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优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2:06:00 页码:10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优质16篇)
2023-11-11 12:06:00    小编:ZTFB

在快节奏的生活中,总结能够让我们停下脚步,反思思考,并找到提升的机会。清晰明确自己总结的对象和内容,以便更好地组织文章结构。以下是相关方面的总结范文,希望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和参考。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一

2、可导和可微,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导数或可导性,一律通过导数定义直接计算或检验存在的定义是极限存在。

3、渐近线,(垂直、水平或斜渐近线)。

4、多元函数积分学,二重极限的讨论计算难度较大,常考查证明极限不存在。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二

简单地说c是组合,也可以理解为没有顺序要求的情况;a是排列,需要有不同的顺序。

比如你写的c(4,1)就是指在4个里面选1个。没有顺序(1个本来就没有顺序,但2个以上也同样不用考虑顺序问题。)。

你写的a(5,3)就是在5个里面选3个,但这3个不同的顺序算作不同的情况。

现举例说明a(5,3)和c(5,3)的区别。

如:12345这5个数,选其中的三个数,共有c(5,3)=10种选法。列举为(123)、(124)、(125)、(134)、(135)、(145)、(234)、(235)、(245)、(345)共10种。

同样这5个数,如果组成没有复数字的三位数,就是a(5,3)=60种。123、132、213、231、312、321也就是原来的一种组合现在变成了6种情况了。

公式更简单。c(4,1)=4/1=4。

c(5,3)=(5*4*3)/(3*2*1)。

c(7,2)=(7*6)/(2*1)。

也就是分子是下标依次递减相乘,乘的.个数正好是上标的个数。

分母就是上标的阶乘。

a(5,3)=5*4*3。

a(8,6)=8*7*6*5*4*3。

a(4,2)=4*3。

也就是只有组合时分子的情况,没有分母。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三

1.集合的含义与表示.

(1)了解集合的含义、元素与集合的“属于”关系。

(2)能用自然语言、图形语言、集合语言(列举法或描述法)描述不同的具体问题。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理解两个集合的并集与交集的含义,会求两个简单集合的并集与交集。

(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韦恩(venn)图表达集合的关系及运算。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四

关于小学数学复习资料大全,小编已为大家整理带来,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帮助。

- 数量关系式:单一量份数=总数量(正归一)

- 总数量单一量=份数(反归一)

分析:必须先求出平均每天织布多少米,就是单一量。 693 0 ( 477 4 31 ) =45 (天)

(3)归总问题:是已知单位数量和计量单位数量的个数,以及不同的单位数量(或单位数量的个数),通过求总数量求得单位数量的个数(或单位数量)。

- 特点:两种相关联的量,其中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跟着变化,不过变化的规律相反,和反比例算法彼此相通。

另一个单位数量。

分析:因为要求出每天修的长度,就必须先求出水渠的长度。所以也把这类应用题叫做归总问题。不同之处是归一先求出单一量,再求总量,归总问题是先求出总量,再求单一量。

80 0 6 4=1200 (米)

(4) 和差问题:已知大小两个数的和,以及他们的差,求这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差问题。

- 解题关键:是把大小两个数的和转化成两个大数的和(或两个小数的和),然后再求另一个数。

- 解题规律:(和+差)2 = 大数 大数-差=小数

(和-差)2=小数 和-小数= 大数

人,求原来甲班和乙班各有多少人?

- 12 ) 2=41 (人),乙班在调出 46 人之前应该为 41+46=87 (人),甲班为 9 4 - 87=7 (人)

(5)和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和及它们之间的倍数 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和倍问题。

-

解题关键:找准标准数(即1倍数)一般说来,题中说是谁的几倍,把谁就确定为标准数。求出倍数和之后,再求出标准的数量是多少。根据另一个数(也可能是几个数)与标准数的倍数关系,再去求另一个数(或几个数)的数量。

- 解题规律:和倍数和=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辆 。

列式为( 115-7 )( 5+1 ) =18 (辆), 18 5+7=97 (辆)

(6)差倍问题:已知两个数的差,及两个数的倍数关系,求两个数各是多少的应用题。

- 解题规律:两个数的差(倍数-1 )= 标准数 标准数倍数=另一个数。

倍,甲乙两绳所剩长度各多少米? 各减去多少米?

(米)剪去的长度。

(7)行程问题:关于走路、行车等问题,一般都是计算路程、时间、速度,叫做行程问题。解答这类问题首先要搞清楚速度、时间、路程、方向、杜速度和、速度差等概念,了解他们之间的关系,再根据这类问题的规律解答。

- 解题关键及规律:

- 同时同地相背而行:路程=速度和时间。

- 同时相向而行:相遇时间=速度和时间

- 同时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前,快的在后):追及时间=路程速度差。

8小学数学复习资料

- 同时同地同向而行(速度慢的在后,快的在前):路程=速度差时间。

分析:甲每小时比乙多行( 16-9 )千米,也就是甲每小时可以追近乙( 16-9 )千米,这是速度差。

16-9 ) =4 (小时)

(8)流水问题:一般是研究船在流水中航行的问题。它是行程问题中比较特殊的一种类型,它也是一种和差问题。它的特点主要是考虑水速在逆行和顺行中的不同作用。

- 船速:船在静水中航行的速度。

- 水速:水流动的速度。

- 顺水速度:船顺流航行的速度。

- 逆水速度:船逆流航行的速度。

- 顺速=船速+水速

- 逆速=船速-水速

- 解题关键:因为顺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和,逆流速度是船速与水速的差,所以流水问题当作和差问题解答。 解题时要以水流为线索。

- 解题规律:船行速度=(顺水速度+ 逆流速度)2

流水速度=(顺流速度- 逆流速度)2

路程=顺流速度 顺流航行所需时间

路程=逆流速度逆流航行所需时间

4 千米。求甲乙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0 2 =40 (千米) 40 ( 4 2 ) =5 (小时) 28 5=140 (千米)。

(9) 还原问题:已知某未知数,经过一定的四则运算后所得的结果,求这个未知数的应用题,我们叫做还原问题。

- 解题关键:要弄清每一步变化与未知数的关系。

- 解题规律:从最后结果 出发,采用与原题中相反的运算(逆运算)方法,逐步推导出原数。

- 根据原题的运算顺序列出数量关系,然后采用逆运算的方法计算推导出原数。

- 解答还原问题时注意观察运算的顺序。若需要先算加减法,后算乘除法时别忘记写括号。

人到四班,则四个班的人数相等,四个班原有学生多少人?

再加上 2 等于平均数。四班原有人数列式为 168 4-2+3=43 (人)

168 4-3+6=45 (人)。

(10)植树问题:这类应用题是以植树为内容。凡是研究总路程、株距、段数、棵树四种数量关系的应用题,叫做植树问题。

- 解题关键:解答植树问题首先要判断地形,分清是否封闭图形,从而确定是沿线段植树还是沿周长植树,然后按基本公式进行计算。

- 解题规律:沿线段植树

- 棵树=段数+1 棵树=总路程株距+1

- 株距=总路程(棵树-1) 总路程=株距(棵树-1)

- 沿周长植树

- 棵树=总路程株距

- 株距=总路程棵树

- 总路程=株距棵树

例 沿公路一旁埋电线杆 301 根,每相邻的两根的间距是 50 米 。后来全部改装,只埋了201 根。求改装后每相邻两根的间距。

分析:本题是沿线段埋电线杆,要把电线杆的根数减掉一。列式为 50 ( 301-1 )( 201-1 ) =75 (米)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五

1.会用基本不等式解决简单的最大(小)值问题.。

2.会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些简单的二元线性规划问题,并能加以解决.

考纲研读。

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增强了对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实际的应用性问题的考查力度.主要有两种方式:

(2)基本不等式的应用:一是侧重“正”、“定”、“等”条件的满足条件;二是用于求函数或数列的最值.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六

中考复习最忌心浮气躁,急于求成。指导复习的教师,应给学生一种乐观、镇定、自信的精神面貌。要扎扎实实地复习,一步一步地前进,下面是关于中考数学的复习资料的内容,欢迎阅读!

1、定义

把一个图形整体沿某一方向移动,会得到一个新的图形,新图形与原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图形的这种移动叫做平移变换,简称平移。

2、性质

(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大小和形状,但图形上的每个点都沿同一方向进行了移动

(2)连接各组对应点的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1、定义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该直线叫做对称轴。

2、性质

(1)关于某条直线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3)两个图形关于某直线对称,如果它们的对应线段或延长线相交,那么交点在对称轴上。

3、判定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4、轴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沿着某条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点o转动一个角度的图形变换叫做旋转,其中o叫做旋转中心,转动的角叫做旋转角。

2、性质

(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

(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线段的夹角等于旋转角。

1、定义

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

(1)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是全等形。

(2)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3)关于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应线段平行(或在同一直线上)且相等。

3、判定

如果两个图形的对应点连线都经过某一点,并且被这一点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一点对称。

4、中心对称图形

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这个店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1、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原点对称时,它们的坐标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原点的对称点为p(—x,—y)。

2、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x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x相等,y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p(x,—y)。

3、关于y轴对称的点的特征

两个点关于y轴对称时,它们的坐标中,y相等,x的符号相反,即点p(x,y)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p(—x,y)。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七

星期一的时候我们进行了一项考试,这一项考试飞回城那个的重要,就是我们的数学考试。

我们来到考场,我的心里就开始紧张了,心扑腾、扑腾的跳起来,我紧张的都出汗了。忽然间,我就看到一位老师拿着卷子过来了,我一看,竟然这么多的题,我一定要认真的审题,否则是考不好的。老师放下卷子,我看了看时间,想不到这一次的时间,很短就是70分钟,所以做题必须又认真又快速。我们开始写了,我的.心里还是非常的紧张,到了最后几题,我就蒙了,因为有的一些题我不是很会儿,所以肯定会减分。我们到时间了,就把卷子收了。

我听着别人的答案,我就想想我的答案,有的是一模一样,也有的不是一样的,不管对不对,还是去迎接这一场突如其来的数学考试吧!我现在的脑海中一直都出现着我做的题,听了别人的答案,我感觉有的一些数学题是因为我的粗心大意而造成的,所以我下一次考试,一定要认真审题,看清楚题在做,不能还没有读完就直接写上得数,这样永远也做不对。

这一场数学考试真是令人紧张!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八

上课了,数学老师拿着一叠试卷走进了教室。我不禁一惊:呀,昨天晚上光顾着看小说书,连数学考试都没准备。怎么办呢?惊慌中我定了定神儿,咳,车到山前必有路,没有翻不过去的火焰山。

不一会功夫,我“过关斩将”,连克数题,喜上眉梢。转眼间,最后一到题计算题把我难住了。我抓耳挠腮,不知所措。心想:这下可“前功尽弃”,“败走麦城”了。

我一斜眼,瞅见我的同桌张斯恺做完了这道题,虽然刚开学才认识,但我们还算是铁哥们了,我压低嗓门:“最后一题怎么做?”他没有作声。我用胳膊肘顶了他一下,又努着嘴问:“最后一怎么做啊?”他依然若无其事,查看试卷,不理我。

我急了,撕下一块纸头,提笔就写:最后通牒:你迅速把最后一题的答案给我,不然断绝外交关系!我把纸条顺手给他,他看后,在上面写起来,我一看,把我鼻子都气歪了。字条上写道:“自己做!

我气鼓鼓地把子头揉成一团,扔进抽屉里。我绞尽脑汁,额头上都渗出了汗珠,还是久攻不下,就是因为这使我只得了118分。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九

我们已经知道整数和统称为.并规定无限不循环是无理数,这样我们把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即实数这个大家庭里有有理数和无理数两大成员.学习时应注意分清有理数和无理数是两类完全不同的数,就是说如果一个数是有理数,那么它一定不是无理数,反之,如果一个数是无理数,那么它一定不是有理数.

二、正确理解实数的分类。

实数的分类可从两个角度去思考,即(1)按定义来分类;(2)按正、来分类.但要注意0在实数里也扮演着重要角色.我们通常把正实数和0合称为非负数,把负实数和0合称为非正数.

三、正确理解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就是说所有的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数轴上的任一点表示的数,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在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在原点的两旁,并且两点到原点的距离相等.实数a的绝对值就是在数轴上这个数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利用数轴可以比较任意两个实数的大小,即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四、熟练掌握实数的有关性质。

实数和有理数一样也有许多的重要性质.具体地讲可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

1,相反数实数a的相反数是-a,0的相反数是0,具体地,若a与b互为相反数,则a+b=0;反之,若a+b=0,则a与b互为相反数.

3,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实数互为倒数,即若a与b互为倒数,则ab=1;反之,若ab=1,则a与b互为倒数.这里应特别注意的是0没有倒数.

4,实数大小的比较任意两个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正实数都大于0,负实数都小于0,正实数大于一切负实数,两个负实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5,实数的运算实数的运算和在有理数范围内一样,值得一提的是,实数既可以进行加、减、乘、除、乘方运算,又可以进行开方运算,其中正实数可以开平方.在进行实数运算时,和有理数运算一样,要从高级到低级,即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有括号的要先算括号里面的,同级运算要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进行.另外,有理数的运算律在实数范围内仍然适用.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十

2.集合间的基本关系。

(1)理解集合之间包含与相等的含义,能识别给定集合的子集;。

(2)在具体情境中,了解全集与空集的含义;。

3.集合的基本运算。

(1(2)理解在给定集合中一个子集的补集的含义,会求给定子集的补集;。

(3)能使用venn。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十一

1.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

2.点、线、面、体。

a.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

b.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线可分为直线、射线、线段。

c.体: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球等都是几何体,几何体简称体。

d.面:包围着体的是面,面可分为平的面、曲的面。

二、直线、射线、线段。

1.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2.当两条不同的直线有一个公共点时,我们就称这两条直线相交,这个公共点叫做它们的交点。

3.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4.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三、角。

1.有且只有一个角。

2.把一个周角360等分,每一份就是一度的角,记做1°﹔把1度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分的角,记作1’﹔把1分的角60等分,每一份叫做1秒的角,记作1’’。

3.角的运算:1周角=360°,1平角=180°,1°=60’,1†=60’’。

4.角的平分线:a.从一个角的顶点引出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角平分线。b.角平分线上的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

四、线段、射线和直线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线段、射线、直线是部分与整体的关系.线段向一方无限延长形成了射线,向两个方向无限延长得到了直线.直线上的两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组成线段,直线上的一点及其一旁的部分是射线,射线反向延长得直线.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十二

函数思想是指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分析和研究数学中的数量关系,通过建立函数关系(或构造函数)运用函数的图像和性质去分析问题、转化问题和解决问题;方程思想,是从问题的数量关系入手,运用数学语言将问题转化为方程(方程组)或不等式模型(方程、不等式等)去解决问题。利用转化思想我们还可进行函数与方程间的相互转化。

数形结合思想。

中学数学研究的对象可分为两大部分,一部分是数,一部分是形,但数与形是有联系的,这个联系称之为数形结合或形数结合。它既是寻找问题解决切入点的“法宝”,又是优化解题途径的“良方”,因此我们在解答数学题时,能画图的尽量画出图形,以利于正确地理解题意、快速地解决问题。

特殊与一般的思想。

用这种思想解选择题有时特别有效,这是因为一个命题在普遍意义上成立时,在其特殊情况下也必然成立,根据这一点,我们可以直接确定选择题中的正确选项。不仅如此,用这种思想方法去探求主观题的求解策略,也同样精彩。

极限思想解题步骤。

极限思想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为:(1)对于所求的未知量,先设法构思一个与它有关的变量;(2)确认这变量通过无限过程的结果就是所求的未知量;(3)构造函数(数列)并利用极限计算法则得出结果或利用图形的极限位置直接计算结果。

分类讨论思想。

我们常常会遇到这样一种情况,解到某一步之后,不能再以统一的方法、统一的式子继续进行下去,这是因为被研究的对象包含了多种情况,这就需要对各种情况加以分类,并逐类求解,然后综合归纳得解,这就是分类讨论。引起分类讨论的原因很多,数学概念本身具有多种情形,数学运算法则、某些定理、公式的限制,图形位置的不确定性,变化等均可能引起分类讨论。在分类讨论解题时,要做到标准统一,不重不漏。

拥有一个整体的高考文科数学解题思路,会对文科生答数学题有很大的帮助,可以更好的立于高考学生的第三轮复试,提高文科数学成绩。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十三

对于小学六年级的学生朋友们来说,””应是他们人生第一次真正意义上的考试,是他们学业道路上第一个重要的关卡。下面为大家分享数学复习资料,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的复习!

2、一列火车长160米,全车通过440米的桥需要30秒钟,这列火车每秒行多少米?

10、一列火车通过一座长530米的桥需40秒钟,以同样的速度穿过380米的山洞需30秒钟,求这列火车的速度与车身的长度。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十四

内错角:内部,两旁;。

同旁内角:内部,同旁。

2、平行线的判定方法:

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3、平行线的性质:

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4、三角形的分类:

1)按角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

2)按边分:等腰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

5、三角形的性质:

1)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只差小于第三边。

2)三角形内角和为180o。

3)三角形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

6、三角形中的主要线段:

1)三角形的中位线: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

中位线性质: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

2)三角形的中线、高线、角平分线都是线段。

7、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2)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中线、顶角的角平分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3)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

8、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等边三角形每个角都等于60o,同样具有三线合一的性质。

9、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

1)直角三角形两个锐角和为90o(互余)。

2)直角三角形中30o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3)直角三角形中,斜边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10、全等三角形:

1)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的三角形叫全等三角形。

2)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sss、sas、asa、aas、hl。

11、分析、证明几何题的常用方法:

2)分析法(执果索因):从命题的结论出发,不断寻找使结论成立的条件,直到已知条件。

3)两头凑法:将分析法和综合法合并使用,比较起来,分析法利于思考,综合法适宜表达,因此在实际思考问题时,可合并使用灵活处理。以利于缩短题设与结论间的距离,最后达到完全沟通。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十五

对于数学基础好,冲高冲难的孩子们,复习的过程中家长不要让孩子特意做过多的偏题难题,尤其是社会上各种版本的模拟题,辅导书等等,其实各学校初三的老师们在题型,题目的要求上都已基本心里很有数了,也有了自己学校一套有效,有针对性的试卷,如果这个时候家长再忙着给孩子添加“课外秘笈”,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

还有一类是学习习惯不好导致的,这类孩子家长逐渐在孩子每天的数学作业时间上要有个要求,要加强这部分孩子的思维节奏,在平时的做题时间上有个要求。

其余初三毕业班的家长要做的,确实还是把爱的目光给孩子,但一定把“叨叨不休”的嘴闭上,初三的学生进入了他们人生的“第一博”,最令他们反感的大概就是家长每天的唠叨了,事实证明也是无效和伤感情的叨叨,不如用爱的目光追随着就够了。

第二个建议是给学生的。

无论是马上临近的一模,还是重中之重的中考,都要注重学习方法和答卷技巧。

学习方法上,复习阶段比较有效的就是认真订正这个环节,现在开始进入了大量的做卷过程,做卷无非两个目的,一是查漏补缺,二是综合解题能力的提高,而认真订正错题,积累一个“病历本”至关重要,甚至到最后的复习做过的卷子不必重新翻阅,但把错题重新认真的做一遍是对自己最有针对性的复习。

初三的数学,一方面是思维,一方面重在思维的表达,尤其是相似形这部分的学习,重在严密的逻辑论证,即使是计算也是论证基础上的计算,答题也有一定的技巧,那就是简答题详写,而大题要略写,简单题步骤少,几乎每一步都是得分点,所以要详写,而最后的综合大题要学会略写,学会看这几年中考题的评卷标准,关注得分点的步骤一定是不能少写的环节。

其次复习过程中同伴间的讨论也非常重要,有些学生不愿意问老师,几乎现在大多数学生遇到问题都很少主动的问老师,也没有时间问老师,如果是这种情况,还有一个办法是对前一天的作业和试卷,做不出来的或是感到自己这个题目做得很复杂的,可以把班上数学学习好的同学的作业借来看看,这不是抄袭的问题,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渠道,肯学的孩子会通过这个渠道提高和醒悟的更快。

这是学生自己不容易总结出来的,比如是计算类的,还是审题类的,是构图类的还是理解类的,是表达规范类的还是方法类的等等。

有了老师的几次具体详细分析,你就知道了注意点,而不是泛泛用粗心来安慰自己之后,老毛病却照样“根深蒂固”地影响你的分数了。

数学总复习资料简短篇十六

1、应知应会:

10以内加减法;10加几和相应减法;20以内进位加;连加连减混合。

2、基本形式:

口算和笔写。

3、其他形式。

基本:填+或-。7○8=154○2=2。

填未知数3+=1011-()=2。

从2、3、9、12四个数中选出三个数,列两道加法算式和两道减法算式。

接龙:7+4=()+2=6+()=3+()=()+0。

3、对于家长的复习建议:

(1)关于口算的建议:提高口算速度是复习的重点。在复习时要训练学生读算式、审算式、确定算法的良好习惯。把孩子的口算练习卷加以观察,把错误处提出来单独进行强化训练。

(2)关于填未知数的建议:要形成良好的`检查习惯,遮住得数,计算并比较是否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