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大班绘画教案汇总(优秀1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09 23:18:47 页码:14
2023年大班绘画教案汇总(优秀14篇)
2023-11-09 23:18:47    小编:ZTFB

教案包括教学内容、资源准备、教学步骤和课堂管理等方面。编写教案时应该注意语言的准确性和简明易懂的表达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案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一

1、 倾听《蜗牛》歌曲,获得歌曲中小蜗牛不怕困难,勇敢地接受挑战的情感体验。

2、大胆表现不同姿态的蜗牛,并添画背景,表现小蜗牛经过的地方。

歌曲:蜗牛 范例 幼儿美术材料。

表现不同姿态的蜗牛。

蜗牛的不同形态和添画背景。

小结:小蜗牛为了实现自己想飞的梦想,勇敢地接受一个个挑战,爬过了草地、游过了小河、爬过树林,登上了高山,终于实现了自己想飞的梦想,真了不起!

小蜗牛来了(出示三张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提问:“他们是一只还是三只蜗牛?根据画面分辨蜗牛爬行的不同姿态(正面、背面、侧面等),小蜗牛在向上爬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姿态,你们觉得哪个姿态最难表现?老师示范。

今天的图画纸上分成了四格,请你们画出小蜗牛在向上爬的过程中不同的姿态,画好了以后再想想,小蜗牛爬的时候经过了哪些地方,为它添画上合适的背景。

四、 展示幼儿的作品,分享讲评。

哪只小蜗牛到达了终点?哪只小蜗牛经过的路线最美?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二

(二)(绘画)。

【活动目标】。

1.尝试用各种花纹、线条装饰盘子,懂得运用排列规律排列花纹和图案。2.能根据自己的想法绘画青花瓷。3.体验绘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蓝色记号笔,画纸;有关青花瓷的视频。【活动过程】。

一、直接导入,引出主题。

1.师:国庆之前,我们一起欣赏了青花瓷高贵、典雅美,那么这节课我们要一起来当设计师,设计出属于自己的青花瓷。

2.重温青花瓷的典雅美。

师:国庆过了很长时间,很多小朋友对青花瓷的印象已经很模糊了,那么现在我们再一次一起来看一下这个柔美的视频。

二、绘画前提出绘画要求。

师:既然这节课我们都是青花瓷的设计师,那么要当设计师就必须遵守规则才能当。1.绘画前,要先想好你要画什么,再开始画,可以画自己喜欢的图案。2.记得画的时候花纹要有规律的排列。

3.请独自完成作品,画出与别人不一样的青花瓷图案。

三、幼儿独自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重点指导:让幼儿运用排列规律画花纹,引导幼儿画出自己最喜欢的图案。

四、作品欣赏,教师评价。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三

鼓励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并用绘画的语言创新美术形象。

组织幼儿观看马戏录象或麦当劳广告片,注意观察小丑的形象。范画两张。

一、导入

1. 看完录象后讨论,小丑长的什么样?幼儿围绕主题展开想象,教师引导幼儿用绘画的语言描述。你看到的小丑什么样?(如,嘴巴像大香蕉、鼻子上有红色的圆球、眼睛是五角星的等)

2. 如果有一个马戏团想请你为他们设计一个小丑,你会怎样画小丑?师生共同研究画法,引导幼儿说出要夸张小丑的.五官,并加以变化,小丑脸上的色彩要五颜六色。

3. 现在请你快快画出一个快乐的小丑,好去参加今晚的马戏表演。

二、作画

1.幼儿展开想象开始绘画,教师对个别需要帮助的幼儿给予指导。

2.教师出示范画,幼儿欣赏,教师引导幼儿用色彩和线条装饰画。

三、讲述 幼儿讲述画中的故事,教师帮助记录。

四、欣赏

师生共同欣赏作品。请幼儿讲述或表演自己的画。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四

1、倾听《蜗牛》歌曲,获得歌曲中小蜗牛不怕困难,勇敢地接受挑战的情感体验。

2、大胆表现不同姿态的`蜗牛,并添画背景,表现小蜗牛经过的地方。

歌曲:蜗牛范例幼儿美术材料。

表现不同姿态的蜗牛。

蜗牛的不同形态和添画背景。

小结:小蜗牛为了实现自己想飞的梦想,勇敢地接受一个个挑战,爬过了草地、游过了小河、爬过树林,登上了高山,终于实现了自己想飞的梦想,真了不起!

小蜗牛来了(出示三张不同姿态的小蜗牛),提问:“他们是一只还是三只蜗牛?根据画面分辨蜗牛爬行的不同姿态(正面、背面、侧面等),小蜗牛在向上爬的过程中出现了不同的姿态,你们觉得哪个姿态最难表现?老师示范。

今天的图画纸上分成了四格,请你们画出小蜗牛在向上爬的过程中不同的姿态,画好了以后再想想,小蜗牛爬的时候经过了哪些地方,为它添画上合适的背景。

四、展示幼儿的作品,分享讲评。

哪只小蜗牛到达了终点?哪只小蜗牛经过的路线最美?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五

1、学画不同动态的蛇,练习先深后浅或先浅后深两种色重叠涂的方法。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表现能力。

3、教育幼儿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1、各种动态蛇的图片。

2、教师范例一份。

3、绘画工具:记号笔、水彩笔、油画棒、水彩颜料、绘画纸等。

1、欣赏故事,引起兴趣。

2、教师出示范例,帮助幼儿理解故事内容。

“在作品中,有哪些动态的蛇?它们在干什么?绘画时,怎样表现这些动态?”

这些蛇的颜色有什么特点?怎样涂色才有这种效果?(组织幼儿讨论。)

小结:作品中,有多种动态的蛇,有的画得大些,有的画得小些……蛇身上的.颜色也很特别,先涂深色后涂浅色或先涂浅色后涂深色两种颜色重叠涂或间隔涂的方法,教师边讲边示范。

你想画什么动态的蛇?给它涂上怎样的颜色?(组织幼儿讨论。)

3、幼儿按要求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经验大胆表现蛇的不同动态。

蛇要画得有大有小,有疏有密,不断丰富画面。

鼓励幼儿画出画面情景。

利用今天学的涂色方法涂色。

4、欣赏与

教师请幼儿自行展示自己的作品,并请其他幼儿根据画面内容猜一猜画中的蛇是什么动作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六

通过小团队配合进行板块绘画,并以画的意义为主,绘画技术为其次的原则,调动广大学生参加的积极性,并且能够培养组员间的相互配合与分工。

学子广场。

1、以组为单位报名,每组3~4人,画笔及颜料等自备。

2、在一条长的宽为1米的白布上,每组在长、宽各为1米的面积上自由发挥。

3、作品要求有一定的深意,绘画技术为其次,油画、素描画等均可。

4、绘画时间统一规定为3小时,规定时间内没有画完的不能再画,可事先准备好要画的素材。

1、活动前准备:

通过报名的`组数确定要买的白布长度,具体宽度为1米,每组分得的长度为1米,每两组间间隔5cm,如所需白布长度过长可分为两段。

2、活动过程:

将白布铺在地上,事先分好每组的地方,在所分区域右下角写上各组的组序号及参赛人的名字以便识别。各组准备好后即可开始。计时3小时。有专人在旁维持秩序,以防旁观者离得太近影响参赛者发挥。

3、活动评选:

百米画卷画好后参赛者即可离场,等画干后将画布收起,第二天在学子广场挂起展出。评选分为两个环节:有老师为所有作品打分;有观看的学生投票。每名观看的学生在准备好的纸片上写上自己认为最有意义的作品的组序号投入投票箱内。最后通过两个环节的综合评选选出获胜者。

七、奖项设置:

一等奖2组。

二等奖4组。

三等奖6组。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七

教材分析及幼儿发展分析:鞋子是幼儿的生活用品之一,幼儿比较熟悉,该教材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适合幼儿大胆想象。教师曾组织幼儿观察过各种各样的鞋子,幼儿对鞋子的外形以及各部分的名称基本都已了解。幼儿喜欢绘画活动,大部分幼儿构图大胆,线条流畅,有一定的想象力,少数幼儿能把自己的想象物绘画出来,但部分幼儿在绘画过程中总是先画作品背景,然后再画主题,缺乏整体、细致的构思过程。

1、根据鞋子的造型特点展开联想,设计出形态各异的鞋型画。

2、在活动中体验绘画创作的快乐。

1、大鞋一只。白纸、勾线笔人手一份。

2、观察过各种各样的鞋子。

可以变成直升飞机,装上螺旋桨、轮盘……。

可以变成房子,盖上屋顶、开上窗和门……。

可以变成轮船,装上发动机、鞋帮上设计楼房…………)。

师:大家一起动手把这只鞋子变一变,变成有用的东西。动手画前先想一想这只鞋子可以变成什么,怎么变,构思好后再动手画,先画出鞋子的外形,鞋子的画大些,然后再根据自己的设想进行设计,边画边想,最后添画上鞋子想象物的背景。

1、先构思、再绘画,在绘画过程中能安静绘画——教师表扬;

2、能大胆勾画主题,但喜欢边画边与身边的人讲话——教师了解讲话的原因:可能是别人的纸压在他的纸上影响其画画—提醒互相谦让的同时交给其互压的方法、顺序;可能是有边画边与人交流的习惯—提醒安静绘画)。

3、鞋子外形画得比较小——鼓励其大胆构图;

4、构图大胆,但想象力不丰富——帮其拓展思维;

5、先画背景,后画鞋子想象物——提醒绘画要求;

(画好的幼儿可将作品贴于kt板上,与画好的同伴互相交流自己的作品,体验创作的乐趣。)。

师:这只被人丢弃的鞋子原来可以变成这么多有用的东西呀!你们真是了不起。

你喜欢哪一幅?为什么?

(幼儿欣赏、评价作品。)。

1、构图是否大胆;

2、线条是否流畅;

3、想象是否丰富;

4、画面是否整洁。

师:小兔看到大家帮它把鞋子设计出了这么多有用、有趣的东西,他高兴地说:谢谢聪明的大一班小朋友。其实,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东西能够变形,希望小朋友能多动脑,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创造出更多更美的作品!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八

1、学习用手指点画的方法进行绘画创作。

2、充分发挥想象,体验点画活动的乐趣。

3、感受秋天幼儿园里金树叶的美。

1、印有树干的轮廓图、柠檬黄和深颜料、小抹布。

2、多媒体课件、《粗心的小画家》歌曲。

1、设置情境,激发幼儿兴趣。

(1)伴随歌曲《粗心的小画家》进行歌表演,引出活动。

出示图片(幼儿园),小朋友:咱们的幼儿园。

丁丁(老师):小朋友们,你们的幼儿园真漂亮,看那金色的树,不就是我要寻找的秋天的颜色吗,我要把这么漂亮的景象画下来,留给你们作纪念。

(2)多媒体课件:丁丁作画,展示作品。

2、教师操作演示,示范手指点画。

教师:老师请两个好朋友来帮忙。(伸出食指,拿出颜料盘)念出咒语:小手翘翘,小手蘸蘸,小手点点,树叶出现。(在画纸上进行点画)点好了,我的小手有些脏了,赶紧用小抹布来擦一擦。

教师:老师刚才在这边变了树叶出来,哪个宝宝也上来到那边变试一试?

请一至两个幼儿示范作画。提醒边念儿歌边变,并请下面的宝宝帮他念好听的儿歌,发现问题并及时指出。

3、请幼儿亲自动手操作,体验手指点画乐趣。

老师:小朋友都来帮帮丁丁点树叶吧,看看谁点的最干净又好看。

巡回指导幼儿,用正确的方法进行手指点画,提醒幼儿保证画面和衣服干净。

4、将作品放置到展示板上,教师点评,请幼儿互相欣赏。

老师:树叶都画好了,小朋友画的真漂亮啊,丁丁也对小朋友们表示感谢,谢谢大家。咱们也先去洗洗小手,然后再到院子里和丁丁一起欣赏咱们美丽的幼儿园的秋天吧。

手指点画《秋天,幼儿园里的树》是结合秋天的主题开展的活动,主要目标是能用手指点画表现大小、颜色不同的树叶;养成认真绘画并保持画面整洁干净的良好习惯。整个活动孩子很投入,活动效果良好。

1、课前准备需充分。

由于是手指点画,课前准备是比较繁琐,每组必须有三种以上种的颜料,让幼儿按意愿选择颜色进行点画。桌子铺设桌布,以免孩子将颜料弄到桌子上,不易清洗;每桌必须有一个清洁的抹布,让孩子在蘸另一种颜色时,清除手上的颜料,以免将其他颜色混入。可惜每位孩子没有袖套和围裙,课前让孩子将袖管卷起,并提醒轻轻蘸颜料,不吵也不闹,保持桌面和衣服的干净。

2、活动中让孩子有发挥自己想象的空间。

在示范画树叶时,要求手指是从上到下轻轻地进行点画,这样才会有尖尖的叶子成形。但这对幼儿来说是比较难的一个动作,孩子的想象更是发挥得很充分。每个孩子点画的树叶都是不同的。三种颜色不同的树叶相互补充和映衬,形成秋天美丽的大树景象。仔细想想在活动中我没有过分强调或要求孩子一定按照我的要求去点画。

在美术活动中教师要重视让孩子有一个自主发挥的空间,让孩子有一个贴近自然、感受自然的空间。孩子有自己的思维和想法,只要是结合实际生活,哪怕孩子的'画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也值得鼓励。

在活动中,结合了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观察了秋天幼儿园里的树,激发了孩子的潜能,引起了孩子们绘画的兴趣,整个活动幼儿的参与性和积极性都非常高,也基本上达到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用五彩的颜料进行玩色是孩子们非常喜欢操作的一项活动,大家在混色过程中探索颜色的千变万化,为此借鉴了这个适合小班幼儿年龄的玩色活动。

以故事《变色鸟》引出活动,借用色彩丰富的图画书,把孩子们的注意力深深的吸引了。大家通过观看图片,知道白鸟吃了不同颜色的果子,身上会长出不同颜色的羽毛,通过混色,又会变出更多五彩的颜色。

在绘画指导时,帮助幼儿确定画的内容,知道操作要点,能大胆地大面积涂染。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变出各种颜色的画。在压画时还教授儿歌,便于幼儿把所有的颜料都压实。在幼儿操作的过程中,提醒孩子要注意鸟身体的每一个部分都放上颜料,压画的时候要注意每一个块面都压到。

虽然活动各个环节都经过仔细推敲,尽量避免会出现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是会有问题出现的。例如:在教师示范操作时没有重点提示幼儿要边说“小白鸟我喂你喝……饮料”,只是一语带过而已,以至于幼儿没有把这个要求放在心上;在孩子操作的时候,要引导孩子念出儿歌,边念边压,进一步提高孩子的兴趣和画的质量。

这个活动虽然是美术活动,但是其中也包含了其他领域的内容如语言领域。除了再喂小鸟喝东西时候要学会说“小白鸟我喂你喝……”另外一个就是在压画时候也加入了一首小小的儿歌,使幼儿方便记忆。

因此是孩子们乐于接受也比较喜欢的一个活动,最后展示时孩子们看到自己的作品时都露出开心的笑脸。虽然活动存在很多不足之处,但是孩子们却玩得很开心。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九

1、能根据分解及重组原理,大胆地把人体的器官打散并重新组合成各种奇特的人。

2、会灵活运用涂黑、留白来处理主体与背景。

3、能大胆想象、创作,为自己独特的创造而感到自豪。

1、千手观音及二郎神的泥像。

2、大量解析组合的作品。

3、铜版纸、勾线笔。

谈话导入。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那些奇特的人?(鼓励幼儿大胆表达)。

1、引导幼儿欣赏千手观音及二郎神的泥像,初步感知解析组合的奇特。

师:1)四川有座峨眉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个观音,观音身后有许许多多的手,叫千手观音。

2)宝联灯中的三眼二郎神。

2、展示几幅作品,引导幼儿欣赏并理解解析组合的含义。

3、教师示范:

移动人体的五官、四肢,可以把眼睛画在手心里、让脚长在头顶上等。

1、引导幼儿想象一个奇异的人,任意装配五官、四肢。

2、鼓励幼儿大胆创作,教师及时发现幼儿的创意并给与表扬、鼓励。

3、提醒幼儿利用涂黑、留白的手法来处理主体及背景。

重点指导幼儿主体加黑的方法。

展示幼儿的作品,请幼儿说说自己最喜欢的作品。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十

本活动来自预设主题《我喜欢的民间艺术活动》。中国民间工艺博大精深,种类繁多,但是,现在的孩子对我国传统的民间艺术了解甚少,为了培养幼儿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热爱,教师从中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剪纸、扎染、面塑、脸谱、风筝、贝壳饰品,共六大类民间艺术品,作为引导幼儿欣赏和尝试制作的载体。活动中,教师力求通过参观、制作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构建一种开放式的课堂,在引导幼儿了解民间艺术品的基础上,鼓励幼儿运用捏、剪、染、画等技能大胆尝试,亲手制作民间工艺品,丰富展区,从而潜移默化地引导幼儿感受民间艺术的`魅力,加深对民间艺术的了解和热爱,从小培养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使我们祖先传承至今的民俗文化及其精神长久不衰。

1、通过参观、制作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引导幼儿体验制作民

间工艺品的乐趣,激发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发展幼儿的观察、想象、合作、动手操作以及表现美的能力。

3、引导幼儿运用捏、剪、染、画等技能大胆尝试制作简单的民间工艺品。

1、知识准备: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对民间工艺品的粗浅认识。

2、物质准备:录像、课件、录音机、磁带、展车6个(扎染、面塑、剪纸、脸谱、风筝、贝壳饰品)、操作材料、6个民间小艺人助教。

3、重点分析:引导幼儿了解几种常见的民间工艺品的名称、用料、制作方法和过程,学习欣赏其独特的美。

鼓励幼儿大胆尝试制作简单的民间工艺品,并从中体验操作带来的乐趣。

一、导入

1、激发幼儿对参观“小小民间工艺展”的兴趣。

2、在民族音乐的衬托下,教师引导幼儿自主参观民间工艺展。

二、展开

1、引导幼儿欣赏六类民间工艺品,配合教师的示范、讲解和小朋友的现场操作。

(1)面塑。讲解:用面做的民间工艺品,叫面塑。教师现场示范捏小鸟。

(2)扎染。引导语:这件衣服上的图案是怎样制作上去的?请这位小朋友来染一下。

(3)风筝。提问:你放过风筝吗?风筝有各式各样的,这个风筝是什么样式的?

(4)脸谱。提问:这是什么?讲解:这是京剧中的脸谱,京剧是我们中国的国粹,红脸在京剧中代表忠臣,白脸代表奸诈。

(5)贝壳。提问:你还看到什么了?你看这些贝壳穿起来变成什么了?

(6)剪纸。引导语:一张纸怎样能剪出奇妙的图案呢?教师现场示范。

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都属于民间工艺品,你喜欢它们吗?为什么喜欢?”激发幼儿参与制作民间工艺品的兴趣。

2、幼儿分组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a组:剪纸

b组:扎染

c组:面塑

d组:贝壳饰品

e组:风筝

f组:脸谱

3、欣赏作品,交流评价。

提问:谁给大家说一说你最喜欢那个展区?为什么?

4、利用课件,开阔视野,激发幼儿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三、延伸

幼儿自主展示自己制作的民间工艺品。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十一

1、在了解自行车基本结构的基础上,尝试绘画自行车。

2、在欣赏中感受车头、坐垫、车身的变化,知道可以将自己喜欢的元素加入到设计中。

3愿意向同伴大方地介绍自己的作品。

1、有条件的班级可事先准备几辆幼儿自行车,供幼儿在户外活动的时候骑行。

2、集体讨论:自行车的结构,为什么能向前移动。通过讨论了解自行车都有车头(像t字形状,用来掌握方向)、轮子(圆形,用来向前移动)、坐垫(坐)、脚踏板(引导轮子滚动)等。

3、师幼共同收集各种自行车的图片,并将图片布置在活动室,幼儿自由欣赏。

4、毛根若干,水彩笔人手一份。

1、通过图片欣赏,引导幼儿回忆自行车的构成。

教师:这是什么?自行车有哪几个部分呢?

在活动前,幼儿已经事先欣赏过所有图片了。在欣赏中,教师应重点引导幼儿对比图片中自行车在结构和功能上的不同。

2、两两合作,运用毛根拼出自行车简单造型。

(1)教师介绍毛根。

教师:我们一起看看桌上有什么呢?毛根很软,你可以用手把它弯曲成任何形状。

(2)交代合作任务。

教师:我们要用毛根做出一辆自行车,想想你会怎么做呢?请你找一个朋友,和你的'朋友共同完成。

3、迁移欣赏经验,设计自己喜欢的自行车。

(2)教师:请将你喜欢的自行车画出来,再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4、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教师:你的自行车会出现在哪里呢?你可以为它画出一些背景。

5.展览幼儿的作品。

教师:谁愿意来介绍自己的自行车?可以说一说最特别的地方,也可以说一说你最喜欢的地方。

区角活动科学区:收集不同的废旧材料,幼儿通过探索发现哪些物体可以滚动。

家园共育和家长尝试用废旧材料制作自行车模型;组织亲子活动,在公园内骑双人或三人自行车游,体验同心协力、合作的快乐。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十二

1、学习将各种线条,图形组合穿插的技能,感受黑白,疏密关系的`处理给画面带来的不同效果。

2、大胆构画,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幼儿作品欣赏,笔,画纸,黑板。

1、请幼儿欣赏作品,并提问幼儿画上有哪些线条,图形是学过的。

2、老师带领幼儿复习线条,图形。

3、老师和幼儿共同分析作品。

4、教师示范画法,步骤1、割画面2、割的每块进行填充加密,幼儿空手练习。

5.教师介绍另外一种画法:“火山”教师进行范画,幼儿掌握关键词“涂黑”“留白”

6.介绍另外一种画法:“穿入法”

7.老师交代作画要求:1线条要连接完整,不断开2画面整洁。

8.幼儿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十三

2.知道四季的不同特征,鼓励幼儿用丰富的线条、图案装饰画面。

3.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体验成功的乐趣。

一.激发幼儿兴趣。

1.“小朋友,你们喜欢画画吗?你们画过哪个有趣的图画?

2.引出主题:字里藏画: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幅奇妙的'图画,请你看看,画中藏着什么秘密?(幼儿讨论,说出“秋”及秋天的图画,引导幼儿说出画的内容都是与秋天动物,植物及与季节相关的故事教师小结:听老师说说这幅画:儿歌:草儿黄,树叶飘…..原来,这幅画里不但有秋字,而且字里的图画也是和秋天有关系的,你还知道哪些秋天里的植物和动物,你还知道哪些和秋天有关的故事,导出主题《字里藏画》.

二.讨论其他季节及其相关动植物季节特征。

三.再次观察图片,说出该怎样绘画(绘画步骤)。

1.重点讲诉写字的方法:想好写某个字,要把字放大,撑起画面,加大,用圆角装饰。

2.根据字的含义,添花相关的内容。

3.用黑白灰的表现画法体现画面效果。

四:幼儿作画。

五.作品展示,鼓励幼儿向他人说说自己字里藏画的内容。

大班绘画教案汇总篇十四

1、用重叠法画出人和物的前后关系。

2、体验画画的快乐。

1、范例、纸、记号笔。

2、相关的经验准备。

一、出示范例,幼儿观察图。

1、在这张画上你看到了什么?

2、你看到谁在最前面?为什么?

3、你们说的很对,花和小朋友重叠在一起了,这样摆放的方法就叫重叠法。

还有哪些东西用了重叠法的?

二、师生探讨绘画方法。

1、这幅画应该先画什么呢?为什么?(请个别幼儿上前来演示)。

2、师生一起说说这位幼儿演示的情况。

3、老师讲解、演示这幅画的重点和难点。

三、幼儿操作。

1、教师巡回指导:观察幼儿是否会用重叠法进行画画。

2、鼓励幼儿大胆想象。重点指导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体验成功的快乐。

四、幼儿作品展示。

欣赏幼儿自己创作的作品,让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作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