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精选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21:46:17 页码:11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精选19篇)
2023-11-12 21:46:17    小编:ZTFB

总结是反思和总结过程的产物,它是对过去的回顾,对未来的展望。可以运用排比、对比等修辞手法,让总结更加生动有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健康饮食总结,供大家参考。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一

首先我出示小数56.9不改变小数的数字,怎样改变小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感知:如果小数点的位置移动了,小数的大小也发生了变化。

小数扩大10倍——则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小数缩小到原来的十分之一,则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最后总结成四句话:小数点移动,左移缩小,右移扩大,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是10倍(100倍、1000倍……)位数不够0补位。

在课堂练习中,学生在做题时将缩小十分之一,写的是缩小10倍。自己在课堂上教学语言不够严谨,没有及时纠正学生。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二

昨天余校长找我说明天会有两个新老师来听我上课,我心里有些紧张。因为从来采一到现在为止,都是我去听老教师上课,然后学点好的经验用了自己的课堂中,从来还没有那次自己去当示范课让别人学习(教研课除外,那是准备一次又一次的)。既然是一堂随堂课,那我就按照进度上了《小数点移动》,课前做了些准备,因为小数点的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所以对了这部分知识,我做了以下处理:

1、把较为抽象的内容具体化,让小数点“动”起来。在课一开始通过小数点变魔术的导入,使这淘气的小数点活动起来。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学生很快就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等。课堂氛围活泼,避开了枯燥的规律记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

2、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让学生经历移动的过程,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移、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等,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等细节问题。

3、在充分探究的`基础上,利用知识的迁移过渡到一个小数除以10时,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让学生在移、画的过程中自行解决“整数部分一个单位也没有,就用0来表示”的问题。由于注重知识的获得过程,注重让小数点在学生手中“动”起来,学生不但掌握一个小数乘或除以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并会边移边说出整个移动的规律以及方法。

4、因为学生有了刚才学习的经验,放手让学生运用迁移规律自己学习。通过猜一猜:一个小数乘100、1000以及除以100、1000结果是多少?小数点该怎样移动?然后把猜的结果摆出来,再用计算器验证。当然在这过程中有中差生需要帮助,鼓励与同桌互相合作学习。最后交流:自己在操作过程中如何解决遇到的问题。

当然由于是第一次,心里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上的满头大汗,中间还有一些环节忘了,导致让自己也上不去了,就当一次相互学习吧,那能提高我的教学经验。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三

年级数学下册第四单元中“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着。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

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四

(1)1.036、1.0360、1.03600。

(2)1.036、10.36、103.6。

教学从学生己学过的知识出发,将这些小数排成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通过“考一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知: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在教学中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小变化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通过四人小组合作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出示练习进行巩固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在练习设计时,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其次,加大难度,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练习变得有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增加了童趣,让学生先诊断后下药,使学生不仅知道哪错了更会对症下药,让学生当医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同时,增加了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在这节课中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直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本节课也有不足的地方,对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很快就能明白小数点移动的奥秘,但是学习稍困难一些的同学对于小数点的移动还是掌握不扎实,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会特别注意这一部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五

1、创设情境,为新知识的探索提供了理想的自由拓展的平台。

2、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猜测激发了学生强烈的求知愿望。如:当学生观察发现四个小数中的小数点位置移动时,相邻两个数是10倍关系,很想知道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就会产生强烈的'学习愿望,得乐意继续探索下去。

3、给学生提供讨论、合作、交流的平台。如:学生获取了小数点向左移动时会引起小数缩小的变化规律后,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索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

4、搭建了学生联想的舞台,开放性问题使学生的思维得到放飞,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既加深了对小数点位置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认识,又使学生的思维获得了提高。

不足:自己在课堂教学中应变能力有待提高,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数学资源,使教学在动态中的到延续说明老师在课堂上要注意倾听和思考。还有在过河这道题上,好多孩子都无从下手,不理解题意,最后我就从算式的实际意义引导,最后孩子们基本上掌握了这个知识点。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六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

教学“小数点移动”这部分内容时,我是这样设计:

一、设置疑问,激发兴趣。首先出示一组数据:9、0.9、0.09、0.009,从学生己有知识出发,通过“考考你的观察能力”,让学生观察、比较、小组交流得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小数的大小就会发生变化。“到底变化有什么规律呢?”通过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求知欲。

二、探索、猜想、验证。教学时,先让学生小组合作将以米为单位的小数改写成以毫米为单位的整数。

0.004米= 4毫米 0.04米= 40毫米

0.4米= 400毫米 4米= 4000毫米

先引导学生观察第一行的两个式,通过比较后,让学生自主比较第二行式子,并在小组内交流自已的看法,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小数变化情况,接着利用练习巩固知识,在概括出小数点向右移动变化规律后,先让学生猜想一下小数点向左移动小数大小如何变化,然后互相交流,让学生说出怎样发现小数点向左移引起小数大小的变规律,然后及时完成练习,最后让学生通过观察,明确小数点移动的变化规律的实质。

三、灵活应用。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

(一)基本练习,让学生观察两排数,说说小数点位置的变化引起数是怎样变化的。

(二)加深练习,通过判断,先让学生诊断,然后对症下药。

(三)提高练习,赛一赛,谁最聪明,出示一个数,向左向右移动多次,让学生看谁先得出结果来。来一齐巩固小数点左移和右移的灵活应用。

总结:小数点作用大,左移小右移大,右移一位扩十倍,右移两位扩百倍……左移一位缩小到原数得十分之一,左移两位缩小到原数的百分之一……。

本课的不足之处是:觉得本节课学生学习过程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够紧密。《课程标准》提出,学生学习的内容应是学生熟悉的、有现实意义的,但本部分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生活性、探索性、时效性结合起来有待于我们继续思考。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七

与学生接触的一学期中,我初步了解了学生的学习状态。学生的自学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做事不用心。在课前没有能够充分把握学生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让学生学习看书。通过教材内容初步了解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在课内熟记规律。在读书中引到学生会看书能质疑。交流中学生提出这个规律有什么应用。借此我又让让学生阅读小数点向左向右移动的方法。对于移动小数一位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大多部分学生都已经掌握,但是在练习时我发现学生的迁移能力较差,在移动小数点二位和三位的练习中,学生的反应比较迟缓,不能很快的按教师的要求移动小数点。练习强化中,在移动小数点的过程中,我采取了详细讲解,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两位、三位所发生的变化对学生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在练习过程中,对程度依次提升,先是着重练习小数点向右一位的练习,而后逐渐向小数点向右二位、三位进行过渡,使学生学会运用迁移。一节课反复训练只有一两名学生有困难,其他学生掌握很好。本节虽然只学了向右移动,但我看到了孩子的进步。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八

首先问学生你们爱看西游记吗,从而引出金箍棒的变化,9毫米、90毫米、900毫米9000毫米让学生找出这些整数之间的倍数关系体会扩大到的含义,并让学生把以毫米为单位的数转化成以米为单位的数。

先让学生找出这些小数之间存在的倍数关系,并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然后先让学生分组研究0.009-0.09、0.09-0.9、0.9-9的变化,并让学生用小数点通过学生自主研究学生发现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就扩大到原数的10倍进而分组研究其他倍数关系。从而总结出小数点向右移动的规律。至于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我放手让学生小组内自己交流,寻找答案,通过学生的汇报总结出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

在这一环节设计了两个练习。a、基本练习,出示懒洋洋开店让学生进一步体会小数点向左移动的规律。b、小数点的悲剧,加深进一步加深对小数点的认识,教育学生做题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先由学生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对本节课内容简单复习。然后教师对本节课学生的表现作激励性评价。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主要表现在改变模式,以自主探索为核心。新课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动眼、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讨论总结规律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存在不足,有待以后改进,本节课虽然有很多讨论活动,但我在引导的过程中缺乏适当的鼓励,课堂气氛后来不如先前活跃,少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现不够。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九

“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小数的性质和小数大小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学习这一规律既是小数乘法算理的理论依据,又是名数改写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地位显著。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过程要让学生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应引导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而“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应成为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课程标准的指导下,结合概念教学的特点,教学中,我首先做到扶放有度,巧妙平衡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验证猜想的初步方案由学生提出,名数改写练习放手学生尝试解决……发挥了学生主体作用;而验证猜想由教师适度“导引”,填表口算环节精细处理小数点位移方法,既突破了这节课的难点,又帮助学生迅速形成口算技能,体现了教师的有效引导。其次,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让学生经历探究过程。新型师生关系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主导作用,这节课的教学内容的难度更要求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我首先引导学生去理解小数点移动;然后指导学生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与原数比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单位名称之间的转换明确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数将扩大到原数的10倍,而这个过程也是对学生逻辑推理能力的培养。接着引导学生根据这一规律,总结小数点向右移动两位、三位……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最后指导学生根据“扩大”的规律,去总结“缩小”的规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迁移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这样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历了一环扣一环的探究过程。

以往,学生即便掌握了规律,在做具体的这类题目时错误仍然很多,如何能让学生掌握这一规律呢?教学中我采取了这样两个方法:

1、从网上找了2个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规律:小数点,真奇妙,向左移动就缩小,向右移动就扩大,左小右大莫混淆.小数点,跳跳跳,几个圈圈跳几跳。

2、强化练习,并要求学生把小数点的移动过程写出来。

教学中,我有时忽略学生的想法,没能及时捕捉到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教学资源,教学在动态中延续不够,这些都是今后我在教学中要改进的。

小数点移动这节课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比较难以理解,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借助多媒体的演示,使学生很清楚看到小数点的移动的过程,从而知道小数点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由于多媒体的直观性,连我自己也想不到学生竟然发现了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这个小数就扩大10倍等。这就让我进一步明白别小看那帮学生,该放手就放手吧!

10、100、1000……,当然可以用扩大或缩小10倍、100倍、1000倍……的结果。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有个别学生在应用时,不太灵活,我感觉在课堂上应该让学生多说,加强印象,对于个别掌握不好的学生还要加强辅导,提高他们对知识的理解。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

本节课的内容是在学生充分认识了小数和会比较小数的大小的知识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规律的教学,学生理解和掌握都有一定的难度,是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和复名数的互换以及小数计算的基础。通过这部分的学习,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用变化的观点认识事物。

1.童话故事引入,激发兴趣。一个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把抽象的教学内容巧妙地安排在学生喜欢的情境中展开,注意了由感性到理性、由具体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思维过程。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参与热情。如:以数学王国的故事引入课题,制作小数点移动的动画,学生非常喜欢,并初步感知小数点位置的,移动会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为探究有什么变化规律做好准备;又以“金箍棒变大变小”为贯穿整节课的情境,学生非常有兴趣参与其中,他们随着金箍棒的变大变小来感知、理解小数点移动的规律。

2.有效突破难点,降低思考难度。有关规律的教学是属于概念教学,较为抽象,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联系学生对概念认知的思维能力。在教学中通过多种形式的学生活动,促使学生动手、动脑、动口参与学习活动。教师不是简单的奉送结论,而是在展示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引导学生自己去观察、感知、操作、发现、分析、归纳、巩固运用。

学生在移动小数点时不知道整数的小数点在哪里,弄不清往左移小数点要往左点,往右移小数点要往右点,当位数不足补0时也不明白怎样补0,导致计算出错。

在教学中重点练习计算,让学生多进行练习,特别是位数不足的情况要更加强化训练。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一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大小的变化》是本单元比较重要的一课,对于这节课我很重视,精心设计,用心揣摩,这节课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索并归纳出小数点位置移动变化的规律,难点是启发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发现并归纳出这一变化规律,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在教学中重点突破。

1.故事激趣,引人入胜

新课的引入是非常有意思的有关孙悟空金箍棒的故事,故事内容是这样的:《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有一个神奇的宝贝,叫做金箍棒。话说孙悟空和一起来到一座山头,孙悟空前去探路,不了遇到一个妖精,孙悟空从耳朵里一掏,出现一条0.009米的金箍棒说:“变”接着一吹,变成了0.09米.还不够长呢?孙悟空又用力一吹金箍棒变成了0.9米.妖精更是觉得挺奇怪,只听悟空一声大喊:“看棒”妖精应声到下。原来金箍棒倾刻间变成了9米长,重重的砸在妖精的身上。通过学生熟悉的金箍棒会变大变小的情节,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进行了一个整体的感受新知的过程。

2.合作探究,发现规律

当出现下面数据变化后,我将这些数据书写在黑板上:0.009米---0.09米---0.9米---9米,然后引导学生观察数据,研究小数点是怎样移动的,然后提出问题:小数点移动了,小数的大小有变化吗?是怎样变化的?以小组合作的方法研究规律,学生运用自己不同的方法验证:有的把三个小数都转化成以毫米作单位的数,进行比较;有的学生利用小数的意义验证得出了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等,小组成员汇报交流,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学习讨论。然后我再进行了有条理的板书:

小数点向右移,右移是扩大。

(1)移动一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倍;

(2)移动两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倍;

(3)移动三位,小数就扩大原数的1000倍。

小数点向左移,左移是扩小。

(1)移动一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分之一;

(2)移动两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分之一;

(3)移动三位,小数就缩小原数的1000分之一;

虽然这个板书用时较长,但是我仍然进行了完整的板书,我想只有这样,才会加深对规律的理解和记忆。在发现小数点向左和向右移动的规律后,我让学生猜想向左和向右移动四位、五位……原来的数会怎样变化,进而深化规律的认识。

3.动画演示,直观形象

我精心制作了动画演示小数点的移动过程,让学生很直观的感受到小数点的移动方向和特殊情况的处理办法,有效地突破了尤其是小数位数不够怎么处理的难度,这样就使一个真正动的的小数点活生生地展现在学生的面前。

1.书写训练有些弱化。

我关注让学生听和说的训练,学生听得质量比较高,但是回头考虑,学生写的能力却被忽略,被弱化,今后注意掌握好听与写的度,把握好时间分配,让他们在课堂上真正听进去,说透彻,写正确。

2.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

本节课我自己觉得学生的表现比我设想的要好,如果重视对学生激励性的评价,多些鼓励的话语,那整节课就生动丰富多了。

每一次的教学就是一个不断反思和进步的过程,希望自己的教学艺术在反思中不断提高。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二

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一半同学易出错,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小数点移动后出现了多个点后,不知道把前面的点去掉。如:0.2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是0.2.5,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小数点。1.32×10=,学生在草稿本上移后就是1.3.2读作一点三点二。

其实,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多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多一点爱心,多一定耐心,相信我们的学生每天都会有进步的。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三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中的《小数点位置的移动》这一课时,我课前进行了准备,认为只要让同学知道了:一个小数扩大就是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个小数缩小就是把小数点向左移动。因此课堂中我引导学生理解、掌握了这一规律后就放手让学生去做习题,我以为全班同学至少有90%的同学完全掌握,不会出错,可结果批改作业时发现有一半同学易出错,出错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2、小数点移动后出现了多个点后,不知道把前面的点去掉。如:0.25扩大10倍,小数点向右移一位是0.2.5,这样就出现了两个小数点。1.32×10=,学生在草稿本上移后就是1.3.2读作一点三点二。

其实,只要我们老师能够多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出发,多一点爱心,多一定耐心,相信我们的学生每天都会有进步的。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四

本节课,我预设让学生观察情境中出现的数据,引导学生得到两方面内容:

1、三个数中288是28.8的10倍,28.8是2.88的10倍。

2、让学生体会到引起依次缩小到前一个数的1/10的原因是小数点向左移动移动引起的。做好这两点后我要求学生用自己的方法加以验证。验证完后,我再启发学生想,若向右移动会怎么样?然后再验证,最后得到一个普遍结论。但在实际授课的时候,我引导学生观察完后,学生说得非常好。把向右移动也说出来了,这让我感觉非常欣慰,同时也觉得提前预设的时候还是把学生低估了。

在合作与探究学习中,学生发现并掌握了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在练习设计时,注意知识的梯度,循序渐进,学生解决就容易了许多。例如,0.01÷10=()时0.01÷100=()时,0.01÷1000=()时,在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是很容易出错的。

在授课的时候,不断地追问学生你怎么知道的,为什么这样想?加强这两个问题,不断强化学生对于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但在实际检查学习效果的时候,我发现有些学生对于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10倍的结论掌握并不是非常到位,有些学生甚至认为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了一倍,向左移动两位这个数比原来缩小了两倍。出现这个问题说明学生对于概念没有理解十分透彻,但造成这个原因我想是在课前复习导入的时候我做得不是非常好,我基本上没有扎实的复习相关的内容,才造成后面学生出现新知后感到突然,也造成个别学生掌握不是非常好。

如果有机会再次执教这节课,我将做如下几点改变:

1、课前预设有针对性的练习题。

2、在学生自主验证结论后,应该出示一些数据,让学生再次观察认识,强化学生刚刚形成的概念。

3、课后练习在设计中要有改变。多元化一些。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五

小数点移动这部分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处理难以掌握。为了突出本课时的重点,我让学生自主探究,发现、掌握小数点移动的规律;突破难点:小数点移动的方法及当位数不够时用“0”补足的处理,在教学时我力求让学生在体验过程中有所感悟,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并体验到学习过程中带来的喜悦,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互相合作和应用的意识。

本节课我创设了“快餐”这一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我将多媒体引入课堂,用学生喜欢的动画形象、故事来组织学习,在观察与探索过程中,使学生轻松的掌握所学知识。这些都是学生熟悉的情境,它们与数学学习巧妙结合起来,引领孩子们进入数学的园地,是件十分有趣的事。其次在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时候,我采用分层教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做到由扶到放。让学生观察快餐的价格,从4.00、0.40、0.04之间的关系着手,通过观察小数点的移动,共同探究发现:一个小数乘10,只要把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然后,重点突破小数点移动的方法,让学生经历摆、移、说、归纳的过程,真正理解与掌握一个小数乘10,小数点移动的规律及方法,并发现小数点移动后要去掉整数部分多余的.0,以及结果是整数时,小数点省略不写。

总之这节课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全部学生加入到探究小数点移动规律的过程中,让学生把小数点“动”起来。在操作的过程中,我注重“说”,使学生能清晰表达小数点移动的过程,把抽象知识变为具体。当然还存在着许多不足,如本内容较难用现实生活中的例子来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发现规律,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教学内容安排的多,练习少。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六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这部分知识抽象,学生学习时较为吃力,往往对小数点的位置移动,特别是位数不够时难以掌握。我在课中通过“为什么不相等、移动的变化规律、移动小数点时位数不够时怎么办”三个层次让学生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自主探索,发现规律。课中,我让学生经历了观察、猜测、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通过问题——操作——发现的过程,学生亲身经历、体验了小数点的位置移动过程,探索小数点的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找到了位数不够用0补足的解决办法,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本节课注重知识对比,让学生感知小数点移动与小数大小变化的关系。小数点移动能引起小数的大小变化,而前面学习的小数的性质则是在小数的不可末尾添“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对比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注重指导,帮助学生理解规律。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学生理解起来相对抽象,为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学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学生充分感知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建构思维模型,再放手让学生探索,使学生对规律理解更深刻。

语文

数学

英语

美术

科学

体育

品德与社会

音乐

信息技术

最新文章

缅怀革命先烈 做感恩少年

多举措育人 创健康和谐校园

我校教研活动如火如荼

五(7)班——举行“珍爱绿色 保护家园”

我校教育信息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让成长不烦恼

四(7)班——放飞希望 播种梦想

开展消防安全知识专题培训 护航生命健

春季开学工作小记

五(6)班“我让妈妈露笑脸”活动成果展示

热门文章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秋各班总分前10名名单

20xx年春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实验小学开展“读书之星”评选活动

20xx年秋季学期期末考试各班总分前10名

20xx年春季学期各班前10名单

20xx年秋“读书之星”名单

我校120名同学荣获湖北省第十六届中小学

建始县实验小学20xx年庆“六。一”现场书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七

本节课学生学得主动,知识的获得和情感体验同步进行。有效地达到了课程的要求。

1、设疑引新,激发探究意识。出示由相同数字组成的两种不同情况的小数。首先让学生体会到两组小数的特点,产生为什么第二组数的大小变化的疑问,促使进一步观察得出是因为小数点移动了,然后又会产生小数点的移动到底会怎样引起小数大小的变化呢?从而激发起学生的探究欲望,使学生做好积极参与学习的准备。

2、改变模式,以自主探索为核心。新课采用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进行,让学生自主观察,合作讨论。并没有接给学生讲解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有何规律,而是让学生自主去观察,去探索寻求知识的方法,并利用合作学习的方式,将自主猜想,得出的结论,向小组成员汇报交流,使得相互补充,共同提高。引导学生在思考中猜测规律,在合作中探索规律,在交流中发现规律,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动眼、动口、动脑,参与学习讨论总结规律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每位学生学习数学的潜能。

3、练习设计,改变枯燥无味。首先让新知与巩固练习穿插进行,让学生对所学知识及时巩固,加深印象。其次,设计有坡度练习,由浅入深,在巩固所学知识的同时,学会灵活应用知识解决问题,让练习变得有趣,针对学生年龄特点,让学生比一比谁是最棒的数学医生,增加了童趣,让学生先诊断后下药,使学生不仅很好掌握知识(知道哪错了)更会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对症下药)让学生当医生,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游戏的同时,增加了本节课知识的理解,也发挥了每个学生的聪明才智。

4、存在不足,有待以后改进,本节课虽然有很多讨论活动,但我在引导的过程中缺乏适当的鼓励,课堂气氛后来不如先前活跃,少部分学生,特别是性格内向,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表现不够。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八

四年级下册《小数点移动》教学反思教材在教学例6时首先通过直观图帮助学生理解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就是把0.01乘10。

教材先出示表示0.01平方米的正方形,让学生想一想,把它扩大到10倍是几个这样的正方形,学生说出是10个这样的正方形时,同时教师出示10个并排的正方形加以验证。

由此明确把0.01平方米扩大到它的10倍,就是0.0110。在此基础上启发学生想:要把0.01扩大到它的10倍,根据上面的规律只要怎样做就可以了?(把0.01的小数点向右移动一位。)采用同样的方法,教学把0.01平方米扩大到100倍、1000倍;例7参照例6进行。通过直观说明把一个数缩小为原来的1/10、1/100、1/1000,就是把这个数分别除以10、100、1000。

然后应用小数点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的规律,把一个数除以10、100、1000转化为向左移动小数点。如果是新授课,这样的设计会很直观的帮助学生理解,但是老师教学时已经用过了,学生也都明白了扩大到它的10倍、100倍、1000倍就要用原数乘10、100、1000;缩小到它的1/10、1/100、1/1000就用原数除以10、100、1000,再用我认为就是把学生从已有的高知识点上拉下来,退回到原位,纯属为了配合老师的比赛而做秀了,甚至有欺骗学生的行为在里面。基于这样的思考我把导入语设计成这节课老师将扩大你的优点,缩小你的缺点!并以此作为一个情境串,贯穿一节课始终;把教学重点制定成:使学生会应用规律把一个数扩大到(缩小到)10倍、100倍、1000倍(1/10、1/100、1/1000);并会应用规律,正确地移动小数点。

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对于小数点向右移动时数位不够要在右边添0,而且前面非零最高位的零必须去掉理解的很好,没有不会移动的;对于小数点向左移动,数位不够时要在数的左边用0补足,补几颗0、整十、整百、整千数的小数点移动后,末尾的0怎么处理是一个难点。如:计算401000=?时,大多数学生的得数是0.004,原因是学生只看最后的得数时发现确实是移动了三位,忘记了末尾的0已经去掉了,为了加深理解,我特意把算式写到黑板上,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移动,再现移动轨迹。

小数点的移动教学反思篇十九

小数点位置移动引起小数大小变化是小数的又一性质,它主要研究小数点移动如何改变小数的大小。这一内容不仅是小数乘、除法计算的依据,也是小数和复名数相互改写的重要基础。我校四年级数学教师组织了教研活动,三位老师对《小数点移动》这一内容,各具特色的进行了说课展示,深受启发,我在教学这一内容时,也借鉴了他们一些好的方法,下面结合班级实际授课体会小结如下:

孙悟空打小妖的情境图中,金箍棒三次变化,图中显示小数点依次向右移动(小数点移动),金箍棒变得越来越长(棒变长---形在变),数变得越来越大(数也在变)。把抽象的数学规律,直观形象的让学生初步体会。另外,金箍棒可以变长,也可以变短,这也为小数点向左移,打下了伏笔。

1、借助整数的变化规律研究小数的变化规律

根据情境中变化的4个数据,列出四个等式,为什么左右两边相等,学生还没有学习单位名称的转化,应当说是教学的一个难点,对此,在教学小数的意义,结合长度单位,将小数点对齐,个位上对应的是“米”,十分位上对应的是“分米”,百分位上对应的是“厘米”, 千分位上对应的是“毫米”,这样学生就很容易得出四个等式。

4、借助线段图,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

5、强调小数点移动后书写格式,去掉没用的“0”如:0.003小数点向右移两位后000.3,去掉没用的“0”就是0.3.

探讨小数点左移变化规律,是本节课的一个难点,不仅涉及到移动方向与变化的关系、移动的位数与变化的倍数关系,而且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 1/10”难度较大,如果先教学小数点右移变化规律,这样学生学习起来相对容易一些,把重点放在理解“向左移动一位,就缩小到原数的1/10”这一问题上。

由于课中探讨规律花的时间较多,后面的练习时间相对就少了。另外,学生作业中对小数点向左移动一位,还是有一些说成缩小10倍,需要进一步规范数学用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