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最新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精选16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3-11-12 05:33:22 页码:12
最新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精选16篇)
2023-11-12 05:33:22    小编:ZTFB

科技的发展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诸多便利,我们要善于利用科技资源。找准总结的重点和关键,避免过于笼统或局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总结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一

李东,理学院数学系教师,讲师。自20__年毕业来校后,在教育岗位辛勤耕耘至今。曾担任理学院数学系分析教研室副主任、理学院教学秘书,现任理学院教科办副主任。他政治思想觉悟高,为人正派,作风朴实,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始终把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贯穿在工作中。

一、思想素质良好,政治信念坚定。

思想政治素质好,理想信念坚定,能够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和各项方针政策,在大是大非面前立场坚定,旗帜鲜明。自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教学一线工作,教学工作热情饱满,特别是在任理学院教科办副主任期间,很好地配合领导的工作,表现出较强的组织观念和大局意识。

二、努力提高教学水平,热心教书育人。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自承担数学系本专科专业课程的教学任务以来,完成学院规定教学工作量,先后讲授过的课程有《计算方法》、《数学分析习题》、《经典几何》、《图论》和《微分几何》等。在具体工作中,能够做到把好教学环节中的每一关,工作态度端正。备课详尽、细致,精心设计教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较好地掌握教学节奏。在课堂教学这一最重要的环节,以知识的传授为根本,注意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总是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了更快和更好的提高课堂授课效果,传授学生更多更新的知识,还非常重视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工作技能的提高。无论是重复课还是新开课,都认真准备每一堂课,不断充实新的内容,并且注重授课方法,充分发挥教师、学生两个主体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严谨的治学作风,极大地提高了课堂学习效果。

除了课堂教学,每年还承担了部分毕业生的论文指导和实习指导工作。每次从选题、材料的收集、初稿的写作直到定稿的完成,都做到仔细过问、悉心指导,让学生能很快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使论文写作得以顺利完成。对于学生的实习指导同样认真负责。

三、重视教学改革与科研工作。

重视教学改革,不断探索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在繁琐的日常教学和教学管理工作,不忘总结经验,参与校级教学研究与教育科研立项3项,参与教改论文3篇。主持教育厅项目《一种复杂供应链系统的可靠性模型分析》,主持校级科研项目3项,分别是《一组可修复设备的可靠性分析》、《一类带有变号参数多点边值问题解的分析》、《最短路问题及应用》,参与教育厅项目4项,校级立项6项,出版专著1本《三部件串并联可修复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数值解》,发表论文3篇。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二

日前,开封市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公布了2021年度开封市学生资助管理工作先进单位评选结果,河大附中实验学校以优异的成绩,获评2021年开封市“学生资助工作先进单位”。

学校历来高度重视学生资助工作,认真贯彻上级要求,以组织机构、人员配备、宣传发动、政策制定、资金发放等重点环节为抓手,以“科学合理开展资助工作,全面保障学生成长成材”为目标,不断完善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服务体系。建立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机制、资金发放和监督机制,严格落实校内资助经费,切实落实校内资助经费的提取的使用。以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和省级相关业务信息平台为抓手,严格档案管理。多渠道、多途径反复宣讲资助政策,对贫困家庭学生进行动态管理,使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学校坚持资助与育人相结合,努力做到教育与资助并举。在奖助学金认定过程中加强对学生的感恩教育,鼓励学生在学习中奋勇争先,不断提高综合素质。我校绝大部分困难学生都能珍惜求学机会,他们刻苦努力、踏实勤奋,成绩名列前茅,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奋斗的青春,用硕果累累的成绩贡献了自己的力量,为学校增添荣誉。

学校重视对困难学生的关怀,定期举行孝老敬亲、感恩父母等活动,教育引导学生常怀感恩之心,多行感恩之举。利用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节日,组织困难学生包饺子、品月饼等活动,让学生感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怀。定期召开困难学生座谈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及时解决学生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帮助他们更好地成长。

多年来,学校一直高度重视资助工作,坚持扶困与育人并举,励志与成才并重,不断细化工作方案,将资助工作做实做细做深。此次获奖是对我校学生资助工作的鼓励和肯定,我校将继续开拓创新、锐意进取,珍惜荣誉,开创资助育人新局面。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三

担任学校资助工作总负责人5年来,xx协调四校区资助老师在工作程序规范、档案完整、账目清晰等方面,获得了上级部门的高度认可和学生、家长的一致好评。

工作中,她为了让同事少走弯路不出现错误,总是把问题排除在实施之前。同时,完成《北京国际职业教育学校奖助资金实施方案》,该《方案》是对国家奖学金、助学金、免学费项目的一种有益补充,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

作为国家政策的实施者,xx深知这项惠民政策关系到学生学业的完成和学生家庭的利益,因此她认为学生资助工作不只是把钱发下去,还要做到对受助学生给予一定的关注,把扶困与扶智、扶志相结合。在资助过程中,xx通过课题研究等多种方式,注重学生思想品德、创新精神、实践能力、服务意识、人文素养的提升,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学院,陕西杨凌712100)。

摘要:从目前高校资助工作存在的问题着手,重点把握以人为本资助育人这一核心理念,将思想政治教育深刻融入到资助工作中,力求实现经济资助和育人并举,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提出些许见解。

关键词:资助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思考;探索。

为帮助经济困难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国家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文件及奖、贷、助、补、减五位一体为主的一系列相关配套实施办法,加大了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资助力度,为他们顺利完成学业提供了坚实保障,充分体现了国家对困难学生受教育问题的重视。各大高校资助工作在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努力也相继成熟,体系逐步完善,虽然已形成规模取得了良好的成效,但是更大层面上倾向于业务开展注重于对学生的物质帮扶,淡化了对他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受助”与“教育”两者间脱节,达不到以人为本,资助育人的目的。资助只是一种形式和途径,在贫困学生受助面、受助金额逐渐递增的现实情况下,如何在物质帮扶中发挥其教育功能,包括理想信念、自强自立、感恩及健康人格全面发展等,是我们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认定机制不够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程序一般如下:(1)本人申请:需要申请认定家庭经济困难的在校学生,需如实填写《**大学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大学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并提交班级资助评议小组;(2)评议小组讨论确定:班级资助评议小组本着客观、公正的原则和对班级同学负责的态度,对提出认定申请的同学进行讨论,初步确定本班级经济困难学生推荐名单及排名,提交班级民主评议;(3)班级民主评议:班级资助评议小组组织班级同学召开专题班会进行民主评议,最终将结果报学院(系)评审;(4)学院评审;(5)学校审定。贫困信息认定是开展资助工作的首要也是至关重要的环节,新生和老生在开展此项工作时,大有不同,新生刚入校,彼此之间不了解,贫困认定小组只能根据申请学生提交的书面材料进行判断,信息掌控不够全面和准确,有时候会将经济条件较好的评定上而把真正需要资助的学生忽略掉。老生在经过长达一年以上的学习生活后,彼此之间相对了解些,那些平时花钱大手大脚的“贫困生”自然会被排除掉,也有一些班级碍于情面,使浑水摸鱼者一日受资助,终身受资助。认定工作中还有这样一个现象存在,新生贫困申请寥寥无几,再到下一年,班级近乎多一半学生都申请,调查了解到大家秉持这样的心理:国家的钱不拿白不拿。另外在认定开展过程中,有些学生担心被人看不起,不愿意表述自己的实际困难,从而享受不到该有的资助,而有些学生会因为善于表达占优势,这些实际问题会影响我们贫困信息获取的真实性,从而影响受助群体。2.思想政治教育不够完善。由于资助工作量大、受助面广、时间紧、任务重,大多数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每个学院仅由1~2名老师负责,疲于应对业务性的工作,老师难以抽出更多的精力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最多可能只是涉及专业学习教育,鼓励其好好学习,考得高分,拿到好名次,达不到资助育人的真正目的。目前国家无偿给予学生的太多,让学生滋生出等、靠、要的思想,更有甚者认为国家和社会的资助属于理所应当,没有理解国家贫困资助所赋予的真正含义,这与我们在工作开展过程中对政策解读不当、感恩教育缺失、教育理论与实践不衔接、对学生思想渗透不完善等息息相关。很多学校在开展贫困生的教育工作时,偏重于理论和说教,缺乏一些形式多样的活动,没有营造出良好的育人环境,思想教育无法引起学生共鸣,使教育成效大打折扣;教育手段单一,创新不足,很多高校简单举办一些活动,如感恩演讲比赛、征文及签名等,年复一年不曾改变,没能充分利用大数据时代所带给我们新的理念对学生进行积极健康、生动形象的感恩教育。

资助育人,核心理念是以资助作为手段,达到育人的目标,把立德树人作为育人的根本任务,即教育事业不仅要传授知识、培养能力,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体系之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从以下几方面谈如何更好地将资助育人渗透到思想政治教育中。

1.落实资助政策,完善评定体系。在认真宣传现有资助政策的基础上,认定小组成员的选拔要尽量做到全面、公平,要推举出责任心强、工作能力突出、自愿无私为同学服务的人员来担任评定小组成员,如辅导员或者班主任担任小组组长,由班委代表及各宿舍推举出的代表作为组员。学校要试图建立困难学生的认定制度,在现有基础上完善资助体系,针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原因,要求学生提供相应的原始材料,若为低保家庭,应提供其证复印件;家庭成员遭遇疾病的,应提供相应的医疗证明或者检验报告;家庭突遭自然灾害或意外受灾的,提供受灾证明或图片,附上基层组织联系方式;家庭成员有残疾的,提供其证复印件;总之应做到证明材料支撑阐述缘由。除此之外应建立受助学生信息库,包括其个人信息、在校情况表现、家庭情况介绍、家庭详细地址、联系方式、受助情况等,每一年根据情况对库里的信息进行滚动,规范受资助学生群体,尽力做到将每一分钱都用来帮助那些真正有需要的同学。

2.紧抓资助各环节,把握其时效性。高校在开展资助工作时,应明白其肩负的使命,即资助育人的管理与实施,在提供经济帮助的同时,应该紧抓资助工作的每个环节,提高工作的正对性和时效性。从前期的宣传到中期的评选到助学金发放再到之后的跟踪教育,每一个环节都要求思想教育者从事大量的工作,在前期宣传中,要吃透资助政策,落实宣传到位,在教育方法上有所创新,激发培养学生的爱国意识;中期评选时严格按照程序认真开展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注意引导培养学生树立正确对待贫困的观念;到助学金发放时,积极开展榜样在身边活动,树典型,举办各类奖助表彰,培养学生进取意识,此外要培养学生自立自强意识和实践能力,借助于各种有偿资助平台,如勤工助学等;后期跟踪教育中要多开展一些公益、感恩活动,如通过组织义务服务队等形式让贫困生在开展义务服务和社会公益活动全面锻炼成长激发强化学生的感恩、责任、奉献意识。在日常教育中,要多开展励志、心理帮扶,力求让学生以自信、阳光、健康的姿态面对人生。

3.拓宽资助渠道,扩大勤工助学覆盖面。除国家社会提供的大量无偿资助外,高校应积极探索更多的有偿资助方式,如勤工助学,对学生而言,勤工助学具有学识上的自我补充、能力上的自我锻炼、思想上的自我教育、经济上的自主补偿等综合功能。将勤工助学作为一种重要的资助育人形式,把它与学校的育人工作紧密联系起来,鼓励引导学有余力的学生走自立、自强、自助的道路,通过勤工助学劳有所获改善自己的生活,让每一位经济困难学生在接受国家、社会、学校对他们提供经济支持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应当承担的一份责任,克服“等、靠、要”思想,这种与实践相结合的强有力教育,非常有助于大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国家高校应提高勤工助学的补贴力度,加大勤工助学的资助力度,多渠道开拓勤工助学岗位,建立健全“多元化”勤工助学模式,结合贫困生的专业特点和知识优势,整合校内资源,挖掘勤工助学岗位,促进勤工助学活动向高层次发展:勤工助学活动与专业实习相结合;勤工助学活动与教师的科研工作相结合;勤工助学活动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勤工助学活动与课余科技活动相结合。在勤工助学的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生活自立能力,社会适应能力,责任意识以及人生规划意识。

4.合理利用奖助政策,提升贫困生学习热情。目前高校除了国家助学金及各社会类助学金外,也有丰厚的奖助学金激励学生努力学习,如国家奖学金(8000/年)、校长奖学金(5000/年)、国家励志奖学金(5000/年)、专业奖学金(有一、二、三等之分),这些高额的奖助学金也发挥着其育人功能,激励广大贫困生努力学习的热情。举一个例子,2014年某高校2012级学生中,获得国家奖学金者均为贫困生,获得校长奖学金的贫困生占到二分之一,在班级及专业排名中,贫困生也占到一半以上,他们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积极向上,这些奖学金在一定程度上激起了学生学习的动力和积极展现自我的热情。对于我们育人工作而言,在平时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对学生理念的渗透和方向的引导至关重要。

5.以人为本,从“心”出发,物质与精神共同脱贫。在开展实施资助工作时,既要关注学生物质脱贫,又要注重学生的精神自强,在解决经济困难的基础上,加强对其精神扶持,以人为本,实现学生自强自立。首先应与贫困生建立良好的关系,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通过关心学生的日常生活、学习,借助座谈交流等形式帮助贫困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其次,心理健康老师也要特别关心这个群体,进行正确的引导,疏导其心理困惑,提供心理咨询和服务,多开展有针对性的心理健康讲座,帮助家庭困难学生树立健康积极进取的人生观;最后应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增强经济困难学生的自信心。从“心”出发,爱心、耐心、用心、关心家庭困难学生,通过多样的资助育人教育,引导学生自我成长,化贫困为奋斗的源动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要做好高校资助育人,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社会、学校、家庭的所有配合和支持,需要不断地完善相关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育人模式。总之,做好资助育人,要把握三点:一是坚定育人方向。扎实做好对国家资助政策的宣讲,使受助学生加深对党的大政方针的理解,真切体会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坚定社会主义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二是把握育人核心。要通过感恩系列教育,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担当意识,教育引导其把个人成长成才融入奉献祖国和服务人民的伟大事业之中,用自己扎实的知识和过硬的本领报效祖国、服务人民、回报社会。三是明确育人目标。坚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通过制度建设和机构设置促进学生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的有机结合,使其在德智体美相互促进、有机融合中实现全面发展。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五

小芝,女,共青团员,现为夏邑县太平一中九一班学生。她学习认真、刻苦,初中三年她担任团支书和学习委员,在工作中积极主动、认真负责,有较强的组织能力。能够在老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学校、班级布置的各项工作,在同学中有较大的影响力。她不断的向德才兼备、全面发展这个目标努力前进。不断的在学习中增长知识,全面认识自己、提高自己,不断的在生活中陶冶情操,不断的在社会实践中磨练意志,连续3年被评为校级“三好学生”,现将她的事迹总结如下:

一、思想方面为人诚实守信、尊敬师长,团结同学,有较强的进取精神,是同学们学习的好榜样、生活的好伙伴。她积极带领同学开展团日活动和校内外志愿者工作,具备优秀的道德品质和良好的文明行为。

二、学习成绩她拥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在上课前,能够做到提前预习,了解掌握课程的重点。在课堂上,积极发言。在课后,自己刻苦学习的同时,还能主动帮助其他同学解决学习上的难题,和其他同学共同探讨,共同进步;协助老师完成教学任务,对班上良好学习氛围的形成也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她在各科的学习中都能够做到均衡发展,从不偏科。在各学期中期末考试中都取得年级第一名的好成绩,其中多门单科成绩班级排名第一。体育方面积极参加校内锻炼,身体素质良好,在运动会上顽强拼搏,为班级争得荣誉。

三、社会实践及工作方面她担任团支书和学习委员,坚持严格要求自己,积极为同学们服务,主动了解班级团员思想动态,帮扶思想后进的同学积极加入团组织,壮大团员队伍,获得同学的一致好评。同时,她还是班主任的得力助手,及时将同学们的意见向老师反馈,努力做好同学们思想工作,起到了老师与同学们的桥梁作用,赢得老师的赞许和信赖。四、生活方面她虽然家庭经济状况欠佳,但为了能让自己完成学业,顺利考上重点,她平时省吃俭用,不乱花一分钱,利用国家资助的补助完成学业,不攀比,不抱怨总之,她思想上积极要求上进;学习勤奋刻苦,努力钻研;工作认真细致,脚踏实地;生活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实践能力强,是一名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当代优秀中学生。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六

在学校里,小娟负责国家助学金、宏志奖学金、校内助学金、临时困难补助和叔苹奖学金的管理工作。工作中,她不仅重视对学生的物质帮助,更关注受助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她曾参与组织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座谈30多次,向学生普及“自我心理状态评估”“积极情绪培养”“心理健康资源推荐”等心理健康知识,并设置“心灵港湾”,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心理健康辅导工作。她还参与组织了四届“感动八十”年度人物评选和颁奖活动。

小娟注重培养学生的感恩意识,通过组建爱心社团、组织学生毕业捐赠、参加学校开放日志愿工作、到学校食堂担任志愿者、到养老院探望老人等活动,让学生在行动中回馈社会。六年来,小娟负责资助的学生达160余人次,学生高考一本率达到100%。她的工作得到了领导的肯定,学生的尊重,家长的认可。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七

周鲁予,女,中共党员,教育学院2016级教育学本科6班学生,曾担任班级班长,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校二等奖学金,多次被评为“模范学生干部,曾被评为2018年“河南省三好学生”。

从进入大学的第一天始,梦想的种子就已经在她的心中生根发芽,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要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优秀大学生。梦想一旦被付诸行动,就会变成动力。学习上,她脚踏实地,锐意进取,以优异成绩通过了英语四级、河南省就业创业gyb培训、三级心理咨询师和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多次获得奖学金。工作上,她是同学们的好班长,更是大家生活和学习上的好朋友。她不仅严于律己,以实际行动感染身边的人,而且积极带领班级同学参加各项活动,所在班级先后获得“先进班集体”、“优秀班集体”荣誉称号,她本人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

四年的大学生活,她收获了优异的学习成绩,向上的生活心态,突出的工作成果……她相信,乘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曾经的过往铸就每一个崭新的今天,她将继续在感恩、奉献和进步中渐行渐远。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八

我的家人是世世代代的农民,我家住在宣州区新田镇赵村一个不起眼的小山村里,这里的农民朴实勤劳,民风淳朴,是国家资助政策的阳光雨露给予了我就读职高的机会,重新燃起了我求学的希望。

一年过去了,我十四岁,那年春天,一个暖暖的季节,我的心却像冰一样凉。妈妈走了,真的走了,那一刻,我非常恨她和破坏我家庭的那个第三者。那段时间,我沉默了许多,寡言少语,脸上没有了笑容,家里陷入了一片寂静。母亲走后,家里少了一份经济来源,奶奶年纪大,偏偏祸不单行,去年年底爷爷过世了,父亲又患重病,仅靠低保与政府补贴还有两个姑姑鼎力相助来维持医药和全家生活费用。由于父亲的病是慢性病,享受合作医疗,医药费用可报销85%,很大程度上减轻了家里人的负担,但生活仍然艰难,每次透析,自带干粮,透析完了,当天赶回家,买的是月票。可是,我呢?我该如何解决日常生活呢?它就像一块绊脚石,阻碍着我现实梦想,眼看理想逐渐破灭。

于是,我便找到了招生老师——张志森老师,把我家里情况对他说了之后,老师极为同情我的遭遇,对我说:“你的情况极为特殊,现在国家的政策很好,所以你也不要太担心了,关于学费与伙食费的方面也没有太大问题,因为我们学校有勤工俭学这一方面的政策,关于其他还有什么困难我们会帮助你解决困难的。”一番情真意切的话语,让我的心里充满了喜悦与兴奋,我知道人生又给了我一个现实梦想的机会。

尽管学校在学费与伙食费上给了我很大的帮助,暑假我开始勤工俭学,但是我的生活上还是有着不少的困难,无法解决。这个时候,国家资助政策如雪中的炭火,送来阵阵温暖,如黑夜里的灯火,照亮我前进的道路。

进入职高后,我常常感觉到,国家、学校没有忘记过我。我仍然可以像别的同学一样,可以坐在明亮的教室中,听着老师的谆谆教诲;我的青春依旧可以美丽而快乐的绽放,在校园、在班级这个大家庭里,爱与帮助无处不在,时时刻刻帮助那些干涸的种子,给予爱的滋润。一年去了,我学到了许多计算机专业知识,我从未后悔当初的选择。

生活困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没有追求没有理想。是国家,是学校,给我这样家庭的孩子一个机会,一道亮光,一个实现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一定要感恩国家,感恩学校,通过国家的资助,能够继续我的学习生活,让我在知识的海洋里欢快的遨游,为自己今后到社会拼搏打下基础。自从有了国家的资助政策之后,让我能够乐观坚强的去面对,去承担,去经历生活与学习中的一些事情,以更加健康的心态去面对我周围的人和事与物。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每到大周末,我回到家里,起早帮助家里烧饭、洗衣、整理家务。我把获得国家资助的好消息告诉爸爸、奶奶。他们非常高兴,连声对我说:“你一定要好好读书,千万不能辜负国家给予你的帮助。”我是个懂事的孩子,连忙点头。

这份温暖,我终身受益。贫困不是我们的过错,出身,不是自身所能掌握的,国家和社会帮助我们,手上拿着的钱就应该用到刀刃上,我作为国家助学金政策的受益者,应比任何人都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在今后的我踏上职场时,要用行动去回报国家,回报学校。

感恩的心在心中成长,感恩的胸怀无比坦荡。感谢助学金为我们这些有困难的学生提供了帮助,感谢祖国对我们这些贫困学子的好政策,也感谢那些帮助我却不求回报的善良的人。因为你们,在我的心灵播种下新的希望,给予我坚强的力量,因为你们,我才能够拥有一次改变人生的机会,今后的我将带着助学金政策给我的那份温暖,会一直走下去,实现我的梦想。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九

如次:

追寻着最初梦想的轨迹,我仍努力地在苦学这条路上前行。为了使自己在大学生活结束时,能成为不折不扣的综合性实用人才,在深思熟虑后,就学校提供的学习条件,积极参与了法学二专业的学习。而这一学年,我又参加了成教学院有关实用英语课程的培训。我几乎将自己每一天都置身在学习的氛围中,做到凡事躬亲,以期扩大知识面,在专业知识方面做到专精,在其它知识面上做到广博。把知识以专业知识为核心,相关知识成网状立体化起来。天道酬勤,这一学年我不但通过了全国英语六级考试,也以专业知识平均83.32967分,单科最低70分的学习成绩获得申请校二等奖学金的资格。我以自己平凡塌实的努力勤恳而自豪,并会继续努力下去,心存高远,脚踏实地。

(二)生活方面。

单身的独立生活已比起两年前来,得心应手得多了。逐渐学会以综合的心态看待同学间的摩擦,也慢慢沉稳干练了许多。为了享受平和宁静的生活,脱去了曾经如刺般的戾气,珍惜并爱护身边的简单与快乐。积极地参与到寝室的活动中,因为我较为忙碌,大部分时间都在上课,因而鲜有参与集体扫除的机会。为不引起劳务争端,我也自觉地在平时生活中多做一些劳动。总体说来,大家都在努力让生活更和谐而努力着,我也乐于参与其中,细细体会烦琐中的感动与美好。

(三)文体素质方面。

在这一方面较大一那一年相比逊色了许多,课业方面,尽管是自己给自己施加的压力,但也马虎不得。每天“三点一线”——寝室、教室、图书馆——的生活,已挤不出更多的时间参与校与院组织的活动了。仅于大二下学期,参加了校首届女子网球比赛。后也因安排的实验课,自己也不得不遗憾地中途放弃比赛。不过,所谓“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四)思想方面。

在思想方面,我仍然一如既往地向党组织靠拢。只是也许巧合地错过,我依就没能走进党组织。这不得不说是一大遗憾。但是,信仰不会因挫败而退去,我依然会有意识地努力上进,至于结果如何,只好且行且看了。

以上便是我对自己大二一学年的总结。值得夸耀的是,大二的暑假,我挂职锻炼的单位居然想招我为职员。后得知我才大二,很是惋惜,这件事让我对自己的能力更加自信,至少我走对了自己的路,以后要更加坚定地走下去。也许我不够聪明,但我努力;也许我不够美丽,但我健康;也许我不够完美,但我自信。我对学习、生活一丝不苟,积极进取,相信这种塌实的态度,终会为我赢得日后成功的门票。希望再过两年,破茧而出的是如太阳般耀眼华美的蝶。而不是懦弱诙谐的蛾,为预期的目标努力,是我一直前行的动力所在。

基于我的努力、勤奋与可见的成绩,我郑重向学校申请校二等奖学金,静候佳音。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十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每个人的出生环境是不可改变的,但每个人的生活却是要靠自己的奋斗来打造的。家庭环境不是我们能够选择的,但却是我们能够通过自己的双手可以改变的。为了能早日的改变困窘的现状,国家设立了助学金,为我们学业能够顺利完成提供了保障。

每个人生来都不是平等的,但是国家却一直在为我们能够在一个尽量公平的环境里竞争而努力着。国家助学金是专门为了贫困家庭的学子而设立的助学金,饱含着国家的情意和关怀。当我们刚刚解决了学费,生活费短缺又不合时宜地出现在了我们贫寒学子的面前,生活费的短缺是我们所无奈但又是必须解决的,虽然这是任谁都不愿面对的尴尬问题,但生活却不容回避。

08年,中考落榜,没能考上理想的高中,整日在家无所事事。除了上学,还真不知该怎么办。在这时,我的中学班主任张老师找到我说让我上中专,我也觉得很不错,但是高昂的学费却让我犹豫不决。妈妈应该不会同意的,老师说,对于农村学生上中专,国家会发放助学金,以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听了老师的一番话,我最终下定决心,说服了爸爸妈妈,来到了将改变我一生的中职学校——阜阳工商贸易学校。

在来学校上学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连同学费已经花了家里近3000元钱,由于父母工作不理想,家里已快拿不出我下下月的生活费了,考虑着让不让我继续上学时,国家助学金及时的发了下来,让我乃至上千名的中职生得以继续留在这光明宽敞又舒适的教室,在发放助学金卡的大会上,我的心无比激动,可以继续上学是多么令人激动的事呀!我想,不只是我,估计所有受到国家助学金的学生都应该是这样的心情吧。在今年这么多事的时间里,党和国家依然没有忘记我们,时时刻刻想着我们,助学金时时刻刻陪伴着我们,我们应该为这样的一个国家而感到荣幸和自豪。

在助学金陪伴的时间里,让我们努力学习、奋力向上吧!要对得起国家,对得起人民,对得起一直陪伴着我们的助学金。助学金为了贫寒学子的生活无忧提供了保证,助学金是实实在在的,变成了贫寒学子们最需要的棉衣、午餐,但这却不仅仅只是一件御寒的棉衣、一餐营养的午餐,更是国家对贫寒学子的惦念和关怀。因为有了别人的惦念,他们心里有了依靠,因为有了关怀,他们才更加坚强。

在2009年这个金融危机的时刻,国家助学金能够又一次发放在我们的手中,此时此刻我非常的激动,对于我们这些贫困的农村人而言,可以说是雪中送炭,给予我们心中慰藉。同时也解决了我们生活中的困难,能更好的使我们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实践技术。

文档为doc格式。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十一

屈娜工作9年以来,创新育人模式、载体、体系与路径,引领困难学生树立远大志向,感恩回馈国家,被称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梦想守护者。

烈日酷暑中,她往返高碑店地区几十次,与通惠河畔文化产业园负责人进行数十次商谈,签下合同额为100万元的学生奖助资金,用行动体现资助人的使命与责任。31000余人次、2300余万元,这是她近三年年均进行过奖助的学生人次和下发的奖助资金总额。她被评为2017年北京市学生资助先进工作者。

屈娜还创新育人模式,成功申请首个资助育人方向的辅导员工作室——“翔宇·励志”资助育人工作室;她创新育人路径,鼓励学生立足专业争取获得公派出国机会;同时,她参与各级各类课题12项,其中主持6项,发表论文13篇。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十二

自资助政策体系建立后,xx做到了“三个亲自”即“亲自抓”“亲自审”“亲自做”,全面落实资助政策。

“亲自抓”。左园长带头解读资助管理办法,并成立了以园长为组长,财务人员及后勤主管等相关人员组成的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资助领导小组会议决策制、贫困儿童建档制、资助结果公示制等制度,确保有限的经费真正用到贫困儿童身上。

“亲自审”。左园长亲自参与审核贫困儿童的相关材料和证明,保障信息真实性和准确性。

“亲自做”。左园长通过召开家长会,详细为家长解读家庭经济困难幼儿资助政策,解除家长顾虑,取得了家长的信任与理解。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十三

自2009年至今,小静一直兼任石景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在学生资助工作上,她认真钻研,注重把资助工作与育人紧密结合,并主动联系街道、社区,东到鲁古西到广宁,取得了当时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一手资料,确保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不仅如此,她从学生提出申请、证件审核,到资料汇总、评审小组确认,再到结果公示、发放资助经费,所以流程全部按规定程序办理,工作有章可循,力争让所有符合资助政策的学生都能受到资助,确保资助工作“阳光”进行。

有一次,一名学生一直不愿意领取助学金。得知是学生存有心理包袱后,她亲自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宣传资助政策,承诺对学生家庭困难情况保密。最后,她成功打消了学生心中顾虑,助其顺利申领了助学金,完成学业。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十四

xx工作主动积极,善于沟通,有较强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每学期,他都和学校领导对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进行家访,并在日常工作中经常性地深入班级,实地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尽可能将资助工作做到有的放矢。由于学校仅有两名德育工作人员,而且都是第一次接触学生资助工作,xx便积极耐心地向他们解释相关政策和程序,并教他们如何收集整理相关材料。

解困的最终目的是要达到育人的效果。为了让受资助学生努力学习为将来更好地报效祖国,他还热心鼓励班主任利用每次学生资助的机会,开展好每一次的主题教育活动。同时,他时常为受助学生创造条件,让他们参与到学校组织的各种活动当中,既让他们在各类活动中施展自己的特长,又让他们看到自身的缺点和不足,增加原动力,努力促进其素质的全面均衡发展。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十五

感恩,是我们生活中必须的,如果一个人不会感恩,那他就没有了道德与爱心。感恩会让我们用一颗真诚的心面对生活。

我是来自动化xxxx班的学生,我的名字叫陈凤俊,来自广西陆川县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家有五口人,有姐姐和我在读大学,教育经费巨大,家庭无法承担。母亲身患骨质增生,平时仅靠身体虚弱的父亲打散工来维持日常生活。

因为家庭经济条件困难,为了想减轻家庭巨额费用,我申请国家助学贷款,评选上了国家助学金,十分真诚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学校、老师们的关心和帮助。感想:从古至今,感恩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吃水不忘挖井人”。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不懂感恩就是不懂做人、不懂生活。为了表达我的感恩之情,写下这篇文章,希望能在以后学习和生活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

来到桂林理工大学已经快三年了,在这三年里对学校的生活也渐渐地从陌生到了熟悉,从不适应到了适应,我也学会了感恩。

当我漫步在这座美丽的校园里,我望着崭新的教学楼,思绪也随着这红墙绿瓦开始飘扬。记得刚到我们学校的时候,我们告别了幼稚,为了一个不变的信念而奋斗着。那时侯,我们多多少少有些抱怨,因为我们刚到一个新环境,思绪不断,各种问题一下子就涌了出来。后来,我渐渐地相通了,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以后的成功做奠基的,也就不抱怨了,而是用一颗感恩的心来微笑看待。

感恩是积极向上的思考和谦卑的态度,它是自发性的行为。当一个人懂得感恩时,便会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感恩不是简单的报恩,它更是一种责任、自立、自尊和追求一种阳光人生的精神境界!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感恩是一种生活智慧,感恩更是学会做人,懂得感恩,拥抱感恩,心的改变,态度就跟着改变;态度的改变,习惯就跟着改变;习惯的改变,性格就跟着改变,性格的改变,人生就跟着改变,愿感恩的心改变我们的态度,愿诚恳的态度带动我们的习惯,愿良好的习惯升华我们的性格,愿健康的性格收获我们美丽的人生!

我觉得感恩不是轰轰烈烈,感恩也不一定要惊天动地。感恩就是热爱生活,生活中每个细微的体现。将感恩化做一种充满爱意的行动,实践于生活中:在生活,懂得科学理财,合理消费,勤俭节约,远离挥霍浪费、盲目攀比,追求一种简单而又自然的有大学生特点的生活,讲究个人卫生,追求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在学习上,珍惜这来之不易读大学的机会,始终以学习放在第一位,懂得感恩老师、同学,互帮互助,按时完成作业,为自己树立科学的学习目标,认真学习,争取取得更好的成绩。在思想道德和纪律方面,礼貌待人,尊敬老师师长,团结同学,严格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努力提高自己思想素质。以上我想就是我感恩的具体行动,也是能力范围内。我谨记今天所说的,感恩生活,感恩曾经帮助过我们的人。

我深深感受到国家、学校、老师们对我的帮助和关心。我决定用我的实际行动,将感恩化做行动的动力,努力学习,不辜负国家、学校、老师对我的关怀和帮助,努力学习增强改造社会的本领,将来更好回报国家、回报社会。

感恩,是一剂良药,是我们烦躁的心得到休息。

资助育人典型事迹材料篇十六

自20xx年至今,xx一直兼任石景山学生资助管理中心主任。在学生资助工作上,她认真钻研,注重把资助工作与育人紧密结合,并主动联系街道、社区,东到鲁古西到广宁,取得了当时在校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家庭的一手资料,确保把资助工作落到实处。

不仅如此,她从学生提出申请、证件审核,到资料汇总、评审小组确认,再到结果公示、发放资助经费,所以流程全部按规定程序办理,工作有章可循,力争让所有符合资助政策的学生都能受到资助,确保资助工作“阳光”进行。

有一次,一名学生一直不愿意领取助学金。得知是学生存有心理包袱后,她亲自去给家长做思想工作、宣传资助政策,承诺对学生家庭困难情况保密。最后,她成功打消了学生心中顾虑,助其顺利申领了助学金,完成学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