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生活随笔(通用10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1 12:59:48 页码:10
生活随笔(通用10篇)
2023-11-11 12:59:48    小编:ZTFB

深入总结我们的行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如何处理好家庭和工作的关系?以下是一部分值得我们借鉴的总结范文,希望能对大家的写作有所启发。

生活随笔篇一

暮色悄无声息的袭来,炎热好像被埋在地下,车轮穿梭在乡村小路,三三两两的烧烤带来了一缕缕青烟,袅袅的升向天空。黄昏的人们被炎热压了一整天,都不约而同出来,有的带着孩子,有的挽着恋人的手,祥和而温馨。

当离开朝夕相处的家时,荡漾在心中那份沉甸甸的牵挂就像盛开的牵牛花爬慢了整个心际。夜空中望着也能在家里望到的那可星,距离仿佛拉近了不少。女儿在此时想必已经熟睡,我能给宝贝的除了物质的满足,精神方面的我也会尽量给与,宝贝,睡吧,想你。老爸在星星的这头,很近很近,车轮在转,我的心却戛然在浩瀚的夜。

微凉的保市,经过阵雨的洗礼。走在淡黄色的月下,远处幽暗的灯光把我的背影拉伸的很长很长,鞋底摩擦地面的声音敲击着静夜,走着走着,深深的吸了一口凌晨的空气,是那样的怡人心神。

生活随笔篇二

有些人,真的已经没你想象的那么好。

十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对于一个人心智的改变却是恐惧的。

上次在老家,见到了朋友的妹妹,一个十年前,被人人称赞品学兼优的一个女孩。如今,已经是大学一年级,出落地亭亭玉立,会收拾韩范的小妆容和萌萌的发型,自外表看来,让人喜欢不已。

记忆中,十年前,这个孩子学习成绩非常不错,自小很懂事,很体贴父母,知道的人都拿来比作自己家孩子的榜样,而且每年的三好学生都不落下,还是体育、文艺方面的积极爱好者。

可十年,到底会将一个人改变为什么样呢?

私下,与朋友聊天,这个孩子品质,远不如外表看起来这样。

这些年来,她的学习,已远不如当初大家称赞的那么好。大学,也只是本省内的三本而已,虽然孩子在自己喜欢的播音主持和跳舞等方面还保留了一定的特色,但上天给予一个人的美好,已经残缺。

都说,人之初,性本善。当然大多数人都相信,可是,当一个人的变化让你感到大相径庭的时候,你的失望,是让内心有一定震撼的。

原本可爱的女孩,据说在某个时间,谎话连篇,偷偷拿家里的钱乱花,不是一两次,而且总计数量不小。花的方向,也无非是商店里的垃圾食品和不上档次的手机。其实,父母也不过是农村里的普通人家,收入根本谈不上有多少。这样的打击,估计对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却也不小吧。

除此之外,一个大一女孩的心机和心思,更让人想吐,偶然有一次,我听到她对同学说:"我的爸爸妈妈真可笑,花个钱又怎么了?”其实,朋友很早就说过,孩子的钱,根本没有合理的控制,买的东西,也无非就是淘宝和大学校门口路边摊的乱七八糟,吃饭反倒是大饼、方便面、特价酸奶随便凑合。明明父母把生活费给得很宽裕,而孩子每次跟父母要钱时候不要脸,更让人反胃,而有时候,孩子竟然为得到别人额外的赠予而用尽心思,甚至妥协自己。

面对父母,除了要钱,似乎没有别的什么可说,更不要提假期回去帮父母能干点什么农活,小时候对于父母的体贴早已无影无踪,只剩下小小年纪的唯利是图和不顾父母死活的游戏时代。

生活随笔篇三

往昔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一种熟悉,只是有的人在努力记住曾经拥有的一切,而有人却在拼命的忘记。但那些曾有的,在我们脑海留下深深印记的,我想不管是喜是痛,都应该学会去珍惜,那都是我们的一种经历,一个只是自己知道的关于我们自己的故事。

有时我会把自己都已经快要逝去的记忆碎片拿出来晾晾,我都害怕他们在不知不觉的失去。我会努力把那些零碎的记忆努力的拼成一副画卷,然后让她再次定格在我的脑海。在乡下,和那些生龙活虎的伙伴们爬树、在水坑里摸鱼、去池塘偷莲子被主人发现追着我们跑、在果园里摘桃子......这些美丽而又滑稽的画面离我已经好远了,但是想起来感觉又是那么的亲切和温馨,这些只能是孩提时候的专利,只属于我在乡下的那段记忆,没有烦恼,没有忧郁,只要有太阳就会由我们奔跑的身影,在夕阳下拖着长长的影子,伴着散碎的欢乐笑声。

记忆也是有感觉的。麦场里,那一垛垛的麦秸发出淡淡的麦香;春天,那一串串槐花的清香会一直弥留在身边;夏季,永远追随燥热的蝉鸣仿佛萦绕在耳旁;秋叶的飘零,细雨的倾诉,还有那雪的轻盈,都静静的在记忆中安放。

渐渐的长大了,开始学会了思考,有了自己的主见,记忆也开始充满了感情。我感觉从懂事之后,心中的快乐便慢慢的减少了。不能再像往日那样无忧无虑的在阳光下奔跑,在雨水中、雪地里尽情的嬉闹。我有了自己的目标,有了父母的寄托,心中燃起了未来的梦想。余下的记忆中,更多的是挑灯夜读,更多的听笔尖与纸的摩擦声。随着日落月生,日子便一天天的逝去了。终于迎来了黑色六月,那可以甚至可以决定一个人后半辈子的两天。过去了,心中便解放了。但是却再也高兴不起来了,因为高考自己失败了。而后,领通知书,去学校报到,一切又恢复了正常,一切却又那么陌生。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开始了自己新的旅程。

没多久,有了女朋友。初恋或许都是这样的青涩,一切都从无知开始。两年前,我们相互嬉闹,相互开导,然后走到了一起;两年里,我们相互依靠,相互照顾,充满幸福;两年后,我无从知道......

我只能去珍惜现在,珍惜每一天。或许多少年后,我再像今天这样回忆往昔,自己是幸福的便好了!

生活随笔篇四

虽然我们还仅有十三、四岁,却已经有了近十年的学校生活经历。十年里,我们由一个呀呀学话的幼童成长为一个少年。在学校我们撒下了多少欢歌笑语,留下了多少辛酸苦辣,得到了多少人生启示,播种了多少期望的种子。学校,是我们成长的乐土。

在学校,同学间的友谊是最真诚的。记得一个夏天的.上午,我有些口渴,却在一番寻找后,没有找到水杯,看来妈妈昨日晚上灌好的水我又忘带了。我打算买瓶水,可钱包里已经是赤字了,没办法,只能用少说话的办法安慰渴得冒烟的嗓子了。下课后,好朋友发现了我的异常,平时都是我们一齐聊天,可此刻都是她在说,而我在静静地听。她有些疑惑地问我:“你今日怎样了,这么安静?”我有些无奈地小声回答:“唉,没办法,我今日没带水。”她听罢,风风火火地跑到小卖部,不一会儿,一瓶冒着凉气的可乐出此刻了我的面前,我一抬头,就看到了她那真诚的笑脸,“给你。”她说。“那你呢?”我有些不好意思。“没事,我带了水。”她摆摆手,无所谓地说。我接过了可乐,喝了一口,啊,真爽!

学校是一个完美的地方,它犹如一个珍贵的相册,收录了我们的纯真岁月——童年的度过,凝聚着我们的友情,记录着我们的那些欢乐的成长岁月,收藏着我们的笑语欢歌。同学间的友谊,师生间的情谊,我们都在学校中感受得淋漓尽致。

生活随笔篇五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了,我们都知道种粮食很不容易,但浪费粮食非常容易。我从前不知道粮食的珍贵,吃饭的时候总是浪费粮食,不愿吃的东西不是不吃就是偷偷扔掉,但是在我十岁那年,我明白了粮食的珍贵,那是我在乡村生活中得到的感悟:粮食来之不易,我们要珍惜。

暑假的一天,我和妈妈坐车来到乡下的姥爷家,姥爷看我来了高兴的合不拢嘴,说:外孙子,是不是从来没见过农田啊,姥爷带你去田里干活吧!我爽快的答应了。到了田里我惊讶不已,稻田一望无际,一眼望去全都是绿色的,绿色的稻苗上点缀着黄色,真是太美了。这时姥爷对我说:今天你的任务就是掰玉米,只要把这一小片玉米掰完,你今天的任务就完成了,首先我先教你怎么掰玉米我立马打断姥爷的话,不谦虚地说:姥爷,不用你教,这个太容易了,我自己来就行了。于是我兴高采烈的跑到玉米地里,抓住一棒玉米使劲一拽,可玉米像跟我作对一样,只是偏移了一下,我也不认输,使出全身力气拽住这棒玉米,可这玉米还是硬生生的不动弹。姥爷看见了,快步走过来,严肃的地对我说:外孙子,做事一定要谦虚,不懂的`事情一定要虚心请教,这样才能进步,过来姥爷先给你示范一下。姥爷走到一棒玉米旁,左手握住玉米杆,右手握住玉米棒的底部,稍微一用力,就下来了,这玉米见到姥爷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轻轻松松的被姥爷拿了下来,我照葫芦画瓢按照姥爷的方法也很轻松的掰下一棒玉米,我高兴极了,一口气掰了好几个,看见不顺眼的就扔到一边,姥爷看见了急忙走来说:大孙子,可不能这么糟践粮食啊,你知道农民伯伯种这些粮食多不容易啊,春天把种子撒在地里,夏天每天为这些粮食施肥、浇水、锄草,到了秋天才能收获,这一棒简简单单的玉米要经过四个月的劳动才能成熟,农民伯伯付出了多少辛苦啊,你怎么能这么浪费粮食啊。这时我才恍然大悟,羞愧的低下头说:姥爷,我知道错了,再也不会浪费粮食了。不知不觉我干了整整一天,姥爷走来说:天色不早了,我们回家吧!我和姥爷捧着劳动成果高兴的回了家。

评语:乡村生活给小作者带来多么大的感悟啊,在劳动中明白了粮食的来之不易,也明白了劳作的辛苦,体会到收获的喜悦,对小作者的成长有很大的帮助,也希望家长多带宝贝们体验这样的生活,带给宝贝们更多的感悟。

生活随笔篇六

“孝敬文化”中国人传统文化重要的一环,注重“心和口,脚和手”,而形式上的更成为传统和习惯,比较实质而言,过去重视形式,后来注重精神。不过,单独这两者都不最恰当,应该是形式和内容的统一。

父母在,不远游,是陋习,女人为男人的守寡更是畸形孝道,甚至夸张到辞官尽孝三年的典型的形式主义。中国许多的习惯习俗,都是孝道文化。所谓的清明节,重阳节,春节,等都是形式的固定。而孝道和家法总是密切联系的。可是宗亲家法注定在法治社会成为历史,家血缘家庭成员的减少,人口老年化时代的来临,让尽孝成为话题、课题、也是难题。

形式上的孝道与内容上的孝道存在巨大的差距,只有当失去才明白“孝”字,这个孝,上面是入土为安故“土”,下面才有血脉相承的子孙满堂的儿“子”。

当孝成为我们必须再次提及的时候,孝道之“道”已然成为人迹罕至的“小道”了。

吕不韦其实就是秦始皇的生父,秦始皇杀吕不韦正是对孝道的一种扭曲行为。

孝道的教育,来自家族的文化传统的约束力,可是在如今家族的分裂缩小之后,约束力几乎丧失殆尽,这是不争的事实。

在家族眼里“浪子回头金不换”的格言是对孝道的一种本能,忠孝两全在古代困惑着有志之士,而如今,家族共同犯罪,或者默认犯罪成为普遍现象,这是孝道大于国法的最典型行为,可是,只有极少的贪财的官的惧内拒双亲之外,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让孝道成为一句空话。

所以,我以为,孝道在当今应该从内容到形式的和谐一致。也就是制度和法规让孝道成为人生教育最重要的课题之一。

漫长的阅读岁月总会在心的书页上歪歪斜斜的留下一些感动、感悟、感觉。而阅读方式和书写方式的改变让我们这一代“人到中年”的网络草根写手更自由的翱翔在网络的天空,犹如如鱼得水一般的自由。而积淀经年的古今中外知识和文化和渐进更新的写作模式,让我们开始尝试许多过去不能尝试的写作领域。

我不是作家,也不是文化人,我只是一棵普普通通的草根。当博客时代来临,我们便一起默默的耕耘在属于我们自己文字的伊甸园。在“草根博客”这个百草园,我们同样会欣赏到“奇花异草”。尽管这些奇花异草在文化里、社会中、媒体上难得一见他们在“正规”的官方认可的方式出现,但是,我们无疑的是他们确实是很名贵的奇花异草。也许,我们正用这样的方式宣告文化的伊甸园从此因为“草根”的文学而充满了生机。

当然,我是有为而来,不过,我从心底拒绝墨守成规的人生态度。我总是期待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书写超前的乃至无人问津的文字。观乎历史,那些文学巨匠、文化泰斗都是在一个特定的范围书写适合自己的文字,倾述和时代通脉或者更有前瞻性的文学模式。

我曾经用一年多的时间组织或者主持了许多的草根博客文化访谈,通过“这一个”博客,通过这道橱窗展示了某些博主的亮点。而这些亮点足以说明草根博客文化正从敝帚自珍的羞答答的状态中勇敢的绽放开来。

举例几个特色博客,如雪漠的血印禅修文化、枕边书的江南休闲文化、点子正的点到为止奇文、布衣书生的伤情散文、罗密欧的音乐杂谈漫谈、空谷鸣琴的当代知性才女散文、释藤的摄影抒情美文等等。当然,我的这些定义不太准确,而他们的博客本身就是一个活生生的正在盛开的大花园,我仅仅是选择了其中的一个最亮的特色来举例。我之所以举例,是因为我曾经和他们的博客直接对话,写了访谈录或者是对话录。

所以,你是草根,必须有一个亮点让自己开花,并且散发出独特的芳香来,这就是唯一的理由。

比如爱情,被古今中外的人吟诵和讴歌,更是因为当代只赤裸裸的婚姻而让真的爱情成为围城之内的小资梦幻曲——这些美文,却因为内在基础的丧失而成为无病呻吟的典范。

家可以成为巢,妻也可以成为妾,女人最恨的“爱情”却没有了市场。于是世风日下,我们终于解放了自己,解放了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我们的情感,更多的是对自己的一种错误的迷惘。讴歌本来虚伪,现实更加的残酷,我们凭什么去爱人,我们又凭什么被人爱。所以,这个最美妙的词汇终于被我们肤浅的虚幻的文字装饰成为最奢侈品。

没有对象的爱,是虚无的;不能比肩的爱,是奢侈的。所以,情感美文注定成为草根博文海量的收容所。可是面对俗世的生活,爱情连成为一个最轻的筹码的机会也鲜见。所以,闪婚和闪离,终于成就了一道“非城勿扰”的舞台。我之所以不用诚实的“诚”而用城市的“城”,是因为那仅仅是一堵新建的钱钟书的“围城”。

围城内外,许多的博主用“美文”讴歌着,说确切点是呻吟着。对不同的博客,特别是散文博主,我不看好十分流行的“情感美文”。尽管许多精巧细腻入微的情节,和情切切、泪潸潸的语句同样让读者有一时之快。因为,当美文成为一种时髦,成为一种外套的时候,我们宁愿拧掉所有的水分去阅读。也许,我们发现他们的内核其实单薄得比一张纸还要透明无物。

美不是因为言辞的华丽,而是精神的内核。当假话、空话成为时代的标签的时候,艺术的生活和生活的艺术成为一种奢望。面对正规途径阅读的许多的所谓的经典,往往给予我们更加虚伪的引诱。

相对而言,我不反对用诗歌的灵魂书写散文的韵脚。尽管只有寥寥数字,篇幅不长,却蕴含巨大的阅读空间,一般而言,跳跃的诗歌总是模糊太多的指向,而细腻的细节弱化在一些巧妙的比拟中,让阅读的空间扩大既是好事也为韵味,这样的诗句往往因为精彩会准确的抓住人的心灵的哪一点,也就是震撼,同感,共鸣。很适合所有的读者,因为比拟的本体和喻体同样是多向性的,也只有同一个思维水准的读者才能悟出其中的曼妙来,而散文相对于而言,因为更加的具体和真实,让阅读成为更准确的画面,犹如音乐的一个乐段被喜欢音乐的爱好者准确的捕捉,从来产生对主题更深刻的体会。这种体会的文字就是散文的灵魂。也是阅读散文的快感。

其实散文材料的选择才是成为博客成名的关键,而不在于语言本身,而语言只不过是其中的一种基调元素而已。

不知是童年的记忆或者是来自祖先的馈赠?不知是因为见识了许多的人背叛故土的牵挂,还是看见更多的“拆迁”的悲剧?在我的笔记里,也许除开围棋的文字,就是对三峡的皈依。

魂牵三峡的山水,恣意江湖的洒脱。

山不在高,有神则名,水不在深,有心则行。人不在衣,有韵则新,形不在华,有气则神。形之彩,非于外在之相,却自在神往。巫山在宋玉的梦魄里,幽会神女之阳台;巫峡在薛涛的诗签里,洞穿于波涛之上,杜甫曾困倦在瞿塘峡逼仄中喘息,而诗仙借奔腾的川江水匆匆离开……心之所想,全在内涵之仙气,岂是凡夫所能观之。三峡的山水如斯也。

山之名,岂止仙人可为,又非名胜可栖。狼咆哮于明月之夜,游魂于山涧之溪,寻寻觅觅中,当夕阳将最后一滴眼泪给星星,当三峡最后一朵浪花给诗人,当诗人最后一次冲动给情人,当情人最后一个梦幻给海市蜃楼。谁在乎夹岸的黑森林虎啸猿啼?谁在意红尘中的白帝彩云?谁计较高峡平湖的蕴藉或者一泻千里的怒放?流走的是幻象,滞留的是山脊;破灭的是浪花,诞生的是星星。在意或者无意,三峡的子民已经远走,而将所有的历史掩埋成就历史。

水之心,岂止形色也。此心读“新”,朵朵浪花送新颜,阵阵涟漪荡心情,此心又“信”也,勿须海盟山誓,牵手海枯石烂,此心更“星”也,布漫天锦绣,写华美诗章。山之颠,水天涯;早为露,夕为霞。心心相约,归去来兮,星星璀璨,归去来兮;山之边,水彼岸,融冰凌,化甘霖,欣欣向荣,归去来兮,欣喜若狂,心满意足。

在生活中邀请一个或者一群知趣相投的人聊天,在现实中几乎不可能,预约再预约,延迟更延迟,原先许多感兴趣的话题,因为时间飞逝而淡忘,我们总是在一些新颖的话题间转换,而明锐的视觉和感悟,就这样悄无声息的溜走。

比如元旦下午,开完一个本地文化工作联谊会之后,走在“20xx年度中国最具幸福感的城市之一的云阳新城”的华丽的街道上,我和“巴蛮子”——他正在撰写关于三峡风情的长篇小说——就一些时局的话题探讨着,路旁是熙熙融融的街市,满眼的繁华和匆匆的步履,私家车穿梭在街头,穿着单薄但很时尚的少年少女充满激情的身姿结伙而来,然后联袂而去,成为一道街头精致……我们满眼关心这些,我们也满眼感觉不到最幸福的“最”字,倒是有三分“醉意”而已。

其实,我却在思考下面的一些零碎的片段:

三峡实际的地域要比这八百里要长得多,更比这一条狭长的曾经湍急的河道要曲折的多。上上下下的水手或者纤夫,他们不是用长度来丈量的。水手总是用日子的丈量,几年,几十年他们就在这川江上来来往往。风沙见识过,放浪经历过。太阳的暴嗮,还有涨水时节的洪流见识过。而纤夫不同,他们用重重叠叠的草鞋,或者赤足去丈量,用一段一段蹦断的纤绳来计算。口渴了,满脸的汗水里总是含有咸味,雨来了,赤裸的肌肉上满是更深的烙印。

三峡的历史没有因为川江激流而停止歌唱,三峡的历史也不会因为高峡的平湖而澄澈透明。

因为所有的历史被雕刻在巫山的石壁,所有的日历被描绘成河床边深浅不一的烙印。

纤夫,不是歌手,不过在喜欢唱歌的绝对是他们。因为、三峡是他们的长笛,奔腾的江水是他们的气息,而没有歌声的三峡绝对是寂寞的三峡。

我们边走边聊……然后就“文化的三峡”的话题意犹未尽,可是由于时间的关系,我们终于说再见,而我更深知,这一再见也许是一会儿,更多的十天半月,乃至半年一年。关于这个话题,就这样打住。当然打住的是我们之间的对话和探讨,没有停歇下来的是我独立的思路。我在路上。

是三峡刘星吗?是棋迷吗?是虚拟的文化的客栈的主人吗?是,也许都是,也许什么都不是。我只是一个符号。一个和你交心的知趣相同的一个文友,一介书生,一个棋迷,一个用文字为话筒,一个以棋子为道具的“江湖棋迷”。

在网络上游弋,我发现我撰写的一篇杂记被一家文化网站转载,当然署名还是“三峡刘星”,这也是幸事。全文如下。

《黑白》。

三峡刘星对枕边书的博文《坐对电脑》发表评论:手谈天下事,键敲心中诗。若说最风流,博客梦寐时。诚结四方友,翰墨描凝脂。青春突焕发,知音天下知。——本人最近阅读王华先生《黑白》长卷,权做枕边书,兴来游走于博客和书香之余,重新整理和枕边书的网络“棋缘”再写新作《笔缘枕边书(中篇记实网络文学,上中下)三卷——系我的网络专辑“网络传奇之才子系列”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请先生批阅、矫正。

三峡刘星写于三峡红叶时。

枕边书(王华)回复说:“已经拜读,真诚感谢,收藏。问候刘郎,迟复为歉!”

……。

也许,我渴望了解和展示的文化符号本身就是属于“精英”标签的稀缺的“古董化石”文化吧,所以,命中注定了守住寂寞成为我最自豪的事。这是我心甘情愿的,在这寂静的三峡的乡村,我躲藏在满是书香的陋室里,用一台电脑和外界沟通着。

冬的三峡很清冷,雾气弥漫的山溪带来嗖嗖寒意,而不耐寒的树枝上星星落落的挂着零星的枯叶,但是,满山的松柏反而显得更加的昌盛,溪水清亮亮的,而恰到好处的风景处总是一笼笼修竹在茂盛的生长着。不畏寒意的鸟儿在山溪两岸寻觅着,唧唧的叫声更是清清楚楚的回音在峡谷中。

我敲打着键盘,游弋在网络的敏感的话题之间,匆匆而阅之后匆匆而去,几番搜索之后,一天的国内外大事了如指掌,其实,了解这些和不了解这些对于个体的人而言,根本就毫无意义。

文化立国的国策更多的是一种信号,是一种矫正,物质文明构筑的台阶之上必须构建庞大的精神文明高楼。没有文化的沙漠才是真正沙漠,没有精神之源的沙漠才是失去生命力的沙漠。我们正在沙漠和绿洲之间选择我们面对的明天。

歌舞升平是一种景象,断垣残壁也是一种景象,只看见前者,让我们更加的飘飘然,只看见后者,会让我们戚戚然,恍若世界末日。前几年面对20xx年的世界大毁灭的谣言,只能证明20xx年充满了我们更多的期待。这就是一个值得期待的世界。在新年元旦之后,写上如上的笔记正是我面对这个世界对自己的最殷切的期待。

生活随笔篇七

随着气温渐渐地升高,已经到了换季时节,衣柜里的春装并不多,所以我和舍友决定去商场买一些新衣服。

我们是开车过去的,原本路边有一些免费的停车位,不过也有可能会被告知不能停。所以即使看到很多车子都停在那,我们还是直接把车开到了地下车库。这个商场的车库我们没有来过,没想到有地下三层,看着小小的廊道不停地转弯转弯,我都觉得有点儿晕晕的,就像是坐过山车一样。可能是建了多层地下室的缘故,每一层的层高特别的矮,有一种很压抑的感觉。我们找了个电梯旁的车位,然后上了楼,特地记了位置,免得一会还要到处找车子。

目标很明确,我们直接去想要买衣服的那家店。其实在我看来,他们家的衣服价格有点高,而且款式很朴素,不太好搭配,可也不知为什么生意就是挺不错的。后来挑了几件衣服,我才发觉一点,他们家的布料还是可以的,这应该也是竞争力好的一个原因吧。买好了衣服,我们又去买了面包,然后就径直去车库开车。等到出车库的时候,一看计费,不到一小时居然要10元的停车费,这价格真的好高呀,我还以为一般就五元的呢。

看来这个商场的生意还是挺不错,才会有这么高的收费。所以真的要多赚钱,生活中无形的一些开销加起来也是挺大的一笔费用呢。

生活随笔篇八

乐观,是最为积极的性格因素之一。乐观就是无论在什么情况下,即使再差也保持良好的心态,也相信坏事情总会过去,相信阳光总会再来的心境。

一个人从小到大,无疑会经历无数大大小小的事情,顺境与逆境、快乐与悲伤、理想与现实等,一切都会表现在心情上,值得开心的时候,开心是自然的,而不顺心的时候,想要开心起来可能会难了许多。人要想开心的时候多一些,关键还是心态,即如何面对每天发生的一切。

有个叫塞尔玛的女人,她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常常一个人留在小铁房子里,天气炎热,没人聊天,而当地的土著居民也不懂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写信给父亲,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字,却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另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一念之别,塞尔玛把原来认为恶劣的情况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为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的房间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乐观的人在危机中看到的是希望,悲观的人看到的是绝望。乐观的心态能把坏的事情变好,悲观的心态会把好的事情变坏。

保持乐观的心态,需要我们遇事多从事物好的方面考虑,始终怀有这样一种信念:“我行,我一定行!”当我们历尽艰难,获得胜利时,回头看看,原来它并不可怕,并不是不可征服的。

生活随笔篇九

中秋节第二天一清早,我就去登息烽团圆山。当我走到山脚时,山上就传来登山人门的一声声的吼嗓音,那声音更加吸引我加快登山的步履。

有人登山,就有人下山,正所谓“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下山人中有老人、有我一样的年轻人,也有小朋友,我们彼此相视点头一笑。石阶路时而笔直时而蜿蜒,你只要不停而登上三五分钟,此时的呼吸也会加快,汗水顺着你的全身而冒出来。或许是山上的绿色分散了你的注意力,或许是山上释放的氧气吸入你的肺,你登山的步伐不感觉沉重而轻盈。此时,你一人登山不会有别的想法,就是想登到山顶吼两嗓子——向大山证明你来了。团圆山上的植物茂盛茂密,茂密得让你不想打扰它们固有的那份幽静。绿油油蕨类植物更是无处不有,晨风吹来,它们向登山的人们友好的示意微笑,你伸手触摸那嫩绿的蕨颠,更是让人遐想无限。汗水滴在石板路上、滴在我的眼镜架上,在镜片弦部滚动,让我感觉新奇,伸手一抹头发全是汗水。在半山腰,我也加入吼嗓的队伍,没有人在意你吼嗓的音高或音低,你只要拥有自己的那份快乐就足够了。

我喜欢唱歌,一开口唱歌就跑调,同事们更是笑话我是黄家音乐学院毕业的,我登山大声歌唱,大山、树木是我的听众,偶尔山上的鸟儿也会回应我几声。登到山顶,晨风一吹,惬意盎然,你俯瞰息烽县城,犹如小家碧玉般温柔恬静;远眺,一张薄纱巾由南向北横披在山间,犹如在仙境中穿行。山顶上,不少人在锻炼,有的在习武、有的在吐纳练功,有的在择野菜……更有趣的是一个老人家肩背收音机——播发着刘德华的流行歌曲。我和老人家攀谈起来,老人对自己的现在生活比较满意、孩子们都在做着各自的事,不让他们操心。太阳露出温晞的光,雾气升起笼罩着县城,此时县城开始变得朦胧一片。告别老人家,我先行下山,来往登山的人依旧络绎不绝,有的人在凉亭小憩一会儿。在上山人群中,有小女孩陪着老人(不知是外婆,还是奶奶)说:“这个路都是直得就好啦!”老人说:“山路有直有弯,有高有底”。我回望着这登山的一老一小,全民健身深入人心。下山的步子总是要快一些,山下的休息广场,一群人跳着新编多彩贵州的舞蹈,虽然不合拍,但大家却相互指导;七八个上了年纪的老年人,独在一边练习扇子太极步伐;广场台阶下的另一空地,一群人跳着节奏较快的健身操;年轻的三五个小伙在场地边上打着羽毛球。一派生机勃勃的情景,一个个和谐的画面,让我感悟到国强民富的新气象。

生活随笔篇十

不管是金钱还是荣誉。

都能带给进取者。

一种心灵永远的安慰。

奖励不能掺杂进世俗的私心。

暗箱操作产生的后果。

会打击那些优秀的能者。

正义的眼揉不进沙子。

世间按规则平稳前进。

奖励先进是正确的方向。

无数钻营的那些所谓能者。

只会在荣誉中留下败笔。

希望代表公平的达克摩剑。

时刻掌握在正义的手中。

用一腔充满凛然的大手。

重新找回用心偏离的'方向。

奖励是对先进的一种鼓励。

荣誉的影响不可或缺。

一切重归正道的评奖。

才能激发人性最初的美好。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