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模板19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22 18:56:49 页码:9
最新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模板19篇)
2023-11-22 18:56:49    小编:ZTFB

努力是指付出辛勤的努力和奋斗来完成一项任务或达到某个目标。怎样在总结中准确把握重点,避免过多的废话?更好地总结能够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学习质量。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一

中国现代文学课程作为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其课堂教学目标在于通过描述中国现代文学发展的进程和规律,呈现现代文学思潮运动及各类文体的发展脉络,讲析重要作家及其代表作,以提高学生分析鉴赏中国现代文学作品的水平,并培养学生认知与评价文学史的能力。而无论是作家作品的讲解和分析,还是文学思潮与运动的梳理和评价,都依托于教师对于“史料”的处理和其“史见”的阐释,并从而影响到学生文学史观的形成。因此,在中国现代文学的课堂教学中,科学、合理的“史料”意识和“史见”阐发,无论是在观念上,还是方法论上都极为重要。但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在“史料”和“史见”的处理上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不足与偏差,不仅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水准和质量,而且更直接对学生文学史观的培养产生了负面的导引作用。

“史料”处理和“史见”阐发的主要问题。

(一)过分拘泥于“史料”呈现。

对于中国现代文学课程而言,史料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按照马克思唯物史论的观点:“‘历史’并不是把人当作达到自己目的的工具来利用的某种特殊的人格。历史不过是追求着自己目的的人的活动而已”。[1]也就是说,历史作为人的活动,是一种客观存在,因此,认识和研究历史必须以事实为出发点,全面、系统地掌握有关历史资料。对史料进行带有实证性质的搜集、甄别与选取,是文学史研究的基础性内容。在课堂教学中合理、科学地运用史料,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对文学史的认知兴趣,并通过呈现史实,营造“回归文学史”的氛围,增强教学的历史感,最终实现对学生独立获取史料、鉴别史料、运用史料分析历史的能力培养。但在实际教学活动中,却出现了过犹不及的极端倾向。

具体而言,在中国现代文学课程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走向“故纸堆”,过分拘泥于史料的介绍与呈现,这或许体现了对史料在课堂教学中重要性的充分认知,但往往造成过犹不及的后果。这一教学倾向体现为教师极尽考据之能事,尽可能挖掘某一文学运动或作家作品的相关文献资料,史料的介绍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可能了解了文学史或作家作品的相关知识与风貌,但却停留在零乱浮泛的层次上,颇有“乱花渐欲迷人眼”之感。面对纷繁驳杂的资料性知识,却无法获得认知对象、分析对象、解释对象的能力。比如对现代文学中的重量级作家诸如鲁迅、茅盾、老舍、巴金等的教学,往往纠缠于对作家整个生平事迹作来龙去脉的细节性追溯与交代,有严谨考证的优长,但却不能对每一阶段的作家创作道路作出判断、总结和概括,不能挖掘出生平中的某些重要的具体事件的性质及其对于作家创作个性和风格生成的特殊意义,而学生对作家的认知也就停留在感性的、或者趣味的层次上,难以上升到理性分析的高度。又如,对于新文学三个十年中的多次文学论争的讲授,也只是停留于冗杂的、带有文献性质的史料介绍,对论争的焦点、实质、产生语境等诸种因素不能作系统的梳理和概括,不能辩证引导学生正确地认识论争双方的合理性和缺失,更是缺少主观的评价与判断。而且由于史料获取的不完整性,教师所呈现的很大程度上可能还只是一种局部的真实,学生所获得的也就只是对对象低层次的片面认知。因此这种“纯客观”且是不完整的史料介绍,实则体现了教师缺少对于文学史的识见,所反映的无疑是由于缺乏理论思维能力所导致的面对浩如烟海的新文学史料的无能为力。

(二)“以论代史”——轻视对史料的占有。

在课堂教学中,与一头扎进“故纸堆”中沉溺于史料的表象事实呈现相对立的另一个极端倾向,是忽视对客观历史事实的实证即史料的占有,在课堂教学中停留于对历史事实的轻描淡写与简单勾画,甚至放弃对史料的介绍,更多地乃至完全地在进行自身史见的阐发,“以论代史”地进行文学史及作家作品的讲授,学生聆听到的也就几乎全部是渗透了教师个人情趣、意向和其文学史观的主观性内容,获取的纯粹是其对于讲授对象的主观看法和评价,文学史的真相因为史料的匮乏在课堂这一重要的认知渠道中被遮蔽,这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学生对于文学史事实的了解和基于了解与认识基础上进行自主判断和评价的权利,课堂中的文学史成为教师个人的主观史见的阐述史。

如果教师“以论代史”之“论”是基于对史料的充分占有、考证与分析,是从既有的文学史事实出发,那么即便只是其“一家之言”,尚且提供了一种认知历史的角度和方法。更为可怕和需要规避的是,“以论代史”之“论”只是因史料的缺失而进行的不顾文学史事实的主观臆测与随意判断,这种文学史研究与教授彻底丧失了学术研究本应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理性精神,看似滔滔不绝,实则是一种“伪批判”的姿态。在缺失对史料充分占有的尴尬背后,其冠冕堂皇的逻辑起点是历史(包括文学史)的“不可知论”,即过于强化历史真相难以抵达、无法探知的观点,认为文献资料(这是新文学史料的主要存在形态)本身只是观念诠释的产物,它与历史的真相之间存在距离,无法揭示历史的本质。这一论调的实质是一种历史的虚无主义。基于这一理论前提,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往往以史论作为文学史的阐述方式,且因为史料的匮乏而导致了诸多主观的随意评价与判断,其呈现的内容不仅没有构成对文学史的趋近与回归,反而使历史本相失之甚远,更无法实现对文学史进行全面把握和本质分析的教学目标。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二

灯映透了浊浪翻卷的海,灯灿烂了层层泼墨的云,灯照亮了红尘中迷惘的心灵。灯,是夏夜的繁星,灯,是飘舞的萤火。萤聚而成皓月,星聚而成朝阳。

灯是文学,文学是灯。

且看李白对月长歌独自醉,苏轼遥望云间愿婵娟。不说杜甫屹立泰山凌绝顶,岑参雪中送客不见君。他们,是历史长河里的闪光,他们,是岁月尘埃里的钻石。遥望天穹,星光从光年外射来,穿越了时间的时间。灯光微闪,轻风舞过,吹翻了纸页。这是时间沧桑里的光芒,这是上古纸卷中的诗歌。它,透过千年的沧茫,照亮了心中的美丽。仰望夜幕,银河微闪。它是心灵的灯火,它是文学的海洋。落笔千行,墨香沉凝了千年,翻卷犹香。笔间文学,心中灯光。抬首望,路在远方。灯,是文学,文学,是灯。

文学是灯,灯是文学。

但见海明威独坐海中灯塔,曹雪芹夜晚落笔烛光。只看陶渊明南山对月长啸,王安石庭院泼墨千行。他们,是银河的群星,他们,是时代的光芒。灯花闪烁在卷间,凝墨微亮。灯,照亮着夜晚,化作千行的文字,褪散着心中的暗。是仰望长空朝阳耀,是研墨运笔文字香。这是心中的才华,这是历史的光芒。岁月间,群星闪耀。星,绘满历史的天空,宛如微微的灯火,汇成人类最闪耀的银河。灯光,在万家亮起,映透了宇宙的时光。遥望夜空,墨色的云海翻卷,遮不住星光满天,站立山巅,长风凛冽划过,吹不乱万家灯火。灯下,文字徜徉。文学,是灯。灯,是文学。

文字绽放在历史的苍穹,灯光闪烁在时间的彼岸,皓月当空,朝阳初升。灯是灿烂的文学,文学是沉凝的灯。文学,轻舞绽放,明亮着历史的心房。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三

摘要: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一、中国传统文学的本质;二、中国传统文学与中国传统人文世界的关系;三、中国传统文学历史及现实意义;四、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

文者,纹也。

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外部世界进入人的视野及思维,通过思维的整理加工,形成一个情感的、道德的、思辨的人文世界。人们借助主要的语言符号——文字——对人文世界的描述,我们称之为文。

在今天,人们将文字描述的人文世界分成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等。其实,在人类的人文世界里,人类的心灵情感本是气象万千却又浑然天成。因为心灵情感体验的不同,人们将人文世界作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等的划分,从而形成文学情感、历史意识、哲学智慧、思想之美、诗性艺术等不同的'个性表现。

人文世界的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它们的人性关怀和理想追求却一致相同。统一于中国传统人文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学,与*人文学科一样,它同样以人生国家为关注对象,以人文理想为生命根基,以它对人生理想及人类未来的美好期待,为守护和追寻共同的人性关怀和理想追求一直努力。

本文将中国传统文学放在中国传统的人文世界进行考察,试图从四个方面拟出一些头绪,以便对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认识。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一、中国传统文学的本质;二、中国传统文学与中国传统人文世界的关系;三、中国传统文学历史及现实意义;四、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四

一年一度的春节来临了,唐人街成了一片欢乐的.海洋。龙灯舞了起来,唢呐吹了起来,锣鼓敲了起来,龙灯有狮的头,鹿的角,蛇的身。炯炯有神的眼睛象铜铃般大小,身上长满了金光灿灿的龙须,象雄师的髯,锋利的牙齿象一把利剑。

龙的旁边站着一位年轻力壮的小伙子,他高高举起一盏彩色的荷花灯,荷花灯上系着一条粉红彩带,在空中翩翩起舞。舞龙灯的人将龙忽上忽下,忽左忽右,龙象活了似的上下翻飞,这让我想起了一个成语:龙腾虎跃。五颜六色的烟花绽放开来,象鲜艳的花儿,吸引了众多的行人驻足观看。

唐人街传来震耳欲聋的锣鼓声,刺耳的鞭炮声和人群的欢呼声,汇成了一首欢快的乐曲。古色古香的楼上刻着三个镀金大字:唐人街。屋檐下挂着四个大红的灯笼,为节日增添了喜庆的气氛。

唐人街的春节真是热闹非凡啊!

今天是星期一,20xx年1月28日,距离春节还有17天,我的心怦怦直跳,在紧紧张张的度过每一天。

春节就要来临了,我好高兴呀!我的心里充满了欢乐的气氛。现在,快过年了,有好多东西都降价了呢!衣服.鞋子都好便宜!春节一到,我们又不用上学.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沃尔玛买好多好吃的,有牛肉干.开心果.巧克力.......我们还可以得压岁钱,可以放鞭炮,有冲天炮、火箭炮可以和从凯里来的二姑、三姑、四姑和哥哥姐姐们在过年的时候吃一顿饭,过年吃的饭菜和平常吃的饭菜很有区别的,平常吃的饭菜也就是木耳炒肉、白菜、可到了过年的时吃的饭菜就会很丰盛,有牛肉、猪脚、鸡......吃完了香喷喷的饭菜以后’我们便开始放鞭炮!

好期待20xx年的春节啊!

了气的皮球,一屁股坐在沙发上。妈妈看到我灰心丧气的样子,好像摸透我的心思,走过来,对我说:“天娇,是不是泄气了?”我点了点头。“来,我教你!”说完,妈妈便给我做了示范,做完了,我明白多了,也有了信心,便振作起来。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先把皮儿托在手心上,轻轻地夹起一小筷馅儿,把皮的两端往外一揪,再往上一合,用虎口使劲一捏,一个小巧玲珑的饺子包好了。我按照这个方法连包了好几个。这时,妈妈说:“开始煮饺子啦!”说完,妈妈就把饺子放进锅里。

过了一会儿,饺子熟了,妈妈给我盛了一碗,我津津有味地吃着自己亲手包的饺子,我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五

春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也是我最喜欢的节日。

春节,家家户户贴春联、放鞭炮、放烟花,处处洋溢着喜气洋洋的气氛,别提有多热闹了。

大年三十下午,我和爸爸一起贴春联,还在大门上贴一个大大的“福”字。

晚上全家吃完团圆的饺子后,爸爸对我们说:“放烟花喽!”“太棒了!”我们兴奋地跳起来。只见爸爸扛着烟花便下楼了。来到院子,爸爸将烟花放在地上,拿出打火机说道:“烟花点燃啦!”,话音未落,几颗炮火弹便飞上了夜空,“炮弹”在空中爆炸了,瞬间夜空绽放好多花朵,一闪一闪、五六颜色,漂亮极了!放完烟花,爸爸拿出一串长长的炮鞭放在地下,拿起打火机,小心翼翼地点燃鞭炮,撒腿就跑,“噼里啪啦……”,一声声炮鞭声响,辞旧迎新。放完烟花和鞭炮,我一直意犹未尽,久久沉浸在放鞭炮的快乐中,尽情享受着新年的喜悦。

回到家里,春节联欢晚会刚好开始。于是,我们一边吃着糖果、花生、瓜子和水果,一边高高兴兴坐在一起观看春节联欢晚会。春节晚会可真热闹啊!相声、小品、戏曲、魔术、杂技、歌舞剧,个个好看、个个精彩!

大年初一早上,我被辞旧迎新的爆竹声吵醒。我穿上妈妈新买的衣服,迫不及待地去给长辈拜年、领压岁钱,看着手里的压岁钱,别提我有多高兴了。

春节真是开心又快乐,特别是全家人高高兴兴、平平安安一起过年,是我开最心的新年,希望我们伟大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六

摘要: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之间的内在联系分别从以下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一、中国传统文学的本质;二、中国传统文学与中国传统人文世界的关系;三、中国传统文学历史及现实意义;四、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

文者,纹也。

自然的、历史的、社会的等外部世界进入人的视野及思维,通过思维的整理加工,形成一个情感的、道德的、思辨的人文世界。人们借助主要的语言符号——文字——对人文世界的描述,我们称之为文。

在今天,人们将文字描述的人文世界分成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等。其实,在人类的人文世界里,人类的心灵情感本是气象万千却又浑然天成。因为心灵情感体验的不同,人们将人文世界作了文学、历史、哲学、美学、艺术等的划分,从而形成文学情感、历史意识、哲学智慧、思想之美、诗性艺术等不同的个性表现。

人文世界的各表现形式虽有所不同,它们的人性关怀和理想追求却一致相同。统一于中国传统人文世界的中国传统文学,与*人文学科一样,它同样以人生国家为关注对象,以人文理想为生命根基,以它对人生理想及人类未来的美好期待,为守护和追寻共同的人性关怀和理想追求一直努力。

本文将中国传统文学放在中国传统的人文世界进行考察,试图从四个方面拟出一些头绪,以便对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有一个较为合理的认识。这四个方面分别是:一、中国传统文学的本质;二、中国传统文学与中国传统人文世界的关系;三、中国传统文学历史及现实意义;四、中国传统文学与现代语文教育。

文档为doc格式。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七

在20xx年的元旦,厚街镇富民商业步行街举行了厚街镇首届美食节。

在富民商业街里,摆了很多档位。厚街有许多传统美食,如:南瓜饼、马蹄糕、客家糖环、松糕、粽子、糖不甩、寿司、香蕉芋角、笑口枣等等。在这些传统美食中,有些食品五颜六色形状各异,如南瓜饼是黄澄澄的,上面还印了一些图案;马蹄糕是透明的,里面有一些“马蹄”;寿司的颜色有绿的、红的、黄的、紫的等等。它们的配料和味道也各不相同:马蹄糕是冰凉的;糖环由白糖、糯米、鸡蛋混合做成的;松糕由白糖、糯米、花生等混合做成的;粽子是由艾叶、猪肉、糖(盐)、草、糯米等混合一起做成的;糖不甩里面有糯米粉和片糖;寿司里面有黄瓜、香肠、肉丝、鸡蛋、紫菜;香蕉芋角里则有香蕉和芋头……。

一位做马蹄糕的阿姨向我们介绍了马蹄糕的做法:第一步:把马蹄去皮洗干净并切成小粒。第二步:把水和糖以10:9放进锅里,煮成浓的糖水,再用水和马蹄粉以重量2:1混合成生浆糊。第三步:倒生浆糊到糖水里,边倒边搅均匀,做成半生半熟浆糊。第四步:把马蹄粒倒进半生半熟浆糊,并搅均匀,然后用盆装好,大火蒸三十分钟即可。

在谈到举办美食节的意义时,镇教办王剑雄主任说:“我很赞同举办美食节,这样可以让更多人了解厚街的美食,有利于保留厚街的传统美食,也利于发扬厚街传统的文化,在生产、制作这些美食的传统工艺过程中,也体现了厚街劳动人民的智慧才干,同时希望年轻一代能继续发扬厚街人民的优良传统美德,为厚街乃至全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是的,举办美食节,既能保留传统的美食,又能发扬传统的文化!让我们共同努力吧!把厚街建设得更美好!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八

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

二十五做豆腐,二十六割年肉。

二十七洗疚疾,二十八贴窗花。

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

大年初一访亲友,大年初二祭先祖。

初三初四逛庙会,十五晚上街上走!

这些都是中国的传统文化,而所有活动都是为了辞旧迎新,以盛大仪式来迎接新年。

小时候,奶奶曾告诉我:有一个关于“年”这个怪兽的传说,我对这个“年”起了好奇心,便去查找有关“年”的资料。我得知: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尖角,凶猛异常,“年”兽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的伤害。

每年的除夕,乡亲们都忙着收拾东西逃往深山,这时候村东头来了一个白发老人,他对一户老婆婆说,只要让他在她家住一晚,他定能将“年”兽驱走.众人不信,老婆婆劝其还是上山躲避为好,老人坚持留下,众人见劝他不住,便纷纷上山躲避去了。

当“年”兽像往年一样准备闯进村肆虐的时候,突然传来白发老人点燃爆竹的声音,“年”兽浑身颤栗,再也不敢向前凑了,原来“年”兽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大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哈哈大笑,“年”兽大惊失色,仓皇而逃。

第二天,当人们从深山回到村里时,发现村里安然无恙,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白发老人是帮助大家驱逐“年”兽的神仙,人们同时还发现了白发老人驱逐“年”兽的三件法宝。从此,每年的除夕,家家都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灯火通明,守更待岁。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过年”。

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民族文化,如同耀眼的明星。其中的许多精华,被代代相传,价值历久而弥新。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民族的血液,也是我们应该生生不息传递的瑰宝。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九

在现代化开放的世界里,我们在吸收外来文化,并且要大力弘扬华夏五千年的传统文化。只有这样,世界才会健康地朝多元化方向发展,才能更加地充满生机和活力。

小的时候,每当大年三十晚,村里便鼓声四起,霎时间村当街便挤满了人,有敲锣打鼓的,有扭秧歌的,有踩高跷的,有玩龙的,村里好不热闹。小孩子穿着棉袄在街上你追我赶的,不时地放着炮,老人们聚成一堆儿聊天,年轻小伙儿,俊俏姑娘则在给人们表演节目。

而清明节,人们总会把嫩绿的柳枝插在门上;端午时,奶奶总会给我们系五线绳,煮鸡蛋、煮大蒜,包粽子……到了中秋节呢,我们一家老小坐在院子里,举头望明月,低头吃月饼,真是人间一大乐事。

可现在呢,“洋r节”来袭,西方的情人节代替了我们的七夕节。洋r节风靡而传统节日却逐渐被人们淡忘,身为一名中国人,你难道不应为此做些什么吗?现在,每当过年时人们总是出去大吃一顿,守在电视机旁看春晚,有许多人在叹气,说:“怎么一点年儿都没有?”孰不知扭秧歌,敲大鼓等这些文化习俗正在挥手向我们告别。

清明节人们哪还会在自家门前插一枝嫩柳呢?仅仅去坟里扫扫墓,仅此而已。端午节,还有谁会安分地在家包粽子?中秋夜圆之夜,又有谁会和家人们惬意地坐在院子里手拿月饼,抬头赏月呢?中华的优秀传统文化慢慢被人们所淡忘。传统佳节在现在社会里日益冷清,怎能不令人担忧?不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呢?优秀的传统文化是我们老祖先留给我们的无形财富,传统佳节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因子,这些是我们民族的优秀劳动成果和智慧的结晶。

作为一名中学生,我能倡议大家为弘扬传统文化而贡献一份微薄之力。优秀的传统文化不单是属于这个民族,它更属于这个世界。我们要尽全力把我们的传统佳节推广到世界上,让世界变得更加炫彩多姿。保卫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你还等什么?快行动吧!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

[摘要]中国现代文学课程教学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引导学生培养合理、科学的文学史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对“史料”的选择、提取、介绍和自身对文学事件、现象、作家作品所形成的“史见”,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对文学史的认知以及由此形成的文学史观。对“史料”的讲解应力求客观、翔实、全面,尽量回归文学史本身,而“史见”的发挥应做到“论从史出”,平情议论,既阐释自己对于文学史的“一家之言”,又以谦虚、真诚的态度引进其他“史见”,引导学生在独立分析的基础上形成科学、合理的文学史观。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一

摘要:探索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及其与抒情传统的关系,不能不关注古代的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对文学史的论述。体大思精的《文心雕龙》更是必须取资、必须认真钻研的重要对象。《文心雕龙》研究虽已汗牛充栋,却鲜见对刘勰文学叙事观点的发掘和论析者。从叙述学角度看《文心雕龙》,其前半部即文体论对各种文体规范、代表作品和发展演变轨迹之描述评论,实包含着不少与叙事和叙事传统有关的内容,可以见出这位严格立足于文学史实际、力图对文学写作实践作出抽象概括的理论家对叙事的基本态度和基本观点。其书后半部即所谓创作论论述了一系列文学理论问题,却没有集中阐论叙事问题的篇章,其所论以传统诗文理论为主。这也并非偶然,实际上反映了截至南朝齐梁时代文人们的主流文学观,也充分显示了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深厚和强大。《文心雕龙》所表述的文学叙事观虽然相当朦胧粗浅,但联系整个中国文学史,特别是叙事文学和叙事理论的发展轨迹,则应该看到,以刘勰为代表的这种文学叙事观,不能不说是根深而流远。

刘勰《文心雕龙》一书对先秦至东晋宋齐间的中国文学史(以各种文体的形成发展与代表性作家作品为经纬)作了一番梳理和研究,难道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在它里面竟会一点反映也没有吗?如果真的如此,那么,关于中国文学史存在着与抒情传统共生互补的叙事传统、两大传统相得益彰的论断,倒确实不能成立而需要重新考虑了。本文主要从《文心雕龙》对各种文体作品的论述中发掘它有关文学叙事和叙事传统的观点。需要说明的是,这在刘勰也并非有意为之,但他的论述既从文学史事实和众多具体作品出发,就必然客观地对此有所反映。这是迄今为止学界尚无人特别关注和论证过却颇有意义的,所以我们尝试着来作一次探讨。

1

嗟叹之不足,故永歌之;

永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之类的思想,而这些正是中国文学抒情传统的基本理论依据。

但是,刘勰撰写《文心雕龙》毕竟是从中国文学实际出发的,当他面对文学史事实、面对形形色色的文章体裁和具体作品时,就会很自然地涉及中国文学的叙事问题,或者是无法回避的文学叙事问题。而这也必然要反映到他的论述之中,为我们观察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提供许多信息和资料。

炎睥遗事,纪在《三坟》,而年代渺邈,声采靡追。

《三坟》这部传说中的上古佚书,在刘勰描述中应该是一部记事之书,它叙述的是炎嗥(炎帝、太嗥,即神农、伏羲,代指三皇)时代的“遗事”。

我们追溯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不能不从中国人的叙事思维和叙事能力讲起。先民们由口头传承所表现和积累的叙事经验和叙事才能姑且不论,仅据刘勰所言,《三坟》既是记载炎嗥遗事的(用了怎样的文字、记了些什么事虽然并不清楚),自然可视为(或推想判断为)上古先民的叙事之作。此书作为理想中的经典,应该显示出先民们当时所能达到的叙事水平——此书和与之齐名且性质类同的《五典》《八索》《九丘》等虽今皆不存或被视为伪书,而且刘勰在《文心雕龙·史传》篇中实际上是将《尚书》《春秋》作为最早史书,但他和许多古人,如深受他影响的刘知几对《三坟》之类古史的追忆和遐想,该不是空穴来风,故仍应引起我们的注意。退一步,即使从《尚书》《春秋》算起,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也就够邈远的了。

既要探寻《文心雕龙》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关系,查一查“事”字在《文心雕龙》各篇出现过多少次和它的具体用法,不失为一种方法。当然,绝非书中每次用到“事”字均与叙事有关,如《征圣》篇有“事迹贵文”、“徒事华辞”二句,即与叙事无甚关系。但《宗经》篇论到《易》“《系》称旨远辞近,言中事隐”,论到“《礼》以立体,据事制范”,这两个“事”字,就都与经书的叙事有点瓜葛了。同篇还有论“《书》实记言”,论“《诗》主言志,诂训同《书》”,和论包括《春秋》在内的五经的总体特征“根柢槃深,枝叶峻茂,辞约而旨丰,事近而喻远”,实际上就把五经与叙事联系了起来——五经所记述的虽都是古圣当时种种事情(所谓“事近”指那些事与古圣生活时代为近),但那些事所喻指的意义却远至后世直到今日仍然有效,这就是刘勰强调后人著文必须宗经的理由。按照刘勰的看法,五经是后代一切文章的源头和楷模。这说法固然笼统牵强,纪昀就曾给予批评。但由此而引出的“文能宗经,体有六义”之论,却代表着中国文学批评的基本纲领:

一则情深而不诡,二则风清而不杂,三则事信而不诞,四则义贞而不回,五则体约而不芜,六则文丽而不淫。

既可叙述得原原本本、完整细致,也可表现为神龙不见全体而只现鳞爪。而刘勰不但认为文学离不开事,并且还明确提出要求:“事信而不诞”——真实可靠乃是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重要内涵,此论渊源有自而影响极为深远。同时,文学又怎能无情?就算作者拼命把情感砌没在叙述、描写或咏叹的壁垒里面,读者仍然会透过可见的文字符码感受到并发掘出其深藏的情意。对此,刘勰的提法是“情深而不诡”,其最根本要义仍然是真实深沉、不伪不虚。

需要说明的是,《宗经》篇所提的“六义”,每一条都是对着文学的总体而言,在刘勰的概念里并不存在抒情文学与叙事文学之分(岂但无抒情叙事之分,就连文学与非文学都与今人的认识差异颇大)。

是文学和文学史研究的深入向我们显示文学作品从表达的层面看,确有侧重抒情还是侧重叙事的不同,也由此而才产生抒情传统和叙事传统可以并且应该二分的看法。对于中国文学史的这两大传统,我们的认识过程大致是由模糊混沌渐趋明辨清晰,逐步地发现并掌握了它们的差异,觉得有深入研究的必要。但我们的目标并不是要让这两大传统分庭抗礼,而是要实事求是地论证它们的关系——它们本来是既有所区别又不可分割的关系,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但又毕竟你是你我是我的关系,把这种关系论证清楚,将有助于更深刻地揭示中国文学的特质和中国文学史的真实面貌。

2

《原道》《征圣》《宗经》之后,是《正纬》《辨骚》两篇。刘勰在说明写作宗旨的《文心雕龙·序志》篇说,这5篇是全书的纲领,阐论的乃是具有根本性的“文之枢纽”问题。所谓“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前三者属于“执正”,后二者则是“驭奇”,合之,便是刘勰极力提倡的文学创作最佳方式。

但在我们看来,纬书和楚骚其实也都是古代文类之一,如果将《正纬》《辨骚》两篇和《明诗》以下20篇,都当文体论视之,虽似有违刘勰的自述,却也未必全然无理。而从刘勰对各种文体名称的解释、规范的描述,对各类范文的分析和文病的批评,我们正可以具体而微地觅见和体察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某些斑痕乃至轨迹。

纬则为配经而作,虽亦多附会凿空之谈,但正如刘勰所说:“若乃羲农轩嗥之源,山渎钟律之要,白鱼赤鸟之符,黄银紫玉之瑞,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无益经典而有助文章”,可见也不尽是废物,特别是对于文学来说。上引文中“事丰”二字,很值得注意。这说明纬书颇具叙事性质,而且所叙之事甚为丰富,有助于扩展作文所需的想象。刘师培《谶纬论》曾说“纬有五善”,可以用来“补史、考地、测天、考文、征礼”。从他所列举的例子,可知纬书中包含着上古神话、各类传说、历史遗闻,乃至地理天文知识等等,而且往往出之以华丽繁缛的辞藻。在学术史上纬书常常充当被批判的对象,今天我们也无意为之翻案,然而从叙事视角、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观之,则应指出因其本身属于文学历史的一环而应有它的研究价值。

讥桀纣之猖披,伤羿浇之颠陨,规讽之旨也;

虬龙以喻君子,云蜕以譬谗邪,比兴之义也;

康回倾地,夷羿强日,木夫九首,土伯三目,谲怪之谈也;

依彭咸之遗则,从子胥以自适,狷狭之志也;

士女杂坐,乱而不分,指以为乐,娱酒不废,沉湎日夜,举以为欢,荒淫之意也。”仅从这些例子,不是就能看到《离骚》所叙到的种种故事吗?《离骚》正是通过对种种史事、神话、传说和对政治现状充满感情色彩与褒贬倾向的叙述(其具体手法又是多种多样的),才得以将胸中积郁的忠君爱国和强烈愤懑之情抒发出来。

述离居,则怆怏而难怀;

论山水,则循声而得貌;

后者则与之相对,可概称之为叙事。“叙情怨”也就是抒情怨,那么,“述离居”、“论山水”、“言节候”呢?所写对象均为客观的事或物,故无论是“述”、“论”还是“言”都应归入叙事一类。由此看来,楚辞系列的作品,就绝非与中国文学叙事传统无关,而是抒、叙结合的典范,只是我们以前很少从这个视角加以考察罢了。

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此近世之所竞也”的判断,均成为后世论者(直至今日文学史研究者)依凭的准绳。

在刘勰心目中,诗与歌皆纯系抒情之具,故《明诗》《乐府》两篇均无从叙事角度观察分析的论述。这两篇可以说是论中国文学抒情传统集中而经典的文字。而且,由于文学观的关系,刘勰对文学叙事颇存偏见,对叙事性强的诗歌比较歧视,说得轻一些,起码也是缺乏应有认识。故《乐府》篇对那些叙事色彩鲜明、为后来文学史十分重视的乐府和文人拟乐府作品,如汉乐府相和歌辞中的《东门行》《妇病行》《孤儿行》和南朝民歌(吴声歌曲、西曲歌),如曹操《苦寒行》、曹丕《燕歌行》、陈琳《饮马长城窟行》等,要么根本不提,要么评价不高。倘与时代相近的《玉台新咏》相比,刘勰对乐府民歌的轻视就更显突出来。王运熙先生分析这一现象,认为原因在于刘勰认为民间色彩浓郁的乐府诗内容浅陋,艺术上过于质朴鄙俗,缺乏文采,即所谓“直而野”。这是南朝正统文人的普遍观点,不惟刘勰如此,钟嵘、萧统也是一样,《玉台新咏》则是个例外。

驱辞逐貌,唯取昭晰之能”。这里的“造怀指事”就又和创作中对某些事情的叙述有关,有的研究者就把它解释为:“述怀叙事”。而“驱辞逐貌”要达到“昭晰”即生动鲜明的程度,也不能不对身外事物做出客观细腻的描述。当然,叙事也好,描写也好,归根到底,目的仍在于抒情言志,刘勰以及历代诗论家因此强调中国文学的抒情特色和传统,自有其道理,只是把叙事一节撇过不论,现在看来却也欠妥,故我们需要特别拈出。

富于叙事色彩本是乐府诗的一大特色,但《文心雕龙·乐府》篇对此也无论析。该篇说:“凡乐辞曰诗,咏声为歌”。在本篇中刘勰着重论述的是乐府的音乐而不是歌词,故不细辨其叙事特色也无可厚非。可是这也再次说明他对乐府诗的叙事特色的轻忽,因为哪怕有一点点重视,以刘勰思路的缜密严谨,也绝不会在全文中毫不论及此点。只是乐府诗歌毕竟与“事”有着割不断的联系,班固就曾说过“自孝武立乐府而采歌谣,于是有代赵之讴,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云。”刘勰在本篇末引班语,但行文中对此还是不能不有所触及。请看他说:

至于轩、岐《鼓吹》,汉世《铙》《挽》,虽戎丧殊事,而并总入乐府。

这里举例性地提到乐府几种曲辞,属于鼓吹曲辞的铙歌和属于相和歌辞的挽歌。据沈约《宋书·乐志》:“鼓吹,盖短箫铙哥(歌)。蔡邕曰:‘军乐也,黄帝、岐伯所作,以扬德建武、劝士讽敌也。”而挽歌则是丧葬时用的哀乐悲歌。这两种乐府的音乐和歌词分别与“戎、丧”二事有关,是为此二事而作,为此二事所用的,虽事情不同,但都纳入了乐府。我们从保存于《乐府诗集》的歌辞来看,这些戎丧之歌即使未曾描绘具体事件,也应属于“事在诗外”之列,因为它们本来就是为事而作。而与文学叙事传统关系更为密切的“事在诗内”的情况,也有例可寻。试看《汉铙歌十八曲》之一的《战城南》:“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或者如《有所思》:“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秋风肃肃晨风飑,东方须臾高知之。”感情都很强烈,但那感情不是直接呼喊出来,也不是借用比喻象征(比兴)表达,而是通过一定的情节展示(虽然并不复杂)、场景描绘、人物对话、心理独白等,即在叙事的框架中完成抒情。就连《上邪》这样抒情性极强的小诗,读来也足以使人想象出男女二人对话当时的情景,甚至不难进一步构想出二人交往的某些情节。总之,叙事性成为它们显眼的特征,其语言则通俗明快而接近口语。刘勰绝不会没有发现这些,可惜他不欣赏,甚至视之为弊病,故不予肯定,也不多加论述而已。

因物喻志,比也;

又士有解佩出朝,一去忘返;

女有扬蛾入宠,再盼倾国:凡斯种种,感荡心灵,非陈诗何以展其义,非长歌何以骋其情!”这就超越了笼统的“物感说”而进入了与文学叙事传统关系更密切的“事感说”。物与事都是外于人的客观存在,而物的范围似乎更大,当然也更笼统。因泛泛的物之动而感于心,而发为诗,这是文学抒情传统的理论基石,历代论者已将其义发挥殆尽。事是外于人又因人而生的(看上引钟嵘所举种种就很清楚),把它作为文学创作的动力源,显然比物感说更具体,也更切近文学的本质和历史实践。而从事感说出发,则文学与“事”的关系,以及中国文学“含事”、“咏事”(歌谣诗词曲赋等擅长)、“述事”(小说擅长)乃至“演事”(戏剧擅长)的演化轨迹和承传统系就可清晰呈现。钟嵘能够提出事感说,与他对赋法“直书其事,寓言写物”的认识是分不开的。而《文心雕龙·诠赋》篇对赋义的解释还停留在“铺采摘文,体物写志”、“写物图貌,蔚似雕画”的程度。故刘勰既没有从理论上看到赋(包括赋法和赋篇)与事的关系,也没有从“京殿苑猎,述行叙志”(指汉代大赋)和“荀结隐语,事数自环”(指荀卿赋)的文学创作实际中发现赋体文在想象、内容、谋篇结构和铺写行文中所表现的叙事性特征,当然更不可能看到赋体文这些特征的创新意义。

3

自《诠赋》篇后,《文心雕龙》的文体论进入合论阶段,每篇不是论述一种文体,而是合论两种文体,如《颂赞》《祝盟》《铭箴》等。再往后,更有一篇论述多种文体的,如《杂文》《诏策》《书记》等篇。

事视角重审中国文学史,就发现此类文章实与文学叙事传统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甚至可以说,它们是构成中国文学叙事传统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撇除了它们,就切掉了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一个环节,从而破坏了中国文学史的完整性。

我们还是看《文心雕龙》怎样论述颂、赞、祝、盟、铭、箴这几种文体吧。

“颂者,容也,所以美盛德而述形容也。”颂体文章原是为颂扬人的功德以告于神明而作。可想而知它必定要这样那样地涉及对人和人事的描述。“赞者,明也,助也。”远古时“益赞于禹,伊陟赞于巫咸,并扬言以明事,嗟叹以助辞也。”点出了赞文(言)与已然之事迹的关系。后来像《史记》《汉书》以及《文心雕龙》各篇末尾的赞语,是对全文的简约小结,功用是表明作者的观点和用意,因为多置于史文之末,涉及相关的人与事也是必然的。祝文系向神灵或祖先祷祝祈求佑护之辞,“所以寅虔于神祗,严恭于宗庙也”。这里,有着人向神诉说之意味,而诉说,就不能是纯粹抒情,表达愿望也须在叙述一番状况(事情)之后。盟文则是两造订立盟约时的誓词,所谓“盟者,明也”,“夫盟之大体,必序危机,奖忠孝,共存亡,戮心力,祈幽灵以取鉴,指九天以为正……”,其中“序(叙)危机”,即描述双方面临的共同危机,是其余一切的基础。至于铭箴,“铭者,名也”,铭文所记述的内容,为“天子令德,诸侯计功,大夫称伐”,总之是天子诸侯大夫们的事迹功勋。“箴者,针也,所以攻疾防患,喻针石也。”刘勰说,箴的文体要求是“其取事也必核以辨,其搞文也必简而深,此其大要也。”不但指出了箴体文章与事有关,而且对箴的“取事”提出了“核以辨”的要求。在对6种文体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之后,便是选文以定篇,即举出范文,进行文章批评,并在此基础上敷理以举统,即作出理论概括,梳理文统。刘勰上面的论述已经显示,这6种文体均为当时的实际事务而作,其文总是与一定的事有关,这些事自然也要以不同程度、不同方式表现在文章之中——这在我们看来,正是形形色色的叙事。从刘勰所选的诸多文例也足以证实这一点,下面略举例证,以见一斑。

《颂赞》“选文以定篇”举出的第一个例子是周公所作的《时迈》,此文现存《诗经·周颂》之中。毛序、郑笺,特别是孔颖达《正义》对本诗作者、主题和创作背景有所说明。孔疏根据《左传》《国语》对此颂的记载,云:“武王既定天下,而巡行其守土诸侯,至于方岳之下,乃作告至之祭,为柴望之礼。周公既致太平,追念武王之业,故述其事而为此歌焉。”可见《时迈》乃是周公向昊天陈述武王克商,威震天下,从此干戈弓矢均可藏而不用,而在全国施行美政,特求昊天保佑。祈求保佑是目的,而叙事陈情则是这篇颂诗所用的手段。以下举出的,如屈原的《桔颂》、李斯为秦皇巡行所制的诸多刻石文,直到“子云(扬雄)之表(赵)充国,孟坚(班固)之序戴侯(窦融),武仲(傅毅)之美显宗(东汉明帝),史岑之述熹后(东汉和帝皇后)”,虽“浅深不同,详略各异”但都还算颂体的范文。刘勰在这里所用的动词:表、序(同叙)、美、述,即多与叙事有关。可见颂体本是具有叙事性的——当然,颂文的叙事要求是高度概括而无需具体,不铺叙,更不描写,所以像《北征颂》(班固)、《西征颂》(傅毅)、《广成颂》(马融)、《上林颂》(马融),以及崔瑗的《南阳文学颂》、蔡邕的《京兆樊惠渠颂》等就因叙述成分过重而受到刘勰的批评。刘勰的文体观比较明确,力求划清各种文体的界限,但过于强调文体的规定性,不赞成交叉和突破。殊不知文体之交叉互渗必不可免,文人们的创作实践不会受既有规定的限制牢笼,他们面对不同的对象、需要,从实际出发,又喜逞才,爱创新,就一定会对文体规范有所突破。结果他们的作品在文体性质上便不免时存模糊,难分彼此——这其实也说明这些文体本身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所谓文体的名称及其规范绝非不能通融,更非一成不变。而变化的一个重要趋势,我们发现,乃是各种文体的叙事成分都呈逐步增加之势,而叙事与抒情议论的关系则愈益密切,且叙事愈益成为抒情议论的基础。

颂文如此,其他几种文体也是如此。史赞曾因其一定的叙事性而被称为“史述”,当然,这在刘勰看来是不对的。东汉王延寿的《梦赋》以赋为名,其实是一篇祝文,其序云:“臣弱冠尝夜寝,见鬼物,与臣战。遂得东方朔与臣作骂鬼之书,臣遂作赋一篇叙梦。后人梦者,读诵以却鬼,数数有验。”范文澜注据《艺文类聚》引录了此赋的残篇,从中可看出其明显的叙事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它还是虚构的、想象的叙事。对于祝文,刘勰还指出其同类或变种很多,像某些祭文和哀策文,“义同于诔,而文实告神,诔首而哀末,颂体而祝仪,太史所读之赞,固周之祝文也”,这些文章既皆涉及人事,也都不同程度地含有叙事成分。盟文所举的如“臧洪歃辞”(诸刺史共讨董卓)、“刘琨铁誓”(与段匹碑盟文),都不乏叙事成分,后者叙事性和文学性更为突出。铭箴二体,既可以是四言近于诗的短篇,也可以写成洋洋洒洒的宏文,像蔡邕的《黄钺铭》《鼎铭》和张载著名的《剑阁铭》,像温峤的《侍臣箴》、潘尼的《乘舆箴》等等。短篇不论,长文的内容都很丰富,或陈述写作缘由,或追叙往古、借典故说今事,均含相当的叙事成分,当然应是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构成部分。

4

《文心雕龙》所论文体与叙事传统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我们在下面将要说到的《诔碑》《哀吊》《史传》3篇,因为这几篇所涉及的文章,都以写人与人事为中心,只是当初各有目的和用途,故而名称不同而已。

《史传》在这三篇中排列在后,但是为了论述的清顺,我们要先来谈它。

传统的关系。从这个角度来看,《史传》篇有其特殊的价值。今试分下列诸点述论之。

1《文心雕龙》系论文之书,而特为史传设一专篇,可见刘勰是将史传文视为文章类型之一种的,这是对古代中国文学实际状况的确切反映。

须知以记述史事为职志的史传文,集中地体现着中国古人的叙事智慧和叙事能力,在文学本质的主观情志说占主流统治地位的整个古代,特别是以骈词俪句为美的艺术取向和文学自觉意识强大的南朝,将文学与史学加以区分的趋势也日渐明显。萧统《文选》不收史传文而仅收录几篇尚能“综辑辞采”、“错比文华”的史书论赞,就是明证。前已论及,刘勰本人对文学(特别是诗歌)叙事也甚为轻视。在这种情势下,刘勰于专论“为文之用心”以“树德建言”的《文心雕龙》书中特立《史传》一篇,将纯属叙事散文的史传文章与种种抒情言志、骈俪藻饰之文一样看待并详加分析探讨,是很有胆识的,也可以说是对其轻视文学叙事的偏颇观点某种程度的纠正。而我们尤要着重指出的,则是刘勰的做法符合中国文学史的实际,符合中国人叙事思维发生成长的实际——在形成和发展文学抒情能力的同时,我们先人的叙事能力也开始萌生滋长,抒情能力创造了诗歌并赖诗歌以臻至辉煌,而叙事能力则主要是在历史记述中锤炼成熟,并且更早地达到它的高峰。因此,不把众多史著纳入文学史研究的视野,实在是自损财富,可惜极了。而刘勰在《文心雕龙》中特列《史传》及相关诸篇,实有扩大中国文学研究视野的启发作用,特别是对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的观察梳理起到了正本清源的作用,因为它将叙事传统与抒情传统在源头上就联系了起来。

2《史传》篇揭示史传文章的文学性主要就体现在它的叙事之中,《史传》篇可视为对古代叙事文学的专论。

刘勰指出,中国史学发源极早,“史者,使也。执笔左右,使之记也。古者左史记言,右史书事。言经则《尚书》,事经则《春秋》。”实际上,《尚书》也含记事,《春秋》也记言辞,言与事在历史记述中本非截然无关。总之,记述既是史官的职责,也是他们的长技,中国古人用文字叙事的能力正是在他们手中得到集中的锻炼、提高和发展。

由史再说到传。因为作为“事经”的《春秋》“睿旨幽微,经文婉约”,左丘明“乃原始要终,创为传体”,他的《春秋左氏传》是对经书内容的转授,“实圣文之羽翮,记籍之冠冕也”。在刘勰看来,《左传》以丰富翔实的史实、灵动多姿的文笔将《春秋》极简的记载化为精彩文章,堪称记叙文的典范和最高标准。值得注意的是,这既是史学的典范和标准,也是文学的典范和标准,而无论从史学看还是从文学看,其根本的特征和价值都在于叙事。刘勰就这样论述了中国文学叙事传统早期的一个重要环节,为这漫长传统树起了第一座里程碑。刘勰的观点至今影响并引导着文学史研究。

3《春秋》《左传》都是编年体史书。编年体叙事有其长处,但也有缺点。

刘勰指出:“观夫左氏缀事,附经间出,于文为约,而氏族难明”。其实,编年体史书的问题远不止此,而最关键的则在于因严格地按时日记事,就必然会将那些跨年月又错综复杂的事件和所涉及的人之言行表现切割得很零碎,而且《左传》写人往往名、字、谥号杂用,读者若要对某人某事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非得另花一番力气不可。这个问题在司马迁创造的纪传体史书那里获得解决,对此刘勰给予很高评价。

紧接上段引文,刘勰说:“及史迁各传,人始区详而易览,述者宗焉。”《史记》之后,从《汉书》起,断代的纪传体史书,便成为史著的主要形式,后来更成为国家认可的正史。当然,司马迁、班固的史学贡献还包括书(志)、表体制的设置等。对此我们不能多说,我们从叙事视角观察,更为重视的是纪传体史书人物传记的文学性。

试想,以前的史书(包括《左传》这样的典范之作)虽然有浓重的叙事成分,文章的叙事(如对战争的描写)很精彩,也一定程度地通过事件刻画出某些人物形象,但总的说来,毕竟还是以记述事件为主,因为编年体史书的记述受到事件演变过程的制约,往往时间长,进展断续,在文字记录上便不免分散零碎,时隐时现,而人物(除少数例外)基本上还是被淹没在事件之中。纪传体史书就不同了,它的列传是以人为中心,关注着人物的命运遭际,史事的记述往往采用描述典型事件,乃至构筑戏剧性场面之法,同时也就是揭示人物个性,描绘人物言行和刻画人物形象,而这一切其实更应该是叙事文学的职能。《史记》《汉书》的性质是史书,而那些写得最好的人物传,都塑造出栩栩如生、意蕴深厚的典型形象,取得了高度的文学成就。《史记》《汉书》获得不朽的文学史地位,主要原因就在这里。在中国古典小说文体尚未独立、中长篇小说更远未出现的时代,是这些人物传代表了叙事文学的高峰,因为塑造多彩多姿的人物形象,才是叙事文学的真正要义与特长。抒情诗或许也能够塑造出人物形象来,而且文学的价值并非仅限人物塑造一项,抒情诗自有其无可替代的价值。然而若就塑造形象这一项来说,史传与受史传哺育的小说戏剧,无论是从可能性还是从最终结果看,都与抒情诗不在一个层次上,这是众所周知的无奈事实。刘勰虽未明此点,但他对纪传体史书的重视和高度评价,仍有助于我们得出这样的结论。

4刘勰对所见诸史的评论,尤其是对著史之难的论述,说明他对史书叙事之法有所思考,虽未及深入,但不失为中国叙事学研究的发端。

反之,材料疏漏经不起核对,观点荒谬不合伦理,或行文有太强烈的主观倾向,则是史著叙事的弊病。

又比如,刘勰说到著史之难“岁远则同异难密,事积则起讫易疏,斯固总会之为难也。或有同归一事,而数人分功,两记则失于复重,偏举则病于不周,此又铨配之未易也。”前者说的是裁辨和安排史料之难,后者则是叙事写作之难,涉及司马迁《史记》所开创而为后来史家广泛运用发展的“互见法”等叙事手法。这一手法不仅用于史著,而且经过变化而见诸后世小说,是中国叙事学的一个重要论题。刘勰虽未详加论述,但却可算最初的抉发者之一。

5对史书某些弊病的批评和对为尊贤隐讳原则的肯定,实涉及文史界限等重大理论问题,至今仍有其世界性的现实意义。

的,后来的刘知几仍然如此强调,乃至大声疾呼过。然而,这些本质上合理的要求,历代史家是否真能百分之百做到而毫无违背?在著史的实际操作中,倘若没有一定的设身处地的虚拟假想,历史人物的言行声口和种种远逝无踪的历史场面,又怎能在文字中活现?何况,刘勰(还有刘知几)很拥护为尊者、贤者和亲者隐讳的“尼父圣旨”,更欣赏“春秋一字褒贬”的叙事干预,这就在实际上为史著的非绝对真实、非绝对实录化,开启了一扇门户,而这扇看似窄窄的门户一旦打开,却是一条通向文学的大道!

史述容许了虚构夸饰岂不就向叙事文学靠拢,甚至变成文学创作了?而任何史述在连缀史料、复原场景、追写氛围和编排对话时,实际上又绝难彻底排除虚构夸饰。那么,史学与文学究竟还有没有界限?界限又在哪里?这实在是古今来一个世界性的难题。西方近现代史学家(如德国史学家兰克,leopoldvonranke)还曾认真强调历史写作的真实性,而后现代史学家如海登·怀特(haydenwhite)等人,就干脆消解掉这种靠不住的真实性,改说历史从来就是文学,把历史与文学画上了等号。当然也有许多中外史学家坚守立场,不同意把文学与史学混为一谈。但无论是谁都还至今没能在叙事学层面上找到一条彻底分清文史的界限,所以刘勰、刘知几的一些论述虽然同样没能解决这个难题,但对今人关于叙事问题和文史异同的思考,仍有其先行意义和参考价值。

分析过《史传》篇,《诔碑》和《哀吊》两篇也就好说了。

其口吻则为颂扬表彰——只要看一下今人那些与诔性质相似的悼词,就不难明白。碑是刻在石上的文章,“夫属碑之体,资乎史才,其序则传,其文则铭”。碑文的常规是由散体的序和韵文的铭组成,而序其实就是一篇传。深得刘勰首肯的碑文大家蔡邕一生写过不少碑文,“其叙事也该而要,其缀采也雅而泽”,这也就是刘勰为碑版文字树立的艺术标准。正因诔碑文章实乃史传的亚种或血亲兄弟,故刘勰强调写好它们需要“资乎史才”。哀吊之文与诔同样是为死者所写,区别在于哀辞为夭折者而作,吊文则献给遭难者。晋人潘岳的哀辞写得“情洞悲苦”,刘勰概括其特点为“叙事如传,结言摹诗,促节四言,鲜有缓句”。贾谊的《吊屈原文》是借凭吊前贤以舒泄愤懑,刘勰评为“体周而事核,辞清而理哀”。很显然,对被哀悼者身世遭际、品行德业的叙述是哀吊文必不可少的内容。诔碑哀吊(包括与之名异实近的墓志、祭文、行状之类)文章的这类描写叙述,还要能够传达作者或崇敬仰慕或痛惜伤悲的感情,这就更需做到叙事和抒情有机而无间的结合,这类文章的文学性相当强原因就在于此。在古代它们的作者往往很受尊重。在今天它们则是用以观察和论证中国文学抒情和叙事两大传统交融关系的上佳对象,所以我们要特别重视《文心雕龙》有关史传、诔碑和哀吊文的论述。

5

除了前面已经分析过的那些文类,《文心雕龙》述及的文体还有很多种,但概括起来,大致可分三大类:游戏文章、议论文章和公私文书性质的文章,它们也与文学叙事传统存在程度不等的关系。

在《史传》篇之前的《杂文》《谐讔》两篇所论的基本上皆属游戏文章。

所谓杂文,包括宋玉始造的“对问体”(《对楚王问》)、枚乘首制的“七体”(《七发》)和扬雄初创的“连珠体”,刘勰说:“凡此三者,文章之枝派,暇豫之末造也。”意谓它们乃是空闲时的游戏之作,属于文章支流,意义不大。然而历代模仿者却不少,故佳作颇多,刘勰举例亦甚丰,只是这里不遑琐列。我们关注的仍然是这些游戏文章所具有的抒情抑或叙事的性质。

果然,刘勰在论到东方朔《答客难》以下诸多模拟“对问体”的作品时说:“原夫兹文之设,乃发愤以表志”——对问体多采用客问主答的格式宣阐自己的人生哲学,其基调确以议论抒情为主。然其行文中却也不乏引古述今、举事设譬的铺叙,目的是用滔滔不绝的铺排叙述迫使对方接受自己的观点。至于枚乘《七发》,实类辞赋,其整体框架采用对话陈述、层层推进形式,后人的模仿之作亦概莫能外。它与叙事传统的瓜葛与一般辞赋相同。倒是连珠,据傅玄《连珠序》云“其文体辞丽而言约,不指说事情,必假喻以达其旨,而贤者微悟,合于古诗劝兴之义”。我们读扬雄的《连珠》和陆机的《演连珠》,感到其大抵以申说观点为宗旨,叙事意味确较薄弱。

《谐讔》篇论谐辞、隐语。谐辞即俳谐、笑话,多以假设夸诞之小故事以博听者一粲,如《史记·滑稽列传》所载优旃优孟之言。文人作品则像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袁淑的《鸡、驴九锡文》之类,以编派讲述荒诞故事的手法作皮里阳秋的揶揄或表露深曲隐晦的愤懑。隐语即谜语,多以具象的语言隐写事物情状以引人猜对,所谓“遁辞以隐意,谲譬以指事也”。它们行文必有一定的叙事性质不难想见。刘勰对谐耱文字的评价不高,因为它们往往“谬辞诋戏,无益规补”。但他又说:“然文辞之有谐耱,譬九流之有小说,盖稗官所采,以广视听。”这既表现出他的局限,也见出他超出常人的开明之处。以上所论是游戏文章。

《诸子》《论说》两篇所论的是议论和学术文章。把议论文或学术文章划归文学范畴,正如把史传著作视同文学一样,都是中国文学值得重视的特色。

管、晏属篇,事核而言练……”以孟、荀、管、晏、韩非为代表的诸子书当然有浓重的说理色彩,但其中包含许多寓言、民间故事和对主人公言行、经历的描述,乃至一些神话传说、幻想故事(特别是《列子》《吕氏春秋》《淮南子》诸书),也是无可否认的事实。借讲故事来说道理,可以说是诸子书很突出的一种表现手法。刘勰又将陆贾《新语》、刘向《说苑》等“或叙经典,或明政术”的论说文章归于诸子,云:“何者?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彼皆蔓延杂说,故人诸子之流。”所谓“蔓延杂说”指的就是《说苑》等书总爱搜罗讲述古今故事甚至奇谈异闻的做法。

将这类论说文章撇除在外。

第二,刘勰对它们有兴趣,颇重视,并做过深入研究。这些文章大都属于公家下达或上行的文书,如诏策(由朝廷或政府下达)、檄移、封禅(二者皆下达,向天下公布)、章表、奏启和议对(上行或平行)等,刘勰均列单篇论述。属于私人文书的,则有以书札、笺记为主体的二十多种名目,《文心雕龙》将它们总括为一篇加以概括论述。

第一,上述种种类型的文章,有很大部分属于当时文人的创作,虽然往往是为皇帝、朝廷或政府高官代笔(这些被代者遂构成文章的隐含作者),是为国家或政府公务而写,所以常被载人国史,但又并不完全泯灭作者个性,在作为公文的同时承认作者的著作权,仍允许收入他们的个人文集。这种现象延续了整个古代,与今日匿名的秘书写作根本不同。这样的写作与独立的文学创作不乏同一性,应该当作文学现象看待。

第二,古代文人受命写作此类文章(尤其是所谓朝廷大文)时,无不竭尽心力,施展才华,使文章既达成其政治目的,又具有美学价值——往往表现为气度的宏阔雍容、语势的崇高峻伟、感情的凝重深沉、结构的精谨灵动,以及口吻的适切、措辞的得当、典实的丰富、文字的华丽,乃至韵律的和谐等等。此类公文的优秀者,无论骈体散体,都无愧于美文的标准。写出这种文章的作者,在古代常被誉为“大手笔”,受到政坛和文坛的尊崇,并在社会上广获艳羡。这些作者的文风不但会影响同时代人,其泽被甚至会延续好多代。这样的现象,文学史不能视而不见。

第三,上述文章,就保存在历代史书、总集和别集中的众多作品来看,确与中国文学的叙事传统、抒情传统及两大传统的交融渗透有关,与所谓纯文学的诗歌、小说、戏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排除了它们,不但中国文章学的发展轨迹直接受害,整个中国文学史也将被削去一片,变得残缺而不完整、不丰满。

上述观点,在《文心雕龙》中当然并未明确提出,而是我们对中国文学史实际状况的思考。但我们的思考与刘勰《文心雕龙》的一些做法和具体论述有关,这从前文应已可看出。现在,不妨再来看看刘勰在这7篇文体论中给我们的启发和支持。

《诏策》篇所论是天子、朝廷对下的命令和指示。中有一类,叫“戒敕”,刘勰说:“戒敕为文,实诏之切者,周穆命郊父受敕宪,此其事也。魏武称作敕戒,当指事而语,勿得依违,晓治要矣。”显然,诏策戒教这类文章,主要是指示、关照、提醒做某些事情的要点,它不能不是一种具体的叙述性文字。

陆机之《移百官》,言约而事显,武移之要者也。故檄移为用,事兼文武……”。一则曰“事昭而理辨”,再则曰“意切事明”,三则曰“言约而事显”,刘勰对檄移文体“事、理、言(文)”的关系可谓一篇之内三致意焉。

《封禅》篇,纪昀有眉批云:“自唐以前,不知封禅之非,故封禅为大典礼,而封禅文为大著作。特出一门,盖郑重之。”对于这种今日已为历史陈迹的宏文巨制,刘勰举出两篇代表作,都指出了它们的叙事性:司马相如的《封禅文》是“表权舆,序皇王……驱前古于当今之下,腾休明于列圣之上”,张纯的《东封泰山碑》则是“引钩谶,叙离乱,计武功,述文德,事核理举,华不足而实有余矣”。

章表奏启都是“言事于王”、“陈政事,献典仪,上急变,劾愆谬”的,可以统称为“上书”或“上疏”。《章表》篇说,汉代的章表已遗存不多,“魏初表章,指事造实,求其靡丽,则未足美矣。”在刘勰看来,魏初表章叙述事实过于质朴,文采略差。惟孔融的《荐祢衡表》和诸葛亮的前后《出师表》“虽华实异旨,并表之英也”。继而历数两晋名臣的章表,从张华、羊祜直到“刘琨《劝进》,张骏《自序》”,给出的评价是“文致耿介,并陈事之美表也”。

《奏启》篇说,两汉魏晋的奏启文章十分可观,举例而言,如“贾谊之务农,晁错之兵事,匡衡之定郊,王吉之劝礼,温舒之缓狱,谷永之谏仙,理既切至,辞亦通辨,可谓识大体矣”,后汉魏晋的群贤名臣也有很多奏启佳作。至于同类的“弹事”(如《文选》收录的任昉《奏弹刘整》)专门纠弹恶人坏事,还有采用“皂囊封板”以“慎机密”的“封事”,其内容全都与一定的人事有涉,当然少不了叙而述之的写法。《奏弹刘整》前半叙述刘整欺负寡嫂的情形,就颇具小说意味。

事以明核为美,不以深隐为奇。此纲领之大要也”。

“祖述《春秋》,本阴阳之化,究列代之变,烦而不恩者,事理明也”;

“总要以约文,事切而情举”;

“略而指事,辞以治宣,不为文作”。这不奇怪,因为对策绝不能空发议论,更不能仅表情志,而必定要针对国务政事、社会民生提出己见,所有的议论自然都需围绕着种种事情来说,这样,其文又怎能回避叙事呢?而且据刘勰说,对策之文“魏晋以来,稍务文丽,以文纪实,所失已多”——对策述事本该纪实,若因追求文字之美而妨碍纪实,是不可取的。刘勰提出的这个评价标准,切合他的叙事观,其影响非常深远。

医历星筮,则有方、术、占、式;

申宪述兵,则有律、令、法、制;

朝市征信,则有符、契、券、疏;

百官询事,则有关、刺、解、牒;

万民达志,则有状、列、辞、谚:并述理于心,著言于翰,虽艺文之末品,而政事之先务也。”这些文书当初并非为文学而创作,但所关涉的是古代社会生活的一个侧面,故其厕身“艺文”虽属“末品”,作为史料却宝贵之至,根本原因就在于它们往往用记叙文体写成,总会反映一些古人的生活状况。此类文章本非文学,但如果写得出色,却也照样可以列入文学之林,最典型的就是本属契券文书的《僮约》(汉王褒作)。

书信则更是向受信方叙告事情的,故必含叙事,而且是饱含感情的叙事。本篇所论的书信与前述诸文体不同,多属私人写作而不是为公家代笔,所以作者可以在叙述中将自己的情绪更无遮拦地倾泻,将自己的个性更加彻底地呈现。刘勰指出此类文章发源很早,“春秋聘繁,书介弥盛”,而到汉魏南朝,就非常发达了。他举出不少范例,像“史迁之《报任安》,东方之《谒公孙》,杨恽之《酬会宗》,子云之答《刘歆》”,又像嵇康的《与山巨源绝交书》,赵至的《与嵇茂齐书》等。加上张敞、崔寔、刘桢、陆机诸人与之同类的笺记文章,历代佳作为数可观。这些作品虽名称不尽相同,“若略名取实,则有美于为诗矣。”刘勰的这个评价再好不过地道出了中国文学叙事传统与抒情传统完美融汇乃至合一的状况。在中国文学的诸多品种中,书信应不算最重要的一种。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看似率性而成,又多以散体出之的应用文章,竟也能具有“有美于为诗”的艺术品位和价值。这难道不是中国文学叙事和抒情两大传统共存互动、相益相彰的极好象征吗?刘勰在《文心雕龙》文体论的末尾鲜明突出地揭出此点,实在是对本文全部论述的极大支持。

6

依次考察过《文心雕龙》所论列的全部文体,相当于粗粗巡览了先秦至南朝宋齐间的分体文学小史。在刘勰的具体论述中,我们找到了许多能够说明或至少是指向中国文学叙事传统及其与抒情传统关系的材料。事实反复证明,不但许多应用性文字,就是那些以抒情为宗旨的文学写作,都与叙事存在种种瓜葛。我们多么希望《文心雕龙》在其下面的篇章中能有直接谈论叙事问题的内容,就像刘知几《史通》的专章《叙事》那样啊!

《文心雕龙·神思》以下尚有25篇之多,讨论了一系列从前面对诸文体的述介中提炼出来的、带理论性的问题,非常周到详尽地研究了文学写作的方方面面,从诗文的操作方法一直谈到作者的才情修养器度,从文章与时代的关联一直谈到读者的接受,通常被认为是该书最具创见、最有价值的创作论部分。然而,它们当中却偏偏没有一篇专论叙事。说到底,《文心雕龙》创作论基本上建构于中国古代视为正统文学的诗文辞赋写作之上,在后世也大抵是被当作诗文理论运用,而与属叙事性文类的小说戏剧无关。

这个现象好像自然得很而从未引起疑义,其实不应该被忽略。我们至少可以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来作一些分析。

直到那时,叙事思维和能力还主要是在历史写作领域发展;

二曰声文,五音是也;

三曰情文,五性是也”和“盖风雅之兴,志思蓄愤,而吟咏情性以讽其上,此为情而造文也”,诸如此类的传统观念上。他对文学创作动因的认识还止于“物感说”而未进步至“事感说”。他所把握的文学表现手法武库里也还只有“赋比兴”等有限的几种武器(且尤以比兴二者为主),而叙事在他看来只是赋法内的一小分支而已,是一种当然要用到的手段,却还花样不多,至少他自己了解有限,故还不值得深细论之。

不仅如此,刘勰对文学叙事确实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过多的具体描写和叙事(所谓铺叙、淫辞或仅有赋而少比兴)会使文章繁冗琐杂而失去精粹,会埋没主要意旨,使文章主题不显、品位不高。这在他对各种文体弊病、对赋和陆机文章的批评中可谓反复论及。

平心而论,刘勰绝不是一个眼光如豆的偏狭者,他对民间文学、通俗文学都采取了宽容和适当吸纳的态度。如《书记》篇说到民谚和成语:“夫文辞鄙俚,莫过于谚,而圣贤《诗》《书》,采以为谈,况逾于此,岂可忽哉!”《谐讔》篇将游戏文章与记录街谈巷议的小说一并加以肯定,可见他承认小说和游戏文章具有信息源的价值,只是尚不能充分认识它们的文学意义而已。这也不能完全怪刘勰,因为作为叙事文学的小说其时还不够发达(甚至不被视作一种独立文体),还没有出现令刘勰由衷赞赏的作品。刘勰对小说的态度,可谓既开通,又漠视,这也就影响了他对文学叙事手法的进一步关注。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二

中国,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有传统文化的国家;一个几亿人口的国家。

“先学固然重要,但礼貌一点也更好。遵守学校的一切规定,和老师见面要有礼貌。同学之间相亲相爱,友谊是小手握着的。爱护公物,树新风。”这是一首文明礼貌的歌。

礼貌的定义:是指人们和睦相处的理念和行为,是对他人的尊重和友谊在言语和行为上的体现。

小时候父母总说看到人一定要尖叫。小时候很幼稚,很听父母的话。看到认识的人就会尖叫个不停,什么姨妈姨夫;叔叔阿姨.

现在我是高一学生。我不太喜欢给人打电话。我只能在父母的压力下给人打电话。一般遇到熟人只是笑笑.我妈总是说:“给我认识的人打电话是礼貌问题。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老师常说“一定要在学校叫你老师好,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学生。”但是现在,我总觉得自己是个成年人了。舅妈舅舅总是在我嘴边,我会被自己的朋友同学嘲笑。

我承认我做的不好,但是我很自信的说我做的很好的一点,就是尊老爱幼。

坐公共汽车是很常见的,尤其是公共汽车。在公交车上,打开后门,可以看到三个黄色的单人座位,是专门为老弱病残设计的。但是我总是看到一个孕妇或者老人站着,旁边却坐着年轻人和中年人。其实我估计坐在那里的人是想让道,但又不想吃亏。直到售票员说:“谁能让路?"我相信我不是这样的!因为我做了,看到这样的情况我会让步的!

礼貌不花钱,却赢得一切!礼貌可以取悦有礼貌的人和被礼貌对待的人!让我们行动起来,保持礼貌。继续继承中国的传统美德——礼貌!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三

“砰!砰!砰!”一阵急促的鞭炮声把我从梦乡中惊醒,只听窗外小朋友喊道:“过年了!过年了!”我高兴地从床上蹦了下来,三步并二步地跑到了爸爸妈妈的房间里,也喊道:“过年了!懒虫们起床了,准备做团圆饭了!”

经过我的一阵忙活,终于把所有的懒虫都叫了起来。在奶奶的指挥下,我们开始了团圆饭的制作。

在我的强烈要求下,奶奶也给我分配了一项任务,那就是和面。奶奶告诉我:“包饺子面太硬了不行,太软也不行。太硬擀不动,太软包不上。”奶奶还说:“面硬了要放水,面软了要放面。”我心里想:“奶奶真唠叨!这个道理谁都懂!和面是多简单的事呀!”

说干就干,我拿来了一个和面盆,先放了一些面粉,然后倒入了水,这时我心里想:“没有奶奶说的那么难!”我用手把水和面搅拌在一起,揉了揉,觉得面太软了,我想起了奶奶说的话:“面软了要放面。”于是我往和面盆里又放了一些面粉,然后又揉了揉,感觉面太硬了,我又想起了奶奶说的话:“面硬了要放水。”

由于我总是掌握不好水和面的比例,最后我只能求助奶奶,看来要想和好面并不简单。在奶奶的帮助下,我终于和好了面团。我自豪地把面团举得高高的,大声地对爸爸妈妈说:“看,这是我和奶奶共同和好的面团,它可是软硬适中,世界上最好的面团。”话刚说完,爸爸妈妈就哈哈大笑起来,说:“让我们来看一看我们家的小花猫做的面团是不是世界上最好的?”

大家都摸了摸面团,最后一致认为这面团是世界上最好的面团,这让我很兴奋。

欢乐的时光总是过得很快,一眨眼的功夫就到了下午,我们的团圆饭也做完了。有我爱吃的糖醋鲤鱼、红烧茄子、锅包肉,奶奶爱喝的养生汤、爷爷爱吃的馅饼、爸爸爱吃的木须肉等等一大桌菜,真是丰富极了,让人垂涎欲滴!

随着爷爷的一声令下:“吃吧!”不一会,满满的一桌子菜就被我们消灭了。这真是一个难忘的团年饭!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四

(答案:跑去追老鼠)。

2、什么东西人们都不喜欢吃?

(答案:吃亏)。

3、什么东西天气越热,它爬的越高?

(答案:温度计)。

4、当今社会,个体户大都靠什么吃饭?

(答案:嘴)。

5、放大镜不能放大的东西是什么?

(答案:角度)。

6、为什么人们要到市场上去?

(答案:因为市场不会来)。

7、新买的袜子怎么会有一个洞?

(答案:袜口)。

8、有一个字,人人见了都会念错。这是什么字?

(答案:错字)。

9、大家都不想得到的是什么?

(答案:得病)。

10、一张方桌据掉一个角,还有几个角?(答案:5个角)。

11、猴子每分钟能掰一个玉米,在果园里,一只猴子5分钟能掰几个玉米?(答案:没掰到一个)。

12、用椰子和西瓜打头哪一个比较痛?

(答案:头比较痛)。

13、二三四五六七八九。

(答案:缺衣少食)。

14、黄河的源头在哪儿?

(答案:天上,黄河之水天上来。)。

15、身子粗壮头长角,大人小孩都爱它,给人奶汁它吃草,浑身上下净是宝。(打一动物)。

(答案:奶牛)。

16、猴子最讨厌什么线?

(答案:平行线,应为没有相交)。

17、什么地方可大可小?

(答案:厕所)。

18、54321(打一数学名词)。

(答案:倒数)。

19、为什么蚕宝宝很有钱?

(答案:因为它会结茧)(节俭)。

20、小白很像他哥哥,知道为什么吗?

(答案:真像大白)。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五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供大家参考。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用,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国传统文学初三作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灯映透了浊浪翻卷的海,灯灿烂了层层泼墨的云,灯照亮了红尘中迷惘的心灵。灯,是夏夜的繁星,灯,是飘舞的萤火。萤聚而成皓月,星聚而成朝阳。

灯是文学,文学是灯。

且看李白对月长歌独自醉,苏轼遥望云间愿婵娟。不说杜甫屹立泰山凌绝顶,岑参雪中送客不见君。他们,是历史长河里的闪光,他们,是岁月尘埃里的钻石。遥望天穹,星光从光年外射来,穿越了时间的时间。灯光微闪,轻风舞过,吹翻了纸页。这是时间沧桑里的光芒,这是上古纸卷中的诗歌。它,透过千年的沧茫,照亮了心中的美丽。仰望夜幕,银河微闪。它是心灵的灯火,它是文学的海洋。落笔千行,墨香沉凝了千年,翻卷犹香。笔间文学,心中灯光。抬首望,路在远方。灯,是文学,文学,是灯。

文学是灯,灯是文学。

但见海明威独坐海中灯塔,曹雪芹夜晚落笔烛光。只看陶渊明南山对月长啸,王安石庭院泼墨千行。他们,是银河的群星,他们,是时代的光芒。灯花闪烁在卷间,凝墨微亮。灯,照亮着夜晚,化作千行的文字,褪散着心中的暗。是仰望长空朝阳耀,是研墨运笔文字香。这是心中的才华,这是历史的光芒。岁月间,群星闪耀。星,绘满历史的天空,宛如微微的灯火,汇成人类最闪耀的银河。灯光,在万家亮起,映透了宇宙的时光。遥望夜空,墨色的云海翻卷,遮不住星光满天,站立山巅,长风凛冽划过,吹不乱万家灯火。灯下,文字徜徉。文学,是灯。灯,是文学。

文字绽放在历史的苍穹,灯光闪烁在时间的彼岸,皓月当空,朝阳初升。灯是灿烂的文学,文学是沉凝的灯。文学,轻舞绽放,明亮着历史的心房。

在梦中,我执一书卷,从历史的长河深处走来,品千回百转,笑沧海桑田……。

——题记。

我是在泛黄的纸张、作者笔下的波澜中成长起来的,它们赋予我灵性,从此我向这个世界投去热切的目光。

轻触·悟情。

初迈入文学的世界,看见的是如火星般迸溅的文字中那些或热烈、或哀婉、或明媚或淡然的情感,浸入深处,难以自拔。

当仅一墙之隔、宝玉和宝钗成全金玉良缘、而黛玉气绝之时,我揣摩此墙内外三人的悲喜,远远地哀伤,感叹大观园内的兴盛或衰败;当仓央嘉措漾开澄水之笑,宣告“我要还俗”时,谁又能不为他的“时间若有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倾倒!他只想自由,只想爱罢了。当《哈姆雷特》中奥莉菲娅绝望地喊:“谁料过去的繁华,变作今朝的泥土”时,我为她呐喊,随她黯然。轻触文学世界,我在红尘徘徊,只为悟情。

细嚼·悟理。

愈至深处,愈觉到了文学世界的不同寻常。细细观摩,一些哲理若滑落叶片的水珠,怦然落入心田。

曾经沉醉于《庄子》中的“天苍苍其色正耶?”随着千百年前的那个出尘的庄子思索天外,想着盒子外的盒子;也曾惊羡“竹林七贤”把酒狂歌,月下狂琴,思考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到了《唐吉诃德》中,则以一个局外人看唐吉诃德骑着老马带着仆人闯天下,知道了脚踏实地有多重要,也暗为他的勇气折服。

细嚼文学中的字句,我在思索,只为悟理。

品味·悟性。

然回首,惊觉文学世界与个人品性之联系。王维说“与善不同,则归于美”;我知道了千年前的真善美,发现了它与“今日之责任全在我少年”的共同倡导。读书为修身养性,为磨砺人之品行。品味文学中的道德情操,只为悟性。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在文学世界中感悟,在字里行间发现那些璀璨的光。

文学世界,在这里蕴含着人类最珍贵的东西―情感。这个情感不单指人的,还包含着人类最富有的智慧,和通过智慧有声有色地表达出自己情感地探求精神。

《创新作文》,一本让我重新认识文学的杂志。在那里面,每一个作者都是与我们同龄的学生。然而他们的文章字里行间透露着我们学生的生活,句句扣住我的心环。此刻我才察觉到生活竞可以如此精彩。文章生动地表达出我们的心声,甚至说出了我以前所感受不出的情怀。原来,文字可以这么美妙!透过文字我们可以形象地表达自己,也可以清楚地感受别人的心情,更重要的是文章能打动我们的心弦,让我们体验到心灵的触动!

我看到了一片美丽神奇的天地。文学这杯“清水”深深渗透到我内心深处,溶解心中的麻木,震撼着心灵每一个角落。“清水”不是淡淡无味的,它是酸的,让我感受到生活的不易;它是甜的,让我感受到人间真情温暖;它是苦的,让我在挫折中茁壮成长;它是辣的,让我在激烈竞争中奔放伸展才能。我试探着去理解文章的内涵,试探着用文字来表达自己,试探着写出不仅能打动自己,也能打动他人的文章。

我喜欢上看小说,透过文字来感受人物心境;我喜欢上看散文,透过语言表达来探求作者心情;我喜欢上写作,用自己的语言来与这个世界作心灵的交流。

我没有很高的理解能力,但我依然喜欢去探求作者的心境;我没有很深的文学底蕴,但我依旧写着文章来表达自己;我没有远大的志向,但我依然走在探求文学的道路上!

海纳百川的文学带给我心灵的触动,满怀感激之心,继续着心灵的探求……。

文学无处不在,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我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我们每个人都会与身边的文学有着这样或那样的联系,换句话说,其实,文学伴随着我们成长。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听着爷爷奶奶或爸爸妈妈在床前讲故事,最喜欢《安徒生童话》,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其实就是在与文学交流。也许从此刻开始,你与文学的故事也就展开了。

我想,我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上文学了,即使那时也完全不懂什么是文学,但是小时候的我就很喜欢听故事,尤其是童话故事,现在想来,这些小故事也属于文学范畴,所以我觉得我与文学的故事就应该从这些童话故事开始。我听过和读过的故事《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小锡兵》、《拇指姑娘》等很多,那时候就觉得这些特别有趣,看了一遍又一遍,有时候还和自己的小伙伴们扮演这些角色,特别好玩。

文学是一个很有趣的东西,从儿童时期的童话故事,到我上小学、中学后,我喜欢上寓言故事,像《鹬蚌相争》、《揠苗助长》《狐假虎威》等等,这些都是出现在语文课本里的,那时,老师把这些故事讲得很精彩,然后自己就喜欢上语文课,天天期待着上语文课。初中高中都很喜欢古文,喜欢读文言文小说,《聊斋志异》读过一些,在语文课上也会学一些,那时还是比较喜欢老师给我们翻译出来,总感觉老师的翻译特别有趣,而自己却很难很难理解,老师解后自己会有幡然醒悟的心情,但是毕竟水平有限,读的也不多,而且很多都来自于语文课本,所以我觉得,我与文学的故事更多的是在课堂上,在语文课本上。到现在,我们的四大名著我都还没有完全读完,我还真的该好好找时间好好地读一读了。

文学是很奇妙的,它与我们的生活同在,它随处可见,像那些广告啊、音乐、歌曲、标语......身边的很多东西都离不开文学,我们与文学的故事也很多,并且每天都在更新。用心去发现身边的文学,发现你与文学的故事,你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文学已陪伴你很久。

在我有记忆的日子里,大概是从十岁开始写作文的吧!那时候,文学可是最热门的话题,且是家喻户晓。而我呢,手中连一篇像样点的文章都没有,为了让自己爱上文学,我便开始努力创作自己的作文!

到现在,我写作文的时间才一年多,经验也不多,好点的作文也很少,但我相信自己绝不比别人差,便想方设法的写好作文:作文参考书,名著哇……为了写好作文,我脑袋都大了,可作文水平还是不见长进。

在后来,经过班主任老师的调教下,我渐渐掌握了写好作文的方法。还有,在老师的推荐下,我还参加了一个作文大奖赛,还得了奖呢!现在,我写的作文也逐渐有水平了,在班里算得上好了。但这点成绩跟别人比起来还差很远,我崇敬向往的是巴金,老舍,冰心……这些鼎鼎有名的大作家,他们能写出那么多优秀的文集,被世人说传颂,我为什么就不行呢?但我想: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和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任何一位伟人都是经过刻苦的磨练才创造出不朽的成绩的。我相信,只要我肯下苦功夫,就一定能成功!

虽然我一直乐观的努力向上,成绩却远远没有我想像的那样完美。但我并不气馁,只要我尽全力去做,辛苦终究一定会变成甜蜜。我写作基本功虽不怎么样,但我可以慢慢来,一步步迈向成功,迈向文学的道路,去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我坚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踏踏实实去做,就一定能成功!所以,带着自己坚定的决心,我一定要再接再厉,将作文的基本功打好,去创造属于自己的文学,走上人生的辉煌之路!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六

中秋之夜,团圆之夜,期待中秋。

小小麦饼闹元宵,团团圆圆乐开怀。

大家听说过元宵节时吃麦饼吗?没有吧,呵,这可是咱们特有的呢。每当元宵节的时候,家家户户都会做麦饼,那时窗口飘出阵阵诱人的香味,煞是一道风景。

这不,瞧,这个就是我们浦江的麦饼了。看着诱人吧。

想知道怎么做吗?让我来告诉大家吧。

第一步:先把肉(五花肉)剁碎{包饺子那种}再把豆腐捏碎混在肉里面加配料搅拌均匀再揉成球状直径大概在5厘米左右。

第二步:揉块面团,分成一小块(可以包住那馅料)把馅料裹进面团里。

第三步:在桌子上撒点面粉(防止上一步做好的馅不会黏在桌子上)再把第2步做好的馅料用手均匀的拍成饼状(力道不要太大哦)。

第四步:下油锅,先把油倒在碗上,然后用调羹乘一勺沿着锅壁均匀倒下去,再把第3步做好的麦饼摊平放在手里再贴到锅上。

第五步:一面看上去有点硬以后,再翻个面,再倒一勺油,等这一面也有点硬以后,再翻转几次就好了。

通常麦饼做好后,都会在上面“揩”了点油,显得“油光可鉴”,象征着我们的生活甜甜美美,团团圆圆。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七

中国传统字谜大全,相信大家从小就听过很多有趣的字谜吧!那么大家记住了多少呢?以下是中国传统字谜大全,欢迎阅读!

1.月亮肩上站着北(打一字) —— 谜底: 背

2.小狗身上长满了嘴(打一字) —— 谜底: 器

3.一人拉弓卧草中(打一字) —— 谜底: 荑

4.形单影只等日出(打一字) —— 谜底: 但

5.乍眼看去见三兄,实则力气大无穷(打一字) —— 谜底: 众

6.石头撑起一座山(打一字) —— 谜底: 岩

7.太阳高高挂,一人宅厂房(打一字) —— 谜底: 昃

8.人我不分(打一字) —— 谜底: 俄

9.人有他则变大(打一字) —— 谜底: 一

10.人不在其位(打一字) —— 谜底: 立

11.二兄弟,各自立(打一字) —— 谜底: 竞

12.二小姐(打一字) —— 谜底: 姿

13.二八佳人(打一字) —— 谜底: 妙

14.十月十日(打一字) —— 谜底: 朝

15.十元买早餐,八元买豆干(打一字) —— 谜底: 干

16.十五天(打一字) —— 谜底: 胖

17.十五人(打一字) —— 谜底: 伞

18.上脚就射门(打一字) —— 谜底: 易

19.十二点动身(打一字) —— 谜底: 迕

20.上下空落(打一字) —— 谜底: 八

21.善始善终一心到底(打一字) —— 谜底: 总

22.倚山而立(打一字) —— 谜底: 端

23.削去朽木加工就妙(打一字) —— 谜底: 巧

24.斜依高楼,伴春雨,静听琴声(打一字) —— 谜底: 秦

25.妇女解放,翻身向上(打一字) —— 谜底: 山

26.东西南北无弯路(打一字) —— 谜底: 置

27.凤头虎尾(打一字) —— 谜底: 几

28.两层楼,六间房,两根烟囱一样长(打一字) —— 谜底: 曲

29.两根旗杆六个斗,中间有路无人走(打一字) —— 谜底: 非

30.少头无尾(打一字) —— 谜底: 光

31.十分小心(打一字) —— 谜底: 忖

32.士气(打一字) —— 谜底: 恽

33.减少一个,孤独一人(打一字) —— 谜底: 从

34.竖棍地上敲(打一字) —— 谜底: 小

35.山洞前丛草生(打一字) —— 谜底: 茓

36.笔上难写心中情(打一字) —— 谜底: 白

37.有口亦难分诉(打一字) —— 谜底: 亚

38.总有一日得相逢(打一字) —— 谜底: 你

39.冰水冲糖慢慢溶(打一字) —— 谜底: 么

40.石榴开花慢慢红(打一字) —— 谜底: 多

41.无情日后难相逢(打一字) —— 谜底: 是

42.就此搁笔就此停(打一字) —— 谜底: 不

43.只要两人心不变(打一字) —— 谜底: 成

44.心里总有过不去的门槛(打一字) —— 谜底: 闷

45.九号(打一字) —— 谜底: 旭

46.九只鸟(打一字) —— 谜底: 鸠

47.九十九(打一字) —— 谜底: 白

48.两座小山叠罗汉(打一字) —— 谜底: 两座山就是“山”

49.一撇挂在三字上,乍看只有寸把长(打一字) —— 谜底: 寿

50.十二点(打一字) —— 谜底: 斗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八

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其实,孝离我们并不遥远,它每天都会发生在我们身边,只是有时我们感觉不到它罢了。

父母生了我们,又不求回报地养育了我们,他们非常不容易,但没有几句怨言。父母每天给我们做饭、洗衣服、干一切家务活、挣钱,偶尔抱怨、发泄上几句我们还顶嘴、不服。所以我们违背了弟子规中的父母责,须顺承。况且他们发泄还算不上责备我们就顶嘴,非常不应该。

正由于出现了这些不良的事情,我们才会强调孝。因为现在几乎没有人能做到弟子规中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所以,我们才会强调孝。

俗话说久病床前无孝子。但在生活实际中,还的确出现了以一些人,他们的出现,可能会使这句话被改写成久病床前出孝子,我舅舅就是这种孝子。六年前,我的姥姥股骨骨折,躺在床上动弹不得,舅舅就任劳任怨地给姥姥洗澡、喂饭、喂水、洗床单、洗尿布、理发这一系列脏活重活累活他全都干,一直照顾到去年姥姥去世。这样的事情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而且都是一些很好的生活实例。

虽然我们现在还做不到上面的孝敬父母的事情,但我们要做到体谅、关心与帮助。体谅就是理解,比如他们上了一天的班很累,回来发一下牢骚我们不能埋怨他们。关心父母累了,给他们捶捶背,揉一揉腰。父母生病了,给他们服药。放学后,对父母的问候也算是一种关心。帮助,就是帮助父母打扫、洗碗、拖地,帮助他们干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事情都算是我们现在所能做到的孝。

古人曾经说过: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意思是:孝是道德的根本,教育才由它生起。孝是一个人必备的品质,想做好人,第一就是要懂得孝。因为一个人他孝敬父母、对父母好了,他才会去做好人,有优秀的品质。否则,一事无成。

所以,现在你们知道孝十分重要了吧!那么,让我们一起孝敬父母、弘扬孝文化吧!

中国传统文学怎么写篇十九

“好热!好热!好烫……”这是哪里传来的声响?这么热闹,哦!原来是从厨房里传来的声音。他们在干什么?猜猜看,“在炒菜。”“煎荷包蛋……”错,我们的夏老师在做中国传统‘披萨’——油面膜膜。

中午,我们集中在夏老师的厨房里。只见夏老师准备了两个鸡蛋、面粉、盐等等材料。开始了,夏老师先在盘子中倒入白色面粉,这面粉犹如沙子一样,沙沙沙地流下来。接着放入适量的水,老师拿着筷子开始搅拌,呀!我不禁心想:这面粉好恶心,粘粘糊糊的。同学们也皱起了深深的眉头,议论纷纷起来。“恶心,真让人看不下去。”“真想吐……”夏老师又倒了一次水,继续搅拌,又放入了两个鸡蛋,加了盐。现在,这些粉慢慢地变成了黄色,犹如一位姑娘换上了一身变色衣服。

开始做油面膜膜了,夏老师先在锅里倒入金灿灿的油,等油慢慢地熟了,便倒入面粉,紧接着,油面膜膜变了一张雪白的脸,圆圆的,只见夏老师把油面膜膜的边缘向外扒开,我心想:好好的‘披萨’干什么要扒开呢?原来是因为要把‘披萨’做得更大。好了,扒开了油面膜膜,夏老师用铲子在油面膜膜上转来转去,好像在说:别转了!别转了!我好晕呀!过了几分钟,夏老师把油面膜膜翻了个身,像是一个刚睡醒的小娃娃翻不过身。没想到,这油面膜膜太调皮了,翻身后,便分身了,夏老师只好一个个把它们翻过来。

翻好了,一阵阵香气向我的鼻子里窜出来,我兴奋地说:“好香啊!香得我鼻子快掉下来,真想吃一口”那香气犹如一个调皮的娃娃在说:“香吧,想吃我吗?呀!抓不着我!哈哈……”

做好了,夏老师又做了一盆酸奶油面膜膜。明亮的灯光下闪着诱人的光彩,引得我们口水直流三千尺。我们津津有味地吃着,我的心里还想着好吃!好吃!好吃!

这间厨房里到处是欢声笑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