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09:09:36 页码:10
2023年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大全16篇)
2023-11-11 09:09:36    小编:ZTFB

建议书是一种用于提出改进和建议的文档,它能够为相关部门提供可行的解决方案。写一篇完美的总结需要对过去的经历进行全面和客观的回顾。希望这些范文可以给大家带来启示和鼓励,鼓励大家勇于尝试和创新。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一

刘胡兰,一个听起来多么娇弱的名字,那颗爱国的心却远远重过泰山。虽然她只有15岁,但站在敌人面前却镇定自若,坚定的目光吓得敌人心惊胆颤。死亡的狰狞并没有使她畏缩半步,争取革命的胜利才是她不灭的信念。然而,凶狠的敌人毫不留情地夺走了她年轻的生命,她为中国历史写下了“生的伟大,死的光荣”的辉煌一页。

王二小,一位人人赞颂的儿童英雄,人小志气高。他那机警地把敌人引进八路军埋伏圈,面对残酷的利刀仍表现得像巨石一样刚强的小英雄形象,那机智勇敢、顽强不屈的小英雄的气概,曾成为多少少年儿童学习的榜样和典范!他那英勇顽强的革命精神,一直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革命接班人!“学英雄的思想,走英雄的道路,创英雄的业绩”,至今仍是小学语文教学《王二小》一课后发自同学们内心的肺腑之言!

董存瑞,他那熟悉的音容笑貌,那大无畏精神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我们仿佛还能听到他高呼着:“同志们,为了新中国的胜利,冲呀!”多么令人振奋、令人感动的一幕呀!这大无畏的精神不仅是战争取得胜利的关键,也是把中国革命的胜利推进一步的基石。先辈们在这大无畏中找到了力量,坚定了革命的信念,并把它延续到了今天。

站在这鲜艳的五星红旗下,望着胸前飘扬的红领巾,我心潮澎湃。虽然过雪山草地般的艰苦生活早已过去,虽然枪林弹雨的战争硝烟早已散尽,但我深深地懂得,21世纪是瞬息万变的信息时代,是日新月异的科技时代,是竞争激烈的知识经济时代。漫长的前进道路上,我们面临的将是更严峻的挑战,我们肩负的将是更光荣的使命和更艰巨的重任,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全面迈进小康社会,将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是我们共同描绘的世纪蓝图!

同学们,作为中国少年先锋队的一员,我们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一定要树立崇高的理想,高举革命先辈的旗帜,积极发扬他们的光荣传统,发奋学习,积极探索,努力提高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在新的世纪里携手共进,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为祖国开创更美好、更绚丽、更辉煌的明天!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二

赵尚志(1908年—1942年2月12日),汉族,热河朝阳(现辽宁省朝阳市)人,东北抗日联军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东北地区最早的共产党员之一。

1925年夏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时期,赵尚志在东北地区组织和从事反帝反军阀的革命活动。“九一八事变”后赵尚志被任命为中共满洲省委常委、军委书记。之后,赵尚志领导创建中共巴彦抗日游击队(中国工农红军36军独立师)北满珠河反日游击队队长,后任东北反日游击队哈东支队司令,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三军军长。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三

1、春花满山草油油,梅雨绵绵又清明,借问朋友可安好,短信问候寄温情,感伤时节送问候,千山万水暖心扉,祝朋友清明节幸福快乐!

2、将烦恼丢掉,让快乐跳起来;将忧愁忘掉,让开心闹起来;将难过藏掉,让愉悦动起来;将悲伤仍掉,让幸福炫起来。愿你清明节忘却忧伤,拥抱精彩未来!

3、清清明明,明明清清。清明清明春雨如此清爽。明清明清天气如此明朗。清明的我送你明清的快乐。明清的节日祝你清明节快乐。

4、清明雨纷万物苏,阳光明媚踏青游,苦恼伤情随风散,放松心情精神抖,相思伤痛渐变浅,幸福生活围你转,清明节短信祝福,祝你平安保体健。

5、记得清明节曾为自己买了朵鲜花,祭祀那故去的冬天;那么今天白露,我就为自己买一身长衣,遮掩那故去的盛夏。心情就像节气,每一个都值得纪念。

6、多的安慰也无法拂去你的泪水,再多的短信也不能抚平你受伤的心扉。我只想轻轻地对你说:清明节到了!远方的我永远在你身边祝福你、支持你。

7、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垒垒春草绿。清明节--让人产生一抹淡淡的忧伤,这一天,墓前半跪拭斑泥,清风日照谁人泣?自古生死哀别离,酒入愁肠思故人。

8、几天不见十分想念;爱你的心永不变;人不在,但心在,就会彼此的相爱;我坐在门看着流星雨,许下愿望愿,你能收到我对你的那份爱。清明节快乐!

9、风,是清明节的安静,让心防松,雨,是清明节的氛围,让神宁康,朋友,我让时间风雨兼程,带我祝福给你,希望你清明节心清身康。

10、清明赠你清山清风清泉,愿清神清爽清闲;赠你明窗明水明月,愿明朗明理明媚;赠你清水清石清天,愿清声清气清韵;赠你明珠明灯明镜,愿明眸明晰明艳!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四

摆在墓前的酒肉,是思念。清明承载着太多的惆怅悲伤,承载着太多的生离死别。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素材高清,欢迎大家阅读转发!

据传始于古代帝王将相“墓祭”之礼,后来民间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扫墓,历代沿袭而成为中华民族一种固定的风俗。本来,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两个不同的节日,到了唐朝,将祭拜扫墓的日子定为寒食节。

“清明节”的得名还源于我国农历24节气中的清明节气。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节气。清明节气共有15天。作为节气的清明,时间在春分之后。这时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气清朗,四野明净,大自然处处显示出勃勃生机。用“清明”称这个时期,是再恰当不过的一个词。

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谓之寒食,从前这天禁火,冷食,故又称“冷节”、“禁烟节”。民间传说寒食是为了纪念春秋时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绵山,晋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习俗在山西首先流行。旧时寒食断火,次日宫中有钻木取新火的仪式,民间也多以柳条互相乞取新火。

在春秋时,当时的晋文公受人陷害,过着逃亡的生活,他在路上碰见了一个人名叫介子推的,他为了保护晋文公,用刀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来给晋文公吃,后来晋文公为了报答介子推,到处找他,有人报告说介子推在山上,于是,他就想烧山让介子推下山,没想到烧死了介子推,晋文公他很后悔,他每年这一天都来纪念介子推,后来就流传下来了如今的清明节祭拜的习俗。

没有比被每一个人牢记。

更盛大的祭礼。

没有比被人民永远缅怀。

更崇高的奠仪!

你的碑文是。

人民铭刻于心的。

你的丰功伟绩,

气壮山河的壮举。

抑或平凡中的点点滴滴。

却因为你真情的浸润,

璀璨如星。

光彩熠熠。

我用灵魂。

虔诚的抚摸。

你短暂却永恒的生命。

凝聚成的文字,

每一次触摸。

我蒙昧的灵魂都如经历。

脱胎换骨的洗礼;。

我被欲望荒芜的良知。

都在接受刑罚与拷问。

所有洁白淡雅的`花朵。

都应堆簇在你的墓前,

这是你风华的延续,

这是你音响的凝聚。

所有悲悯的心灵。

都应接受你的检阅,

即便是伪善的凭吊。

那也是敬畏,

那也是卑微。

在高尚面前的惊惧畏缩。

站在你的墓前,

我感知着我的心在滴血!

慨叹苍茫的天穹。

在这春意洋洋,阳光明媚的日子,我们一家相约回到老家,一起去郊外踏青。

一路上,春景明朗绚丽,生机盎然。让我们倍受感染,我不禁低吟:“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家乡的美景,明年我一定会再来!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五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2、《寒食》(唐)韩翃。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

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3、《清明夜》(唐)白居易。

好风胧月清明夜,碧砌红轩刺史家。

独绕回廊行复歇,遥听弦管暗看花。

4、《清明后登城眺望》(唐)刘长卿。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

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

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5、《清明即事》(唐)孟浩然。

帝里重清明,人心自愁思。

车声上路合,柳色东城翠。

花落草齐生,莺飞蝶双戏。

空堂坐相忆,酌茗聊代醉。

6、《清明》(唐)孙昌胤。

清明暮春里,怅望北山陲。

燧火开新焰,桐花发故枝。

沈冥惭岁物,欢宴阻朋知。

不及林间鸟,迁乔并羽仪。

7、《临安春雨初霁》(宋)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

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

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

8、《苏堤清明即事》(宋)吴惟信。

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万株杨柳属流莺。

9、《清江引·春思》(元)张可久。

黄莺乱啼门外柳,雨细清明后。

能消几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10、《长安清明》(唐)韦庄。

蚤是伤春梦雨天,可堪芳草更芊芊。

内官初赐清明火,上相闲分白打钱。

紫陌乱嘶红叱拨,绿杨高映画秋千。

游人记得承平事,暗喜风光似昔年。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六

1、你的一笑,狼都上吊;你的一站,臭味弥漫;你的一喊,鸡飞狗跳;你一出汗,虱子灾难;你不打扮,比鬼难看;你一打扮,鬼吓瘫痪!献给清明节的主角!

2、清明节了,只言片语伴随你,愿你照顾好自己,关心亲人和好友,祝你节日快乐!

3、清明小长假到,快乐紧紧来拥抱:与烦恼说说再见,送忙碌一个吻别,让微笑点点蔓延,让轻松悄悄渗入,让健康无处可逃。清明小长假,祝你健康快乐!

4、雨幕茫茫天苍苍,清明时节心惆怅。郊外凉风断人肠,菊花盛开满地伤。扫墓祭祖泪满裳,诚心悼念来焚香。烟雾缭绕上天堂,保佑逝者永安康。

5、清明节雨纷纷,行人急匆匆,四月的芳菲天,美景尽收眼底。借着这美丽的清明天,把美丽的祝福送给你。愿你拂去心中的烦恼,生活永远幸福甜蜜。

6、亲爱的朋友,让我送你一篮水果吧!祝你苹安富贵,橘祥如意,梨想成真,杏福快乐,柿事顺利,核家幸福,梅有烦恼,甜如廿蔗,幸运如葡萄!清明节快乐!

7、撑起快乐的.伞,遮挡烦恼的雨;撑起甜蜜的伞,迎接爱情的雨;撑起如意的伞,接住吉祥的雨;撑起幸福的伞,享受生活的雨。清明时节雨纷纷,只要你快乐,我愿为你撑伞!

8、朵黄花寄哀思,焚香祭祖扫墓忙,细雨纷飞飘悲伤,缅怀故人深相思,又是一年清明到,愿君节哀顺便,清明节,愿安康伴你左右,福禄陪你前行。

9、祭拜亡灵泪两行,苍天有情雨也茫。敬叩祖先洒浊酒,清风拂面情亦绵。烟云花绽满山岗,犹如仙境故人享。子孙不忘根之源,年年焚香烧纸钱。愿清明文化永传扬!

10、花木芳香,草长莺飞,怎奈一句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使得清明二字在文字深处更增添了几分烟雨迷蒙的感觉。

11、清明小长假,给你惊喜无限:让你的烦恼遍寻不见,让你的快乐伸手可及;让你的困苦眨眼消散,让你的幸福难以淹没。清明小长假,想不开心,很难!

12、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清明节寄托你的哀思,拜祭已逝的亲人,珍惜生命,珍惜生活,更加精彩每一天。

13、清明踏青,结伴出行,温馨提醒,唯此短信,无论阴晴,雨具随行,贵重物品,照看小心,安全第一,谨记在心,放松心情,快乐无垠!清明节快乐!

14、清明时节,杨柳依依。古人有"折柳赠别"的习俗,我无柳可折,给你发条短信:期盼早日再相逢清明节到了,扫墓去!愿清明节快乐!

15、清明书局到,风筝传递我的祝福:放飞风筝,让它带走烦恼与忧愁,放飞悲伤与苦闷;收回风筝,带来吉祥与好运,收获幸福与甜蜜。清明节,祝你未来顺利!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七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清明是我国农历24个节气的第5个节气。为什么又是节日呢?这要追溯到古代的“寒食节”。寒食节是每年冬至后的第105天,恰在清明的前一天,旧时民间每逢寒食节,家家户户不举火煮饭,只吃冷食。第二天是清明,人们上坟烧纸,修墓添土,以表示对亡者的怀念。这些风俗是春秋时流传下来的。

相传,春秋战国时期,晋献公的儿子重耳为躲避后母骊姬的迫害,由介子推等大臣陪同逃亡国外,他们逃到卫国时吃不上饭,又贫病交加,在绝望之时,介子推忍痛割下自己腿上的肉,谎说是野兔肉煮给重耳吃。后来有人告诉了实情,重耳才知道。19年后,重耳重又回国,做了晋国的国君即晋文公。他论功行赏,大封功臣,却惟独忘了对他忠贞不二的介子推。

待人提醒,重耳想起旧事,派人去请时,介子推避而不见。晋文公亲自登门去请,方知介子推已背了老母亲躲进了绵山,于是派人上山搜寻也未找到。晋文公知道介子推很孝顺,要是纵火烧山,他准会背着老母亲跑下山来。可是,大火烧了三天三夜,介子推母子俩也没出来,后来在一株枯柳旁发现介子推母子已被大火烧死了,介子推的脊梁堵着大柳树树洞,洞内藏着他留下的一块衣襟,上面用鲜血写着一首诗:“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柳下做鬼终不见,强似伴君做谏臣。倘若主公心有我,忆我亡时常自省。臣在九泉心无愧,勤致清明复清明。”晋文公看后十分感动,放声痛哭,将他母子二人安葬在绵山,改绵山为介山,并建庙纪念。为了铭记介子推,晋文公下令把介子推被烧死的那天定为“寒食节”,每年这一天严禁烟火,只吃冷食。第三年寒食节,晋文公率群臣到介山祭祀介子推,发现那株枯柳死而复活,便给那株柳树赐名“清明柳”,规定从寒食到清明,人们都要祭奠介子推。

以后渐将寒食节与清明相混淆,将寒食扫墓混为清明扫墓,清明逐渐代替了寒食节。

秋千。

这是中国古代清明节习俗。秋千,意即揪着皮绳而迁移。它的历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为了避忌讳,改之为秋千。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荡秋千不仅可以增进健康,而且可以培养勇敢精神,至今为人们特别是儿童所喜爱。

蹴鞠。

鞠是一种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打马球,也是端午之戏之一。北京白云观前也有群众骑马击球之典。清代天坛一带也还有马球运动,直至清中叶之后,马球才消失了。近年西安市又出现了仿古马球运动,使这一古老的体育运动在绝迹多年后重又出现在中华大地上。

踏青。

又叫春游。古时叫探春、寻春等。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处呈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时光。我国民间长期保持着清明踏青的习惯。

植树。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会规定,每年三月十二日为我国植树节。这对动员全国各族人民积极开展绿化祖国活动,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中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王”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射柳。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八

清明节是中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是人们祭奠祖先、缅怀先人的节日,也是中华民族认祖归宗的纽带,更是一个远足踏青、亲近自然、催护新生的春季仪式。清明节已有2500多年历史,古时又叫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扫墓节、扫坟节、植树节、鬼节等。它与七月十五的中元节、十月初一的寒衣节,并称为中国三大著名“鬼节”。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九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

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建国以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十

中国历,寒食禁火,祭奠先人,早已蔚为习俗。唐朝之后,寒食节逐渐式微,于清明节扫墓祭祖成了此后持续不断的节俗传统。唐朝大诗人白居易《寒食野望吟》诗云: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风吹旷野纸钱飞,古墓累累春草绿。棠梨花映白杨树,尽是生死离别处。冥漠重泉哭不闻,萧萧暮雨人归去。宋朝诗人高菊卿也曾于一诗中描写道:南北山头多墓田,清明祭扫各纷然。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日落狐狸眠冢上,一滴何曾到九泉!就是到了今天的社会,人们在清明节前后仍有上坟扫墓祭祖的习俗:铲除杂草,放上供品,于坟前上香祷祝,燃纸钱金锭,或简单地献上一束鲜花,以寄托对先人的怀念。

2、踏青的习俗。

清明之时,正值春回大地,人们乃因利趁便,扫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乡野间游乐一番,回家时顺手折几枝叶芽初绽的柳枝戴在头上,怡乐融融。也有的人特意于清明节期间到大自然去欣赏和领略生机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远足,一抒在严冬以来的郁结心胸,这种踏青也叫春游,古代叫探春、寻春。其含义,就是脚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观赏春色。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时光,所以成为清明节俗的一项重要内容。古时妇女平日不能随便出游,清明扫墓是难得的踏青的机会,故妇女们在清明节比男人玩得更开心,民间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说。

3、插柳的习俗。

清明节是杨柳发芽抽绿的时间,民间有折柳、戴柳、插柳的习俗。人们踏青时顺手折下几枝柳条,可拿在手中把玩,也可编成帽子戴在头上,也可带回家插在门楣、屋檐上。谚语有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清明不戴柳,死后变黄狗的说法,说明清明折柳在旧时是很普遍的习俗。据说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那么插柳戴柳不仅是时尚的装饰,而且有祈福辟邪之效了。清明插柳也可能跟过去寒食节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的习俗有关。今天看来,随意折取柳枝是对树木的一种损害,是不宜提倡的。

清明节插柳植树的风习,据说是纪念发明各种农业生产工具并曾尝百草的神农氏;另一说是介子推死时所抱的柳树后来复活,晋文公赐名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头上,此习俗后传入民间。虽然有着不同的典故源流,但这些风俗仍不离人们对春回大地的喜悦。

4、清明游乐的习俗。

清明节除了上述扫墓祭祖、踏青插柳的习俗之外,还有大量纯属游乐的风习,千百年来,倍受人们的喜爱,如延续至今的`牵钩、放风筝和荡秋千等,也还有曾盛行一时,惟今已不复见的射柳和蹴鞠。

5、牵钩的习俗。

牵钩是古称,其实就是现代的拔河运动。据说春秋时,楚国为了进攻吴国,以牵钩这种运动来增强人民的体质。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绳,两头分为许多小绳,比赛时,以一面大旗为界,一声令下,双方各自用力拉绳,鼓乐齐鸣,双方助威吶喊,热闹非常。

6、放风筝的习俗。

放风筝是清明节人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将其病况写或画于扎制的风筝上,用线系着风筝在空中放飞,让它飞至高空就拉线剪断,疾病灾难便会随着风筝一起飞走。后来,风筝亦逐渐发展成广为流行的郊游娱乐活动。

7、荡秋千的习俗。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传秋千为春秋时齐桓公从北方民族山戎所传入,汉以后成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节、寒食节等节日的民间游戏。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绳子,以手抓绳而荡,后发展成于木架上悬挂两绳,下拴横板而成。

8、射柳的习俗。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9、蹴鞠的习俗。

清明节除了祭祖扫墓之外,还有各项户外活动,像踏青、郊游、荡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伤之余,还融合了欢乐赏春的气氛。在这些活动中,蹴鞠就是一项十分有趣的活动。蹴鞠,就是现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内用毛塞紧。相传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战国时期流入民间,至汉代更成了军中用以练身习武,并列于兵书。

近年来,在蹴鞠的发源地山东淄博又兴起蹴鞠热,许多市民参与其中,既锻炼了身体,又传承了两千多年的民俗。

10、斗鸡的习俗。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11、蚕花会的习俗。

蚕花会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过去清明节期间,梧桐、乌镇、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项民俗活动。其中以洲泉的马鸣庙和青石的双庙诸的蚕花会最为精彩隆重。马鸣庙位于洲泉镇西,在当地有庙中之称,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本篇文章来自资料管理下载。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近几年乌镇香市活动中的蚕花会,仅有迎蚕神、踏白船、翘高竿等几个项目,大有潜力可挖。

12、拔河的习俗。

早期叫牵钩钩强,唐朝始叫拔河。它发明于春秋后期,开始盛行于军中,后来流传于民间。唐玄宗时曾在清明时举行大规模的拔河比赛。从那时起,拔河成为清明习俗的一部分。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十一

清明节不仅仅是一个节日,同时也是一个节气。对此关于今年的清明节一些手抄报文字内容有哪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三年级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简介一览,欢迎参阅。

清明节还来源于一个传说。春秋时期,有个叫介之推的臣子辅佐重耳当上国君,即历史上的晋文公,但封赏时却忘了介之推,他经旁人提醒才想起来。可是,介之推和母亲已到深山隐居。晋文公与臣子在山中遍寻不获,有人提议放火烧山,介之推是孝子,一定会救母亲出来。可是,大火烧了三日三夜,仍不见介之推。火熄灭后,人们在一棵柳树下发现介之推背着母亲都遇难了。晋文公非常伤心和懊悔,将二人安葬在柳树下。晋文公将放火烧山的一天,定为寒食节,规定人民禁止用火,寒食一天,以纪念介之推的忠诚,后来逐渐演变成清明节。

原本只是作为二十四节气之一,后来经过历史的演变,加入了不少习俗,现在我们所熟知的别称有:踏青节、扫墓节、鬼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等,其节期总在仲春与暮春之交。同时清明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清明节气候特征。

俗语有言:“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该节气前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呈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除东北与西北地区外,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日平均气温已升到12℃以上,大江南北直至长城内外,到处是一片繁忙的春耕景象。此时东亚大气环流已实现从冬到春的转变。西风带槽脊移动频繁,低层高低气压交替出现。江淮地区冷暖变化幅度较大,雷雨等不稳定降水逐渐增多。大家出行要携带雨具,而且昼夜温差大,在外时要随时携带一件外套,防寒保暖。

1、网上祭英烈,英雄永垂不朽。

2、清明节网上祭英烈签名寄语摘抄:

3、不忘烈士抛忠骨,_复兴中国梦!

4、没有先烈血与泪,哪有吾辈安和康?

5、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

6、清明,沉甸甸的思绪。祭奠为国为民的英雄。

7、怀着崇高的敬意,去祭奠革命先烈,向他们学习。

8、向为国捐躯的烈士们致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

9、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強。复兴中华路,共创伟业煌。

10、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强。复兴中华路,共创伟业煌。

11、清明节里,让我们共同缅怀先烈,寄托我们的哀思……。

12、文明从我做起——网上祭英烈,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国梦!

13、每次望见五星红旗,就想到你们,各位先烈,是你们的献血染红了它!

14、清明时节雨纷纷,英烈忠魂满乾坤,借问苍天何处好,泱泱大国中华梦!

15、立足根本,稳步发展,以强大的实力祭奠为我们创造美好生活的先烈们。

16、英烈忠义传万代,后辈敬仰永记心,革命精神不敢忘,振国兴邦抒豪情。

17、用现代的手段记住过去,记住那些为我们创造幸福生活的英烈们,成就中国梦!

18、立德立志,快乐成长,缅怀先烈,做美德少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19、立德立志,快乐成长,缅怀先烈,做美德少年,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

20、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好好学习,掌握本领,争当热爱祖国、理想远大的好少年。

21、因为有你们的无私奉献,我们才能在今天过上幸福的生活,感谢你们,革命烈士永垂不朽!

22、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莫忘先烈功勋!18.缅怀先烈,立德立志,复兴中华,奉献青春。

23、网上祭先烈,是他们用献血促成了我们今天美好的生活,报效祖国,纪念先烈,感恩在心中!

24、铭记革命先烈光荣事迹,不断增进爱国情感,努力学习,立志为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而奋斗!

25、月日的清明节就快要到了,为新中国奋斗而牺牲的革命烈士们,在我的心中,是永远不会磨灭的。

26、你们用青春和岁月,谱下了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你们的名字我们历历在目,你们的事迹永生长存!

27、缅怀革命先烈的丰功伟绩,争当勤奋学习、追求上进的好少年,争当品德优良、团结友爱的好少年。

28、又是一年的清明,又是一年的雨季,英烈之心永垂,英烈之魂不朽,泪水为你们而流,烈士永在心中!

29、虽然它在名义上只是一个祭奠逝者、表达哀伤的节日,但清明带给我们国人的意义与价值远不止于此。

30、不忘先烈们的英雄事迹,革命先烈们的英雄事迹永远激励着我们向英烈们学习,为祖国的昌盛贡献力量。

31、清明的天,是阴的;清明的雨,是涩的。在今天这个不平凡的日子里,让我们用心请来缅怀先烈与亲人。

32、咱们永远不会忘记那些为中华献出生命的英雄、烈士。咱们会努力学习,长大建设国家,实现“中国梦”!

33、在清明节时,到父母亲的墓前,给他们烧一注香、挂一组亲、放一挂鞭炮,也是对父母亲怀念的一种释放。

34、感谢你们,英雄,你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咱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珍惜你们用鲜血换来的这面五星红旗!

35、感谢你们,英雄,你们用鲜血染红了五星红旗,我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珍惜你们用鲜血换来的这面五星红旗!

36、祭先贤,敬意绵长;二祭先烈,激情满腔;三祭先人,真情难忘。清明时节,春风和畅,播种耕耘,万物滋长。

37、向革命先烈致敬!感谢先烈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咱们今天的幸福生活!生的伟大,死的光荣!你们的精神永垂不朽!

38、咱们的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靠老一辈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候要始终牢记革命先烈!

39、我们的现在的幸福生活是靠老一辈革命先烈用鲜血换来的,在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时候要始终牢记革命先烈!!

41、没有先烈们坚持信仰挥洒热血,就没有今天安宁又富足的生活,不忘先烈精神,为伟大祖国的繁荣复兴而奋斗。

42、先烈永不忘,立志更坚強。复兴中华路,每逢清明祭祖忙,思念先烈感衷肠。仁义忠孝是祖国,迎来盛世好时光。

43、愿先烈们安息长眠,因为有了你们,咱们的生活变得美好。咱们一定沿着你们的革命英勇之路努力奋斗,振兴祖国!

44、愿先烈们安息长眠,因为有了你们,我们的生活变得美好。我们一定沿着你们的革命英勇之路努力奋斗,振兴祖国!

45、我要感谢那些牺牲的战士们,他们为了我们而战斗,才丢掉生命。要是没有了他们,也就没有了我们现在的美好生活。

47、清明节是缅怀故人的日子,是充满悲伤之日,这一天连老天爷都与我们这些失去至亲的人们一同哀伤,一起落下思亲之泪!

49、向烈士们致敬!你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带着梦想展翅,怀着向往奋飞,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

50、朵朵鲜花代表了我们对烈士的无限的怀念之情,一个个深深的鞠躬包含了我们对英烈无限的敬意,我们将学习并发扬烈士的精神。

51、青山不老,绿水无忧。是革命烈士们用炽热的鲜血换取了国家的安宁与太平,伟大的烈士们,中国的勇士,您们的英魂永驻我们心间!

52、清明清风绵绵情,愿我的祝福驱除你的烦恼,吹进你的心谷;清明清风浓浓意,愿清明和风温暖你,愿我的情谊伴在你左右,祝你快乐!

53、为了祖国的安定、强盛,为了世界的和平,我们要珍惜现在的每一天,好好学习,好好锻炼,长大以后也要像你们那样报效我们的祖国!

54、谢谢你们为了咱们更好滴生活,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咱们会好好珍惜,努力学习你们的精神。将来长大后把咱们的国家建设的更加美丽!

55、革命先烈,是你们奋勇拼搏换来了新中国,换来了今天安定的生活。我们一定会继承发扬你们坚强不屈的精神,为中国美好的明天奋斗。

56、雕刻在石头上的记录,可能会随时间的流逝而渐渐消失,但镌刻在人们头脑中的记忆,却会永远清晰。不忘烈士抛忠骨,民族复兴中华魂。

57、是先烈的血肉之躯为中华民族的振兴铺下了一道宽广而永不回头的路,谱写了一首荡气回肠的国歌,当五星红旗冉冉升起,咱们永远怀念着你们!

58、是你们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是你们在鞑虏肆虐时杀敌卫国,是你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烈士,咱们将继承您的遗志,共砺国魂!

59、是你们在狼烟四起中横刀立马,是你们在鞑虏肆虐时杀敌卫国,是你们在民哀国殇之时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烈士,我们将继承您的遗志,共砺国魂!

60、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是您们用生命换来的,虽然您们已经不在了,但是您们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我要向您们学习,爱祖国、爱家园,争做好学生。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十二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不知不觉我们即将迎来清明时节,那么清明节的手抄报要有哪些内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搜集整理的关于清明节主题手抄报文字内容,供大家参考,快来一起看看吧!

1、大约始于周代,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的农谚。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2、清明节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是中国汉族的传统节日,为中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时间约在每年的阳历4月5日前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大地呈现春和景明之象。这一时节万物“吐故纳新”,无论是大自然中的植被,还是与自然共处的人体,都在此时换去冬天的污浊,迎来春天的气息,实现由阴到阳的转化。

古有清明前一天为“寒食节”之说,相传起于春秋时期晋文公悼念介子推“割股充饥”一事,后逐渐清明寒食合而为一。唐代扫墓日期一般在寒食节,宋后移到清明。传说中“寒食节”的起源地就在山西中部介休,介休一名的来历即是为纪念介子推“割股充饥”而不图为报,最终在此被大火烧山而亡,绵山也因此又称“介山”。相传大禹治水后,人们就用“清明”之语庆贺水患已除,天下太平。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清明既是节气又是节日,古时也叫三月节,有2000多年历史。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节后雨水增多,万物由阴转阳,吐故纳新,一派春和景明之象。

在现代人眼里,“清明”与扫墓祭奠的联系则更紧密。这是因为,清明节前一天是寒食节。

寒食相传起于晋文公悼念介之推一事,后来,唐玄宗被这个故事感动,于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且列为当时“五礼”之一。

寒食与清明仅隔一天,为图方面,人们干脆决定在清明扫墓,到明清时,清明扫墓更为盛行。建国以后,人们也选择在这天祭扫烈士墓,缅怀革命先辈。

1、扫墓。

清明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扫墓俗称上坟,祭祀死者的一种活动。汉族和一些少数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节扫墓。

2、踏青。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按阳历来说,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间,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绿的时节,也正是人们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时候。

3、荡秋千。

古时的秋千多用树桠枝为架,再栓上彩带做成,后来逐步发展为用两根绳索加上踏板的秋千,很受儿童们的喜爱。

4、蹴鞠。

其实就是踢足球,这是古代清明节时人们喜爱的一种游戏。相传是黄帝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训练武士。

5、植树。

清明时节,雨水丰沛,适合树苗生长,所以古人就喜欢在清明节植树,这个传统后来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植树节”。

6、放风筝。

古人认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这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7、插柳。

据说,插柳的风俗,也是为了纪念“教民稼穑”的农事祖师神农氏的。有的地方,人们把柳枝插在屋檐下,以预报天气,也有的人插柳来辟邪。

8、射柳。

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据明朝人的'记载,就是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

9、斗鸡。

古代清明盛行斗鸡游戏,斗鸡由清明开始,斗到夏至为止。我国最早的斗鸡记录,见于《左传》。到了唐代,斗鸡成风,不仅是民间斗鸡,连皇上也参加斗鸡。如唐玄宗最喜斗鸡。

10、蚕花会。

“蚕花会”是蚕乡一种特有的民俗文化,每年蚕花会人山人海,活动频繁,有迎蚕神、摇快船、闹台阁、拜香凳、打拳、龙灯、翘高竿、唱戏文等十多项活动。这些活动有的在岸上进行,绝大多数在船上进行,极具水乡特色。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十三

横批:福泽绵延。

上联:杏村沽酒。

下联:柳苑飞花。

上联:桐花吐艳。

下联:榆火分新。

上联:桃花作粥。

下联:荠菜悬灯。

上联:芳名垂青史。

下联:勋业昭国光。

上联:春风重拂地。

下联:佳节倍思亲。

上联:淘井黄州俗。

下联:分烟汉殿春。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十四

清明节的习俗是丰富而有趣,例如讲究禁火、扫墓,还有踏青、荡秋千、蹴鞠、打马球、插柳等一系列风俗体育活动。这个节日中既有祭扫新坟生别死离的悲酸泪,又有踏青游玩的欢笑声,是一个富有特色的节日。按旧的习俗,扫墓时,人们要携带酒食果品、纸钱等物品到墓地,将食物供祭在亲人墓前,再将纸钱焚化,为坟墓培上新土,折几枝嫩绿的新枝插在坟上,然后叩头行礼祭拜,最后吃完酒食再回家。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十五

1、“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一到清明,我们首先想到的总是这幅行人悲伤、春雨缠绵的场景。不过从我们传统扫墓的习俗看清明无疑也是令人伤感的节日。

3、向烈士们致敬!你们是中华民族的骄傲,是中华民族的象征。我们带着梦想展翅,怀着向往奋飞,争做文明学生,创建文明校园。在这些先辈们的面前,立下不悔誓言,请举起右手,让我们一起宣誓:热爱祖国、追求真理,立志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遵守学生道德行为规范,诚实守信,严格自律,树立良好学风,做一个有道德的人,将来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出贡献!

4、清明时节雨纷纷,英烈忠魂满乾坤,借问苍天何处好,泱泱大国中华梦!

5、时间的长河流淌不息,却冲不淡我们对革命先烈的缅怀。当年他们浴血奋战的每一寸土地,如今已鲜花朵朵,绿树成荫,我们要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生活,更要懂得所肩负的历史责任和使命。

清明节手抄报文字内容篇十六

3、秋千院落清明近,绝艳能期月黑天。——董嗣杲《梨花》。

4、今岁清明逢上巳。相思先到溅裙水。——史达祖《蝶恋花·二月东风吹客袂》。

5、村落清明近,秋千稚女夸。——郑谷《旅寓洛南村舍》。

6、春寒未定。是欲近清明,雨斜风横。——朱敦儒《桂枝香·春寒未定》。

7、清明天气醉游郎。莺儿狂。燕儿狂。——秦观《江城子·清明天气醉游郎》。

8、令人说著苏堤路,花满清明画鼓船。——张镃《崇德道中·破艇争划忽罢喧》。

9、清明寒食人何处,金谷昭阳事不同。——舒岳祥《梨花》。

12、遥知幕府清明饮,应笑驱驰羁旅中。——司马光《寒食许昌道中寄幕府诸君》。

13、清明郊外好,朱墨幕中忙。——曾丰《静坐》。

14、长安儿女应悬念,过尽清明未到家。——储巏《大城院夜思》。

15、清明未到未和柔,过了清明春又休。——杨万里《雨夜独酌》。

16、扁舟不及清明约,紫笋朱樱未负君。——贺铸《送毕彦祖先之京师》。

17、深深庭院清明过。桃李初红破。——苏轼《虞美人·深深庭院清明过》。

18、闻道清明明日是,江南风土只宜晴。——仇远《寒食雨三首·梨花白白柳条青》。

19、山头兰若石楠春,山下清明烟火新。——李郢《清明日题一公禅室》。

20、了知空洞元无物,须信清明自有神。——仇远《集虚书院》。

21、老厌纷纷嬾入城,长亭小市近清明。——陆游《春感·老厌纷纷嬾入城》。

22、白下有山皆绕郭,清明无客不思家。——高启《清明呈馆中诸公》。

24、风风雨雨清明,莺莺燕燕关情。——张可久《越调·寨儿令》。

25、山寺馈茶知谷雨,人家插柳记清明。——陆游《春日·春来日日困春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