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精选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0 09:55:00 页码:11
最新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精选9篇)
2023-11-10 09:55:00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一段时间内所学所做的总结,是我们提高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写总结时,我们要注重思考和思辨,从中得到启示和教训,为个人的成长和进步提供指引。阅读下面这些范文,能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点。

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篇一

正茫然地找寻着回家的路,一道高高的大堤突然横亘在眼前,我仰望着,心里猛然就踏实了。这样的场景多年以前时常出现在我的梦里。

不知道为什么,梦中的大堤总是那么高,好像无法逾越的山峰,而我心里涌出的只有欣喜。因为我知道,只要翻过这道大堤,就能看到故乡,可以回到我的老屋了。

是地质发生了改变,还是因为我的错觉,这条路似乎变短了,很快我就走到了路的尽头,一条河流横亘在了我的面前,这,就是故乡的小河。

河边堆着从河里挖出的像山一样高的黄沙,河岸几乎没有了,四周呈现坍塌的状态,东一个缺口,西一个缺口。河床似乎升高了,比河岸上的土地矮不了多少。

小河的样貌已然发生了巨变。

我们在河边捡来田螺,用细绳穿成圆环状,用来玩“踢房子”的游戏。河水不深的时候,我们卷起裤腿淌入水中,踩在细沙与光滑的鹅卵石上,享受着河水沁骨的清凉与轻柔的抚摸。

常常遥望着河对岸那个叫做丁家河的村庄遐想,那个我们从未走进去的别人的故乡,在绿树掩映下若隐若现的飞檐屋角,隐秘而又陌生,会不会是我们在课本上读过的世外桃源?那年河水快干涸了,我们淌过了小河,却没有人陪我去往丁家河。那个村庄,像个谜一样留在了我的心里。

靠近河边有我家的一块田地,这块地里种过红薯,种过麦子,种过花生。有一年在那儿扯花生,带来的井水喝完了,实在渴得厉害,母亲让我去河边用玻璃瓶装水喝。河堤又高又陡,我小心翼翼地向下走去,生怕一不小心栽进河里。

这河水真能喝吗?我有些犹豫。母亲很肯定地说,没事,能喝。用纱布包住瓶口,我喝了几口,有一丝淡淡的清甜。之后的好多天里,我却忍不住胡思乱想,河水里会不会有细小的虫卵喝到我的肚子里,会不会在肚子里繁殖长大?这件事困扰了我一段时间,直到自己慢慢忘记。

此刻,我就站在河边,身旁的田野长满了乱草,早已分辨不出哪一块是我家的田地。但是,我分明又看见了母亲,正在那块地里忙碌的身影……当我弯腰将河水灌到玻璃瓶的那一刻,波光潋滟的河面下有细小光滑的鹅卵石。而那时,母亲就站在我身旁,健康而又充满活力。

我抬头望向河的对岸,搜寻着那个叫做丁家河的村庄,那个绿树环绕的小村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漂亮的楼房,红瓦白墙,散发着浓郁的现代都市气息。它们离小河更近了,没有了树木的遮掩,目光所及,一览无遗。我失去了探究的欲望。

天色渐暗,夕阳西沉,亮黄与橘红色交织的天空倒映在河水里,呈现出水天一色的疗阔与静美。无风,岸上的荒草静默着,四野一片沉寂。只有心底的诗行在反复吟唱:

岁月,就像一条河。

左岸,是难以忘怀的记忆。

右岸,是无法把握的青春年华。

中间流淌的。

是年年岁岁淡淡的忧伤。

……。

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篇二

故乡的田埂上,有我放飞的梦想,春的气息浓的时候,梦之翅膀起飞;

故乡的村头站着我的娘,娘的脸上的皱纹和长长的秀发,让我忆起允奶的儿童时代;

故乡有娘牵挂儿的心声;故乡有我牵挂的远方;

故乡的黑土地上,有我童年的回忆,故乡的田埂上有我收获的喜悦;

故乡有家的温暖,有家乡带给我的快乐;

故乡的小河边,有我对春天的向往,山的一边,有游子望向家园的俊影;

故乡的人,时常想着远在他乡的异子,游子时常系着故乡人和故乡事。

故乡的日月,故乡的清明,故乡的雨露,故乡的村庄,故乡的山山水水不,都是我心里一道美丽的风景。

故乡的校舍,是我理想的学堂,从识字开始,从写文章开始,从我上完小学到中学,一路跟我同行,一路上教会了我怎样的生活。

故乡,永远是我心中的榜样,让我时刻记得故乡的好,故乡给予我的理想人生。

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篇三

一眨眼,阔别家乡已近30年了。夏日夜晚,身处水泥森林的都市中,走在炙热难耐的街道上,迎面扑来的是阵阵热浪,并夹杂着下水道和汽车尾气味,令人窒息。每逢此时,我便不由得想起故乡的夏夜来。

江南夏季的白天酷热,但晚上通常会凉爽一些。故乡的人喜风餐露宿,既有“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晚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般诗情画意,又有“天当被子地当床,露宿村头避暑忙”之原始豪爽。门前的稻场上和屋边的柳树下都是吃饭纳凉的场所。安放一张凉床,布置几把竹椅,摆上一壶浊酒,抽上一支香烟,男人就静静地等待下酒菜了。女人总是忙碌的。她们把一天的劳顿幻化成缕缕炊烟和可口饭菜,并邀来漫天的星斗和皓洁的素娥,共享这顿晚餐。饭做好了,便听一声“吃饭喽!”那声音悠长绵延,又甜又脆,甜蜜中透着喜悦,酥脆里含着缠绵。这时,大人和孩子们纷纷围过来,边吃边闲聊着,泛起的阵阵笑声久久飘荡在山村的夜空。吃完晚饭后,辛劳了一天的人们在凉床上或卧或坐,谈天说地话桑麻,扯东拉西道见闻。就在这样温馨如诗的氛围中,小山村逐渐进入了酣睡状态。

夏日的夜晚,村前的小河永远是男女老幼的集散地。男人们急匆匆地跳进水里,洗涤着一天的疲乏,古铜色的身躯和壮实的胸肌展示着他们的强壮和健康;女人们趁着星辉,一边洗衣,一边天南海北地聊着,那声声棒槌声夹杂着银铃般的笑声惊动了草丛的翠鸟,那白如藕节的小腿和酥如嫩笋的脚趾招来了小鱼小虾。一些泼辣的女人互相打气水战来,沾水的衬衫紧紧贴在身上,勾勒出她们凹凸有致的身姿,惹得一些年轻力壮的小伙纷纷直向前凑,随之招来女人们的几句“谩骂”。孩子们一般都坐在小河的石沿上,双脚浸泡在水中,一边拍打着水花,一边听着妈妈讲织女牛郎的故事。望着银河两侧的牛郎织女,想着那月宫的桂树,孩子们似乎听到了银河的水流声和桂树下舂药的碓声。妈妈的故事就如一部史话在夏夜的小河里流淌,也在我的记忆长河里不时地荡起层层涟漪。

夜深人静,人们在凉床上睡意朦胧。在满天星辰和皓洁月光下,除了人们均匀的浅浅的鼾声,草丛中、墙脚下、稻田里、小河旁传来了各种天籁自然之声。蛙声阵阵,此起彼伏,有的浑厚,有的清脆,不绝于耳,活像大号小号合声;蝈蝈啾啾,犹如长笛短笛,演奏着长短乐章;几缕蝉声绵长绵长,犹如夜间颤动的琴弦;流星划破蓝天,拖着长长的痕迹,坠落在遥远的天际,宛如一条条五线谱;而流萤正是那跳动的音符,在宁静的乐章中点缀着如火的激情。所有这些生灵的律动组成了乡村夏夜一首动听的歌。

皎洁的月光下,大地洒满了银辉,山村黯然而又朦胧。群山如黛,空旷悠远;柳树如烟,虚无缥缈;冰轮坠池,忽盈忽亏;星汉入水,忽闪忽隐;小巷深处,月光斑驳;荷塘水面,如蒙薄纱。杏树下,一对老人摇着扇子,在回忆那陈年往事;槐荫树下,一对恋人正默然对望,柔情似水;打谷场上,孩子在忙着捉迷藏。好一幅淡妆浓抹总相宜的山水人物画!

我就是在这样的夏夜里度过了童年时代。每至夏季,那清晰的记忆和如烟的往事就不断地撩拨着我那美好的童年岁月。物换星移,流年似水。变化的是年龄,不变的永远是那颗眷恋故乡夏夜的心。

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篇四

故乡的文字写了不少,但无论写多少,总是觉得无法完整写就心里的那份故乡情。特别是随着年岁的增长,对故乡的依恋就更加浓烈,总有说不完的话,道不完的情。

读贾平凹先生《鹤梦不离云》:“商洛虽然是山区,站在这里,北京很偏远,上海很偏远。虽然比较贫穷,山和水以及阳光空气却纯净充裕。”更增添了对故乡这个话题更多的思考。其实我也有同样的感受。

离开老家,在县城碰见同村人,哪怕平时从没搭话,但却觉得亲切如常。搭上讪,总是有说不完的话,谁家盖新房了,谁家娶媳妇了,谁家添丁添口了……而离开县城去外地,在地铁站碰见从不搭嘎的熟悉面孔,同样会像老熟人那般打招呼寒暄,甚至不自觉地请人家帮忙或者帮对方提东扛西。我是有亲身经历的。一次是在乌鲁木齐,检票进入候机室才发觉手机掉了,而此时想起必须给家里打个电话,但却没有一个相熟的.人。突然间,发现一个陌生而又熟悉的面孔,便走过去拍了拍他的肩膀,“老兄!什么时候过来的?”听见家乡话,对方转过声也亲切地说,“嗨!这么远都碰见老乡,真是缘分啊!”……自然,借了他的电话用了。另一次是在汉口地铁站排队购票,等到我购票的时候,不知是谁拍了我一下,吓了一跳。转过身发现一大高个站在旁边的隔离带外,他说:“我等了十多分钟,终于碰上了面熟的,我不会自动购票,所以就站在旁边等熟人。请帮我买张到洪山广场的票。”之后,我们一路向武昌,在地铁里聊得非常开心。到了洪山广场站,他意犹未尽地留了我的电话,第二天约我去喝酒聊了很久,之后回到县城经常联系,成了朋友。

贾先生还说,他的每一部作品里都有故乡——商洛的影子和痕迹。其实人从生下来那天开始,就已经打上了故乡的烙印,只是有些人不愿承认罢了。而作为著名作家的贾先生毫不掩饰他对故乡的那种依恋的情怀。要是你在网上搜索,关于故乡题材的文章千千万万,但每一篇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依恋、牵挂,深深地根植于作者的心里。而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沈从文先生的散文《凤凰》,将凤凰的人文历史镌刻在字里行间,散发出对故乡浓浓的爱意。因为是自己的故乡,所以沈先生才那么熟悉,古今历史、人情风物娓娓道来……凤凰能够成为当今中国一大旅游热点,恐与沈先生的散文不无关系吧。无独有偶,余光中先生通过诗歌《乡愁》不仅表达了对故土的思念,而且“从内在感情上继承了我国古典诗歌中的民族感情传统,具有深厚的历史感与民族感,同时,台湾和大陆人为的长期隔绝、飘流到孤岛上去的千千万万人的思乡情怀,客观上具有以往任何时代的乡愁所不可比拟的特定的广阔内容。”其实,《乡愁》诗里的每一句、每个字,都是对故乡用情深意浓的无声的思念和牵绊,令人加深早日回归故乡的渴盼。

贾先生还这样写道,“人应该是从地里冒出来的一股气,从什么地方冒出来活人,死后再从什么地方遁去而成坟。一般的情况都是,从哪里出来就生着活着在哪里的附近,也有特别的,生于此地而死于彼地或生于彼地而死于此地,那便是从彼地冒出的气,飘荡到此地投生,或此地冒出的气飘荡于彼地投生。”我看到这里,百思不得其解,似有佛语的味道,前后读了十余遍,但仍然似懂非懂。我想,贾先生应该是把自己对家乡的热爱用他特有的认知和方式表达吧。每次出差的归途,途径宜昌之后,不知不觉就有了一种轻松的感觉,而到达恩施火车站,心情就格外轻松,看见身边匆匆而过的人,即使不认得,也有一种实实在在的亲切感。也许这就是贾先生说的那股气飘回来吧。

故乡是游子前行的灯塔,是迷失方向时的北斗星。有人或许会说,那是矫情,很俗,人应该入乡随俗的,何必纠结出生地呢?其实,在我们的心里都有这样“俗”的一面。“故土难离”“月是故乡明”“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些描写故乡的佳句,何尝不勾起远行游子对故乡的思念?十多年前,一位从台湾返乡的远房伯伯已不能行走,一路飞机、火车、汽车,然后亲戚朋友用担架将他抬到故居前,老屋虽已不在但屋基尚存,离开故土六十年的他老泪纵横,像个小孩子似的,让人从地上给他捧起一抔土,用衣角包好后紧紧地捧在手里,深情地说,“我终于回来了!六十年来,日日夜夜都想着这个地方啊!回台湾可以瞑目了!”上世纪九十年代末,堂兄突然调回濒临倒闭的县印刷厂。八十年代中期从部队转业到山西一大型知名国有企业,不仅效益好,而且地处晋中繁华之地,回来后的薪资不及原来的五分之一,在大多数人眼里,堂兄真是莫名其妙,傻得可爱。可与其交谈,一句话就让我理解了他的选择:叶落归根。简单的四个字,心中那种故乡情怀淋漓尽致,令人感动。其实,在我们的身边,这样的故事每天都在发生。即使在动乱或者战乱年代,多少人抛弃蒸蒸日上的事业回到祖国、回到故乡,为故乡发展献策,为故乡建设出力。我想,不能全说他们心灵有多高尚、思想多伟大,其中最难以释怀恐怕还是深藏于骨子里的故乡情吧。

“莫恨明月暗淡缺,只因家乡月明圆。”不管城市、乡村,无数的人为了生计外出打工谋职,但到了春节前后,亿万人返乡造就中国特有的“春运文化”,让世人惊艳,让国人习以为常。即使家乡再穷再偏僻再落后,大家总是风尘仆仆、义无反顾地在大年三十前赶回家,追寻的不仅仅是与家人团聚、共度春节,更深层的总是那份割舍不掉的对故土的依恋,对故乡的浓情。在远离故土的人看来,家乡的一抔土、一棵树、一根草、一片树叶、一滴水,都是那么地在意,那么地富有亲情,那么地记忆深刻。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

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篇五

小时候,一直期待能在春天里静待柔光,将自己氤氲在花海之中。等到大些了,却宁愿一个人茫然着,也不愿掏出童年的幻想憧憬着。

彩色的条纹在电视里不安地蠕动着,飘落的灰尘模糊了视线。打开窗户,感到阳光被我的指尖梳篦,也被时间所渗透,却给我带来不经意的刺痛。嘀嗒,嘀嗒……我望了望桌上,曾经的笑声并未因为夏天的到来而愈发美丽,相反却早早凋谢。空荡荡的房间幽闭得可怕,仿佛将我浸没于这一片深邃之中。

以前一直担心,如若在不完整的家庭里生活,不知道以前母亲那令人厌恶的唠叨,将会不会成为我渴求的希望。而当一切成为现实时,取而代之的是对父母不负责任的无法原谅,有时我几乎没有瞬间想起离婚对我近乎残忍的痛觉。

一阵风袭来,吹走了期盼,留下了一片沉默。“我是一只黑天鹅,注定不会幸福。”踏着绝望的尘土,一步步走向让他们后悔的道路。湖面平静依旧,肃穆地迎接我的到来。为何到现在我才那么坚定不移,为何之前没有足够的勇气阻止他们的错误。也就这个时候,夕阳的余光从眼旁逃过,让我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

“哥哥,你怎么来了?”“哦,你在这,所以我来了。”后来,我就陪她在湖畔旁坐着,就这么和她傻傻地望着湖面。

那是我表妹,我依稀记得那个天真可爱的女孩奔跑在田野里不时地喊着:“我是最快的。”但小小的年纪却被命运塑造成另一个林黛玉。之前望着她哀怨而又深刻的眼神,我有点不知所措,只是轻轻地安抚着。有时候,她只是趴在窗口,凝视着天空,又或者抱着玩具熊躺在床上一天,敲门也不回一声。记得我想让她说出心里事,可她只是笑笑,装模作样地开心起来,不过好笑的是,她的表演能力是那么地拙劣。

“我不想呆在这个地方,在这里好累,天天要迎合别人的脸面,连爸爸妈妈看起来都是那么地讨人厌。”真是一鸣惊人啊,妹妹的话也让我吓了一跳。她要我为她出主意,我哪有什么主意,这个城市给我留下的不一样是痛苦和绝望吗。

“该是回去的时候了,该是回去的时候了……。”一个声音突然不停地回荡在耳边。“一步、两步……”“加油,爷爷等着你,你很快就能长大了。”“一步、两步……。”“没有用的,就算你超过了我,你那独有的乡音在这座城里得到的只有不屑与无视。”“一步、两步……”

“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你们还要让我痛苦!”一步、两步……灿烂的云霞渐渐充斥着整片天空,在地平线上留下了一点、两点。

整理好行李,带着另一种希望,终于出发了。“妹妹,你想和哥哥一起到哥哥故乡去吗?”“嗯。”火车的尾巴连着一头,火车的前方注视着另一头,或许这是我刚刚踏上“旅程”的心情吧。

“来,你睡上铺,我睡下铺。哟,这行李还真放不上去。”“我来帮你吧。”“好嘞,谢谢啊。”乍一看,是个很时髦的女生。“没事,我就睡你对面,这是你的妹妹吧,好可爱。”

凌晨一点钟,火车还在忽上忽下地颠簸,本来稍稍静下来的心又重新忐忑起来。睡不着了,看了看周围的人,他们也没睡,估计都是在等待那个心灵栖息地的到来吧。说实话,我想找回一种感觉,在故乡才有的感觉,而且固执地认为,它能让我重新燃起对生活的希望。望了望窗外,只有轰隆隆的铁轨声充斥在星星点点的路灯中。

“你要去哪里?”

“我要去上海发展,因为能在那里定居是我的梦想。”

“那你还回故乡吗?”

“不了,那里留给我的都是不幸。”

……。

“你认为你是个怎么样的人?”

“不知道。”

似平似淡的语气让这次交流渐渐落下了帷幕。其实怎么会不知道呢,只是我不想再次触痛自己罢了。

灯光微弱,我模糊地张开双眼,差不多要到站了,耳边还放着她临走时给的纸条:静待百花烂漫。我不懂她是什么意思,但很清楚她和我可能是一个世界的人。仰面朝天,我开始思索,紧接着是一连串的后悔。后悔当初离开爷爷奶奶,与父母来到这个陌生而又凄凉的城市,后悔自己始终没有勇气阻止父母离婚,连带着被城市里的浮躁之气慢慢浸透。

这一年,我十七八岁,在人生的道路上,因为羡慕阳光的明媚,追赶了整整十七八年,蓦然回首,才发现自己失去的远比得到的多得多。或许是我总爱把事情悲观化,却总没有行动阻止它。

火车又开始摇晃起来,整节车厢只剩下我和妹妹了。就这样,拖着偌大的行李箱,一人一碗泡面,和妹妹在候车厅等待天亮些再出发。当饿的扁扁的肚子在疯狂吸吮来自外界的温暖时,却看见一个人向这边跑来,清晰些了,一张笑脸上充斥着明媚。“你怎么来了?”一切是那么突然,惊了我一脸朦胧。

“你知道世界最美丽的地方在哪里?”

“美在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定义,美存在于巍峨的山峰中,存在于绚丽的云彩中,也存在于……”

“索性就说存在于人的心中,不就好了。那你说,我觉得是哪里呢?”

“额,你便是你心中最美的地方……”

三个人坐在回家的大巴上,在一阵家常聊天后,便又恢复了沉闷。最后还是妹妹说了句:“哥哥,喜欢诗文姐吗?”带着一点挑逗,但足以活跃气氛了。诗文却是认真般地等待我的答复。我没有直接回答,用稍微轻松的语气对妹妹说道:“诗文姐姐曾经的嫣然一笑,胜过春暖花开,你懂了吗?”妹妹当然是一脸茫然,而诗文的眼神却黯淡了下来,想要说什么却说不出口,最后还是吃力地咬出了几个字:“子轩哥,我有对象了。”“什么!”“家里人介绍的,那个男的很老实肯吃苦,大家都喜欢他,父母说过两年等我俩再大点就结婚。”“额,那我做哥的得恭喜恭喜了,到时一定给个大红包。”时间在空气中渐渐凝固起来,时钟的声音却开始在脑海回荡。一秒,两秒………我想转过头去,因为周围的空气逐渐沸腾起来,升华成热气在我眼中缭绕。

“为什么这里和想象中有点不一样?”妹妹嘟起了嘴。我这才恍觉,一切似乎与记忆中的景象有所改变,不,确切的说是彻底改变了。“这几年,城乡一体化进度很快,不久,我们也不会被说成是山沟里出来了,也不会有更多人远走他乡了。”诗文津津说道,却没有一点表情。

是啊,以往的夏天,我会和诗文还有几个朋友在稻田里捞蝌蚪,捉蛙,在呱呱声中一直持续到天黑,无不欢快。而此时的我,却怎么有了夏至浅伤的感触,是因为如今的稻田里喷洒了更多的农药,连蛙都不敢来了吗?还是因为在闷热的天气,在好似要溶化一般泊油路上踩不出脚印,却还有一股令心脏刺痛的味道。几只不知名的鸟儿在头上飞过,从背后几近萧索的村庄里又带走了些许活气。我的故乡,我就这么回来了,它也就这么迎接了我。不过也怪不得别人,人和事是相对统一的,你对着镜子笑,镜子里的人也对你笑。

到了老家门口,柱子上斑驳的水彩画映衬着这几年老家的沧桑,爷爷奶奶早已迎着出来了。诗文却在这时悄悄走了,就像我那样。而爷爷奶奶那愈憔悴的眉梢也给我不少震惊。午餐很丰盛,虽说在城里也经常吃西红柿炒蛋,但此刻的味道却是一种睡也给不了的热度。而妹妹则索性说:“我从来没有吃过这么香的菜。”逗笑了一桌人。

吃完饭后,妹妹抓着我去爬山看海,我便只好去楼上找一些曾经特制的木棍,方便爬山。房间依旧那么干净,好似眼前出现了爷爷奶奶每天打扫房间的景象,而这时,一张照片瞬间冲入视线。照片里的小孩,拿着铁锹学着旁边的农民一样翻泥,明明拿不起,却还露出一副不服输的执拗眼神。那是我吗,他肯定会嘲笑如今的自己,一个在叛逆期还忍气吞声的自己。

怎么了,为什么我突然感到空间幽闭起来,眼前的景象变得朦胧,渐渐地忘记了思绪,忘记了之前的悲伤,忘记了一些该忘记的浮躁,也忘记了一些不该忘记的流年。

“哥哥,快点,我等不及了。”“哦,马上下来了。”两个人,背着书包,拿着木棍,忘记烦恼,整装出发。“子轩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是大伟啊,我刚刚回来的,怎么样,这几年如何,成绩还好吗?”“我……我其实已经不读了?”“啊,怎么了?”“没有什么,反正不想读了,早点干活早赚钱吗。”说完,不假思索地挠了挠头。“哦,你说的对,看你这么老实,干活一定很认真,老板肯定喜欢你。”“嗯。”

大伟和我聊了很多,直到妹妹又嘟起了小嘴,才草草结束。大伟的背影渐行渐远,而我和他的距离也被越来越长,时间带来的只有交谈中多次出现的陌生。“妹妹,咱们快点,跑到山脚下去吧。”气喘吁吁地跑着,跑着,内心却从来没这么清晰地要快点爬到山顶。

山脚的路已经被养鸡场封住了,我俩就只好从侧面爬起,侧面是偏坡,很陡。但这一次,我却那么地自信,硬是搀着妹妹向山顶攀去。一路上,树影婆娑,风景依旧,只是少了一份蓬勃。当我和妹妹站在山顶上,故乡也瞬间渺小了许多,大片大片的绿色看起来并不是那么清晰,朦胧在我眼前。好像我的回来不是很受欢迎,这样的变化也跟我没有一点关系。妹妹忍不住站到我前面,大声地对天空喊了起来:“啊……。啊……”我也忍不住了,顺着她的声音也嘶吼起来:“啊……啊……”泪水顺着呼喊声一起从山里的小溪里滑下,只是不知道,我为何而流。妹妹说:“哥哥,我俩像傻瓜耶,没人会知道是我们吧。”“不会有人知道的。”“哥哥,那边是大海啊,我们等会去看看。”“嗯。”

从海面上眺望远方,记忆里的风景如同这一望无际的海水,只剩下缕缕涛声。“我们向你问候了,大海。”我听见一声叹息,随风而至……。

半个月过去了,我的“旅程”仍将继续。在离开故乡的那一天,我还是没有告诉诗文,我想她这一次不会再生气了吧。火车缓缓驶动起来,故乡那一片片景色也不断向后褪去,我却没有感到多少留恋。故乡,如同一直出现的`朦胧感给了我越来越多的神秘和陌生。火车内很吵,可我却感到周围很静。明明还是夏天,我却听到了树叶飘落的声音。眼前又漂浮着几朵流云,染着彩霞,周围回荡着鸟语,沐浴着花香……。“是故乡岛!”

“哥哥,我们直接回家吗?”“嗯,不过回家前,我们去一个叫故乡岛的地方吧。”“那是什么地方?”“那里的天空飘着流云,染着彩霞,周围回荡着鸟语,沐浴着花香,每个人都能在那里找到故乡的感觉。”“哥哥,你怎么了,从上火车开始,就发现你有点魂不守舍。我又不是三岁小孩,怎么会有这种地方?”我一愣,觉得自己真的可笑,心若无栖息,哪里都是流浪,我是在编造一个不可存在的幻想之地罢了。

又怎么了,为什么空间又渐渐幽闭起来,周围的人瞬间变得迷离,一片片黑色不断涌来,让我感到窒息。“啊………啊!”怎么没有人回答,怎么那么安静,安静得可怕。

“差不多了,你现在睁开眼吧,现在感觉怎么样?”

“感觉还行,至少没有之前那么压抑了,你小子,行啊。”

“我只是一个新生而已,讨厌用中规中矩的方法,我觉得没有这种没有技巧,闭上眼,倾诉出来是打开心结的最好方法。”

“那我是不是以后就不会这么神经质了?”

“子轩,身为你的同学,我想问一下,你到底想不想打开心结?”

“我不是打开了吗?”

“你刚刚倾诉过程中,你还记得你一直提到的妹妹,但实际上,你并没有妹妹。”

“我……我不知道,对啊,为什么我一直提妹妹,可我又记得那个女孩的样子,怎么回事?”

“我,唉,我不爱笑,有时候我会在别人面前强颜欢笑,命运给了我一个悲观的性格,因而一些美好的事物在我眼中也是悲伤与愁苦。我时常喜欢一个人走在黑夜的角落,或是望着天空发呆,或是思索一些没有用的东西,然后默默流泪,不怕你笑话,连流泪都不敢嚎啕。”

“所以说你的潜意识事实上一直抵制你的这种想法,所以你的‘妹妹’的性格才和你那么高度相似。你的根源说到底是因为在这个纷扰的现实中缺少一块心灵栖息地,种种的不如意让你想到回到故乡,因为故乡的童年对你来说是栖息之地,当唯一的居所也今非昔比时,才幻想一个所谓的故乡岛,你说是不是?”

打开窗户,美美地吸了一口气。“子轩,或许我和你都是悲情男主角吧。”我已经看见了,却终究还是没能踏上故乡岛。只是在醒来前的最后一刻,我看到那里的天空,湿润了。

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篇六

高屋大瓦,肩梁扶柱。

放在三五十年前,绝对是座好房子。

据说,这种房子先起骨架,后垒四壁。

每间房的四拐埋放着厚实的青石板,上面矗立着粗大的原木,然后架上屋梁,铺起顶盖,最后才是砌墙完工。

现在,这样的住房已经不多见了。

它实实在在的好处就是冬天保暖,夏天凉爽。

墙有一尺半厚,屋顶铺就的旺砖上面,还整整齐齐地摞上一层弯弯的小瓦。

寒风吹不进,烈日晒不透。

房屋犬牙交错,住着挤挤巴巴许多人家,胡同巷道弯弯曲曲,间或散落着鸡鸭鹅粪。

大家都是老邻居,一处就是几辈、几十年。

婚丧嫁娶家家都出礼份子。

相互串门随便的很,赶上可口好吃的,也不用客气地吃点、尝点。

家家地面都铺得比较简单,不用进屋拖鞋,也不必担心会露出冲天气味的香港脚。

老房子好处多多。

早晨无须闹钟喊早,自有众多雄鸡打鸣报晓;夜晚不用雇请保安,黄狗黑犬看夜守平安。

门窗洞开,四面通达,一家烧肉,全都闻香。

就连晚上也会有丰富多彩的事情发生。

邻有醉汉,借酒发威,打老婆、骂小孩、摔东西,动静闹得天大地大。

左右邻居,无辜难眠。

大家有事,互相帮忙。

大事如借钱、托人办事,小的如借火柴、碟碗或板凳,如此等等。

只有没想到的,没有不借到的。

欠了情,偿还方式会有很多。

他今天送给一条鱼,你明天就设法送还半碗肉,或者是一小碗糖醋蒜头、甚至拎去两棵自家腌制的咸辣菜。

如果实在没啥东西可送,就早起扫扫地、挑挑水,帮人家门前屋后打扫打扫,拾掇拾掇,将水缸挑得满满当当,以此表达感念之意。

真个乐也融融,累也融融。

那时,我家也喂养了宠物——一只极其普通的小猫。

因为老房子有老鼠,闹腾得太厉害。

无论大声吼叫还是竹竿捅,下鼠药,点子想尽,办法用绝,但老鼠形容丑陋,望而生厌,且啃咬东西,乱串嬉闹,直没把我们放在眼里。

自打喂养了猫,一声“喵咪”,骇跑大小老鼠。

感觉这猫可真是人类的好朋友!它除了能捕鼠,冬天抱着能捂手,钻进被窝可以暖脚,伴随身边有如小鸟依人,叫唤起来也美妙入耳。

但猫也常有犯错的时候。

有时溜进东家叼条鱼,有时跑到西家偷块肉。

为此没少挨过揍,我更是经常去张家赔个礼,李家道个歉。

几年前旧城改造中,老房子被拆迁了,我也随之迁进了三室一厅的新屋。

楼房窗大通风,阳光充沛,有客厅、有卧室,厨房、卫生间俱全,吃喝拉撒睡,万事不出门。

过去常说:远亲不如近邻、近邻不如对门。

现在却是房门一关,失去了外界,邻居是谁都不知道。

“同住一栋楼,相见不相识”。

只能从“咣当”、“咣当”的关门声和“咚咚”的脚步声中,方可得知谁家人回来了、谁家人出去了。

有时上下楼梯遇到有人给点了下头,都会心存很长时间的温暖。

因此,随着时间的推移,对老房子的印记越发清晰起来,其喜怒哀乐、鸡毛蒜皮,回忆起来都象陈年老酒,越发醇厚,韵味悠长。

现代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紧张压力大。

家是休息的港湾,一个人大约有三分之二时间在家里度过。

家庭和谐、邻里团结就显得十分重要。

小者关系心情好坏、心理健康,大则关系社区安全、社会和谐。

我等普通百姓,对住房只能随遇而安,即学不了孟母三迁、择邻而处,也无刘公“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和苏子之“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的风雅,小康即可,安居是幸耳。

为重温老房子的邻里关系,与妻子共商了遇邻居主动招呼、夜晚电视声音开小、不打听别人隐秘等自律守则,以期和谐相处也。

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篇七

“我这里有老家的酸菜和老腊肉,有时间来撮一顿啊”。离开家乡,最爱听的还是这句话。

儿时的家里很穷,除了宰年猪的时候可以吃上一点鲜猪肉,平时都是吃挂在厨房墙壁木桩上的老腊肉,而且也不是顿顿都有,家里煮腊肉一般是有客人来或者是邻居帮忙干农活的时候,煮腊肉的日子对我们这些小馋猫来说,就是过年!酸菜却是我们饭桌上天天都有的,儿时的老家一天只吃两顿饭,早上早早起床后,除了在家里煮饭的人外,其他的人都到外面干活。

春天的早晨,天刚麻麻亮,我们几姊姊就在家里大人的吆喝声和威胁声中,老不情愿地睁开惺忪的双眼,慢吞吞地背上背篼到山坡上去割垫圈草或者割猪草。冬天的早晨就更惨,搓着快冻僵的小手,在黄土地里捡玉米杆(煮饭引火用)。说是“捡”,其实没有那么简单,家乡缺水,秋天割了玉米以后,父辈们就用耕牛犁地,黄土地便成了满满的土疙瘩,这土疙瘩,大大的,硬硬的,用锄头或者“土巴锤”去敲碎,没有水份的土巴疙瘩,振的我们的小手全部裂开了口,我们就这样一点一点地把坚硬的土疙瘩敲碎,然后把里面的玉米杆装进高过自己的大背篼。为了得到家里大人们的表扬,我们都拼命地敲土疙瘩,拼命地把背篼里的玉米杆装的多多的,有时还在满满的背篼上面堆个大大的尖。等到红红的太阳照到了地里,家里煮饭的人就会站在房屋顶上,扯开喉咙叫着家里人回家吃饭。我们也在家人的吆喝下,背着大大的一背篼玉米杆,在邻居大人的夸奖声里,满心欢喜地回家吃饭了。

家里的早饭不是白米饭,因为家里根本没有大米,有时甚至连小麦面都吃不上,在我童年的记忆里,家里的早饭基本上是烘洋芋玉米面馍馍,菜是大大的一碗酸菜或者腌菜,没有新鲜的蔬菜,偶尔饭桌上会有一小碗豆豉炒腊肉,这一小碗就成了我们这些小馋猫攻击的目标。。。。。

家乡酸菜的做法很特别,和市场上卖的不一样。首先酸菜的材料必须是圆根樱,圆根是一种根茎蔬菜,说是蔬菜也不全面,应该说是根茎植物吧,因为它的茎叶用来煮酸菜,根是圆圆的萝卜,可以生吃,也可以和腊肉一起炖着吃,被霜打过的圆根萝卜甜甜的,清爽可口。宰年猪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用年猪骨头炖满满的一大锅圆根萝卜汤。甜甜的汤让我们在还没有正式吃饭时,就已经喝了一碗又一碗。

十一月份打过霜以后,就是收圆根的时候了,周末早早的就和家里的大人们到圆根地里,收圆根不用工具,我们小孩子们使足了劲,双手抓住圆根樱一拔,就连萝卜一起被拔出来了。我们把拔出来的圆根堆在一起,大人们就拿刀把萝卜和茎叶分开,萝卜捡大个的放在背篼里,背到早挖好的地窖里和胡萝卜一起埋起来,平时煮腊肉和过年的时候用。大人们把没有萝卜的圆根樱像编麻花辫一样编起来,编的`大概有三四米长,然后把编好的圆根樱搭在房架上风干。以备开春没有菜时煮。余下的圆根樱大人们就洗得干干净净的,烧一大锅不沾油的水,烧开了就把圆根樱放在里面打个滚,这时的火候最关键,时间长了,圆根樱就会腻,时间短了,圆根樱就太硬,嚼在嘴里费劲。酸菜的酸母子也是关键之中的关键,有老酸水时,圆根樱煮好捞在早准备好的大木桶里压紧,然后把老酸水加热后,趁热倒在桶里,拿一个大大的圆石头压好,在用油布把桶口封严实盖上桶盖。经过一天一夜的发酵,第二天早上把油布取开,酸酸的味道扑面而来,抓一根尝尝,半边腮帮子都软掉了。美味的新鲜酸菜就这样诞生了(如果没有老酸水,就可以在煮圆根樱时煮几个嫩白瓜或者苹果,也一样可以达到效果)。

酸菜的吃饭有很多种,可以炒,可以煮,还可以凉拌。儿时记忆最深的是酸菜土豆面块,那时候家里没有多余的粮食,晚饭基本上就是酸菜洋芋丝面块。说是面块,其实到了我们的碗里,面块的影子都见不到了,全是洋芋丝和酸菜。家里有年老的祖祖和爷爷,妈妈在面块刚刚起锅时,就把面块挑起来给祖祖和爷爷吃了,我们吃的就是剩下的酸菜和洋芋丝。所以儿时的我,特别讨厌吃酸菜。

不知不觉时,我已经过了讨厌吃酸菜的年龄了,在离开家乡来到这美丽的大草原上,这里没有了家乡的酸菜,没有了那种绿油油的圆根樱,没有了甜甜的圆根萝卜,一切的一切都是那样的陌生。

偶然一个日子,我看见一家小饭馆的门上写着卖有家乡的酸菜面块,心里那个激动,仿佛看见了家乡那成片的圆根樱。快步走入,点了一碗老家的酸菜面块,心里忐忑不安地猜测着酸菜的模样,回味着自己曾经讨厌的酸味。面块好了,在酸酸的味道中,我看见碗面上躺着的竟然是正宗的老家腊肉炒的正宗的老家酸菜!迫不及待地尝了一口,儿时的记忆全部浓缩在里面了,只是没有了讨厌,而是满心的感激:感激这种酸酸的故乡味道,感激儿时的浓浓记忆,感激游子漂泊的心有了栖息的地方,感激自己还能品尝活着的滋味。

故乡的腊肉又是一道美丽的风景线。腊月间里,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宰年猪了。家乡的年猪都是肥肥的,壮壮的。家里有学生的,都会把日子选择在周末,这样学生就可以一饱口福了。儿时宰年猪的日子我们比过年还期盼,早早起床躲在屋顶上,看父辈们把猪赶出圏,几个人一起,逮的逮猪尾巴,逮的逮猪耳朵,宰猪匠手里拿着一圈皮绳,套住年猪的双腿一拖,年猪就倒在地上不能动弹了,父辈们把年猪放在杀凳上,宰猪匠从背后单腿跪压在年猪身上,左手把猪头使劲向后托,右手拿着宰猪刀,对准年猪的脖子,用力刺进去,旁边的人赶紧拿铁桶接住喷出的猪血,猪血是个好东西,可以用来做酸菜血旺,也可以蒸血糕馒头。血糕馒头的做法很复杂,要有经验的老年人才会蒸。

宰年猪家家户户都要请客,父辈们把猪肉分好,用盐和花椒腌一会,然后一双一双地挂在厨房里面的吊杆上,因为只有用厨房里面煮饭的炊烟慢慢熏出来的腊肉才香。而且老家的年猪是不喂饲料,只喂玉米面和土豆,肉质细嫩,肥而不腻,深得人们的喜爱。

离开老家的日子,每当身心疲惫时,总是怀念家乡的酸菜和老腊肉。工作之余,几个老乡邀约一起,到有酸菜和腊肉的饭馆里,来一盘豆豉炒腊肉,一盘青椒炒酸菜,那个味道啊,让人忘记了所有的烦恼。“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我们这些游子啊,不管走得多远,心都在故乡那片美丽的土地上。

浓浓的故乡情哦,多少游子为你魂牵梦绕!

浓浓的故乡情哦,你让多少文人志士诉说衷肠!

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篇八

许多年以来,不敢面对老爸已经离世的现实,冥冥之中,老爸始终与天国无关,那温热的气息,似乎从没离开过我的指尖,每每提起笔,好像就触摸到老爸的艰辛。

时光摧残了思念,老爸离去的多年后,自己也踽踽着步履,步入中年,儿时的记忆总在不经意间,爬上记忆的摇椅,在风中荡来荡去,老爸象一座大山,撑起儿女成长的路,短短的57个春秋,您沧桑走过,匆匆走完短暂而辛劳的一声,八口之家,您一个人的肩膀,本就不是地道农民半路出家的你,躬耕近百亩的农田,农闲时,赶着马车走街串巷,卖农产品,为的就是给儿女们多换点学费,少时不知事的我们,除了上学以外,能帮您多少是多少,你始终无怨无悔的奔劳。

可是,当病魔把你击倒时,你却流泪了,沧桑的脸老泪纵横,你担心满窝的雏燕,从此没了可以依赖的根。

本来能写得一手好字的手,却在病魔降临的一刻,笨拙,僵硬,干裂,你哭,从此再也无法梳篦儿女缓慢成长的年轮。

而今,飞出的雏燕想归巢,觅那一直未曾荒芜的老根,可是,您却不在了,那种,子欲孝而亲不待的苍凉,让我以赎罪的心抱憾今生。

半轮月,一怀乡愁,不是游子,又怎知人在天涯的忧?

多少次,午夜梦回,泪湿青丝。

多少次,梦回故里,哭倒在老爸的坟冢前,杂草与星星零落的野花迷断游子的眸光。

一份大爱深埋在千层土壤下,一份思念借长风,送天路,一缕幽魂,您在那边可好么?

老爸,你是否还记得回家的路,我曾笑问过你,你骂我混,谁都逗,可是,那次你走后,我梦里哭醒,你知道么?梦里,你真的走丢了,半个月过去,恶讯传来,你旧病复发危在旦夕,我与妹妹在千里之外,拼命的往回赶,然,你却无情的走了,没有等女儿的到来。知道么?那一刻,女儿痛断肝肠。

从此,你真的永远的走丢了,我再也触摸不到你长长的眉毛。再也找不到老爸暴怒时那种吹胡子,瞪眼睛的恨与爱。

而今,又是八月金秋时,还有两页就是与你最后诀别的日历,我抱着那一页泛黄的记忆,久久不肯离弃,只因,那一页有你最后的气息。

十三年了,我的双脚始终在外游离,故乡的云和月,始终照不到我凌乱不堪的足印,只有我一颗思乡的心,穿越空间,于梦中掬一捧您长睡地方的黄土,掩埋自己裸露的白骨,想与您一起完成异域旅行。

可是梦醒时分,我依然没有勇气去拾故乡的风沙,来填埋自己虚空的灵魂,也许,是世俗的虚荣吧!我始终不愿回自己曾梦里千回百转的“家”,因为我不能荣归故里,不能风风光光的给您行百孝大礼,因为我很失败,让您很失望,多年的打拼,最后是一无所有。

贫瘠的灵魂,贫瘠的情感,再视金钱如粪土,我是真的贫瘠之极,愧对您的谆谆教诲,至今在那本泛黄的日志本上,依然保留着您激励女儿的那首诗:

革命前途万里程,

前进途中放光明。

希望吾儿努力学,

一往无前当先锋。

看着那浅浅的几行字,感觉那沉甸甸的父爱,真的无颜回乡面对曾经对我期待之深的老师和父辈们。

所属专题:中秋节文章专题:中秋节散文,中秋诗歌祝福等。

月是故乡圆散文简短篇九

国庆长假,回到了故乡。饭后闲心散步,再次走近村后我梦牵魂系的小河,就是这条在地图上找不到名字的小河,哺育乡亲,灌溉农田,洗衣洗菜,取水饮用,就是这条不起眼的小河给我的家乡带来了丰收和希冀,同时也给我的童年增添了无尽的乐趣和思念。清清的河水如一条银带在我心灵的天空闪烁着晶莹的光芒,那作响的旋律或涓涓细流,或奔腾咆哮,或绵延冰封,以不同姿态迎接着四季的轮回,给人以力量、以欢乐、以灵气、以希望,恬恬地滋润着我的心房。

时光如梭,岁月荏苒。上学、工作、成家,别离故乡已二十多年了,心中的小河足以慰抚我对遥远故乡的思念。奔波的脚步,走短了日子,长满了思念。那潜入血脉的`小河,是故乡馈赠我生命的灵性。在披着风雨的日子里,心灵深处无数次听到过小河那彻夜未眠的呼唤。那层层波纹,依然舒展着我遗弃的水性。那拍岸的水花,是我们小时伙伴们开心的笑声。

我们的村庄是个十足的船形地,村里只有三十多户人家,那条小河是从大河里引修的,渠面不足两米,渠水最深处能没过大人的膝盖。小河两边是一块块农田。称我们那里是鱼米之乡,当之无愧。渠水浇灌着良田,滋养着庄稼,风调雨顺。

1974年,乡里从各村组抽调年轻力壮的男女劳力,足有百十人,组成专业队,扎住在我们村,分住到各家各户。任务就是在那条小河的五十米处修建一个水电站,同时,在离小河远的农田中间修了一条宽一尺半,长达七里的小水槽,浇灌田地。那时,我们的小山村可真热闹啊!人气十足,处处充满欢声笑语,我们小孩还能吃到专业队里的玉米面掺麦面的馒头,每隔一周还要放电影。一到抽水时,电机轰轰作响,抽出的水柱足有大瓷碗粗,银白银白的,喷到大水池里,流淌在水槽里,流到各块田地里。无论天气再干旱,只要大河有水,我们村的庄稼都是丰收的。

水电站周围是长满荆芥墩、桐树的河滩。一到暑假、秋假,我们都会在家长的吆喝声中,拉着架子车、担着箩筐到那里去割芽子积土肥。我们干累了,或到水电站的平台上、电站房的前庭里玩耍。平台、前庭都是用水泥修的,宽阔平坦、干净舒适。我们在上面蹦弹子、甩纸缏、蹦缸;或在草丛里桐树枝上去掏鸟窝,捉蝴蝶、待蜻蜓,或在细软的沙滩上摔跤、打闹;或在小河里捉鱼虾……玩累了,玩脏了,就往清清的河水里一泡,舒服极了,常常玩得忘记了回家。

为了保持小河里的水源,乡亲们每隔两年都要在深秋或初冬,对小河进行清淤,因为那时水渠里的水少,清淤比较省事。村民们称之为“挖沟”、“上眼”,一次至少需要3天时间。那时,父亲是生产队长,“挖沟”时用的锣自然放在我家。只要父亲前天晚上拿着锣在村里边走边敲边喊,“挖沟了,上眼了”,乡亲们就会知道要挖渠了。第二天,天刚刚蒙蒙亮,父亲就喊着“上眼”了……大人们就扛着镐、锹、锨,拉着架子车清淤去了。父亲和副队长、会计早已按照一家人口的多少分段、包干、挂牌。顿时,长长的水渠里车水马龙,都是忙着清淤的人们。铁锹声、吆喝声、拉车声,响彻河畔。我们小孩子往往都尾随而至,不时跟着推车拉沙。虽是天气寒冷,大伙个个争先恐后,干得汗流浃背,热火朝天。

记忆中的小河,像一条银色的丝带环绕着故乡,伴着四季的节奏,演绎四季的风光。春夏时节,沿河两岸杨柳青青,万木吐翠,草长莺飞,稻波荡漾,槐枝摇曳,鸟语花香,还有河中逍遥信游的鱼虾水禽,在水里嬉戏追逐,犹如画中仙境,美妙无比。秋天,两岸稻谷飘香,玉穗硕大,丰收在望。冬天的小河,银装素裹,冰雕玉珠,它就像一根细细的玉带,我们滑冰车,玩陀螺,尽情的享受冰雪带来的欢乐。一年四季,渠边都有很多可用的草药。祛热润肺消炎止咳的“狗贴耳”,治疗咽喉炎的“蛇舌草”,治疗风寒感冒的“惊风头”,还有什么“金樱子”、“车前草”、“金银花”、“地胆草”……都是上好的中药材。乡亲们一般小病小痛都不会去看医生,到河边采些草药服几剂就药到病除了。

最难忘的是夏季。放学回来,口干舌渴,爬到小河边饮上几口,清冽甘甜,沁入肺腑,如饮佳酿。伞状的洋槐枝遮掩了村西头小河的河岸,在繁茂的浓荫下,弥漫着槐花的馨香。小河里渠满水清,午饭后正是最热的时刻,也是我们小伙伴们最快活的时刻,放下碗撒腿就往小河边跑。那时,村后的小河段男女分开,界限分明。桥洞那一段是我们女孩的天地。我们呼朋引伴、喊着、笑着、跑着,闹着,一个个像假小子,在水里嬉闹、打水仗、比赛仰凫、立凫、蛙泳、狗刨儿、扎猛子……笑声水声,欢快荡漾。脚下的鹅卵石摩擦脚底的快感,水流冲撞小腿的刺激,从脚底往上串的丝丝凉意,那种感觉,那种美妙,那份快乐,那份怡然真是一个爽啊。

星期天,我会带着妹妹,c着一大篮子衣服去小河边洗。清澈透明的河水可以看清河底细细的白沙、奇形怪状的卵石、游动的一群群小鱼,赤脚站在水中,可以看到腿上一根根汗毛在水中浮起,那碧绿的河水,就像是头上的碧空掉入河中在流淌,让人心醉。洗衣服的婶子、大娘、大姑娘、小媳妇们,洗衣服、唠家常、说笑话。学着大人的模样,我也找一块干净的大石头,坐在那里,支起洗衣板,脚丫子浸泡在水里,小鱼不时亲吻着双脚。那边,一群光屁股的小孩在河中戏水打闹,捞小鱼,抓河虾。捶衣声,嘻戏声,笑声,击水声,连成一片,如一首动听的交响乐,回荡河畔。“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记得小时候我第一次写家乡的小河时就是这样形容的。

新农村建设的春风给我的故乡带来了无限生机,小河的容貌更美艳了。小河怀抱的不再是破旧的土胚瓦房,而是一排排设计整齐、粉刷一新的平房,几条宽阔的水泥道窜村而过,道旁绿树成荫,国家投资安过路灯,修下水道,建娱乐场,为古老的山村增添了一股现代气息。家家户户都接上了自来水,水的源头就是小河腹地。空调、离子电视机、电磁灶、电脑、微波炉、太阳能已进了农家。村后坡上的天心洞已成为著名的旅游景点,八方游客络绎不绝,为山村增添了新的景致。

故乡的小河,我离开你已二十多年,身在旅途,慢慢地变老……而依然风采奕奕,河水依然清澈、欢快、日夜奔流。只是当年的水电站早已搁闲,当年的水槽也已停用,甚至被毁掉了。家家有了自来水,洗衣机,到河边洗衣的人少了。村里的年轻人大多出去打工,留下的都是老人和小孩,全村只有我一个堂哥喂几头牛,河边嫩草幽幽,可无人问津了。

故乡的小河,你吟着浓浓乡音,飘着淡淡炊烟,捧着花红草绿,挽着荷颜禾香,映着青山明月,吻着日出黄昏,把我的心灵浸染。你像一部史书,记载着很多农耕时代的沧桑悲凉,见证着贫穷年代的困苦艰辛,讴歌着改革开放的美好生活。你孕育着两岸的一草一木,养育着祖祖辈辈的父老乡亲。你纯净、温柔、宽厚,给人们带来了多少便利和乐趣,无私的浇灌着沿途的万亩良田,给人们带来收获的喜悦,也带给我多少梦想、多少快乐、多少人生的启迪!

故乡的小河啊,您像一位纯洁、无私、慈祥、善良的母亲!您用自己的毕生精力默默地奉献着一切;您如一首清丽的小诗,意蕴深远,温馨而亲切;您如一篇优美的散文,行文曲折,荡气回肠。此刻,我只能让肤浅的文字重温你的美丽,追忆你的故事,陶醉你的神韵,品嚼你的博爱,感怀你的恩情!你永远是我滋养我心灵的药方,是我心中一幅最美的画、最动听的歌,永远融化在我的血液里,烙印在我的心坎上!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