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实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11:52:56 页码:11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实用8篇)
2023-11-12 11:52:56    小编:ZTFB

想要做出与众不同的创作,我们需要从日常琐事中发现特别之处。在写总结时,我们应该有目标和重点,避免冗余和废话。总结范文的内容丰富多样,可以满足不同人的需求。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篇一

我知道妻的意思,但我也知道妈妈决不会因为这个责怪儿的。妈妈一生养育了七个子女,我是第六个,一连四个姐姐后,才有我们兄弟三个的。父亲给四个姐姐起得名字依次是巧娃、巧过、狗嫌、眼黑。妈妈,当父亲把眼黑姐抱去与人家换子时,是你的坚持才将自己骨肉全部罩在自己的翅膀下的。在那个年代,在那个封建而又贫穷的农村,可想而知,妈妈,你受了多少委屈和艰辛。

妈妈是不会责怪儿子的。长大后才知道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农村,把我们都养育成人是多么的不易!但我儿时记忆中,生活并不是那么艰难。妈妈,父亲的睿智和你的慈爱和宽容,给了你的子女快乐温饱的童年。妈妈,你不认识字,多少个夜晚,你都是摇着纺车,给我讲着姜子牙如何捉拿土行孙,如何给自己封醋坛神的'故事让儿进入睡眠的。生活的艰辛,使得我记忆中的父亲脾气很不好,妈妈,你总是逆来顺受,从不与父亲计较。但当父亲打我们时,你总是护着我们,从不与父亲妥协。

妈妈是不会责怪儿子的。79年,我离开家去近二十里外的地方上高中,一个星期回家一次,星期六在家住一个晚上。这个晚上,忙完一天后,你就给儿子准备一周的干粮,用家里最好的面麦草细火烙锅盔,妈妈,那清新焦黄香气的锅盔味儿,儿子在你离世后就再也没有闻到过!82年我参加高考,感觉成绩不理想,情绪很低落。妈妈,为安慰儿子,那一段时间,你每天晚上都要去村里爷庙,是你对我说,你问过神了,我儿能考上。当入学通知来了后,我看到了你高兴的眼神里一丝不易觉察的悲哀。我知道,姐姐都出嫁了,哥哥恢复高考后已经上完学到县城工作,弟弟还在上初中,你和父亲多么希望我留在你们身边。妈妈,如果能倒回去,儿子绝不会离开你们上大学的!我的外出上学,使已经上了年纪的二老还要用劳做支撑这个家。84年上大二的我,已经染上吸烟的毛病。记得那年收麦子的时候,我从学校赶回家帮忙,一回到家里,换了上学穿得行头,就拿了镰刀去了家里的麦子地,一直隐瞒着你和父亲的半包烟还在那付行头里。晚上回到家里,看到妈妈你给我洗的衣服凉在院子的铁丝上,很是忐忑内疚。妈妈,我知道家里境况是不容许我浪费一分钱的。麦子收完了,临走时换衣服时,我想你一定会责怪我的,但妈妈,你依然是那么宽容和慈爱,从家里的柜子里把那半包烟递到我的手上。(妈妈,写到这,我又流眼泪了)。

妈妈是不会责怪儿子的。87年,我已经毕业分配到华山脚下单位的子校教书,那年五一,妈妈,我接你到我教书的学校,选了一个不合适的时机带你上华山。随着一个接一个的游人,我们娘俩一直徒步走到回心石。那一年,你已经67岁高龄。看到再往上挪一步都难的人流,儿子胆怯了,在众多游人的劝说下,在妈妈你一直坚持说你能行的恳求下,儿子放弃了。那一刻,我看到了你坚毅和遗憾。下山后,妈妈,你只对我说了一句话,妈可能再也能上到山顶了。妈妈,每一次想起这件事,我都恨自己!妈妈,有来世吗?还想当你的儿子,陪你上没有走完的华山。

又梦见妈妈了,梦中的妈妈永远都是那么善良、慈爱、宽容、坚韧。今年无论如何都要听妻的话,回一次家,在妈妈你的身边和你说我没说完的话。妈妈,你走了14年了,你的魂灵还在那里等侯儿回家,那里还是儿的家,是儿永远的根!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篇二

多年以来,我心中一直怀念那根葛覃,葛覃俗称葛藤。这次回到了阔别29年的第二故乡,来到位于深山中的母校,又一次看到优美山谷中的葛覃,满山遍野,枝叶繁茂,栖息在灌木丛中。触景动容,又一次使我遥想起14岁同学少年时的情景,是它在我危难之时,拯救了我,那情景是多么的清晰,多么的让人难忘。

1977年,我正在初级中学读书,学校里的设施非常的简陋,每天同学们都自带大米到食堂去淘米蒸饭,做饭做菜柴草都是就地取材,或向山农收购或由同学们勤工俭学到深山里砍伐。

那年秋天,学校里组织初一初二四个班的学生,去学校5公里远的深山里去砍柴。

前一天晚上,母亲就为我准备好了上山砍柴的用具和干粮。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我和本村的同学们个个“全副武装”,头上带着草帽,穿着卡几衣服,腰里勒着皮带,皮带上插着柴刀,脚上穿着解放鞋,肩上扛着绳索和扁担,大家一起雄赳赳气昂昂地向学校进发了。

早晨7点正,在班主任的带领下,来到了当时公社最为偏僻的一个村庄,一到那里,我们都被群山峻岭所包围,一副美丽优雅的山水画卷就呈现在我们的眼前:晨雾妖娆,迷漫和覆盖了整个乡村,了了的几户矮小土房里炊烟袅袅,晨曦的一缕陽光从山岗上刚刚显露出笑脸,谷场上鸡在觅食,鹅鸭在清澈的山泉溪涧嬉戏,山谷之中黄鸟在啼鸣,虫儿在吱吱地轻吟,两边的高山层峦叠嶂,郁郁葱葱,茂密的森林随风飘浮,秋风拂面清香而扑鼻,空气中散发出阵阵的清香,同学们仿佛进入到人间仙境,美哉妙也,心情特别地舒畅。

我自幼从来没有上过高山,更是谈不上上山砍柴了。班主任说:今天的任务是看谁砍柴砍的多。我望着陡峭高山,显得有点畏惧,既然来了也不能心甘示弱啊,就带着一股拚上一命也不服输决心,与同学们决一高低。行动一开始,一百多名同学一拥而上,说时迟那时快,沿着田埂一步一步地向茂密山森里爬行,啊哟妈哎,这里那来的路啊,各种植被和树枝挡住了我的前行,爬上500多米的目标,我已经感觉气喘吁吁了,就在那里开始砍上一些微小的灌木吧,看见深山里出来的同学个个都身强力壮的,干起活来都特别的来劲,专挑大的砍伐,有的哥儿们还不时地取笑我,说我砍的柴连一顿饭都烧不熟。说实在的,我出生在城里,从小体质较弱,瘦小的身躯,干不了多大的力气活,那年月,只有体格强壮的人才能做好田间的农活,当时的形势又不能出来闯荡。所以我母亲也总担心我长大了如何生存,不饿死我才怪呢!所以随同学们怎么说,我只干好自己的活,尽最大的努力去完成班主任交办任务。在干干息息中时间很快就到的中午,我们大家吃了自带的中餐,在嬉笑中又投入到的“战斗”状态。

这时有些同学开始着手整理,把粗一壮的灌木去除树枝和树叶,包扎好准备下山了,我看自己的柴火也差不多了,也包扎好准备下山。人们都说,上山容易下山难,我这回真正体会到了这句话的深刻含意,肩挑重担,沿着密林走着走着……。

这时,意外发生了。由于山高路陡,加上植物、灌木和粗一大的树枝掺杂一起,我也分不清前方是路还是坑,只听见“卟通”一声人就从山上掉了下来,肩上的重担早已摔到了后面,当时脑子里一片空白,心想完了完了,屁一股尖尖狠狠地蹬在了岩石上,疼痛难忍,人还是一直往下滑行,正在自一由落体的一瞬间,让我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哈哈,刚才还脸色*发青突然有一种是笑不出来喜悦,有一种姜昆相声《虎口脱险》中吟着“啊朋友再见”的心情,这根救命稻草就是盘踞在陡峭山壁上的葛藤。我又重新上了山坡,取回了丢失在山上柴火,一拐一拐地回到了学校。

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足足让我疼痛的半月之久,在中草药的护理下才得到了康复;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让我更加畏惧险峻的高山;这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得利于这根葛藤,让我白捡回了一条小命。正是这根葛藤,许许多多的往事已经过眼云烟,唯独这件事使我刻骨铭心,永远不能忘怀。假如没有这根葛藤,后果虽然不可猜测,但它至少在危难之时,保全了我弱小的生命不受更大的伤害,才能有今天快乐幸福地生活。回首往事,我感慨万千:我要感谢葛藤,我要赞美葛藤,我要怀念葛藤。

古往今来,有多少文人对大自然写下了无数赞美的诗篇,抒发了人类自己的情怀,对于葛藤,最早就出现在《诗经》中的《国风 周南葛覃》,该诗对葛藤是这样描述的: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澣我衣。害澣害否,归宁父母。

诗文大意是学堂处于环境优美的山谷,谷中葛藤遍野,枝叶繁茂。不知名的黄鸟上下飞翔,栖落在灌丛,“喈喈”和鸣;用葛藤织布制成葛衣的过程:首先采割葛藤;然后用汤濩煮出葛藤中的.植物纤维,细纤维可织成细布,称“絺(chi)”,粗纤维织成粗布,叫“綌(xi)”。细布可以制成内一衣,粗布作外装。如此劳作不知厌倦。学业完成,告别师傅准备回家。洗净内外衣服,看看还有没有不干净的衣物,盼望早日回家,问安父母。

多么朴实的诗句,道出了学子思念父母一之情,也道出了葛藤生生不息,甘于牺牲自己,到头来为他人作衣裳的高尚品德。

我国民间有个流传已久的风俗之一,端午时节家家在门窗上插艾叶,挂菖蒲、葛藤,是一种吉祥的象征。

我为之赞美葛藤,因为它是我的贵人,危难时刻伸出援手拯救了我。再一次道声感谢了。

我为之赞美葛藤,因为它有甘于牺牲,无私奉献,造福人类的品格。自古以来,葛藤为人类解决了衣服,怯寒保暖,一搓一成绳子可以为人们解决生产工具。

当今社会,包括葛藤在内的各物种的生存和发展,得益于人们对它们的关爱和呵护,只有这样世界才能变得多姿多彩,人类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世界才会变得更加辉煌,创造出更加美好和灿烂的明天。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篇三

周恩来,一个伟大、响亮、光荣、不朽的名字。可与日月同辉,与天地共存。他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中,我们世世代代将永远怀念他。

十几年前,怀着对周恩来总理的无限敬仰,我曾经来到江苏淮安,瞻仰了周恩来故居和纪念馆。今年春节刚过,与家人一起,驱车再次到此参观、游览,瞻仰、拜谒这位“人民的好总理”、“共产党人的楷模”——周恩来。

不巧,那天天气烟雾蒙蒙,哗哗下着小雨,东北风裹着寒流使劲刮个不停,显得格外的阴冷。可是,恶劣的天气,不停的风雨,丝毫没有阻挡住我们瞻仰、拜谒周总理那颗火热和虔诚的心。

车子在风雨中前行。我们先去了周恩来纪念馆,路上的车很多,只能缓缓而行。来到纪念馆外的停车场,更是车满为患,几乎找不到停车位。前来游览者人流如织,络绎不绝地走向纪念馆。

落成于1992年1月的“周恩来纪念馆”,整个馆区由一组纪念性建筑群、一个纪念岛、三个人工湖和环湖四周的绿地组成。在南北800米长的中轴线上,依次建有瞻台、主馆、陈列馆、周恩来铜像广场和仿中南海西花厅等纪念性建筑。

站在纪念馆前的广场上,往南望,宽阔的湖面碧波荡漾,隔湖相望的是瞻仰台,它由廊亭和高达16米的剑碑组成。剑碑各由四根柱子组成的棱形剑头,看似无形胜有形,寓意周恩来的精神、品德、业绩和丰碑永远矗立在亿万人民心中。把目光收回脚下,半圆形的草坪上有一圆形水泥平面,广场如半月,圆形的水泥平面好似一轮红日,寓意周恩来的光辉业绩与日月同辉。抬头仰望纪念馆主馆,坐北朝南,绿色的草坪簇拥着高高的台基,象征着周恩来总理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他将永远扎根在祖国的土地上。主馆外观为四方形,花岗岩贴面,色彩简洁明快,显得庄重肃穆,与四周的碧波绿水、青草红花交相辉映,象征着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平易近人的高尚情操。支撑四坡屋顶的四根花岗岩石柱,寓含周总理生前曾四次提出要在我国实现“四个现代化”的宏伟设想。南门上方镶嵌着邓小平题写的“周恩来纪念馆”六个大字,格外醒目。主馆分为三层。底层为陈列厅,里面以丰富而详实的图片、实物和电视显示屏,展示出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

从南面拾阶而上,迈过51级台阶,便来到二层瞻仰大厅。台阶为什么为51个呢?这是因为,1949年新中国成立时周恩来被任命为政务院总理并兼外交部长,时年正好51岁。二层大厅内安放着一尊周恩来全身汉白玉坐像,好似敬爱的周总理就在我们面前。他目光深邃,面带微笑,风度翩翩,温文尔雅,和蔼可亲。举目环视一周,看到馆内为八角形。据了解,这种外方内八的特殊设计,象征着周恩来的精神普照四面八方。上顶蓝色的天棚,可以让阳光直接射到4米多高的汉白玉坐像上。坐像四周,摆满了鲜花和长青盆景。前来瞻仰的人们竞相在周总理坐像前拍照留念,以此作为对周总理的敬仰、纪念和哀思。随着拥挤的人群,缓缓登上三层观景台。放眼远眺,馆区风景及淮安古城尽收眼底。站在观景台的北边,从上往下鸟瞰,与主馆在一条轴线上的牌坊式的景门和人字形附馆组合起来,正好是“八一”的图型,象征周恩来领导八一南昌起义之意。附馆建筑呈人字型,体现出“人民总理爱人民,人民总理人民爱”的寓意。看得出来,整体设计独具匠心,处处体现出周恩来光辉灿烂的人生及业绩。

从主馆出来,顶风冒雨往北行走,地面上的积水溅湿了鞋子和裤脚,全然不顾,整个情感都已全部投入到参观游览之中。不多远,来到周恩来铜像广场上,这是从主馆通往“西花厅”的开阔地,周恩来全身铜像矗立在广场中央,基座上由江泽民题写的“周恩来同志”五个大字闪闪发光。铜像是周恩来总理双手叉腰,面带微笑的姿态,这是当年周总理与工人、农民亲切交谈时的习惯动作,呈现出周总理平易近人的风范。广场两侧,迎春花正在开放,鲜艳的黄花渲染、传递着春天的气息。

过了铜像广场,便是仿“西花厅”了。这是仿制北京西花园的第三进园子的全部建筑,也就是一方四合院。处于最前边的建筑就是西花厅,也就是仿北京“西花厅”的建筑。它是周总理当年会见外宾、举行重要国事活动的重要场所。后排由西向东依次是周恩来的活动室、办公室、后厅会客室、邓颖超卧室、邓颖超办公室和周恩来卧室;周恩来办公室前的一小间是当年总理卫士值班室,两边厢房分别为周总理身边工作人员、亲属和烈士子女的用房。整体建筑均为仿古建筑,黛瓦覆顶,雕梁画栋,重檐翘角,古色古香。建筑墙体由花岗岩贴面,地面由青灰水泥方砖铺就,全部采用青、白两种颜色,象征周恩来总理一生两袖清风、清清白白。室内陈列的办公及生活用品,都是依照当年周总理和邓颖超在中南海西花厅所用物品复制的。朴素、简洁,充分体现了周恩来、邓颖超等老一辈革命家艰苦朴素、严于律己、清正廉洁、不搞特权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范。

一张张图片,一件件实物,再现了周恩来总理光辉的一生。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清正廉洁的一生,无私奉献的一生。12岁离开故乡,求学立志,写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豪言。后远赴海外留学,求取真理。回国后,冒着白色恐怖与血腥风雨,为中国革命事业四处奔波,领导八一南昌起义,参加和领导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与毛泽东等一起指挥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并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新中国成立后,担起国务院总理的重任,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大管家”,日夜操劳,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一生没有儿女,没有遗留下来任何资产,甚至连骨灰都没有留下。而却留下了共产党人坚定的理想信念、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化作一种穿越时空的力量,让人感到感动、敬仰和震撼,激励着后人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周恩来50多年的革命生涯,26载总理重任,几十年如一日,他的光辉体现在每一个细节、每一天之中,将伟大深深蕴于平凡。在全心全意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光辉一生中建立的卓著功勋、展现的伟大的精神,深深铭刻在中国各族人民和全世界追求和平与正义的人们心中,竖起一座不朽的丰碑,成为人民永恒的榜样和永远的怀念。

作者|田启礼。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篇四

当我开始怀念先前的时光,那些逝去的流年,突然变得好珍贵。那些人,那些事,都和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一幕幕,翻滚在脑海中,绝好的人,暧昧的人,让我开怀大笑的人,让我忧绪纷杂的人...唉我一旦陷入回忆,便无法自拔。心中颇多感慨,事后的温暖和喜悦,未待完续的纠结和微妙,无法挽回的失落和无奈,以及还有某些想抓却抓不住,一闪而过的感觉。回忆,应该是一朵玫瑰吧!很美,也很痛。

可是...人不能习惯性的沉浸在前尘往事中。为什么不能挥挥手,然后刷新记忆。重要的,还是眼前的`幸福。关于亲情,我是怀着感恩的心来祈祷的。家是一片天空,有阳光灿烂的日子,也有下雨天。风雨中成长,才有理由说坚强。

一支高山流水,奏出悠悠心曲。有些朋友,欲说相思情太浓,返用相识意太淡,友情应是相知。那些欢声笑语,嬉戏打闹,渐渐地开始形影不离,我们常说:“youaremyshadow。”和朋友在一起,感受也是雨露的滋润,心静如镜,心境如云。

这一生,许给了你的温柔。很想说,谢谢你出现在我的身边。原本天涯陌路的我们,接受了缘分,有了机会一起分享属于我们的时光,酸甜苦辣,我都愿意去尝试。只是我还不确定这是否可是定义为幸福了,或许可以吧,亦或许,只是傻傻的认为这就是幸福。不管怎样,就请让我继续傻傻的这么认为下去。

年华悄无声息的滑过,轮回几度之后,关于那些人,那些事,都将是一笔财富,铭记于心。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篇五

当夕阳缓缓西落时,我步履清浅踏进无人的校园。晚风轻抚面颊,风吹树叶沙沙的声响,回荡在空荡的校园里,有种突然间便苍老的感觉。高中的岁月,蓦然回首,竟远去了那么长远。那个扎着马尾的姑娘,在我眼前,走远,又走近,最后只剩下那马尾辫甩出后的一段优美的弧线。

走进那曾经穿梭过千百回的长廊,仿佛前世的事,那么久远。弯弯曲曲的长廊上,依旧长满了郁郁葱葱的紫藤,站在底下依旧看不见天空。藤蔓攀爬交错,将整个长廊笼罩在绿色之中,阴凉的,有些像走在幽谷的感觉。

我眷恋的摸着那早已抚摸过千百遍的柱子,没有变,只是原本白色干净的样子,现已是灰色了,不是脏了,只是岁月在它的身上留下了痕迹,是美丽且厚重的沧桑。也许我离开的这段时日,又有别的姑娘来过,我想它是不寂寞的就好。学校的长廊,据说是校领导特意找人按照苏州园林的风格建造的`,当年可谓是我们学校最美的一角。春夏的白天,人满为患;而我,不论春夏,还是秋冬,总是喜欢夜晚经过它身旁,看它那静静的模样,无声也无言。

听说苏州园林曲折的长廊上也爬满紫藤萝,而我的长廊也爬满了紫藤萝。高中那时,喜欢紫藤,喜欢它的叶茂,可以挡住一切阳光;喜欢它那一串串花朵,清浅的紫色,静静的挂在藤蔓上,随风舞动时,仿佛一串串紫色的风铃,虽是无声,却早已悦了我的耳,醉了我的心。

离开后,依旧喜欢紫藤,不知为什么,总觉得它是年少时心中最柔软的存在,陪我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春夏秋冬。紫藤是一种特别深情的植物,藤蔓交叉缠绕的生长,随着时间会缠绕的越来越紧,再也不分开。后来,才知道,紫藤花的花语是沉迷的爱。

古老的紫藤之一。唐朝诗人李白爱紫藤,作有《紫藤树》诗,描绘了在瑰丽的春天里的紫藤花盛开佳景:“紫藤挂云木,花蔓宜阳春;密叶隐歌鸟,香风流美人。”

当代的盆景园艺人周瘦鹃老人,对紫藤也有一种特殊的偏爱,每年都亲自前去观赏拙政园中的“文衡山先生手植藤”,饱领它的色香,有时也为那虬龙一般的枯干所陶醉,恨不得把它照样缩小,种到他“哪只明代铁砂的古盆中去,尊之为盆景之王”。瘦鹃老人确实把紫藤作为盆景,充实他的园艺佳作;此外,他还作有七绝紫藤诗:“繁条交纠如相搏,屈曲蛇蟠臂小开。好是春宵邀月到,花光一片紫云堆”。这首诗不愧是七绝,把紫藤描写的淋漓尽致,风姿尽显其中。而我记忆中的紫藤,于我心,不迷人,不娇艳,却是旧时光中一抹最柔软的存在。

眼前的这些紫藤没有多少变化,依旧茂盛,依旧交缠,只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愈加的粗壮。用手摸着那缠绕如麻花状的粗藤蔓,有种生死相依,不离不弃的厚重感。我静静的流连在长廊里,慢慢的走过,只看见零星的几朵花,隐藏在碧叶深处。春天即将过去,而我回来已晚,错过了你最美的瞬间。满地的残花,惹湿了泪腺,捡起几片放进包里,怀念从前。

在转角处,从密叶间,看见两个男生在交谈,突然就觉得那么的亲切。我安静的穿过曲曲折折的长廊,走出幽谷,走过他们身边,心里蓦地一动,毫无征兆的看向远方的天,思念在无声的蔓延,回旋在曲曲折折的长廊。

走到以前上课的教室窗前,里面已成杂物间。黑板还在,只是没了粉笔的装扮,略显沧桑凄凉。看着我坐过的位置,心中感慨万千。一别几年,来来去去那么的学子,有谁还不忘偶尔怀念一下从前?有谁还记得年少时天马行空的心愿?有谁还记得那拼命算题,做题时的紧张感?时间已过,画面再回忆,都会残缺不全,“物是人非”就是如此贴切的阐释着时间的特点。

静立窗前,夕阳的余晖照在教室的玻璃上,有种老电影的感觉,暖而清浅,清浅的略显苍凉。连带着窗前的我,都似乎站在时光的边缘,被眷恋的不愿离开。一转身,看见那挂在教学楼前的铁铃,上面早已是锈迹斑斑。走上前,摸着上面的红锈,想起了从前窗外敲铃的大爷,不知是否还在。现已经用电铃了,这个铁铃估计只是在停电的时候才会被人敲响。无数个无声的日夜,它静静的悬挂在那里,无言的看着岁月流逝变迁,学生一批又一批进来,又离开。那无言的沉默,看透了所有离别与相逢的瞬间。就像那紫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等来美丽,又迎来凋谢。我轻握拳头,轻轻地敲了敲,铃声依旧清脆如昨,只是添了抹沧桑来唱和。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篇六

感谢这个时代,感谢电脑,让我们这些中年乃至以上的人们还可以看到七十年代初期许多露天电影里看过的舞剧。

回过头来看,七十年代甚至于六十年代末的中国能够有这么美丽的舞蹈,虽然这些舞蹈有少数是从苏联借鉴而来的,人们也不得不感叹中国人的智慧和伟大。

从内心来说,现在看那些舞剧,心里感觉很美很美,这不光是因为这些舞剧透着岁月的芳香,让我们这些中年人回到那个不知愁滋味的年代,更主要的是,那些舞蹈本身的确很美。不管是舞剧《白毛女》还是舞剧《红色娘子军》,白毛女和吴琼花那曲线的身段,那灵动的舞姿,那美丽的造型,那长长的辫子,那特异的亮相,更不要说白毛女那一连十七八个旋转的技巧,都给人予极大的艺术享受。就整部舞剧来说,那些整齐划一的动作,就像是人人身上都安装了遥控器一样,绝对的统一,绝对的美观。

小时候,可能是人太小,各方面没有成熟,不知道对于美的享受。在不知道什么是曲线美的时候,再美丽的身段,在孩子眼里和虎背熊腰的男人等同,西施、貂蝉和李逵、张飞等同,你就是沉鱼落雁又怎样,你就是闭月羞花又如何,因为七八岁的孩子对于男女都觉得没什么区别。只知道男人可以拿十个工分,而女人哪怕再能干,哪怕插秧能抵上两个男人,只能拿六分半,女人哪怕再会读书,除了极个别,也常常只能读到高中为止。那时候,看舞剧,常常会牢骚满腹,厌恨那些舞蹈动作太慢,恨不得马上真刀真枪地打起来才好,恨不得把地主老财杀光才好,恨不得把南霸天、黄世仁踩扁才好,半天一个动作实在是浪费时间,实在是让自己幼小的心灵受到煎熬。更没有想到,无限的美感就蕴含在曼妙的舞蹈动作之中。

后来长大了,发育了,也知道男女之间的区别,“四人帮”也打倒了,可是,发育之后的男孩想看美丽的舞姿已经不可能了。也许是随着江青的倒台,因为江青一贯以文艺的旗手自我标榜,所以,江青倒了,连同舞剧也跟着倒霉,以至于从1977年初期开始到2002年为止,在长达二十五年的历史中,舞剧一直渺无音信,就连九十年代中期兴起来的光碟也不见舞剧的.身影。我斗胆说一句,这其实也是当时我们这个社会走向另一个极端的过错。江青罪行再大,舞剧有什么错误?舞剧何罪之有?这其实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劣根性的局部表现。有些人为了表示对于大政治的需要,上面不给点头什么事情也不敢做。

现在,不管是光碟还是电脑,要看舞剧很容易。可是喜欢怀旧的我常常想看看当代的舞剧,因为过去的舞剧就是再好也毕竟是昨日黄花,那些当年的演员常常是我的叔叔阿姨一代,那些经典之作就是再好也会看厌的。而当今,舞剧已经黄鹤一去不复返,当代的舞剧就像消逝的徽派建筑,就像越来越少的瓦房,就像露天电影,可能再也不会回来了。

怀念舞剧,怀念一个时代。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篇七

至今我还记得第一次见到母亲的情形,那是我与她的女儿初次见面。母亲穿戴朴素,举止利索,给人一种很能干的感觉。她象是从田间劳作归来,又象是来街坊串串门一样,我心里有的担心不在了,也没有了距离感和陌生感,我承现一种难得的松懈状态。

个念头做的,尤其是用钱方面,从没眨过眼,而且每次去,从不空手,总要带点吃的或用的。

亲,想到母亲病中的日子,尤其是母亲对生命深情眷念的目光,那目光眷念着身边的亲人,眷念着眼中的一花一草,眷念着自己拥有的触手可及的生活。

那目光箭一般穿过时间和空间,定格在我心底,那就是我隐隐的心痛。

母亲,你在天堂还好吗?或许,天堂里真象歌中唱得那样,有人来人往,车来车往,煞是热闹,你不会寂寞和惆怅吧?不象我们的生活中总还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与不如意。

母亲,会有来生吗?如果有来生,我和晓莉会放一曲“天堂”,在腾格尔天籁般的歌声中找寻天堂,找寻你;如果上苍慈悲为怀,营造一个再生之地,与母亲再续来生缘,那多么美多么好。

思念如水,母亲的形象渐渐地丰富清晰起来,她微微地笑着走来,还是那么亲切自然。

我的思念就象母亲墓边的常春藤一样,围绕着墓前墓后而不败谢。

永远怀念的散文范本篇八

很多原来觉得不可离弃的朋友都离开自己,走的走,散的散。时光陌路,我们走走停停,最终在分叉的路口,各自走散。夕阳它拉长了天边远去的背影,掩饰了我们因为留不住彼此而无奈的惆怅。

可能,我们相聚的时间不需要多久,也许一盏茶的片刻,品着流韵清香,细说年少时的狂放不羁,经久回味。或是各不言语,相视一笑,多少伤恨愁痛,别离滋味,都付一声轻笑中。或许也需要一个单色流光起落的星辉静夜,你我席地而坐,侃侃而舒。一人声起,一人静聆。你经往梦千千结,我过流光事事新。倏尔万籁俱静,微语遗风抚柳,簌簌寂然。

然而,红尘中太多变数,朝朝暮暮,或秦或楚,又有几人能明了?信誓旦旦的花间措词,到头来,还不是慢慢遗忘。不是不想,只是不念。

有人说,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我站在你面前,你却不知道我爱你。我想,朋友也这样吧,朋友间的距离,不是天涯海角,而是彼此相对,却无话可说。或许这样,也好,也悲哀。

我们路过了青葱岁月的.美好,在那些记忆的深处,是不去刻意掩饰宁静,谁对谁错,谁输谁赢。都不重要了。那远在天涯的熟悉面庞,却是再也回不到从前。如果可能再遇见,我会微微一笑:好久不见。只是,都不再念了。

夜深人静,寒雨敲窗,人伤人缘,缘自伤人。微语呢喃,不了夙愿。岁月迟暮,黯然神伤。

人离人散人依旧,花开花落又春秋。一些人,一些事,离开就是永远,错过了,就是错过了,就不要追悔莫及了,一如初见,永如初见。谁都不用为离开而负责,我们辜负的,只是那一段青春韶华。

时间让多少人聚聚散散,终究是逃不过的所有,变成过往。许是颠沛流离,千山暮雪。相遇,就如梨花落地,苍白无力。在回忆面前,彼此都蹉跎了对方的守望。

离开就是离开了,愿是永不相见,都付诸一声:好聚好散。就如古人,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尘缘如水,尘归尘,土归土。不再见,不再念。

说一句longtimenosee,然后,再见,或许再也不见。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