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阅读

如何写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4篇)

格式:DOC 上传日期:2022-12-19 07:29:16 页码:13
如何写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4篇)
2022-12-19 07:29:16    小编:ZTFB

人的记忆力会随着岁月的流逝而衰退,写作可以弥补记忆的不足,将曾经的人生经历和感悟记录下来,也便于保存一份美好的回忆。范文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搜集的优质范文,仅供参考,一起来看看吧

如何写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一

这是一篇富有童趣的课文。一群天真活泼的小蝌蚪在寻找妈妈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变成了小青蛙,并帮助妈妈一起捉害虫。教材以童话故事的形式呈现了青蛙生长过程的科学知识,蕴含了从小能独立生活、遇事主动探索的道理。

1、认识“灰、迎”等8个生字。会写“有、在”等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通过朗读感知青蛙的变化。

3、增强对科学童话的兴趣。

1、图文结合,读懂课文,初步了解从蝌蚪到青蛙的变化过程。

2、体会文中用词的准确性。

本课教学应围绕读书、识字的重点,把朗读和看图及随课文识字结合起来,与观察生活结合起来,与积极思考,努力发现结合起来。要注意不同学生的原有水平,在自主学习的基础上,根据他们的个别差异进行有重点的、有针对性的指导。

(一)、导入、揭题。

(二)、图文对照,读通课文,学习生字词。

1、借助图画,初读课文,自学不认识的字。

2、检查自学情况。

(三)、再读课文,感悟小蝌蚪的变化及找妈妈的艰辛。

1、读课文,看看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有什么变化。

2、再读课文,想想小蝌蚪是怎样找到妈妈的。

3、从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四)、指导写字。、

1、认读“条、变”。

2、指导写字。

3、生独立写字,师巡视指导。

(五)、课堂小结。

(六)、板书设计

34、小蝌蚪找妈妈

小蝌蚪—变—青蛙

长出两条后腿—长出两条前腿—尾巴变短了—尾巴已经不见了

本课抓住两条主线教学,思路清晰。课文有两条线索,一条是明线“找”,讲了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遇到鲤鱼阿姨就迎上去问,看到乌龟像它们的妈妈就追上去喊,最后看到大青蛙才游过去叫妈妈。同时在找的过程中,它的身体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是第二条暗线“变”。先长出两条后腿,再长出两条前腿,最后尾巴变短不见了,变成了青蛙。理清文章的思路,教学就围绕着这两务主线展开了。思路清楚,就能很好地驾控课堂,孩子们在学的时候也轻松明白,兴趣盎然。

如何写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二

34.小蝌蚪找妈妈

[教学要求]

1 学会本课8个生字,学写6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由要求学会的生字组成的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 能认真观察图画,了解动物不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

4 通过看图和学文,了解小蝌蚪是怎样长成青蛙的,教育学生自觉保护青蛙和蝌蚪。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生字、生词。

2、观察图画,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小蝌蚪变成青蛙的过程。

[教材说明]

本课是一篇看图学文。以小蝌蚪找妈妈为线索,介绍了青蛙的生长过程。本课有三幅图,与五段话中的三个重点段落相对应:第一幅图画的是没有长腿和长出两条后腿的小蝌蚪,在询问鲤鱼妈妈。第二幅图画的是长出两条前腿的小蝌蚪,错将乌龟认做妈妈。第三幅图画的是小蝌蚪已经长成青蛙,找到了青蛙妈妈。课文对每幅图进行了生动形象的文字描述。

本课教学重点是学习生字新词,朗读课文,了解青蛙生长特点,懂得要保护青蛙和小蝌蚪。

[教学建议]

(一)课前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板书黑板卡

2.课堂教学课件

3.卡通头饰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创设情境,导入课题。

师:昨天,老师收到了一张“寻人启事”,你们想看看吗?

生:想。

师(出示寻人启示)读:我是小蝌蚪,每当我看见其它的小动物们欢快地和妈妈一起玩耍时,我羡慕极了!可是,我不知道我的妈妈在哪里?听说一三班的小朋友是最聪明的,爱帮助人,请你们帮我找找妈妈,好吗?

师:你们愿意帮这个忙吗?

生:愿意。

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34课《小蝌蚪找妈妈》。(板书:34.小蝌蚪找妈妈)

师:那让我们和小蝌蚪一起去寻找它们的妈妈吧。

师:齐读题目《小蝌蚪找妈妈》。

     体会小蝌蚪找妈妈的焦急心情

再读题目

二、检查自学情况,教学生字词。

师:可是帮助小蝌蚪找妈妈的过程可不那么简单,你们瞧!(出带拼音的生字课件)这不出现了一群生字宝宝来拦截我们了,你们有信心挑战他们吗?

生:齐读 (重点“迎”和“顶”的后鼻音)

师:能告诉老师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他们的吗?看看谁是我们班的识字大王。

生逐一说识字诀窍,师总结帮助生记住生字。

再读生字,去拼音认读

师:那么老师将拼音去掉后,你们还认识这么生字宝宝吗?

(游戏:反应大挑战):指读,分组读,开火车读

师:那么谁能帮生字宝宝找个朋友呢?组成词语(指答,跟读)

师:老师在课文找到了生字宝宝的好朋友,他们组成词语,看看你们还认识吗?(带读,齐读)

师:可别以为你们就这样过关了哦!要帮助小蝌蚪就要先读通这篇课文,可是课文还藏着许多生字宝宝呢?让我们来看看你们能不能认出他们吧!(出课件)

带拼音认读课文中的难点字词(分组读,指读,齐读)

三、看图想象,引入课文。

师:你们可真棒,生字宝宝的难关可真难不到你们,那么我们现在就来看看小蝌蚪们正在干嘛呢?

师:(播放课件,小蝌蚪的图画)。

师:这是谁呀?

生:小蝌蚪。

师:看看这幅图(出课件图),用自己的话说说小蝌蚪是什么样子的?

生: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黑的,长着长尾巴。

师:翻开书151面,听老师来读第一自然段,看看课文里是怎么描写的呢?用笔把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划下来。(师范读)

师:谁找到了文中描写小蝌蚪样子的句子啊?

生:小蝌蚪是大大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出课件)

师:为什么要用“大大的”,“长长的”不用“大的”,“长的”呢?

生:说明小蝌蚪的脑袋不是一般的大,尾巴不是一般的长。

师:那好让我们来读一读描写小蝌蚪的这一句,注意读出小蝌蚪的样貌特征。可以发挥你们的想象,加上动作来读。(生边读边加上动作)

师:那么,读完这一段,你们知道小蝌蚪现在在池塘里做什么呀?

生:快活地游来游去。

师:快活是什么意思呢?能你们的动作告诉我吗??

生:自由自在,无忧无虑。(做动作)

   师:对!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我们也来快活地读读书,再来齐读一遍第一段。(生齐读)

师:小蝌蚪们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下面又发生了什么故事呢?下节课我们再来一起看一看。

四.学写生字

师:我这里有4个生字宝宝需要大家会认会写,我们先来看看他们吧!(出课件“有”“在”“什”“么”)

师:跟我读(生读2遍)

师:仔细看一看,他们有哪些关键的笔画,怎么样才能把它写漂亮?

生说关键笔画,老师总结

师:那老师先来写一写,注意看哦!如果你有自信可以上来和老师pk一下!(师范写)

师:小手拿起来(书空)

师:谁能给这个字找朋友,组成词语啊?(板书组词)齐读(字词各2遍)

师:翻开书154面,对着书上的字描红,描完的同学可以在后面的田字格里练一练,注意刚刚我们说过的关键笔画,我来看一看谁写的字最好看!(生写,师巡视)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词及第一段

师:上节课,我们收到了小蝌蚪寄给我们的一封求救信,请我们和他一起去找妈妈。可是,途中我们遇到生字宝宝的挑战,大家成功的解决了难关,现在生字宝宝又跑到了字卡上,看看你们还认识他们吗?(拿出字卡)(齐读,开火车读)

师:看来生字宝宝们真难不住你们,让我们再来看看大屏幕上的生字词吧!(齐读,分组读)

师:你们可真棒!那么现在就根据这幅图(出课件图)来回忆一下上节课我们说到了小蝌蚪们正在干嘛呢?(以看图说话的形式,在老师的引导下背诵第一段,引导学生加上自己动作)

二、创设情境,讲读课文。

师:小蝌蚪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接下来又发生什么事呢?让我们翻开书151面,自由地读一读全文。思考一个问题,小蝌蚪在找妈妈的途中都遇到谁呢?他们有帮助到小蝌蚪吗?

生自由朗读,师巡视

师:(等学生读完)把书放下,跟老师一起来看看图片,观察一下。(出课件图)小蝌蚪游啊游,过了几天——发生了什么变化呢? (引导学生注意小蝌蚪形态的变化)

生:长出了两条后腿。(板书:贴黑板卡)

师:那么小蝌蚪碰见了谁?

生:鲤鱼妈妈(板书:贴黑板卡)

师:那小蝌蚪在碰到鲤鱼妈妈后发生了什么事呢?听老师读第二段。思考一个问题,小蝌蚪本来在池塘里快活地游来游去,怎么就想到找妈妈了呢?(师范读)

师:听了老师读一遍,你们有想到小蝌蚪是为什么突然想到找妈妈的吗?

生:我知道了!小蝌蚪看到鲤鱼妈妈在教小鲤鱼捕食,他们也想自己的妈妈了,所以去向鲤鱼妈妈打听了!

师:你说得真好!你们想想,小蝌蚪看见鲤鱼妈妈在细心的教自己的小宝宝捕食,他的心里是怎么想的?谁能用一句话把小蝌蚪想妈妈的心情表达出来?

生:(例句:谁是我的妈妈呢?我的妈妈是什么样儿的呢?  我们的妈妈在哪儿呢?)

师:小蝌蚪太想念自己的妈妈了,于是就向鲤鱼妈妈询问了,可是如果,他是这样问鲤鱼妈妈的(横冲直撞的过去,很没有礼貌地问),鲤鱼妈妈还愿意帮助他吗?

生:不愿意

师:为什么这样的问法鲤鱼妈妈不会愿意回答啊?

生:因为小蝌蚪没有礼貌

师:课文里的小蝌蚪是不是很有礼貌地问鲤鱼妈妈呢?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啊?

生:“迎”

师:是啊!我们还可以从图中看出来,小蝌蚪和鲤鱼妈妈是面对面的,所以,“迎”不仅说明小蝌蚪有礼貌,还说明他们是面对面的位置(边说边表演面对着学生走过去)

师:来,我点2个同学来扮演小蝌蚪,读一读小蝌蚪说的这段话,边说边把动作做出来(迎上去),看看谁读得最有礼貌,又有想妈妈的心情。

生:(2人看大屏幕读)读完给以适当的评价,突出有礼貌以及想妈妈的焦急。

师:听到这么有礼貌,又有点着急的小蝌蚪们的问话,鲤鱼妈妈决定帮助它们找妈妈,它是怎样回答的呢?女生来扮演鲤鱼妈妈,读一读他的话,男生扮演小蝌蚪们,老师读旁白,边读边思考,鲤鱼妈妈告诉了小蝌蚪,他们的妈妈长什么样子呢?

男生:(读鲤鱼的话,看大屏幕读)

女生:(读小蝌蚪的话看大屏幕读)

师:谁能告诉我从鲤鱼妈妈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特点是什么?

生:四条腿,宽嘴巴。(板书:贴黑板卡)

师:(出课件图)小蝌蚪听了鲤鱼妈妈的话,继续游啊游,过了几天,小蝌蚪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生:又长出了两条前腿。(板书:贴黑板卡)

师:你们观察的真仔细。这回它们找到了谁?

生:乌龟(板书:贴黑板卡)

师:现在大家一起来读一读第三段,思考一下根据鲤鱼妈妈的话,小蝌蚪找到了这个“妈妈”就真的是他们的妈妈吗?

生:(齐读第三段) 。

师:那乌龟是他们的妈妈吗?

生:不是

师:可是,乌龟是四条腿,宽嘴巴,怎么就不对了呢?

生:因为不是所有四条腿,宽嘴巴的动物都是他们的妈妈,那只是他们妈妈的特点之一。

师:你们可真聪明啊!可是,小蝌蚪太着急了,一时都没弄明白,以为乌龟就是自己的妈妈,一看到乌龟就连忙追上去,叫着···

师:为什么课文用了“追上去”这样一个词?

生:从图上看,小蝌蚪和乌龟的游动方向相同,这个追字就表现出小蝌蚪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不仅是追,还是(引导学生说出“连忙追”)

师:让我们带着急于找到妈妈的心情再来读读这一段。

师:从乌龟的回答中,我们又可以知道蝌蚪妈妈的什么特点?

生:大眼睛,绿衣裳。(板书:贴黑板卡)

三、总结课文,深入引导。

师:鲤鱼妈妈说,蝌蚪妈妈是四条腿,宽嘴巴,而乌龟妈妈却说,蝌蚪妈妈的头顶上有两只大眼睛,披着绿衣裳。到底蝌蚪妈妈长得什么样啊,请你们讨论一下,看看鲤鱼妈妈和乌龟谁说的对?

生:都对!把它们俩的话合起来就更好了。

师:那你来说说,蝌蚪妈妈是什么样儿的?

生:四条腿,宽嘴巴,大眼睛,绿衣裳。

师:其实,蝌蚪妈妈就是谁啊?

生:青蛙。

师:你们可真聪明,那你们想不想看看课文中是怎么描写青蛙妈妈的呢?读四、五段,把文中描写青蛙妈妈的句子划下来。

师:(出大屏幕图)我们看看大屏幕,小蝌蚪在找妈妈的过程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师:小蝌蚪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谁能来说一说?

生:小蝌蚪尾巴变短了。(板书:贴黑板卡)

师:那他们的妈妈究竟是长什么样子的呢?用原文中的话来告诉老师。

生读描写青蛙的话,(贴青蛙图)

师:来跟着老师,看着图,我们加上动作再把青蛙妈妈的样子描述一下。

师:小蝌蚪历尽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自己的妈妈,该多高兴啊!你们想,小蝌蚪会对青蛙妈妈说些什么?谁能说一句话,把小蝌蚪找到妈妈的喜悦心情表达出来?

生:(例句:妈妈,我们好不容易找到你啊!妈妈,原来你在这儿啊!妈妈,我们终于找到你了!)

师:小蝌蚪和妈妈见面了,小蝌蚪真是太高兴了,看看第五段的最后一句(师读他们···荷叶上),蹬,蹦,跳,简单的3个动作就把小蝌蚪高兴雀跃的心情表现出来了。他们激动地叫着:(引导学生说妈妈,妈妈!)青蛙妈妈看到自己的孩子回来了,他也很高兴。它们的对话该怎么读呢?请一组读小蝌蚪的话,四组读妈妈的话,二三组读旁白。

生:分角色朗读。

师:看来我们的小蝌蚪不仅找到了自己的青蛙妈妈,自己也变成了一只只可爱的小青蛙。

师:那么我想问问你们对青蛙有哪些了解呢?

(例)生:青蛙能捉害虫,是庄稼的好朋友。

师:你知道的真多。

生:青蛙走路是蹦蹦跳跳的,它还是游泳能手。

师:你观察的真仔细。人们是还根据青蛙游泳的姿势来发明蛙泳呢!

师:是的,青蛙可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我就来看看关于青蛙一些小知识吧!(出课件)

 师:现在小蝌蚪已经长成了青蛙,它们会和妈妈一起捉害虫。文中怎么说的呢?我们来读读最后一段。

生:(齐读课文最后一节)

四、分角色朗读,通读全文

师:下面找每个组派一个代表来分别扮演小蝌蚪,鲤鱼妈妈,乌龟,青蛙妈妈,其他同学读旁白。看谁读得最有感情。

五、简要复述,拓展思维。

师:在找妈妈的过程中里,小蝌蚪是怎么长成青蛙的呢?我们根据图片简单地说一说。边看图边回忆课文内容。

 师:(出示课件)池塘里有一群小蝌蚪,(大大)的脑袋,(黑灰色)的身子,甩着(长长)的尾巴。他们游哇游,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后腿),又过了几天,长出两条(前腿),再过几天,(尾巴)变短了,渐渐地,(尾巴)已经不见了。变成一只只能捉害虫的(青蛙)。

(生边说边回忆课文内容并填空。)

师:文中“已经”出现2次,分别是青蛙妈妈对小蝌蚪的话“你们已经长成青蛙了。”和最后的“小青蛙的尾巴已经不见了。”你们知道已经代表是什么时候的事情呢?(出课件)

生:发生过的。

师:那么,你们能不能照着样子也有已经造个句子呢?

(例)生:我们已经长大了。····

师:是啊!我们也已经帮助小蝌蚪找到了自己的妈妈!

六、学写生字

师:我这里还有2个生字宝宝也需要大家来帮忙,找一找他们应该怎么站位才能写得好看呢?(出课件“变”“条”)

师:跟我读(生读2遍)

师:仔细看一看,他们有哪些关键的笔画,怎么样才能把它写漂亮?

生说关键笔画,老师总结

师:那老师先来写一写,注意看哦!如果你有自信可以上来和老师pk一下!(师范写)

师:小手拿起来(书空)

师:谁能给这个字找朋友,组成词语啊?(板书组词)齐读(字词各2遍)

师:翻开书154面,对着书上的字描红,描完的同学可以在后面的田字格里练一练,注意刚刚我们说过的关键笔画,我来看一看谁写的字最好看!(生写,师巡视)

七、板书

34、小蝌蚪 找           妈妈

两条后腿      鲤鱼       四条腿 宽嘴巴  

两条前腿      乌龟       大眼睛 绿衣裳

尾巴变短  青蛙妈妈    (青蛙图)

             尾巴不见了           已经

如何写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三

一群小青蛙刚刚从蝌蚪变成青蛙,过了几天,小青蛙们的尾巴不见了。它们觉得没有尾巴不仅爽快又方便,决定去森林里劝劝其他的动物也去掉尾巴。于是,小青蛙们就去了森林。小青蛙们遇见了老牛,对老牛说:“牛伯伯,您也去掉尾巴吧,没有尾巴爽快又方便。”老牛回答:“不行,不行,我的尾巴的作用可大啦,它是用来帮我赶苍蝇的。如果我去掉了尾巴,我就会被苍蝇咬的浑身难受的。”

小青蛙们有点不高兴了,心里想:牛伯伯为什么不相信我们呢?小青蛙们一边走,一边琢磨着老牛为什么不相信它们。

小青蛙们又遇见了老虎,它们对老虎说:“老虎叔叔,您也去掉尾巴吧,没有尾巴爽快又方便。”老虎回答:“不行,不行,别的动物都说我有了这条尾巴就更加威风了。”

小青蛙们又有点不高兴了,心里想:为什么老虎叔叔不相信我们呢?小青蛙们一边走,一边琢磨着老虎为什么不相信它们。

小青蛙们又遇见了小白兔,它们对小白兔说:“小白兔姐姐,您也把尾巴去掉吧,没有尾巴爽快又方便。”小白兔回答:“不行,不行,别人说我有尾巴才可爱呢。”

小青蛙们不高兴了,心里想:为什么小白兔姐姐不相信我们呢?小青蛙们一边走一边琢磨着小白兔为什么不相信它们。

紧接着,小青蛙们又遇到了小松鼠,它们对小松鼠说:“小松鼠哥哥,您也去掉尾巴吧,没有尾巴爽快又方便。”小松鼠回答:“不行,不行,如果我去掉了尾巴的话,我冬天睡觉就没有被子盖了,冬天我会着凉的。”

小青蛙们这次真的不高兴了,它们心里想:那么多动物都不相信我们,我们相信它们说的那些话是不会实现的。

小青蛙们决定回到妈妈身边,和妈妈一起捉害虫。因为它们觉得森林里的动物们都是不会相信它们的话的。

于是,它们回到了青蛙妈妈的身边。

从此以后,小青蛙们再也不敢到森林里去了。因为它们决定,以后要天天陪着青蛙妈妈一起捉害虫,因为它们觉得青蛙妈妈独自捉害虫会感到孤单的。

如何写小青蛙找家教学设计四

各位游客大家好,欢迎您来青岛观光旅游!

青岛是美丽的海滨城市,是理想的度假胜地,青岛栈桥导游词。这里山清水秀、风景如画、天蓝海碧、绿草如茵,其海滨风光更是别具一格。下面我们要参观的就是青岛的象征--栈桥。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过驰名中外的青岛啤酒商标,它上面的图案便是栈桥。青岛人以青岛啤酒为骄傲,他们同样也以栈桥为荣。栈桥西南面是新建的中苑广场,东面是与栈桥隔海相望的小青岛,北边是繁华的中山路,他的南面就是一望无际的大海了。栈桥就好像一条长虹,飞旋与这碧波荡漾的青岛湾中。我们漫步在栈桥之上,就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可以充分感受到海的气息和他的宽广伟大。涨潮时,海浪拍打着桥身,使人联想到正乘坐着轮船在海中航行……

我们现在看到的便是栈桥了。它位于青岛湾中,目前全长440米,宽8米, 与市区繁华的中山路成一条直线,由海岸前伸入海。从远处看,它像一条长虹横卧在大海之上。

30年代,栈桥曾被誉为青岛十景之首,青岛市乡二十四景之一,不少文人墨客为之留下诗赋和赞誉,国内外的重要宾客、要员、知名人士在青岛观光时,都要登临栈桥,欣赏海滨风光。20xx年包括栈桥在内的海滨风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aaaa级风景区。

关于栈桥的解释是:“凡是伸到海里的简易码头都称为栈桥。”那它为什么又会成为青岛的标志呢?青岛在100多年前是一个小渔村,1891年清政府下诏书在青岛建置。1892年清政府派登州总兵章高元带兵驻扎青岛,为便于部队军需物资的运输, 建了两座码头,一座就是现今的栈桥。该码头原称谓很多,有海军栈桥、前海栈桥、 南海栈桥、李鸿章栈桥、大码头等,长200米,宽10米。另一座位于总兵衙门前方的“衙门桥”长100米,宽6米,亦称“蜗牛桥”。这两座码头都是中国工程师自己设计的, 也是青岛港最早的码头建设。

1897年,德军以演习为名,从青岛湾登陆,武力占领青岛,栈桥成为德军侵占青岛的见证。

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后,将原桥北端改为石基,水泥铺面,南端下立,钢制桥架上面铺有木板,并设轻便铁轨,南端仍是铁木桥,桥身延长到350米,仍为军用码头。1920xx年大港第一码头建成后,栈桥逐渐失去它作为码头的历史使命,开始向游人开放。1920xx年青岛被中国收回,1931年国民政府出巨资由德国信利洋行承包重建,桥身加长到440米,桥南端增建了半圆型的防浪堤, 并在防浪堤上修建了具有民族形式的二层八角凉亭,亭子由彩色琉璃瓦覆盖,24根红漆柱子支撑,取名“回澜阁”。整个工程至1933年4月竣工。 栈桥从此成为青岛第一景。

建国后,人民政府多次拨款对栈桥进行维修, 1985年青岛市又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的全面整修,两侧围以铁索护栏,12对欧式桥灯相峙而立,外铺砌花岗岩石台阶。1998年底至1999年6月市政府再次拨款对栈桥进行了大规模整修,此次维修既达到防风浪、防腐蚀要求,保持原有的风韵,又与两侧护岸设施相匹配,增加了美观效果,使整个桥体焕发了青春。

大家前面走,看前面这座由中国民族风的双层阁楼叫回澜阁,阁顶覆盖着黄色琉璃瓦,周围的亭柱共24根。阁内是双层圆形的厅堂,各中心有螺旋形楼梯。回澜阁与这碧波绿水相互辉映,非常的雄伟壮丽。6秒//早在30年代,飞阁回澜这一景观就被列在了青岛市十大景观之首。

大家看,每个窗都有一框,每个框都可以看到不同的景色,景象画一样嵌在窗中,这就是所谓的“一窗一框,一景一画”。

栈桥是青岛历史的见证,有着一百多年的历史。她身上即刻录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记录了解放后青岛市的建设与发展。我们现在站在栈桥桥头,沿着这条通往海中的路往前走,如同置身于大海之中,能充分感受到海的气息,体验到海的宽广伟大。碧波拍打着桥面,白云在头上飘过,海鸥在天空中飞翔,游船在海中穿梭,大家在行进中可以看到岸边的红瓦、绿树如同一幅美丽的画卷逐渐展现在我们面前。我们可以充分领略到康有为先生所描写的:“碧海蓝天,红瓦绿树”。

前面我们看到的这个沙滩是栈桥海水浴场,它是市区浴场中最小的一个。它与繁华的中山路相邻而且周围环境十分优美,有很多人到此游泳。

看前方的高大建筑,我们首先看到的那座玻璃幕墙楼是山东省国际贸易大厦,它共有39层,地下3层,地上36层,高是118.5米,是90年代齐鲁第一高楼。接下来我们看到的那座高大建筑是青岛的海关大楼,共26层,地上24层,地下2层,139.9米高,是中国北方的三大海关之一,自1997年开始连续五年监管的进出口货运量名列全国第一。

海关大楼前面那座造型奇特的建筑是海上皇宫,海上皇宫是一座集游览、娱乐、演出、餐饮于一体的旅游场所。整座建筑是由几个四分之一的圆体组成的,共6层,地下一层,地上5层,整体用108根柱子支撑,建筑面积1.1万平方米。它以一流的环境,五星级的服务,被列为青岛餐饮特一级就店。

回澜阁对面那座小岛是小青岛,小青岛上因为植被茂盛,郁郁葱葱,看上去一片翠绿因此而得名。大家看它的形状像不像一把琴?水像他的琴弦,风起时,波浪会响起铮铮琴声,所以小青岛又叫琴岛。岛上的那座锥形灯塔是船只进出胶州湾的航标。塔内有水晶棱造的反光镜,可以为进出港口的船只导航。

在小青岛南面还有一座岛,那就是“薛家岛”。它的面积为27平方公里,海岸线长达38公里,并有青岛最长的一个沙滩-“金沙滩”。

大家看到与小青岛仅一水之隔停泊着许多军舰的是中国海军博物馆,它是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一处反映中国人民海军面貌的综合性博物馆。现每年接待游客达几十万人之多。

接下来请大家看一下北面那两座高高耸立的塔楼,那就是天主教堂。它高56米,上面的两个十字架分别为4.5米,是青岛地区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也是对外开放的一个宗教景点。

与栈桥北端相接的是青岛最繁华的商业街“中山路”。中山路全长1300多米,63座建筑,160多家商场,同时它还是国家确定的全国100个文明示范点之一。

在栈桥的东侧,是泛海名人大酒店。由德国建筑师保尔·弗里德里希设计,为典型德国古典式建筑。

大家看东北方向离我们最近的建筑就是天后宫,是青岛市区现存最古老的有民族风格的建筑群。那时一座集妈祖文化、海洋文化、民俗文化于一体的著名人文景观,现在是青岛市民俗博物馆。天后宫里保留着四大庙会节日:天后诞辰节、天后升天节、清明节庙会及海洋节。那浓郁活泼的海洋民俗风情吸引了众多游人。

栈桥是青岛历史的见证。她身上不仅刻录了青岛的屈辱岁月,也记录了解放后青岛市的建设与发展。就栈桥本身来说,他能在海浪的冲击和海水浸泡下依然屹立于海中,可建造桥的工艺之高。这也体现出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技术水平。

好,现在是自由活动时间,大家可以拍照留念。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