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我心中的李清照(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00:45 页码:7
最新我心中的李清照(通用10篇)
2023-11-12 12:00:45    小编:ZTFB

生活中有许多平凡的瞬间,却蕴藏着深刻的哲理和感悟。写总结要有简明扼要的风格,用简练的语言表达复杂的问题。培养自己坚持的学习习惯,才能不断进步。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一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中包含着一种雄壮之气;“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却有一种无比的哀愁。我们最近在背宋词,之前在背唐诗,什么李白、杜甫、李煜、潘阆、高适、苏轼……但我们不得不提到一个人——李清照。

她拥有着传奇色彩,大家都不知道,她到底是一个奇迹,还是一个传奇,历史的风沙并没有让她消逝,而是使“她”变的更为清晰。

她一生的作品只有70——80首,不像那些唐诗宋词的大家写了几千首的作品,然而,就只有这仅不到100首的作品却和那些名门大家媲美,这就足以向世人表明:她有这个能力。她的丈夫赵明诚是三品大员赵挺之的儿子,也是著名的金石书画收藏家,李清照和他一样爱好这些,她们自然走到了一起。所以对于赵明诚来说这也算是荣誉了。

李清照的一生是凄惨的,也是坎坷的的。这自然能让人产生出怜悯之情,但人们如果看到了她刚强的性格,他们就不会再对李清照怜悯了,而是敬佩,因为这多年来的灾难没有一个打倒了她。

她,也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的奇迹,更是一个传奇,简直是人才中的人才中的女人才。就让我们一起来领略她的传奇色彩吧。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二

手起。琴响。书声。呢喃。

从弦上缓缓流出,一个才华绝顶的女子,漫过岁月,穿越时空,由远及近,姗姗飘来。

默默徘徊于窗前,低诉着愁思。不敢有太多的奢望,只求你再停留一会儿,我梦中的.女神,我心中的阳光。

少女时期,你天真无邪,秀发香腮,“半筏娇恨寄幽怀”。在“露浓花瘦”的暮春之季,你着轻衣荡秋千,以致“薄汗”淋漓,“蹴罢秋千”,遇人来访,只得“袜划金钗溜”。文化的汁液将你浇灌的貌美如花,内秀如竹,品评史实人物也胸有块垒,大气如虹。一时间,“李家有女初长成,笔走龙蛇起雷声”。我心中的女神,你博古通今,你告诉我,女子应好读,应自强,女子绝不比男儿差。我心中的阳光,有你在,我的心永远亮着。

正当你在享受着娇宠和才气为你编织的光环时,上天发现了你更博大的艺术才华,如果只让你写些闺怨闲愁,历史会从你身边白白走过。于是,天降煞星,一锤砸烂了汴京的琼楼玉宇,斩断了你的爱河。你的愁绪早已不是“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的儿女情愁了,国已不国,家已不家,人亦已不人……就是真有旧愁,想觅也难寻了。

在国破山河之际,你“欲将血泪寄山河”,希望收复失地,“径持紫泥沼,直入黄龙城”,却换来偏安都城的虚假繁荣,迫害忠良的怪事;你欲追求一份安慰与寄托,却换来“不终晚节”的千古骂名;你欲将平生所学相授于人,却换来一句“才藻非女子事也”。你乘一扁轻舟,在乱世之中流离,家不能回,心无处归,花已然尽。面对物是人非,面对断香残酒,你没有像祥林嫂那般麻木,也没有像杜十娘那样以死抗争,而是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子之身,求人格平等,爱情之尊。你教会我,女子应该坚强,人生在世多磨难,踏平坎坷是春秋。我心中的阳光,你指引这我前进,让我不再彷徨。

你是中国文学史上绽放的绝世之花,你是闪耀着传奇色彩的乱世美神,你没有留下你的风华绝代,却以你的经历,告诉我:人生总有起伏,难免跌倒和等候,要勇敢地抬头,阳光总在风雨后。

我心中的阳光,你牵引着我的思想,引导着我向前,让软弱的我充满力量,让我不再轻易向生活低头。叶落了,雁走了,花谢了,可我并不惧怕,因为我一直沐浴在你的阳光下。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三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李清照《如梦令》。

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这话在李清照的一生也得到证明。宋朝的李清照生活在文化气氛浓厚的家庭里,父亲是文学家李格非,母亲是状元王拱辰之女,工于文章。所以李清照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她是婉约派的代表作家,写了很多词。

李清照18岁的时候,手持盛开的桂花,带着一阵幽香,粉面含春,步步生莲,嫁给了当时著名的才子赵明诚。赵家也是很富裕的家庭,夫妻俩过着很幸福的生活。赵明诚虽是个绣花枕头,但也会写一点词,所以两人经常交换作品来欣赏。赵明诚著有《金石录》,而李清照就写了《金石录序》。序中详细地记载了夫妻的共同生活和对书画金石的爱好。她的词多数描写闺中的生活、情趣及大自然的绮丽风光,真不愧为宋朝一代女词人。她写的词没有不好的。可赵明诚写得就没有她那么好了。他写的词从来就没有得过别人的夸奖,心里十分难受。某日,他眉头一皱,灵机一动,闭门写词,废寢忘食三日三夜,写成50首,再照抄了李清照的三句词:“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夹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知道黄花就是菊花,这三句是手法极为高明的佳句,所以抄了去。然后就拿给友人陆德夫看。陆德夫看了之后就说:“你这作品只有三句是好的,其余都是垃圾。”赵明诚激动得浑身发抖,忙问:“哪三句?”那人说:“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赵明诚听了,脸色发青,一言不发,转身就走,陆德夫问他去哪里,他说:“看看本城哪座楼比较高。”“干什么?”“好让我跳下去,就此了结残生。”陆德夫忙劝阻。赵明诚命虽保住了,但心里留下了阴影。想想也是,李清照词写得好,人又长得漂亮,丈夫若是个废物,自然会觉得有点危险。李清照身材苗条,一阵风都能把她吹倒,但性格坚强,不像是窈窕淑女。在士大夫们大力提倡封建礼教、控制妇女思想、扼杀妇女才能的时代,她不仅掌握了广博的`知识,而且敢于干预闺房以外的事情。她曾献诗给赵明诚的父亲,当权的赵丞相。赵丞相说她“炙手可热心可寒”,所以说李清照是一个胆大包天的“花木兰”。这是她前半生的经历。

可是后来,金兵南侵,占据了北宋首都汴京(开封),北宋灭亡。李清照夫妇仓皇南渡,到处租房居住。不幸的是在公元1129年赵明诚在建康病故。从此,李清照单独一人经受国破家亡的痛苦,晚年过着凄惨的生活,天天都有感时伤乱、怀旧思乡的心情,这种心情在作品中也经常体现,如晚年所写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后来她在孤独寂寞中死去,死时手中握着一枝干枯的桂花,花枝上还有李清照的泪水。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四

进入小学以来,我认识了许许多多的老师。但令我最尊敬最喜爱的老师,还是我的数学老师——杜老师。

他有50多岁,中等个子,浓黑的'眉毛下有一双炯炯有神的慈祥的眼睛,天天穿着西装,打着领带。

杜老师非常认真,语言幽默有趣,态度和蔼可亲,方法灵活多样,充满童趣。该上数学课了,杜老师走进教室,如果看见我们在打闹,听见我们在那说话时,就皱皱眉毛,咳咳嗓子,一言不发,用目光扫视全班同学。我们迅速安静下来,他便开始上课了。

杜老师在课堂上经常和同学互动教学。如果发现有同学讲小话,他就会悄悄地走过去,把俩人的头相互轻轻一撞。俩人摸摸头,吐吐舌头,顿时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在教室迅速恢复安静后,他又继续讲课。上课时如果发现俩位同学在说话,他就会悄悄地走过去,把俩个人点头轻轻一撞,俩人摸摸头,吐吐舌头,顿时,全班同学哈哈大笑。在教室迅速恢复安静后,他又继续讲课了。

当我们遇到难题向他请教时。他总是笑笑说:“又遇到‘拦路虎’了吗?哪一题不会?”然后就会耐心给我们讲解,有时做着手势,有时板书重点,讲的清晰明白,神态可爱极了。然后再给我们略加启发,让我们自己做。一次上课做习题时,有一题我不会,急的抓耳挠腮。杜老师走到我面前对我笑了笑说:“这一题你不会吗?”然后温和地给我讲解,对我略加指点。我一听,顿感茅塞顿开,像拨开云雾见到了青天。

杜老师知道我们年龄小,活泼好动,上课时有时管不住自己。他从不大声斥责我们,而是用生动活泼的方式耐心地引导我们。有一次,我上课没有注意听课,杜老师叫了我一声,我也没听见。杜老师没办法,只好用他的“绝招”:他在脖子里这儿捅一下子,哪儿捅一下子,把我整得痒痒的。然后他给我们讲了一个故事:一个学生上课时听老师讲:“一”就写一横;“二”就写二横;“三”就写三横……老师话没说完,他就想原来写字就这么简单。老师后面的话他就没有注意听。回到家,爸爸叫他给一个姓万的叔叔写个纸条。他一听姓万,就想我要画一万横,这要画到什么时间呀!我听了这个故事深受教育,以后上课可不敢不注意听课,思想开小差了。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五

李清照的芳名,在很早以前就在我内心深处,像种子一样发芽了。这大名鼎鼎的女词人,起的名字就不简单。清照,就像清澈皎洁的月光,照耀在茫茫的大地上,照耀在人们忘情的脸庞上……一个字:雅。说来我算不上情种,可是细读李清照的词赋,不是情种也是情种了。你道为何?这是因为李清照几乎所有的诗篇,都围绕一个情字展开的,特别是夫妻之间的相思之情,被李清照刻画得入木三分,力透纸背。不过,不是很煸情的那一类,而是很深情很温情很婉约,甚至可以说很伤感。那么生在宋代的李清照,那颗跳动的芳心,怎么会装着这么多的愁绪呢?原来李清照的夫君赵明诚,是一位行武之人,据说到边塞保家卫国去了。如此说来,李清照就是独守空房的留守太太了。这当然不是闺中寂寞,因为李清照已经身为人妇了,但是夫君却不在身边,彼此不能朝朝暮暮,举案齐眉,这样李清照就有了难以割舍的牵挂。夫君置身边塞,是死是活?天冷了会不会记着给自己加衣?所有这一切,这位寂寞的留守太太都想知道。

可能是为了打发这寂寞无聊的时光吧,这位光彩照人的少妇,寄情翰墨,书写了一首又一首无限深情思念夫君的词赋,这些词赋读来令人震憾,让人不由自主的落泪。我想当时的李清照,应该是就着脸颊上的泪水写这些不朽的词赋的,不知道她的“凄凄惨惨凄凄”是不是出自这个时期的杰作?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李清照不但是一位不可多得的美女、才女,而且还是一位用情很专的温柔贤慧的好妻子。我想天底下的男人,倘若他不是傻瓜,就会娶这样的女人做太太。至于李清照本人爱不爱你,那是两码子事。因为你爱李清照这是你的权利,因为李清照婉然拒绝你,那是她的权利。

所以我时常揪着自己的头发,悔恨自己生不逢时。我想要是出生在李清照所处的时代就好了。如果我年纪比李清照小,就到驰家做一个快乐幸福的书童,我想善解人意的李清照阿姨,应该不会拒绝的,她是大户人家,家里的藏书很多,多雇一个书童算不了什么。果真如此,那我就是有福之人了。想想看,李清照挥舞着毛笔在白纸上激情纵横时,身边自然少不了一个研墨的,或把镇纸石压在白纸上,而那个研墨压镇纸石的小后生就是我。这位女大词人的作品还未公诸于世,立在一旁的我就先读为快了。此时的我要多快乐就有多快乐,要多幸福就有多幸福。如果李清照书写完毕,在书房里声情并茂地朗诵一遍,那么最幸福的就是一对我支愣起的耳朵了,因为她的词赋就像古典主义的月光,柔曼的漫上了我的耳轮。你应该知道,我虽然是一个少年,但已经是全心全意的李迷了,这样天长日久的耳濡目染,经李大师的点播,我的创作水平肯定日日精进。想不成材都不行。当然我更不会让眼睛闲着,在帮李清照整理书籍和晒书的同时,我要偷偷地给自己充电。因为书里自有黄金屋?因为书里自有颜如玉?不对,为的是有那么一天,李清照阿姨用手慈爱地摸着我的脑袋瓜说:这孩子聪明早慧,日后定成大器!为了这句话,我乐意翻遍所有能读到的好书。

如果我出生的年龄跟李清照相仿或大一些,那么我可以选择的空间就更大了。

我想李清照骨子里可能崇拜英雄,要不她就不会吟哦“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了。所以我可以考虑参军,最好能在军营里混上个大将军什么的,在前线威风凛凛指挥潮水般的兵率英勇杀敌,立下赫赫战功。如果李词人知道了,说不定会即兴给我写一首诗呢?当然在战场上最好别碰到她的夫君越明诚,否则就有点拎不清了,既然暗恋是最美最纯最深的感情,既然暗恋是一条汹涌在地下的河流,那最好就不能让任何人知道。

据说李清照后来过着动荡不安的生活,几乎可以用颠沛流离来形容,所以如果我武艺高强且身材足够威猛的话,我打算给李清照当私人保镖,形影不离地侍候左右。想想看,当时的社会这么乱,横行霸道的流匪比苍蝇还多,这么漂亮这么多才的女人,身边没有一个保镖咋行?当然除了保护李大师的生命安全外,我还要保护她随行携带的古玩、书画、文稿,以及女人喜欢的饰物。特别是李清照呕心沥血的书稿,我就是拚尽了身家性命保护,也在所不辞。因为这些书稿比黄金还要珍贵,这些书稿都是可以流芳百世的经典之作,我为此丢了自己的小命,那是荣幸之至啊。

你可千万别把我当成痞子流氓阿飞什么的,因为不管我多么爱李清照,都肯定没有任何机会了,都只能是痴人说梦,所以我只能爱李清照的词赋。这就是说,我是因为喜读她的古典诗歌才爱上她的,就像爱乌及屋一样。说白了,我的爱是出自于对文学的一种虔诚,对超拔艺术的一种崇拜。所以我可以肯定的说,千年前那位云鬓轻绾、美貌如花的李清照,依旧风姿绰约地行走在她的诗行里。只要她的诗歌不老,那么李清照就不会老:只要头顶上的月光不会老,那么为我们献上精神大餐的李清照——就永远不会老去。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六

她不是被大家称为“爱豆”的明星。也不是在银幕上闪闪发光的主持人。但是她是有着卓越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有着高远的理想一位女诗人。

但李清照的一生坎坷不平,在中年期间她面临着一系列的困难,她唯一能做的只有用自己的词,吟诵出自己心中的情感,好让她在痛苦中得到一丝丝的安慰。

花虽落,芳犹存,一片心血献人。这就是我心中的李清照——我最喜欢的诗人,没有之一。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七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题记。

你,李清照,幼有才藻,出语惊人,博览群书,风华照人。

皇帝昏庸,辽国入侵,夫君空怀满腔热血,可惜出师未捷身先死,从此与你阴阳相隔,你居无定所,身心憔悴,颠沛流离,形影相吊,无怪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久经飘零,独在异乡,尽管春日双溪风光绮丽,但在你眼中,却只是一片暮春的悲哀。触景生情,物是人非,“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愁之味,想必你已深知其味。

你愁得逝去了如花红颜,逝去了如水年华。但你并没消沉,当你避难于浙江金华,登楼遥望半壁江山,不禁临风感慨:“千古风流八咏楼,江山留与后人愁。水通南国三千里,气压江城十四州。”好个“气压江城十四州”,这哪里象是一个流离失所的女子所写,倒更象一个期待收复失地的大将所作!

“怎一个愁字了得?”是呀,你的情愁、家愁还有国愁,怎一个愁字了得!

你一个人便为天下担负了所有的愁,便为天下尝遍了愁之滋味。

积三百年之动荡,积古往今来万般情愁,终造就了你——一个万古愁心的易安词人。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八

李清照,一个我魂牵梦萦的名字。她的美丽高雅,她的细腻脱俗,她的一切印在我心里,成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女子。

说她美丽,完全是我的主观意思,没有明确的史实证明易安的美,不过,若说她不美,如何做的宰相的儿媳,如何赢得赵明诚至死不渝的爱如何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虽说用相貌衡量一个人确有不妥,可我宁愿相信易安的美是无可比拟的。

说她细腻,则有词为证。她对情感经营的细腻:“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这两句词证明了赵明诚死前夫妻俩经常鸿雁传书,李清照就这样一点点抓住赵明诚的心。还有,她对景物观察之细腻:“红藕香残玉簟秋。”“天接云涛连晓雾。”写景为写情,情景交融,易安眼中的景物,跃然纸上。美哉美哉。

而说她脱俗,则是有史实证明的,明诚死后她不畏流言再嫁,打破世俗的牢笼,而发现受骗后不畏鄙夷状告丈夫,按宋朝吏律,状告亲夫,判刑后与其夫同罪,而易安宁受牢狱之苦,也不惜状告张汝州,说她脱俗,何其脱俗。

“怕郎猜道,奴面不如花面好,云鬓斜簪,徒要教郎比并看”的自信“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忧伤,“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哀愁,“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的无奈。易安的一生,曲折坎坷,却又幸福满满,她的一切印在我心里,那个有血有肉的易安居士。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九

又是谁那样悲愁,愁得“才下眉头,却地心头”,悲得“人比黄花瘦”?

只能是你,易安。

后半生的愁苦却盖不住少女时代的欢乐与浪漫,那时的你是何等的幸福啊!家里永远洋溢着笑声,你是那般的文采斐然,那般的自由欢乐。

你是坚强的,不幸接踵而至,你用纤瘦的身躯全部撑起,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不知保护了多少珍贵的文物。你是勇敢的,丈夫留下了你孤单的一人,也把未完成的《金石录》交给了你,这是怎样的重担啊!可你挑起来了,你含着泪终于完成了《金石录》,完成了丈夫的遗愿,这时的你长长地舒了一口气。

可流亡的日子那么艰辛。你是多愁的,自丈夫任官开始,你便产生了“小愁”。思念是那般浓重,时逢佳节,你却一人坐在房中窗前,闻着满园菊花的清香,夕阳斜照,酒香四溢,西风拂过你的衣裙,却带不走你心头的忧伤,想念远方的丈夫,你浅饮一口淡酒,吟道:“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那一刻,整个世界与你一同忧愁。国家政权动荡了,你开始了流离失所的生活,“小愁”渐渐变成了沉在心底的“大愁”,积聚在心里,你只有挥笔把它们写下,暂时摆脱,却永远离不开心头,于是便有了雨帘前窗旁的身影。望着漆黑的夜空和庭院,细听雨打梧桐叶的声音,想自己的后半生,也像那片叶子,无非是一直在雨中伶仃,轻轻地长叹一口气,珍珠般的字从你口中滑落:“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叠词绵延,萦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散去,你寻来的只有悲苦,对你,这不公平。

清晨,刚起床,我捧着你的《漱玉词集》,口中滑落那些那么忧伤那么优美的文字,深深地被你的才华折服。抚摸着词集的每一页,慢慢地读每一首词,每一句话,仿佛看见你站在我面前,微笑,眉宇间却有淡淡的忧伤。

我喜欢,顽皮开朗的你;我崇拜,文采斐然的你;我羡慕,浪漫放纵的你;我怜惜,孤单忧愁的你。因为你是我心中永远的易安。

我心中的李清照篇十

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我,是极偏爱李清照的,绚烂的词坛上那么多风起云涌的人物,偏生地就爱上了她——那个在宋代那样理学昌盛,礼教严明的年代里才华横溢的女子。无疑她是宋代词坛上的一朵奇葩,曲折的生活使她的词香甜如久窖的美酒,越品越醇。她,就如我内心深处最柔软的水,却又似最炽热的火,一抹微小的牵动却也惹得我心内涟漪满天。

总想,她定是位清丽婉约的女子吧。婀娜削瘦,吐气如兰,淡定里透着她的高傲与庄重。

想象她荡着小舟,破水于湖上,“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也就信手掂来,只将小女子面对湖中秋色流连忘返的姿态跃然纸上。

想象她一袭白衣胜雪,执素纤腰上一抹流苏明晃晃地垂下,莲步轻移,顾盼生辉,又生得“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之佳句。

想象她倚栏而立,几缕青丝略显散乱地披在肩上,脸上只挂一抹慵懒的寂寞,却又自有“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之妙语似天成。

捧一本厚重的《李清照词集》,一页一页慢慢地翻,似她的愁苦,又似她的叹息,心中的滋味欲说还休,看着看着更是欲罢不能,久久不能将它放下。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