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寂静的山谷散文诗 山谷幽静溪水潺潺散文(九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9 04:21:35 页码:8
寂静的山谷散文诗 山谷幽静溪水潺潺散文(九篇)
2022-12-19 04:21:35    小编:ZTFB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或者范文吧,通过文章可以把我们那些零零散散的思想,聚集在一块。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关于寂静的山谷散文诗一

2、教室里很安静,连翻书和笔尖触碰在纸上的声音也听不到。

3、教室里鸦雀无声,掉根针都能听见。

4、在写字课上,教师里鸦雀无声,连写字的声音都清晰可闻。

5、教室里安静的好像空气凝结了一样,毫无声响。

6、教室安静极了,甚至可以听到铅笔的沙沙声。

7、教室里鸦雀无声,我似乎可以清楚的听到东南角的那个同学有韵律的呼吸着。

8、班里的同学都看写作业,没有任何人发出响声,连一根针落在地上都能听见。

9、教室里安静得鸦雀无声。

10、周围安静得好像时间停滞了一样。仿佛一个动作就能将这平静击破。

11、教室里安静的像深夜的森林一样。

12、教室里只剩下了笔尖触碰纸张的声音。

13、教室里寂静无声,手表滴答的声音清晰可辨,我紧张极了。

14、教室里安静极了,同学们都在做作业,好象听到蚕吃桑叶的沙沙声。

15、同学们异常的安静,我听到老师手表微弱嘀嗒声。

16、教室里那么安静、似乎可以听到自己的心受伤的声音、轻轻地、用双臂抱紧自己。

17、教室里安静的就像是走进了一个无音的世界!

18、教室里寂静无声,静得连一根针掉下地都听得清清楚楚!

关于寂静的山谷散文诗二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1、举:抬。

①夜思:一作“静夜思”。郭茂倩(qian欠)把它编入《乐府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

②明月光:明亮的月光。

(3)举头:抬头。望明月:一作“望山月”。晋《清商曲辞·子夜四时歌·秋歌》:“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

(4)低头:形容沉思的神态。思:思念。

皎洁的月光洒到床前,

迷离中疑是秋霜一片。

仰头观看明月呵明月,

低头乡思连翩呵连翩。

那穿过窗户映照在床前的月光,起初以为是一层层的白霜。仰首看那空中的一轮明月,不由得低下头来沉思,愈加想念自己的故乡。

李白《静夜思》一诗的写作时间是公元726年(唐玄宗开元之治十四年)旧历九月十五日左右。李白时年26岁,写作地点在当时扬州旅舍。其《秋夕旅怀》诗当为《静夜思》的续,亦同时同地所作。李白在一个月明星稀的夜晚,诗人抬望天空一轮皓月,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写下了这首传诵千古、中外皆知的名诗《静夜思》。

这是写远客思乡之情的诗,诗以明白如话的语言雕琢出明静醉人的秋夜的意境。它不追求想象的新颖奇特,也摒弃了辞藻的精工华美;它以清新朴素的笔触,抒写了丰富深曲的内容。境是境,情是情,那么逼真,那么动人,百读不厌,耐人寻绎。无怪乎有人赞它是“妙绝古今”。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诗的起句,“床前明月光”,可谓平实朴素之极,以此清静之景来衬出诗人的寂寞孤单。这首诗在写法上,能注意心理刻画和行动举止描写相结合,第二句中,一个“疑”字点出诗人的内心深处迷离之因。由于是似睡非睡,似醒非醒,因此很容易产生错觉。这是诗人极写思乡之切,因而才情思恍惚,眼目迷离。后两句诗人从沉思中转而清醒过来,便是一“举头”,再一“低头”。为何要“举头”?因为诗人后来既然已醒悟到地上应是月光而不是白霜,所以就产生了无穷的遐想,这就是“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之类的古人有关月光传情的诗句所表述的思亲之情。他感到光看地上的月光还不足以寄托自己的情思,因而便“举头”仰望,这样便可看得更加真切一些,清晰一些,似乎要从这明月里寻找家人从远方寄送来的美好祝愿。仰望既久,思念愈深,诗人便又转而“低头”了。为何还要“低头”呢?这是因为虽久久仰望,甚至望眼欲穿,依旧不能从明月那里得到一份慰藉,无奈之中,只得低头沉思不语了。以无情言情则情出,从无意写有意则意真。于是,诗人将对故乡的思念,化为寄情明月之举,头上的明月,心中的故乡,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月白霜清,是清秋夜景;以霜色形容月光,也是古典诗歌中所经常看到的。例如梁简文帝萧纲《玄圃纳凉》诗中就有“夜月似秋霜”之句;而稍早于李白的唐代诗人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里,用“空里流霜不觉飞”来写空明澄澈的月光,给人以立体感,尤见构思之妙。可是这些都是作为一种修辞的手段而在诗中出现的。这诗的“疑是地上霜”,是叙述,而非摹形拟象的状物之辞,是诗人在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为什么会有这样的错觉呢?不难想象,这两句所描写的是客中深夜不能成眠、短梦初回的情景。这时庭院是寂寥的,透过窗户的皎洁月光射到床前,带来了冷森森的秋宵寒意。诗人朦胧地乍一望去,在迷离恍惚的心情中,真好象是地上铺了一层白皑皑的浓霜;可是再定神一看,四周围的环境告诉他,这不是霜痕而是月色。月色不免吸引着他抬头一看,一轮娟娟素魄正挂在窗前,秋夜的太空是如此的明净!这时,他完全清醒了。

秋月是分外光明的,然而它又是清冷的。对孤身远客来说,最容易触动旅思秋怀,使人感到客况萧条,年华易逝。凝望着月亮,也最容易使人产生遐想,想到故乡的一切,想到家里的亲人。想着,想着,头渐渐地低了下去,完全浸入于沉思之中。

从“疑”到“举头”,从“举头”到“低头”,形象地揭示了诗人内心活动,鲜明地勾勒出一幅生动形象的月夜思乡图。

短短四句诗,写得清新朴素,明白如话。它的内容是单纯的,但同时却又是丰富的。它是容易理解的,却又是体味不尽的。诗人所没有说的比他已经说出来的要多得多。它的构思是细致而深曲的,但却又是脱口吟成、浑然无迹的。从这里,读者不难领会到李白绝句的“自然”、“无意于工而无不工”的妙境。

关于寂静的山谷散文诗三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桂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象鼻山又称象山。明代诗人孔镛写道:“象鼻分明饮玉河,西风一吸水应波。青山自是饶奇骨,白日相看不厌多。”这一百看不厌的象鼻山位于城南漓江和桃花江的江流汇合处。山形酷似一头巨象,伸长鼻子临江吸水,因而得名。

象鼻与象身之间的大洞,便是著名的水月洞。范成大说它“其形正圆,望之端整如月轮”。水月洞里江水通流,可泛小舟,在明月之夜,它的倒影则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象山水月”奇观,使历代诗人吟咏不止。洞内外崖有古代石刻文物五十余件,其中以宋代爱国诗人张孝祥、范成大和陆游的作品最为有名。陆游虽然没有到过桂林,但对这里的奇山秀水神往不已。他把诗和信札寄给当时任昭州(今广西桂林市平乐县)太守的朋友杜思恭。杜思恭则“命工刻与崖石,与世人共之”。

象鼻山的山脚有石级小路通上山顶。山顶平展,绿树成荫,当年太平军在此架炮攻城。在山顶的东端有明代的实心砖塔,因嵌有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塔身好似圆形宝瓶,又像剑柄,又有人称之为瓶塔或剑柄塔。

象鼻山的南麓有近年改建的始创与唐代的云峰寺,寺内陈列着太平天国的历史文物。在寺的西面是一座舍利塔,这里原来还有个开元寺。唐代的鉴真和尚第五次东渡日本失败,漂到海南岛,在北归的途中,经过桂林时,居住于开元寺,在此主持大典,讲法传经。可惜古寺早废,只留下这座佛塔叙说当年盛事。象鼻山,景色优美,是桂林山水的象征和桂林城的标志,最令中外游人喜爱。

象山公园地处广西桂林市中心的漓江与桃花江汇流处,占地面积11.88公顷,山因酷似一只站在江边伸鼻豪饮漓江甘泉的巨象而得名,被人们称为桂林山水的象征。园内自然山水与人文景观交相辉映,山、水、洞、岛、亭、台、坪、径、文物、古迹相映成画,美不胜收,令人心驰神往。象鼻山又名象山,是公园的主要景点,其山形酷似一头驻足漓江边临流饮水的大象,栩栩如生,引人入 胜,被人们美誉为桂林市的城徽。山体前部的水月洞,弯如满月,穿透山体,清碧的江水从洞中穿鼻而过,洞影倒映江面,构成“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的奇观,“象山水月”因之成为桂林山水一绝。水月洞的幽奇迷纪令古往今来的墨客骚人文思泉涌,洞内外石壁上留下了历代石刻文物50多件,多为宋代镌刻。象山南麓,有始建于唐代的云峰寺,象山的东、西麓,艾有石级曲折百上。山顶平展,树木成荫,小径通幽;明代建筑普贤塔耸立于此,塔高10余米,因塔身的正北面嵌有青石平雕的普贤菩萨像而得名,普贤塔形似剑柄,又似宝瓶,古朴凝重;游人立于山顶,神清气爽,极目远眺,桂林山城美景尽收眼底。自然景观,人文景观交相辉映,使得古老而年轻的象山魅力独具。象山公园常举办各类花展,游人徜徉其中,但见山之奇峭、水之碧透、洞之清幽、花之娇媚,几疑身处仙境,流连忘返。桂林之旅,从象山公园开始。

从滨江路步行下江岸,能一览象山全景,“象汲长波,洞生明月”,象山公园的第一景便是“象山水月”。距今1.2万年左右,地壳抬升,漓江水面由2千米宽度不断缩小,江水在山体东麓冲刷溶蚀出一个长17米,宽9.5米,高12米,位于象鼻与象之间通透圆洞,即“水月洞”,又名朝阳洞。江水穿洞而过,山洞如明月浮水。有诗赞曰:“水底有明月,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与象山隔河相望的訾洲翠竹簇簇,果树葱葱,竹篱茅舍掩映其间。若是雨季,云蒸雾腾,村舍与绿树皆似披上一袭轻纱,古人称之为“訾洲烟雨”。将其列为桂林八大胜景之一。此时的巨象仿佛被赋予了生命,在烟雨中惟妙惟肖。象山水月被视为桂林的象征,是中外游客最为神往的风景点。

水月洞

在象鼻山的象鼻和象腿之间。距今约1.2万年前, 地壳抬升,漓江缩小,加速了水月洞的发育, 形成一个东西通透的圆洞。长17米,宽9.5,高12米,面积约150平方米。《象山记》载, “有石穴一,彼此可以相望, 形圆而长,其半入于漓水中,水时高时下,故其穴亦时有大小”。

水月洞洞口朝阳,亦名朝阳洞。但洞在水上, 如明月浮水,十分形象, 所以水月之名,一直沿用至今。“象山水月”是桂林山水一大奇景, 文人学士属文赋句,莫不叹为观止。宋蓟北处士《水月洞》诗有“水底有明月, 象鼻山水上明月浮。水流月不去,月去水还流”之句,细致刻画了天上、洞中,水底月亮相互辉映的奇迹。象山的水月与南望的穿山月岩相对, 一悬于天, 一浮于水,形成“漓江双月”的奇特景观。

宋代在洞中建朝阳亭,清代改称得月楼,已废。洞内有张孝祥《朝阳亭诗并序》、范成大《复水月洞铭》、陆游诗稿手札等摩崖石刻50余件。

朝阳亭

在像鼻山水月洞内,始建于宋,亭已早废,但远在800多年前,围绕水月洞的命名,两位桂州前后任的地方长官之间展开的一场背靠背的笔墨官司,一直成为到此游览的人们永恒的话题。原来,南宋乾道二年(公元1166年),张孝祥游水月洞留连至晚不归,不久再度重游, 一高兴题诗作序,因洞口东向,把亭名、洞名、岩名统统已为“朝阳”,并把记述其事的《朝阳亭诗序》该在水月洞北壁。其后, 范成大主桂,持不同意见,恢复了原名,写下《复水月洞铭》,并镌在洞的南壁。

象眼岩

象眼岩位于象鼻山山腰南北两侧, 互相贯通,高约2米,宽5~10米,长52.8米,呈扁长形,面积约274平方米。象眼岩原是一段不长的古地下河道,形成年代比水月洞早,因部位恰巧在象眼处而得名。从象山南麓南极洞口,沿石级可登上南眼。出象眼岩,盘山道可达山顶。北眼悬崖峭壁,无磴可通。象眼岩南北两洞,是一对眺望风景的绝妙窗口。从左眼张望,高耸的漓江饭店近在咫尺,城区楼宇街市鳞次栉比,半城山芭历历在目;从右眼远眺,江波帆影, 闪烁隐现于訾洲、塔山、穿山之间。 云崖轩 宋代园林建筑。明张鸣凤《桂故》载: “故宋提刑方公信孺即南壁下建精舍以居, 曰云崖轩。轩废已久。”根据方信孺《题云崖轩》和邵以仁在方所镌诗之前便建“古云崖轩”的记述。云崖轩确建何时无可考。方信孺诗有“不用穷探费杖藜, 隐然林壑挟城陴。曾尊月洞千岩上, 更著云崖一段奇”之句,说云崖轩建在象山麓是可信的

普贤塔

普贤塔远看像插在象背上的剑柄,又像一只古雅的宝瓶,因此称“剑柄塔”,或“宝瓶塔”。 该塔建于明代,塔高13.6米,塔基为双层八角须弥座,在第二层基座正北面,嵌有青石浅刻的南天普贤菩萨像。普贤塔位于象山之颠,不仅与桂林山水的传说相吻合,又印证了普贤菩萨乘大象之说,而大象驮宝瓶,在亚洲各国的许多传说中,也象征着和平、美好和幸福。象鼻岩与水月洞相邻,在象鼻山的象鼻稍后处而得名。岩高1.9米,,宽3.3米,长约13.5米, 面积44.5平方米。岩口面江, 东向,呈条形封闭状态, 是内凉、眺望江景佳处。明代学者毛宾泉曾在此读《周易》后人在岩口刻“读书岩”3字,并称此岩为“点易山窗”。万历丁丑(1577)春正月中进行修整, 有“宾泉山人开深此洞”题名石刻。明诗人张襄《访毛宾泉点易山窗》诗, 有“千顷水光涵洞府”, “山窗寂静观周易”句,详见水月洞摩崖石刻。

关于寂静的山谷散文诗四

《寂静的春天》1962年在美国问世时,是一本很有争议的书,是标志着人类首次关注环境问题的著作。它那惊世骇俗的关于农药危害人类环境的预言,不仅受到与之利害攸关的生产与经济部门的猛烈抨击,而且也强烈震撼了社会广大民众。

蕾切尔卡逊第一次对这一人类意识的绝对正确性提出了质疑。这位瘦弱、身患癌症的女学者,在本书出版两年后,与世长辞。作为一个学者与作家,卡逊所遭受的诋毁和攻击是空前的,但她所坚持的思想终于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燃了一盏明亮的灯。

《寂静的春天》作为环保运动的里程碑而被公认是二十世纪最具影响力的书籍之一的同时,卡逊于1990年被曾经挖苦过她的《生活》杂志选为二十世纪一百名最重要的美国人之一。可惜的是除了作品产生的效果,别的她已是什么都看不到了。但是就在她弥留的时刻,她仍不乏幽默感:当问她要吃什么时,她的回答是:“跟其他的人一样:碳氢化合物。”

生命原本可以非常简单而快乐,可是我们的欲望让一切都变得复杂。我们必需面对这一事实:人类是地球最大的病毒。

世界因思想而改变,在这个浩淼的宇宙中,推动地球这颗蔚蓝色星球孤独地旋转的,是思想的力量。而书籍,就是凝固的思想。

环境问题,其本质,都是利益的切割问题,在中国尤其如此,而利益的切割,总是涉及更深层次的社会与政治问题权利的划分。

特里萨修女曾说:爱的反面不是恨,而是冷漠。今天,当我们震惊于环境问题的恶化时,我们是否依然冷漠地无动于衷?

不解决社会政治生态问题,不解决现代人的时代冷漠病,环境的疾病就不可能解决,我们的春天将一片荒芜……

关于寂静的山谷散文诗五

最爱乌镇的静。

庆幸自己沐浴过乌镇六点钟的晨光。阳光是寂静的,在小镇上空一点点铺展开来,悄无声息地为墙头镀上金边,云还是如雾气一般,又轻又薄,宽宽广广地笼罩住大半个的天空,使天空成为柔和的粉蓝,这样的云,吻在天空中。我想到风,乌镇的风也是极静的,只在我不可触及、不可想象的高处,以最从容的姿态缓缓走过,风里是更为深情的内容。

乌镇的静,不是了无声音,细细去听,船夫摇橹发出的水波荡漾声,墙头鸟儿扑棱翅膀声,还有踏着青石板发出的细微声响都在空气中徘徊,一下又一下熨帖着你的耳膜,世界眯着惺忪的睡眼,只待阳光将它唤醒。

前方,上空,一缕炊烟升起,安静地在上空盘旋,与那轻薄的云合而为一,炊烟的温度将小镇唤醒。

去买定胜糕,女主人站在灶台前,水汽朦胧,米糕的香气在空气中弥漫,甜甜糯糯。男主人手持蒲扇,弯着腰,忙着给炉子生火。两人无言,只偶尔相视一笑。米糕一个个白胖胖的乖巧地卧在蒸笼里。拿一个,热乎乎地,吃一口,便要把心也给烫化了。

漫步在乌镇,心情也沉淀下来。两旁,是白墙青瓦,不知是哪儿来的爬山虎,翠绿色将整面白墙遮盖,只在微风中“簌簌”作响,阳光柔和地洒下,像金波,像游鱼。享受一个人的时光,也幻想自己能穿一身素色旗袍,静静徜徉。乌镇是茅盾的故里,我想,正是这极静的生活,才使他不圆滑世故,不随波逐流,不慕虚名,保持一颗沉静的心,让他听见自己心灵的呼吸。

也在黑夜中漫步乌镇,星星四平八稳地在空中闪着,夜色如河水般涌入。这时候的乌镇不能算是寂静的,街上小店里传来的悠扬音乐声,人们坐在河边的交谈声,都让黑夜显得不那么寂静。这时候的乌镇是一种惬意的静,我也如其他人一般,坐在河边的长条石凳上,与面前的河水相对无言。大小船上都点起灯火,映出昏黄的散光,反晕出一片朦胧的雾霭,透过这雾霭,在黯黯的水波里,又逗起缕缕的明漪。我抬眼望天,天不是纯黑色,还可以清晰地看见鱼鳞般滚印在天上的云,周围一切声音都变得细微,只轻轻浅浅地听到自己的呼吸声。仿佛我自己也成了一朵忽明忽暗的云,一块闭着眼听世界的古砖……

我发现:世界很静。

我明白:是我的心很静。

或许,不在乌镇,哪怕置身于热闹的都市,我也可以享受到乌镇的静。我意识到,最爱的不是乌镇的静,而是一种庄严的生命态度,是人生的一种境界,无论是“扣弦而歌之”的苏轼,还是“颓然乎众人”的欧阳修,他们内心都有一方静寂无声的区域,宠辱不惊。

何不将自己的灵魂沉浸在静里,何不委于心而任去留?

关于寂静的山谷散文诗六

季节更迭,花开了又落,落了又开,无意间,独自清瘦了一朵花开,留恋在枝头,拈花为墨,静语流年起伏的故事,把一次次梦境蛰伏,深情成诗;感动岁月,锦绣年华,那些初见的美丽,纯净的情怀,总以另一种姿态回馈,绵绵暖暖;这一笺琉璃万千,怎让红尘乐逍遥?一帘烟云,一帘幽梦,承载着多少尘埃里的等待,轻扣静好,千回百转,守望山水,静静相依。

心若似琉璃,岁月静好,听风吟,看雨落,一双望情的眸,将流年静数,芸芸众生,谁是谁红尘看客,谁是谁的那瓢冷暖;潮起潮落,缘起缘灭,仅道是寻常,不求最美,只愿最真;让一怀恬淡在所有的故事雅致,漫卷着时光的韵脚,清雅成诗,静读光阴的脉络,于清晨第一缕阳光里,看阳光爬满青藤,一滴滴晨露温润双眸,不问今儿花开哪家,山水能相依,便是安好。

素来不喜爱争,事事随遇而安,友们常怪我,其实,我总记得姥姥那句话,“吃亏是福,”自小姥姥将我看大,从小就教导,事事不好太争风,看姥姥如今晚年幸福的样貌;便知,宽容待人,幸福他人,更欢乐了自我,总觉得姥姥的心清澈如水,晶莹剔透,如琉璃般,一生从来没和谁吵过架,周边的邻居,无不夸赞她脾气好,家中五个孩子,从来没打过她们,对我和表弟表妹们,更是万般疼爱……今提及她,言语似乎絮叨了许多,只是看姥姥,如今快90的高龄,一路走来,看她幸福的样貌,便感觉,其实姥姥心如琉璃般,岁月才如此般的静好!

向来不喜爱热闹,闲来喜爱静静的一个人,想一些事情,摆弄过去的旧照片,在泛黄的记忆里,把经年的心事一一轻拾,留意串起,挂在岁月门楣上;闲来回味品读,也许,不怎样成文,但总归是点心得,是岁月留下的印迹,踩着过去的足迹,思绪回到从前,也许还年少,于晴朗的教室里,背诵诗词典故,计算着xy等式,或者在操场上打乒乓球,踢足球,也许是窝在宿舍里说着悄悄话……天天简单的回味,缓缓书写情绪,静静思考,将一怀静幽散布周遭,纯纯的等待光阴回赠的温暖,始终如一,守着一颗琉璃般的心地,期盼一切静好!

只是这般做着一个个梦,编织着斑斓的梦境,用仅有的思维,描画着一次次燕子回巢的温暖,色彩不怎样绚丽,却以暖色的笔调起始,暖色的语气终结,自始至终心平如镜,把素年锦时,那些关于昨日的故事,装订成册,也许过多铺陈,过多繁琐程序,终归是自我喜爱;写写,描描,看着一篇篇,一幅幅,故去的那事,那人,在这一空白纸板上,播放重演;人生大舞台,在一纸墨前,了然于胸,生末净旦丑,粉墨登场,仿佛都是寻常;清浅悠然,看过往云烟,琉璃般心怀,韶光安好,岁月无恙。

心简单,不争不抢,随意而安,以一颗平常心,淡看尘世浮华,掬着一怀清醇,漪潋心间的段段落落;许眉间朵朵盛开,让岁月的风铃,始终爽朗清脆;坐倚清风,静待秋凉,望枫赏菊,冬来踏雪寻梅,随心而雅;于四季时光里,不紧不慢,不慌不忙,沉淀一份份禅悟,红尘漫漫,心若琉璃,恬淡安静淡泊,如幽兰清幽,不张扬,从容悠然,人生静好无恙!

人生不仅仅是花好月圆,青葱也会泛黄,韶光也会瘦尽,半盏阴云,半盏晴空,寂静也好,繁华也罢,都是生命里斑斑的风景;一窗树影,婆娑起舞,舞动中也会起色彩,心思简单清明,琉璃般,敏慧中见柔刚,坚韧中显妩媚,通透的心地,悟道种种不快坎坷,清冷阴影也是种美,走过去,一派明朗清风。

心似琉璃般,清雅,若莲般脱尘,没过多奢求,简简单单,不争不抢,安静的姿态,以对平凡的日子,偶尔的小惊喜,小情绪,都在这字字句句中释然,本真的仰望天空,什么都可放下,即便花开荼靡,也在一瓣花香里,读出清韵的诗行,倚着悠然见南山的心姿,把雨歇的天空装点最美,临水而居,静静晕开光阴的影子,漫卷时光,原先人生也可这般自在,与众不一样!

从从容容,看云卷云舒,洒脱而随性,拥一份恬淡悠然,自在人生,在禅意中春来,通透中花开,心若似琉璃,岁月无恙,光阴静好!

关于寂静的山谷散文诗七

好的教育书,不仅应该具有一定的理论背景,能洞悉问题,更重要的是它应该经过实践的检验,对具体的教学实践有指导意义。《静悄悄的革命》正是这样一本耐人寻味的好书。该书的作者佐藤学先生的大名虽然对于我来说是陌生的,但当我阅读了《静悄悄的革命》一书后,我被书中深入浅出的课程观、教学观、教师观、师生互动观等所启迪,佐藤学先生的平易、深刻、务实的作风让我油然而生了钦佩之情。书中对许多教育实例的剖析和论述对我们一线的教师来说颇有启示。“跨越国界相互学习”,这是作者和译者的希望,也是我读这本书的目的。

一、倾听比发言更重要

互相倾听是互相学习的基础。佐藤学教授在这本书中非常强调“倾听”的重要性。

倾听这一行为,是让学习成为学习的最重要的行为。善于学习的学生通常都是擅长倾听的儿童。只爱自己说话而不倾听别人说话的儿童(人)是不可能学得好的。学习,一般认为这是能动的行为,但不应忘记的是,在能动的行为之前,还有倾听这一被动的行为。学习,是从身心向他人敞开,接纳异质的未知的东西开始的,是靠“被动的能动性”来实现的行为。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72页

如果我们希望在课堂上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言语表现能力的话,那么与其鼓励他们发言,不如培养其倾听的能力。这看起来好像离得远些,其实却是一条捷径。在教室里,倾听的能力培养起来之后,课堂的言语表现才会变得丰富起来,而不是相反。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27 页

首先教师要学会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教师往往想让孩子多多发言,在听他们发言时,心不在焉地想着“下一步该怎么办”,于是便希望孩子的回答和自己的考虑是一致的,当回答有一点偏差时只需一点点粉饰,而出现异向的回答时,教师会从容请他再作思考,请其他小朋友回答。记得我上小学时有一篇课文讲述的是解放军驻守一个小岛,好象说到他们每天会给岛上的树浇水等等,集体情节记不清了。只记得老师要我们描述解放军叔叔的行为说明了什么,有好几个同学的发言都与老师预想的相差甚远,于是老师责怪我们不专心、不动脑筋,还一个劲得让我们再想“标准答案”。当时教室里一片寂静,真的是一根针掉在地上的声音都能听得一清二楚。最后老师点到了我的名字:“你来说说。”我从牙缝里小心翼翼地挤出了几个字:“说明解放军叔叔爱小岛就象爱自己的家一样。”老师一听来了劲:“用四个字来说。”“爱岛如家。”老师这才满意得笑了,教室里传出同学们如释重负的叹息声,教学才得以进行下去。我无意于谴责我老师的言行,只想说明如果我们一味的要求孩子们按我们预想的结果回答,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实际上,仔细地倾听每个孩子的发言,积极地应对才是我们应该做的。精彩的发言要鼓励,胆怯的发言要启发,错误的发言要引导,更重要的是要听到孩子的话外之音,并抓住有价值的发言与他们形成对话,引导其他学生进行深入探讨,让每个孩子都安心发言,无拘无束地交流。因此,形成互相倾听的教室的第一步,是教师自身要自始至终地保持专心专意地、郑重其事地听取每个孩子发言的态度,认真地听取每个孩子的发言并做出敏感地应对,慎重地选用每个孩子都能理解的词语讲话,这样,孩子之间才会开始互相倾听,才能在教室里形成仔细倾听别人的讲话、互相交换意见的关系。

其次是孩子要学会倾听其他小朋友的发言。善于倾听不仅是尊重他人、礼貌、修养的体现,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善于倾听别人的发言、善于从别人的发言中汲取、善于与别人交流自己的思想,这是多么重要的能力啊!所以,佐藤学教授在书中说:“我们应当追求的不是发言热闹的教室,而是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只有在用心地相互倾听的教室里,才能通过发言让各种思考和情感相互交流,否则交流是不可能发生的。”“在教室的交流中,倾听永远比发言更加重要。”

我和孩子们一起讨论:你给大家讲故事或者回答问题时,最希望别的小朋友怎么做呢?他们说:“别的小朋友要听我讲话。”“大家要仔细听。”于是我告诉他们:“认真倾听别人的发言是对别人的尊重,我们都是有礼貌的好孩子,别的小朋友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一定要仔细听。”当小朋友回答问题时,我会用眼神、手势等内肢体语言,提醒其他孩子仔细倾听,有时会给其他孩子布置任务“你觉得他哪些地方讲得很好呢?”这样一来,他们听起来就比较认真了。

过了暑假,我班上的孩子们就要成为大班的哥哥姐姐了,我会采取各种有效的策略鼓励他们认真倾听,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自己也要注意倾听孩子们的心声,敏感地捕捉教育契机和教育信息。尽可能地创造“润泽”的气氛,让每个孩子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得到大家自觉地尊重。

二、积极参加公开研讨

虽说只要把日常上课的情况如实地呈现出来就行了,但是随着公开研讨会日期的临近,每个教师多少都会有点担心。授课是不可能完美无缺的,无论是怎样出色的公开课,也都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之处。何况,在某些人看来是精彩的课,换了别的参观者,评价可能正相反。因为参观者的教育观和教学观是不同的,对授课情况的评价当然也就千差万别。正是这种不确定性,使上公路开课的教师的胆怯、不安有与日俱增的倾向。

——摘自《静悄悄的革命》第 87 页

刚走出校门的时候,对公开教学没有惧怕的情绪,真可谓“初生牛犊不怕虎”。随着从教时间的增长,随着年龄的增加,对公开研讨似乎越来越害怕,常常紧张得睡不着觉,头脑中一片空白。在佐藤学教授看来,为什么教师们都一丝不让地死按住门把呢?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我们教师的文化,不想在同事面前暴露自己的弱点,不愿意自己的工作方式被别人指手画脚。“我不会对别人的事说长道短,同样的,也不希望别人来干预我的工作。”第二个主要原因在于我们的研讨往往是集中在评价课的好坏上,加上评课人又带着各自的标准和立场,这使得教师们陷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的恐慌之中。

我想正如佐藤学先生所说的,我认为自己尽了最大的努力在工作着,当然希望自己所做的能得到别人百分之百的肯定。在这种思想的左右下,有时在设计活动时,甚至会考虑“如果这样做,别人会说。”但是经过许多次公开教学,我发现自己最大的进步就是考虑问题比较全面,会注意细节方面。

经过佐藤学先生的教诲,我明白了“只要平时以真诚的态度面对每一个学生,认真地培育他们的学习方法,那么根本不需要害怕。就算当天的授课以失败而告终了,我们要传递的信息也传递出去了。”在听取别人的公开教学时,我们应该抱着“无论从哪次活动我们都能学习到什么”的想法,把原先放在教室后面的凳子向前移,移到孩子中间,这样才不至于只看得到教师的“表现”,被头脑中的条条框框束缚住自己的眼睛。分享和谈论活动中的乐趣和困难,进一步地形成同事间真正的互相交流和合作。从研讨会上获得乐趣和收益,不会再对公开课感到惧怕,甚至会要求开放日常的课堂。

三、迈向“学习共同体”

我觉得这本书里最让我感动的一点就是,书中不仅关注了学生的发展,也关注了教师的发展。这么多年来,学生越来越得到大家的关注,这是一个时代的进步。但我们多么希望在这洪亮的声音中也能听到关注教师的声音,千万别让教师成为教育的“弱势群体”。

所以,佐藤学教授在本书中提出未来的学校应该是一个“学习的共同体”,学校不仅要成为“学生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而且也要成为作为教育专家的教师们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成为家长和市民参与学校教育、相互学习成长的地方。”的确,教育绝不仅仅是学校的事,她是全社会的事,学校、教师只有和家长、社区、社会联系起来,教育的天地才会更广阔。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日本的学校教育中家长的参与面真广,不仅有家长授课,更多的是家长协助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家长不仅参与自己孩子的班级的教学协助,还参与其他班级的教学协助。这样一来,家长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参与就不仅仅是站在个人的立场,而是真正站在促进学校发展的角度。我们现在也非常强调与家长、社区的联系。记得有一次我邀请了家长来给孩子们介绍自己的工作,重点请几个家长做了准备,他们带了图片、照片等资料,用深入浅出的语言进行讲解,虽然那些家长的教育方法远不及老师,但孩子们却听得非常认真。教育本就应该是多样化的,孩子可以从家长那里学到老师那儿学不到的东西。我们还利用一些传统节日邀请家长一起来和孩子们开展亲子活动,了解民族文化,加深亲子间的情感。我园的课题是“科技小制作”,在实践中,我们利用社区资源,引导幼儿进行观察、探索。请家长和幼儿一起收集有关资料、准备活动材料,并将幼儿的制作进行展示,请孩子们回家介绍自己如何制作的,其中蕴含着什么秘密。家长参与的积极性越来越高。但是我园的家长多是经商的,颇有经济头脑,对孩子教育的关注程度还是不够的,在某些活动中,来园的基本是爷爷奶奶级的人物,爸爸妈妈总以自己“忙”为借口。在新的学期,我会加强和他们的沟通联系,逐步把他们“吸引”到教育教学之中,提高他们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为迈向“学习共同体”而努力。

“‘勉强’是不断地以结束为标志来划分、区别学校中学习的进程的,而‘学习’却是不断地准备新的开始,如‘没有终结的故事’一样。”

我将以佐藤学先生的这句话为精神动力,不断追求新的开始,一步一个脚印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让我和我的孩子们一起快乐,一起进步,一起收获。

关于寂静的山谷散文诗八

“春犹如一朵美丽而圣洁的花,但是这朵花正被人们搞得面目全非。”

读完《寂静的春天》,我受益匪浅,其实应该说读完每一本好书都会这样。

选择这本书呢,主要还是受刘慈欣《三体》的影响,我从《三体》中了解到这本书,起初对本书的了解仅限于“《三体》灵感来源”。

后来了解到本书的作者是一位伟大的生物学家、作家。

这位伟大的女性用笔和大量的实例来唤醒那些所谓的“专家”,唤醒那些被金钱迷惑的人们。

《寂静的春天》推动了ddt等化学杀虫剂的限制使用,直接促进现代环境保护运动的发展,改变了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可以说为环境保护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寂静的春天”,既是春天,本应鸟语花香,又为何会“寂静”呢?

原来,人们为了提高作物的产量,不计后果地使用以ddt为代表的各种化学杀虫剂,从而导致了无法弥补的伤害。

人们得病的几率高了,牲畜也会莫名其妙的死去……

各种新型的病毒肆虐。

人们再也听不到鸟儿的鸣叫,再也看不到水中欢快游动的鱼儿。

有的只是体内毒素积累的“毒物”,可笑的是,许多“毒物”还经常出现在人们的餐桌上。

我从网上了解到:在春季的一天,作者卡森的一个做护林员的朋友告诉她,这个春天没有任何鸟儿的足迹,连虫子都很少见了,作者感到十分奇怪,于是经过调查,她知道了真相,写下了这本书。

卡森第一次对人类意识的绝对性提出了质疑。她所坚持的思想为人类环境意识的启蒙点亮了一盏明灯。

世界上又有多少人拥有保护环境的潜意识呢?

反观那些明知故犯,见财眼开的人却又是数不胜数。利益在某些人看来,比命还重要。

说实话,从小到大,我对保护环境的认识仅限于不随手乱扔垃圾、植树造林什么的。

但,这并不算肤浅,这至少比那些只会嘴上说说,就把自己吹得多高尚的人要好很多。

如果每个人都为保护环境做出一点“举手之劳”,那么环境也会好许多。

其实,许多人都是被“利”“欲”给迷惑了心志,要从根本解决问题,首先要克服“欲”,也就是需要“知足”,知足常乐,不能为了眼前小利而失去长远的未来。

在知足中积极进取,树立正确的目标。

还有,我们应勇于揭下虚伪与谎言编织的糖衣,正视现实。

如若不然,到最终,只不过是演了一场自欺欺人的闹剧罢了。

卡森的《寂静的春天》很深奥,我并不能完全理解它,以我的知识层面,也不可能做到那个地步,但我知道,就凭我所理解的,也足以为世人敲响警钟了。

关于寂静的山谷散文诗九

流年,浅酌一盏清欢,默然寂静,不言悲喜。——题记

轻倚窗台,遥望,天青色在等烟雨。江南渐渐入秋,季节的转变,早晨,有一丝清凉,穿透在骨子里,如此静安。秋色的雨,我想是温温刚好,正如一个人,走过春的绚烂,走过夏的葱笼,而后风风雨雨历练,伴随脚步,收获了一缕秋的厚重。

这时候的秋,是沉静的,也是沉稳的,不再对尘世的烟火迷茫,独有一种洗尽铅华的归真自然,恰如一位耕耘墨田的女子,低眉温婉,简约而素,一夕花语,点缀一山一水下,以光阴为笔,隐含岁月风霜,只管婉约幽情浅藏。

然,又谁知,这些女子,多半怀着一颗质朴的心,在自我的世界里,默默挥洒芬芳。那些岁月的沉浮,早被她们修剪成一片片的柔美,不是不寂寞,不是不孤独,只是这尘世,很多时候你要学会心事和自我分享,而后自我沉淀,那么一些山河悲壮,自会慢慢修复,浅浅表露的言行举止,才能于蕴涵下,呈现出由内而外的自然气质。

日子,素素晕开,不失为一种静养。或许外人很难真正了解,唯自我,在感性与理性之间,持续着清冷至极,任骨子里滋生安顿。生活,一半戴着面具维持喧嚣,一半独守寡欢,倒也安稳。

某一天,突然厌倦了灯红酒绿,厌倦了世俗名利纷争,于是,万里浮云里,生命开始寻觅一种自然归宿,随着深入,爱上了一抹古朴,寓意素心一缕,就那样静静的,不喧,不闹,很适合自我。一切,清清而来;清清而行;清清而隐;于晨昏之间,拈花一笑,独自随风摇曳,所有的心底一泉,只为庄重自我。

人生,依旧难免郁郁葱葱纷杂,相遇的,经历的,需要积淀后自我升华,那么过往人生,就可一笔轻描淡写,纵流年到最终山河永寂,独守一方清宁,也可兀自清欢!

闲暇,喜爱国画,而国画里,独爱梅。花中最爱,也是梅。许是骨子里也潜在着一份清冷淡漠吧!总感觉那么小小几片,像极了孤清岁月里,一个自尊自爱的女子,于这薄凉尘世,守着独有的清宁,任风雪交集着日子,清冷中来,清冷中去,依旧不变的是那份让人敬仰的傲骨,还有那独有的个性。

一个人,尽管繁华相拥着,但真挚之情,试问有几何?都说人生如梦,可人啊!总有一丝贪心,总想有那么一位真正懂自我的知己,于是,茫茫中寻去,渺渺中醒来,真真假假,虚虚实实,到最终才发现,陪伴最真的是自我,也独有自我才是自我的灵魂伴侣。

越来越喜爱一种女子,守着一方小院,以静为友,一帘梦,一窗花事,一点心香,只管于尘世浅浅清新;或一方素锦,落墨,铺洒在岁月的纸张下,心素如简,人淡若菊,点滴人间烟火,轻描淡写;或朝阳向暖,清姿,一朵素素,以内心的洁净,开出最自然的芬芳;或一朵冷梅,不争艳,不媚俗,纵风雪交集,纵零落成孤高,那份傲,宁可于凌寒中,开出独一无二的风骨。

人生,没有经历就不会懂得。或许经历了太多,才感知幸福的真正含义,简而温馨,淡而长久。这世间,最远与最近的距离,莫过于心的距离,而生活的一切历练,若默念从简,心就会滋生出一缕缕的感恩,不为盛开与凋零,只为懂得,所以慈悲!

一件事经历了,放心里不说,不是没感觉,而是年龄的增长和社会赋予的磨砺,让你懂得了隐藏自我喜怒哀乐。生活,不管对你如何的考验,都别忘了让底色清澈透明给自我看,这是做人的自我原则,不能改;当阴晴不定困惑时,何不自我放慢脚步,给自我一个微笑,学会滋生阳光,去点燃一颗年轻的心,你才能有足够的信心和勇气去挑战未来;人生,谁都会经历五味杂陈,个中味道冷暖,独有慢品,慢慢领悟,才能解出人生的真谛。活在当下,且行且珍惜。

生活,有圆必有缺。生命,每个人的内心角落,都有一座孤单的城,外人走不进,或锁着一个人一段故事不愿走出来。人生风景,总是随处变幻,总有一处是你不想忘却的,正因它给了你生命热爱下去的理由。一向坚信,一个人,只要持续一份善良的本性,内心就会淬炼出开朗的因子,一种虔诚就会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

生命真实的美,不在于外在的形体,而在于内心的纯正与质朴,它务必要经历生活的千锤百炼,修炼一个宽厚的心胸,构成的一种自然,才会散发出独有的人格魅力。行走,一个个故事的章节,那些苦与乐,去感受,去领悟,去提炼一份慈悲,才会利他人,惜他人,爱他人,爱自我。

做一朵尘埃里的花吧!守一方小天地,静静地开,静静地妩媚。风来了,淡淡迎上低眉浅笑,将所有的浮尘,尽收于眼底,只管检点之后,过滤掉一些浮嚣纷杂,几多心念,盈一袖的暗香回赠岁月。

渐行渐远的日子,淡在眉间,千回百转中,岁月赋予了的最深懂得,于是,选一个云淡风轻的清晨,在光阴的纸上,画一片蓝天,让每一个平凡的日子向阳,都行走在最真的感恩里。道一句且行且珍惜,过往沧桑不语,既行之,何不随遇而安?那些雾里观花,水中望月,又何须执着?过多的反反复复徘徊,只会让流光,沾染上春江流水般的惆怅。

岁月,只会让一个人越走越沉稳,即使容颜渐行渐褪,心底修炼成的那份静与婉,散发的,也是一种独一无二的美!

人生,没有十全十美,起风下雨的日子,呵护好自我,也唯有最爱自我,才会从内到外开出春天般的明媚。唇边扬一朵浅笑吧!带着诗意吻上一米阳光,落在唐风宋雨里,也落在人间烟火里,温婉从容。所有的际遇“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始终坚信,一种彼此相惜,是岁月里无数次的烟火气熏染,能留到最终的才是最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