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优质11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6:09:50 页码:14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优质11篇)
2023-11-11 16:09:50    小编:ZTFB

诗歌是用感性语言描写具体事物或抒发抽象情感的一种文学形式。如何处理人际关系是社会交往中的一项重要技巧,我们可以学习并不断实践。希望大家能充分利用这些总结范文,找到适合自己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一

“我叫小仁,是一名乡村振兴专干,2020年春节,是我入职的第一个节日,也是特殊的一个节日。按照组织安排,我本来是有机会回到老家过一个祥和、欢乐的节日,但就在这个时期,全国爆发了冠性病毒疫情,通过各个媒体平台看到每天的确诊和死亡人数不断激增,我犹豫了,想到入党申请书里的誓言,我决定,放弃节假日,我要和国措村村“两委”、驻村工作队一起,用身体为群众筑起一道牢不可破的疫情防线,践行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形势,小仁积极响应组织的号召,提前结束假期纷纷赴村到岗,全力投身基层疫情防控工作。他们和乡村干部一起,携手同心、主动作为,当好宣传员、劝导员、战斗员、服务员,用实际行动守护一方百姓。

接到上级通知后,小仁与村“两委”、驻村工作队连夜制定疫情防控方案。同驻村工作队3名队员、党支部在岗的17名党员成立巡逻组、值班组、应急组,在村域内开展24小时巡逻工作,禁止群众外出串门、聚会。在村口搭设简易帐篷,24小时开展值班登记工作,群众日常生活用品,全部由小仁和村“两委”代办采购,为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奠定了扎实的基础。他凭借几个月来在群众中打下的基础,动员带领大学生组成宣传队,一边学习、一边宣传疫情传染、防范知识,加强群众对疫情的认知程度。

疫情的爆发在藏历春节时期,按照往年的做法,国措村党员、群众将放下所有的工作,欢聚一堂,举办各种娱乐活动,庆祝新年伊始,但是看到疫情形势愈来严峻,为保证群众生命安全,经过与村“两委”代表和群众代表多次沟通协商,最终一致决定,取消今年所有庆祝活动,关闭所有娱乐场所,今年拜年全部以微信、短信通讯方式进行,坚决把上级的各项要求和政策落实到位、落实到人,不给病毒有机可乘。

通过组织村党支部17党员认真学习吴英杰、齐扎拉致广大党员干部的一封信后,本村17名党员主动交上了自己在回信中的学习体会,并纷纷承诺要紧紧团结在党中央周围,勇于担当、攻坚克难、扎实工作,以坚定的决心和必胜的信心夺取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小仁在看到全国人民饱受疫情折磨,想到西藏各族人民多年来一直深受党中央、国务院的厚爱,值此国难当头,理应站出来贡献发挥党员模范引领作用,在他的倡导下,发起“回报党恩、驰援湖北、彰显真情”自愿捐赠活动,筹集善款5450元,交由县民政局。大家表示,钱虽然少,但是代表的是国措村群众的真情厚意,希望这微不足道的帮助能让千里之外的湖北人民感受到一点温暖和关怀。

他说:“这次疫情是全国各族人民的一场战争,也是对我任职乡村振兴专干的一方催熟剂,让我明白了群众对我的期盼有多高,我身上的担子就有多重,在这场不见硝烟的战争里,我会像千千万万的党员、医护人员一样,乘风破浪、逆风而行,守初心、担使命,完成组织重托,不辜负群众期望,助力全面打赢此次疫情攻坚战”。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二

“多亏了这个好政策,一下子就帮我解决了扩大脐橙种植规模资金不足的大难题。”近日,大余县池江镇新江村村民张xx在收到2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资金后,为当地的创贷工作连声称赞。

而在定南县老城镇,该镇村民黄登辉比张xx先一步尝到了创业担保贷款政策的甜头,“生意比以前好多了,有时中午都忙得没时间吃饭。”

黄登辉身残志坚,凭着过硬的维修技术经营了一家二轮车维修店。此前由于店面狭小,很多顾客来了因无处放置待修车辆,只能转投他处修理。他将申请下来的10万元创业担保贷款用于扩大经营,“现在可以多放下十几二十辆待修的二轮车了。”

张xx、黄登辉的创业故事,正是赣州市人社部门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助创业、促就业作用的一个缩影。

一系列便民利民举措,有力推动了赣州市创业担保贷款从“输血式”向“造血式”的转变,培养了一批像张xx、黄登辉一样的“种植大户”“小老板”,不仅自己走上了自谋职业、自主创业的路子,还带动了周边村民一起增收致富。

在兴国县,返乡创业人员修明岳经营了百余亩的茶叶种植基地。目前,该基地辐射周边农户650户,带动脱贫劳动力220人、残疾人及家属12人参与到种茶、采茶、制茶等工序中,帮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年增收4000元。据统计,自20xx年至今,赣州市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42.89亿余元,直接扶持创业24636人,带动就业105912人。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三

一身清爽装扮的她笑容满面,身上透着一股可柔可飒的气质,既有“大丈夫”的雷厉风行,又有“小女人”的心思细腻,她就是竹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方兰。

秉着“为人民服务”的信念以及对竹峰村这片土地的热爱,方兰从计生专干干起,先后担任村党总支副书记、书记,已在基层一线奋斗了21年。21年间,方兰的足迹早已遍布竹峰村的每个角落,她把所有的村民都当成她的家人。她的手机24小时不关机,只要大家需要,一个电话她就会立即到场解决。

2021年村“两委”换届选举中,她以高票当选为竹峰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成为该村历史上第一位女性村书记。

上任即开考、上马即奔跑。当选后,为了扎实开展“开门一件事”活动,解决好村民最急迫、最关心的实际问题,方兰一上任就带领“两委”班子走遍了全村20个村民组1211户村民家中,彻底摸清了全村的'基本情况、村民愿望。

社里村民组组长提出村子中心十字路口路面窄,拓宽硬化是村民最大的愿望。方兰了解后多次入户做工作,说服村民让出菜地、院场坪和两棵桂花树,并自发把路基垫好,由村里出资硬化。随着道路的畅通,村民的心也变凝聚了,大家参与村庄整治的积极性也更加高昂,纷纷主动拆除自家的乱搭乱建。看到“开门一件事”活动取得了扎实成效,方兰决定以后每年都要为每个村民组至少解决一件民困民忧,在村“两委”干部中实行“项目化”“清单化”定人定岗定责,以“月月晒、月月赛”机制推动工作,确保每一项工作、每一件任务干到实处,见到实效。

村民张某父子俩均患有多种疾病,丧失了劳动能力,而导致家庭困难。方兰得知这一情况后,除了每次逢年过节都自掏腰包为他们送去米油、被子等生活必需品之外,还为父子俩购买合作医疗多年。

“你拿什么心对群众,群众就拿什么心待你,”方兰感触良多。一件件为民实事办出去,她从没想着回报,但村民们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如何把党员队伍管理起来,发动党员干部把群众“急难愁盼”解决在家门口,这也是方兰一直在思考的问题。

2018年,竹峰街道开始实施农村党员“三亮三树”工程,建立党小组之家,规范党员活动开展。时任村党总支副书记的方兰认为这是一个有力的抓手,能够把党员团结统一起来,一定要落实好。除了做好规定动作以外,她创新建立学习辅导员制度,在每个党小组挑选一名优秀年轻党员担任学习辅导员,帮助和监督党员们学习提升。同时,她结合基层实际,赋予“党小组之家”议事协商功能,村民可以参加党小组会议,共同商议解决村组事情。

今年年初,竹峰村老街党小组在开会时有村民反映,“村子里原本有条通行的小路,后来被村民种菜、修围墙等占用变成了断头路,能不能请党员们去做做工作,把路恢复出来”。当天晚上,老街的几名党员代表就自发逐户上门与相关村民进行协商,做通了工作。看到原来被占用的地方被清理了出来,其他村民也都自发参与到修路工作中。随着党小组作用在防汛救灾、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发挥的越来越明显,“党员带头、村民参与”成为了党员群众的思想自觉,竹峰村的自治能力和治理水平越来越高。

2021年的基层经历让方兰深刻的认识到,想赢得百姓的信任与支持,就要动真情、办实事,努力做百姓的“贴心人”。

作为皖赣铁路改线的必经地,竹峰村16户村民的房屋土地需要征迁。为了保证项目进度,方兰带领村“两委”成员利用中午、晚上村民休息时间走村入户,耐心解释土地征用、房屋拆迁补偿标准、房屋丈量核价方法及房屋安置等政策,了解他们所想、所求、所盼,能够及时解决的第一时间解决,不能及时解决的回应解释到位,让大家吃下“定心丸”。在她的不懈努力下,16户民房均按时间节点拆除,保障了皖赣铁路改线工程的顺利进行。

乡村要振兴,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先行。而在2018年,竹峰村还是集体经济收入为零的“空壳村”。而如何才能壮大集体经济,切实提升集体经济自我发展的能力?为了找到答案,方兰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思考。

在调研中方兰发现,竹峰村作为全市最大的蔬菜供应基地之一,却仍有很多土地闲置荒废。“我们有这么好的产业基础和地理位置,为什么不能把这些优势利用好?绝不能捧着金饭碗要饭!”,方兰暗暗下定决心。

思路明确了,落实是关键。为了推动竹峰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她跟着老书记积极加强与街道办事处和上级部门的对接,在全市率先推行了农村抛荒闲置土地服务合作改革试点工作,探索农村土地经营权代管方式。由村集体成立合作社,将农户闲置的土地进行集中流转,并招引第三方通过代耕、代种、代管等方式加以利用,杜绝耕地抛荒。经过两年时间的努力,村集体成功从319户农户手中流转了1235亩土地。土地流转整合工作完成后,方兰又积极探索,以“党建+现代农业”为抓手,与乡村振兴集团合作,打造现代农业示范园项目,种植高品质蔬菜及水果,集观光、采摘、休闲为一体的新发展模式已初步形成。2021年竹峰村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突破20万元,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基层的工作繁琐而辛苦、普通又重要。在扎根竹峰村的21年里,方兰经历了很多。她说:“我不怕苦、不怕累,怕的是辜负群众的期待。我只想在以后的日子里,为群众多干几件实事儿,真正让竹峰村变成‘美丽富饶的乡村’。”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四

他是一名中共党员,生在温州,学在温州,地地道道的温州人。在创业的路上既是探索者又是创业导师,既是民营企业主又是最美志愿者。在校期间,小陈获得国家省市校级荣誉百余项,斩获多项比赛的冠军,数次获得“工作积极分子”和“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称号。小陈同学自2018年进入大学后,开始接触创业。2019年成立自己的公司,大学四年期间,多次荣获国家省市级多项创业荣誉,共被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国际商报、消费日报、青年时报、温州日报、温州商报媒体报道30余次。在2020年年初,又被温州电视台《非常创客》做专栏报道,其中菁齿荟入选温州大学创业课案例。同时,又变身为为省创业指导师,孵化超过140个项目,并且获得“互联网+”全国金奖和银奖和“挑战杯”全国金奖,为创业团队拿到总共600万的融资资金。在创业的旅途中小陈牢记党员身份,为河南水灾调动两万多物资,在温州再次出现疫情时协助核酸1600余人。

小陈的父亲陈学飞8岁开始种地,11岁随叔公外出打工,16岁在外地开始经营小糖果店面,首年经营收入2万元(1990年),后回家从事瑞安的汽摩配行业。他的母亲12岁开始成为纺织女工,赚取生活费。因为他的父母都是年纪较小时就开始打工和创业,他们认为孩子就应该靠自己努力去闯去拼。2018年小陈考入温州理工学院,父亲在学校附近高速路口将其放下,天高任鸟飞,小陈的大学旅程就从这个高速路口启程了。

进入大学后,书本费、学杂费等所有生活费用都是由他自己承担,这一下子就让小陈吃不消了。他当时全身上下就只有家里长辈祝贺考上大学的红包钱。交完全部费用,身上就仅剩四百多元。大概是缘分,小陈从学长处了解到学校里有创业团队在招人,于是将学校创业园的工作室都“拜访”了一遍。最终找到了电话外呼的兼职。他说:“做啥都比饿死好!”电话外呼的工作是枯燥乏味的,被嘲骂,被敷衍是“家常便饭”。辛苦一个月后,小陈收入了582.6元,远不能解决目前问题,于是他放弃了这份工作。

班主任廖老师在了解到小陈的情况之后,发现他计算机课成绩优异,并且高考有关科目满分,于是就给他介绍了一份家教工作。当时一节课的工资是300元,但是要求小陈把学生成绩提升到90分。三个星期,一个星期两节课,成功将学生成绩从60分提升到了模拟考90分,最终高考成绩94分。这1800元的家教费用给予了他一个极大的缓冲。

2019年1月,小陈发现不少同学都在大学城考驾照,商业性质敏锐的他对这个行业开始产生兴趣。后来打听到创业园工作室里,有学长在做这个项目,于是小陈就开始上门拜访。学长给他讲了很多行业的内幕和痛点,如温州学车要八千元到一万元,而宁波杭州只要四千多,东北地区更是一千多两千多就可以学车。不仅如此,教练可能收红包、故意刷学员学时等等赚取额外收费。学长当时的讲解一下子打动了小陈,项目的理念深深地记在小陈的心上。就这样小陈加入了iu学车的创业团队,不知不觉在学校氛围、在学长学姐的引导下开始了创业。

iu学车当时重塑了大学生与教练之间的信任问题,以优质的服务,如当时率先推出的接送服务、客服服务等等快速打开市场。同时通过对赌协议,使得学车价格从社会生的八千多下降到五千五百元,没有任何其他额外收费。同时扎根大学生社群,融入大学生,关系亲密,逐渐成为了大学城学生学车的首要选择。通过多次项目升级,iu学车首年流水达到了800万元,服务一千五百多名学生。

机缘巧合下,小陈跟随创业导师孙仁义,一起创办项目菁齿荟。菁齿荟在“互联网+”模式时期,没有让国家多一家医院多培养一个医生,不需要去医院排队,帮助3889人高质量完成口腔问题,并累计节约顾客201.8万元的费用节约。在2019年下半年,转为新零售模式,截止至今已拥有4家直营诊所,签约超过109位医生,拥有200多位口腔预防宣传员,举办义诊40场,口腔宣讲20场,向超过一万人宣传口腔知识。在菁齿荟中,小陈负责整个公司的品宣工作,并以联合创始人的身份拿了当时温州绝大部分的创业比赛荣誉,也拿到了省一等奖国家一等奖,之后又收到商务局邀请,代表温州市斩获之江创客2019全球电子商务创业创业大赛浙中赛区的省一等奖和全国三等奖。期间他的项目共被中国日报网、中国网、国际商报、消费日报、青年时报、温州日报、温州商报媒体报道24次。在2020年年初,又被温州电视台《非常创客》做专栏报道,并且菁齿荟入选温州大学创业课案例。

在菁齿荟的日子里,小陈快人一步进入整个温州的创业圈子。在别人还在大学城里越陷越深的时候,小陈已经在团委、人社等单位的帮助下认识了各行各业优秀的前辈和导师。各个对小陈帮助极大,无论是在格局还是未来方向上都清晰很多。

2020年,小陈回到校园内的团队,接手了iu学车项目。但突如其来的疫情,中国各行各业都受到很大冲击,驾培行业首当其冲,大半年未曾营业,整个的运营情况特别糟糕。一方面要对之前的学员安排好,又要在生活上对目前无法工作的教练们进行补贴。

在创业学院王院长的指点下,iu学车拿着早些年积攒下来的钱开始转型做研发,成为驾培设备的供应商。结合学院的vr和ar技术以及汽车工程专业在新能源和无人驾驶方面的技术,研发虚拟仿真驾驶舱和智能教练。

小陈目前已经成为省创业指导师,syb创业指导师联合创立引力星创,帮助大学生创业就业工作,在项目孵化、落地、融资等方面做出一定贡献。成为创业导师后,小陈孵化超过140个项目,年龄最小的18周岁,最大的67周岁。孵化项目中,有“互联网+”全国金奖和银奖,也有“挑战杯”全国金奖。并为创业团队拿到总共600万的融资资金。

在创业的旅途中小陈不忘初心无私奉献,当河南水灾发生时,连夜调动河南周围仓库的纯净水,两万多物资连夜进入河南。在温州再次出现疫情时,他积极奔赴防疫一线,协助核酸1600余人。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五

兴仁市委统战部梁建平同志自2019年7月带着沉重的责任和光荣的使命,担任起兴仁市回龙镇坪寨村第一书记。他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扎实工作,牢记职责使命,一心一意抓帮扶,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积极投身到回龙镇坪寨村乡村振兴工作中,确保各项工作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坪寨村原来是典型的贫困村,基础设施相对落后、资金资源较为短缺,减贫摘帽后,乡村振兴任务较重。2019年驻村以来,他第一件事就是挨家挨户走访、熟悉村情,通过一段时间后,完成了300多次入户调查工作,深入了解全村1372户基本情况。同时与村组党员干部、农民群众、致富能手座谈交流,了解生产生活状况,询问他们对坪寨村发展的建设意见、发展思路。通过开展遍访、回访和深入的走访调研,增进了与脱贫户的感情,准确掌握了196户建档立卡户的详细情况,细化帮扶措施,精准对症下药,注重研判分析,巩固脱贫成效,为更好的开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火车快不快全靠车头带。梁建平到村工作后,首要之事就是瞄准班子建设,他重点从村“两委”班子、驻村帮扶队伍建设抓起,把建立一个团结、肯干、高效的村两委班子作为开展乡村振兴工作的基础。通过走访老教师、老干部、寨老、离任村干部等,充分了解村支两委工作情况,分析研判村级干部情况。村级换届时,选拔了群众认可、能担当作为的村干部,健全了村支两委班子。目前,坪寨村的村级班子是“学历提高了,年龄降低了”且战斗能力强的班子。作为第一书记,他教育引导干部以苦干实干诠释对党的忠诚,有力促进“两委”班子提升服务能力,不断增强为民办事本领。

在乡村振兴路上,他始终坚持好党员标准,努力克服工作和生活的种种困难,认真履职尽责、发挥作用,用真心换来真情、用实干赢得信任,心里时时刻刻想着脱贫户、挂着监测户,时刻战斗在乡村振兴第一线,为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六

三年坚守,她用知识和爱心耕耘着70多名孩子的未来。高原之巅,她用热情和青春守护着“高原花朵”的成长。在海拔1800多米的湖北恩施鹤峰县中营乡,有所高原小学。三年前,大学毕业不久的小丽来到这里。犹如一朵雪莲花,她为孩子们带来了知识和快乐、为落后的高原小学带来了生机和希望。

20xx年8月的一天,鹤峰县已经很冷,小丽穿过蜿蜒的山路,来到小学报到。

“哇,是个女老师,好漂亮啊!”孩子们挤在她的办公室门口,探着头,用惊奇和欣喜的眼神望着这位新来的老师。

“我是学校唯一的女教师,也是和学生年龄悬殊最小的老师,孩子们都很欢迎我。”小丽告诉记者,在她来之前,学校只有7名男老师,平均年龄54岁。

除了是高原小学的第一位女教师之外,小丽还为学校带来了其他“第一”:孩子们第一次开口说普通话、第一次上了英语课、第一次站上了舞台、第一次吃上了免费午餐、学校举办了第一个“六一联欢会”、有了第一个澡堂……小丽的到来,给高原小学带来了新气象。

在学校,小丽当一个班的班主任,带一个年级的语文、四个年级的英语和全校的音乐课,还兼任了少先队辅导员和女生寝室管理员。

“邓老师上的课我们都很喜欢!”孩子们争着讲他们在课堂上的“英雄事迹”。为了培养孩子们的兴趣爱好和特长,课上,小丽组织演讲比赛、故事会比赛、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课下,她教孩子们唱歌跳舞,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昔日性格孤僻的山里娃,如今可以在陌生人面前大方地表演。乡亲们说,是邓老师把爱和快乐的种子种在了娃儿们的心里,改变了孩子们的性格和未来。

小丽的到来,为寂寞的鹤峰高原带来了活力。但令人意外的是,在来到高原小学之前,小丽在武汉有一份月收入4000元左右的工作,令不少人艳羡不已。然而,一心想做一名“纯粹”老师的小丽,毅然决然辞掉工作回乡支教,并且主动申请来到了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的中营乡高原小学。

“我也动摇过。”小丽坦承,初到时,面对艰苦环境和难熬的孤独,她有过后悔。然而,看到孩子们淳朴的笑脸、渴望的眼睛,小丽最终坚定地留了下来,并用更多的爱温暖着孩子们。

在小丽的学生中,有一对聋哑兄弟,父母在外打工,孩子从小被寄放在学校。没有学过特殊教育的小丽,让兄弟俩捏住她的嗓子感受震动,用夸张的口型、自创的手语、纸条跟他们交流。在悉心培养下,聋哑兄弟的成绩从20多分提高到70多分、80多分。

小丽还特别设计了“我和你们在一起”的手语。当聋哑兄弟哭着想妈妈的时候,当他们孤立无助的时候,当他们缺乏信心的时候,小丽都伸出双手告诉他们:“我和你们在一起!”

在严寒的冬天,小丽第一个起床,到教室升火炉,挨个叫孩子们起床。她亲手给学生洗澡,“希望把她们洗得水灵灵的”。在小丽眼中,每一个孩子都是高原上的花朵,只要用心呵护,他们就能开放生命的娇艳。

20xx年5月,小丽考入正式教师编制,可提前结束资教生身份,分配到中心学校。但孩子们的眼泪和被需要的幸福感,让小丽又回到了高原小学。

“你们放心学习,老师不会走。”小丽对每个孩子都这样说。今年30岁的小丽还没有男朋友。追她的不在少数,但都被她拒绝了。小丽说,首先要支持她的工作,否则不予考虑。“也有人说支持我,但能一辈子吗?”小丽没有信心。谈到资教期满后的去留问题,小丽很坚定:“上面派人下来接班,我才能走,如果没人来,我就不能走。”

小丽的精神感动了很多人,但她觉得自己并没有多伟大。她说,她只是想找份有幸福感的工作,山里孩子需要她,被需要就是一种幸福。

当她生病躺在宿舍,聋哑兄弟向她做出“我们和你在一起”的手势时,小丽是幸福的;当曾经自闭的两位女孩儿为她自编、自唱、自跳《邓老师活泼之歌》,作为献给她的生日礼物时,小丽是幸福的。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七

2016年4月10日,由市委指派,xxx来到省定贫困村龙门县东村任村党支部第一书记。驻村4年来,他不忘初心,记住使命,扎根瑶乡,甘于献身,唱响了新时代消除贫困和振兴乡村的雄浑乐章,给村民们带来了消除贫困的成果。目前,上东村劳动力贫困家庭年人均收入突破1万元的村集体收入从扶贫前每年约2.7万元增加到39万元,从贫困村到小康村,从后进村到后进村,从产业空心村到网红打卡地的变化。

得知被派往东村时,xxx兴奋焦急。市委要求将上东村建成省级扶贫示范村,向全市乃至全省表率。这意味着上东村扶贫工作不仅要做好,还要做好新的、优秀的工作。作为军转干部,他深感重任肩膀,心里暗暗地给自己立了军令状:不拔贫穷的帽子决不接受士兵!

要想脱贫,先改变自己。从机构到乡村,只有扎根,才能把两心变成一心。白天访问贫困家庭了解情况,晚上熬夜整理扶贫资料,到了上东村,xxx忙于工作。

第一次来的时候,有些村民给这个从机关下来的扶贫干部打了个问号,推测xxx是否来镀金。但xxx决心以真心战胜民心,凝聚消除贫困的攻势。从星期一到星期五,吃、住、工作都是村里的工作模式,很快就融入了上东村。他积极深入村民家,嘘寒问暖家,了解村民家庭成员和收入状况、贫困原因等,正确识别建卡贫困家庭47户172人(其中有劳动力贫困家庭35户153人,无劳动力5户12人,五保户7户7人)经常深入田地,与村民寻找财富的良策,与贫困家庭一起工作。四年来,xxx通过自己的社会关系为上东村贫困大众筹措扶贫慈善金和物资共计一百多万元,帮助大众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最令村民感动的是,在2020年抵抗新冠肺炎流行期间,xxx一直与村党员干部奋斗在防疫现场,为人民群众的安全和健康担当守护者。

xxx的辛勤工作和真相深深感动了上东村村民。现在村民们的等、靠、要思想消失了,富奔康的内生力进一步激发了。

治贫困要治根。产业扶贫是消除贫困根源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也是提高贫困地区造血功能,帮助大众就地就业的长期计划。

上东村是龙门县的水源保护地,被列为禁养区和禁采区,注定很难走工业化发展道路。如何打好产业扶贫卡,最大限度地将现有资源转化为现实财富?xxx认为,产业扶贫只有根据土地条件、对症疗法,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长期稳定的扶贫。

在实际调查和论证的基础上,xxx和村两委班寻求构想,提出构想,寻找产业兴村的突破口。他立足于该村温泉、百竹园、古树林等自然生态资源和瑶族特色文化优势,加快推进以温泉为重点的少数民族特色生态旅游产业和多种产业相结合的农村产业发展新路径。经过不断探索和实践,目前该村发展的主要产业有乡村生态旅游、光伏发电、生态种养、广告租赁、竹制品加工等。此外,xxx为上东村赢得韶新高速出入口,为今后大型温泉项目落地奠定了交通优势。村民们说他为上东人民做了现代、工作千秋的好事。

xxx通过建立财富领导人才库,请相关技术和业务专家培训财富领导人,培养技术、通电商、会管理财富领导人,建立专业合作社3人。四年来,在上级党委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他和村两委班子、村民们通过开辟切实可行、合理有效的产业发展新途径,帮助上东村和贫困家庭形成造血功能,走上长期稳定的脱贫致富之路。

送钱送货,不如建个好支部。四年来,xxx指导省、市、县加强党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实施方案,强调基层组织建设,以标准化、规范化的美丽党建设体系引领上东村党建设,建设不去的扶贫团队。

针对上东村党支部在外务工流动的党员多、经常教育困难组织的特点,村党支部建立了上东村党员之家的微信群,在小组中及时发表了村党支部的工作动态、时政教育内容、党的理论知识等,为在外党员建立了学习教育的便利平台。与此同时,该村党支部重视发展培养党员,近3年发展3名30多岁的大学生预备党员和2名30多岁的入党积极分子,严格执行三会一课、民主评议、民主管理党员等相关制度,重视制度管理党务村务,致力于解决班级执行力、战斗力不强、组织生活不规范等问题。

四年来,通过抓住基层党组织建设,进一步发挥了上东村党支部的战斗要塞作用和党员队伍的先驱模范作用。党建促进和谐,现在上东村各社会事务呈现出繁荣景象。该村也相继荣获省文明村惠州市法制建设示范点惠州市先进基层组织等称号。xxx坚信,在党建的带领下,上东村的党员干部一定能成为未来描绘美丽乡村新画卷的主力军。

现在的上东村,产业繁荣,生态宜居,乡风文明,管理有效,生活富裕,村民有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富裕奔走的力量更充分。

上东村的蝶变有目共睹,而xxx所付出的努力更是让当地村民们感动。2021年4月,因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工作方面表现突出,xxx获评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先进个人,被省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通报表扬。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八

两年前,临淄生态环境分局干部王金江肩负组织重托和群众期盼,被组织选派到凤凰镇西刘村任第一书记。担任驻村第一书记的两年时间里,他知民情、访民意、聚民心,推动了村内一项项民生工程开展;他面对面、心贴心,与村民话家常,真正成为了全村群众的“贴心人”,他扎根百姓心头,用脚步践行初心,为生态西刘建设,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西刘村坐落于古齐国人工运河—运粮河畔,现有居民326户,人口1032人,党员34名,耕地1500亩,有春秋时期齐国名相管仲的府邸—“三归台”的旧址。近年来,西刘村狠抓“班子建设”和“党建引领”,村发展进入快车道,村内收回荒滩地200多亩,建设了12000平米的莲藕养殖基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24万元,建设了三归台公园、管仲湖、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两年前,王金江初入西刘村。村内生活污水路面直排、村北垃圾湾、违章建筑、文化建设滞后等问题,他都一一记在心里。白天他深入田间地头、街头巷尾、院里屋外……和群众谈,和群众聊,去真正了解群众的想法和愿望。晚上,他同村党支部书记刘其武等村两委干部开碰头会,一起琢磨、一起研究。渐渐地,很多村民都愿意跟这位第一书记交流自己的意见和想法。他发现群众提出来的问题,很多都是由于历史原因,多年都没能解决的。他意识到,帮助群众解决他们所关心的问题,这才是他这个“第一书记”真正要干的事。经过一个多月的讨论、研究,他同村两委一起研究制定出了“生态西刘、美丽乡村”两年建设规划。

作为一名生态环保人,他首先要做的就是要尽其所能提升村居生态环境建设。为此,解决生活污水路面直排的问题,成了这名生态环保人干事创业的首要目标。他不辞辛劳,多次向镇党委、政府、环保局党组和相关单位请示、汇报,积极争取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扶持资金350万元,建设了全区第一套村内污水收集处理系统。村民生活污水全部进入新建的地下管网,统一到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彻底解决了西刘村多年来污水路面直排的问题,村民无不拍手称赞。

2019年全市城乡环境大整治行动全面启动,借助城乡环境大整治东风,王金江带领西刘村村两委班子积极向内挖潜、破解村庄发展建设用地问题。从垃圾湾、垃圾坑、闲散院落、私搭乱建、违章建筑等历史遗留问题入手,将“堵点变成资源”。在拆除村内违建时,王金江带领村两委的同志不厌其烦的给村民做思想工作,用心交流、用情感化,让每一位违建户口服心服,使得拆迁工作顺利推进,未发生一起居民投诉上访事件。两年时间,西刘村拆除村内私搭乱建32处、房屋150间,为村内提供建设用地22500平方米。先后建设了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三归台公园、小广场等标志性建筑物10余处。原来的垃圾坑如今变成了“管仲湖”,成了书画家写生采风的基地;原来闲置的假山改建成了五彩滑道,成了网红打卡地;原来的村庄墓地处,经过搬迁整顿也变成了绿草如茵、鲜花盛开的公园。村内柏油路笔直整洁,居民院墙上新时代文明新风的宣传画亮丽、喜人。村居旧貌换新颜,老百姓的脸上也溢满了幸福。

如今的西刘村,清风绿水、万木葱茏,步步入画、处处皆景,鸟语蝉鸣、蛙鼓虫箫,宛如走进了一幅美丽的生态画卷。正如村民王召福所说“以前我家门口就是垃圾湾、气味大、夏天苍蝇蚊子也多,没办法我只能搬到城里去住了。现如今的垃圾湾变成了荷花池(管仲湖),苍蝇蚊子少了,环境也干净漂亮了,在家里能闻到荷花香、听到蛙声鸣,我立马从城里回来了”。

“时刻站在群众中间,让群众过上幸福的生活”是王金江经常挂在嘴边的话。工作之余,书画是王金江最大的兴趣爱好。他经常利用节假日组织村里的孩子们进行书画创作和读书交流活动。他利用自己所长,依托管仲府邸——三归台遗址文化,在西刘村打造了“管仲府邸,画中西刘”的品牌文化,创办了农家书屋,稷下学堂等群众活动场地,丰富了百姓的文化生活。西刘村的古老历史赋予了这块土地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西刘村的农家书屋里,书屋存书已增至13000余册,字画作品20余幅,其中,所有书画作品均来自王金江之手。他将自己精心创作的作品捐赠给了西刘村,来表达他对西刘村文化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王金江还发动村里的年轻人在凤凰镇率先成立了志愿服务队伍,积极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利用传统节假日,组织村内的文艺骨干开展文艺活动,表演给群众观看。他提倡用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良好家风,助推乡村振兴。在他的带领下,西刘村重点打造了“孝老爱亲暖人心”新时代文明实践项目,在村内推行了“孝老爱亲零花钱”工作法,真正让“孝”文化传播到每家每户,让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成为村民的“幸福园”。

两年来,西刘村村居环境越来越好、村风民风更加文明向上,该村先后获得了山东省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村、山东省文明村、山东省宜居村庄、淄博市美丽休闲乡村等多项荣誉称号。王金江精心耕耘的“责任田”展现出了“勃勃生机”、结出“累累硕果”,西刘村也当之无愧的成为全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领跑者”之一。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九

小昌自担任村支部书记以来,团结两委班子成员,带领群众发展经济,引导群众苦干实干勤劳致富。

一是加强自身建设,严格要求自己,守纪律、严规矩,提高自身素养,注重理论学习。坚持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工作生活中对大病户、特困户、五保户等格外关心,为群众排忧解难。大力发展高山生态蔬菜种植、猕猴桃种植、农家乐等产业,推动村集体经济持续快发展。

二是经常性开展自学和参加业务培训,提高自身业务知识水平和依法行政能力。建设学习型的班子,利用“三会一课”和每季度的党员大会等,采取多种形式与班子成员一起学习党的有关政策和文件。

三是自己率先垂范,打铁还需自身硬,抓班子,带队伍,坚持把党员干部的思想、工作、生活作风建设放在首位,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大力开展乡风文明建设,村风民风和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四是严把村干部入口关,按照高标准、严要求选能人,用强人的工作思路,从入党积极分子、致富能手中选出高素质人才,作为后备干部进行培养,优化了班子结构,增强了两委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小昌在决胜脱贫攻坚、建设美丽乡村中,敢于担当,勇于探索,采取摸着石头过河,先行先试,全村133户土坯房,改造建好38户全部入住。

大力推进精准扶贫工作,通过精准识别,三评一公示一入户,62户195人实行项目精准、政策精准、帮扶精准、资金精准,不落一户、不落一人,如期高质量推动全村脱贫。

小昌始终坚持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把为人民办实事当作头等大事,实打实开展网格化管理,做好了护林防火、抗洪抢险、群众突发事件等,两年间调处矛盾纠纷60余起。

他坚持矛盾不上交,邻里矛盾不出网格,一般事不出村,无聚众上访,邻里关系和和美美。

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他在工作生活中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时刻对照党员标准检查自己,带头遵守党纪党规,带头推动乡村产业振兴、组织振兴等,走出了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十

目前,我国基本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站在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人社部聚焦缓解脱贫人口和困难群体的参保缴费负担,破解社会保险经办服务供给不均衡不充分等问题,乘势而上、再接再厉,持续做好社会保险帮扶,让脱贫基础更加稳固、成效更可持续。

20xx年8月22日,人社部、民政部等六部门联合印发文件,强调要切实解决农村居民和进城务工人员在社会保险方面的急难愁盼问题,完善困难群体社会保险帮扶政策,推动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提高社会保险保障能力,提升社会保险经办服务水平。

各地人社部门完善政策措施,加强部门协作,大力推动社会保险帮扶政策和服务举措落地落实。

老家在陕西宝鸡市九成宫镇澄铭窑村的石xx,深刻感受到了社保帮扶政策的融融暖意。20多年前,石xx到商洛市商州区治疗麻风病,再没有回过老家。

为避免社保帮扶对象出现遗漏、重复问题,宝鸡市人社部门积极对接民政等部门业务数据,精准识别确认辖区基本养老保险参保扩面重点对象。正是在这种精细化的动态管理中,发现了“被遗漏”的石xx。

拿着从300多公里之外送来的社保卡,石xx非常感慨不已:“国家的社保帮扶工作真细致,老家人没有忘记我啊!”

温暖人心的故事,折射出了各地人社部门落实社保帮扶政策,助力乡村振兴的不懈努力——。

推进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江西指导各地经办机构落实社保扶贫延续政策,掌握符合条件的低保对象、特困人员、返贫致贫人口等困难群体动态,确保新增一个,纳入一个;到龄一个,发放一个。河南安阳市人社部门与医保部门建立数据共享交换机制,加强数据共享比对,厘清未参保人群底数,精准着力,基本实现全市社会保险法定人员全覆盖。

加强社保经办服务能力。贵州从江县人社部门与民政、卫健等8个部门通力协作,在村(社区)设立集信息咨询、业务直办、帮办代办等于一体的便民服务驿站234个,将社保高频服务事项进驻驿站集中受理,提供“一站式”服务。重庆合川区完善基层社保便民服务网点,实现了30个镇街社保卡服务即办即取。

减轻困难群体参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缴费负担。青海海西州对返贫致贫人口、低保对象、特困人员按100元标准全额代缴,重度残疾人按300元标准全额代缴,中轻度残疾人按50元代缴。内蒙古通辽市建立上下联动工作机制,及时沟通解决代缴工作遇到的难点问题,今年1—4月,共为符合条件的8。07万名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困难群体代缴保险费1002。56万元,实现困难群体参保代缴全覆盖。

乡村振兴第一书记事迹材料怎么写篇十一

谭xx,男,汉族,中共党员,34岁,20xx年7月入党,现任xx镇合旺村党总支书记兼村委会主任。他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有着深厚的感情,深知农民疾苦,自担任合旺村支书以来,他就扎根在了村委办公室,基层党建、脱贫攻坚、产业发展、乡村建设所有的重要工作都压在了他的肩头。

心系民生,一言一行皆为民。

20xx年是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一年,面对高强度的工作,他从来没有抱怨,他率先垂范,带头领着村、组干部逐户逐人进行摸排,完成了全村贫困户的调查摸底,建立贫困户台账,为精准落实脱贫政策奠定了坚实基础。为进一步巩固脱贫政策落地有声,加大帮扶力度,他组织包保干部定期走访,及时动态调整贫困户基本信息,驻村干部和村支两委及包保干部按照计划定期开展摸排,时时掌握贫困户的生产生活和存在的困难。并对接镇里相关政策,及时提供帮助,对照“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不脱项目”要求,对标查找短板和返贫项目,核查未落实的扶贫政策,建好“回头看”台账,对达标不稳定和存在返贫风险的农户,研究“回头帮”措施,完善帮扶计划,做到脱贫路上不掉队,不漏一户一人。

两年多来,他瞄准“两不愁三保障”精准发力,硬化通组路、机耕道等15公里,为185户农户硬化了庭院和串户路,67户老旧房和危房改造,新建文化活动广场2座,组织农业技术培训145人次,为特殊困难群众申请社会救助等等,在他的努力下,20xx年合旺村代表平坝区接受国家第三方脱贫评估,零问题通过评估,同时合旺村被列为20xx年全市“四在农家·美丽乡村”创建示范村,得到干部群众的一致好评。

尝新尝变,闯出脱贫致富好路径。

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作为合旺村脱贫攻坚队的队长,他进一步完善脱贫制度上墙和责任分工,实现挂图作战,把脱贫攻坚工作作为当前全村开展工作的重点纳入到村委重要议事日程,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制度保障。除此以外,为建好基层党组织这个战斗堡垒,他严格规范党支部标准化建设,积极落实“三会一课制度”,锤炼党员作风,完善党员发展流程,积极吸纳优秀青年,壮大后备队伍,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提供战斗力量。与此同时,他深深明白,产业发展是乡村富裕的必要途径,单靠村民单打独斗,种植农作物是很难实现脱贫奔小康的。他守正创新,多次到地里进行考察调研,并派请专家、技术人员进行实地调研、外地考察,借鉴多个优秀种植基地经验,结合合旺村实际,利用交通区位优势和传统的蔬菜、瓜果种植经验基础,加快农业结构调整,引进以种植大顶苦瓜,毛节瓜,香芋南瓜等反季节瓜系列蔬菜为主广东江门鹤山市共和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安顺市平坝区天地和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构建产、供、销一条龙、“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公司+基地+农户”的双向合作模式,带动农户增收。

20xx年,合旺村又迎来了一次历史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决定,以合旺村、高田村为核心,打造万亩高标准蔬菜种植基地共涉及3600余块土地,涉及农户1100余户;基础设施建设需征地100余亩,需迁坟300余井。面对这个“大活路”,他没有退缩,总是把最困难,最严峻的工作扛在自己肩上,入户走访、协调矛盾、流转土地、查看产业项目,他的足迹踏遍了合旺村的每一个角落。走访、考察归来,连夜在办公室整理走访资料,夜深人静,合旺村村委办公室总有一盏灯亮至深夜,仿佛是整个村的灯塔;白加黑,5+2的工作机制,让他本来年轻的脸庞显得有些憔悴,每次见他总能看的他的眼圈布满血丝。但他从不觉得累,总想着再快一点,再努力一点,村民就能早一步踏上小康之路。正是他这种忘我工作的精神,打动了合旺村的许多群众,渐渐地赢得了他们的理解、信任与支持,纷纷积极参与脱贫攻坚工作中来。人心齐,泰山移,一年以来,在他的带领下,合旺村迁坟几十井,倒地坎两万多米,全村流转土地4500余亩,完成蔬菜基地供水灌溉保障工作以及产业大道排水沟建设,蔬菜种植不断规模化,群众收入不断增加。

不辜负组织的信任,让群众满意,切实提升村民生活水平,是谭xx奋斗目标和永远追求。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的伟大进程中,他一直兢兢业业,敢扛事、愿做事,时刻体现着一名青年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和真正本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