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大全18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3 12:35:52 页码:7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大全18篇)
2023-11-23 12:35:52    小编:ZTFB

7.总结是将过去的经验转化为具体的知识和智慧的过程使用明确而简练的语言,让读者能够易于理解;范文中的总结结构清晰,观点明确,可以作为写作的参考和借鉴。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一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沈从文及其作品的特点。

2、把握作者在《边城》中极力要表现的古老湘西的人生形式。

3、理解《边城》题目的含义,把握作者的创作目的。

二、过程与方法:

1、美读课文,咀嚼品味小说诗一般的意蕴提高学生审美情趣。

2、启发点拨、合作探究、讨论分析多种方法结合,完成文本中人物内心情感的挖掘。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感悟文中至真、至善、至美的人性树立爱世界爱人类的情操。

2、了解古老的民俗及其丰富的内涵,培养热爱民族文化生活的情感。

1、通过分析小说的环境、心理描写、培养把握人物形象的能力。

2、理清小说情节,把握民俗活动和情节之间的关系,充分挖掘人性的闪光点。

教学难点通过分析人物的性格、语言和心理,把握小说中至真、至美、至善人性。

1、加强课前预习,充分熟悉小说内容。

2、补充相关小说情节,让学生对《边城》有个整体的认识。

教学方法:要本着以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为主,重视学生的思考重视学生的感悟。“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慎重地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结合该课的教学目标、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准备用两课时,采用点拨法以及探究和讨论法进行教学,让学生能更深的领悟文章内容和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启发学生动脑筋,自己进行思考与研究,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

预习课文品读重点段落。

要求:1、勾画出小说的环境描写的语句。

2、标出自然段。

3、找出小说主要人物的言行,品味小说中的淳朴的人性。

4、勾画出小说中的民俗描写,体会这些民俗的特点以及内涵。

5、理顺出小说的故事情节。

6、明确小说的人物、情节,用自己的话复述,补充相关的其他情节。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导入教学:《边城》这部小说问世不久,湘西的凤凰镇就成为旅游胜地。它正如世界上许多名城名镇一样,崛起在世界文化大师的光环之中。因为莎士比亚,英国的斯拉特福小镇才会蜚声世界;有了莫扎特,奥地利的萨尔茨堡才成为世界音乐中心,有了塞万提斯,西班牙的塞维利亚才成为旅游圣地。同样,因为有了沈从文以及他的系列湘西小说,凤凰镇也成为了风景名胜之地,凤凰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小镇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边城》去欣赏那里的山水之秀,去感受那里的民俗、人情之美。

二、文本解读。

1、读第一段,这里的人们是一种怎样的生活情况?明确安分乐生,井然有序。

2、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怎样的呢?通过文本的描述,请同学们概括一下:

明确:码头、碉堡、河滩、军营、河流、山、水、船。

这里的风光秀丽、美好。是一个干净的自然所在,就象是这里的人一样。

3、文本写了哪些民俗?这些民俗有怎样的特点?又有怎样的内涵?学生讨论完成。

端午节:赛龙舟、穿彩衣、画王字、捉鸭子。

中秋节:赏月、男女青年对歌。

新年:舞龙灯、耍狮子、放鞭炮。

婚嫁:小轿子、羊、男孩、糍粑。

这些民俗具有古老而淳朴的特点,又有浓郁的乡土气息。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生活,包含着美好的祝愿、表达着欢快的情感,充满了吉祥如意的氛围。更能体现人们之间的和谐亲切的关系。

4、小说情节的归纳。

小说节选部分中写的次数最多的哪一种民俗活动?

端午节的赛龙舟:由赛龙舟引出小说的人物以及发生在这些人物身上的一些事情。

小说要写的是一件什么事情呢?主角是谁?

人物:

主角:翠翠围绕主角相关的人物有:祖父、傩送、天保、顺顺。

情节:

第一年赛龙舟——翠翠傩送邂逅埋下爱情的种子。

第二年赛龙舟——翠翠与天保相识引来天宝的爱意。

第三年赛龙舟——祖孙二人在家各自想着自己的心事。

总结:端午节赛龙舟就像一根银线,串起了边城中那些闪亮的珍珠,即那些故事和人,在故事中,边城的人性光辉也闪耀起来。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二

摘要:沈从文,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其创作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1934年10月生活出版社出版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边城》通过展现自然美、民风美和人物美的画面以及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的人们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进而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边城、风情美、人物美、人性美、人生理想。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起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矗立的白塔,古朴的吊脚楼,翠绿的河水,高耸的青山,一位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构成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既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园,又让人联想到马致远“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悠闲恬淡。然而,沈从文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这样和谐的田园牧歌的生活还有重塑民族品格的忧伤。

沈从文为这篇小说写体积是就声明:“我写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希望小说的读者是有理性的,应该是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之处与目前堕落之处,和在那里很寂寞的.人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

《边城》是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的风俗画。正如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事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1]因此小说用前三章描绘了湘西的山水风景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在那里有能看清河底石子颜色的水流,有长满翠绿竹子的小山,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人们住在桃杏花掩盖的房屋内。在那里有端午节的赛龙舟、捉鸭子比赛,有络绎不绝的商人和水手,还有青年男女的对唱。不仅渲染出了湘西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这些朴实、善良的人们的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存背景。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理想的人物和古朴的湘西风情的有机结合和自然交融。所以有了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晒得黑黑的、因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澈如水晶的翠翠。她是个年幼的小女孩,因为她喜欢独自低着头学小羊叫,学母牛叫,或采把野花戴在头上扮新娘子;她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因为她总是力所能及的帮爷爷洗衣、做饭、渡船;她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因为她时不时望着天空想心事,执着的追求爱情,守着渡船,深情地等着那个用歌声把她的灵魂浮起来的年轻人,可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文中的外公虽年过古稀却被这自然地山水养育得依旧健壮,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渡船,他一直在默默的帮助别人,不收取任何回报,还帮路人准备茶水和烟叶,他的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当然这样一副好心肠也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沈从文将人物美和人情美表现到每一位边城的子民身上。作者在《边城·题记》中说“他们是真正的、诚美的,生活有些方面极为伟大,有些方面又极为平凡,性格有些方面极为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更老老实实地写下去。”所以在小说中有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船总顺顺,即使他认为翠翠与大儿子的死密切相关,但在她无依无靠的情况下,仍愿意将她带到家中;有热诚质朴的杨马兵,他取代了爷爷,承担起了他认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有豁达大度的哥哥天保,在明知自己的歌声不如弟弟的情况下也欣然“应战”,在了解到弟弟的心事后,选择成全弟弟,外出闯滩,却遇难;有为爱痴狂的“岳云”傩送,为了翠翠可以不要碾坊只要渡船,但却因哥哥的死悲痛不已,最终选择了离开;“甚至在那里即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的绅士还更可信任。”沈从文一再将其中的人物和景物进行“理想化”处理,为了加强抒情性,沈从文还善于象征,白塔的坍塌象征着古老湘西的终结,白塔的重修象征着新的人际关系的重造,而从整体上看,翠翠爱情的波折和无望也象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他这样做也是因为他想引起理性的读者们对中国社会的关心。

当时的社会正是那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衣冠社会”,他发现那些本不该为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已经入侵到质朴、勤俭的农村,他想通过这种“理想化”的表现重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为民族文化重新注入美德和活力,让我们的社会不再一天天堕落下去。

但是沈从文深知理想的人生形式只存在于“理想”之中,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许多人只看到了人物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忽视了“不悖于人性”,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内容具有理想的特点却并没有完全的理想化,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现实自为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沈从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结尾,虽然是意料之外的变奏,但却符合现实中的悲剧,也体现了人的生命的脆弱。这种现实不仅体现在结尾中,在文章里,因大哥天保的死,顺顺一家对翠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既是导致悲剧结局的原因也体现了美好人物的阴暗面,以及长期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也最终导致顺顺一家介意二儿子傩送与翠翠在一起。尽管沈从文花大量笔墨展现理想中的人性美,尽管他也想让翠翠最后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是在封建思想和金钱势力下爱情不能打败现实,人也无法打败现实,从而演出了一场不知归期的悲剧,这也是作者不愿看到的却又无法避免的现实。

结束语。

沈从文通过描写湘西边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山水风光,构成其理想的人生形态。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正于先生所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边城》渗透了悲伤色彩,却并没有削弱作品的魅力,作者也借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抒发心中的种种压抑与感慨。而读罢全文,有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无形之中牵动了我感受社会风情的种种变迁。读者丛先生作品中接触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而乐意更深刻的理解人生。而《边城》无疑使其中给予读者丰富精神享受的优秀作品之一。

湘西的世界,心灵的家园。

[注释]。

参考文献: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1997)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a]。

[2]《阅读与欣赏》1999年第3期[a]。

[4]《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凌宇著[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三

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小说主要内容,以翠翠的心理脉络为线索,抓住小说的情节结构。

绝美的湘西小城凤凰雄踞边陲千年,悠悠岁月伴着沧桑原野,漫漫沱江连着巍然青山,吊角竹楼衬着白色孤塔,守护着远离烽烟的苗壮两族脆弱而坚韧地繁衍生息。我们的主人公翠翠就是在这青山绿水中滋养长大成懵懂姑娘的,此时的她或许在吊角楼里忙里忙外,也可能坐在白塔那胡思乱想,也有可能在温柔的月光里借着歌声攀到梦的云端寻找象征爱情的虎耳草。

经行于小说隽永优美的文字中,我们关注翠翠的爱情命运与人生出路,我们也关心世代生活在那里的凤凰子民在现代文明的冲击下能否保持传统文明的长久魅力。

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如画的湘西古城,去感受,去沉思……。

1、多媒体展示,介绍作者沈从文,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县苗族人。14岁时,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北京大学任教。一生共出版了《石子船》《从文子集》等30多种短篇小说集和《边城》《长河》等6部中长篇小说。

沈从文是具有特殊意义的乡村世界的主要表现者和反思者,他认为“美在生命”,虽身处于虚伪、自私和冷漠的都市,却醉心于人性之美。其笔下的乡村世界原始、自然,在与都市社会对立互参的总体格局中获得表现的,而其以都市生活为题材的小说表现出来的人性扭曲也是在“人与自然契合”的人生理想的对衬下获得显现。这独特的价值尺度和内敛的哲学思辨支撑了沈从文对乡村世界原始生活方式通往都市生活命运道路的理想追求。

2、《边城》故事情节(运用多媒体讲解主要情节,学生对照课下注释了解故事情节)。

湘西风光秀丽,边城人情质朴,祖孙二人摆渡为生,外公年逾七十,仍很健壮,孙女翠翠十五岁情窦初开,他们热情助人,纯朴善良,两年前龙舟赛会,翠翠邂逅当地船总二少爷傩送,从此种下情苗,傩送的哥哥天保喜欢上美丽清纯的翠翠,走车路托人做媒求亲,而此时的傩送也宁愿送摆渡人,拒绝了用碾坊用陪嫁的地方团总女儿。兄弟俩约定按照当地风俗唱歌求婚,让翠翠自己选择。天保知道自己走车路在先,坚持把走马路的机会让给弟弟先来,自己外出闯滩,不幸遇难而死。傩送深深自责,抛下翠翠远走他乡。外公忧虑而亡,死于风雨之夜。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痴痴等待傩送有一天会来,但她也不知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

1、第一自然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多次的哭”?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翠翠心里有哪些微妙的变化?

6、当祖父把实情告诉翠翠的时候,翠翠此时的心理有哪些变化?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耳草了”?

四、以翠翠心理脉络为主线,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四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凤凰县沱江镇人。1902年12月28日生。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入私塾,12岁入模范国民学校(今文昌阁小学)。因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当补充兵。15岁就离开家乡,跟随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他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的百姓。过着难以设想的痛苦怕人的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好坏人事、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影响,毅然离开湘江,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到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他很生气,又去报考燕京大学,又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他决心拿起笔来写文章,依靠自己来谋生活,从而开始了人生的拼搏。后来到北大当图书馆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1922年开始以“休芸芸”的笔名,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和《小说月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还与胡也频等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34年,发表著名中篇小说《边城》和散文《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返回湘西,居住沅陵,写散文集《湘西》。不久,赴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先后主编北平和天津《益世报》等报副刊。北京解放前夕,在我地下党帮助下。

建国后,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研究历史文物,著有《龙凤艺术》、《中国丝绸图案》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7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任全国文联委员会及全国政协委员。沈从文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70多种,500多万字。《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个空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1988年5月10日,病故于北京,享年86岁。

早期的小说集有《蜜柑》、《雨后及其他》、《神巫之爱》等,基本主题已见端倪,但城乡两条线索尚不清晰,两性关系的描写较浅,文学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湘西的人,如翠翠,可爱、质朴;湘西的风光,如茶垌,明净、秀丽;湘西的故事,如《边城》,凄美、动听。这是写于我手中这本《边城》扉页的一段话。

一支笔,行云流水般字字成章;一本书,引人入胜且回味无穷。而笔下的湘西,书中的小城,则是沈从文先生回忆与想象交加的桃源仙境。那里处处是湿润透明的湘楚景色,处处是淳朴赤诚的风味人情,一如陶渊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阡陌交通,鸡犬相闻所描绘的那片理想净土。

《边城》娓娓道来的是有着那不完美结局的故事,更是边民至善至美的人性魅力。

边城人虽生活于桃源之地,却无可避免得重复着悲惨的命运。这命运如同枷锁,勒住了翠翠的爱情亲情,亦勒住了边民悲哀背后的淳朴。

翠翠和恋人傩送的爱情以未可预知的悲剧而告终,反映出湘西人民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命运的惨痛事实。翠翠是如此,翠翠的母亲也是如此,她们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痛而惨淡的人生,却找不到摆脱这种命运的途径。这样的湘西爱情是可悲的,令无数人动容。

边民是质朴可爱的。而在他们身上,我看到的却是边民偏安一隅的悲哀。边城远离喧闹复杂的城市,有着最贴近自然与真实的生活,无疑是一处极乐之地。但是,在风云诡谲的年代,外来文化终究会席卷这座小城,毋庸置疑亦无可避免。这样一座自然的边城,这样淳朴的边民,又将如何面对未知的变化?沈从文先生之所以写下这样的湘西,正是因为对所处之地人们的尔虞我诈所厌恶,也正因如此,他的笔下也充斥着担忧。边民虽偏安一隅,却难逃世俗的影响,这样淳朴的村民与生活将逐渐远离我们,世俗的铜臭味将染指净土。于是乎,边民未知的命运亦令我悲哀。

于悲中观美,这样的美更美得让人叹观止矣。至善至美的那份乡土人情闪着熠熠光辉。

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是令人唏嘘的。而沈从文先生正是用这样一种充满悲伤的小城爱情去展现了一个宏大的人性之美。他笔下的人物无论是爷爷还是顺顺亦或者是其他人,身上都流淌着最干净真实的淳朴,散发着湘西人独特的魅力。

《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沈从文先生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光亮。

在探究《边城》之旅中,我已明白,沈从文先生笔下的边城不仅仅是小说中湘西那座边远的小城,更是指我们心中那远离了我们的真善美。这篇小说,是沈先生对整个中华民族儿女的美好期望,是对未来美好社会的希冀。

林立高楼大厦中,绿水青山间的边远之城是否依旧安在?愿我们行之至远,而不忘心中净美边城!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五

摘要:沈从文,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学者。其创作的小说取材广泛,描写了从乡村到城市各色人物的生活,其中以反映湘西下层人民生活的作品最具特色,1934年10月生活出版社出版的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边城》通过展现自然美、民风美和人物美的画面以及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的人们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凉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进而让我们近距离地感受作者丰富的内心世界。

关键词:边城、风情美、人物美、人性美、人生理想。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也是支撑起他所构筑的湘西世界的柱石。矗立的白塔,古朴的吊脚楼,翠绿的河水,高耸的青山,一位老人,一个女孩,一只黄狗构成了一幅秀丽的山水画。既让人想起陶渊明笔下“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世外桃园,又让人联想到马致远“小桥流水人家”般的悠闲恬淡。然而,沈从文要给我们带来的不仅有这样和谐的田园牧歌的生活还有重塑民族品格的忧伤。

沈从文为这篇小说写体积是就声明:“我写这本书只预备给一些本身已离开学校或始终就无从接近学校,还认识些中国文字,置身于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以及说谎造谣消息所达不到的那种职务上,在那个社会里生活而且极关心全个民族在空间与时间下所有的好处与坏处的人去看。”他希望小说的读者是有理性的,应该是对中国现社会变动有所关心,认识这个民族的过去伟大之处与目前堕落之处,和在那里很寂寞的.人从事于民族复兴大业的人。

《边城》是理想世界中的美丽湘西地域的风俗画。正如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事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1]因此小说用前三章描绘了湘西的山水风景以及当地的风俗习惯。在那里有能看清河底石子颜色的水流,有长满翠绿竹子的小山,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人们住在桃杏花掩盖的房屋内。在那里有端午节的赛龙舟、捉鸭子比赛,有络绎不绝的商人和水手,还有青年男女的对唱。不仅渲染出了湘西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为这些朴实、善良的人们的成长提供了不可或缺的生存背景。

这里最引人注目的是理想的人物和古朴的湘西风情的有机结合和自然交融。所以有了因在风日里长养着故把皮肤晒得黑黑的、因触目为青山绿水故眸子清澈如水晶的翠翠。她是个年幼的小女孩,因为她喜欢独自低着头学小羊叫,学母牛叫,或采把野花戴在头上扮新娘子;她是个懂事孝顺的好孩子,因为她总是力所能及的帮爷爷洗衣、做饭、渡船;她是个情窦初开的少女,因为她时不时望着天空想心事,执着的追求爱情,守着渡船,深情地等着那个用歌声把她的灵魂浮起来的年轻人,可是“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文中的外公虽年过古稀却被这自然地山水养育得依旧健壮,他的一生奉献给了渡船,他一直在默默的帮助别人,不收取任何回报,还帮路人准备茶水和烟叶,他的身上体现着中华民族传统的优秀品质,当然这样一副好心肠也得到了大家的热烈欢迎。

沈从文将人物美和人情美表现到每一位边城的子民身上。作者在《边城·题记》中说“他们是真正的、诚美的,生活有些方面极为伟大,有些方面又极为平凡,性格有些方面极为美丽,有些方面又极其琐碎——我动手写他们时,为了使其更有人性,更近人情,自然更老老实实地写下去。”所以在小说中有慷慨大方、乐于助人的船总顺顺,即使他认为翠翠与大儿子的死密切相关,但在她无依无靠的情况下,仍愿意将她带到家中;有热诚质朴的杨马兵,他取代了爷爷,承担起了他认为自己应尽的责任;有豁达大度的哥哥天保,在明知自己的歌声不如弟弟的情况下也欣然“应战”,在了解到弟弟的心事后,选择成全弟弟,外出闯滩,却遇难;有为爱痴狂的“岳云”傩送,为了翠翠可以不要碾坊只要渡船,但却因哥哥的死悲痛不已,最终选择了离开;“甚至在那里即使是娼妓,也常常较之讲道德知羞耻的城市中的绅士还更可信任。”沈从文一再将其中的人物和景物进行“理想化”处理,为了加强抒情性,沈从文还善于象征,白塔的坍塌象征着古老湘西的终结,白塔的重修象征着新的人际关系的重造,而从整体上看,翠翠爱情的波折和无望也象征了人类的生存环境,他这样做也是因为他想引起理性的读者们对中国社会的关心。

当时的社会正是那个物欲横流、道德沦丧的“衣冠社会”,他发现那些本不该为人们所追求的东西已经入侵到质朴、勤俭的农村,他想通过这种“理想化”的表现重塑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美德,为民族文化重新注入美德和活力,让我们的社会不再一天天堕落下去。

但是沈从文深知理想的人生形式只存在于“理想”之中,沈从文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于人性的人生形式。”许多人只看到了人物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忽视了“不悖于人性”,在沈从文的作品中,内容具有理想的特点却并没有完全的理想化,其表现出来的是一种现实自为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沈从文以翠翠的爱情悲剧结尾,虽然是意料之外的变奏,但却符合现实中的悲剧,也体现了人的生命的脆弱。这种现实不仅体现在结尾中,在文章里,因大哥天保的死,顺顺一家对翠翠的态度发生了变化,既是导致悲剧结局的原因也体现了美好人物的阴暗面,以及长期受封建宗法思想的影响,也最终导致顺顺一家介意二儿子傩送与翠翠在一起。尽管沈从文花大量笔墨展现理想中的人性美,尽管他也想让翠翠最后有一个好的结局,但是在封建思想和金钱势力下爱情不能打败现实,人也无法打败现实,从而演出了一场不知归期的悲剧,这也是作者不愿看到的却又无法避免的现实。

结束语。

沈从文通过描写湘西边地特有的民俗风情,山水风光,构成其理想的人生形态。沈从文先生的作品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正于先生所言:“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边城》渗透了悲伤色彩,却并没有削弱作品的魅力,作者也借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抒发心中的种种压抑与感慨。而读罢全文,有种来自内心深处的感动,无形之中牵动了我感受社会风情的种种变迁。读者丛先生作品中接触带了另外一种人生,从而乐意更深刻的理解人生。而《边城》无疑使其中给予读者丰富精神享受的优秀作品之一。

湘西的世界,心灵的家园。

[注释]。

参考文献:

[1]《中国现当代文学史》(1917—)上册高等教育出版社[a]。

[2]《阅读与欣赏》第3期[a]。

[4]《沈从文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凌宇著[c]。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六

沈从文创作中所关注的是人类发展中的本质问题——人本身的健全性。他将湘西世界与都市商业社会相对照,通过湘西世界来审视和健全人生。沈从文在风云变幻的20世纪30年代,将自己拉离那个时代,在自己的世界中进行构思和创作,使作品具有“浓浓的地方风貌,淡淡的时代色彩。”《边城》就是最能体现他这一创作思想的作品。

《边城》以二男一女的爱情悲剧为基本框架,讲述了一个哀婉曲折的动人故事。掌管码头的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渡船老人的孙女翠翠。最终兄弟俩却一个身亡,一个出走,老人也在一个暴风雨之夜死去。小说除了小儿女爱情之外,还拓展情节容量,讲述了少女和老人的故事以及翠翠已逝母亲的故事。其中描写了人与人的冲突,但冲突中格外和谐。翠翠在一系列冲突之后仍保持安然。安然地摇着老船公留下来的渡船,等着那可能明天会回来,可能永远不回来的情人傩送。

对于这样一部作品意蕴的定位。主要有这么几种观点:

一部证明人性皆美的著作。被称为是“歌颂人性的至善之美”,“人性美的赞美诗”,“表现人性美的力作”,类似的论述我们可见于许多相关的论文中。

安徽大学中文系的刘永泰认为《边城》中的人性并非优美健全反而是一种人性贫困的体现。认为《边城》中太看重“原始的丰富性”,这是一种人性诸多要素没有充分展开前的原始的的充满、原始的丰富,沈从文无法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际想到“柳岸花明又一村”的美好前景。无法看到人性的扭曲比人性的贫困更好,仅仅看到既有的社会形式对人性的压抑,缺乏足够的历史眼光。

现代文学重要评论家凌字在《从(边城)走向世界》中提出,《边城》是现实的。提出《边城》中存在许多不完美的地方,描写了很现实的东西:翠翠母亲故意饮大量江水而死,表明这个边城中仍存在某种规范,约束着人们的行为。再如团总顺顺先给大儿子天保提亲,有很浓的宗法印记;而大段对傩送的对象送来的丰厚陪嫁的描写,则有一种利益取舍关系在其中。所以《边城》是现实的。

现代文学重要评论家汪曾祺则在《又读(边城)》中提出:“《边城》的生活是真实的,同时又是理想化了的,这是一种理想化了的现实。”

那么《边城》的深层意蕴是什么呢?我们先从三方面来研读这作品。

从社会关系方面看,《边城》中家庭和自然共同体是主要的活动范围,维持个体生存和基于血缘地缘情感的日常交往是主要的活动内容,世代相传的传统、习惯、风俗常识、经验等是调整支配人们行为的规范。人们做人的准则是守信自约、重义亲利、重人情信托。这里的人都遵循着一种长久以来已经形成的准则。他们十分看重人性的尊严。人们在坐渡船的时候,大都会给些钱物表示感谢,而老船公再三退还不了。只好将这些钱物拿去换些茶叶等等物品放在船上,供坐船的人们享用。一种真挚的、纯洁的,令人向往的源于现实又有高于现实的社会关系呈现在我们眼前。

从人物形象,尤其是主人公翠翠方面来看,沈从文笔下的翠翠,具备的是一种生命的自然的美,是自然人性的化身,是沈从文的理想人物,支撑他塑造这个人物的就是人性皆美这一思想。并且他所表现的翠翠的纯和善不是那种发展以后的纯洁和善良,不是经过道德规范的,理性的、历史的善和纯,而是一种原始的、天然的善和纯,古朴、简单。真正体现了“人之初,性本善”的观点。

从翠翠的眼中看这个世界,一切都那么自然、正常、平静,她完全没有社会意识,社会观念性的东西。她生命中的力量完全来自于她的天然属性。她的生活过程不与某种目的相联系,而是一种自然的生命本质。翠翠对傩送萌生了少女的爱情,这是由于她自身的成熟,是她达到一定年龄,身体自然发育成熟之后,一种自然的体现。她完全听凭一种自然,一种天性。而不具备明确的目的性。并且,在翠翠来说,过程也就是目的。所以当她经历了一连串的打击之后,仍能安然地平静地等着不可预知的目标。

也有人说这是一种听命的观点。让人弄不清是一种无奈,还是一种坦然。还有人说.翠翠在爱情中的表现恰恰是一种人性贫困的表现,她始终等着而没有去主动追求爱情。“当她不小心滑到爱河中后她没有能力抓住机遇把握条件趁热打铁大干快上”,所以是她自己葬送了自己的爱情。

其实。翠翠的这种生命形式正代表着边城人的生命形式,将自己的人生作为一整个过程,并将整个过程本身就看作它的目的。他们平静、自然、知足地渡过了一生,也就达到了自己生活的目的。“生命无法不受到种种限制,人类的命运总是有悲观的因素,然而人的伟大可贵就在于并不因为悲观而放弃,就在命运翻云覆雨的鼓掌之中。生命也能散发出自己的庄严和魅力。”

再从生活风俗方面来看。我们知道,湘西山高林密,流急滩险,生存条件十分恶劣,人力的作用显得无足轻重。于是在小说中描绘的赶集、对歌、赛龙舟、泅水比赛等情景是对人生美好生活的描写。这种描写中无论哪一件事,哪一次活动,它的目的性也已不强。小说中要表现的是人们生活情趣的放达,这是沈从文对背景虚化、淡化处理的结果,是那种灰暗现实环境下孕育出的一份从容、恬静的生活态度。

于是,当我们读完《边城》后,边城中的人们的那种以自然为基础的存在形式会深刻在我们的脑海里,那个理想中的美好世界也会浮现我们眼前。这个世界源于现实:那是都市文明影响较少的。保存天然较多的地区。沈从文又在这相对较边远的带有淳朴民风的地方寻找到了比较美好的人生形式加以理想化的表现。人们在这个世界中完全听凭一种自然,人们从容而恬静地生活着。当然,小说中人们这种完全听凭自然的状态,有时会让读者产生一种不幸的感觉。然而,这正是沈从文的夙命观的体现:听凭自然的过程很完美。虽然自然的阴晴圆缺会使处在其中的人有自主无法把握的东西,产生不幸。但我们也可以安然地听命,坦然而安宁。所以边城人生命形式的代表翠翠,当面对不幸的时候她并未产生一种悲凉的感觉。只有我们这些无法超脱的人才会产生悲凉感。

人类文明发展当到当今,人们开始向往自然,呼唤自然的回归。人类在创造中不断摆脱原始、蒙昧,却离自然越来越远。所以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自然本性丧失的太多,渐趋向社会中的符号时,人们开始向往自然,向往人的天性。开始呼唤原始的回归。

在沈从文所处的时代,很多人还乐观地认为社会的发展必然带来人性的同步发展,只有沈从文敏感的意识到社会发展和个人发展间的冲突。意识到社会性和整个人性的背离。并且,为我们描绘了一种相对理想的人生形式,提供了一种社会和人类自身建造的参照。

也许《边城》不是理想的社会模式,人性并不优美健全,但正如前面所说,它是现实基础上理想化了的世界。所以,也太多描写了人理想中的世界,简单的社会,简单的人,但这正是人们在文明高度发展对原始回归的一种呼唤:也许沈从文是过于看重湘西的“原始的丰富”的人性,但正是透过这个“原始丰富”的世界,去审视都市世界的过程中,我们才能找到矫正人性扭曲变形的路径,使得人的动物性与社会性完美结合,使我们在已经被文明道德过度社会化的人性中找到适度的动物性的回归。所以,这绝对是沈从文的一大突出贡献。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七

一、隐匿在翠竹林中的另一个世界与我们所熟悉的喧闹浮华的生活场景不同,《边城》仿佛是一处独立存在于世间的净土。生活在这里的人和这里发生的故事似乎都与我们相隔得很遥远,只是安静地、兀自地演绎着他们自己的人生。《边城》用看似平淡无奇实则巧妙的语言完完整整地构建出了一个全封闭的世界。透过重叠瑟瑟的竹林,我们尝试着走进翠翠和爷爷的世界。而渐渐发现,这个世界太过完整和真实,以至于我们可能在恍惚间就会产生我们也活在这个世界中的错觉。但我们又同时清醒地知道,我们早已失去了那种纯净自然的美丽风景、古朴醇厚的民风以及未经雕琢的人性。我们的世界流露出太多太多人的痕迹,而人之所以被称为”人”的本真东西却在逐渐消失。隐匿在翠竹林中的另一个世界与我们现在所生存着的世界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更加显出一种淡漠的悲哀。当世俗已经成为我们生活的习惯,纯粹的人注定只能成为边缘化的人。所以,书中所描绘的世界最终也只能停留在书中,只能以这样的形式在其他空间中继续和延展我们的某种渴望与向往。沈从文是极力呼唤这样的世界的。他的家乡原本就是带有这样淳朴气质的,所以他以此为创作蓝本,将自己对美与善的想象分散赋予到塑造的每一个人物身上,想尽量还原出几乎快要被遗忘的美好。所有因为纯、因为爱、因为美而产生的元素聚合到一起便拼凑出了一个独立于世间存在的,仿佛已经是在世界边际的小城,这里面演绎的悲欢离合、被含蓄婉转唱出的故事就这样灵动起来,营造出了一种别样的、清新的生活氛围。我们追随着翠翠的身影,看着她单纯地满屋子绕圈追狗,看着她边撑船边唱歌,看着她躺在大石头上若有所思地望天。我们又去寻找爷爷,看到他温和地跟翠翠说话,看到他执着地守候着他的渡船,又随着他一同奔走在天保的车路和傩送的马路之间……一切都是那样恬淡,仅有的一年一度的龙舟赛很热闹,但不知为何反而更加衬托出这座小城的安谧。一切如同水墨画一般清新淡雅,平静到让我们觉得似乎看不到这个故事可能的结局。所以当最后的悲剧出现时,那个爷爷去世、傩送出走、白塔坍塌的暴风雨之夜才显得那么震撼。好像一切的美都在那一瞬间被毁灭了,脆弱的梦在那一瞬间__支离破碎。美的建构是那么困难,精心着色,工笔细描,可又如此容易被摧毁。《边城》淡淡薄凉的哀伤让我们无法真正道出它的意蕴,因为这种意蕴不是具体的,而是朦胧的、抽象的。我们无法用语言去言明,我们只能选择在一个雨后的黄昏静静回味它给我们带来的美好。仿佛心灵被一场盼望了好久的大雨彻彻底底地纯净,我们不愿走出这深掩在竹林中的世界,就仿佛我们宁愿永远停留在最初、最纯、最美好的时光。二、一曲淡淡哀伤的田园牧歌月光下,万物静籁,只有草虫的清音。傩送为翠翠唱了一夜的歌,翠翠做了一夜的梦。”梦中灵魂为一种美妙歌声浮起来了,仿佛轻轻地各处飘着。”翠翠在房门边摸出了那个芦管,要祖父吹。”老船夫把那个芦管竖在嘴边,吹了个长长的曲子,翠翠的心被吹柔软了。”歌声从始至终一直萦绕在翠翠和爷爷的生活里。因为他们的心情常常是恬淡的喜悦,所以总是情不自禁地歌唱。唱着唱着,我们就听懂了他们的感情与心事,我们就听清楚了他们一生的故事。他们的时光就好像是一曲田园牧歌,歌曲中有着不同的美,诗意却哀伤。(一)风景美”一个对于诗歌图画稍有兴味的旅客,在这小河中,蜷伏于一只小船上,作三十天的旅行,必不至于感到厌烦,正因为处处有奇迹,自然的大胆处与精巧处,无一处不使人神往倾心。”故事的背景是个很美的地方,是湘西边境上一个名为”茶峒”的小山城。自然风光秀美,仿佛有陶渊明笔下世外桃源的感觉。重重叠叠的苍林翠竹,清澈见底的小溪深潭,泉水中有斑驳花纹的石子,有皆若空游无所依的游鱼,桃杏花里又掩映着几处人家。四季又有四时之美,万物自有应有的规律,全部与周围环境协调得恰到好处。一切的背景都是为了衬托人物。可以想象,在这样山清水秀的地方养育起来的人也定然是清明灵性的。翠翠就是这样的小姑娘。但也不光是翠翠,在这青山绿水中生活着的所有生命都是这样。当人与自然合为一体,有时候会分不清楚自然的特性和人的禀赋。这个时候,人才是纯粹的人。(二)人性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淳朴善良,率真正直。这里没有任何的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维系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不是物质需求或权利势力,而是真正的情谊。这样强烈的对比显现出沈从文对当下时代人性的反思,正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与失望,他才会将希望寄寓想象。沈从文具象出的这种自然,原始的人际交往关系其实很接近于老子所执念的大同社会。这也正是他向往的”理式”社会。理式是最高标准,是至高境界。其他世界全部都是理式世界的具体体现,是不完全的理式世界。但正如我们永远追求不到真理一样,我们只能无限地接近”理式”社会,却最终无法到达。不过这又有什么关系呢?我们从不会因为追求不到就停止追求的步伐。在这样闪烁着人性爱与美的社会里,我们可以安心地寄托我们全部的信仰。爱情可以体现人性的不同侧面。翠翠的爱情是非常含蓄和朦胧的.。她与心上人傩送之间最大胆、最亲密的一次接触便是他们的初次相遇。”回头水里大鱼来咬了你”,这便是让翠翠若有所思的俏皮话了。我们可能无法理解这样的对白所暗含的情意,但我们应该想到,翠翠的爱情就像她自己,就像她周围的一切一样纯洁。她是全文中爱与美的化身,所以她的爱情也理应是朴素而纯情的。也只有这样明亮,健康的爱情才是真正有价值的爱情,才能让我们的心灵受到一次纯爱的洗涤,感受到春天一样的美好。而翠翠一旦确定了自己心意,便可以为了心上人矢志不渝。”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最终选择了明知道可能没有结果的等待,她望着船逝去的方向,独自守候着一个人的明天。这种对爱情的忠贞也深刻体现着人性之美。没有任何约定,她只是信守一个给自己的承诺。当看到最后的结尾时,我们感受到一种淡淡的遗憾与哀愁,但同时,我们也会感受到一种久违的来自人性的温暖。我们早已习惯了冷漠,早已习惯了怀疑,我们不相信人性中还有尚存的美好。但沈从文通过笔下的翠翠唤醒了我们,唤醒了沉睡在我们心灵深处的对温暖的渴求。这是他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也是他的初衷。三、永远停泊在心中的湘西梦沈从文说:”这世界上或有想在沙基或水面上建造崇楼杰阁的人,那可不是我。我只想造希腊小庙。选山地作基础,用坚硬石头堆砌它。精致、结实、匀称,形体虽小而不纤巧,是我的理想的建筑,这庙里供奉的是人性。”《边城》是一个属于沈从文的梦,一个永远停泊在他心中的湘西梦。他将自己对一个时代与社会的期待全部诉诸于梦中,仿佛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某种心灵上的满足。而这个梦的核心便是人性。他看到了失落的文明,看到了让人失望的现实,于是他选择了用文字呼唤,希望让这个原本只属于他的湘西梦为人所知,成为全社会的理想。沈从文是走在光明的旅途上的,他看到自己身后的阴影,却更加坚定自己面朝的阳光。我们看到,在最后的那个暴风雨之夜,白塔坍塌。”‘塔’象征精神的圆满,它是由石头筑成的,象征着简朴与坚定。”这意味着那个湘西梦已经破灭了,那个民风淳朴、自然纯洁的时代已经终结了。沈从文先是让我们被书中描绘的世界深深吸引,然后在不知不觉中开始对此心向往之,最后猝不及防地让这种美好消逝。人类对于美的追求是永恒的,当美被毁灭时,我们会发觉我们的内心世界已经不再圆满。于是,我们在强大的失落中终于醒悟,一个存在于文学中的梦的破灭尚且如此,何况真实的现实呢?沈从文于此将他的文学理想和社会理想很好地融合,他的文学理想即一种理想化的现实,他用文学理想的破灭来反映社会理想的失落。虽然在最后白塔被修复了,但这只是沈从文落寞的一笔补充。一切既已消逝,再复原的也究竟不是原来的景象。这样重新的完整反而更加衬托出沈从文对当下世风的无奈之感,更显出一种凄凉。生活在俗世中,这个关于真善美的湘西梦注定只能驻足和停泊在我们的心里。但这已经足够了,至少我们重新获得了成为一个纯粹的人的勇气,至少我们又重新回归信仰。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八

写于1934年的中篇小说《边城》,便是一部充溢着浓浓湘西乡土味、乡土情的佳作。作者以清丽的笔触,描写了撑渡船的老人与他的孙女翠翠相依为命的纯朴生活,以及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的爱情悲剧。

作品鉴赏:

1、思想内容:

《边城》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的作品中最能表现人性美的一部。小说以翠翠的爱情悲剧作为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湘西地方的风情美和人性美。沈从文以如椽巨笔,为我们绘就了一幅如诗如画、如梦如烟、田园牧歌式的美丽的湘西世界。沈从文在后来曾经表白:“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小说以牧歌式的情调描绘出田园诗般的边城世界。这里的人民保持着淳朴自然、真挚善良的人性美和人情美。他们诚实勇敢、乐善好施、热情豪爽、轻利重义、守信自约,“凡事只求个心安理得”,就连吊脚楼**女的性情也浸染着边民的淳厚,俨然是一个安静的平和的桃源仙境。这里的人民,诗意地生活,诗意地栖居。这是抒情诗,也是风俗画。关于《边城》的主旨,用沈从文自己的话说就是,“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

《边城》以撑渡老人的外孙女翠翠与船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傩送的爱情为线索,表达了对田园牧歌式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这种宁静的生活若和当时动荡的社会相对比,简直就是一块脱离滚滚尘寰的“世外桃源”。在这块世外桃源中生活的人们充满了原始的、内在的、本质的“爱”。正因为这“爱”才使得川湘交界的湘西小城、酉水岸边茶峒里的“几个愚夫俗子,被一件普通人事牵连在一处时,各人应得的一份哀乐,为人类‘爱’字作一度恰如其分的说明”。《边城》正是通过抒写青年男女之间的.纯纯情爱、祖孙之间的真挚亲爱、邻里之间的善良互爱来表现人性之美的。作者想要通过翠翠、傩送的爱情悲剧,去淡化现实的黑暗与痛苦,去讴歌一种古朴的象征着“爱”与“美”的人性与生活方式。翠翠与傩送这对互相深爱着对方的年轻人既没有海誓山盟、卿卿我我,也没有离经叛道的惊世骇俗之举,更没有充满铜臭味的金钱和权势交易,有的只是原始乡村孕育下的自然的男女之情,这种情感像阳光下的花朵一样,清新而健康。作者不仅对两个年轻人对待“爱”的方式给予热切的赞扬,而且也热情地讴歌了他们所体现出的湘西人民行为的高尚和灵魂的美。

2、人物的塑造:

《边城》对人物性格的塑造,显然受到中国传统艺术写意传神笔法较深的熏陶,它的人物更具东方式的恬静的美,如翠翠是湘西山川灵气化育而成的自然之女,天真、纯洁、活泼,柔情似水,翠翠在风吹日晒里长养着,把皮肤变得黑黑的,触目为青山绿水,一对眸子清明如水晶。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为人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麂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生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生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心机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

3、语言及结构:

《边城》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表现自然、民风和人性的美,提供了富于诗情画意的乡村风俗画幅,充满牧歌情调和地方色彩,形成别具一格的抒情乡土小说。沈从文在文中写道“‘茶峒’的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凭水依山筑城,近山的一面,城墙如一条长蛇,临水一面则在城外河边留出余地设码头,湾泊小小篷船。船下行时运桐油青盐,染色的棓子。上行则运棉花棉纱以及布匹杂货同海味。贯串各个码头有一条河街,人家房子多一半着陆,一半在水,因为余地有限,那些房子莫不设有吊脚楼。”这些都是湘西世界之美,仅用纯粹不加修饰的行字,就把观众带进那样一个至纯至善的生活环境当中。随着作者的笔锋一路走下去,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朴实无华的当地建筑,还有“茶峒”悠然自得的生活形式,好比文中所说的,“在春水涨进街头后河街上的人家,便会用长长的梯子,各搭在屋檐口和城墙上,人人皆骂着嚷着,带了包袱、铺盖、米缸,从梯子上进城里去,水退时方又从城门口出城。”生活在这样一个艰难环境中的人们才是最贴近自然,反朴归真,“茶峒”中的人会共患难,相互扶持一起度过最困难的时候。

《边城》是一篇小说,但更像一首二十一个断章组成的长诗。整部小说散发着浓郁的诗意,给人一种非常纯粹的阅读体验,以至于刘西渭誉之为:“一部idyllic(田园诗的,牧歌的)杰作”,“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咀华集》)。美学家朱光潜评价道:“它表现受过长期压迫而又富于幻想和敏感的少数民族心坎那一股沉郁隐痛”,“唱出了少数民族的心声”。《边城》是一曲描写湘西人们人性美的“牧歌”,一部美丽得如此朴素,悲剧得如此优美的人性“牧歌”。《边城》是沈从文“思乡情结”养育出来的一颗明珠。

文档为doc格式。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九

9、不用什么心事,心事在人生活中,也就留不住了。——沈从文《边城》。

10、雨后放晴的天气,日头炙到人肩上背上已有了点儿力量。——沈从文《边城》。

16、日头没有辜负我们,我们也切莫辜负日头。——沈从文《边城》。

22、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从文《边城》。

26、我要一个爷爷欢喜,你也欢喜的人来接收这只渡船。——沈从文《边城》。

31、人的寂寞,有时候很难用语言表达。——沈从文《边城》。

35、怕什么?一切要来的都得来,不必怕。——沈从文《边城》。

37、每一只船总要有一个码头,每一只雀儿得有一个巢。——沈从文《边城》。

38、像我这样的女人,总是以一个难题的形式出现在感情里。——沈从文《边城》。

50、等一城烟雨,只为你;渡一世情缘,只和你。——沈从文《边城》。

57、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到这块土地上!——沈从文《边城》。

58、在这个世界上,所有真性情的人,想法总是与众不同。——沈从文《边城》。

62、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边城》。

64、一个聪明人是常常自己使自己不愉快的。——沈从文《边城》。

65、大雨冲刷了一切,大雨也冲刷不了一切。——沈从文《边城》。

66、细雨依然下个不止,溪面上一片烟。——沈从文《边城》。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十

高中的语文课本中是有一段《边城》节选的.,但当时因为考试不考,老师也就不讲,老师们都把更多的上课时间花在诗词,古文等上。我便只草草翻了一遍并没有仔细地阅读过,更没有去找全文来看的兴趣。对这篇小说留有的唯一印象就是几个主人公的名字,翠翠,傩送,天保。那还是因为当时并不知道傩送的“傩”读作“nuo”,老是摊送,摊送的叫,闹了一次笑话,于是记住了几个主人公的名字。

此次读它,心境却迥然不同,它不再是一篇枯燥的课文,而是一篇值得欣赏的诗歌般优美的带着牧歌气息的小说。思绪随着书中人物命运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自然有一番不同的感受。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

小说一开头,这段对翠翠与爷爷生活之地的描写便把我带进了一个山清水秀的湘西世界。我的眼前出现了一条清澈蜿蜒的小溪,两岸青山相对,溪边一座白色小塔,溪上的渡船缓缓移动,船上的老船夫哑哑的歌声与细细的竹管声,振荡在寂静的空气里。

《边城》就像一幅清新的画卷,缓缓地在我眼前展开。

我想这应该是个美好的故事,有着美好的结局。在沈从文淡淡的叙述中,我走进了那个充满美好与遗憾的湘西小山村,看到了敦厚善良的爷爷,小兽般灵巧的翠翠,乖巧懂事的黄狗,豪爽坦率的天保,心地善良、敢于追求的傩送。文到最后却徒留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这样的一个充满迷茫与惆怅的句子。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故事。

翠翠和她的爷爷靠摆渡相依为命,一直长到了15岁,俨然活泼的小兽。明净的眸子里没有悲伤,也看不见忧愁。每天编蚱蜢,摆渡,唱渔歌,吹竹管。这样的生活如一潭平静的湖水,澄明似练,却没有丝毫波纹。直到她15岁时在端午节赛龙舟的盛会上,她在黯黯的江畔遇到了她生命中极重要的一个人,一个让她彻夜难眠的人——傩送。他们的相遇就如一粒石子落入潭中,激起圈圈涟漪,她的平静被打破了。她依旧每天编蚱蜢,摆渡,唱渔歌,吹竹管,只是她的心里藏了一个秘密,一个连爷爷也不肯说的秘密。

古朴的青瓦,飞扬的阁角,檐下古旧的风铃随风轻响,那声音好像撞在了翠翠的心上,一下,一下……人生就是这样,因为一个人的离开或一个人的到来而划出一道道痕迹。傩送的出现无疑在翠翠心中划出了深深的痕迹。

傩送的哥哥—天保也喜欢上了翠翠,他托人向老船夫求亲。当天保知道傩送也喜欢翠翠时,他与傩送相约唱歌求婚,让翠翠来选择。天保得知翠翠也喜欢傩送时,为了成全弟弟,他外出闯滩,却遇意外淹死了。傩送觉得自己对哥哥的死负有责任,出于压力,他抛下翠翠出走他乡。爷爷为翠翠的婚事操心担忧,在风雨之夜去世,留下翠翠孤独地守着渡船,等待着傩送归来。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想象中的美好的故事,却是以这样一种迷茫的悲剧而告终。

沈从文的《边城》中的每一个人都淳朴善良,翠翠与傩送的爱情悲剧,也没有恶人作祟,一切都只是误会,一些令人遗憾的误会。翠翠的害羞,爷爷的误解,傩送的远走,一切都是那么遗憾。

文中让我印象最深刻的人,不是傩送、天保,也不是翠翠,而是翠翠的爷爷老船夫。爷爷是一个阅尽人事、饱经风霜的老人。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为来往过客摆渡,风里来雨里去,总是想着方便别人,却从未考虑过自己的劳苦。他用勤劳的双手摆渡每一位乡民,无论是熟悉的还是陌生的,每当有人抓起钱掷到船板上时,他必为一一拾起,依然塞到那人手心里去,俨然吵嘴时的认真神气——“渡头属公家所有,过渡人不必出钱,我有了口粮,三斗米,七百钱,够了!谁要你这个!”实在推却不了的,他便用这些钱买了茶叶和烟草,慷慨地赠予需要的过渡人。这纯正的善,让人感动。

五十年来,他不知送走了多少个前来乘船的人。他年纪虽大,但上天仿佛不许他休息,他便不能够同这种生活分开。他虽然生活清贫,却从不贪心;乐善好施,却从不索取;“凡事求个心安理得”;终生为别人服务,却不求别人一丝回报。

在爷爷的身上,流淌着炽烈的爱,也存在着难以排遣的矛盾与孤寂。爷爷对翠翠的爱寄托着对不幸女儿的哀思,他的后半生是为翠翠而活,他惟一的生活目标就是要使翠翠快乐。他在生活上对翠翠无比关怀,惟恐翠翠生病;在感情上尽力体谅翠翠的心思,翠翠忧伤寂寞时为她讲故事、说笑话、唱歌。一切一切只为让翠翠开心地笑。

他为翠翠的婚事多次向傩送及其父亲探听消息,他不辞辛苦,竭尽全力周旋于翠翠、天保、傩送和船总顺顺之间。却无意中为孙女的婚事设置了一些障碍,导致了一系列的误会,最终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他带着万般的无奈和无限的愧疚在雷雨之夜悄悄地离开了人世。

对于爷爷的离去,我感到分外难过。爷爷离去之时,心中又带着多少的无奈与对翠翠的牵挂。

他离去得如此突然,就像那条渡船,再也找不着了。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十一

一、理清小说情节结构,探究人物形象,学习人物肖像描写。

二、品读诗歌般的语言,感受文本中如诗如画般的环境描写。

三、多角度、多层次品味小说人情美,思考湘西民族发展的原动力。

1、以学生为主体,设计教学环节,在学生原有小说阅读基础上,有步骤地引导学生赏析小说内涵。

2、运用多媒体,以填补空白、增删意象的手法,帮助学生感受文本当中的环境描写。

3、通过对比阅读,观照文本中的翠翠的人物形象。

4、分析小说文本里人物间的亲情关系和爱情关系,探讨湘西民族发展命运的源动力。

创设情境法对比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空白填补法。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十二

在《边城》人性美的背后,是一个小城的悲哀。为什么翠翠、爷爷和顺顺一家,之间发生了这么多阴差阳错,他们善良却无辜,因为他们是这座美丽平静的小城养育的。这个20年代的小城容不下这段爱情,如果结局能被改写,那只能是这座小城被改写。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小说的最后一句话,电影的最后一个镜头,留给我们的是无尽的遐想。

翠翠独守空船,她喜欢的二老赌气出走了,爷爷——她唯一的亲人怀着遗憾离开人世,这样的结局令人惋惜,我不肯接受如此痛心的事在这么一个美丽的地方发生。悲剧,就是美好的事物被毁灭。在我眼中《边城》或许就是一个温馨而平静的悲剧,哀而不伤,只有说不出的隐隐的凄凉。其中没有大起大落,没有跌宕起伏,有的只是温馨,只是平静,只是人与人之间的那种温情,在我们繁忙的现代都市中已经久违了的温情!所有人的所有的故事,都在边城那母亲般温和的怀抱里演绎着。

但,在冥冥之中结局似乎已被谁写好。

作者通过这篇作品展示的是这块净土上的一群“未曾被近代文明污染了的”居民,寄托的是他的重造民族品德的希望。所以《边城》被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边城”这个词在许多读者心中,已经成为“湘西人性美”的代名词。但在这人性美的背后,还有着人性、历史、文化的悲哀。这种悲哀是几千年来积淀下来的,在这座世外桃源般的小城里诞生的少女的爱情,注定是要丢失的,翠翠抓不住,在边城里成长的所有女孩都无法抓住。《边城》的悲剧即使换了故事的人物也不会改写,用历史书上的话说就是“特定的产物”。

“你们能欣赏我故事的清新,照例那作品背后蕴藏的热情却忽略了,你们能欣赏我文字的朴实,照例那作品背后隐伏的悲痛也忽略了。”沈从文自己这么说。也许我不理解他所说的“隐伏的悲痛”,我感到的是小城的悲痛,是历史、民族的悲痛。

翠翠是故事的灵魂,她可爱乖巧,勤劳能干,是我国封建社会底层的劳动女性的典型。“湘西的清风、丽日给了她一个壮健的躯体;茶峒的青山、绿水给了她一双碧玉般清澈透明的眸子。”翠翠心中对傩送的分不清、道不明的朦胧的爱意,稚嫩的她不知道该怎么面对。两年后端午节前夕她又见到了傩送,情不自禁地对爷爷说:“那个人很好。”无意间听到别人议论傩送婚事时,翠翠心中便乱作一团,甚至傩送和她说话也忘了应答。傩送在月下为翠翠唱歌,翠翠后来对爷爷说“我像跟了这声音各处飞,飞到对溪悬崖半腰,摘了一大把虎耳草,得到了虎耳草,我可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

她不知道这月下唱歌的人就是傩送,也不好意思问。她没有给傩送一点点暗示,懵懂的她面对爱情一直很害羞而过于含蓄。这是必然的,在20世纪20年代的一座封闭的小城里,女孩子不可能明明白白的表示自己喜欢谁,翠翠的性格里有着对爱情的固有的保守,她虽然希望得到真挚的爱情,但她从不表露,处处掩饰,看到傩送竟不好意思去摆渡。这是中国封建社会劳动女性特有的对爱情的含蓄矜持,这种含蓄,是自古社会所推崇的,善良的劳动人民都具备这种对爱的含蓄,而不像现代的人们这么直白和奔放。这种民族的性格,这种历史的积淀,尽管美好,却也沉重,正是这含蓄,成了悲剧发生的一方面因素。

老船夫,也就是翠翠的爷爷,他慈祥、敦厚、善良,内心深处是对孙女无私的爱,从他身上我看到了中华民族原始而古老的闪光。然而,正是这爱,让他费尽苦心在双方之间“牵线搭桥”,无意中导致了对方一系列的误会。因为他想让翠翠自己做主,说话总是不点破,()每次让翠翠害羞时总说“就当爷爷说了个笑话”,在顺顺那边总是小心翼翼的试探别人,结果傩送认为他“弯弯曲曲,不利索”。老船夫原是好心,却做了错事。他把整颗心倾注在翠翠身上,但最终却酿成了傩送与翠翠的爱情悲剧。

傩送和哥哥都喜欢翠翠,他们互相说明之后,哥哥不愿和弟弟争,因为他的善良,便选择离开,不料死于意外。傩送从此有了负罪感,他即使舍不得爱情,也不会再冠冕堂皇地在家人的反对下选择翠翠而不要磨房,也因为他的善良。

小城的人都迷信,顺顺在失去大老之后自然不同意二老与翠翠的婚事。大老是被水淹坏的,而翠翠是船夫的孙女,一辈子与这里的河水打交道,对他家来说很不吉利,在他们的伦理道德观里,“间接地把第一个儿子弄死的女孩,又来作第二个儿子的媳妇”同样是是违背道德的。

错综复杂的原因,终于注定了翠翠的爱情会落空。

边城的人性美固然成为人们歌颂的对象,这座远离喧嚣尘世的小城赋予了它的子民人性美,但在这美好的背后,是这座小城封闭落后的凄凉,是多少年历史积淀下来的阴影,是整个古老的民族性格的缺陷。翠翠、爷爷、顺顺一家,他们都没有错,错的是这个美丽的小城,这个平静的小城,这段自由的、朦胧的爱情既然发生在这座小城,无论是在谁身上,那么它注定是残破的,注定只剩下遥遥无期的等待!只有改变小城,才能改变故事的结局。

翠翠一人坐在船上,望着某个方向——那里有她的希望……这船,这水,犹如在为翠翠的爱情谱写一支挽歌,不是凄凄惨惨的悲,而是歌颂希望。

如果有一天,人们摆脱了封建迷信,外面的世界不再动荡,这座小城里的人们能够走出去,仍然继承这里特有的美好,成为崭新的干干净净的城市,那将是这座小城里的子民觉悟的一天。

这是翠翠能够等到爱情的唯一希望,是这座小城的希望,也是整个民族的希望。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十三

3、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重点:通过诵读,了解小说的情节,概括选文三个部分的内容;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1、读书指导法;

2、讨论法;

3、讲解法;

4、诵读法。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二)重点和难点:

重点:了解小说的情节;借助情节和环境,鉴赏人物形象;

难点:结合情节和景物描写,分析人物的内心世界。

(三)教学步骤及内容要点:

1、导入新课: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但也可以有散文一样的美的语言和意境。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一篇小说《边城》。

2、明确目标:

我们知道,学习小说首先要了解它的情节,其次要根据情节和环境,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人物是:了解小说的情节,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3、学生迅速浏览课文,结合课后注释,复述小说情节,并笔头概括文章三个部分的内容。

学生对小说情节的复述可能不够全面,教师可根据全文加以补充,尤其是王团总用碾坊作陪嫁,要把儿子嫁给傩送,傩送却不为所动;爷爷后来忧郁而死等情节。

课文三个部分的内容概括:

翠翠情窦初开,爷爷为翠。

翠讲父母的故事;

翠翠梦中听歌,爷爷为翠翠打听婚事;

爷爷和翠翠谈傩送的心意,翠翠和爷爷在月光下、高崖边谈未来。

4、鉴赏人物形象:

明确:祖孙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

祖父关心翠翠的生活、婚姻;翠翠对爷爷的依恋,为爷爷烧饭。天宝退出对翠翠的追求,傩送因为天宝的死亡而远走他方。翠翠和傩送之间,天宝对翠翠纯洁、真诚的爱情。

讨论: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和环境,尤其是某些关键性的句子,谈谈翠翠这以人物形象。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对学生的说法不要轻易否定,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参考:情窦初开,“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下桃源县,过洞庭湖。深深的依恋爷爷,担心爷爷会离她而去。当她设想到爷爷要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的时候,就吓怕起来,“一面锐声喊着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喊爷爷,看见爷爷依然后,小“小心子还跳跃不已。”朦胧中渴望着爱情。听父母的故事,神往倾心。间或吸气,释放心中被压抑的“分量沉重的东西”。对傩送一见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在梦中听到傩送唱的歌,梦见自己摘到了平常摘不到的虎耳草。当爷爷提及到傩送向她攀交情的时候,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借故走开。天真而幼稚。爷爷在溪中渡船,她一个人坐在悬崖上,觉得很悲伤,看见萤火虫闪着蓝光,便又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可以说,翠翠是淳朴的边城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女孩形象。她过着自由的生活,关心爷爷,也被爷爷宠爱关心;但她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内心是清纯的,同时又是孤寂的。

提问:天宝、傩送、爷爷又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天宝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她爱上了翠翠,便请人去提亲;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之后,便相约去决斗;忍痛割爱、成全弟弟之后,便外出闯滩。这都说明他敢作敢为,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决斗时让弟弟先唱歌,最终放弃了追求翠翠,都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傩送是一个心底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着的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他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爷爷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老人。他经受了女儿女婿双双徇情的悲惨人生,但依然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溪上摆渡。他对孙女关心备至,关心她的生活,也关心她的婚姻。为了把翠翠托付给人,解除她死后的遗憾,她亲自上街打探消息,并启发翠翠去恋爱去响应傩送的爱慕。晚上,他常常带翠翠来到悬崖边、月关下给翠翠讲故事,跟翠翠说话,从来都和善安详。

讨论:有人说“《边城》里的人物都流露着孤寂的色彩”,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参考:确实如此。

文档为doc格式。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十四

1、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行动描写、心理描写等,认识翠翠、爷爷,傩送、顺顺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

2、通过解析古老的风俗习惯、质朴的人物性格,再结合知人论世,师生共同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感受风俗美、人性美、人情美。

探究出作品的主题。

多媒体课件。

1课时。

一、导入新课:

老师:“我轻轻叹息了好些次。山头夕阳极感动我,水底各色圆石也极感动我。我心中似乎毫无什么渣滓,透明烛照,对河水,对夕阳,对拉船人同船,皆那么爱着,十分温暖地爱着!我看到小小渔船,载了它的黑色鸬鹚向下流划去,看到石滩上拉船人的姿势,我皆异常感动且异常爱他们。”

这是沈从文先生写给他的夫人张兆和女士的一段话。从这段文字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从文先生对边城炽热的爱。今天老师就带领大家一块进入“边城”的世界,看看从文先生想通过《边城》表达怎样的主题。

二、检查预习。

《边城》小说不是很长,之前布置预习任务:读小说,提交自己的问题。

老师选取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展示给大家:

2,《边城》描绘了什么?想表达什么?——赵政源。

3,课文题目为什么不改成有关翠翠的往事经历?——段皓天。

同学们的问题有的是关于某个细节,有的是关于主题的表达的,爱因斯坦曾说过:发现问题等于解决问题的一大半,说明大家都认真预习并积极思考了。接下来我们就进入“边城”的世界,看能不能解决大家的疑惑。

(1)风俗美: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描写风俗的语句,这些风俗突出了边城的什么特点?

明确:

1、风俗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谈一谈?

p14.端午节:赛龙舟捉鸭子。

p19.中秋:月下对歌。过年:舞龙耍狮子、放烟花p22花轿迎亲。

2、这些习俗透露出边城人怎样的生活氛围?(原始、和乐、淳朴)。

(2)人性美:

明确:翠翠、傩送、爷爷、顺顺。

2、课文节选部分一共有四节,下面我们分四大组。一起来探究边城的人性美。第一组探究翠翠人物形象;第二组探究爷爷的人物形象第三组探究傩送,第四组探究顺顺的人物形象。找出最能表现人物美的那些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的有关语句。

明确:

翠翠:质朴天真,腼腆纯情,善良乖巧,懂事孝顺。

爷爷:恪尽职守,淳朴善良,重义轻利。

傩送:善良宽厚,热情开朗。

顺顺:扶危济困,古道热肠,慷慨大方。

人物分析:

a、翠翠:

翠翠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形象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明确:翠翠:p15(行为:翠翠正坐在门外大石上用粽叶编蚱蜢、蜈蚣玩……她于是也绕屋跑着。)表现了翠翠作为山野女孩的质朴天真。

p18翠翠初见二老,与二老的对话表现了她的单纯(语言:我是翠翠)、腼腆可爱(回答时的神情:轻轻地、悖时砍脑壳的)。

p19(语言: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翠翠早让大河里鲤鱼吃去了。)表现了天真可爱的少女的薄怒心理。

p19初见二老,种下情根。(心理:但是另外一件事,属于自己不关祖父的,却使翠翠沉默了一个夜晚。)。

p22表现了翠翠对爷爷的关心疼惜,体现了翠翠的善良,懂事孝顺。(语言对话:人大了就应当守船呢。人老了才应当守船。人老了应当歇憩)祖孙二人相互关爱。(动作:翠翠睨着腰背微驼白发满头的祖父,不说什么话。)翠翠虽然没说什么,但心里疼惜爷爷,已经想到要替爷爷守船了。

b、爷爷:

1,爷爷与渡船。

p21祖父如果出去就会找人代理看船。回家后,“要翠翠先上岸,自己却守在船边,因为过节,明白一定有乡下人来城里看龙船,还得乘黑赶回家去。”这些情节表现了爷爷忠于职守的品格。

2,爷爷与“老熟人”:

p16:“且因为那人比渡船老人更孤单,身边无一个亲人,也无一只狗,因此便约好了那人早上过家中来吃饭,喝一杯雄黄酒。”从这些描写了能看出爷爷对友人的关心友爱。

3、爷爷与过渡人:

p21(语言、动作)第六部分有这样一个情节,一个人乘船过河后,一定要给钱,而爷爷却坚持不肯收,为此两人还起了争执。爷爷的一句话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他说“礼轻仁义重”,虽然他不肯收人家的钱,但他还是领了这分情。表现了爷爷的淳朴、厚道,重义轻利。具有民族传统的美德。

与现代商业社会比较突显这种古老美德的珍贵。

c,傩送:

请同学谈谈傩送是个怎样的人?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来?

d,顺顺。

p15龙头大哥顺顺:“凡帮助人远离患难,便是入火,人到八十岁,也还是成为这个人一种不可逃避的责任”。扶危济困、乐于助人。p20送鸭子、粽子给爷爷(慷慨大方)。

与热点新闻“挟尸要价”做比较更突显人物身上传统美德的难能可贵。

(3)人情美:

通过对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让我们看看他们之间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

翠翠与爷爷——淳朴的祖孙情。

翠翠与傩送——纯洁的爱情。

顺顺与爷爷,爷爷与乡邻——友善的邻里情。

这里生活了一群多么淳朴、善良、可爱的人啊!翠翠与傩送之间纯洁的爱情、翠翠与爷爷间纯真的亲情、爷爷与乡邻之间纯朴的友情,总之,小说给我们展示了湘西至真至纯的民风,至善至美的人性。这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就是作者心目中的理想世界。

三、如果请同学们用一个字概括边城的特点,你会用一个什么字呢?

四、合作探究,探寻主题。

通过对题目《边城》的探究,结合作者的生平经历及一些评价,思考沈从文想通过美丽的边城,告诉我们什么呢?(讨论)。

明确:“边”相对于“中心”而言。作者描写的湘西,就是作者营造的“世外桃源”,这里民风淳朴,人民淡化功利,人与人之间以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与之相对应的,就是相对于当时社会,传统美德受到破坏、到处充溢着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而言的。

我们可以用三个词概括这篇小说的主题:(赞美、批判、呼吁)。

主题是:

赞美:边城生活的质朴、纯真和人与人之间纯洁的爱;

批判:物欲泛滥的现代文明;金钱主义的浅薄庸俗和腐化堕落的现实;

呼吁:重建民族的品德与人格。

五,作业:(任选其一)。

前两个是学生预习时提出的问题。

3,小说结尾写道:“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翠翠会一直等下去吗?傩送会回来吗?……大胆展开联想和想象,根据故事情节续写一篇文章。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十五

湘西是那样的美丽,青山绿水。翠翠,又是一个青涩、情窦初开的小女孩,她的羞涩是纯正的、不做作的,那位深爱着孙女、渴望孙女能够得到幸福的善良、憨厚的老船夫,也无法摆脱传统的束缚。为了孙女的亲事,他内心所呈现出的渴望、焦虑、矛盾、挣扎——是那样令人痛心和无奈。是的,他岂是在与自己的内心斗争?他是在与整整一个时代在较量,他怎能跨越越时代给孙女一份自己把握的幸福?——最后,老船夫带着一生巨大的遗憾走了,他无法把握女儿的幸福,也无法能够把握孙女的幸福。而翠翠,除了在原地等待幸福,无法自己选择。没有第二条可以选择通向自己幸福的路。

这条通向自己幸福的路难道就是翠翠一个人的路吗?显然不是的,这也许就是中国几千年来天天正在发生的故事。那每日坐在溪边高岩上默想的又岂是翠翠?那难道不是千百年来无数渴望幸福的女人?美丽的边城由于其所处的地理位置,一方面人性的淳朴在那里保持的非常干净,但另一方面一个没有创新,没有纷争的地方却也说明这里经济文化的落后和信息的闭塞。翠翠的爱是真诚的,但似乎从某个角度来说,却是无比的卑微。

不过对于整篇小说,那种人性美和自然美倒是可以让现在的人深受启发和感动。

从美的角度来看,沈从文的笔下无处不美,山美,水美,人美。他无限深情地为读者展示出一幅幅原始自然的山水画,和一个美丽的世外桃源。

美国文化评论家fredricjameson说:“第三世界的文本,甚至那些看起来好像是关于个人和利比多内趋力的文本,总是以民族寓言的形式来投射一种政治:关于个人命运的故事,包含着第三世界的大众文化和社会受到冲击的寓言。”沈从文先生的《边城》,就是一个这样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其中我最喜欢的就是“三三”,“三三”是个脾气很倔的女孩。三三家开了一家碾坊店,三三家的碾坊店,生意可好了!可三三的父亲也不知怎样就去世了,从此三三和母亲相依为命。因为三三家是开碾坊店的,所以三三母亲身上全都沾满糠灰。

三三家门前有一谭活水,有一天,她来到或水边抓小鱼小虾,许多小鱼、小虾会自己游上来,不一会儿便装满了一大箩筐。三三对这谭活水十分爱惜,别人看也看不得,就连总家老爷的少爷也不例外。总家的少爷去那儿钓鱼,可把三三气坏了。三三和母亲诉说了这件事,但母亲并没有理会。她只好自己来“教训”这几个“小少爷”。刚开始三三用口头提醒这是她家的活水,二小少爷们并不理睬三三的警告,这可把三三气得厉害,三三掂着她那双小皮鞋训斥道:“这是我家的,你们不许钓鱼!”可是呀!那几个“小少爷”还顶起嘴来,这下三三更气得火冒三丈了。以后只要“小少爷”们一来,三三就死盯住!“小少爷”们也只能无功而返,久而久之,他们也就不来了!

读了沈从文先生写的《边城》让我感受到了期中的乐趣。他把期中的人物写得活灵活现,让我看得爱不释手。文中的三三脾气虽然很不好,但是很有个性的。我有时替三三担心,有时替她高兴,有时替她紧张。我感觉阅读真的很奇妙,精彩的片段,丰富的语言都会让人遐想万分。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十六

作为一个在城市里长大的孩子,我特别向往田园牧歌一般的生活。最近读了沈从文老先生的《边城》,大师笔下哪儿小小的边城水乡让我迷恋不已。

《边城》讲述了湘西小镇上一对相依为命的祖孙平静的人生,以及这份平凡宁静中难以抹去的寂寞和淡淡的凄凉。小说的主人公翠翠有一段朦胧但没有结束的爱情,可是爱情不是这本小说的全部,大师用平淡的比较微微讲述了湘西小镇上淳朴的风土人情以及那如诗如画的景致。

读了这半数,我体会到一个人对一片土地的热爱,是懂得它的残酷以后去心疼那背后醉人的风光。读完全文,我就开始向往哪个远在湘西边境的小镇。木制的吊脚楼,摇曳的红灯笼,超市的青石板,窄窄的渡船,亭亭的白塔,还有那升起在旧村庄上的青炊烟。这一切,构成一幅年代旧远的画,让人向往不已。在这本书中,主人公翠翠像湘水一样温婉清澈;老爷爷慈祥又宽容,船夫们浪漫又豪爽,就连生活的无奈,在这个地方,都带着诗意的色彩,让我们既看到了湘西人在命运钱的无助与忧伤,又产生对美好人性的信仰。

令我印象最深的是那些淳朴善良的乡亲们。比如说翠翠和祖父去看龙舟比赛,当地的龙头大哥送了他们很多吃的。翠翠祖父去世,周围乡亲都来帮忙……而相比下,我们生活在钢筋水泥的城市里,人与人之间人情淡漠,有时候,甚至邻居之间都相互不认识,这不得不让人遗憾。我希望,有那么一天,每一个人都有宁静的理想,人与人之间没有私心,彼此互帮互助,共同建造一个像家一样的世界。

而这一切,都需要我们像《边城》中的人一样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生活。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十七

沈从文,原名沈岳焕,凤凰县沱江镇人。1902年12月28日生。从小聪明过人,记忆力特强。6岁入私塾,12岁入模范国民学校(今文昌阁小学)。因爱逃学,小学刚毕业,就被送到当地预备兵技术班,当补充兵。15岁就离开家乡,跟随土著部队,在沅水流域漂流了5年,那时正是中国最黑暗的军阀统治时代,他同士兵、农民、小手工业者以及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底层人士生活在一起,亲身体验到他们悲惨的生活,亲眼看到军队杀害无辜的百姓。过着难以设想的痛苦怕人的生活,认识了中国一小角的好坏人事、风土民情,为后来的创作打下了丰富的生活基础。

1922年〃五四〃运动余波未息,他受到报刊影响,毅然离开湘江,只身来到陌生的北京。“开始进到一个使我永远无从毕业的学校,来到那课永远学不尽的人生”。在北京,他想进大学读书。到北大,说他是“小学文化”,连报名费也退了回来。他很生气,又去报考燕京大学,又认为学历太浅,不够资格读大学。他决心拿起笔来写文章,依靠自己来谋生活,从而开始了人生的拼搏。后来到北大当图书馆馆员,拼命读书,拼命写作,得到郁达夫和。

徐志摩。

支持和鼓励。1922年开始以“休芸芸”的笔名,在北京《晨报》副刊、《现代评论》和《。

小说。

月报》等报刊发表作品,还与胡也频等编辑《京报》副刊和《民众文艺》周刊。1934年,发表著名中篇小说《。

边城。

》和。

散文。

《湘行散记》,并先后编辑北平和天津《大公报》文艺副刊,成了“京派”作家代表人物之一。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他返回湘西,居住沅陵,写散文集《湘西》。不久,赴西南联合大学任教,先后主编北平和天津《益世报》等报副刊。北京解放前夕,在我地下党帮助下,拒绝国民政府反动派拉拢,没去台湾。

建国后,先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故宫博物馆工作。研究历史文物,著有《龙凤艺术》、《中国丝绸图案》及《中国古代服饰研究》。1987年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任全国文联委员会及全国政协委员。沈从文一生中出版各种作品70多种,500多万字。《边城》、《长河》、《从文自传》是他的代表作。晚年专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物质文化史上的一个空白。在国内外享有盛名。

1988年5月10日,病故于北京,享年86岁。

文学。

的纯净度也差些。30年代后,他的创作显著成熟,主要成集的小说有《《龙朱》、《旅店及其他》、《石子船》、《虎雏》、《阿黑小史》、《月下小景》、《八骏图》、《如蕤集》、《从文小说习作选》、《新与旧》、《主妇集》《春灯集》《黑凤集》等,中长篇《阿丽思中国游记》、《边城》、《长河》、散文《从文自传》、《记丁玲》、《湘行散记》、《湘西》,文论《废邮存底》及续集、《烛虚》、《云南看云集》等。

中篇小说《边城》是他的代表作,寄寓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他表现人性美最突出的作品,通过湘西儿女翠翠恋人傩送的爱情悲剧,反映出湘西在“自然”、“人事”面前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一代又一代重复着悲涂的人生,寄托了作者民族的和个人的隐痛。

沈从文边城简介汇总篇十八

3、鉴赏散文化的语言、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重点:通过诵读,了解小说的情节,概括选文三个部分的内容;鉴赏淳朴的人情和人物内心的孤寂之情;鉴赏散文化的语言和优美的环境描写及其表达效果。

难点:分析探讨文章的文化内涵,深入理解小说的主题。

1、讨论法。

2、讲解法。

3、诵读法。

课时安排:2课时。

1、导入新课:

小说是一种叙事文学,但也可以有散文一样的美的语言和意境。今天我们来学习沈从文以湘西生活为题材的一篇小说《边城》。

2、明确目标:

我们知道,学习小说首先要了解它的情节,其次要根据情节和环境,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人物是:了解小说的情节,鉴赏小说的人物形象。

3、理清小说的情节结构,主要抓住翠翠心理,理解课文。

翠翠心中的凄凉——翠翠的父亲、母亲——翠翠的梦——爷爷上城——爷孙谈“唱歌”——翠翠爱听“歌”

以翠翠的心理活动为主线,师生讨论下列问题:

(1)、第一段中,翠翠为什么会感到“薄薄的凄凉”?

明确:忙碌一天的世界要休息了,翠翠也闲坐下来。看着天上的红云,嗅着空气中残留着的白天热闹的气息。不觉寂寞惆怅涌上心来,看世上万物都那么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觉得“好像缺少什么”。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却不能像雀子、杜鹃、泥土、草木、甲虫那样,热烈勃发。和周围的景物相比,不由得感到“薄薄的凄凉”。

(2)、第二段中,翠翠为何要“胡思乱想”?翠翠和祖父之间有着浓得化不开的亲情,无论是他们二人,还是读者,对此都不会怀疑。但是为什么翠翠会产生“惩罚”爷爷的念头?(是爷爷不知道女大不中留,不理解翠翠的感情需要吗?不是,爷爷早就在操持这件事了。是翠翠不知道爷爷的操持吗?不,翠翠明白,爷爷永远会满足她的任何一个要求和心愿。)。

明确:翠翠感到日子有点痛苦,“好像缺少了点什么”,她觉得委屈,自然地迁怒到唯一可以向之撒娇的祖父,她并不当真地胡思乱想着自己出走以后带给爷爷的惩罚。注意,翠翠的“惩罚”手段仍然是建立在两人亲情深厚的基础上,她深知祖父爱她,所以让他尝尝失去她的痛苦。

更感人的是后面,只是这样一个念头,就吓坏了翠翠,她不敢想像没有祖父的生活,竟不顾爷爷正忙着摇船,一次又一次叫爷爷回家,仿佛晚一点他们真会分开。

其实,翠翠此时心里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要求或一件具体的事情,她就是那么“莫名其妙”地感到日子空虚心情郁闷,这是一种无法言说的不安或不快,但又是一种确确实实的存在。因为无法言说,所以没人能帮助你;因为确实存在,所以它总在折磨你。这就是孤独感。

翠翠这清醒的白日梦,把一个少女单纯而隐秘的内心情感托现给读者:因情感生活得不到满足而产生的哀怨的心理。

(3)、翠翠坐在溪边,为什么就“忽然哭起来了”?为什么无来由地多次地“哭”?

明确:翠翠怀着满腔心事,无人能诉说。渡船上人们悠闲地过渡,又有谁能了解她的心事呢?船上的人的安闲和翠翠内心的波动,形成动与静的对比,表现出翠翠那看似无来由的哭的深意。

翠翠无来由地哭,一要注意翠翠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情,一要注意湘西这样闭塞但人情质朴的环境,翠翠的心理肯定不会和生活在城市中的少女一样。

(4)、外公给翠翠讲父母的往事,注意引导学生把握此时翠翠心理的微妙变化。

明确:翠翠的梦写了翠翠渴望得到幸福生活的躁动心理。翠翠情窦初开,听到外公讲父亲和母亲浪漫的爱情故事,不由得联想到自己的感情。因此梦见自己上山崖摘虎尾草。“平时攀折不到手”的虎尾草,她很容易地摘到了。她内心里以前对傩送朦胧的感情,现在明确起来了。“不知道把这个东西交给谁去了”又表现出她内心的忐忑不安。

明确:一个思春少女的感情。

明确:月光如水,等待的人却没有来。“一片草虫的清音复奏”,更使翠翠的心乱,连芦管也吹得不好了。祖父吹了长长的曲子,婉转的曲调使“翠翠的心被吹柔了”,心像月光般清澈温柔起来。

(8)、最后,祖父唱了十个歌,翠翠为什么自言自语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

明确:翠翠最后听祖父唱歌,就是傩送昨晚唱的歌,心里踏实了,她知道傩送也像自己爱他一样,爱着自己。她说:“我又摘了一把虎尾草了。”这时她已经知道虎尾草要交给谁了。

4、讨论:请结合课文的情节和环境,尤其是某些关键性的句子,谈谈翠翠这一人物形象。

学生讨论,教师点拨,对学生的说法不要轻易否定,只要能自圆其说就行。

参考:情窦初开,“在成熟的生命中,觉得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渴望新的生活,“好像生活太平凡了,忍受不住。于是胡思乱想:”下桃源县,过洞庭湖。深深的依恋爷爷,担心爷爷会离她而去。当她设想到爷爷要搭下水船去杀了她的时候,就吓怕起来,“一面锐声喊着祖父,一面从坎上跑向溪边渡口去”喊爷爷,看见爷爷依然后,小“小心子还跳跃不已。”朦胧中渴望着爱情。听父母的故事,神往倾心。间或吸气,释放心中被压抑的“分量沉重的东西”。对傩送一见倾心,但又含蓄而不善表白。在梦中听到傩送唱的歌,梦见自己摘到了平常摘不到的虎耳草。当爷爷提及到傩送向她攀交情的时候,先是“吃了一惊”,然后借故走开。天真而幼稚。爷爷在溪中渡船,她一个人坐在悬崖上,觉得很悲伤,看见萤火虫闪着蓝光,便又想“看你飞得多远”便把眼睛随着那萤火虫的明光追去。可以说,翠翠是淳朴的边城一个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女孩形象。她过着自由的生活,关心爷爷,也被爷爷宠爱关心;但她已经到了情窦初开的年龄,祖父并不能真正理解她,她的内心是清纯的,同时又是孤寂的。

5、提问:天宝、傩送、爷爷又分别是怎样的形象?

明确:天宝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同时又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她爱上了翠翠,便请人去提亲;知道弟弟也爱翠翠之后,便相约去决斗;忍痛割爱、成全弟弟之后,便外出闯滩。这都说明他敢作敢为,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而决斗时让弟弟先唱歌,最终放弃了追求翠翠,都说明他是一个胸怀宽广的人。

傩送是一个心底善良,敢于追求,蔑视权财、责任感强的人。他和翠翠一见钟情,不走车路,执着的为翠翠唱歌求爱。对王团总陪嫁的碾坊,他毫不动心,敢于追求自己的最爱。当知道哥哥闯滩而死的时候,他心怀愧疚,舍弃一切,远走他乡。

爷爷是一位勤劳、善良、坚强的老人。他经受了女儿女婿双双徇情的悲惨人生,但依然怀着强烈的责任心在溪上摆渡。他对孙女关心备至,关心她的生活,也关心她的婚姻。为了把翠翠托付给人,解除她死后的遗憾,她亲自上街打探消息,并启发翠翠去恋爱去响应傩送的爱慕。晚上,他常常带翠翠来到悬崖边、月关下给翠翠讲故事,跟翠翠说话,从来都和善安详。

明确:祖孙之爱;手足之爱;恋人之爱。

(1)翠翠和祖父的祖孙情:

明确:这是作品中最主要的两个人物。相隔着中间一代人,祖孙俩组成的家庭是残破的,所以在悠长的岁月中,祖孙二人不仅生活上相依为命,也在感情上相濡以沫。可重点分析第13章(课文前部分)翠翠的“负罪”和“赎罪”。再让学生找表现祖孙亲情的文段,让他们意识到这真挚亲情是植根于纯朴民风中的。

(2)翠翠和天保兄弟的爱情:

明确:爱情的美好很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物欲的排斥,爱情愈纯洁,其中包含的物欲成分就愈少。

课文节选的三章没有直接写到几个青年男女相爱的动机,但却写到了他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最动人的当然是傩送的歌声和翠翠梦里的虎尾草。傩送用整夜的歌声表达对心上人的爱慕,让人不由想起《诗经》《乐府》里咏叹爱情的美丽诗章,这是湘西古风犹存的明证,更是这里的人把爱情视作圣洁感情的表现。同样,翠翠在睡梦中受到歌声召唤,她摘取了一捧虎尾草,准备送给意中人,一个少女纤尘未染的心豁然眼前,让人感动。

可作补充的是翠翠父母的爱情,他们在对歌中相爱,在绝望中殉情。爷爷对翠翠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这种歌唱出了你”,原来,翠翠就是纯洁爱情的结晶。

(3)天保和傩送的手足情。

2、讨论:有人说“《边城》里的人物都流露着孤寂的色彩”,你觉得这种说法有道理吗?学生讨论,教师点拨。

参考:确实如此。

翠翠从小失去了父母,尽管爷爷对她关爱备至,但并不能真正理解这个青春少女的内心世界。“她看天上的红云,听着渡口飘来乡生意人的杂乱声音,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因为没有人能够理解这位思春少女的情怀,所以她感到“这日子成为痛苦的东西了”。她为这无可奈何而痛苦。而爷爷只能说“不许哭,做一个大人,不管有什么事都不能哭。要硬扎一点,结实一点,才配活在这块土地上。”天宝和傩送为她而决斗,她却毫不知情,只能在梦中暂时得到爱情的实现。天宝闯滩而死,傩送远走他方,爷爷为她的婚事而忧虑,她却并不能了解这一切的前因后果,只能苦苦等待心上人的归来,而她要等的人,“也许永远回不来了,也许明天回来。”

外公因为女儿女婿的悲剧,在他心里留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伤痕。她希望把翠翠交托付给一个实在的人,但天宝和傩送分别远远离开,他对于翠翠的婚事无能为力。感到翠翠渴望着爱情,他“又忧愁又快乐”,“温和悲悯地笑”,这都说明了他内心的矛盾,既爱孙女,希望她有一个好的归宿,又担心翠翠离开他,担心翠翠在爱情上走了父母的老路。对这一切,他也无能为力,只能带着孤单和遗憾撒手而去。

天宝和傩送也都是有追求,有责任心的青年,但他俩的结局也是悲剧性的。一个心怀遗憾闯滩而死,一个远走他方,毫无音讯。

1、学习环境描写对表现人物内心世界的作用。

参考:第一处,首段“天已快夜了……心中有些薄薄的凄凉。”第二处,第一部分“翠翠坐在溪边……就忽然哭起来了。”第三处,第三部分“她在月光下坐了一阵……翠翠的心被吹软了。”第四处,第一部分“月光如银子……便仍然闭着那小小眼安睡了。”

第一处,世间万物都生机勃勃,而自己的生活却“太平凡”了。在成熟的生命中,好像缺了什么,想要在一件新的人事上攀住它。她内心骚动不安的爱情,不能象雀子、草木那样热烈勃发,所以,有点“薄薄的凄凉”。景物描写衬托了人物的内心。

第二处,翠翠满腔心事,却无人能理解。看着船上人悠闲安逸的神态,更使翠翠感到孤独寂寞,因此哭了起来。景物描写恰当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世界。

第三处,“对溪除了草虫的轻音复奏以外,别无所有。”说明翠翠等待的人没有来,翠翠对爱情的期待,已经变成了悲剧。不善表达的翠翠,拿出芦管去吹,而爷爷那抒情的曲调,使翠翠的心变的安静起来。景物描写含蓄的写出了人物内心世界复杂的变化。

第四处,温柔的月光,天籁般的虫鸣,这一切是那么自然,那么安详,那么淳朴,翠翠和爷爷在这样的环境下说故事,自然的美和人性的美合成一副优美的生命形式,这正是作者所说的“优美、健康、自然,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全文类似这样的景物描写很多,它与作者所要表达的主题,必然有着密切的关系。

讲解:景物描写不仅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场所,不仅形象的表现了人物的内心,而且衬托了人物的美。环境美、人性美,这是相得益彰,相互表现的。

2、探究文章的文化内涵和主题。

参考:《边城》描写的确实是一种人生形式,所有的小说也只能描写一种人生形式。《边城》所表现的人生形式确实是自然的,这里的人生善良、勤劳,质朴、真实、自然,毫不娇柔做作,毫不急功近利,体现了人性中最美的一面。这种人生形式是优美的,他们含蓄而毫不伸张,温情而毫不暴烈,他们的人生是优雅的,安详的。这种人生形式是健康而不悖乎人性的,他们有爱、敢爱,爱的深沉,爱的彻底。

讨论:作者以“边城”为题有什么用意?

“边”有边缘的意思,和“中心”相对。边城的人生形式,和处于中心的人生形式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以“边城”为题,意在说明这种人生形式的流逝,而与之相对的庸俗、腐化、浅薄、金钱至上的人生形式正在膨胀,正在风靡。

讲解:本文写于1934年,从湘西农村走出来的沈从文,看到了都市文明掩盖下的传统美德的衰落,看到了现代文明物欲横流、金钱至上,看到了质朴真诚的淡退、腐化浅薄的流行,于是写下这篇文章,表达内心的痛心和推崇传统美德的心意。

传统文明是一种封闭的农业文明。农业文明种有很多美德,需要我们去继承,但农业文明也必然有它的缺陷。那些含蓄、优美、勤劳、淳朴的可爱的人们,由于不善表达,不善争取,因此也不免打伤孤寂的色彩。

固守传统还是拥抱现代,怎样把传统美德和现代意识更好的结合起来,这是一个艰难的选择,也是一个长期困扰人类生存的问题。比如过年吧,我们既希望它象几十年以前那样神圣、热闹,但随着人们物质生活的提高,现代意识的发展,无论如何,我们再也找不到象《祝福》里描写的那种过年的味道了。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