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5:00:56 页码:12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实用8篇)
2023-11-11 15:00:56    小编:ZTFB

如今社会竞争激烈,人们焦虑的心情也愈发增加。在写总结时要客观真实,不夸大、不缩小实际情况,准确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理解和看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仅供参考,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启示。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篇一

地域包含以下几个特点:

(1)地域具有一定的界限与范围。

(2)每个地域的内部都包含一定的相似性与连续性,不同的地域之间还存在一定的差异性。

(3)每个地域都具备符合自身的独特文化。

(4)不同的地域之间相互影响。由于地理区域的不同,导致每一个区域都具备独特的政治、环境以及风俗等。

1.2文化的含义。

文化是人们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反映,文化是一个地域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所以,文化包含了有意识形态部分,例如,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等,同时也包含了非意识形态,例如,自然科学或是地理环境等。文化主要是由人进行创造的,属于社会实践中的产物,对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精神方面具有一定的影响。

2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表达原则。

2.1独特性原则。

设计师在对园林景观进行设计的时候,如果想要对地域文化进行表达,就需要注意当地的传统文化、历史建筑、风土人情以及建筑风格等因素,同时需要深入了解当地文化的独特性,这样设计出的园林景观才能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2.2整体性原则。

设计师在实施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结合当地的地域环境因素,同时根据其客观规律,将园林景观中的人文、自然以及生态等方面有效地结合在一起,提高园林景观与地域文化之间的协调性。

2.3可持续发展原则。

(1)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的时候,需要注意历史遗迹的合理建筑和开发,促进历史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2)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需要合理利用生态系统中的每一种物质以及能源,做好科学规划,保证生态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篇二

摘要:校园景观设计是最能体现校园文化、反映一所学校历史文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递学校独一无二的文化底蕴的重要载体。以湖北工业大学为例,探讨校园景观设计在整体规划和建筑造型上结合其本校的校园文化,构造出一个具有求真、务实精神的大学校园。

“大学者,研究高深学问者也”,大学校园,是提供师生学习、生活、工作的区域,是为国家培育各类人才的场所,重视校园景观的设计与建设,发挥“行不言之教”的教育功能,体现校园文化,为师生营造一种自由、开放、舒适的思想承载平台。校园景观连接着学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不仅仅只是包括自然的山水景观、人为的雕塑、景观小品等,还赋予其独特的自身语言,它是校园文化软实力的体现,是最直观的物质形式,设计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师生的心理和情感,对大学生的学习和成长有着显著的影响,设计时必须既考虑大学的整体形象,又要有人文内涵。

景观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人性在大地上的反映,了解人、人性以及人类行为最基本的'规律是景观设计的先决条件。校园文化是校园景观设计的前提,湖北工业大学(以下简称“我校”)秉承“厚德博学求实创新”的校训,教导学生增厚美德,容载万物,工作学习上求真务实、讲究实干精神,是工科类学生应具有的文化底蕴。体现在校园景观上,以工业文化长廊为例,运用圆雕、浮雕及模型再现等多种公共艺术手法并将工业文明的信息自然地融入到景观道路中,让参观者身临其境,感受工业文化精神,具有鲜明的工业文化气息。

1.2校园景观为校园文化的体现提供实物载体。

文化是一种意识形态,具有看不见、摸不着的属性。如何将意识形态展现出来,则需要设计规划者通过景观设计予以表达和整体规划。校园景观不仅仅只定义为教学楼、宿舍、食堂和马路,还应深入对人文观念的理解。我校坐落在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江城武汉,主校区位于武昌南湖之滨,学校临街处修建牌坊,东门入校处可见采用现代钢混结构修建的教学楼,大楼中间下面架空,并设有3条出入通道,上部用箱型突出,校名刻在上部箱型突出部分,两旁延伸分别建有一排建筑,结构对称,功能简洁。学校内外道路笔直通过校门隔开,遥相呼应。建筑风格朴素,颇有庄子所说的“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的质朴建筑审美观,这一点也与工科类院校理性和严谨的办学理念不谋而合。校园依河而建,巡司河环绕整侧校园,门区各个要素与桥体、河流、大门、道路构成一个有机整体。沿河路上,树木郁郁葱葱,夏日可以遮阳蔽日。步行交通与绿化相结合,并放置人文雕像,校训石碑等,塑造出层次丰富的道路空间。行走在校园当中的师生可以移步换景,感受校园文化和人物风采,设计者将学校的发展目标隐含在景观设计中,做到寓教于乐,润物细无声。由此可见,校园文化需要景观设计来体现。

景观设计应挖掘学校自身特点,创造出具有人文气息的校园景观,满足师生的使用需求和审美要求,使师生产生一种浓厚的爱校情怀。我校的景观构成要素如垃圾桶、休息座椅、指示牌等均统一设计、遍布校园各处,设计风格反映出校园的文化底蕴和审美情趣。与此同时,在特定区域修建工业文化雕塑(代表人物及其发明),让广大师生能够从校园生活中真正感受到工业文化是工科学校校园文化的基础和底蕴,体现了校园文化和校园景观设计的相互促进。

2展望。

我校还需改进的地方是新建建筑与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的融合情况。大学校园是一个独特而丰富的场所环境,它应体现出创新性、时代性,是创造出结合人文气息和学术氛围的校园景观,让师生充分了解我校的校园历史和文化是师生爱校敬校的精神动力,从而打造出更多具有工业文明的标志性建筑,在“以人为本”的设计理念下,希望我校的“可居性”、“可游性”、“可观性”、“可学性”方面更上一层楼。

参考文献:

[4]湖北工业大学校门浅析,文库.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篇三

桥梁是用来跨越障碍物,保证线路通畅的人工构筑物。

从实用角度出发,桥梁设计师追求的主要目标是满足桥梁使用功能,保证桥梁结构安全和使用年限内的坚固耐用,力求做到结构设计经济合理,施工方便可行,在此基础上,尽量兼顾美学特点,将景观设计融于其中,做到桥梁整体与自然相融合,即景中有桥,桥中有景。

近几年,桥梁景观设计的概念越来越多的应用到桥梁设计中,这将更加符合人们的审美观以及自然的状态。

桥梁景观设计是指根据建设单位所制定的桥梁景观建设标难和要求、景观开发利用目标和要求、地区规划及环境保护和环境建设规划等,结合桥型特点、交通特点及桥位周边环境的自然地理风貌特点、地形地质地物特点、人文特点,在桥梁结构设计方案的基础上,按照美学原则对桥梁及其周边环境进行的景观创造和景观资源开发。

“景观”既要有“景”又要有“观”,即既有景色又具有观赏性,在桥梁景观设计中是最基本的要求。

一座桥就是一处景观,它处在自然环境之中,又要融于自然环境,才能使人造建筑物与自然统一协调,达到景观设计的目的。

2.1设计方面。

景观设计并非单独存在的单元,是在众多条件之下的合理布局,刻意的追求标新立异,可能会背离桥址处本来的风貌,使桥梁景观脱离了设计的初衷。

因此,要进行景观设计,还要对当地的风土人情,地域文化等进行了解,从而达到与周围环境的协调一致。

在设计过程中可以参考已建成的具有景观价值的桥梁,并结合桥梁本身的结构特点来定义桥梁景观。

在桥梁使用功能基础上的美学设计应不降低结构承载能力、结构刚度、结构稳定性和结构使用寿命。

2.2经济、实用性。

桥梁的建设主要是起到沟通的作用,方便行人和车辆通行,促进经济上的交流和发展,景观设计要在保证桥梁使用功能的基础之上,力图达到桥梁功能、安全、经济和美学的协调与和谐。

对于桥梁的整体建设投资,应该进行合理的分配,使景观设计更加经济合理。

杭州湾跨海大桥,离南岸14公里处的一个本来就有沉积的淤滩上建立了一处海中平台。

施工时,利于物流。

施工结束时,平台将成为集救援、观光、休闲于一体的桥中转运站。

平台上还拟建t望塔,风和日丽时,南可望慈溪庵东水路湾村的桥墩,北眺海盐郑家埭。

所以这个平台于潮流无碍,同时作为一处景观平台,不失为美妙的设计。

2.3精神层面。

桥梁的建设,彰显着一座城市的历史人文背景,昭示着城市蓬勃的生机。

通车后,若其线形流畅、气势恢宏,能给人以亲近感觉和特别的美感,那么无疑这对于通行的人们是一种精神上的享受,同时也显示着城市不同凡响的时代特征。

3、桥梁景观设计时可引入的设计理念。

3.1园林景观。

园林景观设计是在传统园林理论的基础上,具有建筑、植物、美学、文学等相关专业知识的人士对自然环境进行有意识改造的思维过程和筹划策略。

在桥梁景观设计时可以将园林景观设计应用其中。

园林景观具体的讲,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

通过景观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

园林景观设计也符合了桥梁景观设计的初衷,使桥梁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实现与环境的融合。

桥梁本身即是一处景观,将园林景观设计融合于桥梁设计中,使桥梁在其架构、外观、色彩、照明等方面更贴近当地自然环境和历史文化气息,更加凸显桥梁的与时俱进和象征意义,这也是现代化桥梁建设的一种需要。

3.2环境景观。

桥梁是一座人工建筑物,如将其放入自然环境中,难免会觉得突兀、不协调。

那么在景观设计中,就要改变这种生硬的添加,赋予其自然生动的感觉。

首先根据当地的自然地貌和交通需求等,来定义桥的类型;然后利用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使桥梁与周围环境协调一致;亦可利用雕塑、雕刻等方式来体现当地的风俗文化。

4、结语。

桥梁的发展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趋势。

桥梁是一座城市的窗口,也是文明发展的象征。

人类在开发自然,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也应保持生态平衡和自然环境的真实性,桥梁景观设计则符合了这种迫切的需求。

因地制宜的选择桥型,多方位多角度的综合考虑,满足技术和景观美学的需要,是现代化桥梁建设的必要条件。

参考文献:

[1]滕玉军.桥梁景观设计与效果[a].山东交通科技.2010.

[2]高海涛.我国桥梁景观设计[c].黑龙江交通科技.2009.

[3]潘世建,杨盛福.桥梁景观[m].人民交通出版社..

[4]鲁敏,李英杰.园林景观设计[m].科学出版社.2005.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篇四

园林景观设计主要是强化自然环境的艺术气息,使其勾勒出一幅自然的风光美景。早期的园林景观设计创作过于重视功能性,往往忽略了地域文化在园林景观中发挥的重要作用。现阶段的园林景观设计则考虑更为全面。主要从地域文化的角度出发,在保留原有园林景观功能的基础上,融入具有古典气息的地域文化,使园林景观设计生机盎然,提高了园林景观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使园林景观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均有所提升。对于区域的园林景观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一方面延续了地域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将现代的园林景观设计提升至新的高度,进而成为物质文明社会的一颗璀璨明珠。

园林景观设计用途决定了其成为文化传递媒介的基础,园林景观的观赏性较强,是各地区游玩的最佳景区,游客的'流向性强,分布较为广泛。将地域文化融入园林景观设计中,能够为地域文化的良好传播创造有利条件,同时,有效提高了地域文化的知名度,为区域的发展创造机遇,从而使地域文化的发展不再受到环境的制约,进一步促使各地方的文化通过园林景观设计而融会贯通。在此期间,园林景观设计将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对于提高地域文化的影响力与城市形象均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篇五

设计师在设计园林景观时,可以采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的方法将当地的传统文化进行适度的保留。在具有历史性和典型性的传统园林景观中,由于保留传统设计的方法比较简单,同时协调性比较高,效果也比较明显,对景观环境的破坏度较小,所以,具备较高的利用价值。

4.2抽取地域文化元素。

在园林景观设计的过程中,其对具备特色的地域文化进行收集和整理也是表达地域文化的主要方式之一。经过对比将典型的元素符号进行抽取,凸显出当地传统的习俗文化。这样的表达方式需要对元素符号,以及对传统建筑或是民俗文化的重视,这些都可以通过当地的建筑物或是小品等展现出来。

5结语。

园林景观设计和地域文化之间存在密切的联系,在园林景观设计过程中加入地域文化元素,不仅能有效提高整个城市的文化水平,促进城市快速发展,还能发扬和继承地域文化,为园林景观添加新的寓意。因此,设计师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需要充分了解地域文化,适度保留地域文化的精华部分,同时加上现代设计手法,全面展现出当地的风俗习惯、风土人情以及人文历史。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篇六

园林景观的设计是以人文艺术和自然环境为基础方向。园林景观艺术的设计思想会随着地域的变化随着发生改变,而不同的地域文化恰恰为园林景观的设计提供了特色性素材,使园林景观的设计披上了不同的色彩,以期呈现出带有地域特色的园林景观建筑。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要对传统的地域文化进行筛选与挖掘,充分了解当地的地域文化后结合地域的风土人情,在设计中展现地域文化的魅力,创造出独树一帜的园林景观设计理念。所以,园林景观的设计要从组成区域文化的每一部分中寻找设计灵感,从区域的自然地理现象中寻找设计素材,完整的体现了以地域文化为基础而设计出的园林将景观建筑。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篇七

城市在形成过程中的特有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造的资源,它代表了一个城市的记忆,景观设计的目的应该是让城市的文化特征得到传承,这种传承也是设计创新的基础,在此基础上设计者需要将地域元素经行演变,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处理好城市景观的更新与城市传统面貌之间的矛盾成为当前景观设计所面临的重要问题,现代化既可以是高科技,同样也可以是传统的,具有地域特色的。地域文脉为背景的“立新”,是在传统基础上第二次创造。对地域特有文化的深入理解可以使我们从传统的艺术形式中找到塑造景观个性的亮点,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传承,关键在于设计师如何将传统的文脉符号赋予第二次生命,在保留历史符号的同时,以现代时尚的形式运用到景观设计当中,从传统中提取满足现代生活的空间结构。传承是在文化的内在精神基础之上,是对城市非物性元素的继承。

2创作具有地域文化的景观设计的意义。

在当下的景观设计实践中,形式上的创新似乎成为设计的主流,设计背后的文化因素,地域特色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只有形式的设计作品只能在某一时间段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经不起时间的推敲。设计需要文化的支撑,这个支撑就是该地区的地域文化,只有对城市区域的文化特点进行深入透彻的理解,设计者才能提取出地域的特有文脉元素,在提炼文脉元素的基础之上,将元素进行艺术形式的处理,以具体的艺术形象应用到景观设计之中。这样一个过程就是设计者对文化解读过程,地域文化是原创设计之“源”。只有理解了设计的源泉,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城市景观艺术,做到“千城千面”,而不是一味的照抄西方的形式,让城市景观成为外来文化符号的堆砌。

3地域特色在个性景观设计中的实践。

个性即事物的特性,也就是个别性,每个人回归本土文化都有自己的个性,人的个性是在社会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景观也是如此,城市个性在数千年的历史文化中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每一个城市逐步形成了她自己独有的个性。南方城市如小家碧玉的女子,北方城市如粗犷的汉子,这些都是在历史,文化,民俗,艺术长期影响下所形成的。个性又以内隐的形式存在于文化之中,个性凝结为文化,文化又促进个性的形成。城市的个性与城市的地域文化是相互依存的。地域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景观设计只有深深扎根于地域文化的土壤中,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景观艺术,景观设计才能获得真正的艺术生命力。形式的炫酷、追求功利的景观设计是对城市个性的抹杀。吴良镛院士曾经说过:“我们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在学习吸取先进的科学技术,创造全球的优秀文化的同时,更要有一种文化自觉意识、文化自尊态度、文化自强精神。”城市创新是在构筑城市的躯体,地域文化则是城市发展的文脉,保住了这个文脉,就会形成自己的性。对于地域文化在景观设计中的运用,笔者认为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3.1文化因素的提炼。

地域文化是设计的.原创基础,设计实际是一种文化的表达。提取设计元素首先需要对文化因素的提取。提取文化因素必须先对地域文化有相当深刻的理解,才能对文化进行归纳,在景观设计的过程中,设计师对地域文化的理解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当地的民风民俗,地貌特征,名胜古迹,历史文化名人,气候条件的方面。找出具有代表性的文化特征。将这些文化因素经行归纳,提炼。例如苏州火车站站前广场的景观设计,其设计提出“城市山林”的概念。将苏州古城格局(九宫格)与现代景观设计相结合,对苏州古城景观新的再现,围绕“城市山林”这个文化概念进行设计,深灰色的屋顶与白墙描绘出苏州古城的历史印迹。具有文化因素的设计使景观的艺术形式有深厚的内涵,而不是单纯的卖弄形式,文化因素对于人性的形成、人的素质和品格的培养,以及不同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造就,也具有重要的影响和作用。提炼出文化因素是个性景观设计的前提。文化因素转化为艺术符号对地域文化特征进行提炼后,将提取的文化因素,从形状,色彩,质感等几个方面出发,转化为艺术符号,这里的“艺术符号”也可以说是“表现形式”。也是在对文化因素进行提炼的基础之上的一种艺术形式。从文化因素转化为艺术符号时,保留其主要的文化特征,既要具有文化的特征,也要有时代感。用现代的手法来演绎传统,需要处理好“新”与“旧”的矛盾。文化因素转化为艺术符号,需要在原有的基础之上进行再设计,去繁就简,找出最具特征的文化因素,将其转化为艺术符号。艺术符号需要给人在传统的基础之上有一种全新的视觉感受与心理感受。创造出一种具有文化价值的新元素符号。例如西安大雁塔北广场的景观设计。其设计在提取传统元素的基础之上,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广场景观设计中大量运用到汉唐符号,将唐朝的诗词文化与景观小品相结合,如广场中的雕塑设计,将唐代书法的代表人物如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的著名书帖,雕刻于紫砂岩石材之上,与广场上的唐代花纹地景浮雕协调搭配,石材的厚重与书法文字的潇洒相结合使广场唐文化氛围更加浓郁.具有强烈的地域文化气息,广场的灯具设计也独具匠心,将现代材料与汉唐纹样相结合,很好地做到了功能与形式的统一。

3.2艺术符号在个性景观设计的应用。

将文化因素转化为艺术符号后,就是将其在设计实践中运用,对艺术符号用形式美的法则进行归纳,演绎。个性化的设计,就需要出强化饱含文化因素的艺术符号的运用,符号的运用是将符号通过有形的载体表现出来,成为具体的艺术形象。寻找这种载体的过程,就是设计实践的过程。有的设计使用符号较为直接,在设计中可以直接发现艺术符号的存在,有些则是让符号以另一种方式呈现在观者面前。如著名建筑师王澍在设计宁波博物馆时,将旧城区废弃的砖瓦在艺术形式上进行归纳,进行黑白灰的分类,将其用形式语言的法则进行重新组合,排列。每一块砖瓦都是不同的艺术符号,他们以特有的方式诉说宁波这块土地上特有的文化特征。宁波浙商的故事通过建筑上的每一块砖瓦来体现,这种饱含历史文脉的材料的有机组合方式体现出宁波这块土地上特有的浙商文化。设计只有对地域文化的深入理解,寻找传统与现代之间的矛盾并且解决这种矛盾,在传统的基础之上巧妙的运用新的形式,突出符号的运用,才能创造出个性化的景观设计作品。所以我的设计既要继承古人的思想,又要结合当下的时代背景。如果我们一味的推崇古代元素,景观设计就没有进步。

4结语。

城市景观的变迁是文化不断传承的过程。城市是文化,设计也是文化,景观设计的发展也是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设计延续的背后是文化的延续。地域化的景观设计才能使城市的魅力永恒的流传下去。只有把握好对设计背后文化的理解,才能创造出富有个性的景观设计。设计忽略了设计背后文化要素和精神要素,造成了设计一味追求形式,只会使城市个性丧失,景观设计“千城一面”。对本土地域文化的回归是现代景观设计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个性化的景观设计需要对地域历史文化的深刻理解,突出景观设计中的地域元素的作用,这样才能使景观设计具有独特的个性,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充分挖掘地域文化这个原创设计之源,在设计中做到“立新”而不“破旧”,“模古”而不“失今”。

景观设计与文化论文范文汇总篇八

[4]张涛.当代大学校园中心区空间环境设计研究.合肥工业大学硕士论文,2005。

[5]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与空间,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2.9。

[6]孙磊磊.高校交往空间模式研究[d]东南大学,2003。

[7]李道增.环境行为学概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8]王鹏著.城市公共空间的系统化建设.东南大学出版社,2002.1。

[9]高占祥著.论校园文化.北京新华出版社,1990.10。

[10]黄希庭等编.大学生心理学.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6。

[11]李道增著.环境行为概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3。

[12]何镜堂.当前高校规划建设的几个发展趋向.新建筑,2002.4。

[13]关肇邺.美国斯坦福大学校园建设.世界建筑.

[14]阮仪三.校园环境设计.时代建筑,1988.2。

[15]李橘梅.大学校园外部交往空间研究.东南大学硕士论文,2004。

[16]陈家琦.从学生需求看大学校园公共空间环境[j].山西建筑,2007.7。

[17]欧诗,陈建.高校校园公共空间环境探析[j].规划师,2003.9。

[20]张惟钰.关于高校校园户外公共.开放空间的思考[j],甘肃科技,2008.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