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汇总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8:58:59 页码:14
最新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汇总8篇)
2023-11-11 18:58:59    小编:ZTFB

总结是一种整理思绪的方式,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解决问题。在总结中,我们可以采用具体的实例来支撑我们的观点和结论。请参考下文给出的总结示例,理解如何全面评价自己的工作。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篇一

关于电路,学生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获得了一定的经验,并能建立起使小灯泡亮起来的简单电路。在这一课中,他们将学习使用新的装置——小灯座、电池盒、开关,用导线连接完整的电路。教师将引导学生在这一系列由浅入深的活动中,探究用更多的材料来组装电路,从而加深学生对电的认识。

本堂课共分为以下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学习将灯座和电池盒连入电路中,并点亮小灯泡;第二部分是在电路中加入开关,控制电路的通与断;第三部分是学习画电路连接图。

认识电路中的电器元件;

学习简易电路的连接方法。

【教学重点】。

组装一个简易电路,画出电路连接图。

【教学难点】。

能够在电路连接图中画出电流动的路径。

一、新课导入。

师:美丽的灯光装点了黑夜,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点亮小灯泡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下列三种连接方式,哪一种能够点亮小灯泡?(学生自由回答)。

师:第二种能够点亮小灯泡。

师:为什么另外两种连接方式不能点亮小灯泡?(学生自由回答)。

师:因为第一种是短路,第三种是断路。

师:小灯泡的两个连接点都通过导线分别连接电池的正、负极,电流流过灯丝,小灯泡就能亮起来。

设计意图:首先启发学生思考点亮小灯泡的方法,帮助学生回顾前面所学的内容,复习上一堂课的重点知识,为接下来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新知初探。

师:找一找,小灯泡和电池的连接点在哪里?(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展示并讲解小灯泡的连接点:

师:说一说,电流是如何通过小灯泡的?(学生自由回答)。

师(展示并讲解):电流从电源的正极出发,通过小灯泡的一个连接点流经灯丝,再通过另一个连接点流出,经过导线,流回电源负极。

师:你能知道电路是由什么组成的吗?(学生自由回答)。

师:电路由电源、小灯泡(即:用电器)和导线组成。

师:为了发现电路更多的秘密,我们使用电池盒和灯座把电池和小灯泡固定下来,再进行观察吧!

观看视频:怎样把电池装入电池盒内?

安装方法:

辨认电池和电池盒的正负极;

安装时,将电池的正极对准电池盒的正极,电池的负极对准电池盒的负极。

师:怎样把小灯泡装入灯座上?(学生自由回答)。

安装方法:将小灯泡的螺纹对准灯座的螺口位置,小心地拧紧。把小灯座上的两个连接点分别用导线连接起来。

实验一:组装一个电路。

实验步骤:

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一根导线,把电池安装在电池盒里。

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亮起来。

把小灯泡安装在灯座上,再用导线把它和电池连接起来,使小灯泡亮起来。

师:根据实物图,自己来组装一个电路吧!

学生进行实验。

实验二:在电路中安装开关。

师:把开关连接到电路里,观察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的。

学生进行实验。

观看视频:连接简易电路。

师:开关是怎样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的?(学生自由回答)。

师:断开开关,电流中断,小灯泡不亮。

师:闭合开关,接通电流,小灯泡发光。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主要由教师指导学生在电路中加入灯座、电池盒、开关等装置,并点亮小灯泡。学生在教师和视频的指导下完成简易电路的组装,体会并了解更多电路元件的作用。

三、知识内化。

师:请根据实物图,画出电路连接图。

学生进行绘制。

教师展示电路连接图:

师:在电路中,电是持续流动的,你认为电流动的路径是怎样的?把你的想法用箭头在连接图中表示出来。

学生描绘并作答。

教师展示并讲解:

师:电路是一个闭合的回路,在电路中有哪些电器元件?

生:电路中有小灯泡、灯座、电池、电池盒、开关和导线。

师:有哪些电器元件是必备的?

生:小灯泡、电池和导线是必备的。

师:如果我们将小灯泡换成小风扇或小电动机,会有什么现象?(学生自由回答)。

设计意图:这一部分首先让学生根据实物图绘制电路连接图,锻炼学生思维转换的能力,接着通过研讨和拓展强化学生对电流的认识。

四、课堂延伸。

师:试一试,将两个灯泡同时连接在电路中,有哪些不同的连接方法?(学生自由回答)。

教师展示两种不同的连接方式:

第一种连接方法第二种连接方法。

师:哪一种连接方法的小灯泡更亮?

生:第二种连接方法的小灯泡更亮。

师:将电路中的元件逐个依次连接起来的方式叫做串联。

师:把电路中的元件并列地连接在电路中的两点之间叫做并联。

观看视频: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区别。

师: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有一处断开,电路就处于断路状态。

师:并联电路有一条干路和多条支路,干路影响支路,支路互不影响。

设计意图:该板块继续深入地向学生介绍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拓展学生对电路连接的认识,发现更多不同的电路连接方法,认识它们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五、随堂练习,新知巩固。

填空题。

(1)连接灯泡的导线两端分别接在电池的________和________上,形成电流的________,灯泡才会发光。

(2)简单的电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判断题。

(1)电池、小灯泡和导线可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2)一个电路中可以有多节电池,但只能有一个灯泡。

(3)开关的作用是控制电路中电流的通与断。

(4)把电池安装到电池盒里之前需要辨认电池和电池盒的正负极。

(5)用导线直接连接电池的正负极会造成短路。

选择题。

(1)画可以帮助我们更直观地理解实际电路。

a.电简图b.电路图c.线路图。

(2)小灯座、电池盒这些电器元件的主要作用是。

a.连通电路,点亮小灯泡。

b.固定电器,解放双手,便于操作。

c.作用不大,没有小灯座和电池盒也能点亮小灯泡。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可能所处的状态是。

a.灯泡甲亮、乙不亮b.灯泡甲不亮、乙亮。

c.灯泡甲和乙都亮。

(4)下列提供的材料,能够组成一个简单的电路的是。

a.两根导线、一节电池。

b.两根导线、两节电池、一个开关。

c.一个小灯泡、一节电池、三根导线、一个开关。

该板块结合课堂重要知识点,检查学生的学习掌握情况,有助于巩固本课新学的知识,强化认识。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篇二

能说出大气压产生的原因,能简单描述托里拆利实验,知道标准大气压的数值。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观察托里拆利实验,知道如何测量大气压强以及大气压的数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观察实验,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对大气压应用的了解,认识到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重点】。

大气压存在的原因和大气压的测定。

【难点】大气压的测定。

环节一:导入新课。

教师拿出马德堡半球进行讲解:这是两个半球,将两个半球靠在一起,抽去里面的空气制成马德堡半球,在上课之前,我们来做一个小实验,实验名字叫拔河,请几位力气大的同学上台来与马德堡半球进行拔河,在规定时间内,如果把半球拉开,则同学们赢,反之则半球赢。

时间到,马德堡半球依然纹丝不动,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不能将半球拉开?在学生存在疑惑的时候,教师引导,大气像液体一样具有流动性,那么它是不是也像液体存在液体压强一样也存在大气压强呢?我们这节课就来一探究竟。

环节二:建立规律,生成新知。

演示:

1.将塑料挂钩挂在光滑的墙上;。

2.在玻璃管里盛满水,用纸片覆盖,再倒立过来,水不会流出来;。

3.请同学用吸管吸饮料。

师生总结:大气压强确实存在,产生原因是由于重力,且空气具有流动性,发生了挤压。

环节三:深化概念提问:大气压强如何测量?教师播放演示实验:在长约1m、一端封闭的玻璃管里灌满水银,用手指将管口堵住,然后倒插在水银槽中。放开手指,管内水银面下降到一定高度时就不再下降,这时管内外水银面高度差约为760mm。把管子倾斜,竖直高度差也不发生变化。

教师讲解:实验中玻璃管内水银面的上方是真空,管外水银面的上方是大气,因此,是大气压支持管内这段水银柱不会落下,大气压的数值等于这段水银柱产生的压强。这个实验最早是由意大利科学家托里拆利做的,他测得的水银柱高度为760mm,通常把这样大小的大气压叫做标准大气压,记为大气压为多少。

教师:在粗略计算中,标准大气压可以取。

当学生得出实验结论之后,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提问:

1.以下操作对实验有无影响:

a.玻璃管是否倾斜;。

b.玻璃管的粗细;。

c.在不离开水银槽面的前提下玻璃管距水银面的位置。学生结合教材在交流讨论后会得出不会影响实验结果的结论。

2.如果在实验中玻璃管不慎漏有少量空气,液体高度减小,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大小关系。

生答: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

3.这个实验利用了什么思想?生答:等效替换。

4.测量大气压的仪器叫做气压计,影响大气压的因素有哪些?

请同学计算标准。

生讨论得:高度。

提问:大气压产生的原因是什么?数值是什么?课后思考如何用塑料瓶分离蛋黄和蛋清。

一、产生原因。

二、测量-托里拆利实验。

三、影响因素。

四、教学反思略。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篇三

1、了解电的用途,知道安全用电不会发生危险。

2、通过辨析活动,了解安全使用电器的基础知识。

3、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培养幼儿完整、连贯地表达能力和对事物的判断能力。

1、幼儿用书人手一册。

2、电线一段、插座一个、“电”的标志一个。

1、在我们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电器产品,你知道哪些电器呢?它们有什么作用?

2、这些电器给我们生活带来了许多的方便,但是这些电器要工作,都离不开什么呢?

3、你知道电从哪里来?(发电站)。

4、教师小结:电给我们人类带来了许多方便,我们的生活再也离不开它了。它是我们的好朋友,但这位电朋友有时候也会发脾气伤人的。

1、这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仔细看看里面和外面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2、教师介绍:这是电线,里面是铜线,会导电。外面是塑料,包裹着铜线,是保护层,我们抓在手里没有电。但是塑料坏了,我们就会碰到电,发生危险。

1、如果你们家的电线破了,怎么办?(用专用胶布包裹)。

2、如果你看见电线断落在路上,应该怎么办?(绕过去)。

1、这是什么?它有什么用?

2、教师介绍:这是插座,里面有铜丝或铜片,可以导电,外面是塑料做的盒子,是保护层。如果将手伸进去,就会碰到铜片,电就会传到人的身上,发生危险。除了人和铜会导电,水也会导电,所以小朋友不能用潮湿的手接电源。

3、出示“电”的标志,让幼儿认识,并知道看见“电”的标志就要提高警惕,注意安全。

1、使幼儿知道简单的安全用电常识,学会保护自己。活动前给幼儿看各种家用电器的图片,激发他们的兴趣。

2、在安全用电环节上,请孩子们再看使用电器正确与错误的录像,知道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篇四

1、知道电给人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与危害。

2、了解金属接触插座、湿手触摸插座、触摸裸露的电线会有触电的危险,学习安全用电的方法。

1、多媒体教学资源:《电宝宝旅行记》视频、《鼠兄鼠弟偷油记》录音及图片。

2、每组一套实验材料。

3、幼儿用书第32—35页。

一、可通过自编《电宝宝旅行记》,让幼儿认识电的来源。

1、播放多媒体,有教师介绍:电宝宝从电厂出发,经过高压输电线、变电站、低压输电线,来到千家万户。

2、请幼儿说一说家里哪里用到电。

小结:电是人类的好朋友,它给我们带来很多方便,我们的生活离不开它,这个电老虎的威力可真大。

二、观看多媒体《鼠兄鼠弟偷油记》。也可以阅读幼儿用书第32—35页。

提问:鼠兄弟为什么会触电?鼠大哥是怎么做的、电工叔叔又是怎么做的.?

三、初步了解金属能导电的道理。

1、讨论:哪些材料能导电?请幼儿说一说可以导电的材料。

2、分组进行实验,并记录实验结果。

3、各组分别介绍实验结果。

四、找一找教室中插座的位置,说一说生活中应该怎样安全用电。

小结:不用手、金属物体去抠插座,不用湿手摸插座,不接触裸露的电线。发现有人触电不能用手去拉,要告诉大人来抢救。

本堂课中我先以谜语引出本课的学习内容,并用图片、视频资料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感受电在我们的生产生活中的作用。同时让幼儿在感受电的作用的同时认识到电的危险的一面。它能为我们服务,但如果我们不摸透它的“脾气”,它就会成为一只发怒的老虎,给我们带来危险和灾难,所以电又被称为“电老虎”,可见它的厉害。最后帮助幼儿联系生活,以便更好地解决生活中常见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基本达到了教学目标,了解电给人们带来的方便与不安全用电导致的危害,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能留心观察生活中不安全用电的隐患,注意预防。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篇五

毋庸置疑,电能的大规模使用,促进了人类社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但是多年来由于“用电不当”造成的安全事故也是此起彼伏。中学生,尤其是初二学生,对安全用电的认识仍然处于懵懂阶段。以我个人的经历为例,在我上初二刚学完火线、零线等基本家庭电路知识时,有一次家中一灯泡开关的拉绳断了,在换接前,我断开了保险盒内的两根电线中的一根,就开始操作,现在我还依然记得当时有明显的触电感觉,但是“瞬间的”,我当时坚信,我已经断开了一根,电流不可能形成回路,所以应该没有问题,“触电”也是“偶然的”、“瞬间的”、“不应该的”。其实后来才知道,当时断开的很可能是零线(当时未检测,无法得知真相),由于我本人踩在木制板凳上,没有造成严重的触电事故。

所以,有关安全用电的教学宜引起格外重视。而且教学目标不仅仅放在知识点的学习上,同样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是,帮助学生建立安全用电的意识,做到不惧怕电,安全、合理、科学地使用电能,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能更加安心、幸福。

安全用电的教育渗透到了教材中电学部分的各个角落。以人教版八年级下册为例,作为课题,有三节内容,第一是第七章《欧姆定律》第四节《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第二是第八章《电功率》第五节《电功率与安全用电》,第三是第八章《电功率》第六节《生活用电常识》。从标题也可看出,这三节都是该章内容的综合应用,同时又从不同的角度讲安全用电。《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的物理依据是:i=u/r,结论是:电压越高越危险;电路中电阻太小,尤其是短路时,会造成i过大,导致事故发生。《电功率与安全用电》的物理依据是:p=ui、i=p/u,结论是当用电器总功率过大时,会造成电路中的电流过大,甚至引起火灾。《生活用电常识》的内容有:家庭电路是由进户线、电能表、总开关、保险装置组成;火线与零线;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两种类型的触电及触电的急救。

综上,家庭电路中的安全用电隐患除了人身触电外,都是由电流过大造成的,而造成电流过大的原因有三种可能:

1、电压过大;

2、短路;

3、用电器总功率过大。在家庭电路中电压通常是比较稳定的,也不是我们用电人所能控制的。所以我们主要考虑后两者。

由于电流是看不见、摸不到的,我们必须通过特别的教学设计增加学生感悟,以提高实际的教学效果。

师:家里电路出现过跳闸现象吗?(从常见的,也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跳闸现象入手,有利于展开学生思维,从而有效地推进教学活动)。

生:出现过。(这是事实,大部分同学家均出现过跳闸现象)。

师:家庭电路中跳闸现象一般在什么情况下出现?

生:夏天用空调时。(大部分同学这样说,也有说用微波炉、烤箱等其他电器的)。

师:现在让我们一起亲眼目睹“跳闸”现象。(学生兴奋、期待)。

教师出示自制示教板,并作简单介绍。

教师故弄玄虚,说:“坏了,今天没带空调来”,学生们笑了,并思考着。很快有人讲话,“用其他电器代替”、“多接几个其他用电器”等等。教师顺势取出了几个灯泡,学生们一看是灯泡,就开始议论纷纷,有人干脆直接说:“不行,就象人吃饭,吃100个花生豆不一定吃饱,吃馒头两个就行了”,通俗但易懂。最后师生共同商定不用灯泡,用几个其他大功率用电器。教师出示事先备好的电熨斗、热得快、电热水壶(两个)。

问题1:跳闸在什么情况下会发生?

同学们思考、讨论,最后比较容易地达成一致:当同时接入的用电器过多,即总功率过大时,会发生跳闸现象。接下来,师生共同分析其物理依据,如下图所示:

家用电器并联在火线和零线之间,电路总功率p总=p1+p2+…、pn,多增加一个用电器,p总会变大,p总=u总i总,i总=p总/u总,u总是比较稳定的,所以i总变大。教师介绍,这个闸叫“空气开关”,当通过它的电流过大时,它会断开(原理以后会学到)。

问题2:跳闸是好事还是坏事?

学生1:是坏事。若正在玩电脑,突然跳闸,停电,玩不成了。

学生2:是好事。如果该跳不跳,可能造成火灾。

最后师生共同认定学生2比较有道理。教师借势发挥:我国每年都会出现一些因用电不当而酿成的重大火灾事故。

下面我们一起目睹火灾是如何发生的?

教师把示教板转到别的方向,偷偷地“做手脚”。做完手脚,再把示教板转过来。(学生们一直期待着)再逐一接入用电器,很快大家看到有一地方冒烟,发红,而且有烧焦的东西脱落。(学生们惊喜)。

话题一转,教师提出:同学们,请猜想一下,刚才老师“偷偷地做了什么手脚?”。同学们七嘴八舌。最后教师揭开谜底,换了一个规格不同的空气开关,在示教板的某位置套了一个塑料吸管。

师生共同分析发生火灾的物理依据是:q=i2rt,装塑料管的一段是铁丝,电阻相对较大,在同时接入的用电器过多,即电功率过大时,干路电路电流较大,在一定时间内,产生较多的热量,引燃了塑料管。

教师:空气开关是近几年才出现的保险装置,原来家庭电路中安装的都是保险丝。当电路中电流过大时,保险丝会熔断,切断电路,从而保护电路。教师把示教板上的那一段铁丝取下,换上一段保险丝,把刚才的用电器逐一接入,很快保险丝变红、变软、断开,有熔化物脱落。

问题3:保险丝的材料应该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同学们讨论得出保险丝应该具有熔点低的特点。然后教师交待:保险丝是由熔点较低的铅锑合金制成的。教师演示用火柴烧断保险丝,证明了其熔点较低。

问题4:选择空气开关或保险丝的标准是什么?

教师提示:这两者的规格都是以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标准。那么,在家庭电路中,它们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越大越好还是越小越好呢?同学们经过充分讨论,最后认定:选择的空气开关或保险丝既要满足大部分家用电器的正常工作,又要保证干路导线不着火,即总电流不超过导线允许的最大电流。

教师顺势抛出:如果二者不可兼得,我们应该怎么办呢?师生交流互动,最后认定:首先要保证干路导线不着火,必须遵守安全第一的原则。在这一前提下,尽量满足更多用电器的正常工作。

教师讲解:若在满足前者的条件下,只能满足很有限的家用电器(举例)同时正常工作,这样就影响我们的正常生活,我们的幸福指数就会下降。这时候,我们就要改造电网。事实上,前几年我国进行了大规模的城乡电网改造工程,电网改造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更换输电线,换用更粗一点儿的输电线,使它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更大,满足更多的家用电器同时正常使用。

家庭中常见的电路事故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或短路造成跳闸或火灾。本节主要着眼于这两点,用现场演示这种最直观、最刺激的方式把平时很难“亲眼目睹”的现象展示出来,并且用欧姆定律和电功率知识进行解释。这是一次物理与生活的亲密接触。这完全符合新的课改理念,从生活现现象中抽象出物理问题,再将物理知识用于社会、生活中现实问题的解决。

教学设计从最常见的生活现象跳闸入手。

第一部分:先让学生回忆跳闸时的情境,然后以教师为主演示跳闸现象,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跳闸的物理依据。

第二部分:师生共同认识跳闸或保险丝熔断对保护电路的必要性。第三部分:将物理应用于社会,随着人民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富裕,大量的家用电器进入家庭,这就造成了干路电流过大与导线可能太细之间的矛盾,于是就出现了我国城乡大规模的电网改造工程。第四部分:教师为同学们演示“难得一见”的短路现象,同时也意识到了短路可能带来的危害。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自主地建构知识,最后达成共识:

一、同时使用的用电器不宜太多,总功率不能太大;

二、用电要认真,小心,尽量避免短路的发生。笔者认为,这种教学设计完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新课程倡导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不是教教科书,而是用教科书教。本教学设计依据课程目标,对有关安全用电的课程资源有机融合,试图在师生互动中实现教与学的统一。

电路事故无小事,重则危及生命,轻也可能造成火灾。生命无价,火灾无情。因此在《电功率与安全用电》的教学中,我们利用示教板,尽情展示了用电器过多,总功率过大以及短路对电路的破坏力。学生从中受到的生命安全教育是深刻的,是发自内心的。实际教学效果非常好。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篇六

了解安全用电知识,有安全用电的意识。

(二)过程与方法

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和正确的处理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常见事故的了解,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安全用电是初中电学的最后部分,也是学生今后生活、生产中安全使用电能的重要准则之一。本节内容是由“电压越高越危险”“常见的触电事故”“安全用电原则”和“注意防雷”几部分组成,向学生介绍了安全使用电能的注意事项,以及遇到触电事故的处理方法等,是学生安全用电的基本技能。因为学生对触电事故没有感性的认识,也无法通过实验来演示,只能结合欧姆定律等知识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所以本节重点是了解安全用电的知识以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难点是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结合实例使学生掌握安全用电的原则。

重点:了解安全用电的原则及正确处理触电事故。

难点:了解常见的触电事故,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学生对生活用电比较熟悉,但没有较强的安全用电意识。可以结合实际生活中用电安全警示标志,使学生认识到安全用电就在身边。电对人体造成的伤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的电流大小和通电时间有关,人是导体,结合欧姆定律可以分析得出,在人体电阻一定时,电压越大,电流越大,当超过人体能承受的限度,就会造成生命危险。

在触电事故中电流要有电流经过人体,在平时用电时要注意避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在维修、移动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不要弄湿用电器、不损坏绝缘层;对家庭电路和用电器要注意维护等。

在掌握了安全用电的原则后,要做到安全用电,不惧怕电,遇到触电事故时要及时切断电源。在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间、云层与大地间有着极高的电压,当放电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会产生极大的破坏。为了防止雷电造成的破坏,在高大的建筑物上都要安装避雷针,让雷电通过导线流向大地。

四、教学资源准备

多媒体课件、挂图等。学生课前对人体对电流的反应作一定的调查,对安全用电常识进行一定的了解。

五、教学过程

学生观看用电安全警示标志,说出生活中在哪见过这些标志。

创造课堂情景,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

播放由电引起的火灾,在高压线下钓鱼触电等视频,说明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了解安全用电的重要性,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从实际引入本课内容,培养分析与总结能力。

触电是指当人体接触或接近带电体,并有电流通过人体时,引起人体的受伤或死亡的现象。

阅读“电压越高越危险”,思考下列问题:

1.电对人体的伤害程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2.结合自己所查资料,说说人对不同电流的不同反应。

3.人用直接接触一节干电池两端,会发生危险吗?

4.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人体是导体,在不同情况的电阻也不同,身体干燥时电阻较大,潮湿时电阻较小。

补充:电流对人体的危害性除跟电流的大小、通电时间的长短有关外,还与电流的频率、通过人体的部位及触电者的身体状况等因素有关。

学生阅读课本,思考问题,可以适当讨论后回答:

1.电流对人体造成的危害程度与通过人体电流的大小及持续时间有关。

2.人对100~200微安的电流无反应;电流达到1毫安左右会引起麻的感觉;不超过10毫安时,人尚可摆脱电流;超过30毫安时,就会感到剧痛、神经麻痹、呼吸困难,有生命危险;当达到50毫安时,很短时间使人心跳停止。

3.人的电阻约为103~105ω,根据欧姆定律,通过人体的电流远小于1 ma,所以对人不会产生危险。

4.根据欧姆定律,在人体电阻不变时,电压越高,流过人体的电流越大,越危险。

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

增强物理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利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现象。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总结的能力。

触电对人体会产生极大的危害,那么在哪些情况下会造成触电事故呢?

分析下列几幅图中,是如何造成触电事故的。

展示挂图,分析常见触电事故。

1.人站在凳子上,两只手分别接触火线与零线。

2.人站在地上,手接触火线。

通过上述两幅图可以看出,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导致触电事故?

人不接触导线会造成触电事故吗?

播放高压电弧触电视频。

3.人靠近高压输电线路。

4.人经过掉落的高压输电线旁。

当有较大的电流经过人体时会出现触电事故。

分析结合课本内容分析下列各种触电事故。

人站在凳子上,电流经过人体,使人体和导线、电网中的供电设备形成回路。

电流经过人体流过大地,使人体和导线、大地和电网中的.供电设备形成闭合回路。

当人体接触火线时,使人体成为导线、电网中回路的一部分,电流经过人体,会造成触电事故。

高压电弧触电

高压输电线路的电压高达几万伏甚至几十万伏,即使不接触也会有触电危险,容易产生高压电弧触电。

跨步电压触电

当人经过掉落的高压输电线旁时也会触电,在两脚间会形成较高的跨步电压,电流从一条腿流入,另一条腿流出,同样会发生触电事故。

培养观察思考、自学能力。

培养自学能力、分析问题能力。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得出不要接触低压带电体的结论。

通过视频使学生对生活中不常见的高压触电有所了解。

归纳总结得出不要靠近高压带电体的用电原则。

思考:人站在干燥的凳子上,用一只手接触火线会触电吗?

想想议议:

展示课本中几种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

播放几种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的动画。

如果在生活中遇到触电事故,我们如何处理呢?

播放“触电的急救”动画。

大家小结一下,如果遇到触电事故应如何处理。

学生针对此图进行讨论:

此人不会被触电,此人站在干燥的凳子上,凳子是绝缘体,手虽与火线接触,但与零线和大地之间不能形成回路,人不能成为火线与地、火线与零线形成的回路的一部分,所以人不会触电。

学生结合生活经验,讨论后提出一些容易引起触电的情况。

如:在电线上晾衣服;在高压线附近放风筝;用湿手接触开关、电器等。

学生说出处理触电事故的流程,其余同学进行讨论方案的可行性。

学生小结对触电事故处理流程:

在发生触电事故时,千万不要用手去拉触电的人,而是要立即切断电源或用绝缘体挑开电线,必要时对触电者进行急救,尽快通知医务人员抢救!

对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形成安全用电的意识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加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从安全用电的角度来分析生活用电常识。

掌握触电急救的基本流程,培养学生的生存技能。

补充一些安全用电的常识。

学生结合前面常见的触电事故,说出一些安全用电的原则:

1.不接触低压带电体,不靠近高压带电体。

2.更换灯泡、搬动电器前应断开电源开关。

3.不弄湿电器,不损坏绝缘层。

4.经常维护家庭电路及用电器。

通过前面常见的触电事故的了解,总结出安全用电的原则,培养学生的归纳总结的能力。

除了确保家庭用电安全外,在日常生活中还要注意防雷。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

播放雷电导致人员伤亡的视频。

请大家说说如何避免雷电对人的伤害。

高大的建筑物一般都会采取防雷措施,如安装避雷针等。

播放建筑防雷、高压输电线上的防雷视频。

观察视频中雷电对人的伤害

结合生活常识,说说生活中如何防雷,如雷雨天不在树下躲雨;不要打伞在空旷地;打雷时不要用手机、听耳机等。

通过视频了解防雷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利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2.为什么电压越高越危险?

3.说说常见的触电事故发生场景。

4.简述安全用电的原则。

5.注意防雷。

学生梳理本节课知识内容。

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内容,从触电的危害、触电事故发生、安全用电原则、防雷等几方面进行总结。在总结内容时,其他同学可以进行补充。强调安全用电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总结归纳的能力,利用物理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加强理论联系实际。

1.“动手动脑学物理”第1、3题

2.课后调查生活中如何防止触电事故的发生,提出一些措施。

按要求完成作业,课后调查需要在家长协助下完成,注意用电安全。

知识巩固,通过课外调查,增强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篇七

(3)了解三线插头与漏电保护器。

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认识家庭电路主要特征。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热情,提高安全用电意识。

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各部分功能。

组织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各部分功能。

家庭电路示教板、多媒体课件、保险丝、试电笔。

入新课:

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家庭电路的图片,然后依次点击墙上的三个开关,提出以下问题:

1家庭电路的电压是多少伏?所需要的电能是怎样来的?

2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都有哪些?它们是如何连接的呢?

1家庭电路的组成部分及作用。

(1)出示多媒体图片,展示家庭电路组成部分,一一介绍各部件的名称。然后出示家庭电路示教板,让学生逐一说出各组成部分的名称,并演示各部分的功能。

(2)让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原件,做出自我介绍:

进户线:是家庭电路的电源。有零线和火线两根。火线和零线之间有220伏的电压;火线和大地之间也有220伏的电压;零线和大地之间没有电压。

电能表:显示用户一定时间消耗的电能。

总开关:控制整个电路。

保险盒:如果电流过大,或出现短路现象,就会自动切断电路。电灯:用电器,消耗电能。

开关:控制和它串联的用电器。

(3)教师补充说明:

a保险丝熔点低(可以把相同粗细的保险丝和铁丝放在火上烤,保险丝会熔断),当电流过大时就会熔断,“牺牲自己,保全别人。”

b而空气开关,使用方便,而且“在保护别人的同时,也保全了自己。”

c保险丝和开关都要接在火线上(并通过作图说明原因。)。

火线。

零线。

2试电笔。

作用:判断火线和零线。

使用方法:手指按住笔卡,笔尖接触被测导线,如果为火线,氖管就会发光,如果是零线,就不会发光。但手指千万不能碰笔尖。(边讲解边示范,并让学生练习使用)。

测电笔构造:有大约一百万欧姆电阻,导致电流很小。3三线插头和漏电保护器。

(1)通过观察多媒体课件——同是漏电反差不同,让学生明白家用电器接地线的原因:

漏电保护器:

有些总开关带有漏电保护器,如果不小心接触火线,电流经过人体流入大地,它会迅速切断电流,对人身起保护作用。

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安全用电教学设计简短篇八

1、增强幼儿对电的认识。

2、培养幼儿的认识能力及辨别能力。

3、让幼儿知道怎样用电才是安全的。

安全、危险用电对照图(电视机 电冰箱 微波炉 洗衣机 热水器 取暖器 电脑等等)

一、开始部分

提问:在家里没有人的'情况下你独自用过电吗?如果用过,这样做安全吗?为什麽?

二、展开部分

1、让幼儿围绕以上问题展开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还知道哪些不安全的用电方法。为什麽?

3、请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怎样用电才是正确的,安全的。

4、结合图片让幼儿判断哪些用电方法是安全的,那些是不安全的。

5、利用已有的用电知识,谈一谈如果有人触电了你想去救他,你该怎样做呢?

6、教师小节,进一步告诉孩子自己用电时要在大人的监护下使用正确的方法。

三、结束部分:

图上的小朋友在干什么?这要做安全吗?为什么?让幼儿与同伴相互交流,树立安全用电的意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