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2023年一盏冰灯散文(汇总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0:44:35 页码:9
2023年一盏冰灯散文(汇总11篇)
2023-11-23 10:44:35    小编:ZTFB

总结可以让我们更清晰地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有所收获和进步。创作是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进行文学或艺术作品创作的过程。某学术机构总结了一项重要研究项目的成果,供同行们参考学习。

一盏冰灯散文篇一

浅缘如雨落,深爱似长风。

无悔因缘断,惟叹太突匆!

——题记。

雨在下,叮咚声响不绝于耳。

坐在屋内客厅,独自一人,煮水泡茶。

有着一股清静的感觉,但却也有着一种说不出也道不明的落寞。

也不知道是怎么了?

或许是因为,这雨水虽然带来了遥不可及的天空气息,但同时却也带来心乱的愁绪。

起身,来到窗前,望着窗外万家灯火,心下叹息。

这大半生过来。

去过很多地方,也曾在某些地方停留过很久,但至今却依旧仿如一位落寞的骑士在独行,而且身旁还没有瘦马相伴。

放眼望去,有的,似乎只有自己的影子,一直在旁默默守护,不离不弃。

摇了摇头,止下了心头的杂念。

转身回头,回来到客厅。

饮了几口,已然有些冷却了的茶水,而后抬头,望向天花板。

有人说:“这世间,本就是各人各扫门前雪,也各有各的隐晦和皎洁。”

我不知道,这一段话,是不是对的。

只是,这世间,若然只能独处,真的很是孤单和落寞的。

虽然,各自都有着一些独属于自己的苍茫和无奈,但心头还是要有些牵挂的好,不然这生活当真形如白纸,渺如空气了。

那,我的牵挂呢?

或是说,牵挂我的人呢?

此刻他们,要都在做着些什么,忙着些什么呢?

有人说:“缘分有时就像是一本书,翻得不经意会错过,但翻得太认真又会流泪。”

我也不知道,我是属于这两种中的哪一种?

但却在想,这无常的人生就像是杯中的那口茶,其实不管你是以一种怎样的心态去品去饮,或是说去尝。

茶的本身是不会有丝毫变化的,有的,也只是自身心境的因素在作怪,罢了!

窗外的雨,依旧在下着。

叮咚声响,也依旧不绝于耳。

而此刻的我呢?

或许,只是比方才苍老的一点,但却也可能没有丝毫变化。

只是,慢慢饮着茶,顺带在想“这一盏茶的光阴,看似很短,但却又似乎很长,很长呢?”

一盏冰灯散文篇二

“一见杨过终身误。”《神雕侠侣》里的每一个女孩子,一见到杨过就心旌摇荡,芳心暗许,唯独郭芙,偏偏老是要和杨过过不去。可以说杨过的噩运有一半是她一手造成的。她对杨过真的那么厌憎吗?故事到了最后,谜底揭晓了。人到中年的郭芙某一天突然意识到,她对杨过的恨,其实都是因爱不得而转化而成的。一个朋友,一见面就抱怨她的工作拍档如何讨嫌,但是最后,她嫁给了这个讨厌的拍档。感情的发生如同春夜细雨。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不知不觉中就发生了,连当事人都无法说清是从哪一刻爱上他(她)的。如果这段感情是不合情理的',或门不当户不对,或年龄相差太大,或使君有妇罗敷有夫……但偏偏发生了。当事人就会在潜意识里把它藏起来,藏到连自己都找不到的地方,但是什么东西都能藏,感情却是藏不住的。它像幽灵一样出没,冷不丁吓你一跳。很早以前看过一部港剧,如今只记得一个细节。男主角在女一号女二号中徘徊,弄不清楚自己最爱是谁。他母亲点醒他:当你午夜梦回,最先想起的是谁?爱情不骗人,更骗不过自己。一段感情,与其深埋,不如拿出来清理,丢还是留,给它一个说法,给自己一个交待。然后,明明白白上路。

一盏冰灯散文篇三

岳增利,一位靠双拐行走的残疾人,用别人难以想象的毅力完成了大学学业,用意志展开了自己的创业梦想。在创业路上,他走的很辛苦但并不慢。虽然残疾的腿没有给他带来更多动力,而理想却成了他起飞的翅膀。“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斗志!坚持走下去,成功会越来越近。”

双拐上放飞梦想。

岳增利出生在菏泽市巨野县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三岁时,因感冒发高烧,腿部神经受损,再也无法像正常人一样直立行走。拐杖成为他生命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小时候上学,我骑手摇的三轮车上学。”岳增利说,就这样他拄着双拐,骑着手摇三轮考上了山东大学新闻系。

毕业后,岳增利拿着简历去招聘单位面试,却被委婉拒绝。“大部分用人单位都说他们需要有经验的人,这种拒绝方式很委婉,但我懂得。”岳增利决心要改变命运,让自己过的更好些。从新闻专业出来的他,开始投身广告策划行业,搞房地产策划。27岁时,他用了三个月拿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6万多元。

岳增利从济南来到济宁那年他29岁换了辆电动三轮车。新的城市新的环境举目无亲的他犯了不少难。

为了扭转局面,岳增利白天东奔西跑与客户谈,每次洽谈前他都要准备十几天。岳增利说,有不少人被他的精神所感动,态度都很客气,也就在那时,他感受到了社会的温暖。“我觉得我和正常人一样,生意不成人情在。慢慢地生意好了起来。”

满怀信心再启航。

初,岳增利预测到房地产行业有所动荡想转行。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上,一次偶然的机会,他从网上看到集成花园景观(家庭式花园景观)在上海、南京南方一些大城市走进了全家万户。于是他打算去看看。

说干就干,从南方回来后,他和朋友商议,认为这个行业很有市场。几位朋友一起融资一百多万,在济宁杨桥花卉市场a区成立了占地300平米的沃嘉美庭集成花园中心。也是在这一年,他换了一辆十几万的轿车,聘请专人当司机。

欧式闲庭、日式田园、中式亭阁,小桥流水、喷泉雕塑、青草绿树,走近岳增利的店,仿佛置身于一个美丽的花园。“这种集成花园就是把花园搬进家里。阳台、客厅、别墅、庭院,都可以应用。各种样式都有,大大小小的都能做,价格从上百元到几万元。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花园。”岳增利说在他心中也有一座花园:“希望花园生活概念走进千家万户。只要有恒心和毅力,坚持自己的梦想,勇敢走下去,或许成功就在你迈过汗水的彼岸。”

个人简介:岳增利,32岁,沃嘉美庭花园中心总经理。三岁时因感冒发高烧,腿部神经受损成了残疾人。几年来,他从房地产策划行业走到园艺业。

创业感言:勇敢走下去,或许成功就在你迈过汗水的彼岸。

一盏冰灯散文篇四

品茶于我除了是每日的生活习惯,更多的是在闲暇之时的一种修行。手把一盏香茗,拥着颗淡定从容的心,静静的让疲惫在茶中慢慢释放。

在茶中品着生活,品着生活中的繁华和落寞,品着尘世中的俗事和所谓的雅致。用心品茶,用心生活,用心冥思。有句话:茶品如人品。于是,学着在茶中品形形色色的人,品如茶般的朋友,和他们用文字解读的宛若停留在叶片上的一颗颗清澈的心。

着茶,如同爱着一个人。

守着那若有若无的氤氲,那清澈,那静谧,犹如守着一个心爱知己。此刻,茶已然是一个有情有意,有着一颗空灵的心的女子了。于是,你如痴如醉,如梦如幻;于是,你患得患失,辗转反侧。茶也要笑你的痴狂了。

然而,任你如何的恋她,爱她,要她,恨她;把齿印留在她细嫩的叶片上,那嫩绿也只能是留在了秀山丽水之畔的那个梅雨季节,不能永久的置于你的杯中了;那香气也随着茶汤沸了、淡了、散了,手中握着的只是一杯残茶,空中飘着的也只是余香。你也只能是隐隐绰绰的去感觉齿颊间的清寒,却隔了一盏茶的距离了。

一盏茶的距离到底是多远?有时近得你能嗅到茶香,有时远的也许用一生也难以逾越。

于是,你试着走入茶,走入孕育她空灵的清水之畔,试图去找寻那叶片曾经的本然。你想串起她失落的季节,在你的记忆中。

当你漫步入茶园,那满眼的绿即刻融入你的眸,那清澈把你带向远方。你静心的听茶,揣着一份虔诚。你以为有了耐心和爱,就能听懂茶的心思,感知那叶片背后的茶情。然而,微颤的叶诉说的却是你无法解读的空。佛说: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而此时,佛也无法去界定那一盏茶的距离。内心的潮湿不甚滴落在了你的文字中。

你隔了一盏茶的距离了。

茶是不甚坠入凡尘的精灵。然不仅灵气未消,反倒汲取了凡尘中的一份情,让她幻化为有情有意的一片叶,得着的人总能抽身于繁华,让心在茶的清澈中得到释然;得不着的人也只能望茶兴叹,却也无端生出几分敬意,不敢有任何的妄自菲薄。只是因了那是一盏茶的距离,只有远远的欣赏茶的清澈和那远离凡尘的茶香了。

忽地想起那诗句:“找不到月光的人,流落在异乡。”想那月光和她也只是隔着一盏茶的距离吧。

一盏冰灯散文篇五

安静的人,大概都是爱茶的,故而眸生菩提,心生禅意。

我亦如是,准确地说,是痴茶,恋茶。

身边无论有多忙,总有一盏暖心的茶,默默地陪伴着。这样的光阴,是走在心上的,是丝丝缕缕的静好与熨贴。

茶,是一味菩提,如你,静静地幽居在心底。

你若用心去品,似促膝长谈的闺蜜,又如远近相安的知己,你可以与之倾诉,或者聆听,纵然是独处,亦能如坐草木之间,感受到天地之悠远。

于是,将心润在片片叶瓣的起伏里,便可以为人生积淀一份心性,给生活沉淀出一份清澄。

佛说,茶是包容的。

有茶,便是好时光。世事万象,均在其中,无须刻意参透,便会将尘世所有,在这一抹清幽中慢慢收拢。

有茶相伴,你不用担心,唇齿生津的芬芬会被岁月风干,只因静好光阴,味染了一抹淡淡的禅。

冬,日渐深了。

寒流来袭,凉意入沁,然而一颗日渐素静的心,似乎,早已熟稔了它的气息,对于它的踪迹,已不再有丝毫的迷离。

就如,你的气息已在心上根深蒂固。

一味陈茶香,沉淀出光阴的冷暖,纵然经年风未止,旧时雨不息,终究,叶落要归根,且来年蔚然成林。

聆听,花谢入尘的无声,在初心慢煮的时光杯盏里,沉淀出清美,寂然。

寂夜无声,风亦静。有月光的夜,是最适合独坐的时刻,一指柔情,可以尽情将心事倾洒于夜色中,无需太浓,你便可以读懂。

一程心陌,种满了阳光,行走,亦变得坚强。

光阴,无言最美,如曦阳下的晨露,滴在含苞的花蕾,顷刻间,绽放心事如禅,声声,都是会心的写意。

你说,那是世间最美的懂。

于是,我悉心采撷下每一丝心动,编织成一帘触手可及的梦,放逐在一座有你的时光心城。

晨起,有恰好的温情唤醒,我可以听到,你的唇边,洋溢与我同样的莞尔;暮落,有无约的心声入梦,我们可以,在灯火阑珊里寻得心安。

每一天都在行走,每一刻都有相遇入眸,想,最美的遇见,当属你来,我恰好在,而此刻的我正以浅坐光阴的姿态,为你沏着这盏温热的茶。

于喧嚣之中,把盏清茗,煮生活五味,熬人生极致,观世间起伏,茶香尽染于菩提之味,与一盏茶静坐,对吟山河静安,是时光之河里不惊不扰的一缕微澜。

若,相遇一盏茶是缘分,而你,注定是我在光阴里要等的那个人,所有的恰好都是为了这一刻的来临。

独恋,静坐无声,眉目间却已然读懂,那隔着光阴的城,便不再是遥远的梦。

有茶的光阴,泛着温情,透着晶莹,远山的风烟俱净,是心湖里独守的一方晴空。

禅明目,茶润心,光阴如禅,你如茶。此季,采雪花为露,初心慢煮,熬制禅茶一味,今生,与你共饮!

一盏冰灯散文篇六

光阴茶。

饰品店。

挂件、钥匙链、陶瓷杯、毛绒玩具……琳琅满目的货物挤满了这家新开的饰品店。新装的镜子里折射出的是一个完全属于女孩子的世界――就像摆在玻璃柜中的粉色香水,晶莹又美好。

我小心地转动着摆在货架上的水晶球,一边想象着它摆在我书桌上的样子,一边又偷偷地确认它不菲的价格,心中暗暗盘算是否要为它花掉今年的压岁钱。

“璇?”

嘈杂的人群中有人叫我的名字,犹疑的声音中竟夹了一份熟悉。回过头来看看,镜子前争着试戴一顶帽子的女孩子中并没有我认识的人。

“璇!”

我记得,第一次看见你时,你还害羞地躲在语文老师的身后;

我记得,第一次听到你叫我的名字,你的声音中也夹了这份犹疑:

我记得,第一次和你搭档时你的微笑,也记得那次成功的朗诵让台下的镁光灯闪疼了我们的眼睛。

可是,我却不记得,不记得现在站在我面前的你,也不记得那天错愕的我,是什么表情。

好像须臾便回到了最初的时刻,宇宙在那次大爆炸中耗尽了所有的力量,留下的,唯有此刻的寂静。就像是一部正在播放的电影,所有的人都被按了快进键,只有我们两人被叫了暂停,留在了胶片快进的“咔咔”声中。

逆光。我看不清你的脸,却感觉你被浸在一团黑色中,那无边的黑暗正一点点地吞噬着你身边惨白的光芒。

你向我走来,从门口到我的距离那么短,你却走了那么久,好像是绐我时间,让我来重新认识现在的你。

回过头,刚才那群吵闹的女孩早已付款离开。镜子里,有我,也有你。我从镜子里看着你,看着你的烟熏妆,看着你涂了口红的嘴唇,妩媚又妖艳;看着你染成蓝色的指甲,上面的水钻刺得人眼睛发痛。我也从镜子中看着自己,看着自己不饰妆容的脸,看着自己干净的指甲,上面有清晰可见的白色的月牙形。我看着束着马尾,穿着学生装背着书包的自己,旁边站着留着披肩发,穿着黑色皮裙,拿着化妆包的你。

可是那时的我们,作为初中生的'我们,四季里好像也只有校服和几件替换的衣服。去参加比赛时从学校借了合唱队的衣服,白色的衬衣,黑色的皮鞋,土黄色的棉布裙子,束起的马尾辫高高地挂在脑后,上面还绑了一根红绸带。我看着你,你安静地笑,好像电影中文静、极富书卷气的女学生,眉眼里不沾染丝毫岁月的味道。你就像一朵盛开的、被玻璃匣子保护起来的鲜花,可以永远不受风雨的侵扰,在阳光下绽放自己明媚的微笑。

“你好吗?”你说,随手在玻璃杯中放了些苦丁香。开水注入时,茶叶从杯底猛地跳起,痛苦地翻腾着。苦涩,盈满了整个屋子。

“你好。”第一次见我时,你这样说。彼时的我们,要搭档朗诵一首北岛的诗,代表学校去参加比赛。在春光仿够要融掉一切冰冷的三月里,我们都十分欣喜地应着老师,期待着马上要到来的比赛。从办公室里出来,你叫我的名字,你说,从今天起,我们便认识了,要成为朋友喽。我点头,笑着答应。

“累吗?还好吧。早上8:00上班,晚上8:00下班,站柜台站十几个小时,也习惯了。”茶杯中,茶叶已坠入杯底,可仍有那么几片,执着地浮在水面。

“累吗?不累。”你笑着说,“我们都是为了自己的梦想在努力,不是吗?”为了朗诵比赛,我们都要被老师留下来加班,一直到晚上7:00才可以回家,然后还要应付老师布置的一堆作业。那时的我们,除了即将到来的比赛,肩上还背负着中考的压力。可是,每天向爸妈哭诉睡不醒的我,却从来不曾听到你的抱怨。你总是站在我身边,微笑着,好像再难的事情、再重的负担,也压不垮那么坚强、那么勇敢的你。

“钱吗?也不算多,一个月500块,也就是能买个你手里拿的手晶球……要养活自己?当然!”茶水已被茶叶染成了浅黄绿色,那几片倔强的茶叶终敌不过茶水,沉入了杯底。

“钱吗?也不要太多。”训练的间隙里我偷偷问你想找份什么样的工作。“我也不想赚太多,只是将来能拥有自己的房子便好了。”是的,你的梦想,不是成为顶级的朗诵家、作家,不是成为办公室里整日面对电脑的女白领,不是成为灯红酒绿中的都市青年,不是任何耀眼生活中的一种,而是在海边,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温暖小窝,每天拉开窗帘可以看到你喜欢的大海,就像海子一样,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回家吗?我搬出来,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住。”茶水变成了褐色,丝毫看不出茶叶曾经繁盛时的嫩绿。

“回家了,再见。”晚上告别老师出来,西边黛色的山林已浮上了一抹艳红的晚霞。我的家在东边,你的家在西边,我们在马路的两侧,等着回家的公交。很多时候,是你先走,你向我挥手,口中讲着什么。汽车的鸣笛淹没了你的声音,但我知道,你在向我说:“回家了,再见。”

闪烁的车灯汇成一道流动的霓虹,奔波的人们总是来不及停留便驰向下一个十字街头。车来车往,我们总想置身事外看着这个城市笨拙地运转,却无可奈何地被人流裹挟,让这座城市的喧嚣,终究吞噬了你我。

可有那么一日,我们真的再不相见,不是因为搬家,不是因为升学,不是因为离别的任何一种理由,只是因为你独自一人支撑一个家庭的妈妈,对你这样说:“孩子,我们不上学了好吗?妈妈只能供一个孩子,你弟弟,还小。你是姐姐……”

这句话,让那个蝉鸣吵得聒噪,香樟异常茂盛的夏日,成了我们人生中最后的共同的站台。

从此,我向东,你向西,只是,与往常不同,我们的生命再也没有了交集。

店里只剩了我们两人,外面春光正好,像极了我们初见时分。只是那么暖的阳光,却温暖不了那么冷的你。你一下又一下地用手指弹着冰冷的柜台,好像这世间只剩下那种“啪啪”声,好像这世间只剩下曾经那么骄傲的你。

手指相碰的间隙中,声音突然停止的罅隙里,你对我说:“这样,也可以过完一生吧……”

雪小禅说:“记忆是一杯光阴茶。”我看着你刚刚泡好的茶水,苦丁香叶片已将原来的白开水浸成一杯浓茶,杯中装的,是满满的苦涩。岁月浸泡的这杯光阴茶,早已改变了我们最初的模样。

只是,放在你手中的这杯,那么苦,那么凉。

(指导教师:张丽萍)。

一盏冰灯散文篇七

仲春,寒雨,午后。

一盏清茶袅绕的时光,一些记录点滴回忆的文字,一个清淡如茶的平凡女子。

——题记。

犹如文字、音乐,茶之于我,亦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了,对于茶的执爱,缘于自小家庭父亲的熏陶,更缘于历经世事风霜后心境对淡泊宁静的向往,对于茶的执爱,已然成为生活中不可改变的习惯。记得曾与友人玩笑,说生活中什么都能戒,但唯茶不能矣。

年少时,尤喜绿茶。在那些忙碌的日子里,即使无暇煮水泡茶,也经常取一小撮茶叶置于透明杯子,当片片茶叶在热水中舒卷,轻舞翩然间,茶香渐渐升腾。看茶叶舒展,曼舞,释放,心生无端的欢喜与惬意,疲惫顿消。我想,这就是一盏茶给予身心困倦的我最恰时的抚慰。

记得老家石坑,素有出产绿茶。每年春末四月,酷爱喝茶的父亲,总是喜欢把从老家带回的绿茶,一罐一罐的密封保存好,仔细地写上年份。前些日子,和父亲谈笑说起他珍藏的老茶,他说居然还有一小罐爷爷留下的老茶,算来已封存了二十多年。小时候的记忆里,父亲的橱柜总是放着各种各样的茶,小时候我喜欢取来一小撮茶叶,放进嘴里慢慢的嚼,喜欢那种甘苦之后口舌生津的感觉,有时候比吃糖更好。如今想来,对于茶香的偏爱,自小已是不觉中。

年少时喝茶,想的都是意境。茶,饮涤凡尘,其隽永悠长,远不是我这一介凡女俗子所能体味,虽不曾深谙茶道,但对茶之清雅,却是神往不已。记得那时有一朋友开茶庄,相赠一些茶叶,是我最爱的铁观音。于是会在心里默想:能不能有这样一个夜晚,伴一曲素琴,煮一壶清茗,对一窗如水月光,薰一室茶香,若可以,邀上三两挚友,围案而坐,低语谈笑间,也抵得半生尘梦了。想来最爱古人“寒夜客来茶当酒,竹炉汤沸火初红,寻常一样窗前月,才有梅花便不同”的诗句,也不过是如此意境吧。

偶尔也忆起曾经那段灯下敲字的静夜时光,一杯热茶,袅袅暖着微凉的指尖,对一屏字,写一段文,深夜里,唯有茶为伴,安暖自知。

许是年岁渐长,最近这些年,感觉脾胃不甚好,渐渐较少喝绿茶,开始钟爱老茶。岁月经久之后,之于人,或之于茶,或许都会有着一种历经沉淀后的沉稳,时光淬炼里,那温厚淳朴的茶性,仿佛更懂我所需,亦更适合现在的自己。

其实,很多时候,遇见适合自己的茶,便似相识多年的故人,知你,懂你,暖你,予你清静独有的时光,渡你。

和丹姐的相识,缘于文字,这个曾历经生活磨难而依然有着一颗如茶澹泊心的美丽女子,几许天真,心存执着,文字里总有春暖花开的明媚。那天上班之余偷空去丹姐店里喝茶,我说我爱上了她的武夷大红袍茶饼和金边兰,茶罐空空时,便觉无茶难度日。茶香氤氲里,听她讲如今日趋清简平常而知足感恩的日子,看书,养花,写字,喝茶,仿佛我们已是相识已久。

春节,有挚友远方归来。清茶相待,知己二三,谈笑间感慨,外面世界太纷繁,身心疲惫,坐拥事业锦绣房车鲜亮,亦不如归来安居小城,粗茶淡饭暖羹汤,清淡日子里安暖自在。朋友说,每次回老家,总喜欢带上几罐家乡的茶,身心疲倦的时候,总能在一缕茶香里,回味家乡的味道。茶香未散去,我们莞尔一笑,懂了,拿起,放下,便是至简茶境。生活里从不缺繁喧热闹,唯无求以安然自得。是如此庆幸,可以安守在生于斯长于斯的家乡小城,一山一水,一溪一云,总有一种根植于心的安稳与笃定。

世味有浓淡,素心无嗔喜。平凡如我,茶之于生活日常,不是可望不可及的深远意境,而是一粥一饭间的烟火气息,晨昏日暮,清茶一盏,更多的是平淡流年里的妥帖与安暖。清晨,泡一壶老茶,煎一盘婆婆亲手做的萝卜粄,就着淡淡的家常滋味,就已觉身心安顿的满足。

窗外,寒雨潇潇,幸有清茶暖时光。阳台上,草木初萌新芽,深红浅绿,都是季节的恩赐。春季里,一切都是新的开始,此时,淡茶书心,细碎光阴里,一花一盏渡时光,一草一叶见清澈。

最真无非平淡,最暖不过日常。一盏清茶,过往皆寻常。

一盏冰灯散文篇八

慵慵地躺着,疼痛而温暖,岁月里隐藏的利刃会在不经意间被刺中,谁也逃不脱的是宿命。无论坐着还是躺着看书的眼睛都在酸痛里,不觉有一种绝望般的感觉袭来。蓦然又警醒。想起当年居里夫人从波兰到法国,初衷不仅仅是科学的使命,更多的是内心深处的自由的梦,是一种年轻的充满活力的青春的律动,隐隐约约是为了一个莫名的前程。

“以文字的方式活着一辈子都很难轻松”,当年的一个朋友告诫我。我虽然有些认同,但我仍然一意孤行。我也知道一个人突然就扔掉一切会有无助与哀痛,我只把自己训练成正在拉开的`弓。一个人仰望天空,自己只是孤鸿。

那天我无法坚持读书了,我想以静坐的方式放松,也不行。我于是吃了泰诺昏昏欲睡。我不期待月色朦胧,我知道我的身体不仅仅是感冒一种,我知道许多部件虽不是千疮百孔。因为执着地夜以继日的苦读已经让肉体不堪负重,我一点也不后悔。这一生尚未盖棺论定,我依然要做文字的夜莺。

许多的亲人朋友陪伴着我,温暖着我,但更多的只能一个人前行。文字的道路是幽径,在热闹里我常常会迷失我的眼睛,迷惘我的心灵。所以我愿意一个人孤零,就像佩索阿或狄金森。我越来越在内心呼吸宁静。也只有这样,文字里才能有晶莹。

我的写作有一个基本的原则,给这越来越冷漠的世界传递爱、温暖与心灵的光明。有一种情绪如从文或废名,从残酷的废墟中也要给他人一个澄澈的心境。我的心里有太多的《雨霖铃》和《踏莎行》,只是我做不了欧阳修,也不是柳永。

也许有一天我等不到文字的黎明。只是觉得,我曾经以自己的方式抗争,也就了无遗憾,寂然无声。没有天生的龙种,虾兵蟹将也有永恒的文治武功。文学的古典有《金瓶梅》也有《红楼梦》。尘世间有《恶之花》,也有《浮生六记》。不会“躲进小楼成一统”,看到不平依然会热血沸腾。在凡俗里,到处都是人来人往车水马龙。我只能寻找我的一盏灯,也隐隐的照亮我的梦想,像小沈阳般去唱《我的未来不是梦》。

一盏冰灯散文篇九

淌过一阵紧是一阵的秋风,天气倏忽而冷。低过十度的空气沁沁的凉着,渐有入肌入骨的架势。

早晨出门时,儿子乐陶陶地呵着气:“妈妈,现在嘴里又开始冒烟了。”踩着上班铃赶到学校,一路小奔窜到办公室,准备去教室前先倒上一杯水灌下去。伸杯到饮水机取水即饮,禁不住寒噤了一下,呵,太凉了,这样的痛快贪图不得,毕竟不是十九二十的年纪。只好倒去半杯又兑上小半扑突突冒着气地开水,小喝一口,温吞吞没有任何味儿,连温度都与口舌一致,倒是应了这一成不变的.生活般。想想还是泡茶比较好喝。

喜欢喝茶。秋日的午后,约三两知己,将茶具一一展开,在漏过叶缝的暖煦微斜的阳光里,听着咕嘟嘟的沸水声;在一片氤氲的悠悠茶香里,或聊些家长里短,或静默无语;就着桌前的一小碟点心,几颗杏梅,浅饮轻酌,泯一口淡淡茶香,望着阳光的线条一路缓缓西去。在风风火火的日常步履中能够这般从从容容消磨一下午时光,人生况味就此一得。

也喜欢看茶。几年前曾有机会带着孩子们到茶园春游。清明前后的茶园一片新绿,半米高的茶树嫩芽儿簇簇丛丛拥挤着从枝桠间冒出来,盈盈满目,好不热闹。有阳光的日子,茶园里采茶人埋首勾身分外忙碌,片片嫩尖新茶被采茶人翻飞的指尖从柔柔的细枝条上掐落,铺撒在竹篾小筐里。鲜嫩葱绿的尖芽儿衬着篾筐的土黄,在阳光下闪着熠熠之光,那样的生动可人。

新茶的鲜绿固然叫人喜爱,泡茶时看着经过高温烘炒,变得黑绿干瘪的茶叶在水中悬浮翩舞偶尔也会让我失神。那原本槁枯的生命在水中鲜活起来,那干瘪的身躯渐次丰满鲜艳起来,几近曾经的盎然生机,此时内心竟然莫名掠过一丝感动来。

绕过一阵紧凑的忙碌时段,总算能呼吸一下了。平摊在靠椅上,便想起了喝茶。柜子里翻翻还找着了一小桶观音王,这可是泡功夫茶顶好的茶叶。却没有茶具??泡功夫茶对于水温、时间、过程的要求是比较高的,只好因陋就简,从抽屉踅出一个白瓷杯来,无盖倒有勺配着。将茶叶搁在平日饮水的深蓝杯中,静候在电热水壶旁,不过三五分钟便有扑腾腾地热气冒出。一遍水洗茶暖杯,看着茶叶身躯稍展。二遍水注入杯中,只待半分钟的光景,片片茶叶回旋舞蹈一番尔后沉入杯底。用汤匙压着杯口,将滚烫清黄的茶水倒入白瓷杯里,清香丝丝缕缕流溢鼻端。小酌一口,香气布满唇舌,再搁一颗红枣入唇,好不惬意!

品茶,食枣,阅读几段文章,办公室的时光也是如此从容舒缓。

一盏冰灯散文篇十

朦朦胧胧的细雨,从昨夜一直下到天明。喜欢这样飘着烟雨的天气,雨不大,安静地下着,没有一丝风。沉浸在一个人的时光里,可以冥想,任思绪飞扬,可以融入到文字中,当然,最美的是躺在安暖的被窝里,听着天籁之声,枕着雨的韵脚,悠然入梦。

突然接到同学的电话,说明天去参加一个婚礼。真好!又要和同学见面了,心里顿时很温暖。混了半辈子,走过了那么多的风风雨雨,能够坐下来说说话的,留在身边陪你哭,陪你笑,陪你疯,陪你闹的,也就这么几个知己好友了。所以,每一次相逢,都显得格外的珍贵而隆重。

入冬以来,这场绵延的小雨就没有停过。其实深秋和初冬并没有什么明显的不同,只是这场冷雨,将季节划分的泾渭分明。走在街上,风夹着寒意吹在身上,不由得裹紧了衣衫。一些树木还没来得及卸下绿装,便被追赶着走进了冬的苍凉。

短暂的相逢,总不能让人尽兴。饭后,把远道而来的两个同学留下来,有一个同学请大家去喝茶,这是个好主意。这样寒冷的天气,又恰逢飘着蒙蒙细雨,取一处静舍,三五知己,相对而坐,一盏清茶,无关风月。可以谈笑风生,亦可以相对静默,甚为风雅。

于是一行人来到了一个叫“名苑雅居”的茶楼,这是小城比较有名的一家茶社。典雅的居室,配上精致的茶具,清雅婉转的乐声轻轻地飘着。泡茶的是一位素色的女子,淡淡的妆容,低眉,敛静。

茶喝的是一种心情,品的是一份雅兴。在恰好的时间,优雅的环境,闲淡的心情,与懂得的人,相坐对饮,何等惬意。一只精致的茶杯,小巧玲珑,细致温婉,茶杯底部镶嵌着一朵悠悠绽放的莲花,带着古韵禅意,透着清雅幽韵。茶需细品,浅酌慢饮,方能品出时光之味来。袅袅的茶香,伴着悠悠的古筝,一杯碧绿的清茶,一曲云水禅心,心中刹那间便盛开了一朵莲花。

人生,一回相逢一回老,在漫长而短暂的一生中,能有几次这样的相会呢?与喜欢的人,共一盏茶的光阴,尤其显得弥足珍贵。这短短数小时的倾情相会,却不知经历了多少岁月的跋涉才能抵达,今生的良辰一刻值千金。仿佛以前所有的等待,都是为了这场盛情的相约而来的。这相逢间的一笑,胜过一个深情的拥抱,不言爱最纯,不语情更深。

倘若时光深处,有这么一个地方可以将所有的悲喜收藏,我愿与你,在一盏茶里,付诸最深的情,倾尽一世的欢喜。惜取瞬间的美好,守住点滴的清欢,让流年如画,让岁月成歌。

遇茶如遇人,皆为缘分。在时间无涯的旷野里,在说不清的因缘里,与有缘人倾情一会,里面蕴含着多少上苍的眷恋,和最深刻的慈悲。想来这世间有几十亿人,而我们也只能活在几十个或十几个人当中,是多么的难得与珍贵。

因此,我格外珍惜这每一次的相会。拿出手机,不停地拍照,总想把每一分每一秒的美好和欢笑,都一一收录起来,好好珍藏。待到白发苍苍,再回望,那将是感动生命的美好回忆,涤荡心灵的美丽过往。

有一种情怀,清淡如茶,却又馨香怡人。没有功利,没有纷争,无欲无求,去伪存真。君子之交淡如水,淡淡的友情暖人心。一份知己的情,一盏暖心的茶,一抹清幽的绿,一缕沁心的香,让人在纷扰的尘世里安静下来。细品茶的清韵,那一份悠然,那一份风雅,回味绵长,淡而生香。

这案前的一盏清茶,一抹浅绿里氤氲着淡淡的暗香,仿佛帘外寂静的雨声,有着不动声色的素净。茫茫人海,能够拥有一份清淡如茶的缘分,人生便有了别样的风味;漫漫红尘,能遇到几个懂得的人一路同行,生活便有了不一样的滋味。人走茶凉又有何妨,每每念起,你便是我心上的那一缕清香。

愿有岁月可回首,且以深情共此生。

我知道,与你共一盏茶的光阴,会越来越少了,我知道,一回相逢一回老了,所以,我会把每一次珍贵的相逢,都装点成一帧美丽的扉页,安放在流年的风景里。待到有一天,岁月的风吹老了我们的容颜,也吹瘦了我们的思念,我们还能循着那一缕茶香,走进往事,找回昨天。然后对着岁月的镜头,莞尔一笑。

一盏冰灯散文篇十一

曾记得入学时,第一个认识并接纳我的便是白桂兰老师。记忆里,她那时约三十岁左右,高高的个子,留着短发,梳着二髦头,眉清目秀,举止文雅,话音中略带些沙哑。见第一面时,她问我:“你姓什么?”我答:“王”又问:“你叫什么名字?”我当时只回答了我的乳名。她接着说:“上学了,怎么还能叫乳名呢?”“来,老师今天给你起个名字吧!”说完又问:“你在家排行老几?”我答道:“第二。”又问:“你哥叫什么名字?”我出口便说:“王若文。”她略加思索,说道:“那好,你就叫王智文吧!”智就是有智慧,文就是有文化。你要好好读书,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有智慧有文化的人。”现在想来,我也并没有什么智慧,文化也很一般。不过,我深深地懂得老师的用意,总觉得白老师才是有智慧有文化的人。以上是白老师留给我的第一印记,也是最深的印记。

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淘气是孩子的本能。无论是课上还是课后,教室里还是教室外,学习上还是生活中,也无论是张三还是李四,谁犯了错,哪怕是犯了“大错”,她都能做到一视同仁,从不发火,从不体罚。只是耐心的对其说服,对其教育,对其开导,设身处地和学生讲道理,辨是非。直到学生懂得了错误,承认了错误并决心改正错误时,她才会心地笑了,孩子们也跟着笑了。在她的管理办法中,用得最多得是表扬与鼓励。小到作业做得好,大到捡了两元钱(交给学校)。她都要及时给予口头表扬或物质鼓励。奖品是自己掏腰包买得,如糖果、小刀、橡皮、铅笔等。然后还要记录在案,等到周末或月底在班上进行评比,第一名还能在胸前佩戴白老师亲手制作的小红花呢!往往引得其他孩子们羡慕不已,暗暗下决心向第一名学习,向第一名看齐。

她不仅在管理学生中有一套,在教学中更有高招。她讲课从来不看教案,可她把课堂教学组织得有声有色,有板有眼,有条有理。教室里,时而是老师抑扬顿挫的'讲课声,时而是同学们朗朗上口的读书声,时而是孩子们清脆爽朗的笑声,时而是婉转悠扬的歌声。我们上她的课是一种享受,是一种陶醉,能饱尝快乐美好的滋味。

总之,她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无时无刻不在熏陶着学生,感染着学生。她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灵里播下了善良、友爱、文明的种子。如今,这些种子也早已在各地发芽、生根、开花、结果,有些已经长成参天大树。她用她那知识、人格、热情的火种为孩子们心中点亮了一盏又一盏智慧的明灯。

她教了我四年,到五年级时,班上换了老师,白老师给其他班上课去了,虽然我们还在同一所学校,但相处机遇少了,时间也短了。后来,我上了高中,离开了学校;再后来,我步入社会,离开了家乡,到了外地,再也没有见过白老师。

光阴似箭,岁月荏苒。如今,我已满头白发,快奔六十的人了。如果说时间还能倒流,如果人生还会重头再来,我还会选择白老师做我的老师,因为她才是我心中一盏永不熄灭的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