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优质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3 01:09:45 页码:11
最新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优质9篇)
2023-11-13 01:09:45    小编:ZTFB

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对自己的成长和经验进行反思和总结。10.写好心得体会需要不断练习和反思,积累经验和积累阅读素材是非常重要的。请大家认真阅读以下这些心得体会范文,相信一定会有所收获。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篇一

在每一位父母的眼里,自己的孩子都是最棒,最优秀的。从呱呱落地,到牙牙学语;从步履蹒跚到健步如飞;孩子的一颦一笑,一饮一啄,是父母内心最弥足珍贵也是最割舍不下的。如何把握好一个“度”去爱我们的孩子,让他们在健康的关爱下成长?这是我们在教育子女过程中面临的一问题。

自孩子牙牙学语起,就一直在思考着今后该用哪种教育方法去引导自己的孩子朝着正确方面行走,也在网上买过不少有关于教子的书籍,如《男孩子为何要穷着养》、《如何向孩子谈性》等,总觉得这些书籍说教的多,实践的少。直到遇见《好妈妈胜过好老师》,才发现,其实爱的表达就是如此简单。做了父母,才深知父母之爱都深如海,但有质量差别。而决定质量高低的,不是父母的学历、收入、地位等,而是对孩子的理解程度和对细节的处理水平。

在孩子还很小的时候,经常会不小心磕碰到什么东西上,随后便哇哇哭,而此时,孩子的爷爷奶奶就会一边哄孩子一边“责怪”“肇事者”。因为看过这本书上有提及过此类问题,我知道这种“复仇”式的方法是极不正确的。某日,孩子不小心碰到了吧台的边边,跟往常一样,孩子嘟着小嘴挥着拳头一副与吧台势不俩立的架式,我赶忙往前,揉揉他的疼痛处,接着马上去揉吧台的边边,并指引他与我一起做这件事。这样做,不但没有让吧台成为“加害”他的坏蛋,还能作为他的朋友一起分担痛苦,并让他意识到“碰撞”是双方的事,要互相体谅。那么今后与小朋友发生磨擦也能用同样的方法去对待。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发现自己也在成长,我们都该明白善良和豁达永远是相通的,一个能去安慰给自己带来伤害的人或物,他的内心该是多么强啊!

偶尔不听话,闹小脾气,无理的哭闹时我们会把他领到自己的小房间,不用一分钟他便自己擦干泪水出来继续找玩具玩。我们应清楚地认识到:孩子的哭是给父母听的,孩子的闹是给父母看的,没人去理会他,哭已然没有任何意义。所以发生此类事情,我们不能高调处理,或打或骂不可行,冷处理才是上上之策。不过这招在孩子爷爷、奶奶面前完全不奏效,这也是隔代宠带给我们的压力。

再过两年孩子将入小学,紧接着读初中,高中,学,乃至走入社会,父母将永远是孩子的指明灯,不仅要把孩子养活,更要把孩子精心教育。所以今后的教育问题将是一场持久战役,而作为孩子的母亲,提升自己各方面的水平也不容懈怠。把我们的口号喊起来:让我们和孩子一起加油,一起成长吧!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篇二

曾经,大家都说,那孩子真难管。“那孩子”,xx颇具知名度的捣蛋人物覃相儒。 捣蛋人物转变确实很令人惊讶!然而自从上了学前班后,在老师阿姨小朋友的帮助下 ,覃相儒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可喜进步 , 比如自控力明显加强,上课能够保持安静认真了;责任意识得到很大提升,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能够主动去做了;逐渐培养成各种良好习惯,生活和学习形成一定的规律等等。虽然现在庆祝为时尚早, 但我愿意在这里晒晒自己的感受和方法,与大家分享及探讨。

积极和老师交流,把孩子的一些习惯和性格告诉老师,每次接送孩子的时候也与老师聊聊他在幼儿园和家里的表现和情况,针对问题作出对策。遇到身体不适或情绪不稳定的情况,老师也会立即告诉我们,所以孩子的情况老师和家长都会有较好的掌握。老师还会定期将班上最近学过的课程告诉家长,让我们回家后继续帮他练习。另外能得到老师的表扬,对覃相儒来说也是很重要。正是老师的教育与鼓励,覃相儒得到了明显的进步。

坚持原则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非常重要,可以或不可以一定要泾渭分明。覃相儒经常会有一些无理要求,比如春节前,我们答应给他买玩具,选择权在他,但是无论选什么都只能选一样,结果他选择遥控车之后又想要机器人,我们不管他怎么不高兴,都不放弃原则,因为我们知道,一旦大人松一次口,孩子就会觉得只要他哭闹、耍赖就可达到自己的目的,那样以后再教育孩子就难了。相反,如果你坚持原则,并且把道理跟他讲清楚,孩子就会意识到自己的无理要求大人是不会同意的,以后他就不会这样要求了。当然,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家长中一定要保持一致,不能一个人管教孩子的时候,另一个护着。

与孩子交流,彼此沟通感情也是必不可少的内容。每天要花一定的时间和孩子聊聊天,问问他幼儿园发生的事情、学习的情况,和小朋友相处怎样,以他的心情来看待问题,达到共鸣效果,同时告诉他做人的道理和原则,从而让他知道有所为有所不为。

现在,和其他孩子相比,覃相儒还有一定的差距,很多方面尚有不足。但是,我相信,只要耐心指导,他会取得更大进步,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孩子!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篇三

今天收到女儿幼儿园关于育儿心得的消息,我才忽然发现,孩子已经6岁了,自己还真没有好好地记录过她们成长。回顾出生到现在,她们给我带来了忙碌、快乐、惊喜??每每看到朋友给自己的孩子做成长相册、发微博、展示孩子作品等,心里暗下个决心,我也要为我们俩丫头做点什么。可惜,一直什么都没做,也没想过过怎样来教育孩子,更谈不上育儿心得了。借这个很好的机会整理了一点我和孩子一起成长中的故事。

我希望能给孩子一个快乐的童年,幼儿园是孩子最快乐的时期,所以在家也就没有严格要求,只要她们健康快乐,养成好的习惯,掌握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就够了。现在想想是问题一大堆,虽然自己身为老师,面对学生,我有耐心有办法让他们信任自己并喜欢上我讲的课。但对自己的孩子,我却常常会措手无策,需要别人来指点迷津,希望能和同龄的家长朋友一起探讨。结合自己的教育和工作中的一些经历,我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是分不开的,不要以为孩子入学后自然会由学校负责教育,其实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每个孩子天生都是一个学习的机器,从出生开始,学着吃、喝、玩、走、听、说等能力。只要在孩子的能力范围内,加以正确引导,培养一个好的习惯,什么都能学得很棒的。比如刷牙、洗脸、吃饭、睡觉、过马路等??著名教育家孙云晓把养成好的习惯比作往人生的银行里存钱,一辈子都会享用它的利息,把坏习惯比作从人生银行里贷款,一辈子都要为之而还债。孩子小时候很多事情都是我包办的,害处可不少,我的整理速度远不及她们打乱的速度。后来在家我给她们安排了一点独立的空间,让孩子学会东西要在摆放一个规定的地方,自己的东西要负责管理好。比如每人一个小书架放自己的书,每人一层鞋架摆鞋子,每人一个小抽屉收纳小东西,每人一把小剪刀??要是没有放好,找不到我也不会帮忙。这种习惯的培养大大减轻了我平时整理的负担同时锻炼了她们的自理能力,。特别是上了小班学会了穿衣叠被,在家发现瑶瑶会把自己的拖鞋摆放整齐再爬上床,出门时琪琪会把换下来的鞋子放整齐,这些我都没有的好习惯都是在幼儿园养成的。

现在的孩子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同时希望被人关注,渴望被人认同,所以赏识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现在的孩子有着自己的想法和创造,同时希望被人关注,渴望被人认同,所以赏识教育就显得格外重要,我在教学中也一直用赏识教育。实践证明鼓励比训斥能让孩子更优秀。赏识孩子不仅要善于发现孩子的优点和长处,为孩子设置恰当的目标,而且要善于将目标分解为阶段性和可实现性,以保持孩子的自信心。孩子的每一次进步我都会说“太好了!”“你真棒!”“你真能干!”之类话,能让孩子感到自信和快乐。我们吃饭难的问题,想了很多办法,做了个约定,在规定时间内吃完有奖励,完不成要惩罚。赏罚分明,效果一般。当吃饭过程中有进步了,我会说“你真棒”,给一个拥抱、一次爱抚,孩子就会做得比较好,赏识胜过奖励。上了幼儿园后,孩子在一个集体的环境中吃饭也有了进步,孩子偶尔会有吃饭速度全班第一的成绩,她们会告诉我,我也会肯定她们。有时会帮我叠衣服,收碗筷。我会说“你真能干!”,孩子也会很开心的。也要注意到,自信和自满一字之差,在肯定孩子的每一个进步的同时,让他看到新的目标,产生征服的愿望,让他来不及骄傲。

两个孩子独占性强,每样东西都要贴上自己的标签,甚至把保姆也分成了“姐姐奶奶”和“妹妹奶奶”。“人之初、性本善”,我开始反思自己,孩子的优点大多是与生俱来的,缺点都应该是后天造成的,细细想来好多原因都在自己身上,对孩子关注太少了。通过《采蘑菇的小姑娘》和童话故事,告诉孩子要相亲相爱,好东西要学会分享。如果一样东西分两份的话,负责分的人拿少的一份,后来就一直保持者这个很好的习惯。孩子间常争抢同一件物品,我会蹲下来问抢到手的孩子,“如果这次是你没有抢到,你会不会觉得伤心啊?告诉她,很多时候要学会谦让,谦让是一种美德。现在你抢到了,要是你学会了谦让和分享,那才是棒的。”这时,没没抢到的孩子会说“人家有困难你帮助了别人,下次你有困难别人也会帮你的。”允许孩子犯错,我们要让孩子知道改正了的就是进步的、棒的孩子,我们要欣赏他们可爱的一面!

大家都有体会,孩子到了4、5岁以后,渐渐形成了自己的世界观,有自己的思想、情感、爱好,经常会问“为什么?如“人是怎么来的?”“宝宝是妈妈生的啊!”而孩子似乎并不满意你的回答。“那妈妈是怎么来的???第一个人又是怎么来的?”我找来书本告诉了孩子一个大概。大人的思维总是没有办法跟上孩子,接着问动物是怎么来的?第一个动物呢?为什么我不能飞起来?第一个中国人是怎么会讲外语的???问一些稀奇古怪的事情,作为家长有的时候很觉得很无奈。但是我们要认真对待,尽可能帮助孩子明白一些事实。好在百度知道,要是百度不到我只能说这个问题妈妈的本领太少,也回答不了了,只能你学多了本领再告诉妈妈了。贝贝熊系列的《见什么买什么》、《女孩靠边》、《电视迷》等,书里的家长把问题处理得相当好。

在这个快节奏的生活时代,逼着我们所有的人都要加快脚步,否则就要被淘汰,面对孩子,我们要学会慢下来。和大家一样,收到周边的影响,大家都不自觉地会相互之间把孩子做一个对比。谁家的孩子在学外语、舞蹈、美术、钢琴??自己什么也没学。完了,想着我们是真输在起跑线了,于是赶紧趁着小班结束的暑假,报了中国舞和儿童画。结果是:每次画画结束的时候,我们俩丫头只勾了一个轮廓,等着妈妈去接:每次跳舞开始,先找各种借口。就这样终于坚持到课程结束,我恨失望,孩子很不开心。于是停止了课程。双输事件看来,孩子没有到一定的阶段让她做超出了她的能力范围的事情,是家长急功近利的心态不好,处理事件的方式不对。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观,我们不能以成年人的功利思想去逼迫他们学这学那,这样反而会束缚了孩子的独立个性和想象能力。严重的会让他失去学习的兴趣进而会产生厌学情绪。自从学画失败以后,我给孩子一个本子,类似小班的《我的数字小书》那样取名为《琪琪(瑶瑶)的画画故事小书》,主要目的是练练握笔的能力,开始了她们的涂鸦时代。没想到这个名字让孩子觉得那是她自己的绘本故事书,模仿着绘本故事书一样每页她编一句话,要求我给她写上汉字。根本不识字的孩子还有模有样地指着写的字认真地读着。由于是她自己编的,基本都对得起来,顺便认识了不少字。画画故事小书也使孩子的画画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出海》的作业得到了幼儿园老师的表扬。

我觉得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比如我给孩子看了我的蛀牙,外婆装的一个金属假牙,给她一个实实在在的例子,她们会自己主动刷牙,特别是琪琪,现在长恒牙了,也学会了控制吃甜食。每一个孩子都希望自己是好的,自己是进步的,都会朝着好的方面去发展。双胞胎的优势是两个孩子一起长大,不缺玩伴。但这也带来一个问题,不会主动去和其他的小朋友在一起玩,碰到同学、老师、熟人,她不会主动去打招呼。而我们班的很多孩子如邓邓、小米、李斯藩、王安妮、钱雨薇等很多孩子在这方面是是相当棒的,老远就在路上和我大声说“琪琪瑶瑶妈妈好!”我把这个例子也和孩子说,她们也看到了同学的好榜样,直到近阶段好像忽然开窍,会打招呼了,家里来了客人也会招待了。当然孩子也会从榜样那里学到一些不好的东西,但是她们还不太会分辨好坏的情况下,发现了要及早纠正并不断输入正能量。比如告诉孩子嘲笑别人是不对的,也会给人心理上带来伤害的。

生活的点点滴滴都是教育孩子的好题材,有时候搞破坏也能让孩子学到知识,小时候告诉她们什么是危险的,易碎品坏了就不好修复了。孩子根本不理解这些。2岁左右的琪琪在在家里扔沙包,扔到了妈妈的玻璃杯上。当时孩子就明白了,原来玻璃做的东西真的会坏掉的,而瑶瑶亲眼目睹,不断地和我强调“琪琪打碎了妈妈的玻璃杯”,从此以后就很少打碎东西。晚饭后小区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会在一起玩,对孩子的成长也有帮助。古老的躲猫猫、丢手绢、老鹰捉小鸡都是孩子最喜欢的。有的时候我们家长也当老鹰。在游戏中学知识,学道理,唱儿歌、流行歌曲等,加强了孩子的社交能力、心理承受能力和处理事情的应变能力。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完整性格的形成会有帮助。

晚上睡觉难问题,怎么办呢?数羊,也就学会了数数。很多家长都坚持每天睡前给孩子讲一个故事,长期下来,肯定能丰富孩子的精神世界,你会发现孩子也会有一个巨大的变化。我身边就有一个相当成功的例子。于是,我也买了很多的故事书,比如《安徒生童话》、《格林童话》、《睡前好故事》、《婴儿画报》??而我没有365天的耐心,只是趁自己的心情,高兴,愿意就陪伴一会,我能对我的学生不厌其烦把一个题讲很多遍,但是对自己的孩子一点耐心都没有,一句话重复3遍就开始不耐烦了。这点自己是很不尽职的!所以老师和妈妈还是有区别的。

最后,我觉得幼儿园的家长会、公开课和亲子活动家长最好不要错过,因为孩子很期盼家长的到来。我一般都会积极参加,这对孩子来说意义很大,孩子会觉得家长非常重视、十分关心,同时也想让父母看看自己在幼儿园的表现是多么的棒,能给孩子力量和信心。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孩子成长的见证,而我只是在学着做家长,每天都是新的课题。我相信鼓励和信任是走近孩子心灵的有效方法,每个孩子都有缺点,而我们要赏识她们的优点,看到她们的可爱。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篇四

我们的孩子生活在网络时代,通过网络可以学到许多有用的知识,也可以成天去玩游戏,浪费时光。

让孩子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不怕困难,勇于面对,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在学校遵守校规,回家在路上遵守交通规则。

我们要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了解孩子,与孩子成为朋友,让她把心理话对你讲,真诚地对他,学会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思考,不要总是抱愿孩子成绩不好,上课不听课,写作业时抄同学的,我们总要看看我们的孩子在哪一方面知识欠缺,在初一如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有了学习的兴趣,初中阶段,高中阶段将会变得容易。

《父母课堂》中举出了许多实例,其实最重要的是父母要了解自己的孩子,观察自己的孩子,才能帮助孩子。

我的孩子已经上初二了,在学习上因为起初没有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习惯,所以到现在学习成绩一直不如意,但是我深知这不是他的错,我有很大的责任,因为工作经常晚回家,也因为单亲让他一直处在孤独中,所以网络游戏成了他驱除孤独的唯一寄托。

作为家长,我心急如焚,我想不能再如此沉寂下去,我必须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为此我调整了工作时间,虽然花费了一些代价,但是比起牺牲自己毕生的事业——孩子的未来,值得多。

从初二下学期开始,我“紧盯”着他,从他感兴趣的科目出发,陪他共同学习,共同讨论,不停夸赞他的聪慧,结果与他自己先前相比真是有了很大的进步,就连他喜欢的学科,但因不喜欢教课的老师,曾经一度成绩下滑,上课不爱听讲。

现在在我的引导下,来了个360度的大转弯,他居然喜欢任课老师了。

我们小的时候就有这样的感觉——喜欢哪个老师,就喜欢听哪个老师的课,这门功课即会优于其他的课。

所以让孩子对老师喜欢是极其重要的,虽然大人孩子都知道学知识不是给老师学的。

了解孩子莫过于自己的家长,因为孩子经常会在学校受到批评,这对他的成长发展极其不利,考虑到这个因素,回到家我不会变本加厉的批评,我会帮他分析原因,后对他进行鼓励,表扬他的优点,所以他一直没有失去自信。

一个孩子学习不好没关系,只要他的品行好,他有自信心,将来是不会错的,所以我不会责备他的成绩,况且这是因我造成。

我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了信心。

孩子的教育不能一味依靠学校,学校的老师主要是传授知识,孩子的思想道德,学习生活习惯,身心是否健康发展,主要还是靠家庭教育。

只有我们孩子感到父母给予他们关爱,他们才会去关心别人,传递这种爱。

我们只有不断学习教育孩子的技能,加强同孩子的沟通,才能培养他们。

这些只会慢慢地改变,只要我们有一颗这样的心,相信我们的孩子会一天天进步。

只要孩子心里是阳光的,他就一定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习惯,懂得面对人生成功和失败,就能在成年后很好地适应社会,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各位老师、家长朋友,大家好:

首先感谢老师给了我们家长这次沟通交流的机会,让我们家长能够通过本次家长会了解自己孩子在幼儿园的生活、学习情况,达到家园配合、共同教育、共同提高的目的。

衷心地感谢你们一直以来对我们孩子的耐心教育与细心呵护,使我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

今天,我受蒋老师的委托来谈谈自己在教育孩子绘画方面的经验,其实我也没有什么经验可谈,对于教育孩子自己也是一张白纸,有时还很茫然,只是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不断摸索、不断学习、不断总结、不断体会罢了。

人人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聪明、活泼,这就要靠父母的努力,因为“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

所以作为父母我们不仅是让自己的吃好穿暖,还要经常和孩子聊聊天、念念儿歌、做做游戏、讲讲故事、画画图画等,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能力、语言能力和自己动手的能力。

我的育儿宗旨是:“不要求孩子学多少知识,重要的是多培养孩子对事情的兴趣,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凡是教育孩子以鼓励、表扬为主,尽可能不直接批评孩子的不足,而是以希望的口吻勉励他改进,这有利于树立孩子的自信心。

对于培养孩子画画我的体会有三点:

一、培养孩子的绘画兴趣是关键。

大家都知道,孩子刚生下来什么都不知道,这就需要我们父母在他成长的过程中不断地给他教育和启发,培养孩子兴趣点。

这一点很重要。

所以,在我的孩子很小的时候,我就给他一只笔,找一些旧杂志让他乱画,注意培养他的绘画兴趣。

孩子稍大一点时,我就买一些。

简单一点的涂色书让他涂色。

导他画画。

三、学会欣赏和评价孩子的画。

平时,孩子无论画什么我都带着欣赏的眼光去表扬他画的不错,然后启发他将画的不足地方在这样那样画好。

这样不仅增强了孩子的。

绘画兴趣,而且还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关于家长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是一个非常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清楚的问题。

说实话,本人也是初为人母在育儿方面并没有太多的经验,只能说我在教育自己孩子的过程中,我还是依然不断在学习中,平时喜欢看育儿书籍。

还有就是平时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现在写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一下。

但凡有小孩的家长都喜欢评价自己的孩子“乖”或者“不乖”,很多家长见面是常抱怨自己的孩子不乖。

这个“不乖”只是根据成人的标准去判断的,我觉得成长规律中就是包含“不乖”的,我的孩子也不乖,比如冬天要穿裙子,夏天包个毯子,稀奇古怪的事可多了,但孩子的“不乖”就像女人的更年期一样是不可控的,是孩子自己也控制不了的,因为他还没有成熟的心智,还不懂得自己排解情绪。

就是需要大人的包容与安抚,这是成长的必经之路。

还有这个“不乖”具体是指什么?我想了下,无非是:

1.在床上没玩没了的跳。

2.爬上爬下不知害怕。

3.喜欢踩水拉也拉不住。

4一言不合又哭又闹。

5.喜欢拿个树枝到处乱戳。

6.喜欢在地上捡一些大人觉得很脏的东西。

7.老是玩小刀啊,危险的东西。

8.搞的家里乱七八糟。

9.不会吃饭要吃饭,会吃饭后不吃饭。

大约就是诸如此类的事吧。

我的女儿就是这样一样不拉的长大的。

如果你是因为这个觉得“不乖”那真是大可不必,这只能说明你的孩子太正常了,现在的孩子受到的约束太多了,把一些人的天性都被管制没有了,古今中外,有钱没钱的孩子都是喜欢干这些个事的,什么原因?“人的天性”你非要让他一动不动,那岂不是逆天行事吗。

自寻烦恼不是吗。

你需要做的只是保护他的安全,保护他不是什么都不能做。

而是在他做之前把大的危险因素剔除,比如我女儿看我缝东西非要用针,我会帮她取一个绣花用的圆头针,扎到她也不痛,用刀,我会给她吃西餐用的不锋利的刀,用剪刀刚开始用安全剪刀,后来看她根本不会傻到剪掉自己的手指,就直接用小一点的真正的剪刀。

所谓的心灵手巧不就是要多动手,多动手才能熟能生巧,才不会伤害到自己啊。

在管理这些小问题时要掌握把孩子放在第一位原则,比如在床上跳,家长实在忍耐不住时一般会说,“快下来,把床跳坏”。

但如果在他跳一会满头大汗时你对他说“跳的太高了,太厉害了。

是不是累了,下来喝点水”这样可能效果更好,等他喝完水,以小孩的个性可能已经转移目标了,岂不是不引起冲突有能解决问题。

还有几种不乖表现在1.无节制的吃零食,2.不肯上幼儿园或者遵守一些规则。

如果是这个,请先看看家长有没有犯以下错误;“1.如果你听话就给你买薯片吃.2.如果不听话就送你去幼儿园,关起来,让老师收拾你。

3.快把你的东西藏好不然别人拿走了。

”这样传递给孩子的是什么?1.零食是奖品。

2.幼儿园等同监狱.3.外部世界不可信任随时会有损于自己的事发生。

我想,1.人人都想每天拿奖品,何况零食毕竟好吃。

2.永远不进“监狱”。

3.谁也不能信任。

搞不好还要先攻击别人。

很多孩子的事大概不出这左右。

教育就是细节。

我对于零食的态度是,我不会主动买,但是在某些场合遇到了也不阻止她吃。

这种场合大多是欢乐的场合,经常看到在结婚,或者聚会场所因为孩子的事,大人也不愉快,小孩也不快乐。

其实一年的这种场合并不多,何不满足一下他,算下来并不多,很多奶奶,嘴上说不能吃不能吃,到了超市心一软买一大堆在家里。

孩子吃时又一直唠叨。

这岂不是既没有控制零食也没有让孩子得到吃的快乐吗,还让他养成耍赖的习惯。

对于玩具也可以如此处理,她看到了想要就买,可能她想要的不是我们想要的,但是尊重她的选择,不要说这个不好,那个更好,这不就相当于干涉“婚恋自由”吗?孩子的事孩子说了算。

不要家长认为什么好才买,到最后经常是买了你想要的,还要买他想要的,家长气不打一出来,搞得孩子哭爹喊娘。

在幼儿园我发现有的小孩不受控制,听不懂老师的指令,不能遵守规则,我得到的结论是父母太过于压制了,在家里什么都不让动,甚至限制了人身自由,家长喜欢他乖乖坐在怀里一动不动,其结果就是家长扮演了警察的角色,家长稍不留神孩子就像越狱了一样,像小牛一样冲向自己的目标。

想想我们小时上学时老师一离开教室,压抑一节课的同学什么反应,想想压抑几年的孩子什么感受我们现在的孩子都是在6+1的抚养模式下成长的,孩子已经背负太多的期望了,已经太被“看重”了对待孩子的事家长已经无法做到“顺其自然”了。

我自己带孩子也不是要她用成功来报答我,我这几年看一个生命神奇的成长已经让我无比幸福了,我只是做一个母亲应该做的,这些事有的别人可以替代有的事别人无法替代,我发现很多家长对孩子的要求远远大过对孩子的付出。

想想我们每日工作8小时也是一生碌碌无闻,而每日全心全意陪孩子不超过一小时,却希望二十年后收获一个“郎郎”,岂不可笑。

当然这样的家长只是少数,但不是没有。

我在亲自抚养孩子时很大一部分工作是为孩子争取自由争取玩玩水龙头的自由,争取自己吃饭搞一身的自由,争取把地板搞很脏的自由。

给我们孩子足够的尊重,让她也去尊重这世界的万事万物,对生命的尊重才是教育的核心吧。

1.我接触的第一本有意义的家教书是尹建莉的《好妈妈胜过好老师》这本书把家庭教育放在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之前,引起家教热潮,孩子在各个年龄段都适合看。

是具有中国特色的通俗易懂的书,爸爸也可看,并不是只是写给妈妈的。

作者也有博客。

2.0-6岁的书,0-6岁是关键期,三岁看大,七岁看老,三岁后在学校时间也是有限的还是以家庭教育为主。

蒙特梭利在这方面研究比较多,国内最早的蒙氏是孙瑞雪的《爱与自由》《扑捉幼儿敏感期》。

《爱》偏理论,《捕捉》偏案例,看了案例就知道孩子原来都是一样的,对自己的孩子就不会那么不知所错了。

心态也会从容很多。

李跃儿《谁了解孩子成长秘密》《谁拿走孩子的幸福》这个人创建了中国的巴学园。

她提倡的不只有蒙氏还有很多自己的东西。

这两位作者都自己创建了幼儿园,当然书里有很多对自己幼儿园的描写,但这不妨碍书里的不错的科学理念。

我生活中翻的比较多的是韩国的,申宜真的《0-6岁儿童心理百科》她还有一本《好妈妈慢慢来》(我没看过,因为没买到)从书名就知道她提倡等待孩子,给孩子时间。

书中涉及常见心理问题比较多,挺实用的。

《别以为你懂孩子的心》0-3岁的,写的是自己的孩子成长的点滴,非常生活化,像一盘家常菜,通过小例子来说教育的细节。

她好像也有博客(博客真好,省钱了)。

3.和孩子沟通的书。

美国的《如何说孩子才会听,怎么听孩子才肯说》很实用,像书名一样,操作性强,不只是应用于和孩子沟通,和成人沟通一样有用,现学现用,立竿见影。

4.小说类的,可读性好,有趣味,随便看看就能感触良多,写自己与孩子的感情与成长历程。

池莉的《来吧孩子》。

刘墉写给儿子的《超越全书》,写给女儿的《成功全书》。

虽然书名很俗但是他是一系列的全集。

刘墉也是我心目中的完美男人,自己成功还能让家庭也幸福,孩子也成长不错。

他写的书不只是育儿更是做人。

他对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和西方的现实生活结合传承的特别好。

5.亲子共读的书。

《窗边的小豆豆》,《夏山学校》(这本还没读)上次写的巴学园是幼儿园是错的,小豆豆里的巴学园是小学,写错了。

这是父母可看,孩子也可看的书。

6.还有很多绘本(图画书)。

家长和孩子共同阅读的好选择,《汤姆系列》《贝贝熊系列》前者是儿童心理自助,写的是孩子上幼儿园或者遇到什么事的想法可以和孩子产生共鸣,后者是养成好习惯,比如“见什么买什么”“电视迷”“钱的学问”看看书里的家长是怎么处理问题的。

孩子看的书有很多,上小学后能自助阅读的郑渊洁的童话是首选。

但不可急于求成,要慢慢来。

育儿是一项艰巨复杂的工程,它不仅仅需要财力,更需要精力与耐心,然而在与孩子共同学习中能收获一些快乐与甜蜜,同时也能得到一些思索和启迪,总之孩子只要有一点进步,都会令我们惊喜不以,因为那是老师与家长辛苦付出后所收获的果实。

我也想请教其他家长,看看有什么好的方法;我们需要不断去探索更好更多的育儿方法,也希望好的育儿方法和好的老师就如同一艘轻舟,载着孩子们驶向无限广阔的知识海洋,让孩子们更健康,更优秀!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篇五

育儿是一条长期而漫长的道路,到什么时候都不能说自己教育的孩子是最成功最优秀的,什么是成功?什么是优秀?每个人定义不同。

我从怀孕开始就在想,我希望自己的孩子以后是怎么样的。从开始希望她多么出类拔萃,到她一点点侵入我生活,才发现其实我只希望她:

健康平安快乐的长大,做一个乐观积极,心怀宽广,仁爱大方有自我的人,就够了。

相对西方教育,国内教育确实有很多可悲的地方,但也有可取之处,所以我坚持以自己的理念去带孩子,揉合适合自己的来用,毕竟每个家庭每个宝宝都是不一样的,一概而全似乎不够合理,取自己所需的就好。

经常被朋友甚至长辈问,nono这么棒你怎么带的。我是一个粗线条的妈妈,凡事不那么细致计较。思来想去,我的育儿心得只有三个字:

手放开。

很简单的三个字,我相信很多妈妈也都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但是做起来可能并不那么简单。

手放开,可以延伸到育儿的各个方面:行动,喂养,性格,语言(这几个词我不会说什么专业术语,就用自己的语言来吧)。

今天我说一下nono在行动上面的表现,我是如何做的。

nono九个月可以扶着东西自己站立小走几步,十个月能连爬带走到自己想去的地方,十一个月基本可以放手走几步,十二个月已经能够走的稳稳。

刚会爬的nono满屋子乱窜。衣服脏,洗呗。地板硬,带护膝呗。到外面玩看到楼梯就爬,我不扶,就在旁边跟着,适当的保护着,小手小脸黑乎乎的,多洗澡呗,什么都没有保护孩子的天性重要。

爬行对孩子身体协调性发展非常有利,没有很好爬过的小孩下肢感觉很无力,平衡感似乎也不是那么的协调。什么学步车学步带我连想都没想过。

nono十个月参加爬行赛时在众多比她大的孩子中得到第二名。当时老师都觉得nono比同龄孩子大胆,行动敏捷,问我们怎么教育的。放眼看现场其他孩子哪怕拿一个小皮球玩,旁边都有家长保护着,这个危险那个不要,在那么厚的爬行垫上爬还要被嘱咐小心啊别磕到啊,家长寸步不离的跟着,孩子当然不知道自己该怎样了,什么都是家长说的算。

nono在现场看到什么玩什么,我仅仅在可控的距离里看着,甚至她爬上一个木梯窜过一个过道爬到滑梯跟前,我都没有跟着上前。因为看过周围没有危险物也不会摔下来,防护措施很好,那就任由她自己爬咯。

对于我来说,摔一跤磕一下是她成长中的一部分,没有经历过就不算长大,摔过一次她会更好的保护自己。所以为什么很多家长保护很好的孩子反而摔得多,因为他们还到学会自我保护的阶段就已经被家长保护起来了。

她在学习走路的过程中就算摔倒,我看不是很严重就会叫她自己爬起来,从来没抱过,哪怕哭着也是自己爬起来以后我才会抱她,不要说我心狠,我会等她爬起来后亲她安慰她,但更重要的是告诉她为什么会摔倒,下次应该怎么做。

而这么做的好处,nono到现在都是,就算摔倒只要不是非常疼都不会哭。她只会越来越好,越摔越少。到最后摔倒了自己爬起来还知道拍拍手中的灰,会这么做的时候她只有一岁。

一岁两个月的时候她已经会熟练的上下床不会摔了。因为她要上下床的时候我们没有马上抱她,而是教她怎么做,一步一步教一点一点来。这个年龄的孩子学东西非常快,每个孩子都是精灵,不要说她小听不懂学不会,孩子远比我们所想的聪明很多。

一岁三个月她已经会拿着扫帚帮我扫地,扫的干净吗?当然不了,她只是在模仿我们,很多家长都会说不会扫还扫什么,不要累到孩子,会越弄越脏。其实她就是当作游戏,这有什么不好?最起码她能分清什么是垃圾,扫帚是用来干什么的。再大一点,她已经会学着大人用扫帚去掏滚到沙发下面的玩具了,有模有样。

nono十个月的时候,我就开始教她垃圾要扔垃圾筐,尽管她那会儿都是爬着到垃圾筐跟前,尽管她那个时候还不清楚什么是垃圾,甚至会把垃圾筐的垃圾倒出来。

妈妈一定要多点耐心,每次扔小点的垃圾我都会请她帮忙,慢慢的她不会去翻垃圾筐的东西,再慢慢的她会把自己觉得没用的东西放进垃圾筐,也许会扔掉我有用的东西,但在我看来这是她的进步。到现在她一岁八个月,就算在外面也已经会自觉的找垃圾桶把垃圾扔进去,准确无误。

一岁八个月她已经会自己穿脱衣服,就连纸尿裤也知道自己铺好把小屁股放上去,看到摆餐桌时候自己拿着小碗爬到椅子上等着吃饭直到自己吃完一整顿饭才下饭桌(这个可以在如何让孩子好好吃饭中再讲)。

就在昨天,她把水杯打翻,撒了一桌子水,我并没有责备,而是扔给她一块抹布告诉她:nono帮妈妈把桌子擦干净。然后我就去干自己的事情了,过一会儿我再去看,桌子擦得干干净净,抹布被她搭在她的小椅子背上晾着,地上掉着一些在桌子上放着的杂物,我想应该是她怕水浸湿这些东西所以扔地上才开始擦桌子的。

这是一岁八个月的她会独立思考做的事情,在外人看来这个年纪还是孩子,而在我看来,她已经是一个很能帮妈妈忙的小大人了。

不过我所说的手放开,并不是什么都不管哦,手放开,心与眼紧盯,随时关注宝宝的动态,真的危险时候一定要及时保护,随时关切宝宝情况,身体心理都需要妈妈多加呵护。

我几乎自己一个人带孩子,很多妈妈问我,那你吃饭怎么办,做家务怎么办?自己带孩子依然可以放心的在厨房做饭不用随时看着她,与其步步紧跟孩子害怕受伤,倒不如创建一个相对安全可靠的环境给孩子。危险物品还是要远离孩子,比如剪刀一类的利器,易碎品要收起来不让孩子拿到,容易磕碰到的尖利的桌脚尽量给包裹起来,容易烫伤孩子的开水明火也不要放到孩子能够碰到的地方。有一个相对安全的环境就能轻松的放开手啦。

细细想想如果你不肯把手放开,不告诉孩子什么是真的危险什么是可以尝试,除了随时紧盯,把东西都收的高高,还能怎么样?万一有那么一下疏忽,孩子是不是一样会受伤?也许还会伤的不轻。然后你再严加防范,孩子不能乱动,行动局限,恶性循环,这样下去的结果只有两个:

孩子可能会越来越胆小,他什么都不敢碰觉得什么都是大人所说的危险。

他也可能会胆子很大,什么都敢碰,因为他不知道何为真正的危险。

说这么多只是想告诉妈妈们,只要你肯放开手,孩子,会给你很多的惊喜。要相信你的孩子是聪明的天使。要放手让他们在这个未知的世界勇往直前。过度的保护可能会让孩子少一次磕碰,但是却让他失去了成长过程中最美好的探索过程。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篇六

时间飞逝,转眼间,儿子结束了三年的幼儿园生活,开始了期待已久的小学之旅。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开始教育学龄孩子犹如一门课程摆在我的面前。开学将近两个月,我由衷地感慨家长必须和孩子共学习,齐进步。“万里长征”初起步,我和儿子一起成长!

儿子天真活泼、聪明可爱,不是很出色,但也有值得我们骄傲的地方:孩子发展比较全面,学习上进步非常明显,有一定的独立自主的能力,能主动学习;有一定的责任心和爱心,诚实,能体谅、尊重父母,与小朋友和睦相处,知道劳动的艰辛,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注意力集中度不强、粗心、爱玩电脑游戏、做事情慢等。要说起教育孩子,实在谈不上有什么成功之处。一路走来,经验教训各自参半,感触颇深。下面我就谈谈和儿子一起成长过程中的几点认识,与大家共勉。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再苦口婆心的教育,如果没有行动示范,也是徒劳,所以家长要努力做孩子学习的榜样。比如面对华老师要求背诵的诗歌,我给儿子讲讲意思后,自己先背给儿子听,再要求他背给我听。面对吴老师要求的数字分成计时口练,我也先做表率在15秒内完成,再让儿子一遍遍练。这样一来,儿子就觉得完成任务是必须的,用他自己的话就是“别人都会了”。最近华老师开展了读书活动,让孩子们多读书,积极读书。由于识字量少,必须靠拼音读故事,儿子嫌麻烦对读书的热情度一般般。为了更好地让儿子投入到读书活动中,我每天晚上坚持和儿子一起分角色读,一起谈从故事得到的认识,高兴时一起演一演。慢慢地,儿子能静心独立读拼音故事了,而且越发得感兴趣了。

所以,想要孩子完成好学习任务,父母榜样的力量是对他最好的帮助。

我有一同事女儿考取清华大学,儿子考取复旦大学。他的心得体会是营造家庭学习气氛,让孩子养成自觉学习的好习惯。每天晚上吃完饭后,他和妻子就出去散步,两个孩子收拾完桌子,就去写作业,他们回到家,在孩子做作业时,从不看电视,各自拿一本书看,时间久了,孩子就养成了良好的作息习惯,两孩子经常相互比,看谁学习好,看谁学的晚,结果两个孩子双双以优异成绩考取梦想的名牌大学。所以,我们坚持向同事学习。在每晚的学习时间内,儿子学习,我备课,爸爸看报,大家一起认真。良好的家庭学习气氛正逐步养成,儿子每晚自觉学习习惯的养成就水到渠成了。

记得儿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没有经过父母同意,拿家里的钱,想要买一个心仪已久的玩具。被细心的老师发现,虽然儿子的计划没有成功,但我还是重重地打了他。事后我先向儿子认了错,儿子也认了错,并约定好以后任何事情和妈妈商量,妈妈觉得可行的一定同意。第二天,我买回了儿子向往很久的玩具送给他,勉励他诚实、勇于改错,类似的错误儿子再也没有犯过。现在我和儿子有时像朋友一样聊天,其乐无穷。儿子上小学了,有时候浮躁写字或数字很差,我就让他在另外的本子上重写10遍,再重新上作本写,写好为止。几次儿子觉得得不偿失,就自然认真写了。

现在的孩子不好教育,有自己独立的思想。一味地拿家长的权威压迫,很容易引起孩子的逆反心理,问题就会更加复杂。莫若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之上,因势利导地和孩子做朋友,和孩子一起成长、一起痛并快乐着。

上述这些只是我感触最深的几点体会,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也有很多的苦恼和困惑,我会经常上一些教育网站,学习别人的一些教子经验,了解一些小学的新课程信息,也多和孩子老师交流沟通,共同帮助孩子解决遇到的难关。我想,通过老师和我们的努力,一定能让孩子拥有一个美好的童年,定能让孩子快乐学习,健康成长。最重要的是,我们应该对自己的孩子充满信心,相信每一个孩子都很棒,我们要允许孩子的优秀是多元的。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篇七

时光匆匆,转眼间孩子马上就要结束幼儿园的快乐时光,步入小学阶段。对孩子来说这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当然,对于作为家长的我们也无疑是一个考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我们要做好这第一任老师的工作,帮助孩子顺利的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就要培养孩子好的行为习惯。下面我们来谈谈孩子教育方面的点滴体会和肤浅见解,与大家一起分享。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环境,是孩子习惯养成的摇篮。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我们要注重孩子学习、纪律习惯的养成。

在孩子一入园,我就注意培养他的学习习惯。告诉他一心不能二用,告诉他上课要注意听讲,不懂得要大胆提问。现在,他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做作业。在他做完作业后,我会给他检查一遍。如果发现他字写得潦草,会马上要求他重写。

我还会通过每一个日常生活细节逐步培养孩子良好的纪律习惯。如玩电脑、看电视要限制时间;到超市购物,孩子喜欢的食品、玩具很多,我就让儿子选其中一二种,从而使孩子抵制各种诱惑的能力和遵守规则意识逐渐增强。

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个人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才会自觉、主动、认真地去学。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我儿子很小的时候我会让他拿着笔涂涂画画,不管会不会写只要有这个意识就是一个好的开始。慢慢的我会让他写一些简单的汉字、数字,写不好看也不要紧,只要写出来就加以表扬,这让孩子有了自信,也对写字产生了兴趣。平时我还鼓励孩子广泛阅读,并同孩子一起阅读。孩子喜欢听我给他讲故事,一有空就会拿着书让我给她讲故事,儿子听得开心,我讲得也快乐。用空时,我还带着孩子逛逛书店,让其沉浸读书的氛围中。

孩子的教育是门艺术,我们每一位家长任重而道远,让我们共同学习,一起分享孩子健康快乐的成长。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篇八

光阴如梭,邓立哲已进入幼儿园中班,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独立意识的增强,渐渐长成了一个“小大人”,孩子是大人的“复印件”,所以平常我们也会注意不同的教育会给他带来不同的影响。

每一天我都会抽出一部分时间和他沟通交流,有时是接他放学回家的路上,有时是晚上睡觉前,谈谈这天过的怎样样,或者就我们的所见所闻说给对方听一听,让他学会关注身边的事物。在与他沟通时,认真的听他说话,让他感到父母对他的重视和尊重,这样他小小的自尊心就会被树立起来。

此刻电子产品很多,我们家不太反对孩子接触这一块,从实际来看,这些电子产品也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有些益智游戏确实也挺不错的,我们觉得关键在于引导。邓立哲在家想要玩电脑或是手机游戏的时候,我们会先陪他一齐挑选一个适合他的小游戏,然后将一个闹钟放在他的面前,提前告诉他能够玩多久,就应保护好自己的眼睛,时间到了自己就不玩了。大多数时候他都能够自己掌握好时间,有时也会想耐着多玩一会,我们就会规定下次玩游戏间隔的时间就会更长或者减少下次玩的时间。

在生活中,我们会常常给他讲一些励志故事或典故,陪他一齐阅读,期望他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这对今后的学习会很有帮忙。同时也会有意识的培养他的独立性和关心他人的意识,比如我们都要出去,只能把他留在爷爷那,我们就会跟他说爷爷年龄大了,需要他去照顾一下,他就会很乐意。

另外一点,统一家庭的教育思想很重要,如果父母的意见不统一时,会使孩子无所适从,孩子对大人们的洞察力也是很强的,时间一久,在家长的意见不统一时,孩子就会利用家长的意见分歧而“投机取巧”。家庭和睦对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和纪律感很有帮忙。所以我们平常对孩子的教育有意见分歧时,都会采用背着孩子的沟通方式,而不是当着他的面前争执不休。

孩子的教育也离不开学校老师的辛勤培育,家校联盟是的办法,上述这些只是我平时教育他的一些心得,期望今后能和更多的家长多多交流,找出更好的育儿方法。

儿童游乐场,这个词带给孩子和妈妈感觉完全不同。在孩子看来,那是能让他眼睛发亮、兴奋不已的一个词。而在妈妈看来,那简直就是担心吊胆和险象环生的代名词。其实没有那么严重,只要你把那些危险因素排除了,就能让孩子玩得尽兴又安全。

秋千。

关注重点:防止孩子甩出去或被秋千撞到。

秋千孩子都爱玩,但看着孩子越荡越高,你的心也越悬越高,生怕孩子一不留神就飞出去了。所以,必须要事先叮嘱孩子,双手要始终抓牢秋千的绳索,不玩的时候,要等秋千完全停住了再下来。

另外,要告诉孩子,经过秋千旁边时,必须要绕着走,不然会被荡起来的秋千撞到。

跷跷板。

关注重点:注意同时上下。

“木马木马两人骑,一边高来一边低。马儿马儿别淘气,我和弟弟笑咪咪!”跷跷板就是这样,需要两个孩子配合才能玩得起来,要玩得好了,就能笑咪咪。玩得不好,就该哇哇哭了。所以,你不光要注意到自己的孩子,还要注意对方的状况,告诉他们,如果不想玩了,先跟大人或对方说,否则一方下来了,另一方没有准备,很可能被狠狠地墩一下。这还是轻的,离开的那个孩子如果步子慢点儿,很可能被一下子跷起来的板子拍着。

滑梯。

关注重点:不从滑梯口处往上爬,滑下去后迅速离开滑梯口。

玩滑梯很容易出现的状况就是,孩子们没有间隔地一个接一个往下滑,人多的话,你就看吧,一会儿滑梯口就开始叠罗汉了。如果孩子年龄太小,扶他上去后,要赶紧到滑梯末端等他滑下来,大一点儿的孩子,则要告诉他,如果前面有小朋友,要等小朋友滑下去后再滑,滑完后立刻起身离开,也不要从滑梯出口处往上爬。

滑道。

关注重点:不能中途松手跳下。

抓着滑道顺坡而下,这个游戏很令孩子兴奋。他们会一遍遍地玩个没完。但是,有的孩子因为害怕或心急,往往滑到一半就松手,打着滚就下来了,惊出你一身冷汗。如果可能的话,第一次跟着他,在旁边保护他,并告诉他,等滑到最下边,滑不动了再松手跳下来。另外要告诉孩子,不要原路回到,否则准会被滑下来的小朋友撞得人仰马翻。

蹦蹦床。

关注重点:防止孩子因摔倒而被别的小朋友踩伤。

在蹦蹦床上尽情跳跃,是许多孩子都喜欢玩的游戏,但它却存在着许多安全隐患。因为跳蹦蹦床,孩子有时候落地不稳,会摔在蹦蹦床上,如果人多的话,会有被小朋友踩到的危险,严重的还会造成扭伤、骨折。所以,如果人太多,先别让孩子玩。如果玩的孩子中间有个性高大、或者玩起来个性顽皮的,先让孩子等一会儿再玩。

家庭育儿心得体会范文范本篇九

一年来,孩子不但学习了书本上的知识,还懂得了许多道理和其他知识,成功地迈出了她学习生涯的第一步,这一步走得很扎实、很有意义。孩子的茁壮成长主要离不开老师的谆谆教诲、细心呵护,也离不开孩子自己的刻苦努力、勤奋好学,同时家长的辛勤教导也起了很大的作用,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教育孩子:

在父母的陪伴下,孩子逐渐能够养成自觉写作业的良好习惯,能够自主、认真地完成作业。

2、教育孩子尊老爱幼:上公交车能够主动给老人和比自己小的宝贝让座;

2、教育孩子坚强、勇敢:不要遇到小事就找妈妈。妈妈不能陪伴孩子一辈子,作为父母只是一个指路者,走路的还是孩子自己!

一年的时间是短暂的,孩子的进步也是有限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她还有好多方面需要在老师、家长的教育帮助下提高,目前不足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身体偏弱:要好好吃饭、不应该挑食,要天天坚持锻炼身体;

2、课外知识少:要多看课外书,养成看课外书的好习惯;

3、性格内向、胆小:孩子不够勇敢,说话低声细语,不主动争取。

在暑假里,为了逐渐解决孩子的上述问题,我专门为孩子报了个轮滑班,加强一下体育锻炼。孩子学得很快,没过几天孩子便可以自由轮滑了。还记得更开始学得时候,孩子在轮滑场地不厌其烦地一步一步艰难地移动着,满头是汗,我让孩子休息会吧,可是孩子要坚持,不休息,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孩子真的会滑了,而且还很熟练,我真为孩子高兴,孩子自己也非常兴奋!

在教育孩子方面,我也有缺失的地方,对孩子的成绩或积极的表现没有适时地加以肯定,很吝啬自己对孩子的赞美,很少夸夸孩子。直到有一天,孩子问我:“你为什么不表扬我呢?”我反思了一会儿,对孩子说:“表扬那么重要吗?”孩子说:“当然啦,你表扬你孩子,你孩子会做得更好的。”是呀,表扬是一种无形的力量,会激励和引导孩子积极向上,是一种精神,会让孩子不断地努力!但是,有时,我还是做得不够好。惭愧呀!我让孩子给我上了一节育儿课!我答应孩子,以后尽量多表扬,使孩子快乐地成长!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