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大全17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2:52:28 页码:8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大全17篇)
2023-11-12 12:52:28    小编:ZTFB

无论是学生还是职场人士,总结都是必要而重要的。写总结应该注重实际效果,应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实事求是。小编整理了一些培养品德的方法,帮助你成为更好的人。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一

一、概述。

九年制义务教育九年级数学(北师大版)下册第三章第五节“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本节是探索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课本通过操作、观察直线与圆的相对运动,提示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探索直线与的位置关系,和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大小关系的联系,并突出研究了圆的切线的性质和判定。在本节的设计中,充分体现了学生已有经验的作用,用运动的观点研究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使学生明确图形在运动变化中的特点和规律。

二、设计理念。

鼓励学生从事观察、测量、折叠、平移、旋转、推理证明等活动,帮助学生有意识地积累活动经验,获得成功的体验。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和交流,充分展示“观察、操作——猜想、探索——说理(有条理地表达)”的过程,使学生能在直观的基础上学习说理,体现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融合,促进学生形成科学地、能动地认识世界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亲自探索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

(2)通过实践让学生理解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的含义。

(3)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四、教学重点。

直线与圆的三种位置关系——相交、相切、相离。

从设置情景提出问题,到动手操作、交流,直至归纳得出结论,整个过程学生不仅得到了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更重要的是经历了知识过程,体会了一种分析问题的方法,积累了数学活动经验,这将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数学、应用数学。

探索圆心到直线的距离与半径之间的数量关系和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六、教学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二

生:圆柱是由平面和曲面围成的立体图形。

生:我还知道圆柱各部分的名称。

生: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剪开得到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

演示这一过程。

师:你们对圆柱已经知道得这么多了,真了不起,还想对它作进一步的了解吗?

师:你还想知道什么呢?

生:还想知道怎么求它的表面积。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板书:圆柱的表面积)。

二、探究新知。

指名学生摸其表面积,并追问:怎样求它的表面积?

生:六个面的面积和就是它的表面积。

师:怎样求圆柱的表面积呢?(学生分组讨论)。

学生汇报:圆柱的侧面积加上两个底面的面积就是圆柱的表面积。(教师板书)。

1、圆柱的侧面积。

师:两个底面是圆形的我们早就会求它的面积,而它的侧面是一个曲面,怎样计算它的侧面积呢?(请同学们讨论一下,我们看哪个小组最先找到突破口)。

小组代表汇报:把圆柱的侧面沿着它的一条高展开得到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面积等于长乘宽,而这个长方形的长正好等于圆柱的底面周长,宽等于圆柱的高,所以我们由此推出:圆柱的侧面积就等于底面周长乘高。

师:大家同意他们的推理吗?(生:我们讨论的结果也跟他们一样)你们能够利用以前的经验,把它变成我们学过的图形来计算,太棒了。

展示其变化过程。

师生小结:(教师板书)侧面积=底面周长×高。

呈现例一:一个圆柱,底面直径是0。4米,高是1。8米,求它的侧面积。

(1)学生独立解答。

(2)指明学生解答,并让其讲清自己的解题思路。

师:通过刚才的解题思路说明要计算圆柱的侧面积需要抓出哪两个量?

生:底面周长和高。

师:无论是直接告诉,还是间接告诉,只要能求出底面周长和高就可以求出其侧面积。

2、圆柱的表面积。

师:求侧面积似乎难不住大家,现在再加一问,你们还能行吗?(教师在例一的后面加上求它的侧面积和表面积)。

教师巡视,让一个学生板演,要求学生分步做,并标明每步求的是什么)指名学生说解题思路。

师:这说明要计算圆柱的表面积需要抓出哪两个量?

生:底面积和侧面积。

师生小结:圆柱的表面积=底面积×2+侧面积。

3、反馈练习。

师:想一想,应该先求什么?再求什么?请大家动手试一试。

三、

全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你有没有想提醒同学们注意的地方?

生:要注意单位,还要注意所要求得圆柱有几个底面……。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三

教学过程是一个系统,施教者必须对参与这个系统的各个要素进行优化的组合,以求得最佳的教学效果。下面是有小学数学教学案例反思,欢迎参阅。

英语是一门国际的通用语言,小学英语教学也就成了热门的话题。英语教学在很多时候都要经历考试,因此很多学生都被考试压的喘不过气来,而小学教学则拥有了这个优势,从小培养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但身为教师,不得不反思自己的教学。

一、反思学习的环境。

在英语的教学过程中,学习的环境是非常重要的。除了教室要整洁、优美之外,教师要营造一个轻松而又愉快的学习环境,教师以平等、诚挚、友善的态度对待每一位学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自尊心。教师全面关心学生,不仅关心他们的智力发展,而且还关心他们的思想道德和生活习惯,将有助于学生的全面的发展,良好的师生关系能使教师了解学生,发现他们的特点,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对学生来说,他们就会主动接近教师,拥有自我表现的冲动和欲望。也缩短了教师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整个课堂的学习气氛浓烈。在学习myfamily这课时,我在导入部分则用了歌曲“boyandgirl”.让学生一开始就对学习产生兴趣,没有压抑感,自然而然学起来就轻松很多了。

二、反思学生。

教师就像是导演,而学生就是演员。一部电影是否能成功上演,演员是最重要的成分之一。我们的教学工作也是如此,学生的地位是不可忽视的。在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及时反思自己的教态、导入方式等形式,学生是否能接受。同时所运用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否喜欢,这些都是要及时考虑的问题。在教学结束后,反思学生是否积极的参与学习过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有没有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教师有必要经常走近学生,不断与学生沟通,这样才能使课堂形成富有情趣的、精彩纷程的教学过程。所以说,一堂课的成功于否不在于自己设计的有多么的精彩,同时还取决于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掌握程度。就是因为这样,我们更加要反思我们的学生。培养自己和学生的情感,多多了解他们的生活。这才能上好一堂满分的课。

三、反思教材。

在英语教学中,教材也是不可忽视的一块内容。特别是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影响整堂课成功于否的重要因素。在课前就要多问几个为什么,我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我的教学过程。为什么要让学生做这样的活动等等。反思自己所定的教学目标是否符合新教材的特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对于不同的学生和不同的班级就要有不同的目标,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与能力都存在差异,比如:有的学生记忆能力强,学习单词的速度就很快,有的学生上课活泼好动,但他的纪律性不强。这就要求老师有不同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适时调整教学目标。

总而言之,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做到及时地、有效地反思,全面的分析教学过程是十分有必要的。

一、在课堂教学中,要面向全体。

在我的教学中,要面向全体,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生展奠定基础。

1、创设各种情境,鼓励学生,大胆的使用英语,对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英语和错误采取宽容的态度。

2、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和直接交流的机会,以及充分表现和自我发展的一个空间。

3、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合作、探究等方式,发展听、说、读、写的综合能力。

4、创设条件让学生能够探究他们自己的一些问题,并自主解决问题。

二、教学中,关注学生的情感。

在我的教学过程,应多关注学生的情感,创设民主、和谐的教学气氛。

学生只有对自己,对英语及其文化有积极的情态,才能保持英语学习的动力并取得成绩,刻板的情态,不仅会影响英语的学习效果,还会影响其他发展,情态是学好英语的重要因素,因此,我努力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教学空间,要做到:

1、尊重每个学生,积极鼓励他们在学习中尝试,保护他们的自尊心和积极性。

2、把英语教学与情态有机会结合起来,创设各种合作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互相学习,互相帮助,体验成就感,发展合作精神。

3、关注学习有困难的或性格内向的学生,尽可能的为他们创造语言的机会。

4、建立融洽、民主的师生交流渠道,互相鼓励和帮助,做到教学相长。

三、教学中,注重交际活动。

学习英语一个重要的目的是运用英语进行交际,两人之间的交际是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语言训练中应常开展二人活动。

两人之间的对话活动是最常见的两人活动。要求学生就某一话题、某一张图片、某一个人等进行一问一答形式的对话,也可要求学生发展一个发指令,另一个做的活动,还可以开展两人之间的讨论、辩论、商量等活动。

两人活动,很容易在课桌上开展,不需要学生离开课堂,有时为了活跃课堂气氛,或者提供更多与不同人进行训练的机会,可以让前排的学生转身和后排的学生进行两人活动。

小学英语重在真实自然,贴近学生的生活。教材中选用的单词和句式,一般都是社会中最常见,最基础的,但由于种种原因,有些学生还是不能很好的掌握他们的语音、音调。尤其是一些较难读的单词。

学生刚开始接触英语时,就凭一时的兴趣学习。他们对课堂上动手、游戏的部分十分感兴趣,而对英语基本技能(单词及语音的模仿、记忆等)一开始还有板有眼的,时间长了,加上有些单词比较难读,他们就感觉索然无味,于是就不专心听讲。这样,他们既使在课堂上记住了一些语音知识,下了课就忘得一干二净。随着学习内容的不断增多,这部分学生学习上的问题更加突出。后来,既使他们认识到学习英语的重要性,但学习吃力,就自信心大减。最后甚至有不再要上英语课的想法。

有些学生由于内向,孤僻的性格。他们不愿开口,不善交往;而开口少,与他人接触少,往往模仿能力也差,这就使及他们更不愿参与各种英语练习活动,内向的性格使他们回避与别人交往,碰到问题常常不向同学或老师请教,在课堂上害怕表现不佳,有损自己在老师和同学心目中的形象,降低自我价值。因此,他们缺乏自我表现的习惯和勇气。就连不得不参加的“onebyone”都是极低的声音,试图不引起别人的注意。具有这种性格倾向的学生,不仅学习上的困难无法解决,而且语言知识也不能达到最大限度的再现。进行“pairwork”时,他们总是不投入,缺乏跟同学的合作精神。

目前,大部分学生每周只有三节课能接触到英语,加之班额较大,既使在英语课堂上也只有少数优秀的、积极的学生想参与语言实践活动,一堂课上单词、对话或课文等教学内容一项接一项,对于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来说犹如看电影似的过了一遍,根本掌握不了。

同时,课后没有很好的语言环境,学生语音掌握更加困难。由于不知道英语的基本音标,有些学生面对已遗忘的单音节词不知所措,对他们来说,英语单词实在难记,这使英语课成了死记硬背的代名词。如果教师试图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巩固学生所学的语言点,就会使教学“机械化”。使得一些学生对英语学习逐渐失去兴趣。

小学生英语学习有困难的原因既有内因,又有外因。由于原因的错综复杂,一味简单地进行知识到课,搞反复操练,只会使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更强烈的厌学情绪。只有摸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解决困难。

针对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对策:

第一:从一开始就适时的渗透一些规则的、基本的音标知识。对其中有规律可循的音和词加以归纳学习,这样在课后,让学生在遗忘时可以有一个记忆的线索,同时在课堂上,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这一知识自己去学拼简单的单词,并且对正确的学生给予鼓励和表扬。几次成功的尝试会使得他们更有兴趣去学习,在预习和复习时能积极参与进去,并乐在其中。

第二:因为中西方的发音本身就存在一定的差异,而小学生辨别能力有限,使得学生对一些音不能很好的区分,这就可利用教材配套的录音磁带进行反复跟读练习,针对一些相近的音加以区分。如:/ai//ei/、/u://u/、/e///、////等。教师也可以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如:听音连字母、听音圈单词等,让学生对典型的单词中的音标,做到耳熟能读,为今后的英语学习打下一个基础。

第三:作为农村小学英语教学,才刚刚起步,困难较多。没有一个象学习普通话那样的好氛围,但是,我们老师可以自创,教师可以多设计一些对话和活动,让学生进行表演,在动手的同时多动动口,使简单的句子落到实处,能够脱口而出。而且,可以要求学生在英语课上要用英语交谈,在平时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尽量多用英语,不管语法是否对,你能讲就是值得表扬。

第四:可以让学生注意收听一些用英语播音的节目,如中央九台的节目,既能听音,也能看画面加深理解。并不要求学生能够听懂它所讲的内容,着重在于让学生熟悉和了解英语的发音模式和方法,为纯正语音的学习作一个辅助。

总之,只要教师能针对学生的语音缺陷,用开发智力和挖掘非智力因素相结合,尊重学生,鼓励学生,和学生一起多练多说,我相信这一现象一定会有所改善。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四

这部分内容的重点是让学生掌握被除数个位上除以除数,应在个位上写0。难点是让学生初步感知和理解为什么商的个位上要写0的道理。

教学目标。

l、熟练掌握一位数笔算除法法则的基础上,学会正确、熟练计算“商末尾有0的除法”并用乘法来验算。

2、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良好学习习惯。

小朋友,中国羽毛球队齐心协力,顽强拼搏,在奥运会上多次夺得冠军,领奖台上一次又一次升起五星红旗,为祖国争光。我们小朋友喜欢打羽毛球吗?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礼物。(课件出示例题情境图)。

学生根据题目列式,教师板书出算式。

同桌合作用学具分一分,求出结果。个别同学交流答案及方法。

教师指出:我们可以用学具帮忙,还可以用竖式来计算。通过学生回答怎样列竖式板书。

(1)学生自己列竖式计算。

(2)说说遇到什么疑惑,同桌研究个位上2除以3不够商1,怎么办?

(教师指出:个位上2除以3不够商1,要在商的个位上写0。)。

(3)小组内说说为什么个位上要写0;个别交流、同桌互说。

(4)接着完成题目,完成板书。

2、巩固计算方法。

(1)“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自己做一做。交流答案。说说个位上为什么写0。

(2)展示图中同学做的,为他批改。

3、学习验算。

(1)展示另一个同学做的(“想想做做”第3题:改错题)。

(2)学生检查,说说找到错误之处,逐一改正。

(3)怎样才能知道是对还是错呢?

(4)学生写出验算过程,一人板演。

4、“想想做做”第4题。

学生分组练习、6人板演。

集体交流后让学生观察这些题目的答案进行分类(商末尾有0的;没有余数的;有余数的)(课件根据学生回答分组)让学生说说91÷3个位上为什么有0。

5、“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分组练习,说说发现了什么?

想想做做第6题:天渐渐暗了,同学们准备搭帐篷了。(展示搭帐篷情景)一学生说:“每顶帐篷最多只能住6人,至少需要多少顶帐篷?”

学生同桌讨论;个别交流想法;同桌再说说为什么要多搭一顶帐篷。

1、通过复习题的练习,不仅复习了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而且也巩固了等分除法的解题方法,为学习新知作铺垫。同时新授中先让学生列出算式,再利用学具进行实际操作,为竖式计算的思维过程提供了形象支撑,学生便于理解。

2、新授前先让学生计算商末尾没有0且整除的除法,而后让学生试算商末尾有0且有余数的除法,新旧知识产生了矛盾,这时教师引导学生同桌合作用学具分一分,求出结果;当得出商的个位上写0时,教师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商的个位上写0。整个新授过程充分体现了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课堂教学模式。

3、注意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让学生切身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4、改错题教师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有利学生在实际计算时避免出现同样的错误,达到了防患未然的作用。由图中一个同学向同学求助怎样才能自我检查自己的题目做得是对是错来让学生为他想办法,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学生进一步养成进行验算的好习惯。通过练习计算并验算进一步掌握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让学生根据得数分分类让学生进一步感知理解为什么商的末尾会有0。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五

教学目标:

1、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法收集和整理数据。

2、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通过身边有趣事例的的调查活动,激发学习的兴趣,培养学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重点:

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正字法收集和整理数据;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

教学难点:

认识条形统计图(1个格子表示两个单位)和统计表,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问题。

教学方法:

讨论法、观察法、情景法、分小组合作学习法。

教具准备:

操行统计表、水彩笔。

教学过程:

一、设情景问题置疑,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六一儿童节就要来了,我们班上要出两个节目,大家觉得我们可以出什么呢?

生:唱歌、跳舞、绘画、走时装步。

师:不错,合唱、舞蹈、小品、乐器我们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可以从这四类节目中选出两个,我们怎么决定出哪两个节目呢?这就要用到我们一年级时所学的统计知识。老师想让大家投票来决定,下面老师请每组讨论出两个节目,等会投票。板书课题:“统计”。

二、探究新知。(随时注意给表现突出的大组或个人加五星和红旗)。

1、收集数据的过程。

师:我们要知道哪两个节目的票数第一步就需要我们来收集数据。

板书“收集数据”。

师:小组讨论收集数据的方法。(教师行间巡视,对方法收集好的小组和合作愉快的小组加五星)。

师:下面请各小组汇报交流各种方法,并说说本小组认为最简单的记录方法,谈谈为什么?

师:老师今天给大家带来一个新的方法正字法,下面组长就把讨论结果在黑板上按“正”字的书写顺序画一笔画。(学生按大组顺序上台投票配上音乐伴奏曲)。

2、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请大家整理好每种节目的票数,再填到统计表中,我们数“正”字笔画的过程,就是我们整理数据的过程。

师:下面请小组一起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

生:(汇报交流结果)一个格子不表示1票,而把它表示成两票刚好用4个半格子。

师:大家觉得他的方法可行吗?没错,我们可以用一个格子表示2票。请大家分别在条形统计图上用这种方法表示出每种节目的票数。老师想请一位同学到黑板上来画一画。

师:一个格子表示几票要根据统计表中数量最多的项目和每竖行总共的格子数来确定。

3、描述、分析的过程。

师:从黑板上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中你看出了些什么?知道了什么,明白了什么?生:xx的票最多,xx的票最少。最多的比最少的多几票?知道了条形统计图中一个格子不但可以表示1个人或物,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情况表示2个或3个甚至更多个人或物。

师:刚才大家的.回答就是我们对统计表描述分析的过程(板书“描述、分析”)。

三、联系生活。

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地方都要用到我们的统计知识,比如跟跟妈妈一起去超市购物回来,我们可以统计买的什么种类的商品最多;老师在班上要统计哪一组的五角星最多,哪一组的表现最优秀等等。回家后大家继续找一找能够用到统计的例子,下节课我们一起来说一说。

四、描述分析。

这个案例能贴近学生生活,从学生感兴趣的事例中选取素材进行教学。案例中,教师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出发。由于学生喜欢的节目很多,可是出2个节目,产生进行统计活动的需要,必须从同学们喜欢的节目中选取最多人喜欢的2个节目。只有通过统计才能确定出哪2个节目。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在这样一个良好的情境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探索、合作、交流,课堂成了学生创造灵感的空间。

五、体会与反思。

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些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数学活动。教师能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兴趣、贴近学生生活出发,灵活选取素材。重视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让学生从熟悉有趣的“庆六一”开联欢会出节目这件生活中的小事出发进行统计活动。让学生经历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过程。如:先要知道哪2种节目是最多人喜欢的?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教学时教师非常重视学生的操作活动,用“贴星星”的方法,选择自己最喜欢的节目,只有让学生在直接的操作和感知的基础上才能逐步体会统计的必要性。

教师在课堂上要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有效地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倾听别人的见解。课学教学要有师生平等、开放的良好学习氛围,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的机会,让他们的思维活起来,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案例中,教师本着同学生商量的语气“出什么节目好呢?”、“怎么办?”让学生在这种轻松、自由的氛围中交流讨论,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学生的学习氛围浓厚,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了解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学习数学的重要性。案例中,教师提出“开联欢会,由于班费有限,只能买2种水果,买什么好呢?”这里遇到了困难,产生了分歧,有了争执。教师把握机会组织学生讨论,这个讨论是必要的,也是适时和有价值的。这里融入了小朋友的猜测、验证与交流等数学活动。给予学生充分的自由空间,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方式,大胆地进行探索、创造,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在统计的整个过程中真心体会到统计的意义和价值。这些都充分体现了学生的数学学习是一个生动活泼、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六

教育也是一样,教育管理也是对人,财,物,时间和空间的管理。但最为主要的我认为还是对人的管理,毕竟教育他是事业性质的,不以谋利为目的的,他不同于以营利为目的的公司企业的管理。

学校教育的对人的管理包括学校对老师的管理,还包括老师对学生的管理。作为老师,还简单的谈谈对学生的管理。老师对学生的管理,是通过对班级的管理来对学生施加影响的,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学习成绩,以及学生的一些品格。当前,班级规模较大,班主任老师管理难度较大,这是现在的客观现实情况,当然,也不是班级规模大,就无法管理,只是老师需要耗费更多的心血,现实无法改变,没办法,很无语呀。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七

1.严格落实xx区教育局和学校的工作要点,在区教师发展中心、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的指导下,制定我们数学教研组工作计划。

2.以“提升教学质量”活动为抓手,转变教研理念,改进教研方法,以有效课堂教学模式为主线,以提高数学教学质量为重点,教研活动继续以理论学习为先导,课堂案例分析为载体,以问题会诊为核心,深入常态课堂,跟踪质量,认真搞好教学研究、教学指导和教学服务,扎实有效开展教研活动,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努力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以“xx区教师发展中心20xx年秋学期小学数学研训工作计划”和“金坛尧塘实验小学教导处工作计划”为指导思想,将做好以下几方面的重点工作:

1.落实教学常规。加强教学常规的落实和提升教学质量之间的联系。有针对性的研究,奠定小升初良好基础。继续结合教导处做好每月一次的教学常规检查,严格落实各项常规工作。

2.主抓课堂教学。课堂教学学环节中呈现“提出问题—自主探索—呈现资源—自我完善”的教学结构,着力提升课堂教学效益;提升学生数学素养、加强学业质量监控,促进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3.实施开发课程。结合学校的推进,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积极开发有利于学生学科发展的课程,帮助学生提升学科素养。着力做好现有的过关、达标性项目的组织、实施和总结。

4.认真参加各类培训。培训主要内容有全区各年级的小数教材分析“研训魔灯平台”;新教材深入解读的主题教研活动;区小学数学课程实施成果系列展示的活动品牌。

5.扎实开展两项评比。一类是教师活动,第一组织好xx区20xx年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选拔选手参加xx市20xx年小学数学优质课评比;第二组织做好20xx年小学数学年会评比,选报优秀论文参加xx市年会论文评比。一类是学生活动,第一组织做好“迎新年数学小论文评比”,第二继续做好区域小学生口算能力随机调研活动。

三、主要工作。

(一)开展读书活动,提高教师理论素养。

1.同读规定书籍。继续开展《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数学课程课程范式》、《小学数学常州学科教学建议》的学习和研讨活动。

2.选读教育专着。鼓励教师阅读教师阅览室提供的数学专着,同时倡导教师自觉诵读教育经典,开展教师读书沙龙活动,全面提升数学教师的教育教学素养。

3.继续加强“小学高段数学思维训练”学习,并将学习的指导思想和所得与平时的教学相结合。

(二)加强数学教学的五个常规工作。

1.备课。集体备课与手写备课相结合。在备课前,备课组内教师先对某一单元的教材、教法等进行集体研讨,以便组内教师准确把握教材,采取适当教法,融合集体智慧;然后每位教师结合自身实际,结合班级学生实际,进行独立的备课。备课中不仅有个性化的设计,还有分层作业的体现和对后进生的关注,每节课后及时记录学生的课堂生成,特别要关注教学后记即教学反思的即时性、针对性。要求青年教师每节课后必反思。反思要结合实际,有实际意义和价值。

2.上课。各数学教师在课前应认真研读教材、熟悉备课教案,上课中注重动态生成,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严格执行课堂常规,在课堂教学中仍然要体现“目标性学习”,并进行及时、有效的反思。

3.作业。严把作业质量关,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对于作业的设计、布置、批改,力求做到“四精四必”,即“精选、精练、精批、精讲”和“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错必纠”.严格控制作业量及作业时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调动学习积极性。作业布置应有明确要求,批改及时规范,倡导使用激励性评语,激发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作业批改要及时、认真、细致、规范,不允许错批、漏批、学生代批的现象发生。作业批改中尤其要加强对学生订正后的反馈,且注重批改的格式,对学困生的作业要尽量做到面批面改,及时辅导,以增强学习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同时对学生强调作业书写的格式。教研组每一个月将抽查学生的作业进行检查。另外,平行班之间保持高度一致,无论作业量、作业的批改等都要步调一致。

4.辅导。教师应针对学生的不同程度,因人制宜地进行辅导。课外辅导要有计划,辅导形式要多样化,要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了解学生在家的自学情况,争取家长、社会密切配合。要继续做好“辅优补差”工作,各教师可以利用早上、中午等课余时间,努力使辅优补差工作落到实处,全面提高学科教学质量。

5.测试。做到讲完一单元内容后同年级统一测试,统一批改,统一讲评。认真准备每月测试卷,同年级每次检测之后,教师之间能认真进行质量分析,总结教学经验与教训,制定有效的改进措施。

(三)认真开展数学教研活动,进一步发挥教研组功能。

1.按照学校教导处要求,以“三定”(定时间、定地点、定人员)方式,确保数学教研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进一步提升教师的新课改理念及业务能力。力求做到研究专题化、活动制度化、学习理论与开展教学实践相结合。建立正常的以听课、说课、评课为主要形式的常规教研活动,提倡一课多上,加强评课环节,提高教研水平。

2.坚持我校教研的一贯要求,落实听课、上课、学习心得、教学随感、教学论文等环节。本学期教研组将开展多种形式的公开教学活动。继续发挥教研网络的作用,锻练和提高青年教师,逐步提高活动档次,增强精品意识。

3.认真开展教研组活动。

以打造数学教研组学习型团队活动为契机,提升教师的教科研水平。坚持每两周开展一次活动,活动内容包括:听课议课、沙龙研讨、专题讲座等,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完善我们的课堂,增强教研组的整体建设。

4.做好教研组网站建设。

每一次的教研活动都整理记录,并上传至教研组网站。本学期,我们将认真开展每一次教研活动,并将主持、整理记录任务分配到每一位数学组成员,及时将每一次活动记录都上传至网站。

5.加强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学习习惯包括的内容很多,针对各年级学生特点进行,着重培养学生以下几个方面:

(1)听课。我们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听课”教育,使其充分认识“听课”的重要性,培养认真听讲的好习惯。

(2)表达。在数学课上应注重学生“讲话”能力的培养,为学生多创造一些说话的机会,并鼓励他们多说话,多表达,从而培养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思考。课堂上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追根问底。

(4)观察。重点是对图文并茂进一步的理解,从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5)合作。在数学课的学习中,初步教会学生通过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逐步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

6.开展好学生活动。

同时,坚持做好提升区域学生数学素养的系列活动,本学期将继续组织学生参加的“xx区迎新年数学小论文评比”活动。

7.积极参加教师区级培训。包括:参加各年级新教材的解读培训;参加xx市、xx区课程实施成果系列展示活动。

(四)开展数学学科活动。

结合上学期工作总结,这学期将继续开展几项数学学科活动。在开学初制定口算、运算过关检测方案,每个年级专人负责方案的制定、计算练习训练、出好过关检测试卷,并做好检测后的统计、总结和反思工作。学期初讨论每个年级的数学学科活动,要求结合教学内容,有一定的趣味性和积极性,对学生的后续数学学习有一定的影响力和调动力。

总之,本学期,我们数学教研组将围绕学校制定的工作目标,结合本组的实际情况,严要求、敢创新,认真做好每一件事。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八

【导语】今年2月份,市北区标山路一条胡同里,发生了一起抢劫案件。和普通的抢劫案不同,作案人和受害人,一个是中学生,一个是小学生。

【正文】1、上午10点,这起案件在市北法院刑事审判庭第二次开庭审理,17岁的被告王某缓缓走上被告席。公诉机关指控,王某在今年2月份,用石块将小学生田某打成了轻微伤,抢得现金13元后,还强行扣留了田某的书包,胁迫他回家取了300块钱,才换回书包。王某辩解说,自己是因为从小缺乏家庭管教,误交朋友,才走上了歧途。

【同期声】王某被告(很早就不上学了没有意识到这个后果那你跟朋友平时都玩什么上网唱歌)。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九

课程改革后,“估算”教学受到了普遍的重视。小学教材中求近似数的方法,主要是四舍五入法,估算时,也大都是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进行估算。实际上,求近似数的方法,还有进一法,去尾法等,估算时,也经常根据具体情况,用不同的求近似数的方法进行估算。

教学过程主要是组织学生围绕教学内容切实展开探索活动,充分模拟生活情景放手让学生学习加法估算的基础上,运用该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感到学有所用。

通过对课堂教学案例的探索,我们深深体会到新课程改革的魅力所在。

“生活即教育”这句话是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的,也说明了学习应该是学生自己的实践活动。以往教科书上枯燥的例题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而现在新课程改革,我们应该更加关注学生会关心什么、经历了什么、对什么感兴趣、在生活中想要发现些什么。只有这样,学生才会学得积极主动,才会学得兴趣盎然。

“估算”的内容在生活中随处可见,有着极其广泛的应用,在日常生活中,对量的描述,很多时候只要算出一个与精确数比较接近的近似数就可以了。这堂课的教学,让学生把自己的经历和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结合起来,因此培养了学生的素质和能力。本节课我设计了:估算教室的人数——估算妈妈买东西带的钱够不够——估算参加运动会的人数——估算啦啦队的人数——估算水彩笔的枝数——估算写大字的字数——估算买礼物的钱数等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富于校园生活气息的情境,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生活中数学问题的探究,去积极发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同时使学生的身心得到了健康向上的发展。

“算法多样化”是数学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是指尊重学生的独立思考,鼓励学生探索不同的方法,并不是让学生掌握多种方法。在教学中我们要相信学生、尊重学生,发掘和鼓励算法的多样化、个性化。如:估算妈妈带的钱够不够,有的分别估算出热水瓶、烧水壶、水杯的价格再加起来和100元比较;有的从100元里去掉热水瓶、烧水壶的大约钱数,剩下的钱和水杯的价格比较;有的把三种物品的价格加起来再估算;有的用口算估算等等。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思维能力各不相同,不同的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运用也各不相同,教师要营造一个自由、平等、开放的集体氛围,充分树立他们的自信心,鼓励学生的不同见解,只要符合科学性,教师都应尊重学生的选择,体现新课标中以人为本的新理念,使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当然,完美的课是不存在的,反思整个教学过程,仍有许多不足之处。这节课上,我觉得留给学生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还不够,对“弱势群体”关注不够,听不到“学困生”求助的声音,不能不说是一种缺憾。虽然在教学中注意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但是,某些环节没有发掘学生内驱力,导致学生来不及细想。要真正让学生学得主动,学得扎实,学得愉快,首先还需教师从观念上转变过来,多引导,少包办。

相信我们课堂教学案例的剖析与反思,对新课程的改革会向更纵深层次探索与发展。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十

教学内容:

估算黄豆粒数。

教学目标:

学会估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利用估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黄豆,杯子,天平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

师:你们看,这是什么?

生:黄豆。

师:你们想知道这些黄豆有多少粒吗?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知道黄豆有多少粒。

二、小组讨论,确定方案。

师:你们可以用课桌上的工具。

(杯子,天平等)。

三、小组合作,实施方案。

四、汇报交流。

方案一:

先数一杯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杯,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二:

先测一把黄豆的数目,再看这些黄豆有多少把,再用乘法计算即可。

方案三:

先测100粒黄豆的重量,算出一粒的重量,再称出总重量,再用除法计算即可。

五、小结。

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请大家都要做留心观察的人。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十一

8加几和7加几的题共13道,分别在例题、“试一试”和“想想做做”第1~4题里陆续教学。

(1)例题先摆小棒再计算,把9加几的“凑10”策略迁移过来。由于两个加数分别是8和7,比较接近,有些学生会把8“凑10”,也有学生会把7“凑10”。在交流中出现两种“凑10”的方法,既教学了8加几,也教学了7加几,而且提升了“凑10”的水平。教材突出“怎样想的”,让学生先在算式下的方框里填数,整理计算思路,然后交流。要让学生看清楚,8和2凑成10,应把7拆成“2”和5;7和3凑成10,应把8拆成5和“3”。

(2)“试一试”里有两个教学内容,一是巩固“凑10”法,体会“凑10”的技巧是灵活、多样的。二是引导学生从9+7=16得出7+9=16。

从相关的算式推理也是一种计算策略,它的特点是利用已知得出未知。教材安排有三点理由:第一,推理过程简单,速度快,学生喜欢。第二,9加几是进位加法第一段教学内容,学生已经掌握,是可利用的资源。第三,按9+7与7+9这样的关系,36道进位加法可以编成20组,其中16组各2道,还有4组各1道,编组便于学生记忆和掌握。

在10以内加法“一图两式”中,学生已有“交换加号前后两个数的位置,得数相同”的感性经验。那时,两道算式是并列关系,都是根据图意写的。现在要把两道算式变成因果关系,才能组织起推理过程。这是教学中要注意的一点。“想想做做”第4题是为学生体会因果联系,进行演绎推理而设计的。

学生在学习加法时,掌握得比较好。

1.使学生经历探索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在观察、操作中逐步培养探究、思考的意识和习惯。通过算法多样化,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使学生能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初步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点:8、7加几的计算方法的过程。

教学难点: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十二

在社会经济不断发展的时代下,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领域中的不同方面都有着广泛的运用,其中的一个普遍运用即是多媒体设备可以开展有趣的课堂练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课堂中,大都是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单一的讲解,而学生则是坐在位置上聆听课堂内容。传统式的教学课堂缺乏一定的学习氛围,而且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因此,在现代化的教学课堂中,教师应充分运用多媒体的教学优势,改变传统式的教学模式,认识到学生在数学课堂中的地位,进一步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例如,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的运用,设置有趣的课堂练习,其中让学生上讲台当一次“小老师”就是有效的教学方法。这样不仅需要学生对教学内容具备充分的认识,同时也要提升学生对多媒体技术运用的掌握程度,使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优越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活跃了教学课堂,促进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难点教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在其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不仅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还可以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为教育事业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因此,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信息技术的优势,并结合数学学科的教学内容实现创新型的教学环境,使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彩。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十三

本节教材主要是在口算整十、整百数乘一位数和估算两、三位数乘一位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和估算的范围。例1教学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用解决邮递员10天、30天要送多少份报纸?要送多少封信?等实际问题的活动,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探讨口算方法。接着,通过“做一做”,让学生经历口算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过程,掌握口算方法。新教材把口算教学和解决实际问题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和学习兴趣,同时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乘法意义的理解。

二、学习者分析。

学生在整十、整百数乘整十数的基础上,扩大口算的范围,相信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已有的计算方法,探索出新的计算方法。

三、教学目标。

1、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2、培养学生类推迁移的能力和口算的能力。

3、使学生经历整数乘法口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

4、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计口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5、使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培养学生积极思考的习惯。

四、教学重点及解决措施。

掌握整数乘法的口算方法。

五、教学难点及解决措施。

通过学生活动,体验数学学习方法。

口算是不借助任何工具,只凭思维和语言进行计算并得出结果的一种计算方法,它具有快速、灵活的特点。口算是计算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首先,口算是笔算、估算的基础,笔算和估算能力是在准确、熟练的口算能力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没有一定的口算基础,笔算、估算能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源之水。其次,口算在日常生活中有极其广泛的应用。因此良好的口算能力不仅是学习任何其他数学知识的基础。我在备课前想过,既要让学生牢牢的掌握这堂课的内容,又要尝试让他们自己去学习。于是我精心设计了一个个井井有条的步骤:注意口算联系经常化,并通过多种形式的训练,逐步提高口算速度,培养口算能力。依据的理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联系生活实际。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十四

数学相比于其他学科,任务比较繁重,内容比较杂多。很多教师一堂课上完,都是慢慢的数学公式和题目,师生之间的互动空间也被挤占,教师的形象也变得严肃呆板,数学也变得枯燥乏味了起来。要建立创新的师生关系,一定要改变这种状态,转化传统的教师角色,教师放下身段,和学生做朋友,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像以前我曾经碰到这样一个学生,他在课堂中指出了我书写的一个错误,事后这个学生反而给我道歉,说让老师课堂上尴尬不好意思了。第二节课我就在课堂上公开表扬了这名同学,也鼓励学生要敢于质疑、敢于提问、敢于和老师交流,这对学生的知识学习和创新人格培养都是尤其重要的。同时这里引用一个“相机诱导”的教学理念,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学习就象呼吸一样自然,好为人师的我们往往会做出一些费力不讨好的事,弗雷登塔尔说:泄露一个可以由学生自己发现的秘密,那是"坏"的教学法,甚至是罪恶,而"相机诱导"也并不是一时半刻就会的,需要我们有深厚的功底。对于课的处理,离不开教师个人的见识,而要形成见识,则要靠数学的功底,更要靠教师的使命感、职业意识和责任心。我们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让学生在对概念与原理的深刻理解中学习技能,而不是单纯的记忆与模仿。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十五

2、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容器正好能够装1升水。

拿出该正方体,从里面量它的棱长。问:为什么量里面而不是外面?

倒满水。倒入1升的量杯中,正好,指出:这么多水就是1升。

3、用学生带来的常见的容器来认识1升。

(1)请学生把从家里带来的1升大的容器放在一齐比一比。

分别指名问一问:你是怎样明白它的容量是1升?

指出:这些容器各不相同,但大致大小接近,容量都是1升。

(2)取出大于1升的容器。

分别请这部分学生举起该容器,其他同学可估一估其容量大约是几升。

教师取一小盆,大家猜它的容量大约是多少?(实验得出:1升多一点)。

想象:以它为参照,什么容器的容量和它比较接近,大约是几升呢?

比如:可用手比画一下,像电饭锅大约有2个这么高,那它的容量就可能是2升多。

取一脸盆,猜一猜,你洗一次脸大约要用几升水呢?(实验得出:2升)。

以这一脸盆为参照,估计一下,边上的这桶水大约有多少升?(10升)。

再看一看,教室里的这桶纯净水有多少升呢?(18.9升)这桶水你拎得动么?

分别取几个大小不一样的杯子倒一倒。

想一想,你每一天的水喝够了么?

4、练习,完成(3)和(4)。

全课总结。

说说今日的学习,让你明白了哪些知识?

布置实践作业:以有刻度的容器,分别用倒水或看刻度等方法,去了解家中一些常见容器的容量。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十六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形状以及特征。

2、通过学生动手拼一拼、摆一摆七巧板,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能辨认和区别这两种物体。

教学重难点:认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形状以及特征。

教法设计:引导观察,动手操作,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1、长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长方形?让学生说长方形的特点。结论?长方形有四条边?是长长的。

2、正方形的特点。出示一个正方形?让学生说正方形的特点。结论?正方形有四条边?是方方的、正正的。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第7页练习一第6题。

仔细观察,用那个物体能画出左边的图形?圈一圈。

2、第7页练习一第7题。

出示长方体,谁来说一说:长方体有几个面?

各个面分别是什么图形?

是不是长方体的每个面大小、长短都一样呢?

3、第6页练习一第4题。

昨天我们用相同或者不同的图形,拼出了自己喜欢的图案,今天我们继续来玩拼一拼的游戏。

动手。汇报。

三、巩固新知。

第7页练习一第8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单元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十几减9。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十几减9。

2.培养学生初步的抽思象教学过程。

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

9十39十79十49十6。

9十99十29十59十8。

2.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9十()=129十()=13。

9十()=149十()=15。

9十()=169十()=17。

二、新授。

1.出示教科书p10的图。

引导学生看图,提问:谁能说一说这幅图的意思?(有15个气球,买了9个,还有几个?)。

想一想,用什么方法计算?该怎样列式?学生思考回答后,教师板书:15—9=。

提问:如果没有图,要算15减9等于几,该怎样想?

(学生以四人为一小组,互相商量。教师可提示学生联系旧知识进行计算。)。

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可能有以下几种情况:

(1)9加6得15,15减9等于65。

(2)15可以分成9和6,15减9等于6;。

(3)10减9等于1,l加5等于6;。

(4)15减5等于10,再减4等于6。

是对的,那么你觉得哪一种方法又快又好呢?(鼓励学生用想加算减的方法:想9加几得15,15减9得6)同时板书得数“6”。

2.小朋友玩套圈游戏,投了14个圈,有9个没套中,套中了几个?

提问:

(1)要求套中了几个,该怎样列式?(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14—9=)。

(2)得多少?怎样想的?教师板书得数“5”。

3.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是什么内容?(十几减9)教师板书课题。

该怎样计算这些题目呢?教师指题,引导学生总结出想加算减的方法,同时也鼓励学生可选择自己喜爱的方法进行计算。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1题。

让学生在桌子上用小棒摆一摆,边操作边小声地说想的过程。然后指名说,再在方框里填上数。

2.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2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3.完成教科书p10“做一做”第3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任指几题,让学生说一说最喜欢用什么方法计算。

四、课堂练习。

l.完成教科书p11练习二第1、2题。

十几减9的练习课。

小学数学教学案例设计范本篇十七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深入开展的今天,探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着现实和长远的价值意义,新课程改革的滚滚浪潮,使数学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如将生活经验等同数学思考;用引导演示替代自主探索;将优生主唱视为合作交流等现象,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典型案例与反思。在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的过程中,我们教师对课程改革精神的领悟程度,教学实践能力都有了很大提高。但是由于个体差异的存在,课堂教学的效果与效率并不能很好地统一。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指老师用较少的时间,精力及物质设备等使学生得到发展,同时教师也获得相应的发展。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小学数学教学对学生的发展,不只是数学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获得,而是全面的发展。包括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积极的学习态度,坚强的意志。另一方面,教师在让学生发展的同时,自己也要有一定的发展,如老师的师德水平的提高,教育观念的更新,教学能力的提高,教育学生的经验,教学行为及自主教学经验的积累。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和作用被夸大,教师在教学设计上过多的考虑自己的教。其实,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不仅是体现教师教的有效,而是表现在学生学的有效。学生学的有效,取决于教师是否立足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设计多种数学活动,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意识和兴趣,让学生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发现新知识,完善和更新知识结构。

要正视学生的个体差异,不歧视差下生,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这也正是新课程“让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的重要思想。因此,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还体现在每一个学生都能感受到师生的相互尊重、理解、帮助,能正确面对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各样的矛盾与冲突,能扬长避短,展示自己。

目的、过程、结果既对立统一,又相辅相成,教师只有把握好它们之间的平衡关系,才能保证小学数学课堂的效果。

在小学课堂中,教学具体表现如下:

是指教学行为是灵活的,计划仅是行动的参考,授课教师要根据教学情境灵活多变选择和组合教学行为,教学反思《浅论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典型案例与反思》。开放的教学行为为学生的创造能力,探究精神的发展提供空间,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权,学生能依据自己的能力,来寻找适合的数学学习方式。就如我在教学北师版四年级下册《爬行最慢的哺乳动物》一课,这一课讲授的内容就是小数乘法。上课时我没有让学生直接按书上的条件和问题来解决计算,我先是让学生自己观察主题图,用图上所告诉的数学信息来自己提出数学问题,解决你所想解答的问题,问题是开放性的,学生进行思考解答从大程度上拓展了学生的思维空间,比封闭性的设计,使学生从较大程度上拓展了思维空间。

是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发展,教与学的有效统一,教学过程与结果的有效统一,数学情感与数学知识的有效统一,教师的教与学双方面都要发展,但在实际活动中总是强调学生发展。如我在教学二年级北师版数一数一课时,里面有一环节让学生数共有几个小正文体时,大部分学生都会从正面横着一排一排的数,再一层一层的数,我如果能适时的启发学生,你还有别的数法吗?让其尝试,尝试中会使学生发现,还有别的数法。学生探索的过程既深化了学生对该内容的理解,又拓展了教师的教学视野。

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需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要认识到:数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在教学中,教师要积极构建学生的科学认知,做到全面关心呵护学生,尊重信任学生公正平等的对待每一个学生,使课堂成为每个学生展现自我的舞台。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找规律》时,我就采取自主活动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摆一摆,创造一些规律,并让学生自己展示自己的作品,给学生提供了展示自我的空间。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内在关键因素,小学生的心理尚不成熟。自我意识和自控能力较差,其学习动机需要教师激发和调动,教师要精心设计一定的数学教学情境,使学生潜在的,无意识的学习需要上升为外显的,有意识的学习需要。例如,我在教学《小数点搬家》一课,我抓住学生喜欢听故事这一特点,创设快餐店的情境,为新知识做好铺埑。在教学中通过设疑猜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如:当学生观察发现四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移动时,相邻两个数是10倍关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很乐意继续探索下去,在主动的学习环境中,教师鼓励学生进行讨论和练习,设法调动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适当控制学生活动范围,使自己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教师通过示范,回顾旧知识提供线索和反馈等方式,成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把自己当作学习者,从学生的角度来思考问题,与学生共同完成学习任务,成为学生的合作者。

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还应给学生提供讨论、合作、交流的平台。如,在教学《小数点搬家》一课中,学生获取了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会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后,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互相合作、讨论探索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点也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以上是个人的一些见解,数学课堂教学教师还应组织好学生本堂课的一些反馈,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优缺点,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效果。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