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优质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2:32:53 页码:13
最新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优质8篇)
2023-11-23 12:32:53    小编:ZTFB

总结是对过去的一次盘点,让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地认识自己的长处和短处。写好总结需要我们清楚地了解总结的要求和标准。下面是一些可行的建议书样例,供大家在撰写建议时参考和借鉴。

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篇一

在农村做农资生意肯定有钱赚,在人口较多的村子或乡镇所在地,租一家沿街门店,开办一家农资专卖店,出售种子、农药、农膜等生产资料。投资约需一万元左右,由于商品是农民生产中必需之品,使用数量较大,是一个很好的投资项目。如自己资金不够,可考虑和县城或省城大店联营,获取专卖的利润。

农村如何致富农户住宅设计业。

我们知道盖房是农民生活中的头等大事,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户住宅也向实用、美观、个性化等方面发展,越来越多的富裕农民在建房时更加慎重,以图百年大计,这样就需要有人专门设计、研究新型住宅建设。

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篇二

xxx,女,汉族,1965年5月出生,20xx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是城郊镇堡子村的一个农村家庭的普通农村子弟,却凭自己良好的素质和惊人的胆识,搏击风云,以他不平凡的人生奋斗轨迹充分展示了白手起家创业致富的风采。

一个人要想成就自己的事业,实现自身的价值,除了有过人的胆识外,就是要能敏锐的觉察到创业的时机和善于利用自身的资源。认识到在创业初始阶段,寻找一个良好的创业项目是成功的关键。1995年,在工程队打工的丁华,敏锐的观察到,近几年来,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以承包工程为代表“包工头”如雨后春笋般在河州的大地上涌现,丁华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机遇。

他产生了以承包房屋翻新、新建为主的小型工程的想法,但是,在最初的创业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找活,为了找活丁华想了很多办法。由于以其独有的人格魅力,以及诚信待人和他工程队工作的几年中结交了大量的朋友,这些“熟人经济”中蕴藏着巨大的金矿,只要善于挖掘、巧于利用、长于合作,就会创造出双赢的良好局面,就能为自己带来巨大的收益。只有巧妙地利用各种条件来发展壮大自己,借外在的力量完成自己的目标,才能以最快的速度创造最佳的机遇,以最少的投入创造最大的利润。在他的大力说服下,很多亲戚朋友为他介绍工程,顺利的`解决了没活干难题。

在当时对于丁华来说搞工程就是出力气但并不难,如果想搞出个名堂,却不是一件容易事儿。为了在群众中树立好的口碑,增加收益,丁华多方获取资料,深入研究房屋建筑知识。由于他吃苦、善钻研,慢慢的找他承包工程的人越来越多,他也成为了一个小队长,他以工地为家,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在他的时间表里,没有星期天、节假日,除了工作还是工作,不知干了多少个通宵。在施工过程中,他白天于施工人员一起干活严把工程每一关,晚上加班整理资料,工程质量被得到了群众一致好评。

有了致富路,应该带领乡亲一起走。为此,丁华带领更多的乡亲搞起了承包工程。有了带路人,乡亲们就少走了很多弯路。“丁华人很热心,口才也好。对于工程中出现的问题,他总是及时帮助我们解决。”

创业如浪中行舟,要坚定信心,矢志不移,果敢地搏击冲浪,就能到达成功彼岸,这是丁华对创业的感悟。风雨几载,始终锐意向前,虽然创业的过程是艰辛的,但创业成果却令人欣慰,也让人刮目相看,成为当之无愧的致富带头人。用他的话说:“我以我的成功作为示范,把经验和理念传授于人,让大家一同致富,是我理所应当的义务。”

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篇三

步背后村党支部一直注重学习实践,尤其自第三批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该村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紧紧围绕“党员干部受教育、科学发展上水平、人民群众得实惠”的总体要求,积极开展学习实践活动,扎实推进升级晋档工作,进一步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增强了村级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切实解决了一些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通过开展“升级晋档、科学发展”和科学发展观学习实践活动,步背后村党支部为村民办实事好事11件,群众反映良好,广大党员干部的文化素质和政治素养也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以酥梨种植和境外务工为依托,突出增收重点,扎实推进升级晋档工作。

步背后村经济发展主要以酥梨种植和境外务工为依托。全村共种植酥梨450亩,占全村耕地面积的75%。20xx年八月,在村支部的精心组织下,村上成立了“华县利群酥梨专业合作社”,并通过全体社员提名,由村支部副书记任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兼专业合作社支部书记。20xx年,在全球金融危机的波及全球的艰难时刻,步背后村通过专业合作社,仅用一个月时间将全村酥梨全部售完,为村民增收140万元,避免了金融危机给酥梨销售带来的负面影响。20xx年,合作社发挥本社党员干部积极作用,由合作社两名党员联系客商,负责全村果品销售,消除了群众的后顾之忧,为村民增收160万。20xx年至今,他先后三次请专家为村民讲解酥梨种植、储存、销售等农民关心的热点问题,提高了群众的科学管理水平,为农民增收打下了基层。

步背后村从20xx年就已经迈出了跨国务工的步伐。村支部依托这一传统产业,于20xx年在村上成立了以女党员、妇女主任韩军娥为负责人的国外务工报名点,为全村年轻人跨国务工提供了平台,同时也辐射到周边的村镇。20xx年境外务工人数达到60人,占全村劳动力的30%,年收入达到300余万。目前步背后村已成为省内文明的“国际打工村”,陕西日报、华商报等多个新闻媒体曾多次报道。

三、齐心协力,整治村容村貌。

针对村内居住环境不佳的实际情况,村支部号召全体党员从我做起,爱护环境卫生,并投资8万元对村六条水泥路进行绿化、美化、亮化;投资6千元修建了垃圾固定堆放池4个;投资4万元对村级活动场所进行了刷新和扩建。新扩建的村级活动场所集室内舞台、篮球场、图书室等设施于一体,极大的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娱乐生活。支部及时对村上的卫生区段进行了划分,干部、党员落实责任,制定环境治理公约,并上牌公示。通过广大党员干部的共同努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四、狠抓组织建设,增强党组织的活力。

在组织发展上,村支部始终坚持从培养积极分子入手,注重质量,重点考核是否具备能够带领群众、帮助群众致富奔小康的本领,坚持成熟一个发展一个,努力把那些思路开阔、事业心强、有一技之长的优秀青年吸收到党内来,把精兵强将推上经济建设的主战场。三年来,全村共培养入党积极分子18人,发展新党员4名。通过培养、吸收新鲜血液,增强了党支部的生机和活力。

在组织生活上,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坚决反对书记、支委“一言堂”。凡属党内重大问题均由党员大会集体讨论,支部再作出决定。

五、多措并举,切实转变党员干部的工作作风一是开展“党员承诺制”活动,并把党员的承诺书公布在村以及村活动场所的主要位臵,让人民群众监督党员的一举一动。二是开展“一帮一扶贫帮困活动”,一名党员包联一户至两户贫困家庭,让党员干部及时掌握村弱势群体的思想动态和生活困难。三是坚持党员干部定期汇报制度。支部党员定期向村支部汇报本季度的工作情况,统一思想,交流心得。四是定期开展民主测评活动,让群众监督党员,促使党员干部扑下身子为群众干好事、干实事。

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篇四

养牛致富带头人事迹材料身材魁梧的x骨子里透出一股北方汉子的憨厚朴实。在他人眼中,他是一个人品好、做事雷厉风行、对人又像“邻家大哥”一样的热心人。他白手起家,勤劳务实,从小规模养牛逐步成长为带领贫困户脱贫的致富带头人,在辽蒙边界地区是远近闻名的“牛人”。

在养牛之前,x为了养家糊口曾当过矿工,当过代课教师,但都没有过上富裕的日子,还欠下了外债。经过仔细思量,他决定走养牛致富的道路。不甘贫穷的x在x的帮助下,借到帮扶贷款x万元,从x头牛开始养起,迈出了脱贫的第一步。x年,x盖起了肉牛养殖场,扩大了养殖规模,并成立了x肉牛养殖专业合作社,担任理事长,生意也做到了x等地。

全国精准扶贫攻坚战打响后,x积极响应号召,主动帮助乡亲们建牛舍、无偿传授养殖技术。“做人不能忘本,当初我创业时,乡里乡亲没少帮助我,现在咱过上好日子,可不能忘了大家,在致富路上要给大家带好头。”于是,x结合精准扶贫好政策,在镇政府和驻村工作队的协调帮助下,创新实施了“合作社+银行+农户”的脱贫模式,用合作社和肉牛基地为贫困户担保,开展肉牛养殖。

目前,x乡镇由他带动进行肉牛养殖的贫困户有x户,他还在后新秋镇、x台镇分别带动了x户贫困户,在葫芦岛南票带动了x户贫困户养牛。

很多贫困户没有买牛经验、养殖技术和销售渠道,x就帮着他们选择品种好、体质健康的幼牛,然后统一安排,保证所有贫困户养的牛在喂养,管理、防疫等方面实现统一标准,极大保证贫困户的养殖效率和肉牛的品质。肉牛出栏后,他还帮助贫困户联系销售渠道,实现了贫困户肉牛养殖从养到销全程无忧。

x还是个热心肠。他为本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徐国忠担保贷款x万元,并个人垫付现金x万元帮助他家养牛,短短x个月,徐国忠家就实现增收x万余元,缓解了燃眉之急。

在养殖过程中,x还经常走进乡亲们的牛栏里,现场教授养牛技术。他传授的很多养殖方法和经验技术通俗易懂,容易上手,给贫困户树立了信心。x认真负责的态度,也让贫困户的干劲越来越足。

去年x月,x建设的x黄牛交易中心在x乡镇北甸子村正式营业,吸引了山西、x、x、x等外地客商云集于此。他与山西平遥牛肉集团、河南白象集团、鄂尔多斯邦成集团、x粵牛集团等都签有协议,年订单销售量可达x万头。

这对阜彰两县肉牛养殖业是巨大的推动,对于养殖户及时了解行情也有帮助。交易中心成立后,养牛户不用再费力跑到外地卖牛,外地客商可直接到这里选购肉牛,实现了资源合理配置,产销双赢的良好形势。

现在,有更多的养殖户想跟着“牛人”x一起进行肉牛养殖,早日实现脱贫奔小康。x说:“只要乡亲们相信我,愿意跟我干,出再多力,担再多风险我也不怕!”

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篇五

现在的农村大都搞多种经营。农民们也广寻致富门路。通俗易懂的农村科技致富书籍能为他们提供致富信息及相关知识,越来越受农民朋友们的欢迎。倘若能够因地制宜地提供一些适合实用的科技书刊供农民们选购或租借,一定会有可观的收入。

开通连接菜园和市场的蔬菜专车,既能解决菜宪法卖菜的劳动强度,又能使菜园和市场供需紧密结合。若铺以开通传呼送菜,更能满足主妇们烹饪时对营养和美味的需求。

从目前的农村发展情况来看,养猪的农户比较多,而针对这个行业,猪肉市场价格并不是很稳定的,首要面对的问题:养猪的成本以及市场行情是否理想,当养到要出栏的时候,如果市场情况并不理想,而又苦于养猪的劳累以及养殖中需要大量的饲料成本,这种情况下又不得不出栏了,从而就造成了养猪回报率低、劳动得不偿失。如果在农村开办一家屠宰场和冷冻库就能解决这一问题,当市场行情不好时就可以把猪进行屠宰冷冻,当市场行情转好的时候再投入市场。充分发挥有效资源以最低的成本投入而又有高效益的回报,这就降低了农村养猪的市场风险,所以在农村开办屠宰场和冷冻库是很有潜力的。

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篇六

何育红,男,汉族,现年45岁,新开乡姚家湾村塬上社人,宇宏营旺特种养殖公司负责人。

面对群山环绕、土壤贫瘠信息闭塞、交通不便的村情实际和孩子上学、妻子患病常年服药花销颇大的家境如何改变村上面貌、脱离贫穷让全家过上幸福的生活成了压在何育红心口的一块大石久久难以忘却。在经过深思熟虑后他决定通过养猪改变家庭现状、带领邻里乡亲脱贫致富。但没有技术靠老办法在今天还行得通吗?一句反问让他再次陷入了沉思但他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想办法、谋点子几天之后他远赴陕西、平凉、泾川等地进行了参观学习通过学习拓宽了思路、提升了眼界也学了不少养殖知识。最后他立足于实际决定回家开办野猪养殖场。面对家中没有积蓄资金困难的现状他没有放弃找亲戚、找朋友找银行贷款最后勉强建起了厂房购买了仔猪与种猪最初厂子只有他一个人每天天不亮就得起来天黑了他还睡不安稳可喜的是功夫不负有心人付出总有回报第一年他就盈利了后来他用余钱对养殖场进行了扩建规模越来越大目前猪存栏达到了220头养殖场日常管理也由起初的他一人变成了现在的.18人自己成了名副其实的老板。

在致富的路上,何育红一直在探索中前进,在前进中探索,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得到了村、社干部群众的高度称赞和认可,他的先进事迹也得到了传颂。主要表现在:一是理论与实践结合,以学带动。在创业过程中,没有技术他就到外地考察学习,为了把野猪场办的更好,他买了好多关于养殖的书进行自学,遇到有些专业性强、看不明白的内容时,他就到乡畜牧站请教专业人员,学懂之后他就在野猪养殖上付诸于实践,用理论指导实践,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他养的野猪大多数都达到了300多公斤。二是甘于奉献,忘我工作。他不畏艰难,脚踏实地,甘于奉献。在三年的创业生涯中,他没有抱怨过一句,每一次遇到困难,他都能从容面对。当有乡亲问他养殖技术的时候,他都能耐心细致的讲解,甚至放下手里的活,手把手指导,得到了大家的肯定。三是致富路上不忘乡亲。作为一名一名共产党员,他一直牢记使命,牢记党的遵旨,全心全意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他的养殖场吸纳了许多出远门脱不开身的在家的群众,帮助解决了贫穷家庭中的实际困难,带领他们走上了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在他的带动下,村里一些贫困户也学着养起了猪,促进姚家湾村在养殖产业路上越走越远。

经过几年努力,何育红同志真正实现了利用养猪这一产业带动大家脱贫致富的目的。三年以来,何育红同志养猪年均收入20万元以上,纯收入15万元。通过何育红同志的示范带动作用,姚家湾村的生猪养殖产业取得了快速的发展。

这就是一位共产党员,一个把乡亲当亲人的优秀共产党员,相信他在致富奔小康路上会越走越远,也会带领更多乡亲脱贫致富,共同奔小康。

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篇七

党员致富带头人事迹篇三朱志明,1980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现任科右前旗俄体镇义新村党总支委员、村委会会计、团支部书记。朱志明通过个人积极努力,到科右前旗卫校进修,1998年成为一名村医,开始为村民生命健康服务,在服务中他从不计较个人得失,义新村有残疾人64名,康复需求的有40人,作为一名残疾人康复员,他积极配合镇残联、俄体卫生院开展残疾人康复训练工作,成为残疾人的知心朋友。他积极响应当地政府的号召,1998年开始从事粉条加工,起步时仅有资金5万元,经过多年的苦心经营和积累,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现今他每年能加工马铃薯600吨,年产粉条15万斤左右,产品远销广州、深圳、北京等城市,每年仅粉条加工一项纯收入达到5万元左右。目前,他的粉房占地面积1300㎡,固定资产达到20万元,每年他的粉坊能吸收12名村民就业,每人每年可增加收入8000元左右。为做大做强自家粉业,他申请成立了粉业生产专业合作社,在他的示范带动下,全村粉条加工企业已经发展到47家,义新村已成为名符其实的粉条专业村,47家粉条加工企业年可加工马铃薯近2.4万吨,年可生产粉产品3100吨,年产值达1800万元以上,年可创利润200多万元,年可安置600余个富余劳动力。

朱志明在政治思想上、行为举止上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在工作中他爱岗敬业、团结群众,能以大局为重,率先垂范,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真正起到党员干部表率作用,在群众中赢得认可,20xx年被当地党委、政府评为党员示范户荣誉称号,20xx年被旗委评为先进共产党员荣誉称号。

创业致富带头人事迹范本篇八

赵安荣,女,1966年4月出生,共产党员,柞水县丰北河镇丰河村农民。务农之余,1984年高中毕业后曾任该村小学民办教师等,2006年9月,担任丰河村文书。曾获全县优秀共产党员、全县“三八”红旗手、全县“五好家庭”等荣誉。

一名朴实的农村妇女,却有着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创业精神。通过她不懈的努力,她在党的富民政策鼓舞下立足当地实际,在增收致富的道路上带头发展白皮松苗圃种植,并致富不忘左邻右舍,带领周围群众致富,她思想进步,刻苦钻研学习科技文化知识和实用技术,在当地是一名远近闻名的优秀新型农民。

一、白皮松苗圃种植,示范带头大家乐。

在党的致富政策的鼓舞下,赵安荣带头在自家承包地的地上进行了白皮松苗圃种植,为了很好的掌握这一新型种植技术,她积极参加政府举办的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培训,并专门购买有关白皮松苗圃种植方面的书籍进行自学。经过不懈的努力,她的白皮松苗圃种植终于取得了成功,亩产增值达20%以上。看到这种情况,周围的乡亲们有点眼热了。在她的鼓励和带动下,几户村民也以同样的方法种植了白皮松。虽然方法相同,但是其她村民由于种植的经验不足,栽植之后在管理上任然存在不足。赵安荣一方面不断摸索,一方面多方查阅、购买白皮松种植方面的资料和书籍,并对其他几户村民进行技术指导和帮助,经过这几年时间的精心管理,他们的白皮松苗圃种植得到了成效。通过几年的管理实践,他掌握了白皮松苗圃种植技术,成为了一名白皮松苗圃种植能手。与她同时栽植的几户群众收入也一直相当可观,曾强了他们的信心。由此便调动了周围群众进行白皮松苗圃种植积极性,全社进行了50亩的种植示范点,全村白皮松苗圃种植面积一下子达到100亩以上。

二、创新思路,买车搞运输。

白皮松苗圃种植取得了成功,经济收入也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时,砸人认识到,光靠种地是很难真正发家致富的,要做好致富的“领头雁”,就必须另谋出路。经过详细的调查,她发现,当地的运输业,都是由外地的商人在搞,一条商机在她的脑海中闪现,于是她决定在当地搞运输。当她把这个决定告诉家人时,家人被他的这种大胆的想法吓了一大跳,村里这么多人,都是老老实实种地,不也过的好好的,拿全家人辛辛苦苦从地里刨出来的几万元钱去跑没有一点把握的运输,万一赔了怎么办?实无必要抓注一掷再冒风险。无奈何赵安荣吃了秤砣铁了心,开弓难有回头箭,始终没有“商量”的余地。好在这次抉择没有辜负她的一番苦心,给了他丰厚的回报,不仅获得了高额利润,更为重要的是积累了丰富的经营经验。

三、共同富裕,不忘帮富“穷亲戚”

在搞好白皮松苗圃种植,发展好运输业的同时,她没有忘记村上的贫困户,时时关心这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赵安荣不知为别人花了多少钱:有的贫困乡亲盖房子缺钱,她“赞助”2000元;村里哪个有病无钱医治,她就主动送去医药费……,赵安荣夫妇义务赡养的6名孤寡老人,都得以颐养天年。她资助的4名贫困学生,其中2人已大学毕业;村里的贫困人,也渐渐脱离了生活的窘境。咱是党员,就该切实为乡亲们做点事。

赵安荣搞运输赢得了丰厚的利润,虽然让村里人看的眼热,但谁也没有勇气去试一试。为此,古道热肠的李**亲自登门劝说,向他们传授经验,并把自己的货运信息提供给他们。功夫不负有心人,在她的劝说下,丰河村村民石学军、祁小林和他一起搞起来运输。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