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汇总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0 19:39:48 页码:13
2023年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汇总15篇)
2023-11-20 19:39:48    小编:ZTFB

在解决问题时,要积极思考和倾听他人的建议,才能找到最佳解决方案。不要过多引用他人观点和言论,要注重表达个人的思考和观点。下文是一些从实际经验中总结出的有效方法和技巧。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一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任务,环保意识的提高和环保生活习惯的养成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长期的教育和社会环境的熏陶影响。因此,环保教育要从娃娃抓起,我们要特别关注幼儿的环保启蒙教育。

而情境教学符合幼儿的学习阶段特征,本文对情境教学手段在幼儿环保教育中的应用策略进行了简述。以期对今后的幼儿园环保教育提供一定的参考,从而推动环保事业的向前发展。

环保教育不同于日常的学科教育,环保教育更着重的是实践而不是理论和考试。因此,以教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式,在环保启蒙教育上是不可取的,也是难以取得成效的。

因此,在幼儿的环保启蒙教育上,教师在教学中应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自己定位为环保教育的指导者和课堂的组织者,积极探索出合适的教学方式。

1.2结合幼儿的实际生活,加强实践性的教育。

环保问题是幼儿在实际生活和成长过程中面临的实际问题,对幼儿进行环保启蒙教育的目的在于通过提高幼儿的环保意识使幼儿在实际生活中注意自身的行为是否符合环保的要求。因此,基于环保教育的目的,在进行幼儿环保启蒙教育时,就不能脱离幼儿的实际生活体验,而是要遵循结合幼儿在实际生活的经历来加强环保的实践性教育。

2情境教学的概念。

情境教学指的是一种通过模拟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具体的环境来加强学生的感官和情感体验,从而达到教学目的的教学。情境教学具有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氛围以及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等诸多优点。环保教育的主要目的是提高接受环保教育者的环保意识,以及在日常生活中规范自身的行为习惯。针对环保教育与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这种注重实践性等特点,在幼儿的环保启蒙教育中采用情境教学的教学方法,能产生较好的教学效果。

一般来说,通过情景教学的方式来开展幼儿环保启蒙教育,能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但如何才能充分发挥出情景教学在幼儿环保启蒙教育中的作用,很大程度上就要取决于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采取的具体方法。笔者通过总结日常教学的经验和个人对幼儿环保启蒙教育方法的一些探索,认为以下的教学方法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

3.1模拟环保案例的情境。

在课堂上模拟环保案例的情境,能让幼儿通过模拟实际案例发生的环保事件,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体验和思考环境的保护问题,对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具有重要的作用。采用这一教学模式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和教学道具进行环保案例的`情景模拟,针对案例中发生的情境和角色的特征,通过情景剧、小品、影视视频和ppt等方式进行呈现,把发生在别人身上的案例变为活生生的发生在幼儿自己身上的经历,使幼儿直观形象地体验环保的内涵和重要性,从而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例如:教师可以指导幼儿以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浪费水资源的行为,通过情景剧的表现形式进行情景模拟,让幼儿作为案例中的人物角色来获得环保感悟,清楚浪费水资源的行为给我们的生活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

模拟环保案例情景的教学形式的主要特点,在于能够从感官上给予幼儿体验,同时调动了幼儿的情感,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让幼儿“用心”来学习。采用模拟案例情景的教学形式,能够在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激发幼儿对环保知识的学习兴趣,使得幼儿加深对环保的理解以及懂得如何在实际生活中解决环保问题。

3.2开展环保主题探究活动。

环境保护的涉及面非常广,保护的对象和形式都具有多样性,因此环保的课题也是涵盖多个方面的。在开展环保主题探究活动的教学形式下,教师旨在通过这一教学形式为幼儿营造环保的氛围和情景,来指导幼儿通过小组合作,针对某一特定环保主题或自主选择感兴趣的环保主题进行探究。

幼儿进行合作的形式可以是课堂话题讨论、社会实践探究以及课堂展示等,通过这些在这些情景之下的体验来获得环保感悟。

通过这种教学方式,幼儿能够具体对他们感兴趣的环保主题进行深入的理解和切身的体验,可以针对环保问题发表他们的看法和观点。与此同时,也能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来培养他们的合作能力和团队意识。

3.3进行环保社会实践活动。

环境保护要从生活的小事做起,利用社会生活的真实场景来开展教学,才是开展情景教学的最佳教学形式。环境保护渗透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之中,涉及我们的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幼儿的环保启蒙教育不仅仅限于在课堂之中,还应该扩展到他们的实际生活中去。在现实社会中,针对幼儿的环保启蒙教育,教师可以利用的场景是多种多样的。例如:教师可以要求幼儿在家里和学校都要养成节约用水和用电的良好习惯;亦可以通过和家长一起共同对幼儿进行环保教育;还可以组织开展清扫街道等活动实现对幼儿的环保教育。

利用现实生活真实发生的情景进行情景教学,能充分体现幼儿的环保启蒙教育的效果。这样的教学形式,使得幼儿在实际生活的实践中逐渐养成环境保护的良好习惯。但是,如果教师和家长没有注意正确的指导,也会使得幼儿形成不良的习惯。

4结语。

环境保护关系你我他,也关系到我们的下一代和人类的长期发展。因此,我们必须特别关注幼儿的环保启蒙教育,让环保成为他们日常生活的习惯而不是某一个环境保护日的特别活动。这样的环保行动才是长期的、可持续的、不用被特别提起和呼吁的。所以,在幼儿的环保启蒙教育中,我们要关注的是幼儿环保意识的培养和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我们需要借助情境教育的教学方式来开展环保启蒙教育,同时需要注意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采用合适的教学形式来进行情景教学。由于自身能力和经验的局限,笔者就情景教学在幼儿环保启蒙教育中的应用问题难免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对这个问题的探讨,还需要更多参与环保教育的同行作出进一步探讨。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二

科学教育环境遵循着探究性、互动性、过程性原则,通过对科学教育公共环境、班级环境及实践活动环境的创设,来实现科学教育环境创设的科学性。它在幼儿的一生发展中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并且,为合理利用科学教育环境,需积极引导幼儿同教师“对话”、同材料“对话”、同同伴“对话”。

1科学教育环境对幼儿发展的影响。

幼儿科学教育环境是一个顺应幼儿发展、支持性的环境,以适应幼儿不同的发展潜质、学习行为及学习需要为依据的环境。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启示我们:儿童认知性发展是在其不断和环境互相作用中获取的,而且幼儿对世界认识是在其不断看到自己对客体作用后的结果中来进行调整的,并为幼儿一生的发展打好基础:

1.1科学教育环境对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开展起良好的支持、促进作用。

《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要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1]科学教育环境融入与幼儿的一日生活中,提供丰富感性经验,让幼儿更好理解科学活动课上所教授的科学知识。且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后,让幼儿通过在相应环境中操作材料来对所学的知识、技能进行巩固、了解,从而加深了对事物或规律的理解。

1.2科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个性的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育应尊重幼儿的人格和权利,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关注个别差异,促进每个幼儿富有个性的发展。”[2]在科学教育环境中,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自选活动,不受限制,给予他们充分获得的时间和机会,自由想象发挥,从中体验到成功的快乐和活动过程中的乐趣,使幼儿真正成为环境的主人。

1.3科学教育环境有利于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为幼儿提供健康、丰富的生活和活动环境,满足他们多方面发展的需要,使他们在快乐的童年生活中获得有益于身心发展的经验。”[3]内容丰富的`幼儿身心和谐发展目标,有的可以在教师设计的科学活动来实现,而有的需要通过自由探索活动、游戏等非学习活动来实现。在与科学材料、环境的交互作用中,孩子们不仅使自己的大小肌肉得到了很好的锻炼,而且还习得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1探究性。

杜威理论认为:探究是儿童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4]在幼儿园的五大领域中,科学教育最强调发展幼儿的探究能力和创造能力。当环境成为科学教育活动的连接点时,教育环境创设就应该以激发幼儿好奇心和探索欲为首要原则,让幼儿有更多选择和自由学习的空间。

另外,环境创设的首要原则注意要能激发幼儿的探究欲,为幼儿创造更多自由学习的机会。并且教师要注意在环境创设时进行适当的“涂鸦”,以此确定环境创设中所增加的东西难度适中,符合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可以带着问题进行探究,感受活动的乐趣,使幼儿充满探究的欲望,拥有创造力。

2.2互动性。

2.3过程性。

维果茨基说儿童概念的发展是由概念含混、复合思维和抽象思维三个时期组成的,每一个阶段又包含着若干个小阶段,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漫长过程,这种认知特点也决定了他们不可能很快获得抽象的科学概念。[6]教师进行的教学不应以灌输现有知识为主,而应以指导幼儿参与活动从而形成知识的一个过程。

公共环境。幼儿一进入幼儿园,首先接触的就是整体的公共环境,同时这也是幼儿日常接触最多的环境。广泛的人际交往和互动交流存在于这样的活动中,这也是对幼儿进行科学教育的理想平台。

专用教室――科学探索室。科学发现室是为幼儿创设,供幼儿自主学习科学知识的一个地方,从中幼儿自由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有效的学习,养成良好的科学精神,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科学探索室的建立为幼儿科学启蒙教育提供了物质环境,它不同于其他的科学教育环境,它更强调科学性,目的是使幼儿更好的体验科学探索的气氛,进行深入全面的了解,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科学态度,了解一定的科学知识,为幼儿将来进行更高一级学习奠定基础。

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科学探索室,必须合理的配合运用各种途径和方法,激发幼儿的探索实验的欲望和获得充分的活动机会。首先,探索室中仪器、材料,操作性功能明确,帮助幼儿创造运用多种感官和方式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条件。同时,教师要及时的调整、更新材料,以帮助幼儿保持对事物或现象的探究兴趣并为深入探究提供条件。

幼儿园区角活动又称区域活动,是一种人为创设的自然情境下的幼儿游戏,是幼儿园普遍采用的一种教育活动形式,其目的是给予幼儿发展的机会和空间,让幼儿自主动手通过对各种材料的操作去感知、思考、寻找问题答案,充分体现以幼儿为主体,教师为指导。促进不同水平的幼儿在操作活动中各自得到相应的发展。区角活动的创设也是幼儿园整个环境创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个让幼儿自由操作、选择和摆弄的一个新的天地。

3.3创设科学教育实践活动环境。

社会实践活动是课堂教学的延伸,科学教育活动还应面向园外丰富多彩的科学资源。幼儿园应将幼儿所在地区或邻近地区中,可利用的,与科学教育内容有关的一切人力、物力、自然环境和社会组织等都利用起来,来拓展幼儿参与科学活动的空间,以此丰富幼儿园科学教育资源,提升科学教育活动的质量。

文档为doc格式。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三

一、演示实验必须切合学生心理初中学生从小学到中学,其学习条件和生活习惯都发生了变化,这必然导致他们在各方面的发展特点发生变化,尤其是认知特点.他们的视觉和听觉的.感受性有时会超过成年人,在某些观察问题能力方面更为明显.他们不仅能够观察事物的细微之处,还能在观察中抓住事物的特征进行深入浅出地推理.

作者:武定军作者单位:青海民和巴州中心学校刊名:商情英文刊名:shangqing年,卷(期):“”(17)分类号:关键词:演示实验化学教学兴趣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四

三把小伞三个兔宝宝要去看望奶奶。兔妈妈说:“太阳太晒了,给你们一人一把小伞”穿红色裙子的兔宝宝举着小红伞。穿蓝色裙子的兔宝宝举着小蓝伞。穿黄色裙子的兔宝宝举着小黄伞。三个兔宝宝唱着歌,向奶奶家走去。“呜——”一阵大风吹来,兔宝宝们被吹上了天,大家使劲儿抓住伞,在天上飞呀飞。风小了,兔宝宝们落到一棵树上。兔奶奶戴上老花镜:“啊呀,我的树上怎么开了三朵花?”三个兔宝宝哈哈笑:“奶奶,我们是您的宝宝呀!”兔奶奶望着三个兔宝宝想:“真是三个好乖乖。

爱哭的胖胖熊。

胖胖熊两岁了,爱劳动、还爱帮助小朋友,可是胖胖熊有个坏毛病,就是哭鼻子,遇到什么事都要哇哇大哭,看见毛毛虫也要哭,不想上幼儿园要哭,想要吃雪糕也要哭,一天胖胖熊在草地上玩不小心摔了一跤,虽然一点也不痛,可是胖胖熊还是大哭起来,胖胖熊扒在地上哭呀哭呀,越哭越伤心,泪水哗哗地往下掉,惊醒了正在石头上睡觉的小蚂蚁,小蚂蚁觉得身上湿呼呼的,自言自语地说:“耶,怎么突然间下起雨来了呀?哎呀呀,雨越下越大呀”,小蚂蚁抬头一看,不对不对,不是下雨,是胖胖熊在哭呢,小蚂蚁好奇地问:“胖胖熊,胖胖熊,你为什么扒在地上哭呀?”胖胖熊正哭得伤心,听到有人叫它,连忙低头一看,原来是只小蚂蚁,小蚂蚁正站在小石头上看着它呢,胖胖熊伤心地说:呜呜呜,我摔倒了”小蚂蚁奇怪地问:“你为什么不爬起来呢?”胖胖熊边哭边说:“呜呜呜,我的妈妈会来扶我”小蚂蚁哈哈大笑,笑呀笑呀,不小心从石头上摔了下来,“哎呀”胖胖熊吓了一跳,正想伸手去扶,小蚂蚁骨碌一下爬了起来,自豪地说:“我们小蚂蚁摔倒了,才不要人家扶呢”胖胖熊一听特别的不好意思,连忙骨碌一下爬了起来,挺着胸脯说:“我们的小朋友摔倒了,也不要人家扶。”

小帮手。

咦?这里有两只小兔鞋,眼睛瞪得圆溜溜的,耳朵竖得直直的。可是旁边怎么还有一只呢?啊哈,原来这不是小兔鞋,是兔妈妈的三个兔宝宝!兔妈妈可喜欢自己的宝宝了。一天,兔妈妈不在家,兔宝宝们想:我们要帮妈妈干点活。他们找呀找,看到厨房里桌子上有一堆菜。一个兔宝宝拿起萝卜,说:“萝卜,萝卜,听话,我来给你洗洗脸。”一个兔宝宝拿起白菜,说:“白菜,白菜,听话,我来给你洗头发。”一个兔宝宝拿起西红柿,说:“西红柿,西红柿,听话,我来给你洗洗澡。”兔妈妈回来了,看见桌子上摆着洗好的菜,兔宝宝们脸上还淌着汗,心里全明白了。她把三个兔宝宝搂在怀里,高兴地说:“真是妈妈能干的小帮手。”

回家喽。

天快黑了,热闹了一天的小树林渐渐安静下来,动物们准备回家了。

一位鸭妈妈,许多鸭宝宝。鸭妈妈叫:“呷呷呷,快回家!”鸭宝宝答:“呷呷呷,回家啦!”鸭宝宝跟着鸭妈妈游着回家。

一位猫妈妈,许多猫宝宝。猫妈妈叫:“喵喵喵,快回家!”猫宝宝答:“喵喵喵,回家啦!”猫宝宝跟着猫妈妈走着回家。

一位青蛙妈妈,许多青蛙宝宝。青蛙妈妈叫:“呱呱呱,快回家!”青蛙宝宝答:“呱呱呱,回家啦!”青蛙宝宝跟着青蛙妈妈跳着回家。

一位狗妈妈,许多狗宝宝。狗妈妈叫:“汪汪汪,快回家!”狗宝宝答:“汪汪汪,回家啦!”狗宝宝跟着狗妈妈跑着回家。

鸟妈妈叫:“喳喳喳,快回家!”鸟宝宝答:“喳喳喳,回家啦!”鸟宝宝跟着鸟妈妈飞回家。

鼠妈妈也在叫:“鼠宝宝,快回家!”鼠宝宝大声答:“吱吱吱,回家啦!”鼠宝宝和鼠妈妈手牵手走回家。

挤呀挤。

鼠宝宝一个人躺在床上,真害怕呀!他“哇哇”地哭着去找妈妈。

“呷呷呷”,小摇鸭来了。小摇鸭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呱呱呱,”大嘴巴呱呱来了。大嘴巴呱呱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喵喵喵,”大脚猫来了。大脚猫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汪汪汪,”溜溜狗来了。溜溜狗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喔喔喔,”小花公鸡来了。小花公鸡钻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呼噜噜,”呼噜猪来了。呼噜猪挤呀挤,挤进被窝里,高兴地说:“真暖和呀!”

“吧嗒,吧嗒,”鼠宝宝回来了。他挤呀挤,挤进被窝里,高兴地说:“有这么多朋友在一起,我不害怕啦!”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五

传统教育方式方法失当。中国传统教育方式的重要执行方法之一是“打”。从出发点来看,打是因为犯了错。从目的性来看,打是为了改变。然而,犯错是人之常情,何况孩子。根据犯错不同的程度选择宽容、提醒、教导可能会有更好效果。“打”的错误性还在于其引导性弱,因为其本身不具有教育性,甚至具有严重误导性,不讲道理只是单纯的暴力会造成子女的反叛心理,敌对父母并走上极端道路而犯罪。“打”还会对子女心理造成严重伤害,奴性心理、自卑心理等的产生跟父母的“棍棒教育方式”有直接关系。

二、女权意识下的责任意识缺失。

随着女性解放,女权意识的加强,我国女性地位得到大幅提升。与此同时,由于对权利意识的不正确把握,有相当一部分女性未婚先孕。根据对烟台市200名市民做的问卷调查显示,有高达24%的人认为未婚先孕可以理解,有6%的人认为未婚先孕是正确的。未婚先孕对启蒙教育的危害,一方面表现在,她们没有成为母亲的思想准备,同时背负着家庭和社会舆论的压力。压力之下,很多人做出了不利于自己子女的决定,比如将婴儿卖掉,有的甚至结束自己子女的生命。另一方面,她们也不具备教育子女的能力,她们给不了子女一个充分的生存条件,因而错过了子女启蒙教育的最佳时期。另外,女权意识下,女性开始追求良好的教育背景,但同时,不难发现的是,在高学历的教育背景下,现代母亲在育儿教育方面的知识严重不足。从现今教育发展来看,义务教育下女性的`教育水平差距不大,并和以往历史时期比相对较高。但调查研究后,却发现学历的差距对做母亲水平的影响并不明显。由于大部分的女性在成长过程中并没有受到过如何做母亲的专门教育,在如何养育子女方面又没有经验,她们对子女的教育是实验型教育。这样,子女就成了母亲教育过程中的试验品,母亲教育的成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三、启蒙教育下的母亲教育意识缺失。

启蒙教育现状下,母亲教育意识的缺失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方面,母亲个体意识缺失。女性在成为母亲后,会有一定的母亲角色意识,这种角色的代入,使其能以母亲的身份来对待自己的子女。但自实行计划生育以来,中国的独生子女日益增多,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根深蒂固,由于个人意识过强,适应不了从子女到母亲这种身份的转换。当身份突然转换的时候,并不能很容易的接受这一生活的改变,而对子女的教育就被对自己的关注度而挤占。另一方面,相关教育机制不完善。我**亲专业教育问题没有一个比较贴合实际的规章制度进行维护,缺乏最直接相关的政策制度保障。在没有相当实力的外力帮助下的母教组织运行具有较大难度,发展不成熟。以烟台母亲教育中心为例,组织活动内容主要以宣传为主,大多活动也只是停留在母亲和母亲教育的宣传层面上,而对母亲培育子女的实践教育由于各种局限并没有很好的得以实现。其他的类似组织也同样存在这样的问题。问题背后是没有政策的支持,没有强有力的资金支持,没有直接学术研究等多方面因素所共同制约的。其中,国家政策对其投入的有限是最重要的原因。加强相关政策制定,加大投入力度,相关的人才培养,教育结构,企业支持都会有相应的转变。

四、结语。

当今社会,启蒙教育和母亲教育存在着方向感弱、发展缓慢等现实情况。这些情况跟中国国民思想中滞留的传统教育理念、教育思想,新时代女权意识急速膨胀下的女性思想的极端主义,以及在启蒙思想发展背后的母亲教育意识的缺失和母亲教育制度和相关机制的不完善息息相关。只有进一步认识母亲启蒙教育的现状,革新国民思想,转变教育理念,提高女性意识觉悟,加强母亲教育机制建设,中国的启蒙教育和母亲教育才能得到根本的转变和长足的发展。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六

实验是化学教学的基础,它以其生动的魅力和丰富的内涵在化学教学中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

通过化学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知道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和创新精神,还有助于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的学习方法。

实验也是必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因此,中学的化学实验教学尤为重要。

初三是中学生学习化学的起步阶段,化学实验能力是随着学习化学的深入而逐步提高的,对学生实验能力的培养及要求也应有阶段性,所以关于化学实验在初三第一学期重点应放在基本实验的训练上打好基础,要促使学生重视基本实验操作的训练,除平时实验课上严格要求以外,还应加强对实验态度、实验习惯的考评。

一、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探究实验,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式,学生通过实验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激发化学学习的兴趣,学会科学探究的方法,初步形成科学探究的能力。

在做探究性试验时,可以借鉴教材中的探究性实验,先不让学生知道实验的结果,而是在已有的基础上,首先制定出学习目标,其次提出新的问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教师的要求,通过猜想和假设,制定出实验方案,根据方案进行实验,观察出现的现象,对产生的结果一一记录,实验结束后,同学之间进行分析交流,弄明白问题的实质,得出结论,使学生完成学习目标。

如九年级化学上册教材《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的研究与实验》,首先探究实验室里制取二氧化碳所用药品的选择:让学生查找你所知道的能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并从整理反应条件难易、反应原料是否易得、反应速度快慢,产生的气体是否便于收集等因素进行比较,思考这些反应能否用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什么原料是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理想原料。

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时要体现开放性,可以将学生分成几组,每组学生通过讨论(甚至辩论)、合作来组装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

这样不仅可以把学生带入科学探索情境中,更重要的是可以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培养科学的态度,掌握科学的方法。

二、变演示实验为并进实验,激发学生参与意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为了短期效应,完成教学计划,已经习惯毫不吝啬地“给”知识,这似乎成为无意识的行为。

这样势必造成培养的人才知识成分居多,能力训练较少,同样,化学实验教学也为了赶进度、得结果,使得远观的演示实验多于边讲边做及亲自动手的学生实验,结果造成学生对相关化学知识的学习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知识掌握的层次较低。

如教材中安排的有些实验,教师演示时,学生观察,现象往往不够明显,实验效果较差,针对这种情况,我把部分演示实验改成了师生一起做的并进实验,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一般来说,对操作简单,费时不长,安全可靠,不污染环境的演示实验都可以改成学生随堂实验。

例如:讲授质量守恒定律时,首先提出反应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究竟有什么关系呢?过去都是老师演示实验学生观察,学生印象不深,改为学生实验,就是把学生分四组同时进行实验,然后得出共同的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跟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实验具有很强的说服力,学生很自然地认识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对这一规律认识更为深刻。

可见,学生亲自做实验比由教师演示学生观察留下的印象更深刻,这时学生由观看者变成操作者,其心情之激动、态度之积极、思考问题之主动都是显而易见的。

因此,在条件许可的前提下,应当多采用这种形式。

在课堂上教师要提出要求,及时给学生以帮助,让学生通过做实验,逐渐掌握实验操作的要领及原理,在这样的随堂实验中,同学们逐渐学会了观察、分析、归纳、总结及反思,同时实验的技巧和技能也得到提高。

三、鼓励学生积极开展家庭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

开展家庭化学小实验,是课堂教学的继续、扩展和深化。

从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方案的.制定、仪器的选择组装、整理药品的选择、实验操作的实施到实验结果的分析都要学生自己积极参与,主动地动脑动手,独立观察、分析。

当实验完成以后,学生可以体验到成功的愉悦感,从而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

在这样的家庭化学实验中,同学们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面,选择不同的器材,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设计,其中必然蕴含着对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长此以往,必然能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之目的。

例如:让学生根据日常生活中废弃的饮料瓶、一次性注射器、输液管、吸管等,制作反应仪器,用各类蛋壳、小石子代替碳酸盐,用食醋代替酸等,均可设计一系列的家庭化学小实验。

再如,利用实验讨论溶液的酸碱性时,以日常生活中的醋、苏打水、柠檬汁等代替典型的酸碱盐溶液,以深红色的花瓣、萝卜皮等为原料制酸碱指示剂,检验胃舒平中的氢氧化铝等。

再如,讲过第一章第一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后,给学生布置这样一个家庭小实验:利用身边的材料,验证空气中氧气含量为21%(体积含量),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

回家后,大部分学生会用茶杯代替钟罩,会用小盆代替水槽,用小蜡烛头代替红磷,反复进行实验。

实验成功了,总结出操作的要领;实验不成功,分析出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即使是同一个实验,同学们根据选用器材的不同,设计出的方案也不尽相同,通过实验,比较出不同方案的优点和缺点。

总之,在化学实验教学中,坚持重视实验基础知识的讲解和基本技能的训练,同时改变旧的实验教学模式,建立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用发现法指导实验教学,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强调“导”而不是“给”。

在实验的过程中,创造机会让学生发展自我,始终保持好奇的心态、钻研的精神、合作的意识。

这样,在完成中学化实验的教学和实践的同时,强化学生学习化学的自信心和探究兴趣,并培养学生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为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创造条件。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七

在幼儿教学中,语言活动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教学活动。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幼儿置身于语言环境或语言信息中主动学习的过程。从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的这一特点来看,幼儿园语言教育活动是无处不在的。要促使儿童的语言得到很好的发展,就要通过组织正规的教育活动,对其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语言教育,可以这样说,幼儿园的语言教育活动是一种特殊语言学习过程。原教育部1981年制订和颁发的《幼儿园教育纲要》(试行草案)中提出语言教育有四项任务,培养幼儿发音清楚、正确,学习说普通话丰富幼儿的词汇发展幼儿思维和口头语言的表达能力初步培养幼儿对文学作品的兴趣。

1良好的语言活动生长于和谐融洽的氛围学习需要有良好的语境,可促使幼儿听、说、想的欲望,这种良好、宽松的语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物质环境包括:适合这个活动的教具和充分的材料,活动场地(景)墙面、头饰、等,通过这些物质环境和教玩具的制作给幼儿一种直观的感受,让他们置身于一种模拟的实境中,唤起幼儿情感上的共鸣,使其乐于说,敢于做,能激发幼儿积极应答,发自内心的去表述,为心理环境的创设提供前提基础,结合在活动应给予每个孩子说话的机会,作为支持者和引导者的教师应引导、鼓励幼儿建立一种自信,使之连贯、大胆地对主题发表自己的想法,也就是说,教师要善于用目光、微笑、点头、及身体语言给幼儿以赞赏和鼓励,让孩子在整个学习过程中表现出自由、主动,这也是良好、宽松的语言活动环境。

幼儿年龄还小,要使他们爱说必须从兴趣出发,若应用外部压力使孩子被动说话,往往造成他们的心理负担,引起厌学情绪。所以,教师要千方百计地让孩子对事物感兴趣,围绕理由自发地说。兴趣是孩子最好的老师,通过激发幼儿的兴趣,遵循了幼儿与环境交互作用获得发展这一普通规律,充分发挥了幼儿的积极性、主动性、产生了强烈的说话和知识欲望,为孩子会说话奠定了基础作为教师要与幼儿建立起融洽的师幼关系,经常用真诚的眼光同幼儿交流,用优美的语言、生动的表情创造一个亲切、宽松的语言交往环境,仔细倾听他们的每一句话,当他们出现语言表达的障碍时,就要不断地鼓励、支持,这样,幼儿会在民主、友爱的氛围中感到无拘无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语言表达欲望。同时,还要为幼儿提供语言表达的机会,为了提高每个幼儿的交流兴趣,培养幼儿语言交流能力,教师应为幼儿提供尽可能多的交流机会。

2.良好的语言活动基于幼儿主体《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强调: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而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要创设一个能使他们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并能得到积极应答的环境。也就是要发挥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主体性,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育环境,从而使他们能主动积极地参与语言活动,提高语言的表达能力。只有充分发挥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主体性,才能使幼儿的语言能力得到主动积极地发展。

3.良好的语言活动成效在于教师的适时引导我们的语言活动通常是在师生和生生间的互动交流中进行的,教师与幼儿应是平等的伙伴,师幼互动无疑是活动中最为重要的。幼儿的语言能力是有差异性的,教师也就不能一个模式地进行语言交流,要针对不同特点和能力,带给幼儿活动的支持,包括激发碰撞、经验交流、情感共享,更重要的是帮助不同的幼儿发现、明确自己的理由和疑问,建立起良好的师幼人际氛围,有效缩短其心理距离,进行不同方式、不同内容的语言交流,同时要根据幼儿的需要调控互动的方式。

4.良好的语言活动锻炼于每一次语言实践的机会幼儿生活中处处要用语言与人交流,在幼儿一日生活中,我们随时都可以对幼儿进行语言教育。如,晨间接待时,与幼儿说说今天是谁送你来的?怎样来的?这对于平时不爱讲话的幼儿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尝试机会;外出散步时,和孩子们一起说说看到的景色,并注意给幼儿一些丰富的词语,这样就在不知不觉中丰富了幼儿的词汇;幼儿活动中常会说出一些带方言的普通话,这时教师可以引导孩子用标准的普通话来表达。这些,并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一个个活动来完成,但教师要做有心人,在生活中随时进行语言教育活动,这对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很有帮助的。

5.良好的语言活动不要超越幼儿的能力现在学前教育中有一种不良的倾向,就是过早地教幼儿小学的知识,按小学的要求去做,搞提前量。其实这种策略是不科学的,我们不能拔苗助长。所以良好的语言活动不要超越幼儿的年段能力。教师要掌握这个年段的语言活动的要求去做。

语言教学活动中实践让我体会到:教师只有深入贯彻《纲要》精神,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明确幼儿的主体地位,尊重、了解幼儿,为幼儿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语言交流环境,给幼儿充分交流与表现的机会,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有机会说,发挥幼儿在语言活动中的主体性,才能不断地推动幼儿主动的发展。

文档为doc格式。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八

摘要:实验教学是化学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对于初次接触化学学习的初三学生来说则显得尤为重要,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欲望,同时在实验的基础上展开记忆也能帮助学生减轻学习的负担,更重要的是能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可见,实验教学对于化学启蒙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关键词:启蒙教育;实验教学;探究创新。

所谓启蒙教育是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如今的启蒙教育已不再局限于儿童。初三的化学,对于没有接触过化学知识的青少年来说同样也是他们的化学启蒙阶段,学生初次接触化学,似乎比较陌生,其钟爱程度也大不如已学习八年的语文、数学。如何让学生在短时间内爱上这门与生活息息相关的学科,其中化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素质教育的今天,新课改已把教学目标定义为:提高学生在实践过程中的动手探究能力,从实践中体验过程、培养能力,形成正确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而化学又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特别是在启蒙阶段,实验教学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的欲望,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实验还能帮助学生学习化学,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

一、实验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面对如今的90后,他们在家里不是公主就是少爷,家务活已由他们的父母或者爷爷奶奶全权包办,当然这让他们有更多的时间去学习,但是这却导致了一个问题,就是动手能力下降。也正因此,新课改已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写入了三维目标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学生实验绝对是一条很好的途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要接触许多实验器材以及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如加热、量取、过滤、蒸发等等。在一个个完整的实验中,如,粗盐的纯度测定、仪器的链接、装置的搭建、加热、过滤等。一个简单的实验便将基本操作加以整合,在这些实验的过程中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也悄然得到锻炼和提高。

二、实验教学是新课改的必然趋势,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三、实验教学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欲望。

今天的实验课堂已不再拘泥于照搬课本,更多的则是以探究为主的师生互动相结合的课堂,那么这样的'课堂绝离不开实验。探究实验是指通过实验来进行的一种探究活动,它不仅是科学探究在化学实验教学的具体化,还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化学教学观的具体体现,同时又是化学教学中最常见、最主要的探究活动,也是化学实验教学中落实科学素养目标最能激发学生欲望的活动。比如,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我们完全不一定非采用课本中所给提供的装置,只要根据实验的原理:利用消耗密闭容器中的氧气压强减少,观察进入水的体积或者密闭容器的体积减小量,均可以测出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样一来教学形式从最初的“填鸭式”转为探究式,最重要的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探究欲望,教师要告诉学生不能完全依赖于课本,我们要对课本提出的实验方案发起挑战,在探究的过程中思维活跃,情绪高昂,体验到了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乐趣,获得了科学知识,增强了探究能力。试想没有实验哪来的挑战,有的只是课本的照搬照抄,实验教学激起了他们创新的思维和探究的欲望。在探究的过程中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设计实验,并将实验加以分析,在这一过程中不仅掌握了实验的技能,还培养了观察和思维能力。

四、实验教学能帮助学生记忆,减轻学习的负担。

俗话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亲眼所见能给我们以深刻的印象。比如,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实验,是学生遇到的第一个化学反应。但初次记忆,都感觉比较困难,于是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本着创新的原则将课本实验加以改进。在试管口看见有小水珠,由此得出生成了水,石灰水变浑浊由此知道生成了二氧化碳,同时闻到刺激性气味的气体知道氨气的生成。通过实验学生不仅提升了创新的能力,还为知识点的记忆起到了很好的帮助作用。这样也真正让学生体会到了学习化学的乐趣。还有就是些常见仪器的介绍,图片、视频远远没有让学生自己手拿实实在在的仪器所具有直观性、具体性。在介绍一些仪器的操作和使用时,倘若配合一些具体的实验,不仅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还能帮助学生记忆这些仪器在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这样在学生的脑海里留下的记忆更加深刻、长久,自然学生的学习负担也就减轻了。

他们的求知路还很长,但能不能在化学学习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执著,更坚定,启蒙教育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能运用好实验教学,初三的化学启蒙教育定会锦上添花,最终能为我国化学事业多做一些贡献。

参考文献:

[1]戴志群。关于目前化学实验教学的调查与探讨。化学教育,(05)。

[2]周绍英。通过化学实验教学培养学生能力初探[j]。化学教育,1982(01)。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常青藤实验中学)。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九

摘要:在学前大班开展儿童科技启蒙教育有助于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体验探究过程,发展初步的探究和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问题的提出。

科技意识是指人对科学技术这一客观现实的反映。加强全民的科技意识,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是当务之急,尤其要从幼儿抓起。

根据调查、分析,当下学前儿童科技启蒙教育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现有的幼儿科技启蒙教育内容缺乏时代感,离孩子们生活中的科技较远;二是幼儿科技启蒙教育中教学方法单一;三是科技启蒙教育中的现代化教学技术运用不够,不能真正体现科技启蒙教育的高效直观性。针对上述原因,笔者所在的幼儿园从“大班儿童科技启蒙教育”入手开展实践研究,选择具有时代感,贴近孩子生活的科技教育内容,让孩子们在快乐的氛围中获得对科学技术的直接体验,让他们感到“科技并不遥远,科技就在身边”。

三、实践与探索。

1.科技启蒙教育选材要源于儿童生活,引发儿童的探究兴趣科学,就在幼儿身边,就在幼儿经常接触到的周围物质世界之中。幼教实践表明,包括自然界和渗透于社会生活中的科学技术产品,都是幼儿乐意学习的。笔者所在幼儿园大班开展了《秀秀我家的科技小产品》系列活动。这个活动隔周进行一次,让他们将家里的科技产品带入幼儿园,专门开设了一段时间让他们相互交换、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每次让5—6个孩子在集体面前介绍一下他了解的科技产品。同时还围绕系列活动开展了“报告新发现”、“小新闻”、“小发明”等活动,布置每周的“小小记者招待会”,为幼儿创设科技发现的环境,促使幼儿主动观察,发现新科技、新信息,对电子产品产生浓厚的兴趣,萌发出创造的欲望。

2.制订科学启蒙教育内容和目标要适宜,挖掘教育价值实践中,笔者探索认为,一节优秀的科学课,其教学目标应从科学探究、情感态度、价值观、科学知识等多维度去入手。在科技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上有几点建议:一是选择有利于儿童亲历科学学习过程的内容;二是从儿童原有经验出发,选择儿童便于体验、能够理解的内容;三是选择最必要的基础科学知识、基本技能;四是选择有利于培养儿童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内容;五是选择具有时代感和社会普遍关注的有关内容;六是选择具有综合性、关联性的内容。实践中,我们在科学活动的选择与设计上均遵循了上述要求。例如大班的《数码照相机》这节活动,选材具有以下特点:一是顺应时代发展,每家每户拥有一台数码相机已是再平常不过的了;二是孩子们在日常旅游生活中经常接触和使用数码相机,他们对此有探索的兴趣;三是家庭和幼儿园有支持教学活动的`硬件条件,取材方便。内容选定后,接着要做的工作就是有效引导孩子们学习科技知识和技能。我们查阅了有关数码相机的资料,内容过多且深奥。如何缩小范围,选择适合大班年龄段的内容呢?我们设计了调查表,内容大致为:你用过数码相机吗?你会用数码相机照相吗?你看到的相机是什么样的?上面有些什么?你想了解相机的哪些秘密?通过调查统计,我们将知识技能目标锁定为:了解数码相机主要部件的名称(开关按纽、快门按纽、闪关灯、调焦按纽、模式转盘、多重选择器)及功能,学习用数码相机进行拍照;而考虑到数码产品的精密性,我们又将“能小心使用数码照相机”列入儿童科学素养的养成目标;另在探索活动中,所涉及的细致观察力、表达交流及成就感等也被列入了教学目标之中。本节教学活动经过教师精心设计,目标及内容的选定适宜,活动有效地促进了儿童科学素养的养成。

3.教育手段在科技启蒙教育活动中的运用要合理,提高教学活动的效率每一次科学活动必须要揭示一个科学原理或阐明一个科学道理。但要把不同的科学概念转化成幼儿能理解的科学知识。例如科学活动《生活中的小杠杆》。在活动中,教师为幼儿提供了生活中常见的小工具,有剪刀、钳子、核桃夹、镊子、食品夹等让幼儿使用,在使用过程中探索这些工具都是如何工作的?因其造型各异且较小,我们用硬纸板放大了一个模型,让幼儿了解这些工具的共同结构,它们都有一个支点、有杠杆,在工作中有动力和阻力的存在。再如《声音的传播》中,我们借助气球皮、空瓶、吸管来制作一个模型,让幼儿吹一吹感受声音是靠振动发出的。在这两个活动中,通过模型的使用,幼儿们初步认识了不易观察到的科学概念。

4.科技启蒙教育活动策略要符合儿童认知特点,有助幼儿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一般说来,以培养幼儿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教育,强调以幼儿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这些活动应当是孩子们熟悉的、能直接引起他们学习兴趣的、精心选择和设计的。活动在形式上因目标、内容、资源的不同可采取各种各样的模式,给幼儿创设多种亲历探究解决问题的机会。例如《数码照相机》活动,我们不仅给幼儿提供一台相机,还给他们提供了操作的机会,现场为其选择了毛绒玩具和教师、同伴作为他们拍照的对象,给他们创设了丰富的学习情境,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讨论、总结的学习策略了解数码相机,感受相机的功能,解决取景、对焦等学习中的问题;《方便的自行车》除准备一辆大的自行车作为模型以外,还提供了小型的自行车让他们在了解构造的情况下,试着骑一骑,感受骑车与走路的不同。教师再骑大自行车轮流带着孩子们,让幼儿从不同的角度体验自行车的省力。这些教学策略的使用符合儿童的认知特点,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发现、科学探究和创造的过程,发展了幼儿实际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研究结论。

变幻的大千世界和幼儿周围生活中存在着无数有趣的自然现象与科学现象,可供儿童学习的科学知识、科学概念也很多。作为现代幼儿教育工作者,我们一定要善于发现、善于思考,以儿童的主动探究为科技启蒙教育的主要活动,发掘儿童身边的科技启蒙教育教材,并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让幼儿在广泛接触、观察、操作、实验的科学实践活动中,增长知识,开阔思路,滋生科技意识的萌芽,从而使幼儿具有丰富的想象力、超群的创造力,为我国科技的发展、人才的培养奠定坚实的基础。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十

只有引导大学生形成适应社会发展的职业价值观才能使大学生沿着正确的发展方向实现人职业理想,达到自我发展和职业发展的相互促进。"。

3.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途径。

开展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不仅要继承传统的教育方法.更要不断创新教育形式.以适应时代发展要求,保证教育的有效性高校对大学生进行职业价值观教育可以多种途径同时进行。

3.1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导作用。

坚持就业为导向,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根据国家、社会发展需要对大学生就业素质的要求。体现学生为本,增强其就业竞争力,促进其充分就业的教育理念,在思想政治教育中要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职业道德素质。职业道德教育直接影响学生的未来职业生活。要强化就业形势政策教育.帮助学生了解社会、适应职业,确定正确的职业理想,形成正确的择业观念,增强自主择业、竞争择业的思想意识。

3.2发挥校园文化的影响作用。

校园文化是学校优良传统的结晶,是学校建设的灵魂。它以社会文化为背景,以校园为地理环境圈,以师生员工为主体,在学校教育、学习、生活管理中的方式和结果。校园文化直接或间接影响着师生思想观念、道德品质、心理人格、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方面。校园文化对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形成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在构建大学生科学职业价值观中占有重要地位。因此,把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内容渗透到学生活动和校园文化中去,形成良好的教育氛围,如通过专题讲座、优秀校友事迹报告会等形式,强化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职业道德教育,营造一个高尚精神风貌的职业价值观教育文化环境。

3.3发挥社会实践活动的培育作用。

通过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大学生走出校门.了解国情.认识职业社会,并正确引导正确认识社会需要,调整职业目标,调动其主动性和积极性。如高校可以组织学生深入到农村、工厂进行社会调查.可以组织学生到专业对口单位参加岗位见习、实习,让大学生在丰富的社会实践中认识社会、开阔视野、增长才干。

3.4发挥就业指导课的教育作用。

就业指导课是大学生就业指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主要途径,在就业指导课的课程设置和授课内容上要加大职业价值观的教育和内容,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3.5发挥自我认知的动力作用。

大学生只有正确认识自己,准确把握自己,不断提高自身认知能力,才能形成成熟的就业意识和职业规划意识。科学的自我认知有助于强化自主意识,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因此在职业价值观教育中要充分发挥自我认知的动力作用。引导大学生客观评价自己,帮助他们把对职业的社会认识、道德认识与职业能力、兴趣结合在一起.确立合理的职业目标.并形成稳定的职业态度和正确的择业动机.帮助他们自觉结合主客观条件选择职业生涯路线并制定科学的行动计划。帮助他们运用正确的价值观念、道德标准和行为规范参与求职活动,增强适应社会的能力,积极主动参与市场竞争。

文档为doc格式。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一

游泳既是一项重要的生存技能,同时又是广泛开展的体育项目,深受人们的喜爱。根据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理论可知,对儿童进行游泳启蒙教育,能使其更有效掌握游泳技术动作。本文首先基于游泳的价值阐述了针对儿童游泳启蒙教育的重要性,接着对导致我国现阶段游泳启蒙教育的现状及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推广游泳启蒙教育的相关建议。

历史发展至今,无论是为了捕猎、逃避猛兽或是遇上海难和洪灾时得以自救,游泳都是一门重要的生存技能。由于现代人们的生活和工作范围的扩大,与江河湖海等水域联系逐渐密切,掌握游泳这项求生技能为越来越多的人所重视。游泳除了是意外落水的求生手段外,还是男女老幼十分喜欢的体育项目之一,具有改善心肺功能、增强抵抗力、健身美体和增强对温度的适应等锻炼价值。游泳作为一种日常的有效锻炼方式,规范的动作就变得十分重要,古语云“幼学如漆”,学游泳以儿童时候为最佳,在此阶段学会游泳可奠定一生的健康基础。因此,从小规范游泳动作十分重要,如何实施少儿游泳的启蒙教育成了一个非常有价值的研究。

在一些不知道新理论的人,特别是儿童,不具备验证科学知识的能力时,只能简单使他们记住结果而非应用科学知识,这种忽略证明过程的教育方法叫启蒙教育。人们自古以来就十分注重启蒙教育。《周易》说:“物生必蒙,故受之以蒙。蒙者,蒙也,物之稚也。”古代一般把启蒙的学塾称为蒙学,蒙学就相当于现在的幼儿园和小学阶段。结合其他相关教育理论研究,将游泳启蒙教育定义为:让儿童发现、体验游泳的乐趣,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促进儿童健全人格的形成。以学习游泳相关的保健知识、技术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水中练习为主要阵地,以发展孩子体能和增进孩子健康,培养游泳的兴趣,培养终身锻炼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即在儿童时期,运用技术、方法与手段,进行引导、启发、锻炼和传授的早期游泳教育。

1.2.1游泳启蒙求生技能教育的重要性。

与交通事故、心理问题一起,溺水一直是中小学生非正常死亡的3大原因之一。中小学生甚至成人溺水事件屡见不鲜,据报道,2014年9月5日,商洛市商州区麻池河中心小学四年级的5名学生,中午到校后距离上课还有一段时间,5人便相约去学校附近的河边游泳,其中10岁的小豪(化名)溺水。虽然追究此事的事后责任,大家认为河道挖砂者负有主要责任,学校管理上存在漏洞,家长在孩子的监管过程中也负有一定的责任,但是从事前预防的角度考虑,由于小学生自身心智发展不够成熟,兴趣使其冒险去游泳而忽视其潜在的危险。纵观学生各类溺水事故,大多发生在校外,发生在脱离家长监护和学校教师管理的时段,但值得关注的问题在于,绝大多数溺死儿童不会游泳,因此,开展游泳启蒙教育,提高学生的游泳技能是减少这类事故发生的一个必然而有效途径。

1.2.2游泳启蒙教育对儿童生长发育的重要性。

研究发现,经过游泳锻炼,儿童的肺活量可大大提高,这意味着人体血液中溶解氧能得到充分提供,有助于生长发育,由于游泳的体力消耗较大(人在水中走20min相当于陆地1h的行程),因此会刺激儿童的食欲,促进主动性汲入营养,无需大人劝导自己会吃得很香很多,同时提高睡眠的质量。游泳是一项均衡负载的全身运动,在游泳中人体最大的感受器官——皮肤(约5000个细胞)因接受水的刺激、按摩,对儿童而言,通过四肢自由地活动,奋力克服水阻水压,刺激其骨骼、关节、韧带、肌肉以及内脏器官的发育,促进儿童身高增长,身体全面生长发育。此外,将游泳这门适应自然、战胜自然的生存技能从小烙进小孩的身体中,让他有一个强壮而健康的身体去接受人生的挑战,这类人成年后在未来社会更有竞争力。

2.1游泳启蒙教育现状目前,我国中小学校的游泳启蒙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大部分中小学没有开设游泳课程,游泳设施和专业师资力量的欠缺还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存在。与学校教育相比,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重视游泳启蒙教育,游泳是中小学生非常喜欢的体育项目,不少家长在体育项目学习问题上尊重子女的选择。另一方面,虽然游泳等体育项目对学生的吸引力很大,但游泳项目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运动风险和损伤等安全问题,更重要的是,与外语、绘画、舞蹈、书法、音乐等娱乐性项目相比,更难获得优异成绩,而大部分家长通过取得“一技之长”来获取未来社会中一个理想的职业,因此,一些相对容易出成绩的项目成为家长为子女选择学习的“热点”。社会环境对游泳启蒙教育缺乏动力,与一些高度商业化体育项目(篮球、足球等)相比,游泳项目的商业价值还有待提高。

近年来,新闻媒体对学生溺水事故的报道很多,但对在中小学校普及游泳生存教育却鲜有宣传。许多学校和家长把关注点更多放在孩子学习和生活上,对于孩子们游泳启蒙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影响儿童游泳启蒙教育主要来自3个方面,即家长、学校和社会。家长方面,大部分学生家长自身不会游泳,缺乏对子女游泳启蒙教育的能力,少量家长具备指导子女游泳的能力和想法,但由于该阶段的父母处于事业的上升期,激烈的社会竞争和生活节奏导致工作压力较大,缺乏对子女游泳启蒙教育的时间和精力。学校方面,大部分中小学都有达标的田径场、篮球场和排球场,但拥有游泳池的学校比例较少,游泳设施和专业师资力量的欠缺,加上学校出于对游泳潜在的风险和责任的顾虑等原因,学校忽视游泳启蒙教育的开展。社会方面,暑期游泳培训是中小学生学习游泳的主要途径,随着国家对游泳场所和游泳教学的规范管理,社会游泳培训日益规范和专业,游泳教练员、救生员持证上岗的规定使游泳教学效果和安全性得到家长认可,一些重视游泳启蒙教育的家长利用放寒暑假时间锻炼身体,为下一学期学习打下良好的身体基础。但是,因为社会游泳培训机构相对较少,社会游泳培训费用较高等因素,能够参加游泳培训的学生比例不高。

3.1媒体加大对游泳启蒙教育对于儿童成长重要性的宣传。

游泳是奥运会田径项目后的第二大项目,从1896年第1届奥运会起,游泳就是奥运会的竞赛项目,由此可见,代表跑跳等陆上生存能力的田径项目和浮游等水中生存能力的游泳项目一直被人们所重视。在中小学教育和大学教育阶段,因田径运动项目多、训练形式多样、对场地设备和器材要求不高、练习时不易受到性别、人数、时间和季节等条件限制而易于普及和推广,每年1~2次田径运动会成了学生体育竞技的平台。与田径运动相比,游泳项目普及较差,社会媒体应加强对游泳项目的宣传和比赛报道。学校和家长在平时应注重向孩子们提供生命意识和求生技能教育,特别是游泳启蒙教育,让孩子从小掌握规范的游泳技术动作,这使得孩子们遇到溺水危险时能够作出正确的反应和采取正确的措施来处理问题。加强游泳启蒙教育宣传,提醒孩子们关爱生命,重视游泳安全,教会他们保护和自我保护的方法,是预防溺水伤害事故的有效方式。

3.2加大投入,改善游泳启蒙教育的硬件设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实现资源共享。

游泳池的建设能够给予游泳健身和嬉戏的孩子们更安全的环境,更易于监管,对于预防溺水伤害也有很大的帮助。教育部门应将游泳池建设作为中小学达标的硬件要求,促使有条件的学校建游泳池、馆。政府在游泳池的建设投资上应侧重于小学和中学,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地筹措资金,加速修建更多的游泳场所。只有把要求落到具体行动上,才能够促使中小学校投资兴建游泳场所,推动中小学校游泳启蒙教育的发展。充分发挥各种社会力量,积极推进社区教育资源共享,实施学校和社会的体育场馆对外开放政策,向中小学生发放“资源共享卡”,逐步将社会单位的游泳场馆对外开放,持卡学生可在放学后或节假日,到附近场馆参加游泳活动。

3.3领导重视,政府主导。

游泳启蒙项目的开展需要游泳场馆的建设和培训指导,游泳场地的建设需要较多资金投入,风险较大,社会和个人力量积极性不高。因此,政府要加大游泳场馆设施建设力度,为开展游泳启蒙教育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政府应预算专项资金,培训更多的合格游泳教练员、救生员;考虑游泳设施的使用和维护成本,政府可以通过财政补贴和减免税收等政策扶持商业游泳培训场馆;对参加游泳启蒙项目的儿童进行免费培训,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这个项目,从而掌握游泳技能。

3.4家长配合参与。

家长参与也是游泳启蒙项目成功的关键一环,家长态度和意识对儿童游泳启蒙教育的影响较大。家长应意识到儿童参加游泳启蒙教育的重要性,让孩子参加游泳培训。对于游离泳场地离家较远的,较小的学生需要家长陪同前往。正确掌握规范的游泳技能对初学者来说,除了教练的指导,还需要家长的鼓励和监督,当然,家长如果能够参与学习游泳,与子女共同学会游泳,这也有利于全民参与体育锻炼的目标。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可支配收入的提高,游泳启蒙教育逐渐被家长所重视,由于游泳启蒙教育的自身特点,需要考虑安全因素保障、收费和交通等问题,因此,家庭、社会和政府的共同参与是有效解决以上问题的关键,从而实现游泳启蒙教育的开展。

[1]张沁,周立.我国体育启蒙教育研究[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13,25(4).

[2]陈立新.从生存视角看厦门市中小学游泳教育[j].体育科学研究,2010(10).

[3]郑超.学生篮球启蒙教育对个人今后篮球的发展分析[j].体育用品与科技,2013(8).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二

早在20世纪初以来,海外一些国家已经相续在青少年中推行职业启蒙教育,这些国家将职业启蒙作为学生未来职业和社会生活的重要基础,着眼于学生未来发展。在我国,台湾是实施职业启蒙教育较早的地区,他们从小学开设提供儿童职业启蒙教育,以提高学生的自我察觉能力,培养职业观念,让学生了解教育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在目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除了北京、上海偶尔会有一些职业体验日外,真正将职业启蒙教育嵌入学校课程的少之又少。而目前我市职业启蒙教育严重缺失,几乎没有进行过有计划的职业启蒙教育,学生对当前的就业状况以及自身的职业特点也知之甚少,而且也没有固定的对象可以进行职业规划咨询。在本地区的青少年群体中,职业启蒙教育起步晚,制度不健全,学生职业意识淡薄,片面强调智育,可见基础阶段职业生涯教育缺失其危害之深远。

1.从微观的个体——中小学生成长角度,推进职业启蒙教育的显性价值,促进素质教育的进一步发展,为高校对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改革提供思路,有助于提升学生的职业素质。

2.高职院校角度,通过此次对职业启蒙教育走进青少年的研究,深化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能力。加强院校与地方教育机构的融通,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储备人才,将职业启蒙教育真正融入到教育体系中去,促进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现状职业教育,深化高职院校社会价值新方向。

3.从宏观角度看,该理论研究,可以复制到中国的任何一所城市,将大大满足社会发展需要。

1.加强职业启蒙讲师队伍建设。职业启蒙教师需要了解职业之演变、构造,同时还要有讲授经验,地区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缺乏企业经验,企业及其他职业中的优秀人员缺乏正规的讲授经验,而高职院校的教师一方面具备企业的实战经验,同时又掌握了课堂授课的技巧,这些条件为我们更好的实施该项目提供了有力的师资保障。高职院校,素来高度重视社会服务这一重要职能。围绕“拓宽社会服务职能,构建地方高职院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生态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为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智力保证”。学院拥有多家实训基地和双师型教师人才队伍,对职业教育有较多研究,为该项目提供独一无二的实施条件,体现高职院校新形式下的社会新方向。

2.吸引家庭、社会共同参与到职业启蒙教育中来。有效实施中小学职业启蒙教育规划机制,需要学校、社会、家长形成教育合理,高职院校作为平台的搭建者,充分利用学院校企合作资源、学院社团。教师工作室等各种资源,开展多种形式的辅导,指导家长如何培养孩子,培养孩子独立自主的意识以及自理能力。

四、职业启蒙研究的目标、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1.本项目研究的目标。针对目前青少年对自身职业规划不清晰的现象,以及在校开展项目少、参与度低的问题,开展“发现自己,启迪未来”的青少年职业启蒙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实训基地、教师工作室、特色校园文化等优质资源,通过体验活动,提高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深入推进职业规划素质教育。“体验一个项目、了解一门职业、感受一种文化”,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之间建构起新的桥梁,为青少年提高一个多元学习与互动的平台,拓展青少年对职业的认知,并在未来的日子里为之成长。通过职业启蒙教育活动,打破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界限,有效促进职业教育与基础教育的沟通,促进了高职教育资源向基础教育和社会服务延伸与辐射,实现区域教育资源的有效共享,普及青少年职业启蒙与职业规划教育,也填补了青少年在职业专题教育上的空白,提升基础教育阶段青少年对职业的认识,确立正确的职业理想。符合青少年心理需求和发展需求,一定程度上激发青少年对职业的憧憬和热爱。同时提高本校在校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自信人格。

2.职业启蒙的`内容安排。

(2)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新方向突破。放宽讲授对象,从高职学生扩展为从小学开始直至大学的学生,通过职业启蒙教育为契机,更好的将终身职业生涯规划联系起来。注重新兴行业的出现,依据社会变革发展,重视创新保持与时俱进,将先进的理念带到队伍中来。

(1)中小学职业启蒙余教育与职业规划现状调研。在该研究阶段通过问卷调查与谈话、随机抽样等方式了解中小学职业启蒙与规划的现状与特点,学生对自我成长与未来职业发展的理解现状,对职业准备与职业理解的认识现状,以及家长对学生未来职业选择影响的现状调查。

(2)高职院校的社会价值新方向——职业生涯规划困境解析。往往学生走进了大学门,才开始接触职业生涯规划,但往往理想职业认知水平不高,对职业的认知领域较为狭隘,归根求源,缺乏职业认知引导不足,作为以教书育人为己任的高职院校,在困境面前应顺应时代发展,开拓自我社会价值新方向,挑起中小学职业启蒙的重担,弥补中小学课程学业中的不足。

(3)职业启蒙教育走进中小学职业规划教育实施体系建立。职业启蒙教育形式多样,在不同的学科中都可以体现出来,它可以作为一门单独的课程,也可以与其他任意学科组合进行课堂教学,也可以在商业情节或项目中教学,根据不同的职业,选择不同的载体,从而达到相对较好的启蒙效果。如在我们设计的《如何成为服装设计师》的课程中,不仅通过老师的现场成品展示、多媒体视频成像分解,了解到服装的制作过程,还通过让学生参与其中的扎染工艺,让学生寓教于乐,让学生体验到多姿多彩的职业世界。此外,还让学生了解到当下自己所学与未来职业之间的关系,在如何成为一名服装设计师这门课程中,学生们打破原先片面的认识,原本认为学画画就是成为画家,在通过这门课的启蒙学习后,他们知晓了作为一名服装设计师,前期的设计绘制也需要有很好的绘画功底,在后期的家长老师反馈意见中,普遍反应接受过启蒙教育课程后,学生真正做到爱上学习。

4.职业启蒙教育研究方法。针对此次研究,前期主要选取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开展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把握理论发展脉络,对现状、成因进行归纳,为进一步开展提供资料和思路。通过访谈为本文提供个案佐证,从实践中探讨职业启蒙规划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最后通过问卷调查进行深入分析,提出针对性建议,强化互联网背景下创新创业规划新意识,促进实现自身兴趣与创业目标的良好匹配,也为高校高等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同时,在研究基础上积极实践,设计各类职业启蒙活动和课程,活动前依据本次主题制定实施方案,开发活动课程并制定青少年活动手册。并由课题负责人、学院专业专家、基地学校审议,做好活动的宣传。在活动中协调并确认活动时间和活动课程的选择。组织活动仪式并观摩专业,开展文化参访和部分专业技能体验活动,并做好相关评价。教师组织青少年开展活动后并作出活动评价。活动后后做好本次青少年活动小结并反馈负责部门,领导听取活动反馈情况并总结指导。各职能部门做好每次职业活动小结,并根据各参访学校反馈意见,调整优化活动课程。

5.创新之处。

(1)职业启蒙教育价值显现。通过此次研究,推进素质教育的进程,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职业意识和工作态度,培养学生的独立意识和创新能力,较早的启蒙教育能够帮助到不同阶段的学生形成独立完成事情的能力,有助于个性的发挥,为适应未来的职业素养的养成打好基础。

(2)课程教学改革提供思路。对于基础教育和中等教育的阶段性课程,开展职业启蒙教育模块,不仅符合学生知识形成,更贴近学生的自我需求。对于高等职业院校而言,对学生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也提供了思路。

(3)促进教育资源共享。对于基础教育阶段和中等教育阶段的职业启蒙教育,需要中小学与职业院校的紧密配合,职业院校提供专业教师和动手操作的场所、设备,初高中学生的职业选择能力为职业院校提供较好的生源,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参考文献】。

[1]黄兆信,郭丽莹.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的核心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19)。

[2]任聪敏.网络时代下的职教观定位[j].职业教育研究,(11)。

[3]代玲玲.大职教观视野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j].文学教育(下),(11).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三

从中小学反馈的信息表明,舞蹈教育虽没被纳入中小学全面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但对于开展第二课堂,训练校内舞蹈队伍,丰富活跃学生的文娱活动,参与社会上的各种演出及舞蹈比赛,很需要具有音乐知识同时又具有舞蹈教学能力、创编能力的人才。因此,在舞蹈教学中不能仅是单纯的传授技能,更要注重学生创编能力的培养。

一、根据培养目标,精选相应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选择针对性要强,要能体现舞蹈训练中的“教”与“编”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在舞蹈教学中,要求老师不但会跳,还要会编,因此,舞蹈教学内容的选择,舞蹈风格种类要丰富多样,技能技巧难度适中即可。音乐专业学生必须进行形体基训,学习芭蕾舞以及中华民族民间舞。除此之外,还应学习现代舞,编舞基本技巧和中学生舞蹈。只有在广泛接触各种不同风格舞蹈,并对其有所了解和掌握,积累一定的舞蹈语汇,想象力才会丰富,创编起来才能融入贯通。因此,教学内容要围绕培养目标来选择,有目的性和方向性。如在第一学期基础训练中,除了基本功训练外,同时要学习风格不同的各种舞蹈组合,这就要求教师要切合实际地精选好教材。在舞蹈教学中应以训练学生直、立、灵活、协调感觉为主,腰腿的软度和技能的练习为辅。实践证明,这样做使学不仅进行形体训练,又广泛接触了各种不同风格的舞蹈,为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第二学期教学中华民族民间舞,教师要从各种民间舞的实用性上来进行综合选择,使其对以后编舞具有很强的使用性。通过这些练习进一步训练学生灵活性、协调性并丰富了学生的舞蹈语汇,提高了表现力和鉴赏能力,为将来编、教舞蹈做好能力准备。

为了更好的巩固和加深学生学过的舞蹈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在原有的舞蹈基础上近一步提高,我在第二年开设舞蹈选修提高课,使一部分舞蹈基础好的学生在这一阶段进一步提高。扩展舞蹈教学内容,除了继续进行形体训练、中华民族民间舞和编舞技法课的学习外,外国代表性舞蹈,国际标准交舞以及爵士舞和现代舞均占一席之地,采取了这种扩大容量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能让学生有机会最大限度吸收各种不同风格舞蹈的精华,广收博采有利于培养学生融会贯通的能力,培养适应时代发展的高质量的人才。

二、达到舞蹈教学能力培养和创编能力培养的预期目标的基本途径。

学生舞蹈教学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可以根据学生基本素质着重从舞蹈实践可行性角度考虑,确定几项必备能力作为舞蹈必修课教学过程中的未来舞蹈教学能力进行培养。从主要面向中小学从教的实际出发,音乐专业学生在舞蹈课学习时必须掌握基本能力是基本教学能力和编排舞蹈小节目能力。

下面我就这两方面最重要的能力培养,进一步阐述:

(一)基本教学能力培养。

首先是对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要求学生在理解掌握舞蹈动作语言内涵的同时,培养教学口头表达能力,这主要通过课堂提高和课外社会实践锻炼手段。促进学习思考、反复实践至成熟。课堂提问内容主要是舞蹈基本动作的要领、作用、目的、舞蹈术语等,以加强学生对舞蹈技术动作,规格动作要领的技巧语言传授给学生,懂得让学生不照搬教科书上内容的情形下,用自己的流利动作要领按顺序步骤讲解下来,同时要让学生利用各种机会去锻炼口头表达能力。

其次是对正确地观察分析鉴赏舞蹈动作、纠正错误的动作能力的培养。如在教学中可选择几个典型的动作进行实分析比较,辩别异同。例如在中国古典舞动作时,可把已学过的芭蕾舞的基本手位、脚位和代表性动作的“迎风展翅”(arabesqe)和“鹤立式”(attitade)典型的动作和中国古典舞基本手位、脚位和典型动作中的“顺风旗”“商羊脚”进行对比,可从两种手位、脚位、身体姿态、运动轨迹、内在气质、舞蹈风格上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白芭蕾特点是“开、蹦、直、立”,舞姿长而舒展延伸,动作多表现在下肢,线条清新等,与之相比中国古典舞特点是“圆曲、圆弧”,还有回旋,舞姿婉转修长,上下身配合,线条曲折等,通过对不同风格认识更清晰,动作要领更准确,这样也就提高了自我纠错和纠正他人之错的`舞蹈教学能力,同时充分利用课堂最后3—5分钟,对课堂学过的知识、动作技能、技巧让学生来进行总结。

(二)舞蹈编排能力的培养。

在学生学习和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人体规律之后,接着学习中华民族民间舞,这时可以有侧重地培养学生舞蹈想象能力和舞蹈编排能力,鼓励和启发学生创造性地尝试改进发展已掌握的技能,使自己从舞蹈基本能力向舞蹈编排能力方面发展。

在教东北秧歌手绢花动作时,学生学会了“里绕花”这一主要绕花后,不要按一般规律那样接着就教“双绕花”、“交替花“等动作,而是让学生用学过的编舞发展动作技法去延伸想象,去进行空间节奏,力度等变化的想象。结果产生出比教材中更新颖、更独特的绕花动作,如“上下绕,左右绕,前后绕,站、跑、跳、坐绕,还有翻滚、仰、俯绕”等,然后再将即兴创造出来的动作进行评议总结,与教材中的手位动作相比,分析、培养学生的编舞创造能为。

在舞蹈整体组合教学时,结合讲授舞蹈构图和画面的基本规律进行教学,让一组人表演,另一组人进行观察评议,通过直观教学向学生讲解各种不同的舞蹈构图的动用和表现特点以及使用手,让学生明白舞蹈构图不在于有什么固定模式而在于运动中怎么变,在变化中寻找规律,在变化中创造美。

(三)改进考试方法,重视艺术实践,以利于舞蹈教学能力的培养。

舞蹈考试是检验学生舞蹈教学能力的一种有效方法,考试可以采用课堂现场表演这一形式,同时也应进行笔试和口试,笔式可以考察学生对舞蹈基础理论的掌握情况,口试可以综合考察学生记忆能力、应变能力和表达能力,在舞蹈评分期采取平时分和末考试分数两部分相结合的做法,有利检验学生综合舞蹈教学能力水平高低,激励他们达到预期培养目标。

在改进考试方法的同时,必须抓编舞、艺术实践,适当给学生创造一定的编排舞蹈,突出艺术实践的机会,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舞蹈创编实践,通过学习自己习作的排练检验对学过的舞蹈理论与技法的理解相应用。

我们可以抓住音乐专业优势,以音乐特有的形式与内涵去引导学生充分利用音乐所示的特定内容,进行编排舞蹈,让学生随着音乐即兴编舞,学会确立主题动作,进而变化和发展主题变化动作,并注意音乐色彩结构及音程关系,知道如何开头,如何使动作体现高潮,动作与音乐吻合或体现不同,如何设置结局等。通过舞蹈短句和舞蹈的习作,再编成相对稳定的舞蹈组合,最后发展成舞蹈小节目,使学生循续渐进掌握舞蹈方法,再鼓励学生自己提出设想,提倡个性差别与审美的多样性,让学生在艺术实践中不断挖掘自身潜力,全方位地提高舞蹈教学能力。

综上所述,切合实际地精选教材是达到培养学生舞蹈教学能力预期目标的基本前提条件,舞蹈教学基本技能的具备是取得成效的桥梁,考试方法的改进及教学与艺术的有机结合是舞蹈教学能力形成的不可缺少的配套措施,只要我们有步骤地坚持这样做,就一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十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对自己感兴趣的现象、原理、规律等,总是主动、积极地去认识、探索。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因该利用化学实验强烈的吸引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诱发学生的探索动机。

(一)利用有趣味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在学习氯气的性质的时候,取一块有颜色的小花布,用水湿润,放入集气瓶中,通入氯气,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当学生看到有色的花布褪色,他们会觉得这个实验现象很有趣,自然会产生疑问,并想要了解其中的奥妙。

这样,教师启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二)结合日常生活,学习应用化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学习na2o2的性质的时候,教师可以拿一个消防队员用的呼吸面罩,学生肯定很感兴趣并想要解开呼吸面罩的奥秘。

这个时候结合化学实验教学,使课堂教学既生动又形象,从而能够激发起学生探索新知识的极大兴趣。

二、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观察与实验是学习化学的最基本的方法,化学实验为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广泛的途径。

在化学实验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让学生明确观察的目的,但不要代替学生观察。

在实验前,要求学生观察药品的状态、仪器的形状、连接的方法等。

实验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反应中产生的多种现象,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要做全面的观察,及时纠正学生观察的片面性。

例如: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学生往往只注意到火星四射而忽视瓶底产生的黑色固体(fe3o4);又如:磷在氧气中燃烧,既要观察白烟,还要观察燃烧时的火焰;再如;金属钠和水的反应,既要观察到钠熔化成一个闪亮的小圆球,还要观察到钠球四处游动,并且伴有“嘶嘶”的声音。

在实验的过程中,不但要学生“看”还要让学生“闻”(气体的气味,如硫化氢、氨气的味道),从而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三、化学实验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在推行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实验教学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最好的教材,教师只需要针对实验现象适时地做出点拨就可以引发学生积极、活跃的思维活动,从表面的、个别的实验现象中发现本质的、普遍的客观规律。

虽然其结果只是验证某些科学上已知的结论,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却是一种科学实践活动。

这种实践中获取知识的成就感能给学生带来巨大的学习动力,使得学生更加努力、更加主动地去实践和思考。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首先要善于提出问题来让学生去思考。

例如在学习金属钠的化学性质时,如果脱离了化学实验,教师直接提问“钠和水反应产生的物质是碱性物质还是酸性物质?”学生的确可以照着书本回答“碱性物质”,但这样不能够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如果是先做实验,等到钠和水反应结束之后,往烧杯里滴加几滴酚酞试液,学生通过观察烧杯中溶液的颜色变成了红色,教师这个时候提问:“为什么溶液变成了红色?”学生必须通过思考得出结论。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

四、化学实验能够帮助学生形成化学基本概念、理解化学定律和化学原理。

例如要学生建立关于氧化-还原的初步概念,可以先从碳、硫、铁等物质在氧气里燃烧的实验来形成氧化概念,通过氢气和氧化铜反应的实验来形成还原概念,再从这个实验里生成物铜和水的分析来形成氧化-还原概念。

同样,通过称量物质发生化学反应前后各反应物质量总和跟各生成物质量总和相等的实验来论证质量守恒定律;用溶液的导电性实验导出电离理论,都是从生动的直观提高到抽象的思维,使学生牢固地掌握这些知识。

五、通过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事实求实的科学态度。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主要学习的是理论知识,理论知识对于学生来说只是一种间接经验,这种间接的经验如果脱离了实践,有可能在运用的过程中就是生搬硬套。

因此,在化学教学的过程中,要做到实验教学和理论教学的有机结合,要通过化学实验,正确处理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感性认识与理性认识的关系,做到实事求是。

例如,“酸的性质”实验中有一步“酸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h2so4与cuo作用。

理论知识是反应产物是蓝色的溶液,这是间接经验。

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往往由于cuo的量加入过多,得到的是黑色浑浊的溶液。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学生在填写实验报告的时候,不按照客观实际去填写,而是按照从书本上得到的间接经验填写一个完美的报告,现象和方程式的填写与书上保持一致。

这样就没有做到实事求是,也失去了做实验的意义。

在化学实验教学中,教师尤其要强调如实记录实验现象,而且在实验后,还要对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及得出的结论进行讨论、分析、判断,并做出合理的解释,使学生树立一种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六、化学实验教学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

在实验教学的过程中,当学生熟练掌握药品和常用仪器的使用并具备一定的实验基本操作技能后,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自己来进行实验设计,这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能力的有效途径。

这就要求学生对实验原理非常熟悉,能够突破教材框框,大胆设想,寻找完成实验的最佳途径。

教师可以通过如下形式来指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

(一)变异。

在教材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将实验装置或者操作方法的一些改进,使操作更加简单、现象更加明显、解决问题更加广泛。

(二)拓展。

一种装置、一种实验方式往往有多种应用,引导学生在熟练掌握基本实验内容的基础上将装置、原理、操作方式加以拓展,训练学生灵活进行实验的能力。

(三)迁移。

化学实验之间有着广泛的联系,许多实验有一些共同的规律,从一个实验问题可以迁移到另一个实验中,类比方法在这种联系和迁移中广泛运用。

(四)评价。

实验评价能力是最高层次的实验能力,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

就实验来说,主要是判断实验方案的优劣,讨论相应仪器、药品、装置的优化组合。

启蒙教育的作用论文范文范本篇十五

“入党启蒙教育”一般指入党前的启蒙教育阶段,主要有集中教育和日常引导两种形式。新媒体时代为入党启蒙教育提供了新机遇,新媒体在丰富教学资源、创新教育模式、增强教育针对性等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因此,我们必须注重新媒体的特点,转变工作理念;积极介入新媒体,做到有力掌控;挖掘新媒体资源,增强入党启蒙教育的效果。

“新媒体”主要是指20世纪后期在世界科学技术发生巨大进步的背景下,在社会信息传播领域出现的建立在数字技术基础上的能使传播信息大大扩展、传播速度大大加快、传播方式大大丰富的、与传统媒体迥然相异的新型媒体。就其外延而言,主要有互联网、手机电视、iptv(交互式网络电视)、数字电视、移动电视、博客、播客、即时通讯工具等。“入党启蒙教育”一般是指入党前的启蒙教育阶段,其任务主要是使大学生在了解党的基本知识的基础上,认同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和党的优良传统,并开展对现实问题深入解读和理解途径的教育,教会大学生冷静思考、学会辨别。

当前,入党启蒙教育主要有集中教育和日常引导两个环节。在集中教育环节,一般安排讲座、观看影片、党史学习、座谈和参观实践等主题活动,以不同的形式感染和教育学生。入党启蒙教育不是一蹴而就的,它是一个渐进的、持续的、不断深入的过程。集中教育之后,即是日常引导为主的持续教育阶段。日常引导的形式主要有通过党员大学生走访宿舍,与入党积极分子“结对子”,以朋辈教育的形式加强交流;以及通过入党积极分子观摩支部会议和党员为入党积极分子答疑等活动来带动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之间的交流互动,旨在带动积极分子在交流和互动中学会思考和辨别,真正树立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念和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

1.注重新媒体的特点,转变工作理念。新媒体背景下,高校入党启蒙教育更要树立“研究问题,有的放矢”的理念,以期达到良好的工作效果。首先,要把握新媒体发展的方向。在新媒体的教育内容、方法、实践环节、活动载体等措施的设计和实施方面,都要考虑是否真正解决教育的问题;第二,要科学把握新媒体的传播规律、舆论特点和发展趋势;第三,新媒体时代,学生在选择和使用媒体的目的性与主动性更强,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个体差异,注重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教学方法的选择。

2.积极介入新媒体,做到有力掌控。第一,教育者要具备一定媒介素养。媒介素养不仅包括接受媒介产品的能力,而且包括用独立的批判的眼光看待传播媒介的内容和建设性地利用媒介的能力。作为党务工作者,就是能够引导党员树立正确地辨别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培养党员学会利用新媒体发布、传递、筛选、整合信息的媒介意识和技能;第二,教育者要努力为入党启蒙教育搭建综合服务平台。可利用新媒体的超媒体性建立入党启蒙教育综合服务平台,使之操作简便,更新便利,通过点击,不仅可以获得相关文本信息,还可以获得相关音像信息,使党员信息、党史人物等信息立体化地呈现在用户面前;第三,教育者要积极引导入党积极分子对新媒体信息进行分析、研判。新媒体对大学生来说也是一把“双刃剑”,因此,要树立一个正确的导向,帮助大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思想,同时引导大学生抵御负面消极信息的影响,防止大学生被新媒体中的负面、消极信息所影响。

3.挖掘新媒体资源,增强教育效果。第一,充分利用新媒体,推动教育内容创新。新媒体时代,入党启蒙教育的内容创新要注重培养学生在冗杂的信息中进行甄别的能力,夯实内容的政治方向性,把大学生关心的热点问题、难点问题引入课堂。内容选择要兼顾大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的身心发展特点,尊重和倡导他们自主性、独立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侧重在复杂的网络氛围中传递正能量;第二,充分挖掘新媒体资源,拓展教育的途径。新媒体越来越成为党员教育的有效载体,高校开展入党启蒙教育,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的有效资源,如校报专栏、校园广播、led屏、主题网站和官方微博等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形式,弘扬党史文化、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开展宣传动员。还可以利用网络论坛,加强同入党积极分子的联系,听取意见与建议,推动工作。此外,还可以利用qq、微博、微信等交互功能,实现多向交流,利用隐性的情感因素加强沟通交流,增进距离;第三,整合传统资源与新媒体,形成教育的合力。入党启蒙教育,一方面要总结传统教育的做法与经验,另一方面,要拓宽新媒体教育途径,形成教育合力。例如,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相融合,“实现新旧媒体之间的资源共享”;把面对面的交流学习方式与新媒体互动相结合;把网上与网下活动相结合,力求达到教育效果最优化。

[5]李大棚,王太海.新媒体时代党员教育研究[j].长江论坛,2014。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