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写景范文汇总(通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0:22:31 页码:11
2023年写景范文汇总(通用9篇)
2023-11-12 00:22:31    小编:ZTFB

通过总结,我们可以看到自己的努力和成果,也能够找到改进的方向和机会。制定明确的目标,确保总结的针对性和准确性。总结范文中的精彩观点和独到见解,能够帮助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

写景范文汇总篇一

1.把握形象的特征和寓意。

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把握诗歌意象,意象是指诗歌中熔铸了作者主观感情的客观物象,意象对于意境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读者进入诗歌的意境总是从感受意象开始的。

诗人对意象的选取与描绘,正是作者主观感情的流露,因此,鉴赏诗歌时,抓住意象并反复揣摩、体味,是体会作者思想感情,从而顺利进入诗歌意境的关键。

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写道:“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这首曲叠用九个名词,描写了富有特征而又互有联系的景物,并以概括而巧妙的艺术构思组成一幅弥漫着阴冷气氛和灰暗色彩的秋郊夕阳图。暮色思归的乌鸦,安逸自适的人家,旅途劳顿的老马,烘托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念故乡、彷徨悲苦的情怀。曲中九个名词正是九个意象,每一个意象都牵连着作者的那份羁旅愁思,它们有机地组成了密集的意象群,这种看似简单的意象组合,却出人意料地产生了强烈的艺术感染力,而成为元曲中的绝唱。

杜甫《月夜忆舍弟》:“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露总是白的,今夜白,因为感受在今夜;月无处不明,但故乡更明,因为思家。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诗人以幻作真,为的是突出对故乡的思念。古诗意象往往寓繁于简,寓万于一,以高度浓缩的艺术形象诱发想像,产生奇特的审美效果。

2.体味诗歌情景交融的意境。

通过描写景物来抒发感情,是中国古典诗的一大特色,写景诗更是如此。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了诗人的感情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情景交融的手法有融情入景、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等等。“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就是一首融情入景,景中含情的好诗。烟花含愁,孤帆载憾,天际碧水带走诗人的无尽思念。诗人的惜别之情,从每一个画面中渗透出来。

3.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

一般的写景诗,字里行间透露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是写景的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即知人论世,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出的情感。

柳宗元《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这是一首写景诗,该诗是柳宗元被贬永州之后,借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寄托自己孤傲不羁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苦闷和愤恨之情。

4.分析诗歌的.写作技巧和语言特色。

写景的方法有很多,鉴赏时应注意写景的常见方法和技巧。

理解和说明描写景物的技巧,如虚实结合(“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以动衬静(“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明、暗对比(“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以小见大(“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粗笔勾勒和细部描绘相结合(“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与“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语言运用方面,既要学会欣赏盛唐诗人所描写的雄浑壮丽的景象,如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又要善于体会诗人细致入微的观察、捕捉和描摹,如杜甫的“细雨鱼儿出,微风燕子斜”。

此外,还要注意诗人锤炼语言的功夫,杜甫《蜀相》的颔联“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一句中的“自”和“空”,包含了诗人无尽的感慨,庭草自春,何关人事;新莺空啭,只益伤情。老杜一片诗心,全在此处凝结。满院萋萋碧草,寂寞之心难言;数声呖呖黄鸟,荒凉之境无限。诗人面对古庙荒庭,想起诸葛亮鞠躬尽瘁,一生志业,六出祁山,五丈原头,秋风萧瑟,大星陨落……想到此间,诗人老泪纵横,对一代名相充满了敬仰、惋惜之情。

从白云缭绕的山峰、参天的古木、回响在空谷中的隐隐的钟声、幽僻的小径、呜咽的泉水等意象中,把握诗人所描绘的荒僻、幽静的意境,从而理解诗人恬静的心境。为表现环境的幽冷,王维突出入耳的泉声和触目的日色,“咽”字下得极为准确、生动;山中危石耸立,流泉自然不能轻快地流淌,只能在嶙峋的岩石间艰难地穿行,仿佛痛苦地发出幽咽之声。由于山深林密,日光显得有些阴森,这情状,岂能不觉“冷”?只要我们能从整体上抓住意象,分析意境,切中要害是不难的。

写景范文汇总篇二

2、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後游》。

3、衣上见新月,霜中登故畦。——《泛溪》。

4、菊垂今秋花,石戴古车辙。——《北征》。

5、暂时花戴雪,几处叶沈波。——《蒹葭》。

6、花飞有底急?老去愿春迟。——《可惜》。

7、天寒霜雪繁,游子有所之。——《赤谷》。

8、草木岁月晚,关河霜雪清。——《送远》。

9、练练峰上雪,纤纤云表霓。——《泛溪》。

10、卷帘残月影,高枕远江声。——《客夜》。

11、修纤无垠竹,嵌空太始雪。——《铁堂峡》。

12、微月没已久,崖倾路何难!——《水会渡》。

13、初月出不高,众星尚争光。——《成都府》。

14、磊落星月高,苍茫云雾浮。——《发秦州》。

15、楼雪融城湿,宫云去殿低。——《晚出左掖》。

16、星临万户动,月傍九霄多。——《春宿左省》。

17、红稠屋角花,碧委墙隅草。——《雨过苏端》。

18、马寒防失道,雪没锦鞍鞯。——《送人从军》。

19、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旅夜书怀》。

20、花隐掖垣暮,啾啾栖鸟过。——《春宿左省》。

21、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宿赞公房》。

22、细葛含风软,香罗叠雪轻。——《端午日赐衣》。

23、守岁阿戎家,椒盘已颂花。——《杜位宅守岁》。

24、风林纤月落,衣露净琴张。——《夜宴左氏庄》。

25、大明韬日月,旷野号禽兽。——《九日寄岑参》。

26、一径野花落,孤村春水生。——《遣意其一》。

27、花落辞故枝,风回返无处。——《得舍弟消息》。

28、故园花自发,春日鸟还飞。——《忆弟其二》。

29、暗水流花径,春星带草堂。——《夜宴左氏庄》。

30、驱马天雨雪,军行入高山。——《前出塞其七》。

31、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卜居》。

32、中天悬明月,令严夜寂寥。——《後出塞其二》。

33、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野望》。

34、梅花万里外,雪片一冬深。——《寄杨五桂州谭》。

35、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梦李白其一》。

36、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腊日》。

37、沙岸风吹叶,云江月上轩。——《赠虞十五司马》。

38、白沙翠竹江村暮,相送柴门月色新。——《南邻》。

39、公子调冰水,佳人雪藕丝。——《晚际遇雨其一》。

40、杨花雪落覆白苹,青鸟飞去衔红巾。——《丽人行》。

41、清夜沈沈动春酌,灯前细雨檐花落。——《醉时歌》。

42、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悲青阪》。

43、象床玉手乱殷红,万草千花动凝碧。——《白丝行》。

44、见轻吹鸟毳,随意数花须。——《陪李金吾花下饮》。

45、皮干剥落杂泥滓,毛暗萧条连雪霜。——《瘦马行》。

46、斫却月中桂,清光应更多。——《一百五日夜对月》。

47、风吹客衣日杲杲,树搅离思花冥冥。——《醉歌行》。

48、夜阑接软语,落月如金盆。——《赠蜀僧闾丘师兄》。

49、澄江平少岸,幽树晚多花。——《水槛遣心其一》。

50、云掩初弦月,香传小树花。——《遣意二首其二》。

51、冉冉柳丝碧,娟娟花蕊红。——《奉答岑参补阙见赠》。

52、江湖漂短褐,霜雪满飞蓬。——《奉寄河南韦尹丈人》。

53、一片花飞减却春,风飘万点正愁人。——《曲江其一》。

54、鱼吹细浪摇歌扇,燕蹴飞花落舞筵。——《城西陂泛舟》。

55、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绝句其三》。

56、花月穷游宴,炎天避郁蒸。——《赠特进汝阳王二十韵》。

57、几时杯重把,昨夜月同行。——《奉济驿重送严公四韵》。

58、草堂少花今欲栽,不问绿李与黄梅。——《诣徐卿觅果栽》。

59、辛夷始花亦已落,况我与子非壮年。——《逼侧行赠毕曜》。

60、野馆浓花发,春帆细雨来。——《送翰林张司马南海勒碑》。

61、红入桃花嫩,青归柳叶新。——《奉酬李都督表丈早春作》。

62、鼓角凌天籁,关山倚月轮。——《寄张十二山人彪三十韵》。

63、明日萧条醉尽醒,残花烂熳开何益?——《叹庭前甘菊花》。

64、著叶满枝翠羽盖,开花无数黄金钱。——《秋雨叹其一》。

65、香飘合殿春风转,花覆千宫淑景移。——《紫宸殿退朝口号》。

66、恰似春风相欺得,夜来吹折数枝花。——《绝句漫兴其二》。

67、三峡楼台淹日月,五溪衣服共云山。——《咏怀古迹其一》。

68、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咏怀古迹其三》。

69、野客频留惧雪霜,行人不过听竽籁。——《楠树为风雨所拔叹》。

70、赤县官曹拥才杰,软裘快马当冰雪。——《投简成华两县诸子》。

71、白发千茎雪,丹心一寸灰。——《郑附马池台喜遇郑广文同饮》。

72、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江畔独步寻花其五》。

73、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又于韦处乞大邑瓷碗》。

74、东郭沧江合,西山白雪高。——《赴青城县出成都寄陶王二少尹》。

75、阴崖却承霜雪干,偃盖反走虬龙形。——《题李尊师松树障子歌》。

76、雀啄江头黄柳花,?鶄鸂鶒满晴沙。——《曲江陪郑八丈南史饮》。

77、絺衣挂萝薜,凉月白纷纷。——《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其九》。

78、稠花乱蕊裹江滨,行步欹危实怕春。——《江畔独步寻花其二》。

79、安得健步移远梅,乱插繁花向晴昊?——《薛端薛复筵简薛华醉歌》。

80、老去诗篇浑漫与,春来花鸟莫深愁。——《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

写景范文汇总篇三

观察和感受景物需要学生发动各种感觉器官,从不同角度有动有静地描写,让人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苏轼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出了从不同角度看庐山的样子。又如,老舍先生笔下大兴安岭的山势是“横着的,顺着的,高点儿的,矮点儿的,长点儿的,短点儿的……”。他笔下的林海是那样的变化无穷:宛如一位技艺精湛的丹青妙手,“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特别是“在阳光下,大片青松的边沿闪动着白桦的银裙,不正像海边的浪花吗”这一囊括比喻、拟人、反问三重修辞格的句式给我们描绘出一幅立体、绚丽的画卷。

二、把握写景顺序,写出层次。

景物描写可以由高到低,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由动到静,由人到物等。总之,只有把握好写景的顺序,描写出的景物才能层次分明,清新自然。景物描写的.顺序通常有两种:一是按时间的发展顺序写,如按四季的交替顺序写一棵树的成长过程;二是按空间的顺序写,如按从远及近的顺序写一座山的样子。

三、展开合理想象,描出气色。

写景范文汇总篇四

在那古道黄河之畔,有一片绿色的梨园,那就是我美丽可爱的故乡——什川。

当春天的脚步逐渐临近的时候,古道黄河两岸虽是乍暖还寒,但阻挡不了热爱生活的故乡人奔向自然怀抱的热情。农庄茶园,悠扬婉转的鼓子弹词,传诵着故乡壮丽的诗篇;雄浑高亢的大秦之腔,承载着故乡历史的厚重;翩翩起舞的婀娜身姿,舞动着出对生活的美好憧憬;摇曳着风车的黄发垂髫,呼朋引伴地嬉戏于田间小道。沐着春风,沿着古道,和着乡音,吮着花蕊,眯着双眼,用心在聆听春之乐,花之音,沉醉期间而不知所为。已而夕阳西下,欢声依旧,归鸟入林,鸣声上下,掺杂着欢声笑语共同掩映在梨园林木之间,与悠悠黄河一起唱响春的乐章。夜,静悄悄的,心,静悄悄的,故乡的生活却在这静悄悄的春天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巨变。乡村,是一道优美的风景线,也是一个果蔬生态园。夏天,田野里绿树掩映。那一片片刚种不久的稻田显得像是无数个亭亭玉立的少女耸立在一起。夏天的田野给人一种清凉的感觉。秋天,那少女换上了黄色的秋衣,不让冷风吹过。不过她们也老了,农民伯伯掂着镰刀去“看望”他们半年的“成绩”。秋天的田野,仿佛是一个小孩子,活泼,可爱。这就是真正的田野。

小河,是一个美丽乡村必备的,每逢秋季,你都会听见:“叮咚,叮咚”的声音,好像是一位钢琴家在演奏一曲“水上音乐”。竹林在四川是司空见惯的,特别是在我的家乡———乐山。有人说,乐山的竹子比乐山的树多。那一根根竹子仿佛是一位军人,因为他永远不会低头,永远昂首挺胸,耸立在各个角落。农村人住的,穿得没我们城市人好,可他们吃得都是自己种的天然食品。走进菜园子,你准会看见饱满的蔬菜,可以让你大吃一顿。光有蔬菜没有水果,怎么招待客人呢?放心吧,他们还有果园呢。那葡萄仿佛是一串玛瑙。那梨如同一个不到翁,那樱桃倘若红宝石,看来农家人的“金银财宝”也不少啊!那乡村人家有吃,有穿,也有住,都要赶上科技社会了!

春天是绿色的世界。草是嫩绿色的,树是新绿色的。在春风中,在阳光下,所有的绿色都在颤动,都在含着晶莹的绿光。一切都是那么清新,幽静而有诗情画意。夏天是红色的世界。花儿是红的,太阳是红的,小姑娘头上的蝴蝶也是红的。所有的红色都像燃烧的烈火。世界万物都充满了火热和奔放的情感。秋天是金色的世界,金黄的树叶在空中飞舞,好像一只只翩翩的金蝴蝶。田野里,庄稼成熟了,收割机轰隆隆地响这,谱写了一首金色的交响曲。一切都那么灿烂和耀眼。冬天是银色的世界,天是蓝色,地是银色,雪花更是洁白无假,晶莹剔透。银色是世界美丽而祥和。

一年四季啊,像一条无边的彩带,春的幽静,吓的火热,秋的灿烂,冬的祥和都在这条彩带上。

写景范文汇总篇五

大梁白云起,氛氲殊未歇。

锦文触石来,盖影凌天发。

烟煴万年树,掩映三秋月。

会入大风歌,从龙赴圆阙。

《云》作者简介。

李峤(644~713),唐代诗人。字巨山。赵州赞皇(今属河北)人。少有才名。李峤对唐代律诗和歌行的发展有一定的作用与影响。他前与王勃、杨炯相接,又和杜审言、崔融、苏味道并称“文章四友”。七言歌行现存《汾阴行》一首,咏汉武帝祀汾阴后土赋《秋风辞》事,写盛衰兴亡之感,最为当时传诵。

写景范文汇总篇六

清早,我陪爷爷去公园晨炼。

现在虽然已是阳春三月,但是天气还是给人冷冷的感觉。刚踏进公园,迎面便吹来了一阵寒风,有些刺脸。赶忙低下头,以避开那股刀子般的寒气。

就在低头的一瞬间,我发现路边泥土中有点点绿色探出头来。啊!真没想到,在这样寒冷的时候,居然小草们能够发芽生长。这应该是它们在向早春打着招呼吧!

循着小路,我和爷爷开始小跑起来。经过小池边,我的眼睛忽然被什么东西拽了一下。抬起头,这才注意到,岸边的柳枝已然露出了斑斑绿芽,微风里,柳树就像是梳着千万根新式小辫的美丽女子,轻摆舞步,舒展着迷人的身姿。

正在陶醉之中,又一片金黄闯入了我的眼睛里。啊!是迎春花!一团团、一簇簇,连在一起,铺成了一条惹眼的花毯,让人恨不得跑上去,坐一坐,躺一躺,再滚一滚。

此时,太阳已经完全跳出了地平线,温暖的阳光照射在我的身上,遐意极了!我想,公园里的一切也都应该和我一样,在尽情地享受着这迷人的早春吧!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写景范文汇总篇七

(唐)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春晓。

(唐)孟浩然。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咏柳。

(唐)贺知章。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江雪。

(唐)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

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

独钓寒江雪。

望庐山瀑布。

(唐)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北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夜宿山寺。

(唐)李白。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

不敢高声语,

恐惊天上人。

绝句。

(唐)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绝句。

(唐)杜甫。

迟日江山丽,

春风花草香。

泥融飞燕子,

沙暖睡鸳鸯。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秋夕。

(唐)杜牧。

银烛秋光冷画屏,

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

坐看牵牛织女家。

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暮江吟。

(唐)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

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

露似真珠月似弓。

大林寺桃花。

(唐)白居易。

人间四月芳菲尽,

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

不知转入此中来。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枫桥夜泊。

(唐)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

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

夜半钟声到客船。

题都城南庄。

(唐)崔护。

去年今日此门中,

人面桃花相映红。

人面不知何处在,

桃花依旧笑春风。

黄鹤楼。

(唐)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望岳。

(唐)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

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唯见长江天际流。

山行。

(唐)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钱塘湖春行。

(唐)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

写景范文汇总篇八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晚景》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宋朝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谥号文忠,享年66岁。南宋高宗朝乾通6年,赠太师,追谥号“文忠”。眉州眉山(即今四川眉山)人,汉族,是父亲苏洵的第五个儿子,是北宋著名文学家、书画家、散文家、诗人、词人,豪放派词人代表。嘉祐二年(1057)与弟辙同登进士。授大理评事,签书凤翔府判官。熙宁二年(1069),父丧守制期满还朝,为判官告院。与王安石政见不合,反对推行新法,自请外任,出为杭州通判。迁知密州(今山东诸城),移知徐州。元丰二年(1079),罹“乌台诗案”,责授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本州安置,不得签书公文。哲宗立,高太后临朝,被复为朝奉郎知登州(今山东蓬莱);4个月后,迁为礼部郎中;任未旬日,除起居舍人,迁中书舍人,又迁翰林学士知制诰,知礼部贡举。元祐四年(1089)出知杭州,后改知颍州,知扬州、定州。元祐八年(1093)哲宗亲政,被远贬惠州(今广东惠阳),再贬儋州(今海南儋县)。徽宗即位,遇赦北归,建中靖国元年(1101)卒于常州(今属江苏),年六十六,葬于汝州郏城县(今河南郏县)。他与他的父亲苏洵(1009~1066)、弟弟苏辙(1039~1112)皆以文学名世,世称“三苏”;与汉末“三曹父子”(曹操、曹丕、曹植)齐名。“三苏”为唐宋八大家【唐宋八大家是唐宋时期八大散文代表作家的合称,即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和宋代的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苏洵是苏轼.苏辙的父亲,苏轼是苏辙的哥哥)、王安石、曾巩。(分为唐二家和宋六家)】中的三位,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乐府》等。在政治上属以司马光为领袖的旧党。

《惠崇春江晚景》简介。

这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没有流传下来,不过从苏轼的诗中,我们可以想个大概:一片竹林,三两枝桃花,一条江,几只鸭子,河岸上满是蒌蒿,芦芽刚刚破土,天上还有两两归鸿。河豚是看不到的,是馋嘴的苏轼在想:河豚该上来了,用蒌蒿和芦芽一炖,比东坡肉鲜多了。

惠崇为宋初“九诗僧”之一,跟苏轼不是一个时代的人。苏轼是只见其画,未见其人。此僧诗画俱佳,尤其擅长画水乡,再放上几只飞禽走兽,人称“惠崇小景”。

王安石很推崇他的画,在《纯甫出僧惠崇画要予作诗》中赞到:“画史纷纷何足数,惠崇晚年吾最许。”

明清两朝眼里只有唐诗,从不把宋诗放在眼里。康熙年间大学者、大诗人毛希龄就批评苏轼这首诗说:“春江水暖,定该鸭知,鹅不知耶?”

这老头真有点瞎抬杠。春江水暖,鹅当然也知。宋人还有“春到人间草木知”的诗呢。这是题画诗,可能画上根本没有鹅啊。

不过毛希龄也不是就跟苏轼过不去,他谁也看不上眼。他读朱子,身边都得摆个稻草人朱熹,看到他哪地方解的不对了,就要连打带骂,非得让这稻草人朱熹认错才行。对苏轼,已经够客气了。

写景范文汇总篇九

“十一”假期的一天,我们去山村里的一个亲戚家做客。

亲戚家坐落在一个环山怀抱的村子里。远看群山,郁郁葱葱,层峦叠障,云雾缭绕,像一幅美丽的风景画。我深吸一口气,清爽极了。瓦蓝瓦蓝的天空白云朵朵,好几只小鸟飞过,叽叽渣渣。农田一片翠绿,绿得那么可爱,整个村子显得宁静详和。

爸爸妈妈在屋里聊天,我与表姐、表哥、表弟出门外逛逛。走进一片竹林,绿影扶摇,风吹竹林“沙沙”响,就像在演奏着动听的歌。一根根竹子就像一把把的宝剑,青葱翠绿,让我心旷神怡。

我们走在山间小路上,野花飘香,花瓣上有许多晶莹的露珠,在阳光下一闪一闪的,无此耀眼,真美!几只蜜峰、蝴蝶被吸引住了。

在一片草地上,“咯咯咯---”几只母鸡在散步,不时低下头啄啄虫子。一旁还有两只大公鸡在打架,它们扎煞起羽毛,张开翅膀,眼死死地瞪着对方,地上有条虫,它们抢食物呢!“喔喔喔——喔喔喔”它们开打了,身体扑向对方,翅膀不停地拍着,尖尖的嘴瞄准时机,狠狠啄着对方的冠子,两只公鸡势不两立。真有趣!表弟也大叫:“加油!加油!”直到最后,左边的公鸡打败了对手,获得了虫子,另一只公鸡灰溜溜地跑了 。

继续向前走,一条银带似的小溪欢快地流着,溪水撞击在岩石上,“叮咚”作响,像弹着无弦的琴。水底光滑的鹅卵石清晰可见,一阵风吹过,水面荡起了波纹。几条灰色的小鱼,在清澈的水里嬉戏玩耍。我把手伸进溪水里,好凉爽啊!小鱼游来游去,有一条还游进我的手心里,滑滑的,真好玩!不一会儿,又有很多小鱼游来了,白的、灰的……表弟伸手进水中,鱼就游到了一边。“我们来比赛捉鱼吧!”表弟说。“好!”我们脱下鞋,跳进水中,大家开始捉鱼,不过这些鱼身体很滑,又狡猾,怎么都捉不到。表哥灵光一闪,把手放进水里按兵不动。一条灰白色的鱼小心翼翼地游来,以为没有危险了,就游到表哥手中,说时迟,那时快,表哥立马掐着小鱼的身体。小鱼在死命挣扎,尾巴扇来扇去。不一会儿,知道自己无路可逃了,才安静下来。表哥喜滋滋地把鱼装进水桶里,得意洋洋。我们几个有些不服,也学着他的捉法,可被鱼识破了,没捉到。我把手放在水面上,一条白鱼游来了,身后还有一条灰鱼。我看准了时机,猛得把手伸进水里用力一抓,哈!两条鱼都被捉到了!只是白鱼我只捉住了尾巴,差点要掉下来,好险!后来,大家用自己的方法捉鱼,表哥最多,得18条,表弟14条,我15条,表姐16条,大家收获不少!老表说这些鱼烤来吃很香。

夕阳西下,我们一边吃着丰盛的晚餐,一边品尝美味香酥的烤鱼,一边享受傍晚的习习山风。金色的太阳只剩小半边脸,晚霞格外的红,格外的亮,格外的美。山村沐浴在夕阳下,显得好静,好美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