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范文(优质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8 12:01:36 页码:8
2023年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范文(优质14篇)
2023-11-18 12:01:36    小编:ZTFB

演讲稿可以帮助演讲者将思想转化为语言,更好地与观众进行交流。在演讲稿的内容安排上,要遵循逻辑性和连贯性原则。请大家看看下面这些成功的演讲稿,或许对你的写作有所启发。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一

您们好!

通过在学校的,使我进一步到家庭教育在推进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帮助我树立了正确的教育观和人才观。我会好好配合学校和教育好自己的的,在家长学校上了一堂又一堂生动而有意义的课,我深感受益匪浅。在每位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同时,家庭教育在孩子的过程中是多么重要,同时也使我更加亲切地到,当难,做家长也难,做一个合格的家长更难。做一个好的家长真是任重而道远,幸好有家长学校,通过她,使我对家庭教育有了更深、更新的认识,在尽力做好家同时,使我在各方面也有了一些不同程度地改变和提高,现将粗浅体会浅述如下:

通过几个老师的讲座,使我了解了学校对孩子的要求,知道了配合学校做好孩子的教育。因为我感觉孩子最听老师的话,以前,我甚至这样认为,我将孩子送进学校,学好学坏就靠学校老师了,形成了一种依赖理。通过学习,我明白了家长要积极投入到对孩子的家庭教育之中,要和老师多沟通、多交流,从而在学校和家庭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使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能够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取得教育的最好效果。通过老师的讲座,使我明白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孩子的人格,培养孩子的自信是成功的秘诀,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分数更重要。

通过学习,明白了家长应该怎样教育孩子。家庭是教育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庭教育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健康成长。我们在日常中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通过言传身教教育孩子礼貌待人,遵守各种行为规范,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为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成长,要主动培养孩子的各种兴趣爱好,经常带孩子参加有益身心的,假期带孩子出外增长,培养孩子热爱、尊老爱幼、艰苦朴素、勤俭节约等一些好的习惯。同时,我认为在家庭教育中,对孩子教育要有耐心,切忌粗暴,我亲身体会到,孩子有时的“不听话”也是有他的原因的,只要有耐心,一定能找出他犯错误的原因,也只有这样,对孩子的教育才能做到标本兼治。

家庭作为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就时刻充当着“老师”的角色,因此必须提高自身的教育素质。通过听老师的讲座,让我掌握了一些亲子沟通方面的知识。知道了如何给孩子布置任务,如何处理孩子的要求和拒绝,如何处理孩子的愤怒等。要教育好孩子首先要从构建良好的亲子关系入手,与孩子交,尊重孩子。作为一名合格的家长,同样要为人师表,这就要求我们家长必须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培养孩子的观念,给孩子限定时间可以帮助他专心地做情,提高学习效率。

通过学习,明确了要将孩子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时代要求社会造就复合型的适应时代的'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我们就要把孩子培养成为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一代新人。在日常生活中不能单纯追求高分、高学历,而忽视孩子、意志、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要教会孩子与不同的人共同相处,培养孩子的交往、独立生活能力,培养孩子的竞争意识及与人,让孩子将来能够成为一个健康发展的人。

总之,孩子毕竟还小,他分辨是非能力和良好的行为的养成,要来自平时生活中看到的,所接触的环境和接触的教育,对孩子要选用正确的教育方法,现在我已经深深地体会到做家长是一门需要终身学习的艺术,在关心孩子的吃穿和身体健康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在各方面对他能正确引导,耐心的教育,让孩子将来成为有用之人。家庭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和根本,没有良好的家庭教育就很难搭起良好的学校教育。当然,学校教育反过来也影响着家庭教育,孩子在学校的时间长,的交往和老师的鼓励将影响孩子一成长。孩子的成长必须靠家校共同努力。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二

做人难,做人的工作还难,做教育人的工作更难。成功的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点一线,成功的教育需要家长、教师在孩子的“学会做人”、“学会学习”问题上高度一致,经常沟通,互相理解、互相支持与互相配合,形成合力而不是分力,从而达到最佳的育人效果。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一样,都应该做好自己该做的“那一部分”工作,家长把家教的内容推给学校是不对的,同样学校把应由教师承担的教育任务留给家长,把思想“尾巴”推给家长也是错误的。

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孩子的关注,在目标上大都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在过程上的关注是,吃饱穿暖了没有,学习上重智育而轻它育,而对智育的重视也似乎被“简化”得只剩下分数,很多家长把对孩子的希望几乎全寄托在那几个干瘪瘪的阿拉伯数字上,至于孩子的品德,孩子的兴趣爱好,孩子的学习习惯,孩子的情感,统统被忽略了。 我们的学校教育正处在大变革中,实施着全新的课程,这就要求我们的家庭教育必须与之相适应,要有新的“龙”、“凤”观,要知道“龙”、“凤”绝非单一的智育所能成就,必须家校结合,多育并举。

一项统计资料表明:有这样一种“三增加,三减少”现象。家庭教育对学生思想教育的影响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家长主动担负教育责任的情况在减少;家长对子女的依附在增加,而子女除经济外依附家长的在减少:孩子成长中的烦恼问题随着学生年龄的增加而增加,而子女主动与父母进行沟通的情况在减少。

这就表明,家长不能认为“孩子大了,管不住了”,而把教育子女的责任也越来越多地推卸给学校,越来越依靠学校,而应随着孩子年龄的增加从“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生活”,从孩子平时的言和行等方面给予更多的全方位的关注,而且方式要得当。不同的关注方式,效果截然不同。以对学习的关心为例,甲生父母:你今天考了多少分?乙生父母:你今天问了几个问题?再如以对集体生活的关心为例, a生父母:在校遇到矛盾,你受欺负了没有?b生父母:在校遇到矛盾你是如何处理的?这里,一个关心结果,一个关心方法与过程,而方法与过程远比结果要重要的多。

家长对子女养育的态度,直接影响到子女品德的发展。有关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对子女的支配型态度,会使子女缺乏主动性,变得消极依赖和顺从;干涉型态度,会导致幼稚被动;否定型态度,会导致子女反抗、冷漠和自高自大;不关心态度,会导致子女攻击、不安定情绪和冷酷;专制型态度,会导致子女的反抗或依赖服从,娇宠型态度,会导致子女任性、幼稚;民主型态度,会导致子女合作、独立和直爽。

目前小学生自信心增强,自控能力减弱,缺乏真正的自理能力,极个别的就会表现为“狂妄”,而缺乏理智。 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师长共同关心,特别是做父母的要把对子女的期望定在恰当的位置,尽可能地不要加大子女的心理压力。

人,应当是发展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伟人,但应当全面发展成为完人,将来才能以学识、诚信、规则、责任去走遍天下。而这道理学生都是知晓的,但能做到的却不多。这就要求我们师长要身体力行,注重言传身教,注重督促,以具体行为要求为载体不断加以引导。

比如“学会尊重人”的问题。人人需得到尊重,而尊人者人必尊之。教师要求学生在家要尊敬父母,常和父母沟通,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同样,家长要教育孩子在校要尊敬同学、尊敬老师。这样,家校一致,学生对师长都能尊重与信任,无论对学习还是做人都是有好处的。

父母由于多种原因可能疏于教育,口头上说让孩子自由发展,实际上对孩子放任不管,这样会让孩子产生厌学的情绪,遇到困难时胆怯、自私,甚至冷漠,也会导致孩子步入歧途。

父母喜欢将自己的孩子与其他孩子比较,要孩子找出差距,取别人之长,补自己之短。久而久之,会让孩子产生自卑心理。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三

总停留在原来的水平是不行的,因为孩子已经成长了。最好的办法是:与孩子一起成长。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言传身教贯穿于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小事中。所以,我们家长在下班回干完活儿回家后,尽管身体很疲惫,也不要一头扎在电视机前看电视或躺在床上休息,更不要呼朋唤友的在家喝酒、打牌。要知道家里有一个小学生正瞪着一双好奇的眼睛注视着你的行为,你的所做所为都有可能成为他学习的样板,你有义务给他树立一个良好的榜样。

要教育孩子刻苦学习,做家长的首先要热爱学习。经常阅读报刊杂志、家教指导用书,学习教育孩子的常识、参加学校或社会举办的家长学校和有关的活动、与其他家长相互切磋,虚心学习他人的经验。

教孩子“如何学会做人”是我们家庭教育的核心,因为人的成长是一个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全面发展的过程。家庭教育时时刻刻存在于家庭的每一个瞬间,而小孩子的模仿能力特强,家长毫无掩饰的言谈举止会时刻被孩子所模仿。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说到做到,言行一致,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孩子,培养孩子具有优良的品格和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还要时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方法和效果,以期自我改进。不断的提高自身素质,掌握一定的青少年教育知识,了解孩子的日常动态,努力与孩子一起成长。

好奇心是一切兴趣的源泉,人类对自然界的探索都是在好奇心的驱使下进行的。对孩子来说,外面的世界更是处处充满新奇,值得探索。对此,家长不要忽视和否定孩子的学习和探索行为,而应该精心的给与呵护,努力用孩子的眼光去观察这个世界,给孩子一起去惊异,去提问,去讨论,去共同作出结论。当孩子带着问题去问家长的时候,家长不应该简单地将结论告诉孩子,而应让孩子自己思考“为什么”,另外,节假日家长应多带孩子到大自然或动物园、博物馆等场所。经常有意识的引导孩子观察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及风土人情、市井百态,使孩子保持一份好奇、一颗童心。

在孩子学习之余,家长最好还能指导孩子参加一些实践活动,如让孩子自己收集各种种子、做种子发芽的实验、栽种盆花,也可饲养一些小动物等。孩子的兴趣广泛了,知识面扩大了,自然就会迁移到学习上来,才能以强烈的兴趣参加学习活动。为了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家长不妨“屈尊”做做学生,让孩子出题考考自己;或找一份试卷自己做好后,交给孩子批改。这样就可以使孩子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无形中就增强了孩子学习的动力。

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和过硬的心理素质,将是孩子终身受益。经常听到有家长说,孩子没有毅力,没有长性。我认为家长必须首先有毅力、有耐性。儿童专家研究发现,孩子的坚强性格在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后天的培养,至迟应该在3岁时就开始实施,并从小处着眼。

首先父母要先观察。比如,从孩子玩积木游戏中,就可以发现有不同的性格。有些儿童能够自己想出各种玩法,不断变换不同的模型,玩完后还自觉地地收拾积木;有些儿童却只会按父母的要求玩,搭好一种模型后就不知如何玩下去,经常还要父母帮忙。这反映了孩子在独立性方面的性格差异。

如果发现孩子处处都依赖父母或长辈,一有困难就要父母为他解决,甚至稍遭挫折就在大人面前撒娇,要求补偿。作为父母,应该多教孩子如何去做,一旦孩子做对了,要及时给予表扬,即使做得不对,也要充分给予鼓励。这点对培养孩子坚韧性格非常重要。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四

亲爱的父母们:

大家晚上好!

谢谢你抽出时间参加一年两次的家长会。诚然,今天参加家长会的所有家长都是非常重视孩子教育和成长的家长,对孩子充满期待的家长,值得学校尊敬的家长。在此,我谨代表市中区的领导和老师,向大家表示热烈的欢迎!今天的家长会是在全省教育系统正在进行“课堂比较教学和对成千上万个家庭的课外访问”的时候举行的。在此之前,每班班主任与学科教师就共同关心的话题与在场的一些家长进行了多种形式的交流与沟通,建立了沟通渠道,增进了家庭与学校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加深了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友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作为校长,我想对老师们的辛勤工作和家长们的积极合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家长会也是教师和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讨论和实施儿童教育中一些问题的机会。“家庭教育,家庭与学校合作,共同教育孩子”一直是家长协会永恒的话题。因此,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良好的家庭教育可以让你的孩子变得更好”。

让我从三个方面谈谈我的一些看法。

来到这个世界的孩子都是优秀的孩子。孩子出生后,家庭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和终身老师。学校教育不能取代家庭教育在培养儿童良好素质和习惯方面的作用。可以说,在当今复杂多样、差距明显的社会中,家庭教育在儿童的成长中起着主导作用。家庭教育的高度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儿童的成长高度。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孩子未来生活的质量。家庭教育的差异直接决定了儿童未来发展的差异。父母必须意识到他们的孩子是由自己抚养大的。不管他们有多忙、多苦、多累、多烦,教育他们的孩子总是他们不可推卸的责任。如果这一点被明确,父母将有意识地承担导师的责任。在日常生活中,他们将为孩子的终身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言行引导他们走上正轨,优化孩子的素质,培养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今天参加会议的爷爷奶奶们,请把校长的想法带给孩子们的父母。)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进步,经济腾飞。与孩子们的父母和祖父母生活的时代相比,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丰富的,但是我们发现我们周围的许多孩子并不比我们这一代人年轻时幸福。因此,许多老人表达了他们的遗憾:今天的孩子用他们的衣服伸出他们的手,用他们的食物张开他们的嘴,穿过草地而没有捡起它,并且不知道他们是否被祝福。许多孩子自私、冷漠、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害怕困难、缺乏孝道、缺乏感恩、缺乏责任感等等。这些情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负面的社会影响,不适当的学校教育,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专家研究表明,我国目前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出了问题。其主要表现为:

1、将孩子的出生、成长和教育完全分开。许多家长认为,生儿育女是家长的责任,而教育孩子是学校和教师的责任。他们觉得生完孩子后,他们会给他们食物、衣服、钱和鲜花,并尽最大努力满足他们的物质需求,即使他们已经履行了作为父母的责任。一些父母甚至从两三岁开始就把孩子托付给他们的祖父、祖母、祖父、祖母或全职保姆,把监护人的角色和责任转移给其他人。他们完全忽视了家庭教育是儿童与世界接触的第一阶段。孩子性格的雏形是由父母的家庭教育塑造的。他们轻松地把教育孩子的责任交给学校和老师。许多家长认为,只要孩子被送到学校,所有孩子的问题都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这是对自己的孩子极度不负责任的错误想法。

2、过度放纵取代了“真爱”在大多数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有些甚至是绝对的中心(如“1 2 4”结构模型中的孩子),爷爷、奶奶、爷爷和奶奶,还有七个阿姨和八个阿姨。所有孩子的要求都得到满足。据统计,相当一部分儿童的日常消费占家庭总收入的35%以上。父母不考虑孩子的消费行为是否不当,是否适合孩子的学生身份,也不区分许多消费行为的利弊。他们只是与时俱进,紧跟时尚,甚至寻求虚荣心,或者简单地用材料刺激他们的孩子。从长远来看,孩子们不仅会淡化他们对自己、家庭、他人和社会的责任感,而且他们也感受不到父母的艰辛,不珍惜他们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不知道如何感恩,利用他们的成就。他们认为生活是这样的。如果他们继续发展,他们可能会变得反复无常、自私、懒惰、专横、心胸狭窄和放纵,成为典型的“三不”孩子:无情、无能和不负责任。出于爱孩子的本能,一些父母总是采取一切可能的方式来保护孩子的错误,寻找各种理由来原谅他们的孩子,并且习惯于强调客观性和其他人的缺点。甚至听听孩子的故事,批评别人。在处理别人的批评时,父母总是不愿意从自己的孩子那里找到理由或者帮助他们改正错误。许多父母过于重视孩子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纠正孩子的缺点。这将导致他们孩子的偏执和自尊。

一旦它们形成“生活铁锈”和“习惯污垢”,就很难去除它们。因此,请记住给孩子太多的爱是溺爱,而不是真爱,这将使他们对爱感到麻木而不珍惜。爱孩子不会伤害孩子。过度的爱会伤害孩子。像营养一样,营养是一件好事,但是过多的营养会导致肥胖,增加身体器官的负担并引起各种疾病。

3、过度保护许多父母现在对他们的孩子实施全方位全天候保护。一些人太担心他们的生活,一些人太干涉他们的学习,一些人太关注他们的人身安全,一些人加强他们的食物和营养。不管怎样,他们尽一切可能让孩子远离劳动、挫折和伤害。统计数据显示,中学生做家务的比例很低。50%的中学生不打扫垃圾,60%不叠被子,70%不洗碗或洗衣服,80%不集体做饭。相当多的学生从小学开始就随身携带书包,并被运送到学校和从学校出来。他们不独立行走,不锻炼自己的力量,不锻炼自己的心,也不能在生活中做出自己的决定。调查显示,许多孩子不想这样做,只是因为他们的父母强调孩子的学习,不让他们这样做,或者没有教他们怎么做。尽管父母心地善良,但他们违反了儿童成长的规律,忽略了儿童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许多经历,并剥夺了儿童从错误中学习的机会。没有风雨,我们怎么能看到彩虹?美国心理学家布鲁姆说:“这是因为父母把自己的需求和孩子的需求混淆了,认为这是最好的教育。”孩子的方式。他认为,“一个孩子在适应之前应该经历正常的生活挫折、痛苦和焦虑。如果我们希望孩子们长大后飞得更高,我们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准备。现在许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都很脆弱。原因是他们的父母出于好意,消化了他们童年时必须面对的许多担忧。结果,当他们长大后,他们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

我希望现实中的每个孩子不会步他们的后尘。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五

尊敬的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我是xx同学的爸爸。非常荣幸有这次机会和大家一起分享孩子的成长。首先我想代表全体学生家长向我们班的全体老师近一年来对全体孩子的培养和付出表示深深的谢意。您们辛苦了!

下面是我在家庭中教育孩子的一些小小的心得,谈不上经验,但愿能与在座的各位家长共勉!

不知道家长们有没有发现,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他们越来越不听我们的话了,其实根本的原因就是孩子们在学习、在进步、而我们家长却是在原地踏步,我们和孩子的进步不同步,却仍然行使家长的权力,这样就会导致孩子的反抗心理。

我的同学曾经推荐我阅读过北京师范大学钱志亮博士的博客中的文章,其中一篇《家有学童始劳碌-------写给小学一年级的家长》的文章对我帮助很大,使我在孩子进入小学前就做好了小学生家长的各方面准备。我们的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学习环境、学习内容、学习方法、生活方式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此时的家长应该全力以赴,象当年教孩子走路一样帮孩子渡过幼小衔接的难关。

家庭作为社会的最基本单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最重要的作用。孩子在学校和将来走入社会中做人做事的态度和方法都有将来源于家庭。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应该给孩子创设良好的家庭氛围。

2、良好的家庭生活秩序。专家指出,孩子学龄前期的生活习惯的养成一定会向着学龄期的学习习惯迁移。因此,我们在家庭中要求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人的事情帮着做。培养孩子的独立与合作。孩子放学回家有八部曲,在这里我分享给大家:

放好书包换鞋衣;讲究卫生把手洗;一定喝水吃东西;赶紧坐定先复习;。

再做作业心有底;检查对错需仔细;明天学啥先预习;收拾准备好欢喜。

3、良好的言语互动方式。经常像孩子表达爱,经常使用这样的语言支持孩子------我信任你、你能行、再试试看、加油、别灰心、你怎么这么能干、你真了不起等等------心情舒畅的孩子能快乐而轻松地飞翔,否则只能痛苦而缓慢地爬。

3、坚决维护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威信。家长聊天绝对不在孩子面前随便评论老师,老师是低年级小学生最尊敬、最崇拜的人。老师的形象在他们心中是最完美的,他们听老师的话,模仿老师的言行,这是塑造学生灵魂的关键时期。这时小学生的情感不稳定,如果破坏了老师的形象,降低了老师的威信,孩子从此没法管也没人管得了。

但在这里我带要加上一句就是,千万不要动不动就拿老师来威胁、吓唬孩子。在孩子幼小的心灵中留下了阴影,这种负面的信息会影响到孩子对学校的期望。

以上就是作为一年级家长这近一年来的收获和心得,一己之见,不妥之处还望老师和家长朋友们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大家!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六

大家晚上好!

今天的家长会是在全省教育系统全面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之际召开的。在此之前,各班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一道,已通过多种方式和在座的部分家长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了联系的渠道,增进了家校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加深了老师与家长的友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作为校长,我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家长的积极配合表示真诚的感谢!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都是优秀孩子。孩子降生后,家庭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习惯方面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可以这样说,在如今这样一个复杂多变、差距明显的社会,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家庭教育的高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家庭教育的差别直接决定了孩子今后发展的差别。

各位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是自己养的,不管自己多忙、多苦、多累、多烦,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明确了这一点,父母就会自觉担当起家庭教师的职责,在日常生活通过言传身教,通过优化孩子的品质,培养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好基,导好航。

(拜托今天来参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校长的观念带给孩子的爸爸、妈妈。)

1.把孩子的生育、养育与教育截然分开

很多家长认为:生育孩子和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教育孩子则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他们觉得,把孩子生下来以后,给他吃,给他穿,给他钱花,尽力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就算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有的父母甚至从孩子二、三岁起就把孩子全托或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请全职保姆,将自己监护人的角色和责任转移给他人,他们全然不理会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世界的第一阶段,孩子的性格雏形就是在父母的家教中塑造的,心安理得地将教育孩子的责任转嫁给学校和老师,很多父母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子女的所有问题都该学校和老师负责。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孩子极不负责的错误想法。

2.过分的溺爱取代了“真爱”

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有的甚至是绝对的中心(如处在“1+2+4”结构模式中的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七姑八姨,众星捧月。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满足,据统计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日常消费额度占到家庭总收入的35%以上。父母并不考虑孩子的消费行为是否不当,是否与孩子的学生身份相适应,不区分很多消费行为的利弊,只是一味的攀比,赶时髦,甚至是求虚荣,或是简单地用物质刺激孩子。长此以往,不仅会淡化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且他们无法感受父母的艰辛,不珍惜父母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不知感恩,坐享其成,以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发展下去他们很可能就会变得任性、自私、懒惰、霸道、狭隘、放纵,成为典型的“三无”孩子:无情、无能、无责任感。

出于爱孩子的本能,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总是百般袒护,寻找各种理由为孩子开脱,习惯于强调客观,强调别人的不足。甚至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而对别人大加指责。对待别人的批评,家长总是不愿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肯下狠心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许多家长过份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纠正孩子身上的缺点,这会导致孩子偏执,唯我独尊,一旦形成“生活锈”、“习惯垢”,就很难去掉。

因此,请家长们记住:给孩子过多的爱就是溺爱而不是真爱,那样会使他们对爱感到麻木而不珍惜爱。爱孩子不能害孩子,爱过度了就会害孩子,如同营养一样,营养是个好东西,但是营养过剩就会导致患上肥胖症,增加身体器官的负担而引起多种疾病。

3.过度的保护

现在的很多父母对孩子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的保护,有的在生活上过度操心,有的在学习过度干预,有的在人身安全上过度关注,还有的在食品营养方面过度加强,反正是尽一切可能让孩子远离劳动、远离挫折、远离伤害。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学生做家务的比例很低,五成中学生不清扫垃圾,六成不叠被子,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衣服,八成不烧伙做饭,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起,上学书包有人背,往返有人接送,路不要自己走,力气不要自己出,心不要自己操,生活也不能自己做主。调查表明,很多孩子并不愿意这样只是父母来味强调孩子搞学习而不让干或没教过怎么干。父母心肠虽好,但却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省略了孩子长大所必须亲历的许多经历,也好心地剥夺了孩子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机会。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美国心理大师布卢姆说:“这是家长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以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他认为,“一个孩子应该体验生活中正常的挫折、苦难和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飞得更高,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准备。”“现在很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都如此的脆弱,究其原因是父母出于好意,在其童年时代替他们消化掉了很多他们必须面对的忧虑,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我希望实中的每一个孩子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4.眼睛里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当前的教育考试体制让社会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分数上,家长和老师都有些无奈,但我们对此要保护清醒的头脑,未来的竞争不会仅仅是分数的竞争,分数和名次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未来。我敢断言:只好分数的教育绝不是好教育,同样的,只关心分数和名次的家长和老师也不能算是一个好家长和好老师。

现在的许多孩子其实很孤独,很多时候他们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难以像长辈儿时那样在广阔的自然空间中自由成长,虽然他们有电脑、电视、学习机、mp4相伴,但是缺乏与同龄人的自由沟通,缺乏与父母的平等交流。他们虽然较早地了解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因缺乏正确的指导而难以正确的理解,也无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一方面,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他们希望独立自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种矛盾心理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有可能越来越深,慢慢地,孩子会逐渐向父母、老师、同伴关闭心灵的大门,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繁华的闹市中变得越来越孤僻,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感受着深刻的孤独。所以,我前面说,许多孩子的内心并不快乐!

1.要坚持对孩子说人话

对孩子说话要直面孩子的生活,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应该怎样做人。因为他们是人,是长大后要当家理事的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多家长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曾跟孩子说过这样的神话:孩子跌倒了,使劲地把地面跺几脚,然后说“你真该死,把我的宝宝跌倒了。”孩子撞到桌椅上,使劲把桌椅拍几下,然后说“打死你,都是你,把我的宝宝撞疼了。”在这样无需孩子承担任何责任的教育环境里,孩子岂能坚强、自立、有责呢?有一位学者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或许对我们家长有启迪作用:

去年暑假,一个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珀斯的朋友怀冰家中,说是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怀冰照顾一下。怀冰由此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怀冰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爸爸托我照顾你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起床后,你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决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没时间的话你在弄清楚路线和车程以后,可以自己去。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独立起来。因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着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而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的爸爸的朋友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些触动的。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一直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最后,当怀冰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的,更不欠自己的。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决早餐以及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这类事情。

无独有偶,前不久,我的一个女友带着她8岁的儿子到我这里来玩。看到我在用苹果手机打电话,小男孩说:“霜姨,我妈妈说了,只要我的架子鼓考过7级,她就给我买一个这样的苹果手机。”

我说:“这事我不同意。”他说:“怎么了?”我说:“你一个8岁的小孩儿,有拥有手机的必要吗?再说了,你考过7级,完全是应该的,因为你这样的年纪,每天的责任之—就是学习,要什么奖励!因为考过了一个普通的7级,就狮子大开口跟妈妈要苹果手机,妈妈挣钱容易吗?你这样做不觉得不好意思吗?”

他和那个13岁的孩子一样,眨着眼睛看着我,听着他从来没有昕过的话。

我接着说:“你跟妈妈要这要那,你给妈妈什么了?“他又语塞了,小嘴张着,似乎在思考。

在我这样和小男孩对话的时候,他的妈妈-直坐在那儿不说话,时不是时看我一眼,眼中有笑意。我知道,她其实很认同我说的这些话,她可能早就想这样说,却从来没有“忍心”对自己的儿子说过。

我说:“这个手机是不是不能要?”小男孩竟然叹了一口气,看着我,点了点他的小脑袋。

我对女友说:“姐们儿,他才8岁呀,你跟他讲什么他都会听进去的,就看你给他的是什么影响了。如果你总这样无节制地满足他,你给他多少他都认为是应该的。”

女友说:“真是这样,给多少都不觉得多啊!”

怨谁呢?孩子吗?当然不是。

看到许多人在抱怨如今的孩子是怎样的不争气,不节省、不体贴、不刻苦、不……这就叫做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如果妈妈爸爸们能像我和怀冰这样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与他们对话,孩子就会懂得许多必须懂的事情。

2.要让孩子适当地吃点苦

3.要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4.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是被他人和社会接纳的人,也是最有希望成为社会栋梁,受人尊敬的人。父母要鼓励并引导孩子从小就把“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作为自己成长的目标之一,把责任感作为最美好的品德去追求,并在追求中不断完善自我,这也是家长应尽的责任。

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应从与孩子的生活有关的事情做起,首先要让孩子切实做到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的时间、学习、人身安全、生命健康等等负责,其次要学会对他人负责,包括尊重同学、老师、家长的劳动,有善心、懂得感恩,然后逐步学会对家庭、对集体、对环境、对社会负责。这样的孩子不仅比别人更优秀,日后必成大器。

5.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学习、进步、成长不只是孩子的专利。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能从头再来,为了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成长,父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才能跟上孩子不断上进的步伐,才能完成指导孩子正确求知修德的历史使命。如果家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必然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样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才有永久的人格魅力,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当然,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还应注意与学校教育同步,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上尽量与学校教育协同一致,互动互补,形成合力。至于如何协同一致留待大家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面对面的探讨。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推进器,能使您的孩子更加优秀。

家长同志们,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愿我们携起手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把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学习勤奋、品德优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志存高远、阳光快乐的人,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升学、就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增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结成家校教育同盟,便于共同教育孩子,在学校启动“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同时,我们提倡家长抽出时间以多种方式访问老师,进一步增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与联系,确保孩子的教育与长成不走或少走弯路。

最后,衷心地祝各位家长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七

母蟹对小蟹说:“孩子,你怎么老是横着爬,为什么不能直着走呢?”小蟹委屈地答道:“妈妈,我是照着您的样子走的呀。”这是说,母亲必须正直地生活,正直地做人、行事,才能正确引导孩子。

“不管我死在什么地方,请不要把我同贵族、名流、富豪们葬在一起,请把我埋在普通的犹太工人、老百姓中间,让我的墓碑能够点缀周围普通的石碑,也让他们装饰我的墓碑。”这遗嘱出自俄国籍犹太作家肖洛姆·阿莱汗姆的手笔。与这份遗嘱一起留给后世的,还有一个厚厚的笔记本,记满了尖酸刻薄、谩骂诅咒的语言。例如:“吃——让蛆虫把你吃掉!”“叫——让你牙疼得叫起来!”“缝——让缝衣针扎死你!”。

原来,肖洛姆幼年失去了母亲,父亲给他娶了个心肠毒、脾气坏的继母。继母经常用恶毒的语言谩骂他。肖洛姆从不顶嘴,只是躲在角落,把继母嘴巴里“吐”出的词语,记录在笔记本上。后来,他成了作家,在他的作品中,许多咒骂和尖酸刻薄的`词语,都是从继母那里“借”来的。

事实证明,父母在日常生活中的言行,往往不知不觉影响着孩子。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生活中的“镜子”,想孩子成为怎样的人,父母首先应是那样的人。

为了子女的锦绣前程,每一个做父母的都用心良苦,而最后的结果常常不尽如人意,原因何在呢?主要是由于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不正确所致。其实为人父母,最重要的是要有“三心”。

“平常心”——抛开“神童”情结

许多父母比较重视孩子的分数,带有严重的“神童”情结,结果忽略了对孩子健康人格的构建。其实培养孩子成人比成才更重要。记得一位教育专家说过“一个人是否能成才和成功,智力因素往往仅占20%,而另外起作用的80%却是人格因素”。

“狠心”——让孩子经历磨难

很多父母总是千方百计为孩子遮风挡雨,以为这是对孩子最大的关心和爱护,殊不知,这样等于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挖了一个温柔的陷阱,掉进陷阱里的孩子由于被剥夺了失败和挫折的机会,不会犯错误也不懂得改正错误,自然也得不到经验和教训,因而永远不会学到过硬的本领。失败和挫折是人生的学校,它能折磨人,更能考验人、教育人、锻炼人,使人学到许多终生有益的东西,所以对孩子的过度保护,只会造成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和欠缺的人格,使他们没有自我奋斗的意识,丧失独立生活的能力而无法在社会上立足。

“精心”——树立良好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性格着色的第一个染缸,家人就是孩子行为塑造的第一任教师,孩子通过观察和模仿父母的一言一行去学会生活,有时父母不经意的一笔,往往会出现意想不到的效果:或是大写意的泼墨画,或是污染了整张白纸。所以为人父母言传身教尤为重要。如今,有些父母自己挥霍浪费,却要求孩子艰苦朴素、勤俭节约;自己看不起读书人,却要求孩子学有所成,最后教育结果往往事与愿违。所以,为了孩子明天的灿烂,父母要精心描绘着自己言行举止的一笔一画。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八

淇淇这个学期比上学期又进步了不少,这当然离不开老师的教导,非常感谢了!淇淇在家做作业的表现,我总结了这几点供老师和家长参考一下:

让孩子明确做作业是学生的一种责任和义务,是为她自己的将来而努力的,并不是为了应付家长而做的,也就是说让她明白她现在的人生目标就是学习。告诉她每个人都是从一年级一步一步走过来成为大人的,她不会是例外,因为每个孩子都想一下子长成大人,他们也有他们的理想,淇淇也有她的理想,我会告诉她想实现她的理想就要先做好最基础的第一步,如果连第一步都做不到,那她的理想只能是空想。

为了保证作业的质量,应当让孩子注意力集中。同时要注意孩子写作业的时候,不要随便打扰孩子。不要一会儿问问“孩子,饿了吗?一会又问,“孩子,你要吃东西吗?等等。同样,孩子有不会写的题,也要告诉她把会写的先写完,再认真思考不会的题,按自己认为最有可能的答案写上,如果实在不会,再在妈妈的帮助下完成,但是不会的题我会再出几道同类型的让她做,加深她对题的理解。淇淇在这方面也做得挺好的,经常是主动要求我多出几个同类型的题,做完后我会夸她做得非常棒。

基本上讲到哪一课了,我都会在回家的路上问问她,她的作业我都要检查,有错的地方我会先让她说出来错在哪里了,然后再让她去改,并且告诉她下次不能再因为同样的问题出错。如果是不会做的、没学过的出了错可以原谅,但是在我教过之后还出错就不可原谅,我给她三次机会,如果第三次还错就会惩罚她,我不会打她,但是会不理她,孩子们都怕大人不理她,所以她会记住并改正的。同样,做的对做的好的也会有奖励,我会让她自己决定给她什么奖励,只要不是太过分的我都会满足她的。也会经常给她写些小纸条表扬她,让她更有学习的动力。

孩子做作业过程中做得非常好,没有说话,有错就改、很快的完成了作业的情况下我会让她玩一会,她想玩什么就让她玩。让她懂得了早早好好地完成作业自己就会有属于自己可支配的时间。

孩子做完了作业都讨厌家长再给布置练习题,但事实上多做练习题才能更好的全面的接触各方面的题型,所以淇淇也做练习题,只不过是她不想写我就让她给我念出答案来,我认为她不会写的字会要求她写出来,这样她也觉得没那么累了,而且家长好像她的忠实听众一样的,她会声情并茂地给我念的,这样也会提高她学习的兴趣的。

希望以上几点能对其他家长和孩子有所帮助。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九

一个年幼的孩子就如一块璞玉,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对璞玉的打造,所以后天的教育最重要。每个幼儿的基础状态其实都差不多,从生命中遗传过来的可能只有脾气和性格有别,但性格无所谓好坏,有人把人类的性格分为七种,每种都有他的优点。对后天教育中最重要的其实我个人觉得也只有几个方面:

对人格的塑造也就是培养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生活中讲礼貌,懂得尊敬家长和老师;懂得感恩,不铺张浪费,愿意帮助别人;等等。在学习上要有进取心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不骄不躁,知难而进。当然爱党、爱国、爱人民也很重要,是吧?还有,就是要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时间观念,纪律要求,读书好爱,等等。

当然对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一定要向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去努力打造这块璞玉。这期间老师和家长作用都非常重要,需要言行身教。

对有益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俗话说能够修身养性,其实就是能够让孩子养成好的心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有效提高孩子的情商教育。现代社会已经证明了情商的重要性,单纯的智商教育或许最后只落成了电脑与人的区别,我们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小孩培养成一台无情绪的电脑吧?当然如培养成有电脑脑袋的叱咤风云的人物还是可以的!象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

好的心智模式的养成这点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其实就是他个人对这个世界能够做出的反应模式,也就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这就需要对孩子的逻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承受压力能力等多方面进行锻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其内在自己纠正和提高的过程,周围的人员谁也代替不了孩子内心的作用,只能去影响。

谢谢!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十

各位家长朋友:

大家晚上好!

感谢大家抽出时间来学校参加半年一度的家长会。可以肯定地说,今天来参加家长会的所有家长都是非常重视自己孩子的教育与成长的家长,都是对自己的孩子充满期待的家长,都是值得学校敬重的家长。这里,我代表实中的领导和老师对大家的光临表示热烈地欢迎!

今天的家长会是在全省教育系统全面开展“课内比教学,课外访万家”活动之际召开的。在此之前,各班班主任与科任老师一道,已通过多种方式和在座的部分家长就共同关心的话题进行过不同形式的交流和沟通,建立了联系的渠道,增进了家校之间的了解与合作,加深了老师与家长的友谊,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作为校长,我对老师们的辛勤劳动和家长的积极配合表示真诚的感谢!

家长会也是机会,是学校老师和学生家长面对面交流、探讨、落实孩子教育的一些问题的机会。“家庭教育以及家校合作,协同一致教育孩子”总是家长会永恒的话题,因此,我今天讲话的题目是:“良好的家庭教育能使您的孩子更优秀”。

下面我从三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

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孩子都是优秀孩子。孩子降生后,家庭是他走向社会的第一站,是孩子接受教育的第一所学校,是培养孩子综合能力的重要基地。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生的老师。家庭教育在培养孩子良好品质和习惯方面的作用是学校教育无法取代的,可以这样说,在如今这样一个复杂多变、差距明显的社会,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家庭教育的高度在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孩子成长的高度,家庭教育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孩子今后的生活质量,家庭教育的差别直接决定了孩子今后发展的差别。

各位父母一定要认识到,孩子是自己养的,不管自己多忙、多苦、多累、多烦,教育自己的孩子总是父母不可推卸的责任。明确了这一点,父母就会自觉担当起家庭教师的职责,在日常生活通过言传身教,通过优化孩子的品质,培养各方面良好的行为习惯,为孩子终生发展奠好基,导好航。

(拜托今天来参会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把校长的观念带给孩子的爸爸、妈妈。)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在进步,经济在腾飞。相比起孩子的父母和爷爷奶奶生活的时代,孩子们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是丰富的,可是我们却发现,身边的许多孩子生活得并不比我们那一代人小时候快乐。所以,许多长辈发表感慨: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横草不拈,直草不拿,身在福中不知福。不少的孩子自私、冷漠、孤僻,以自我为中心、害怕吃苦、缺乏孝心、不懂感恩、没有责任感等等,造成这些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社会的负面影响,有学校教育的不当,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方面的原因。专家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的家庭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走入了误区。其主要表现在:

1.把孩子的生育、养育与教育截然分开

很多家长认为:生育孩子和养育孩子是父母的责任,教育孩子则是学校和老师的责任。他们觉得,把孩子生下来以后,给他吃,给他穿,给他钱花,尽力满足他们的物质生活,就算尽到了做父母的责任。有的父母甚至从孩子二、三岁起就把孩子全托或交给孩子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或请全职保姆,将自己监护人的角色和责任转移给他人,他们全然不理会家庭教育是孩子接触世界的第一阶段,孩子的性格雏形就是在父母的家教中塑造的,心安理得地将教育孩子的责任转嫁给学校和老师,很多父母认为只要把孩子送进学校,子女的所有问题都该学校和老师负责。这是一种对自己的孩子极不负责的错误想法。

2.过分的溺爱取代了“真爱”

在大部分家庭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有的甚至是绝对的中心(如处在“1+2+4”结构模式中的孩子),爷爷、奶奶、外公、外婆,还有七姑八姨,众星捧月。孩子的一切要求都满足,据统计资料显示,相当一部分孩子的日常消费额度占到家庭总收入的35%以上。父母并不考虑孩子的消费行为是否不当,是否与孩子的学生身份相适应,不区分很多消费行为的利弊,只是一味的攀比,赶时髦,甚至是求虚荣,或是简单地用物质刺激孩子。长此以往,不仅会淡化孩子对自己、对家庭、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而且他们无法感受父母的艰辛,不珍惜父母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不知感恩,坐享其成,以为生活本来就是这样的,发展下去他们很可能就会变得任性、自私、懒惰、霸道、狭隘、放纵,成为典型的“三无”孩子:无情、无能、无责任感。

出于爱孩子的本能,有些家长对孩子的错误总是百般袒护,寻找各种理由为孩子开脱,习惯于强调客观,强调别人的不足。甚至听信孩子的一面之词,而对别人大加指责。对待别人的批评,家长总是不愿从自己孩子身上找原因,也不肯下狠心帮助孩子纠正错误。许多家长过份看重孩子的学习成绩而忽视纠正孩子身上的缺点,这会导致孩子偏执,唯我独尊,一旦形成“生活锈”、“习惯垢”,就很难去掉。

因此,请家长们记住:给孩子过多的爱就是溺爱而不是真爱,那样会使他们对爱感到麻木而不珍惜爱。爱孩子不能害孩子,爱过度了就会害孩子,如同营养一样,营养是个好东西,但是营养过剩就会导致患上肥胖症,增加身体器官的负担而引起多种疾病。

3.过度的保护

现在的很多父母对孩子实行全方位、全天候的保护,有的在生活上过度操心,有的在学习过度干预,有的在人身安全上过度关注,还有的在食品营养方面过度加强,反正是尽一切可能让孩子远离劳动、远离挫折、远离伤害。据统计资料显示,中学生做家务的比例很低,五成中学生不清扫垃圾,六成不叠被子,七成不洗碗也不洗衣服,八成不烧伙做饭,相当一部分学生从小学起,上学书包有人背,往返有人接送,路不要自己走,力气不要自己出,心不要自己操,生活也不能自己做主。调查表明,很多孩子并不愿意这样只是父母来味强调孩子搞学习而不让干或没教过怎么干。

父母心肠虽好,但却违背了孩子成长的规律,省略了孩子长大所必须亲历的许多经历,也好心地剥夺了孩子从错误中吸取经验教训的机会。不经风雨,怎能见彩虹?美国心理大师布卢姆说:“这是家长把自己的需要和孩子的需要混淆了,并以为这是最佳育儿之道。”他认为,“一个孩子应该体验生活中正常的挫折、苦难和焦虑,才会有适应性,如果我们希望孩子长大后飞得更高,就应该每天为他们将来的离开做准备。”“现在很多中学生甚至大学生都如此的脆弱,究其原因是父母出于好意,在其童年时代替他们消化掉了很多他们必须面对的忧虑,结果他们长大后,不知道如何面对挫折。”我希望实中的每一个孩子不要步他们的后尘。

4.眼睛里只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

大多数家长都忽略了孩子内心世界的需要,很少去了解孩子内心需要什么,不自不觉把孩子当成了一架创造分数的机器,他们宁可自己受苦受累,包揽孩子所有的事务,也要逼近孩子无休止的学习,使孩子逐渐失去学习的兴趣。而我们的家长还有老师还是带着孩子去做那些他已经看不懂,不会做的习题,孩子们也乐于家长掏钱请补课老师来为他们提供他们不会做的习题的答案。久而久之,孩子长大了,除了个子长高了,体重增加了,其他什么东西都没得到,人格丧失了,性格也不好,苦也吃不了,啥事做不到。

当前的教育考试体制让社会把更多的目光聚焦到了分数上,家长和老师都有些无奈,但我们对此要保护清醒的头脑,未来的竞争不会仅仅是分数的竞争,分数和名次不能完全决定孩子的未来。我敢断言:只好分数的教育绝不是好教育,同样的,只关心分数和名次的家长和老师也不能算是一个好家长和好老师。

现在的许多孩子其实很孤独,很多时候他们封闭在一个小天地里,难以像长辈儿时那样在广阔的自然空间中自由成长,虽然他们有电脑、电视、学习机、mp4相伴,但是缺乏与同龄人的自由沟通,缺乏与父母的平等交流。他们虽然较早地了解到外面的精彩世界,但因缺乏正确的指导而难以正确的理解,也无法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一方面,他们对父母的依赖性越来越大,另一方面他们希望独立自主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种矛盾心理导致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沟通越来越少,与父母之间的隔阂有可能越来越深,慢慢地,孩子会逐渐向父母、老师、同伴关闭心灵的大门,在丰富的物质生活和繁华的闹市中变得越来越孤僻,形成不健康的心理,感受着深刻的孤独。所以,我前面说,许多孩子的内心并不快乐!

1.要坚持对孩子说人话

对孩子说话要直面孩子的生活,告诉他们应该如何面对自己的生活,应该怎样做人。因为他们是人,是长大后要当家理事的人。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很多家长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曾跟孩子说过这样的神话:孩子跌倒了,使劲地把地面跺几脚,然后说“你真该死,把我的宝宝跌倒了。”孩子撞到桌椅上,使劲把桌椅拍几下,然后说“打死你,都是你,把我的宝宝撞疼了。”在这样无需孩子承担任何责任的教育环境里,孩子岂能坚强、自立、有责呢?有一位学者曾经讲过这样一个故事,或许对我们家长有启迪作用:

去年暑假,一个朋友把自己13岁的儿子送到了澳洲珀斯的朋友怀冰家中,说是要让儿子见见世面,请怀冰照顾一下。怀冰由此开始了她对一个未成年男孩的.“照顾”。

刚从机场接回男孩,怀冰就对他说了一番话:“我是你爸爸的朋友,你爸爸托我照顾你在澳洲一个月的暑期生活。但我要告诉你的是,我对照顾你的生活并不负有责任,因为我不欠你爸爸的,他也不欠我的,所以我们之间是平等的。你13岁了,基本生活能力都有了,所以从明天起,你要自己按时起床,我不负责叫你。起床后,你自己做早餐吃,因为我要去工作,不可能替你做早餐。吃完后你得自己把盘子和碗清洗干净,因为我不负责替你洗碗,那不是我的责任,洗衣房在那里,你的衣服要自己去洗。另外,这里有一张城市地图和公共汽车的时间表,你自己看好地方决定要去哪里玩,我有时间可以带你去,没时间的话你在弄清楚路线和车程以后,可以自己去。总之,你要尽量自己解决自己的生活问题,独立起来。因为我有我的事情要做,希望你的到来不会给我增添麻烦。”

13岁的小男孩眨着眼睛听着这位不许自己叫她阿姨而坚持要他直呼其名的爸爸的朋友的一番言语,心中肯定是有些触动的。因为在北京的家里,他的一切一直都是爸爸妈妈全盘负责。最后,当怀冰问他听明白了没有的时候,他说:“听明白了。”

是啊,这个阿姨说得没错,她不欠爸爸的,更不欠自己的。自己已经13岁了,是个大孩子了,已经能做很多事,包括自己解决早餐以及出门去自己喜欢的地方这类事情。

无独有偶,前不久,我的一个女友带着她8岁的儿子到我这里来玩。看到我在用苹果手机打电话,小男孩说:“霜姨,我妈妈说了,只要我的架子鼓考过7级,她就给我买一个这样的苹果手机。”

我说:“这事我不同意。”他说:“怎么了?”我说:“你一个8岁的小孩儿,有拥有手机的必要吗?再说了,你考过7级,完全是应该的,因为你这样的年纪,每天的责任之—就是学习,要什么奖励!因为考过了一个普通的7级,就狮子大开口跟妈妈要苹果手机,妈妈挣钱容易吗?你这样做不觉得不好意思吗?”

他和那个13岁的孩子一样,眨着眼睛看着我,听着他从来没有昕过的话。

我接着说:“你跟妈妈要这要那,你给妈妈什么了?“他又语塞了,小嘴张着,似乎在思考。

在我这样和小男孩对话的时候,他的妈妈—直坐在那儿不说话,时不是时看我一眼,眼中有笑意。我知道,她其实很认同我说的这些话,她可能早就想这样说,却从来没有“忍心”对自己的儿子说过。

我说:“这个手机是不是不能要?”小男孩竟然叹了一口气,看着我,点了点他的小脑袋。

我对女友说:“姐们儿,他才8岁呀,你跟他讲什么他都会听进去的,就看你给他的是什么影响了。如果你总这样无节制地满足他,你给他多少他都认为是应该的。”

女友说:“真是这样,给多少都不觉得多啊!”

怨谁呢?孩子吗?当然不是。

看到许多人在抱怨如今的孩子是怎样的不争气,不节省、不体贴、不刻苦、不……这就叫做栽什么树苗结什么果,撒什么种子开什么花!

如果妈妈爸爸们能像我和怀冰这样把孩子当成大人一样与他们对话,孩子就会懂得许多必须懂的事情。

2.要让孩子适当地吃点苦

3.要重视孩子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和综合能力的培养

不少家长送孩子上学,把考高分,争好名次作为关注的主要目标。因此,评价孩子只看孩子考试的分数和名次。对此,我们十分理解。但我们更应关注孩子的学习习惯、生活能力、处事能力和心理健康等等。其实,对于一个人来说,会做人比会读书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心理健康比身体健康更重要,有些家长,孩子一次没考好,心里就不舒服。可是孩子存在严重的行为习惯问题,性格问题甚至思想道德问题却无所谓。我们很多人包括教师忽视了这样一个道理:孩子的成绩不仅仅取决孩子的智商和投入的时间还取决于孩子的习惯、性格、心理、方法和品质等因素。一个真正好的学校培养出来的孩子也不会是仅仅会考试。我们要教会孩子学会学习、学会生存。我们的教育目标,不是着眼于应付中考、高考,更要面对他的将来。“教学三年,更为他们三十年着想。”

4.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一个有责任心的人,一定会是被他人和社会接纳的人,也是最有希望成为社会栋梁,受人尊敬的人。父母要鼓励并引导孩子从小就把“做一个有责任感的人”作为自己成长的目标之一,把责任感作为最美好的品德去追求,并在追求中不断完善自我,这也是家长应尽的责任。

对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应从与孩子的生活有关的事情做起,首先要让孩子切实做到对自己负责,包括对自己的时间、学习、人身安全、生命健康等等负责,其次要学会对他人负责,包括尊重同学、老师、家长的劳动,有善心、懂得感恩,然后逐步学会对家庭、对集体、对环境、对社会负责。这样的孩子不仅比别人更优秀,日后必成大器。

5.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学习、进步、成长不只是孩子的专利。孩子的成长过程不能从头再来,为了自己的孩子更好的成长,父母也需要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不断地成长,才能跟上孩子不断上进的步伐,才能完成指导孩子正确求知修德的历史使命。如果家长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必然会对孩子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力,这样的父母在孩子面前才有永久的人格魅力,才能成为孩子的良师益友。

在教育孩子的同时,家长要注意营造健康良好的家庭环境,孩子父母的思想境界、人生观、价值观及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以及孩子父母之间相互的尊重和扶助,都会影响到孩子成长的方向和质量。一个健康的家庭环境会让孩子觉得他生活在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

当然,家长在教育子女时,还应注意与学校教育同步,在教育理念、教育方法和教育措施上尽量与学校教育协同一致,互动互补,形成合力。至于如何协同一致留待大家与班主任和科任教师面对面的探讨。

总而言之,我们认为,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推进器,能使您的孩子更加优秀。

家长同志们,我们的目标是共同的,我们的任务是一致的,愿我们携起手来,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把您的孩子、我们的学生培养成学习勤奋、品德优良、身体健康、人格健全、志存高远、阳光快乐的人,为他们在不久的将来、升学、就业乃至整个人生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进一步加强学校与家庭的交流,进一步了解和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行为习惯、内心情感,增强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针对性,结成家校教育同盟,便于共同教育孩子,在学校启动“课外访万家”活动的同时,我们提倡家长抽出时间以多种方式访问老师,进一步增强家长与教师的沟通与联系,确保孩子的教育与长成不走或少走弯路。

最后,衷心地祝各位家长工作顺利,家庭幸福。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十一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人的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教育工程,包含着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三者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在这项教育工程中,学校教育起主导作用,社会教育影响广泛,家庭教育则是一切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可以说离开哪一项都不可能,只有把三者结合好,形成教育的合力,才能使我们的孩子健康成长。

记得前苏联著名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把儿童比作一块大理石,他说把这块大理石塑造成一座雕像需要六位雕塑家:

1、家庭;

2、学校;

3、儿童所在的集体;

4、儿童本人;

5、书籍;

6、偶然出现的因素。

在排列顺序上,他把家庭列在首位,由此可见,家庭在塑造儿童的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家庭作为社会的细胞,是每个人与社会接触步入人生的起点站。可以说,每个人的意志品质、个性性格、礼仪道德、人生理想、求知兴趣等等都是首先在家庭获得熏陶与启迪。家庭是人成长的摇篮,是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即人生的第一个课堂,所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即启蒙之师。同时,一个孩子从出生到长大成人,几乎三分之二的时间生活在家庭之中,朝朝暮暮,有意无意地,自觉不自觉中都在接受着家长的教育。家长以其自身的言行,随时随地地教育影响着子女。这种影响潜移默化,伴随一生。可以说,家长又称为孩子的终身之师。

因此,家庭教育是一个人接受的最早的教育,是一切教育的资源,是整个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并且,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最好的补充,是整个教育工作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鲁迅先生说:“谁塑造了孩子,谁就塑造了未来,不仅塑造了孩子的未来、自己的未来,更重要的是塑造了民族的未来。”现代学前教育的鼻祖德国著名教育家福禄贝尔也曾说“国家的命运与其说是掌握在当权者的手中,倒不如说是掌握在母亲的手中”。对于孩子的教育培养,不仅关乎着孩子的未来人生,也关乎着家庭的幸福,更决定着国家与民族的发展。可以说家庭教育是关系到国家是否后继有人的百年大计。因此,家长们肩负着为国家、为社会、为未来造就人才的重任。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几乎是每一位家长所具有的强烈愿望。越来越多的家长已经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把孩子的教育看成是家里的头等大事,在孩子身上花费了很多的心血和精力。有些家长的教育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出现了一些违背教育规律的现象,陷入种种误区,比如重智育,轻德育;过分宠爱;重视身体健康,忽视心理健康;重分数轻能力等等,以致造成了很多悲剧,令人痛心。

也有很多父母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事与愿违。因为来自孩子的调查显示,至少有一半的孩子不喜欢自己的父母,对自己的父母感到不满意。北京市的一次调查结果显示有70%的孩子并没有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北京青年报报道说,全国有6000万对父母承认自己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是失败的并对怎样教育孩子感到困惑。这些数据反映出一方面孩子对家长的教育不满意,同时也说明了父母在怎样正确认识家庭教育,如何科学的进行教育的问题上也存在很多的疑问和困惑。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十二

一个年幼的孩子就如一块璞玉,对孩子的教育就是对璞玉的打造,所以后天的教育最重要。每个幼儿的基础状态其实都差不多,从生命中遗传过来的可能只有脾气和性格有别,但性格无所谓好坏,有人把人类的性格分为七种,每种都有他的优点。对后天教育中最重要的其实我个人觉得也只有几个方面:

对人格的塑造也就是培养良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在生活中讲礼貌,懂得尊敬家长和老师;懂得感恩,不铺张浪费,愿意帮助别人;等等。在学习上要有进取心和强烈的竞争意识,不骄不躁,知难而进。当然爱党、爱国、爱人民也很重要,是吧?还有,就是要养成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比如时间观念,纪律要求,读书好爱,等等。

当然对人格的塑造是一个长期过程,随着孩子年龄的成长一定要向一个好的方向去发展,去努力打造这块璞玉。这期间老师和家长作用都非常重要,需要言行身教。

举例:朋友对儿子考试前的忠告(仔细看题、认真思考、实在不行就拉倒)。

对有益的兴趣爱好的培养俗话说能够修身养性,其实就是能够让孩子养成好的心态,学会驾驭自己的情绪,有效提高孩子的情商教育。现代社会已经证明了情商的重要性,单纯的智商教育或许最后只落成了电脑与人的区别,我们都不愿意将自己的小孩培养成一台无情绪的电脑吧?当然如培养成有电脑脑袋的叱咤风云的人物还是可以的!象诸葛亮那样,神机妙算!

举例:一起玩大玩家(非常开心,每次有计划的十个或二十个币)。

好的心智模式的养成这点非常重要,一个人的心智模式其实就是他个人对这个世界能够做出的反应模式,也就是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式和方法。这就需要对孩子的逻缉思维能力,判断能力,承受压力能力等多方面进行锻炼。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是其内在自己纠正和提高的过程,周围的人员谁也代替不了孩子内心的作用,只能去影响。

举例:期中考试数学卷(不责怪没考满分,让其追究出错的原因)。

完了!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十三

父母把孩子送进小学开始学习的第一天起,就要主动配合学校老师,促进孩子健康而全面协调发展。作者认为,小学阶段儿童知识的获得、学习技能的掌握,学校的责任占70%,家庭占30%;在身体、能力发展和道德行为习惯上,家庭的责任占70%,学校占30%。如果父母把家庭应担负的责任有意或无意地推给学校,学校承受不了,最终受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孩子。这份不可推卸的教养责任,正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职能。

六年制小学低年级指一、二年级,是儿童正式接受学校教育的适应、调整阶段。

从学前班到成为一年级小学生,孩子经历着一系列的变化。

1、学习科目增加。

小学一年级开设有语文、数学、自然、品德、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学科内容的计划性、系统性强,知识内容比较丰富。

2、人际交往渐趋复杂。

除班主任老师相对固定外,还要适应其他任课老师的教学风格和习惯,班级同学又大多是一群还不熟悉的人,上、下课以及全校性活动时,在二年级以上的哥哥、姐姐们面前又显得弱小。

3、学习规范化。

每门学科有明确的学习进度计划,布置有定时定量的课内外作业,主科语文、数学时常有带紧张气氛的单元测验,还将接受严格的半期、期末考试。

4、学习时间增多。

每天除早读外,上午、下午都要上课,一节课的上课时间由学前班的灵活掌握(一般是30分钟)转换为固定的40分钟。学校课节的安排还要求儿童,必须从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比较迅速地转换到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上来。

5、行为要求正规化。

作息时间表统一固定,课堂纪律严明,要接受红领巾监督岗的检查,参加升旗仪式、做课间操、课外活动等全校性的集体活动,轮流当值日生并完成每天分派的清洁卫生任务。

在入学前的8月份,父母在作息时间、小学学习内容和要求、行为规范等方面安排一些有针对性的训练,有助于孩子缩短正式上学的适应期,只是必须在比较宽松、活泼、愉快的气氛中进行。

帮助孩子渡过适应期,父母要从孩子上学的第一天开始。上学前一天的晚饭后,父母与孩子共同整理新书包、文具,削好铅笔,摆放好明天上学穿的衣服、鞋子,睡前由父亲或母亲讲一个使孩子心情舒畅的童话故事,然后抚摸小脑袋亲切祝福:“(小名),祝你做个好梦。”让孩子在愉悦中入睡。早上,比平常早些起床,洗漱、吃饭完毕,穿戴整齐,背上新书包,在家人的祝福声中,由父亲或母亲陪同到学校。小学校门口,家长的一声道别,意味着把孩子送上了漫漫求学路。任何孩子在刚开始上学时,都对求知和发展充满着好奇与自豪。任何父母在把孩子送进学校之初,也都对孩子的未来充满着无限的期望。

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是孩子适应学校环境的具体表现。父母可以询问孩子:今天班主任、科任老师都提了哪些要求?自己认为做得怎么样?从中了解孩子领会、执行学习要求的情况。低年级孩子都愿意把在学校里高兴或烦恼的事,印象深刻的老师和同学的行为,如实向父母述说。父母只需要当一个耐心的倾听者,就能够洞察孩子对学校生活的适应性。正常情况下,两个星期就能够走上正轨,半学期就可以适应小学的学习环境。适应不等于完全同步,对于孩子偶尔出现的作业完成不好,或不遵守课堂纪律,或与同学的小矛盾等现象,父母不要着急,只须善意地提醒注意改正就行了。父母应该想到一年级的孩子面对一系列的变化,要面面俱到地都做好是很不容易的。面对稚嫩而有缺失的孩子,父母的心态很重要,如果心急火燎地训斥、矫正,只会延缓孩子的适应期,甚至在孩子还没有品尝到学校学习生活、求知的乐趣时,就增添了对学校教育的畏惧心理,结果是在孩子渡过小学适应期时帮了倒忙。

妇联家庭教育演讲稿篇十四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

大家上午好。

很荣幸能够站在这里,代表班主任老师表达自己的教育心声。我叫xx,来自大连格致新校,一个普普通通的名字,一名普普通通的班主任老师。

多少年来,和各位老师一样,我在自己的班主任岗位上兢兢业业,辛勤付出,可使终没有在教育教学方面形成自己的特色。曾几何时,面对着调皮厌学的孩子,我们一遍遍的苦口婆心,效果却微乎其微;曾几何时,面对着繁重、复杂的,纷至踏来的各项工作,我们的心里接受能力几近崩溃;又曾几何时,一些因家庭教育出现问题的孩子的家长被我们请到学校,一通数落,看着家长那无助而又求助的眼神,我们选择了躲避,因为在家庭教育方面,我们也是在未知中探索。

人们都说:班主任是世界上最小的主任。正是这最小的主任,每天却要处理着纷繁复杂的工作。课堂上,我们要不断创新自己的教学形式,和学生一起寻找知识的阶梯,课下,我们更要关注每一个孩子的心灵,走进他们的心里。大到教育教学,组织班级活动,小到教室物品的摆放、收费手册的处理,各种任务,各种压力常常让我们身心惧疲,怎么办,是选择抱怨逃避,还是改变心态,做一名阳光快乐的老师呢?相信明智的我们都会选择后者。阳光是温暖的,博爱的,也是平等的。我们的幸福来自阳光的心态、宽广的胸襟;来自心灵的温润,高雅文化的滋养;更来自于善待每一个孩子、用爱心开启他们的心灵之窗;来自于善于享受精彩的课堂。

今天,在这寒冷的冬季里,我的心却是火热的,因为我知道:我们区的阳光?幸福?和谐工程家庭教育专业化培训项目就要启动了,这次培训无疑会给我们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给我们带来一种全新的理念,为我们实际的教育教学带来更科学、更有效的指导。

如今,家庭教育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课题,家庭教育是一切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孩子能否健康成长,人格能否完善发展。无数事实证明,某些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正是家长在教育他的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果在家庭教育的过程中,家长能够多一些理智、多一些思考、多一些科学的指导,很多问题便会迎刃而解。作为教育第一线的班主任老师,我们有责任也有义务指导我们的家长如何更好的教育自己的子女,家长们需要的是在教育孩子方面具体可操作的指导,并不仅仅是老师平常所提的出孩子身上存在的种种问题。相信到那时,教育过程中很多不和谐的音符全部会化成优美的乐曲。

记得朱德在《回忆我的母亲》一文写道:母亲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今天,我想说:班主任是一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教师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平凡而普通的群体,却在创造着和改变着教育的历史。为一名班主任,我很幸福!

电影《非诚勿扰2》里有一句台词发人深省:活着是一种修行。我认为:教育,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幸福,是一种更高境界的修行!

亲爱的老师们,为了我们的修行,为了更多的家庭能够和谐幸福,也为了自己的工作能够更轻松自如,让我们拥有阳光心态,用科学的教育理论指导自己的工作,想信到那时,我们的工作会更有力,更光彩!

谢教育局、进修学校的领导为我们这次班主任培训所付出的种种努力。最后祝所有的领导老师身体健康、家庭幸福。祝我们的学习能够轻松、愉快!

谢谢大家!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