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实用15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05:59:50 页码:8
最新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实用15篇)
2023-11-23 05:59:50    小编:ZTFB

良好的教案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教案的编写还需要考虑评价内容和方式,以便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下面是一些优秀教案的分享,希望能给大家提供一些灵感和思路。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一

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附点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

2、认识中外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本课以唱歌教学为核心,以音乐家为主题,以音乐会为贯穿,通过学生主动地视、听、唱、演来逐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演唱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自己制作乐器进行歌曲创编,进行合作性学习,通过这种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演绎自己制作的乐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类型新授。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小提琴、吉他、圆号三件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难点1、继续巩固十六分音符,并在歌曲中正确运用。

2、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等等。

准备钢琴、课件。

时间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

一、准备部分:

1、表演歌曲《春天举行音乐会》。

2、导入新课,了解三种乐器。

师:非常正确。那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

师介绍吉他音色独特迷人,表现力极强,是世界第三大乐器。

师:让我们掌声请出第二位会唱歌的朋友,它又是谁呢?你能模仿它的演奏姿势吗?

师介绍小提琴音色优美、明亮,有“乐器皇后”的美称。

师:让我们来听听第三位会唱歌的朋友是谁?

师:你们认为这件神秘的乐器是属于吹、拉、弹的哪一种?让老师来告诉你们,请看图片。

师:法国号,哼唱一年级《法国号》,介绍法国号是管乐队中唯一用左手按键的乐器,右手放进喇叭里,一可以控制音的.变化,它是用嘴巴吹,吹的时候两腮要鼓鼓的。

师:谁也来模仿它的声音,加上演奏姿势。

他模仿的到底像不像?

二、学习歌曲:

1、聆听歌曲(第一次)。

师:有几个小音乐家会演奏这几样乐器,你们想听吗?(想)。

师:他们来自什么国家,演奏的什么乐器呢?

2、聆听歌曲(第二次),找出乐器演奏的声音。

师:让我们来听听歌曲中三位小音乐家演奏乐器所发出的声音?

054︱33。

343︱22。

254︱333。

43︱22。

2︱。

师:这种声音出现了几次,一样吗?

师:这些小音乐家们在演奏时候的心情怎么样?

3、歌曲学唱。

1)师:模仿弹琴声。

2)结合动作模仿。

师:大家羡慕这些会演奏美妙音乐的小音乐家吗?那是需要扎实的音乐知识的,现在老师就来考考你们,能不能和老师配合,以对唱的形式来唱谱。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二

1、指导学生用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在准确演唱歌曲的基础上对歌曲的情绪、力度及声音进行处理,并能用歌表演的形式进行表现,逐步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

2、养成训练点:培养学生倾听他人演唱歌曲的习惯。

教学重点:

1、学唱歌曲,并表现出歌曲的情绪。

2、感受乐曲的情绪、速度的变化。

多媒体课件。

1、创设情境。

师:请同学们听,老师在钢琴上弹奏的旋律像我们生活中的什么情景?

教师在钢琴上分别弹奏下刮音和上刮音。(下刮奏表现快速下楼、滑梯…、、上刮奏表现上台阶、爬杆……)。

教师引导学生跟着师的弹奏将自己的理解表演出来。

2、师:音乐中上行和下行的旋律能使我们自然的与生活中的情景联系起来,那么在下面的一段音乐中,听一听,旋律能不能带着我们翻越山峰、再上台阶。

播放音乐片断,指导学生用肢体表现出旋律的起伏变化。

1、导言: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也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三件乐器”。(吉它、提琴和圆号)。

3、播放三种乐器的图片及由三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54|33343|22254|3322|1、|。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4、第三遍听歌曲。

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些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柏林、巴黎)。

师:“你知道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的首都吗?”生思考回答。

5、第四遍听歌曲。师:“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

在听歌曲第二第三段时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6、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勃隆”在心里默唱。

7、师生接唱歌曲,前半句教师演唱后半句旋律学生接唱。

8、视唱曲谱,教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教师钢琴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

(1)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跳呦|唱呦|。

教师扔掷粉笔,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跳呦|唱呦|的节奏特点。

10、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弹奏吉它拨弦的方法指导演唱出第二句旋律欢快及舒展的旋律特点。

11、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

12、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三段歌词。

13、师:这三段歌词除了每一段演唱的城市及演奏的乐器不一样,还有什么地方有区别?(“砰砰砰”之前的衬词不一样)。

指导勃隆、地隆、嘟隆的发音。

14、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15、指导学生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进行歌表演的创作。

课堂中,学生对歌曲中的衬词较感兴趣。编创的动作也很有创新。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三

大班律动游戏《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选取的是《玛鲁序卡舞曲》,是一首钢琴曲。这首乐曲的节奏鲜明、有不断反复重复的段落。乐曲既抒情性又有一定弹性,两者比较巧妙地结合在一起。怎样让这样一段音乐呈现在孩子面前呢?我想到了游戏,因为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活动之一。

1、了解乐曲节奏鲜明、段落重复的特点,尝试用不同形式表达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2、在熟悉掌握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运用身体动作艺术性地表现乐曲中的“故事”情境。

3、乐意参与游戏,能按规则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能运用身体动作富有艺术性地表现乐曲中的“故事”情境。

整个活动中,我始终都是利用故事情境“小黑想当音乐家”来引导孩子们感受、理解、表现音乐形象。尤其是通过创设游戏化的情境,来引导孩子们根据故事情节,用各种有趣的身体动作,经过讨论、实践和再讨论、再实践的过程逐渐学会音乐游戏。给孩子一个情境,就能让孩子们在情境中更快地融入进音乐游戏中去。

在活动中,孩子们会很容易就被有趣的故事情节所吸引,能大胆想象、积极参与游戏。在导入部分,以“你们有愿望吗?”“你们的愿望是什么?”引发孩子们的讨论,为下面整个故事情节做铺垫。接下来的讲述故事、感受乐曲、用身体动作表现等一系列活动,都是紧紧围绕“小黑的故事”展开,给这段音乐富于鲜明的形象,便于孩子感受与理解。在掌握节奏、熟悉旋律的基础上,最后孩子们都能完整地进行表演,用身体动作表现出音乐的特征,同时感受到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最后的线条表演,让孩子们感受到了不同的艺术形式,进一步激发孩子们对音乐活动的兴趣,也激发孩子们敢于用不同的形式表达自己的理解与感受。

1、事先玩过韵律游戏《蹦擦擦蹦嚓》。

2、乐曲《玛鲁序卡舞曲》。

2、师幼听音乐一起做律动。

3、耶,你们做的真不错!后面的老师给点掌声吧!

1、哎,我呀,我!你们知道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那时候我的梦想是什么吗?(没猜出来吧)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幼儿园特别想当一名幼儿教师,我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啦,都实现好几年了,我特别开心!

2、对了,你们有愿望吗?你们的愿望是什么?

3、讲述故事:《小黑的故事》

(1)有这么一只小猫,要记住它的名字哦!叫“小黑”,叫什么呀?小黑也有梦想!小黑有什么梦想呢?因为这个小黑呀,特别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乐器,所以它的梦想呢,就是长大当一名音乐家。

1、播放乐曲《玛鲁序卡》。

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来让音乐讲讲这段故事。

2、谁听出来,这里面有一个什么故事?

(你们的耳朵真灵,听出了这么多:钢琴、木琴、架子鼓等等)

3、播放音乐,师完整表演。

小黑高不高兴?现在我把这个故事表演一下,看看,和你们说的一样吗?

4、和你们说的一样吗?那你听出来什么?

(弹钢琴、踢球、跑步……)

1、师边分段讲述故事边用动作表示,帮助幼儿初步回忆理解。

小黑呀,推开门一看,这么多乐器,高兴极了!首先看到了钢琴,弹起了钢琴;接着是木琴,用打锤敲了起来,它的琴声太好听了,森林里有好多小伙伴呢,听到琴声会怎么样?来我们试一试(跑的动作)。什么声音这么好听呀?跑过来推开门,哇!原来是小黑!(我们推开门试一下)那,我这是在干嘛?(小木屋外挤满了人,我爬上小梯子爬到天窗往里看一看,我们试一试。)

2、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现在我们坐在小椅子上,把这个音乐故事做一做?

3、分段学习动作。

真棒!给自己鼓鼓掌,是不是我们的身体也会讲故事呀?是呀,我们的身体都会讲故事。

我们来试一试。

师边唱边做弹钢琴动作,你们见过朗朗哥哥弹钢琴吗?很投入,头也甩起来,我们跟着音乐试试。

(2)木琴:咱们听听下面的音乐到什么了?那你听这木琴是有节奏的敲打呢还是没有节奏?伸出我们的食指来试一下,要有节奏的敲!再来一次,这回把这架势摆摆好啊。

(3)小伙伴:继续下面的音乐。干嘛了这段?那我们也随音乐去看看。那你想想小动物听到这么好听的声音跑出来,一推开门看到小黑很惊奇啊,那惊奇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来做一做?张大嘴巴,还要怎样?瞪大眼睛,你也想试试啊。我一起来坐坐这个惊奇的样子,好,我们跟着音乐试一试。

男孩来,抬头挺胸,宫廷礼;女孩宫廷礼怎么行?你来做一做,穿的什么?裙子?

来,听音乐,小黑,我们行礼,音乐一起来我们就做。

4、完整表演故事。

(1)师幼跟着音乐完整表演。

(2)起名字。

真不错,先回到小椅子上。好,给我们今天这个活动起个名字吧?小黑,你想起什么呢?

1、用乐器动作表演。

2、师表演,用不同乐器动作。

提问:我又拿起了什么?试一试,跟着音乐学学乐器动作。

3、线条表演。

(2)放音乐表演线条画。

今天,我还想用线条来讲讲这个故事,你也可以跟我试一试。

(3)师幼用食指听音乐、看图谱画线条。

怎么样?我可以用线条画出来,有没有做过这个游戏?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六)结束活动。

2、师幼边做动作边听音乐出教室。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四

我的爱好有很多,但是我最喜欢的只有两种:唱歌和跳舞。我想当一位能唱能跳的歌星,受千万人的崇拜!站上歌唱界的巅峰!

我很小就开始有了这个梦想,一开始,我以为只要找个人帮我拍摄视频就可以了,可那并不是一种办法。我中断了。后来,我开始接触乐器——钢琴、古筝。我还会去学爵士舞。就这样一点一点的开始练。虽让我还小,当终有一天会美梦成真!

我希望能成为像薛之谦一样鼎鼎大名的歌手。我崇拜他。他也是从最艰难的那一刻开始一点一点的磨练出来的。虽然他不是科班出身,但是他依旧是成功了——不靠任何人,从头到尾都只靠自己!永不放弃。

我会在六一的时候表演唱歌和跳舞,并会让同学们和老师来评价。答案都是:好,非常好,不错之类的话。但这并不是我想达到的。我应该更加努力,让所有人都看到我努力的成果,并为我鼓起最热烈的掌声!

只要一有歌唱表演或者是舞蹈表演,我都会戴着一个耳麦,边唱边跳。可能有的时候会唱错词或者掌握不好,也有可能是喘气声较大。但我依旧不放弃!

妈妈说我太辛苦,我却不嫌累。

我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能让世界人听见我的歌声,欣赏我的舞蹈。我也能站上更大的舞台!这就是我的梦想——我的歌手梦!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五

2、能制作出简易的乐器。

3、同学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同学从家里带来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1、教师放一段优美的乐曲,请同学跟着一起拍节奏。

教师说:“这首曲子真好听,我想请小朋友们用小乐器演奏,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呢?”

2、请同学积极想方法,来制作乐器,听听用那两种东西敲击出来的声音好听。

3、请同学想一想,假如瓶子里装着东西将是什么效果,装的东西不同效果相同吗?

4、请同学分成三组(豆子、沙子、石头)来进行实验。

5、请小朋友们说一说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着制作的乐器来演奏。

(一)唱歌。

(二)唱游。它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扮演,集体舞。

(三)乐器;它包括:打击乐,竖笛,口琴,口风琴等。

(四)音乐欣赏。

(五)试谱知识与试唱,听音教学。

(一)情感态度与审美能力。

(二)活动过程与创新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一)歌曲的外部结构。

一般指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如欢快,抒情,活泼等。是什么民歌,是什么民族或者是哪个国家的。主要偏重于文学文字的分析。

(二)歌曲的内部结构。

一般是指节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区,调式,曲试,复调,和声等。

教学重点(一)一般只写一点,重要的相对集中一些。不具体指知识技能。指用什么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次学习后力争达到解决教学重点的目的。

教学难点(二)一般也是比较单一,集中,但主要是指技能技巧,知识概念的具体掌握程度。

(1)律动:听音乐进小跑步教室。

(2)师生用音乐互相问好。

(1)听教师击拍节奏,由学从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花盆上。全班随教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mi,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成一个短小的乐剧,同学相互商讨,逐一进行创作扮演9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

(1)把歌曲旋律作为视唱练习。

(2)引导同学分析歌谱使用了几个音?(do,mi,sol)在同学自身墨唱后,指定同学视唱。进一步指导同学分析歌曲可以分为几个小乐句?每个乐句的句尾是否相同?师生边用中速唱边分析(五个小乐句,每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do,misol节奏,音高相同)。再分析每个小乐句的长短是否相同?怎么不同?(2+2+3+3+3)同学按呼吸记号指示换气,边拍手边跺脚视唱,唱出二拍的强弱。

(4)用竖笛演奏歌曲旋律。

(1)学唱《乃哟乃》歌词。

(2)教师范唱并提问歌词内容歌曲情绪。

(3)同学以欢快的情绪自身填唱歌词。

(4)引导同学理解歌词,“乃哟乃,乃哟呵”的意义,并在演唱时用强弱变化唱法。反映出欢快的情绪。让同学尝试创作填唱其它歌词。进一步体的会歌词的表情意义。

以各种扮演形式深入表示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扮演形式的创编。分组扮演,师生边唱边舞,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课程。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六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正确认读9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猫、遇、悄、闯、纷、派、柴、蛋、弹、琴”。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课文,绘声绘色的讲一讲这个童话故事。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借助插图,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的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故事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故事内容,使学生懂得什么是童话,对童话故事产生浓厚的兴趣。从小培养学生做事要机智、团结。

课前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二、初读课文。

1、师: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借助拼音朋友,可以查字典,也可以请教老师或同组同学,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互助识字,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同学爱听。

4、检查朗读。

5、出示含有生字的其他句子让学生再认。

三、理解课文。

1、再读课文,自己读明白了哪些?哪些地方不懂?

2、小组交流读懂的地方。

3、全班交流(在这个过程中注意把握以下几个问题,让学生领会)。

a、小动物们为什么要去当音乐家?你是从哪里知道的?

b、它们怎样吓走的强盗?(据图片体会)。

c、它们是怎样赶走强盗的?说出关键的动词。并在朗读中体会这种心情。

d、胜利后的心情怎样?(学生想象回答)会说些什么?表示心情高兴的词还有那些?

e、总结一下童话的特点?

四、拓展延伸。

你在生活中还读过哪些童话故事?

五、生字书写。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七

导语:《我是小音乐家》的教案设计你知道吗?我是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歌词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拟声词,深受学生喜欢。一起来看看吧。

1、指导学生用明亮的声音、愉快的心情,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能边唱边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

2、在演唱的过程中,体会做小音乐家的乐趣。

能用明亮的声音、愉快的心情,准确、流畅地演唱歌曲《我是小音乐家》,并能边唱边模仿乐器演奏的动作。

唱好弱拍起唱的部分。

【教材分析】

《我是小音乐家》是湘教版三年级下册第八课的学唱歌曲,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美好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歌词中含有较为丰富的拟声词,深受学生喜欢。

【导学用具】 电子琴、课件等。

下面,请所有同学跟我一起做律动。(听音乐做律动)

师:现在啊,老师有两个问题要考考你们,请仔细听:

第一个问题,拍皮球的声音是什么样的,谁来模仿?

砰 砰 砰 我们为它加上旋律一起来试一试,师唱,生模仿(注意非常有弹性)

第二个问题,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今天我们的三个小精灵就藏在大家之间,请同学们仔细听,他们的梦想是什么?(听音乐回答问题)现在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魔法咒语《我是小音乐家》,去开启城堡的大门吧(课件展示课题)

设计意图:用打开城堡之门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挑战欲望和学习兴趣,在上课之初请所有同学跟音乐做律动,活跃课堂气氛,然后以问题导入,吸引学生注意力,直接导入歌曲,切入主题。

四二拍子,强 弱

师:强拍用拍手掌表示,弱拍用拍小手臂表示,我们一起感受一下这首歌曲是不是四二拍子的?(师生跟音乐拍节奏)

复听歌曲,仔细听,三位小精灵分别来自哪个地方?会演奏哪些乐器? 请将歌词填完整,我们来玩填词接龙游戏。

铺湾组:

1、第一位小精灵来自什么地方?会演奏什么乐器?生回答

师读问:我是个小小( )家,住在( ),我弹起( )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生读答: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伦敦),我弹起(吉他)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师唱问:我是个小小( )家,住在( ),我弹起( )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生唱答: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伦敦),我弹起(吉他)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吉他的样子及音色(图片)模仿演奏吉他(集体模仿)

台口组:

2、第二位小精灵来自什么地方?会演奏什么乐器?生回答

师读问:我是个小小( )家,住在( ),我拉起( )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生读答: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柏林),我拉起(提琴)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师唱问:我是个小小( )家,住在( ),我拉起( )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生唱答: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柏林),我拉起(提琴)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提琴的样子及音色(图片)模仿演奏小提琴(集体模仿)

寺坪组:

3、第三位小精灵来自什么地方?会演奏什么乐器?生回答

师读问:我是个小小( )家,住在( ),我吹起( )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生读答: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巴黎),我吹起(法国号)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师唱问:我是个小小( )家,住在( ),我吹起( )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生唱答:我是个小小(音乐)家,住在(巴黎),我吹起(法国号)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师:我们一起来看看法国号的样子及音色(图片)模仿演奏法国号(集体模仿)

师:三种乐器发出的声音是一样的吗?(师边唱边做动作,生模仿)

吉他 勃隆砰砰砰

提琴 地隆砰砰砰

法国号 嘟隆砰砰砰

师:通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唤醒了乐器娃娃。

设计意图:以填词接龙的游戏分段感知歌词、节奏,学生模仿唱,基本熟悉旋律,为学唱歌曲打下基础。

1、师:今天,这首魔法咒语不能由老师教,只能大家自己学会,才能打开城堡之门,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自主交流学唱这首歌曲,对不会唱的地方或有困难的地方,请你们提出来。(聆听交流学唱)

2、师生互动,生交流问题,解决难点问题,师(生)示范,生模仿。

3、生分组唱。

师:整首歌曲旋律是一样的还是有强弱的变化?请同学们分组讨论歌曲演唱时哪些地方有强弱的变化?(生发表讨论结果)

4、带着舞蹈动作及理解的强弱规律有感情的演唱。

师:恭喜你们,你们已经学会了魔法咒语。

设计意图:通过之前熟悉歌词时,填空接龙,师生互动学唱的铺垫,学生对歌曲旋律已经比较熟悉,在学唱环节,我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分小组的形式自学歌曲,将有困难的地方提出来交流、讨论、解决,对旋律强弱变化进行分析、理解。

1、小小作词家、舞蹈家

离魔法城堡的大门打开只剩最后一步了,你还知道有哪些乐器?(钢琴、小鼓、笛子等)你们可以将这些乐器加入到音乐中,编创属于我们自己的歌曲及舞蹈动作,可以作为我们的魔法咒语哦。

设计意图:老师创编一段歌词及动作,为学生自主创编做准备。

2、:请同学们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创编歌词及舞蹈动作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创作欲望,提高学生表演兴趣。

3、分组展示。(学生之间相互评价,发现别人的优点)

4、师点评,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积极性。

设计意图:通过鼓励性语言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及时点评、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课堂小结,结束本课 。

我的魔法城堡之门就要打开了!可是那三个小精灵藏在哪里呢?请大家在桌子里面找一找,我们的魔法小精灵就藏在你们中间哦!(学生找到乐器卡片)请找到卡片的小精灵们走到前面,我们一起唱着魔法咒语,跟三个小精灵走出教室,走进魔法城堡放飞自己的理想吧!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八

童话故事总能使读者受到一些启迪,从而思想得到升华,所以深受人们喜爱。《布勒门的音乐家》这个童话选自享誉世界的德国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蕴涵着浪漫的想象,幽默的讽刺,真挚的情感。

故事中有四种动物,分别是老驴、老狗、老猫、老公鸡,它们都是因为老了不能做事了才被财主赶出了家门,它们商量一起到布勒门镇上去当音乐家。它们越走越累,肚子也越来越饿,在路上它们到一家农舍,农舍里有一桌好吃的食物,一帮强盗正坐在那儿吃喝,驴想出了一个好点子,驴对老狗、老猫、老公鸡说:“我们这样........于是它们站在一起大叫在加上可怕的影子,把强盗吓跑了,它们吃着可口的食物,它们吃饱了饭各自找了一块地方很快就睡着了,早上它们收拾好了农舍,找了几件乐器开了一场家庭音乐会,它们决定在这里长期住下来,从些它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些财主太贪心了,它们老了以后不应该把它们赶走或吃掉。最后它们用自己的智慧自由地幸福的生活着。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九

1.正确认读本课九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2.了解课文内容,感受童话的趣味,体会到动物们团结合作、自立自强、机智勇敢地战胜_势力,开创美好生活的品质。

3.能够绘声绘色地将这个故事。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不来梅市雕塑”图片让学生置疑:看到这张雕塑图片你有什么疑惑?

二、初读课文随文识字。

1、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2、学生交流识字方法。

3、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读课文。要求:声音洪亮、正确流利、有感情。

4、小组汇报朗读。

5、师生评价朗读,适时给予鼓励。

三、品味课文感悟理解。

1、小组交流、讨论:读了这个童话我感受到了什么。

2、小组汇报交流成果,教师适时点拨、总结。

3、再读课文,练习把故事讲下来。

4、作业:小组准备表演故事。

第二课时。

一、小组表演故事。

小组表演这个故事,师生评价。

二、指导写字。

1、分析记忆字形。教师一方面要鼓励学生开动脑筋记忆(如:新旧字比较记忆),同时要从汉字的构字特点方面予以指导(结构、偏旁等)。

2、书写指导。指导学生按笔顺规则写字,并注意汉字间架结构,把字写美观。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十

格林童话中的《布勒门镇上的音乐家》,故事中有四种动物,分别是老驴、老狗、老猫、老公鸡,它们都是因为老了不能做事了才被财主赶出了家门,它们商量一起到布勒门镇上去当音乐家。它们越走越累,肚子也越来越饿,在路上它们到一家农舍,农舍里有一桌好吃的食物,一帮强盗正坐在那儿吃喝,驴想出了一个好点子,驴对老狗、老猫、老公鸡说:“我们这样........于是它们站在一起大叫在加上可怕的影子,把强盗吓跑了,它们吃着可口的食物,它们吃饱了饭各自找了一块地方很快就睡着了,早上它们收拾好了农舍,找了几件乐器开了一场家庭音乐会,它们决定在这里长期住下来,从些它们过上了幸福的生活。这些财主太贪心了,它们老了以后不应该把它们赶走或吃掉。最后它们用自己的智慧自由地幸福的生活着。

《格林童话》让我更深地了解人性的真、善、美,同时也了解人性丑陋的一面,愿每一个人都成为善良的人。看《格林童话》就象是一次心灵的放飞,看故事情节,体味一下其中的意义,欣赏其中语言艺术的特色。让孩子们领会故事中的寓意,好有好报、恶有恶报、诚实守信、心地善良。诚实守信地对待每一个人,这样世界才会真正成为爱的家园。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十一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能结合课文内容说出“她心中充满了前所未有的喜悦,感到生命有了新的.开始”,“知识打开了海伦的眼界,增强了海伦生活的勇气和信心”等句子的含义。

4.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

5.会用“如饥似渴”、“倾注”造句。

教学重点、难点。

1.过对课文具体语言材料的朗读感悟,受到海伦不屈不挠的学习精神的感染,从而对她产生由衷的敬意。

2.理解文中重点句。

教具准备。

课文配乐朗读磁带、生字词卡片、海伦资料、海伦图像。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揭题。

2.今天我们要读读一位外国大姐姐的事迹,她就是海伦.凯勒。简介海伦.凯勒,(略)。

3.本文讲了她的什么事呢?

二、初读课文。

1.各自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读通课文。

2.检查自学情况。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读,师相机纠正读音。

[4][5]。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十二

教学内容:

2、认识小提琴及了解其音色。

教学目标:

1、技能目标:准确、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小提琴、吉他及了解其音色和演奏姿势。

3、情感目标:体会演奏乐器的乐趣,和当一个小音乐家的自豪感。

教学理念及思路:

本课以唱歌教学为核心,以音乐家为主题,以认识并演奏乐器为贯穿,通过学生主动地听、唱、演来逐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演唱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进行歌曲创作,对本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并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教学难点:

正确演唱一字多音的歌词唱法如:“跳吧、唱吧”这句中的“跳”

教具准备:

1、钢琴。

2、多媒体课件。

3、奖励贴纸。

教学过程:

步骤。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时间安排。

一、组织教学。

1、师自我介绍。

2、师生问好。

二、初步感受旋律。

师:同学们,今天董老师要带同学们一起参加一个乐器演奏会。

1、听歌曲旋律(初步感受音乐)。

师:出发前让我们先准备准备,下面老师让同学们听一段音乐,它能带给你怎样的心情。

2、生听后交流。

3、师:你们有没发现刚才董老师用什么动作为歌曲伴奏。

4、出示旋律,听出师给哪句加上了拍手,那句用上了拍腿。

5、师边唱谱边示范动作。

6、生用动作告诉老师答案。

7、师带生用动作感受歌曲旋律。

8、学生自己试试。

1、解决本课的难点。

2、落实十六分音符在曲谱中的应用。

8分钟。

三、学唱旋律。

1、师:表演得不错,但老师觉得这样欢快的曲子,光光用动作表现还不够,让我们一起唱一唱,那两句最欢快的旋律。

2、点击红色第三、第五句旋律。

3生学唱(师示范――生学――强调第五句与第三句的不同之出――学生随琴唱)。

4、师生接唱全曲。

四、认识小提琴了解其音色和演奏姿势。

1、师出示小提琴。

2、师:小提琴属弓弦乐器、它的声音明亮、悠扬,用他能奏出美妙的音乐。

3、师演奏全曲?

4、师:你们想不想试试。

5、师简单介绍小提琴的演奏姿势。

师:小提琴的演奏方式是:拉的。演奏时左手持琴,右手持弓,弓法有上弓、下工、连弓、分工。

6、师带生模拟小提琴演奏(实物)。

7师纠正不正确的演奏姿势。

8、光做动作不行,我们来模仿一下小提琴发出的声音。

9、再来演奏。

10师评价;这样就很像啦。

1、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认识三件乐器。

2、为理解歌词作好准备。

5分钟。

四、导入新歌、学唱新歌曲第一段。

2、初听歌曲。

3、生听后交流。

4、师介绍柏林:德国首都柏林古老而又美丽,位于欧洲的心脏,整个城市在森林和草地的环抱之中,宛若一个绿色大岛。

5、轻声演唱歌曲。

师:同学们让我们跟着柏林的小朋友一起唱一唱。

6、解决“跳”一字多音唱法。

7、师示范。

8、生随琴练习。

师:你们来试试。

7再唱歌曲。

师:老师要表扬一位同学,他唱的时候,特别能表现小音乐家的自豪感。

8、师示范,突出歌词中的“家、能”

9、生再唱歌曲。

10、边唱边做动作。

11、请学生上台表演。

学习歌曲各个环节环环相扣作到落实,使学生能准确地、有感情地演唱歌曲。

20分钟。

五、学唱第二、第三段歌词。

2、师范唱。

3、生听后交流,师板书。

板:伦敦弹吉他勃隆砰。

4、让我们也来唱一唱。

5、师纠正错误。

六、创编歌词。

1、外国小朋友的节目那么精彩,我们中国的小朋友可不能落后呀。

2、回忆一下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有那些:二胡、琵琶、古筝等。

3、时间关系,我们今天先选择二胡。

4、二胡是怎样演奏的?它会发出怎样的声音。

5、师现场演奏,生交流答案。

6、加上我们住的地方(温州)。

板书:温州拉二胡拉拉拉。

6、生随二胡演唱。

7、边唱边演奏。

是本课的拓展内容,也是本课的高潮。

七、器乐演奏会。

1、师:同学们,器乐演奏会马上就要开始了,我想请一位同学和董老师一起扮演两位外国小朋友,其他同学表演我们的民族乐器二胡。

2、请生评价。

3、第二场表演。

六、结束。

1、结束语:今天的器乐演奏会就到这里,但董老师相信音乐会让世界上更多的热爱音乐的同学走到一起,相互交流、相互学习,我们期待下一次音乐会再见。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十三

活动目标:

1、了解乐曲节奏鲜明、段落重复的特点,尝试用不同形式表达乐曲所描绘的音乐形象。

2、在熟悉掌握乐曲旋律、节奏的基础上,运用身体动作艺术性地表现乐曲中的“故事”情境。

3、乐意参与游戏,能按规则游戏,享受游戏带来的快乐。

4、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5、乐意参加音乐活动,体验音乐活动中的快乐。

重点难点:

能运用身体动作富有艺术性地表现乐曲中的“故事”情境。

活动准备:

1、事先玩过韵律游戏《蹦擦擦蹦嚓》。

2、乐曲《玛鲁序卡舞曲》。

活动过程:

一、律动导入:《蹦擦擦蹦嚓》。

2、师幼听音乐一起做律动。

3、耶,你们做的真不错!后面的老师给点掌声吧!

二、谈话活动:《我的愿望》。

1、哎,我呀,我!你们知道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那时候我的梦想是什么吗?(没猜出来吧)我和你们一样大的时候,在幼儿园特别想当一名幼儿教师,我的愿望实现了吗?实现啦,都实现好几年了,我特别开心!

2、对了,你们有愿望吗?你们的愿望是什么?

3、讲述故事:《小黑的故事》。

(1)有这么一只小猫,要记住它的名字哦!叫“小黑”,叫什么呀?小黑也有梦想!小黑有什么梦想呢?因为这个小黑呀,特别特别喜欢各种各样的乐器,所以它的梦想呢,就是长大当一名音乐家。

三、欣赏乐曲。

1、播放乐曲《玛鲁序卡》。

今天,我带来了一段音乐,我们来让音乐讲讲这段故事。

2、谁听出来,这里面有一个什么故事?

(你们的耳朵真灵,听出了这么多:钢琴、木琴、架子鼓等等)。

3、播放音乐,师完整表演。

小黑高不高兴?现在我把这个故事表演一下,看看,和你们说的一样吗?

4、和你们说的一样吗?那你听出来什么?

(弹钢琴、踢球、跑步……)。

四、学习律动游戏。

1、师边分段讲述故事边用动作表示,帮助幼儿初步回忆理解。

小黑呀,推开门一看,这么多乐器,高兴极了!首先看到了钢琴,弹起了钢琴;接着是木琴,用打锤敲了起来,它的'琴声太好听了,森林里有好多小伙伴呢,听到琴声会怎么样?来我们试一试(跑的动作)。什么声音这么好听呀?跑过来推开门,哇!原来是小黑!(我们推开门试一下)那,我这是在干嘛?(小木屋外挤满了人,我爬上小梯子爬到天窗往里看一看,我们试一试。)。

2、幼儿跟着老师做动作。

现在我们坐在小椅子上,把这个音乐故事做一做?

3、分段学习动作。

真棒!给自己鼓鼓掌,是不是我们的身体也会讲故事呀?是呀,我们的身体都会讲故事。

我们来试一试。

师边唱边做弹钢琴动作,你们见过朗朗哥哥弹钢琴吗?很投入,头也甩起来,我们跟着音乐试试。

(2)木琴:咱们听听下面的音乐到什么了?那你听这木琴是有节奏的敲打呢还是没有节奏?伸出我们的食指来试一下,要有节奏的敲!再来一次,这回把这架势摆摆好啊。

(3)小伙伴:继续下面的音乐。干嘛了这段?那我们也随音乐去看看。那你想想小动物听到这么好听的声音跑出来,一推开门看到小黑很惊奇啊,那惊奇时的表情是什么样的?谁来做一做?张大嘴巴,还要怎样?瞪大眼睛,你也想试试啊。我一起来坐坐这个惊奇的样子,好,我们跟着音乐试一试。

男孩来,抬头挺胸,宫廷礼;女孩宫廷礼怎么行?你来做一做,穿的什么?裙子?

来,听音乐,小黑,我们行礼,音乐一起来我们就做。

4、完整表演故事。

(1)师幼跟着音乐完整表演。

(2)起名字。

真不错,先回到小椅子上。好,给我们今天这个活动起个名字吧?小黑,你想起什么呢?

五、不同形式表演。

1、用乐器动作表演。

2、师表演,用不同乐器动作。

提问:我又拿起了什么?试一试,跟着音乐学学乐器动作。

3、线条表演。

(2)放音乐表演线条画。

今天,我还想用线条来讲讲这个故事,你也可以跟我试一试。

(3)师幼用食指听音乐、看图谱画线条。

怎么样?我可以用线条画出来,有没有做过这个游戏?好,我们一起来试一试。

六、结束活动。

2、师幼边做动作边听音乐出教室。

活动反思:

《小小音乐家》设置了两首必唱歌曲和三首聆听歌曲,以及编创活动。孩子们通过学习,领会了本课的主题,并能够通过自己的方式,很好地表达出来。

对于歌曲的学唱,孩子们都掌握的比较好。都能够用自然、轻松的声音,欢快、活泼的情绪及稚嫩、可爱的动作,表现歌曲的内容及歌曲所表达的内涵。

在聆听乐曲选择拍击方式时,部分孩子没有选择准确。在这种情况下,我就采用多次聆听分别拍击的方法,引导他们辨别乐曲的拍子,用正确的拍击方法为其伴奏。

在编创活动中,我采取“辨别身边声音的长短”这一环节,鼓励他们学会观察生活,发现生活和学习中的“音的长短”,进一步加深孩子们对这一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为以后的学习奠定牢固的基础。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十四

1、培养同学的探索精神。

2、能制作出简易的乐器。

3、同学体验活动中的快乐。

同学从家里带来的易拉罐、果奶瓶、空塑料瓶、筷子、碗、沙子、豆子。

1、教师放一段优美的乐曲,请同学跟着一起拍节奏。

教师说:“这首曲子真好听,我想请小朋友们用小乐器演奏,可是没有乐器怎么办呢?”

2、请同学积极想方法,来制作乐器,听听用那两种东西敲击出来的声音好听。

3、请同学想一想,假如瓶子里装着东西将是什么效果,装的东西不同效果相同吗?

4、请同学分成三组(豆子、沙子、石头)来进行实验。

5、请小朋友们说一说音响效果有什么不同。

6、大家拿着制作的乐器来演奏。

(一)唱歌

(二)唱游。它包括:律动,音乐游戏,歌扮演,集体舞。

(三)乐器;它包括:打击乐,竖笛,口琴,口风琴等。

(四)音乐欣赏

(五)试谱知识与试唱,听音教学

(一)情感态度与审美能力

(二)活动过程与创新能力

(三)知识与技能

(一)歌曲的外部结构

一般指的是什么样的情绪:如欢快,抒情,活泼等。是什么民歌,是什么民族或者是哪个国家的。主要偏重于文学文字的分析。

(二)歌曲的内部结构

一般是指节拍,旋律,节奏,速度,力度,音色,音区,调式,曲试,复调,和声等。

教学重点(一)一般只写一点,重要的相对集中一些。不具体指知识技能。指用什么方法和教学手段。多次学习后力争达到解决教学重点的目的。

教学难点(二)一般也是比较单一,集中,但主要是指技能技巧,知识概念的具体掌握程度。

(1)律动:听音乐进小跑步教室 。

(2)师生用音乐互相问好。

(1)听教师击拍节奏,由学从复拍节奏,然后选择相应节奏花朵贴在花盆上。全班随教师指点的顺序连续击拍五朵花上的节奏。

(2)视唱旋律花盆上的音。选择节奏上的某种节奏进行do,mi,sol的旋律创作。要求组成一个短小的乐剧,同学相互商讨,逐一进行创作扮演9边唱边加上声势动作)

(1)把歌曲旋律作为视唱练习。

(2)引导同学分析歌谱使用了几个音?(do,mi,sol)在同学自身墨唱后,指定同学视唱。进一步指导同学分析歌曲可以分为几个小乐句?每个乐句的句尾是否相同?师生边用中速唱边分析(五个小乐句,每句的句尾最后一小节都是do,mi sol节奏,音高相同)。再分析每个小乐句的长短是否相同?怎么不同?(2+2+3+3+3)同学按呼吸记号指示换气,边拍手边跺脚视唱,唱出二拍的强弱。

(4)用竖笛演奏歌曲旋律

(1)学唱《乃哟乃》歌词。

(2)教师范唱并提问歌词内容歌曲情绪。

(3)同学以欢快的情绪自身填唱歌词。

(4)引导同学理解歌词,“乃哟乃,乃哟呵”的意义,并在演唱时用强弱变化唱法。反映出欢快的情绪。让同学尝试创作填唱其它歌词。进一步体的会歌词的表情意义。

以各种扮演形式深入表示歌曲热烈,欢快的情绪,将同学分成小组进行扮演形式的创编。分组扮演,师生边唱边舞,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课程。

关于我是小小音乐家音乐三年级教案通用篇十五

歌曲《我是小小音乐家》这是一首曲调欢快活泼、歌词简练、富有童趣的美国儿童歌曲。歌曲生动地表达了孩子们一个美好的愿望和共同心声“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为2/4拍,一段体结构,弱起节拍贯穿全曲。第一乐句从弱起开始,四度跳进旋律上行,继而下行,曲调流畅,情绪欢悦,即刻点明了主题“我是小小音乐家。第二乐句是第一乐句的变化重复,仅在节奏上作了紧缩的变化。第三乐句的五度跳进和“”节奏的连读出现,级进的旋律配以乐器演奏时发出的象声词使得歌曲的情绪欢快而又热烈。第四乐句突出了“跳、唱”二字,让孩子们尽情表现歌曲的欢快。

2、认识手鼓、小喇叭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本课以唱歌教学为核心,以音乐家为主题,通过学生主动地视、听、唱、演来逐步感受歌曲的情绪,从而学会有感情的演唱。演唱达到一定熟练程度后再进行歌曲创编,对本课内容进行适当的拓展并将课堂氛围推向高潮。

1、技能目标: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

2、认知目标:认识手鼓、小喇叭乐器及了解其音色。

3、情感目标:通过当一名小音家,激发学生表现音乐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能用轻快、富有感情地演唱歌曲并进行简单地歌曲表演。

跳呦|唱呦|节奏特点的掌握。

电子琴、多媒体、打击乐器。

1课时。

一、组织教学。

师生问好。

二、节奏游戏。

出示节奏卡片:oxx、xx、x分别用“da”读,再次出示节奏卡。

(1)0xx|xxx0用“da”连读。

(2)用特隆砰砰砰。

(3)用特隆嘀嘀哒。

(4)0xx|xxxxx|xxxxx|xxxxx|xxx|。

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三、学唱歌曲。

1、导言:

老师今天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歌曲,它的旋律像山坡一样有着明显起伏的特点,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这首歌《我是小小音乐家》并思考歌曲的情绪是什么。

第一遍听歌曲。(情绪快乐、活泼)。

2、第二遍听歌曲。师:"让我们仔细听,歌曲中唱到小音乐家演奏了哪件乐器?(手鼓、小喇叭)。

3、播放这两种乐器的图片及唱一唱由这两种乐器演奏的旋律:

054|33343|22254|3322|1-|。

学生跟随播放的旋律模仿乐器演奏。

4、第三遍听歌曲。师:"让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小音乐家在哪个城市演奏这些乐器"。(伦敦)。

5、第四遍听歌曲。师:"老师将歌曲的旋律及情绪变化用线条表现出来,请你也拿出小手,跟随我一起画出来"。(换气记号)。

(在听歌曲时用动作来表现歌曲的旋律线。)。

6、第五遍听歌曲。要求创造不同的声音(如拍手等)为歌曲中"砰砰砰"进行伴奏。要求:在"砰砰砰"之前的'八分休止符及衬词"特隆"在心里默唱。

7、教师伴奏,学生演唱歌曲第一段。

指导学生在演唱时出现的错误。

重点指导:

(1)0特隆|砰砰砰特隆|砰砰砰。

听教师发出的两种声响,一种是沉重的,一种是轻快的,问:哪一种效果更能表现歌曲中的"砰砰砰"。教师指导演唱。

(2)跳呦|唱呦|。

指导生手划彩虹的弧线,让学生感受圆滑的声音特点,并用伸懒腰的方法指导学生掌握跳呦|唱呦|的节奏特点。

8、完整演唱歌曲第一段。对歌曲第一句旋律进行力度的处理,随旋律的起伏变化进行渐强、减弱的力度表现,表现出小音乐家自豪的情感。

9、按要求随教师伴奏演唱歌曲第一段。注意弱起小节。

10、再完整听歌曲,并小声跟唱二段歌词。

11、完整随录音伴奏进行演唱。

五、创编表演。

生自由回答。

师让生分组创编(每组分几种乐器),生表演自己的作品。

六、小结:

师:今天你开心吗,看到你们开心我也特别开心。我们每位小朋友都当了一回小音乐家。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