对于企业资本的运作、市场定位等都还有待于重新规划,其管理能力有待提升。3.长期与短期价值追求定位现状很多中小企业在发展中,以获得利益为最大的发展目标,但是,中小企业应对市场的风险能力有限,在追逐长远和短期效益方面,自身定位不够明确,给企业的长远发展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因此,在工商管理时代,企业应该注重经济效益提升,并且还要注重企业自身形象和品牌的塑造,才能获得更加长远的利益。但是,部分企业对自己的价值定位并不够准确,面对短期效益和长远效益,企业无法做出正确的选择,无法营造自己的形象,忽视企业队伍综合素养的建设,给企业长远经济效益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最终使企业长远发展受阻,甚至直接导致企业宣告停产。

由上述分析可知,广西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存在不足和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工商管理体制不健全,管理队伍的综合素养水平有待提升,管理理念需要及时更新。下面针对广西地区中小企业工商管理发展提出几点建议:1.完善工商管理制度完善的管理制度是约束和规范工作人员行为的重要保障,也是工商管理工作开展的重要前提。任何工作都需要调动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让工作人员更好地投身到自身工作中。所以,首先,企业应该建立激励制度,实施人性化管理,激励员工、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员工的切身利益。在工作中,难免会有管理无效或者管理失误等情况,应该合理进行奖惩。但是,传统的奖惩制度会过于刻板,有时候也存在奖惩不合理现象,增加了部分员工的怨气。所以,奖惩制度建立需要集合员工自身建议,然后,在汇总员工自己建议之后,出台奖惩条例,并再次征求员工同意,这样刚柔并济的管理,不仅尊重了员工个人意愿,体现了人性化管理思维,也提升了制度执行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员工整体的工作积极性也得到提升。制度建设是为了提高员工积极性,并不是约束员工积极性。所以,管理制度建设应该注重人性化理念引进,让员工也成为管理制度建设的一部分,体现制度建设的人文关怀,将柔性制度与钢性管理制度相结合,全面提升管理制度的科学性,以便提升工商管理的水平,让员工都能以身作则,提升公司制度的公信力。2.加强工商管理队伍建设工商管理的主体是管理者,他们既是企业管理制度的建设者,也是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因此,全面提升管理队伍的综合水平,是确保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前提。所以,企业必须注重人才的选拔和培养,采用科学的方法培养大量的管理人才,促进工商管理的发展。所以,企业应该为员工提供培训和学习的机会,即要求企业选择合理的培训机构,为员工学习和深造提供机会。企业要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考核,尽量筛选一些完善成熟的培训机构,保证人才质量。此外,还应该对培训师的能力进行认证,保证其具有很强的实践技能,根据员工个人的特征进行深入浅出的讲解,保证培训效果,还要对员工培训后实践和应用能力进行考核,能真正解决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在选择高质量的培训机构之后,还应该监督员工真正参与到学习中,不能闲置培训资源,合理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对于员工学习方面,企业应该保证每个人都能参与学习,并不是优秀员工去培训,其他员工则无法获得培训机会。这种方式不利于调动整体的积极性,甚至还会适得其反,对于部分员工造成一定的心灵伤害。让每一个员工都真正认识到自己工作的重要性,能凭借自己的能力努力做好工作,从思想上重视培训。企业领导也应该先进行企业内的知识讲座,让员工认识到培训的重要性,这样才能培养出更加专业化、高素质的人才。3.创新工商管理思维和理念在信息化、全球化的社会发展形势下,工商管理要想提升自身水平,就必须要有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这就要求管理者树立创新思维,才能在企业发展不同阶段,积极适应各种新市场环境,给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创新是企业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重要生命力,工商管理者应该敢于创新,大胆尝试,树立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才能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在未来相当长的时间内,通过创新意识去完善工商管理工作,提升管理整体的水平,这对于企业发展有着积极影响。首先,工商管理者需要具备敏锐的市场洞察力,市场风险评估、分析等能力,在市场竞争形态下,能及时发现商机,以敏锐的观察能力,在第一时间确定企业的发展战略部署,最终抢占第一先机,并快速实现生产,这是企业获得强有力发展的重要支持。工商管理思维变化要快,要善于捕捉市场,市场考察时间不宜过久,思想要活跃,不能僵硬化,不愿意尝试,不愿意改变,故步自封,最终必定自取灭亡。所以,企业要鼓励员工创新,为员工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在创新和不断思想撞击的工作环境中,提升工商管理员工的能力。对于员工的创新成功给予奖励,使企业保持良好的发展生机和活力,构建企业内部良好的氛围,提升企业整体的竞争实力,推动企业良好的发展。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广西地区中小企业发展相对比较缓慢,在经营和管理模式及方法方面还存在严重不足。在工商管理中,中小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市场分析和定位等能力均存在不足,导致企业自身在长远发展中,自身定位也不够准确。这都是由于工商管理不到位导致的,因此,加强中小企业的工商管理,是解决当前广西中小企业发展瓶颈的一项重要任务。广西地区中小企业一定要认识到在当前“一带一路”新经济发展形势下,自身发展占据的优势,应该全面完善工商管理体系,提升工商管理队伍整体水平,最终建立工商管理科学制度,以此来推动地区中小企业更好更稳的发展。

参考文献:

[3]李冬梅,魏嫚.中小企业工商管理类人才的需求探析--基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地区中小企业的调查[j].安阳工学院学报,2016,15(2):89-91.

[4]魏嫚,李冬梅.基于中小企业需求的高职工商管理类人才培养模式探析--以广东理工学院工商管理类专业为例[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5(4):74-77.

[5]赵妍.工商管理在中小企业中应用的探讨[j].科教导刊-电子版,(10).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八

摘要:在现代商品经济社会中,随着生产要素的多元化,投资的内涵变得越来越丰富,无论是投资的主体、对象,还是投资的工具、方式等都有了极大的变化。由于投资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有着非同寻常的影响,投资已经成为每一个企业力图做大做强,扩大规模、增强效益、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

在企业不断运转过程中,投资和再投资是企业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所必须经历的阶段。在企业经过一系列筹资活动后,可能积累了不少资金,如何使用这些资金来获得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呢?要达到上述企业经营理财的目标(即最大限度的投资收益)就必须用全面的整体的眼光来看待投资活动。

投资是指为了获取将来某些不确定的价值而放弃目前一定价值的决策活动,其目的是为了获取一定数量的未来价值。

我国大多企业现状是有了资金想发展,却不善于、不敢于进行投资。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复杂,投资风险越来越大,不少企业难以对投资机会做出理性判断,不敢将资金轻易投出,害怕血本无归。这种现象在中小型民营企业中尤为突出。在商品供应充足甚至过剩的经济背景下,激烈的竞争,残酷的优胜劣汰,使这些企业不敢越“雷池”半步,只能死死把握住手中的资金,维持自己的主营业务,只求能维持现状就万事大吉。而在国有企业也存在着相同的现状,这固然取决于决策者学识水平、素质胆识和责任心使命感,但更大程度决定于现存社会经济的环境压力、干部考核体制以及价值观念道德标准等。

二、企业投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及解决对策。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投资无疑是企业变革求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如果还是像以往那样循规蹈矩,无所作为,其结果必然是走投无路,山穷水尽。除在现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目前,许多企业还存在如下问题,以下将针对这些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找出其解决对策。

1、管理方式不当,损失严重。

企业投资方式陈旧,融资渠道单一,管理方式落后,监督措施不力,很难发现投资中出现的问题,即使勉强发现也不能及时处理,造成投资失误、投资重复、投资浪费、投资亏损。

原因:不科学的投资管理模式。目前,我国大多数企业的投资管理不仅先天不足,而且后天失调。投资的体制和机制不顺,管理的制度和办法滞后,跟不上形势发展的需要,忽视科学投资战略规划和精确的预算控制,没有严格的风险控制分析和市场应急措施,缺乏必要的激励约束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等等。

对策:实施一种先进的投资管理方法。管理要依法而行,管理要建章健制,形成一套真正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投资管理方法,按照投资建议、可行性论证、投资决策、投出资产处置和销售等环节对投资实施全程控制和监督。健全投资管理机构,完善投资决策机制、管理机制和监督机制,制定严格的投资管理制度。界定关键区域的责权利,既要防止权力重叠,又要避免权力真空。实施必要的责任追究机制和合理奖惩办法,形成齐抓共管之势,产生管理协同效应。力争每一项投资都能做到高起点设计、高标准运行、高效能管理、事前论证民主科学、事中监督及时有效、事后考核评价准确。

2、缺乏市场调研意识。

市场调研是系统地收集、分析和报告信息的过程,它具有系统性和科学性。市场调研包括市场调查和营销分析,不仅要有可靠的实地调查数据,更重要的是要根据已有的真实材料进行分析。调查显示,中国企业普遍存在的问题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不重视市场调研,缺乏对供需关系的研究,产品设计和制造不能完全针对市场。

原因:有些企业往往没有掌握充足的可靠的信息,因此专门研究规避风险问题,对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不做市场调查,或市场调查的方法不当,缺乏科学依据,搜集数据失真,从而导致错误理论,误导企业选项,最终导致决策失误。

对策:企业应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掌握足够的信息。进行市场调查的方法有许多,比如座谈会、街头访问、入户调查、跟踪测试、商店研究、企业研究、二手资料收集等等,每个企业应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采用的方法。

3、投资风险大。

投资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任何一个企业进行投资都会面临各种各样的风险。企业的经营者对该企业如何经营而承担的风险,包括对内投资风险和对外投资风险。对内投资风险与其本身经营密切相关,对内投资一旦形成后,其投资风险就包括企业自身可以控制的企业特别风险和自身不可控制的市场风险。而对外风险和本企业的经营没有直接关系,它包括被投资企业的特别风险和市场风险,而这两种风险对投资企业来说都是不可控制的。

原因:一些企业由于人员素质整体不高,管理水平偏低,缺乏驾驭风险和规避风险的能力,尤其是一些私营中小企业,主要管理人员没有树立风险意识,投资随意性大,导致其投资项目风险更高。

对策:努力降低投资风险。加强对新产品试制的投资、对技术设备更新改造的投资、对人力资源的投资。人是企业管理的基本因素,加强人力资源的投资,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另外分散资金投向,降低投资风险,也会起到减少投资损失的作用。

4、投资决策缺乏创新。

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西蒙教授说过:“管理的核心问题是经营,经营的核心问题是决策,决策的核心问题是创新。”国外许多企业由于投资善于创新,拥有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使比自己大的企业想吃吃不掉。我国的很多企业投资创新意识不够,往往追随比自己大的企业或同行相近企业的投资模式以及投资做法,缺乏创新,不能通过投资培植自己独特的技术或核心竞争力。

原因:决策带有盲目性。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经济过渡过程中的一系列变革,实际导致了企业生存发展环境的深刻变化,企业领导不从本企业所处环境角度研究改革政策措施的性质及其影响,并对可能出现的变化做出及时的反应,重大投资决策便不可避免地带有明显的盲目性。

对策:树立投资决策的创新意识。企业应该在自己的领域内不断推陈出新,以不间断的自我积累、产品开发与升级、技术创新,更贴近消费者需求来实现企业的发展。而不是去抢占看来会盈利的非自己经营领域的市场。不知简单的盲从只会使整个市场空间越来越小,面对如潮的.外国企业,诺大的市场只能拱手相让。我国的企业也应该吸取国外企业成功的经验,培植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紧紧围绕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做文章。

5、投资决策者素质低,决策水平不高。

在资金不足的困扰下,如何进行投资并能取得良好的收益,对每一个企业投资决策者来说都是一个难题,其因在于投资决策者和财务人员的素质普遍偏低。许多投资者缺乏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有的甚至连财务报表都看不懂,何谈进行投资决策与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由于有的企业在人、财、物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弱势,影响了其获取投资决策信息的能力和渠道;不注意财务会计信息的分析处理,许多企业会计核算不够健全,因而,很少深入地分析处理财务报表中存在的问题。

原因:在经济发达国家,由于市场经济程度较高,存在比较熟悉的职业经理市场,对于管理素质的界定、划分和测评都有比较成熟的体系标准,管理者的知识、能力结构相对合理。相比之下我国的职业经理市场刚刚启动,现有的管理者也大多与行政级别挂钩,缺乏相应的市场经济知识,加上管理者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动力和压力较小,造成管理者群体整体素质偏低的现象,无论是主观上还是客观上都不能完全适应改善企业投资管理和提高投资效益的需要。

对策:一支优秀的投资管理队伍。随着投资领域向深度和广度拓展,越来越需要一支协同有效的管理者队伍。要有一个好的人力资源战略,培养一批具有新思维,掌握科学方法,既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和历史使命感,又有投资管理经验和有关财务、金融、审计、税务、法律、管理等专业知识的各方面人才。

6、投资决策程序混乱。

投资完全取决于决策者——不管是国有企业的高管和董事会特别是董事长、总经理还是中小民营企业老板的个人偏好、经验和知识,缺乏长远发展战略考虑,不经民主决策程序,没有必要的投资论证,盲目投资、意气投资、感情投资、政治投资等现象层出不穷。

原因:不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对于国有企业造成目前这种不民主决策的很重要的原因之一是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的法人治理结构中一元制下董事会监督权、经营权与决策权混同。

对策:采用一种科学的投资决策程序。建立科学民主的投资决策程序,改变决策者仅仅靠经验、主观判断进行决策的观念和做法,拓展决策者的思维空间,强调企业自主投资过程中决策程序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延伸决策者智力和视野,从而使决策者将原先模糊的管理经验和决策程序进行规范化、定量化,最大限度地消除决策过程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随意性,保证决策的合理化、管理的现代化。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在得到投资信息之后,应避免一言堂的误区,采用多种方法来进行科学决策。

三、企业投资的进一步思考。

企业要想永远生存下去并得到发展壮大,除了要认识到在其投资中的现状、问题及采取必要的措施之外,还要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企业应特别重视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研究。

企业进入市场以来,所面临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其内部的情况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各种风险客观存在。因此企业领导,需根据不断变化的内外部环境,快速科学的做出投资决策。尤其是有些行业,由于投资额大、回收期长、固定资产的专用性强,决策一旦失误,损失巨大,因此投资决策前的可行性研究显得尤其重要。

2、企业投资风险及其控制。

由于客观世界充满了不确定性,所以风险也是客观存在的,每一项投资都有一定的风险。如果投资决策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比较小,可以忽略它们的影响;如果面临的不确定性和风险较大,且足以影响方案的选择,那么就必须对它进行测量并在决策中加以考虑。否则一旦决策失误,其损失将是长远而巨大的。因此企业在投资时必须要经过预测、决策,并对投资项目实施严格的审核与管理,以防范和降低风险所造成的损失,提高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

3、建立投资退出战略。

企业应该对投资项目定期进行分析、排序,慎重部署投资退出机制。

很多企业在投资时往往只考虑日后如何经营,却很少想过如何适时兑现投资,更少想过如何收拾亏损残局。对企业来说,投资总是做“加法”容易,做“减法”难。企业通过投资、再投资扩大规模后,往往面临着如何退出已有投资的问题。不少企业正是由于没能在投资的进入与退出之间取得较好的平衡,因而在市场竞争中陷入被动。

参考文献:

[1]陈伏辉:企业项目投资决策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19).

[2]闫红霞:浅议我国企业投资过程中的税收筹划[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7(19).

[3]马兴元:试论企业投资过程的财务管理[j].会计之友,(16).

[4]杜伟莎:企业提高投资效益的有效方式[j].中国石化,2006(8).

[5]陈乃醒:中小企业经营与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九

在国家经济过热的1993年,温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比重较低,为8.7%;在国家实施经济软着陆的末期,温州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省的比重达到历史的顶峰,为12.4%。这反映出温州市的投资在浙江省的地位与国家经济形势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相关。

历年来温州市与浙江省投资增长速度对照分析。

十多年来温州市固定资产投资均在13%以上的较高速度快速增长,与1991年相比,温州市的投资总额增长了21.4倍,年均增长29.6%;同期浙江省投资总额增长了19.6倍,年均增长28.7%。国家宏观调控,引导经济软着陆后,温州的投资增长速度一直维持在13%以上,而同期全省-19的增长速度仅为个位数,最低为2.1%,这反映出温州经济在国家大环境趋紧的形势下呈现出较强的“抗击打”能力,体现了一种相比更为均衡的增长态势。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十

供应链管理是一种新型的管理方式,对企业传统的生产经营理念产生了巨大影响。通过对我国的企业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我国大部分能实现供应链管理的企业都需要雄厚的实力和先进的管理理念。而对于供应链管理,其应用取得的成效是肯定的,但不同的企业有着不同的管理内容,不同企业在应用供应链管理方面产生的问题也存在的一定差异。本文试图就企业供应链管理问题进行浅显分析,提出一些改进对策。

供应链管理;绩效评估;战略伙伴。

1.1没有真正建立供应链管理体系。

虽然,我国很多企业能认识到供应链管理对于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对于供应链管理模式的建设却无处下手,属于严重空白。企业管理人员甚至不能对供应链管理的概念进行清楚的认知,不知道应当应用何种计算机软件,如何进行供应链的建设等。因此,供应链管理模式在企业中的落实寸步难行,对于工作的重点不够了解,对于工作的开展也太过于茫然。我国有一些企业还存在着这样思想上的误区,认为供应链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的物流管理,将供应链管理看成是一种连接方式,而不是促进企业发展的战略方案,没有认识到供应链管理能为企业带来的增值效益,导致在企业内部并没有真正的建立起供应链管理模式。

1.2战略伙伴关系未统一。

我国的很多企业仍处在最为低层次的市场竞争中,也就是多个企业间形成了激烈竞争局势,竞争过程就是一个两败俱伤的过程。我国企业若想通过合作竞争的方式,同时将企业供应链具有的优势全面发挥出来,达到双赢的市场竞争局面,那么各个企业首先需要做的就是统一战略伙伴的合作关系,最大限度地将各自企业的优势展现出来。因为,供应链具有的组成成员它们是不同经济利益的实体,各自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利益冲突,长时间情况下对于构成成员就会造成不利影响,使得构成成员会产生强烈的抗争行为。受以往传统思维影响,我国很多企业管理者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个人或小利益的争斗中去,对于企业的生产经营并没有给予过多重视,企业领导人员的管理思想死板僵化,不能对企业供应链管理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有效的调节与整合。对于一些企业内部组织也是如此,举个较为简单的例子,如我国国内一些大型的零售企业,内部各个部门更像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无论是对于存货的采购还是其他方面都有着属于自己的专属渠道,不仅导致管理难度有所增加,同时使得存货成本很高,导致企业市场竞争力下降,不能适应经济市场的变化,甚至可能被兼并或消失。

2.1更新供应链管理理念。

想要提升供应链管理水平,使得我国的企业能将供应链管理具有的优势和特点全面的发挥出来,那么,首先需要做的就是更新供应链管理理念。企业根据本身的特点、产业结构、资金实力等的实际情况,可学习西方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汲取丰富的管理经验,对其进行恰当的调整,将供应链管理应用到我国企业的管理中去。此外,我国的联想集团、海尔集团等一些大型的企业目前都采用了非常先进的供应链管理模式,比较符合我国国情和我国企业结构,我国其他企业可对该内容进行有效筛选,形成适用于本企业的供应链管理模式,实际应用到自身企业的管理工作中去,最终达到促进企业供应链管理理念更新的目的,使得我国企业管理更加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促进企业的持续发展。

2.2明确企业自身在供应链中的作用。

供应链的组成内容较多,其中包括企业产品生产加工原材料的供应商、产品的生产加工企业、产品的分销单位、产品的物流运输单位,还有广大的消费群众。一个供应链需要具有一个主导企业,其余部分就是为主导企业附属内容,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讲,该企业都不能承担供应链中所有内容,企业必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实际特点和企业所具有的优势,明确企业在供应链中占据的位置,明确企业的主要发展路线,清晰了解自身的主业,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一个企业会参与到多个供应链中去,同时,在不同的供应链中有着不同的位置。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能使得企业成为供应链联盟合作关系,将企业具有的并不是非常核心的企业生产经营任务进行外包,对增强核心业务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2.3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绩效评估体系对于落实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是非常重要的,这样能使战略伙伴之间的合作关系更加的稳固。因为,供应链构成的各个节点都是独立存在的市场经济利益主体,他们在协作的过程中一切活动的开展必会考虑到自身的利益问题,不可避免会产生一些利益矛盾,导致良好的合作关系可能会受不良影响。绩效评估体系的建立能明确供应链盈利过程中风险和利益额度的分配,明确各个企业对于供应链盈利做出的贡献,且应用订单价格补贴等多项手段对相应的企业进行一定激励,使得供应链构成企业之间的关系更加稳固,保证稳定发展。

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完善,企业承受的市场竞争压力也越来越为沉重。我国企业在经济市场中想要站稳脚跟,寻求新的发展契机,就必须要不断重视企业供应链管理模式,并对此管理模式进行有效的运行和应用。相应的人员也要不断研究供应链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积极找寻相应的应对措施,使得供应链管理模式更加完善,促进我国企业国际市场竞争能力的提升。

[1]史艳红。信息技术在供应链管理领域运用状况和价值评价研究[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10).

[2]王丽娜,缪栋,朱文月。供应链管理技术在企业中的应用[j].辽宁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4).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十一

1.1钢铁企业冗员严重。随着科技的发展,机械自动化程度的增大,现阶段我国钢铁企业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这使有些岗位的人员编制发生一系列变动,自动化程度大的,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导致员工需求量的减少。笔者做数据调查发现,现在我国将近有75%国有钢铁企业存在冗员问题,更有的企业认为冗员将近企业人数的一半。加上这些年来数控的快速发展,企业冗员问题将会进一步严重,企业冗员精简空间进一步扩大。

1.2企业人员在分布上也存在不合理的地方。我国钢铁业晚于外国很长时间,致使我们的生产自动化程度低下,这就导致我们在操作人员的安排上要下大力气,根据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操作人员占企业总员工比例是81.1%,而我们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占的比例分别不到10%。在外国,韩国浦项在20世纪末操作员工占比例仅为47%,比我国现在的水平还低34.1%,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我国国有钢铁企业人员结构存在不合理的地方。

1.3企业员工的整体素质不高。国家大力发展教育,大学生人数增多,企业在招聘人才方面对人员的文化程度要求也开始增高。就钢铁企业来说,国有钢铁企业员工中大专及其以上学历的人员比例也逐年上升,但和企业钢铁产量和生产力大幅度提升相比,仍有很大差距,不能满足企业发展的要求。就拿安钢来说,硕士以上学历员工约占总员工的0.33%,本科学历员工约占7.51%,专科学历员工约占14.12%,专科以下的员工占一半多,达到78.04%。但是在国外学历在高中以上的人数已经超过94%,我国与之相比很差甚远。

1.4企业员工跳槽现象严重,致使人才流失。企业在工资福利待遇上存在很大的.差异是员工跳槽的因素之一,但是问题关键在人员管理机制上。据了解,企业流出人员大多是有丰富经验的各类人才,还有的是企业的骨干力量,如高层管理者、工程师、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人员。这些人员的流出给企业造成很大损失。

2.1解决企业冗员问题,提高劳动生产率。面对我国国有钢铁企业冗员现象严重现象,首先我们应该认真分析企业人员分布情况和企业岗位情况,做到定岗定位。分析岗位,看哪些岗位可以进行技术改革,引进国外企业的先进经验,在工艺技术上进行改革,淘汰落后的设备工艺,引用国际先进的技术和工艺,进一步提升劳动生产率。其次,加强国内钢铁行业之间的联系,把各企业的精尖人才集中,进行交流,组织技术创新,再者,我国在钢铁行业上扶持力度很大,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各企业要利用好国家相关政策,撤除滞后企业发展的业务,开设与钢铁产业邻近的业务,如劳动密集型的钢铁深加工,可以把精简人员分散到这个业务上,这样既安排了富余人员,又拓宽了企业的发展方向。

2.2对企业员工进行专业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和业务水平。员工是企业的根本,员工整体素质的高低直接影响企业劳动生产率。企业要把员工培训放到一个重要的位置。首先,企业要健全培训制度,使各部门的员工都可以收到专业的培训,培训时给员工进行分类,具有针对性的进行培训,如企业管理人员培训管理方面的能力,科技研发人才培训必需的科学技术,操作人员培训相应的操作知识和技能。其次,企业在培训时要做到计划性、系统性、促使员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使员工明白自身的再教育和企业培训是一体的,同时,将考核成绩和晋级提升挂钩,这样大大调动了员工参与培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3有效利用多重激励,提高激励效果。激励存在两个层面,一个是精神层面,一个是物质层面。在精神激励方面,企业促使员工形成企业就是家的主人翁责任感,让员工从心理上认同企业,主动的关心企业。企业也要认同每一位员工,关心爱护员工,给员工提供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在物质方面上,企业首先要建立标准市场化的工资薪酬制度,把岗位价值和工资高低结合起来,应偏重于主要生产岗位,关键管理部门,科研技术岗位。同时,降低固定工资在总收入中的比例,把岗位工资,工龄工资,技能工资,奖励津贴,奖金等多层次的薪酬有机结合起来,使员工积极学习操作技能,学习其他岗位操作。另外,把职位升迁和业务技术,考核成绩,平时表现有机结合起来,调动员工工作认真态度,自律自己行为。通过多层次激励,企业文化也将会上一个新台阶。

2.4企业完善晋级提升制度,更新用人观念。企业要持续长久的发展,就要培养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前面笔者分析了,我国国有钢铁企业在晋级提升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企业中存在论资排辈现象,影响员工积极性。现在企业要长久发展就必须杜绝这种现象。企业在培养建设者方面上,要做到拓宽招聘渠道,应面向社会,面向世界招聘,尽可能的聘用各行业的高精尖人才,使这些优秀的高精尖人才成为企业中流砥柱。在培养接班人方面上,企业要结合企业人才梯队规划,引导员工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计划自己在未来几年要达到的目标。这特别适应与高层核心员工。同时,企业设置相配套培训制度,轮岗制度等,促进个人目标和企业发展目标的双赢。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十二

摘要:本文在对企业工商管理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我国企业目前的工商管理现状进行了详尽的解读。

总体来说,眼下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普遍存在着各种问题,这就导致企业适应市场大环境波动的能力并不算强,企业工商管理的目标设立的并不明确,企业工商管理与国际接轨的意识薄弱,企业转型困难。

这些问题会对企业本身的未来发展以及成就产生很大的影响,而找到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因素并且找到相应的解决办法,决定着我国企业在工商管理方面的发展趋势。

因此,笔者认为工商管理早晚会成为我国企业经营的核心部分,模糊经营管理的管理方式发展十分迅速,企业价值逐渐多元化,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与国际接轨的好处早已不言而喻。

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步伐的加大以及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我国的企业为了适应我国经济的相关政策,坚决贯彻我党的法律法规,都各自采取了很多的措施来改善自身。

而企业在不断转型以及变动这些过程之中,所遇到的问题多种多样。

而面对这些全新的政策以及产生的一系列问题,企业的高层们在保证自身观念与时俱进,以确保自身可以了解最新的形势并且了解伴随着政策变化而产生的变化以及随之产生的全新概念,学习全新的知识。

而就工商管理而言其是一门组合管理型很强的学科,可以快速适应新兴政策。

因此,其也是目前企业都必备的一个项目。

本文以我国的工商管理情况作为基础进行论述,并且对该项目未来的发展规划进行了初步层次的展望。

伴随着企业经营大环境的不停变化,企业之间的竞争力也与日俱增。

从本质上来讲,企业在市场大环境之中进行的竞争是企业之间实力的直接较量,更加是企业体制合理性以及企业管理水平之间的直接对决。

眼下,我国很多企业都存在着这样那样的问题,其中最为常见的就是管理目的、管理观念并不明确、管理思维以及管理方式过于老旧、监管体制十分僵化、生产环节不流畅甚至生产活动严重闭塞、生产环节与市场销售环节并不能紧密相连、日常监管十分混乱、组织结构不具有缓冲机制、工作人员执行能力低下。

(二)企业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

现在我国有很多企业使用的都是“零库存”的经营策略,对企业中市场需求部分与生产部门之间的衔接重视程度不够。

若是生产部门只重视自身分内的工作,即只重视生产环节,并且市场销售部门也不能够及时地对销售情况进行反映。

这样极易导致公司的产品产生堆积的现象,由于市场的需求并不是恒定的,若是企业的生产以及销售环节的衔接跟不上市场情况的变化。

那么最终滞销的产品不仅仅会占用企业资源,还要让企业支付庞大的管理费用而浪费企业经费。

(一)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管理内容。

根据目前最新的研究结果显示,现代信息技术革命带动了发达国家工商企业管理变革,于是这种变革之后的企业工商管理理念普及开来。

其中与之前相比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使用知识资本来代替金融资本成为管理的新要素,从而帮助企业增强动态能力,而知识管理也就成了企业工商管理的核心内容。

这种管理思想上的改变将会更进一步的被完善,比如在职员参与或者是企业知识共享等机制基础之上得以进步。

企业管理的精髓以及重点其实并不是直接的提升企业的运营能力,而是建立一个可以进行知识学习、可以将知识做到共享、并且将知识最大化运用的一个平台。

除此之外,企业的经营模式会从控制经营转变为自由经营,不仅仅可以帮助企业进行经营模式的转型,还可以有效地提升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二)模糊经营管理模式将得到迅速发展。

在近几年,由于电子信息技术成功地被应用于工商管理的经营过程之中,开发商以及制造厂商犹如雨后春笋,并且直接与用户联系。

“零库存”这一经营理念与实际两相结合。

这样的经营模式有效地降低了经营成本,并且加快了企业资金运转的灵活程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十分有效地解除结构性的经济危机,从而尽可能地避免社会劳动力的浪费。

综上所述应当可以预测在未来的一段时间之内模糊经营管理模式将会有一个跨越式的发展并且得到广泛应用。

其经营管理组织模式如图1:

图1模糊经营管理模式组织图(三)企业价值多样化趋势出现。

伴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工商管理界终于认识到“利润最大化”只应当是企业所设定的一个短期经营目标而绝非一个长远目标。

企业的经营价值最大化才应该是一个企业真正的追求。

企业应该积极主动的参与到分摊社会责任的行动之中。

企业在法律法规所允许的范围以内,使用自身资源获取利润的过程之中,还应当承担一定程度的社会义务。

我们不难预测,未来这种企业利润和社会责任两者相结合的经营目标将会成为焦点。[4]。

三、总结。

笔者在对工商管理项目进行研究的基础之上,对于我国企业当下的工商管理现状进行了直观而又透彻的分析,并在此之后对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以及规划。

笔者认为知识管理将会成为企业管理过程之中的核心内容,而模糊经营的经营方式也会逐渐获得许多企业的采纳以及应用,企业的价值将会逐步走向多元化,企业经营模式将会逐步与国际相接轨。

希望笔者个人的思想以及看法可以为我国企业的工商管理工作尽一点绵薄之力。

参考文献: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十三

尽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对外直接投资仍处发展初期,同样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1对外投资企业缺乏对外总体发展战略。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因为遇到了某个投资机会,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的减免。其次,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创汇,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投资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说一步。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在我国,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2.3虽然拥有不少的适用技术但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企业,在很多领域拥有不少“适用技术”,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创新不够。即使是当前非常看好的家电行业,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2.4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跨国管理人才缺乏。

从整体上看,我国派往境外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少从事跨国经营所必备的,既有专门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又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国际营销知识和外语水平的跨国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我国企业缺乏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许多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本观念,对人才资源管理的认识仍旧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层次上,导致外派人员专业能力和积极性都不高,远远不能适应跨国经营对人才需求的竞争需要。

2.5投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在国际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偏低。

不仅投资总量上我国与国外存在显著差距,从平均水平上来看,发达国家单一目的跨国投资的平均金额是以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50万美元,而我国境外企业中方投资100万美元以下的占90%,500万美元以上的只占23%。这种投资规模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经营规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的境外企业除了海尔、华为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缺乏国际经营经验,因而在经营中常常因资金、技术的缺乏而失去竞争力和投资机会,势单力薄难以抵御风险。

2.6市场信息掌握不充足,缺乏对投资项目的深入了解。

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很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其他国家的投资环境,市场供需情况,行业竞争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等方面。如果我们没有深入了解,考虑全面,那必将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许多麻烦。例如,tcl收购法国的汤姆逊彩电业务后,在对公司的整顿时需要辞退1000多名员工,但因此举违反了雇员方面的法律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得不将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电视机利润补贴到汤姆逊的业务中。

2.7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很多只做“贴牌”生意,企业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的品牌与大型跨国公司的品牌相比,其品牌价值的差异十分悬殊。如2004年我国品牌价值最高的海尔的品牌价值612.37亿人民币,而排名世界品牌价值第一位的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是673.9亿美元,是海尔品牌价值的9倍多。同时,我国企业品牌保护意识薄弱,很多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被国外的`公司抢先注册,失去了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

另外,还存在监管体制不畅、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十四

企业工商管理即利用现代化管理手段及时代化管理理念来管理企业的经营决策及,决定着企业的生存发展。企业工商管理是企业领导层的必修课,包含着对企业形象的营造、帮扶着企业各项制度、理念的改进,塑造着鲜明独特的企业文化等,在企业生产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而言,企业工商管理是对企业组织活动的日常工作、人力资源、财务筹资、市场营销等方面进行全面化管理,是提升企业效率、减少资源浪费、获得经济效益,帮助企业管理水平有效提升的重要途径。

1.1、企业管理定位不清。

当前随着国际大环境及我国经济体制的改变,对企业管理提出更高、更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企业的管理思想方面。企业不仅仅以营利为主要目标,还要履行社会责任及对员工的人性责任。如在企业发展过程中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思想,要转粗放型为集约型,要把创新及以人为本放在重要位置,以人的功效及创新思想、创新方法来提高企业效率。就针对集团煤矿产业的当前形势,定位就是现在我们煤矿企业的最好延续方法。

1.2、企业管理制度缺乏。

好的企业制度是企业发展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能使企业政令通畅、信息反馈及时准确并保持发展活力的重要条件。缺乏有效的企业制度能让企业陷入瘫痪、造成信息封闭、人员懒散,难以做到对市场、销售、产品的有效配合。

1.3、企业管理应用落后。

由于我国当前企业制度尚不健全,企业管理者素质及管理理念不高,致使企业工商管理对企业经营贡献有限。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尚未发挥出巨大功效,也就停留在人员工资及社保福利等管理工作方面,真正起到人力挖掘及如何提升人的效率方面成效显微。

1.4、企业文化建设不足。

企业只有注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步,才能实现企业全面发展。企业要持续发展离不开企业文化建设,但当前多数企业文化建设形虚设,对企业文化认识不足、理解片面,难以让企业文化在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导向、推动作用。

总之,要通过开展企业文化建设来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为构建和谐企业奠定坚实的基础。

1.5、企业管理水平低下。

很多企业只管生产,不关心市场调查研究,不把市场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做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造成生产与市场脱节,企业产品销售不出;而且,企业不重视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明白质量来源于管理、效益来源于管理的道理,造成企业只收获短期利益,做不到效益收入长效化、规范化。

1.6、企业管理脱节环境。

目前的经济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域性市场概念正在慢慢淡化,资金与产品流动性加强,国家与城市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产品系列化、资本运作国际化、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源可持续性化等等,可现如今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没能通过向学习型企业转变,来强化企业能力和提高员工价值,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作用、资本运用等方面效用没能最大化,阻碍企业更好的发展。

2.1、大力增强企业诚信意识。

诚信是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的重要条件,只有企业诚信才能让企业经济效益稳定增长,才能建立正常、规范化的经济秩序,才能形成良性、健康的市场环境及社会氛围。因此,增强企业的诚信意识,必须要积极创建企业的信用体系,以诚信生产商品、以诚信销售、以诚信售后。

2.2、重视对人的管理。

员工是企业的重要组成元素,是企业长久发展的根本。如因为今天的人才地位大大地提升了。优秀的人才到哪里都不缺少自己的位置。如果老板舍不得在人力资源方面投资,那么你就招不到优秀的人才。

2.3、走国际化道路。

企业要做大做强,要以核心竞争力冲破阻碍,要让企业持续发展,国际化是必经之路,尤其是对于那些竞争激烈产业尤其如此。在当前的市场竞争环境下,多数产业在国内市场已经饱和,要留守国内市场不仅需要强大的实力,而且利润还微乎其微,只有将眼光投向国际市场才能继续壮大发展,只有走国际化道路,才能产生更多的价值,才能让企业走得更加深远。

2.4、培育核心技术能力和创新能力。

核心技术及创新能力是企业获得市场份额的重要指标,实现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能有优化资源配置,让企业立于不败之地。加强企业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产业化为目标,以面向产业化的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和重大关键共性企业技术研究开发为重点,以完善的企业标准体系和软件评测体系为保证,产学研用相结合,体制创新与技术创新相结合,自主创新与引进消化吸收相结合核心技术是企业独有的技术,创新能力是企业发展的根本属性,因此企业应在工商管理过程中分析现状,立足技术创新及管理创新,对自身核心竞争力进行改革,实现竞争力的提升。

综上所述,当前的企业工商管理需要立足时代背景,需要高素质的管理人才制定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并通过技术创新及理念创新,以企业核心竞争力及企业文化才能占据市场,才能实现企业更快更好的发展。不仅如此,还需要我们继续深入解读,结合不断发展的时代,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才能做到经久不衰,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冯子木.浅论新经济时代工商管理人才应具备的素质[j].中国科技博览,.

[3]赵忠延.现代工商管理职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十五

尽管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增长迅速,但对外直接投资仍处发展初期,同样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2《www.》.1对外投资企业缺乏对外总体发展战略。

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尚处于初级阶段,还未制定对外直接投资总体发展战略。首先,我国有些企业从事对外投资不是生产经营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带有某种试探性、偶然性。这些企业对外投资是因为遇到了某个投资机会,或是为了获得海外投资所带来的税收的减免。其次,我国更多的企业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主要目的仍是扩大出口市场,增加出口创汇,而不是依据企业全球化发展战略的实施计划而进行投资的。这样投资的结果往往是企业只注重短期效益,走一步说一步。这样企业海外发展的持续性和全体布局性就较差,也将导致企业在全球市场的长期竞争中缺乏后劲。

2.2企业体制因素导致境外投资失败。

在我国,数大型企业仍是国有或国有控股,国有企业在治理结构上的缺陷,使得国有企业在国外市场竞争中缺乏效率和国际竞争力。另外,我国企业在财务管理、技术标准以及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都与国际惯例有一定差距,也使自己在国外竞争中处于劣势。

2.3虽然拥有不少的适用技术但缺乏核心技术。

我国企业,在很多领域拥有不少“适用技术”,但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企业的技术优势不足。对于许多引进技术缺乏吸收消化,创新不够。即使是当前非常看好的家电行业,许多产品特别是高端产品的核心技术仍然依靠进口。

2.4符合国际化要求的跨国管理人才缺乏。

从整体上看,我国派往境外企业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较低,缺少从事跨国经营所必备的,既有专门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技能,又通晓国际商务惯例,国际营销知识和外语水平的跨国经营的高级管理人才。我国企业缺乏一整套适应国际市场竞争需要的人力资源管理机制,许多从事跨国经营的企业还没有建立起现代人力资本观念,对人才资源管理的认识仍旧停留在人事制度管理的层次上,导致外派人员专业能力和积极性都不高,远远不能适应跨国经营对人才需求的竞争需要。

2.5投资规模以中、小型为主,在国际市场的抗风险能力偏低。

不仅投资总量上我国与国外存在显著差距,从平均水平上来看,发达国家单一目的跨国投资的平均金额是以600万美元,发展中国家为450万美元,而我国境外企业中方投资100万美元以下的占90%,500万美元以上的只占23%。这种投资规模水平不仅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而且也低于发展中国家的平均水平。

经营规模是企业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但目前我国的境外企业除了海尔、华为等少数企业外,大多数跨国经营企业投资规模过小,缺乏国际经营经验,因而在经营中常常因资金、技术的缺乏而失去竞争力和投资机会,势单力薄难以抵御风险。

2.6市场信息掌握不充足,缺乏对投资项目的深入了解。

企业在进行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中,需要了解很多方面的信息。这些信息包括其他国家的投资环境,市场供需情况,行业竞争程度以及政府政策等等方面。如果我们没有深入了解,考虑全面,那必将给企业的经营带来许多麻烦。例如,tcl收购法国的汤姆逊彩电业务后,在对公司的整顿时需要辞退1000多名员工,但因此举违反了雇员方面的法律而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不得不将其在中国内地市场的电视机利润补贴到汤姆逊的业务中。

2.7企业品牌意识薄弱。

我国“走出去”的企业很多只做“贴牌”生意,企业缺乏世界知名品牌。我国企业的品牌与大型跨国公司的品牌相比,其品牌价值的差异十分悬殊。如2004年我国品牌价值最高的海尔的品牌价值612.37亿人民币,而排名世界品牌价值第一位的可口可乐的品牌价值是673.9亿美元,是海尔品牌价值的9倍多。同时,我国企业品牌保护意识薄弱,很多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被国外的`公司抢先注册,失去了受法律保护的合法权益。

另外,还存在监管体制不畅、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等问题。

钢铁企业现状分析论文篇十六

通过研究发现,由于存在上游供给方与渠道商力量悬殊、生产方垄断、渠道方分散、需求客户竞争激烈等一系列问题,导致传统的库存管理方法不能有效解决现代企业在库存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因此供应链库存管理应运而生,并且不可或缺。

所谓供应链库存管理,就是应用供应链管理理论对产生库存的物流环节以整体的观念加以优化控制。其目的就是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收集预测市场需求的信息并传递给供应链各部门,并用实时准确的信息取代实物库存,减小需求预测的误差,从而降低库存的持有风险。

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具有以下4个特点:一是复杂性,供应链库存管理模式比传统企业单纯管理库存更为复杂,在库存管理过程中会带有更多的联动性,即在控制库存的过程中也会对生产、运输、销售等环节加以协调,甚至需要上下游企业之间的配合;二是动态性,企业为了适应市场的需求变化以及自身的战略模式,使得其中的交叉环节需要动态信息更新以保证库存量维持在合适的水平上;三是面向市场需求,供应链在形成、存在、重构等环节与客户的需求紧密相连,这是由于它们都是基于一定的市场需求而发生的,因此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一种基于需求的管理模式;四是交叉性,由于某些部门的节点环节既是这个供应链的成员,同时又是另一个供应链的成员,众多的供应链形成错综复杂的交叉结构,因而在控制库存成本过程中会产生此消彼长的难题。

2.1没有基于供应链整体的视角处理库存问题。

供应链库存管理中的问题并不是孤立存在的,与供应链每个节点环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供应链库存管理是一个链条式的模式,从商品生产到加工、运输、销售等所有环节都与库存环节紧密相连,因而企业的利润依赖于供应链各个节点的效率和效果。然而企业的每个部门又是一个独立单元,它们往往对库存控制的目标并不完全一致,甚至是互斥的,这就使得供应链综合衡量的理念无法顺利实施。以往企业库存管理系统都是片面地基于库存环节进行管理,系统中只记录和运算仓储环节的数据,这是目前企业库存管理普遍采用的方法,它忽略了库存环节不能孤立存在的问题,没有考虑到生产、运输、售后等环节都会对需求数据和库存成本产生联动影响,这也是导致库存管理不力、库存成本过高的原因之一。

2.2库存控制策略单一。

库存控制策略单一,缺乏针对性,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库存管理人员对库存的管理理念仅仅停留在表层,除了做好产品的出入库工作和定期盘点,保证仓库产品的安全之外,库存管理人员还应该具有敏锐的观察能力和更专业的管理知识。一个优秀的库存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些库存分类知识,在保证完成基本职能的同时应该对不同的库存分类对待。二是库存策略本身,企业为了节约成本获得利润都在避免库存成本过高造成的浪费,此时企业大多采取控制不确定性需求的战略,然而企业库存成本过高的原因除了不确定性需求之外,还有很多其他原因,比如仓库的自动化程度低、淤滞库存量大、库存成本核算方式不合理等。站在供应链全局的角度管理库存固然是比较有效的方法,但不是所有企业都要从供应链的源头即不确定性需求来控制库存,因此每个企业应根据各自不同的原因制定有针对性的库存控制策略。

2.3库存信息传递效率较低。

供应链库存管理与传统库存管理的区别之一就是库存数据信息产生的方式不同。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库存相关数据信息产生于供应链上的每个节点之间,只要准确高效传递数据,就既可以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又可以使库存量维持在合适的水平上,以保证企业正常生产运作。然而大多数企业并不能做到协作共赢,库存信息也就不会共享,甚至每个企业的不同部门之间都存在竞争,库存信息传递过程中会存在扭曲现象,这些都导致库存信息传递效率较低,库存量精确程度不高,生产计划的实施就会遇到障碍,致使制造商对最新订货信息的有效反应能力大大减弱。

3.1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供应商管理库存(vendermanagedinventory,vmi)是一种基于供应链理念的横向库存运作模式。传统的补货方法是用户发出订单给供应商进行补货,这样在货物到位后由于时间差必然导致库存过剩。与传统的订单模式不同,vmi策略通过博弈和调研等方法预测消费需求和库存量,以预测所得数据作为补货依据,事先得到消费需求信息,是一种拉式补货驱动模式,这样供应商就可以更有效地计划生产,更高速地反映市场需求变化。

实施vmi策略,订单的处理方式就一定要改变,需要更新为标准化的托付订单处理模式。vmi策略的关键就是库存的透明性和可预测性。vmi策略的实施过程可以概括为以下4个步骤。

1)建立顾客信息系统,这是首要任务。为了对企业库存实施高效管理,供应商能做的就是尽量获取顾客的相关信息,利用这些信息建立顾客信息数据库,对信息数据库中的数据加以预测整理,分析需求变化趋势,进而高效管理库存。

2)建立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供应商要想对库存环节加以控制,就要建立一个完善的销售网络管理系统,以确保自己产品信息在供应链上快速传递,确保产品条码的可读性和准确性,这样才能保证产品在储存运输过程中能被高效识别。

3)在供应商与分销商之间建立合作框架协议。应由供应商和分销商共同商议确定订单业务流程以及控制库存的有关参数(如再订货点、最低库存水平、库存信息的传递方式等)。

4)变革组织机构。vmi策略改变了供应商传统的组织模式,过去库存管理相关工作一般由会计经理处理,对库存管理实施vmi策略后,产生了一个新的职能部门来负责库存的管理工作,对于企业而言,新职能部门的工作更具专业性与针对性。

围绕vmi策略实施过程中的4个步骤,在企业库存管理过程中,实施vmi策略有4点优势:一是缓和了需求与供给之间的不确定性,提高了整条供应链的柔性,缩减了库存成本;二是明显提高了补货的效率,缩短了提前期,缓解了“牛鞭效应”(营销过程中的需求变异放大现象),供需双方都受益;三是由供应商承担客户的库存管理决策费用及管理责任,使物流服务得到改善,有效化解了存货水平与顾客服务水平的冲突,使双方联系更加紧密;四是双方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共享,买方有可能实现零库存。同时vmi策略也有4点局限性:一是要求供需双方高度信任,由于vmi策略给予供应商很大的决策权力,使得双方的信任较难维系;二是供应商权力过大,下级节点企业的积极性不高;三是对库存管理缺乏系统性和协调性,一旦供应链某个节点出现失误,必定对仓储环节甚至整个企业造成打击;四是由于供应商之间的信息共享,因此存在企业信息滥用与泄露的可能性。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决定是否实施vmi策略。当企业上游供应商具备雄厚的规模实力时,可以采取此策略。

3.2联合库存管理策略。

联合库存管理(jointlymanagedinventory,jmi)策略是在vmi策略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由供应商和用户联合管理库存的新模式,主要是解决供应链体系中的“牛鞭效应”问题。jmi策略要求上游企业与下游企业权责对等并且风险共担,把供应链管理系统集成为上游和下游两个协调管控中心。从供应链整体出发,库存连接的供需双方打破了传统各自为政的库存管理模式,有效控制了供应链上库存环节产生的费用与风险。目前,jmi策略的实施过程可以分为以下4个步骤。

1)建立供需协调管理机制。供需双方要有共同合作的目标,确立一种联合库存的协调控制方法,建立一种信息沟通的渠道或系统,同时由利益分配、激励机制作为保障。

2)发挥两种资源计划系统的作用。将制造资源计划(manufacturingresourceplanning-ii,mrp-ii)系统应用于原材料库存协调管理中心,将配送需求计划(distributionrequirementplanning,drp)系统应用于在产品联合库存协调管理中心,供应链库存管理系统应该把两种资源计划很好地结合起来加以应用。

3)建立快速响应系统。快速响应(quickre-sponse,qr)系统也是一种供应链管理策略,该系统的建立很大程度上提高了供应链的运作效率,有效缩短了供应链中从原材料到用户过程的时间。

4)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系统的优势。第三方物流系统起到了联系供应商和用户的作用,是它们之间的桥梁纽带,为企业带来很多好处:一是使供应与需求双方都取消了各自独立的库存,供应链的敏捷性和协调性得到了增强;二是面向协调中心的第三方物流系统的建立解决了供应链用户服务水平和运作效率偏低等问题。

在企业库存管理过程中,应用jmi策略有以下3点优势:一是该策略的成功实施是供应链同步化运作的前提条件和保证;二是缓解了供应链中需求扭曲的现象,降低了库存需求的不确定性,提高了供应链的稳定性;三是有效降低了缺货成本和库存缺货风险,是零库存管理、准时采购以及精细化供应链管理的前提保证。同时jmi策略也有以下3点局限性:一是建立和协调jmi策略的成本较高,在如此高的成本压力下,企业合作联盟很难建立;二是建立协调中心的运作和管理比较困难;三是需要较高的监督力度,然而目前国内大多数企业仍无法做到。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企业应结合自身特点,决定是否实施jmi策略。当企业内部具备大型erp,scm,crm系统支持并且供应链节点具备良好的沟通和信任时,可以采取此策略。

展望未来,供应链库存管理虽然仍存在激烈的竞争、应用实施有一定的局限性、规模扩张和风险控制相互制约等挑战,但是它具有更大的发展空间,尤其是在经济转型时期,可以推动物流行业快速发展。准确的信息和缜密的配合成为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关键制胜点,随着供应链物流管理体制不断发展与普及,供应链库存管理必定会更加完善。

[1]邹昊飞。中小型制造业供应链库存管理的应用研究[d].成都:四川大学,2004.

[3]董鹏,薛建谱,庞晓琛,等。基于供应链管理的制造型企业库存优化研究与实践---以aip公司库存管理优化为例[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5(1):50-55.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