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精选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1:56:34 页码:10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精选17篇)
2023-11-12 01:56:34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的经验和教训的总结,有助于今后的改进和发展。总结是一个推敲和精细化的过程,需要经过不断的修改和调整,才能最终达到完美。想要了解更多关于总结的实例,以下是小编带来的一些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一

[摘要]论述和分析目前安全生产现状及对安全生产管理的误区,结合实际工作经验来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探讨。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国家和集体公共财产负责的基本要求,是对企业正常生产与运营的必要保证。车间安全管理是车间各项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其主要目的是改善劳动条件,预防和消除职工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保证生产正常有序进行。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二

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保护人的生命和健康,是对国家和集体公共财产负责的基本要求,是对企业正常生产与运营的必要保证,车间安全管理是车间各项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为保护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而采取的各种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

在生产中,人往往同机器设备密切联系在一起,甚至成为人机统一体。人是安全生产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企业的设备、工具和原材料等,都要由车间、班组掌握使用;企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管理和各项规章制度的贯彻落实,也要通过车间、班组的活动来实现。尤其是班组,是企业的基础,是企业取得安全、优质、高效的关键所在。从安全角度来说,班组是控制事故的前沿阵地,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本环节,加强班组安全建设是企业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关键,也是减少工伤事故和各类灾害事故最切实、最有效的办法。每个班组在每日工作的开始实施阶段和结束总结阶段,应自始至终地认真贯彻“五同时”,即班组长在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生产的同时,计划、布置、检查、总结、考核安全工作,把安全指标与生产指标一起进行检查考核。因此,认真开好班前、班后会,做到一日安全工作程序化,即班前布置安全、班后检查安全,将安全工作列为班前、班后会的重点内容。可以说,班前、班后会成功与否,是班组安全管理水平的一个标志。做好安全检查、整改工作车间安全检查除了按企业要求进行检查外,还可利用各种机会进行组织检查。要求工人在生产前对安全防护装置、保险装置、安全用具以及其它安全措施进行认真检查。车间安全检查的目的是发现隐患,落实整改措施,消除和克服不安全因素,做到防患于未然。安全工作要做到“三不放过”,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本人和群众受不到教育不放过、没有制定出防范措施不放过。总之,车间安全生产管理重点在现场。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是企业稳定的基石,是企业的生命线、效益的前提。安全管理应全方位、全天候、全过程、全员管理,即横向到边,纵向到底。只要车间对安全管理领导组织有力,制度完善,落实到位,一定能消除事故隐患。我们才能真正做强车间,使安全生产长治久安。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三

1安全管理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1对施工安全的片面认识在许多建筑企业中,特别是部分中小企业,对施工安全认识不完整,不科学。片面认为建筑产品的最低使用年限一般都在50年以上,工程质量的好坏是起决定性的,而施工安全只是一种现场的、短期的、事中发生的,只要项目工程竣工,安全问题就自然消失了。

1.2几种轻视施工安全的错误认识认为抓安全工作主要是企业质安部门和政府职能部门的事;提高了安全标准,必然要加大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及社会名誉的唯一途径,就是提高产品质量等错误认识。

1.3重视书面规定,轻视现场管理许多施工企业领导和工程技术人员认为:施工安全的各项措施、承诺,均符合招投标程序与甲方要求就行了,而对现场施工中的安全问题,只要应付一下,不出事就行了。

1.4重视前线工地,轻视后方保障错误的认为后方科室人员,是占编制不创造财富的,他们到下面检查、监督总是在挑毛病。安全隐患的整改是被动的应付,错误的认为整改会延误工期,耽误进度。

1.5重视资历经验,轻视计算数据一些施工人员认为现场应用与操作的载重机械、计量设备、带电导线等,都应以资历高、经验足为导向,而计算数据只是复杂繁琐的数字,不能作为实做的依据。

2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第一文库网的安全意识。

要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方针,以专业安全知识为内容,用行政奖励、法律、法规为手段,全面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断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安全防范能力,明确自己安全生产责、权、利的关系,以达到施工安全效益最佳的目的。具体做法:。

一是加强专业安全知识、技术的日常教育与培训,用安全典型事例和事故教训进行教育,对照法律、法规认真地进行分析、讨论。

二是坚持1天1条,将安全法律、法规逐件公示在安教宣传栏中。

三是积极组织各类管理人员,参加好的安全讲座和参观受表彰表扬的项目工程。四是通过重视人员的管理,机制的建立,系统的完善,营造出施工企业的安全文化。

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订立合同之后,安全管理工作应与其它工作同步开展,同步进行。要依法明确工程项目的安全生产责任人,并明确安全控制由项目经理全面负责。要制定安全管理工作的要点,明确施工安全的承诺与目标。要编制工程项目安全计划,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完善安全保证体系。

工程施工安全产生于生产过程中,必须要“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

4.1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工程施工安全的准备工作,要循序渐进,分步骤、分阶段地进行。首先是做好施工前的调查研究。针对现场的地形、地物、地貌进行勘查、记录,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并依据实地记录、设计文件做好安全技术措施的编制,以及现场安全警示的工作。其次在施工生产准备阶段,施工企业的管理层,要根据施工项目的特点及容易发生事故的处所,开展好安全生产的宣教,实施安全技术培训与考核,并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4.2狠抓施工生产安全计划的落实工程项目部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把安全责任目标分解到岗,落实到人。并针对不同的建设项目和施工条件,合理地组织人力、财力、物力,确保施工生产中的安全。具体要求:。

(1)要遵循“按图施工”的原则,充分了解、掌握设计文件的要求及安全技术措施的内容。

(2)开展好事前班组安全教育,施工前的安全防护检查,并要树立“下一道工序开展前,安全防护已完善”的思想。

(3)做好各项安全防护及应力支撑系统的验收工作,如井支架、脚手架、各类支撑等。

(4)卸料平台等经常性活荷载受力的部位,要按照安全计算的模式进行搭建。

(5)掌握全程施工动态,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

4.3确保材料供应的质量。

材料部门对于各种原材料,应建立健全进场前检验验收和取样送检制度。为此,要求材料员、工程技术人员,都要加强技术业务的学习,掌握好常用材料的质量标准和性能,熟悉材料在保管和运输的规定,做到分门别类的保管和堆放。凡属不合格的材料不准运到工地,以确保材料不会造成施工安全问题。

4.4电力、机具、设备的维护和保养。

首先规定它们的操作者,必须经过岗前培训,并持有政府有关职能部门颁发的上岗证。其次,要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遵守作业制度、纪律。同时要建立健全管理制度与管理档案,实现管理工作标准化、制度化。

5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制定整改措施施。

工企业管理者,要善于总结以往的安全教训,找出“通病”、“顽疾”,并制定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在日常施工中,发现安全隐患时,要当场剖析原因,即时指正,限期整改。对预防措施和纠正的实施过程和实施效果,应跟踪验证,保存验证记录。同时要建立健全奖罚制度,以经济辅助手段,促进施工安全生产。

6开展施工安全管理事后总结工作要将施工安全的事后总结工作。

纳入系统行业化、法制化,方能使建筑企业全体人员,认真回顾项目工程管理中安全管理的成效及弊病,提高安全素质,增强安全理念,持之以恒地确保建筑施工的安全。具体做法:。

第一是制定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标准化格式,并纳入到建设工程竣工验收条件中去。

第二是建立健全施工安全管理总结档案,以便规范和指导项目工程管理人员的日常施工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是建立施工安全管理总结内容的警示及监督体制,以确保施工安全管理体系在项目工程建设中的顺利开展。第四是实行施工安全管理总结的宣讲及测评公示制度,促使好的施工安全管理经验得到应用推广,并认真地吸取施工安全管理中的问题及经验教训。

参考文献:。

[1]孟宪海.国际工程担保制度研究借鉴[j].建筑经济,20xx(6、7).

[2]徐金梁,陈玉珍.施工企业加强合同管理的思考[j].建筑经济,20xx(8).

[3]褚一伟.工程项目目标成本管理与财务风险控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xx(7).

文档为doc格式。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四

1.1.本文经过研究、分析总结出机械制造企业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现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下面我们就来详细探讨下,首先,生产计划于作业计划存在不协调因素。我们知道,一年之计在于春,生产计划对于机械制造企业生产也是一样,对一年的生产工作具有指导性,对于生产活动的有序开展意义重大,因此,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由专业的工作人员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情况来科学拟定,并且根据生产发展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优化,只有这样才能保证生产开展的科学化、合理化。但是,现阶段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计划制定工作开展的并不容我们乐观,生产计划合理性存在大量的问题,如企业生产计划于实际生产情况存在大量的冲突,二者之间不协调,为产品供不应求以及产品储存量的增加等问题埋下了隐患,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经营以及可持续发展。同时对于国内大多数机械生产企业来讲,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往往都是以产品为单位,并且将生产任务下达到各个车间。

1.2.成产成本得不到有效的控制。我们知道,产品生产成本是直接关系到企业生产、经营效益的重要因素,如果生产成本得不到科学、有效的控制,那么企业的生产效益也就无法得到有效保证。就目前国内大多数机械制造企业来讲,大多仍在沿用粗放式的生产管理模式,生产成本核算、预期收益等工作开展的不到位,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益。虽然,现阶段许多企业都已经将这一问题重视企业,但是在专业人员上、管理理念上、管理方法上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使得生产成本控制工作仍流于表面,无法落实到实处。

1.3.生产管理范畴过大。对于现代机械制造企业而言,企业的生产管理涵盖了企业从原材采购、库存、生产到销售和售后的全过程,企业不仅需要开展产品的制造活动,同时需要开展销售和售后等工作。随着企业生产管理范畴的不断扩大,企业生产管理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企业生产管理面临更多挑战。显然目前我国多数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管理能力无法满足实际需求。

2.1.科学安排生产计划。首先,机械制造企业必须从生产计划入手,着力提高管理水平。生产活动是企业生产管理的关键环节,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直接影响到正常的生产秩序。在生产计划的制定时,企业必须遵循科学性、合理性和及时性的特点。科学性,即企业的生产计划必须要以产品零部件生产数量为单位进行下达,将生产计划和作业计划相统一,确保实际生产数量。同时,企业生产计划必须合理,企业生产计划的制定需要围绕企业的实际现状出发,如市场情况、企业生产能力等因素,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

2.2.科学合理的对生产成本进行管理和控制。生产成本是企业发展的命脉所在,科学管控生产成本是一个永远不变的话题,因此,机械制造企业一定要将这一问题重视起来,要求我们相关工作人员转变管理、控制理念,企业也要重视管理人员的'队伍建设,实现对生产成本的科学管控。同时,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要做好财务预算工作,使企业的生产有序开展,有充足的资金保障,来最大化的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益。

2.3.缩小生产管理范畴。对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快速发展的企业而言,企业的生产范围、生产能力在不断扩大,如包括企业生产中的采购、产品的生产、产品的加工、产品的运输、产品销售、产品售后等内容,这就给企业生产管理带来了不小的压力,所以,企业要想提高机械制造产品的质量,就必须不断强化企业生产管理,对生产环节不断加强控制和优化,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3.结语。

企业生产管理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可谓意义重大,所以,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机械制造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一定要将生产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做好生产计划的制定工作,采取有效的方式、手段来控制产品库存,采用专业的工作人员来对成本进行科学管控,来全面提升机械制造企业的生产管理水平,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五

安全生产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因各类生产中的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在数万人左右。虽然这几年特大事故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事故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甚至呈上升之势。

造成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监察体制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惩罚力度不够和企业安全投入强度较低之外,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掌握少,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必须采取措施,促使管理者紧抓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势必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巨大的损失,因而,各个企业都应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组织,对生产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目前,我们的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事故频繁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思想上认识不足,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二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趋利不知避害;三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匮乏;四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太多;五是安全检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彻底;六是工作作风浮漂,抓落实不够;七是事故处理轻描淡写,失之于宽。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抓组织保障,建立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保障系统。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安全生产的5项治理活动,要下决心整顿和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这既是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整顿市场秩序的需要,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部署和交排,各部门要密切合作、协调联动,除隐患一丝不苟,罚违章执法如山,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该停的果断地停,该关的坚决地关,确保专项治理活动取得实效。

管理离不开文化,也可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管理的进步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属于文化的范畴。安全管理效能的发挥,自然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即安全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机能。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了推动安全文明生产,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关键问题了。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都靠安全文化来培养、影响和造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替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观点都是十分错误的。

三、结束语。

对于社会,安全是人类生活质量的反映;对于企业,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才能使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才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国家正前进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历史快车道上。面对这样的现实和背景,面对这样的命题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人类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人类安全文化的进步,才能最终实现社会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平.企业生产安全投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探讨[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04).

王兆清.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技术水平[j].当代矿工,2002,(12).

袁莉莉.四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2007.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六

公路工程施工中,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是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可以有效预防安全事故发生,还能保证施工现场良好秩序,有利于施工任务严格按照进度计划完成,防止延误工期情况发生。同时还能保证现场施工有效开展,保障施工人员安全,避免安全事故发生而带来不必要的损失,提高资金利用效率,确保公路工程建设效益。但目前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施工单位片面强调工程效益,对安全管理重视程度不够,相关制度未能严格落实,施工人员的安全责任和安全意识淡薄,制约安全管理水平提高。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相关措施没有严格落实;安全管理资金投入不足,现场安全管理不到位,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安全事故应急管理不到位等[1],需要采取措施改进和完善。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七

安全生产是企业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没有效益",安全工作已经越来越被摆在重要的位置。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针对人们活动过程的安全问题,运用有效资源,进行决策、计划、组织、控制等活动,消除生产安全隐患,将安全事故扼杀在萌芽状态中。本文从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现状入手,进行危害识别和分析,并采取安全措施,以期达成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

近年,我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许可证条例》、《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陆续出台实施,从法律层面上保障了建设工程的安全生产,也让人们对于安全生产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安全生产形势仍不容乐观。

根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全国共发生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较大及以上事故29起、死亡105人,比去年同期事故起数增加4起、死亡人数增加3人,同比分别上升16.00%和2.94%,其中重大事故1起,未发生特别重大事故。

究其原因,笔者分析认为,这与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新特点有关。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建设投资规模逐渐增加,对于建设工程的技术含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量的先进工艺、新型材料被推广运用,不仅要求施工企业有着高超的技术水平,也要求工程中的每一个环节、管理水平都必须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这对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无疑是一种更高难度的挑战。

著名的"海恩里希法则"提出,当一个企业有300个隐患或违章,必然要发生29起轻伤或故障,在这29起轻伤事故或故障当中,有1起重伤、死亡或重大事故。安全生产管理就是要掌握主动权,把握其中的规律,通过事先分析,及时、高效地控制、清除工程中的不安全隐患。

根据规范要求及承接工程的种类、特征、自身管理水平等,对施工现场存在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列出清单,并对危险源一一评价,重点防范重大危险源,建立事故应急预案。识别方法:

(1)以国家和地方有关安全法规、标准为依据。

(2)收集本单位和其他同类单位发生过的事故信息。

(3)收集其他要求和专家咨询获得信息。

(4)现场观察,进行预先危害分析。对作业活动、设备运转进行观测,分析人员、过程、设备运转中存在的危害;召集安全管理人员与操作人员分析讨论危害,并进行补充与确认;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新技术采用前,预先对存在的危害类别、危害产生条件等概略模拟分析和评价。

每一项工程中都存在着诸多隐患和不安全因素,若要实现从根本上解决建设工程事故频发的问题,就必须建立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提高人们的安全意识,从标准着手加强考核,多管齐下,落实安全管理。

首先,严格执行住建部颁布的"一标准三规范"(《建筑安全检查评分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范》、《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范》)及国家、省、市有关生产法令、规章制度。

其次,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制定安全生产标准,与各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书,对各级责任人、各级职能部门及施工人员在管理和施工中应承担的责任,做出明确规定,双方都受到安全质量及文明施工的约束。并加强安全管理标准化,特殊工种坚持持证上岗,做好机械的维修保养。

再者,完善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并定期开展对建筑企业负责人、施工项目责任及监管人员的考核工作。

2.加强安全教育。

为了增强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技能,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多种、多专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学习国家制定和颁布的施工规范、标准和施工现场的安全要求,将安全管理要求逐步变为作业人员的自觉行为。

施工单位为项目部配备专职安全员,专职安全员应是各作业区技术、经验、安全技能最丰富的人员,他们的责任是协调安全作业的实施,指导安全措施的落实和监督,并加强宣传教育,将"严格遵守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植入每个施工人员心中。并组织人员对现场施工用电、机械设备使用、防火等编制检查计划,定期按照计划对现场进行各项检查,对安全隐患制定整改措施,防止类似措施重复出现。同时,要求专职安全员加强自身的学习和业务水平提升,经考核合格持证上岗。

并将这种安全员制度细化到每一个作业小组,实时防护监督。针对工作面广,安全工作量大的情况,加强安全宣传,开展人人都是安全员的活动,让技术员、质检员参与安全管理,增强安全管理的实力。

3.采取有效的安全技术。

(1)"三宝"、"四口"和"临边"防护。

施工现场人员必须戴安全帽,高处作业者使用安全带,脚手架外侧必须挂设密目式安全网。井架出入口、投料口均需搭设防护棚,设置防护门。较小的预留洞口采用木盖板遮盖。阳台、楼板、层面等临边,均用脚手架作临边防护。

(2)主要垂直运输机械。

首先要保证机械为正规厂家的定型产品,有安全运行保证。其次严格遵守操作流程,做好运输与建筑物的联接,实行专机专人,建立检查、维修记录,当运行发生故障应及时抢修。

(3)施工机具。

主要有:电锯、钢筋机械、手持电动工具、套丝切管机、砂浆砼搅拌机、潜水泵等,各种机具需装置齐全,设安全防护罩。

(4)安全标志。

可以根据风险评估结果,将施工现场分成不同的风险区域,按照国家颁布的《安全色》标准,分为红、黄、蓝、绿四种,即红色指禁止、黄色指警告、蓝色指指令、绿色指提示,从而让作业人员直接了解周边安全情况,做好安全防护。同时,对于每个阶段的工程注意事项也可直接做成标识牌进行提醒,如在钢筋棚等半成品加工区悬挂"有人工作,禁止合闸"等内容的安全施工注意事项标识牌,时刻提醒工人注意安全操作规程。

(5)用电与防火。

设置漏电保护,采用厂家标配电箱、开关箱,并上锁,由专职电工保管。场内干线需采用架空电缆或套管地下铺设,专职电工负责架设与维修管理,不准擅自乱接。所有临时设施均按要求采用非可燃物料搭设,且应配备足够的灭火器等消防器材,宿舍内严禁使用电炉、气炉。

4.完善安全经费保障制度。

强制施工企业对于安全生产的投入,保障安全经费。

安全经费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标准提取、在成本中列支,用于完善和改进安全生产条件的资金,因此至关重要。对于这笔费用,应优先用于安全生产监管部门提出的整改措施和达到安全生产标准所需的支出。并可以允许施工企业将安全作业环境和安全施工措施费和意外伤害人身保险费,按照合理的标准单设,设为不可竞争费,以用于安全防护用品的购置与更新,安全措施的落实,并为一线人员参加意外伤害保险提供经费。地方的财政部门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应定期对企业安全生产费用的`提取、管理、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5.建立应急体系。

为有效及时地处理建筑工程安全事故,控制伤亡和实施救援工作,急需建立有效的应急体系。行政主管部门应制定地区建筑业重大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成立应急救援小组。组织人员按照应急救援预案,开展救援工作,防止事故扩大,把损失降到最低。根据事态的变化,确定救援人员、物资、设备、警戒数量等并紧急调用,并配合单位组织人员撤离、物资疏散等工作。在救援行动中,应根据实际情况,灵活调整应急救援方式。

同时,应及时上报有关应急救援进展等情况,以便及时处理,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据住建部公布的数据显示,各地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迟报事故的现象较为突出,522起事故迟报超过20天的126起,占事故总数的24.1%.超过24小时上报的18起,占总数的62.1%.若事故上报不及时,非常不利于事故应急处置。

事后应展开事故调查工作,并作事故技术分析,避免再次发生。

安全生产管理是建筑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建筑企业对施工现场安全风险的管理。它贯穿于施工过程的各个阶段,这需要全员的参与和配合,运用科学的管理理论和方法,事先辨识危害的可能性,并进行详细的风险评估,针对不同的风险,制定安全标准,采取预防与清除危害的措施,建立一套有效的安全生产管理体制,最终确保施工生产的安全。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八

煤矿生产管理中存在大量分工,客观上造成安全生产需要不同工程技术人员通过共同合作来实现煤矿正常运行、安全生产。在现行煤矿生产中调查发现,工程技术人员作为煤矿生产中的基本构成因子,其自身所发挥安全管理效能却很低,这与严格管理体制、专业人才培养及不断完善监督制度很不协调。这主要是由于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没有形成安全管理意识造成。大部分工程技术人员仅仅偏重于“技术”,但却偏离安全主线,认为“安全管理”是有安全部门负责,不属于自身工作范围。工程技术人员的职责主要负责煤矿在运行各种技术,如机械设备、电力照明、通风排气等。事实上,这些技术的'专业性恰恰也反映出工程技术人员在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的重要性。一方面,技术专业性存在较高门槛[2],在各司其职前提下,其它领域的技术人员无法鉴别生产条件,即便存在明显安全隐患,也无法有效及时排查。另一方面,煤矿生产条件艰苦、环境复杂,工程技术人员作为最基本因子,彼此之间配合很重要,如缺乏安全生产管理意识,很容易造成各自为政的现象,引起操作不当而造成人为安全事故。

2保障措施。

安全生产无小事,尤其在煤矿生产环境下存在因素繁多、环境复杂、危险系数高等情况,工程技术人员作为基层操作者,与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人员相比,具有更好的安全管理优势。如在技术施工方面,可有效了解、判断瓦斯故障、通风系统故障等;为充分发挥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中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可通过以下保障措施展开。

作为煤矿生产中重要的人员组成部分,技术与安全之间密切联系,工程技术人员应具备比一般工人更强的安全意识。否则,无论安全体制多么完善、多么严格,都不能发挥安全生产管理作用。这是因为人作为执行的唯一主体,只有在思想上形成符合安全生产管理的认识,才能具备将技术转化为安全要素的驱动力。据中国煤矿生产管理现状[3],要积极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安全思想教育,使其具备企业主人公精神,成为煤矿安全生产第一道防线。结合中国煤矿自然环境、作业模式、设备特点等,将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工程技术人员身上。换而言之,根据煤矿安全生产要求及开采进度管理规划,要制定安全、环保、高效的施工测量。在这方面,煤矿井施工之前,需对工程技术人员展开专业培训,使其了解安全、技术和管理之间的权责关系。同时,在施工、开采过程中,根据需求及时调整技术方案,号召工程技术人员积极沟通、协调,制定符合现实情况、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

2.2科学制定生产方案关注安全技术实践。

煤矿生产方案制定是一个大型计划,而煤矿工程技术人员大多从事不同领域专业性工作,如机械专业、土木工程专业、地质专业等,煤矿工作现场往往是针对技术方案展开。相应地,技术内容直接影响整体生产,所以根据工程技术人员相关需求,要灵活制定科学生产方案,并及时做出整改。技术具有创新性,尤其是新设备、新材料和新工艺引入过程中,绝大多数情况都会影响安全管理现状。为保障安全技术实践,不能仅考虑技术质量标准,更不能仅依赖数据和资料,还应结合安全管理、安全监督部门共同验收技术实践,并决定是否进一步推广。此外,工作交接制度不仅适用于煤炭工人,也适用于煤矿工程技术人员,煤矿安全管理部门可制定相应交接表,在一项技术实施之前、之后,基于安全生产管理需求填写核心要素。

2.3专家定期安全检查企业动态安全抽查。

煤炭资源生产主要包括开采、加工、运输等环节,其中开采是获取煤炭资源的过程,也是整个煤炭资源生产主体,存在安全隐患最多。从技术角度来说,不同煤矿资源类型、不同地质区域、不同安全标准需求下,使用开采方法也有很大差异,这些问题都与安全息息相关[4]。为确保安全,仅依赖企业安全管理部门是不够的,可通过组织专家小组的形式定期安全检查,以专业角度来判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应保持日常生产模式,而不做刻意改变,这有助于发现问题。同时,也可以以煤炭企业为主导展开动态性安全抽查或安全状态鉴别;检查内容包括各个方面,如设备安全、照明安全、通风安全、瓦斯安全等,尽可能扩大范围。由于中国国情特殊,煤矿工作环境本身比较恶劣,如考虑不周,就不能发挥安全检查(抽查)的作用。

2.4加大煤矿安全培训构建培训考核制度。

通常情况下,煤矿企业安全培训工作主要针对领导层和安全管理部门展开,但工程技术人员却被排除在外,这显然不科学。因此,除在思想方面安全意识提升外,还要不断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参与到业务性安全培训活动中,使其与自身专业工作相结合,提出满足煤矿安全生产管理的合理建议[5]。在加大安全培训力度时,也应构建相应考核制度,考核内容除一般性安全常识外,要设定一些与技术相关的安全考核内容,并结合工程技术人员自身特点展开。

3结语。

煤矿安全生产管理是关系到煤炭资源稳定供应、煤矿企业安全效益、从业人员生命健康的重要问题,在以技术为生产力先导的时代背景下,针对工程技术人员加强安全生产意识是非常必要的,同时,通过培训的方式,将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在工程技术人员身上体现,发挥未雨绸缪的效果。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在安全生产管理的作用,坚持以人为本原则,积极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才能保障中国煤矿生产正常运行,为国家创造更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参考文献:

[2]王庆双.浅谈煤矿安全生产与工程技术人员的关系[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7):194.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九

安全生产一直是我国经济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严峻的问题。近些年来,我国因各类生产中的事故导致死亡的人数在数万人左右。虽然这几年特大事故的数量逐渐减少,但是事故的发生率仍居高不下,甚至呈上升之势。

造成这些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十分复杂,除了生产力总体水平较低、企业安全技术装备水平落后,监察体制不够完善、法制不够健全、惩罚力度不够和企业安全投入强度较低之外,企业员工对安全生产方面的知识掌握少,缺乏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和安全意识淡薄也是重要原因。必须采取措施,促使管理者紧抓安全管理工作,通过制定严格的管理制度和加强对职工的安全教育,才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管理工作十分重要,如果这项工作做不好,势必会给企业和职工造成巨大的损失,因而,各个企业都应重视安全管理工作,成立安全组织,对生产工作进行严格监督,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才能防患于未然。目前,我们的社会各项事业都有了较大发展和进步,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在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认真研究、应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以提高安全管理水平,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

事故频繁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综合分析其主要原因:一是思想上认识不足,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二是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趋利不知避害;三是职工安全意识不强,安全知识匮乏;四是安全投入不足,安全欠账太多;五是安全检查不到位,隐患治理不彻底;六是工作作风浮漂,抓落实不够;七是事故处理轻描淡写,失之于宽。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要有效防止事故发生,笔者认为应采取以下措施。

1.抓组织保障,建立安全生产专业人员保障系统。

结合产业结构调整和安全生产的5项治理活动,要下决心整顿和关闭不符合安全生产条件的生产经营单位。这既是制止低水平重复建设、整顿市场秩序的需要,也是实现安全生产的治本之策。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的部署和交排,各部门要密切合作、协调联动,除隐患一丝不苟,罚违章执法如山,维护法律法规的严肃性,该停的果断地停,该关的坚决地关,确保专项治理活动取得实效。

二、注重企业安全文化的建设。

管理离不开文化,也可以说不同的文化背景就有不同的管理理论和方法,而管理的进步实际上也是一种文化现象,管理属于文化的范畴。安全管理效能的发挥,自然离不开管理的主体、对象,其最根本的决定因素是人。提高全员的安全文化素质及其安全文化环境,即安全文化建设,直接影响管理的机制和机能。人们越来越注意到,职工的安全文化素质的.提高,已经成了推动安全文明生产,保护职工安全和健康的关键问题了。

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有其内在的联系,但安全文化不是纯粹的安全管理,企业安全文化也不是企业安全管理。企业管理是有投入、有产出、有目标、有实践的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企业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过程中的同步进行子功能系统,企业安全文化是企业安全管理的基础和背景,是理念和精神支柱,企业安全管理理论、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安全素养、安全管理的伦理道德等都靠安全文化来培养、影响和造就。安全文化与企业安全管理是互相不可替代的,那种误认为提倡安全文化,企业安全管理就可以不要了,或认为企业安全管理落后了、过时了等观点都是十分错误的。

三、结束语。

对于社会,安全是人类生活质量的反映;对于企业,安全也是一种生产力。只有通过系统的、有效的安全管理手段才能使企业更加健康、稳定的发展,才会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人类已进入新的世纪,国家正前进在高速的经济发展与文化进步的历史快车道上。面对这样的现实和背景,面对这样的命题和时代要求,我们必须推进安全科学技术的发展,推进人类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推进人类安全文化的进步,才能最终实现社会高质量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王静平.企业生产安全投资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关系探讨[j].大庆高等专科学校学报,,(04).

王兆清.加强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安全技术水平[j].当代矿工,,(12).

袁莉莉.四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构建研究[d].西安理工大学,.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

当今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的过程中,一些企业为了追求更大的利益而降低成本,减少安全投入,当安全生产与效益发生矛盾时,往往更关注效益。过于注重效益必然对安全考虑不周,导致事故发生,给企业员工和企业财产带来严重危害。

[关键词]。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一

摘要:安全生产管理作为地质勘探中的重要因素,对于整个地质勘探的稳定发展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影响。随着近年来地质勘探事故的频频发生对于其质量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标准。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地质勘探作业属于一种综合性的施工作业,其安全问题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所以作为地质勘探人员要做好每个环节的施工管理措施,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障地质勘探的质量,减少人为事故的发生及所造成的经济财产损失,下面文章主要针对目前地质勘探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并提出合理化的解决措施。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二

定义:减少企业的人力、成本、空间、库存、物料消耗因素。

目的:养成降低成本习惯加强作业人员减少浪费意识教育。

实施要领:能用的东西尽可能利用以自己就是主人的心态对待企业的资源切勿随意丢弃,丢弃前要思考其剩余的使用价值人,都是有理想的。

企业内员工的理想,莫过于有良好的工作环境,***融洽的管理气氛。8s借造就安全、舒适、明亮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真、善、美的品质,从而塑造一流公司的形象,实现共同的梦想。

没有实施8s的工厂,触目可及就可感受到工作场所的肮脏,例如地板粘着垃圾、油渍或切屑等,日久就形成污黑的一层。零件与箱子直接放在地上,起重机和台车在狭窄的空间里游走。再如,好不容易引进的最新设备也未加维护,经过数个月之后,也变成了不良的机械,也只有起初两三天遵守而已。要改变这样的工厂的面貌,实施8s最为合适。

文档为doc格式。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三

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车间主任必须要承担起重要的角色,车间主任是车间事务的重要执行者,身挂其职,身担其责。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素质,高度重视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够做好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安全生产,关系到公司的生存与和谐发展,关系到每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整个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尽管公司每月不定期进行“安全文明生产检查”,但是有的车间仍然不时发生大大小小的安全生产事故,原因何在?这是每个管理者都要去思考的问题!就当前公司安全生产情况和结合笔者的理解,浅析车间安全生产管理。

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车间主任必须要承担起重要的角色。车间主任是车间事务的重要执行者,身挂其职,身担其责。首先,要具备一定的安全生产素质,高度重视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才能够做好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就我个人理解,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1、认真利用好班前班后会时间,班前班后会上,要根据当天的生产任务提出安全生产注意事项,要求工人认真做好安全防范保护措施。分析在企业或车间曾发生过安全事故,分析车间各工序存在的危险因素,让每个人的心中对自己的岗位都有数。

2、新员工进行厂级教育后,到车间要认真做“两级教育”(车间级、班组级),让新员工一开始就有安全生产观念,提高警惕性。

3、在车间认真做好安全宣传教育,通过派发安全教育资料、组织学习这些资料和办黑板报等形式来对员工进行安全宣传教育,图文并用,双管齐下。

4、车间应认真做好安全日记,记下当天车间安全隐患、应该注意的事项、工人对待安全生产的心态等一切有关安全的事宜,并及时的改进和教育,以防止同样的错误发生。

5、监督好工人要严格按照工艺和设备使用规程操作,从根本上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某些违规操作并教育不听的员工,应给予严厉的处罚甚至辞退。

这样的观念是不对的,正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1、据车间的具体情况,对一些重点工序和存在着较危险因素的重点工序进行针对性的现场基础知识的教育和监督。

2、进行基本技能培训,让工人对本工序的工作达到最熟练的程度。要确保时刻都安全生产,单是有安全知识是不够,还必须要有精湛的技能,熟练的动作。在工作的过程中,把握好一种“度”,充分了解设备的性能、环境的变化,从而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3、小问题,大注意。对车间里发生的每一件安全事故或存在的危险因素,例如车间板材边毛刺刮伤手、地板上铁钉子钉伤脚、裸露的电线,看似是小问题,但是会给许多工人带来不经意的伤害,给车间带来潜在的危险。车间应引起注意,及时给工人现场教育,彻底的排除车间的安全隐患,防患于未然。

4、做好车间现场安全消防安全工作。教育员工如何使用灭火工具,如灭火器、消防栓,以防出现紧急情况的时候现场慌忙,导致更多的损失。加强考核,奖惩分明,完善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制订并逐渐完善车间的安全考核制度,对于违规操作、违章行为,要给以严厉的处罚,对于屡次出现安全事故的工人,应开除处理或换换工作环境察看。坚持层层考核原则,公司对车间主任考核,车间主任对班组长考核,班组长对员工考核。考核达标给予奖励,否则应扣罚。这样,制度明确职责,安全与利益挂钩,使每个人都能高度重视安全,提高警惕。

健康的设备,是安全文明生产的基础。首先,车间要根据本车间的设备情况,做好设备运行记录,对出现故障的设备,应立即找设备部人员来进行检修,保证设备工作时处于良好的状态。第二,车间必须天天要做好设备的保养工作,减少设备的耗损,降低设备的维修频率,提高设备的寿命。第三,认真按照设备的规定、要求操作,保证设备和操作者的安全。

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是每个人共同的责任。作为车间的管理者,必须把车间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作为重点工作来抓,丝毫不能松懈和麻痹,车间的安全要保持警钟长鸣的状态。只要每个人思想上重视安全生产,规范自己平时工作的行为,养成良好的习惯,共同营造文明生产的企业文化氛围,车间的安全生产工作一定会逐渐得到改善。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四

电力安全生产关系到国家的财产安全、人民生活利益和电力职工的安康,是电力企业最根本的效益所在。它是电力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影响着电力企业本身的内外形象。要使电力企业健康、稳定、持续的发展,就要不断强化企业的安全管理。本文以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为切入点,分析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重要性与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切实提出科学有效的管理措施。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对电力的需求也大大增加,电力企业需要不断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更重要的是确保电力企业的安全供电与用户的安全用电,为此电力企业要针对基层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管理。在实际的电力生产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企业的基层生产方面有着一定的安全威胁,如果电力企业不及时的加以管理,则会影响供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无法确保用户的用电安全。除此之外,还会威胁到电力员工的人身安全,影响着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阻碍着电力企业的进一步发展。所以,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至关重要。

尽管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对于电力企业来说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需要认真管理,但实际的管理工作中仍然存在着不少问题,不能有效确保基层安全生产。以下是对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具体分析。

1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电力作业施工过程管理,参与现场管控的业主项目分部安全质量工程师和供电所安全人员以及其他人员,没有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的敏感性,没有从思想上行动上、将安全生产的紧迫感层层传递到各级部门单位和人员,存在安全生产"上热下冷"的现象,致使安全管理工作并不到位,基层安全生产工作得不到有效的监督管理,很容易出现差错,造成较为严重的后果。

2生产人员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基层生产人员是否充分认识到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规范生产是确保供电安全的关键,然而有些电力企业的基层生产员工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安全生产意识薄弱,没有按照规定的制度规范进行生产,在生产作业方面具有较强的随意性,无法确保生产作业安全性。

3安全职责落实不到位。基层生产管理人员明确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职责,但在实际的落工作并不到位,只停留在"说"的阶段,并没有切实的监督管理。管理人员只注重事务性工作,没有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很少分析基层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没有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整改措施,所以在安全责任的落实方面,往往并不到位,直接影响电力生产安全。

1加大监管力度。由于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管理工作不到位,致使电力生产安全问题无法得到保证,所以管理人员需要加大管理力度,拓宽管理范围,对生产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都要加强管理,一旦发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隐患,要及时的提出并整改,务必确保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与用户的用电安全。

2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由于生产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薄弱,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不遵循相关规定制度,导致生产作业安全性受到影响,甚至威胁到生产人员自身的安全。所以要加强对基层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有效地利用安全日活动、视频、电力专刊等各种载体,认真组织基层职工学习《安全生产法》、《安规》等规章制度以及国家电网公司等上级下发的各种事故通报、安全文件以及企业内部的安全管理规定,引导基层生产员工按照规定的流程,规范作业。不仅如此,还要通过宣传栏、悬挂宣传横幅、张贴安全标语、设置安全提示卡等多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广泛宣传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进一步强化宣传效果。除此之外,还要通过举办讲座,发放个人防护用品,定期安全考核等途径让生产人员提高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员工应对危机情况的能力,一定程度上确保生产员工的自身安全问题,有利于电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3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生产设备关系到电力产品能否安全生产与生产人员的操作安全,所生产管理人员要针对生产设备重点管理。在选择生产设备时,要选择高质量、性能良好、安全系数较高的设备。在进行生产作业之前,要仔细检查设备是否存在安全隐患,还要检查安全措施是否完善,在确认一切安全后再进行生产作业。除此之外,还要做好生产设备的日常维护工作,定期检修,确保设备的运行质量。

4重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明确责任意识。电力企业领导阶层要给予基层生产管理工作充分的重视,只有领导阶层充分重视,重点监督管理,基层安全生产管理人员与工作人员才能充分重视安全生产工作。不仅如此,领导阶层还要监督生产管理人员落实责任,明细每个工作人员的工作内容,一旦生产出现任何问题,直接与相应的生产责任人员了解情况,有利于问题的顺利解决,确保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

5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绩效考核是一项系统工程,是电力企业在既定的战略目标下,运用特定的标准和指标,对工作人员的个人表现、工作表现及工作业绩等进行评估,并运用评估的结果对员工将来的工作行为和工作业绩产生正面引导的过程和方法。其主要分为组织绩效考核和个人绩效考核,这就要求电力企业的工作人员不仅注重个人绩效,还要注重团体绩效,这样一来,不仅提高了员工的个人工作能力,更增强了团体凝聚力、提高团体意识,强化团队合作精神,有利于电力企业的快速发展。

综上浅述,电力企业基层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对于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用户的安全用电、生产人员的自身安全来讲都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所以在安全管理方面,要加大监管力度、加强生产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加强对生产设备的管理工作、重视基层安全生产工作,明确责任意识、建立绩效考核体系等,切实确保基层电力生产作业的安全进行,确保电力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的安全、和谐、快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黄烈平,关于电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策略的探讨[j].低碳世界,2013(05).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五

企业生产安全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前提和基础。但是现阶段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中仍存在不少问题,导致安全生产事故频发,尤其在最高法院明确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的入罪标准以后,安全生产管理形势愈加严峻。本文从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角度出发,探讨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几点具体的建议,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提供一定的参考。

永恒的主题,没有安全,就谈不上效益。在市场经济建设中,安全生产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而且还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息息相关。我国《安全生产法》中明确规定了企业在生产中应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防止生产安全事故的发生。2015年11月,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又通过了《关于办理危害生产安全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明确了此类案件的明确的定罪量刑标准,原则上以死亡一人、重伤三人,或者造成直接经济损失一百万元作为入罪标准。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在国家法规体系中越来越重要,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越来越大,需要更加重视并加强安全生产管理,推动企业的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

(1)重视口头要求,忽视制度建设。制度是相对固定的长期管理要求和行为准则。而在安全生产管理中,不少企业习惯在安全会议上、安全检查中、事故处理后提出口头要求,以要求或批示代替制度,忽视对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指示要求和方法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使之成为固定的制度条款。导致形成口头要求和安全制度两条线管理模式,使制度被架空,制度的执行力和约束力遭受损害。(2)重视法律法规引用,忽视与企业实际结合。往往是照搬照抄法律法规条文,大段引用上级文件,复制粘贴网络资料,很少将具体规定与企业自身的实际相结合。从而使制度理论化、空洞化,无法在基层实际工作中贯彻落实。

(1)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在企业的生产过程中,违章操作的现象比较常见,且屡禁不止,在工作中过分依赖经验,存在侥幸心理。比如在高空作业中,员工不按照要求来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带等。(2)法规观念淡薄。在日常工作中,抱着敷衍的态度来应对安全生产工作。比如在车间、班组工作中,采用照本宣科方式来传达安全会议精神等。(3)缺乏安全活动总结。企业开展安全活动后,大多只有记录,缺乏实质的内容,没有对其进行总结、汲取其中的教训。

1.3责任意识淡薄。

(1)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意识差,特别是个体私营企业,工作环境恶劣、设备陈旧,安全生产意识缺乏,不注重安全设施的投入,雇佣一些农民工、临时工,极易发生安全事故。(2)有一些企业常常会将环境较为恶劣的工作岗位,特意留给一些临时工或者是一些农民工,让他们去做一些危险系数较高的工作,甚至有时候还没有做好防护措施。(3)安全监督力度不够。在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中,工作人员在工作中流于形式,走马观花,没有履行好相应的职责。

1.4安全管理知识缺乏,基层管理人员素质不高。

不少企业缺乏专业安全生产管理人员,或者现有安全监督人员自身综合素质并不高,且缺乏责任心,不具备专业安全生产管理知识和技能,不能保证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而在基层安全管理队伍中,人员流动性较大,且招聘的工作人员工作时间较短,缺乏系统的安全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导致在现场的安全管理中,面对问题不能给出良好的解决方案,导致安全事故频发。

1.5安全投入不足。

部分企业为得到更多的经济利益,常常通过减少生产成本,降低安全生产投入,采取生产项目审批制度滞后,没有合理的安全论证和安全评价等做法,埋下安全生产隐患。而在生产过程中,又缺乏必要的安全警示标志及安全设备,没有配备必要的安全防护用品,购买一些劣质的劳保用品,甚至连工伤社会保险都没有参加,使生产人员无法得到安全生产保障。

无规矩不成方圆。想要保障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保障安全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和质量,制度建设必不可少。企业要在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基础上,根据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和要求,结合企业实际进行论证、分析,从设备、工作环境、工作条件等方面识别出风险和危害,从而制定出防范风险和危害的操作规程、行为规范等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制度,覆盖企业运行的各个方面的管理,达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职责不交叉,不重叠的要求。

2.2加强安全生产目标管理,落实责任,建立安全生产长效工作机制。

企业安全生产的目标管理,其优势在于使员工用自我控制的管理来代替受他人支配的管理,激发员工的活力,用目标来控制和管理自己的行为。所以企业要完善目标体系,层层制订目标,建立一把手直接负总责,分管领导各负其责,各车间均有专门安全负责人的安全管理网链;重视员工参与,避免由上向下强压;注重实效,不流于过程和行为;重视职工的培训和开发,为目标的实现提供保证;企业各部门之间相互交流、检查、控制;完善目标评审制度,进行自上而下的考核,加强目标反馈,奖惩并举。把切实落实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责任制作为基本要求,建立企业自我约束、自我完善、持续改进的长效安全生产工作机制。

2.3加大安全生产培训力度,增强员工安全意识。

(1)加强领导层的培训教育。企业领导自身应起到带头作用,提高对安全生产管理的重视,不能抱有侥幸心理,应积极整改隐患,保障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落实。因此,要加强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等领导层人员的安全培训力度,促使其认识到安全生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在日常企业安全生产中发挥带头作用,最大程度上预防安全事故的发生。(2)加强员工教育培训。一是进一步强化全员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对全体员工进行安全意识、安全生产知识技能的强化教育和训练。做到形式与内容有机结合,做到手段多样,形式活泼,内容丰富,贴近实际。二是强化安全专业知识培训。抓好新进员工“三级”教育和特殊工种的教育培训;根据不同文化层次,不同工种的难易程度,合理选定安全基础理论知识、与从事工作有关的安全基本常识、从事工作必须掌握的知识等等,使员工学而能用;三是在岗前培训阶段必须要求操作人员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规定,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提高安全技能;四是严格按照规程办事,做到规程执行不走样,抓好事故演练,做到遇到险情处理果断,正确无误。

(1)合理配置注册安全工程师。当前许多企业没有注册安全工程师,这也是一些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效果差的原因之一。注册安全工程师是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开展的核心力量,企业应加强对注册安全工程师的培养,通过注册安全工程师有效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2)注重基层安全监督人员的培训。一是加强职业道德教育培训,促使他们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坚持秉公执法,做好自身的安全监督职责。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培训工作,促使安全监督人员掌握现代安全管理办法,洞悉不安全因素,熟悉国家的相应法律法规。三是新上岗人员要进行专门培训,确保持证上岗。

2.5建立事故应急管理体系。

在企业生产中发生安全事故时,大多数由于企业缺乏良好的应急处理措施,导致事故不能在初始阶段得到良好控制,安全事故的严重性不断加重,最后出现更大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总结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借鉴其他企业的应急预案,综合考虑《安全生产法》中的相关规定,在企业中建立突发事故的处置体系,避免发生事故时不知所措,而是可以有条不紊地应对,将事故的人员伤亡、经济损失降到最低程度,提高企业应对突发事故的.能力。

2.6抓安全文化建设,推行“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

企业安全工作的对象是人,安全生产人性化就是从满足人的最根本的需要出发,通过安全道德引导,理解、尊重员工安全行为,充分调动人的激情和活力,使每个员工的安全工作能力都得到最佳发挥,从而产生巨大的安全生产凝聚力和创造力。开展人性化安全管理工作,采用全方位、多层次的安全文化活动,灵活多样的形式,如组织集趣味性、知识性于一体的安全知识竞赛、安全演讲,用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版报吸引广大员工,把枯燥的安全教育变得易于接受。将员工从“要我安全”向“我要安全’转变,推动企业安全文化建设,以促使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真正落实。

企业安全生产管理是一项重要的工作,科学、合理和有效的开展相关工作,是企业生存发展的重要保障,是落实安全生产的重要途径,还是企业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这就要求在安全生产管理工作中保持强烈的安全管理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同时还要学会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科学的管理方法,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积极应对愈加严峻的安全生产市场环境和法律环境,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6]张书坤,张建国.浅谈“如何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企业技术开发,2012.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六

地质勘探作业是一项比较复杂的施工作业,而且流动性比较大,作业条件也相对比较困难,这对于大多数的施工作业人员来讲,尤其是刚刚从事该施工作业的年轻人而言更是一种挑战,往往工作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因作业条件艰苦而放弃,这也是流动性比较大的主要因素。再有近年来,地质勘探作业在施工作业环境中一些管理人员为了从中谋取利益而不能完全按照施工作业要求进行作业,所谓的安全生产管理也就失去了原本的管理意义,多数流于形式。经相关数据显示,地质勘探作业违规违章现象也比较严重,甚至一些安全事故的发生多数是由人为因素导致的。

1.2地质勘探现场施工监督管理不到位。

安全管理在地质勘探中并不能充分发挥效用的主要原因是管理者缺乏应有的安全管理意识。尤其是作为管理者都不能将其安全管理贯彻于施工作业的每一个环节,更何况是施工技术人员。监督管理职能的制定也是出于形式,并不能真正结合施工作业实际进行有效的管理。其实对于地质勘探作业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质量”等管理理念不仅仅表现在文件会议上,更要提出具体的落实方案,有针对性的进行安全机构的管理与维护,同时注意每个阶段施工作业的特殊性。

1.3事故处理未做到“四不放过”原则。

近年来因地质勘探事故的频频发生,针对其发生的原因和特点而提出来的“四不原则”。首先是要求施工作业必须远离城市,人员比较密集的区域。这样不仅仅可以保障城市居民的出行安全也能够为其更好施工作业提供便利条件。其次是远离公共交通区域。公共交通的复杂性与地质勘探区域的施工作业相近必然会增加事故发生的概率,所以必须远离,确保行车的稳定与安全,也减少地质勘探事故的发生。最后是施工作业的相关人员要与个人经济利益相脱离。

2.1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是安全生产工作中最常用方法,全面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核心是落实各单位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作人员在安全生产工作中因履行的相应安全生产职责。要充分运用行政管理手段约束生产单位负责人及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行为,提高单位负责人以及全体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意识和行为。建立安全生产绩效考核制度,奖优罚劣,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落实各单位负责人责任,做到单位负责人负责,逐级落实,一级抓一级,自上而下制定完整科学、实事求是的安全生产目标和安全生产实施细则,逐级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将安全生产责任落实到班组、个人。

加强安全生产监管队伍建设是实现安全管理的根本保障,随着近些年来地勘单位高速发展,生产一线的安全监管人员力量已经明显不足,因此必须加快安全监管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安全技术、安全装备和安全培训教育并重,是实现安全生产的基础工作。组建一支专业化的安全生产管理队伍。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鼓励具有一定管理水平和专业知识的人员充实到安全管理岗位上,以提高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安全生产工作必须以专业人才为支撑,要以人才的发展来推动安全文化、安全法制、安全责任、安全科技、安全投入的实施,达到安全文化更加繁荣,安全技术更加先进,安全法制更加完善,安全责任更加明确,安全投入更加有效的.局面,从而为地质勘探行业安全管理提供根本保障。

安全教育管理是有针对性的,对于地质勘探作业而言,要针对不同责任人员的作业环境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工作。在内部要进行岗位培训,针对表现优异的学员可以颁布相应的岗位资格证书。其中基本的岗位培训主要有:安全生产技术培训,地质勘探专业安全管理知识两大部分。不仅如此,还要将安全生产教育工作贯彻到每个施工人员身上,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来激励施工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意识,从根本上改变他们对于安全生产管理的意识,进而保障其质量。

2.4应急预案(专项处置方案)要有针对性。

作为项目管理者,要具备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站在一定的高度,从整体的大局出发,这样才能在出现事故的同时,第一时间来把问题解决。针对地质勘探的特殊性,要求项目责任人在进行施工作业时,做好应急预备方案,主要是针对施工环节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合理预测,然后提出备选预案,而且要组织相关的技术人员同管理人员一起对其每一阶段的施工作业进行分析。合理调配资源及资金的使用,这样会在很大程度上合理使用资源减少人员的损伤。实际上在地质勘探作业中,安全管理的控制因素有很多,所产生的问题也是不同的,所以针对问题的出现要及时变更所备选的方案内容。

2.5加强事故的调查处理和坚持“四不放过”原则。

当发生地质勘探安全生产事故后,事故单位要及时起动现场应急救援预案组织救援,事后要认真组织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分析事故原因,划分事故责任,调查事故损失,总结事故教训,提出整改措施。对事故责任人员严格实施责任追究。要严格按照“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事故原因未查清不放过,当事人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人未受到处理不放过,没有制订切实可行的预防措施不放过。总结事故原因教训,教育工作人员从中吸取教训,加强改进安全生产工作,排查事故隐患,避免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结束语。

从上面的分析得知,我国地质勘探行业在较大程度上获得了较好的发展,但是也要看到存在的不足,尤其是安全生产管理方面的问题,这对于地质勘探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安全管理理念的全面贯彻与落实,不仅可以确保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还能降低事故发生的频率,减少成本,创造更多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为我国经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建东.浅析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管理[j].新疆有色金属,(5).

[2]苑立清,赵金凯.地质勘探安全生产工作的思考与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3).

[3]任安秀.地勘业安全生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j].西部探矿工程,(8).

[4]张鑫,吕春玲.地勘单位钻机班组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安全与环境工程,(2).

[5]周军营.浅谈地质勘探安全生产管理[j].西部探矿工程,(5).

[6]徐金铭.地质勘探单位安全管理工作初探[j].地质勘探安全,1994(1).

安全生产管理论文篇十七

发电厂安全生产在整个生产管理中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直接关系到电厂电能的稳定、持续供应,因此在发电厂运行过程中,需要引导全员参与到安全管理工作中来,这样就能够树立全员安全生产的意识。同时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管理责任体系和机制,确保安全管理的各项工作都能够落实到位。为工作人员提供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其在工作过程中自身安全能够得到保障,从而更好的发挥主人翁的精神,确保工作效率的提升,为企业创造更高的经济效益。企业领导者需要对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给予充分的重视,这样才能使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得以保护,确保生产设备在良好的运行状态下进行工作,从而努力的提升电厂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发电厂安全生产,不仅与企业的发展和稳定息息相关,而且还直接关系到员工的生命安全,如果发电厂生产安全无法保障,那么企业效益也难以实现。安全生产是涉及员工生命安全的大事,也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和稳定,可以说没有安全,企业效益就无从谈起。发电厂作为电力生产企业,其具有较多的危险源,不仅高空作业较多,而且经常需要对高压带电设备进行操作,危险作业较为频繁,这就对发电企业安全生产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为一旦电厂电力设备发生故障导致供电中断,则会对人们正常的生产和生活带来较大的影响,还可能给设备和人身带来较在的损害,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作为发电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确保有一个安全、可靠的环境,时刻遵循着安全第一的思想进行生产,确保企业生产的连续性和稳定性,这不仅有利于成本的降低,而且对发电企业经济效益和市场竞争力的提升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