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 文化和旅游局年终个人总结(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01-17 13:48:46 页码:8
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 文化和旅游局年终个人总结(9篇)
2023-01-17 13:48:46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有助于我们寻找工作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从而掌握并运用这些规律,是时候写一份总结了。相信许多人会觉得总结很难写?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个人今后的总结范文,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推荐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一

1.,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论语·子罕》

2.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3.兴亡,匹夫有责。——麦孟华《论中国之存亡决定于今日》

4.自侮,然后人侮之。《孟子·离娄上》

5.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7.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破由奢。——李商隐《咏史》

8.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论语·子罕》

9.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为政》

10.破也,而不可夺坚;丹可破也,而不可夺赤。——《吕氏春秋》

11.用,和为贵。《论语·学而》)

12.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3.于质实,不在于饰貌。桓宽《盐铁论·孝养》)

14.新,日日新,又日新。《礼记·大学》

15.不厌,诲人不倦。《论语·述而》

1.灭私,民其允怀。《尚书·周官》

2.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

3.必知礼然后恭敬,恭敬然后尊让。——《管子·五辅》

4.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李白

5.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古辞《长歌行》

6.不改,是谓过矣。——《论语·卫灵公》

7.而教。《左传·昭公二十六年》

8.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

9.同心,其利断金。《周易·系辞上》

10.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孟子·滕文公上》

11.不辱,知止不殆。《老子》

12.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

13.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王之涣《登鹳雀楼》

14.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司马光《训俭示康》

15.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新五代史·伶官传序》

16.规矩,不能成方圆。——《孟子》

17.,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礼记·中庸》

18.生利,利以丰民。《国语·晋语》)

19.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0.之堤,以蝼蚁之穴溃。——《韩非子·喻老》

1.古者必有节于今,善言天者必有证于人。《荀子·性恶》

2.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管子》

3.强者智不达。——《墨子·修身》

4.损,谦受益。——《尚书》

5.者智,自知者明。《老子》

6.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周易·乾·象》)

7.友交,言而有信。——《论语·学而》)

8.乾乾,与时偕行。《周易·乾·文言》

9.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10.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

11.于勤,荒于嬉。——韩愈《进学解》

12.国家,不求富贵。《礼记·儒行》

13.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王安石列传》

14.不诚,不能动人。《庄子·鱼父》

15.无谄,富而无骄。——《论语·学而》

16.之乐,人亦乐其乐;忧人之忧,人亦忧其忧。——白居易《策林》

17.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

18.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19.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屈原《离骚》

20.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论语·宪问》

推荐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二

 

甘肃兰州

山东济南

45

大明湖、趵突泉、千佛山、泰山

大明湖:30元/人趵突泉:40元/人

千佛山:30元/人泰山:60元/人(学生票)

暑假

长途工具:火车 短途工具:公交车、步行

出去走走,放松心情,游荡祖国大好河山。趁此空暇机会一饱眼福。虽然只是冰山一角,毕竟是大好河山的一点反映。正所谓一叶知秋。此外旅游的最大好处就是可以开拓视野、增长见识、锻炼身体观看美景,了解一些地方的风土人情。总之,还是让心灵去旅行吧。

①证件:包括身份证和学生证必不可少

②通讯:手机(充电器和电池);数码相机

③食品:泡面;少量干粮和饮用水(山上吃的很贵)

④衣物:山上天气比较冷,注意带外套或者毛衣还有两套换洗衣服⑤生活必需用品:旅行背包、腰包;毛巾或湿巾及纸巾墨镜手电筒(看日出日落)⑥爬山用品:地图;手套;遮阳帽,一次性雨披(山脚有卖);登山鞋或者旅游鞋,鞋底不要太硬,一定要防滑

⑦应急医药用品:红花油和骨贴膏(防止腿病和跌打损伤)红花油和骨贴膏(防止腿病和跌打损伤)以及一些常用感冒药⑧其它:东西能带轻的就带轻的,对爬山有利。晚上可租一顶帐篷休息,较便宜。

第一天大明湖

大明湖景色优美秀丽,湖上鸢飞鱼跃,荷花满塘,画舫穿行,岸边杨柳荫浓,繁花似锦,游人如织,其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彩色画卷。大明湖一年四季美景纷呈,尤以天高气爽的秋天最为宜人。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大明湖一带历代建筑甚多,素有“一阁、三园、三楼、四祠、六岛、七桥、十亭”之说,所有建筑均建造精美,各具特色。

第一天的白天主要以游览大明湖为主,慢慢品味大明湖的美丽,并拍照留念。游完大明湖后,可以在大明湖周围品尝山东的特色吃食。晚上的时候可以观赏济南的夜景。

第二天千佛山

森林公园是名副其实的森林公园。公园内植被茂密,物种繁多,拥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及名贵药材60多种,珍稀鸟类20多种,森林覆盖率达到90%。景区内有5条直径近5公里的山沟,每条沟内均有泉眼顺流而下且风景各异,各俱特色。景区内大小瀑布40多个,最高瀑布落差达到40米,在海拔1100处有2眼千年不断流不结冰的泉眼奔流不息,堪称千佛山之神泉,当地百姓传说常喝神泉水能长命百岁,用神泉水煎药可以治百病。

景区内有古庙遗址、古人居遗址、古炮台、金象台、石龟、骆驼峰、讲经台、古溶洞、金蟾峰、一线天、芦苇荡、不见天、龙王台等多处历史古迹,听当地百姓讲述千佛山的传说故事三天都讲不完。北天门之艰险雄奇,可谓鬼斧神工,夺人心魄。千佛山四季旅游各有特色:春看桃花、夏游瀑布、秋赏红叶、冬睬冰雕,为千佛山四绝。千佛山自然景观秀美,地域广阔,可开发建设潜力巨大。现有台商正在洽谈千佛山投资修庙事项,计划在千佛山投资修建寺庙,把文革中被推平的古庙重新修建将千佛山打造成佛教圣地。

第三天趵突泉

趵突泉是古泺水之源,古时称“泺”,宋代曾巩为其定名为“趵突泉”。亦有“槛泉”、“娥英水”、“温泉”、“瀑流水”、“三股水”等名。所谓“趵突”,即跳跃奔突之意,反映了趵突泉三窟迸发喷涌不息的特点。趵突泉水一年四季恒定在18℃左右,严冬,水面上水气袅袅,像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边是泉池幽深,波光粼粼,一边是楼阁彩绘,雕梁画栋,构成了一幅奇妙的人间仙境,当地人称之为“云蒸雾润”。趵突泉水清澈透明,味道甘美,是十分理想的饮用水。相传乾隆皇帝下江南,出京时带的是北京玉泉水,到济南品尝了趵突泉水后,便立即改带趵突泉水,并封趵突泉为“天下第一泉”。泉在一泓方池之中,北临泺源堂,西傍观澜亭,东架来鹤桥,南有长廊围合,景致极佳。泉池中放养金鱼,大者长逾三尺。泉东侧隔来鹤桥有望鹤亭茶社,专为游人提供用趵突泉水沏的香茶。

第四天泰山

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盘古死后,头部化为泰山。古代传统文化认为,东方为万物交替、初春发生之地,故泰山有“五岳之长”、“五岳独尊”的称誉。因其气势之磅礴为五岳之首,故又有“天下名山第一”的美誉。5万年前的新泰人化石遗存和40万年前的沂源人化石遗存显示出这一带早期的人类活动。泰山南麓的大汶口文化,北麓的龙山文化遗存也反映出早期黄河流域氏族部落的活动状况。战国时期,齐国沿泰山山脉直达黄海边修筑了长约500千米的长城,今遗址犹存。

进入秦汉之后,泰山逐渐成为政权的象征。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崇拜泰山,有“泰山安,四海皆安”的说法。古代历朝历代不断在泰山封禅和祭祀,并且在泰山上下建庙塑神,刻石题字。古代的文人雅士更对泰山仰慕备至,纷纷前来游历,作诗记文。泰山宏大的山体上留下了20余处古建筑群,2200余处碑碣石刻。泰山多松柏,更显其庄严、巍峨、葱郁;又多溪泉,故而不乏灵秀与缠绵。缥缈变幻的云雾则使它平添了几分神秘与深奥。它既有秀丽的麓区、静谧的幽区、开阔的旷区,又有虚幻的妙区、深邃的奥区;还有旭日东升、云海玉盘、晚霞夕照、黄河金带等十大自然奇观及石坞松涛、对松绝奇、桃园精舍、灵岩胜景等十大自然景观,宛若一幅天然的山水画卷;人文景观,其布局重点从泰城西南祭地的社首山、蒿里山至告天的玉皇顶,形成“地府”、“人间”、“天堂”三重空间。岱庙是山下泰城中轴线上的主体建筑,前连通天街,后接盘道,形成山城一体。由此步步登高,渐入佳境,而由“人间”进入“天庭仙界”。

泰山风景以壮丽著称。重叠的山势,厚重的形体,苍松巨石的烘托,云烟的变化,使它在雄浑中兼有明丽,静穆中透着神奇泰山的风景名胜以主峰为中心,呈放射形分布,历经几千年的保护与建设,泰山拔起于齐鲁丘陵之上,主峰突兀,山势险峻,峰峦层叠,形成“一览众山小”和“群峰拱岱”的高旷气势。

在这次旅游中,每一份记忆、每一张照片都是值得纪念和珍藏的。活动结束后,计划整理并精选一些照片,做成短片,作为纪念。

在旅游的过程中,风景区的景色固然美得让人惊叹,但是,在旅游时遇到的人、事,也往往让人难以忘怀,所以说,让人怀念的,除了风景,还有风景之外的东西,珍惜每一份拥有,珍惜每一个陪你一起走过的人,这才是旅游最大的收获。

愿此次旅行有很好的收获。旅行愉快!

推荐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三

11月8日,一场由都江堰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都江堰市网络文化协会承办的“新媒体助力文创旅游产业发展沙龙”,在青城山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展示中心举行。

在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工作人员带领下都江堰本地知名的新媒体等主要负责人一行参观了展示中心,对功能区建设背景、发展规划等逐一进行了讲解。

据悉,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是根据都江堰市在成都市率先建成美丽宜居公园城市、国际化生态旅游城市和接续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的重大要求背景下而组建成立的。

其核心区面积为31平方公里,总规划面积约58平方公里。东至江安河和成都经济区环线高速公路,南至四川外国语大学成都学院,西至青城山-都江堰风景名胜区,北至李冰文化湿地公园。

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属于成都市“16+1”重点产业生态圈中的文化创意和旅游运动产业生态圈,紧邻世界文化遗产都江堰风景区及青城山5a级景区、世界自然遗产四川大熊猫栖息地、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都江堰水利工程,承担世界旅游目的支撑功能。建成后将围绕李冰文化、道文化、熊猫文化资源和丰富自然与遗产资源,聚力发展主题游乐、主题运动为主的文化旅游产业,康养度假、医疗健康为主的康养旅游产业。其范围内的核心区-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于2019年5月成功列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名单,为区域发展高品质的康养产业和度假产业奠定了良好基础,建成后将为游客带来更丰富的康养度假体验。

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是四川省第二个、成都市第一个国家级旅游度假区,位于都江堰市西南部,以道家养生文化为主题,集康养、运动、娱乐、休闲、商务等为一体的综合性、复合型旅游度假区。拥有李冰文化、道文化和熊猫文化三大世界级ip。

天府青城康养休闲旅游度假区由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进行统一管理,并依托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世界三遗旅游资源和舒适宜人的自然环境、丰富的人文资源和良好的娱乐基础,通过康养旅游和文化旅游的发展丰富区域旅游产品,升级旅游消费,从而实现都江堰-青城山景区与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的景城联动,观光旅游与休闲度假的功能融合,助力都江堰全域旅游发展格局的形成。

目前在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内,入驻了北有融创,南有绿地、春山可望等这些重点项目合作企业。

在融创、绿地等这些项目内同时也设置了功能区的展示中心,以便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咱们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的规划与发展。

随后,大家齐聚一堂,各抒己见,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在媒体宣传上如何与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加强相互合作,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新兴的旅游产业功能区等达成了一定的共识。功能区主要负责人也对网友关心的一些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作了解答,并表示目前已形成奋战200天的目标,配合成都融创文旅城在2020年5月30前建成开业,加快完成李冰文化创意旅游产业功能区内的滨江新区相关基础设施建设,同时紧锣密鼓的推进都江堰m-tr旅游客运专线、青城大桥等项目建设。

推荐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四

关帝庙位于玫瑰圣母堂附近,建于1750年,庙宇规模较小,内供奉关帝,其塑像雕刻精巧。

关帝庙大殿为金代原构,面宽三间,进深四间,歇山顶琉璃脊饰。前檐明间特宽,平柱约与后檐次间中线相对,柱头栏额肥大,次间栏额伸至明间砍成雀替,犹如门楣形制。有正殿、前后殿、东西配殿及山门,均为传统的砖木结构建筑,正殿高10米,三铺顶,正脊饰有二龙戏珠,山墙正上方有精美石雕,装饰华丽。

目前,中国大陆现存的关公庙宇,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一、家乡祖庙

山西省运城市解州镇常平村,是关羽故里,乡人依祖坟立庙,称之为“关王故里”;从这里西行10公里,有解州关帝庙,始建于隋文帝开皇九年(公元589年),清代重修,规模宏大,布局完整,为中国武庙之冠。庙貌古朴宏丽,且占地二百余亩,被誉为“武庙之祖”,同时也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式道教建筑群。

关帝庙二、古陵庙殿

河南洛阳关林葬着关羽首级;湖北当阳关陵葬有关羽正身。这两处庙殿,均仿效皇宫而建,珍贵文物举目皆是。

三、征战关庙

河南省许昌春秋楼,相传是当年关羽保嫂“秉烛达旦”之处;许昌灞陵桥关帝庙,是关羽辞曹回马挑袍之地;荆州古城,是关羽镇守之所,城南关帝庙,相传是当年关羽府邸;荆州城外江津湖畔的春秋阁,相传是关公镇守荆州时,忙里偷闲,研读《春秋》之处;武昌伏虎山下有关公“卓刀泉”,此地以井台为中心建有关庙。

四、显圣护民关庙

关羽遇害以后,相传曾多次“显圣护民”,当地民众官府特建关庙以弘扬圣德。

湖北玉泉山麓,竖有“汉云长最先显圣处”石刻大碑,不远处的小关庙,相传是中国最早的关庙。世界屋脊的西藏日喀则喇嘛庙扎什伦布寺,也有一块“关帝显圣碑”,记述了清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关羽神灵助清军打退入侵西藏的廓尔喀军队一事。旧时,西藏日喀则、拉萨、定日等地都建有关帝庙,且融藏汉风格于一体,现只存拉萨关帝庙一处。“显圣”虽为民间传说,且不易证实,却表达了历代各族民众对关羽的崇敬之情。青藏高原东部的夏河县还深藏着一座拉卜愣关帝庙。

关帝庙五、边关圣庙

中国边陲和重要关塞,为鼓舞戍边将士之民族精神,旧时也建有不少关帝庙。如北京长城居庸关关王庙,又如丝绸古道关帝庙。在长城尽头的嘉峪关,紧靠城门有一座关帝庙;再往西,有天山关帝庙;在中国版土最西边的新疆伊犁,也建有数处关帝庙;东南沿海的福建东山岛,明朝守岛将士就在那里建起了关圣殿;南疆云南省昆明滇池岸边的西山峭壁之巅,石窟内精工细刻一尊关公,与石窟连成一体,关老爷面朝东方,每天最早迎滇池朝日,沐万顷霞波,享南国各民族善男信女之谒拜,也是够潇洒的了。

六、其它关庙

国内比较著名的关帝庙还有:首都北京的关帝庙殿、河北承德皇家关帝庙、福建省东山关王庙、安徽省亳州市大关帝庙、山东省聊城山陕会馆、山东广饶关帝庙、黑龙江省乌苏里江南岸的虎头关帝庙、武汉磨山风景区新近重建的武圣庙、供奉关公的湖北省武当山,深圳新安故城关帝庙,等等。

七、海外关庙

台港澳崇奉关帝之风,与中国大陆一脉相承。目前,中国台湾有300多座大小关帝宫庙。台南武庙,是中国台湾“祀典武庙”,现为中国台湾一级古迹。新竹县普天宫新塑的关帝像,连台座有15丈高。台北行天宫、宜兰礁溪协天庙、台中圣寿宫、高雄文衡殿、日月潭文武庙、中国台湾花莲县圣天宫等,都是中国台湾关庙之佼佼者。每逢关帝圣诞,各处抬神轿、演社戏、上阵头,热闹非凡,其香火之盛,与日俱增。香港太平山腰,有一处香火特别旺盛的文武庙。澳门市政广场一侧,也有一处小小的关帝古庙。

海外华人聚居的地方,都能寻觅到关公文化的踪迹。目前,美国纽约、旧金山,日本神户、横滨、长崎、函馆等地,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越南、缅甸、印度尼西亚、澳大利亚等国,都建有富丽堂皇的关帝庙。

关帝庙关帝庙宇为何遍及四海?引用一段美国芝加哥大学人类学系博士焦大卫先生的话:“我尊敬你们的这一位大神,他应该得到所有人的尊敬。他的仁义智勇直到现在仍有意义。仁就是爱心,义就是信誉,智就是文化,勇就是不怕困难。上帝的子民如果都像你们的关公一样,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经典澳门旅游导游词篇2

游览大三巴牌坊,除欣赏巍峨壮观的前壁之外,更要留意牌坊(前壁)上精致的浮雕及其含义。

位于大三巴斜港,右边邻近大炮台和澳门博物馆的大三巴牌坊,已有350多年历史,是澳门最为众熟悉的标志,是圣保禄教堂前壁的遗迹。“三巴”是“圣保禄”的译音,又因教堂前壁遗迹貌若中国传统的牌坊,所以称大三巴牌坊。这间教堂与火结下不解之缘,从其雏型起台至现时仅存的前壁牌坊,先后经历三次大火,屡焚屡建,见证了活生生的历史。当年的圣保罗教堂建筑,糅合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与东方建筑的风格,中西合璧、雕刻精细,仅大三巴牌坊的造价,320_年前已达3万两白银。

大三巴牌坊视为一座不朽的祭台。牌坊分为上下四层,顶部为三角楣。就整体而言,牌坊表达着两组意义:一组由下两层的方形构成,主要反映耶稣会宗徒及传教士的工作,属于周游地球传教的现世教会一派;另一组是由上层的三角形构成,主要表现至圣圣三(圣父、耶稣基督、圣神)与在天主面前为人类代褥的童贞玛利亚。

从下往上看,在底层大门上方刻有耶稣会(ihs)祭记和学院名称(天主圣母),第二层立有四位耶稣会圣人全身塑像,第三层正中为无原罪玛利亚升天,两边由身着白袍的修士之石刻围绕,极富东方特色。第四层正中为天父之子耶稣雕像,两旁刻着其救赎苦难的象征。牌坊顶部十字架下的三角形,象征着天父的召唤,正中有一幅鸽子形状的铜像,传说代表圣神,四周环绕的太阳月亮星辰象征圣母童贞怀孕时的刹那时光。

推荐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五

一、节目概况

1、节目名称:《乐此一游》

2、节目版块:①旅见最鲜

②乐此一游(登木兰山)

③旅游知多少

④旅行风向标

3、节目时长:25分钟

4、收视平台:湖北广播电视台综合频道

5、播出时间:——

二、节目构思

1、旅见最鲜

展示全国各地或者世界各地最新的旅游新闻、关于旅游的奇闻轶事、景区图片等。(时长为5分钟)

2、乐此一游(登木兰山)

本期节目要向大家介绍的旅游胜地是木兰山。分古寨探秘、怪石传说、山庄花苑这三块进行体验式旅游拍摄(时长为10分钟)

3、旅游知多少

近期旅游热门排行、旅游小贴士等。(时长为5分钟)

4、旅行风向标

最近一周天气情况。(时长为5分钟)

三、节目宗旨

宣传武汉市及其周边旅游景区。

四、节目定位

以旅游、历史、文化、探秘为主。通过主持人的介绍引领观众,并让观众跟随主持人去探寻景区古迹和历史传说,深度挖掘旅游文化,以纪录片的方式展现景区特色,力争做到最及时的旅游信息,最人本的旅游关怀,最实用的旅游知识,和最到位的旅游指导。

五、节目风格

欢乐、轻松, 富有知识性,趣味性、讲求与观众互动(以主持人为主人公介绍旅游途中的神奇,和知名景点,娱乐项目和逸闻趣事,要求短小精悍,讲究精、奇,乐)

六、播出内容

(一)、旅见最鲜

主要内容:

主持人以新闻播报的形式,轻松愉悦地向观众展示全国各地或者世界各地的最新旅游新闻、关于旅游的奇闻轶事、景区图片等。

(二)、乐此一游

主要内容:

本期节目要向大家介绍的旅游胜地是木兰山。以一名对木兰山景区景点文化非常熟悉的导游做陪同,另请两位嘉宾(可以是一男一女的两位大学生)组成旅行团队,开始旅行。旅行口号:“青山揽胜、乐此一游!”

旅行人物:主持人、导游一名、嘉宾两名

观景流程:买门票——古寨区——石景区——花苑区——山庄区

作为体验式的节目拍摄形式,可以拍摄一两个在路上、车上的镜头,主持人领导嘉宾谈论关于木兰将军的历史传说,可以让观众有一路随行的感觉。

1、买门票

主持人购买门票,提示门票价格和景区级别,介绍木兰山的地理位置及历史传说。主持人要对所见所闻充满好奇,(嘉宾配合交谈)并作为一个不懂的人去对好奇的东西进行了解,并且要介绍给观众。

2、古寨探秘(古寨区)

古寨区内容简介:蜿蜒起伏于主峰祈嗣顶,海拔582米处,全长5华里。始建于南宋开元年(1259年),最早为烽火台,清咸丰三年(1853年)为防太平军加修炮楼,是一座名副其实用于军事防御性古寨。其后,随着宗教活动盛行,寺庙逐年兴建,形成不少有神奇色彩的景点建筑。

古寨区内有一天门、南天门、木兰坊、木兰殿、二天门、三天门、金顶坊、玉皇坊、玉皇洞、灵霄街、狮鼻洞等主要景点。

按照这些景点的顺序,由导游带领一一参观。

拍摄要求:

1:镜头跟随主持人,先对古寨区的整体概况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导游可以稍微介绍下)然后主持人跟随导游的指引(或者提前预设的路线)开始游玩,在游玩的过程中要尽量把自己当做一个故事的讲述者,要时刻注意向观众传递你的所见所闻,嘉宾随时与主持人进行情感交流,摄像师要时刻与主持人进行沟通,注意默契的配合很重要。

2:拍摄要凸显古寨的神秘感。主持人和导游的交谈应表现出对景点背后故事的探究。

3:摄像师对景点内的奇观如(“木兰坊”、“木兰殿”、“狮鼻洞”)进行特别拍摄,尽量用固定机位推拉方式进行拍摄,实用移动机位一定要找准落幅点。

3、怪石传说(石景区)

石景区:此山奇石颇多,形态各异,加上民间古老的传说,身在其中颇有形神兼备的韵味。整个石景区,通过步行1090个石阶与各个石态各异的景观相串连,令游人一面登石梯,一面观赏铠甲面、人面石、凤冠石、金蟾石、棋盘石、穿箭石、大佛石、白云洞、太子洞等景点。

因石景区怪石较多,可选为重点游玩景点。尤其是棋盘石,棋盘石状太极,凌空耸立在峭壁之颠,传说木兰将军解甲归乡后,时常到这块巨石上同道人下棋。

拍摄要求:

1:拍摄时凸显奇石的奇、险的特点,主持人边攀爬边说出真实的感受,这里对嘉宾也要进行采访。

2:对怪石的神似形似之处应特写,特别是棋盘石传说,可重点表现。根据导游的介绍,传说在表现时,应去寻找相应的镜头。这样片子出来可以促使观众的好奇心和向往欲。

3:主持人对路边的登山人随机采访也可以,通表现游客的真实感受来形成互动,进行情绪渲染,增强观众的向往欲。

4、山庄花苑

山庄区:有滴水崖、龙头石、蟠龙竹与卧虎石、双龙亭、剑壁石等景点,有近20处避暑山庄。

花苑区:有古好汉坡、水晶宫、九碑石、打儿窝、三眼井、下马石等景点。

拍摄要求:

可不做重点突出。摄像机随着旅行团队移动拍摄,拍摄的角度表现可拍得大气一些。

(节目过程中可插入短信有奖互动平台)

(三)、旅游知多少

主要内容:

近期旅行热门排行、出游小贴士。

旅行热门排行:

公布近期比较适宜和最受欢迎的旅游景点。

出游小贴士:

(1)本期木兰山景区门票、路线

(2)如何选择旅游中出行方式、如何防晕车、如何防晒、如何巧带水、如何巧开零食袋等

(3)针对人们旅游中的消费进行引导性友情提示.

(四)、旅行风向标

主要内容:

最近一周天气情况。

七、节目要求

1、主持人:由一名主持人担任,有一定的旅游体验者,善于发现和探索,有较强的语言组织能力负责穿针引线。

2、导游:可以是邀请旅游区的负责人、当地老乡或对该景点十分了解的专业导游为我们介绍旅游景点,解读旅游文化,探寻旅游特色。

3、嘉宾:可以邀请两位大学生一男一女,青春阳光,喜欢旅行。

推荐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六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著名古画家吴冠中撰文说“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海外报刊则称“周庄为中国第一水乡。周庄有着近九百年的历史,有丰富的文化蕴涵。西晋文学家张翰,唐代诗人刘禹锡、陆龟蒙等曾居周庄。周庄也是元末明初江南巨富沈万三的故乡;周庄也曾留下柳亚子、陈去病等人的足迹。

黄山集中国山川之美、周庄集中国水乡之美”。若要在中国选一个最具代表性的水乡古镇,毫无疑问,她就是“中国第一水乡”周庄。难怪20xx年apec会议也特别青睐周庄,把她定为上海以外的举办地之一。

若要选中国最热门的水乡古镇,周庄想必名列前茅。周庄是水的世界,自然有它独特的生活形态和风味。那绝不是一两幢古建筑、三四座老石桥,就能反映出来的。那是一种活生生的生活气息。你可凭个人的观察力去发觉它,也可毫不在意便感受到:沿水巷而建的石驳岸和穿竹石栏;镶嵌在岸边,变化多端的缆船石;商店出售的草鞋;河畔洗菜、淘米的妇女;围坐一起绣花聊天的老妇;街角的裁缝店;享受日光浴的马桶;甚至民居洗涤后的流水声……。毕竟,它无处不在,而且常常成为摄影师最爱捕捉的镜头。很难想象这么一个小镇,旺季一天内的最高游览人次竟可以达一万以上。难怪有人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中间有一个周庄)。

周庄旧名贞体里。北宋元年(1086年),周迪功郎信奉佛教,将庄田13公顷捐给全福寺作为庙产。老百姓感其恩德,遂将贞体里该名为周庄。

周庄镇位于苏州城东南38公里、昆山市境内西南33公里,是个具有九百余年历史的水乡古镇,被澄湖、淀山湖和南湖所环抱。由于有河湖阻隔,使它避开了历代兵焚战乱,至今仍完整的保存着原有的水镇建筑物及其独特的格局,全镇百分之六十以上的居民为明清建筑;如元末明初巨富沈万三后裔所建的沈厅、明初中山王徐达后裔所建的张厅,都是明清住宅的典范。

周庄四面环水,为泽国,南北市河、后港河、油车漾河、中市河,形成“井”字形。居民傍河筑屋,依山成街,河道上横跨14座古桥,还有那份敦厚纯朴的古镇民风,呈现一派古朴、明静的幽雅,是江南典型的“小桥、流水、人家”。难怪周庄一直成为摄影师、作家、艺术家、甚至电视电影的取景最佳地点。

周庄的魅力在于她的文化蕴涵,沈厅、张厅、迷楼、叶楚伧故居、澄虚道院、全福寺等名胜古迹,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观赏价值。有河有街必有桥。周庄古桥多,极具特色。著名的有双桥、富安桥等。

全镇桥街相连,依河筑屋,小船轻摇,绿影婆娑,崇尚返朴归真的游人会情不自禁地吟诵:吴树依依吴水流,吴中舟辑好夷游。

推荐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七

崇福寺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55年)的金代建筑,规模可观,气魄宏大,是国务院批准的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正殿用减柱法建筑,乃国内孤例,堪称一绝,弥陀殿为全国金代最大建筑之一。

崇福寺坐落在朔城区东大街,门前有石狮一对,自山门由南向北有金刚殿、钟楼、鼓楼、千佛阁、文殊殿、地藏殿、大雄段、弥陀殿和观音殿,占地23400平方米,前后5重院落,布列适当、主次分明,是一座规模完整、宏伟壮丽的古代建筑。崇福寺乃鄯阳古刹,藏经阁始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公元665年,明代重修后更名为千佛阁),契丹时,其地为林太师府署。辽统和间复为增会,这可能是隋、唐“舍宅为寺”的遗风,因名林衙寺,金天德年间(公元1149――1153年)赐额崇福禅寺。现寺内弥陀殿、观音殿为金建,山门为清建,其余为明建。弥陀殿为寺内主殿,建于金皇统年间(公元1141――1149年),由开国侯翟昭度负责施工,殿宇正檐下悬挂的“弥陀殿”竖匾,为金大定二十四年(公元1184年)原物。

弥陀殿建于2米多高的台基上,通高21米,冠于全寺,是全国现存较大的金代建筑。建筑面宽7间,进深4间入椽。殿前有宽敞的月台,后与观音殿月台相连。单檐九脊歇山式。殿内梁架结构具有独到之处,随着殿内金柱的减少,主体结构与其他建筑不同。弥陀殿棂窗也很精致,镂刻透心图案纹样达15种之多,有三角纹、古钱纹、桃白球纹等,这些图案不仅是优秀的艺术佳作,而且对研究金代建筑装饰具有很高的价值。殿内中央砖砌佛坛上置三尊主像,中为弥陀佛,左为观音菩萨,右为大势至菩萨,称“西方三圣”。主像两侧胁侍菩萨表情恭谦。别具神态。两大天王怒目狰狞,似在护法守职。主像背光为编条泥壁,图案呈草叶纹,边沿是焰光。中间背光浮壁13尊伎乐天,姿态各异,栩栩如生。殿内四壁满绘壁画,10躯高大佛像结趺而坐,端庄慈祥,分布于东西山墙和后墙。壁画上方为飞天,翱翔于五彩祥云之间。西尽间绘有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姿,变化身,18面,千手,掌心各绘一眼,手中各擎一件法器,星辰日月,龙楼宝盘,刀戈剑戟,琴棋书画等应有尽有,千变万化。下左为婆薮仙,神情自若,老态龙钟,下右方为吉祥天,神情安详,持重彬彬。东尽间分上下两层,绘三佛三菩萨,后壁门榻上绘16宝观。整个壁画庄重宏伟,气势夺人,画工精细,设色以朱红、石绿为主,色彩绚丽,壁画与佛像交相辉映,大殿更加金碧辉煌。殿外九脊全为瓦条砌垒,殿顶上筒坂布瓦覆盖,绿色琉璃和脊饰剪边。两个高大邸吻矗立正脊之上,正脊中间置有瓦楼一座,将军居中,神志昂扬。戗兽、垂兽巨口獠牙,气势威武。整个弥陀殿集建筑、壁画、塑像、背光、琉璃、棂窗、匾额等于一体,虽经历代风雨寒暑,至今仍光泽灿烂。

观音殿是仅次于弥陀殿的金代建筑,其梁架结构最富有独创性。为“四椽伏对乳伏用三柱”。殿内前槽金柱全部减去,后槽金柱置在佛坛两侧,使殿内前部更加宽广。因省去前槽金柱,四椽伏跨度加大到10米,所以为减轻其负荷,在梁上和平梁前端施较大的人字叉手,把殿前槽上部载荷传递到前檐和后檐柱上。这种神奇的建造能力,充分反映了古代建筑匠师的才能技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了保护文物古迹,1953年对观音殿进行了整修,1986年又拨款对弥陀殿进行落架大修。崇福寺,以其古朴巍峨的雄姿,再现于朔州大地。

在朔州崇福寺,珍藏着一座展示我国北朝佛教艺术成就的珍贵文物?北魏石塔。塔高2.5米,平面呈方形,因在塔刹、塔身和基座上雕有小佛像1349尊,故而也被称为千佛石塔。石塔的塔身是九层楼阁,楼阁四面皆雕有斗拱和塔檐,周围空间则布满小佛坐像,最下层每面中间都雕有一龛,龛内雕有一尊较大的主佛和左右胁侍佛两尊,龛的外部是五排坐佛。佛像大小不等,神态各异。整座佛像塔设计巧妙,工艺精湛,把中国古建艺术和印度佛塔艺术融为一体,创造了我国现存最早的楼阁式佛塔,令人惊叹叫绝。

但让人痛惜的是,这件备受世人瞩目的艺术珍品,因世事变迁,饱受风霜,在半个多世纪前身首分离,不能合璧。目前,塔杀只能以一级藏品保存于崇福寺内,塔身则被台北国立博物馆收藏。

这座千佛石塔塔刹和塔身的分离,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千佛石塔建造于北魏天安元年(公元446年),是献文帝拓跋弘宫中的小官曹天度为了祈求国家太平,耗尽全家资产,在平城(今大同市)所造。建塔的人把天下太平的美好祝愿寄托在千佛石塔上,但石塔的命运却与这个愿望大相径庭。1937年,中华大地阴去密布,血雨腥风,日寇入侵,国土沦丧。保存在朔州崇福寺的千佛石塔也未能逃此劫难。当时,日本出版的《艺术美术全集》中收录了千佛塔的全部资料。资料证实,当石塔在劫运日本装箱时,朔县城内一位爱国者,在敌人的严密监视下,冒着生命危险将塔刹暗自藏回家中。全国解放后,这位爱国志士把塔刹献给国家,交回崇福寺,而塔身归初被陈列在日本东京博物馆。

塔刹高57厘米,中间是两层楼阁,在每层的四化个转角处都刻有一个负重交脚菩萨。楼阁上部雕有九道相轮及摩尼宝珠。经过无数的风雨沧桑,宝刹虽已残痕累累,然而其细腻精巧、匠心独具的艺术风采仍然熠熠生辉。每当人们在崇福寺欣赏千佛石塔塔刹的时候,总有一种遗憾,总要发出这样的感叹:千佛石塔何日才能身首合一呢。

石塔身分两地的这种状况,多年来备受仁人志士的热切关注。1979年,奥地利格拉茨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弗兰茨先应我国文化部邀请来华访问,将其所著的《中国塔及堵波》一书赠予中国历史博物馆,著名考古学家史树青先生发现该书中收录的千佛石塔是崇福寺之物,史先生著文予介绍和考证。1995年台北国立博物馆典藏组主任黄永川先生给崇福寺来函称:“贵寺收藏‘曹天度造九层塔’一件,该件石塔为日本抗战期间掳掠,胜利后归还我国。该件石塔之塔顶据悉尚存贵寺,可谓大幸。现阶段虽未能璧合,但该塔之价值不会因顶身分离而逊色。”历史为我们制造了冬天的残酷,也给我们讲述着春天的故事。

推荐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八

各位旅客朋友们:

大家好!

北禅寺,位于青海省西宁市北湟水之滨海拔2400多米的北山上,俗称“北山寺”,又名永兴寺。因北山山崖层叠,远眺似土台楼阁高高矗立,故又名土楼山,北禅寺也因此又叫土楼观。风景名胜灵官殿来到山脚,首先看到的是灵官殿。灵官殿修建于明洪武年间,因战火毁烧,重修于1920年。原有山门,东西两边有厢房,房中间有横匾上书“灵官殿”三个大字,清宣统二年(1920年)西宁各界捐资将灵官殿整修一新。殿内,供奉着护法王灵官。灵官赤面三眼,手执金鞭。

王灵官是道教的护法镇山神将,和佛教的韦驮相似,有的书说他是武当山中五百灵官的统帅,叫华光元帅,又叫五显灵官。到了宋代,又出现了一位“火车王灵官”,根据《新搜神记》的记载,王灵官本名叫做王善,是宋徽宗时候的人。王母大殿灵官殿后,是王母大殿。王母大殿是整个土观楼的主殿,也是平常举行宗教活动的主要场所。20xx年大殿失火王母大殿[2],现在看到的是20xx年重建的。据说,西王母的主要活动区域在青海,而这里是西王母显灵圣地,所以主供西王母。北禅寺现为青海省内道教活动中心之一,每年有众多的海内外华人前来游览观光,也会不时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宗教朝拜活动。近几年来,每当重阳节晚上,北禅寺还会张灯结彩,届时,数万人云集于此,更是热闹非凡。

王母大殿分上下两层,下层供奉王母,上层祀道教最高尊神——三清:玉清元始天尊、上清灵宝天尊、太清道德天尊。城隍殿王母大殿西边是财神殿,东边是城隍殿。财神殿供奉着比干、关圣、赵公明三大财神,城隍殿则供奉着本省城隍殿[2]城隍、东汉时期的西宁护羌校尉邓训。据载,邓训生于40年,卒于92年,字平叔,是东汉开国名将邓禹之子。邓训任护羌校尉深得羌人之心,倍受爱戴。羌人“闻训卒,莫不吼号,或以刀自割,又刺杀其犬、马、牛、羊,曰:‘邓使君已死,我曹亦俱死耳。宁寿塔土楼山顶峰,有座宁寿塔,该塔为六面形五层翘角塔,塔中实心,青砖砌成。一宁寿塔[2]说是明洪武十九年(1386)由明朝开国功臣、驻西宁长兴侯耿炳文所建,一说是清代所建。

据说,每当烟雨蒙蒙,山隐雾中,苍苍茫茫,远望云雾中的殿宇,洞群塔寺时隐时现,正如古诗所吟“北山隐约树模糊,烟雨朝朝入画图”,“多少楼台云树掩,天然画图米家村”,“北山烟雨”由此而得名。站在山顶,可远眺群山之巍峨,可揽西宁全城之风貌。从土楼山下来,经供奉三教堂、迎仙桥、百花亭,可到万圣殿。万圣殿也叫五母殿,祀王母、地母、斗姥、骊山老母、观音老母。万圣殿左边,是供奉九天玄女、眼光娘娘、送子娘娘的玄女宫,玄女宫东西两侧,则分别是会仙阁、聚仙阁。穿过玄女宫坊,跨过山脚的引水渠,就从道家丛林回到尘世。最佳旅游时间北禅寺年平均气温7.6℃,最高气温34.6℃,最低气温零下18.9℃,属高原高山寒温性气候。西宁夏季平均气温17-19℃,气候宜人,是消夏避暑胜地,有“中国夏都”之称。最佳旅游时间为夏季。历史文化在历史上,北山寺有过很多的名称。明代以前山上有“神祠”,故有“土楼神祠”之称。到了明代因明成祖赐名为“永兴寺”才有了寺的名称,距今已有580年的历史。

因楼层迭起,层次分明,好像一座土楼,故有“土楼山”之称。北魏旅行家郦道元跋涉到西宁,登临土楼山,他的《水经注》中写道:“湟水东流,经土楼南,上有土楼,北依山原。峰高三百余尺,有若削成。”土楼有道教庵观,故有“土楼观”之称。北山像一只奋翼欲飞的雏凤,而土楼山又似一只雏凤的翅翼,从此又多添了一个雅号叫“凤翼山”。虽然名称很多,但北山寺是人们最习惯的叫法。其山中寺观是西宁地区的一大名胜古迹。由于它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以及独具一格的风貌,成了人们游览的场所。在北魏时期《水经注》记载了北山寺,北魏时青海形势图中也标明北山寺的位置在西平亭(今西宁城),可见北山寺知名度是相当高的。

推荐文化旅游年终总结范文简短九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娲皇宫,我是你们的导游。

娲皇宫,当地俗称“奶奶顶”,是位于冀南涉县凤凰山(古中皇山)的一处古迹。它依山就势,巧借天然,前人称之为“天造地设之境”。这里不仅建筑宏伟独特,而且还较为完好地保存了国内罕见的摩崖刻经,是一处不可多得的自然和人文景观,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涉县娲皇宫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氏的古代建筑,是北齐文宣帝高洋往返邺城至晋阳所建的又一离宫,属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娲皇宫初开三石室,雕数尊神像。后经历代修茸、续建,现有建筑房屋135间,占地面积76万平方米,分山上山下两组建筑。山下有朝元官、停骖宫、广生宫和碑坊等,向上绕行十八盘石径,便可到达最高处的娲皇宫。

娲皇宫,是为祭祀中国古代著名神话传说中的女娲而修建的。据《淮南子·览冥训》、《路志》、《独异志》等典籍记载,传说女娲曾抟土造人,送子继嗣,“炼五色石以补苍天,断鳌足以立四极”,从此人类和万物才得以生息和繁衍,赢得人世间对她的崇敬与怀念。对于以人伦道德为核心的封建文化统治下的汉民族,便视女娲为有盖世之功的女性神圣,于是为之建宫立庙,永世享受人间的崇拜。

娲皇宫古迹始建于北齐,迄今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为文宣皇帝高洋在位时(公元550—560年)所建的途中憩息之行宫。据这里碑文记载,此处古迹最早创建于汉文帝时,但当初规模很小,仅有“神庙三楹”。另据《涉县志》记载,北齐文宣帝高洋,以邺为都城(邺,今河北临漳县西南邺镇),以晋阳(今山西太原)为陪都,文宣帝高洋自邺至晋阳,往来于山下,“遂起离宫,以备巡幸”。文宣帝高洋“信释氏,喜刻经像”,在这里较大规模地修建了娲皇宫,并在山麓开凿石室,内刻佛像,以后又将佛经“勒之岩壁”。到明代又陆续修建了不少宫宇,清代又曾大规模重修。累经历代迭次修建,这里渐而成为占地1.5万多平方米的一组建筑群。

娲皇宫的建筑布局,充分利用了原有地形,依山就势,匠心独运。它由四组建筑组成,每一组都各具神韵,自成一体,又和整体格局和谐统一。山脚三处建筑,自下而上,依次为朝元、停骖、广生三宫。朝元宫(十方院),因其为山前首庙,遂名朝元(1938年被日寇焚烧),停骖宫(歇马殿)是一行宫,为圣驾及香客休憩处,每年农历三月十八娲皇诞辰之日,民间在此宫举行众神庆寿之仪。这个宫(歇马殿)的山墙上,画有娲皇宫全景和一幅壁画:“伺辇图”。一辆华贵的车辇上坐着女娲,神龙牵车,仙女陪伴,天兵护卫,腾云驾雾,驰骋万里长空,是一幅珍贵的艺术品。广生宫(子孙殿),为一座神庙,乃神话传说中求子之场所。停骖、广生二宫,各有正殿、配殿,分别为悬山、硬山式建筑。由山脚向上绕行十八盘后,过广生宫便是“奶奶顶”即娲皇宫所在。

娲皇宫是最后最高的一组主要建筑,于凤凰山崖险峻陡峭之处就势筑台而建,娲皇阁(三阁楼)居中,梳妆楼、迎爽楼分立左右,钟鼓二楼南北对峙,还有六角亭、灵官阁和题有“娲皇古迹”的牌坊等,各选其位,呈点缀之态,全部建筑布局合理,既和谐对称,又不拘一格,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风格。

娲皇阁(三阁楼),坐东面西,为娲皇宫主体建筑,古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之称,它悬空而立,高达23米,为歇山斗拱硫璃瓦顶。该阁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以条石拱券为基,上建三层楼阁,分别名之为“清虚”、“造化”与“补天”。各层均三面设廊,背倚悬崖,用铁索将阁与崖壁所凿八个“拴马鼻”相系,若游客盈楼,铁索即伸展,绷如弓弦,楼体前倾,因而又被称作“吊庙”、“活楼”,构思奇巧,为建筑史上动静结合的杰作。纵观娲皇阁,嵌于绝壁,雕梁画栋,登楼远眺,太行群山涌翠,漳水如带,堪称“天造地设之境”。

千百年来,娲皇宫历经数代,屡遭焚毁,今日所见,多为明清建筑,而北齐遗迹,仅留石窟与摩崖刻经。崖壁现留石窟三处,除娲皇阁底基石窟外,其右侧另有“眼光”、“蚕姑姑”二窟,窟内石像已遭破坏,残缺不齐,惟内壁环刻经文较为完好。在娲皇古迹之文物中,当首推摩崖刻经最为珍贵,为此处古迹之精髓。摩崖刻经,共分五处镂于崖壁,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共刻经文13.74万余字,最大的一处,面积54.18平方米,字数也多达4.1万有余。字体全为魏碑书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所刻经文内容,均属大乘佛教之经典,这对研究佛教和北齐文化,提供了十分珍贵的历史标本和资料,在国内也属罕见。从国内现存的北齐石刻看,内容多与佛法有关,在当时雕佛刻像之风较盛,但以巨大的工程来摩崖石刻藏经,还很少见,可以说,无论在石刻建筑、艺术价值和藏经内容上,娲皇宫的摩崖刻经均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它也是北齐文化的一个缩影。同时也可看出,娲皇古迹始于崇佛刻经,而后才立庙拜神,这也体现了汉民族文化心理的特点,即崇佛与崇神并举的多种崇拜的宗教观念,所以,从摩崖刻经到娲皇古建也是中国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结合的一个形象的见证。

娲皇阁亦称三阁楼,坐东面西,建在北齐大石窟的洞顶上,从下向上依次名之为"清虚"、"造化"、"补天",通高23米,建筑式样为歇山顶,七踩三下昂斗拱,龙形要头,属典型的清式建筑,是娲皇宫的主体建筑。它玉宇悬空、琼楼耸翠,上临危岩、下设深壑,犹如桂殿兰宫嵌于绝壁,故有"倚崖凿险,杰构凌虚,重碧灿然,坐若霞蔚"之赞。其天然独特的地势妙不可言,巧夺天工的建筑风格堪称一奇。各层均三面设廊,背依悬崖,以九根铁索将楼体系于崖壁,据传游客盈楼时,铁索即啷啷作响,故素有"话楼"、"吊庙"之称。

在娲皇古迹之文物中,当首推摩崖刻经最为珍贵。摩崖刻经共有六部,分五处镂于崖壁上,刻经总面积为165平方米,刻石1187行,共刻经文137400余字,字体为魏碑字法,"银钩铁画,天下绝奇",堪称艺术珍品,是我国乃至全世界佛教典籍中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也是娲皇古迹之精髓,它是北齐文化的一个历史缩影,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被誉为"天下第一壁经群"。

好,游客朋友们,娲皇宫就为大家讲解到这儿,谢谢各位的支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